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技术应用》第二章
中职计算机网络应用基础第二章习题(四川省高职对口升学考试复习指导丛书)
![中职计算机网络应用基础第二章习题(四川省高职对口升学考试复习指导丛书)](https://img.taocdn.com/s3/m/8590643d680203d8cf2f2429.png)
项目二复习(一)填空题(请将正确的答案填写在横线内)1.在计算机局域网中,将计算机连接到网络通信介质上的物理设备是2.在计算机局域网中,网络拓扑结构主要有星状、和三种3.和广域网比,局域网主要具有覆盖范围小、传输速率、误码率三个特点4.局域网主要由、、、和等组成。
5.双绞线分为和两种,同轴电缆按抗阻特性分为和两种,按直径知小分为和,光缆按传输点模数分为和6.局域网的数据链路层分为和。
7.双绞线568B排列的顺序是8.10Base-T组成的局域网只采用中继器进行连接,最大传输距离是m。
9.5类UTP的最高传输速率为Mbps,而6类的UTP最高传输速率为Mbps。
10.光纤通常分为两类,即和其中的传输速率较快,传输距离较长。
11.以太网的介质访向控制其余产品符合标准。
12.局域网的网络结构分为和两大类13.通常可把网络传输介质分为和两大类14.双纹线是一种最常用的传输介质,两根导线相互绞在一起,可使线对之间的减至最小,比较适合距离传输15.在IEEE802局域网标准中,只定义了层两层16.局域网中最重要的一项基本技术是也是局域网设计和组成的最根本问题17.要检查“125.64.223.231”这个P地址是否连通,且按下Ctrl+C组合键才结束检查,应在命令行输入(二)单项选择题1.下列( )网络不属于局域网范畴。
A.以太网B.令牌环网C.令牌总线网D.电话交换网2.在以下几种传输介质中,属于有线传输介质的是( )A.微波B.卫星C.光纤D.红外线3.网络传输介质就是通信线路,从传输速率、传输距离及安全可靠性的角度考虑,最好的是( )A.双绞线B.同轴电缆C.光纤D.三种介质等同4.E802.5协议,即令牌环网介质访问控制协议采用的是( )的协议。
A.无冲突、无优先级B.有冲突、但无优先级C.有冲突、但有优先级D.无冲突、有优先级。
5.在IEEE802局域网标准中,IEEE802.4协议也称为( )协议。
《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课件第2章
![《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课件第2章](https://img.taocdn.com/s3/m/4bfad0b432d4b14e852458fb770bf78a65293a89.png)
C = 2W lbn 其中,W为信道的带宽(以Hz为单位),n为一个脉冲信 号代表的有效状态数。
奈氏准则描述的是有限带宽、无噪声信道的最大数据 传输速率与信道带宽之间的关系。如考虑信道噪声问题, 可用香农(Shannon)定律来表述,它描述了有限带宽、有随 机热噪声信道的最大数据传输速率与信道带宽、信号噪声 功率比之间的关系。信道的最大信息传输速率为C:
模拟数据反映的是连续消息,如话音和图像等。话音 的声压是时间的连续函数。数字数据反映的是离散消息, 就是用一系列符号代表的消息,而每个符号只可以取有限 个值。数字数据在传送时,一段时间内传送一个符号,因 此在瞬间内数据是离散的。因此,用来反映取值上离散的 文字或符号的数据是数字数据。
信号(Signal)是数据的电编码或电磁编码。它分为两种: 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模拟信号是一种连续变化的电信号, 它用电信号模拟原有消息。
在数据通信系统中,传输信息的通路称为“信道”。 信道一般都是用来表示向某一个方向传送信息的媒体。在 计算机网络中,有物理信道和逻辑信道之分。根据传输介 质是否有形,物理信道可以分为有线信道和无线信道。如 果按照信道中传输的数据信号的类型来分,物理信道又可 以分为模拟信道和数字信道。模拟信道传输的是模拟信号, 而数字信道直接传输二进制数字脉冲信号。
图2-5 异步方式字符结构
(2) 同步方式。如图2-6所示。发送前,发送端和接收端 应先约定同步字符的个数及每个同步字符的代码,以便实 现接收与发送的同步。
图2-6 同步传输
4.数据传输类型 1) 基带传输 由计算机或数字终端产生的信号是一连串的脉冲信号,它 包含有直流、低频和高频等组成分量。
模拟信道的容量指信道传输信号的可接收频率范围, 其带宽为传输信号的最高频率和最低频率的差值。如话音 电路接收的语音频率为300~3400 Hz,则其带宽为3400 300 = 3100 Hz(一般话音电路带宽取4 kHz)。
《网络技术应用》教案
![《网络技术应用》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ba78ff8732d4b14e852458fb770bf78a64293a14.png)
《网络技术应用》全套教案第一章:网络基础知识1.1 教学目标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定义、功能和分类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基本组成和拓扑结构理解网络协议和分层模型的概念1.2 教学内容计算机网络的定义和功能计算机网络的分类计算机网络的基本组成网络拓扑结构网络协议和分层模型1.3 教学方法讲授法案例分析法小组讨论法1.4 教学资源PPT课件网络技术应用案例网络拓扑结构图1.5 教学评价课堂问答小组讨论报告课后作业第二章:网络设备与网络介质2.1 教学目标掌握常见网络设备的功能和作用了解网络介质的类型和特点学会使用网络设备搭建简单网络2.2 教学内容常见网络设备:交换机、路由器、网关、防火墙等网络介质:双绞线、同轴电缆、光纤、无线电波等网络设备搭建简单网络2.3 教学方法讲授法实操演示法小组实践法2.4 教学资源PPT课件网络设备实物网络搭建实操环境2.5 教学评价实操考试小组实践报告课后作业第三章:TCP/IP协议栈3.1 教学目标理解TCP/IP协议栈的组成和作用掌握IP地址、子网掩码、网关的概念和计算方法学会使用网络诊断工具3.2 教学内容TCP/IP协议栈的组成:IP协议、TCP协议、UDP协议、ICMP协议等IP地址、子网掩码、网关的概念和计算方法网络诊断工具的使用:ping、tracert、netstat等3.3 