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坡灾害治理工程技术现状
边坡处治技术发展现状及其应用
化组合 , 达到生态治理。 参考文献 :
【】 建 设部 , 1 国家质量监督 检验检疫 总局 . B 5 3 0- 0 2 G 0 3 - 2 0
近年来 , 基于生态理念 , 提出环境保护、 建设绿 色通道是高速公路建设的重要 目 标。边坡生态防护 工程建设 , 应树立“ 尊重 自然 、 恢复 自然 ” 的理念 , 采 取一切措施 , 尽快恢复边坡原来的 自然植物。 方法主 要是在边坡上种植草丛或灌木或两者兼有 。减缓边 坡上的水流速度 ,利用植物根系固结边坡土壤 以有 效减轻冲刷 , 从而达到保护边坡 的目的。 在考虑边坡 特征前提下, 对支挡结构、 排水与坡面绿色防护加 以 优化组合 , 不仅达到了治理病害的效果 , 还赋予了 自 然景观美 。
钢架抗滑桩 度大 内桩受拉 外桩受压; 刚 适用于大型和特
;抗弯剪 能力强且抵 大型滑坡治理 抗滑坡推力大
在桩头或桩 身上设 置预 适用 于桩 后滑 动 应力锚索 ,由锚 索和桩身 面较 陡、滑 床较 为 预应力锚索抗滑桩 同抵抗 滑坡 推力 , 效 整基 岩而 滑坡 推 共 有 完 约投资 , 但施工复杂 坡治理
忌 盲 目组 织 刷方 。 1 抗 滑 支挡 . 3 在 改变 斜坡几 何 形态 和排水 不能 保证 斜坡 稳定 的地 方 , 采 用支 挡 结 构 物 如挡 土 墙 ( 力 式 挡 墙 、 可 重
辟 了新的途径 , 成为 目前滑坡( 边坡) 治理工程 中的 个 研究 热点 。
一
摘要 : 边坡失稳严重危及到国家财产和人 民的生命安全 , 成为制约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
的 因素之 一 。 通过 综合 描述 边坡 的 处治技 术 、 究现 状及取 得 成果 , 出合 理 的治 滑措施 。 了 研 提 为
滑坡地质灾害治理工程施工及质量控制
滑坡地质灾害治理工程施工及质量控制滑坡地质灾害是指在山坡地带由于地质、水文、人为等因素引起地表土壤和岩石等物质沿着一定的滑动面或裂缝层发生横向或纵向的滑动、倾倒或滑流等现象,由于滑坡具有突发性、破坏性和危险性,对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造成巨大威胁,因此对滑坡地质灾害治理工程施工及质量控制显得尤为重要。
1、前期勘察分析在进行滑坡地质灾害治理工程施工前,需要进行充分的前期勘察分析工作,通过对滑坡地质灾害的地质条件、地形地貌、水文地质等进行综合分析,确定滑坡地质灾害的类型、规模和危害程度,为后续的工程施工提供参考依据。
2、工程设计方案根据滑坡地质灾害的不同类型和规模,制定合理的工程设计方案,包括滑坡地质灾害治理工程的工程内容、施工方法、工程材料等,确保施工方案能够有效地治理滑坡地质灾害,降低风险。
3、施工技术在滑坡地质灾害的治理工程施工中,施工单位应当采用先进的施工技术和工艺,结合当地的地质情况,确保施工质量和工程安全,在施工过程中加强监控和管理,及时发现和解决施工中的问题。
4、施工进度控制滑坡地质灾害治理工程通常会受到时间的限制,因此需要严格控制施工进度,确保工程能够按时完成,降低滑坡地质灾害对人民群众造成的危害。
5、环境保护在滑坡地质灾害治理工程施工过程中,要注意保护当地的生态环境,减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降低对当地居民的影响,注重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1、材料质量在滑坡地质灾害治理工程中,使用的材料需要符合国家标准,具有良好的抗压、抗拉、抗变形等性能,确保工程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2、工程施工质量对于滑坡地质灾害治理工程的施工质量,需要进行全程监控和检测,确保施工过程中各项工程质量指标符合相关标准,减少工程质量隐患。
3、安全管理滑坡地质灾害治理工程施工中,需要严格遵守安全生产管理规定,加强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确保施工过程中安全生产。
4、工程监理滑坡地质灾害治理工程的监理工作是质量控制的重要环节,需要有专业的监理人员对施工过程进行全程监控和检测,及时发现和解决工程质量问题。
滑坡治理项目总结汇报
滑坡治理项目总结汇报滑坡治理项目总结汇报滑坡是一种地质灾害,常常会给人们的生活和财产安全带来严重威胁。
为了预防和治理滑坡,我们开展了一项滑坡治理项目。
在这个项目中,我们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减少滑坡的风险,并保护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以下是我们的项目总结汇报。
一、项目背景和目标滑坡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包括地质条件、土壤类型、降雨等。
我们的项目旨在通过改善地质环境、加固土壤和进行防洪措施来减少滑坡灾害的频率和程度。
我们的目标是保护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提高区域的抗灾能力。
二、项目内容和实施1. 地质调查和评估:我们首先进行了地质调查和评估,确定了滑坡的潜在风险和危害程度。
通过评估,我们了解到滑坡的主要原因是重力和水分的作用。
2. 治理方案设计:根据地质调查和评估结果,我们制定了滑坡治理方案。
方案中包括了改善地下排水系统、增加土壤抗滑性、植被恢复等措施。
3. 施工和实施:我们组织了一支专业施工队伍,进行了滑坡治理的实施工作。
实施过程中,我们严格按照设计方案进行施工,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
4. 监测和评估:为了及时掌握治理效果,我们进行了滑坡治理项目的监测和评估。
通过监测数据的分析,我们评估了治理效果,并根据评估结果进行了后续工作的调整和改进。
三、项目效果和影响通过我们的努力,我们成功地减少了滑坡的风险,提高了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安全感。
我们的滑坡治理项目为该地区的持续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为当地居民的安居乐业提供了保障。
四、项目的优缺点和经验教训1. 项目的优点:- 科学的地质调查和评估,确保了项目的针对性和可行性; - 制定了全面的治理方案,包括了不同层次和范围的措施; - 严格的施工和实施过程,确保了工程质量和安全;2. 项目的缺点:- 治理成本较高,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项目周期较长,需要长时间的监测和评估。
3. 经验教训:- 在项目前期,要进行详细的地质调查和评估,确保方案的科学和可行;- 加强与相关部门和专家的合作,提高治理效果和成果的预测准确度;- 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居民的灾害防范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
