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醇醇类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化学《乙醇》教案(通用10篇)

化学《乙醇》教案(通用10篇)

化学《乙醇》教案化学《乙醇》教案(通用10篇)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

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化学《乙醇》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化学《乙醇》教案篇1【教学目标】1、记住乙醇的主要物理性质。

2、明确乙醇的分子结构,了解官能团和烃的衍生物的概念。

3、学会乙醇的化学性质。

4、了解乙醇的应用。

【教学重点】官能团的概念;乙醇的组成,乙醇的氧化反应.【教学难点】使学生建立乙醇的立体结构模型,并能从结构角度初步认识乙醇的氧化这个重要反应.【教学过程】一. 导入新课(多媒体)(填词游戏)1.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2.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3.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4.何以解忧,唯有杜康.〔资料〕杜康酒的由来(多媒体)相传杜康酒就是偶然将饭菜倒入竹筒,用泥土封住后形成的.酒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在酿酒技术提高的同时,也形成了我国博大精深的酒文化.二. 推进新课〔师〕中国的酒文化源远流长,古往今来传颂看许多与酒有关的诗歌和故事.那么你知道酒的主要成分是什么?它具有怎样的结构和性质?学习某一物质的物理性质时,要观察其颜色,状态,闻其气味,测其熔沸点,溶解性,密度,硬度.〈展示〉用一试管盛少量的乙醇让学生观察其状态,并闻其气味.(多媒体)一.乙醇的物理性质.(1) 乙醇是一种无色液体,具有特殊香味的液体.(2) 比水轻,沸点78.5℃,熔点-117.3℃,易挥发(3) 是一种良好的有机溶剂,能与水的任意比互溶.〔演示实验3-2〕乙醇与钠的反应〔演示实验3-3〕乙醇的催化氧化(要求学生总结上述实验现象)(多媒体)实验3-2的现象:钠粒沉于无水酒精底部,钠块表面有气泡产生.钠粒不熔成闪亮的小球,也不发出响声,反应缓慢.实验3-3的现象:(1)铜丝有酒精灯上加热后由红色变成黑色.(2)将红热的铜丝插入乙醇中,铜丝由黑色变为红色,并闻到刺激性气味.〔师〕由乙醇与钠的反应可以得到什么结论?金属钠保存在什么物质中?〔点拨〕煤油是多种含碳原子数较少的烃的混合物,也就是说金属钠不能置换出烃中的氢,说明C—H不活泼(多媒体)(视频)乙醇的分子结构(学生观察)(多媒体)二.乙醇的组成的结构分子式:C2H6O结构式:结构简式:CH3CH2OH或C2H5OH〔师〕乙醇分子中含的-OH基团,称为羟基.由于羟基的存在使乙醇的性质不同于乙烷。

初中化学乙醇教案

初中化学乙醇教案

初中化学乙醇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乙醇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2. 掌握乙醇的制备方法和应用领域。

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思维。

教学重点:1. 乙醇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2. 乙醇的制备方法和应用领域。

教学难点:1. 乙醇的化学性质的实验操作和理解。

2. 乙醇的应用领域的拓展。

教学准备:1. 实验室用具:烧杯、试管、酒精灯、滴定管等。

2. 实验试剂:乙醇、浓硫酸、碘单质等。

3. 课件和教学素材。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通过展示酒类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酒类的共同成分是什么。

2. 学生回答后,教师揭晓答案:乙醇。

二、乙醇的物理性质(10分钟)1. 介绍乙醇的分子式、分子量、颜色、气味等基本信息。

2.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闻觉来描述乙醇的物理性质。

三、乙醇的化学性质(15分钟)1. 介绍乙醇的燃烧反应,演示实验:乙醇的燃烧。

2. 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并解释原因。

3. 介绍乙醇的氧化反应,演示实验:乙醇的氧化。

4. 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并解释原因。

四、乙醇的制备方法(10分钟)1. 介绍乙醇的制备方法,如发酵法、合成法等。

2. 演示实验:发酵法制备乙醇。

3. 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并解释原因。

五、乙醇的应用领域(10分钟)1. 介绍乙醇的应用领域,如燃料、溶剂、医药等。

2. 引导学生思考乙醇在其他领域的应用可能性。

六、总结与评价(5分钟)1. 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乙醇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2. 学生评价自己在实验中的操作能力和科学思维。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展示酒类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酒类的共同成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实验演示和观察,让学生直观地了解乙醇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思维。

