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四年级上学期知识点归纳

合集下载

四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汇总

四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汇总

四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汇总姓名:一、大数的认识:1、亿以内数的读法:先读万级,再读个级。

万级的数先按个级的读法去读,再在后面加一个“万”字。

每级末尾的0不读,中间不管有几个0,只读一个0。

2、亿以内数的写法:先写万级的数,再写个级的数。

哪一个数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个数位上写0。

3、亿以内数的大小比较的方法:先看数位,数位多的那个数较大。

如果数位相同,就看左起第一位数,如果左起第一位数相同,就看第二位数,以此类推。

4、整万的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的方法:先找到万位,把万位后面的四个0去掉,再在后面写上一个“万”字。

简单地说,就是用个级的四个0换成一个“万”字。

5、“四舍五入”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可以根据要求舍去这个数某一位后面的尾数。

如果尾数的最高位不满5(即0、1、2、3、4),就直接把尾数舍去,如果尾数的最高位满5(即5、6、7、8、9),舍去尾数以后,还要向它的前一位进一。

6、求亿以内的近似数的方法和步骤:先找到要省略的尾数,再找到尾数的最高位,应用“四舍五入”法决定是舍去还是向前一位进1,最后写成约等式。

7、自然数:表示物体个数的1,2,3,4,5,6……都是自然数。

一个物体也没有,用0表示。

0也是自然数。

最小的自然数是0,没有最大的自然数,自然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8、十进制计数法:每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十,这种计数方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

9、亿以上的数的读法:先读亿级,再读万级,后读个级。

亿级和万级的数按个级的读法去读,只在后面加上一个“亿”或“万”字。

每级末尾的0不读,中间不管有几个0,只读一个0。

10、亿以上的数的写法:从高位起,按照数位顺序写。

哪一个数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个数位上写0。

11、将一个数改写成用“亿”作单位的数的方法:(1)、整亿的数改写成用“亿”作单位时,去掉8个0,添上“亿”字,与原数间用等号;不是整亿的数改写时要从千万位上进行“四舍五入”,然后去掉亿位后面的尾数,添上“亿”字,与原数间用约等号。

四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归纳人教版

四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归纳人教版

四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归纳一、整数1. 整数的认识整数是由自然数、0和负整数组成的数集,表示正数和负数,用于计算和比较大小。

2. 整数的比较通过数轴比较整数的大小,掌握“越往右越大,越往左越小”的概念。

3. 整数的加法和减法学习整数的加法和减法,掌握数轴上整数的加减运算方法。

4. 整数运算的性质学习整数加法和减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理解整数运算的性质。

5. 整数的加法和减法计算运用整数的加法和减法计算解决实际问题,掌握整数运算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二、分数1. 分数的认识分数是指整数之间的比值,分子表示被分成的份数,分母表示整体被分成的份数。

2. 分数的大小比较了解分数大小比较的方法,掌握分数比较的技巧和规律。

3. 分数的加法和减法学习分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理解分数运算的原理和实际应用。

4. 分数的乘法掌握分数乘法的运算方法,能够灵活运用分数乘法解决实际问题。

5. 分数的除法学习分数的除法运算,理解分数除法的概念和运算方式。

6. 分数和整数的混合运算综合运用分数的加减乘除,掌握分数和整数的混合运算技巧。

三、小数1. 小数的认识小数是指整数和分数之间的数,小数点右边的数字表示分数部分。

2. 小数的读法和写法学习小数的读法和写法,了解小数点后数字的命名和规则。

3. 小数的大小比较掌握小数大小比较的方法,使用数轴和大小比较符号判断小数大小。

4. 小数的加法和减法学习小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掌握小数加减的计算技巧。

5. 小数和分数的关系了解小数和分数之间的关系,能够相互转化和比较大小。

四、图形1. 平行线和垂直线了解平行线、垂直线的概念和特点,能够判断和画出平行线和垂直线。

2. 多边形了解三角形、四边形、五边形等多边形的特点和名称,能够识别和分辨不同的多边形。

3. 直角、钝角、锐角掌握直角、钝角、锐角的概念和特点,能够识别和分类不同类型的角。

4. 对称图形学习对称图形的特点和性质,能够找出图形的对称中心和完成图形的对称。

数学四年级上册知识点(精选24篇)

数学四年级上册知识点(精选24篇)

数学四年级上册知识点(精选24篇)数学四年级上册知识点第1篇第三单元【角的度量】3、从一点引出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叫做角。

4、角的计量单位是“度”,用符号“°”表示。

将圆平均分成360 份,每一份所对的角的大小是( 1 ) 度,记做1°。

5、角的大小与角两边的长短没关系。

角的大小与叉开的大小有关系,叉开得越大,角越( 大 )。

6、度量角的工具叫量角器。

7、量角的步骤:①把量角器的(中心)与角的顶点重合,0°刻度线与角的一条边重合。

②角的另一条边所对的量角器上的刻度,就是这个角的度数。

8、角可以看作由一条射线绕着它的端点,从一个位置旋转到另一个位置所成的图形。

9、一条射线绕它的端点旋转半周,形成的角叫做平角。

1平角=( 180 )°10、一条射线绕它的端点旋转一周,形成的角叫做周角。

1周角=( 360 )°1周角=2平角=4直角1直角=( 90 )°11、小于90度的角叫做锐角,大于90度而小于180度的角叫做钝角。

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周角12、画角的步骤:(1)画一条射线,使量角器的中心和射线的端点重合,0°刻度线和射线重合。

