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初中语文20《天上的街市》(优秀导学案)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20天上的街市导学案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20天上的街市导学案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20天上的街市导学案第【1】篇〗教学目的:1、领悟诗歌表达的中心2、掌握联想和想象的特点,体会它们在诗歌中的作用。
教学重点:1、赏析语歌的语言2、练习运用联想和想象教学难点:领悟诗歌表达的中心教学方法:读:反复朗读诗歌,初步理解文意讲: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讲述“天上的街市”悟:根据诗歌提供的信息综合理解诗歌的主题析:赏析诗歌的语言练:练习运用联想和想象教学时数:一课时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教学步骤:一、导入1、(出示课件):几张请同学们欣赏几张星空的,面对美丽的星空你想到了什么呢?2、(出示课件:课题)引入课题3、作者简介(出示课件):作者肖像及介绍二、读诗歌1、(出示课件:Flash动画、录音朗读)学生听录音朗读2、(出示课件)学生个人朗读比赛3、奖励优胜者一首音乐,现场配乐朗诵。
4、学生齐读(出示课件,节奏、重音划分)三、讲诗意1、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天上的街市”。
要求语言流畅,重点突出,发挥想象。
2、(出示课件)教师归纳:“天上的街市,商品琳琅满目,人民自由生活”四、悟主旨1、思考问题:①作者为什么要改变“牛郎织女”的故事。
②作者为什么写“天上的街市”而不写“人间的集市”学生结合写作背景讨论回答。
2、教师归纳:(出示课件)表达对现实的不满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五、析语言1、(出示课件:语言是诗歌美丽的外衣……)同学们认为诗中哪些词或句子使诗歌打扮得更加迷人,说说看。
2、(出示课件)例句:一朵(颗)流星六、练手法1、(出示课件)问:什么是联想和想象?本文如何运用联想和想象?2、(出示课件)想象练习:(三题任选一题)3、(出示课件)联想练习:看雕塑七、小结1、本课内容:①激情朗诵②领悟主旨③赏析语言④联想和想象2、课外练习:写一首诗《人间的集市》,描述我们现实中的美好生活。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20天上的街市导学案第【2】篇〗教学目标:(1)有感情的朗读并背诵这首诗;(2)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3)理解诗歌中联想和想像的作用,培养联想和想像的能力。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20天上的街市导学案(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20天上的街市导学案(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20天上的街市导学案第1篇】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反复朗读,掌握朗读方法,能准确、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
2、能力目标:理解诗中的意象及联想和想像的作用,初步培养联想和想象的能力。
3、情感目标:体会诗人对自由、幸福生活的向往与追求之情。
教学重点:反复诵读,读准节奏,读出情感。
教学难点:感悟体会诗歌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一、目标导入很高兴在书香溢满校园的天问遇见你们,更羡慕你们在最美的年华遇见最美的诗歌。
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诗歌课堂。
在这节课中我们争取做到会读诗、会品诗、会背诗,还可以试试写诗。
同学们有信心吗?二、自主学习1、故事创编①牛郎织女的故事家喻户晓,同学们听说过吧?看大屏幕(课件展示牛郎织女故事,不显示结局)②大家知道这个故事的结局是怎样的?生答③每次读到这个故事的结局时,同学们的心情是怎样的?(伤心、难过)④如果给你个权利将结局改一下,你会做出怎样的修改:生答师评:看来,在座的同学们都是一群善良、感情丰富的孩子,曾经有一位诗人以牛郎织女的故事为题材写了一首诗《天上的街市》知道这位诗人是谁吗?(答:郭沫若)你对他还有哪些了解?(这些注释上都有,要善于利用注释来学习)那么,在这首诗中牛郎织女又过着怎样的生活呢?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诗歌,学会思考。
2、自主解题问:平时拿到一篇新诗歌,你通常会做什么?(答:读)评:这是一种不错的学习方法,正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不过,今天老师想跟同学们尝试一种新的方法,我们从题目读起,请同学们细读题目,你能产生哪些疑问:预设生:1、天上的街市是什么样的?2、天上的街市有哪些特点?3、为什么要写天上的街市?师引:带着这些思考去读文章,这样会更有针对性。
3、自主学习,感知内容下面请同学们放声朗读诗歌,初读时老师有个要求:读准字音,做到准确、流利。
读完之后给大家2分钟时间将你的疑惑、思考或问题的答案批注在文中空白处。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20天上的街市导学案(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20天上的街市导学案(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20天上的街市导学案第1篇】一、导入:(组图,配音乐)遥望星空,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千奇百怪的答案都有,氛围融洽),过渡到本课题:天上的街市(板书纵写于左侧)作者郭沫若想到了牛郎织女的故事(给出),谁要讲这个神话故事?(学生举手)那么这个神话故事的结局是悲剧还是喜剧?郭沫若给牛郎织女以幸福的相守,我们去感受吧!二、诵读诗歌有三读,这三读也是三种境界,谁知道?(大概能说到,归类为:准确、停顿、感情)请个别同学朗读,同学点评,老师引导。
整首作品要读快还是慢?为什么?这里如何停顿感情就出来了?这首诗要读轻柔还是急促?大致同学们有感觉了,放背景音乐请同学读,不谈点评,就读,四四一组。
第一组读完第二组读……读完后再问同学们上面的问题,这时候答案几乎是一致的。
这时候我就要和孩子们pk了,我读第一节,他们读第二节,这样的穿插,在背景音乐中比赛,能激发他们的积极性,他们想要比我下去,这就好。
