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传记学研究的典范――评《甘地的真理》(郑剑虹)

合集下载

心灵的伟大 读《甘地自传》与《圣雄甘地》

心灵的伟大 读《甘地自传》与《圣雄甘地》

心灵的伟大读《甘地自传》与《圣雄甘地》何怀宏吉辛说有一些值得为之早起而读它的书,这样的书帮助我们忘却周围随处都有的无聊或恶意的闲谈,并且教我们对" 有这样好的人在其中的" 世界寓着希望。

《甘地自传》于我无疑就是这样一本书。

并且,照孟子所言,人在夜里荡涤白日所为后静息下来的心灵,以及他在天刚亮时所接触到的平旦之气都是清明的,那么,以一种清明如洗的心境去读一本书,不啻也是给这本书一种它应得的尊敬。

反过来,这本书又助一个人开始新的一天,使他的清明之气也许在整个白昼的纷扰喧嚣中不会丧失太多。

所以,甘地每日必早起赤足诵读《薄伽梵歌》,这种简单的日课其实极含深意。

《甘地自传》的风格朴素无华,这使我想到,如果作者到了毫不考虑文字、风格的时候,一定是他感觉最接近真理的时候。

这时候他只是努力想把这真理说出来,使这真理象对他呈现一样对我们呈现。

我读托尔斯泰的《复活》时也有这种感觉,这位老人好象只是在说∶"人啊,我爱你们,你们怎么竟会不明白如此简单明了的真理呢?"法国的拉皮埃尔与美国的柯丁斯合著的《圣雄甘地》,则是截取一个历史的横断面──即印度独立时的重要人物和事件来写甘地,还生动地描写了印度总理尼赫鲁、印度最后一任副王蒙巴顿、巴基斯坦之父真纳等人的行为、性格,乃至刺杀甘地的凶手的身世和动机。

其中写到的印度境内诸土邦王公的豪富与怪癖;印度教与穆斯林的历史冲突(这两种宗教都是外来的,而土生土长的佛教却令人奇怪地在印度已荡然无存!)伴随着独立的印巴分治──一次可以说是世界历史上最大的财产和领土分割等,都让人读来饶有兴味。

书中有许多对一般读者来说是新鲜的材料,像印度独立时的一个半月中,竟死了相当于法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死的人数,并且有一千万人流离失所,成为难民这些事实,就不太为我们普通人所知。

读了书中有关印度独立时面临的烂摊子的描述,也会对印度人民今天取得的成就产生深刻的印象;而对这些成就过去我们常常是容易瞧不起的。

甘地传读后感

甘地传读后感

甘地的非暴力抵抗:爱与伦理的力量阅读甘地自传后,我被他非暴力抵抗的理念所深深触动。

这种文明的不服从运动,以合法的手段和平地抵制,为何能够影响数亿人民?答案在于爱。

甘地始终相信,只要给予人民无私的援助,最终会在政治上有利于国家。

他的爱是纯净无杂质的,既热烈又克制。

他对人民的爱,是他坚定非暴力信念的根本原因。

这本自传以他自己的话来说,是一段“体验真理的故事”。

从一开始的好奇,到他的童年早婚、14岁成为父亲,以及对宗教经典的执着,我们对他的经历感到匪夷所思。

然而,随着阅读的深入,我们对他的故事越发敬佩。

他是一个内外如一、矢志不渝的人,一个以爱为事业的人,一个苦行的圣人。

他主张和平与自尊是非暴力抵抗的核心词汇,不仅如此,他还持有对敌人的善意和宽容之心。

例如,在调查三克朗地区农民待遇不公平时,地方政府驱逐他。

然而,他回应说自己完全理解他们,明白他们只是按照情报办事,他自己应该遵守法律,但这也违背了他对当地农民的责任感。

他的声明并非为了减轻对他的处分,而是为了说明违背命令并不意味着不尊重合法的当局,而是遵从良知——这是我们生活中更高的法则。

这种胸襟令人钦佩。

甘地仅是一名律师、一位社会活动家,他的调查让地方官员既生畏又生敬,并最终撤销了他离开该地的命令,并增援官方代表协助调查。

这让我想起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他认为道德发展存在三种水平六个阶段。

甘地无疑达到了最后一个阶段——普遍伦理。

公正、尊严、爱和自制,这些伦理原则贯彻了他一生的行为准则,也是他所称的信仰的真理。

他的事业不仅仅是利用法律这样的政治手段来减轻人民的负担,他还涉及经济、卫生、教育等多个领域。

他推动土布运动,给能使用织布机的农村妇女提供再就业机会;他自己身着土布,号召人民抵制英国布,支持本土经济。

他还招募志愿者,自己搭建学校,以学校为基地从事医疗和卫生工作。

书中描绘的穷人居住在帐篷中,寺庙不洁净,道路泥泞不堪,人们随地大小便的景象,让人心生悲凉。

心理传记学中的斯大林(郑剑虹)

心理传记学中的斯大林(郑剑虹)