教学方法讲授法实操演示法小组讨论法3.4 教学资源PPT课件网络诊断工具软件网络搭建实操环境3.5 教学评价实操考试小组讨论报告课后作业第四章:局域网技术4.1 教学目标掌握局域网的基本技术和应用了解局域网的组网方法和拓扑结构学会局域网的规划与设计4.2 教学内容局域网的基本技术:共享式局域网、交换式局域网、无线局域网等局域网的拓扑结构:总线型、环型、星型、树型等局域网的规划与设计4.3 教学方法讲授法实操演示法小组讨论法4.4 教学资源PPT课件网络设备实物网络搭建实操环境4.5 教学评价实操考试小组实践报告课后作业第五章:网络互联设备与技术5.1 教学目标理解网络互联设备的作用和功能掌握网络互联技术的基本原理学会使用网络互联设备搭建互联网络5.2 教学内容网络互联设备:路由器、交换机、网关、防火墙等网络互联技术:静态路由、动态路由、VLAN、NAT等网络互联设备搭建互联网络5.3 教学方法讲授法实操演示法小组讨论法5.4 教学资源PPT课件网络设备实物网络搭建实操环境5.5 教学评价实操考试小组实践报告课后作业第六章:互联网应用6.1 教学目标了解互联网的基本服务与应用掌握常见的互联网应用协议学会使用互联网进行信息检索与交流6.2 教学内容互联网的基本服务:电子邮件、文件传输、远程登录等常见的互联网应用协议:、FTP、SMTP、POP3等互联网信息检索与交流工具:搜索引擎、在线交流工具、社交网络等6.3 教学方法讲授法实操演示法小组讨论法6.4 教学资源PPT课件互联网应用软件网络搭建实操环境6.5 教学评价实操考试小组讨论报告课后作业第七章:网络安全与管理7.1 教学目标理解网络安全的重要性掌握网络安全的基本原理与技术学会网络管理与维护的基本方法7.2 教学内容网络安全概述:安全威胁、安全策略等网络安全技术:防火墙、入侵检测、加密算法等网络管理:网络监控、故障排查、性能优化等7.3 教学方法讲授法实操演示法小组讨论法7.4 教学资源PPT课件网络安全与管理软件网络搭建实操环境7.5 教学评价实操考试小组实践报告课后作业第八章:网络编程与应用开发8.1 教学目标理解网络编程的基本概念掌握网络应用开发的流程与方法学会使用网络编程接口8.2 教学内容网络编程基础:套接字编程、多线程编程等网络应用开发:客户端/服务器模型、Web应用开发等网络编程接口:Socket API、协议等8.3 教学方法讲授法实操演示法小组讨论法8.4 教学资源PPT课件网络编程与开发软件网络搭建实操环境8.5 教学评价实操考试小组讨论报告课后作业第九章:云计算与大数据技术9.1 教学目标了解云计算与大数据的基本概念掌握云计算与大数据的基本技术了解云计算与大数据的应用场景9.2 教学内容云计算基本概念:IaaS、PaaS、SaaS等大数据技术:数据采集、数据存储、数据分析等云计算与大数据应用场景:在线教育、智能医疗、智慧城市等9.3 教学方法讲授法实操演示法小组讨论法9.4 教学资源PPT课件云计算与大数据软件网络搭建实操环境9.5 教学评价实操考试小组实践报告课后作业第十章:网络技术发展趋势10.1 教学目标了解网络技术的发展历程掌握当前网络技术的发展趋势展望未来网络技术的应用前景10.2 教学内容网络技术的发展历程:从ARPANET到互联网当前网络技术的发展趋势:5G、物联网、边缘计算等未来网络技术的应用前景:虚拟现实、增强现实、无人驾驶等10.3 教学方法讲授法小组讨论法案例分析法10.4 教学资源PPT课件网络技术发展案例网络搭建实操环境10.5 教学评价小组讨论报告课后作业课堂问答重点和难点解析1. 网络基础知识:理解计算机网络的定义、功能和分类,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基本组成和拓扑结构,理解网络协议和分层模型的概念。
《网络技术及应用》课件
![《网络技术及应用》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871069d29ea81c758f5f61fb7360b4c2f3f2a6f.png)
什么是网络技术
01
定义
网络技术是一种将计算机、终端设备、应用程序和数据等资源通过通信
链路连接起来,实现信息交换、资源共享和协同工作的技术。
02 03
组成要素
网络技术主要由硬件、软件、协议和通信链路等组成,其中硬件包括路 由器、交换机、网关等设备,软件包括操作系统、应用软件等,协议则 是实现不同设备之间通信的规则和标准。
04
互联网接入技术
BIG DATA EMPOWERS TO CREATE A NEW
ERA
ADSL与光纤接入
ADSL(非对称数字用户线)
利用现有的电话线进行宽带数据传输,上行和下行带宽不对称,适合家庭和小 型企业使用。
光纤接入
利用光纤作为传输介质,提供高速、大容量的数据传输,是未来互联网接入的 主要发展方向。
以太网帧结构
以太网帧是数据传输的基本单位,它由目标地址、源地址、类型/ 长度、数据和校验和等部分组成。
以太网标准
以太网标准包括10BASE5、10BASE2、10BASE-T和100BASE-TX等 ,分别支持不同的传输速率和距离。
无线局域网(WLAN)
WLAN概述
无线局域网是一种利用无线通信技术构建的局域网,它具 有移动性强、灵活部署等优点。
随着数据传输速率的不断提高,出现 了光纤、宽带、无线等技术,推动了 高速网络技术的发展。
开放式标准化网络
20世纪80年代,随着TCP/IP协议的广 泛应用,互联网逐渐形成,并逐步发 展成为一个全球性的开放式标准化网 络。
网络技术的应用场景
办公自动化
通过网络技术实现企业 内部信息的快速传递和 共享,提高工作效率。
THANKS
感谢观看
第二章 数据库管理与网络应用
![第二章 数据库管理与网络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3fb4574bc850ad02de804113.png)
第二章 数据库管理与网络应用
第一节 数据库基础知识 一、数据管理技术的发展
数据管理技术的发展过程大致可分如下四个阶段: 人工管理阶段 文件系统阶段 这一阶段的特点: 数据库系统阶段 (1)数据以文件形式可以长期保存在计算机中并由操作系统 来管理,文件组织方式由顺序文件逐步发展到随机文件 高级数据库技术阶段 (2)操作系统的文件管理系统提供了对数据的输入和输出操 作接口,即提供数据存取方法。 (3)一个应用程序可以使用多个文件,一个文件可被多个应 用程序使用,数据可以共享。 (4)数据仍然是面向应用的,文件之间彼此孤立,不能反映 数据之间的联系,因而仍存在数据大量冗余和不一致性