滑坡 治理 可行性报告
滑坡治理可行性报告1. 背景滑坡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灾害,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严重威胁。
在我国,由于地质条件复杂,气候多变,滑坡灾害频发。
因此,对滑坡进行有效治理显得尤为重要。
本报告将就滑坡治理的可行性进行分析和探讨。
2. 滑坡治理的必要性滑坡不仅会造成土地资源的浪费,还会导致房屋倒塌、道路中断等严重后果。
因此,对滑坡进行治理,能够有效减少灾害损失,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
3. 滑坡治理的挑战滑坡治理具有一定的技术难度和经济成本。
首先,滑坡治理需要对地质情况进行详细调查和分析,制定科学合理的治理方案。
其次,滑坡治理涉及到大量的工程施工和设备投入,需要高昂的资金支持。
因此,在制定滑坡治理方案时,需要充分考虑技术和经济的可行性。
4. 滑坡治理的可行性探讨4.1 技术可行性滑坡治理涉及到地质工程、土木工程等多个学科的知识,需要综合运用地质勘探、工程设计、施工监理等技术手段。
在滑坡治理过程中,可以采取加固地基、排水降渗、植被恢复等多种技术手段,以减轻滑坡的危害程度,保障周边居民的安全。
4.2 经济可行性滑坡治理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用于工程施工、设备采购等方面。
然而,通过有效的治理措施,不仅可以减少灾害造成的损失,还能够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率,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
因此,从长远来看,滑坡治理具有一定的经济可行性。
5. 滑坡治理的建议5.1 加强地质调查在制定滑坡治理方案前,需要对滑坡发生的地质背景、成因等进行详细调查和分析,为后续的治理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5.2 综合利用技术手段在滑坡治理过程中,可以综合运用地质工程、土木工程等多个学科的技术手段,选择合适的治理措施,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5.3 加大资金投入政府和社会应加大对滑坡治理的资金支持,为滑坡治理工作提供可靠的经济保障。
6. 结论综上所述,滑坡治理具有一定的技术和经济可行性,对于减少灾害损失、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在未来的滑坡治理工作中,应加强地质调查、综合利用技术手段、加大资金投入,以实现滑坡治理工作的长期可持续发展。
地质灾害治理中边坡稳定问题及滑坡治理方法分析
地质灾害治理中边坡稳定问题及滑坡治理方法分析地质灾害是指由地球内部、地表和地表以下的岩石圈活动所引起的、对人类活动和生产生活造成威胁和危害的现象。
在地质灾害中,边坡稳定问题及滑坡治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本文将对地质灾害治理中边坡稳定问题及滑坡治理方法进行分析,以期提供一些有益的思路和方法。
一、边坡稳定问题的原因1. 地质因素地质因素是导致边坡稳定问题的最主要原因之一。
在地质构造复杂、岩性差异大的地区,地质活动频繁,地形起伏较大的山地地区,边坡稳定问题尤为突出。
地震活动频繁的地区,地震引发的地质构造变化和地表地下岩层位移等活动,都可能导致边坡发生破坏。
2. 水文因素水文因素是导致边坡稳定问题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降雨、融雪、地下水位变化等水文因素会改变边坡内部的水文状况,使得边坡内部产生渗流和水荷载,从而引发边坡发生变形和破坏。
3. 人为因素人为因素也是导致边坡稳定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
人类的开发活动、采矿、垃圾堆放等都可能改变边坡地质环境,从而引发边坡发生破坏。
二、滑坡治理方法1. 地质勘察和监测在滑坡治理中,地质勘察和监测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通过对滑坡的地质构造、岩性、地形地貌等情况进行详细勘察,可以为滑坡治理提供重要的依据。
采用各种监测手段对滑坡进行实时、连续的监测,可以及时了解滑坡的变形情况,为滑坡的治理提供重要的信息。
2. 地表措施地表措施是指在地表上进行的各种防治滑坡的工程技术措施。
可以采用加固地表的方式,如植被覆盖、铺设防滑材料等,以增加地表的抗滑性。
还可以采用排水、引水排渗、降雨集水、减薄积水等措施来改善边坡水文状况,减少滑坡的发生。
4. 治理经验滑坡治理的经验对于治理工作的开展也是非常重要的。
在实际的工程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积累技术,改进思路,提高治理的效果,是非常关键的一点。
与其他地区和国家的经验交流也是非常有益的,可以为我国的滑坡治理提供更多的思路和方法。
结语边坡稳定问题及滑坡治理是地质灾害治理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滑坡应急治理工程可研报告
滑坡应急治理工程可研报告一、项目背景滑坡是由于地质条件不稳定或人为活动等原因导致地表土层发生断裂、滑动或溃塌等现象的自然灾害。
滑坡在山区、丘陵地区以及斜坡陡峭的地区尤为常见,对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造成极大威胁。
为了应对滑坡灾害,有必要进行滑坡应急治理工程可研。
二、项目目标本项目旨在通过滑坡应急治理工程,减少滑坡对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威胁,提高灾害防范能力。
三、项目内容1.调查和评估:对滑坡区域进行详细的地质调查和评估,了解滑坡发生的原因和规模,为治理工程提供科学依据。
2.风险分析:通过分析滑坡区域的地质特征、水文条件、人口分布等,评估滑坡灾害的潜在风险和可能造成的影响,确定治理方案。
3.工程设计:根据调查、评估和风险分析的结果,设计相应的应急治理工程。
包括但不限于增强地质体稳定性的工程、加固滑坡体的工程、导流工程等。
4.施工实施:根据工程设计要求,进行施工实施,确保工程的质量和进度。
5.监测与维护:完成应急治理工程后,进行定期的监测和维护,及时发现和处理可能出现的问题,确保工程的有效性和持续性。
四、项目预算根据滑坡区域的规模和需要进行的工程治理措施,初步估计本项目的成本为X万元。
具体的成本分配将在工程设计阶段进一步确定。
五、项目时间计划根据项目的工作内容和工期,初步估计本项目的总工期为X个月。
具体的时间安排将在工程设计阶段进一步确定。
六、项目效益预期通过本项目的实施,预计可以减少滑坡对周边地区的威胁,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提高灾害防范能力。
七、项目可行性分析1.技术可行性:滑坡应急治理工程已经在许多地区得到成功应用,技术方案可行。
2.经济可行性:通过减少滑坡造成的灾害损失,本项目具备一定的经济可行性。
