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4课教案
小学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下册《试种一粒籽》教案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下册第4课试种一粒籽【教材分析】《试种一粒籽》是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内容,本单元以“让我试试看”为主题设计了《挑战第一次》《学做快乐鸟》《做个“开心果”》《试种一粒籽》四个内容,引导学生敢于挑战,用于尝试,旨在促成学生养成积极、愉快的生活态度。
其中,《试种一粒籽》是一节活动课,通过指导学生尝试种植活动,让学生观察植物的萌发、成长过程,在尝试种植过程中体验活动带来的成长与收获。
本节课是第一课时,从种子的各个方面去观察种子,认识种子,探究种子的秘密,感受种子的奇妙,从而激发种植的欲望,并在课堂上播下种子,引导孩子们在课外观察种子的变化,让孩子们和“种子”一起成长。
【学情分析】二年级学生都是家里的宝贝疙瘩,因此为了避免家长的越俎代庖,特意将种植放在了课堂上。
为了引导学生从亲身体验的种植过程中获得道德成长,在课前让学生收集各种各样的种子和学习有关种子种植的知识,在课堂上多方面地去观察种子,颜色、形状、坚硬、大小等等,培养他们细致地观察种子,了解种子,学习观察的方法,发现种子的奇妙。
整节课都是以学生的活动贯穿,介绍种子,剥一剥种子,数一数种子,种子大探秘,试种种子,这些都给了孩子们感受了生命的奇妙,体验了种植的乐趣。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认识种子,学会观察种子,并初步了解种植方法。
2.能力目标:学会试种一粒籽,通过各种途径掌握种植方法。
3.情感目标:感叹生命的神奇,体验种植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重点:学习多种方式认识种子,感受生命的奇妙,试种一粒籽。
难点:在认识、试种一粒籽的过程中,懂得珍惜自然界中的每一个生命。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课件、《种子大观园》KT板、种子探究资料袋、歌曲《奇妙的种子》学生准备:1.收集各种各样的种子,和家长一起查阅资料,学习有关种子的知识2.小组合作制作的创意花盆、小铲子、小洒水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课题1.课件播放,师讲述:小朋友们,春天来了,万物复苏了,让我们一起走进春天的美景吧!春天来了——桃花开了春天来了——笋芽儿出来了春天来了——梨花白了春天来了——柳树绿了,小草绿了,小芽长出来了春天来了——小朋友都笑了是谁躲在了油菜花从呢?茶叶山上的身影又是谁呢?又是谁站在了樱花树下呢?这么美的春天,这么勃勃生机的春天,一切的生命都是从什么开始的呢?请看——2.播放种子从发芽到开花的神奇视频。
部编版小学二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4课《试种一粒籽》第一课时教案

3.动手操作:尝试种植。
4.随机采访:此刻你的心情怎么样?回家你想种什么种子?为什么想种这个种子?
通过经验分享和视频教学,落实种植方法和学习方法的指导,激发学生的种植期待。了解播种的一般过程,了解不同的种子有不同的生长特点和条件要求,做好种植的计划和准备。
(2)小结:有的种子靠动物传播,有的靠风传播,有的靠自身力量传播,有的靠水传播,种子的传播方式可真奇妙。
(板贴:传播方式)
●预设3组:种子的果实特点。
(1)(图片) 一粒小萝卜籽可以长出一斤多重的萝卜。
(2)小结:小小的一粒籽,竟然可以长出那么多,那么大的果实。(板贴:果实特点)
●预设4组:种子的生长条件。
(1)还有类似的发现吗?
(2)小结:原来种子的生长条件也各不相同。(板贴:生长条件)
3.小结:通过细致观察和认真发现,我们了解了种子的外形特点,生长位置,传播方式,果实特点,生长条件等等,此时此刻你有什么想说的?
(二)观看视频:
1.播放视频:种子成长的过程中会发生哪些奇妙变化?