(2)在量角器上找到要画的角的度数(如65°)的地方,并点一个点。

(3)以画出的射线的端点为端点,通过刚画的点再画一条射线。

13、经过一点可以画无数条直线;经过两个点,只能画( 1 )条直线。

14、用三角板可以画的角:180° 165° 150° 135° 120° 105°90° 75° 60° 45° 30° 15°数学四年级上册知识点第2篇预习在课前把老师即将教授的单元内容浏览一次,并留意不了解的部份。

专心听讲(1)新的课程开始有很多新的名词定义或新的观念想法,老师的说明讲解绝对比同学们自己看书更清楚,务必用心听,切勿自作聪明而自误。

四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总结

四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总结

四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总结一、整数1. 整数的概念2. 整数组的比较和排序3. 整数组的加减法4. 综合运用整数进行计算二、小数1. 小数的概念2. 小数组的比较和排序3. 小数组的加减法4. 综合运用小数进行计算三、算式1. 算式的构成和意义2. 算式的加减法3. 算式的乘法4. 算式的除法5. 综合运用算式进行计算四、倍数与约数1. 倍数的概念2. 求某数的倍数3. 约数的概念4. 求某数的约数5. 综合运用倍数和约数进行计算五、分数1. 分数的概念2. 分数的加减法3. 分数的乘法4. 分数的除法5. 综合运用分数进行计算六、图形1. 图形的种类和性质2. 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圆的计算3. 综合运用图形进行计算和分析七、度量衡1. 长度的度量2. 重量的度量3. 容积的度量4. 时间的度量5. 综合运用度量衡进行计算和比较八、时间1. 时间的概念2. 时间的计算3. 综合运用时间进行计算和分析九、数据的收集和整理1. 数据的概念2. 数据的收集和整理3. 综合运用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十、逻辑推理1. 逻辑推理的概念2. 数字的逻辑关系3. 图形的逻辑关系4. 综合运用逻辑推理进行问题解决十一、面积和周长1.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和周长2. 三角形的面积和周长3. 圆的面积和周长4. 综合运用面积和周长进行计算和比较以上为四年级数学上册的知识点归纳总结,每个知识点都是数学学习的重要内容,通过掌握这些知识点,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概念,提高数学运算能力,为将来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知识点归纳第一单元【大数的认识】1、计数单位:一(个)、十、百、千、万……亿等等,都是计数单位。

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十。

2、数位:个位、十位、百位、……亿位等等,都是数位。

数位名称就是在相应的计数单位后添一个“位”字,如万 万位。

3、数级:个级、万级、亿级……都是数级,一个数级包括四个数位。

4、数位顺序表:含有数级、数位和相应的计数单位的表格叫做数位顺序表,如下。

数位…千亿位百亿位十亿位亿位千万位百万位十万位万位千位百位十位个位数级…亿级万级个级计数单位…千亿百亿十亿亿千万百万十万万千百十个5、数字表示:某个数位上的数字表示几个这个数位的计数单位。

如:12367 中的2在千位上,表示“2个千”某个数级上的数字表示几个这个数级的计数单位。

如:36472845中的3647在万级上,表示“3647个万”6、大数的读法:①从高位数读起,一级一级往下读。

②万级的数要按照个级的数的读法来读,再在后面加一个万字。

③每级末尾不管有几个零都不读,其他数位有一个“零”或连续几个“零”,都只读一个“零”。

读数注意事项:“2”读作“二”;如果是大数的最高位是十位、十万位、十亿位……且最高位上的数字是“1”时,这个“1”不读,如125046读作“十二万五千零四十六”7、大数的写法:①从高级写起,一级一级往下写。

②当哪一位上一个计数单位也没有,就在哪一位上写0 。

写数注意事项:一定要注意“四位一级”,保证每级有四个数位,不够的要用0补足。

8、读写数检验方法:读数和写数可以互相检验,即读数后再写出来和原数比对,而写数后可以自己读出。

9、写出所组成的数:对照数位顺序表把每个部分的数字分别写入,再用0补足。

如:10、大数的比较:①位数多的这个数就比较大。

②当这两个数位数相同的时候,我们就应该从左起的第一位比起,也就是从最高位开始比,哪个数最高位上的数大,这个数就大。

③如果碰到最高位上的数相同的时候,就再比下一位,以此类推,直到我们比较出相同的数位上的那个数,哪个数大的时候,我们就可以断定这个数比较大。

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重要知识点

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重要知识点

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重要知识点一、整数的认识整数的定义整数只有正负两种,表示有向有量(即带有方向的大小存在)的量。

