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力三农 宜信普惠金融服务下沉

合集下载

普惠金融视角下的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研究

普惠金融视角下的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研究

普惠金融视角下的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研究作者:姜呈凯来源:《中国经贸导刊》2021年第21期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明确提出,“发展乡村普惠金融”“建立健全农村信用体系”。

一段时期以来,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三农”工作和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决策部署,各地方、各有关部门扎实推进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农村信用环境显著改善,乡村普惠金融不断深化,为农业增产、农民增收提供了资金保障。

“十四五”时期,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为农村信用体系建设赋予了新的内涵和使命。

有关方面应当在认真总结前期成效的基础上,深入研究当前农村信用体系仍然存在的问题和短板,以改进工作组织方式、加强信息归集共享、优化信用评级机制为切入点,进一步发挥农村信用体系的基础性作用,推动乡村普惠金融走向纵深。

一、农村信用体系对发展乡村普惠金融的重要意义普惠金融(Inclusive Finance)是指立足机会平等要求和商业可持续原则,以可负担的成本为有金融服务需求的社会各阶层和群体提供适当、有效的金融服务。

由于农户和农业经营主体信息不对称、信用不充分等原因,我国长期存在农村金融供给不足的现象,农村地区成为普惠金融的主战场和主阵地。

“尤努斯”模式的本土试验表明,我国农村地区并不缺乏信用,农户和农业经营主体有着迫切的借贷需求且具有良好的还贷意愿,农村金融生态欠佳的根本原因是缺少一个健全的信用体系。

二、当前我国农村信用体系存在的问题和短板(一)农村信用体系与农村经济社会特征不匹配当前,我国农村正处在从“圈层社会”向契约社会转轨的过程中,二元结构下的农村经济和信用形式存在着明显有别于城市的特征。

这些特征加大了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的难度,对普惠金融的深化形成了掣肘。

首先,我国农村地区的市场化程度相对较低,信用体系建设更多地依赖于政府的引导和推动。

而部分地方政府未能充分认识农村信用体系对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性,在政策支持、资金投入、人员配置等方面的支持力度严重不足。

“万里行”体验助农生活 宜信普惠信用引发各界关注

“万里行”体验助农生活 宜信普惠信用引发各界关注

“万里行”体验助农生活宜信普惠信用引发各界关注2010年9月4至5日,为期两天的“宜农万里行——宜信P2P助农平台甘肃定西考察体验行”活动正式启动。

此次活动是宜信P2P信贷助农平台的第八次实地考察体验活动,也是宜农万里行自2009年4月份起启动以来,行程最远的一次。

甘肃定西市安定区政府、清华大学绿色跨越研究中心、定西市安定区民富鑫荣小额信贷服务中心、青少年社会责任基金会(简称“SRF”)、宜信公司、爱心出借人及主流媒体记者等各界代表共同参与了本次活动。

各界伙伴和爱心出借人近距离考察走访了定西,亲眼目睹当地农民的生活,并与借款农户面对面交流,深刻体验小额信贷给农民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

穷人有信用100元起实现信贷助农在宜农贷P2P助农项目介绍交流会上,定西市安定区人民政府副区长郑维莉为交流会致辞,并介绍了定西的经济状况。

她说,安定区属典型的干旱半干旱地区,素有“陇中苦瘠甲于天下”之称,是西部贫困地区的代表,也是西部地区发展变化的缩影。

安定区总人口达到47.02万人,存在巨大的小额资金需求。

宜信P2P助农项目给广大定西区农民提供资金支持,为脱贫致富搭建了更为广阔的信贷平台。

清华大学绿色跨越研究中心代表则以“农村微金融与商业扶贫”为主题发表演讲,聚焦农村微金融,关注金字塔底层财富。

在演讲过程中,他们肯定了宜信宜农贷项目的创新助农模式,称其是公益性与商业性的完美结合,是连接城市爱心出借人与贫困农户的桥梁。

宜农贷项目负责人许超就项目的创办、发展历程给大家做了详细介绍。

他说,宜农贷是宜信公司于2009年推出的新平台板块。

通过该平台,有爱心的城市出借人可以直接地、一对一地将富余资金出借给那些远在贫困地区需要贷款资金支持的农村借款人。

得益于众多热心公益助农、具有社会责任感的爱心人士的积极参与,平台自创建以来已帮助500多名贫困农民解决生产生活问题。

随后,各界代表前往农户家中考察,了解农户的生产、生活现状,目睹宜农贷创新模式在助农方面的成效。

农村金融服务的普惠性提升方案

农村金融服务的普惠性提升方案

农村金融服务的普惠性提升方案一、背景介绍我国农村地区的金融服务存在普惠性不足的问题,由于多种原因,农村居民往往难以享受到优质的金融服务。

因此,为了进一步推动农村地区的金融普惠,提升服务质量,需要制定一套切实可行的普惠性提升方案。

二、金融机构下沉到基层同时,应积极推动金融机构下沉到农村基层,设立更多网点,提供更加便捷的金融服务。

金融机构应加大对农村地区的投入,改善金融服务的覆盖范围,确保农民能够及时获得所需的金融服务。

三、推广微信支付等移动支付工具移动支付工具在城市地区得到广泛应用,但在农村地区还存在普及不足的问题。

因此,应积极推广微信支付、支付宝等移动支付工具在农村地区的应用,提升农民的金融服务体验。

同时,相关部门也应加大对农村地区网络基础设施的建设和改善,确保移动支付工具的正常使用。

四、提供优惠的农业贷款政策农业是农村居民主要的生产经济活动,因此提供优惠的农业贷款政策对于提升农村金融服务的普惠性具有重要意义。

相关部门可以通过制定差异化的贷款政策,推动农村居民发展农业生产,同时支持农业合作社的发展,提升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五、加强金融知识普及提升农村金融服务的普惠性,还需要加强金融知识普及。

通过设置金融知识教育课程,开展金融知识宣传活动,提高农民的金融素养,使他们更好地理解和运用金融服务。

此外,也可以通过与农村组织合作,将金融知识普及纳入到农民培训课程中。

六、构建农村信用体系农村地区的信用体系建设相对滞后,这也将制约农村金融服务的普惠性。

相关部门可以借鉴现有的城市信用体系建设经验,在农村地区逐步建立健全的信用评估和信用记录系统,为农民提供良好的信用环境,增加他们获得金融服务的机会。

七、发展农村金融机构目前,我国农村地区的金融机构仍然相对薄弱,需要进一步加强发展。

相关部门应继续推动农村信用社的发展,支持农村合作银行、村镇银行等金融机构的设立,提供多元化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满足农民的多样化金融需求。