2.交流感受:看完频你有什么想说的?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1.产生发现生命奥秘的好奇心,产生尝试自己播种的愿望。
2.了解种子种植的一般步骤,做好计划和准备。
难点:懂得生命的成长需要细心的呵护,耐心的等待。
教学准备:
教师:设计并汇总课前学习单,准备一些种子,制作课件。
学生:搜集不同植物的种子,完成课前学习单。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设计意图
一、打开种子的神奇大门
通过观看种子萌芽生长的过程,给予震撼的视觉感受,激发学生发现生命奥秘的好奇心,学会尊重生命,同时让学生产生尝试自己播种的愿望。
小学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下册第4课《试种一粒籽》教学设计

小学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下册第4课《试种一粒籽》教学设计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激发学生对种子的好奇心,认识一些生活中常见的种子;2.有尝试亲自种下一粒籽的动力,愿意去感受植物生命的奇妙;3.教会学生利用多种方法去了解种子的相关种植知识,并制定种植计划。
教学重难点:1.感受植物生命的奇妙,激发学生对种子的好奇心。
2.合理制定种植计划。
看视频,激趣导入导语:同学们,你们好!知道吗?今年的2月4日是立春节气,代表着我们已经在那一天进入了春天。
春天是万物生长的季节,试着种下一粒种子,你们看会发生什么?【播放种子萌芽的视频】同学们,一粒小小的种子,把他种在泥土里,他就会生根发芽,冲破一切向上生长,是不是很奇妙?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4课《试种一粒籽》第一课时——奇妙的生命。
【板贴课题:4.试种一粒籽---奇妙的生命】活动一:找一找,种子藏在哪?1.导语:同学们,籽是什么呢?籽呀就是植物的种子。
你们知道哪些植物的种子呀?先不着急,让我们一起看到书本的第14页。
看看书上的同学们带来了哪些种子?【出示电子书14页,配话外音】2.现在能告诉老师,你知道哪些植物的种子吗?3.是呀,我们身边就有很多种子。
你们瞧,有——桔子籽,苹果籽,桃核,葵花籽,萝卜籽,还有绿豆,黄豆,玉米。
【依次出示种子的图片】4.师小结:你们发现了吗?这些种子就藏在它们结出来的果实里。
藏在它们开出来的花朵里。
有的种子就是他们结出来的果实。
是不是很奇妙?5.现在,让老师来考考大家,找一找它们的种子藏在哪里?找对了,拍拍自己的的肩膀,表扬自己:我真棒!准备好了吗?【依次出示图片:稻田、豌豆地、辣椒地、南瓜藤、土豆地的图片】6.生活真奇妙,不看不知道啊!在生活中,只要细心,我们还会发现很多种子就在身边。
这小小的一粒种子,种在泥土里就能长成大苗苗,不止呢,有的还能开出美丽的花,有的还会结出香甜的果实,真奇妙!同学们还知道哪些关于种子的奇妙故事吗?我们来听听同学们在收集种子的时候了解的关于种子的奇妙故事吧!7.同学们,你们知道哪些关于种子的奇妙故事吗?快讲给你的同桌听听吧!活动二:说一说,种植要做哪些准备?1.导语:每一粒种子都是一个奇妙的生命。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4课《试种一粒籽》教学设计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4课《试种一粒籽》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试种一粒籽》是部编版二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课程的第四课。
本课的主要内容是通过学生参与种植活动,让学生了解生命的起源和成长过程,培养学生热爱生命、珍惜生命的情感。
教材通过生动的插图和浅显易懂的文字,引导学生认识种子、土壤、水分、阳光等植物生长的基本条件,以及植物在不同生长阶段的特点。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在生活中已经接触过一些植物,对植物的生长过程有一定的了解。
但他们对于植物生长的具体过程,以及生命成长的艰辛可能缺乏深入的认识。
此外,学生对于通过实践活动来学习知识充满兴趣,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运用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种子生长的基本过程,认识植物生长的基本条件。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践、探究等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生命、珍惜生命的情感,增强学生对大自然的敬畏之心。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认识种子生长的基本过程,了解植物生长的基本条件。
2.教学难点:理解生命成长的艰辛,培养学生的生命意识。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动的场景和实例,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植物的生长过程。
2.探究学习法:引导学生主动观察、实践、探究,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3.情感教学法:以情感人,以情促知,引导学生体验生命成长的艰辛,培养学生的生命意识。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种植材料:如种子、土壤、花盆等。
2.准备相关图片和视频:如植物生长的过程、植物生长的基本条件等。
3.准备教学PPT:展示教学内容和环节。
七.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你们在生活中见过植物的生长过程吗?然后展示一些植物生长的图片和视频,让学生对植物的生长过程有一个直观的认识。