3.社会可行性:本项目可以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具有一定的社会可行性。
八、风险分析1.工程风险:由于滑坡治理工程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工程风险较高,需要在工程设计和施工实施阶段加强监督和管理。
2.自然风险:滑坡治理工程受自然条件的影响较大,包括地质条件、水文条件等,需要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应对可能的自然风险。
岩土工程边坡地质灾害治理领域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
岩土工程边坡地质灾害治理领域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边坡,听着就让人有点心慌是不是?一面是高高的山,另一面是陡峭的悬崖,稍微不小心,整片土石可能就掉下来,搞得一地鸡毛。
你想想,那些大雨一来,或者山上突然来了个小地震,整片山坡上都可能掀起一阵“土石翻腾”,说不定你正好在下面,结果差点被埋了。
讲到这儿,大家是不是有点感同身受?所以这就不是个小事儿,咱们得好好聊聊边坡的“治理”问题了。
说到边坡的治理,得从地质灾害说起。
你可能会问,什么是地质灾害?简单来说,就是大自然给我们开的小玩笑,像滑坡、崩塌、泥石流这些。
每次一想到这些,自然界的威力就让人心生敬畏。
特别是那些靠近山区或者河谷的地方,遇到大雨或者突如其来的地震,边坡的稳定性一下子就变得极为重要。
大家能想象一下,山上的土壤如果没得到很好的保护,突然就发生了塌方,掉下来的石块就像巨大的炸弹,真的是让人头皮发麻。
过去几年,咱们国家在这一块的技术发展可谓是飞速进步。
记得以前,治理边坡常常就靠传统的一些手段,比如种点草、砌个石墙这些。
这些方法确实能起到一定的作用,但好像也只是在治标不治本。
没错,草能稳住点土,石墙能挡一挡滑坡,可是这些都只是暂时的“避风港”,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说白了,咱们就是拿“纸糊的房子”来抵挡“狂风暴雨”,效果有限啊。
不过,别急,随着科技的发展,咱们现在可不止有纸糊的房子那么简单。
如今的技术已经进步到,能通过现代的“智能化”手段来预测地质灾害发生的风险。
嗯,就是通过大数据、传感器这些高科技,提前发现边坡是否有不稳定的迹象。
比如通过在坡面上埋设一些监测设备,实时监控土壤的湿度、温度和压力变化。
如果这些数据出现异常,系统就能及时发出警报,给大家提前打个招呼。
这种方式,不仅能提高反应速度,还能避免因突发情况带来的灾难。
除了这些高科技的“黑科技”,还有一些传统的边坡治理方法也在不断地改进。
例如,之前为了防止滑坡发生,大家常常会在山坡上种上植物,甚至有的地方还会用“人工草皮”来进行覆盖。
近60年中国滑坡灾害数据统计与分析
近60年中国滑坡灾害数据统计与分析一、本文概述滑坡灾害作为一种常见的自然灾害,对中国的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
本文旨在通过对近60年来中国滑坡灾害的数据进行统计与分析,揭示滑坡灾害在中国的发展趋势、主要特点及其影响因素,以期为我国滑坡灾害的预警、防治和减灾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本文将首先回顾近60年来中国滑坡灾害的历史演变,梳理滑坡灾害发生的频次、规模和分布特征。
在此基础上,结合气象、地质、地貌等多因素,分析滑坡灾害发生的主要影响因素,探讨滑坡灾害的成因机制。
本文还将对滑坡灾害的社会经济影响进行评估,分析滑坡灾害对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交通运输、生态环境等方面的影响。
通过本文的研究,我们期望能够为中国滑坡灾害的防治工作提供更为准确的数据支持和科学依据,为政府决策部门提供决策参考,为公众提供滑坡灾害防范和应对的知识普及,共同推动我国滑坡灾害防治工作的深入发展。
二、中国滑坡灾害数据统计近60年来,中国滑坡灾害频发,给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严重威胁。
为了全面了解和掌握滑坡灾害的发生规律,我们进行了详细的数据统计。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中国滑坡灾害主要发生在山区和丘陵地带,其中尤以西南地区、中南地区和东南地区最为严重。
这些地区地形复杂,地质条件脆弱,加上气候多变,降雨充沛,使得滑坡灾害频发。
在时间分布上,滑坡灾害多发生在雨季和汛期,尤其是夏季和秋季。
这两个季节降雨量大,山体饱和度高,容易发生滑坡灾害。
地震、人类工程活动等因素也会对滑坡灾害的发生产生影响。
从灾害规模来看,中国滑坡灾害的规模和影响范围较大。
一些大型滑坡灾害不仅会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还会对当地生态环境造成长期影响。
同时,滑坡灾害还常常引发泥石流、洪水等次生灾害,进一步加剧了灾害的破坏力。
在灾害类型上,中国滑坡灾害主要包括土质滑坡、岩质滑坡和冰川滑坡等。
其中,土质滑坡和岩质滑坡是最常见的类型,占据了滑坡灾害总数的绝大部分。
这些滑坡灾害的发生与地质构造、岩土体性质、降雨等因素密切相关。
滑坡地质灾害评价及其现状
局组 织的县 ( 市) 地质灾 害调查与 区划工作 正在开展 之 中, 从而第 一次开始 在大 范 围内针对县 市一级行 政区开展 以人为本 的调查 与区划工作 。 地质 灾害多 发区 的汛 期地质 灾 害群测群 防 网络 已初 步建立 并正 逐步 完善 。 调查容 易 区划难 。 项 目实 施单位普 遍感觉缺 乏简便易 行的 区划 方法体 系 , 惯 用多年 的专用性调 查和
有 限。 造成 这种局 面的主要原 因是地质 灾 害发生的地 点、 间、 规模 和方式具 有很
近几年来 国内所开展 的滑坡灾 害易发性 区划和危 险性评价工 作中 , 由于从 区域上 对滑坡 灾害进行 深入的地质 分析和研 究不 够, 因而出的结论 不仅不 能很 好地 为管理 所用 , 甚 至从地 质本 身来看 也是站 不住 脚的 地质分 析和 研究 的不
多大 , 特 别是 管理 的成 效究 竟如何 , 都 需要 科学 深入 的进行 探究 。
素对 滑坡 的 发生起 着 多大 的作用 时 , 往往 依赖 于 另外一 个 或多个 相 关因素 的
状况。
3 当麓地 质灾 謇评 价中存 在 的主娶 矛 盾
3 . 1评 价或 区划结果评价 在某些 条件 下 , 对 象过 于笼统 抽象 , 在 确定 因素指 标 时没 有与某 种特 定成 因机制 的滑坡 相对应 , 自然便 会引起 指标体 系的 混乱 , 因
素重 要性排序 和权重确 定 、 数 据量化赋值 方 案都会随之 混乱 。 因此 , 评价区域 内 不 同类型的滑 坡采用 同一套指标 体系是 欠妥当 的, 更不要 说试 图建立全省 或者 全 国范 围 内通 用 的指标 体系 了 。
之所 以要特别 强调评 判标准 问题 , 是 因为这实质上 涉及到滑 坡灾害危 险性 评价 的基 本 出发点和 目的 问题 。 现在人 们对 区划 结果是否符 合实 际往往根 据这 样的 标准 。 此处姑且 不论逻辑 是否严谨 , 仅从 危险 l 生 评 价或 区划的 目的来看 , 单 纯依赖 这 一评判 标 准得 出 自圆其说 的结论 就有 失妥 当 了 3 . 2 对于地 质灾 害评价 G l s ; F 等于 一切 数 理理 论的 发展 和计算 机 等先进 技 术的 引入 , 固然可 以起 到积极 的推 动 作用 , 但 绝 不能 取代地 质灾 害成 因机 理研 究来 取得 根本 性 的突破 , GI s 技术 亦