八、加强农村金融监管为了保障农村金融服务的普惠性,还需要加强监管力度。

全省农商银行:用“金融之手”绘齐鲁乡村振兴画卷

全省农商银行:用“金融之手”绘齐鲁乡村振兴画卷

812022年1~2月·山东国资全省农商银行:用“金融之手”绘齐鲁乡村振兴画卷□ 本刊记者 王炜/通讯员 李德品2021年,山东省全年粮食播种面积、单产、总产都实现大幅增长,成为全国首个农业总产值超万亿元的省份。

全年粮食总产量5500.7万吨,较上年增加53.9万吨,增长1.0%。

蔬果肉蛋奶等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有力。

蔬菜总产量8801.1万吨,稳居全国首位。

猪牛羊禽肉产量815.1万吨,增长12.9%。

在2022年山东省政府工作报告中,省长周乃翔指出要“坚定不移地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

乡村振兴的背后,离不开农村金融的有力支撑。

据了解,山东全省农商银行累计发放乡村振兴贷款2568.9亿元,涉农贷款余额达8613.2亿元,在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中凸显出农村金融主力军作用。

聚焦农业产业,服务农业价值升级德州齐河,“黄河粮仓”,已连续12年粮食总产量10亿公斤以上,成为华东地区唯一的全国粮食生产功能区试点。

记者在齐河晏城万亩良田现场了解到,该县累计整合高标准农田建设、农业综合开发、新增千亿斤粮食产能等重点项目30个,建成高标准农田70多万亩,连续5年实施百万亩小麦统一供种项目,夯实了粮食生产基础平台。

齐河农商银行将支持粮食生产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按照县内“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和“两带一自”扶持方案,由村委、农商银行带动农户投入粮食种植,鼓励、引导、支持种粮大户、合作社、粮食加工等,通过规模化、集约化生产与农户自种自营相结合的方式,加大粮食生产扶持力度,实现粮食产量逐年稳定增长。

目前,共发放涉农贷款70.23亿元,较2021年初增长7.4亿元。

乡村振兴,关键是产业振兴。

村党组织领办的专业合作社是农村新型经营主体,是全省农商银行的重点服务对象,是促进农村产业振兴的关键。

山东省农信联社认真落实省委组织部、省委农办及省财政厅等部门出台的《关于推动村党组织领办合作社工作的指导意见》,制定下发了《全省农商银行金融服务方案》,明确服务对象、准入条件、贷款用途、额度、优惠政策、操作流程,并积极对接村党组织领办的专业合作社,为其提供金融支持方案。

宜信普惠金融助力“三农”

宜信普惠金融助力“三农”

一排排刺绣机忙碌地工作着,美丽的彝族风格刺绣跃然布上,石林彝族自治县长湖镇海宜村村民方学乐说,是宜信普惠金融的10万元信用贷款让他扩大了生产规模。

从去年8月开业至今,宜信普惠石林分公司为近300户客户解决了近千万元的资金需求,其中农户种植养殖及家庭消费的借款需求占到了70%,经营类借款将近20%。

记者在石林县采访时了解到,在宜信普惠的帮助下,阿怒山村杨俊伟通过宜信普惠的帮助解决资金需求,用于投资鱼塘,如今他的农家乐原生态鱼庄即将开业;板桥镇青山口周家村的杨俊玲也是通过宜信普惠解决了大棚种植资金需求,如今大棚西红柿已迎来了丰收。

“‘三农’资金需求旺盛,农民也非常守信用,普惠金融在农村大有可为。

”宜信普惠农贷综合管理部总经理许超介绍,宜信普惠农商贷于2012年8月在云南开展业务,分别设立了昆明、曲靖分中心。

宜信普惠石林分公司的主要业务是为全县广大农户、个体工商户、小微企业提供信用借款咨询与服务,解决发展资金不足的难题。

借款额度最低5000元,最高10万元,借款期限分为6个月期、9个月期、1年期、18个月期和2年期。

农商贷对农户借款全凭信用借款,不需要任何抵押物。

凡信用良好、经营规范的农户、个体工商户、小微企业主均可申请借款。

具体业务流程为借款人根据自身需求提出借款申请,由易信普惠组织人员入户收集前期资料,根据实际判断借款人的还款意愿、还款能力。

通过现金流分析、用款项目及行业调研对借款人和担保人进行包括家庭、职业、资产、收入、资金用途、经营能力在内的全面审查后,一般不超过2个工作日,借款人就能拿到借款。

发改委专家:我国经济潜在增长率下行绝非必然经济领域的支撑策略还应该包括资本“走出去”、货币国际化等。

其中,“走出去”的核心目的是以资本回报为主增加外部价值输入,在全球竞争中形成中国资本的市场主导权,这是经济强国的重要标志。

国家发改委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黄卫挺“新常态”是决策层对中国经济发展的战略定位,它明确了决策层的目标诉求及相应的政策取向,理解新常态的内涵对于把握中国的经济政策导向具有重要作用。

普惠信贷业务的下沉, 二级支行的实践

普惠信贷业务的下沉, 二级支行的实践

普惠信贷业务的下沉, 二级支行的实践普惠信贷业务的下沉:二级支行的实践1. 引言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普惠信贷业务已成为各家银行的重要业务之一。

作为银行业务下沉的重要组成部分,二级支行在普惠信贷业务的推广与发展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

本文将从普惠信贷业务下沉的背景、二级支行的实践策略以及面临的挑战等方面展开分析,以期为我国二级支行在普惠信贷业务下沉中的实践提供参考。

2. 普惠信贷业务下沉的背景2.1 国家政策的支持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普惠金融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政策鼓励和支持银行将信贷业务下沉至基层。

如人民银行、银保监会等部门联合发布的《关于推动供应链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指导意见》等政策,旨在促进金融资源更多地流向小微企业、"三农"等薄弱环节。

2.2 市场需求驱动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广大小微企业和农村地区的融资需求日益增长。

然而,由于信息不对称、抵押品不足等问题,这些市场主体在传统金融体系中往往难以获得足够的信贷支持。

因此,银行将信贷业务下沉至基层,有助于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

2.3 银行业竞争加剧在金融市场化改革的背景下,各家银行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

通过将信贷业务下沉至基层,银行可以拓展客户群体,增强市场竞争力,实现业务的多元化发展。

3. 二级支行的实践策略3.1 优化业务流程二级支行在开展普惠信贷业务时,应简化申请流程,提高审批效率。

可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降低客户融资门槛,提升用户体验。

3.2 创新金融产品针对不同客户的融资需求,二级支行应积极创新金融产品,如微贷、农村信用贷款等。

同时,可利用金融科技手段,如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对客户进行精准画像,提高信贷产品的适用性。