2. 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PPT展示植物生长的基本条件和生长过程,让学生了解种子在土壤中如何吸收水分、阳光和养分,以及如何破土而出,成长为植物。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下册《4试种一粒籽》说课稿4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下册《4 试种一粒籽》说课稿4一. 教材分析《试种一粒籽》是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下册的一节课。
本节课通过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方式,让学生了解种子的生长过程,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以及探究能力。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种子的结构、种子的萌发过程、植物的生长需要的条件等。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但对于种子的生长过程和植物的生长需要的条件等方面的知识还比较模糊。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通过生动有趣的方式,引导学生掌握这些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种子的结构,掌握种子的萌发过程,知道植物的生长需要的条件。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探究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以及探究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关爱生命的情感,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种子的结构,种子的萌发过程,植物的生长需要的条件。
2.教学难点:种子的结构,种子的萌发过程。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情景教学法、探究教学法、小组合作教学法等。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种子等教具,引导学生观察、操作、探究。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一个有趣的种子生长的小动画,引发学生的兴趣,导入新课。
2.学习种子结构:教师展示实物模型,引导学生观察种子的结构,了解种子的各部分名称和功能。
3.探究种子萌发过程: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种子的萌发过程,记录实验结果。
4.学习植物生长需要的条件:教师引导学生总结种子萌发所需要的条件,进而引导学生思考植物的生长需要的条件。
5.小组合作:学生分组讨论,总结植物的生长需要的条件,并进行汇报。
6.总结提升: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种子生长过程和植物生长需要的条件。
7.课堂拓展:鼓励学生课后种植一颗种子,观察其生长过程,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4试种一粒籽第2课时(教案)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下册

《试种一粒籽》第二课时教学设计详案适用教材版本:统编版小学二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一单元第4课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重点:1.了解种子的发芽过程和植物的生长需要。
2.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3.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记录能力。
教学难点:1.让学生通过实践操作,了解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
2.引导学生运用科学方法,准确地观察和记录种子的生长情况。
学情背景:学生为小学二年级下册的学生,此课程为道德与法治课的第一单元第4课《试种一粒籽》第二课时。
学生在道德与法治课中学习了一些基本的道德知识,如友爱、助人为乐等,同时也学习了一些法律常识,如交通法规、安全常识等。
本课程将以实际操作为主,引导学生观察和记录种子的生长情况,同时也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教材分析:本课程的教材主要为小学二年级下册的道德与法治课教材,第一单元第4课《试种一粒籽》。
本课程通过实践操作的方式,引导学生了解种子的发芽过程和植物的生长需要,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记录能力。
教学目标:1、知道种子的发芽过程,了解植物的生长需要。
2、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3、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记录能力,通过实践操作,帮助学生了解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
教学准备:1、种植盆、土壤、种子、水壶、镜子、扫帚、笔记本等。
2、PPT课件,图片、视频等多媒体教具。
3、实物植物样本,以及已经生长的植物。
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1)老师:同学们,上一次我们种下了种子,今天我们来看看它们都发生了什么。
请回忆一下,我们种下的是什么种子?(学生回答:小麦种子)【设计意图】通过回忆引出课程内容,帮助学生回忆上一节课的知识点。
【板书设计】第一行写上“试种一粒籽”第四课,第二行写上“种子的发芽过程”。
