经济责任审计问题研究

合集下载

经济责任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经济责任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经济责任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企业的经济责任审计变得越来越重要。

经济责任审计是指对企业在经济活动中履行社会责任的情况进行审计,以评价企业履行经济责任的程度和质量。

随着经济责任审计的深入实施,一些问题也随之而来,如审计过程中的不透明性、审计标准的缺乏、审计报告的真实性等方面存在一些问题。

本文将从这些问题的存在及对策建议进行探讨。

一、审计过程的不透明性在实施经济责任审计的过程中,企业可能存在对审计过程的不透明性问题。

不透明的审计过程可能导致审计过程的不公平性,使得审计结果的准确性受到质疑。

企业可能会通过操纵审计数据、隐藏重要信息等方式来规避审计的真实情况,这就对经济责任审计的有效性构成了威胁。

对策建议:为了解决审计过程的不透明性问题,有必要加强对审计过程的监督和管理。

在审计过程中,应当建立完善的监督机制,确保审计过程的公正和透明。

对审计人员的队伍进行规范化管理,加强对审计人员的培训,提高其专业水平和审计技能,使他们能够更好地履行职责,确保审计过程的公正和透明。

二、审计标准的缺乏目前,对于经济责任审计的标准尚未得到充分的规范,存在一定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这就为企业在经济责任审计中存在一定的操作空间,使得审计的真实性和公正性受到质疑。

对策建议:加强对经济责任审计标准的研究和制定,建立起一套完善的审计标准体系。

应当加强对审计标准的宣传和普及,使企业了解并严格遵守审计标准,确保审计过程的规范和合规。

三、审计报告的真实性对策建议:加强对审计报告的审查和监督,确保审计报告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对虚假信息和不真实情况进行严惩,形成对违规企业的震慑,提高企业履行经济责任的自觉性。

四、审计的时效性在实施经济责任审计的过程中,审计的时效性也是一个重要问题。

由于审计周期较长、审计成本较高等因素的影响,导致审计结果的时效性较差,使得审计结果的准确性受到质疑。

对策建议:加强对审计过程的管理,简化审计流程,提高审计效率,确保审计结果的时效性。

经济责任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经济责任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经济责任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随着经济发展的加速,经济责任审计的逐步推行成为了各级政府和企业必须面对的重要问题。

但是在经济责任审计实践中,也不可避免存在种种问题,影响了其准确性和有效性,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完善。

本文将从经济责任审计存在的问题以及对策建议两方面,探讨经济责任审计的现状和未来发展。

问题一:审计资源紧缺对经济责任审计的影响对于许多小型企业和中小型政府来说,缺乏足够的审计资源和资金是一个普遍的问题。

其次,在经济责任审计的过程中,审计人员需要对不同的法规、规章和业务领域有足够的了解,而实际上,许多审计人员缺乏相关的经验和知识。

解决方案:应该加强对经济责任审计人员的培训,提高审计人员的专业水平。

此外,还应该鼓励各级政府和企业加大对经济责任审计的投入,增加审计资源和资金。

同时,对于小型企业和中小型政府,可以在审计合作或外包等方面进行探索,实现共享审计资源。

问题二:审计质量不高经济责任审计的核心是审核和评估被审计单位的经济行为是否合法、合规、规范,但在实践中,有很多审计工作并没有能够达到这些目标。

审计人员在完成工作中存在工作量巨大、审计方法不科学、审计记录不详细等问题,导致审计质量低。

建立健全的审核机制,同时结合发掘技术手段,提升审计人员的应用能力。

加强审计过程中对被审计单位的调查,增加对被审计单位的问询和沟通,以便更好地了解被审计单位的业务和管理情况。

此外,对于审计发现的问题,需要采取权威、及时、明确的解决方案,以便确定被审计单位的管理和控制水平,保证审计效果。

问题三:审计结果传递不清、不透明审计结果的传递和披露是审计阶段的最后一步,直接关系到审计效益的实现。

但在实际操作中,由于审计结果不清晰、不明朗,被审计单位未能有效掌握审计结果,也未能尽快实施改进。

规范审计报告的格式和内容,让结果更加清晰明了。

并且,为了保证审计结果的透明性,需要对审计结果实行公开的管理制度,并对外界披露,让相应的部门及时获得审计结果,为管理实践带来相应的启示。

经济责任审计中发现的问题及对策

经济责任审计中发现的问题及对策

经济责任审计中发现的问题及对策经济责任审计是指对公共机构或企业的经济责任进行全面审计,以确保经济责任的履行情况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管理要求。

在经济责任审计过程中,往往会发现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可能包括财务管理方面的漏洞、资产管理不规范、内部控制不完善等。

本文将探讨经济责任审计中常见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财务管理方面的问题在经济责任审计中,财务管理方面的问题是最常见的。

这其中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财务数据不准确:财务数据的准确性对于审计结果的可靠性至关重要。

但是,在一些机构或企业中,会存在财务数据填报不准确、账目不清晰等问题,导致审计结果的偏差。

这可能是由于财务人员的工作疏忽或者对相关财务制度不了解所致。

对策:加强财务培训,提高财务人员的专业素养。

建立完善的财务制度,明确财务数据的填报要求和流程。

2. 资金管理不规范:资金管理不规范是导致财务风险的主要原因之一。

一些机构或企业在资金运作方面存在问题,比如资金流转不畅、资金使用违规等。

这将给组织的财务健康和正常运转带来严重影响。

对策:建立健全的资金管理制度,明确资金运作的权限和程序。

加强对资金使用的监督和审计,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

3. 内部控制不完善:内部控制是保障财务管理的重要手段。

如果内部控制不完善,将给财务管理带来很大的风险。

比如,缺乏有效的审批制度、内部审计机制不健全等。

对策:加强内部控制体系的建设,明确各项审批流程和责任。

建立内部审计机构,加强对内部控制的监督和审计。

二、资产管理方面的问题除了财务管理方面的问题,经济责任审计中还经常发现资产管理不规范的问题。

这些问题可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资产流失问题:资产流失是企业或机构面临的一大困扰。

