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培训材料(一)
(完整版)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内容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主要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研究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源任务的一项严重举措,也是适应世界教育改革发展趋势、提升我国教育国际竞争力的迫切需要。
六大核心素养敲定,看看到底是哪些?总体框架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以科学性、时代性和民族性为基本原则,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
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康健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详尽细化为国家认同等十八个基本要点。
根据这一总体框架,可针对学生年龄特点进一步提出各学段学生的详尽表现要求。
基本内涵核心素养课题组历时三年集中攻关,并经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工作委员会审议,最终形成研究成果,确立了以下六大学生核心素养。
(一)文化基础文化是人存在的根和魂。
文化基础,重在强调能习得人文、科学等各领域的知识和技能,掌握和运用人类优异智慧成果,涵养内在精神,追求真善美的统一,发展成为有厚道文化基础、有更高精神追求的人。
1.人文底蕴。
主要是学生在学习、理解、运用人文领域知识和技能等方面所形成的基本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取向。
详尽包括人文积淀、人文情怀和审美情趣等基本要点。
2.科学精神。
主要是学生在学习、理解、运用科学知识和技能等方面所形成的价值标准、思维方式和行为表现。
详尽包括理性思维、批判质疑、勇于探究等基本要点。
(二)自主发展自主性是人作为主体的根源属性。
自主发展,重在强调能有用管理自己的学习和生活,认识和发现自我价值,发掘自身潜力,有用应对繁复多变的环境,成就出彩人生,发展成为有明确人生方向、有生活品质的人。
3.学会学习。
主要是学生在学习意识形成、学习方式方法选择、学习进程评估调控等方面的综合表现。
详尽包括乐学善学、勤于反思、信息意识等基本要点。
4.康健生活。
主要是学生在认识自我、发展身心、规划人生等方面的综合表现。
最新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内容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主要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研究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适应世界教育改革发展趋势、提升我国教育国际竞争力的迫切需要。
六大核心素养敲定,看看到底是哪些?总体框架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以科学性、时代性和民族性为基本原则,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
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具体细化为国家认同等十八个基本要点。
根据这一总体框架,可针对学生年龄特点进一步提出各学段学生的具体表现要求。
基本内涵核心素养课题组历时三年集中攻关,并经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工作委员会审议,最终形成研究成果,确立了以下六大学生核心素养。
(一)文化基础文化是人存在的根和魂。
文化基础,重在强调能习得人文、科学等各领域的知识和技能,掌握和运用人类优秀智慧成果,涵养内在精神,追求真善美的统一,发展成为有宽厚文化基础、有更高精神追求的人。
1.人文底蕴。
主要是学生在学习、理解、运用人文领域知识和技能等方面所形成的基本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取向。
具体包括人文积淀、人文情怀和审美情趣等基本要点。
2.科学精神。
主要是学生在学习、理解、运用科学知识和技能等方面所形成的价值标准、思维方式和行为表现。
具体包括理性思维、批判质疑、勇于探究等基本要点。
(二)自主发展自主性是人作为主体的根本属性。
自主发展,重在强调能有效管理自己的学习和生活,认识和发现自我价值,发掘自身潜力,有效应对复杂多变的环境,成就出彩人生,发展成为有明确人生方向、有生活品质的人。
3.学会学习。
主要是学生在学习意识形成、学习方式方法选择、学习进程评估调控等方面的综合表现。
具体包括乐学善学、勤于反思、信息意识等基本要点。
4.健康生活。
主要是学生在认识自我、发展身心、规划人生等方面的综合表现。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根据网络资源整理)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概论————祁县丰泽中学校本研训材料祁县丰泽中学教导处二〇一七年五月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为把党的教育方针具体化、细化、深入回答“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问题,根据立德树人工作总体部署,2013年5月,受教育部基础教育二司委托,北京师范大学会同多所高校近百位专家成立专门课题组,联合开展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工作,历时三年集中攻关,形成《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
