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洪中学苏东坡专题片
纪录片苏东坡1至6集内容简述
纪录片苏东坡1至6集内容简述【原创版】目录一、苏东坡生平简介二、纪录片《苏东坡》第 1 至 6 集内容概述1.第一集:才子风采2.第二集:宦海沉浮3.第三集:文学成就4.第四集:书法艺术5.第五集:东坡肉的传说6.第六集:终老海南正文苏东坡,原名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是我国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书画家。
他的一生充满传奇色彩,留下了许多千古传颂的诗文和故事。
纪录片《苏东坡》共分为六集,每集都围绕苏东坡的不同侧面展开,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部纪录片的内容概述。
第一集:才子风采本集主要介绍了苏东坡的生平及其才子风采。
苏东坡少年时期便展现出非凡的文学天赋,经过多年的学习和历练,逐渐成为北宋文坛的领袖人物。
他不仅在诗、词、散文方面有着卓越的成就,同时还涉猎书法、绘画等艺术领域,成为“文人画家”的典范。
第二集:宦海沉浮本集讲述了苏东坡在政治上的经历。
他一生历任多个官职,从基层小吏到朝廷重臣,经历了北宋政治的风云变幻。
虽然多次因言论失宠,被贬谪到边远地区,但他始终心系国家和民生,为百姓办实事,留下了许多感人至深的故事。
第三集:文学成就本集重点介绍了苏东坡在文学方面的成就。
他的诗歌清新豪放,自成一派;词作品则表现出他对生活的热爱和世界的独特见解。
此外,苏东坡的散文也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特别是他的游记和书信,成为了后世文学的典范。
第四集:书法艺术本集展示了苏东坡的书法艺术。
他擅长行书、楷书等多种字体,尤其以行书见长。
苏东坡的书法作品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被称为“苏体”,对后世书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第五集:东坡肉的传说本集讲述了苏东坡与美食的传奇故事。
其中最著名的便是“东坡肉”的传说。
苏东坡在杭州任知州时,为了解决当地猪肉滞销的问题,研究出了一道美味的猪肉炖煮方法,后来这道菜便被称为“东坡肉”。
第六集:终老海南本集描述了苏东坡晚年的生活。
在被贬谪到海南后,他依然关心国家和民生,为当地人民办实事。
在海南期间,苏东坡创作了大量诗文,丰富了中国文学的宝库。
苏东坡纪录片第三集《大江东去》
苏东坡纪录片第三集《大江东去》公元1082年,中国文学史上充满奇迹的一年,在黄州,苏东坡写出了流传千古的杰作《念奴娇·赤壁怀古》和前后《赤壁赋》,黄州在公元1082年之后发生了奇特的转型。
当一个丰盈的生命与一片博大的土地相遇,必然会演绎出最完美的历史传奇。
苏东坡少年得志,旦夕间名满天下,在乌台诗案中,虽最终免于一死,却还是被命运的狂风刮到遥远而荒僻的小城黄州。
一下子从天堂到地狱里来了,这对他的命运是重大的打击,非常的悲惨,非常的孤独,非常的落寞,所以他不得不思考问题。
苏东坡曾说过一句话,叫“反求诸身”,意为当发生某些问题时,要从自身内部开始寻求其原因。
在写给朋友李端叔的信中,苏东坡剖析了自己的前半生,松柏这个树上如果有一颗瘤,大家都觉得很苍劲,它其实那是树的病,再比方说石头,石头上有纹路,像大理石,这些纹路大家觉得很漂亮,其实那是石头的病。
所以他就说,我这三十年来,犯的最大的毛病就是,把这个身上的病当成了自己的优点在炫耀,然后他就从佛教出发,说什么呢,说这个佛教讲业报,我这个就是口业,太爱说话,太爱放炮,你不让我说,我偏要说,妄论厉害,搀说得失,差一点丢了他的性命。
苏东坡性情豪阔,自由任性,这与父亲苏洵给他起名为“轼”的期许正好相反,苏轼的“轼”呢,是古代这个车子前面的一个小扶手,苏洵这样起名字,是警戒他苏轼,你做人应该像轼一样,轼的位置虽然很显眼,但它却不会引起大家对它的太多的关注。
虽然可能你的才华显露,你的位置很突出,但是你很低调,而不是张扬。
宋代不是隐逸的时代,知识分子在宋代突然面对了一个空前广阔的政治舞台。
宋代,皇帝是与士大夫共天下的,北宋的士大夫那些最优秀的分子,他们始终都知道要约束皇帝,要帮助皇帝成为圣君。
当年初入汴京,苏东坡无意于词的创作,在他看来,唯有帮助圣上成为明君的策论才是文章的正道。
熙宁元丰时期,苏轼的政论写的应该是个高峰期,而且他自有一套他自己对王安石变法,对科举改造的一些独特认识,他想用他的道,让皇帝接受,从而改造这个世界。
《苏东坡》纪录片观后感
《苏东坡》纪录片观后感《苏东坡》纪录片观后感《苏东坡》是一部针对中国文化名人苏东坡的纪录片,由中国广播电视总台和河南广播电视台联合制作。
该纪录片通过对苏东坡的生平事迹进行描写,不仅向观众介绍了苏东坡这位伟大的文化名人,同时也向观众展示了一位思想家、诗人、禅师的形象。
纪录片以苏东坡生活的时间轴为线索,结合生平轨迹、各种文学作品和历史事件,让观众直观地了解到苏东坡的人生历程。
影片中穿插了苏东坡自己的诗词,这为观众更好地理解苏东坡的人文思想和生活背景提供了视角和参考。
首先,苏东坡的作品是中国文化的代表。
他的诗词、散文、书法流传至今,堪称中国文化的精华。
《东篱乐府·其七》中就有“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这句成语,可见苏东坡作品的重要性和影响力。
其次,苏东坡超然物外的态度令人钦佩。
他有宏伟的志向,但不为权势财富所惑,在任职官员之余,仍不忘文化使命。
他喜爱游山玩水,关心世事,不但探索人生哲学,而且表现出卓越的艺术才华。
他潜心修炼、不谋任何私利,不断追求自己的艺术理想和思考人生大道。
最后,苏东坡是一位实践者,他的成就并非天生,而是靠不断实践和思考得来的。
他提出“文以载道”的理念,始终用文化来弘扬传统价值观,时刻关注并积极参与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建设并且体现在自己的作品中。