(2)老师:非常好。
那么你们是否想知道种子现在的情况?我们来看看它们长成了什么样子。
【设计意图】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和学习目标。
【板书设计】第一行写上“探究种子的生长发育过程”,第二行写上“学习种子的发芽过程”。
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下册4《试种一粒籽》教案三篇

4.《试种一粒籽》教案(1)一、教材分析(简要说明课题、学习内容以及这节课的价值)《试种一粒籽》是小学二年级下册人教版的道德与法治十四页到十七页。
植物在我们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但是年龄尚小的孩子,只知道这些植物的存在,却不知道这些植物是怎么存在的。
本次课程的内容主要是让学生了解种植植物的过程。
同时让学生学会观察时间,并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使其感悟到生命的奇妙,并能够养成观察和等待的良好品质。
植物的生根发芽,透露的是生命的哲理,就像人,从出生正在读小学二年的学生,还在处于生根发芽的阶段。
五谷杂粮是养活学生的土壤,学习吸取知识是学生的水分。
成长需要时间和耐力,谁能够坚持到最后不放弃,就能够成长成为参天大树。
所以学生想要成长成为像大树一样能够为别人遮风避雨,那学生就要好好学习,不断锻炼自己的综合能力。
二、教学目标1.基本的知识和能力能够详细的知晓植物种植的过程;拥有种植植物的能力;能够将书本与实际生活相结合。
学会观察,学会等待。
2.过程与方法:能够正确的将课本知识运用到实际,种活植物;学会观察生活;学会等待;在持续的坚持一件事情后,总会有收获奖励辛苦的自己。
3.情感以及态度激发学生对生活观察的兴趣,对植物的热爱,以及端正学习的态度,使自己有能力成长成为像参天大树的可能。
三、学情分析(简要说明学习者学习的起点以及学生学习风格)1.兴趣导向型。
二年级的学生学习的动力主要来自于学生的兴趣,兴趣浓厚,学习效果高,2.思维活跃型。
二年级的学生的思维是十分的活跃的,所以他们对于一件事情总会有很多的看法。
3.动手实践型。
二年级的学生好动是常见的现象,所以他们的动手兴趣和能力都是极强的。
4.缺乏计划型。
二年级的学生基本上是想到什么就做什么,做事情没有计划。
5.缺乏持久力型。
二年级的学生思维、能力都没有定型,对于他们来说坚持一件事情是很困难的。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说明本课题设计的基本观念、主要采用的教学与活动策略)1.基本观念:让学生了解植物种植的过程,增加学生的动手能力;让学生学会观察,学会坚持,学会按照计划做事情;让学生能够推物及己,认真学习。
部编版(人教版)小学二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案(第一、第二单元)

部编版小学二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学设计第一单元让我试试看第1课《挑战第一次》教学设计教学导航【教材分析】《挑战第一次》是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下册第一课。
教材内容贴近学生生活实际,要求同学说出自己的第一次,能说说自己的第一次挑战经历,我安排一课时,首先利用学生喜欢的动画片,激发孩子的兴趣,再就是让学生联系生活,明白哪些事情可以挑战。
【学情分析】从学生的心理特点与认知程度来看,不管是城市还是农村地区,处于小学二年级年龄阶段的孩子,家人都是视若掌上明珠,不愿意让孩子去尝试,去挑战自己。
因此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学会挑战,知道挑战会带给我们成功的喜悦与失败的教训。
本课教育性较强,以学生的现实生活为课程内容的源头活水,以密切联系学生生活的活动为载体,才能让学生由体验到感悟再内化为实际行动。
不断丰富、发展学生自己的经验,情感,能力和知识。
【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一些关于挑战的知识和本领,知道挑战会带给我们成功的喜悦与失败的教训。
2、过程与方法:在游戏分享的过程中,学习别人成功的经验并运用到自己的生活中,同时掌握与人交流的方法,愿意主动与人交流。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挑战的乐趣,并愿意尝试新的挑战,明白没有最初的失败就没有后来的成功。
【教学重点】了解一些关于挑战的知识和本领,知道挑战会带给我们成功的喜悦与失败的教训。
【教学难点】体会挑战的乐趣,并愿意尝试新的挑战,明白没有最初的失败就没有后来的成功。
【教学准备】1、收集学生关于未尝试事物或者尝试失败的案列,课前进行原因统计总结。
2、准备教学中学生需要做实验的智慧环。
3、教学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激趣导入今天老师邀请一个小朋友和我们一起来上课,好不好?那我们掌声欢迎一下吧!课件出示一个做自我介绍的小男孩:嗨!大家好!我是乐乐!师:可是呀最近乐乐有点了不起来了,到底师怎么回事呢?我们一起来看看。
课件出示图片:1、我想在联欢会上表演唱歌,担心大家觉得我唱的不好听,所以从来没试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预设:生1•这是我种的土豆的照片。瞧,土豆苗多可爱呀!
生2:爷爷说不能天天浇水,也不能心急。
生3:花生苗的力量真大呀,能把好大的土疙瘩顶起来!
生4:我自己种的蒜苗都舍不得吃。
3、 (课件出示教材第17页“我的种植目记”)师:你们从中发现了 什么问题?
1、(课件出示《小猴学种植》的故事情节)小猴子最喜欢吃桃子, 便想着种一棵桃树。 都过去十天了,怎么还没有发芽呢?小公鸡告诉他:
“桃核要在水里泡几天再暴晒,売裂了,才能下种。”小猴子嫌种桃子太
麻烦,决定种西瓜。几天过去了,小猴子发现长出了小瓜苗,心想这下 可有西瓜吃了,高兴极了。可是过了几天,连个小西瓜也没有结。 牛爷爷告诉他:“播种只是第一步。此外,还要细心地呵护,勤除草,适 时施肥浇水,才会有收获哟”
1、师:春天是万物生长的季节。试着种下一粒种子 让它和我们一起成长。那么,你们打算种什么种子呢?