第二章 数据库管理与网络应用
第一节 数据库基础知识 四、数据库系统的组成
(三)操作系统 主要负责计算机系统的进程 管理、作业管理、存储器管 理、设备管理以及文件管理 等,因此可以给DBMS的数据 组织、管理和存取提供支持。
(四)数据库应用系统
(五)数据库应用开发工具 (六)数据库管理员及其他人员(DBA)
数据管理技术的发展过程大致可分如下四个阶段: 人工管理阶段 文件系统阶段 数据库系统阶段 高级数据库技术阶段 具有代表性的是
分布式数据库
面向对象数据库
第二章 数据库管理与网络应用
第一节 数据库基础知识 一、数据管理技术的发展
数据管理技术的发展过程大致可分如下四个阶段: 人工管理阶段 文件系统阶段 数据库系统阶段 高级数据库技术阶段 具有代表性的是
(5)有功能强大的关系数据库语言SQL的支持。
第二章 数据库管理与网络应用
第一节 数据库基础知识 三、数据库模型
(三)面向对象模型(Object—Oriented Model) 在面向对象的数据模型中,最重要的概念是对象(Object) 和类(Class)。 面向对象数据 模型比网状、 层次、关系数 据模型具有更 加丰富的表达 能力。
Internete及其应用第二章练习题(2)
![Internete及其应用第二章练习题(2)](https://img.taocdn.com/s3/m/c94e29d0c1c708a1284a442a.png)
《Internet及其应用》第二章练习题(3)一、单选题1.下面( )服务Internet上没有。
A)网上商店B)网上图书馆C)网上桑拿浴D)网上医院2.WWW起源于( )。
A)美国国防部B)美国科学基金会C)欧洲粒子物理实验室D)英国剑桥大学3.以下哪一项不属于因特网服务?( )A)Gopher B)WAIS C)EMS D)Archie4.Sun中国公司网站上提供了Sun全球各公司的链接网址,其中 表示SUN( )公司的网站。
A)中国B)美国C)奥地利D)匈牙利C/ISI的保罗.莫卡佩特里斯,发明一种转换系统,使我们可以使用自己熟悉的语言,让电脑把这种语言转换成电脑能懂的数学式的IP地址,这个系统被称作( )。
A)“域名换换系统” B)“域名与IP转换系统”C)“IP转换系统” D)“域名系统”(DNS)6..HTML的正式名称是( )。
A)主页制作语言B)超文本标识语言C)WWW编程语言D)JAVA语言7.IP地址是一串很难记忆的数字,于是人们发明了( ),给主机赋予一个用字母代表的名字,并进行IP地址与名字之间的转换工作。
A)DNS域名系统B)WINDOWS NT系统C)UNIX系统D)数据库系统[A]8.因特网是一个( )。
A)大型网络B)国际购物C)电脑软件D)网络的集合9.在浏览WEB网的过程中,如果你发现自己喜欢的网页并希望以后多次访问,应当使用的方法是为这个页面( )。
A)建立地址簿B)建立浏览C)用笔抄写到笔记本上D)放到收藏夹中10.如果想把一文件传送给别人,而对方又没有FTP服务器,最好的办法是使用( )。
A)E-mail B)Gopher C)WWW D)WAIS11.超文本之所以称之为超文本,是因为这因为它里面包含有( )。
A)图形B)声音C)与其它文本链接的文本D)电影12.下面是一些因特网上常见的文件类型,请指出哪个文件类型一般代表WWW页面文件?( )A)htm或html B)txt或text C)gif或jpeg D)wav或au13.超级链接可以是文件中的( ),以下哪项有错?A)一个词B)一个词组C)一种颜色D)一幅图像14.IP地址由一组( )的二进制数字组成。
《计算机网络应用技术教程》习题解答
![《计算机网络应用技术教程》习题解答](https://img.taocdn.com/s3/m/9edf5987e53a580216fcfecc.png)
《计算机网络应用技术教程》习题解答第1 章计算机网络概论单项选择题答案1.B 2.D 3.A 4.C 5.A 6.D7.C 8.B 9.D 10.B 11.C 12.A13.D 14.A 15.C 16.B 17.A 18.B19.D 20.C 21.B 22.D 23.C 24.A25.D 26.B 27.A 28.C 29.D 30.C31.B 32.A 33.B 34.C 35.A 36.A37.C 38.B填空题答案1.(1) ARPANET (2) 分组交换2.远程联机系统3.(1) 计算机网络(2) 计算机通信网络(3) 分布式计算机系统4.(1) 共享资源(2) 互联(3) 自治计算机系统5.(1) 硬件(2) 软件(3) 数据6.(1) 资源子网(2) 通信子网7.(1) 主机(2) 终端8.(1) 通信控制处理机(2) 通信线路(3) 传输(4) 转发9.(1) 网络体系结构(2) 开放系统互连或OSI10.(1) 国家信息基础设施或NII (2) 信息高速公路11.(1) 主从关系(2) 连网(3) 独立12.(1) 结点(2) 通信线路(3) 网络结构13.(1) 广播式(2) 点-点式14.(1) 局域网(2) 城域网(3) 广域网15.(1) 数据交换(2) 语法(3) 语义(4) 时序16.(1) 相邻层(2) 交换信息17.(1) 体系结构(2) 服务定义(3) 协议规则说明18.(1) 下层(2) 上层19.(1) 星型拓扑(2) 环型拓扑(3) 树型拓扑(4) 网状拓扑20,(1) 原语(2) 协议数据单元21.(1) 物理层(2) 数据链路层(3) 网络层(4) 传输层(5) 应用层222.路由选择23.(1) 通信子网(2) 传输介质24.(1) 报文(2) 分组(3) 帧25.(1) 应用层(2) 传输层(3) 互联层(4) 主机-网络层26.(1) 应用层(2) 传输层(3) 网络层27.(1) TCP 协议(2) UDP 协议28.(1) 面向连接(2) 无连接29.(1) TCP 协议(2) UDP 协议(3) TCP 协议和UDP 协议30.(1) Telnet (2) FTP (3) SMTP31.(1) 抽象(2) 功能32.(1) 易于实现(2) 有利于标准化33.(1) 几何关系(2) 结构关系(3) 点(4) 线34.(1) 分组交换(2) 公用分组交换网35.(1) 表示层(2) 会话层36.(1) TCP/IP 协议(2) 早37.(1) 通信子网(2) 路由器38.(1) 长度(2) 分组39.(1) 网络拓扑(2) 网络性能(3) 系统可靠性(4) 通信费用40.(1) 源(2) 目的(3) 路由选择41.(1) 协议数据单元或PDU (2) 协议控制信息或PCI (3) 服务数据单元或SDU问答题答案1.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可以划分为几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什么特点?答:计算机网络发展可以划分为4 个阶段。