总的来说,这部纪录片以生动的历史事件、语言优美的文学作品以及画面优美的场景,完美地展示了苏东坡国父式的身份,对于广大观众来说,再现了一部通俗、易懂、生动展示中国文化代表人物的传记纪录片。
本片不但让我们重温了一位文化巨人的峥嵘人生和文化贡献,同时也辅助了我们了解了一位卓越的目标改革者、艺术家、学者和愿望的实践家整个人生哲学,尤其是对于我们这些正在追求理想和梦想的年轻人,或对传统文化有热爱的文化爱好者而言,更是一次难得的精神体验。
苏东坡纪录片六集全观后感
苏东坡纪录片六集全观后感最近我把苏东坡的纪录片一口气看完了六集,那感觉,就像是跟着这位大文豪来了一场穿越千年的旅行。
这纪录片里展现的苏东坡,可不是历史课本里那个干巴巴的名字和简介,而是一个活生生、有血有肉、充满魅力的人。
第一集开始,画面就把我拉进了苏东坡生活的那个时代。
我看到了他年少时的意气风发,那股子聪明劲儿和对未来的满满期待,就好像我身边的某个学霸同学。
他读书、写诗,才华横溢得让人咋舌。
印象特别深的是,纪录片里讲到他进京赶考的那段。
那时候的苏东坡,初出茅庐,带着一身的锐气和才华。
我仿佛能看到他背着行囊,走在进京的路上,心里既有对考试的紧张,又有对展现自己才华的渴望。
到了京城,面对那些严苛的考官和众多的考生,他丝毫没有怯场。
考场上,他文思泉涌,笔走龙蛇,那场景在纪录片里被演绎得特别生动,让我这个旁观者都忍不住为他捏一把汗。
结果呢,他一举成名,那叫一个风光!随着剧集的推进,苏东坡的人生也起起伏伏。
他因为直言进谏,得罪了不少权贵,被贬到了黄州。
这一段看得我心里挺不是滋味儿的。
你想啊,一个原本在京城春风得意的大才子,一下子被扔到了偏远的地方,那落差得有多大。
但是苏东坡可没被打倒,他在黄州种地、写诗、研究美食。
说到美食,那可太有意思了。
他发现了猪肉的美妙,还自己琢磨出了“东坡肉”的做法。
想象一下,苏东坡穿着朴素的衣服,在厨房里忙前忙后,一边做一边念叨着“慢着火,少着水,火候足时它自美”,脸上洋溢着满足的笑容。
这画面简直太温馨了,让我觉得生活的挫折好像也没那么可怕,只要有一颗乐观的心,总能找到乐趣。
在黄州的日子里,苏东坡还经常和当地的老百姓混在一起。
他没有一点儿大文豪的架子,跟大家一起聊天、喝酒、讲故事。
有一次,他去一个老农家里做客,老农拿出自己酿的酒招待他。
那酒虽然比不上京城的美酒,但苏东坡喝得特别开心,还跟老农夸这酒“别有一番风味”。
他和老百姓之间的这种真挚的感情,真的让人感动。
后来,苏东坡又被调到了其他地方,每到一处,他都留下了不少故事和诗词。
苏轼纪录片1到6集观后感
苏轼纪录片1到6集观后感最近,我把苏轼的纪录片 1 到 6 集一口气看完了,真的是感触颇多呀!这纪录片里展现的苏轼,那可不是简单的一个历史人物,简直就是从千年前活灵活现走出来的一个妙人。
第一集刚开始,画面里那古老的街道、陈旧的建筑,一下子就把我拉回到了苏轼生活的那个时代。
我仿佛能看到他穿着长袍,在人群中谈笑风生。
苏轼的一生,那叫一个跌宕起伏。
他不是在被贬的路上,就是在准备被贬。
可人家心态好啊!就拿他被贬黄州那次来说吧,一般人遇到这事儿,不得愁得吃不下睡不着?苏轼倒好,他在那儿研究起美食来了!纪录片里详细地讲了他怎么琢磨出那道著名的东坡肉。
他仔细地挑肉,一定要那种半肥半瘦的,然后耐心地切块、焯水,再用小火慢慢炖煮。
他一边煮还一边念叨着:“少着水,慢着火,火候足时它自美。
”那神态,那语气,就好像他不是在做饭,而是在创作一幅绝世名画。
看着他满心欢喜地等着肉出锅,我都忍不住咽了咽口水。
等肉好了,他迫不及待地尝上一口,脸上那满足的笑容,真让人觉得生活中的这点小挫折算个啥,有美食就能治愈一切。
还有他在惠州的时候,按理说那地方在当时可算偏远艰苦了。
可苏轼居然发现了当地的荔枝特别好吃。
他简直像个孩子发现了宝藏一样,天天吃荔枝,还写诗说“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你瞧,别人眼中的苦日子,在他这儿变成了享受。
在儋州的时候,条件更艰苦了。
可苏轼还是能找到乐子。
他和当地的百姓打成一片,教他们种地、挖井。
有一次,他看到一个老农在辛苦劳作,就过去搭把手,结果自己弄得一身泥,还哈哈大笑。
那场面,真的特别亲切,就像是身边的一个朋友。
看这纪录片的时候,我就在想,苏轼这人咋能这么豁达呢?不管生活给他啥难题,他都能笑着应对。
后来我明白了,他是真正懂得生活的真谛啊。
他不把功名利禄看得太重,而是珍惜身边的点滴美好。
哪怕是一顿简单的饭菜,一颗香甜的荔枝,或者是和百姓相处的片刻温暖,他都能从中找到快乐。
想想咱们现在的生活,压力山大,稍微有点不如意就唉声叹气。
纪录片苏东坡第六集观后感
纪录片苏东坡第六集观后感这一集里,感觉苏东坡就像个百变星君。
他一会儿在忙着和当地百姓一起搞建设,一会儿又在苦中作乐地写诗作文。
他不管到哪儿,都能把那个地方当成自己的舞台,折腾出一番热闹景象。
他被贬到那些偏远之地,按说一般人早就垂头丧气、怨天尤人了。
可东坡先生不,他就像个自带阳光的小太阳。
在黄州的时候,他捣鼓出东坡肉这么个美食。
您瞧,他把生活里的那些个无奈,都煮进了那一锅肉里,变成了香喷喷的美味。
在这一集中看到他和周围的人相处的画面,我就想,这人缘也太好了吧。
不管是文人墨客,还是种地的农夫,都能跟他凑一块儿。
他跟农夫聊庄稼,就像他本来就是个种了一辈子地的老农;他跟文人聊天,那诗词歌赋就跟不要钱似的往外冒,还特别接地气。
我特别佩服他那种对生活的态度。
哪怕日子过得紧巴巴的,他还能想着法儿让自己开心,还让身边的人跟着乐呵。
他在当地办学堂,就像一个播种机,把知识的种子到处播撒。
他看到老百姓有困难,就想办法解决,一点没有那种大文人的架子。
从这一集里,我还看到了他的那种豁达在不断地进化。
以前觉得他豁达只是一种性格,现在感觉这豁达更像是他在生活的磨砺中打造出来的一件无敌铠甲。
不管多少风雨打来,他都能稳稳地站着,还能笑着说:“来呀,看你能把我咋样。
”而且这纪录片的拍摄手法也很巧妙,画面就像一把神奇的钥匙,把我直接带进了东坡先生的那个世界。