土木工程中的滑坡防治与治理
土木工程中的滑坡防治与治理滑坡是土木工程中常见的地质灾害之一,对于工程结构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都带来了巨大威胁。
为了有效防止和治理滑坡,土木工程师采取了许多措施和技术手段。
本文将探讨土木工程中的滑坡防治与治理方法,并分析其优缺点。
一、地质调查与监测地质调查是滑坡防治的首要工作,通过分析地层结构、土体性质以及水文地质条件,可以预测滑坡的潜在风险。
同时,利用现代监测设备如倾斜仪、应变计等进行实时监测,可以及时预警并采取相应措施。
二、工程结构设计在土木工程建设中,结构设计是防治滑坡的重要环节。
采用适当的工程结构设计,如增加支护墙、地下榆树等,可以有效地增强工程体的抗滑能力。
此外,在地质条件复杂的地区,采用分级支撑和分区开挖的方式,也能减小滑坡风险。
三、排水与加固排水是滑坡治理中的重要一环。
通过设置截水沟、泄洪道以及建设排水管道等措施,可以将地下水引流至外部,减小地下水对土体稳定性的影响。
此外,采用增加自重、加固土体等加固措施,也能改善土体的力学性能,提高抗滑性能。
四、植被恢复与生态治理植被恢复和生态治理是滑坡防治的长期有效手段。
通过植物的根系系统,可以有效地增强土体的抗滑稳定性,减轻水土流失的风险。
同时,加强植被覆盖和森林建设,能够提高地表的防护能力,减少滑坡发生的可能性。
五、应急处置与灾后恢复在滑坡发生后,及时做好应急处置和灾后恢复工作至关重要。
应建立完善的应急预案和救援机制,及时疏散人员,保障生命安全。
同时,对滑坡现场进行紧急处理,如清理泥石流,修复受损工程等,恢复生产和生活秩序。
六、国际经验与技术引进土木工程中的滑坡防治与治理面临着巨大挑战和复杂情况。
为了提高防治水平,可以借鉴国际经验并引进先进技术。
与其他国家和地区开展技术交流与合作,共同研发解决方案,不断创新滑坡防治与治理技术。
综上所述,土木工程中的滑坡防治与治理需要综合应用多种方法和技术。
通过地质调查与监测、工程结构设计、排水与加固、植被恢复与生态治理、应急处置与灾后恢复以及国际合作,才能有效地预防和减少滑坡的发生,保障工程结构和人民的安全。
边坡防护技术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边坡防护技术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边坡防护技术是土木工程领域的重要课题之一,其研究旨在保护边坡免受坍塌、滑坡、侵蚀等自然灾害的侵害,同时确保人员和财产的安全。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口密集区的持续扩张,边坡防护技术的研究和应用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边坡防护技术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两个方面展开阐述。
一、边坡防护技术的现状1. 传统边坡防护技术传统的边坡防护技术主要包括植被覆盖、砌体结构、挡土墙等方法。
这些方法主要在边坡表面采取定向的保护措施,通过增强边坡的抗冲蚀和抗滑移能力来减少边坡发生灾害的可能。
2. 新型材料在边坡防护中的应用随着材料科学和技术的不断进步,新型材料如聚合物材料、玻璃纤维增强塑料、混凝土复合材料等在边坡防护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这些材料具有优异的抗冲蚀、抗滑移和抗风化性能,可以有效提高边坡的稳定性。
3. 智能化监测和预警技术智能化监测和预警技术是近年来边坡防护领域的重要发展方向。
通过传感器、卫星遥感等技术手段,对边坡的变形、位移、渗流等参数进行实时监测,实现对边坡稳定性的实时评估和预警,为边坡防护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
4. 生物工程技术生物工程技术是一种将自然生态系统中的生物和工程技术相结合的新型边坡防护技术。
通过种植植物、利用土壤和根系等生物因素,构建生物防护工程体系,有效减少了水土流失和边坡滑坡的发生。
二、边坡防护技术的发展趋势1. 多学科交叉融合未来边坡防护技术的发展将更加注重多学科交叉融合。
土木工程、材料科学、生物学、信息技术等学科的融合将为边坡防护技术的创新和发展提供更为丰富的思路和方法。
2. 绿色环保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未来的边坡防护技术将更加注重绿色环保。
推动生物工程技术、植被覆盖等环保型边坡防护技术的应用,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3. 面向智能化、自动化未来边坡防护技术将更加面向智能化、自动化方向发展。
结合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等技术,实现对边坡稳定性的实时分析和预警,提高边坡防护系统的智能化水平。
滑坡治理的可行性研究报告
滑坡治理的可行性研究报告一、研究背景滑坡作为一种自然灾害,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和环境带来了巨大的破坏。
为了减少滑坡灾害带来的损失,各国已经开展了一系列的滑坡治理工作。
而滑坡治理的可行性研究则是解决滑坡治理的关键,本报告旨在对滑坡治理的可行性进行分析和研究,为滑坡治理工作提供科学的依据。
二、研究意义滑坡灾害在全球范围内造成了极大的破坏,对经济、社会和环境都带来了重大影响。
因此,开展滑坡治理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而滑坡治理的可行性研究则是确保治理工作的有效性和可持续性的关键。
通过对滑坡治理的可行性进行深入研究,可以为滑坡治理工作提供科学的依据和指导,为滑坡灾害的防范和减灾工作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三、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了文献综述法、案例分析法和数学模型等多种研究方法,对滑坡治理的可行性进行了系统研究和分析。
通过对已有的理论和实践成果进行梳理和总结,对滑坡治理的关键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同时结合实际案例对滑坡治理工作的可行性进行了具体的探讨和评价。
四、滑坡治理的现状与挑战目前,全球范围内的滑坡治理工作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同时也面临着诸多困难和挑战。
主要表现在技术手段的不足、治理资金的匮乏、治理效果的不明显等方面。
因此,如何有效地克服这些挑战,提高滑坡治理的效果和可持续性成为当前亟需解决的问题。
五、滑坡治理的可行性分析在对滑坡治理的可行性进行分析时,需要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包括地质条件、地形特征、社会经济状况等。