网络技术应用练习题复习题
![网络技术应用练习题复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2f2e06e5a45177232f60a294.png)
信息技术《网络技术应用》(分章节练习题)第一章网络能为我们做什么1. FTP服务器提供匿名登录,其用户名一般采用的是( )A. FTPB. TelnetC. anonymousD. Internet2. 常用窗口式的FTP客户端软件是( )A. WordB. CuteFTPC. CtermD. WPS3. 病人坐在家中打开电脑进入网上病情诊断的网址,医生便可以对病人的身体进行常规诊断,这种应属于()A. 远程医疗B. 自动控制C. 虚拟现实D. 网络计算4. 随着因特网技术的发展,因特网的交流已经做到()A. 仅文字交流B. 仅声音交流C. 仅图像交流D. 文字、声音、图像皆可5. 下列方法设置的密码,你认为最安全的密码是()A. 以8位数字作为密码B. 以8个字母作为密码C. 以字母和数字组成的8个字符作为密码D. 都一样,因为都是8位密码6. 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A. 非对称密钥(公开密钥)加密算法在加密与解密中采用不同的密钥B. 软件防火墙是通过纯软件件的方式来实现,价格便宜,个人用户较多使用这类防火墙C. 计算机病毒是某些人利用计算机软件和硬件所固有的脆弱性编写的D. 对称密钥加密算法的特点是运算量大、速度快,安全强度高7. 下列不属于元搜索引擎特点的是()A. 搜索时,用户必须多次提交搜索请求B. 可利用多个搜索引擎,同时搜索多个数据库C. 目前一般只支持AND、OR、NOT等较低级的操作D. 为了借用尽可能多的搜索引擎,一般只使用简单、直接的搜索策略8. 危害信息安全的两大源头是病毒和黑客,黑客是()A. 计算机编程的高手B. Cookies的发布者C. 网络的非法入侵者D. 信息垃圾的制造者9. 以下不属于计算机安全措施的是()A. 及时下载并安装操作系统漏洞补丁程序B. 安装并定时升级正版杀毒软件C. 安装软件防火墙D. 不将电脑联入互联网(因特网)10.某站点深受大学生的喜爱,他们可以在站点上发帖子,发信件进行交流和讨论.据此,你认为该网站体现了因特网的哪些应用功能( )A. FTP和BBSB. BBS和E-mailC. Telnet和E-mailD. E-mail和FTP11. 以下因特网服务功能的缩写对应的中文名称是:E-mail;FTP;Telnet;BBS;WWW1. 文件传输2. 电子公告牌系统(论坛)3. 电子邮件4. 信息检索(万维网服务)5. 远程登录()A. 21534B. 35124C. 31524D. 2513412. 下列关于计算机病毒的叙述中,错误的一条是()A. 计算机病毒具有潜伏性B. 计算机病毒具有传染性C. 感染病毒的计算机具有对病毒的免疫力D. 计算机病毒是一个特殊的寄生程序13. CIHv1. 4病毒破坏微机的BIOS,使微机无法启动。
七年级上册信息技术第二章第一节《计算机网络》
![七年级上册信息技术第二章第一节《计算机网络》](https://img.taocdn.com/s3/m/94496c1d3d1ec5da50e2524de518964bcf84d2df.png)
目 录
• 计算机网络概述 • 计算机网络组成 • 计算机网络的功能 • 计算机网络的应用 • 网络安全与防护
01 计算机网络概述
计算机网络定义
计算机网络
由若干个计算机及其外部设备, 通过通信线路互联,按照一定的 网络协议进行数据通信,实现资
源共享的系统。
05 网络安全与防护
网络安全的重要性
01
02
03
信息保密
保护个人和企业敏感信息 不被非法获取和利用。
系统可用性
确保网络服务的正常运行, 避免因攻击导致的服务中 断。
维护声誉
保障个人和企业的声誉不 受网络攻击的损害。
常见的网络威胁
病毒与恶意软件
通过电子邮件、下载等 方式传播,破坏系统文
件、窃取信息。
设置复杂且独特的密码,定期更换。
数据备份与恢复
定期备份重要数据,确保在遭受攻击后能迅 速恢复。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硬件组成
01
02
03
04
计算机
包括服务器、个人电脑、工作 站等,是网络的基本组成部分
。
网络设备
包括路由器、交换机、集线器 等,用于连接计算机和传输数
据。
传输介质
包括光纤、双绞线、同轴电缆 等,用于传输数据。
接口设备
包括网卡、调制解调器等,用 于连接计算机和网络设备。
软件组成
网络操作系统
如Windows Server、Linux等 ,用于管理网络资源、提供网
议)接收邮件。
电子邮件已成为现代人日常生活中的重 要通信工具,人们可以使用电子邮件进 行工作交流、商务联系、亲友联系等活
《计算机网络技术与Internet应用(第二版2》习题答案
![《计算机网络技术与Internet应用(第二版2》习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fa093444431b90d6d85c715.png)
二
1. C
2. C
3. A
4. B
5. C
6. C
7. C
8. C
9. A
第
1
(1)请求、断开。
(2)HTTP、HTML
(3)文本、二进制
(4)统一资源定位器、cn
(5)TELNET
(6)简单邮件传输
(7)ARPANET
(8)分组交换
(9)地理模式、组织模式
(10)Internet服务器(资源子网)、Internet用户、通信子网
接收到的数据信息为110111001(含校验码)。
生成多项式G(x)=X4+X3+1=11001。(x后面的数字为次方的意思)
110111001÷11001,得出R(x)=10,由于CRC-4的校验码为4位(r为G(x)的最高次幂,r=4),即0010。
本题考查CRC校验的基本概念。
第
一
(1)网络地址、主机地址
(2)远程登录Telnet服务中,用户端计算机是以什么方式登录到Internet主机上的?它是如何解决异型计算机系统的互操作问题的?