看着那些古旧的建筑,想象着东坡先生曾经在那里踱步、吟诗、和朋友喝酒聊天,感觉自己就像是穿越了时光隧道。
看完这一集,我就想啊,自己要是能有东坡先生十分之一的乐观和豁达就好了。
生活里那些个小烦恼,跟他遇到的大起大落比起来,简直就是小蚂蚁。
人家东坡先生在那么艰苦的环境下都能活得有滋有味,咱还有啥理由整天愁眉苦脸的呢?这一集看得我是既过瘾又受教,就盼着下一集能赶紧开播,再跟着东坡先生继续他的传奇之旅呢。
苏东坡纪录片三到六集观后感
苏东坡纪录片三到六集观后感看了苏东坡纪录片的三到六集啊,就像跟着苏东坡来了一场超级酷的人生冒险。
第三集开始呢,就感觉苏东坡像是在命运的大转盘里被甩来甩去。
他被贬到黄州,这可不是啥去度假的好地方。
但是他啊,那股子乐观的劲儿就上来了。
他像个大厨似的捣鼓东坡肉,你看,这就是他的本事,到哪都能把生活过得有滋有味。
就好比咱们现在人,要是遇到点挫折,可能就愁眉苦脸的,他倒好,还能在那研究美食。
我就在想啊,他是不是在想:“哼,你们把我贬到这儿,我就把这儿的猪肉做出花来。
”他种地、写诗,感觉在黄州这个小世界里重新给自己找到了定位。
看着他在那片土地上耕种,我都觉得这画面特别接地气,大诗人也得种地养活自己,真是生活百态啊。
到了第四集,感觉他像是在困境里开出了更多的花。
他对人生的思考越来越深刻,写的诗词就像一把把钥匙,打开了他内心深处的小世界,也打开了我对他的更深的理解之门。
他和朋友在黄州的那些往来啊,充满了人情味儿。
他不再只是那个高高在上的大文人,而是一个有血有肉、会和朋友打趣、会分享自己的喜怒哀乐的普通人。
而且啊,他还在这个过程中继续磨练自己的书法、绘画。
我就在想,这人的才华咋就像个无底洞呢,咋啥都会啊。
这一集里的苏东坡,就像是在黑夜里给自己点亮了一盏又一盏小灯,照亮他在黄州的小日子,也照亮了他那颗充满智慧的心。
第五集的时候,他又面临新的转折。
命运开始拉他到别的地方去溜达溜达。
他离开黄州的那段,我还真有点舍不得。
就像看一个老朋友要走了似的。
但他又踏上了新的旅程,去到了别的地方任职。
这时候他就像是一个带着希望和知识的传播者。
他把自己在黄州沉淀下来的东西,带到新的环境里。
他搞水利工程,那股认真劲儿,就像在雕琢一件艺术品。
我感觉他做这些事情的时候,心里肯定想着怎么能让老百姓过得更好。
他不再只是为了自己的仕途或者名声,更多的是为了那些普通百姓的生活。
这时候的他就像个全能选手,不仅诗词写得好,还能搞建设,真的是太厉害了。
第六集啊,就看到他在新的地方继续发光发热。
纪录片苏东坡1至6集内容简述
纪录片苏东坡1至6集内容简述【实用版】目录1.纪录片的背景和目的2.第一集:苏东坡的早年经历和文学成就3.第二集:苏东坡的政治生涯和哲学思想4.第三集:苏东坡的艺术成就和生活态度5.第四集:苏东坡的友情和交往6.第五集:苏东坡的晚年生活和影响7.第六集:苏东坡的身后事和遗产正文纪录片《苏东坡》共分为六集,全面介绍了我国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政治家、书画家、哲学家苏东坡的一生。
第一集讲述了苏东坡的早年经历和文学成就。
苏东坡,原名苏轼,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
他出生于书香门第,从小就接受了良好的教育,对文学有着极高的天赋。
他的文学作品,无论是诗歌还是散文,都充满了豪放、奔放的气息,对后世影响深远。
第二集介绍了苏东坡的政治生涯和哲学思想。
苏东坡在政治上并不顺利,他多次因为言论和政治立场而被贬谪。
但他始终坚持自己的信仰,积极推行改革,关心民生。
在哲学上,他提倡“格物致知”,强调实践和经验的重要性,对后世哲学思想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第三集展示了苏东坡的艺术成就和生活态度。
苏东坡不仅是一位伟大的文学家,还是一位杰出的书画家。
他的书法、绘画作品,以及他的文学作品,都充满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的追求。
他的生活态度积极乐观,即使在逆境中也能保持乐观的心态。
第四集讲述了苏东坡的友情和交往。
苏东坡在交友方面非常广泛,他与当时的许多文人墨客都有交往。
他的朋友包括文学家、政治家、书画家等,他们之间的友情深深地影响了他的生活和创作。
第五集描述了苏东坡的晚年生活和影响。
在他的晚年,他虽然因为政治原因而被贬谪,但他依然坚持自己的信仰,继续创作。
他的作品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他的人格魅力也深深地影响了后人。
第六集讲述了苏东坡的身后事和遗产。
虽然苏东坡在世时经历了许多挫折,但他的作品和人格魅力却深深地影响了后人。
他的作品被后人广泛传颂,他的人格魅力也被后人所敬仰。
央视力荐大型纪录片《苏东坡》:看不懂是故事,看懂了是人生
为什么世人皆爱苏东坡?林语堂说:“苏东坡是不可无一,难能有二的人间绝版”;钱穆说:“他是罕见的千古完人”;余秋雨也说:“苏东坡是中国文化史上最可爱的人格典型”;只要你读宋词,就绕不过他的《水调歌头·丙辰中秋》《念奴娇·赤壁怀古》;只要你练书法,就绕不过他的《黄州寒食帖》;即便你不练书法也不读宋词,那你多少也听过他的东坡肉。
数百年来,苏轼被誉为最有影响力的中国文人。
他的一生波澜壮阔,体会过常人难以体会的心酸与曲折。
但无论命运如何搅弄,他都能把失意化作达观,把挫折化作历练,活出自己的洒脱与从容。
如果你也爱东坡,那么这部央视力荐的大型人文历史纪录片《苏东坡》,你一定不能错过。
该片拍摄历时两年,走访了十余国家和地区,访问了数十名专家学者。
立体全面地再现了苏轼对生命和人世感悟的全过程。
一经播出,更引发了上千万网友的热议与点赞。
看完这部纪录片,你就能阅尽人间沧桑,洞悉人情冷暖,从此变得通透释然。
01o第一集雪泥鸿爪:人生起落是无常。
o纪录片第一集讲到,苏轼少年时期在家乡就颇有名气。
二十一岁考中进士,很快名满天下。
当时他参加“千年科举第一榜”,一篇《刑赏忠厚之至论》传阅京城,令其声名大噪。
恣意的文采、丰厚的学识,引得欧阳修连连感叹:“三十年后没有人会谈起我了。