同时,介绍乙醇的制备方法和应用领域,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总体来说,本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学生对乙醇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高中化学乙醇教学设计教案

高中化学乙醇教学设计教案

高中化学乙醇教学设计教案
教学内容:乙醇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掌握乙醇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和用途,能够正确区分饱和和不饱和化合物。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观察、分析,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分析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正确对待饮酒行为。

二、重点难点:
乙醇的化学性质和用途。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5分钟):通过“乙醇是一种常见的有机物,我们日常生活中常常接触到乙醇,你们知道它有什么特点吗?”的提问,引导学生思考乙醇的性质。

2. 学习(30分钟):介绍乙醇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和用途,让学生通过实验来了解乙醇的性质,培养学生实验能力。

3. 实验(20分钟):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让学生通过实验观察乙醇在不同条件下的反应,分析乙醇的化学性质。

4. 活动(15分钟):组织小组讨论,让学生展示他们的实验成果并交流思考,引导学生对乙醇用途的进一步了解。

5. 总结(10分钟):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乙醇的重要性和使用注意事项。

四、课后作业:
1. 复习乙醇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和用途。

2. 思考乙醇的环境影响和使用范围。

3. 准备下节课的讨论材料。

五、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实验、讨论等多种方式引导学生了解乙醇的性质和用途,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思维能力。

但是在实验环节需要加强安全教育,确保学生的安全意识。

乙醇醇类教案

乙醇醇类教案

第二节 乙醇 醇类●教学目标1.使学生掌握乙醇的主要化学性质;2.使学生了解醇类的一般通性和几种典型醇的用途;3.培养学生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4.通过分析乙醇的化学性质,推出醇类的化学性质的通性,渗透由“个别到一般”的认识观点,对学生进行辩证思维教育。

●教学重点乙醇的化学性质●教学难点乙醇发生催化氧化及消去反应的机理●课时安排二课时●教学方法1.从乙醇的结构入手进行分析推导乙醇的化学性质;2.采用实验探究、对比分析、诱导等方法学习乙醇与Na 的反应;3.通过启发、诱导,“从个别到一般”由乙醇推导出其他醇类的化学通性。

●教学用具投影仪、乙烷和乙醇的球棍模型、试管、酒精灯、无水乙醇、Na 、火柴、铜丝。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引入)乙醇俗名酒精,是酒中的主要成份。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学会酿酒和蒸馏技术的国家,酿酒的历史已有4000多年。

我国的酒文化丰富多彩,著名诗句“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葡萄美酒夜光杯”等早已脍炙人口。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逐渐了解了乙醇的结构和性质,发现乙醇有相当广泛的用途。

[师]我们初中化学中学过乙醇的一些性质,请同学们写出乙醇的结构简式,从结构简式可以看出它的官能团是什么?[生]CH 3CH 2OH ,官能团是羟基(—OH)[师]根据你学过的知识,通过哪些反应可以生成乙醇,请大家讨论后写出方程式。

[分析]1、CH 2==CH 2+H 2O −−−−→−一定条件CH 3CH 2OH 2、CH 3CH 2Br+NaOH −→−CH 3CH 2OH+NaBr [师]醇是另一类烃的衍生物,其官能团为羟基。

我们这节课就通过学习乙醇的性质来了解醇类的共同性质。

[板书]第二节 乙醇 醇类一、乙醇[师]根据初中所学乙醇的知识,请同学们回忆后概括出乙醇的重要物理性质。

[生]物理性质:乙醇是无色透明、具有特殊香味的液体,乙醇沸点低(78℃),易挥发,密度比水小(0.7893g/cm 3),能与水以任意比互溶,并能够溶解多种有机物和无机物。

乙醇教案第一课时

乙醇教案第一课时

乙醇(第一课时)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乙醇的物理性质与用途。

(2)理解乙醇的分子式、结构式和结构简式。

(4)理解烃的衍生物与官能团。

(3)理解乙醇与活泼金属钠的反应。

2.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乙醇分子结构的探究,感受科学研究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对中国酒文化的了解,激发学习兴趣。