本文曾发表在《博览群书》2012年第7期。

题目为:心理传记学中的斯大林英雄认同与历史事件——评《作为革命者的斯大林(1879-1929)》郑剑虹(湛江师范学院心理学系)从心理传记学的发展史来看,对政治人物进行心理传记学研究一直是一个热点领域,从第一本心理传记学著作诞生的上世纪10年代开始,不断有这方面的研究论著出版,如对林肯、拿破仑、英王乔治三世、希特勒等的研究。

50年代,两位乔治(George,A.L., & George, J. L.)对美国总统伍德罗·威尔逊(Woodrow Wilson)的研究是政治心理传记学(political psychobiography)在方法学上的一个革新,形成了心理传记学的一种新的诠释取向——连贯整体式(coherent-whole)取向,即试图在个人行为的众多分歧资料中,找到一个统一体(如一个人在各个不同时期重复出现的行为模式)进行诠释。

此后,出现了较多该领域的著作。

而塔克(Tucker)1973年完成的《作为革命者的斯大林(1879-1929)——一项历史与人格的研究》则是其中的一部重要著作。

塔克在该书中,论述和剖析了斯大林的人格发展以及他如何获得最高权位,并最终赢得苏共对他成为列宁继承人的承认。

作者以英雄崇拜、英雄认同、成为英雄作为贯穿整本书的分析主线来阐述和回答上述两个主题。

这个英雄就是列宁。

这就是为何在开篇中,除第一章介绍俄罗斯的历史文化和时代背景外,接下来的一章讲的是列宁而非斯大林的原因。

阐述列宁的生命史和人格,目的也是为了后续论述斯大林的人格及政治发展做铺垫和参照。

因此,从这个角度来看,该书具有比较心理传记学(comparative psychobiography)的一些特点和性质。

象绝大多数心理传记学著作一样,对传主早期经历的论述是必不可少的。

作者采用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分析了童年时期斯大林与父母的关系及对其人格发展的影响。

高中历史第四单元第2课圣雄甘地材料解析新人教版选修4

高中历史第四单元第2课圣雄甘地材料解析新人教版选修4

第2课圣雄甘地凤凰新村与“坚持真理”1.甘地的家庭背景〔材料一〕甘地的家族信奉印度教,属于毗湿奴教派①,为第三种姓──吠舍的一支,班尼亚种姓②。

甘地家族曾世代经商,但甘地的祖父乌塔昌德弃商从政,先后担任过卡提亚华半岛上几个土邦的首相,甘地的父亲及其叔父也做过波尔班达邦王公的首相,这使甘地家族在卡提亚华享誉一方。

──《甘地传》〔材料二〕我的父亲是一个忠勇侠义、慷慨大方、热爱宗族的人,只是性情有些急躁。

……然而他却是一个廉洁的人,而且因为在家庭内外极为公正而闻名。

他对于本邦忠心耿耿,这是人所共知的。

……我的父亲向来没有发财致富的雄心,所以没有给我们留下多少产业。

他没有受过什么教育,却很有经验。

……他没有学过史地,然而他那丰富的实际经验使他有足够的能力解决最繁难的问题,并且能够管理成千成万的人。

他没有受过多少宗教训练,可是他有那么一种宗教文化,这种文化是许多印度教徒因为经常到寺庙里去听人讲解经文而获得的。

到了晚年,由于我们家里一个有学问的婆罗门朋友的诱导,他开始念起纪达经③来,而且每天祷告的时候,总要朗诵几段。

──《甘地自传:我体验真理的故事》〔材料三〕我的母亲给我印象最深刻之处是她的圣洁。

她是一个虔诚笃行的宗教徒;从来没有一次是不做祷告就进食的。

她每天必到哈维立──毗湿奴神庙去参拜。

在我依稀遥远的记忆中,她从来没有遗忘奉行宗教的斋戒,从来没有错过为期4个月的禁食期④。

她有时许下最不易奉行的善愿,但她始终是毫不懈怠地谨慎遵行。

甚至有病的时候,她也并不以为是一个充足的理由而托故放弃。

……我母亲有丰富的常识,有一种很稳重的判断力。

她关心熟悉国家大事、政治局势,连宫廷里的贵妇们也很推崇她的才智。

我年幼的时候经常跟着她出去,从童年时就获得了出入宫廷的特权。

我现在还记得她和本邦王公的寡母多次生动的谈话的场景。

──《甘地》【解读】《甘地传》,内容包括甘地生平、十章正文、甘地年表。

《甘地自传:我体验真理的故事》,杜危、吴耀宗合译。

国外历史心理学思想流变

国外历史心理学思想流变

国外历史心理学思想流变杨玲;舒跃育【摘要】历史心理学是从心理学的视角出发,以心理学理论与方法为武装,通过对不同历史时期个体或群体的生命及历史资料进行研究来了解其心理发生、发展及变化规律,以验证和建构心理学理论并形成能够启发人们对自身及历史进行思考与反省的有价值的一门古老又年轻的学科.国外历史心理学从17~18世纪初步发展,20世纪至21世纪在理论、方法、内容范围方面取得了巨大进步.【期刊名称】《心理研究》【年(卷),期】2018(011)001【总页数】4页(P15-18)【关键词】国外;历史心理学;思想【作者】杨玲;舒跃育【作者单位】兰州城市学院教育学院,兰州730070;西北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兰州730070【正文语种】中文1 历史心理学定义对一门学科进行定义时,必须明确三点:一是该学科的研究对象;二是该学科的研究方法;三是该学科的研究目的(胡波,1993)。