”果不其然,苏轼三十岁时,已经是风头无两的举世文豪了。
人们传阅他的文章,模仿他的衣着,甚至连当时的曹太后,都是他的忠实粉丝。
然而命运莫测,世事无常。
十数年后,一桩“乌台诗案”,让苏轼的人生彻底改变。
有人找出苏东坡的诗集,指责苏东坡讥讽朝政,犯欺君之罪。
差官气势汹汹,闯入苏轼的家。
随后又粗暴地用绳子将苏轼捆绑起来,将他押入牢狱。
从万人敬仰的朝廷高官,到一朝落狱的阶下之囚,不过短短数月的时间。
曾经,苏轼身边朋友云集,但一朝落难,却无人问津;曾经,他住在富丽堂皇的别院之中,只一次诬告,就陷入了漆黑的牢房。
《红楼梦》里有言:“喜荣华正好,恨无常又到。
纪录片苏东坡第六集观后感
纪录片苏东坡第六集观后感
这一集里,感觉苏东坡像是一个生活在“魔法世界”里的人,他总能把平淡无奇的日子变得妙趣横生。
就好比他到了岭南那旮旯儿,那可是个在当时大家都觉得偏远又艰苦的地儿,可苏东坡呢?他就像发现了宝藏一样。
荔枝这玩意儿,咱平常人也就觉得是个好吃的水果,可到了他嘴里笔下,那荔枝简直成了人间极品,“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好家伙,为了这荔枝都打算在岭南扎根儿了。
他这种乐观劲儿啊,就像一阵狂风,把我心中那些关于烦恼和抱怨的乌云都给吹散了。
而且呀,苏东坡在岭南也没闲着,他还捣鼓着怎么改善当地的生活呢。
他就像一个热心肠的老邻居,到处传授自己的经验,什么耕种啊、治病啊之类的。
我就想啊,这岭南的老百姓肯定心里乐开了花,就像中了彩票一样,突然来了这么一个啥都懂一点儿的大名人帮衬着。
在这一集里,还能看到苏东坡虽然身处逆境,但是他的才华就像那泉眼里的水,怎么压都压不住,咕噜咕噜直往外冒。
他写的诗词文章,那是一个接一个,就像现在的网络段子手一样高产,可人家的质量还高得不像话。
每一首诗词都像是一扇窗户,透过它能看到苏东坡在岭南的生活百态,有苦有甜,但更多的是他对生活的热爱。
看着这一集,我就在想,自己要是能有苏东坡十分之一的乐观和豁达就好了。
生活中那些个鸡毛蒜皮的小事儿,在他眼里估计就像一阵风,吹过就没了。
而我们呢,常常为了一点小事就愁眉苦脸的。
从他身上,我学到了不管到啥境地,都得自己找乐子,把日子过得有滋有味儿的。
总之呢,这一集就像一碗热乎乎的心灵鸡汤,让我喝得那叫一个满足,也让我对苏东坡这个传奇人物更加钦佩得五体投地了。
苏东坡纪录片三到六集观后感
苏东坡纪录片三到六集观后感第三集:大江东去。
第四集:成竹在胸。
这集就特别好玩儿,说到他画画。
哇,原来苏东坡画画还有这么多讲究呢。
他画竹子,可不是随便画画的,那是心里早就有成竹在胸。
他就像个竹子的知己,知道竹子的每一个弯折,每一片竹叶的姿态。
这让我想到啊,他做事情肯定也是有规划的那种人。
而且他和那些画家朋友之间的交往也特别有趣,大家互相切磋,就像一群武林高手在过招。
他画画不仅仅是为了好看,还把自己的思想和对生活的感悟都画进去了。
我感觉他的画就像是一本本会说话的书,每一笔都在诉说着他的故事。
这就好比现在的人发朋友圈,他是用画在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呢。
第五集:千古遗爱。
苏东坡在黄州的时候,做了好多对百姓有益的事儿。
他就像个超级英雄,不过这个英雄不是靠打打杀杀,而是靠自己的智慧和善良。
他建学堂,让当地的孩子们能读书识字,这就像在一片荒地上种下了希望的种子。
还有修水利工程,他挽起袖子就干起来了,那股子认真劲儿就像是在雕琢一件绝世珍宝。
他在当地老百姓的心里,那地位可高了。
我想啊,这才是真正的为官之道呢,不管自己身处何位,都要想着为老百姓做点实事儿。
他走的时候,百姓们那种不舍,就像是亲人要离开一样,这是多么深的感情啊。
这让我觉得,一个人的价值不在于他有多少财富或者多高的地位,而是在于他能给身边的人带来多少温暖和改变。
第六集:南渡北归。
这一集讲他的南渡北归,就像是一场漂泊的旅程。
他在不同的地方辗转,每到一处,都带着他的才华和乐观。
可是这一路也充满了艰辛,他年纪越来越大了,身体也不如以前了。
但是他的精神却没有被消磨掉。
他还是那个热爱生活,喜欢写诗作文的苏东坡。
就像一个老战士,虽然身上有伤,可依旧怀着对生活的热爱冲锋在前。
看到他晚年还在坚持创作,我就特别佩服。
他的一生就像一首长长的歌,有高潮,有低谷,但是每一个音符都充满了力量。
而且他在不同的地域文化之间穿梭,也把各地的文化融合在一起,就像一个文化的使者,把好的东西传播到各个地方。
纪录片《苏东坡》全6集(附解说词)
纪录片《苏东坡》全6集(附解说词)《苏东坡》这部由女声解说的历史人文纪录片共6集,拍摄过程历时16个月,追随苏东坡的足迹,行程10余万公里。
除在黄冈境内多地取景外,还到杭州、惠州、儋州、眉山以及日本、韩国、法国、英国、美国等地拍摄了大量珍贵素材。
该片由央视纪录国际传媒有限公司、湖北广播电视台、湖北省黄冈市人民政府联合出品。
以苏东坡贬谪黄州四年的生活为横切面,从文学、艺术、美食、情感等维度出发,多层面地解读苏东坡生命感悟、精神嬗变和艺术升华的过程。
同时,辅之以当今最新的苏东坡研究成果,汇集中外专家学者的目光,再现一个最丰富、最接近本真的苏东坡形象,并以国际化、多元化的视野探讨苏东坡对中华文明乃至世界文明产生的深远影响。
第一集《雪泥鸿爪》一道美食,蕴藏生活智慧。
一首词,传唱大江南北。
一种人生态度,凝练幸福生活的秘诀。
一提到苏东坡,总会引起人们亲切敬佩的微笑。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苏东坡。
近千年来,他的形象,不断地被呈现、描绘和刻画。
人们诵读苏东坡的文章辞赋,临摹他的书法,谈论他的生平轶事。
他是永不过气的偶像,追随者不分老幼跨越古今,是什么铸就了苏东坡的魅力,让人们对他喜爱至今?公元1037年,苏东坡出生在四川眉山。
民间传说,就在这一年,眉山一座原本郁郁葱葱的大山,不知为何,突然花草凋零树木枯萎。
今天的三苏祠,曾经是苏家的老宅。
唐宋八大家中,有三位从这扇门里走出来。
他们就是苏洵、苏轼、苏辙父子三人。
公元1056年春天,苏东坡平生第一次,离开了生活近二十年的故乡眉州。
