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语文上册口语交际:父母之爱教案部编版
口语交际:父母之爱(教案)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
教案:口语交际——父母之爱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父母之爱的伟大和无私,感受家庭的温暖。
2. 培养学生尊敬父母、孝顺父母的美德。
3. 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学会如何表达对父母的爱。
4. 培养学生学会倾听、理解他人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学习父母之爱的相关故事,感受父母的爱。
2. 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对父母之爱的理解和感受。
3. 进行角色扮演,模拟与父母沟通交流的场景。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通过学习父母之爱的故事,感受父母的爱,学会表达对父母的爱。
2. 难点:学会在口语交际中如何表达自己对父母的爱,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多媒体设备。
2. 学具:课本、练习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利用多媒体展示父母之爱的图片,引导学生说出自己对父母之爱的理解。
2. 新课学习:引导学生学习父母之爱的相关故事,让学生感受父母的爱。
3.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成小组,分享自己对父母之爱的理解和感受。
4. 角色扮演:让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模拟与父母沟通交流的场景。
5. 口语交际练习: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口语交际练习,表达对父母的爱。
六、板书设计1. 父母之爱2. 尊敬父母3. 孝顺父母4. 表达对父母的爱七、作业设计1. 让学生写一篇关于父母之爱的作文。
2. 让学生回家后,向父母表达自己的爱意。
八、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学习父母之爱的故事,让学生感受父母的爱,学会表达对父母的爱。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每一个学生,鼓励他们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提高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
同时,还要引导学生学会倾听、理解他人的感受,提高他们的交际能力。
在今后的教学中,需要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在上述教案中,需要重点关注的是“教学过程”这一部分。
这一部分详细描述了课堂的结构和内容,但为了使教学更加有效和吸引人,可以对这一部分进行进一步的补充和说明。
导入环节可以通过一个简短的视频或者一个真实的故事来引起学生的共鸣。
部编五年级上册语文《口语交际:父母之爱》优质课教案
部编五年级上册语文《口语交际:父母之爱》优质课教案教学目标•掌握关于父母之爱的相关词语、句子和对话。
•能够用简单的语言表达对父母的感激和赞赏。
•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亲子沟通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父母之爱的含义。
•能够用口头表达感激和赞赏父母的情感。
教学难点•利用所学词语、句子和对话,进行口语交际。
教学准备•部编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材《口语交际:父母之爱》相关内容。
•教学PPT或教学板书。
•学生互动小组。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利用图片或课文片段引入话题,让学生谈谈对父母的感受。
二、学习《口语交际:父母之爱》(15分钟)1.分段解读课文,并解释生词词语。
2.学生跟读课文,注重语音语调的模仿。
三、情感共鸣(10分钟)1.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分享自己对父母之爱的理解和感受。
2.学生在小组中互相交流,表达对父母的感激之情。
四、亲子对话练习(15分钟)1.向学生提供一些亲子对话的例句,让学生模拟展示。
2.学生自由组合对话内容,进行表演。
五、合作交流(10分钟)1.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共同探讨如何更好地表达对父母的爱。
2.每个小组选择一名代表,分享小组讨论的收获和进步。
六、展示分享(10分钟)1.每个小组派代表进行展示,包括情感表达和对话内容。
2.全班同学进行评议和互动交流。
七、总结(5分钟)1.进行本堂课的内容总结,强调对父母之爱的理解和表达重要性。
2.鼓励学生继续在日常生活中表达感激和赞赏。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更深刻地理解家庭中父母的爱意,以及学会用简单的语言表达感激之情。
同时,通过亲子对话的练习,也培养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
在未来的教学中,可以结合更多亲情主题的教材,继续引导学生关注家庭关系,让他们学会珍惜身边的亲人。
以上是部编五年级上册语文《口语交际:父母之爱》的优质课教案,希望能对您的教学工作有所帮助。
口语交际:父母之爱-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口语交际:父母之爱-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案一、教学背景本节课主要是在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的第五单元“父爱无边,母爱无限” 中进行的,教学内容主要是围绕着“口语交际:父母之爱” 进行讲解和教学。
在授课时需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实际情况,尽可能地针对不同情况进行教学。
二、教学目标1.知道父母为我奉献的事情并表达感激之情。
2.了解父母的好习惯,赞扬父母的好习惯并且尝试践行。
3.在正确的角度下认识父母的不足,尊重父母,爱护父母。
4.通过口语交际的练习,改善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三、教学内容1. 父母为我们做了什么1.教师介绍父母常会为我们做的事情,并让学生思考并交流他们的体会。
2.在学生交流的同时,教师帮助学生追忆起父母的好处,让每个学生思考一个问题:我的父母为我做了哪些事情,我该怎样表达感激之情?2. 父母的好习惯1.教师通过课堂教学和学生们交流,让大家了解到父母的好习惯,并且可以对好习惯进行赞扬和表扬。
