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279425A】基于智能分析的心理评估方法及系统【专利】

合集下载

一种基于心理学及数据分析的心理及行为分析系统[发明专利]

一种基于心理学及数据分析的心理及行为分析系统[发明专利]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2011379155.2(22)申请日 2020.12.01(71)申请人 周茜地址 310000 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区滨江新苑5幢1单元101室(72)发明人 周茜 (51)Int.Cl.G16H 20/70(2018.01)G16H 50/20(2018.01)(54)发明名称一种基于心理学及数据分析的心理及行为分析系统(57)摘要一种基于心理学及数据分析的心理及行为分析系统,包括数据采集模块、认知识别模块、数据分析模块、刻度化评估模块以及评估总结模块,所述数据采集模块包括用于录取人口学信息、往期病史、当前负性事件信息、精神分析早期关联负性事件信息、行为特征数据、suds痛苦值数据、voc认知有效度数据的录入子系统。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减少心理咨询师个人经验的差异,提供一种不同类型个人的程序化分析及咨询工具,对咨询效果有稳定性保障。

可批量操作,可大批量运用于创伤处理、行为分析及心理咨询,安全可靠,成本低,系统化以及流程化便于大批量传播使用,不仅可以有效的预估心理咨询结果情况,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心理咨询师缺口问题。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15页 附图3页CN 112420164 A 2021.02.26C N 112420164A1.一种基于心理学及数据分析的心理及行为分析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数据采集模块,所述数据采集模块包括用于录取人口学信息、往期病史、当前负性事件信息、精神分析早期关联负性事件信息、行为特征数据、suds痛苦值数据、voc认知有效度数据的录入子系统;一认知识别模块,对行为特征数据进行负性认知识别以及正性认知识别,确定行为特征为正性认知或是负性认知;一数据分析模块,对数据采集模块录入的信息进行多层深入分析;一刻度化评估模块,对suds痛苦值数据及voc认知有效度数据进行分析前与分析后刻度化评估;一评估总结模块,通过流程化工作提问方式,录入此次工作后的认知变化及行为发展变化策略,并打印输出报告。

一种基于AI的智能心理咨询方法、系统、终端以及存储介质[发明专利]

一种基于AI的智能心理咨询方法、系统、终端以及存储介质[发明专利]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2011213755.1(22)申请日 2020.11.04(71)申请人 苏州中科先进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地址 215123 江苏省苏州市工业园区兴浦路333号1幢201室(72)发明人 蒋曦 (74)专利代理机构 深圳市科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16代理人 魏毅宏(51)Int.Cl.G16H 20/70(2018.01)(54)发明名称一种基于AI的智能心理咨询方法、系统、终端以及存储介质(57)摘要本申请涉及一种基于AI的智能心理咨询方法、系统、终端以及存储介质。

包括:采集求询者在开始心理咨询前的第一生理参数,并结合情绪“温度计”以及第一生理参数获取求询者的第一压力值;接收求询者的咨询信息,从咨询信息中提取关键信息,并根据关键信息从心理语料数据库中检索到对应的对话资料,与求询者进行智能对话;采集求询者在结束心理咨询后的第二生理参数,并结合情绪“温度计”以及第二生理参数获取求询者的第二压力值;根据第一压力值和第二压力值对求询者的心理咨询效果进行评估。

本申请采用AI智能对话模式进行心理咨询,满足求询者的私密性需求;通过结合生理参数及压力值对心理咨询效果进行评估,使心理咨询效果更加具有说服力。

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6页 附图3页CN 112331307 A 2021.02.05C N 112331307A1.一种基于AI的智能心理咨询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采集求询者在开始心理咨询前的第一生理参数,并结合情绪“温度计”以及所述第一生理参数获取求询者的第一压力值;接收求询者的咨询信息,从所述咨询信息中提取关键信息,并根据所述关键信息从心理语料数据库中检索到对应的对话资料,与所述求询者进行智能对话;采集求询者在结束心理咨询后的第二生理参数,并结合情绪“温度计”以及所述第二生理参数获取求询者的第二压力值;根据所述第一压力值和第二压力值对所述求询者的心理咨询效果进行评估。