历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不同历史时期不同的历史个体或群体的心理活动与现象,也就是说包括两个方面:个体心理和社会心理。

对个体心理活动的研究主要是对精英和上层人物的心理过程、心理状态和个性心理的分析,如对政治家、军事家、音乐家、科学家、帝王宰相、宦官朝臣等。

社会心理指家庭心理、民族心理、阶层心理、时代心理等(郑剑虹,陈劲,1996)。

历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是指运用心理学的相关理论及其方法对历史资料进行探析,是历史学与心理学的结合,缺一不可。

历史心理学的研究目的是研究心理活动在人类创造历史、认知历史和改造历史过程中的作用。

所以,历史心理学是指从心理学的视角出发,以心理学理论与方法为武装,通过对不同历史时期个体或群体的生命及历史资料进行研究来了解其心理发生、发展及变化规律,以验证和建构心理学理论并形成能够启发人们对自身及历史进行思考与反省的有价值的一门古老又年轻的学科(Szaluta,1999)。

2 国外历史心理学思想流变17~18世纪,欧洲出现关注人的本身及人的内在精神发展的人本主义历史学,但是这种抽象主义历史或心理的历史在当时不被学科界及社会所接纳和认可,而注重政治史的实用主义历史在当时却蓬勃发展。

领导学- 理性认识甘地

领导学- 理性认识甘地

理性认识甘地——《我体验真理的故事》读后感摘要:圣雄甘地作为一代精神领袖,具有独特的领导魅力,在很多人看来,印度在很多关口上,几乎完全是依靠甘地个人的魅力和意志挡住了暴力革命的洪流。

他被称作“非暴力不合作”之父,然而事实上非暴力不合作思想却不可避免地存在许多局限性,甘地的非暴力不合作策略正是在印度民族资产阶级的阶级利益和阶级特点下的产物,因而它既具有革命性又具有民族资产阶级惯有的妥协性与空想性,所以我们在认识、接受其局限性的同时应更多地关注与强调甘地作为一个精神领袖而非政治家的魅力特质。

关键词:甘地精神领袖非暴力不合作局限性理性认识起初他们忽略你,然后他们取笑你,镇压你,但最终你赢得胜利。

——甘地甘地,一个精神、理智、心灵上的王者,却充满平和谦卑与真诚,在他的记录中,你所看到的并不是多么伟大的灵魂人物,而是一个也曾饱受世俗诱惑,难免犯错,却信奉坚守宗教教义,一直保有对真理的追求与渴望的体验者。

他在书中写到了对自己曾经犯下的错误的忏悔,贪图情欲、偷盗、食肉;他提到自己曾遭受到的不公待遇,包括在印度和在南非;他也提到了参加的很多的政治运动。

所有这些都在一种极其安静的行文中叙述。

这个精神矍铄的老者把印度从英国的统治下独立出来,并用他的道德力量影响了整个世界。

而他的价值观只有简单的两个词:真理,非暴力。

[1]他的世界中,有理性和神性两个部分,理性对外,神性对内。

对外则包含一切社会事务:择业,判断是非,领导政治运动,反对什么和不反对什么。

对内则更为宗教化:克己,禁欲,素食。

他理性思考社会秩序和宗教道德,反对种族歧视,反对暴力,也反对自己宗教中的种姓制度,领导群众运动,争取公民权利。

在神性领域,他始终与神同在,在他看来,内心对神的存在没有鲜活的信仰的话,祈祷是不可能的。

于是他开始禁欲,试图把自己的欲望缩减到最小,他与神保持了最近的距离。

这可能也是他力量的来源。

[2]道德准则来自于神性,而把道德力量用于政治运动则为理性。

《甘地传》(2020年4月整理)

《甘地传》(2020年4月整理)

《甘地传》(2020年4月整理)一、作者:〔印〕克里希纳·克里帕拉尼译:张罗、陆赟二、简论:1、于弗洛姆的《论不服从》中了解“非暴力不合作”策略及一电影中洞悉“甘地传关于人类的七宗罪之论”,而阅之。

2、本文最深的印象乃是印度教中的苦行僧之影,以弗洛姆之性格分析,则为自虐型,以虐己生人为乐。

而于印度民众的宗教信仰之广而坚,甚感!以之与同时段德国民众及希特勒相比较,可见社会性格之迥异。

3、其争取独立的策略于其他国,完全没有复制性;于印度本国,也只是特定时代的衍生物。

4、其于人物的个性总结及评价中肯,即:甘地的天才——在于他的坚持。

他无所畏惧,不知疲倦,坚持自己的道德信念,永不放弃。

(P9)5、作者以《印度自治》书中观点为例,立足甘地辩护律师职业特征,指出其思想局限性,即:没有像法官那样尽可能客观地筛选证据,而是如辩护律师那样坚持某个立场或某个方面,偶尔会造成过分夸大问题的某个方面,其观点显得不那么恰当或过于狂热。