(2)通过对乙醇分子的组成和结构探究,体验严谨的科学态度和结构决定性质的化学思想。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乙醇的分子结构难点:乙醇的分子结构的确定【教学流程】乙醇的物理性质和用途[展示]一瓶无水乙醇[提问]结合生活中经验总结乙醇有什么物理性质?[ppt]一、乙醇的物理性质和用途乙醇俗称酒精,通常情况下是无色,有特殊香味的液体,密度比水小,沸点78.5℃,易挥发,能和水以任意比互溶,能溶解多种无机物和有机物。

[展示]乙醇用途的相关图片[介绍]列举一些常见酒精饮料中的酒精含量。

认真观察归纳、总结、回答倾听培养学生通过观察样品、联系生活经验提取相关知识以与分析、归纳能力。

乙醇的组成和分子结构的推测[设问]乙醇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比较常见的物质,则它的分子组成和分子结构如何呢?[ppt]二、乙醇的组成和分子结构1.分子式[提问]乙醇能燃烧,经测定乙醇分子中只含C、H、O三种元素,蒸汽的密度是同温同压下氢气的23倍,取4.6g乙醇完全燃烧后,生成0.2molCO2和5.4g水,推算出乙醇的分子式。

[设疑] 请根据“碳四个键、氢一个[计算]分子式:C2H6O学生自己动手搭建C2H6O的球棍模型,并写出乙醇可能的结构式:[小组实验]:培养学生的迁移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键、氧两个键” 理论,搭建出分子式为C2H6O的乙醇可能的结构,并写出其结构式。

[设问]乙醇的分子结构到底是哪一种?[定性实验探究]乙醇与金属钠的反应[提问]如何证明产生的气体是氢气?[结论]乙醇可以与金属钠反应产生氢气[追问]请结合实验推测乙醇的结构式?[结论]乙醇的结构式乙醇与金属钠反应的实验乙醇与水反应的实验观察实验现象,做好实验记录[回答][讨论、回答][聆听、观察][数据处理、分析]猜测、推理的能力。

高中化学《乙醇和醇类》教案设计

高中化学《乙醇和醇类》教案设计

高中化学《乙醇和醇类》教案设计高中化学《乙醇和醇类》教案设计范文[教学目标]1.理解烃的衍生物和官能团的概念。

2.了解乙醇的结的和物理性质。

3.掌握乙醇的化学性质。

[教学重点] 掌握乙醇的分子结构和化学性质[教学难点] 乙醇羟基上的氢原子被活泼金属原子取代。

[教学类型] 新授课[教学方法] 实验探索、启发导学[教学内容]引言:在第四章中,我们学习了烃类有机物—烷烃、烯烃、炔烃和芳香烃。

知道它们都是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同时,我们也知道这些烃通过化学变化可以引进第三种、第四种元素。

提问:请同学们想一想,用什么方法可以使烃分子增加其他元素?举例说明。

指出:烃分子中引进了其他元素后就不能再叫烃了。

设问:那么,这类有机物又叫什么呢?讲解:如果烃分子里的氢原子被其它原子或原子团(例:卤素原子—X;羟基—OH;硝基—NO2等)所取代,就能生成一系列新的有机化合物(例:卤代烃;醇;硝基化合物等),这些有机物从结构上说,都可以看作由烃衍变而来的,所以叫“烃的衍生物”。

板书:第五章烃的衍生物讲述:一氯甲烷是甲烷分子上的一个氢原子被氯原子取代而得到。

一氯甲烷可以看成是甲烷的衍生物。

l,2-二溴乙烷既可以看成是乙烯的衍生物,又可以看成乙烷的衍生物。

硝基苯可以看成是苯的衍生物。

由此我们可以将烃的衍生物定义为:板书:1、烃的衍生物:从结构上说,都可以看作是由烃衍变而来的有机物。

设疑:为什么要“从结构上说?”讲解:烃的衍生物并非一定要由烃通过取代、加成等方法来得到;例如乙醇可以由乙烯和水加成得到,也可以通过粮食发酵得到。

过渡:烃和烃的衍生物是有机化学的两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设问:请同学们设想,烃的衍生物跟相应的烃是否具有相同的化学性质,为什么?讲解:当烃分子上的氢原子被这些原子或原子团取代后,物质的一些性质都将发生很大变化,可以说,这些原子或原子团对烃的衍生物的性质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由于它决定了这个物质的化学特性。