一种心理测评方法及系统[发明专利]

一种心理测评方法及系统[发明专利]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910568558.2(22)申请日 2019.06.27(71)申请人 广州市润心教育咨询有限公司地址 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黄埔区科学大道48号E栋1805房(72)发明人 唐润滨 闫沛 (74)专利代理机构 广州一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44369代理人 李新梅 杨昕昕(51)Int.Cl.G16H 15/00(2018.01)A61B 5/16(2006.01)(54)发明名称一种心理测评方法及系统(57)摘要本发明涉及心理咨询辅导行业,一种心理测评方法及系统,所述的心理测评方法包括:获取测评基本信息,根据基本信息生成测评量表;根据测评基本信息对测评量表设置统计算法;根据基本信息组建企事业集团等级系统架构;根据等级系统架构分发测评量表;获取测评量表数据并进行数据统计;根据统计结果进行反馈。

用于对心理测评数据的自动处理与分析。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6页 附图2页CN 110322941 A 2019.10.11C N 110322941A1.一种心理测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获取测评基本信息,根据基本信息生成测评量表;根据测评基本信息对测评量表设置统计算法;根据基本信息组建企事业集团等级系统架构;根据等级系统架构分发测评量表;获取测评量表数据并进行数据统计;根据统计结果进行反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心理测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测评基本信息包括:企事业集团的基本信息、指定维度、量表统计形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心理测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根据基本信息生成测评量表为根据多个候选维度选择至少一个维度,通过选择的维度在数据库中匹配到的题目生成测评量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心理测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量表设置统计算法包括两种:一种为根据量表变量统计形式,选择对应的统计方法,另一种为量表变量的自定义配置。

基于大数据的线上高精度心理测评方法及系统[发明专利]

基于大数据的线上高精度心理测评方法及系统[发明专利]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911182270.8(22)申请日 2019.11.27(71)申请人 中青科教(北京)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地址 102400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0号科大天工大厦A座3层06室(72)发明人 时悦琪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12代理人 吴东勤(51)Int.Cl.G16H 10/20(2018.01)G16H 20/70(2018.01)(54)发明名称基于大数据的线上高精度心理测评方法及系统(57)摘要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线上的高精度心理测评系统,包括兴趣数据获取模块、能力数据获取模块、人格数据获取模块、存储模块以及处理模块。

存储模块可以是云端存储器,处理模块可以是云端服务器,通过处理模块可以达到对各种能力进行分析,按照第一策略进行处理,生成测评结果。

并且以上各个数据获取可以通过线上答题方式,可以统计答题时间、正确率等等。

通过以上方式,可以达到对学生各种测评数据进行及时存储的目的,使得在对学生进行测评过程中,考虑的时间跨度比较长,维度更大。

而且通过将学生的各个信息与数据库中的指标进行比较,使得测评结果更加的客观、准确。

权利要求书3页 说明书9页 附图2页CN 111028901 A 2020.04.17C N 111028901A1.一种基于线上的高精度心理测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学生主动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项目并进行存储生成兴趣数据,其中项目包括课程名称或运动名称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获取学生的能力数据,其中能力数据包括学生的数学能力、语言能力、逻辑能力、空间能力、操作能力、核查能力与核心认知能力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获取学生的人格数据,其中人格数据包括学生自评价信息和他人评价信息。

将每个时刻获得的兴趣数据、能力数据以及人格数据进行标注并通过线上存储;响应一测评指令,获取所有时刻学生的兴趣数据、能力数据以及人格数据按照第一决策生成一测评结果并将测评结果输出。

结合虚拟现实技术的新型智能化心理评估干预系统、方法[发明专利]