找三个人和我继续比读,这时候孩子们都跃跃欲试,找那些从不举手却举手的学生,这时候的参与他们已经有状态了,读完记得找一个优点夸夸,那个积极性高涨啊!三:表达——想象画面那么,孩子们,你们看到了或者想到了什么画面?(写于发的小纸条上吧,给4分钟,就一个画面)杨兴旺 :他们一家骑在牛身上,前面坐着小孩子,小孩子左顾右盼,指手画脚,一会儿比划,一会儿哈哈大笑,兴奋异常。
后面坐着牛郎,他一手搂着前面的小孩子,一手紧紧的抓住坐在后面的织女,十指相扣,织女脸靠牛郎后背,幸福的笑着……我说:杨兴旺是一个浪漫的男士,谁以后嫁给他谁肯定幸福,因为他能给人安全感。
魏晋明:我觉着他们漫步在街道上,牛郎左手提着灯笼,右手挽着织女,织女右手拉着孩子,他们走着走着,织女幸福的靠在牛郎的肩头越走越远……我说:他们的孩子手里拿着一串糖葫芦!我说:我看见孩子骑在牛郎的肩头,织女轻挽牛郎,他们笑着,走着……我说我们看看天上的街市吧,天上的街景如何?丁天鹏:他们提着灯笼,街上灯笼非常多,染红了整条街,街上来来往往很多人……李华钦:四方都是花景,花香扑鼻,街道的店里陈列着各种物品,有小孩子手里拿着鲜花跑来跑去……陈媛媛:天山的街市被云朵包围着,透过云朵隐隐约约能看到有点点灯光……(从凡间仰望到的天上街市)魏晋明:街道上到处都是桃花(我叹到:哇……),因为天上一年四季是春天,树下林列着商铺,商铺中有各种各样的物品,到处挂着灯笼,牛郎织女坐在树下的椅子上,幸福的依偎在一起,显出祥和的氛围……忍不住的插了一句:十里桃林啊!同学们说:三生三世,十里桃花……哈哈……杨兴旺:我觉得还要更浪漫,微风一吹,花瓣飘飘洒洒,前方有小桥,牛郎织女站在桥上,他们依偎在一起……我又一次忍不住:你在经营自己未来的幸福生活,记得,你一定要幸福!(哄堂大笑)惊叹了时光哦!四、研读天上的街市是作者看到的还是想到的?从哪能读到是作者想到的?(第一节还有下诗中的“我想”字眼)作者由星星想到天上的街灯,想到街市,又进一步想到物品,由物及人想到牛郎织女,他们在闲游。
2023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20天上的街市导学案(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20天上的街市导学案(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20天上的街市导学案第【1】篇〗一、说教材1、教材简析《天上的街市》是新编九年义务教育语文第三册第四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这是一个新诗单元,教材编者称之为“诗海徜徉”。
单独设立一个“新诗单元”,这在初中语文教材编辑史上还是第一次。
这反映了人们对诗歌,尤其是对新诗在观念上的一些变化。
本单元编选中外九位现代诗人的十首诗歌,可以说都是精品佳作,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天上的街市》选自郭沫若第一部诗集《星空》。
《星空》写于五四以后诗人最苦闷的时期。
当时诗人正在日本留学,其间于1921年4月和次年暑假两度回国。
面对当时中国现实,诗人感到失望和痛苦,他痛恨黑暗的现实,向往光明的未来。
但五四期间那种勇猛的反抗精神和烈火般的热情已经消退,有的只是“潮退后的一些微波,或甚至是死寂”(郭沫若语)。
所以,在《星空》中,诗人流露出较浓重的失望和悲愁情绪,虽然表现了要求奋飞、新生和自由的愿望,但另一方面又包含了逃避现实、独善其身的消极情绪。
这是《星空》给人的整体阅读印象。
而《天上的街市》为我们呈现了一个充满诗情画意的美妙世界。
(1)《天上的街市》诗内有丰富的想象,在现实生活的基础上,描绘出想象中的理想生活。
有写实的诗句,有想象的诗句,而想象的正代表着诗人的向往和追求。
(2)《天上的街市》由街灯联想到天上的明星,又由明星联想到天上的街灯,再由天上的街灯联想到天上的街市,于是想象便在作者一连串的联想当中放飞了,而这个联想的“中介”便是比喻。
“远远的街灯明了,/好像闪着无数的明星。
/天上的明星现了,/好像点着无数的街灯”。
两个比喻,两层联想,把我们引进了想象中的天上的街市。
(3)《天上的街市》对牛郎织女的传说的全新诠释,这个反传统的创作,形象地抒发了诗人的理想和追求。
《天上的街市》编入本单元的第一篇,因为它很好体现新诗的特点,它能让学生很快进入学习新诗的领域。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第20课天上的街市(导学案统编版)

第20课《天上的街市》导学案【学习目标】1.朗读诗歌,体会诗歌吾言的音韵美。
2.运用联想与想象,理角解诗歌形象化的语言,体会诗人的情思。
3.体会诗人对自由幸福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重点难点】1.体会诗歌吾言的音韵美。
2.运用联想与想象,理角解诗歌形象化的语言,体会诗人的情思。
【学习过程】一、预习案★任务一:朗读吟咏,体会诗歌音韵美1.自由朗读全诗,用铅笔标出本诗的重音和节奏。
天上的街市郭沫若远远的街灯明了,好像闪着无数的明星。
天上的明星现了,好像点着无数的街灯。
我想那缥缈的空中,定然有美丽的街市。
街市上陈列的一些物品,定然是世上没有的珍奇。
你看,那浅浅的天河,定然是不甚宽广。
那隔着河的牛郎织女,定能够骑着牛儿来往。
我想他们此刻,定然在天街闲游。
不信,请看那朵流星,是他们提着灯笼在走。
2.再读诗歌,完成下面的表格,体会诗歌的音韵美。
二、探究案★任务一:慢读想象,心中有画探写法1.读1小节思考:诗人远望,望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2.诗歌的2—4节,诗人又想到了什么?3.发挥想象,用自己的语言描绘本诗所呈现的场景。
★任务二:深入探究,聚焦文本解美点4.诗人为我们描绘了哪几幅图画?每一幅图画让你感受到了一种怎样的美?5.你认为诗歌中哪里(词或句)写得好?找出来,反复品读一下。
请用“我认为______(词语或句子)用(写)得真美(好),美(好)在__________”这样的句式来评析诗的语言。
★任务三:美读品析,对比阅读析情感6.阅读叶圣陶《牛郎织女》的结尾,比较它与《天上的街市》中牛郎织女的遭遇。
思考:诗人为什么要打破读者的阅读期待,把悲剧变成喜剧?从此,牛郎在天河的这边,织女在天河的那边,两人只能隔河相望。
日子久了,他们就成了天河两边的牵牛星和织女星。
织女受了很严厉的惩罚,可是不肯死心,一定要跟牛郎一块儿过日子。
日久天长,王母娘娘也拗不过她,就允许她每年农历七月七日跟牛郎会面一次。
以后,每年七月初七的夜晚,一群群喜鹊会飞来,在天河上搭起一座“鹊桥”,让牛郎织女在桥上会面。
《天上的街市》 导学案(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共3篇

《天上的街市》导学案(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共3篇《天上的街市》导学案(人教版七年级上册)1《天上的街市》导学案(人教版七年级上册)一、学习目标1.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及其价值。