答:Internet中的用户远程登录是指用户使用Telnet命令,使自己的计算机暂时成为远程计算机的一个仿真终端的过程。一旦用户成功地实现了远程登录,用户使用的计算机就可以像一台与对方计算机直接连接的本地终端一样进行工作。
《
第
一、
1.面向终端阶段、面向计算机通信网络阶段、面向应用(标准化)网络阶段、面向未来的高速计算机网络
2.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
3.分组(Packet)
4.“开放系统互连基本参考模型”(Open System Interconnection Basic Reference Model)
信息技术选修模块《网络技术应用》复习题
![信息技术选修模块《网络技术应用》复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0102133d33d4b14e8424687f.png)
信息技术选修模块《网络技术应用》复习题一、选择题〔第一章,不分单项选择多项选择〕1、生活中〔〕使用了电脑网络。
A 浏览网页B 收发电子邮件C 网上聊天D 在线游戏2、电脑网络是由〔〕构成的。
A 两台或两台以上独立的电脑B 传输介质C 通信设备D 网络软件3、一般地,人们以网络规模〔作用范围〕的大小作为网络的分类依据,将电脑网络分为〔〕。
A 局域网B 广域网C 城域网D 星型网4、一般,局域网的覆盖范围最大不会超过〔〕KM。
A 10B 60C 100D 10005、电脑网络的发展过程为〔〕。
A 面向终端的网络、面向通信的网络、面向应用的电脑网络、网络广泛应用与进一步发展阶段B 面向通信的网络、面向终端的网络、面向应用的电脑网络、网络广泛应用与进一步发展阶段C 面向应用的电脑网络、面向通信的网络、面向终端的网络、网络广泛应用与进一步发展阶段D 网络广泛应用与进一步发展阶段、面向通信的网络、面向终端的网络、面向应用的电脑网络6、常见的组网策略有〔〕。
A 对等网B 局域网C 总线网D 服务器—客户机网络7、对等网有哪些优点〔〕。
A 对等网中的电脑既是资源的提供者又是资源的使用者B 有集中共享文件的地方,资源集中C 不依靠中心服务器提供资源,不必额外购买服务器D 能提供多种服务,如文件服务、打印服务、邮件服务、数据库服务等8、常见的有线传输介质有〔〕。
A 微波B 光纤C 同轴电缆D 双绞线9、在传输介质中,抗干扰能力最强的是( )。
A 微波B 光纤C 同轴电缆D 双绞线10、常用的网络连接设备有〔〕。
A 中继器B 集线器C 交换机D 路由器11、“因特网”定义为假设干网络间的一种联接,使用的是( )协议。
A TCP/IPB NETBEUIC IPX/SPXD NETWARE12、在网络上只要有一个结点故障就可能会使整个网络瘫痪的网络结构是( )。
A 星型B 总线型C 环型D 分布式网络13、国际标准化组织制订(ISO)的开放式系统互连(OSI)模型共有七层,由低层到高层依次为( )A 物理层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应用层B 物理层网络层传输层网络层表示层会话层应用层C 应用层表示层会话层传输层网络层链路层物理层D 应用层会话层传输层网络层表示层物理层链路层14、OSI层次模型的优点是〔〕。
IP地址及其管理
![IP地址及其管理](https://img.taocdn.com/s3/m/f7f119f9f9c75fbfc77da26925c52cc58ad69054.png)
《IP地址及其管理》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是选修《网络技术应用》第二章第二节的内容,在前面章节中,对计算机网络的拓扑结构、连接设备、网络协议等计算机网络的基本内容进行的介绍。
在本章节之后,还要学习域名的管理和应用,及因特网信息的应用。
本节课的内容是前面知识的基础上,进行计算机信息交流原理层面的学习。
这一节偏重于抽象枯燥的理论知识,主要介绍IP地址的格式、分类、管理及发展趋势,还有子网掩码等网络术语,理论性较强,且学生在使用网络或上网时很少接触到,但网络从没离开过IP地址。
在本节课的讲解中,要多结合实际操作。
为后面因特网的应用的学习,做好铺垫。
二、教学目标分析知识与技能目标:1.理解IP的概念及特征2.了解IP地址的结构、划分及分类3.学会查找和修改IP地址的方法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网络自主查找“IP地址查找和修改的方法”,提升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通过小组合作完成任务提高合作探究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激发对网络技术的兴趣。
2.通过拓展材料自主学习,提升自己的信息素养。
三、学情分析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高二的学生,在本节课之前,学生已经了解计算机的存储原理、二进制与十进制的转换,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发展过程及路由器等计算机网络连接设备的功能,对计算机网络有一个大体的概念。
就本节课知识而言,学生对计算机网络的部分应用及IP 地址有了初步的了解,但对IP地址的定义、格式及分类,却知之甚少。
从能力和素养看,他们有一定的信息素养,但遇到问题时,缺乏利用信息技术来解决问题的能力,更缺乏自觉的信息行为。
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查找和修改IP地址的方法。
2.IP地址的格式和分类。
教学难点:IP地址的格式和分类。
五、教学方法分析在多媒体网络机房上课,利用激发兴趣法、讲授法、任务驱动法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采取小组合作、自主探究等学习方法开展教学。
六、教学过程(一)导入创设情境:延吉民警通过IP地址追踪嫌疑人5小时破案追回价值万元财物7月21日,延吉市公安局公园派出所民警仅用5个小时就破获一起涉及万元的入室盗窃案。
《计算机网络技术及应用》教材部分复习提纲2014版
![《计算机网络技术及应用》教材部分复习提纲2014版](https://img.taocdn.com/s3/m/8e1b738f71fe910ef12df884.png)
《计算机网络技术及应用》复习提纲一、教材内容复习资料1.第一章⏹计算机网络定义:计算机网络是将分散在不同地点且具有独立功能的起来,在网络协议和软件的支持下进行数据多个计算机系统,利用通信设备和线路相互连接通信,实现资源共享的计算机系统的集合。
1.两台或两台以上的计算机相互连接起来才能构成网络。
网络中的各计算机具有独立功能。
2.计算机之间要通信,要交换信息,彼此就需要有某些约定和规则,这些约定和规则就是网络协议。
网络协议是计算机网络工作的基础。
3.网络中的各计算机间进行相互通信,需要有一条通道以及必要的通信设备。