所以在化学上把这种原子或原子团叫做官能团。

(完整)乙醇教学设计

(完整)乙醇教学设计

3—3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第一课时:乙醇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通过对乙醇的分子结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探究,学会由事物的表象解析事物的本质、变化。

强化结构决定性质的化学思想。

2.通过揭示问题、讨论释疑、化学实验,学习对比、推断等多种科学探究方法。

3.认识化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激发学生学习的化学的积极性。

二.教学重点乙醇的结构和化学性质三.教学难点乙醇发生催化氧化反应的机理四.教学方法采用实验探究、对比分析、诱导等方法学习乙醇有关知识五.教学用具多媒体、试管、酒精灯、无水乙醇、na、火柴、铜丝。

六.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乙醇【导入新课】《舌尖上的中国》酿酒视频导入【推进新课】酒文化在中国源远流长,一部中华文化史从一个侧面上看,也完全可以认作是一部酒文化发展史。

那么酒到底是什么,它又有哪些主要的性质呢?今天我们就来走近她。

【板书】第三节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一、乙醇【板书】(一)乙醇的物理性质【引导】利用生活常识尝试总结乙醇的常见物理性质【讨论】【小结】物理性质:颜色、气味、状态、溶解性、挥发性等等【活动】给出乙醇的分子式和典型的结构特征,写出乙醇可能的分子结构(两种)【思考】两种结构中哪种才是正确的?如何证明【实验】1、乙醇与金属钠反应取一个洁净的小烧杯,导入约一半体积的无水酒精,再向其中加入数粒金属钠小颗粒.再将一个普通漏斗倒扣在烧杯上方,观察现象。

一段时间后,点燃漏斗底部,继续观察现象,检验生成气体,讨论。

【现象】烧杯内钠粒沉于液态无水乙醇底部,有无色气泡在钠粒表面生成后逸出液面,最终钠粒消失;气体可以被点燃;倒扣在火焰上方的烧杯在内壁上出现了水珠,但倒入烧杯内的石灰水无明显现象.【结论】钠与乙醇能发生类似于水的反应,说明乙醇分子中存在与水分子相似的结构,即存在羟基(—oh)。

此外,由于钠与乙醇的反应没有它与水反应剧烈,也说明乙醇分子中羟基上的h没有水中的活泼.【投影】乙醇的分子式、结构式、结构简式、球棍模型和比例模型。

《乙醇》 教学设计

《乙醇》 教学设计

《乙醇》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学生能够准确说出乙醇的分子结构、官能团。

(2)理解乙醇的化学性质,包括与钠的反应、氧化反应等。

(3)能够书写乙醇相关化学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通过对乙醇结构和性质的学习,提高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让学生感受化学知识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2)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合作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乙醇的分子结构和官能团。

(2)乙醇的化学性质,特别是与钠的反应和氧化反应。

2、教学难点(1)乙醇的氧化反应机理。

(2)从结构角度理解乙醇的性质。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实验探究法、讨论法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些含有乙醇的常见物品,如酒、酒精消毒液等,提问学生是否知道这些物品中发挥作用的主要成分是什么,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乙醇。

2、乙醇的物理性质展示一瓶无水乙醇,让学生观察其颜色、状态、气味,并通过实验让学生感受乙醇的溶解性。

引导学生总结乙醇的物理性质,如无色透明、具有特殊香味的液体,能与水以任意比例互溶等。

3、乙醇的分子结构(1)展示乙醇的球棍模型和比例模型,引导学生分析乙醇分子的组成和结构。

(2)写出乙醇的分子式、结构式和结构简式,强调乙醇的官能团——羟基(—OH)。

4、乙醇的化学性质(1)乙醇与钠的反应实验演示:在一支试管中加入少量无水乙醇,再加入一小块金属钠。

观察实验现象,如有无气泡产生、反应的剧烈程度等。

学生讨论并分析实验现象,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乙醇的氧化反应①燃烧引导学生写出乙醇燃烧的化学方程式,强调燃烧产物对环境的影响。