在一些情况下,资产会因为管理不善或其他原因而流失,比如丢失、被盗等。

对策:建立严格的资产管理制度,确保资产得到有效监管。

加强对资产的登记和盘点工作,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情况。

2. 资产处置不规范:资产处置是企业或机构常常需要进行的活动,但如果处置不规范,可能会导致资源浪费和财务损失。

经济责任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经济责任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经济责任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引言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经济责任审计在企业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经济责任审计主要是对企业财务状况和业务活动的合规性进行审计。

审计结果可以为企业提供重要的参考意见和建议,减少企业运营风险,保护股东和投资者的利益。

然而,在实际操作中,经济责任审计也存在一些问题。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经济责任审计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

问题一:审计人员技术水平不足经济责任审计需要审计人员具有专业的财务和法律知识,以及熟练的审计技能。

然而,在实际操作中,一些审计人员缺乏必要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这可能导致审计结果不准确或不完整。

此外,一些审计人员可能缺乏对企业的了解,无法全面地了解企业的业务活动和内部控制机制,从而无法有效地进行审计。

对策:企业和审计机构应该注重培训和提高审计人员的专业技能和知识水平。

企业应该为审计机构提供充分的信息和数据,以便审计人员全面了解企业的业务活动和内部控制机制。

问题二:审计程序不完善经济责任审计需要审计人员制定和执行一系列的审计程序,以确保审计结果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然而,在实际操作中,一些审计程序可能存在缺陷或不完善,难以覆盖所有重要的业务活动和交易,从而导致审计结果不准确或不完整。

对策:企业和审计机构应该注重审计程序的设计和实施,确保审计程序能够覆盖所有重要的业务活动和交易,同时注重使用现代审计技术和工具,提高审计效率和准确性。

问题三:经济责任审计时间过长经济责任审计通常需要耗费大量时间和资源。

审计时间过长会降低审计效率和准确性,同时也会给企业运营造成负担和压力。

对策:企业和审计机构应该注重优化审计流程,提高审计效率,降低审计成本和时间。

同时,审计机构也应该合理安排人员和资源,保证审计工作可以及时完成。

问题四:经济责任审计不足有些企业可能为了节省成本或追求效率,只进行必要的审计工作,而忽略了一些重要的财务和业务活动,从而导致审计结果不完整或不准确。

对策:企业和审计机构应该注重审计的全面性和深度,对所有的重要财务和业务活动进行审计,确保审计结果的准确和完整。

经济责任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经济责任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经济责任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的规模不断扩大,经济责任审计日益成为企业管理的必备手段。

经济责任审计是指对企业的经济活动过程和结果进行法律、经济、财务、管理、工程等多方面的审查、审核和评价,从而正确评估企业的经济责任执行情况的一种审计工作。

由于经济责任审计的特殊性和复杂性,使得在实践中出现了不少问题,下面就讨论经济责任审计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一、经济责任审计存在的问题1. 审计标准不明确由于经济责任审计对象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审计标准的确立存在较大的困难。

目前,我国尚未完善的经济责任审计标准,导致审计工作难以执行。

由于审计标准不明确,导致审计结果的准确性受到影响,进一步影响了企业经济责任的执行。

2. 审计方法落后目前,我国企业经济责任审计主要采用传统的手工审计方法,审计过程中存在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投入。

而且由于审计方法落后,导致审计工作效率低下,审计成本高昂,审计质量无法保障。

3. 信息技术应用不足随着信息化的发展和应用,企业内部信息系统已经得到了较大的发展,信息技术已经成为企业管理的重要手段。

目前许多企业在经济责任审计中并未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导致审计工作的效率和质量无法得到保障。

4. 审计人员素质不高目前,我国企业经济责任审计人员在专业素质和实际操作能力上存在较大的欠缺。

审计人员的专业水平不高,审计理论知识储备不足,导致审计工作中出现严重的疏漏和错误。

二、对策建议为了解决经济责任审计标准不明确的问题,应加快完善相关的审计标准体系,制定科学合理的审计标准和方法,明确经济责任审计的具体程序和要求,提高审计工作的准确性和可操作性。

应加强对企业信息系统的建设和管理,提高信息技术在经济责任审计中的应用水平。

逐步引入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提高审计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应加强对经济责任审计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高他们的专业素质和操作能力,培养一批高素质的审计人员队伍。

建立健全的审计人员考核评价制度,激励审计人员提高绩效水平。

科研事业单位经济责任审计问题和对策研究

科研事业单位经济责任审计问题和对策研究

科研事业单位经济责任审计问题和对策研究摘要:本文在对A研究院经济责任审计管理工作和国家经济责任审计相关规定要求之间的差距加以深入分析,指出A研究院经济责任审计管理存在的主要不足。

接着分析这些不足产生的原因。

最后依据现行规定,结合A研究院审计工作的实际情况,提出解决A研究院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改进措施,以提高新时代A研究院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质量和水平。

关键词:经济责任审计;规定;改进一、经济责任审计概述随着经济和政治体制改革的发展,企业所有权和管理权分离,经济责任审计在此背景下应运而生,并成为审计监督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2019年7月7日,国家审计署正式颁布施行《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业事业单位主要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规定》(以下简称“《规定》”),这是我国为适应新形势、新要求,完善经济责任审计制度,对2010版经济责任审计顶层制度进行的最新修订。

《规定》将经济责任定义为领导干部在任职期间,对其管辖范围内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经济方针政策、决策部署,推动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管理公共资金、国有资产、国有资源,防控重大经济风险等有关经济活动应当履行的职责。

经济责任审计主要目的是对经济责任人在任职期间对单位(部门)经济活动应承担的业绩责任和经济责任,为人事部门考核、任免提供参考依据,也为纪检监察部门加强干部监督、促进廉洁建设和客观公正评价领导干部经济业绩和责任提供监督合力。

二、目前A研究院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目前,A研究院开展经济责任审计制度依据包括:上级单位印发的《经济责任审计办法》和A研究院《经济责任审计管理办法》,实际执行按干部部门委托的《经济责任审计委托书》中确定的委托内容开展审计项目。

这些依据与审计署《规定》的差距表明A研究院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已不适应新时期国家对经济责任审计目的的要求,导致A研究院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存在以下问题:1.组织协调不通畅,联合监督机制不明确A研究院开展领导干部离任经济责任审计,过程主要是审计部门出具审计报告提交院领导审阅后传阅至组织人事部门。