(P146)。

6、其思想深受西方文化的薰陶,却又善于借鉴与结合而创造出适宜印度的理念,如归纳的人类社会七宗罪、非暴力不合作策略等。

7、其结局的悲剧性或是印证着甘地只能是“神”,而不能成为“人”。

8、客观看待《蒙巴顿方案》对印巴分治的影响。

三、了解、理解及辨析1、了解:译者关于甘地传记依写作风格之分类?①传统的叙事型传记——路易斯·费希尔之作,按时间顺序介绍生平;②资料型传记——腾杜尔卡主编的,即汇编大量有关的原始资料,具有重要史料价值;③研究型传记——加拿大教授阿尔温德·夏尔马《甘地:一部精神传记》等,即将传记与学术研究融为一体,侧重分析内心世界及思想发展。

2、理解:甘地成长中的社会背景及性格特征?(全书)①英国已牢牢确立在印度的统治地位,不仅政治,且知识和文化上年轻一代积极顺从帝国的“教化使命”。

②动荡不安、前途叵测的内乱环境及航海、经商传统——虔诚而又迷信。

学术观点:对甘地的评价

学术观点:对甘地的评价

学术观点:对甘地的评价甘地是印度现代史上非常复杂的人物。

他出身望族,却极富平民主义的思想。

他上身赤裸,淡食素餐,不惜采取绝食办法(更多地是用于政治斗争)抑制自己的生理要求,以青壮之年开始严格节欲,大半生过着苦行僧似的生活。

他力图兼收并蓄各种宗教的真谛,俨然像个圣徒,但又不是宗教改革家。

他为祖国的独立战斗终生,却为“对于不列颠的忠心所驱使”多次支持英帝国主义的不义战争。

他诅咒西方现代文明,却又认为过错并不在其制度本身。

他受过西方现代教育,也很讲究养生之道,却又迷信难于想像的落后治疗方法。

他的思想行为充满矛盾,看起来不可理解,但都不难从印度的历史和社会的根源上去追寻原因。

应该说,他是印度这个特定社会的产物。

这个社会具有悠久的历史和高度的文化,但却遭受长期殖民统治的屈辱与损害。

本国固有文化和波斯文化、中世纪阿拉伯文化以及近代的欧洲文明(全都来自西方)都在印度上层人士的思想中留下了烙印,甘地本人也不能例外。

甘地并不是从天而降的圣人,也不是受之于天的先知。

他从未以“圣雄”(意为伟大的灵魂,近乎对神祇的称号)的头衔自诩,却常以凡人自勉。

他并非拥有崇高学位的学者,也不是精通法典的律师。

他成为群众运动的领袖,享有极高的威信,表现出非凡的领导能力,并不是他有超人的天才,更非由于财富或特殊的社会关系的提携。

事实上,他并不谋求领袖地位。

他的组织能力表现在他具有同群众共甘苦的精神,处处为群众着想,善与人谋,密切联系群众,从不自视高人一等,从不假借权威。

他十分重视调查研究,并亲自进行。

他的公众生活始于旅居南非(那是少数白人居统治地位的世界,至今仍是种族偏见最严重的地方)期间,并非为了名利,只为反对歧视,反对压迫,为自己的侨胞争取公平的待遇。

回国以后,他自觉地投身于民族独立斗争之中,成为职业革命家。

他热爱人民,热爱祖国,没有种姓偏见,没有贫富好恶,没有宗教隔阂,兼备刚强的意志和善于妥协的双重性格。

他为人诚实,正直,谦逊,廉洁,无私,与人为善。

历史人物评说·甘地

历史人物评说·甘地

• 1893年4月,甘地应聘到南非去协助处理 一桩诉讼。5月,他踏上了南非的土地, 登上了开往比勒陀利亚的火车。在火车上, 发生了一件他称之为他“一生中具有决定 性意义的经历”的事情:一位白人冲进他 乘坐的头等车厢,命令他搬到行李车厢去, 他拒绝了,对方将警察喊来,强行将他赶 下火车。就在此时,甘地做出了他一生中 最重要的决定:从今以后,莫汉达斯·甘 地将坚决抵制种族歧视。
• 1857年,印度爆发了著名的历时近两年的全民反英大起 义。 这是一场由封建王公领导的反殖民大起义。
• 在19世纪中叶,印度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并得到发展,民族 资产阶级力量壮大并登上历史舞台,成为印度民族解放运 动的领导者。
• 1885年,成立国大党。(印度国民大会党,是印度民族 资产阶级政党。)
斗争。赞同托尔斯泰的书中所提到的以宗教 之爱改革社会,实现人人平等
(一)出生: 1869年出生于一个虔诚信奉爱、不杀
生、素食、苦行、世代务商的印度教家庭,从祖父开始 他的家庭开始弃商从政。
(二)童年:小时候的甘地就有做过一些坏事,如:
偷父母的钱去买烟,偷偷的抽烟、跟朋友在河边、餐 馆偷吃羊肉(后来大力提倡素食主义),偷刮哥哥的 金镯子拿去卖(因为向哥哥借钱在外游玩,还不出钱 来,把镯子的一小部份刮掉、卖掉,再还給哥哥钱) 。 由于不敢当面认错,他写了一封悔过信给父亲。原以 为会受到重罚,没想到父亲竟原谅了他。这是甘地人 生中第一次“非暴力”课。他认为父亲信任与慈爱的 力量远远胜过责骂与棒打。
阿姆利则惨案 服役、选举不 合作到抵制英 货……
非暴力- 暴力 运动停止
第二次
(1930)
“食盐专营法”
“食盐进军”
当局妥协 运动停止
第三次
(二战期间)