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可以对滑坡治理的效果和成本进行定量分析和评价,从而确定最佳的治理方案。
同时,结合实际案例和经验数据,可以对滑坡治理的成功案例进行总结,为滑坡治理工作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
六、结论和建议本研究通过对滑坡治理的可行性进行系统分析和研究,得到了以下结论和建议:1. 滑坡治理工作需要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建立科学的决策模型,以确保治理效果和可持续性。
2. 需要加强对滑坡治理技术和方法的研发和推广,提高治理效果和成本效益。
滑坡防治措施分析及治理效果评价
变形预测等方法来评价滑坡防治措施的合理性。分析结果表明,滑坡防治必要性显著,并将其防治方案
设计为“抗滑桩板墙 + 格构”,通过计算,各类措施均满足计算要求 ;同时,滑坡防治处理后的变形量为
15.62mm~23.21mm,经过预测,变形量变为17.48mm~25.06mm,也在变形控制值范围,说明“抗滑桩板墙 +
评价指标,得到 Z1 桩的预测结果。① BP 神经网络。K 值为 2.74%~3.02%,平均值为 2.88%。② WOA-BP 经网络。K 值
为 2.05%~2.20%,平均值为 2.14%。
对比而言,WOA 的优化能力较强,WOA-BP 神经网络对
滑坡变形预测的适用性较强,经过 WOA 预测处理能有效地
e 为误差向量。
通过不断修正上述参数,可实现高精度预测,但是,
BP 神经网络的连接权值、阈值是由模型随机产生的,其客
观性欠缺,因此为充分保证参数的最佳性能,须进一步通
过鲸鱼优化算法(Whale Optimization Algorithm,WOA)对
其进行寻优处理,并介绍其参数寻优流程,如图 3 所示。
§ f1 ¨
©
n
wij x j
i1
Q
j
· ¹¸
,1
d
jdn
(4)
¦ yk
§ f2 ¨
n
w jk
x'j
Qk
· ¸ ,1
d
k
d
m
©j1
¹
(5)
式中 :xj' 为隐层节点值(mm);xj 为输入值(mm);yk 为 输出值(mm);wij、wjk 为各层连接权值 ;Qj、Qk 为各层阈 值 ;n 为隐层节点数(个);m 为输出节点数(个)。
研究滑坡治理工程质量管理控制重难点
研究滑坡治理工程质量管理控制重难点引言近年来,我国对滑坡治理工程控制得较为严格,在施工质量管理中,其管理控制主要分为事前控制、事中控制和事后控制,并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完善相关技术和工艺的检验。
1.滑坡区的基本形态特征及地质概况分析我国自然环境变化多样,地质形态多异,本文以巴东黄土坡滑坡为例,具体分析滑坡治理情况。
在地形地貌方面,巴东黄土坡地区在巴东新城区腹地二道沟与四道沟之间,滑坡区总体呈凹形缓坡,平均坡度17.3°。
后缘东侧呈圈椅状,坡度40°左右,中部和下部分布有两级缓坡平台,中部地形较缓,坡度15°-20°,下部地形较陡,坡度30°-35°。
斜坡变形的初期,由于峡区抬升,长江急剧下切,下段坡段在临江处形成临空面,临空面岩石失去侧压,造成临空面附近岩石内部应力重新分布,局部应力集中,加上地质情况复杂,巴东组第二段(T2b2),地层岩性较软、易风化、节理发育,在暴雨、地下水及重力下发生失稳。
滑坡区的基本特征主要表现在滑坡周界、滑面和滑体物质几个方面。
对滑坡稳定性影响的主要因素可以分为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内在因素中包含了地质原因、地层岩性和地质构造以及地震几个方面;外在因素包含了大气降水、人类活动等。
在滑坡的治理工程中要根据实际的滑坡状态采用不同的滑坡治理方案。
本文主要讨论抗滑桩在滑坡灾害中的防治措施。
2.抗滑桩的施工工艺及滑坡监测抗滑桩在滑坡治理中主要作为支挡构筑物,可以有效治理滑坡,抗滑桩的主要材料是钢筋混凝土桩和钢桩等,按照施工工艺分为钻孔桩和挖孔桩等。
通常情况下采用人工挖孔桩,其具体流程为桩孔开挖和护壁以及钢筋笼的制作和安装,灌注桩身混凝土几个步骤来实现滑坡治理,施工较为简便、快捷。
在正常施工过程中,抗滑桩的主要施工工艺依次为桩孔开挖、护壁、终孔验收、钢筋笼制作及安装、混凝土浇筑和监控几个方面。
在抗滑桩施工监测方面,主要体现在施工期间的坡体监测和竣工后的滑坡体监测。
滑坡防治工程勘查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滑坡防治工程勘查的现状及存在问题滑坡是一种常见的地质灾害,对人民生命财产和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严重威胁。
为了减轻滑坡灾害的损失,滑坡防治工程勘查成为关键步骤。
本文将分析滑坡防治工程勘查的现状并探讨存在的问题。
首先,目前滑坡防治工程勘查的现状是积极发展的。
随着科技和工程技术的进步,勘查方法日益完善。
通过利用遥感、卫星影像等技术,可以快速准确地进行滑坡隐患区的识别和评估。
地质勘查和地形勘查相互配合,能够掌握地质构造和地表形态的信息,为滑坡防治工程的规划和设计提供基础数据。
然而,滑坡防治工程勘查仍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
首先,勘查过程中缺乏标准化和规范化的操作。
不同地区和不同单位在勘查方法和数据采集方面存在差异,导致难以进行可靠的对比和分析。
其次,勘查工作中缺乏多学科的交叉合作。
滑坡防治关乎地质、水文、土木工程等多个学科,但目前仍以单一学科为主导,导致勘查结果的全面性和准确性有待提高。
此外,勘查过程中也缺乏全面的风险评估和管理。
滑坡隐患区的复杂性致使需要考虑多种潜在因素,如地质、气候、人类活动等,而当前的勘查仅仅关注于局部问题。
针对这些问题,可以采取一系列措施来改进滑坡防治工程勘查。
首先,建立统一的勘查标准和流程。
各级地质部门可以编制相应的规范和指南,确保勘查过程的一致性和可比性。
其次,加强多学科的交叉合作。
通过建立跨学科的研究团队,促进学科之间的合作与交流,提高勘查结果的准确性和全面性。
同时加强与地方政府和相关部门的合作,共同推动滑坡防治工作的开展。
最后,加强滑坡防治工程的风险评估与管理。
引入风险评估技术,系统评估滑坡隐患区的风险水平,并制定相应的防治措施。
另外,也可以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和技术,学习发达国家在滑坡防治工程勘查方面的做法。
发达国家在滑坡防治工程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和技术,特别是在勘查工作的标准化和规范化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
国际交流与合作将有助于提高我国滑坡防治工程勘查水平。
综上所述,滑坡防治工程勘查在我国的现状是积极发展的,但仍存在一些问题。
国内外滑坡防治与研究现状综述
国内外滑坡防治与研究现状综述滑坡是一种常见的地质灾害,对于人类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构成了威胁。