2.让学生了解到下列问题:我的父母有哪些好习惯?我为什么要赞扬父母的好习惯?我如何践行父母的好习惯?3. 父母的不足1.通过分组讨论的方式,让学生讨论在他们看来, 父母的不足或错误,以改善父母的不足。
2.着重让学生认识到父母总有缺点,但没有完美的父母。
正确的态度应该是尊重他们,理解他们。
4. 口语交际练习1.给学生各个不同的话题,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或对话,练习口语能力。
2.着重让学生在练习口语能力的同时,学会如何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做到口语表达能力和表达思维能力的提高。
四、教学过程1. 导入介绍课本的主题,并请学生谈谈自己的父母,以此为引导,把话题引向“口语交际:父母之爱” 。
2. 讨论请学生们谈谈父母为自己做了哪些事情,引导他们对父母做些什么都表达出感激之情。
同时让学生们交流一下自己认为的父母的好处和不足之处。
3. 角色扮演给学生们分组,让学生们相互练习对话,着重让他们在练习口语交际的过程中,增强自己的口语表达能力。
部编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口语交际:父母之爱》优质课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口语交际:父母之爱》优质课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部编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口语交际:父母之爱》是一篇以讲述父母之爱为主题的课文。
课文通过生动的案例,引导学生了解父母的爱,感受父母的辛勤付出,从而学会理解和感激父母,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口语表达能力,但对于父母之爱的理解可能还不够深入。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通过课文学习,深入理解父母之爱,并能够用口语表达出来。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父母之爱的含义,学会用口语表达自己对父母的爱。
2.过程与方法:通过课文学习,学生能够掌握一定的口语表达能力,提高交际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理解和感激父母的爱,培养良好的家庭观念。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理解父母之爱的含义,学会用口语表达自己对父母的爱。
2.难点:学生能够深入理解父母之爱,并能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口语表达对父母的爱。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引导学生身临其境,感受父母之爱。
2.互动教学法:通过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的互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3.案例教学法:通过分析课文中的案例,引导学生深入理解父母之爱。
六. 教学准备1.课文课件:制作课件,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课文。
2.教学素材:准备一些关于父母之爱的案例,用于教学过程中的分析和学习。
3.教学设备:准备投影仪、音响等教学设备,保证教学效果。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思考父母之爱。
例如,提问学生:“你们知道父母的爱是什么吗?父母为你们做过哪些事情让你感到温暖?”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
2.呈现(10分钟)教师利用课件呈现课文内容,让学生跟随课文一起感受父母之爱。
在呈现过程中,教师可以适时提问,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
3.操练(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关于父母之爱的感受和经历。
部编语文五年级上册《口语交际:父母之爱》教案
部编语文五年级上册《口语交际:父母之爱》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父母之爱的伟大意义,懂得珍惜父母的养育之恩。
2.提高学生口语表达能力,培养良好的家庭交往和沟通技巧。
3.培养学生认真倾听他人说话的习惯,尊重他人的意见和看法。
4.引导学生主动与家人交流心情和感受,促进亲子关系的深入。
二、教学内容1. 父母之爱的表达•列举父母平日里的爱的体现,引导学生体会父母之爱的伟大。
•模拟日常生活场景,练习表达对父母的感激之情。
2. 家庭交流技巧•分享有效的沟通技巧,如倾听、表达和理解对方的观点。
•设计小组讨论活动,让学生模拟家庭交流情景,锻炼表达和倾听能力。
3. 亲情故事分享•鼓励学生分享自己与家人之间的故事,增进亲子关系。
•聆听同学分享的亲情故事,促进同学之间的感情交流和理解。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介绍父母之爱的重要性,引导学生思考并表达自己的看法。
2.情景模拟法:设置各种家庭场景,让学生在模拟中学会有效的家庭交流技巧。
3.讨论交流法:通过小组讨论和班级分享,激发学生的表达积极性,增进理解和合作意识。
四、教学过程第一节:父母之爱的重要性1.导入:播放与父母之爱相关的视频,引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
2.讲解:介绍父母之爱的重要性,举例说明父母是孩子成长过程中最重要的支持者。
3.讨论:开展讨论环节,让学生分享父母对他们的关爱,并表达自己的看法和感受。
第二节:家庭交流技巧的培养1.角色扮演:分组进行家庭成员间的角色扮演,练习有效的沟通技巧。
2.指导:老师指导学生在角色扮演中如何更有效地表达和倾听,提供反馈和建议。
3.实践:学生展示角色扮演结果,老师点评并总结有效的家庭交流技巧。
第三节:亲情故事分享1.分享:学生自愿分享与家人之间的感人故事,鼓励同学们倾听和理解对方。
2.回顾:老师和同学一起回顾分享的亲情故事,感受亲情的力量和温暖。
3.总结:以小结的形式,激励学生珍惜家人之间的情感纽带,促进良好的亲子关系。
五、教学反馈与评估1.班级讨论:在教学过程中观察学生的表现,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收集学生的观点和建议。
部编人教五年级语文上册《口语交际:父母之爱》教案含教学反思
部编人教五年级语文上册《口语交际:父母之爱》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了解关于口语交际和父母之爱的知识,能够表达自己对父母的爱和感激之情。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倾听能力,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父母的感恩之情,培养孝心和感恩之心。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 1. 理解口语交际和父母之爱的重要性。
2. 掌握如何表达对父母的爱和感激之情。