甘地传读后感

甘地传读后感

甘地传读后感《甘地传》是由英国作家拉赫玛·帕尔所著的一部传记,书中详细记录了印度国父甘地的一生。

甘地是一位伟大的领袖,他以非暴力和和平抵抗的方式,成功地领导了印度人民赢得了独立。

读完这本书,我深受启发,对甘地这位伟大的领袖有了更深的了解,也对他的思想和行为产生了深刻的感悟。

甘地是一个非常特别的领袖,他的一生都在为印度的独立和民族解放而奋斗。

他的非暴力和和平抵抗理念深深地影响了世界,成为了后来许多解放运动的榜样。

在书中,作者生动地描述了甘地的成长经历,他的早年在南非的种族歧视遭遇,以及他如何通过非暴力的抵抗方式,成功地改变了南非的种族政策。

甘地的一生充满了挑战和困难,但他始终坚持着自己的信念,最终取得了伟大的成功。

读完《甘地传》,我对甘地这位伟大领袖有了更深的了解。

他不仅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更是一位伟大的人道主义者。

他对人类的和平与公正充满了信念,他的一生都在为人类的幸福和自由而努力。

他不仅仅是印度的国父,更是全世界的典范。

他的思想和行为一直激励着世界各地的人们,成为了和平与公正的象征。

甘地的一生充满了智慧和勇气,他的非暴力和和平抵抗理念深深地影响了世界。

在他的领导下,印度人民成功地赢得了独立,结束了英国的殖民统治。

他的思想和行为给了我们很多启发,他的坚持和信念都是我们值得学习的。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可以从甘地的思想和行为中汲取力量,勇敢地面对困难,坚定地追求自己的理想。

总的来说,读完《甘地传》让我对甘地这位伟大领袖有了更深的了解,也让我对他的思想和行为产生了深刻的感悟。

他的一生充满了智慧和勇气,他的非暴力和和平抵抗理念深深地影响了世界。

他的思想和行为都是我们值得学习的,他的坚持和信念都是我们值得追随的。

希望我们都能像甘地一样,勇敢地面对困难,坚定地追求自己的理想,为和平与公正而努力。

甘地传观后感

甘地传观后感

甘地传观后感《甘地传》是由英国作家莱伯尔(Louis Fischer)创作的一本传记书籍,全名为《甘地:传记和人物思想》。

本书通过对印度民族独立运动领导人甘地(Mahatma Gandhi)一生的回顾和分析,深入探讨了甘地在印度独立运动中的重要地位和他的思想理念对世界产生的影响。

甘地是20世纪最伟大的政治家之一,他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为纷繁复杂的印度社会带来了变革,也对全球范围内的民主和人权问题提供了重要的思考。

这本传记的作者莱伯尔在书中详细地描述了甘地的生平和他对非暴力的信仰,试图揭开甘地思想的核心以及他如何运用这种思想去推动印度民族独立的进程。

本书以时间为线索,详细地叙述了甘地从年轻时在南非争取印度侨民权益开始,到回到祖国印度,成为国民运动的领袖,反对英国殖民统治,最终争取到印度独立的历程。

莱伯尔用精细入微的笔触,描绘出甘地那种坚定而和善的外表下自我秉持的内心世界。

他将甘地的人格魅力和思想理念深入浅出地展现在读者面前。

在读完本书后,我被甘地那种对非暴力的坚定信仰深深地触动。

甘地认为,暴力不能解决任何问题,只会加深矛盾和仇恨,而真正的力量在于无私的奉献和爱。

他主张通过和平的手段去争取权利和自由,用理性和道德的力量去推动社会进步。

这种理念对于我们现在的社会仍然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甘地的思想不仅停留在政治领域,他也关注社会和环境问题。