整数的比较同号相比较,绝对值大的数大;异号相比较,正数大于负数。

整数的加减法整数加减法的规则:同号相加,异号相减;结果的符号跟被加数或被减数的符号相同,绝对值是两数绝对值的较大者减去较小者。

二、面积的认识及面积的单位面积的认识面积指平面内围成的区域大小,单位是平方米。

面积的计算常见的计算方法有:长方形面积=长×宽;正方形面积=边长×边长;三角形面积=底×高÷2;梯形面积=(上底+下底)×高÷2;圆形面积=π×半径的平方。

面积的单位常见的面积单位有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平方毫米等。

三、量和单位量和单位的认识量是指具有大小、比较大小关系和单位的东西,单位是衡量量的标准。

常见的长度单位常见的长度单位有千米、米、分米、厘米和毫米。

常见的重量单位常见的重量单位有千克、克、毫克和吨。

常见的容量单位常见的容量单位有升、毫升、立方米和立方厘米等。

四、三位数加减法三位数加减法的认识三位数加减法是指由三位及以下的数相加或相减的运算。

三位数加减法的规则规则:竖式运算法,每位相加或相减时从右至左进行,没有则补零。

五、时间的认识及计算时间的认识时间是指事情发生或发展的过程和长短,单位为秒、分、时、天、周、月和年等。

时间的计算时间的计算可以根据不同单位进行转换,如1分钟=60秒,1小时=60分钟,1天=24小时等。

时钟的读法时钟是用来显示时间的器具,小时数顺时针递增,分钟数60格递增,分钟数0-30,小时数不变,分钟数30-60,小时数加1。

六、图形的认识及分类图形的定义图形是指由线条或曲线围成的平面图形。

常见的图形常见的图形有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梯形、圆形等。

图形的性质各种图形均有其特定的性质,如长方形的对边相等、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度、圆形的直径等于两倍的半径等等。

四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

四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

四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四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第一单元【大数的认识】1、计数单位:一(个)、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亿……都是计数单位。

2、数位:个位、十位、百位、……亿位等等,都是数位。

数位名称就是在相应的计数单位后添一个“位〞字,如:万?万位。

3、数级:个级、万级、亿级……都是数级,一个数级包括四个数位。

个级包括个位、十位、百位、千位;万级包括万位、十万位、百万位、千万位;亿级包括亿位、十亿位、百亿位、千亿位。

4、数位顺序表:含有数级、数位和相应的计数单位的表格叫数位顺序表,如下。

5、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十〞。

10个一万是十万,10个十万是一百万,10个一百万是一千万,10个一千万是一亿。

6. 数字表示:某个数位上的数字表示几个这个数位的计数单位。

如:12367 中的2在千位上,表示“2个千〞某个数级上的数字表示几个这个数级的计数单位。

如:中的3647在万级上,表示“3647个万〞7.大数的读法:可以先分级,再读数。

(1)含有两级数的读法:先读万级,再读个级;(2)含有三级数的读法:先读亿级,再读万级,最后读个级。

每级末尾不管有几个0,都不读;每一级中间和前面有一个0,或连续几个0,都只读一个0.8、大数的写法:可以先分级,再写数。

(1)含有两级数的写法:先写万级,再写个级;(2)含有三级数的写法:先写亿级,再写万级,最后写个级。

哪一位上一个计数单位也没有,就在哪一位上写0。

9.读写数检验方法:读数和写数可以互相检验,即读数后再写出来和原数比对,而写数后可以自己读出。

10、比拟亿以内数的大小:位数不同时,位数多的数大;位数相同时,从最高位比起,最高位上的数大,这个数就大;如果最高位上的数相同,就比拟下一位,直到比拟出大小为止。

11、改写成不同计数单位的数:(1)整万、整亿的数:将个级的4个0改写成“万〞,将万级、个级共8个0改写成“亿〞注意:整万、整亿的数的改写属于准确数,要用“=〞连接.(2)非整万的数改写成以“万〞为单位的数:将万位以后的数作为尾数,对尾数的最高位(千位)四舍五入,再改写成以“万〞为单位的数(3)非整亿的数改写成以“亿〞为单位的数:将亿位以后的数作为尾数,对尾数的最高位(千万位)四舍五入,再改写成以“亿〞为单位的数12、省略尾数(求近似数):先分级,再看省略的最高位上的数,用四舍五入法进一或舍去。

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

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

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11、10个一千是一万,10个一万是十万,10个十万是一百万,10个一百万是一千万。

2、10个一千万是一亿,10个一亿是十亿,10个十亿是一百亿,10个一百亿是一千亿。

3、一(个)、十、百、万、十万、百万、千万、亿、十亿……都是计数单位。

4、按照我国的计数习惯,从右边起,每四个数位是一级。

数位顺序表数级…… 亿级万级个级数位…… 千亿位百亿位十亿位亿位千万位百万位十万位万位千位百位十位个位计数单位…… 千亿百亿十亿亿千万百万十万万千百十个5、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的计数方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