难点: 1. 学生情感体验的转化为语言表达。
2. 学生如何在口语交际中表达真实的感受。
三、教学内容与方法1. 内容:本节课的内容主要包括口语交际和父母之爱的重要性,通过阅读相关课文和小组讨论的形式,引导学生感受父母的爱和理解口语交际的重要性。
2. 方法:1.教师引导:通过课堂讨论、角色扮演等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关于父母之爱的话题。
2.小组合作:组织学生分组讨论,交流彼此对父母之爱的理解和感受。
3.听读训练:让学生进行口头表达,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4.课堂点评:教师对学生表达进行点评和指导,帮助他们更好地表达真实感受。
四、教学步骤1. 热身•通过一段亲情小故事或视频引发学生思考亲情的重要性。
2.导入•教师简要介绍本节课的主题内容,引发学生对父母之爱的思考。
3.阅读课文•学生阅读课文《父母之爱》,理解文中所传达的父母之爱的重要性。
4.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自己的家庭情况,分享彼此对父母之爱的感受。
5.口语交际练习•学生进行口头表达练习,表达对父母的爱和感激之情。
6.课堂点评•教师对学生的表达进行点评和指导,帮助他们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7.作业布置•布置作业:写一篇关于父母之爱的作文。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口语交际和父母之爱的重要性,提高了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和情感体验能力。
但是在教学过程中也发现一些问题,比如部分学生表达不够真实、表达能力有限等,需要进一步加强练习和指导。
下节课可以设计一些角色扮演等更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表达父母之爱。
部编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口语交际父母之爱》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一、教学背景本篇教学设计适用于部编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材《语文》第五单元“口语交际——父母之爱”。
二、教学目标1.知道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孝顺的内涵和重要性。
2.理解父母的无私爱和付出,并具有感恩之心。
3.学会运用积极语言表达对父母的感激之情,增强口语交际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1.知道和理解传统美德——孝顺的内涵和重要性,是本课重点难点之一。
2.学习表达感激之情的语言技巧,是本课的重点难点之二。
四、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10分钟)1.师生问候。
2.回顾上一课学到的内容,提问学生:孝顺的意义是什么?大家是怎么孝顺父母的?3.自学。
教师请学生在课本上看P36-37,了解“口语交际——父母之爱”的主题。
2. 学习环节(25分钟)1.教师解释“家庭和睦、父母之爱、孝顺父母和感激之心”的含义。
2.引导学生感受父母给予自己的爱,并思考如何表达感激之心,同时听录音、跟读本篇文章。
3.老师指导学生找出本篇文章中主要人物、情节、言语,并问一问家长:他们怎样教育孩子学习如何感激父母呢?4.分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真实经历,让孩子们自己谈谈怎样感受自己的父母之爱、怎样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
3. 实践环节(35分钟)1.组织学生分组进行小品演出,演绎小组讨论中出现的真实场景,展现孝顺的形象、表达感激之心。
2.学生进行小组间交流,评价自己和同伴的表现,发现错误并给出更好的改进方法。
3.教师选出部分做得出色的同学当“感恩大使”,带领大家一起行动、践行。
4. 总结环节(10分钟)1.教师带领学生回顾本次课程的内容及亮点,总结学习情况;2.盘点本节课的收获,分享学习心得体会;3.教师或学生代表做总结发言,强调孝顺父母的重要性并鼓励大家继续践行。
五、教学评估1.课堂练习:教师为学生出具有启发意义的问题,学生通过课堂活动进行回答,考察学生对本课内容的理解和应用。
2.小品演出评估:通过小品演出的评分,考察学生掌握的口语交际能力及感恩之情的表达。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口语交际:父母之爱》教学设计及反思(教案)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口语交际:父母之爱》教
学设计及反思(教案)
一、教学设计
1. 教学目标
•了解父母之爱的重要性
•掌握用恰当语言表达对父母的爱
•培养学生的情感交流能力
2. 教学内容
•情感交流:父母之爱
•口语表达:表达对父母的爱
•真情流露:直抒心声
3.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父母之爱的含义,掌握相关表达用语
•难点:用恰当语言表达对父母的感情
4. 教学方法
•讲授法
•互动交流
5. 教学过程
•第一步:导入
–师生互动,引导学生谈论父母对自己的重要性。
•第二步:学习
–师生共同阅读相关课文,讲解父母之爱的内涵。
•第三步:实践
–组织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表达对父母的爱。
•第四步:总结
–听取学生表达的心得体会,引导他们诉说对父母的感激之情。
二、反思
1. 教学反思
•教学内容安排得当,学生参与度高;
•需要加强细节处理,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父母之爱的细节。
2. 教学改进
•增加互动环节,让学生更广泛地发表对父母的感激之情;
•调整教学方法,探索更适合学生情感表达的方式。
3. 教学展望
•希望通过这一单元的教学,学生能更加懂得父母之爱的珍贵,从而更珍惜家庭关系,提高情感表达能力。
以上就是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口语交际:父母之爱》的教学设计及反思。
希望能够对教学工作有所启发,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父母之爱的珍贵。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口语交际父母之爱公开课教案
口语交际:父母之爱教学设计一、激趣导入父母的爱有时候是和风细雨,有时候却又是狂风暴雨。
无论哪一种,都是他们对我们真情的付出。
今天,就让我们把自己感受到的爱表达出来,与同学、老师、父母一同分享吧。
板书:父母之爱二、讲事例,感悟父母深情1.把父母爱自己的生活片段和大家分享。
2.教师提出口语交际的要求。
3.指名讲述。
引导学生讲述亲身经历的故事,体会父母之爱。
4.学生评议。
引导学生从口语交际的要求出发,评议同学的发言,做出中肯的评价。
5.教师点评。
教师根据交际要求,围绕学生的发言,抓住要点,做精要的点评,表扬学生的精彩发言,指出学生的不足,让学生从教师的点评中学会交际的技巧。