一、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内涵是什么?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主要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核心素养是关于学生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方面要求的综合表现;是每一名学生获得成功生活、适应个人终生发展和社会发展都需要的、不可或缺的共同素养;其发展是一个持续终身的过程,可教可学,最初在家庭和学校中培养,随后在一生中不断完善。
二、总体框架: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3个方面,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等六大素养,具体细化为国家认同等18个基本要点。
各素养之间相互联系、互相补充、相互促进,在不同情境中整体发挥作用。
为方便实践应用,将六大素养进一步细化为18个基本要点,并对其主要表现进行了描述。
根据这一总体框架,可针对学生年龄特点进一步提出各学段学生三、基本内涵(一)文化基础文化是人存在的根和魂。
文化基础,重在强调能习得人文、科学等各领域的知识和技能,掌握和运用人类优秀智慧成果,涵养内在精神,追求真善美的统一,发展成为有宽厚文化基础、有更高精神追求的人。
1.人文底蕴。
主要是学生在学习、理解、运用人文领域知识和技能等方面所形成的基本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取向。
具体包括人文积淀、人文情怀和审美情趣等基本要点。
2.科学精神。
主要是学生在学习、理解、运用科学知识和技能等方面所形成的价值标准、思维方式和行为表现。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内容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主要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研究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适应世界教育改革发展趋势、提升我国教育国际竞争力的迫切需要。
六大核心素养敲定,看看到底是哪些?总体框架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以科学性、时代性和民族性为基本原则,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
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具体细化为国家认同等十八个基本要点。
根据这一总体框架,可针对学生年龄特点进一步提出各学段学生的具体表现要求。
基本内涵核心素养课题组历时三年集中攻关,并经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工作委员会审议,最终形成研究成果,确立了以下六大学生核心素养。
(一)文化基础文化是人存在的根和魂。
文化基础,重在强调能习得人文、科学等各领域的知识和技能,掌握和运用人类优秀智慧成果,涵养内在精神,追求真善美的统一,发展成为有宽厚文化基础、有更高精神追求的人。
1.人文底蕴。
主要是学生在学习、理解、运用人文领域知识和技能等方面所形成的基本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取向。
具体包括人文积淀、人文情怀和审美情趣等基本要点。
2.科学精神。
主要是学生在学习、理解、运用科学知识和技能等方面所形成的价值标准、思维方式和行为表现。
具体包括理性思维、批判质疑、勇于探究等基本要点。
(二)自主发展自主性是人作为主体的根本属性。
自主发展,重在强调能有效管理自己的学习和生活,认识和发现自我价值,发掘自身潜力,有效应对复杂多变的环境,成就出彩人生,发展成为有明确人生方向、有生活品质的人。
3.学会学习。
主要是学生在学习意识形成、学习方式方法选择、学习进程评估调控等方面的综合表现。
具体包括乐学善学、勤于反思、信息意识等基本要点。
4.健康生活。
主要是学生在认识自我、发展身心、规划人生等方面的综合表现。
核心素养 学习材料
学习材料(一)各国核心素养框架大盘点(二)《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总体框架9月13日上午,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成果发布会在北京师范大学举行。
北京师范大学校长董奇、教育部基础教育二司副司长申继亮出席会议并致辞。
来自教育学界和心理学界的知名专家学者、教育行政部门人员和一线教育工作者代表等参加了会议。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主要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研究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适应世界教育改革发展趋势、提升我国教育国际竞争力的迫切需要。
六大核心素养敲定,看看到底是哪些?总体框架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以科学性、时代性和民族性为基本原则,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
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具体细化为国家认同等十八个基本要点。
根据这一总体框架,可针对学生年龄特点进一步提出各学段学生的具体表现要求。
基本内涵核心素养课题组历时三年集中攻关,并经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工作委员会审议,最终形成研究成果,确立了以下六大学生核心素养。
(一)文化基础文化是人存在的根和魂。