3.3 加强风险管理在信贷业务下沉过程中,二级支行应加强风险管理,确保信贷资金的安全。

可采用多样化风险评估手段,如现场调查、财务分析等,全面评估客户的信用状况。

3.4 提升服务水平二级支行应提升服务水平,为客户提供专业、贴心的金融服务。

2024年努力实现普惠金融目标

2024年努力实现普惠金融目标

政府政策支持:制定相关政策,提供资金支持,鼓励金融机构开展普惠金融业务 技术创新:利用数字技术、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手段,提高金融服务效率,降低成本 合作共赢:金融机构与科技公司、NGO等合作,共同推动普惠金融发展 教育宣传:加强金融教育,提高公众的金融素养和意识,促进普惠金融的可持续发展
加强政策支持:政府应出台相关 政策,鼓励金融机构开展普惠金 融业务。
利用大数据和人 工智能技术进行 风险评估和信用 评分
采用区块链技术 提高金融交易的 安全性和效率
发展移动支付和 互联网金融,降 低金融服务的门 槛和成本
加强金融教育和 宣传,提高公众 的金融素养和意 识
发达国家普惠金融发展较为成熟,如美国、英国等 发展中国家普惠金融发展相对滞后,但近年来有所改善 普惠金融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广泛关注和支持 国际组织如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在普惠金融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数字技术在普惠金融发展中起到关键作用,如移动支付、互联网银行等
提高金融素养:加强金融教育, 提高公众的金融素养,增强其金 融意识和风险意识。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创新金融产品:金融机构应根据 市场需求,创新金融产品,满足 不同群体的金融需求。
加强监管力度:政府应加强对普 惠金融市场的监管,防止金融风 险,保障金融消费者的权益。
技术进步: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将推动普惠金融的发展 政策支持:政府将继续出台相关政策,支持普惠金融的发展 市场扩大: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普惠金融的市场需求将持续扩大 风险管理:金融机构将更加注重风险管理,提高普惠金融的可持续性和稳定性
添加标题
普惠金融的目标是实现金融包容性,让每个人都能 享受到金融服务。

一级支行推进普惠信贷业务重心下沉

一级支行推进普惠信贷业务重心下沉

一级支行推进普惠信贷业务重心下沉摘要:在大力支持民营和小微企业的政策环境下,XXX 业务重心下沉到二级支行成为商业银行发展普惠金融的大势所趋,也是各行都在力推的举措。

本文以笔者所在的一级支行为例,重点阐述推进普惠信贷业务重心下沉的意义,分析普惠信贷业务下沉网点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加快推进普惠信贷业务下沉工作、提升普惠信贷业务经营效率的措施和方法。

在当前经济运行稳中有变、稳中有忧的新形势下,为了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进一步提升商业银行经营质效,商业银行提出了全面深化普惠金融服务,重点支持民营和小微企业信贷业务发展的新战略新举措。

在此大背景下,将XXX业务重心下沉到二级支行也成为各商业银行都在积极推行的重要措施。

以笔者所在的一级支行为例,当前一级支行在推进普惠信贷业务重心下沉网点的过程中,主要存在营销进度缓慢、客户经理职责划分不清、信贷队伍基础薄弱等问题,导致XXX 业务下沉工作停滞不前、成效不佳。

因此,如何让普惠信贷业务重心沉下去,进一步提升二级支行资产业务营销水平,提高客户经理营销能力,成为我们亟待研究的问题。

一、推进普惠信贷营业重心下沉的意义(一)新形势下经济金融发展的必然趋势。

随着经济金融形势和市场竞争格局的不断演变,农业银行信贷营业面临着一系列的冲击和挑战:以XXX为例,XXX、XXX、XXX等其他金融机构陆续抢滩设点,同业竞争日益加剧,互联网金融方兴未艾,使得XXX资产营业市场空间不断压缩;信贷政策趋严趋紧的监管环境,使得本来“资本高消耗、收益低效力”的资产快速扩张模式难以维继;全市产业结构不断调整、动力转换步伐加快,使得服务业、小微企业作用更加凸显。

因而,要想牢牢抓住“中小微”市场这一“牛鼻子”,就必须在基层网点大力开展增户扩面,切实巩固中小微信贷客户基础,不断提升市场占据率和掩盖面。

(三)提升网点综合竞争力的紧张举措。

与其他金融机构相比,XXX拥有点多面广的紧张优势。

双轮驱动,推动普惠金融发展

双轮驱动,推动普惠金融发展

双轮驱动,推动普惠金融发展作者:贺佳雯张佳来源:《中国经济信息》2016年第05期在唐宁眼中,整个中国的金融创新应该是双轮驱动的增长引擎:一个是大量未被传统金融服务覆盖的需求;另一个是利用科技开掘服务的广度和深度。

宜信创始人、CEO唐宁2015年12月18日,宜信旗下互联网金融平台宜人贷成功登陆纽交所,成为国内互联网金融第一股。

至此,中国互联网金融与国际一流企业站在同一竞技场。

同时证明了在创新金融领域上,中国与国际发达国家的水平差距逐渐缩小,并有了超越的可能性。

十年来,宜信普惠一直秉承创新精神,致力于服务城市及农村高成长性人群,即小微企业主、工薪阶层、大学生和农户,精准发现并满足他们的需求,结合科技的手段提供快捷方便的普惠金融服务。

精准满足需求,助力实体经济发展中央在2016年开年召开政治局会议,再次部署了供给侧改革,强调了“十三五”时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推进社会经济运行中的重要作用。

国家从政策支持到全力营造良好的金融环境,最终目的就是增强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撑能力,这需要更多的金融创新来为社会各界提供有效的金融服务。

宜信正是金融创新领域的标杆企业。

回顾宜信普惠金融的发展历程,企业在成长中不断坚持各方面创新探索与突破,并将其总结为模式创新、技术创新和理念创新,致力于为中国高成长性人群提供方便快捷的金融咨询等相关服务,让更多人建立、释放和创造信用,并用传递信用,积极建设社会信用体系和诚信社会。

“普惠金融就是要让金融服务下沉到最基层,渗透到实体经济末梢。

”这是宜信创始人、CEO唐宁做普惠金融的原则。

通过长期、深入的市场调研,宜信发现针对小微企业、个体经营人群、个人消费者的金融服务十分稀缺,究其原因在于覆盖广泛、规范健全的社会信用体系的缺失,而小额、分散的需求特征,进一步拉升了服务成本。

唐宁认为,在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过程中,借助互联网金融的模式,为普惠金融提供助力,解决长尾小微群体面临的金融服务的“可获得性”难题、让金融服务真正普惠大众,提高金融资源配置效率。