三、阅读故事,说说自己的见解出示三个小故事:故事1:妈妈的包办,使刘明明养成了丢三落四的不良习惯。
应该像《慈母情深》中的母亲,有意识地锻炼孩子的独立生活能力。
故事2:爸爸教育方式不当,使冯刚畏惧考试。
爸爸应该帮助他找出失败原因,鼓励他尽力在原有的基础上获得提高。
故事3:李路杰的成功是爸爸正确引导的结果。
1.谈谈自己对这三个故事的理解和看法。
2.小组交流。
学生先自由在学习小组内评说故事,提出自己的看法,小组长对不同看法进行简要记录。
3.全班交流。
选派有代表性意见的同学在全班发表见解。
四、再创情境,提升应对能力1.假如刘明明的妈妈、冯刚的爸爸就在你的面前,你会怎样去劝说他们?2.教师扮演刘明明的妈妈,学生纷纷劝说,教师随机应变,相机指导学生注意礼貌和语气委婉等。
3.指一名学生扮演冯刚的爸爸,学生根据刚才教师的提示再次劝说。
4.教师根据学生的表现展开评说。
五、走进生活,分享体会1.在你的生活中有过类似的经历吗?你当时是怎么想的?现在又有什么新的想法?说出来与大家一起讨论。
2.小结。
听了这么多的见解,我想同学们一定也有很多话想对你的父母说,回去以后可以把你的想法和你的父母进行沟通。
世上没有不爱子女的父母,只是爱的方式各不相同。
无论用哪种方式沟通,我希望每一位同学都能体谅你的父母,做一个孝顺、懂事的好孩子。
人教部编五年级语文上册《口语交际.父母之爱》 优质课 教案
人教部编五年级语文上册《口语交际.父母之爱》优质课教案一. 教材分析《口语交际.父母之爱》是人教部编五年级语文上册的一篇课文,通过描述父母对孩子的关爱,让学生感受到父母之爱的伟大和无私。
本课主要让学生学会如何表达对父母的感激之情,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口语交际基础,但是对于如何表达自己对父母的感激之情,可能还有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通过具体的事例来说明父母之爱的伟大,从而激发学生对父母的感激之情。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父母之爱的伟大和无私。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课文学习,学会如何表达对父母的感激之情。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感受到父母之爱的伟大,激发对父母的感激之情。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父母之爱的伟大和无私。
2.教学难点:学生学会如何表达对父母的感激之情。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父母之爱。
2.情感教学法:通过引导,让学生产生共鸣,表达对父母的感激之情。
3.互动教学法: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互相交流,提高口语交际能力。
六. 教学准备1.课文课件:制作课件,展示课文内容。
2.视频素材:准备一些关于父母之爱的视频素材,用于情感引导。
3.小组讨论:提前分组,准备小组讨论的相关材料。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课文封面,引导学生关注课文标题《口语交际.父母之爱》。
提问:“你们知道父母之爱是什么吗?”,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
2.呈现(10分钟)利用课件逐段呈现课文内容,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所描述的父母之爱的具体事例。
在呈现过程中,教师适时进行讲解和情感引导,让学生感受到父母之爱的伟大。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讨论如何表达对父母的感激之情。
教师巡回指导,给予学生适当的建议和帮助。
4.巩固(5分钟)每个小组选一名代表进行汇报,分享讨论成果。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口语交际:父母之爱》集体备课教案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口语交际:父母之爱》集体备课教案一. 教材分析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口语交际:父母之爱》这一课,旨在让学生通过学习,了解父母之爱的伟大,学会如何与父母进行有效的沟通和交流。
教材通过生动的案例和情景,引导学生认识到父母的爱是无私的,同时也让学生学会如何表达自己对父母的爱和感激之情。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口语表达能力,但对父母之爱的理解和表达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表达父母之爱。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父母之爱的伟大,增强对父母的感恩之心。
2.学会用恰当的语言和方式与父母进行沟通和交流。
3.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理解父母之爱的伟大,学会表达对父母的爱和感激之情。
2.如何用恰当的语言和方式与父母进行沟通和交流。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互动教学法和引导教学法,通过案例分析、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口语表达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教学材料和案例。
2.准备教学PPT,包括教材内容、案例分析、互动环节等。
3.准备角色扮演的道具和场景。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生动的案例,引出父母之爱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案例可以是关于父母为孩子付出的故事,让学生感受到父母之爱的伟大。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PPT呈现教材中的内容,让学生了解父母之爱的各个方面。
同时,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表达对父母的爱和感激之情。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成小组,进行角色扮演,模拟与父母沟通的场景。
鼓励学生用恰当的语言和方式表达自己对父母的爱和感激之情。
教师在旁边进行指导和评价。
4.巩固(5分钟)教师选取一些学生表演较好的场景,进行集中讨论和分析,让学生进一步掌握与父母沟通的技巧。
5.拓展(5分钟)引导学生思考,除了用语言表达,还可以用哪些方式表达对父母的爱和感激之情。
统编版(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口语交际:父母之爱》教学设计