结合虚拟现实技术的新型智能化心理评估干预系统、方法[发明专利]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2010942407.1(22)申请日 2020.09.09(71)申请人 温州大学地址 325035 浙江省温州市茶山高教园区温州大学(72)发明人 于海涛 靳唤新 沈聪 史德权 张炜菊 王佳姚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国坤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91代理人 赵红霞(51)Int.Cl.G16H 50/20(2018.01)G16H 50/30(2018.01)G16H 50/50(2018.01)G16H 20/70(2018.01)G16H 50/70(2018.01)G06K 9/62(2006.01)G06N 3/04(2006.01)G06N 3/08(2006.01)(54)发明名称结合虚拟现实技术的新型智能化心理评估干预系统、方法(57)摘要本发明属于心理评估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结合虚拟现实技术的新型智能化心理评估干预系统、方法,所述结合虚拟现实技术的新型智能化心理评估干预系统包括:心理数据采集模块、主控模块、心理数据处理模块、VR场景选择模块、心理测试模块、评估模型构建模块、心理状态评估模块、评估报告生成模块、心理治疗模块、云存储模块、更新显示模块。

本发明通过心理数据处理模块将基于生理信号确定的异常心理状态和基于量表确定的异常风险因子进行关联,为用户进行心理调节提供客观数据依据,辅助用户改善心理状态;同时,通过心理状态评估模块消除了个体主观因素对数据收集的影响,有助于更加准确地进行心理健康状态评估。

权利要求书3页 说明书8页 附图3页CN 112117002 A 2020.12.22C N 112117002A1.一种结合虚拟现实技术的新型智能化心理评估干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结合虚拟现实技术的新型智能化心理评估干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通过心理数据采集模块利用数据采集设备根据用户答复的心理测评量表采集用户的心理状态数据;所述心理状态包括神经均衡、精神情绪、精神压力、身体疲劳、调适能力;步骤二,通过主控模块利用主控器控制所述结合虚拟现实技术的新型智能化心理评估干预系统各个模块的正常工作;步骤三,通过心理数据处理模块利用校准程序对采集的心理数据进行校准;并通过医疗设备采集用户的第一生理信号;根据所述第一生理信号确定心率变异性信息,根据所述心率变异性信息确定多种心理状态的异常程度;步骤四,获取用户反馈的心理测评量表,所述心理测评量表中包括多个问题数据,其中至少部分问题数据被配置为对应于若干第一风险因子;步骤五,获取用户的生理数据,根据用户反馈的心理测评量表确定各个所述第一风险因子是否异常;利用数据处理程序将异常的所述心理状态与异常的所述第一风险因子及生理数据进行关联处理;步骤六,通过VR场景选择模块根据处理后的心理状态数据选择相应的虚拟场景;通过心理测试模块利用测试程序对所处于虚拟场景的用户进行心理测试,并对心理测试结果进行综合智能分析;步骤七,获取用户与虚拟场景的交互事件信息;根据该交互事件信息对应的时间戳,生成虚拟交互情境;将上述交互情境输入至预先训练的深度学习网络模型,预测该交互情境对应的心理状态;步骤八,利用网络流监控设备获取个体的网络信息;对网络信息进行数据预处理;从网络日志中提取出个体的网络访问记录作为新个体的网络行为特征,所述个体的网络访问记录是以个体为单位存储的结构化文档;同时获取新个体的人口统计学特征;步骤九,利用机器学习的方法,通过评估模型构建模块利用模型构建程序将心理数据、心理测试分析结果、已知样本中个体网络行为特征和人口统计学特征分别通过卷积神经网络训练后的输出特征融合后输入到一个softmax层,得到心理状态评估模型;步骤十,通过心理状态评估模块利用评估程序并结合心理状态评估模型根据测试、治疗结果对用户心理状态进行评估;步骤十一,通过评估报告生成模块利用报告生成程序生成心理状态评估报告;通过心理治疗模块根据心理状态评估报告定制化心理治疗场景对用户进行心理治疗;步骤十二,通过云存储模块利用云数据库服务器存储采集的心理状态数据、虚拟场景、心理测试结果、综合智能分析结果、心理评估模型、心理状态评估结果、心理状态评估报告以及治疗结果;步骤十三,通过更新显示模块利用更新程序对采集的心理状态数据、虚拟场景、心理测试结果、综合智能分析结果、心理评估模型、心理状态评估结果、心理状态评估报告以及治疗结果进行实时更新,并通过显示器进行数据的实时显示。