通道指网络传输介质,它可以是有线的(如双绞线,同轴电缆线等),也可以是无线的(如激光、微波等)。
通信设备是在计算机与通信线路之间按照一定通信协议传输数据的设备。
4.计算机网络的主要目的是实现计算机资源共享,使用户能够共享网络中的所有硬件、软件和数据资源。
⏹计算机网络分类按地理覆盖范围分类:局域网(Local Area Network 简称LAN)城域网(Metropolitan Area Network 简称MAN)广域网(Wide Area Network 简称WAN)按通讯介质分类:有线网(双绞线网、同轴线网、光纤网)无线网(微波通信、激光通信、卫星通信、红外线按通信传播方式分类:点对点传输方式的网络:由一对对机器间的多条传输链路构成。
信源与信宿之间的通信需经过一台和多台中间设备进行传输。
广播方式网络:一台计算机发送的信息可被网络上所有的计算机接收。
按拓扑结构分类:常用络拓扑结构:总线、星型、环形、树型等其它分类方式(详见教材)按网络的传输速率分类按网络中使用的操作系统分类按网络带宽分类按交换方式分类⏹计算机网络的功能1.数据通信:数据通信是计算机网络最基本的功能。
(1)传输文件(2)电子邮件、IP电话、视频会议、信息发布、交互式娱乐、音乐2.资源共享:组建计算机网络的主要目的是资源共享。
计算机网络安全与应用技术第二章-DES
![计算机网络安全与应用技术第二章-DES](https://img.taocdn.com/s3/m/a85502fd941ea76e58fa04b4.png)
在接下来的十年中,德国军队大约装备 了三万台ENIGMA。谢尔 比乌斯的发明使 德国具有了最可靠的加密系统。在第二次 世界大战开 始时,德军通讯的保密性在当 时世界上无与伦比。似乎可以这样说, ENIGMA在纳粹德国二战初期的胜利中起到 的作用是决定性的,但是 我们也会看到, 它在后来希特勒的灭亡中扮演了重要的角 色。
密码学入门
M-209是哈格林对C-36改进后的产品,由SmithCorna负责为美国陆军生产。它的密码周期达到 了101,105,950。
密码学入门
转轮密码机ENIGMA, 由Arthur Scherbius于 1919年发明,面板前有 灯泡和插接板;4轮 ENIGMA在1944年装备 德国海军,使得英国从 1942年2月到12月都没 能解读德国潜艇的信号。
键盘、转子和显示器由电线相连,转子本身也集成 了6条线路(在 实物中是26条),把键盘的信号对应到 显示器不同的小灯上去。在示 意图中我们可以看到, 如果按下a键,那么灯B就会亮,这意味着a被加 密成了 B。同样地我们看到,b被加密成了A,c被加密成了D, d被加密 成了F,e被加密成了E,f被加密成了C。于是 如果我们在键盘上依次键 入cafe(咖啡),显示器上就 会依次显示DBCE。这是最简单的加密方 法之一,把每 一个字母都按一一对应的方法替换为另一个字母,这样 的加密方式叫做“简单替换密码”。
密码学入门
英国的TYPEX打字密码机,是德国3轮ENIGMA 的改进型密码机。它在英国通信中使用广泛,且 在破译密钥后帮助破解德国信号。
密码学入门
在线密码电传机Lorenz SZ 42,大约在1943年 由Lorenz A.G制造。英 国人称其为“tunny”, 用于德国战略级陆军司 令部。SZ 40/SZ 42加 密因为德国人的加密错 误而被英国人破解,此 后英国人一直使用电子 COLOSSUS机器解读 德国信号。
《计算机网络技术及应用》习题答案
![《计算机网络技术及应用》习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b47dbf56137ee06eff9187e.png)
《计算机网络技术及应用》习题答案第1章计算机网络概述1. 单选题(1) B (2) C (3) A (4) C (5) A2.多选题(1) ABD (2) AB (3) AD (4) ABC (5) AD (6) ABC (7) ABD (8) ABC3.判断题(1) F (2) F (3) F (4) F (5) F4.简答题(略)第2章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1. 单选题(1) C (2) A (3) D (4) A (5) C2.多选题(1) ABD (2) ABD (3) BD (4) ABD (5) AC3.判断题(1) F (2) F (3) T (4) F (5) F (6) F4.简答题(略)第3章局域网技术1.选择题(1)下面不属于网络基本的拓扑结构的是 A 。
A.直线型 B.线型 C.环型 D.星型(2) 影响局域网络的三种主要技术是 C 。
A.传输介质、拓扑结构,通信协议B.传输介质、拓扑结构,通信规程C.传输介质、拓扑结构,访问控制方式(3) 局域网络标准对应OSI模型的 B 层。
A.下2层B.下3层C.下4层D.上3层(4) 100Base-Fx 的意思是100Mbps的基带传输方式,用的介质是 A 。
A.光纤B.双绞线C.同轴电缆D.微波(5) 连接局域网的两个不同网段应该选用_(1)B_,当有不同网络层地址的两个局域网相连是用_(2)C_。
(1)A.中继器 B.网桥 C.路由器 D.网关(2)A.中继器 B.网桥 C.路由器 D.网关(6)计算机网络可分为两个子网,即 D 。
A.物理和逻辑子网B.通信和应用子网C.物理和虚拟子网D.通信和资源子网(7) Internet的网络拓扑结构是一种 C 结构。
A.星型B.树状C.网状D.树状(8) 在10Base-T标准中,Hub通过RJ45接口与计算机连线距离不超过 A 米。
A.100B.200C.300D.400(9) 虚拟局域网与哪种技术密切相关(B) 。
计算机网络安全与应用技术第二章-MD5
![计算机网络安全与应用技术第二章-MD5](https://img.taocdn.com/s3/m/e654381ba76e58fafab003b4.png)
步骤3:初始化 缓冲区。 步骤 :初始化MD缓冲区。一个 缓冲区 一个128位MD缓冲区用以保存中间和 位 缓冲区用以保存中间和 最终散列函数的结果。它可以表示为4个 位的寄存器 位的寄存器(A,B,C,D)。 最终散列函数的结果。它可以表示为 个32位的寄存器 。 寄存器初始化为以下的16进制值 进制值。 寄存器初始化为以下的 进制值。 A = 67452301 B = EFCDAB89 C = 98BADCFE D = 10325476
到此为止,我们已经得到一个 位的整倍数长度的新的消息 位的整倍数长度的新的消息。 到此为止,我们已经得到一个512位的整倍数长度的新的消息。可以 表示为L个 位的数据块: 其长度为L× 表示为 个512位的数据块:Y0,Y1,…,YL-1。其长度为 ×512bits。令N=L×16,则长 位的数据块 。 × 则长 度为N个 位的字 位的字。 表示以字为单位的消息表示。 度为 个32位的字。令M[0…N-1]表示以字为单位的消息表示。 表示以字为单位的消息表示
解:K个数(1~365)任意两数均不相同的取值方式: 个数( 个数 )任意两数均不相同的取值方式: 365x364x……x(365-k+1)=365!/(365-k)! !( ) K个数(1~365)任意取值的取值方式: 个数( 个数 )任意取值的取值方式: 365K 所以: K个数(1~365)至少有两个数相同的概率为: 所以: 个数( )至少有两个数相同的概率为: 个数 1- 365!÷(365-k)!÷ 365K ! )÷