文化基础,重在强调能习得人文、科学等各领域的知识和技能,掌握和运用人类优秀智慧成果,涵养内在精神,追求真善美的统一,发展成为有宽厚文化基础、有更高精神追求的人。
1.人文底蕴。
主要是学生在学习、理解、运用人文领域知识和技能等方面所形成的基本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取向。
具体包括人文积淀、人文情怀和审美情趣等基本要点。
2.科学精神。
主要是学生在学习、理解、运用科学知识和技能等方面所形成的价值标准、思维方式和行为表现。
具体包括理性思维、批判质疑、勇于探究等基本要点。
(二)自主发展自主性是人作为主体的根本属性。
自主发展,重在强调能有效管理自己的学习和生活,认识和发现自我价值,发掘自身潜力,有效应对复杂多变的环境,成就出彩人生,发展成为有明确人生方向、有生活品质的人。
(完整版)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以科学性、时代性和民族性为基本原则,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
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具体细化为国家认同等十八个基本要点.根据这一总体框架,可针对学生年龄特点进一步提出各学段学生的具体表现要求。
基本内涵核心素养课题组历时三年集中攻关,并经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工作委员会审议,最终形成研究成果,确立了以下六大学生核心素养。
(一)文化基础文化是人存在的根和魂。
文化基础,重在强调能习得人文、科学等各领域的知识和技能,掌握和运用人类优秀智慧成果,涵养内在精神,追求真善美的统一,发展成为有宽厚文化基础、有更高精神追求的人。
1。
人文底蕴.主要是学生在学习、理解、运用人文领域知识和技能等方面所形成的基本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取向。
具体包括人文积淀、人文情怀和审美情趣等基本要点。
2。
科学精神。
主要是学生在学习、理解、运用科学知识和技能等方面所形成的价值标准、思维方式和行为表现。
具体包括理性思维、批判质疑、勇于探究等基本要点。
(二)自主发展自主性是人作为主体的根本属性。
自主发展,重在强调能有效管理自己的学习和生活,认识和发现自我价值,发掘自身潜力,有效应对复杂多变的环境,成就出彩人生,发展成为有明确人生方向、有生活品质的人。
3. 学会学习。
主要是学生在学习意识形成、学习方式方法选择、学习进程评估调控等方面的综合表现。
具体包括乐学善学、勤于反思、信息意识等基本要点。
4。
健康生活。
主要是学生在认识自我、发展身心、规划人生等方面的综合表现。
具体包括珍爱生命、健全人格、自我管理等基本要点.(三)社会参与社会性是人的本质属性。
社会参与,重在强调能处理好自我与社会的关系,养成现代公民所必须遵守和履行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增强社会责任感,提升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个人价值实现,推动社会发展进步,发展成为有理想信念、敢于担当的人。
(完整版)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内容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主要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研究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适应世界教育改革发展趋势、提升我国教育国际竞争力的迫切需要。
六大核心素养敲定,看看到底是哪些?总体框架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以科学性、时代性和民族性为基本原则,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
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具体细化为国家认同等十八个基本要点。
根据这一总体框架,可针对学生年龄特点进一步提出各学段学生的具体表现要求。
基本内涵核心素养课题组历时三年集中攻关,并经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工作委员会审议,最终形成研究成果,确立了以下六大学生核心素养。
(一)文化基础文化是人存在的根和魂。
文化基础,重在强调能习得人文、科学等各领域的知识和技能,掌握和运用人类优秀智慧成果,涵养内在精神,追求真善美的统一,发展成为有宽厚文化基础、有更高精神追求的人。
1.人文底蕴。
主要是学生在学习、理解、运用人文领域知识和技能等方面所形成的基本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取向。
具体包括人文积淀、人文情怀和审美情趣等基本要点。
2.科学精神。
主要是学生在学习、理解、运用科学知识和技能等方面所形成的价值标准、思维方式和行为表现。
具体包括理性思维、批判质疑、勇于探究等基本要点。
(二)自主发展自主性是人作为主体的根本属性。
自主发展,重在强调能有效管理自己的学习和生活,认识和发现自我价值,发掘自身潜力,有效应对复杂多变的环境,成就出彩人生,发展成为有明确人生方向、有生活品质的人。
3.学会学习。
主要是学生在学习意识形成、学习方式方法选择、学习进程评估调控等方面的综合表现。
具体包括乐学善学、勤于反思、信息意识等基本要点。
4.健康生活。
主要是学生在认识自我、发展身心、规划人生等方面的综合表现。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 (1)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主要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研究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适应世界教育改革发展趋势、提升我国教育国际竞争力的迫切需要。