他和父亲苏洵、弟弟苏辙一起,前往汴京参加科考。
苏东坡最大的一个幸运,就是他父亲带着他去考进士那一年,遇上当年考试的主考官、北宋文坛的领袖欧阳修。
阅卷时,欧阳修读到了一篇文风质朴、立论深邃的文章。
他拍案叫好,打算把此人取为第一。
欧阳修估计是他的学生曾巩写的,给自己的学生第一名不太好,给个第二名吧。
拆去糊名的纸片,欧阳修才发现这篇文章的作者,并非曾巩,而是苏东坡。
大型纪录片《苏东坡》,六集全!(完整版收藏)
大型纪录片《苏东坡》,六集全!(完整版收藏)苏东坡,他是天才的艺术家,是高品位的生活家,是新派探险家,是豆腐心毒舌,是元气淋漓乐天派,是自由的觉悟者,是无法被定义的苏东坡,是从古到今,宇宙间难得一见的有趣灵魂。
只要你读宋词,就绕不过他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只要你练书法,就绕不过他的《寒食帖》;即使你不练书法不读宋词,怎么也得吃饭吧,那你一定知道他的东坡肉……每个中国人心中,都有一个苏东坡。
如果你爱苏东坡,一定不可错过——史上最全面、最走心的有关苏东坡的大型人文历史纪录片《苏东坡》。
六集纪录片《苏东坡》,从文学、艺术、美食、情感等多个维度出发,多层面、多角度地解读苏轼生命感悟、精神嬗变和艺术升华的过程,以及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的深远影响。
辅以当今最新的苏轼研究成果,汇集中外专家学者的目光,再现出一个最丰富、最接近本真的苏东坡形象。
该片内容严谨,制作精良,由湖北黄冈市委市政府、湖北广播电视台、央视纪录国际传媒有限公司联合摄制,由张晓敏担当总导演,杨光照为执行总导演。
拍摄历时两年,走访十余国家地区,访问数十名专家学者。
《苏东坡》共6集,分《雪泥鸿爪》《一蓑烟雨》《大江东去》《成竹在胸》《千古遗爱》《南渡北归》,每集30分钟。
纪录片以苏轼在黄州四年的生活为重点内容,从文学、艺术、美食、情感等多个维度、多个层面解读苏东坡的生命感悟、精神嬗变和艺术升华过程,第一次全面展现苏东坡的人生历程,探讨苏东坡对中华文明乃至世界文明产生的深远影响。
收藏起来,慢慢欣赏吧~第1集雪泥鸿爪第一集,主要讲述苏东坡从闻名天下的大文豪到阶下囚的人生转折。
苏东坡早年成名天下,仕途前景一片光明。
之后由于卷入党争,苏东坡遭遇“乌台诗案”,几乎被判死刑,最终被贬黄州。
《和子由渑池怀旧》苏轼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
老僧已死成新塔,坏壁无由见旧题。
往日崎岖还记否,路长人困蹇驴嘶。
苏东坡纪录片内容概括
关于苏东坡纪录片的内容概括,可能会因为纪录片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以下是一个可能的概括:
《苏东坡》是一部历史人文纪录片,讲述了北宋文学家苏轼的生平及其文学成就。
纪录片从苏轼的少年时代开始,介绍了他的家庭背景、求学经历以及与欧阳修等文人的交往。
随着苏轼的成长,他的诗词作品也逐渐成熟,纪录片通过对他的作品的解读,展现了他对人生、自然、爱情等主题的思考和感悟。
在政治上,苏轼曾多次被贬,但他始终保持着乐观的态度,将自己的情感寄托在诗词和画作之中。
纪录片还介绍了苏轼在政治上的一些重要事件,如“乌台诗案”等,以及他与王安石等政治人物的交往。
除了文学和政治,纪录片还展现了苏轼的生活情趣,如他对美食的热爱、对自然的热爱等。
同时,纪录片也介绍了苏轼的家庭生活,包括他与妻子王弗、弟弟苏辙等人的关系。
总之,《苏东坡》通过对苏轼的生平、文学成就、政治生涯、生活情趣等方面的介绍,展现了一个多面的苏轼形象,让观众更加深入地了解这位文学巨匠的思想和人生。
苏轼六集纪录片观后感
苏轼六集纪录片观后感看完那部关于苏轼的六集纪录片啊,就像跟着苏轼来了一场跨越千年的超级旅行。
第一集开始的时候,就像轻轻推开了一扇通往北宋的大门,苏轼那小子就蹦跶着出现在我眼前了。
哟呵,这可是个大名鼎鼎的人物啊,但纪录片里的他又特别鲜活,不是那种高高在上、只能供在神坛上的大文豪。
原来他小时候也是个调皮捣蛋的主儿,和弟弟苏辙那点趣事,就跟我和我兄弟小时候抢糖吃似的,充满了烟火气。
再往后看,他去考试了。
这就像是一场古代版的“超级大脑”比赛。
人家苏轼那才华,就跟开了挂似的,洋洋洒洒地就把文章写出来了,把那些考官们惊得下巴都快掉地上了。
我就想啊,这脑袋瓜怎么长的,咋就这么聪明呢?这时候的苏轼,那可是意气风发,就像刚出厂的崭新跑车,准备在仕途这条大道上一路狂飙。
可是呢,人生就像坐过山车,哪能一直顺风顺水啊。
他开始倒霉了,乌台诗案就像个大陷阱,哐当一下就把他给困住了。
看着他被人冤枉,被关进大牢,我这心里也跟着揪起来了。
苏轼在牢里肯定想,“我这是招谁惹谁了呀,不就写了几首诗嘛,至于这么整我吗?”不过也就是这时候,我才真正看到他的坚强。
就像一棵被狂风暴雨吹打的大树,虽然弯了腰,但根还稳稳地扎在土里。
被贬到黄州的苏轼,那可算是开启了他的“荒野求生”模式。
没吃的?他就自己琢磨种地,还搞出了东坡肉这么个绝世美味。
我当时就想,这就是传说中的“是金子到哪都会发光”啊,哪怕是在穷乡僻壤,他也能把日子过得有滋有味。
他写的那些诗词,什么“大江东去,浪淘尽”,感觉就是在黄州的山水之间得到了灵感的加持,那气势,就像他站在江边,对着江水大喊:“看我老苏,虽然倒霉,但还是很牛!”后来他又开始四处漂泊,去了惠州、儋州这些地方。
惠州的荔枝把他迷得神魂颠倒,他还写什么“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我就寻思,这荔枝得有多好吃啊,能让他这个被贬之人都这么开心。
而到了儋州,那地方可真是够偏远的,感觉都快到天边了。
可苏轼呢,又开始当起了老师,教当地人读书写字,就像一个超级英雄,不管到哪都要散发点正能量。
纪录片《苏东坡》——第二集《一蓑烟雨任平生》
纪录片《苏东坡》第二集《一蓑烟雨》【旁白】公元1079年,苏东坡因“乌台诗案”被捕入狱,乌台的黑狱,从此成为苏东坡的精神炼狱,在被关押了一百三十天后,苏东坡在漫天风雪中踏上了被贬黄州的路途。