1 认证与认证系统
抗击被动攻击的方法前面已介绍过加密, 抗击被动攻击的方法前面已介绍过加密,本 章介绍的消息认证则用来抗击主动攻击。 章介绍的消息认证则用来抗击主动攻击。消息认 证是一个过程,用以验证接受消息的真实性 验证接受消息的真实性( 证是一个过程,用以验证接受消息的真实性(的 确是由它声称的实体发来的)和完整性( 确是由它声称的实体发来的)和完整性(未被篡 插入、删除), ),同时还用于验证消息的顺序 改、插入、删除),同时还用于验证消息的顺序 性和时间性(未重排、重放、延迟), ),此外还需 性和时间性(未重排、重放、延迟),此外还需 要考虑业务的不可否认性。 要考虑业务的不可否认性。 可以通过数字签字实现消息的不可否认性, 可以通过数字签字实现消息的不可否认性, 数字签字同时也是一项认证技术, 数字签字同时也是一项认证技术,也可用于抗击 主动攻击。 主动攻击。 消息认证机制和数字签名机制都可以产生认 证符。认证符是用于认证消息的数值。 证符。认证符是用于认证消息的数值。
高中信息技术_十进制与二进制间的转换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高中信息技术_十进制与二进制间的转换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f316d059de80d4d8d15a4fa4.png)
十进制与二进制间的相互转换——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节课为教科版《网络技术应用》第二章《因特网的组织与管理》第二节内容之前的知识拓展,在教材中没有具体讲解,可是本课内容是高中信息技术学业水平考试中的考点,同时也是信息技术教学中的一个常规知识点。
是第二节《IP地址及其管理》知识的基础与铺垫,在教学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学情分析】高二学生本就具有一定的理解能力,同时具备一些网络应用方面的知识,但是对网络理论的学习还需加强。
以高二学生现在的认知结构还不是很容易理解,而且直接引入什么“按权相加”的方法,学生必定听得一头雾水。
因此,本课时由浅入深,首先给出这些概念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接受、消化吸收本节课的知识。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二进制及十进制的数值特点(2)熟练掌握十进制和二进制的转换方法;(3)2.过程与方法(1)能够正确理解数制的转换原则并运用到实际中去。
(2)在学习过程中让学生感受到探索知识的快乐。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联系实际,学习十进制与二进制的转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在学习过程中发现自己的价值。
四、【教学重点】十进制数与二进制数的转换方法。
五、【教学难点】学生通过探索与实践操作掌握二进制数与十进制数的转换,做到本学科与数学学科的完美结合。
六、【教学策略】1.情景激学法:通过提问日常生活中最常用到的进制是什么,吸引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
2.多媒体演示教学法:通过展示课件,调动学生多种感官,这样也使得课堂生动,更易于学生理解。
3.实践教学法:在教学过程中请同学参与提高师生互动性,这样也可以做到及时反馈,增强学生理解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七、【教学过程】《因特网的组织与管理》第2节前的知识拓展,为第二节《IP地址及其管理》知识的学习奠定基础与铺垫,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通过本节的学习,使学生理解数制的概念,并掌握十进制与二进制之间的相互转换。
设计利用由老师组织、让学生进行自我评价,了解自己在这堂课上的掌握情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无线接入
(1)Wi-Fi无线接入访问 无线以太网相容联盟,一种短距离无线传输技术,能在百米 范围内支持无线接入访问。典型应用:在一个有线局域网络 上安装无线接入点(AP),在AP覆盖范围内,装有无线网 卡的计算机终端可以借助Ap接入网络。 (2)GPRS接入技术 通用分组无线业务,是GSM网络上开通的一种分组数据传输 技术。 (3)3G无线接入 第三代移动通信是将无线通信与国际互联网等多媒体通信结 合的新一代移动通信系统。
6、IP地址的设置
方法一:双击“网络连接”——双击“本地 连接”——单击“TCP/IP”协议——单击 “属性”按钮 方法二:单击“开始”菜单——单击“设 置”——单击“控制面板”——单击“网络 和拨号连接”——双击“本地连接”——单 击“TCP/IP”协议——单击“属性”按钮
四、域 名
地区顶级域名
.cn 中国
.edu
.gov .net .org .mil
教育机构
政府部门 网络组织 非盈利组织 军事部门
.tw
.hk .jp .uk .au
台湾
香港 日本 英国 澳大利亚
4、域名管理机构
ISOC(因特网协会) 国际域名管理机构
ICANN(因特网域名与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址管理中心)
中国的域名管理机构 CNNIC(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2、专线接入
(1)Cable MODEM接入 国内部分城市的有线电视运营商可以提供这种全新、高速的 宽带网络接入方式。用户通过高速电缆调制解调器(Cable MODEM,CM)和有线电视电缆接入因特网。 (2)DDN专线接入 数字数据网络为用户提供2M以下各种速率的全数字、高质量 的数据专线通道。DDN广泛用于银行、证劵、气象等领域。 (3)光纤接入 光纤能提供100-1000Mbps的宽带接入,具有通信容量大、 损耗低、不受电磁干扰等优点,能确保通信畅通无阻。
)。
A、192.168.0.10 B、192.168.0.11 C、192.168.0.12 D、192.168.0.8 2、下列IP地址不正确的是( )。 A、10.230.4.8 B、202.102.4.30 C、202.102.200.1 D、257.0.0.10 3、某公司内部有一个局域网,包括1台代理服务器和30台客户机,并通过代理服务器接入因 特网,现已知其中一台客户机IP地址设置为192.168.126.50,则代理服务器的IP地址最可能的 是( )。 A、127.0.0.1 B、192.168.126.1 C、255.255.255.0 D、192.168.0.1 4、TCP/IP协议簇中的IP协议属于( )的协议。 A、应用层 B、传输层 C、网络层 D、数据链路层 5、已知某网站的IP地址为156.120.0.20,那么该网站使用的是哪类IP地址( )。 A、A类 B、B类 C、C类 D、D类 6、如果一个计算机网络中最多可以容纳254台终端,那么此网络采用的子网掩码是( )。 A、255.255.255.1 B、255.255.255.0 C、255.255.0.0 D、255.255.255.254 7、以下关于IP地址的说法正确的是( ) A、Ipv4地址由4位二进制数构成 B、Ipv4地址由32位二进制数构成 C、Ipv6地址由6位二进制数构成 D、Ipv6地址由32位二进制数构成