为了探究滑坡发生的原因和机理,很多国内外学者和科研机构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探索,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我国逐渐重视地质灾害研究和防治工作,滑坡问题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在滑坡研究方面,我国学者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探讨:1. 滑坡地质机理研究通过对滑坡形态、地质构造、地质物理特征以及工程构造等方面进行分析和研究,学者们深入探究了滑坡发生的内在机理和原因。
例如,岩土力学分析、地质勘察和地形测量等技术手段被广泛应用于滑坡地质机理研究中。
同时,大量的实验室模拟和现场观测也能够帮助学者们研究滑坡地质机理,并为滑坡防治提供了科学依据。
2. 滑坡预测与防治滑坡预测与防治研究是我国滑坡研究的重要方面,这不仅可以为人们提供及时的预警与应对,减少灾害造成的损失,同时还有助于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基础设施建设的稳定。
因此,滑坡预测和防治是国家防灾减灾工作中的重要内容。
我国的滑坡预测与防治研究主要从地质勘察、滑坡灾害风险评估、监测预测、防治技术和管理制度等方面入手,尤其是滑坡监测技术已迅速发展。
近几年来,高分辨率遥感技术、GPS定位技术、数字测量技术等先进技术广泛应用到滑坡监测与预测中,这些技术的进步为人们提供了更为精准的滑坡监测预测方法,为滑坡防治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
国外滑坡研究较早,相对于我国,国外的滑坡研究更为深入和复杂。
目前,国外滑坡研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国外学者对滑坡的形态、地质构造、地貌地质、岩土结构和应力耦合制约等方面进行了广泛的研究,提出了大量有关滑坡地质机理的理论与观点,并通过现场实践和数值模拟不断深化和完善相关理论。
国内外已有多种滑坡预测方法,包括数据驱动方法、物理问答方法、过程驱动方法等等。
在防治工作方面,国外学者主要采用预防措施和干预措施两大类。
其中,预防措施主要包括环境治理、工程防护和社会管理等方面,而干预措施主要包括土木工程、生物工程和地质工程等方面,这些措施的主要目的是保护人员安全和保护财产安全。
滑坡防治工程勘查的现状与发展
滑坡防治工程勘查的现状与发展滑坡是地质灾害中常见的一种形式,造成了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为了有效预防和减轻滑坡灾害的影响,滑坡防治工程勘查成为必要的措施。
本文将就滑坡防治工程勘查的现状和发展进行探讨。
一、滑坡防治工程勘查的现状目前,滑坡防治工程勘查面临着以下几个主要问题:1. 勘查手段的限制:传统的滑坡防治工程勘查往往依赖于地面观测、物探、工程地质勘查等方法,这些方法存在着勘查深度有限、时间耗费长、劳动强度大等问题,限制了勘查工作的效率和准确性。
2. 数据获取的不足:滑坡防治工程勘查需要大量的地质信息和数据来进行准确分析和判断。
然而,目前许多地区的地质数据仍然不够完善,缺乏实时、精确和全面的数据来源,对于滑坡防治工程勘查工作造成了一定的困扰。
3. 技术手段的不成熟:滑坡防治工程勘查需要运用多种技术手段和方法进行数据采集和分析。
然而,目前仍缺乏一套完善的、适用于不同地质条件和工程需求的技术体系,从而导致滑坡防治工程勘查工作的不稳定性和差异性。
二、滑坡防治工程勘查的发展趋势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滑坡防治工程勘查正在面临着以下的发展趋势:1. 高新技术的应用:近年来,激光雷达技术、卫星遥感技术、无人机遥感技术等高新技术在地质灾害监测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这些先进技术的引入将在滑坡防治工程勘查中起到重要的作用,提高勘查的准确性和效率。
2. 数据共享与整合:滑坡防治工程勘查需要多种地理和地质数据,包括地形地貌、岩土工程地质、地下水位等信息。
加强不同部门和单位之间的数据共享与整合,建立统一的数据平台,将不同数据资源集中管理和分析,为滑坡防治工程勘查提供更准确、实时的数据支持。
3. 数字化勘查工作流程:通过将滑坡防治工程勘查的各个环节数字化,构建完整的勘查工作流程,并借助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等技术手段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可以极大地提高滑坡防治工程勘查的效率和准确性。
4. 多学科协作与交叉应用:滑坡防治工程勘查涉及到地质学、土木工程学、测绘学等多学科知识。
滑坡国内外研究概况的综述
滑坡国内外研究概况的综述1 滑坡研究的发展阶段从滑坡研究的历史来看,人们对滑坡的科学描述是同地质学、工程学、自然地理学的成长分不开的。
大概到了16世纪,人们才把滑坡作为一个单独的科学研究客体来描述。
1512年,瑞士阿尔卑斯山区毕雅斯库镇附近的布伦若(Breemo)河谷发生大滑坡的灾害记载是滑坡研究历史上发现较早的一篇专门性的文献资料。
至今,被科学界公认的滑坡研究最早的经典著作,是A.Heim于1882年发表的一篇关于阿尔卑斯山区的埃尔姆(Elm)附近的滑坡的文章。
人类对滑坡的系统研究源于瑞典。
在1928~1945年间,世界各国对滑坡的研究是片段和零星的,且研究工作大多由单独科研人员小规模的进行,只有瑞典、前苏联、挪威国立土工研究所进行研究,并发表了一系列研究论论与著文。
二战以后,对滑坡的研究工作逐渐系统而深入。
我们国家对滑坡的系统研究是建国以后才开始的,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
20世纪50年代初期我国在建设中盲目挖方造成滑坡事故屡屡发生,由于对滑坡产生的作用因素、条件、运动的机理和发生以及滑坡的危害性缺乏认识,被迫对已发生的滑坡进行研究和治理,既增加了投资,又延误了工期。
20世纪60年代总结以往的经验和教训,在建设中为了减少了滑坡危害,避开了不少大的滑坡和滑坡集中分布地段,但对滑坡运动机理和发生原因的认识尚不深入。
20世纪50年代初~60年代中期为被动治理阶段。
20世纪60年代中期开始,人们从实践中逐渐认识到,要有效地治理和预防减轻滑坡灾害,必须深入系统地研究各类滑坡的分布产生的条件、类型、作用因素,以及其运动和发生的机理。
各部门都列出若干个专题进行研究,提出了滑坡的分布规律、分类和形成滑坡的地质条件、地形和主要作用因素下,滑带土的抗剪强度随着滑坡过程的滑坡稳定性的、变化规律判断方法,防治滑坡的有效工程措施和原则等,特别是抗滑桩的应用使大中型滑坡也能治理。
滑坡灾害治理建立在一定的理论基础上,变被动治理为治理和主动预防。
国内外滑坡防治与研究现状综述
2、国内滑坡防治的现状和研究 进展
我国是一个地质灾害多发的国家,滑坡灾害的防治工作一直受到高度重视。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在滑坡防治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
在监测预警方面,我国研究者利用遥感技术、自动监测设备和数值模拟等方 法,对多处大型滑坡进行了有效监测。例如,2008年汶川地震后,中国地质调查 局在四川绵竹市开展了基于遥感的滑坡监测预警示范区建设,为灾后重建提供了 科学依据。