②催化氧化实验演示:将铜丝在酒精灯上加热至红热,迅速插入乙醇中,反复几次。

观察实验现象,如铜丝颜色的变化、液体的气味等。

分析实验现象,讲解乙醇催化氧化的反应机理,写出化学方程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乙醇醇类》1课时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①掌握乙醇的结构、物理和化学性质;了解乙醇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②掌握醇类的组成、结构及性质通性,了解其它几种醇类物质的性质和用途③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官能团与性质的关系(2)过程和方法目标①通过代表物性质复习法,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和归纳总结知识的能力②通过从官能团的结构特点入手来分析物质性质的教学思路,使学生学会研究有机化学的科学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①获得物质的结构决定性质的科学观点,学会以点带面的学习方法。

②通过乙醇用途的介绍培养学生将化学知识应用于生产、生活的意识,关注与化学有关的社会热点问题(假酒、酒后驾驶等),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乙醇、醇类的的结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2)教学难点醇的消去反应和催化氧化反应学习方法:自主学习----归纳总结------合作探究-----检测达标课堂类型:复习课教学过程:一、【感悟教材预习检测】设计意图:学生通过下面四个题目,能够熟练掌握课本中的基本知识点,构建知识网络,真正的做到回归教材,夯实基础。

(学生课前预习自主完成)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乙醇和苯都可以用来萃取溴水中的溴B、羟基和氢氧根的电子式都为C、CH3CH2OH和苯酚互为同系物D、乙醇具有特殊的气味,易挥发,能与水以任意比互溶E、乙醇和钠的反应比水和钠的反应更剧烈F、按照羟基的个数可将醇分为一元醇、二元醇、多元醇G、按照羟基连接烃基的类型可将醇分为脂肪醇、脂环醇、芳香醇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检验乙醇中是否含水可用无水硫酸铜来检验B、制备无水乙醇可采用加入生石灰,蒸馏回流的方法C、乙醇的分子式为CH3CH2OHD、体积分数为75%的乙醇溶液用作医疗消毒E、甲醇、乙醇等醇类是汽车的代用燃料F、工业上用发酵法从谷物、植物秸秆得到乙醇G、用乙醇制备乙烯时,温度计要插入到反应液液面以下且不触及烧瓶底部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甲醇、乙二醇、丙三醇能够与水以任意比互溶B、丙三醇俗称甘油,具有吸湿性,有护肤的作用C、乙二醇可用作防冻剂D、甲醇俗称木精或木醇,,是无色透明的液体,有剧毒。

E、丙三醇与硝酸发生反应生成三硝酸甘油酯是一种烈性炸药,俗称硝化甘油F、甲醇、乙醇、2-丙醇、1-丙醇的沸点依次升高G、含有羟基的有机物就一定属于醇类H、饱和一元醇的通式为C n H2n+1OH4、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①、实验室制乙烯:_______________ ________②、乙醇的催化氧化: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③、乙醇与溴化氢反应:_________ ________④、乙醇与钠反应: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⑤、乙醇完全燃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⑥、实验室制乙烯反应在1400C发生的副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⑦、乙醇和乙酸的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梳理知识网络建构】(请以乙醇为例,按照结构—性质—用途—制法的主线建构知识网络)二、【深度思考合作探究】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真正的理解乙醇、醇类的氧化反应,消去反应,取代反应的断键机理,切实掌握羟基官能团的性质。

【探究一】乙醇在发生化学反应时的断成键特点:根据断裂对应键写出化学反应方程式及反应类型:(1)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①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①②, _____________,_________ (5)②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探究二】醇的氧化反应1、以下四种有机物的分子式皆为C4H10O其中能被氧化为含相同碳原子数醛的是( )A.①和②B.只有②C.②和③D.③和④【得出的结论是】【探究三】醇的消去反应2、在下列反应中,有机物 能发生的反应是( )①置换反应 ②加成反应 ③醇羟基上的取代反应④去氢氧化 ⑤消去反应A.①②③⑤B.①②③④C.①②④⑤D.①②③④⑤【得出的结论是】【探究四】乙醇的制备和应用3、植物及其废弃物可制成乙醇燃料,下列关于乙醇燃料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它是一种再生能源B.乙醇易燃烧,污染小C.乙醇只能在实验室内作燃料D.粮食作物是制乙醇的重要原料【得出的结论是】三、【聚焦高考 能力提升】设计意图:让学生亲自去体验,醇类在以往高考中的地位,以及如何出题,通过自己动手解决,增强学习的信心和针对性。