经济责任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经济责任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经济责任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1. 引言1.1 背景介绍审计标准不统一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

不同地区、不同单位对经济责任审计的标准和要求有所不同,导致审计结果的可比性和可信度不高。

审计方式不科学也是一个突出的问题。

一些地方和单位在进行经济责任审计时,缺乏科学的方法和工具,导致审计结果的准确性受到质疑。

审计结果不透明也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

一些地方和单位在审计完成后,对审计结果的公开透明度不高,容易引发猜疑和质疑。

针对以上问题,有必要采取一系列措施加以解决。

通过统一审计标准,优化审计方式,加强审计结果的公开透明度等措施,可以有效提高经济责任审计的质量和效果,为政府财政管理提供有力支持。

1.2 研究意义经济责任审计可以有效检查和监督公共资源的使用情况,保障公共资源的合理分配和使用。

通过对政府部门和企事业单位的经济责任进行审计,可以发现资源浪费、滥用职权等问题,有利于提高财务管理效率和经济效益。

经济责任审计有助于促进政府和企事业单位的诚信建设和风险管理。

审计结果的公开透明可以增加组织的透明度和诚信度,提高社会公众对其的信任度。

审计能够揭示潜在的风险和腐败问题,有助于预防和减少经济损失。

经济责任审计可以为改进财务管理和内部控制提供参考和建议。

审核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和不足可以为组织提供改进和优化的方向,促进其持续发展和健康运转。

经济责任审计在监督资源使用、促进诚信建设、风险管理和改进内部控制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对于维护经济秩序和推动社会经济发展具有积极作用。

2. 正文2.1 经济责任审计存在的问题经济责任审计是一项重要的监督和管理工作,但在实际开展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问题一:审计标准不统一目前,各个地区和部门对经济责任审计的标准和要求不尽相同,导致审计结果的可比性较低。

有的地方对经济责任审计的重点和范围存在偏差,审计标准不统一,容易造成审计结果的失真和误导。

问题二:审计方式不科学一些地方在开展经济责任审计时,缺乏科学的方法和技术支持,依靠单一的经验和主观判断进行审计,导致审计结果的客观性和权威性不够。

经济责任审计重难点问题

经济责任审计重难点问题

经济责任审计重难点问题引言经济责任审计是一种对组织的经济责任履行情况进行审计的方式。

它关注的是组织在执行经济责任方面是否遵守了相关法规和监管要求,以及其在遵循道德标准和职业行为准则方面的表现。

经济责任审计的目标是通过评估组织的经济责任履行情况,提供对组织的经济责任管理和控制的反馈意见和建议。

然而,经济责任审计存在一些重难点问题,本文将对这些问题进行详细探讨。

重难点问题一:评估经济责任履行情况的标准不统一经济责任的履行情况是经济责任审计的核心内容,但是不同的组织可能有不同的经济责任履行标准。

这导致了经济责任审计对不同组织之间的比较和评估存在困难。

例如,一家公司可能将环境保护作为其经济责任之一,而另一家公司可能将员工福利作为其经济责任之一。

因此,如何确定和统一评估经济责任履行情况的标准是一个重要的难题。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审计机构可以参考相关的法律法规、行业标准和业务合规要求,制定统一的评估标准。

此外,与被审计组织进行沟通和协商,了解其对经济责任的理解和定义,也是解决标准不统一问题的一个途径。

重难点问题二:缺乏可靠的数据和信息经济责任审计需要依据可靠的数据和信息进行评估,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往往会面临数据和信息不完备、不准确、不可靠的情况。

例如,一些组织可能没有建立完备的内部控制体系,导致数据和信息的采集和整理存在问题。

此外,一些组织可能出于商业保密等原因不愿意提供真实和全面的数据和信息。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审计机构需要采取一些措施来提高数据和信息的可靠性。

例如,可以对被审计组织的数据和信息进行抽样核验,通过与第三方独立机构进行数据对比和验证,以确保数据和信息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此外,在协议中明确被审计组织提供真实和全面数据和信息的义务也是一种解决方案。

重难点问题三:经济责任履行情况的主观性经济责任履行情况的评估往往具有一定的主观性,即不同人对同一组织的经济责任履行情况可能有不同的看法。

这种主观性使得经济责任审计结果的客观性受到挑战,并可能导致在评估过程中出现偏见和不一致。

国有企业内部经济责任审计研究

国有企业内部经济责任审计研究

国有企业内部经济责任审计研究【摘要】本文旨在探讨国有企业内部经济责任审计的相关问题。

在我们将分析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和研究目的。

接着在我们将介绍国有企业内部经济责任审计的概念和特点,目标和原则,内容和方法,实施和效果,以及挑战和对策。

最后在我们将强调国有企业内部经济责任审计的重要性,探讨其发展趋势,并提出建议。

通过本文的研究,我们能够深入了解国有企业内部经济责任审计的作用和影响,为相关决策提供参考依据,促进国有企业管理水平的提升。

【关键词】国有企业、内部经济责任、审计、研究、背景、意义、目的、概念、特点、目标、原则、内容、方法、实施、效果、挑战、对策、重要性、发展趋势、建议。

1. 引言1.1 研究背景国有企业内部经济责任审计研究背景:国有企业作为国家重要的经济支柱,承担了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的重要责任。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国有企业内部存在着许多经济责任问题,如资源浪费、成本控制不力、财务风险等。

为了有效监督和管理国有企业经济责任,国家开始重视国有企业内部经济责任审计的重要性。

国有企业内部经济责任审计是指对国有企业经济活动的进行审计,着重检查企业内部的经济责任是否得到有效执行并达到预期目标。

通过审计可以及时发现与纠正国有企业经济责任中存在的问题和风险,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管理水平,保障国有资产安全。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国有企业内部经济责任审计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开展关于国有企业内部经济责任审计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可以为国有企业的改善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1.2 研究意义国有企业是国家的重要经济支柱,其内部经济责任审计对于保证其经济运行的稳健、透明和规范具有重要意义。

国有企业内部经济责任审计可以帮助国家监督企业的经济活动,确保企业不违法违规经营,维护国家的经济秩序和社会稳定。

经济责任审计可以帮助国有企业更好地履行社会责任,保证企业在经济运行中充分考虑员工权益、环境保护等诸多因素,使企业更加可持续发展。

经济责任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经济责任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经济责任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经济责任审计在企业经营管理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经济责任审计是通过对企业经济责任行为进行全面、客观、独立的审计,评价企业特定经济责任的履行情况和经济责任情况的真实性、合法性及合规性,促进企业经济责任的履行与追责。