已有研究的不足和本次演示的创 新点
尽管国内外学者在滑坡防治方面已取得显著进展,但仍存在以下不足之处:
1、现有研究多针对特定地区或特定类型的滑坡灾害,缺乏普适性的滑坡防 治方案;
2、现有研究多从单一角度出发(如监测预警或风险评估),缺乏对滑坡全 过程的综合研究;
3、现有研究多技术手段的开发和应用,缺乏对滑坡防治的社会经济和政策 方面的研究;
在风险评估方面,我国研究者结合遥感技术、GIS和数值模拟等方法,针对 不同地区和不同类型的滑坡灾害,建立了相应的风险评估模型和规范。例如,中 国科学院成都山地所提出了基于GIS的西南山区滑坡危险性评估方法,为该地区 的防灾减灾工作提供了有力支持。
在防治措施方面,我国研究者针对不同类型和规模的滑坡灾害,提出了多种 有效的防治措施。例如,对于小型滑坡,可采用排水、削坡和加固等工程措施; 对于大型滑坡,可能需要采用综合性防治措施,如植被护坡、土地利用规划和管 理以及公众教育和紧急应对计划等。
在风险评估方面,意大利和法国等国家制定了详细的地质灾害风险评估指南 和规范,明确了评估流程和方法。同时,一些研究者还提出了基于GIS技术的滑 坡危险性评估模型,如“CLUE-S”模型等。这些模型综合考虑了地形、地质、气 象等因素,可对滑坡危险性进行快速评估。
农村山体滑坡解决方案
(1)制定山体滑坡应急预案,明确应急响应程序、救援队伍和物资保障;
(2)定期开展山体滑坡应急救援演练,提高应对灾害的能力;
(3)建立健全信息发布和舆论引导机制,及时回应社会关切;
(4)加强与周边地区的应急联动,提高救援效率。
四、实施保障
1.组织领导:成立山体滑坡防治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协调各方力量,确保方案顺利实施;
(3)监测预警:建立健全山体滑坡监测预警体系,及时掌握滑坡动态,为应急处置提供依据;
(4)搬迁避让:对居住在滑坡威胁区域的群众实施搬迁,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安全。
3.政策法规与管理
(1)完善山体滑坡防治相关法规,明确各部门职责,加强执法监管;
(2)建立山体滑坡防治工作协调机制,统筹协调各方力量,形成工作合力;
(2)对滑坡隐患进行风险评估,确定滑坡隐患等级;
(3)建立滑坡隐患数据库,为滑坡防治工作提供基础数据支持。
2.防治措施
(1)生态保护与植被恢复:加强植被建设,提高山区植被覆盖率,减少地表径流,降低滑坡发生的可能性;
(2)工程治理:针对不同等级的滑坡隐患,采取相应的工程措施,如抗滑桩、挡土墙、排水系统等,提高滑坡稳定性;
(4)建立健全信息发布和舆论引导机制,及时回应社会关切。
四、总结
本方案旨在为农村山体滑坡防治工作提供一套合法合规的解决方案,通过地质灾害调查评估、防治措施、政策法规与管理、应急处置与救援等方面的综合施策,降低山体滑坡灾害风险,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各地应根据实际情况,结合本方案,制定具体实施细则,确保山体滑坡防治工作取得实效。
(3)加大财政投入,保障山体滑坡防治工作经费;
(4)加强宣传培训,提高基层干部和群众的山体滑坡防治意识及自救互救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滑坡灾害治理工程技术现状滑坡灾害治理工程技术现状中国地质科学院探矿工艺研究所吴和政石胜伟张燕一、前言我国山地面积占国土面积的三分之二以上,是世界上山地灾害比较严重的国家之一。
全国共发育有特大型崩塌、滑坡191处、泥石流149处;较大型崩塌、滑坡5000多处、泥石流2000多处。
在地质灾害中,滑坡灾害分布最广、发生频率最高、危害最大,是我国地质灾害防治的主要对象。
一些地区的地质灾害已成为危害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使这些地区的经济可持续发展受到严重影响。
1999年以来,国土资源部在地质灾害多发的山地丘陵区所在省,已经部署开展了1000多个县的地质灾害普查工作。
初步查明的各类地质灾害隐患点近23万处,受威胁人口达3500多万人。
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内,防灾形势十分严峻,防灾任务更加繁重。
近年来,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投入大量资金用于包括滑坡在内的地质灾害治理。
国土资源部在“九五”期间,国家资助实施了200多项重大地质灾害勘查、100多项地质灾害工程治理。
通过近10多年的工程实践,我国在滑坡治理技术上有了较丰富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
二、滑坡治理技术发展现状1、滑坡治理常用方法我国滑坡防治工作的基本指导思想是“以人为本、预防为主、合理避让、重点治理”,而实施滑坡治理工程的基本原则是“安全可靠、技术可行、经济合理”。
治理滑坡的主要方法就防治工程措施而言有四大类:①排水;②减重反压;③支挡;④滑带改良。
(1)、排水包括将地表水引出滑坡区外的地表排水和降低地下水位的地下排水,地表排水几乎所有的滑坡治理工程都采用。
地下排水方法应用也很广泛,近年来滑坡水平钻孔群排水系统、洞—孔联合排水在我国得到了较广泛的应用,如湖北巴东黄腊石滑坡就是采用垂直排水钻孔与深部水平排水廊道相结合的洞—孔联合排水系统治理成功的范例。
(2)、减重反压主要是削减滑坡区域的物质和增加阻止滑坡产生区的物质,即砍头压脚,或减缓滑坡的总高度,即削方减载。
这种方法技术上简单易行,且加固效果好,所以应用广泛。
(3)、支挡在改变滑坡的几何形态和排水不能保证滑坡稳定的地方,常采用支挡结构物加固滑坡,其中抗滑桩、墙与锚索在我国得到了广泛应用。
抗滑桩、墙以被动承载为主,适合于对变形要求不高的滑坡防治工程;锚索为主动加固技术,适用于需严格控制变形的滑坡防治工程。
(4)、滑带改良滑带改良技术通过改变滑带土的物理力学性质,提高抗剪强度,增加抗滑能力来达到防治滑坡目的。
该技术直接切中病害“对症下药”,效果直接,发展前景良好。
但于实际操作较复杂,改良效果不易评价,在我国滑坡防治工程实践中相对应用较少。
2、滑坡治理技术的创新与发展近二十年来,我国滑坡治理技术得到了长足发展,从最初的以引进和消化吸收国外技术为主,到目前以自主创新研究为主,并取得了一些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技术。
另外,于我国滑坡灾害种类多、规模大、分布广,各项滑坡治理技术在我国拥有其他国家所无法比拟的实践优势,许多常规技术也得到了发展和突破。
我国滑坡治理技术研究的创新与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预应力锚索抗滑桩技术的创新抗滑桩是我国主要的滑坡治理方法之一。
近几年发展了锚索桩、锚索墙,改善了单纯桩、墙的被动受力状态,使其受力更合理。
把预应力锚索创新性地与抗滑桩相结合,形成新的抗滑结构—预应力锚索抗滑桩,使桩—预应力锚索组成一个联合受力体系,用锚索拉力平衡滑坡推力,改变了悬臂桩的受力机制,使桩的弯矩大大减少,桩的埋置深度变浅,达到了结构受力合理,降低工程费用,缩短工期的目的。
据资料介绍,与普通抗滑桩比,它可节省投资60%、混凝土70%、钢材80%,经济效益十分显著。