背景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关于立德树人的要求落到实处,2014年教育部研制印发《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提出“教育部将组织研究提出各学段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明确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价值定位核心素养是党的教育方针的具体化,是连接宏观教育理念、培养目标与具体教育教学实践的中间环节。
党的教育方针通过核心素养这一桥梁,可以转化为教育教学实践可用的、教育工作者易于理解的具体要求,明确学生应具备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从中观层面深入回答“立什么德、树什么人”的根本问题,引领课程改革和育人模式变革。
基本原则第一,坚持科学性。
紧紧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要求,坚持以人为本,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与教育规律,将科学的理念和方法贯穿研究工作全过程,重视理论支撑和实证依据,确保研究过程严谨规范。
第二,注重时代性。
充分反映新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新要求,全面体现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确保研究成果与时俱进、具有前瞻性。
第三,强化民族性。
着重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把核心素养研究植根于中华民族的文化历史土壤,系统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要求,突出强调社会责任和国家认同,充分体现民族特点,确保立足中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
研究过程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专业性强,必须基于对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科学认识,采取科学的程序和方法。
研究工作历时三年,联合课题组由北京师范大学等多所高校的近百名研究人员组成。
研究过程主要包括:1.精心开展研究,提出素养框架课题组成立以来,采取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的整合型研究思路,整体设计研究方案,系统开展研究工作,为总框架的建构提供理论支撑。
中国学生发展核 心素养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在接受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过程中,应当具备的基本素质和能力。
这些素养和能力的培养,不仅关系到学生个人的全面发展,也关系到国家和社会的未来发展。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人文底蕴。
学生应该具备扎实的人文基础知识和良好的人文素养,能够理解和欣赏人类文化的多样性,具备跨文化交流的能力。
二、科学精神。
学生应该具备科学思维、科学探究和创新能力,能够理性思考和解决问题,推动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
三、学会学习。
学生应该具备自主学习、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能够适应不断变化的学习环境,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四、健康生活。
学生应该具备健康的生活方式、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能够保持身心健康,积极面对生活中的挑战。
五、责任担当。
学生应该具备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能够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为社会做出贡献。
六、实践创新。
学生应该具备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践中,推动社会进步和发展。
为了培养学生的这些核心素养,教育部门应该加强课程改革和教育创新,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和个性化发展。
同时,学校和社会也应该为学生提供更加广阔的实践平台和社会资源,帮助学生全面发展,成为未来的栋梁之才。
总之,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也是学生个人成长和社会发展的基础。
只有全面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才能培养出更多优秀的人才,为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内容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主要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研究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适应世界教育改革发展趋势、提升我国教育国际竞争力的迫切需要。
六大核心素养敲定,看看到底是哪些?总体框架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以科学性、时代性和民族性为基本原则,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
