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学 第三章 种群生态学PPT课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标记重捕法:对移动位置的动物,在调查样地上,捕获 一部分个体进行标志,经一定期限进行重捕。根据重捕 取样中标志比例与样地总数中标志比例相等的假定,来 估计样地中被调查的动物总数。
原理: N : M = n : m
其中M:标记个体数 n:重捕个体数 m:重捕样中标记数 N:样地上个体总数。
草原
单体生物和构件生物
目的是对种群进行调控
种群动态是种群生态学的核心问题
种群动态是种群数量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变动规律,涉及: – 有多少(种群数量或密度)? – 哪里多,哪里少(种群分布)? – 怎样变动(数量变动和扩散迁移)? – 为什么这样变动(种群调节)?
种群的密度和分布
种群的大小和密度 – 大小:个体数量或生物量、能量 – 密度:单位面积或体积、生境中的个体数量
种群是一个自我调节系统,通过系统的自动调节,使其能在 生态系统内维持自身稳定性。作为系统还具有群体的信息传 递、行为适应与数量反馈控制的功能。
种群不仅是自然界物种存在、物种进化、物种关系的基本单 位,也是生物群落、生态系统的基本组成成份,同时,还是 生物资源保护、利用和有害生物综合管理的具体对象。
一个物种,由于地理隔离,有时不只有一个种群。
种群的年龄结构
种群各年龄组的个体数或百分比的分布呈金字塔形,因 此,称这样的年龄分布称为年龄金字塔或年龄锥体 (age pyramid)。 年 龄 锥 体 有 三 种 类 型 : 增 长 (increasing) 、 稳 定 (stable)和下降(declining)型。 种群的年龄分布(age distribution)体现种群存活、繁 殖的历史,以及未来潜在的增长趋势,因此,研究种群 的历史,便可预测种群的未来。
– 出生率(natality)和死亡率(mortality) – 迁入和迁出率 种群次级参数: –性比(sex ratio) –年龄分布(age structure) –种群增长率(population growth rate) –分布型(pattern of distribution)
种群参数的一些基本概念
不同种群之间存在明显的地理隔离,长期隔离有可能发展为不 同亚种,甚至产生新的物种。
种群生态学的研究内容
种群生态学(population ecology): 研究种群内各成 员之间、它们与其他种群成员之间、以及它们与周围环 境中的生物和非生物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种群动态是 种群生态学研究的核心。 具体说是定量研究种群的出生率、死亡率、迁入迁出率、 了解影响种群波动的因素及种群存在、发生规律;了解种 群波动所围绕的平均密度及种群衰落、灭绝的原因;
c
种群年龄分布--1
白橡树种 群的年龄 分布
(自M.C.Molles,Jr,2019)
种群年龄分布--2
仙人掌雀 种群的年 龄分布
(自M.C.Molles,Jr,2019)
种群年龄分布--3
木棉树种群的 年龄分布
(自M.C.Molles,Jr,2019)
肯尼亚、美国和澳大利亚的人口年 龄结构
第三章 种群生态学
教学重点: ●种群的概念 ●种群的动态
种群的概念
种群(population): 在一定空间中同种个体的组合。为了强 调不同的侧面,有的生态学家还在种群定义中加进其他一些 内容,如能相互进行杂交、具有一定结构、一定遗传特性等。
如何理解种群的概念
种群不是个体的简单叠加,是通过种内关系组成的一个有机 统一体或系统。
年龄锥体的三种基本类型
a增长型种群: 幼年组 个体数多,老年组个 体数少,种群的死亡Βιβλιοθήκη Baidu率小于出生率,种群 迅速增长。
b稳定型种群: 种群出 生率大约与死亡率相 当,种群稳。
c下降型种群: 幼年组
个体数少,老年组个
体数多,种群的死亡 率大于出生率,种群
a
b
种群数量趋向减少。
繁殖 后期
繁 殖 期 繁殖 前期
短缺时,雌性比例下降
生命表的编制
生命表的定义 生命表是按种群生长的时间,或按种群的年龄(发育阶段) 的程序编制的,系统记述了种群的死亡或生存率和生殖率. 是最清楚、最直接地展示种群死亡和存活过程的一览表. 最初用于人寿保险. 对研究人口现象和人口的生命过程有 重要的意义.
单体生物(unitary organism) 单体生物个体清楚,基本保持一致的体形,每一个体
来源于一个受精卵。如鸟类、兽类等。 构件生物(modular organism) 构件生物由一个合子发育成一套构件,由这些构件组
成个体。如水稻、浮萍、树等。
种群的群体特征(统计学)
种群密度 种群初级参数:
生理出生率(physiological natality):种群在理想条件下所能 达到的最大出生数量,又称最大出生率(maximum natality)。
生态出生率(ecological natality):一定时期内,种群在特定 条件下实际繁殖的个体数量,它受生殖季节、一年生殖次 数、一次产仔数量、妊娠期长短和孵化期长短、以及环境 条件、营养状况和种群密度等因素影响,又称实际出生率 (realized natality)。
生理死亡率(physiological mortality ):最适条件下,所有个 体都因衰老而死,这种死亡率称生理死亡率,又称最小死 亡率(minimum mortality)
生态死亡率(ecological mortality):一定条件下,种群实际 的死亡率,又称实际死亡率(realized)。
种群数量统计
种群边界问题 密度:单位面积或体积、生境中的个体数量 – 绝对密度和相对密度
绝对密度:单位面积或空间的实有个体数。 相对密度:只能获得表示种群数量高低的相对指标。
➢直接指标和间接指标
种群数量统计
密度的估计方法
– 总数量调查法:在某一面积的同种个体数目。
– 样方法:在若干样方中计算全部个体,以其平均值推广 来估计种群整体。样方需要有代表性并随机取样。
性别结构
性比(sex ratio): 同一年龄组的雌雄数量之比,即年龄 锥体两侧的数量比例。 第一性比: 受精卵时期的性比; 第二性比: 个体性成熟时的性比; 第三性比: 充分成熟的个体性比。
➢ 大多数生物的自然种群内♀♂个体比率常为1:1 ➢ 出生时雄性多于雌性,随年龄增长,雌性多于雄性 ➢ 性比也受环境因素影响,如食物的丰歉. 如赤眼蜂,当食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