深耕数字普惠金融稳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专访全国政协委员,湖南银保监局党委书记、局长田建华

深耕数字普惠金融稳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专访全国政协委员,湖南银保监局党委书记、局长田建华

■对话代表委员深耕数字普惠金融稳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专访全国政协委员,湖南银保监局党委书记、局长田建华加快推进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提高保险机构科技保险业务承保能力,推动高科技企 业积极参保0郭涵本刊记者经过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重大历史阶段,我国“三 农”领域进入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发展新征程。

如何克服 乡村振兴战略落地过程中的难点、痛点,发掘“三农”发展源动力,实现脱贫攻坚同乡村振兴战略有效衔接,成为 2021年全国两会期间农村金融领域的热点话题。

全国政协 委员,湖南银保监局党委书记、局长田建华在此次全国两 会上针对我国数字普惠金融和科技保险发展建言献策,强 调数字化、科技化在激发“三农”发展活力、助推全面乡 村振兴过程中的重要性。

加快推进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助力乡村振兴“近年来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成效明显,有效降低了基 础金融服务成本和门槛,显著提升了普惠金融服务质效。

相比之下,农村区域数字普惠金融发展相对滞后,亟待改 善。

”田建华指出当前我国数字普惠金融领域存在的城乡 发展不平衡问题。

基于一系列调查研究,田建华详细分析了这种不平衡 缘何而来。

“‘三农’领域数字技术应用基础薄弱。

”在田建华 看来,这背后有三个方面的难点:一是基础数据资源缺 乏,涉农数据碎片化分散在农业、财政、税务等多个部 门,未能共享和挖掘,数据价值无法实现。

二是农村地区 信息化进程相对滞后,互联网普及率仅为55.9%,低于城 镇地区23.9个百分点,数字普惠金融信息技术基础较弱。

三是数字普惠金融的推广应用不充分,农村地区大多数人 特别是老年人对数字化理财、融资等金融产品不熟悉,接受意愿和能力较弱,客观上存在“数字鸿沟”。

“金融服务的数字化程度不平衡。

”田建华坦言,农 村中小金融机构是农村金融服务主力军,但受人才储备、资金实力等因素制约,普遍存在金融产品数字化程度不高 问题。

而大中型银行虽然数字化转型进程较快,但真正服 务于“三农”的数字化金融产品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不足。

融资租赁盘活县域农业

融资租赁盘活县域农业

融资租赁盘活县域农业作者:秦志伟来源:《农村-农业-农民·下半月》 2017年第3期当前,一种新的金融服务模式正悄然走近区域实体经济,尝试解决县域农业问题。

2月17日,以“发力农业供给侧改革、金融科技助力产业升级”为主题的创新实践助力区域实体经济发展研讨会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召开。

据了解,融资租赁作为近年来快速发展的金融服务模式,在满足目前“三农”领域的融资需求上具有极大的优势和发展空间。

随后,笔者在内蒙古各地的调研证实了这一点。

融资租赁作为国际上仅次于银行贷款的第二大融资工具,被誉为朝阳产业,但在我国发展速度较慢,尤其在农业领域。

“与传统贷款业务相比,融资租赁与特定租赁物结合,更看重承租人的未来收益和可持续性,具有门槛低、程序便捷、产品量身定做等特点,缓解了‘三农’发展融资难的问题。

”宜信公司副总裁、宜信普惠融资租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宜信租赁)总经理毛芳竹告诉笔者。

农户们欢迎的模式“农业发展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

”1959年,毛泽东主席的著名论断也适用于当今的中国农业。

如今,农业的规模化经营对农业机械化的要求越来越高,刘宝山对此感同身受。

刘宝山是赤峰市巴林右旗大板镇的种植大户,目前种植面积达7000多亩,在当地形成了规模式种植。

从事农业20多年来,他对农机有着特殊的要求,“种植规模上来了,需要用更精准的农机来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益。

”刘宝山告诉笔者。

笔者来到刘宝山的种植基地后发现,这里摆放着从种到收的各种类型的机械,并已编好车号,看起来非常壮观。

刘宝山介绍,这里摆放的20多台(套)设备全部是进口的,这是他经过多年对比后作出的决定。

2002年8月,刘宝山成立了刘安农牧业机械专业合作社。

在2014年之前,刘宝山都是用自己的存款购买设备进行农业生产,资金也跟得上。

但随着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资金压力越来越大。

2014年3月,他认识了宜信租赁在当地的团队经理姜广风,随着交流的深入,他渐渐了解了融资租赁这种新的金融模式。

普惠金融助力乡村振兴对策建议

普惠金融助力乡村振兴对策建议

普惠金融助力乡村振兴对策建议一、引言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乡差距逐渐缩小,但是乡村地区的发展仍然面临许多困难和挑战。

为了实现乡村振兴战略,普惠金融作为一种有效手段,可以促进贫困地区的金融包容和可持续发展。

本文旨在探讨普惠金融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并提出有关对策建议。

二、普惠金融的概念及意义1. 普惠金融的概念普惠金融是指通过各种方式向低收入人群和贫困地区提供金融服务,并帮助他们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一种金融模式。

它包括信贷、储蓄、保险、支付等多种服务形式。

2. 普惠金融的意义普惠金融可以带动农村经济发展,促进农民增收致富。

同时,它还可以提高贫困地区居民的生活水平和社会福利水平,缩小城乡差距。

此外,普惠金融还可以促进金融服务的普及和金融包容,推动金融体系的完善和发展。

三、普惠金融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1. 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普惠金融可以为农村企业提供资金支持,带动农村经济的发展。

同时,它还可以为农民提供便捷的贷款服务,帮助他们开展种植、养殖等生产活动。

2. 提高贫困地区居民生活水平普惠金融可以为贫困地区居民提供保险、储蓄等服务,改善他们的生活条件。

此外,它还可以为贫困地区居民提供便捷的支付服务,方便他们进行消费和交易。

3. 推动金融体系完善和发展普惠金融可以促进金融服务的普及和金融包容。

通过向低收入人群和贫困地区提供各种金融服务,可以推动全社会对于金融服务的需求不断增加。

这将有助于推动整个金融体系的完善和发展。

四、普惠金融在乡村振兴中的对策建议1. 加强金融服务的普及和推广政府可以通过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农民对于金融服务的认识和使用率。