6、读数时,只是在每一级的末尾加上“万”或“亿”字;每级末尾的0都不读,其它数位有一个0或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

7、写数时,万级和亿级上的数都是按照个级上数的方法来写,哪一位不够用0来补足。

改写“万”或“亿”作单位的数,只要将末尾的4个0或8个0去掉或加上“万”或“亿”字就行了。

1.把多位数改写成“万”、“亿”。

中间要用“=”连接8、通常我们用“四舍五入”的方法省略尾数求一个数的近似数。

方法是:看尾数位上的数,如果是4或比4小,就把尾数舍去,并在数的末尾添上一个计数单位“万”或者“亿”;如果是5或比5大,要在前一位加1,再把尾数舍去,添上计数单位“万”或者“亿”。

得出的是近似数,中间要用“≈”连接。

9、表示物体个数的1,2,3,4,5,6,7,8,9,10,11,…都是自然数。

一个物体也没有用0表示, 0也是自然数。

最小的自然数是0,没有的自然数,自然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10、我国在十四世纪发明的至今仍在使用的计算工具是算盘。

算盘上方一个珠子代表5,下方一个珠子表示1。

11、在计算器上,ON/C键是开关及清屏键,CE键是清除键,AC键是归0键。

+、-、×、÷键是运算符号键。

第二单元角的度量1、直线没有端点,可以向两端无限延伸,不能测量它的长度。

四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完整版)

四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完整版)

四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完整版) 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归纳第一单元:大数的认识1.数的组成:十个一千是一万;十个一万是十万;十个十万是一百万;十个一百万是一千万;十个一千万是一亿;十个一亿是十亿;十个十亿是一百亿;十个百亿是一千亿。

2.数级:数级是为方便记读阿拉伯数的一种识读方法。

在位值制(数位顺序)的基础上,以三位或四位分级的原则,把数读、写出来。

通常在阿拉伯数的书写上,以逗号或者空格作为各个数级的标识,从右向左把数分开。

3.数级分类:1)四位分级法:即以四位数为一个数级的分级方法。

我国读数的惯,就是按这种方法读的。

如:万(数字后面4个)、亿(数字后面8个)、兆(数字后面12个,这是中法计数)……。

这些级分别叫做个级,万级,亿级……。

2)三位分级法:即以三位数为一个数级的分级方法。

这是西方的分级方法,也是国际通行的分级方法。

如:千,数字后面3个、百万,数字后面6个、十亿,数字后面9个……。

4.数位:在用数字表示数的时候,这些计数单位要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它们所占的位置叫做数位。

5.数位顺序表:1.十进制计数法: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十的计数方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即满十进一)。

6.含有两级的数的读法:1)先读万级,再读个级;2)万级的数,要按照个级的数的读法来读,再在后面加上一个“万”字;3)每级末尾不管有几个,都不读,其他数位上有一个或连续几个,都只读一个。

7.含有两级的数的写法:1)先写万级,再写个级;2)哪个数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个数位上写0.8.亿以上的数的读法:1)先分级,再从最高级读起;2)读完“亿级”或“万级”的数要加“亿”字或“万”字;3)每级末尾的零都不读,其他数位上有一个或连续几个,都只读一个0.9.亿以上的数的写法:1)先看这个数有几级,再从最高级写起;2)哪个数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个数位上写0.10.两个数比较大小:1)首先看位数,位数多的那个数就大;2)位数相同的两个数,从最高位比起,最高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如果最高位上的数相同,就比较下一个数位上的数。

完整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归纳

完整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归纳

完整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归纳一.大数的认识1.含有两级的数的读法先读万级,再读个级;万级的数,要按照个级的数的读法来读,再在后面加上一个“万”字;每级末尾不管有几个都不读,其他数位上有一个或连续几个都只读一个0.2.含有两级的数的写法先写万级,再写个级;哪个数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个数位上写0.3.比较两个数的大小的方法先看数位,数位多的数就大;位数相同的两个数。

从最高位比起,最高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如果高位上的数相同,就比较下个数位上的数。

4.十进制计数法数级:亿级、万级、个级数位计数单位:个(一)、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亿、十亿、百亿、千亿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都是十的计数方法叫十进制计数法。

5.亿以上数的读法先分级,再从最高位读起;亿级或万级的数要按照个级的数的读法来读,再在后面加上“亿”字或“万”字;每级末尾不管有几个都不读,其他数位上有一个或连续几个都只读一个0.6.亿以上数的写法先看这个数有几级,再从最高级写起;哪个数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个数位上写0.7.计算工具的认识和使用常用的计算工具有算盘和计算器,算盘的1颗上珠表示5,1颗下珠表示1.二.公顷和平方千米1.1公顷有多大边长是100米的正方形的面积是1公顷。