一种心理健康状况自助测评方法及系统[发明专利]

一种心理健康状况自助测评方法及系统[发明专利]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2010676871.0(22)申请日 2020.07.14(71)申请人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永川医院地址 402160 重庆市永川区萱花路439号(72)发明人 宋莹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元本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08代理人 王美兰(51)Int.Cl.G16H 20/70(2018.01)G16H 15/00(2018.01)G16H 10/20(2018.01)A61B 5/16(2006.01)(54)发明名称一种心理健康状况自助测评方法及系统(57)摘要本发明提供一种心理健康状况自助测评方法及系统,其中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对用户进行心理健康状况测评,完成测试题目;根据测评结果筛查出现心理障碍的用户,并得到出现心理障碍的用户的心理障碍特征,继续对所述用户进行抗压回复能力测试;通过问卷方式对所述用户进行调查,根据结果分析得到所述用户对应的心理状态类型;根据所述用户的所述心理障碍特征、所述抗压恢复能力与所述心理状况类型生成分析报告,并根据所述分析报告为用户提供干预措施。

通过这个方法,用户可以不用到达医院、随时随地在线进行心理状况检查并且在没有医护人员的干预下自助进行心理治疗。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6页 附图2页CN 111863196 A 2020.10.30C N 111863196A1.一种心理健康状况自助测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对用户进行心理健康状况测评,完成测试题目;根据测评结果筛查出现心理障碍的用户,并得到出现心理障碍的用户的心理障碍特征,继续对所述用户进行抗压回复权利测试;通过问卷方式对所述用户进行调查,根据结果分析得到所述用户对应的心理状态类型;根据所述用户的所述心理障碍特征、所述抗压恢复权利与所述心理状况类型生成分析报告,并根据所述分析报告为用户提供干预措施。

一种用于心理测量的分析系统及其分析方法[发明专利]

一种用于心理测量的分析系统及其分析方法[发明专利]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2011043818.3(22)申请日 2020.09.28(71)申请人 安徽徽韵心理咨询有限公司地址 230000 安徽省合肥市合肥高新技术开发区天元路1号留学生园1号楼366室(72)发明人 江萍萍 (74)专利代理机构 上海精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53代理人 李佼佼(51)Int.Cl.A61B 5/16(2006.01)(54)发明名称一种用于心理测量的分析系统及其分析方法(57)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心理测量的分析系统及其分析方法,涉及心理分析技术领域。

本发明包括如下步骤:坐在GST采集器前,带上心电采集器、脉搏采集器和皮电采集器,启动系统;监测人员以问答或做卷的形式对测试者进行提问,并将获取到的生理指标以及测试指标发送到心理分析子系统;心理分析子系统根据生理指标数据分析得出监测结果,上传至心理云服务器存储;心理反馈子系统中的预警模块根据测试者的分析结果进行预警等级的划分;根据预警等级的不同,生成不同分析方案;对测试者进行风险追踪,并监控测试者整个治疗过程。

本发明提高了心理检测的准确率,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

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5页 附图1页CN 112190262 A 2021.01.08C N 112190262A1.一种用于心理测量的分析系统,包括心理测量子系统、心理分析子系统、心理反馈子系统和心理云服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心理测量子系统,用于测试者现场佩戴传感元件,并由监测人员以问答或做卷的形式采集测试者的生理数据,将生理数据上传至心理分析子系统;所述心理分析子系统,用于根据测试者的生理数据计算分析得出测试者的心理测量结果;所述心理反馈子系统,用于根据测试者的心理测量结果,生成预警和辅导方案;所述心理云服务器,用于存储、统筹分配数据和命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心理测量的分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心理测量子系统包括微处理器、红外测温器、传感元件和分别与微处理器连接的通用I/O接口、外部flash、时钟电路、复位电路;所述红外测温器和传感元件的输入端与通用I/O接口连接。