11世纪,那个慷慨收留了苏东坡的黄州是一片萧索之地,连接荒凉黄州与外界的是一条古老的驿道。
黄州虽远,毕竟给了苏东坡一个喘息的机会,让他慢慢适应眼前的黑暗。
苏东坡一路风尘,踉踉跄跄地到了黄州。
【采访】中国苏轼研究学会顾问——曾枣庄曾:贬官黄州,对苏轼打击是最大的,因为在这之前,他都顺风顺水,没有这样的遭遇。
贬官黄州,他就以为这一辈子也就完了。
【旁白】因一时无处落脚,定慧院的方丈把一间尘封已久的小屋借给了苏东坡。
惊魂未定的苏东坡整天闭门不出,苏东坡在写给朋友的信中说:自从被贬到黄州,平生亲友,没有人写来一封信,即使我写信给他们,也收不到任何回复。
深夜梦醒时分,在彻骨的孤寂中,苏东坡写下了一首《卜算子》: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
谁见幽人独往来,飘渺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
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采访】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冷成金冷:他有一种思无所归的情绪,无家可归的感觉。
【采访】湖北省黄冈市东坡文化研究会副会长——谈祖应黑暗的夜晚,他站在江边望着那滔滔的江水的时候,先生在想什么?定慧院的那个小院里,在海棠树下望着星空的时候,他在思索着什么?他一定在思索这个问题:我怎么搞到这个地方来了!这是为什么?他要回答这个问题。
因此,他开始寻找道家和佛家的这个智慧,【旁白】离定慧院不远有一座安国寺,住在定慧院的日子里,苏东坡能清楚听到安国寺传来的晨钟暮鼓,于是,苏东坡走进了安国寺。
此后,每隔一两天,苏东坡就去安国寺静坐参禅,他对自己的生命有了深刻的观照与反省。
【采访】美国纳尔逊•阿特金斯艺术博物馆名誉馆长——武丽生武:面对逆境,他变得更加坦然,没有那么焦虑了,没那么着急一定要在这一生做重要的事情,变得更加镇定了,试着去吸收,而不是让环境吞噬了自己。
苏东坡 纪录片
苏东坡纪录片今天我看了一部电视片,名字叫做《苏东坡》。
它讲述了苏东坡刚开始在官场上所向披靡、如鱼得水,但后来因为王安石变法,他的政治生涯出现了危机。
虽然后来王安石被罢免了,苏东坡也受到打压,但是他凭借着自己的才华、坚强的意志力和乐观的态度,最终从打击中站起来,而且创造了许多伟大的诗篇。
第二次苏东坡被贬到黄州的时候,日子很苦,就连日常的饮食都不能保证。
但是当地的百姓却知道,苏东坡是一个爱吃甜食的人。
于是他们就每天做一些点心,送到他的家里。
苏东坡在收到他们送来的糕点之后,总会用红纸包好,放进印刷精美的盒子里,再派专人将这些糕点转送给各地的百姓。
这样以来,尽管他在黄州的日子里生活清贫,可是他还能尝到外界的美味佳肴。
百姓们都被苏东坡的举动深深感动了,大家都把苏东坡比作活菩萨,都期待着苏东坡早日回朝。
最终,皇帝被苏东坡的文采和人品所打动,下旨让苏东坡重新回到朝廷。
“路边突然走过一个老头,身上背着一根拐杖。
我仔细一看,原来是卖杏花糖的,老头见我在看他,急忙躲闪到别处去了。
”这是苏东坡第一次被贬黄州的时候。
那年正值杏花盛开,苏东坡想起了当年父亲带他赏杏花的情景,心中感慨万千,忍不住写下了千古绝唱:“东武望余杭,云海天涯两渺茫。
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醉笑陪公三万场。
不用诉离觞,痛饮从来别有肠。
今夜送归灯火冷,河塘,堕泪羊公却姓杨。
”苏东坡常常怀念起自己的父亲,希望自己有一天也能功成名就,衣锦还乡。
但是他明白,只有依靠自己,通过自己的努力,才能实现这一切。
于是,他发愤图强,积极工作,每天仍然做读书、写诗、画画等习惯性的工作。
几年后,他果真升迁,调任汝州团练副使。
没想到,命运再次跟苏东坡开玩笑,这一次竟然是永远的离别。
当时他的儿子苏迈两岁,随他赴汝州。
由于北方大旱,汝州闹饥荒,而苏东坡却一味地反对王安石的变法,触怒了王安石,再加上此时他又遭受了母亲的去世,仕途的挫折,他一下子陷入了无边的痛苦之中。
苏东坡再也不愿意与朝廷对抗,甚至开始逃避朝廷。
苏东坡纪录片观后感
苏东坡纪录片观后感近日观看了一部名为《苏东坡》的纪录片,该片以中国文化巨擘苏东坡为主线,通过对他一生的重要历史事件和文化成就的追溯,展现了苏东坡在文学、政治和人生境界上的卓越成就和深刻思想。
这部纪录片让我对苏东坡的一生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同时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触动和思考。
苏东坡的人物魅力苏东坡是中国文化史上的一位重要人物,他以其卓越的才华和开放的思想,成为了古代文人中的翘楚。
纪录片深入探索了苏东坡的家世背景和成长经历,让我对他的一生有了更加全面的了解。
苏东坡出生在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从小就接受了良好的教育。
纪录片中通过大量的历史资料和专家解读,展现了苏东坡从小就显示出的文学才华和对社会状况的关注。
他在政治上积极参与改革,曾经在政府中担任要职,为国家做出了重要贡献。
苏东坡的文学成就更是令人佩服。
他是一位多产的作家,不仅擅长诗词和散文,还有许多重要的学术著作。
他的作品风格独特,既有阳刚之美,又有婉约之姿。
通过纪录片中的片段展示和专家的点评,我深深感受到了苏东坡的文学魅力和思想的深刻。
苏东坡的思想与境界纪录片在展示苏东坡的一生时,着重强调了他的思想与境界。
苏东坡独立思考、勇于创新的品质使他在文学、政治和人生的各个领域都表现出非凡的精神。
他坚守理想,追求真理,不惧权势,始终秉持自己的原则和信念。
苏东坡的思想包容开放,积极推崇民主和平等的理念。
他关心社会状况,始终希望能够改善人民的生活,推动社会进步。
纪录片中展示了他曾经在政府中提出的一些建设性的改革措施,这些措施虽然在当时并没有得到充分实施,但却体现了苏东坡对于社会进步的追求。
苏东坡的境界更是令人敬佩。
他对人生有着独到的见解和追求,深信人生的意义在于追求真理和回归自然。