2.认识中国传统文化物品的价值和历史意义。
二、学习重点1.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及其价值。
2.认识中国传统文化物品的价值和历史意义。
三、学习难点1.理解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的作用。
2.掌握传统文化物品的保存和传承方式。
四、学习过程1.主题导入展示图片,让学生猜测,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的氛围。
2.知识运用讲解中国传统文化物品的特点及历史意义,使用图片和影片资料,让学生感受其独特魅力。
3.思维拓展引导学生思考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的作用,并探讨传统文化物品的保存和传承方式。
4.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完成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观察笔记和学生手工制作。
五、教学结构通过展示图片和影片资料,让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物品的独特魅力。
引导学生思考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并探讨传统文化物品的保存和传承方式。
最后要求学生完成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观察笔记和学生手工制作。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丰富的图片展示、影片资料和学生手工制作活动,让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及其价值,并掌握传统文化物品的保存和传承方式。
通过思考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文化传承的重要性。
同时,这样的教学形式能够使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乐趣,增强了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深入了解了中国传统文化物品的特点及其历史意义,掌握了传统文化物品的保存和传承方式,思考了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及文化传承的重要性。
我们不仅拓宽了学习视野,还增强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我们要珍惜和传承好这份宝贵的文化遗产,让其在现代社会中发挥更多的价值和作用《天上的街市》导学案(人教版七年级上册)2《天上的街市》导学案(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天上的街市》是一篇高中数学教育方面经典的课文,以有趣的方式讲述了一个天上的街市,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掌握了一些数学知识。
统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二十课《天上的街市》导学案

统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二十课《天上的街市》导学案《天上的街市》是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的第二十课,讲述了主人公小水杉的奇妙经历。
小水杉进入天上的街市,看到了各种各样的珍奇物品,也遇到了很多有趣的人物。
这一课旨在通过讲述小水杉的经历,让学生了解到天地之间的奇妙联系,培养他们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
一、课文内容梳理本课的中心思想是“必须遵守事物的规律”。
1. 第一部分(第一自然段-第四自然段):展示小水杉进入天上的街市,见到了琳琅满目的珍奇物品和奇特的建筑。
2. 第二部分(第五自然段-第八自然段):小水杉遇到了蓝天大师和活波小鱼,了解到自然界中的事物都有其固定的规律。
3. 第三部分(第九自然段-第十五自然段):小水杉遇到了种田大师和善良的阿姨,了解到农作物的生长和人与自然的关系。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 理解并记忆课文内容;- 掌握本课的生词和词语;- 理解文章表达的中心思想。
2. 能力目标:- 掌握提取课文重要信息的技巧;- 能够初步运用综合性阅读技巧,如浏览、略读和精读。
3.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对未知事物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 培养学生对自然界规律的敬畏之情。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 理解并记忆课文内容;- 理解文章表达的中心思想。
2.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中的比喻和夸张句。
四、教学过程1. 导入(10分钟)自上节课引导学生思考天地之间的联系,如:一朵云天上飘,是怎样形成的?天涯海角的风景,怎样向我展示?2. 新知呈现(10分钟)导入学生思考天上有没有街市?街市上会有什么东西?引导学生猜测课文的内容。
3. 阅读理解(15分钟)1) 请学生浏览课文,并回答以下问题:- 小杉水为什么能够看到天上的街市?- 为什么小杉水觉得天上的街市很神奇?2) 学生精读课文,并回答以下问题:- 小水杉在天上的街市上看到了哪些东西?- 小水杉为什么觉得生活在天上很麻烦?3) 学生略读课文,并回答以下问题:- 小水杉遇到了哪些人物?- 小水杉从这些人物那里学到了什么?4. 深入理解(15分钟)1) 学生合作讨论,解释课文中的比喻和夸张句,然后与全班分享。
七上部编版语文《天上的街市》导学案

20.《天上的街市》导学案
【学习目标】
1.概括诗的主要内容和中心意思,学会有节奏朗读。
2.理解这首诗的内容和感情基调。
3.体会本诗的写法。
【学习重难点】
1.概括诗的主要内容和中心意思,学会有节奏朗读。
2.理解这首诗的内容和感情基调。
【自主学习】
1.给下列词语中的加点字注音。
缥渺
..()()灯笼.()甚.()
2.文学常识填空。
郭沫若,原名,四川乐山人。
中国现代著名、、、。
代表作有诗集《》,话剧《》等。
3.解释下列词语。
(1)缥渺:
(2)陈列:
(3)定然:
(4)珍奇:
(5)不甚:
【设问导读】
1. 诗人所想像的天上的街市是一个怎样的世界?请用几个词概括一下。
2. 诗人文中所描绘的牛郎织女的生活是怎样的?传说中的牛郎织女的生活呢?作者想以此来表达什么?你能带着这种感情来试着再读读这首诗吗?