当前经济责任审计工作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导致审计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受到质疑。

有必要对经济责任审计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以完善经济责任审计工作,促进企业经济责任的有效履行与追责。

一、经济责任审计存在的问题1.审计标准不统一目前,我国对于经济责任审计的标准和指导文件较为分散和零散,导致各地审计机构在审计实践中参照的标准和依据不尽相同,缺乏统一的规范引导。

这就容易出现不同区域、不同审计机构针对同一经济责任行为的审计结果不一致的情况,降低了审计结果的可比性和可信度。

2.审计主体缺乏独立性经济责任审计需要独立的第三方机构进行审计监督,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存在审计主体与被审计主体之间利益关系复杂、存在利益输送的情况。

审计主体的独立性受到质疑,审计结果可能受到干扰和影响,不符合审计的客观性和公正性要求。

3.审计程序不规范一些审计机构在进行经济责任审计时审计程序不规范,操作方法不当,导致审计结果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受到质疑。

审计程序的不规范也可能导致审计工作效率低下,浪费了审计资源,影响了审计工作的效果。

4.审计工作缺乏技术支持经济责任审计需要应用较为专业的审计方法和技术手段,但是一些审计机构在实际操作中由于技术能力不足,缺乏专业的审计人员,导致审计工作难以有效展开,审核质量无法得到保障。

5.审计成本较高经济责任审计需要耗费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审计成本较高,这就给企业带来了一定的财务压力,一些中小企业甚至无法承担这样的审计成本,导致审计的覆盖面不够广,审计结果的全面性和客观性难以得到保障。

二、对策建议1.统一审计标准应加强对经济责任审计标准和指导文件的统一制定和推行,建立起统一的经济责任审计标准体系,明确审计的基本原则和程序,提高审计结果的可比性和可信度。

国有企业经济责任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国有企业经济责任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02
国有企业经济责任审计概述
经济责任审计的定义与特点
经济责任审计定义
经济责任审计是对国有企业领导人员任职期间所在企业的资产、负债、损益 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性,以及对有关经济活动应当负有的责任进行审计 。
经济责任审计特点
经济责任审计具有全面性、时效性、风险性、政策性和综合性等特点。
国有企业经济责任审计的重要性
审计结果不准确
审计报告质量不高
有些国有企业的经济责任审计报告存在表述不准确、结论模糊等问题,导致 审计结果不准确。
缺乏对审计结果的应用
很多国有企业对审计结果的应用不足,没有将其作为改进管理和规范经营的 依据,导致审计效果大打折扣。
04
对策分析
提高审计独立性
建立独立审计机构
将经济责任审计职能从企业内部审计部门中独立出来,成立专门 的审计机构,确保审计工作的独立性和权威性。
缺乏对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履行情况的审计
国有企业经济责任审计应当全面关注领导人员在任期内的经济责任履行情况,但实际工作中这一方面往往被忽 视。
审计方法落后
手工审计仍占一定比例
尽管信息技术在审计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但仍然有一些国 有企业采用手工审计的方式,导致审计效率低下。
缺乏数据分析工具
在一些国有企业中,经济责任审计还缺乏有效的数据分析工 具,无法对大量的审计数据进行有效处理和分析。
加强结果披露
建立公开、透明的审计结果披露机制,加强公众 对国有企业经济责任审计的监督和参与度。
推广先进技术
积极推广先进的审计技术和工具,提高审计工作 的效率和准确性,推动国有企业经济责任审计的 现代化进程。
培养专业人才
加强国有企业经济责任审计人员的专业培训和综 合能力提升,培养一支高素质的审计队伍。

经济责任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经济责任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经济责任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经济责任审计是指对单位和个人在经济活动中承担的责任进行审计的一种形式。

它的目的是评估企业或个人是否按照规定和要求行为,并对其在经济活动中的表现进行评估,以发现问题和提出改进意见。

经济责任审计在实践中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采取相应的对策。

经济责任审计存在的一个问题是缺乏统一的标准和方法。

由于各个国家和地区对企业经济活动的要求和监管标准有所不同,导致审计结果的可比性较差。

建议建立一个统一的国际标准和方法,使得各国的经济责任审计结果可以进行比较和参考。

第二,审计机构的独立性和公正性也是一个问题。

在一些国家,审计机构受到政府或其他利益相关方的干扰,导致审计结果的真实性和客观性受到质疑。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建议增加审计机构的独立性和公正性的监管力度,并对违规行为进行惩罚。

缺乏全面的审计范围也是一个问题。

目前,经济责任审计主要关注企业的财务状况和会计准则的遵循,但忽视了企业的社会责任和环境效益等方面。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建议完善经济责任审计的范围,包括对企业在社会和环境层面的表现进行评估和审计。

第四,缺乏公开透明的审计结果也是一个问题。

许多企业对于审计结果的披露不够透明,导致公众对企业的经济责任和诚信度产生质疑。

建议对于审计结果进行公开披露,增加企业的透明度和公信力。

第五,经济责任审计的频率不够高也是一个问题。

目前大部分企业只进行年度审计,但在这段时间内,企业可能存在许多问题。

建议增加经济责任审计的频率,例如每季度或每半年进行审计,以及不定期抽查企业的经济活动。

第六,在经济责任审计中缺乏对违规行为的惩罚和制度完善。

如果企业在经济活动中存在违规行为,但没有相应的惩罚措施,那么经济责任审计的作用将大打折扣。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建议建立完善的违规行为惩罚制度,并对违规行为进行严肃处理。

经济责任审计在实践中存在一些问题,需要采取相应的对策。

建议建立统一的标准和方法、增加审计机构的独立性和公正性的监管力度、完善审计范围、增加审计结果的公开透明度、增加审计频率、建立完善的违规行为惩罚制度。

经济责任审计查出的问题和建议

经济责任审计查出的问题和建议

经济责任审计查出的问题和建议经济责任审计是一种特殊的审计方式,它主要评估领导干部在任职期间的经济责任履行情况,包括财务管理、经济决策、政策执行等方面。

通过这种审计,可以揭示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建议,促进领导干部更好地履行职责,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一、经济责任审计中常见的问题1.财务管理不规范:这是经济责任审计中最常见的问题之一。