同时,还可以通过建立更多的金融服务机构,提高金融服务的便捷性和覆盖面。

2. 加强财务管理能力培训为了提高乡村居民的财务管理能力,政府可以组织相关培训活动。

通过这些活动,可以帮助乡村居民掌握基本的财务知识和技能,提高他们的理财能力。

3. 优化金融产品和服务为了满足不同群体的需求,政府可以通过优化金融产品和服务来提高其吸引力。

乡村振兴视角下我国农业供应链金融研究--后疫情时代智慧化服务模式构建

乡村振兴视角下我国农业供应链金融研究--后疫情时代智慧化服务模式构建

一、背景与意义2017年10月18日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乡村振兴战略,指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

要保证乡村振兴战略全面实现,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明确提出“三步走”目标任务,即到2020年,乡村振兴取得重要进展,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基本形成。

到2035年,乡村振兴取得决定性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基本实现。

到2050年,乡村全面振兴,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全面实现。

而2020年作为乡村振兴战略实现的一个关键性节点,决定着乡村振兴战略进入下一发展阶段、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的顺利推进。

要牢牢把握这一关键性节点,乡村产业振兴是发展的核心所在。

党的十九大报告对于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提出“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

其中,产业兴旺是总要求的起点,最终的落脚点在于生活富裕,可见产业发展对于建立乡村脱贫致富长效机制的基础性作用。

而乡村主要产业定位还在于农业,故发展农业产业链,提高金融业对农业产业供应链发展的资金支持作用,对于筑牢乡村振兴产业基础具有重要意义。

要发挥农村金融对农业产业的支持作用,离不开商业银行对自身业务的转型。

长期以来,商业银行在市场价值取向的推动下、在以经济效益为中心的导向下,客观上导致金融资源向城市集聚而冷落“三农”的现象。

党的十九大提出乡村振兴战略以来,商业银行为发挥其支农支小的普惠作用,主动转型业务模式,下沉服务重心,从服务网点下沉、普惠金融业务下沉、传统信贷业务下沉等角度提供便民的金融服务,助力乡村产业发展。

《中国普惠金融指标分析报告》指出,截至2018年底,全国银行网点乡镇覆盖率达到96.3%,全国70%的省份银行网点乡镇覆盖率达到100%。

此外,大部分县域支行级银行机构成立了“三农金融事业部”,从组织架构、资源配置方面对三农金融给予政策支持。

由此可见,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商业银行主动开辟农村金融市场,不仅是对新时代服务国家建设使命担当的肩负,更是对实现自身业务发展重大机遇的把握。

河南省数字普惠金融发展研究

河南省数字普惠金融发展研究

农村·农业·农民2024.01B 17农村经济Nongcun Jingji河南省数字普惠金融发展研究摘 要:数字普惠金融的数字化、普惠性、便捷性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现提供了重要的金融支持。

从数字普惠金融整体层面及其覆盖广度、使用深度和数字化程度3个子维度层面对河南省2012—2021年的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情况进行分析,据此提出要加强信息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数字普惠金融扶持监管体系、提升金融产品和服务的适配性等,以促进河南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及其经济社会效应。

关键词:数字普惠金融;乡村振兴战略;农村金融乡村振兴战略是加快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的重要举措。

2019年,国家多部门联合推出的《关于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的指导意见》提出不断推进我国农村地区数字化普惠金融进程,数字普惠金融业已成为支持乡村振兴不可或缺的力量。

数字普惠金融兼具普惠金融的普惠特征和互联网的广覆盖、便捷性特征,其独特优势有助于解决传统普惠金融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对发展乡村经济、服务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

一、数字普惠金融评价指标体系自2016年G20峰会期间我国提出制定《G20数字普惠金融高级原则》,数字普惠金融的概念正式被提出,后随着互联网和数字技术的高速发展和广泛应用,助力普惠金融实现了广覆盖和高效率。

数字普惠金融在实践中的迅速发展和研究中的普遍需求,引发不少学者和机构致力于构建其评价指标体系。

目前,最为学界认可的是北京大学数字金融研究中心与蚂蚁金服合作测算的“数字普惠金融指数”。

该指数覆盖我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337个地级市和约2 800个县区,从数字普惠金融覆盖广度、使用深度以及数字化程度三个子维度构建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对相关原始数据进行处理,最终得出各层分组指数和综合指数。

故本文选用其最新公布的2012—2021年的部分数据来衡量河南省近10年的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水平。

二、河南省数字普惠金融发展现状分析(一)河南省数字普惠金融总指数分析根据北京大学数字金融研究中心所公布的相关数据,整理出河南省各地市近10年的数字普惠金融指数(见表1)。

数字科技赋能 农担服务三农

数字科技赋能   农担服务三农

数字科技赋能农担服务三农作者:杨春光来源:《农民科技培训》2024年第01期很荣幸参加第五届(2023)全国农民教育培训发展论坛“数字科技赋能,助力农村普惠金融”分论坛,共同探讨通过数字科技赋能农村普惠金融,加快农村普惠金融人才培育与发展的新思路、新路径。

下面我就本次论坛主题从农担体系的实践谈几点思考。

一、全国农担体系是财政支持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政策工具,已成为农村普惠金融中担保支农领域的重要力量2015年,党中央、国务院统揽我国农业农村发展新形势,作出建立全国农业信贷担保体系的重大决策,凝结了党和国家推进农村金融服务改革的创新智慧和远见卓识。

7年多来,全体农担体系以服务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为己任,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勇于担当、主动作为,全力提高农担业务覆盖面和普惠性。

体系建设基本完善。

截至目前,全体系已建成“扎根农村、贴近农民、服务农业”的“国家-省-市(县)”三级服务体系,自有市县级分支机构超过1100家,专职员工超过4200人。

业务覆盖面显著提升。

累计服务支持超过380万个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项目,累计提供担保贷款超1.2万亿元,农担业务已覆盖98%的县级行政区和全部的农业大县、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占全行业涉农融资担保余额60%左右,业务量超过1亿元的县1900多个,超过5亿元的县800多个,成为农村普惠金融中担保支农领域的一支重要“生力军”。

政银担桥梁效果显现。

目前我们已与1400多个市县级地方政府开展合作,成为地方政府推进乡村振兴的有力抓手。

着力缓解商业银行“不敢贷、不能贷”的风险顾虑,为农业产业发展引入更多金融活水。

全体系与18家全国性商业银行开展“总对总”战略合作,与超过1800家地方金融机构建立区域性合作,合计获得银行授信金额超1.2万亿元。

融资成本持续下降。

越来越多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享受到普惠金融服务,综合融资成本从原来的10%以上降至5%左右;在中央财政的支持下,平均担保费率降至仅0.5%,真正意义上缓解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广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对党中央、国务院支农政策的获得感显著提升。