3.郭沫若说过:诗的职责全在抒情?这是一首抒情诗,诗人要抒发某种特殊的情感,必须借助生活中某种特定的景物作为依附,在诗里诗人借助了哪些景物?
4.聆听本文的范读,结合本文的写作背景,试着体会诗歌所蕴含的思想感情。
【巩固练习】
1.对本诗中心意思理解准确的一项是()
A.通过描绘天街美好的生活,表达作者热爱生活的感情。
B.通过描绘天街美好的生活,表达作者对自由幸福生活的追求精神。
C.通过描绘天街美好的生活,表达作者对黑暗现实不满,对理想生活的追求,激发人们为实现理想而奋斗。
D.通过描绘天街美好生活,表达了作者郁闷的感情。
1。
2023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天上的街市导学案(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天上的街市导学案(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天上的街市导学案第【1】篇〗天上的街市教案一.教案背景:现代诗歌难教,这恐怕是大多数语文教师的共识。
现代诗歌教学应该教什么怎么教常常让我们难以抉择。
二.教学课题:天上的街市三.教材分析:《天上的街市》这首诗歌取材于我国古代有关牛郎织女的传说,借助丰富新奇的联想和想像,描绘出“天上街市”的绮丽多彩,表达了诗人对自由及美好生活的向往。
这首诗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虚幻的景象在作者笔下变得生动、真实、美丽。
诗歌意境优美,节奏舒缓,有古典诗歌的韵味和情趣。
四.教学方法:教法:点拨法、朗读法、提问法;学法:诵读法、讨论法。
五.教学目标:1.朗读训练,体会语言的节奏感与和谐美。
2.体会作者向往追求理想生活的思想感情。
3.练习自然的联想、丰富的想像。
教学重点:朗读诗歌,理解诗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教学难点:联想和想象。
课时安排:一课时课前准备:学生:朗读诗歌,疏通生字,查找、了解作者有关资料。
教师:PPT、朗读背景音乐六.教学过程:一、导入创设情景:星空以其无比的广阔和神秘,引起人们纷繁多姿的幻想,创造出众多美丽动人的传说。
同学们,面对星空,你想到了些什么呢?我们说,诗人的想象最瑰丽,那么,我国现代大诗人郭沫若又想到了什么呢?请同学们翻到《天上的街市》。
2.简介作者。
郭沫若(1892-1978),原名郭开贞,四川乐山人。
现代诗人、学者。
代表作有诗集《女神》、《星空》等。
他是我国新诗的奠基人,是继鲁迅之后革命文化界公认的领袖。
其全部作品编成《郭沫若全集》38卷。
二、读出节奏美1、范读:引导学生准确而有感情的朗读教师放音乐范读全诗,学生打开书听范读,注意听读要求:(1)、注意节奏;(2)、听准重音;(3)、初步感受诗中的情境。
3、齐读。
注意节奏,将这首诗一起朗读一遍,体会一下节奏的和谐之美。
另外语音要轻柔一点,语速要舒缓一些。
三、谁能讲述牛郎织女的传说?四.读出图画美(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然后讨论,明确每一节的内容)“诗情”与“画意”常常是密不可分的,这首诗的每一小节都是一副美丽的画图,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读出这首诗的画图美。
《天上的街市》导学案

《天上的街市》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这首诗,理解诗歌的内容和意境。
2、体会诗歌的语言美和想象美,培养联想和想象的能力。
3、感受诗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和向往,激发对美好生活的热爱之情。
二、学习重难点1、重点(1)反复朗读,理解诗歌的意象和主题。
(2)品味诗歌的语言,学习联想和想象的手法。
2、难点(1)体会诗人对理想的追求和对现实的不满。
(2)理解诗歌中虚幻景象所蕴含的深刻意义。
三、学习方法诵读法、讨论法、联想想象法四、知识链接1、作者简介郭沫若(1892—1978),原名郭开贞,四川乐山人。
现代作家、诗人、历史学家、古文字学家。
代表作有诗集《女神》《星空》,历史剧《屈原》《虎符》《棠棣之花》等。
他的诗歌风格豪放,富有激情,具有强烈的浪漫主义色彩。
2、写作背景《天上的街市》写于 1921 年 10 月 24 日,当时中国正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诗人面对黑暗的现实,感到失望和痛苦,于是借助想象的翅膀,描绘了天上美好的街市,寄托了自己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五、预习导航1、朗读诗歌,注意字音、节奏和重音。
2、查阅资料,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
六、学习过程(一)情境导入同学们,当我们在夜晚仰望星空时,总会产生无尽的遐想。
在古代,就有许多诗人写下了关于星空的诗句,比如“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现代诗人郭沫若的《天上的街市》,看看他在星空中看到了什么。
(二)初读诗歌1、自由朗读诗歌,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听朗读录音,注意节奏和重音。