一种心理学职业能力测评系统[发明专利]

一种心理学职业能力测评系统[发明专利]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910403070.4(22)申请日 2019.05.15(71)申请人 邵阳学院地址 422000 湖南省邵阳市大祥区学院路邵阳学院(72)发明人 艾陈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汇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31代理人 李宏伟(51)Int.Cl.G06Q 10/06(2012.01)G06Q 10/10(2012.01)G06Q 50/20(2012.01)(54)发明名称一种心理学职业能力测评系统(57)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心理学职业能力测评系统,包括一种心理学职业能力测评系统包括专业能力测评模块、关键能力测评模块、测评汇总及分析建议模块、心理压力指数测量单元、光电传感器、微处理器单元、摄像机、录音机、触摸屏、语音编解码器、扬声器和耳机。

本发明不仅能够帮助招聘者检测应聘者的专业能力和关键能力,而且还能够检测应聘者的心理压力承受能力,进而辅助了解应聘者真正的心理学职业能力,更有利于帮助招聘者找到合适的应聘者。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2页 附图1页CN 110147952 A 2019.08.20C N 110147952A1.一种心理学职业能力测评系统,其特征是:一种心理学职业能力测评系统包括专业能力测评模块、关键能力测评模块、测评汇总及分析建议模块、心理压力指数测量单元、光电传感器、微处理器单元、摄像机、录音机、触摸屏、语音编解码器、扬声器和耳机;所述的微处理器单元设置了专业能力测评模块、关键能力测评模块、测评汇总及分析建议模块;所述的专业能力测评模块包括专业知识分模块、专业技能分模块和专业态度分模块;所述的关键能力测评模块包括分析解决问题分模块、获取知识信息分模块、技术创新分模块、团队协作分模块、人际交往分模块、英语应用分模块、环境适应分模块、语言表达分模块、逻辑思维分模块和终身学习分模块;所述光电传感器与心理压力指数测量单元进行电气连接,心理压力指数测量单元与微处理器单元进行电气连接,摄像机与微处理器单元进行电气连接,录音机与微处理器单元进行电气连接,触摸屏与微处理器单元进行电气连接,语音编解码器与微处理器单元进行电气连接,扬声器与语音编解码器进行电气连接,耳机与语音编解码器进行电气连接。

基于人工智能的心理治疗系统设计与实现

基于人工智能的心理治疗系统设计与实现

基于人工智能的心理治疗系统设计与实现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的不断推广,越来越多的领域开始尝试将其引入到自己的工作中。

其中,心理治疗领域也不例外。

基于人工智能的心理治疗系统可以为患者提供更加专业、个性化的治疗服务。

本文将从需求分析、系统设计和实现三个方面,介绍基于人工智能的心理治疗系统的整个流程。

一、需求分析在进行系统设计和实现之前,我们首先需要对问题进行深入的调研与分析,以确定应该开发怎样的心理治疗系统。

在这一步骤中,我们可以与心理医生、心理咨询师等相关专业人士进行交流,了解他们的实际工作情况和需求。

通过与专业人士交流的过程中,我们发现,现有的心理治疗系统往往存在以下不足:1. 缺乏个性化服务。

许多心理治疗系统仅提供标准的治疗方案,无法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性化的治疗。

2. 治疗效果难以评估。

现有的心理治疗系统往往缺乏对治疗效果的详细评估,难以对治疗方案进行及时优化。

3. 治疗过程缺乏沟通和互动。

许多心理治疗系统仅提供文字或语音提示,缺乏与患者进行真正的沟通和互动,无法及时发现患者的情绪波动和反应。

基于以上分析,我们确定了基于人工智能的心理治疗系统的目标:实现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全方位的治疗效果评估和与患者良好的互动体验。

二、系统设计在了解了需求之后,我们开始进行系统设计。

基于需求分析,我们设计了基于人工智能的心理治疗系统的整体架构。

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心理评测系统心理评测系统是基于人工智能的心理治疗系统的核心部分,主要负责对患者的心理状况进行评估。