统编版(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口语交际:父母之爱》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一)单元整体关联在统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舐犊情深”的主题下,《口语交际:父母之爱》起着深化主题、引导学生表达交流情感的重要作用。
本单元的课文从不同角度展现了父母与子女之间的情感联系,口语交际则为学生提供了一个直接表达自己对父母之爱感受与看法的平台,让学生将在阅读中积累的情感体验通过口语表达出来。
(二)教材内容特点教材呈现了三个事例:一是妈妈为了孩子的健康,每天逼孩子喝牛奶;二是爸爸对孩子严厉要求,经常让孩子做各种课外作业;三是父母在孩子遇到危险时挺身而出保护孩子。
这些事例涵盖了父母之爱中关怀、严格要求、保护等常见的表现形式,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容易引发学生的共鸣和思考。
同时,每个事例都具有一定的争议性,能够激发学生不同的观点碰撞,为口语交际活动创造了丰富的话题资源。
二、设计理念(一)以生为本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和感受,鼓励学生大胆表达自己真实的想法。
在教学过程中,为学生创造宽松、民主的交流氛围,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参与到讨论中来,并且能够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实现师生、生生之间的平等交流。
(二)情境创设与引导启发相结合通过创设各种与父母之爱相关的情境,如播放亲情视频、讲述感人故事等,唤起学生的情感共鸣,激发学生表达的欲望。
同时,在学生交流过程中,教师进行适时、恰当的引导启发,帮助学生理清思路,完善表达,提高口语交际能力。
(三)注重情感教育不仅仅是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技能,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在交流中深入理解父母之爱,学会感恩父母,增进亲子关系,实现语文教学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三、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准确理解并清晰阐述三个事例中父母的做法以及自己的看法。
学会倾听他人的观点,能够抓住要点进行回应,并运用恰当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做到表达有条理、有说服力。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小组讨论、全班交流等活动,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思维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
部编版《口语交际:父母之爱》教学设计、教案(共4篇)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口语交际:父母之爱》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在交流与沟通中理解什么是真正的父爱、母爱,建议父母改进教育方法。
2.学会主动与人沟通,乐于参与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
表达有条理,语气、语调适当。
3.与人交流时能尊重和理解对方,能认真、有耐心地倾听他人说话,能抓住要点并简要转述。
4.能根据对象和场合,稍做准备,做简单的发言。
【教学重点】1.在交流与沟通中理解什么是真正的父爱、母爱,建议父母改进教育方法。
2.学会主动与人沟通,乐于参与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
与人交流时能尊重、理解对方。
【教学难点】能根据对象和场合,稍做准备,做简单的发言。
【教学策略】1.采用双向互动、多维互动的方式,来训练学生的听说能力,规范学生的口头语言,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2.课本中的三个事例简单明了,在生活中容易找到类似的情形,不仅为学生“口语交际”有感而发提供了情感的触点,而且为学生联系生活谈看法开拓了思路。
所以在口语交际时,要精心创设情境,回归生活实际,在生活中学习运用语言。
【教学准备】1.师生搜集有关“父母的爱”的资料。
2.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多媒体课件导入,激发交际兴趣。
课件出示下列事例:李刚的考试成绩不稳,总是忽高忽低。
这次,李刚没考好,爸爸狠狠地训斥了李刚。
训斥完了,爸爸又说:“我们爱你,所以这么严格要求你。
”师:同学们,你们有过这种情况吗?你觉得李刚的爸爸爱李刚吗?生自由发言。
师:我们应该怎样理解父母的爱呢?下面我们针对这个话题,进行口语交际。
(板书:父母之爱)二、阅读事例,说说自己的见解。
1.教师课件出示另外两个事例。
王小雅的妈妈每天都帮她收拾房间,整理书包,还陪她写作业。
有一次,妈妈连续几天不在家,王小雅不是忘了带文具盒,就是忘了带作业本,自己的房间也是乱七八糟的。
陈敏的爸爸晚上经常和他一起下象棋,周末还带他出去看电影或爬山。
2.学生自由阅读。
3.你怎样看待以上事例中爸爸妈妈的做法?教师课件出示口语交际的要求。
新部编版五年级上语文《口语交际:父母之爱》优质课教学设计
新部编版五年级上语文《口语交际:父母之爱》优质课教学设计一、教学设计目标本节课旨在通过学习《口语交际:父母之爱》,引导学生深入理解父母之爱的伟大与深厚,培养学生珍惜父母情感、尊重父母付出的意识,感恩父母,主动关心父母的品质。
通过学习,帮助学生更好地表达父母之爱,增进家庭和睦与和谐。
具体目标包括:1.理解文章主旨,把握文章中的感情色彩,能够简洁地表达对父母之爱的理解;2.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3.引导学生思考、珍惜家庭关系,为构建和谐家庭氛围奠定基础。
二、教学重点1.理解文章内容,把握文章主旨与感情色彩;2.提高学生口语表达能力,培养真挚表达感情的技巧。
三、教学难点1.引导学生深度感受文章中蕴含的父母之爱,激发学生内心的共鸣;2.帮助学生更好地运用口语表达技巧,贴近生活、真实自然地表达感情。
四、教学过程1. 情境导入(5分钟)教师出示一幅温馨的家庭画面,引导学生谈论家庭、父母。
通过情境导入,激发学生对父母之爱的主题的认知。
2. 导入新课(10分钟)通过阅读《口语交际:父母之爱》,引导学生分享自己对父母的理解,教师引导学生探讨文章内容,并分析文章结构、感情表达。
3. 分组讨论(15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父母在日常生活中的关怀与爱。
每组呈现自己的讨论成果,分享对父母之爱的感悟。
4. 课文学习(20分钟)逐段解读课文,重点讲解生字词和重要句子,帮助学生理解情感色彩和主旨;提问学生对父母之爱的感受。
5. 口语练习(20分钟)进行口语练习,让学生模仿课文中的口语表达方式,帮助他们运用正确的语音语调,真实地表达对父母的感情。
6. 小结与作业布置(5分钟)对本节课的重要内容进行小结,并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写一篇作文《我的父母》,表达自己对父母的感悟与爱意。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学生在理解父母之爱的同时,也提高了口语表达能力,感恩之心得到了进一步的培养。