3、全班齐读诗歌,教师进行朗读指导。
(三)整体感知1、诗歌描绘了哪些画面?明确:天上的街市、陈列的物品、牛郎织女的生活。
2、这些画面有什么特点?明确:美丽、繁华、幸福、自由。
(四)精读诗歌1、诗人是如何描绘天上的街市的?明确:诗人运用了联想和想象的手法。
由街灯联想到明星,又由明星联想到街灯,既描绘了地上的街灯,又想象了天上的街市。
天上的街市》导学案

天上的街市》导学案天上的街市》导学案知识目标:1.能够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这首诗。
2.理解XXX想和想象的运用,培养XXX和想象的能力。
3.品味诗歌的语言,领会诗歌主旨。
能力目标:1.初步培养XXX和想象的能力。
2.理解诗歌思想感情。
情感目标:1.培养对自由幸福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2.体会浪漫主义的创作特色。
第一课时研究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这首诗。
2.理解XXX想和想象的作用,初步培养XXX和想象的能力。
3.体会诗歌的思想感情,了解这首诗的写法和风格。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晴朗的夜空往往群星璀璨。
当我们仰望星空时,常常会有许多遐思幽想。
我们常常把心里话告诉星星,和星星一起分享我们的快乐、忧愁。
下面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组星空图片。
那里,发生过多少美丽的故事,产生过多少神奇的传说,令人禁不住心驰神往。
同学们,面对星空,你想到了哪些瑰丽的传说呢?二、教学新课目标导学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听朗读录音,提醒学生注意朗读节奏和重音,如“远远的/街灯/明了,好像/闪着/无数的/明星。
天上的/明星现了,好像是/点着/无数的/街灯。
我想那/缥缈的/空中,定然有/美丽的/街市。
街市上/陈列的/一些/物品,定然是/世上/没有的/珍奇。
”2.分组有感情地朗读,同时充分调动想象力,想象诗里的画面,仔细体会诗歌思想感情。
3.全班有感情齐读课文,进一步体会诗歌思想感情。
朗读诗歌要注意节奏和重应音。
节奏:诗的停顿或声调延长处用“|”划开;重音:朗读时,往往要把句中的某些词语读得比较重一些,主要是为了突出句中的主要思想或强调句中的特殊感情。
目标导学二:体会XXX与想象1.全诗共四个小节,哪些是写实的,哪些是写想象的?第一节是写实的,第二~四节是写想象的。
2.请你概括出诗人所想象的内容。
诗人想象了XXX在天上幸福、美满的生活。
3.课文中想象的牛郎织女的生活跟神话故事中的牛郎织女的生活有什么不同?是通过哪些词语表现出来的?神话故事中XXX被无情地分隔在天河两岸,而在诗歌中,他们在一起过着幸福美满的生活。
部编(统编)版2019年七年级语文上册:第20课《天上的街市》优秀导学案(含答案)【精品】

《天上的街市》导学案学习目标1.朗读诗歌,体会诗歌语言的音韵美。
2.学习联想和想象,理解诗歌语言。
3.体会诗人的情思,追求理想的生活。
自主学习1.作家作品走近作者:郭沫若(1892—1978),中国现代杰出的作家、诗人、历史学家、剧作家、考古学家、古文字学家、著名的社会活动家。
四川乐山人。
幼年受家塾教育,阅读了大量古典文学作品。
1919年五四爱国运动爆发后,积极投身于反帝反封建的新文化运动。
1919—1920 年之交,完成第一本诗集《女神》的创作,成为中国新诗的奠基人。
一生主要文学著作有:世纪《女神》《星空》等;散文《我的幼年》《反正前后》《创造十年》等;戏剧《三个叛徒的女性》《屈原》《虎符》《棠棣之花》等;另有《沫若诗词选》及翻译歌德的《浮士德》等。
了解背景:这首诗写于上世纪20年代初期,此时,“五四”运动的洪波已经消退,大革命的时代尚未到,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依旧被帝国主义列强和各派军阀势力统治窒息着。
面对这种现实,诗人感到失望和痛苦,他痛恨黑暗的现实,向往光明的未。
在灿烂星空的诱发下,写了这首充满浪漫色彩的著名诗篇《天上的街市》。
2. 给下列词语注音和释义。
(1)注音:缥缈(piāo miǎo )闲游(ián )隔(gé)甚(shèn )(2)释义:缥缈:也作“飘渺”,形容隐隐约约,若有若无。
陈列:把物品摆出供人看。
珍奇:稀有而珍贵。
闲游:闲暇时到外面随便走走,游逛。
3.联想和想象。
联想是心理学家较早研究的一种心理现象,目前为止,人们总结出的一般性联想规律有四种,即接近联想、类似联想、对比联想、因果联想。
想象它是一种特殊的思维形式。
是人在头脑里对已储存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
它能突破时间和空间的束缚。
想象能起到对机体的调节作用,还能起到预见未的作用。
4.默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
远远的/街灯/明了,好像/闪着/无数的/明星。
天上的/明星现了,好像是/点着/无数的/街灯。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天上的街市》导学案

《天上的街市》导学案【学习目标】1、朗读并背诵诗歌,读准重音、节奏,读出感情;2、理解诗中联想和想象的运用,培养联想和想象的能力。