普惠信贷业务在一级支行的下沉运作

普惠信贷业务在一级支行的下沉运作

普惠信贷业务在一级支行的下沉运作目标本文档旨在介绍普惠信贷业务在一级支行的下沉运作,并提供简单的策略,以避免法律风险和复杂性。

下沉运作的定义下沉运作是指将普惠信贷业务下放到一级支行的操作方式。

通过下沉运作,一级支行能够更好地满足当地客户的需求,提供更便捷的信贷服务。

简化策略为了确保下沉运作的顺利进行,我们应采用简化的策略。

以下是几个简单的策略建议:1. 了解当地市场:在下沉运作之前,一级支行应对当地市场进行深入了解。

了解当地的经济状况、人口结构、产业发展等信息,有助于制定更有效的普惠信贷策略。

2. 简化产品和流程:为了提供更便捷的信贷服务,一级支行应简化产品和流程。

设计简单易懂的信贷产品,并简化申请和审批流程,以提高效率。

3. 建立合作关系:与当地政府、企业和社区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有助于提升一级支行在当地的影响力和信誉度。

通过合作,可以获取更多的客户资源和业务机会。

避免法律风险和复杂性为了避免法律风险和复杂性,一级支行应注意以下几点:1. 遵守法律法规:一级支行在开展普惠信贷业务时,必须严格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包括但不限于信贷管理、消费者权益保护等方面的规定。

2. 审查合同和文件:在与客户签订合同或提供信贷服务之前,一级支行应仔细审查相关的合同和文件,确保其合法性和有效性。

3. 风险评估和管理:在进行信贷业务时,一级支行应进行充分的风险评估,并采取相应的风险管理措施,以避免潜在的法律风险。

结论普惠信贷业务在一级支行的下沉运作是提供更好的信贷服务的重要途径。

通过简化策略和避免法律风险,一级支行可以实现下沉运作的目标,并为当地客户提供便捷的信贷服务。

一级支行的普惠信贷业务下沉实施情况

一级支行的普惠信贷业务下沉实施情况

一级支行的普惠信贷业务下沉实施情况一级支行普惠信贷业务下沉实施情况1. 引言随着国家对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重视,以及普惠金融的不断发展,我行作为一级支行,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大力推进普惠信贷业务的下沉,以更好地服务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

本文档将详细介绍我行普惠信贷业务下沉的实施情况。

2. 业务下沉背景及目标2.1 背景近年来,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日益重要,但其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依然突出。

为解决这一问题,国家提出了发展普惠金融的策略,鼓励金融机构将业务下沉,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

2.2 目标我行普惠信贷业务下沉的目标是:简化贷款流程,提高贷款效率,降低融资成本,更好地满足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融资需求,推动实体经济发展。

3. 业务下沉实施情况3.1 产品创新为满足不同客户的融资需求,我行积极开发了一系列适用于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贷款产品,如短期贷款、经营性贷款、消费贷款等。

在贷款额度、期限、还款方式等方面,我们也进行了灵活设计,以满足客户的多样化需求。

3.2 流程优化传统贷款流程繁琐、时间长,严重影响了客户的体验。

为解决这一问题,我行对贷款流程进行了全面优化。

首先,我们推行了在线申请、审批、签约等功能,实现了贷款申请的全流程线上化;其次,我们简化了线下审批流程,提高了审批效率;最后,我们推出了贷款到期自动还款功能,降低了客户的管理成本。

3.3 风险控制在业务下沉过程中,风险控制是关键。

为应对各类风险,我行采取了以下措施:1. 加强贷前调查,确保贷款用途真实、合法;2. 引入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提高贷款审批的准确性;3. 建立健全贷后管理制度,定期对贷款情况进行检查,确保贷款安全。

3.4 宣传推广为提高普惠信贷业务的知名度,我行采取了多种宣传推广方式:1. 利用线上线下渠道,进行广泛宣传;2. 加强与地方政府、行业协会等的合作,共同推进普惠金融发展;3. 积极开展金融知识普及活动,提高客户的金融素养。

一级支行的普惠信贷业务下沉实施情况

一级支行的普惠信贷业务下沉实施情况

一级支行的普惠信贷业务下沉实施情况背景普惠金融是指为满足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等特定群体的融资需求,推出的低风险、低成本的金融产品和服务。

一级支行作为银行的基层单位,承担着普惠信贷业务下沉的重要任务。

本文档旨在总结一级支行普惠信贷业务下沉的实施情况。

实施情况1. 业务覆盖范围一级支行通过与当地政府、金融机构以及社区合作,积极推广普惠信贷业务,覆盖范围涵盖了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等特定群体。

通过市场调研和客户需求分析,确定了目标客户群体和业务范围。

2. 业务产品创新一级支行针对普惠信贷业务下沉的需求,设计了一系列符合特定群体需求的金融产品,包括小额贷款、信用贷款、返乡创业贷款等。

产品创新方面,一级支行着重降低利率、简化审批流程,并提供灵活的还款方式,以满足客户的多样化需求。

3. 客户服务优化为提供更好的客户服务,一级支行积极推进线上线下服务的融合。

通过建设智能化的金融服务平台和推广移动金融应用,使客户能够更便捷地办理业务、查询信息,并随时与银行保持联系。

同时,一级支行加强客户教育,提供金融知识培训和咨询服务,帮助客户提高金融管理能力。

4. 风险控制措施一级支行在普惠信贷业务下沉的实施过程中,注重风险控制。

通过建立完善的风险评估体系和信用管理体系,对客户进行全面评估,确保贷款的安全性和可持续性。

同时,一级支行定期开展风险排查和内部审计,及时发现和解决潜在风险问题。

结论一级支行在普惠信贷业务下沉的实施中,通过业务覆盖范围的扩大、产品创新、客户服务优化和风险控制措施的落实,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然而,仍需进一步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合作,提高服务效率和质量,推动普惠金融的可持续发展。

一级支行加强普惠信贷业务的下沉实践

一级支行加强普惠信贷业务的下沉实践

一级支行加强普惠信贷业务的下沉实践背景普惠金融是指为解决贫困地区和薄弱环节人群的金融需求而提供的金融服务。

一级支行在加强普惠信贷业务的下沉实践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本文将探讨一级支行加强普惠信贷业务下沉实践的相关策略和措施。

目标一级支行加强普惠信贷业务的下沉实践的目标是提供更多的金融服务给贫困地区和薄弱环节人群,帮助他们改善生活条件和发展经济。

策略和措施为了达到上述目标,一级支行可以采取以下策略和措施:1. 深入了解当地市场:了解当地贫困地区和薄弱环节的金融需求和特点,为制定相应的信贷产品和服务提供依据。