包括账目不清、财务报表不真实、违规使用资金等。

这些问题可能导致资金流失、浪费,甚至滋生腐败。

2.经济决策失误:领导干部在任职期间,需要做出许多经济决策。

如果决策过程中缺乏科学论证、风险评估不足,或者决策执行不力,都可能导致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

3.政策执行不力:领导干部需要贯彻执行国家的经济政策。

如果政策执行不到位,或者执行过程中存在偏差,可能导致政策效果不佳,甚至引发社会矛盾。

4.个人廉洁问题:部分领导干部可能存在贪污受贿、挪用公款等廉洁问题。

这些问题严重损害了党和政府的形象,影响了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

二、针对问题的建议1.加强财务管理制度建设: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规范财务操作流程,确保账目清晰、报表真实。

同时,加强对财务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高他们的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

2.提高经济决策的科学性和透明度:在做出经济决策前,要进行充分的科学论证和风险评估。

决策过程中要广泛听取各方意见,确保决策的透明度和公正性。

决策执行过程中要加强监督和检查,确保决策得到有效执行。

3.强化政策执行和监督机制:领导干部要深入理解和把握国家的经济政策,确保政策得到全面、准确的执行。

同时,建立健全政策执行和监督机制,及时发现和解决政策执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4.加强廉洁自律和反腐败工作:领导干部要增强廉洁自律意识,自觉遵守党纪国法,做到清正廉洁。

同时,加强反腐败工作力度,严肃查处各类腐败行为,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三、具体案例分析以某地区原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为例,审计发现该领导在任职期间存在以下问题:一是财务管理不规范,存在违规使用资金的情况;二是经济决策失误,导致一项重大投资项目亏损严重;三是政策执行不力,该地区经济发展滞后于周边地区。

经济责任审计的问题及措施(大全5篇)

经济责任审计的问题及措施(大全5篇)

经济责任审计的问题及措施(大全5篇)第一篇:经济责任审计的问题及措施一、经济责任审计的涵义及面临的问题分析(一)经济责任审计的涵义经济责任指的是针对由于失职、渎职或者另外的违法行为导致严重事故或者重大损失的直接责任者而实施的一种经济制裁[1]。

而经济责任审计的涵义被定义为经济责任审计的主体在接受委托或授权的情况下,以企业、行政机关以及事业单位等领导者所在单位的财务收支的合理性、合法性、真实性以及其他相关的经济事项等为对象,来主要实施审核工作。

经济责任审计的宗旨是为了监督以及评价领导者履行经济责任的情况,同时也可以约束其经济行为,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手段。

通过加大领导者的监督工作,可以促进经济管理,最终实现对权力的监督与制约。

(二)经济责任审计实践中面临的问题通过几年的实践,中国的经济责任审计目前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是仍然存在诸多问题,在实践中面临的问题归纳如下。

1.经济责任审计的认知比较模糊在经济责任审计实施的过程中,不少审计机构或工作人员对其的认知比较模糊,有些审计机构的审计人员认为经济责任审计就只是以财务收支为基础,仅根据财务收支去评价领导者在其领导职能范围内财务收支方面的合法性以及真实性。

如果仅根据财务收支这种角度去判断领导者是否很好地履行应负的经济责任,就可能出现在经济责任审计时间中仅在乎审计结果,而忽略大部分审计的内容,这种情况可能会增大经济责任审计的准确度,引起风险的出现[2]。

2.经济责任审计的评价体系不够规范经济责任审计的最终结果要想被有效地应用,一个很重要的前提就是经济责任审计的评价体系是否规范、真实以及可靠。

但是目前,中国的经济责任审计的评价体系尚不够规范和健全,经济责任审计的范围、方法界定及其评价体系都不够标准,无法通过定量指标来制定综合性的规范体系。

因此,导致经济责任审计目前的评价体系可行性不足,致使经济责任最终界定的方式和结果在一定程度上很模糊,无法形成准确的审计评价体系。

国有企业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问题研究

国有企业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问题研究

国有企业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问题研究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即对领导干部在任期内经济责任的履职情况进行专项审计,为人事组织部门和纪检监察机关等其他部门考核监督其经济职责提供参考依据,在我国现代审计制度体系中属于层次较高的审计监督制度。

因其审计性质特殊、审计内容复杂、审计范围广泛等原因,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开展难度相对也较大。

经济责任审计应该在何时实施,审计范围应该如何界定,审计结论是否客观,审计结果的应用和反馈是否有监督机制等等,这些都会直接影响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目标能否实现。

目前在我国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实施过程中依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已经严重制约了该项审计理应发挥的作用。

本文对此进行了分析研究,提出相应的对策措施。

一、国有企业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概述(一)国有企业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的主要内容国有企业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的主要内容包括:企业发展战略目标的制定和实际完成情况;企业财务收支情况(真实性、合法性、完整性以及效益情况);重大项目的投资、管理及收益情况;企业财务管理、业务管理、风险管理、内部审计等各项内控制度的制定和执行情况;国有资本的保值增值情况;廉洁从业的遵守情况等。

(二)开展国有企业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的重要意义首先,开展国有企业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是用相对客观的审计成果对干部的经营业绩和经济责任履职情况进行评价,增强人事组织部门和干部管理监督部门对领导干部考核的准确度和透明度,既可以为人事组织部门选拔干部提供依据,也可进一步完善国有企业领导干部的管理监督制度。

其次,通过经济责任审计,可以加强对领导干部的管理和监督,不断强化领导干部遵纪守法、廉洁勤政的思想意识,增强他们遵守和执行经济纪律的自觉性。

经济责任审计成果的有效运用,使政绩突出、廉洁自律的领导干部得到充分的肯定,违法违纪的干部受到查处惩戒,从而有效督促领导干部认真履责和党风廉政建设。

再次,通过开展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可以促进企业科学决策、严格管理,切实提升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和风险管控能力。

经济责任审计的现状难点及对策分析

经济责任审计的现状难点及对策分析

经济责任审计的现状难点及对策分析经济责任审计是指对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的经济活动进行审计,以确认其经济责任是否履行到位,是否合法合规,以及是否存在经济责任方面的问题和风险。