3、理解诗歌的意象,体会诗人对自由、幸福生活的向往与追求之情。
【学习重点】1、理解诗中联想和想象的运用,培养联想和想象的能力。
2、理解诗歌的意象,体会诗人对自由、幸福生活的向往与追求之情。
【学习难点】学习运用联想和想象,理解诗歌形象化的语言,培养联想和想象的能力。
【课时安排】2课时【学习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二、有关资料1、作者简介郭沫若(1892—1978),原名郭开贞,四川乐山人,我国著名的作家、诗人、历史学家、考古学家、古文字学家,代表作有诗集《女神》《星空》,戏剧《屈原》《虎符》《棠棣之花》。
2、背景资料《天上的街市》选自诗人第二部诗集《星空》。
1921-1923年期间,“五四”运动高潮已过,中国正处于军阀混战时期。
面对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那“冷酷如铁”“黑暗如漆”“腥秽如血”的黑暗现实,郭沫若感到极大的愤怒、苦闷和感伤,但他并没有悲观失望,依然孜孜不倦地探索和追求。
1921年10月24日,作者写下了《天上的街市》。
3、文体知识现代诗也叫"白话诗",是与古典诗歌相比而言。
一般不拘格式和韵律,强调自由开放和直率陈述与进行"可感与不可感之间"的沟通。
现代诗的主流是自由体新诗。
形式上采用白话,打破了旧体诗的格律束缚,内容上主要反映新生活,表现新思想。
三、预习设计1、请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缥缈..( )( ) 闲.游(xián) 隔.着(gé) 灯笼.(lóng)2、解释下列词语。
⑴缥缈:⑵定然:⑶珍奇:⑷闲游:⑸陈列:3、文学常识填空《天上的街市》选自诗集《》,作者,原名,我国著名的作家、诗人、历史学家、考古学家、古文字学家,代表作有诗集《》《》,话剧《》等。
四、整体感知⑴听读课文,注意诗歌的节奏、重音、韵脚。
2023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20天上的街市导学案(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20天上的街市导学案(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20天上的街市导学案第【1】篇〗教材分析:本课选自人教版七年级语文教材上册第六单元第27课第1首诗。
本单元都是想象力极为丰富的作品,通过虚构的故事和景象曲折地反映现实,揭露鞭挞现实生活中的丑恶,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赞美呼唤人间的真情。
想象力丰富奇特,引人遐思,《天上的街市》是一首较能代表郭沫若早期诗歌浪漫主义创作风格的诗作。
全诗借助丰富的联想和想象,通过对牛郎织女的神话传说的再创造,描绘了一幅自由自在的幸福生活图景,含蓄曲折地表达了诗人摆脱封建束缚、追求理想、向往自由幸福的思想感情。
这首诗意境优美、节奏舒缓,有着古典诗歌的韵味和意趣。
教学时应让学生反复朗读,在朗读中悉心品味,鉴赏诗歌的语言,理解意向,把握情感。
在诵读理解的基础上,通过联想和想象去构建诗作的艺术世界。
教师对诗中的精彩处和难点应作必要的讲析,要避免那种泛泛的课堂讨论。
学情分析:新诗的教学,初一的学生完全没有知识基础。
有关现代诗歌的朗读节奏、重音、颤音、强调词和作者情感的抒发方式等还是个盲点,联想和想象的表现手法也接触甚少,这些都需要教师在教学时有意识地引导,领悟其特点和作用。
教学时,教师要让学生充分地朗读,从反复朗读中感受诗歌优美的意境,体会作者的美好情感和对理想世界的追求。
同时,还要适时穿插该诗的写作背景,帮助学生理解作品的主旨。
教学目的:1、反复朗读,品味诗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以及诗中所描绘的天街美好的生活图景。
2、理解文章主旨,体会作者对自由、幸福、光明、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对黑暗现实生活的不满之情。
3、自然的联想和丰富的想像。
教学重点:1、理解文章主旨;2、自然的联想和丰富的想像。
教学难点:1、把握文章的节奏、语调以及作者情感;2、理解联想和想像的作用。
教学方法:1、朗读法;2、自主、合作、探究法3、联想、想像法教具:flash视频、《牛郎织女》视频、《夜》钢琴曲五、音乐《天上的街市》。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 20 《天上的街市》导学案教学设计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20 《天上的街市》导学案教学设计课题诗二首 课型 新授课 课时安排 2课时 课时分配 建议本课依据学情分课时。
第一课时进行自主学习反馈及整体感知、结构梳理;第二课时进行课文具体感知的交流展示及当堂检测。
可适当调节。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整体把握诗情,理解诗意;2.学习联想和想象的表现手法,培养适度联想和想象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学习理解诗中的景物描写(实写)与联想想象(虚写)的关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体会诗人对自由、幸福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良好情操;2.引导学生积极地面对生活,具有健康向上、奋发乐观的进取精神。