1公顷=平方米。

2.1平方千米有多大计量较大的土地面积常用“平方千米”(k㎡)作单位,边长是1千米的正方形的面积是1平方千米。

1平方千米=xxxxxxx平方米=100公顷。

三.角的度量1.线段、直线和射线的特征及表示方法线段:有两个端点,可以量出长度。

直线:没有端点,可以向两端无限延伸,是无限长的。

1.直线和射线的定义直线是由无数个点无限延伸而成的图形。

射线只有一个端点,可以向一端无限延伸。

2.角的定义及表示符号当从一个点引出两条射线时,它们所形成的图形叫做角。

这个点叫做角的顶点,这两条射线叫做角的边。

角通常用符号“∠”表示。

3.用量角器量角的步骤要用量角器量角,需要将量角器的中心与角的顶点重合,刻度线与角的一条边重合。

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学期)知识点、考点汇总

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学期)知识点、考点汇总

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学期)知识点、考点汇

一、整数的认识
1.自然数
2.零的概念
3.正整数
4.负整数
5.整数的大小比较
二、加减法
1.拓展具体数加减法的结果,渐懂实现相减为加的原理
2.数学语言,如“加法、加数、和、正数、负数、减法、被减数、减数、差”等
3.应用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三、几何图形的认识
1.点、线、面等基本概念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2.熟练画线段、直线、射线
3.正方形、直角三角形的认识
四、长度、质量、时间、金额的认识
1.长度的认识及长度的直接比较
2.质量的认识及质量的比较
3.时间的读写及时间的计算
4.元角分的认识及元角分间的换算
五、数的认识
1.数的读写
2.数的大小比较
3.数的基本单位(个、十、百、千、万)的认识
4.数位的认识
六、数的运算
1.认识加法和减法
2.加减法口算惯,如:从左到右依次计算等
3.数学语言表述,如:×、÷、积、商、因数、倍数、除法的基本概念等
4.应用加、减、乘、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以上为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学期的知识点和考点汇总,希望对您有帮助。

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汇总

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汇总

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汇总温馨提示:同学们,一个学期的学习已经结束,你记住咱们本学期学习的东西了吗?让我们一起来回顾下我们这学期各单元重要知识点吧!最后,祝各位同学们在期末的考试里取得好成绩。

第一单元大数的认识一、亿以内数的认识1、计数单位:一(个)、十、百、千、万……亿都是计数单位。

2、数位:在用数字表示数的时候,这些计数单位要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它们所占的位置叫做数位。

3、数级:按照我国的计数习惯,从右边起,每四个数位是一个数级。

包括个级、万级、亿级等。

4、十进制计数法: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十的计数方法叫十进制计数法。

二、含有两级的数的读法1、先读万级,再读个级。

2、万级的数按照个级的数的读法来读,再在后面加上一个“万”字。

3、每级末尾不管有几个0,都不读;其他数位上有一个0或连续几个0,都只读一个0。

三、亿以内数的写法1)先写万级,再写个级。

2)哪个数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个数位上写0。

三、比较两个数的大小1、位数不同的两个数,位数高的数大。

2、位数相同的两个数,从最高位比起,最高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如果最高位上的数相同,就比较下一个数位上的数。

四、四舍五入求近似数的方法五、数的产生1、巴比伦数字、中国数字、罗马数字、阿拉伯数字(印度人发明的)。

2、自然数:表示物体个数的1、2、3、4、5、6、7、8、9、10、11都是自然数。

一个物体也没有,用0表示,0也是自然数。

所有自然数都是整数。

3、最小的自然数是0,没有最大的自然数,自然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六、亿以上数的认识1、亿以上的数的读法1)先分级,再从最高位读起。

2)读完亿级或万级的数,要加“亿”字或“万”字。

3)还要注意什么位置上的0不读,什么位置上的0要读,读几个0。

2、亿以上的数的写法1)先看这个数有几级,再从最高位写起。

2)哪个数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个数位上写0。

3、1亿有多大要知道1亿张纸摞起来有多高,可以测量100张纸的厚度,计算得到1亿张纸摞起来有1万多米高,比珠穆朗玛峰还高。

4年级数学必考知识点上册

4年级数学必考知识点上册

四年级上册数学必考知识点包括:
1. 数的认识:包括正数、0和负数的初步认识,以及小数和分
数的概念。

2. 数的运算:包括加减乘除四则运算,以及乘法口诀的运用。

3. 方向与位置:包括东、南、西、北四个基本方向的辨认,以
及根据给定的一个方向来辨认其余的三个方向。

4. 统计与概率:包括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的绘制,以及可
能性大小的比较。

5. 角的认识与度量:包括角的种类、角的度量单位、角度大小
的比较和测量,以及画角等。

6. 平行与相交:包括平行线和垂线的概念,以及点到直线的距
离等。

7. 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包括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以及商的定位等。

8. 四则混合运算:包括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以及括号的作用等。

9. 面积计算公式:包括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
面积计算公式等。

10. 代数式:包括代数式的书写规则和代数式的求值等。

此外,还包括算盘的使用,计数器,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等等。

四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汇总

四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汇总

四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汇总一.大数的认识1、10个一万是(十万);10个十万是(一百万);10个一百万是(一千万);10个一千万是(一亿)。

每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十,这种计数方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