他在诗词中表达了对大自然的赞美和对人生的思考,使我深受启发。
他的高尚情操和卓越思想让我对自己的人生有了新的思考和认识。
苏东坡对当代的启示观看这部纪录片,让我对苏东坡的崇敬之情更加深了几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自坡公谪南海, 天下不敢小惠州。”
东坡寻踪第五站——惠州、儋州
贬谪海南 ①劝农事耕 ②掘井惠民 ③良方医疾④ 授黎酿酒⑤笠屐醉归⑥榔庵讲学⑦草舍 著述 ⑧离琼北返 “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
• 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黄梅次第新。 •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妨长作岭南人。 • ——《惠州一绝》 • 沧海何尝断地脉,珠涯从此破天荒。 • 锦衣不日人争看,始信东坡眼力长。
黄州与“东坡居士”
东坡肉……
黄州好猪肉,价钱等粪土。 富者不肯食,贫者不解煮。
慢着火,少作水,火候足时它自美。
每日起来打一碗,饱得自家君莫管。
“河东 狮吼”
调笑好友陈慥:
龙丘居士亦可怜,
谈空说有夜不眠。
忽闻河东狮子吼,
拄杖落手心茫然。
我的朋友真可怜, 谈论佛法忘睡眠。 忽听夫人一声吼, 手杖落地心发抖。
苏轼一生都在坚持自己的政治理想,为此, 他屡遭贬谪,历经坎坷,但他无论走到哪里他都 能在江山风月中自得其乐。他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对豁达乐观的坚守如皎皎明月照亮了历史的天空!
明月不老,东坡永远不朽! 明月不老,精神永远年轻!
• 来生便嫁苏东坡 • 刘艳琴 • 佛说,人是有来生的,修得今生的善事, 来生便能如愿以偿,我也宁愿相信人生真有一 个轮回,在生命的另一片天地中,我祈盼能心 随愿迁,能活得山水生色,日月增辉,再嫁一 个我又敬又爱时刻与他生死相依的男人,捧着 他的诗文,背着他的笔墨,随着他塞北江南山 东河西,踏遍山山水水,走进岁岁年年;在他 的风月里,感受着他的真爱,在他的辛劳中, 体味着他的洒脱,在他的报国之志里,沸腾热 血,在他的闺阁之情里,幸福一生。
江城子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 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 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 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岗。
东坡寻踪第三站——杭州、密州、徐州
通判杭州
饮湖上初晴后雨【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苏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堤 春 晓
走近文学大家系列之苏轼
一蓑烟雨任平生
—寻访东坡
苏轼(1037-1101):北宋文
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 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与父洵、弟
辙合称“三苏”。北宋中期最伟大、最
全能的文学家。中国文学艺术史上罕见
的全才。
散文:与欧阳修并称“欧苏”。 诗歌:与江西诗派的开创者黄庭坚并称 “苏黄”。 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 绘画:善画竹,“湖州竹派”的重要人物 书法:与蔡襄、黄庭坚、米芾 并称“宋 四家”。
(一)奇才出世,少有大志
(二)少年成名,声震天下 (三)勤政爱民,有为东坡 (四)乌台诗案,潇洒东坡 (五)一贬再贬,巨星陨落
东坡寻踪第一站——四川眉山
驻足眉山,奇才出世
让我们铭记这个日子:
宋仁宗景佑三年
1037年1月8日
苏洵《名二子说》:
轮辐盖轸,皆有职乎车,而轼独无所为者。 虽然,去轼则吾未见其完车也。轼乎,吾 惧汝之不外饰也。天下之车,莫不由辙, 而言车之功者,辙不与焉。虽然,车仆马
宋徽宗即位,太后陈氏执政, 召苏还京。1101年北返途中病逝。 享年66岁。
是个秉性难改的乐天派,是悲天悯人的 道德家,是黎民百姓的好朋友,是散文作 家,是新派的画家,是伟大的书法家,是 酿酒的实验者,是工程师,是假道学的反对 者,是瑜珈术的修炼者,是佛教徒,是士大 夫,是皇帝的秘书,是饮酒成癖者,是心 肠慈悲的法官,是政治上的坚持己见者, 是月下的漫步者,是诗人,是生性诙谐爱 开玩笑的人。 ——林语堂《神· 鬼· 人—苏东坡传》
毙,而患不及辙,是辙者,善处祸福之间
也。辙乎,吾知免矣。
东坡寻踪第二站——汴梁
驻足汴梁,一举成名
苏轼那时才二十一岁,苏辙也不过才 十九岁。古人有句话,叫“三十老明经, 五十少进士”,五十岁你考中进士算是年 轻的,那二十一岁和十九岁考中进士自然 是少年成名天下知。
学而优则仕
科举奇才苏轼的首任官职 是凤翔府判官。
•
公元2000年,法国《世界报》开展了 一项评选活动,评选公元1001—2000年 1000年间的世界级杰出人物,授予世界英 雄称号,全世界一共12位,苏东坡位列其 中,是唯一入选的中国人,也是亚洲唯一 入选者。
“屈原、陶潜、杜甫、苏轼四个人, 即使没有文学天才,凭着他们的人格也 可以永垂千古,我们说这四个人当中最 具人格魅力的,又首推苏轼。” ——王国维
苏轼《黄州寒食贴》
杭州太守 造福杭州
三潭印月
西湖的诗情画意,非东坡的思不足 以极其妙;苏东坡的诗思,非遇西 湖的诗情画意不足尽其才。 ——林语堂
东坡寻踪第五站——惠州、儋州
东坡寻踪第五站——惠州、儋州
东坡在惠州两年七个月,共创作诗187首,词 18首,散文363篇,书画20幅。不少苏学专家认为, 东坡寓惠创作仅次于他寓黄时期.