课前预习 作者简介郭沫若(1892—1978),四川乐山人。
原名郭开贞,字鼎堂,号尚武。
著名作家、诗人、历史学家、古文字学家。
代表作有诗集《女神》《星空》,历史剧《屈原》《虎符》《棠棣之花》等。
致力于世界和平运动,中国新诗奠基人,是继鲁迅之后公认的文化领袖。
吴望尧(1932—2009),笔名巴雷,台湾诗人。
创作文类包括诗、散文、小说等,为五十年代台湾现代诗坛重要人物之一,他将现代科学思想融入现代诗的想象之中,其创作风格卓尔不群,覃子豪誉其为颇有奇气之“鬼才”。
曾获蓝星诗奖、国家文艺奖、侨务委员会海宣荣誉奖。
写作背景《天上的街市》写于1921年,在1921年到1922年这两年间,郭沫若三次回国,这时,“五四”运动高潮已过,中国处于北洋军阀混战时期。
面对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那“冷酷如铁!黑暗如漆!腥秽如血!”的黑暗现实,郭沫若感到极大的愤怒。
思想上有些感伤,但并不绝望,仍然执着地追寻光明和理想。
对光明理想的向往,必然会激起斗争的热情。
文体知识意象 意象,就是客观物象经过创作主体独特的情感活动而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
意象通常是指自然意象,即取自大自然的借以寄托情思的物象。
许多古诗名句如“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其中的意象,都是自然意象。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20.《天上的街市》导学案

《天上的街市》导学案学习目标1.朗读诗歌,体会诗歌语言的音韵美。
2.学习联想和想象,理解诗歌语言。
3.体会诗人的情思,追求理想的生活。
自主学习1.作家作品走近作者:郭沫若(1892—1978),中国现代杰出的作家、诗人、历史学家、剧作家、考古学家、古文字学家、著名的社会活动家。
四川乐山人。
幼年受家塾教育,阅读了大量古典文学作品。
1919年五四爱国运动爆发后,积极投身于反帝反封建的新文化运动。
1919—1920 年之交,完成第一本诗集《女神》的创作,成为中国新诗的奠基人。
一生主要文学著作有:世纪《女神》《星空》等;散文《我的幼年》《反正前后》《创造十年》等;戏剧《三个叛徒的女性》《屈原》《虎符》《棠棣之花》等;另有《沫若诗词选》及翻译歌德的《浮士德》等。
了解背景:这首诗写于上世纪20年代初期,此时,“五四”运动的洪波已经消退,大革命的时代尚未到来,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依旧被帝国主义列强和各派军阀势力统治窒息着。
面对这种现实,诗人感到失望和痛苦,他痛恨黑暗的现实,向往光明的未来。
在灿烂星空的诱发下,写了这首充满浪漫色彩的著名诗篇《天上的街市》。
2. 给下列词语注音和释义。
(1)注音:缥缈( piāo miǎo )闲游( xián )隔( gé)甚( shèn )(2)释义:缥缈:也作“飘渺”,形容隐隐约约,若有若无。
陈列:把物品摆出来供人看。
珍奇:稀有而珍贵。
闲游:闲暇时到外面随便走走,游逛。
3.联想和想象。
联想是心理学家较早研究的一种心理现象,目前为止,人们总结出的一般性联想规律有四种,即接近联想、类似联想、对比联想、因果联想。
想象它是一种特殊的思维形式。
是人在头脑里对已储存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
它能突破时间和空间的束缚。
想象能起到对机体的调节作用,还能起到预见未来的作用。
远远的/街灯/明了,好像/闪着/无数的/明星。
天上的/明星现了,好像是/点着/无数的/街灯。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20 天上的街市》导学案设计初一优秀公开课 (12)

《天上的街市》
学习目标
① 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这首诗。
② 理解诗中联想和想像的作用,初步培养联想和想像的能力。
③ 体会诗歌的思想感情。
学习重难
点
理解诗歌中联想和想像的作用
学
习
过
程
环
节
学习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自学与检测
一、文本引读1、作者简介
郭沫若(1892-1978) 原名郭开贞,四川乐山人。现代著名的作家、诗人、历史学家、考古学家、古文字学家、社会活动家。代表作有诗集《女神》,话剧《屈原》等。
3、联想和想像
联想,是指由某人或某事物而想起其他相关的人或事物。联想必须有相似点或相关点。
想像,是指在头脑中对已知的事物形象进行加工,经过新的组合而创造出来的新的事物形象。
二、整体感知
1、给下列词语中的加点字注音。缥.渺.()()灯笼.()甚.()
2、朗读诗歌
总体要求:朗读这首诗总的原则是要把握美好、恬静、自在、清新而略带一丝忧郁的感情基调;朗读时节奏不宜强,声音不宜大,速度不宜快,要做到轻松、柔和、舒缓。3、理清诗歌层次
五、应用拓展
深秋时节,落叶飘零。看到纷纷坠下的落叶,你会联想到什么?走在铺满落叶的乡间小路上, 你又会想些什么?