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具体细化为国家认同等十八个基本要点。
根据这一总体框架,可针对学生年龄特点进一步提出各学段学生的具体表现要求。
基本内涵核心素养课题组历时三年集中攻关,并经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工作委员会审议,最终形成研究成果,确立了以下六大学生核心素养。
(一)文化基础文化是人存在的根和魂。
文化基础,重在强调能习得人文、科学等各领域的知识和技能,掌握和运用人类优秀智慧成果,涵养内在精神,追求真善美的统一,发展成为有宽厚文化基础、有更高精神追求的人。
1.人文底蕴。
主要是学生在学习、理解、运用人文领域知识和技能等方面所形成的基本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取向。
具体包括人文积淀、人文情怀和审美情趣等基本要点。
2.科学精神。
主要是学生在学习、理解、运用科学知识和技能等方面所形成的价值标准、思维方式和行为表现。
具体包括理性思维、批判质疑、勇于探究等基本要点。
(二)自主发展自主性是人作为主体的根本属性。
自主发展,重在强调能有效管理自己的学习和生活,认识和发现自我价值,发掘自身潜力,有效应对复杂多变的环境,成就出彩人生,发展成为有明确人生方向、有生活品质的人。
3.学会学习。
主要是学生在学习意识形成、学习方式方法选择、学习进程评估调控等方面的综合表现。
具体包括乐学善学、勤于反思、信息意识等基本要点。
4.健康生活。
主要是学生在认识自我、发展身心、规划人生等方面的综合表现。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国教育也在不断,更加重视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系列能力和品质,涵盖了知识、思维、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个方面。
它不仅是学生综合素质的表现,也是他们未来能否成功发展的重要基础。
对于中国学生而言,发展核心素养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核心素养有助于学生全面发展。
传统教育过于注重知识的灌输,而忽视了学生其他方面的发展。
然而,知识只是学生全面发展的一部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方式、合理的情感表达和正确的价值观念。
核心素养的发展能够使学生在多个方面得到锻炼,从而拥有更加全面的能力和素质。
其次,核心素养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在当今社会中,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被认为是最为重要的能力之一、只有具备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学生才能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立于不败之地。
通过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他们能够更多地接触到各种实践机会,培养自己的实践能力,并借此激发出自己的创新潜能。
此外,核心素养还有助于学生培养良好的价值观念和社会责任感。
作为未来社会的中坚力量,学生的价值观念和社会责任感对于整个社会的发展至关重要。
通过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可以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培养出具有社会责任感的个体,从而能够积极投身社会实践,并为社会的繁荣与进步做出贡献。
最后,核心素养对于学生的未来发展具有长远影响。
随着社会的不断变化和发展,学生面临着更多的挑战和机遇。
发展核心素养可以使学生以积极的态度去面对挑战,同时也能够使他们更加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
只有具备了核心素养,学生才能够在不同的领域中发挥优势,实现自身的发展和成长。
总之,中国学生的核心素养发展对于他们个人的成长和未来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可以使他们在学习中更加全面、能动地发展自己,在社会中更加具备竞争力,更好地为社会做出贡献。
因此,教育部门和学校应该加强核心素养教育的重要性,制定相应的教育政策,为学生的核心素养发展提供更好的保障。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 (1)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主要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1]研究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适应世界教育改革发展趋势、提升我国教育国际竞争力的迫切需要。
背景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关于立德树人的要求落到实处,2014年教育部研制印发《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提出“教育部将组织研究提出各学段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明确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1]价值定位核心素养是党的教育方针的具体化,是连接宏观教育理念、培养目标与具体教育教学实践的中间环节。
党的教育方针通过核心素养这一桥梁,可以转化为教育教学实践可用的、教育工作者易于理解的具体要求,明确学生应具备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从中观层面深入回答“立什么德、树什么人”的根本问题,引领课程改革和育人模式变革。
[2]基本原则第一,坚持科学性。