•
都说女人是为情而生的,可我觉得女人的爱情首先 是建立在敬佩上,因而,女人也最容易被文字所打动, 然而,古往今来,三千年的沧海桑田里,真正用文字打 动我心弦的惟有宋代的苏东坡一人而已。捧读着苏东坡 的诗文集,我总是不由地感慨:这才是一个值得我用一 生之光阴倾心相守的男子汉!也许真有来生呢,那么, 我要认真地,虔诚地,刻苦地……修炼今生,也许上帝 受了感动,会可怜我的一片苦心,让我转世投胎为一个 才貌双全的美人,满足我那千年等一回的愿望——嫁给 苏东坡。虽然他曾经有过三任妻子,虽然他的妻子的寿 命都不长,然而,我仍然愿意把生命浓缩成一束烛光, 辉映在他的指间心上。哪怕只有十一年(他的女人总是 跟十一这个数字紧密相关),哪怕为此,历尽千年的情 劫。
一路寻踪走来,苏东坡的全才 让我们赞叹不已,堪称人间绝版!
他一戏墨,就创立了中国文人画; 他一写字,就有着惊世的书法流芳千年; 他一作诗,就有流传于世的佳作名篇辐射古今; 他一好吃,就传出“东坡肉”、“东坡饼”诸类佳 肴; 他一穿戴,就使“东坡帽”、“东坡屐”民间长存; 他一提笔,就让和尚成为名僧…… 仿佛只要苏东坡稍一动弹,就会留下一抹浓重的文 化色彩。
我仍愿意倾尽我的全部虔诚来祈祷:来生让我嫁给苏
轼,嫁给这个上帝唯一的骄傲。
推荐阅读
林语堂《苏东坡传》 余秋雨《苏东坡突围》
念奴娇·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 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 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 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 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 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 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 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 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 一樽还酹江月。
黄州才情
• 《定风波》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 •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 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 一蓑 芒鞋轻胜马,谁怕? 一蓑烟雨任平生。料 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烟雨任平生。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 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
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 记承天寺夜游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 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 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 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 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
徐守任上
政绩最为突出的是在徐州做知州的时 候,徐州这个地方有个最大的问题就是黄 河水患。苏轼这个时候一直都是七十多天 里戴着斗笠,穿着蓑衣,拄着木杖,趿拉 着木板鞋很辛苦。徐州的抗洪抢险工作, 这只不过是苏轼在八年的地方行政工作当 中一个很小的侧面。
徐守任上
在此辛勤耕耘,显示出了他卓越的工 作能力。 抗洪水、挖煤炭、 抓冶铁 造兵器、劝农桑、修水利、建黄楼
假如我生活在苏东坡的年代,我 一定会毫不犹豫地嫁给他。 ——方方
人间绝版苏东坡
纯音乐 - 迷情仙境.mp3
名师大家系列之苏轼
寻 访 东 坡
• 他是在北宋最好的皇帝(仁宗) 年间长大,在一个心地善良但野 心勃勃的皇帝(神宗)在位期间 做官,在一个十八岁的呆子(哲 宗)荣登王位之时遭受贬谪。
寻访东坡的人生轨迹分为五个驿站:
吾上可陪玉皇大帝, 下可陪田院乞儿;
眼见天下无一个不好
人!
《与弟子由书》: “任性逍遥,随缘放旷, 但尽凡心,无别胜解。 以我观之,凡心尽处, 胜解卓然。”
黄州生活,清雅东坡
苏东坡的生活雅趣无处不在,那份清雅, 那份雅趣,渗透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哪怕处 于逆境,也纵然潇洒自得,东坡美食已经传 天下,成为了后人用之不尽的宝贵财富。如 “东坡肉”、“东坡肘子”、“东坡豆腐”、 “东坡芽脍”、“东坡墨鲤”、“东坡饼”、 “东坡酥”、“东坡豆花”…… 发明插秧机 “浮马”。即参禅又悟道又练瑜伽术。
初到黄州,俸禄没有了,家里人口又 • 多,生活十分贫困,日子过不下去了,寄 居在承天寺中。元丰四年(1081),就 是他到黄州的第二年,徐太守在城外东 坡划了一块“故营地”,给苏东坡耕种。 苏轼自此就以“东坡居士”自居,这也 就是名号“东坡“的由来。
表达了苏轼孤高自许、蔑视流俗的心境。
卜算子
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东坡寻踪第四站——黄州
乌台诗案,是北宋年间的一场文
字狱,结果苏轼被抓进乌台,被关4个月。 所谓“乌台”,即御史台,因官署内遍植柏 树,柏树上常有乌鸦栖息筑巢,乃称乌台。
狱中寄子由二首(其一)
圣主如天万物春,小臣愚暗自亡身。 百年未满先偿债,十口无归更累人。 是处青山可藏骨,他年夜雨独伤神。
与君今世为兄弟,更结来生未了因。
密州任上
•
苏轼到密州任上不久,密州蝗灾 四起,百姓民不聊生,苏轼组织灭 蝗,沿着城墙拣拾弃婴,最后与百 姓一道挖野菜,终于度过了饥荒。
抒写了自己的抱负与理想,表现出慷慨豪迈的爱国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