经济责任审计在我国的发展历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但在实际开展中也存在一些难点和问题,需要进行深入的分析和对策制定。

一、经济责任审计的现状难点1. 审计对象的复杂性经济责任审计的对象包括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等多个层面,这些审计对象的性质和规模各不相同,审计工作难度大。

审计对象的组织结构和经济活动也非常复杂,需要审计人员具备较高的专业水平和审计技能。

2. 审计标准和方法的不完善经济责任审计的标准和方法需要根据审计对象的特点进行调整和完善,但目前我国尚缺乏相应的经验和规范,导致审计工作的难度和风险增加。

3. 资源投入不足经济责任审计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投入,但由于种种原因,审计资源投入不足,导致审计工作的效率和质量无法得到有效保障。

4. 审计结果的保密性和公开性经济责任审计的结果涉及到国家机密和商业机密,审计机构既要确保审计结果的保密,又要保证审计结果的公开透明,这是一个较为矛盾的问题。

5. 监督机制的不完善经济责任审计是为了监督和约束审计对象的经济行为,但目前我国相关监督机制尚不完善,导致审计结果无法得到有效的执行和跟踪。

二、对策分析2. 提高审计人员的专业水平加大对审计人员的培训和教育力度,提高其专业水平和审计技能,为审计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有力的保障。

4. 加强审计结果的保密和公开建立健全的审计结果保密和公开机制,确保审计结果既能得到保密,又能得到公开透明,提高审计工作的社会公信力和影响力。

三、结语经济责任审计是国家权力运行和经济活动监管的重要手段,对于促进国有资产保值增值、防止腐败和滥用职权、维护国家经济秩序具有重要意义。

但由于种种原因,目前我国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出现一些难点和问题,需要不断进行改革和创新,完善工作机制,提高审计工作的效率和质量,为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有力的保障。

经济责任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经济责任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经济责任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经济责任审计是对企业在财务管理中的职责执行情况、经营活动过程中风险和违规行为情况等进行全面调查、统计和分析的一种企业内部审计,其目的是为了提高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和风险控制能力,从而保障企业的合法权益和稳定经营。

但是,经济责任审计在实践中也面临着一些问题,下面将从审计机构、审计对象、审计内容等方面提出一些对策建议。

1.审计机构人才短缺:当前,我国经济责任审计机构人才短缺,审计人员的专业素质和工作经验参差不齐,这对审计工作的质量和效率都有一定的影响。

建议,加强审计机构的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提高其专业素质和工作能力,引入更多的技术手段和物质条件,以提高审计质量和效率。

2.审计机构垄断:当前,一些大型审计机构通过抢占市场份额和垄断市场等手段,导致经济责任审计市场存在一定的垄断现象,这对审计对象的选择和质量保障都会造成一定的困难。

建议,鼓励和支持中小型审计机构的发展,建立健全竞争机制,促进审计市场的公平竞争。

1.审计对象主观意识淡薄:当前,一些企业在经营管理中存在主观意识淡薄、责任心不强等问题,容易产生违规行为和风险事件。

因此,审计机构应该抓住审计的本质,引导和规范企业的经营行为和管理方式,提高企业的责任意识和合规意识。

2. 审计对象信息披露不足:当前,一些企业在审计对象的信息披露上存在不足,常常出现一些信息不透明、违规行为难以发现的情况,这会对经济责任审计的质量和效果产生一定的影响。

因此,企业应该加强信息披露的要求,及时公开信息,提高透明度,为经济责任审计提供更加充分的信息支持。

1.审计内容不够全面:当前,一些经济责任审计的内容还存在不够全面的问题,有时只把重点放在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等方面,而对企业的公司治理、内部控制等方面却未加够重视。

建议,审计机构应该抓住审计的本质,从全面和深入地审计企业的各项经营活动和内部管理等方面,分析和评价其经营状况和风险隐患,提供更加全面的审计服务。

经济责任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经济责任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经济责任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一、经济责任审计存在的问题1. 审计对象不清晰在实际工作中,由于管理体制的复杂性和层级的多样性,一些企业和政府部门的审计对象并不清晰。

这种情况下,审计人员难以确定究竟应该审计哪些责任人的经济责任,导致审计工作的延误和混乱。

2. 审计方法不科学一些企业和政府部门在进行经济责任审计时,由于缺乏科学的审计方法,审计工作往往难以进行。

审计人员可能过多地依赖于问卷调查和文件核查,而忽略了实地观察和实际检验,导致审计结果的不准确。

3. 审计制度不健全一些企业和政府部门在经济责任审计过程中,由于缺乏完善的审计制度,审计工作往往缺乏规范性和连续性,审计结果容易受到干扰和破坏,影响审计的质量和效果。

4. 审计人员素质不高二、对策建议为了解决审计对象不清晰的问题,企业和政府部门应该加强审计对象的界定和划分,明确每个责任人的经济责任范围和内容,确保审计工作能够按照规定的程序和要求进行。

为了解决审计方法不科学的问题,企业和政府部门可以制定科学的审计方法,包括多种审计手段和技术,例如实地观察、实际检验、数据分析等,确保审计工作能够全面、准确地进行。

为了解决审计人员素质不高的问题,企业和政府部门应该加强审计人员的培训和选拔,确保审计人员具有专业知识和丰富经验,能够胜任审计工作并取得较好的审计效果。

经济责任审计是企业和政府部门重要的管理工具,但在实际工作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为了保障经济责任审计的顺利进行和取得较好的审计效果,企业和政府部门需要加强对经济责任审计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并采取有效的对策建议,不断完善经济责任审计工作,促进企业和政府部门经济责任的落实,保障其健康发展。

行政事业单位经济责任审计的问题及对策

行政事业单位经济责任审计的问题及对策

行政事业单位经济责任审计的问题及对策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行政事业单位在社会生活中所占的比重也日益增大。

行政事业单位承担着政府的部分行政职能,对于国家和社会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随着行政事业单位规模的扩大和功能的增多,其经济责任审计问题也日益凸显,给国家和社会带来了不容忽视的风险和隐患。

对行政事业单位经济责任审计的问题及对策进行深入探讨,对于规范行政事业单位的运作,提高其经济管理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