2、一(个)、十、百、千、万……亿都是计数单位。

计数单位所占的位置叫做数位。

像个位、十位、百位、千位、万位……都是数位。

3、古时人们是通过(实物)、(结绳)、(刻道)等方法来记数的。

4、表示物体个数的1.2.3.4……都是(自然数)。

一个物体也没有,用0表示,0也是自然数。

最小的自然数是(0 ),没有最大的自然数,自然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5、数的大小比较:先分级,再数位数,位数多的数就大;位数相同,从最高位比起,最高位大的那个数就大,如果最高位上的数相同,就比较下一个数位上的数。

6、亿以上数的读法:先分级,再从高位读起,读完亿级或万级的数,要加“亿”字或“万”字。

每一级中间有一个0或连续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每一级末尾的0不读。

7、改写和求近似数。

(1)整万(或整亿)的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去掉末尾的4个0(或8个0),再加上一个“万”(或“亿”)字。

(2)不是整万(或整亿)的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要将“千位”(或“千万位”)上的数圈出来再进行四舍五入,然后再加上“万”(或“亿”)字。

8、为了方便计算,人们发明了各种各样的计算工具。

早在14世纪,中国就发明了算盘。

算盘有上下两档,上档每颗珠子代表5,下档每颗珠子代表1,每根杆相当于一个数位,如“万位上的一颗上珠”表示“5个万”。

现在比较常见的计算工具是电子计算器。

ON/C是(开关机及清除屏键),AC是(清除键)。

二.公顷和平方千米9、测量土地的面积,可以用“公顷”做单位。

计量比较大的土地面积,常用“平方千米”作单位。

边长是100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公顷。

1公顷=10000平方米边长是1千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千米。

四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归纳

四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归纳

第一单元【大数的认识】1、计数单位:一(个)、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亿……都是计数单位。

2、数位:个位、十位、百位、……亿位等等,都是数位。

3、数级:个级、万级、亿级……都是数级,一个数级包括四个数位。

个级包括个位、十位、百位、千位;万级包括万位、十万位、百万位、千万位;亿级包括亿位、十亿位、百亿位、千亿位。

4、数位顺序表:含有数级、数位和相应的计数单位的表格叫数位顺序表。

5.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十”。

10个一万是十万,10个十万是一百万,10个一百万是一千万,10个一千万是一亿。

6. 数字表示:某个数位上的数字表示几个这个数位的计数单位。

如:12367 中的2在千位上,表示“2个千”某个数级上的数字表示几个这个数级的计数单位。

如:36472845中的3647在万级上,表示“3647个万”7.大数的读法:可以先分级,再读数。

(1)含有两级数的读法:先读万级,再读个级;(2)含有三级数的读法:先读亿级,再读万级,最后读个级。

每级末尾不论有几个0,都不读;每一级中间和前面有一个0,或连续几个0,都只读一个0.8、大数的写法:可以先分级,再写数。

(1)含有两级数的写法:先写万级,再写个级;(2)含有三级数的写法:先写亿级,再写万级,最后写个级。

哪一位上一个计数单位也没有,就在哪一位上写0。

9、比较亿以内数的大小:位数不同时,位数多的数大;位数相同时,从最高位比起,最高位上的数大,这个数就大;如果最高位上的数相同,就比较下一位,直到比较出大小为止。

10、改写成不同计数单位的数:(1)整万、整亿的数:将个级的4个0改写成“万”,将万级、个级共8个0改写成“亿”注意:整万、整亿的数的改写属于准确数,要用“=”连接.(2)非整万的数改写成以“万”为单位的数:将万位以后的数作为尾数,对尾数的最高位(千位)四舍五入,再改写成以“万”为单位的数(3)非整亿的数改写成以“亿”为单位的数:将亿位以后的数作为尾数,对尾数的最高位(千万位)四舍五入,再改写成以“亿”为单位的数11、省略尾数(求近似数):先分级,再看省略的最高位上的数,用四舍五入法,大于或者等于五向前一位进一,小于五舍去。

四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总结

四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总结

四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总结一、数的基本概念1.定义数:数是用来表示数量、变化和比较之间的关系的符号。