(2)、滑带土改良新型灌浆法的创新开发与应用滑坡内部加固的新型灌浆法,如采用旋喷注浆加固滑动带土,通过水泥浆液与岩土体混合、速凝、旱强,使滑体与滑面及滑床固结,改善滑动带土质特性,提高抗剪强度,从而达到稳定滑坡的目的。
如四川金堂铁路滑坡治理、成都市长安垃圾场1号滑坡治理都采用了这种方法。
(3)、微型组合抗滑桩技术的发展微型组合抗滑桩防治滑坡技术近几年在我国得到了重视和应用,微型组合抗滑桩直径小于200mm的钻孔灌注桩与桩间和邻近紧密结合的岩土体共同构成,通过充分调动和利用岩土体自身的承载能力来达到防治滑坡的目的。
于微型组合抗滑桩的空间布置较少受到限制,与工程地质环境和生态环境容易协调;且钻孔直径较小,对设备的选择和要求不高,可实现施工设备的小型化和轻便化,施工成本相对较低,故此该项技术非常适用于复杂环境条件下的地质灾害快速应急抢险治理工程,具备广阔的发展前景。
(4)、预应力锚固技术的发展预应力锚固技术自引入我国后经历20年的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承载力越来越大,从数百千牛发展为8000kN,在李家峡电站高边坡治理中锚索承载力达到10000kN;预应力锚索长度越来越长,最长达到95m;与之配套的复杂地层超深孔大吨位锚索跟管钻进技术也取得了较大的发展。
(5)、格构锚固工法的发展与预应力锚索、长大锚杆相结合的现浇混凝土格子梁锚固工法,可以提供较大的阻滑力,这些工法在近几年修建的公路边坡、三峡移民工程高边坡、滑坡的坡面治理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6)、地下排水技术的发展垂直排水钻孔与深部水平排水隧洞相结合的排水方法近几年在大型滑坡治理中得到较广泛的应用。
地下排水能大大降低孔隙水压力,增加有效正应力从而提高抗滑力,故稳定滑坡的效果极佳,如湖北巴东的黄腊石滑坡、南昆线八渡车站滑坡就采用了这种方法进行治理。
三、滑坡治理工程施工工艺及设备、材料发展现状1、滑坡治理常用设备、材料及施工工艺削坡或压坡法常用设备目前常用的方法是人工削坡,削掉的岩土需压坡时用于压坡,不需要时则外运。
所需设备主要有挖掘机、推土机和自卸式载重汽车,设备相对简单。
有时也采用爆破的方法削坡,这种方法运用的相对较少。
排水法常用设备地表排水一般为人工修建,地下排水隧道目前主要是爆破加人工开挖修建,隧道内的运输主要有轨道和轮式运输。
钻孔排水所需设备主要有回转钻机和锚固钻机。
各种抗滑桩、墙常用设备人工挖孔抗滑桩、一般都是采用人工完成,以前多是人工绞盘提升运输,今年来多配以电动卷扬机提升,在施工到坎固段时,如果可以实施爆破作业则要采用风动凿岩机或电钻进项钻孔作业,在不能够实施爆破作业时则只有靠人的体力和毅力来完成,近年来也相继研制和生产了井下专用的回转切割取芯钻机和切割机。
一些小型机具的使用,大大减轻了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工程的施工效率。
预应力锚固、钻孔排水及灌浆常用设备这三种治理方法需使用的设备如表9所示表9预应力锚固、钻孔排水及灌浆法常用设备治理方法锚固钻孔排水灌浆法、钻孔设备①锚固钻孔设备:为了适应岩土锚固工程的需要,近年来,我国一方面从瑞典、美国、德国、意大利等国引进各类履带式全液压大型钻机;另一方面坚持自己研制开发新型中、小型轻便型钻孔机械。
国产锚固钻机品种已多达40余种。
目前国内使用的钻机可分为三种类型:第一类全液压履带式大型锚固钻机:主要是从国外进口,国内只有一两个厂在生产这种钻机。
第二类旋转钻机:属于地质类钻机,它的优点是可以取岩心,缺点是钻孔过程中要用大量的水或钻进液,对于滑坡治理往往是不允许的,特别是穿过覆盖层。
旋转钻机的另一缺点是钻孔费用大钻速慢,施工效率低下。
这类钻机在滑坡治理中用得较少。
使用设备钻机、张拉和锁定设备、灌浆泵、流量计钻机钻机、灌浆泵、流量计第三类冲击回转钻机:钻进靠前端的冲击器和钻头并靠钻机施加给进推力,于破岩主要靠冲击器来完成,因此空气机是潜孔锤空气钻进中的重要动力来源,其最大的优点是凿岩速度快,施工效率高。
缺点是孔斜偏差比回转钻进大,在滑坡治理、边坡加固工程中普遍采用这类设备。
②排水钻孔设备:排水钻孔设备一般使用上述二、三类钻孔设备施工。
③灌浆孔钻孔设备:灌浆孔是指旋喷注浆法加固滑坡的钻孔。
一般使用工程类钻机钻进成孔。
采用单管或多重管喷将搅拌工具配以单液高压注浆泵来实施完成。
、锚固张拉和锁定设备:目前国内已能生产出各种荷载水平的张拉和锁定设备,已研制出能满足6000-8000KN级的张拉和锁定设备。
、锚固灌浆设备:岩土锚固灌浆所需设备主要是搅拌机和注浆泵,目前国内产品能够满足要求,有的施工单位使用进口注浆泵,旋喷注浆法加固滑坡所用的注浆机为高压旋喷注浆机,国内已研制出能满足要求的旋喷设备。
、滑坡治理常用材料滑坡治理常用材料可分为普通材料和特殊材料两种。
特殊材料用得最多的主要是预应力锚索,滑坡防治主要使用高强度、低松驰的预应力钢绞线,而钢绞线又以使用φ的较多,同时使用普通低松弛预应力钢绞线和无粘结预应力钢绞线,但以前类居多。
大多使用我国天津、江西新余等地的预应力钢丝厂生产这类钢绞线。
2、滑坡治理施工工艺、设备、材料的创新和发展我所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以来,一直致力于地质灾害有关的研究和工程实践活动,承担了“预应力锚索加固边坡技术研究”、“锚索腐蚀及其测量系统的研究”、“地质灾害多源信息预警及治理技术设备研究”、“三峡库区崩塌滑坡治理和库岸防护工程的效果评价研究”、“新型高强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抗滑桩研究”、“三峡库区高陡边坡绿色生态综合防护技术研究”等一批地质灾害治理技术项目的相继完成,为推动了地质灾害防治技术的进步作出了积极贡献。
为适应岩土锚固技术的发展,80-90年代以来研制出了多种分体式结构,移动搬迁方便、电驱动、全液压轻便式钻机,满足了市场需要。
为适应预应力锚固技术对高强度,低松驰预应力钢丝和钢绞线的需要,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初,我国一些厂家先后从国外引进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预应力钢绞线捻制和稳定化处理联合生产线,目前,我国已能生产φ3mm-φ7mm光面和刻痕、普通松驰和低松驰级的预应力钢丝、镀锌预应力钢丝;1×7-φ9mm~1×7-φ普通松驰级和低松驰级预应力钢绞线。
采用潜孔锤跟管护壁新工艺钻进松散、破碎地层,目前使用的跟管钻具有两种形式:单回转偏心扩孔跟管钻具和双回转偏心扩孔钻具,前者钻具中心钻头、偏心轴、偏心扩孔器和导正器组成,套管无单独的驱动装置,潜孔锤偏心扩孔钻头在套管之前预先钻出大于套管外径的孔,套管通过套管鞋和钻具上的装置同步跟进,实现跟管,钻进时钻具回转,偏心扩孔钻头靠惯性力和孔壁摩擦力甩出,此时钻进直径最大,需提钻时反转钻具,扩孔钻头缩回到收敛位置,使钻具能从套管中提出,瑞典的ODEX钻具就属这种类型,这种方式跟管长度有限一般为30-70米。
第二种钻具套管用专门的驱动器推进,钻进时,动力头驱动中心钻头和偏心钻头钻进,仍然依靠偏心钻头形式大于套管的孔径,套管和钻具同步回转,驱动器推动套管与钻具同步前进。
西德的钻具就属这种类型。
这种方法跟管能力强于第一种,跟管长度一般可达到60-100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