紧紧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要求,坚持以人为本,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与教育规律,将科学的理念和方法贯穿研究工作全过程,重视理论支撑和实证依据,确保研究过程严谨规范。
第二,注重时代性。
充分反映新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新要求,全面体现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确保研究成果与时俱进、具有前瞻性。
第三,强化民族性。
着重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把核心素养研究植根于中华民族的文化历史土壤,系统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要求,突出强调社会责任和国家认同,充分体现民族特点,确保立足中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
[2]研究过程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专业性强,必须基于对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科学认识,采取科学的程序和方法。
研究工作历时三年,联合课题组由北京师范大学等多所高校的近百名研究人员组成。
研究过程主要包括:1.精心开展研究,提出素养框架课题组成立以来,采取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的整合型研究思路,整体设计研究方案,系统开展研究工作,为总框架的建构提供理论支撑。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
二、基本内涵 (二)自主发展
第七页
自主性是人作为主体的根本属性。自主发展,重在强调能有效管理自 己的学习和生活,认识和发现自我价值,发掘自身潜力,有效应对复杂多 变的环境,成就出彩人生,发展成为有明确人生方向、有生活品质的人。
叁
学会学习: 主要是学生在学习意识形成、学习方式方法选择、学 习进程评估调控等方面的综合表现。具体包括乐学善学、勤 于反思、信息意识等基本要点。
勤于反思重点是: 具有对自己的 学习状态进行审视的 意识和习惯,善于总 结经验;能够根据不 同情境和自身实际, 选择或调整学习策略 和方法等。
信息意识重点是: 能自觉、有效 地获取、评估、鉴别、 使用信息;具有数字 化生存能力,主动适 应“互联网+”等社 会信息化发展趋势; 具有网络伦理道德与 信息安全意识等。
自我管理重点是: 能正确认识与评 估自我;依据自身个 性和潜质选择适合的 发展方向;合理分配 和使用时间与精力; 具有达成目标的持续 行动力等。
三、主要表现 社会参与—责任担当
第十三页
社会责任重点是:自尊自律,文明礼貌,诚信友善,宽和待人;孝亲敬长, 有感恩之心;热心公益和志愿服务,敬业奉献,具有团队意识和互助精神; 能主动作为,履职尽责,对自我和他人负责;能明辨是非,具有规则与法治 意识,积极履行公民义务,理性行使公民权利;崇尚自由平等,能维护社会 公平正义;热爱并尊重自然,具有绿色生活方式和可持续发展理念及行动等。 国家认同重点是:具有国家意识,了解国情历史,认同国民身份,能自觉捍 卫国家主权、尊严和利益;具有文化自信,尊重中华民族的优秀文明成果, 能传播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了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 和光荣传统,具有热爱党、拥护党的意识和行动;理解、接受并自觉践行社 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有为实现中华民族伟 大复兴中国梦而不懈奋斗的信念和行动。 国际理解重点是:具有全球意识和开放的心态,了解人类文明进程和世界发 展动态;能尊重世界多元文化的多样性和差异性,积极参与跨文化交流;关 注人类面临的全球性挑战,理解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内涵与价值等。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三个方面六大素养
要 点 。
2 .
科学 精 神 。
主要是学 生在学 习
、理解
运
、
用 科 学 知 识 和 技 能 等 方 面 所 形 成 的 价
值标 准 、 思维 方 式 和 行 为 表现 。 具 体 包 括理 性 思 维 、 批 判 质疑 、 勇 于 探 究等 基本 要 点 。
( 二 ) 自 主 发 展
主要 是学 生 在认 识 自 我 、发展 身心 、 规划 人 生 等方 面 的综 合表现。
具
体包 括 珍 爱 生 命 、 健全 人 格 、 自 我 管 理 等 基 本 要 点 。
( 三 ) 社 会 参 与
社会 性 是 人 的本 质 属 性 。
社 会 参 与 重 在 强 调 能 处 理 好 自 我 与社 会 的 关 系 养 成
,
,
现 代 公 民 所 必 须 遵 守和 履 行 的 道 德 准 则 和 行 为 规 范 增 强 社 会 责 任 感 提 升 创 新 精 神
,
,
和 实 践 能 力 促 进个 人 价 值 实 现 推 动 社 会发 展 进 步 发 展 成 为 有 理想 信 念 、 践创 新 。
主要 是
学
生在
曰
常
活
动
、
问题 解 决
适
、
应挑
战
等 方面
所
形成的
实 践
能 力 创 、 新 意 识 和 行 为 表现 。 具 体包 括 劳 动 意 识 、 问 题 解 决 、 技 术 应 用 等 基 本 要 点 。
自 主 性 是人 作 为 主 体 的 根 本 属 性 。 自 主 发 展 重在 强 调 能 有 效 管 理 自 己 的 学 习 和 ,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内容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主要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研究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适应世界教育改革发展趋势、提升我国教育国际竞争力的迫切需要。