2.种类:数可以分为自然数、整数、分数、小数和分数。

3.加减乘除:加、减、乘、除都是数的一种运算。

4.小数的表示方法:小数可以使用小数点、除法、换算法来表示。

二、数据集的概念1.数据集的定义:数据集是用来表达数量差异、变化和趋势的一种表示形式。

2.数据集的种类:数据集可以分为饼图、条形图、折线图和直方图等。

3.数据集的概念:数据集一般分为频率分布和配对数据,以及平均值、中位数和极值等概念。

三、比较与分组1.比较数量:根据数量进行比较,可以得出大于、小于、等于、大于等于和小于等于等量化的结论。

2.分组:将几个数量按照要求的组分离,如根据偶数和奇数等。

3.比较的方法:可以使用加减法、乘除法、百分数法和平均数法等方法进行比较。

四、图形1.定义:图形是使用图形、符号和图表来表达数学概念的一种表示形式。

2.种类:图形可以分为点图、角图、线图和面图等。

3.用途:图形可以用来比较数据,可以说明数据之间的关系。

五、图解1.定义:图解法是使用图形和文字来解释概念的一种方法。

2.种类:图解法可以分为模型图、流程图和数学图等。

3.应用:应用图解法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阅读文章和解决数学问题。

六、测量1.定义:测量是指使用合适的工具和方法来确定物体长度、面积、体积等特征的过程。

2.准确度:测量数据应该尽可能地准确,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可靠性。

3.测量方式:可以使用“单位正交原则”、测量称、杆及其他一些合理的方法进行测量。

四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总结

四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总结

四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总结四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总结【4篇】知识积累需要坚持不懈,即使遭遇困难和挫折也要坚持下去。

学习需要注重实践,学以致用,把知识转化为技能和实际成果。

下面就让小编给大家带来四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总结,希望大家喜欢!四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总结篇1第一单元【大数的认识】1. 10个一万是十万,10个十万是一百万,10个一百万是一千万,10个一千万是一亿。

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十”,这种计数方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

特别注意:计数单位与数位的区别。

计数单位数字表示2、多位数的读法:①、从高位数读起,一级一级往下读。

②、万级的数要按照个级的数的读法来读,再在后面加一个万字。

③、每级末尾不管有几个零都不读,其他数位有一个“零”或连续几个“零”,都只读一个“零”。

3、多位数的写法小结:①、从高级写起,一级一级往下写。

②、当哪一位上一个计数单位也没有,就在哪一位上写0。

特别注意:多位数的读写都先划上分级线。

4、多位数的大小比较:小结:①、位数多的时候,这个数就比较大。

②、当这两个数位数相同的时候,就从最高位开始比,哪个数位上的数大,这个数就大。

5、“万”“亿”作单位的数:有时候,为了读写方便,我们把整万(亿)的数改写成有“万”(亿)做单位的数。

方法概括:分级、去0,写万(写亿)6、求近似数:这种求近似数的方法叫“四舍五入法”,是“舍”还是“入”,要看省略的尾数部分的最高位是小于5还是等于或大于5。

方法概括:分级、去尾、四舍五入约近似数的取值范围:近似数+4999(最大)近似数—5000(最小)7、表示物体个数的数:0、1、2、3、4、5、6 …….叫自然数一个物体也没有:用0来表示。

0也是自然数。

最小的自然数是0,没有最大的自然数,自然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8、计算工具的认识:算盘,计算器9、测量得到的数都是近似数,数出来的数都是准确数第二单元【角的度量】1、直线、射线、角没有端点,可以向两端无限延伸,这种线叫直线。

四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总结

四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总结

四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总结一、大数的认识1、计数单位:一(个)、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亿……都是计数单位。

2、数位:在用数字表示数的时候,这些计数单位要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它们所占的位置叫做数位。

3、数级:我国的计数习惯,从右边起,每四个数位是一级。

分别是个级、万级、亿级。

4、大数的读法:先分级,再从高位读起,读完亿级或万级的数,要加上“亿”字或“万”字。

每级末尾的 0 都不读,其他数位上有一个 0 或连续几个 0,都只读一个 0。

5、大数的写法:先写亿级,再写万级,最后写个级,哪个数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个数位上写 0。

6、比较数的大小:位数不同时,位数多的数大;位数相同时,从最高位比起,最高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如果最高位上的数相同,就比较下一个数位上的数,直到比较出大小为止。

二、公顷和平方千米1、公顷:计量较大的土地面积,常用“公顷”作单位,1 公顷=10000 平方米。

2、平方千米:计量特别大的土地面积,常用“平方千米”作单位,1 平方千米= 100 公顷= 1000000 平方米。

三、角的度量1、线段:直的,有两个端点,可以测量长度。

2、射线:直的,有一个端点,无限长。

3、直线:直的,没有端点,无限长。

4、角:从一点引出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叫做角。

这个点叫做角的顶点,这两条射线叫做角的边。

5、角的度量:人们将圆平均分成 360 份,将其中 1 份所对的角作为度量角的单位,它的大小就是 1 度,记作 1°。

6、量角器:量角器是把半圆平均分成 180 等份,每一份所对的角的大小是 1 度。

7、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与两条边张开的大小有关。

8、角的分类:锐角(小于 90°)、直角(等于 90°)、钝角(大于90°而小于 180°)、平角(等于 180°)、周角(等于 360°)。

四、三位数乘两位数1、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先用两位数个位上的数去乘三位数,得数的末位和两位数的个位对齐;再用两位数十位上的数去乘三位数,得数的末位和两位数的十位对齐;最后把两次乘得的积加起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学四年级上学期知识点归纳
数学四年级上学期知识点归纳
1.大数的认识:
(1)亿以内的数的认识:
十万:10个一万;
一百万:10个十万;
一千万:10个一百万;
一亿:10个一千万;
2.数级:数级是为便于人们记读阿拉伯数的一种识读方法,在
位值制(数位顺序)的基础上,以三位或四位分级的原则,把数读,
写出来。