但在教学中也发现,有些学生对于表达感情还存在一定的障碍,需要在后续的教学中加强这方面的训练。
口语交际:父母之爱》教案-语文五年级上册(部编版)
口语交际:父母之爱》教案-语文五年级上册(部编版)一、教学目标1.了解父母之爱在生活中的重要性,懂得尊敬父母。
2.掌握表达对父母的爱与尊敬的口语表达方式。
3.提高学生口语表达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家庭关系。
二、教学准备1.多媒体设备2.教材《语文五年级上册(部编版)》3.课堂练习题册4.班级板书三、教学内容1.基础知识讲解:父母之爱在生活中的表现,对父母的尊敬与关爱。
2.口语表达练习:学生分组进行口语交际练习,模拟真实生活场景。
3.课文朗读与理解:学生课前预习课文《父母之爱》,进行朗读与让学生讨论文字中的爱与情感。
4.个人心得分享:学生分享自己对父母的情感体验,展示对父母的尊敬与爱。
四、教学步骤1.学生热身活动•通过小组互动游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营造愉快的学习氛围。
2.导入教学内容•利用教材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父母之爱,为后续学习打下基础。
3.知识讲解•讲解父母之爱的重要性,教授对父母尊敬的表达方式。
4.口语交际练习•学生分组进行口语交际练习,模拟日常与父母的交流场景,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5.课文阅读与理解•学生课前预习课文《口语交际:父母之爱》,进行朗读与讨论课文中的情感和教诲。
6.个人心得分享•学生依次分享自己对父母的感悟与体会,促进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
7.总结与反思•对本次学习进行总结,鼓励学生回家与父母分享学到的内容,加深亲子关系。
五、教学效果评价1.考查学生对父母之爱的理解程度2.评价学生口语表达的流畅程度3.评定学生对课文理解深度与情感表达能力六、拓展延伸1.可以邀请学生家长进行家庭作业,促进家庭教育。
2.引导学生写信表达对父母的感激之情,练习书面表达能力。
通过《口语交际:父母之爱》这一教学内容,能够帮助学生理解家庭的重要性,懂得尊敬父母、感恩父母,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和良好的家庭关系。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口语交际:父母之爱》优秀教案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口语交际:父母之爱》优秀教案一. 教材分析《口语交际:父母之爱》是人教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的一篇口语交际课文。
这篇课文主要讲述了父母对子女的爱是伟大而无私的,并通过一些生动的事例让学生感受到父母之爱的伟大。
教材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以情感为主线,引导学生理解父母的爱,培养学生的感恩之心,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口语交际能力,他们对父母的爱有一定的认识,但可能缺乏深入理解和表达。
此阶段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前期,对父母的行为和关爱可能会有抵触情绪,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理解父母的爱,培养他们的感恩之心,对他们的成长有着重要的意义。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父母之爱的伟大,学会用恰当的语言表达自己对父母的爱。
2.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理解父母、感恩父母的情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理解父母之爱的伟大,学会用恰当的语言表达自己对父母的爱。
2.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父母的爱,并用恰当的语言表达出来。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父母之爱的伟大。
2.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对父母的爱和感受。
3.角色扮演法:让学生扮演父母的角色,体验父母的爱。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与父母之爱相关的课件,包括图片、视频等。
2.道具:准备一些与父母生活相关的道具,如衣物、食物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一些父母关爱子女的图片,如父母为子女做饭、陪子女学习等,让学生感受到父母之爱的伟大。
同时,引导学生谈谈自己对父母的爱和感受。
2.呈现(10分钟)呈现课文《口语交际:父母之爱》,让学生自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然后,教师进行讲解,帮助学生深入理解父母之爱的伟大。
3.操练(10分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让学生扮演父母的角色,体验父母的爱。
口语交际:父母之爱(教案)五年级上册语文部编版
教案:口语交际——父母之爱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和体会父母之爱的伟大和无私,增强对父母的感恩之心。
2. 培养学生运用口头语言表达父母之爱的能力,提高口语交际水平。
3.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交流,深入理解父母之爱的内涵,提升情感素养。
教学内容:1. 学习关于父母之爱的相关词汇和表达方式。
2. 通过观察、思考和交流,理解父母之爱的伟大和无私。
3. 运用口头语言表达父母之爱,提高口语交际能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引导学生理解父母之爱的伟大和无私,学会用口语表达父母之爱。
2. 难点:如何让学生深刻理解父母之爱,并用适当的词汇和表达方式进行口语表达。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多媒体设备2. 学具:笔记本、文具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父母之爱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学生分享自己对父母之爱的理解和感受。
二、学习父母之爱的词汇和表达方式(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学习关于父母之爱的词汇,如“无私奉献”、“无微不至”等。
2. 学生通过例句和情景模拟,学会用口语表达父母之爱。