在心理评测系统中,我们采用了基于机器学习算法的心理测试模型,通过对数据样本的分析和训练,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实现对患者的个性化评测。

在心理评测系统的基础上,我们还将采用虚拟现实技术,以游戏的方式来开展心理评测。

这种方法能够更好地激发患者的积极性,让患者更加主动地参与到治疗过程中。

2. 治疗方案生成系统治疗方案生成系统主要负责根据患者的评测结果,生成符合患者实际情况的个性化治疗方案。

基于人工智能的自动化心理健康评估工具设计

基于人工智能的自动化心理健康评估工具设计

基于人工智能的自动化心理健康评估工具设计在当今快节奏、高压力的社会环境下,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凸显。

及时、准确地评估心理健康状况对于预防和治疗心理疾病至关重要。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迅速发展,基于人工智能的自动化心理健康评估工具应运而生,为心理健康评估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一、心理健康评估的重要性心理健康评估是了解个体心理状态、识别潜在心理问题的重要手段。

通过评估,可以及早发现心理障碍的迹象,为干预和治疗提供依据,从而提高个体的心理健康水平,降低心理疾病的发生率。

传统的心理健康评估方法主要依赖于问卷调查、面谈等方式,但这些方法存在一些局限性。

例如,问卷调查可能受到被评估者主观因素的影响,导致结果不准确;面谈则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人力,且评估者的主观判断也可能影响评估结果的客观性。

二、人工智能在心理健康评估中的应用优势人工智能技术具有处理大量数据、快速分析和提取信息的能力,能够为心理健康评估提供更高效、更准确的方法。

1、数据处理能力人工智能可以处理来自多个渠道的大量心理健康相关数据,如生理指标、行为数据、语言文本等。

通过对这些数据的综合分析,能够更全面地了解个体的心理状态。

2、客观性避免了人为因素的干扰,能够提供更加客观、准确的评估结果。

3、实时性可以实现实时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心理状态的变化。

4、个性化根据个体的特点和历史数据,为每个人提供个性化的评估和建议。

三、自动化心理健康评估工具的设计思路1、数据采集通过多种传感器和设备收集个体的生理数据(如心率、血压、睡眠质量等)、行为数据(如运动轨迹、社交行为等)以及语言文本数据(如社交媒体发文、在线交流等)。

2、特征提取运用机器学习算法从采集到的数据中提取有价值的特征,例如情绪的波动、语言模式的变化等。

3、模型建立基于提取的特征,建立能够准确评估心理健康状况的模型。

可以采用深度学习算法,如卷积神经网络、循环神经网络等,来学习数据中的复杂模式。

4、评估指标设计确定科学合理的评估指标,如焦虑程度、抑郁水平、压力指数等,并设定相应的阈值和标准。

基于人工智能的心理咨询服务的有效性评估

基于人工智能的心理咨询服务的有效性评估

基于人工智能的心理咨询服务的有效性评估在当今社会,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人工智能(AI)在各个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心理咨询服务领域也不例外。

AI 技术的引入为心理咨询带来了新的可能性,但同时也引发了关于其有效性的诸多讨论。

要评估基于人工智能的心理咨询服务的有效性,首先需要明确心理咨询的目标。

心理咨询的主要目的是帮助来访者解决心理困扰、改善情绪状态、提升心理适应能力和促进个人成长。

那么,AI 能否在这些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呢?从理论上讲,AI 具有一些潜在的优势。