他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主张以人为本,在发展过程中要保护环境资源。

这对现代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思考提供了重要的借鉴和启示。

同时,本书通过详实的史料和描述,展现了甘地作为一个普通人的一生。

他既是一个温柔和善的家人,又是一个具有坚定信仰的政治家。

他在政治上的成就让人敬佩,但他对家人的爱和坚守原则的品质同样让人动容。

这种完整而真实的人物形象使甘地更加具有亲和力和感染力。

除了对甘地本人的描绘,本书还将甘地的思想与现代社会问题相联系,探讨了他对种族主义、贫困、不平等和和平等议题的看法。

甘地传读后感

甘地传读后感

甘地传读后感甘地传读后感(一)在《甘地自传》中,作者生动地再现出他一生追求真理的过程。

莫汉达斯甘地,出生于一个土邦的贵族家庭。

1891年毕业于英国伦敦大学,取得了律师资格。

在英布战争中,他组织救护队为英军服务。

1915年离南非回国。

甘地在长期的斗争中,曾三次被捕坐牢,十五次绝食。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印度民族解放运动更加蓬勃地开展起来。

英国政府变换统治手法,通过了印度与巴基斯坦“分治”的方案,也为双方所接受。

甘地一贯主张印度教教徒与穆斯林团结合作,反对“印巴分治”。

1948年1月13日,他以79岁高龄开始绝食,呼吁各教派合作,直到各派表示愿意合作之时才进食。

1月30日,甘地在一次晚祷会上被印度教极右派分子枪击重伤,半小时后去世。

甘地的一生,是为印度民族解放民族独立的事业而奋斗的一生,他的思想也一直影响着印度人民。

全世界信奉宗教的人超过九十,仅仅不到百分之十的人相信无神论,比较起来,这百分之十算是人类中的另类了。

为什么这些人不信神呢?许多的人与我一样虽自命为无神论者,但自己心中对于神的有无并无答案。

许多人会说,从科学的角度,神是不存在的吧,但是,任何一门科学都没有宣布而且也不可能宣布神的不存在。

所以神的存在虽不能肯定,但也确实无法否定。

因此高明的学者都如同孔子般说“不语怪力乱神”。

我想,不凭借自己浅薄的智识来随意妄断自己并不知道的神的存在,这才是求学者应该有的真实态度。

一些人如同康德一样,宁可相信神的秩序,因此选择了理性生活。

那些精神生活的追求者,神与道德的追随者在世界上广泛存在,他们每天做着必修的功课:祷告和沉思。

在印度,在中国广袤的西部,亚洲的中部和西部,甚至在西方社会里,到处都有这样的苦行者恪守着他们终身的信仰,为他们所敬仰的神奉献着极大的热情和生命的力。

甘地曾在他的自传里写下了这样一段话:“大约就在这个时候,布拉德劳去世了。

他安葬在沃金坟常我参加了他的葬礼,因为我以为每一个旅居在伦敦的印度人都会去参加。

和平的理性:谈《甘地》并及太虚

和平的理性:谈《甘地》并及太虚

和平的理性:谈《甘地》并及太虚
邹林珊
【期刊名称】《电影评介》
【年(卷),期】2006(000)018
【摘要】借鉴太虚思想理解<甘地>,可懂得非暴力斗争的宗教精神渊源及其诉诸超验正义的巨大威力.
【总页数】1页(P37)
【作者】邹林珊
【作者单位】井冈山学院艺术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J9
【相关文献】
1.太虚大师的和平观研究 [J], 朱大伟
2.UNESCO甘地和平与可持续发展教育研究所将举办会议聚焦教育技术和数字教学 [J], 王昊
3.教育信息化助力和平与可持续发展教育——访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甘地和平与可持续发展教育研究所所长阿南沙·库马尔·杜莱亚帕 [J], 张力玮;吕伊雯;潘金晶
4.教育是实现持久和平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甘地和平与可持续发展教育研究所解读 [J], 王婷婷;熊建辉
5.太虚佛教理性观初探 [J], 罗同兵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论甘地宗教哲学对当代的现实意义

论甘地宗教哲学对当代的现实意义

论甘地宗教哲学对当代的现实意义甘地(Mohandas Karamchand Gandhi)是印度历史上最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和社会改革家之一。

他的思想和行动对印度独立运动和世界范围内的和平运动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甘地的信仰和实践的宗教哲学在当代世界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甘地的宗教哲学有两个重要方面:非暴力和公正的社会秩序。