六大核心素养敲定,看看到底是哪些?总体框架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以科学性、时代性和民族性为基本原则,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
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具体细化为国家认同等十八个基本要点。
根据这一总体框架,可针对学生年龄特点进一步提出各学段学生的具体表现要求。
基本内涵核心素养课题组历时三年集中攻关,并经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工作委员会审议,最终形成研究成果,确立了以下六大学生核心素养。
(一)文化基础文化是人存在的根和魂。
文化基础,重在强调能习得人文、科学等各领域的知识和技能,掌握和运用人类优秀智慧成果,涵养内在精神,追求真善美的统一,发展成为有宽厚文化基础、有更高精神追求的人。
1.人文底蕴。
主要是学生在学习、理解、运用人文领域知识和技能等方面所形成的基本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取向。
具体包括人文积淀、人文情怀和审美情趣等基本要点。
2.科学精神。
主要是学生在学习、理解、运用科学知识和技能等方面所形成的价值标准、思维方式和行为表现。
具体包括理性思维、批判质疑、勇于探究等基本要点。
(二)自主发展自主性是人作为主体的根本属性。
自主发展,重在强调能有效管理自己的学习和生活,认识和发现自我价值,发掘自身潜力,有效应对复杂多变的环境,成就出彩人生,发展成为有明确人生方向、有生活品质的人。
3.学会学习。
主要是学生在学习意识形成、学习方式方法选择、学习进程评估调控等方面的综合表现。
具体包括乐学善学、勤于反思、信息意识等基本要点。
4.健康生活。
主要是学生在认识自我、发展身心、规划人生等方面的综合表现。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学校素质教育重点(一)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学校素质教育重点(一)随着中国社会的不断发展,教育作为国家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重要性越加凸显。
尽管近年来国内的教育领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但是同时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其中最为突出的问题就是学生素质教育的缺失。
为此,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重视学校素质教育成为了当今教育领域的热点议题。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关键在于“育人为本”这一理念。
具体而言,核心素养包括了思维能力、学习能力、社交能力、创新能力等方面。
为了实现这些目标,学校应该强调学习科学和技术知识、发展情感、思想、艺术等方面;灌输信息的同时,帮助学生形成自己独特的价值观念,从而为未来的成长打好基础。
除此之外,重视学校素质教育也只有长远的投入和坚定不移的努力才能实现。
学校应该注重发展外语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英语语言能力,以适应更加开放的世界形势;开设社会实践活动,增强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同时拓宽学生的社会视野;发展艺术教育,让学生有机会在音乐、美术、朗诵等方面展示自我才华,创造自己的文化价值等。
此外,教师本身也是学校素质教育的重要参与者。
通过提高教师的教育水平、激励其积极性和创造性,教师能够更好地推动核心素养的发展和学校素质教育的有效实施。
因此,学校领导应该注重培养和激励教师,赋予更多的权利和自主性,让他们在各个层次上自主实践和创新。
总之,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和学校素质教育重要的是推动教育现代化这一目标,而实现这个目标的关键在于构建完善的教育政策,尤其是注重教育质量的相关政策的制定和完善。
此外,教师开拓创新,学生主动探索,各种育人资源的融合与优化也是促进核心素养的发展和学校素质教育的提升的关键所在。
通过不断地推动核心素养的实施,才能更好地满足国家未来人才需求的要求,达成一个有造福人民、造福世界的社会效应。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主要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研究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适应世界教育改革发展趋势、提升我国教育国际竞争力的迫切需要。
六大核心素养敲定,看看到底是哪些?总体框架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以科学性、时代性和民族性为基本原则,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
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具体细化为国家认同等十八个基本要点。
根据这一总体框架,可针对学生年龄特点进一步提出各学段学生的具体表现要求。
基本内涵核心素养课题组历时三年集中攻关,并经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工作委员会审议,最终形成研究成果,确立了以下六大学生核心素养。
(一)文化基础文化是人存在的根和魂。
文化基础,重在强调能习得人文、科学等各领域的知识和技能,掌握和运用人类优秀智慧成果,涵养内在精神,追求真善美的统一,发展成为有宽厚文化基础、有更高精神追求的人。
1.人文底蕴。