2、分类(能根据第一字节的数值判 定IP地址属于什么类型)
11000000 . 10101000 . 10011110 . 10110100
类型 A类 B类 C类 网络标识 主机标识 8位 16位 24位 24位 16位 8位 第一字节地址范围 1.x.y.z-126.x.y.z 128.x.y.z-191.x.y.z 192.x.y.z-223.x.y.z 子网掩码 255.0.0.0 255.255.0.0 255.255.255.0 每个网络支持的主机数
五、域 名 解 析
1、概念:通常,我们通过在浏览器中内输入域名来访问 网络,而计算机是通过IP地址来识别访问目标的。因此, 要将域名转换成IP地址,这一过程称为域名解析,是由 DNS服务器来完成的。在DNS内存放着域名和IP地址的对 照表 2、域名解析的一般过程 (1)用户在浏览器中输入域名 浏览器向本地DNS服务器发出查询请求,查找该域名 所对应的IP地址 (2)本地DNS服务器查询自身缓存,如果查询成功,就 把查询结果返回给浏览器 (3)如果查询失败,本地DNS服务器就把请求发给根域 名服务器查询“.cn”DNS服务器的IP地址,再向 “.cn”DNS服务器查询“”的IP地址…… (4)以此类推,直到找到的IP地址为止
IPV6(未来发展)
由128位二进制数构成
目前我们使用的第二代互联网IPv4技术,核心技术属于 美国。它的最大问题是网络地址资源有限,从理论上讲, 编址1600万个网络、40亿台主机。但采用A、B、C三 类编址方式后,可用的网络地址和主机地址的数目大打 折扣,以至目前的IP地址已于2011年2月3日分配完毕。 其中北美占有3/4,约30亿个,而人口最多的亚洲只有 不到4亿个,中国截止2010年6月IPv4地址数量达到2.5 亿,落后于4.2亿网民的需求。地址不足,严重地制约 了中国及其他国家互联网的应用和发展。
4、局域网接入
局域网通过路由器或MODEM接入因特网, 设置好代理服务器后可以满足局域网中每个 用户接入因特网的需求。用户只要简单的在 浏览器中设置一个代理服务器参数,就可以 访问因特网。
二、网络软件结构:C/S与B/S
类型
1.
特点
例子
C/S结构 (客户机/服务器结构)
2. 3.
4.
1.
通过客户端软件享受服务 需要安装客户端软件 OutLook Express 对服务器压力小,客户端响 CuteFTP 应快 适合局域网
《网络技术应用》
第二章:因特网的接入与管理
一、接入因特网
1、拨号接入 2、专线接入 3、无线接入 4、局域网接入
1、拨号接入
(1)普通MODEM拨号接入 我们用普通的电话线和Modem拨打ISP(网络服务提供商) 的接入电话号码,提供正确的用户名和密码信息即可接入上 网。优点:不用进行线路改造,缺点:传输速率低,无法享 受一边打电话,一边上网的乐趣. (2)ISDN拨号接入 综合业务数字网能再一根普通的电话线上提供语音 、数据 、图像等综合业务,它可以供两部终端(如:一台电话、一 台传真机)同时使用,ISDN上网速度较快,可以同时打电 话和上网。 (3)ADSL虚拟拨号接入 使用非对称数字用户线路是用户高速上网的一种手段,需要 在普通的电话线上加话音分离器和ADSL MODEM,网速快 ,可以同时打电话和上网。
B/S结构 (浏览器/服务器结构)
2. 3. 4.
通过浏览器享受服务 无需安装客户端软件 对服务器压力大,客户端响 IE 应慢 适合广域网
1、小华使用浏览器登录网站“”下载了最新版本的QQ软 件,这种网络应用模式属于( )。 A、B/S结构 B、C/S结构 C、OSI结构 D、B/C结构 2、下列关于B/S结构与C/S结构特点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B/S结构需要安装专用的客户端软件 B、C/S结构的安装、维护和升级都很方便 C、B/S结构可以直接在浏览器中操作 D、C/S结构对客户机的要求较低,服务器的负担较重 3、小郑平时很喜欢玩“魔兽世界”这款网络游戏,玩这个游戏时都需要先在 自己的电脑上运行这个游戏,然后登录到服务器才能玩,这种网络应用模 式属于( )。 A、OSI结构 B、C/S结构 C、TPC/IP结构 D、B/S结构 4、小华习惯用IE浏览器登陆网站收发邮件,晓梅习惯用Outlook Express 软件收发邮件。小华和晓梅收发邮件采用的网络应用模式分别是( ) A、都是B/S B、都是C/S C、是B/S和C/S D、是C/S和B/S 5、与C/S结构相比,B/S结构最大的特点是( ) A、服务器压力较小 B、需要安装客户端软件 C、可以直接在浏览器中操作 D、没有特殊要求
职责:域名注册管理
IP 地址分配
目录数据库服务
1、因特网的顶级域名中,以所从事的行业领域作为顶 级域名的称为“行业域”,如“教育机构”用( )表示。 A、EDU B、COM C、GOV D、NET 2、如果网址为:,则可知这个 是( )网站。 A、商业部门 B、教育机构 C、政府部门 D、科研 机构 3、下列域名表示是中国的是( ) A、www.gxjy.bj.au B、www.gxjy.as.jp C、 D、
三、IP地 址
1、概念:IP地址是计算机在因特网中唯一的识别 标志 作用:IP地址可标出主机所在的网络及其网络中 的位置编号
11000000101010001001111010110100
IP地址由32位二进制数构成
11000000 . 10101000 . 10011110 . 10110100 点分十进制 1) 将IP地址分为4个字节 192. 168 . 158. 180 2) 每个字节以十进制数表示 3) 每个数之间以“.”号隔开
1、概念:域名是因特网上一个服务器或一 个网络系统的名字 作用:IP地址难以记住,域名更便于记忆 基本结构:主机名 . 网络名 . 顶级域名 www . yahoo . com . cn 2、命名规则 包含字符:英文、数字 域名长度:<=20 个字符
3、常见的顶级域名`
组织机构顶级域名
.com 商业机构
1、DNS服务器的作用是( )。 A、将数字信号转换为模拟信号 B、将IP地址解析为物理地址 C、实现域名与IP地址的转换 D、实现域名与物理地址的转换 2、域名服务器DNS上存放的是( )。 A、Internet上主机的IP地址和ISP名录的对照表 B、Internet上主机的域名和用户名的对照表 C、Internet上主机的IP地址和以太地址对照表 D、Internet上主机的域名和IP地址的对照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