2、学生自由发言。
3、师:你们想一想还可以种什么呢?
4、学生讨论交流。
5、(课件出示教材第14页图片)师:你们从中发现了什么?
6、预设:
生1:我们常吃的花生原来是种子,一粒花生米能长出许多新花生米。
生2:原来柳絮是柳树的种子。
第一单兀
让我试试看
第4课
试种一粒籽第1课时全册总课时
课题
奇妙的生命课型
新授备课时间
我也来种一粒籽
教学目标
1、了解种植步骤,学会合理地制作观察时
2、激发热爱生命的情感,培养持之以恒的,
3、通过试种一粒籽,养成认真观察、坚持;
4、通过观察图片、观看视频、讲故事和调? 的神奇。
间表,做到认真观察,耐心等待 做事态度。
五、课下延伸
预习课本P16—P17页《我们的收获》
板书
设计
教学
反思
第一单兀
让我试试看第4课试种一粒籽第2课时 全册总课时
课题
我们的收获课型新授备课时间
教学目标
1、了解种植步骤,学会合理地制作观察时间表,做到认真观察,耐心等待
2、激发热爱生命的情感,培养持之以恒的做事态度。
3、通过试种一粒籽,养成认真观察、坚持不懈的良好习惯。
不懈的良好习惯。
查讨论,了解种植步骤,感知生命
重点难点
重点:学会合理地制作观察时间表。养成认真观察、坚持不懈的良好习惯。 难点:了解种植步骤,学会如何种植一粒籽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PPT课件提前种下的小苗。
学生准备:1、种子若干。
2、搜集有关农民耕种、施肥、生产、收获粮食的资料。
导学过程
二次备课
一、故事导入
3、 (课件出示教材第15页“我的种植计划”)师:下面让我们根据 自己做好的计划,回家去种啦!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写种植计划,锻炼动脑动手能力。】
四、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认识到种植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种植过 程中要细心地呵护、耐心地等待。同时,我们发现学习也是如此,经过 长期积累才会进步。因此,我们要像种子一样,积聚力量,突破自我。4、 生:日记中的主人源自因看到种了3天的葵花子还没发芽而心急
5、(课件出示教材第17页《植物成长记录图》)师:你们从中发现 了什么?
6、学生讨论交流。
7、师:的确,我们在观察植物生长的过程中不能心急,要认识到 一粒种子的生长过程和我们的生长过程一样,需要经过耐心地等待,才 会发芽、成长。
【设计意图:让学生体会到种子发芽的过程是一个耐心等待的过程,从 而明白要细心地啊护每一个小生命。】
二、课堂小结
先让学生谈出本节课的收获,然后教师补充完善。
师:同学们,生命的世界非常奇妙,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认识到 种子的生长过程同我们的生长过程一样,需要经过耐心等待和细心地呵 护,才会发芽、生长、收获,只有勤劳的人们才会有丰收的喜悦。
三、课下延伸
预习课本P18—P21页《健康游戏我常玩》
板书
设计
2、师:同学们,你们知道西瓜是怎么来的吗?
3、预设:生1:地里长的。
生2:瓜农伯伯种出来的。
4、师:孩子们,一粒小的种子种下去,要经过除草施肥、浇水等 过程才会结出果实,真的很神奇。
【设计意图:以故事导入新课,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问题“西
瓜是怎么来的”引入,能够勾起学生的好奇心, 引导他们深入探索问题。】 二、探究活动:奇妙的生命
生3:一斤多重的大萝卜,就是这些比芝麻还小的种子长成的。
7、师:看来,生命真的很神奇,一粒小小的种子可以长出丰硕的 果实。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说出自己打算种什么种子,激发学习兴趣,体验
生命的奇妙。】
三、我也来种一粒籽
1、师:冋学们,我们也来种下一粒种子吧,你们知道种植前要做 哪些准备吗?
2、学生讨论交流。
教学
反思
4、通过观察图片、观看视频、讲故事和调查讨论,了解种植步骤,感知生命 的神奇。
重点难点
重点:学会合理地制作观察时间表。养成认真观察、坚持不懈的良好习惯。 难点:了解种植步骤,学会如何种植一粒籽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PPT课件
学生准备:搜集有关农民耕种、施肥、生产、收获粮食的资料。
导学过程
二次备课
一、探究活动:我们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