这两个方面是互相关联的,非暴力是实现公正社会的基本原则之一。

甘地的非暴力原则不仅仅是一种个人道德原则,而是一种全面的思维方式和行为准则。

他主张通过和平、理性和良心的力量来解决冲突,而不是通过暴力和武力。

甘地相信任何冲突都可以通过对话、妥协和互惠的方式得到解决。

他坚信爱和道德的力量最终会战胜仇恨和暴力。

非暴力的实践需要个人修养和道德自律。

甘地认为,个人要成为非暴力的力量,首先要进行自我反省和内省,以了解自己的欲望、情绪和动机。

然后,个人需要控制和引导这些内在的力量,以实现自我纯净和自我完善。

甘地在自己的实践中运用了各种修行方法,如禁食、冥想和斯瓦迪亚亚(自我控制)。

甘地的公正社会理念与非暴力理念密切相关。

他主张建立一个公正和平等的社会秩序,追求社会正义和人类尊严的实现。

甘地关注的问题包括社会不平等、种族歧视、性别不平等和贫困等。

他认为这些问题是人类社会面临的最大难题,需要通过社会改革和革命来解决。

对于甘地来说,公正社会不仅仅是法律和制度的问题,而是一种道德和伦理的问题。

他认为个人应该通过自己的生活和行为来实现社会公正和道德品质。

甘地的宗教哲学对当代世界仍然具有现实意义。

非暴力的原则是实现和平和解决冲突的重要途径。

在当今世界上,冲突和暴力是各种社会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

通过采用甘地的非暴力方法来解决这些问题,不仅可以避免血腥和破坏性的后果,还可以促进社会和谐和可持续发展。

甘地的公正社会理念仍然需要在当今世界中得到重视和实践。

社会不平等、种族歧视、性别不平等和贫困等问题仍然存在于当代社会中。

非暴力

非暴力

非暴力,甘地的精神起源美国著名精神病理学家、精神分析学家埃里克森(Erik Erikson)的名著《甘地的真理——好战的非暴力起源》一书对甘地的非暴力精神起源做了分析。

埃里克森师从弗洛伊德的女儿安娜·弗洛伊德(Anna Freud),是当代最为著名的精神分析理论家之一,他的著述也成为心理历史学的理论来源之一。

诚然,与一部完整的政治人物传记相比,此书又“有失偏颇”,因为他主要阐述甘地童年、赴英国和南非居住时期,随后在阿赫梅达巴为纺织工人加薪35%而进行的非暴力抗争。

应该说,这些都是甘地声名鹊起之前的故事,一九一九年甘地才发动第一次全国性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而一九一八年的阿赫梅达巴抗争只是小试牛刀而已。

但是,埃里克森的敏锐之处在于,他抛开了传统的热点所在,即几乎作者所见的所有关于甘地的材料都忽视了阿赫梅达巴这一事件,而都是关注甘地后来如何叱咤风云,又是如何带领印度人民奔向独立的过程;埃里克森的关注点在于圣雄的精神领导风格与特点是如何形成的,他又是通过何种手段进行精神和政治动员的。

而这正是心理传记学与一般传记的区别所在。

精神分析学说主张分析政治人物的童年和成长经历,以此通过一种“创伤论”剖析行为的潜意识层面。

甘地出生于一个“拥挤的”大家庭,这种大家庭的生活揭示了甘地矛盾的根源。

那就是,一家之长要保持家庭的和睦与健康,就必须具备超强的外交手腕。

而对于家庭成员来说,就必须培养相互帮助、相互尊重的态度,以及礼尚往来的气量和适应他人怪癖的能力。

如此看来,甘地从小生活在这种家庭之中,自然有助于塑造其后来所创设的真理学院的生活方式,即外人难以忍受,也不可理解的纪律鲜明的生活。

当然,或许在这种家庭氛围中,甘地也从小锻炼出较强的维系家庭关系的能力。

而甘地的好动不安和精力充沛也让人印象深刻,他从不积极组织游戏,但是十分善于从中扮演和事老的角色,所以无形之中甘地的居中调停的能力也得到了锻炼和发展。

家庭关系在逻辑事实上也是与社会关系乃至国际关系相同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心理传记学研究的典范——评《甘地的真理》湛江师范学院心理系郑剑虹
本文曾发表在《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2月10日第18版。

心理传记学是一门具有百年历史的学科,在国外,它吸引了心理学、历史学、政治学、文学、精神病学等众多学科学者的兴趣,但对于国内的学术界来说,人们还不是很熟知它,对其研究也刚刚起步。

因而,罗凤礼和萧延中两位教授正在主译的《心理传记学译丛》对国内刚兴起的研究必将起到推力作用,而其第一本译著《甘地的真理》恰在心理传记学诞生的一百周年由中央编译出版社出版,尤其具有纪念意义。

萧延中教授来电要我为该书中译本的出版写个书评,我欣然接受,一来乘此机会,可以好好品读该书,享受一顿精神大餐;二来也是表达对其工作的敬意。

美国心理学家埃里克森(Erikson)撰写的《甘地的真理》(1969)一书,是心理传记学的经典著作。

与其早前的另一本心理传记学著作《青年路德》(1958)一样,埃里克森在《甘地的真理》中仍然用其创立的认同理论来解释印度国父甘地的历史行为及其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埃里克森认为人的认同危机不仅出现在青年期,也可发生在中年期。

甘地在1918年印度的阿赫梅达巴所领导的罢工运动和第一次绝食行为正是其中年认同危机的表现。

因此,与其他甘地的研究者、甘地本人的自传以及当时印度新闻媒体对该事件的忽视不同的是,作为精神分析学家的埃里克森以其专业的敏锐性和独特性捕捉到了该事件对于甘地一生及其非暴力抵抗运动的重大意义。

中年甘地的认同危机不仅是个人的认同危机,也是当时英国殖民统治下印度的民族、文化、经济、政治等认同危机。

而阿赫梅达巴正是以其纺织业、语言、宗教、产业工人、劳资双方的典型性等集中反映了这种认同危机。

为了解决这种个人认同危机和国家民族认同危机,以阿赫梅达巴的罢工和绝食作为起点,甘地开始在印度国内发起了持续不断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埃里克森认为,甘地采用非暴力手段来解决个人和国家认同问题,以达到民族自治,有其亲子关系的根源和印度传统宗教文化的根源。