三、观察和思考(10分钟)1. 教师出示关于父母之爱的图片或事例,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
2. 学生分享自己的观察和思考,深入理解父母之爱的伟大和无私。
四、口语交际实践(10分钟)1.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用口语表达父母之爱。
2. 学生代表进行汇报,其他学生给予评价和反馈。
五、板书设计(5分钟)1. 教师根据教学内容,设计简洁明了的板书,突出父母之爱的伟大和无私。
六、作业设计(5分钟)1. 教师布置作业:让学生运用所学词汇和表达方式,写一段关于父母之爱的短文。
七、课后反思(5分钟)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和感受,提出改进意见。
教学评价:1. 学生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表现,了解他们对父母之爱的理解和表达能力的提升。
2. 学生作业完成情况:评估学生运用所学词汇和表达方式完成作业的质量,了解他们对父母之爱的理解和表达能力的巩固程度。
部编语文五年级上册《口语交际:父母之爱》教案
部编语文五年级上册《口语交际:父母之爱》教案一. 教材分析《口语交际:父母之爱》是人教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的一篇口语交际课文。
这篇课文以父母之爱为主题,通过生动的案例和情景,让学生理解和感受父母的爱,学会如何与父母进行有效的沟通和交流。
课文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易于引起学生的共鸣,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口语交际基础,他们能够运用简单的口语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但是,学生在父母之爱的理解上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需要通过课文的学习和教师的引导,进一步深化对父母之爱的理解。
此外,学生在口语交际技巧方面还需要进一步提高,特别是在倾听、表达和交流方面。
三. 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感受父母之爱,提高学生的情感素养。
2.学会与父母进行有效沟通的技巧,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3.培养学生的倾听、表达和交流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四. 教学重难点1.感受父母之爱,理解父母的心意。
2.学会如何与父母进行有效沟通,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3.培养学生的倾听、表达和交流能力。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实际的语言环境中学习和运用口语交际技巧。
2.情感教学法:通过引导学生在情感上与课文内容产生共鸣,深化对父母之爱的理解。
3.互动教学法:通过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六. 教学准备1.课文课件或黑板报。
2.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图片或视频资料。
3.录音机、音响等播放设备。
4.学生分组所需的道具或标志。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创设情境,如播放一首关于父母之爱的歌曲,引出本课的主题。
然后向学生提问:“你们觉得父母的爱是什么?”,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
2.呈现(10分钟)教师利用课件或黑板报,展示课文中的案例和情景,让学生跟随课文内容一起感受父母之爱。
在呈现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关注父母的爱在不同场景下的表现。
《口语交际父母之爱》(教案)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
口语交际:父母之爱教学目标1.了解父母的关心和爱护。
2.学会用简短、准确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3.掌握使用礼貌用语和感谢用语。
教学重难点1.学生对话交流时的基本礼节和礼貌用语。
2.学生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表达感受、想法的能力。
3.学生感恩父母,体会父母的爱与关怀。
教学准备1.教师制作好教学PPT,准备好礼物和父母的照片。
2.准备一个父母的情感故事,激发学生对父母的情感认同。
教学过程第一节倾听父母的教诲1.教师通过图片展示孩子们在家中的照片,启发学生想起平日里父母的呵护和关爱。
2.通过提出以下问题,了解学生平时与父母互动的情况:你们喜欢和爸爸妈妈聊什么?平时在家里,爸爸妈妈会关心你们的哪些事情?3.讲述一个有关父母的感人故事,并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亲身经历。
4.通过实例让学生模仿,学习使用“请”“谢谢”等礼貌用语,表达对父母的感激之情。
第二节传递爱意1.通过介绍“礼物”,让学生了解到送礼物是表达对他人感激之情的方式之一。
2.每个学生准备一份特别的礼物,用精美的礼品包装,送给自己的父母。
3.了解学生礼物的设计和寄语,鼓励他们在卡片上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对父母的感激之情。
第三节父爱母爱1.让学生观看一段有关父母的视频,让学生体会父母的爱护和养育之恩。
2.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对父母的感激和爱。
3.学生之间展开对话交流,分享自己的感受和想法,鼓励学生大胆发言,相互倾听。
第四节总结反思1.回顾本单元所学的知识和经历,引导学生反思自己在与父母交往时的表现,并总结应该遵循的基本礼节。
2.鼓励学生思考:如何更好地爱护父母?如何在言行中体现对父母的爱和尊重?3.教师展示评价及相应的激励措施,激励学生多多关心和帮助父母,并用实际行动回报父母的爱护。
结束语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会更加感恩和尊重父母,并掌握基本的交际技能,从而增强自信心和自我表达能力。
同时,也能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提升学生的人际关系能力,为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设计意图:设计这个环节,能提高学生的应对能力,使说话更加得体,更能以理服人。】
课堂小结及拓展延伸( )分钟
五、走进生活,分享体会
1.在你的生活中有过类似的经历吗?你当时是怎么想的?现在又有什么新的想法?说出来与大家一起讨论。
2.小结。听了这么多的见解,我想同学们一定也有很多话想对你的父母说,回去以后可以把你的想法和你的父母进行沟通。世上没有不爱子女的父母,只是爱的方式各不相同。无论用哪种方式沟通,我希望每一位同学都能体谅你的父母,做一个孝顺、懂事的好孩子。能做到吗?