1.审计程序不规范目前,行政事业单位经济责任审计的程序和方法并不够规范,审计人员普遍缺乏相关的专业知识和经验,导致审计过程中存在一些盲点和疏漏。

有的行政事业单位对审计工作的重视程度不高,导致审计人员无法充分发挥作用,影响审计工作的质量和效果。

2.审计对象不清晰一些行政事业单位的经济责任审计对象并不清晰,导致审计工作无法有针对性地进行。

有的单位将责任主体扩大化,有的则将责任主体局限在部分人员身上,导致审计结果的真实性和客观性受到了影响。

3.审计监督不到位在实际工作中,一些行政事业单位的审计监督不到位,导致一些违规和不正当行为得不到有效的监管和制约。

这些问题对于行政事业单位的经济管理和风险防范都带来了不小的隐患。

二、应对策略1.加强专业培训为了提高行政事业单位经济责任审计的能力和水平,需要加强审计人员的专业培训。

通过加强培训,提高审计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增强其审计工作的专业性和针对性,提高审计工作的质量和效果。

2.建立责任清晰制度行政事业单位需要建立明确的经济责任审计制度,明确审计对象和范围,明确责任主体和责任范围。

只有建立了责任清晰的制度,才能够有效地推动审计工作的顺利开展,确保审计结果的真实性和客观性。

4.提高审计制度透明度行政事业单位需要提高审计制度的透明度,向社会公开审计工作的程序和结果,接受社会和公众的监督和检查。

只有不断提高审计制度的透明度,才能够增强审计工作的公信力和权威性,有效地推动审计工作的顺利进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经济责任审计问题研究中图分类号:f239文献标识:a文章编号:1009-4202(2012)04-000-03摘要经济责任审计是对党政机关领导干部和企事业单位领导人员进行监督的重要手段,审计结果是对干部考察、综合评价、任用和奖励兑现的重要依据。

通过对《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规定》的学习和工作实践,对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完善经济责任审计管理模式及工作机制、强化组织协调管理、创新审计方法和手段等对策,为今后的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提供指导作用。

关键词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问题分析对策一、概述经济责任审计是伴随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是适应我国国情而不断实践、创新审计理论的永恒课题。

国内的专家、学者、审计人员对经济责任审计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但观点不一。

各级审计机关开展的经济责任审计仍然处于摸索阶段,存有工作实践与相关理论脱节,达不到理想的审计效果。

在查阅分析一些专家、学者的论著的基础上,对经济责任审计定义、内容、制度建设等进行重点关注和综述。

(一)关于经济责任的理论定义。

目前基本有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经济责任是领导干部对其所在部门、单位财政收支、财务收支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性,以及有关经济活动应当负有的主管责任和直接责任 [1] 。

另一种观点认为,经济责任是领导干部在任职期间因其所任职务,依法对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的财政收支、财务收支以及有关经济活动应当履行的职责、义务[2] 。

前者认为经济责任就是领导干部应当承担的责任后果,经济责任审计则是对领导干部所负责任的追究;后者强调经济责任是领导干部应当履行的职责、义务,经济责任审计则是对领导干部履职情况的监督检查。

后一种观点科学、全面表述了经济责任的内涵,是领导干部在职期间职权、责任和义务的统一。

如此表述消除了人们对经济责任审计的偏见,客观上能够促使领导干部逐步转变认识,自愿接受审计监督,自觉依法行使权力,有效履行职责。

(二)关于经济责任审计内容的论述。

经济责任审计的内容具有广泛性和复杂性的特征。

不同地域、不同行业、不同部门、不同岗位的领导干部履行的职责不尽相同,故而经济责任审计的具体内容也不好统一。

比如,审计署经济责任司李树廷司长认为经济责任审计要以财政财务收支为基础,但不能局限于财政财务收支,应重点关注领导干部经济决策情况、内部管理情况、执行国家政策情况[3]。

学者张仕德认为经济责任审计必须从注重财务责任审计逐步转向更加注重领导干部“角色责任”“能力责任”“财产责任”“道德及法律责任”[4]。

学者李明认为审计内容要由关注经济活支的真实合法性向关注领导干部履行“四权一廉”(经济决策权、经济政策执行权、经济管理权、监督权和廉政建设)的职责转变[5]。

《规定》对各审计对象及审计内容给予全面及详细的表述,集中体现了先前专家、学者的论述。

但由于《规定》政策性、理论性较强,审计内容和涉及的范围比较宽泛,审计对象“个体性”特点,进而给审计工作实践提出更高的要求。

(三)关于经济责任审计联席会议制度的论述。

2000年中央纪委、中央组织部、中央编办、监察部、人事部、审计署联合发文提出建立健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联席会议制度。

2003年国家相继出台《中央五部委经济责任审计工作联席会议制度》、《中央五部委经济责任审计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工作规则》及《关于进一步加强经济责任审计工作中有关部门协调与配合的意见》,规定联席会议的组成部门为中纪委、中组部、监察部、人事部、审计署,由中纪委、审计署牵头。

联席会议下设办公室,配备相应的工作人员。

之后,全国各地审计机关纷纷建立经济责任审计联席会议制度,成立了相应的联席会议办公室或经济责任审计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纵观其产生与发展的历程,联席会议制度是经济责任审计工作不断深化发展的必然产物,重在加强经济责任审计工作领导,做好有关部门之间协调配合,须进一步加强对该机构的组织管理,更充分发挥其应有的功能作用。

二、经济责任审计的现状与存在问题分析经济责任审计已经走过20多年的历程,在其制度机制、技术方法、效果效能等方面的理论与实践都得以长足的发展,审计工作成效明显,各级党委政府和人民群众对审计的期望值也越来越高。

但是,当前经济责任审计也面临着不少新情况、新问题,在审计实践中,仍然存在一些不足、困难和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经济责任审计的发展。

(一)经济责任审计的独立性受到制约1.现行的双重管理体制,影响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独立性。

审计机关是政府的组成部门,向政府报告工作,对政府负责,依法对同级党委、政府部门及其所属进行审计监督,就此体制制度看,国家审计实质是一种具有“政府内部审计”性质的审计。