主要是学生在学习、理解、运用人文领域知识和技能等方面所形成的基本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取向。
具体包括人文积淀、人文情怀和审美情趣等基本要点。
2.科学精神。
主要是学生在学习、理解、运用科学知识和技能等方面所形成的价值标准、思维方式和行为表现。
具体包括理性思维、批判质疑、勇于探究等基本要点。
(二)自主发展自主性是人作为主体的根本属性。
自主发展,重在强调能有效管理自己的学习和生活,认识和发现自我价值,发掘自身潜力,有效应对复杂多变的环境,成就出彩人生,发展成为有明确人生方向、有生活品质的人。
3.学会学习。
主要是学生在学习意识形成、学习方式方法选择、学习进程评估调控等方面的综合表现。
具体包括乐学善学、勤于反思、信息意识等基本要点。
4.健康生活。
主要是学生在认识自我、发展身心、规划人生等方面的综合表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培训材料(一)
一、什么是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主要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二、核心素养的研究背景和价值定位
为把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关于立德树人的要求落到实处,2014年,教育部研制印发《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提出“教育部将组织研究提出各学段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明确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研究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主要有三个背景。
一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迫切需要。
把党的教育方针具体化、细化,转化为学生应该具备的核心素养,更有利于其在具体的教育教学过程中贯彻落实。
二是适应世界教育改革发展趋势,提升我国教育国际竞争力的迫切需要。
面对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我国要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提升教育国际竞争力,也必须解决这一关键问题。
三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迫切需要。
党的教育方针通过核心素养这一桥梁,可以转化为教育教学实践可用的、教育工作者易于理解的具体要求,明确学生应具备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从中观层面深入回答“立什么德、树什么人”的根本问题,引领课程改革和育人模式变革。
三、“核心素养”主要内容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以科学性、时代性和民族性为基本原则,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
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具体细化为国家认同等十八个基本要点。
根据这一总体框架,可针对学生年龄特点进一步提出各学段学生的具体表现要求。
四、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与素质教育的关系
素质教育作为一种具有宏观指导性质的教育思想,主要是相对于应试教育而言的,重在转变教育目标指向,从单纯强调应试应考转向更加关注培养全面健康发展的人。
核心素养是对素质教育内涵的具体阐述,可以使新时期素质教育目标更加清晰,内涵更加丰富,也更加具有指导性和可操作性。
五、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在教育实践中落实的途径
主要有三个方面的落实途径:
一是通过课程改革落实核心素养。
基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顶层设计,指导课程改革,把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作为课程设计的依据和出发点,进一步明确各学段、各学科具体的育人目标和任务,加强各学段、各学科课程的纵向衔接与横向配合。
二是通过教学实践落实核心素养。
改变当前存在的“学科本位”和“知识本位” 现象。
此外,通过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引领,可以帮助学生明确未来的发展方向,激励学生朝着这一目标不断努力。
三是通过教育评价落实核心素养。
建立基于核心素养的学业质量标准,明确学生完成不同学段、不同年级、不同学科学习内容后应该达到的程度要求,推动核心素养的落实。
六、核心素养的层面解读
从国家宏观层面讲,引领全国各个学校的育人活动,为我国广大中小学指明立什么德”树什么人”提供明确指向。
从中观学校层面讲,作为学校教育教学目标的来源和依据,要求各个学校结合历史脉络、办学优势、地域特色等条件和因素,在学校育人目标中优化落实,接地气。
从微观学生层面讲,指明学生成长方向,学生经由每一个学科的教学、每一次的学习体验,在学校指导、社会指导、家庭指导的多重合国中逐步形成核心素养。
七、核心素养与教师
七个转型:从单一型转向多元型;从权威型转向对话型;从限制型转向发展型;从高耗型转向高效型;从经验型转向科研型;从封闭型转向开放型;从被动适应型转向主动创造型。
七个学会:学会微笑;学会表达;学会亲近;学会倾听;学会沟通;学会感受;学会发现。
八、附:对接学生话语系统
学生最喜欢听的话语:
赞美性话语,激励性话语,理解性话语,关怀性话语,同感性话语,名言式话语,欣赏性话语,建设性话语,信任性话语,尊重性话语,接受性话语。
学生最不喜欢听的话语:
比较性话语,威胁性话语,伤人性话语,否定性话语,独断性话语。
2017.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