通常在阿拉伯数的书写上,以小数点或者空格作为各个数
级的标识,从右向左把数分开。

3.数级分类
(1)四位分级法
即以四位数为一个数级的分级方法。

我国读数的习惯,就是按这种方法读的。

如:万(数字后面4个0)、亿(数字后面8个0)、兆
(数字后面12个0,这是中法计数)……。

这些级分别叫做个级,万级,亿级……。

(2)三位分级法
即以三位数为一个数级的分级方法。

这西方的分级方法,这种分级方法也是国际通行的分级方法。

如:千,数字后面3个0、百万,数字后面6个0、十亿,数字后面9个0……。

4.数位:数位是指写数时,把数字并列排成横列,一个数字占
有一个位置,这些位置,都叫做数位。

从右端算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第三位是“百位”,第四位是“千位”,第五位是“万位”,等等。

这就说明计数单位和数位的概念是不同的。

5.数的产生:阿拉伯数字的由来:古代印度人创造了阿拉伯数
字后,大约到了公元7世纪的时候,这些数字传到了阿拉伯地区。

到13世纪时,意大利数学家斐波那契写出了《算盘书》,在这本书里,他对阿拉伯数字做了详细的介绍。

后来,这些数字又从阿拉伯
地区传到了欧洲,欧洲人只知道这些数字是从阿拉伯地区传入的,
所以便把这些数字叫做阿拉伯数字。

以后,这些数字又从欧洲传到
世界各国。

6.自然数:用以计量事物的件数或表示事物次序的数。

即用数
码0,1,2,3,4,……所表示的数。

表示物体个数的数叫自然数,自然数由0开始(包括0),一个接一个,组成一个无穷的集体。

7.计算工具:算盘、计算器、计算机。

8.射线:在几何学中,直线上的一点和它一旁的部分所组成的
图形称为射线。

射线特点
(1)射线只有一个端点,它从一个端点向另一边无限延长。

(2)射线不可测量。

9.直线:直线是点在空间内沿相同或相反方向运动的轨迹。

10.线段:线段用表示它两个端点的字母或一个小写字母表示,
有时这些字母也表示线段长度,记作线段AB或线段BA,线段a。

其中AB表示直线上的任意两点。

11.线段特点
(1)有限长度,可以测量
(2)两个端点
12.线段性质:
(1)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2)连接两点间线段的长度叫做这两点间的距离。

(3)直线上两个点和它们之间的部分叫做线段,这两个点叫做线段的端点。

直线没有距离。

射线也没有距离。

因为,直线没有端点,射线只有一个端点,可以无限延长。

13.角
(1)角的静态定义
具有公共端点的两条不重合的射线组成的图形叫做角。

这个公共端点叫做角的顶点,这两条射线叫做角的两条边。

(2)角的动态定义
一条射线绕着它的端点从一个位置旋转到另一个位置所形成的图形叫做角。

所旋转射线的端点叫做角的顶点,开始位置的射线叫做角的'始边,终止位置的射线叫做角的终边
14.角的符号:角的符号:∠
15.角的种类: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没有关系;角的大小决定于角的两条边张开的程度,张开的越大,角就越大,相反,张开的越小,角则越小。

在动态定义中,取决于旋转的方向与角度。

角可以分为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周角、负角、正角、优角、劣角、0角这10种。

以度、分、秒为单位的角的度量制称为角度制。

此外,还有密位制、弧度制等。

(1)锐角:大于0°,小于90°的角叫做锐角。

(2)直角:等于90°的角叫做直角。

(3)钝角:大于90°而小于180°的角叫做钝角。

16.乘法:乘法是指一个数或量,增加了多少倍。

例如4乘5,
就是4增加了5倍率,也可以说成5个4连加。

17.乘法算式中各数的名称:“×”是乘号,乘号前面和后面的
数叫做因数,“=”是等于号,等于号后面的数叫做积。

10(因数)×(乘号)200(因数)=(等于号)2000(积)
18.平行:在平面上两条直线、空间的两个平面或空间的一条直
线与一平面之间没有任何公共点时,称它们平行。

如图直线AB平行于直线CD,记作AB∥CD。

平行线永不相交。

19.垂直:两条直线、两个平面相交,或一条直线与一个平面相交,如果交角成直角,叫做互相垂直。

20.平行四边形:在同一平面内有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
做平行四边形。

21.梯形:梯形是指一组对边平行而另一组对边不平行的四边形。

平行的两边叫做梯形的底边,其中长边叫下底,短边叫上底;也可以单纯的认为上面的一条叫上底,下面一条叫下底。

不平行的两边叫腰;夹在两底之间的垂线段叫梯形的高。

22.除法:除法法则:除数是几位,先看被除数的前几位,前几
位不够除,多看一位,除到哪位,商就写在哪位上面,不够商一,0占位。

余数要比除数小,如果商是小数,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
小数点对齐;如果除数是小数,要化成除数是整数的除法再计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