2. 建立合作网络:与当地政府、非政府组织和社区建立良好合作关系,共同推动普惠金融发展。

合作伙伴可以提供资源和渠道,帮助一级支行更好地实施普惠信贷业务。

3. 制定适应性产品:根据贫困地区和薄弱环节人群的金融需求制定适应性的信贷产品。

例如,针对农村地区可以推出农业贷款产品,针对小微企业可以推出小额贷款产品等。

4. 简化审批流程:简化普惠信贷业务的审批流程,减少繁琐的手续和文件要求,提高办理效率。

同时,确保审批过程的公正性和透明度。

5. 加强风险管理:加强对普惠信贷业务的风险管理,制定科学的风险评估模型,确保风险可控。

同时,加强对借款人的信用评估和监控,降低不良贷款风险。

6. 提供金融知识培训:为贫困地区和薄弱环节人群提供金融知识培训,提高他们的金融素养和风险意识,帮助他们正确使用信贷资金并做好还款。

7. 定期评估和调整:定期评估普惠信贷业务的实施效果,根据评估结果及时调整策略和措施,以确保业务的可持续发展。

结论一级支行加强普惠信贷业务的下沉实践是促进经济发展和减少贫困的重要举措。

通过深入了解当地市场、建立合作网络、制定适应性产品、简化审批流程、加强风险管理、提供金融知识培训以及定期评估和调整,一级支行可以更好地实施普惠信贷业务,为贫困地区和薄弱环节人群提供更多的金融支持,推动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排排彩色的丝线,在纺织机的高效运转下,织成了一匹一匹十分精美、具有云南特色的刺绣。

这是经报记者在昆明市石林县长湖镇海宜村老寨子村村民方学的厂房里看到的一幕。

这样一个高效整洁的现代化刺绣加工厂,正是在宜信普惠信息咨询(北京)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宜信普惠)的借款后建成的。

在2008年的时候,方学在石林风景区看着到石林旅游的游客很喜爱彝族的刺绣品,于是,脑子里有了一个想法,那就是用机器秀花。

当时,他东拼西凑的借了10万元,买了一台机器,夫妻两在村里租了一间小房子,做起了刺绣品加工。

今年的1月,方学急需10万元用于扩建厂房,但在银行办理的时间较长,而他需要的资金迫在眉睫。

在宜信普惠的帮助下,他成功申请到了借款,厂房扩建了,他家的刺绣产品质量和数量都得到了大大的提高。

方学对宜信普惠解决了他的燃眉之急非常感谢,一直向周边有资金需求的农户推荐宜信普惠的业务,而且几乎每月都会提前还款。

这只是宜信普惠在云南服务的客户之一。

受益于宜信普惠的农户还有很多,仅宜信普惠石林分公司,从2014年8月开业至今,就已为近300户客户解决了近千万元的资金需求,其中农户种养殖及家庭消费的借款需求占到了70%,经营类借款近20%。

服务下沉在为期一天半的采访过程中,宜信普惠的工作人员带着记者们走村串巷。

从石林县城驱车1个多小时,穿过乡村公路,再走上一段的泥巴路,来到了位于石林县阿怒山村杨俊伟家的生态鱼塘。

杨俊伟告诉经报记者,自己喜欢养鱼,想做一个农家乐式的原生态鱼庄,所以把钱都投资在自己的鱼塘里。

而经营途中资金出现短缺,他不甘心就这样把鱼塘荒废。

在朋友那里听说宜信普惠是做信用借款咨询服务的,就打电话咨询。

不到两天,杨俊伟就申请到了8万元的借款,用于盖房子、修路和养鱼。

经过半年多的努力,现如今农家乐条件基本成熟,鱼苗已经长成大鱼,打算于今年7月正式开业营业。

黄文亮也是宜信普惠农商贷受益的农户之一。

去年,黄文亮在积攒了一定的积蓄后想把现住的老房子装修一遍,但计算成本后发现还差一部分资金,于是首先想到了农村信用社,但他跑了还几次还是没有批下借款申请。

无奈之余,他准备过两年再装修房子。

2015年1月,宜信普惠的客户经理去上蒲草村办理业务,找他了解村子里其他借款人的家庭及信用状况。

黄文亮了解宜信普惠的业务后,到公司营业部实地探访,最终成功申请到了2万元的借款。

“我们对黄文亮的借款风控就在于,他种植的烤烟和玉米让他有了还款的来源”,宜信普惠的客户经理说。

石林县板桥镇青山口周家村的杨俊玲也是通过宜信普惠解决了大棚种植资金需求,如今大棚西红柿已迎来了丰收季。

宜信普惠石林分公司的客户大多是距离石林县城山路遥远的农户,其业务员到农户家开展业务往往是先坐班车,再乘摩托车,真正做到了服务下沉。

“我最感动的是,他们能够和我们面对面的交流,并且服务程序很简单,放款速度快,来我家帮我办理业务,连水都不喝一口。

”这是杨俊伟和其他客户在体验宜信普惠服务时的一致感受。

服务三农作为一家致力于成为中国普惠金融及互联网金融旗舰企业,宜信普惠目前已经在182个城市和60多个农村地区建立起强大的全国协同服务网络。

宜信普惠农贷综合管理部总经理许超介绍,2010年,宜信普惠根据农村市场的现状和需求,运用创新模式创立农商贷业务,致力于服务三农,以方便、快捷、专业的服务为城乡广大农户提供获取生产、生活所需资金的一站式解决方案,并通过提供创业咨询、生产培训、组织致富经验交流等一系列增值服务,助力广大城乡客户的发展成长。

为拓展业务范围,宜信普惠农商贷于2012年8月在云南开展业务,分别设立了昆明、曲靖分中心。

宜信普惠石林分公司成立后,主要业务是为全县广大农户、个体工商户、小微企业提供信用借款咨询与服务,解决发展资金不足的难题。

其借款额度最低5000元,最高10万元,借款期限分为6个月期、9个月期、一年期、18个月期和两年期。

值得一提的是,农商贷对农户借款全凭信用借款,不需要任何抵押物。

“凡县内信用良好、经营规范的农户、个体工商户、小微企业主均可申请借款。

”宜信普惠石林分公司经理金玉善介绍。

在借款期间,宜信普惠还对借款人定期进行回访,了解客户资金使用情况、家庭资产与收入变化情况,引导客户合理支配家庭资金,评估客户经营项目,并引导其按时还款、维护其良好信用。

“在我们看来,农民更有资金的需求,更守信用,普惠金融在农村大有可为。

”许超说。

万亿置换债券再发或倒逼货币政策放松数据显示,财政部今年安排地方财政赤字6000亿(一般债务5000亿,专项债务1000亿),存量地方债到期1714亿,加上2万亿置换额度,地方债发行量将达到2.77万亿。