六、诉说心语,升华情感
1.对爸爸妈妈说说心里话。
2.学生交流。让学生自由地表达,充分表现自己对父母的感恩之情。
新课
教学
( )分钟
二、讲事例,感悟父母深情
1.把父母爱自己的生活片段和大家分享。
2.教师提出口语交际的要求。
板书:交际要求:
①认真倾听;
②表达清楚;
③文明有礼;
④大胆发言。
3.指名讲述。引导学生讲述亲身经历的故事,体会父母之爱。
4.学生评议。引导学生从口语交际的要求出发,评议同学的发言,做出中肯的评价。
教学
难点
表达有条理,语气语调适当。
教具
准备
课件
教学设计
设计意图
导入
( )分钟
一、激趣导入
父母的爱有时候是和风细雨,有时候却又是狂风暴雨。无论哪一种,都是他们对我们真情的付出。今天,就让我们把自己感受到的爱表达出来,与同学、老师、父母一同分享吧。
板书:父母之爱
【设计意图:用充满感情的话导入,能引起学生情感的共鸣,激发他们进行口语交际的兴趣。】
5.教师点评。教师根据交际要求,围绕学生的发言,抓住要点,做精要的点评,表扬学生的精彩发言,指出学生的不足,让学生从教师的点评中学会交际的技巧。
三、阅读故事,说说自己的见解
出示三个小故事:
故事1:妈妈的包办,使刘明明养成了丢三落四的不良习惯。应该像《慈母情深》中的母亲,有意识地锻炼孩子的独立生活能力。
七、作业设计
1.把这三则小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并让他们说说自己的想法。
2.向父母讲讲自己上课的感受,表达自己对父母的感恩之情。
3.收集有关父母之爱的故事、诗歌、散文。
【设计意图:联系生活实际,表达真情实感。】
板书
内容
认真倾听
父母之爱表达清楚
文明有礼
大胆发言
教学反思
1.在开课导入的环节,我利用充满感情的描述将学生导入情景,激发学生的交流欲望,让学生为了表达自己的爱而自然地和同学们去进行交流。在指导交流的过程中,最大的问题就是将自己的所想说具体。我也将本环节作为了教学的重点,不仅出示了交际要求,还在教学过程中围绕学生的发言,抓住要点,做精要的点评,表扬学生的精彩发言,指出学生的不足,让学生从教师的点评中学会交际的技巧。
2.我对课文中出示的三个小故事的讨论、交流做了重点训练。围绕以情为主线,以理解父母、体贴父母、感恩父母为目标,采用多项互动的交际形式,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课堂上,针对三个生活中的小故事,同学们各抒己见,从不同的角度汇报交流。
美中不足的是仍有一部分学生只用几句话简单地描述了自己的看法,叙述还不够具体。通过反思我认为,问题可能主要表现在对学生的问题预设不够充分,针对问题设计突破方法不够具体有效。我将会在以后的课堂中投入更大的精力钻研学生,将问题预设得更充分些,将要求提得更细一些。
故事2:爸爸教育方式不当,使冯刚畏惧考试。爸爸应该帮助他找出失败原因,鼓励他尽力在原有的基础上获得提高。
故事3:李路杰的成功是爸爸正确引导的结果。
1.谈谈自己对这三个故事的理解和看法。
2.小组交流。学生先自由在学习小组内评说故事,提出自己的看法,小组长对不同看法进行简要记录。
3.全班交流。选派有代表性意见的同学在全班发表见解。
四、再创情境,提升应对能力
1.假如刘明明的妈妈、冯刚的爸爸就在你的面前,你会怎样去劝说他们?
2.教师扮演刘明明的妈妈,学生纷纷劝说,教师随机应变,相机指导学生注意礼貌和语气委婉等。
3.指一名学生扮演冯刚的爸爸,学生根据刚才教师的提示再次劝说。
4.教师根据学生的表现展开评说。
【设计意图:用具体事例来感悟父母深情,做到内容具体,情感真挚。同时明确交际要求,让学生有的放矢。】
课题
父母之爱
课型
口语交际
授课
时间
1课时
教学
目标
1.在交流与沟通中理解什么是真正的父爱母爱,建议父母改进方法。
2.学会主动与人沟通的方法,乐于参与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与人交流能尊重、理解对方。
3.表达有条理,语气语调适当。
教学
重点
1.在交流与沟通中理解什么是真正的父爱母爱,建议父母改进方法。
2.学会主动与人沟通的方法,乐于参与讨论,敢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