目标检
测
一、给下列各组形似字组词。二、填空:
三、问答:
四、选~1922 年,五四运 动高潮已过,中国处于北洋军阀混战时期。面对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黑暗现实,作者感到极大的愤怒,他对祖国的憧憬陡然归于破灭,他一度的兴奋激动陷入了苦闷伤感,但他并没有悲欢失望,依然不倦地
探索和追求。就在这个时期,作者
写下了《天上的街市》,表达了对黑暗现实的不满和对理想生活追求。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导学案20天上的街市

导学案20 天上的街市学习目标1、把握诗歌朗诵的要领和技巧,培养自己丰富的想象力。
2、理解诗歌的主题、形象和意境,总结、体会诗歌的语言特色。
3、感悟诗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学习重难点重点:把握诗歌朗诵的要领和技巧,培养自己丰富的想象力。
难点:理解诗歌的主题、形象和意境,总结、体会诗歌的语言特色。
知识链接联想,是指由某事物而想起其他相关的人和事物。
联想必须有相似点和相关点。
想象,是这在头脑中对已知的事物形象进行加工,经过新的组合而创造出来的新的事物形象。
人们虽能想象出从未感知过的或实际上不存在的事物的形象,但是想象的内容总是来源于客观现实。
想象,还必须进行再创造。
意象:意象即表达主观情感的客观外物。
诗歌的意象是诗人心中之“意”与外在之“象”的结合体。
学法指导理解中心,要找出诗歌的意象以及寄托作者情感或主旨的诗句;根据作者的写作背景、意图等概括出文章的中心,并理解含义;理解这个中心的深刻或新颖之处,并理解这个中心在原文中是如何表达出来的。
一、课前预习基础梳理【文学常识】《天上的街市》作者________,我国________代杰出的作家、诗人、历史学家、剧作家、考古学家、古文字学家、著名的社会活动家,他在文学方面著作很多,有诗集________,话剧________等。
《天上的街市》写于________年,收在他的第二部诗集________中。
二、独立思考课文初探《天上的街市》想象的牛郎织女的生活与神话里有什么不同?三、集思广益合作探究诗人郭沫若仰望星空,写下美好篇章,想一想,本诗用了什么手法,把天上的生活写得如此美好?课堂检测1.说说“我想他们此刻,定然在天街闲游”一句中“闲游”二字的妙处。
2.《天上的街市》中反复出现的“定然”“定”有什么作用?3、凭借想象,我们可以再造时空,表达美好愿望,请你选择一个天体,发挥联想和想象,写一首小诗。
参考答案一、课前预习基础梳理【文学常识】1、《天上的街市》作者郭沫若,我国现代杰出的作家、诗人、历史学家、剧作家、考古学家、古文字学家、著名的社会活动家,他在文学方面著作很多,有诗集《女神》《星空》,历史剧《屈原》《虎符》《棠棣之花》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 天上的街市(导学案)
班级:初一(3)班姓名教师评价
学习目标:
1、领悟文中的两种情感。
2、理解并运用两种写作手法——联想和想象。
(重点)
一、导入
同学们,有一个令人伤心的神话故事叫“牛郎织女”。
有没有人听过这个故事,或者读过这一故事?谁来把这个故事的来龙去脉讲给大家听一听?
二、活动一:朗读课文,感悟两种情感。
(一)朗读课文
1、自由朗读课文两遍。
要求:读准字音,读流畅。
2、一位学生代表朗读课文,另一位学生点评其朗读录音,教师作朗读提示。
3、听示范朗读。
4、全班齐读课文。
(二)感悟情感
1、郭沫若先生笔下的牛郎和织女的结局和神话传说中的结局有何不同?
郭沫若先生笔下的牛郎和织女的结局:
神话传说中的牛郎和织女的结局:
2、作者颠覆了神话传说的结局,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补充资料:写作背景
1921年和1922年这两年中,郭沫若三次回国。
这一时期,“五四”运动的洪波已经消退,大革命的时代尚未到来。
半殖民地牛封建的中国,依旧被帝国主义列强和各派军阀势力窒息着,中国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苦不堪言。
面对这种现实,诗人感到失望和痛苦,他痛恨黑暗的现实,向往光明的未来。
在灿烂星空的诱发下,郭沫若在1921年10月写下了这首充满浪漫色彩的著名诗篇《天上的街市》。
所以,当时的现实社会是黑暗、凄凉的,作为一位爱国诗人,作者却无力改变现实,于是,他只能将对美好、幸福生活的渴望寄托到虚无缥缈的神仙世界。
表达了作者
三、活动二:学习本文的写作手法——联想和想象。
(一)了解两种写作手法
想到
联想:甲事物——--——————乙事物因果联系相似关系
存在存在
创造出
想象:甲事物—————————乙事物来源于客观现实
存在不存在
(二)分辨两种写作手法
诗中如何进行联想?想象又是怎样逐步展开的?
思考下列问题:
(1)朗读第一节,诗人由远远的街灯联想到什么?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联想?
(2)朗读第二节,诗人看到明星景象时产生了哪些遐想?
(3)朗读第三、四节,诗中,天上的人们生活是怎样的呢?
(三)运用两种写作手法
1、联想训练:经过二至五个递进联想,请将两个词语建立联系。
例:钢笔——月亮
钢笔——作文——题目——中秋——月亮
①分别找两位同学,各说一个名词,同学们运用联想的方法给这两个词语建立联系。
②森林——足球:森林————————足球
③大海一小狗:大海一———————小狗。
2、想象训练:选择一个天体(如星星、月亮、太阳、火星)或者一个事物,发挥想象,写一首小诗,不少于五行。
例:
静夜
郭沫若
月光淡淡
笼罩着村外的松林。
白云团团,
漏出了几点疏星。
天河何处?
远远的海雾模糊。
怕会有鲛人①在岸,
对月流珠?
注释①:鲛人,又名泉客。
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鱼尾人身的神秘生物。
与西方神话中的美人鱼相似。
早在干宝的《搜神记》中就有记载:"南海之外有鲛人,水居如鱼,不废织绩。
其眼泣则能出珠。
"
传说中,鲛人善于纺织,可以制出入水不湿的龙绡,且滴泪成珠。
唐诗人李商隐的名作《锦瑟》中,"沧海月明珠有泪"便引用了鲛人的传说。
据传说,鲛人的油燃点极低,且一滴就可以燃烧数日。
民间盛传秦始皇陵中就有用鲛人油做燃料的长明灯。
四、我的反思
1、我的疑惑是
2、我的不足是
3、我的收获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