从规模上看,目前的置换额度可以完全覆盖2013年6月审计结果中的地方政府负有偿还责任的1.86万亿到期债务。

6月10日,财政部确认,经国务院批准,财政部近日已向各省下达了第二批一万亿地方政府债券置换存量债务额度,仍为公开发行与定向承销相结合的方式。

目前已有省份进行第二批置换债券发行工作,湖北省第二批置换债券额度为200亿元,新疆第二批置换债券额度为138亿元。

受访专家均表示:债务置换加速体现政府降低融资成本的急迫性,地方债供给压力能够有效化解。

资金面相对宽松,银行对第一批债务置换供给吸收能力高于预期,也加强了第二批债务置换的信心。

同时,2万亿债务置换或倒逼货币政策放松。

地方债置换对利率冲击确实存在,但上行空间有限,每次收益率上升均是上车良机。

第二批置换债券化解地方政府压力数据显示,财政部今年安排地方财政赤字6000亿(一般债务5000亿,专项债务1000亿),存量地方债到期1714亿,加上2万亿置换额度,地方债发行量将达到2.77万亿。

从规模上看,目前的置换额度可以完全覆盖2013年6月审计结果中的地方政府负有偿还责任的1.86万亿到期债务。

民生证券分析师李奇霖对记者表示:“考虑到2014年的债务延期、审计结果之后的新增债务以及或有债务的再甄别,2万亿之后可能还有第三批的置换。

”“随着PPP模式的推进不断深化,存量项目的转型有了细化的安排,李奇霖进一步指出:符合要求的项目成功转型后地方政府的债务压力将得到缓解,债务置换的规模可能会减小,根据之前的债务测算,置换债的规模估计在2.8万亿以内。

”中债资信公共机构首席分析师霍志辉对记者表示:第二批1万亿地方债置换增加利率债的供给,对于城投公司偿债压力有所缓解。

李奇霖对记者表示,在40号文放松了在建项目的银行借款之后,此次债务置换中银行贷款的置换优先度会下降,地方政府可能优先置换城投债、信托融资等高成本债务,由于协商难度大,这部分债务大概率采用公开发行的方式置换,进而提高地方政府公开发行置换债的比例。

地方债务存量置换并非增量融资,并不直接消耗流动性,主要改变商业银行资产结构。

央行[微博]层面,地方债纳入质押范围,压低货币端资金成本,从而压低商业银行配置地方债的边际成本。

财政层面,更加注重盘活存量资金,从而为地方债供给提供增量需求。

2万亿置换债券或倒逼货币政策放松从第一批发行结果来看,置换债的发行定价紧贴国债利率。

“如果发行规模进一步增加,将会对利率债产生明显的挤压,推升国债收益率,而地方债定价基准参考国债收益率。

这势必需要央行进一步的宽松缓冲地方政府债的负面影响。

”李奇霖对记者表示。

同时,李奇霖指出,公开发行的置换债直接占用银行资金头寸,如果这部分比例进一步提升,必然会影响银行对其他融资主体信用投放的能力。

此外,如果10年期国债和国开债冲到3.7%和4.2%,如果考虑资本占用和税收,可能比8折后的5年期贷款更合适,加剧银行惜贷情绪,进而触碰融资成本。

这都意味着需要货币政策宽松支持。

广发固收分析师也表示,货币政策宽松将进一步延续和强化。

首先,地方财政受到约束,增量融资将得到高效利用,货币宽松的副作用将明显下降。

其次,货币宽松驱动融资成本下降和地方债务置换,将显著降低存量债务风险,并且减少存量成本对新增融资的挤占。

央行下调全年经济增速预测至7% 下半年将略有回升昨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下调对2015年全年GDP增速基准预测0.1个百分点,下调后为7%;CPI涨幅预测下调0.8个百分点至1.4%。

展望下半年,央行[微博]预计环比GDP增速会比上半年略有回升。

央行发表的《2015年中国宏观经济预测(年中更新)》报告显示,将全年GDP增速基准预测微调至7%主要是考虑到今年出口增速明显放缓、房地产开发投资减速快于预期,以及部分行业出现银行惜贷、企业慎贷现象。

“半年前我们预计今年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将比去年放缓4~5个百分点。

但由于今年前几个月市场预期房价继续下跌,销售低迷,去库存压力加大,一些开发商面临融资困难,房地产开发投资的减速比我们预计的更快。

1~4月份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额累计同比增速为6%,比去年平均增速回落近5个百分点,与去年同期相比则下降了约10个百分点。

”报告称。

央行对2015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的最新预测为12.6%,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的最新预测为10.7%,均比原预测略有下降。

出口增速预测从原先的6.9%下调至2.5%;进口增速预测则由5.1%大幅下调至-4.2%。

央行预计下半年环比GDP增速会比上半年略有回升。

此前亦有多家国内外机构预测中国经济将在三季度企稳。

“已经出台的稳增长措施在经过一段时滞后将发挥积极作用。

研究显示,我国财政与货币政策的变化在6~9个月之后对GDP增长的影响达到峰值,但政策变化在4~5个月之后的效果就会达到峰值的60%左右。

”报告称。

除此之外,我国房地产价格从4月开始止跌回升亦是理由之一。

3~4月份的商品房销售的同比增速降幅开始收窄,根据央行的估算,房地产销售经过在2~3个季度后将传导到房地产投资,因此估计下半年房地产开发投资减速的势头将得到缓解。

地方政府债务置换和新开工项目的加速也将有助于维持基建投资的较快增长。

报告指出,最近的情况表明,市场对在建项目资金断流的担忧基本消除,平台的短期资金压力明显缓解,这有利于保证下半年基础建设投资的稳定增长。

招商证券(26.49, -0.21, -0.79%)宏观研究主管谢亚轩也表示,2015年上半年稳增长政策迟迟未见效果的根本原因在于,资金来源受阻制约了政府的支出能力。

不过,在决策层放松地方政府融资限制、资金投入加速到位的前提下,预计年内经济有望结束连续下跌的状态,时点在二季度末、三季度初,维持全年GDP同比增长7.1%的判断,二至四季度GDP同比增速分别为7.0%、7.1%和7.1%。

“但从房地产周期角度看,年内国内经济企稳仅是短周期的稳定,中国经济长周期的拐点可能将在2017年前后才会出现。

”谢亚轩说。

CPI方面,报告指出,下调全年CPI涨幅主要基于去年底和今年年初国际油价继续大幅下降、国内外农产品(15.32, 1.39, 9.98%)价格持续走低,以及PPI下降将进一步传导到CPI等因素考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