这种状况使审计的独立性先天不足,尤其在地方经济责任审计工作中表现突出。

如在对县级以下机关领导的经济责任审计中,审计人员发现某些单位挪用“专项建设资金”变身为“上缴财政收入”形成虚增财政收入问题;一些“政绩工程”、“形象工程”、违规举债问题等等,实施者为具体部门,但决策者往往为上级领导,若如实追究经济责任,则往往形成“下问上责”,反之则有失公允,这就常常使审计人员在揭示问题方面陷入两难境地,其独立性地位无形中受到影响。

2.经费保障不足,影响经济责任审计的独立性。

审计机关经费由同级财政部门拨付。

受地方财力状况的影响,各级审计机关经费苦乐不均。

经济发展水平较快、财力状况较好的地区,经济责任审计经费比较充裕;经济发展水平较慢、财力状况不佳的地区,经济责任审计经费就相对紧张。

以致出现靠罚没返还弥补审计工作经费或由被审计机关提供车辆、安排住宿等问题,这种看似审计机关的“无奈之举”,或曰团体利益上的“粘连”,必然严重违背审计的独立性,进而使经济责任审计目标的有效实现受到置疑。

(二)经济责任审计组织形式及管理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1.经济责任审计联席会议的“中枢”作用发挥不明显。

审计实践中发现,一些地方领导对联席会议制度的重要性认识不够,没能有效发挥其应有作用。

有的联席会议办公室形同虚设,未设立和配备专门办事机构和人员;有的联席会议成员单位的领导人员早已升迁或调离,却未作相应调整;有的牵头单位不太重视,成员单位被动应付,一年活动一两次,仅仅听听审计汇报而已,未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沟通协调作用;有的对联席会议及联席会议办公室的职责认识不到位,各成员单位各行其是,未能形成监督合力。

2.经济责任审计人员编制偏少、结构不优。

一是审计人员少、任务重。

如某县级审计机关受地方编制的人员限制,全局审计人员也就二十人,其中经济责任审计人员仅三人,每年经济责任审计的领导干部最多达60多名。

因此,审计机关不得不打破常规,发动全员参与经济责任审计项目。

如此做法势必会影响到经济责任审计的专业性水平。

二是审计人员结构不合理。

从事经济责任审计人员多为会计、审计出身,对固定资产投资、金融行业、上市公司、绩效审计等领域存有专业盲区。

随着经济责任审计监督范围的扩大和审计内容的深化,经济责任审计工作不再是一项“单纯”的审计业务工作,已经成为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和社会责任,更需要熟悉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专业型、复合型人才队伍。

3.经济责任审计项目管理计划性不够。

多数审计机关对经济责任审计项目缺乏计划性管理,完全依赖本级组织部门下达的委托计划。

有些地方政府遵循“满三年或五年一审”、“逢离必审”的“一刀切”政策,组织部门在安排经济责任审计任务时又很少征求审计机关的意见。

审计机关在经济责任审计项目的管理、实施上比较被动。

审计机关不得不克服任务重与人员少、时间紧与要求高的双重矛盾,如期完成阶段性(满三年或满五年一审)的任中审计,还要完成突发性(领导干部调整)的离任审计。

大量集中的经济责任审计项目造成“重复审计”、“疲于审计”、“项目延压”的现象发生,还容易造成审计人员一味追求“短平快”、不重视审计质量的后果。

(三)经济责任审计质量有待提高1.经济责任的审计内容略显“单薄”。

由于受审计力量、技术、手段等多种因素的制约,审计人员微观审计多,宏观审计少;对财政财务收支审计多,对经济决策及管理效益审计少;对财务资料审计多,对业务资料审查少。

当然,这不全是审计人员的责任,受外界因素的影响,审计人员也常常面临取证难、难取证的问题。

所谓“取证难”,是指审计人员对被审计单位私设小金库、未经集体讨论处置资产和领导干部在经济决策程序上不合法等敏感性、实质性、隐弊性的问题难以取证;所谓“难取证”,是指审计人员受外界阻力影响,较难取到账册以外的审计资料,如会议纪录、重大经济决策资料、业务档案等。

有的出于自我保护的目的,以各种理由为借口,拒绝提供账外资料;有的提供不真实、不完整的资料予以应付。

但无论是“取证难”还是“难取证”都直接影响审计取证的质量及审计内容的完整性,进而影响审计评价的公允性、全面性。

2.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有失偏颇。

我国的经济责任审计尚未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评价标准,加大了审计评价风险。

目前的经济责任审计评价存有“以偏盖全”、“舍本逐末”、“政绩倾向”等问题,未能科学合理地评价领导干部任职期间在经济决策、经营管理及遵守财经法律法规等方面的功过。

有的简单将财政财务收支审计评价直接代替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有的照搬被审计单位工作总结及个人述职报告,将未审计的事项进行超范围评价;有的仅指出了存在的问题,但处理处罚不到位,套用法规时避重就轻,未将领导干部该为这些问题承担的责任份额分清;还有的将经济责任审计中的实质性问题进行规避,致使审计评价由“客观化”趋于“政绩化”。

3.经济责任审计成果运用渠道不畅。

一是审计结果的整改落实机制不健全,审计整改缺乏后续监督,有些问题是履查履犯、屡禁不止,淡化了审计成果。

二是审计成果转化意识不强,审计人员重审轻用,重罚轻管,存有“完成报告交差了事”的思想,不注重从宏观角度提出有建设性的意见或建议,致使审计成果利用率低。

三是组织人事部门和纪检部门对审计结果的运用重视不够,使经济责任审计与干部监督管理相脱节。

审计机关将审计结果报送政府及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后,对它们如何运用审计成果监督管理干部,得不到相应的反馈信息,必然造成大量的审计信息和成果被闲置。

三、进一步深化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对策(一)创新审计模式和工作机制,增强经济责任审计的独立性独立性是开展经济责任审计的前提,是客观评价领导干部履行经济责任情况的保障。

1.打破常规审计方式,力求经济责任审计“零阻力”。

打破地域的限制,授权组织开展上审下、交叉审、异地审;打破审计主体的限制,建立审计、财政、纪委等部门的联合审;打破审计结果的唯一性,注重利用内部审计、社会审计的审计成果,从而形成审计监督合力。

目的是消除各级党政干部对经济责任审计的干预和阻挠。

2.完善二项管理机制,确保经济责任审计独立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