1、(2013·新课标I 卷)香叶醇是合成玫瑰香油的主要原料,其结构简式如下: 下列有关香叶醇的叙述正确的是( )A .香叶醇的分子式为C 10H 18OB .不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C .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D .能发生加成反应不能发生取代反应2、(2002上海)松油醇是一种调香香精,它是α、β、γ三种同分异构体组成的混合物,可由松节油分馏产品A (下式中的18是为区分两个羟基而人为加上去的)经下列反应制得:(1)α-松油醇的分子式(2)α-松油醇所属的有机物类别是 ( )(a )醇(b )酚(c )饱和一元醇(3)α-松油醇能发生的反应类型是 ( )(a )加成(b )水解(c )氧化(4)在许多香料中松油醇还有少量以酯的形式出现,写出RCOOH 和α-松油醇反应的化学方程式(5)写结构简式:β-松油醇 γ松油醇四、【成功体验 当堂检测】设计意图:对学生本节课的学习效果进行检测,既使教师心里做到有数,又让学生有收获的喜悦。

1、某有机物的结构简式如下图,下列关于该有机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能与金属钠反应并放出氢气B 、能在催化剂作用下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C 、能发生银镜反应D 、在浓硫酸催化下能与乙酸发生酯化反应2、乙醇汽油即在汽油中掺入一定比例的乙醇,以代替一部分汽油,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乙醇汽油是一种清洁能源,燃烧不会产生污染B 、乙醇与汽油组成元素相同,化学成分相似C 、乙醇汽油燃烧时,耗氧量高于等质量的汽油D 、乙醇可通过淀粉转化制得,是一种可再生燃料3、将ag 光亮的铜丝在酒精灯上加热后,迅速插入下列溶液中然后取出干燥,如此反复几次,最后取出铜丝,洗涤、干燥后称其质量为bg 。

下列所插入的物质与铜丝质量关系不正确的是 ( )A 、无水乙醇:a=bB 、石灰水:a>bC 、NaHSO 4溶液:a>bD 、盐酸:a>b4、酒后驾车是引发交通事故的重要原因。

交警对驾驶员进行呼气酒精检测的原理是:橙色的K 2Cr 2O 7酸性水溶液遇乙醇迅速生成蓝绿色Cr 3+。

下列对乙醇的描述与此测定原理有关的是( )①乙醇沸点低 ②乙醇密度比水小③乙醇有还原性 ④乙醇是烃的含氧化合物A.②④B.②③C.①③D.①④5、(2013·新课标I 卷,13分)醇脱水是合成烯烃的常用方法,实验室合成环己烯的反应和实验装置如下:可能用到的有关数据如下:合成反应:在a 中加入20g 环己醇和2小片碎瓷片,冷却搅动下慢慢加入1 mL 浓硫酸。

b CH 2=CH CH CH 2OHCH 3中通入冷却水后,开始缓慢加热a,控制馏出物的温度不超过90℃。

分离提纯:反应粗产物倒入分液漏斗中分别用少量5%碳酸钠溶液和水洗涤,分离后加入无水氯化钙颗粒,静置一段时间后弃去氯化钙。

最终通过蒸馏得到纯净环己烯10g。

回答下列问题:(3)本实验中最容易产生的副产物的结构简式为。

(5)分离提纯过程中加入无水氯化钙的目的。

(7)本实验所得到的环己烯产率是(填正确答案标号)。

A.41% B.50% C.61% D.70%五、【反思回顾、完成思维导图】设计意图:让学生整体回顾本节课,完成知识的升华,形成真正属于自己的知识框架,建立知识模型。

六、【板书设计】乙醇醇类(一)、醇类的定义:(二)、醇的分类:(三)、以乙醇为例探究官能团的性质:1、乙醇在化学反应中的断成键特点2、醇类的催化氧化规律3、醇类的消去反应规律4、乙醇的制备和有机物中羟基的引入方法(四)、总结归纳本节课的知识结构网络七、【教学反思】本节课的设计体现了课程改革的新理念和课程目标的要求。

学生在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中体验学习的快乐,在讨论合作中提升学习的能力,符合我校学生的学情。

根据乙醇知识的重点设计合作探究题目,培养学生合作精神、探究能力及创新精神。

教学设计科目:化学课题:《乙醇、醇类》版本:苏教版选修5年级:高三姓名:杜建奎单位:迁安市第三中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