甘地作为年轻母亲和年老父亲所生的最小儿子,在家中处于宠儿的特殊地位,使他很小就有种优越感和创造感,而能经受并克服个人发展阶段所面临的羞怯和怀疑、内疚和
自卑;而对自身这种创造性和优越感的意识,也使他产生了一种特别早熟的道德心和强烈的使命感。

甘地对年老患病父亲“母性般”的照看和护理,是一种潜意识层面采用非暴力手段击败强大对手(父亲)的反映(俄狄浦斯情结)。

但父亲病情吃紧时,甘地却把看护责任交给叔叔,回到自己房中与妻子寻欢作乐,最终父亲死在叔叔的怀中。

因这个“祸根”而导致的负罪感,是甘地非暴力思想中不伤害对手情感和“关照对手灵魂”的心理根源,也是其禁欲的心理根源。

甘地因15岁偷哥哥的东西而向父亲坦白悔过,脾气急噪的父亲不仅没有打骂或自击前额来“自我惩罚”,相反地,却得到父亲“高尚的宽恕”和“增加了无限的慈爱”。

甘地认为,这件事对于他,“是‘非暴力’的一堂实物课……当这种‘非暴力’包括一切的时候,所有的东西都起了变化。

它的力量是无限的。

”这是少年甘地能意识到的一场“非暴力”的胜利。

甘地与其母亲的关系,更多的是一种宗教层面的影响关系。

甘地从其母亲身上看到和学到了印度传统宗教的价值观:素食和定期斋戒;干净和纯洁;忏悔和发誓;不杀生等。

这构成了甘地非暴力思想的“真理”。

这种“真理”在甘地后来的英国求学、南非的非暴力实践及研读印度宗教经典的过程中不断得到强化和升华。

书中有关甘地领导的阿赫梅达巴罢工及其绝食过程的详细描写则为我们展示了非暴力思想的运用及其所起的强大作用。

埃里克森对甘地非暴力不合作运动起源的分析采用的主要是其心理社会发展学说,当然,他也并没有完全抛弃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

埃里克森为何选择甘地作为传主并对其非暴力思想感兴趣?为何采用认同理论来探讨其起源?为何在书中突然插入一章给死去的甘地写了一封长信?如果我们对埃里克森的生平和性格有所了解,这些问题将会得到解答。

活了92岁的埃里克森是个私生子,他至死也不知道自己的生父是谁,因此,他一生都在关注认同问题。

从有关埃里克森的传记和研究文章发现,他对母亲、妻子、弗洛伊德家族以及同事从未公开反对或作出批评,他在童年和青少年时期对同伴的奚落也不做回应,这其实是一种非暴力的表现。

埃里克森在青少年时期就很钦佩甘地,他在研究甘地的过程中发现,甘地对自己的妻子也有许多暴力行为,这使埃里克森十分苦恼,也打乱了该书的写作计划,因此,埃里克森给逝世的甘地写了一封钦佩中透露委婉批评的长信。

显然,这是符合埃里克森的性格和心路历程的。

埃里克森十分敬重弗洛伊德家族,他本人是弗洛伊德女儿的学生,他在对自己是否要坚持弗洛伊德理论的问题上也有过类似上述的一番冲突和挣扎。

因此,埃里克森对甘地的心理传记学研究,不仅是为了验证自己的理论,也是满足自身心理需要、解决自身问题以及当时自身心理的反映。

《甘地的真理》作为心理传记学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它提供了一种不同于前人的新的研究典范:如何研究异文化中的人以及如何研究同时代的人?对于第一个问题,从《甘地的真理》一书的“序曲”部分可以知道,了解传主所在国的文化是必须的:一是通过现场实地参观、考察来了解;二是通过与传主所在国的学者进行跨文化交流、研讨来了解;三是通过查阅文献和档案来了解。

对于第二个问题,需要调查或访谈与传主有关的人士。

《甘地的真理》一书的“调查”部分不仅为如何进行调查访谈提供了一个详细的范例和参照,而且,从学术研究层面提出了许多需要注意的问题。

例如:访谈不同对象时,要考虑传主与访谈对象之间的关系;要考虑受访者的身份地位及其对回忆传主相关事件的影响;要了解访谈对象的性格;研究者身份对访谈对象作答的影响;访谈的个人底线问题及其与访谈任务完成的关系;访谈的移情和抗拒问题等。

此外,埃里克森还提出了顺利完成访谈或出色的受访者的条件:(1)受访者与传主之间是一种积极的或亲密的关系(2)受访者认为你的研究及其结果的出版有意义(3)你的访谈对受访者了解自身有帮助。

总之,《甘地的真理》中译本的出版,为我们在从事心理传记学研究时,如何选择传主,如何选择和编排传主的资料,如何应用理论,特别是如何研究同时代以及异文化中的杰出人物提供了一个可资遵循参照的经典范例。

因而,也必将推动心理传记学在中国的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