其一,AI 可以提供 24/7 的服务,随时满足来访者的需求。

对于那些在夜间或紧急情况下需要心理支持的人来说,这是非常重要的。

其二,AI 能够基于大量的数据和算法,快速提供初步的评估和建议。

例如,通过分析来访者的语言模式、情绪表达等,给出一些可能的问题诊断和应对策略。

然而,AI 在心理咨询服务中也存在一些明显的局限性。

首先,心理咨询不仅仅是信息的交流,更是情感的连接和共鸣。

AI 缺乏人类咨询师所具有的同理心和情感理解能力,难以真正感受到来访者内心深处的痛苦和困惑。

其次,心理咨询中的人际关系和信任是至关重要的。

来访者需要与咨询师建立起信任关系,才能够敞开心扉,深入探讨问题。

但对于AI,人们可能难以产生这种信任,从而影响咨询的效果。

再者,心理咨询往往需要根据个体的独特情况进行灵活的应对和调整。

AI 的算法和模式相对固定,可能无法适应复杂多变的心理状况和情境。

为了更客观地评估基于人工智能的心理咨询服务的有效性,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量。

一是来访者的满意度。

通过问卷调查或在线反馈等方式,了解来访者对 AI 心理咨询服务的体验和评价。

如果来访者认为服务能够满足他们的需求,减轻心理压力,那么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其有效性。

二是与传统心理咨询的对比研究。

将接受 AI 心理咨询服务的人群与接受传统人工心理咨询服务的人群进行对照,比较在症状改善、心理调适等方面的效果。

一种心理测评方法及装置[发明专利]

一种心理测评方法及装置[发明专利]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910807858.1(22)申请日 2019.08.29(71)申请人 中新软件(上海)有限公司地址 200050 上海市长宁区愚园路1258号绿地商务大厦1910室(72)发明人 高远松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代理人 古利兰(51)Int.Cl.A61B 5/0484(2006.01)A61B 5/16(2006.01)A61B 5/00(2006.01)(54)发明名称一种心理测评方法及装置(57)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心理测评方法及装置,创建虚拟测试场景,虚拟测试场景用于对受试者的心理状态进行测试,在预设的采集周期内,采集受试者在虚拟测试场景中产生的脑电波数据,分析脑电波数据,获得受试者的心理测评结果。

通过上述方案,采集受试者在虚拟测试场景中产生的脑电波数据,分析脑电波数据,获得受试者在特定场景中准确的心理测评结果,进而提升测评结果的准确性。

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9页 附图4页CN 110464346 A 2019.11.19C N 110464346A1.一种心理测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创建虚拟测试场景,所述虚拟测试场景用于对受试者的心理状态进行测试;在预设的采集周期内,采集所述受试者在所述虚拟测试场景中产生的脑电波数据;分析所述脑电波数据,获得所述受试者的心理测评结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创建虚拟测试场景,包括:确定当前所述受试者需要进行测试的心理状态的状态类型;创建与所述状态类型对应的虚拟测试场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预设的采集周期内,采集所述受试者在所述虚拟测试场景中产生的脑电波数据,包括:采集所述受试者在所述虚拟测试场景的第一变化场景中产生的第一脑电波数据,及在所述虚拟测试场景的第N变化场景中产生的第N脑电波数据,N的取值为大于等于2的正整数。

基于语音分析的抑郁症检测设备[发明专利]

基于语音分析的抑郁症检测设备[发明专利]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910316332.3(22)申请日 2019.04.19(71)申请人 西北师范大学地址 730070 甘肃省兰州市安宁东路967号(72)发明人 鲁小勇 安海珍 李仁均 李艳芹 潘涛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红福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25代理人 陈月福(51)Int.Cl.A61B 5/16(2006.01)A61B 5/00(2006.01)(54)发明名称基于语音分析的抑郁症检测设备(57)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语音分析的抑郁症检测设备,包括电子终端和数据处理终端,其中电子终端包括长方体外壳,长方体外壳的右侧从上到下依次有两个圆形槽和一个矩形槽,其中第一圆形槽安装开关键;第二圆形槽安装外部电源接口;最下面的矩形槽安装音量键,长方体外壳正面安装显示模块,显示模块的下方左侧有矩形槽,用于安装语音删除按钮,显示模块下方右侧有圆形槽,分别安装语音提示话题按钮、语音量表提问按钮、开始录音按钮、录音停止按钮;所述数据处理终端包括数据采集模块、存储器和数据分析模块。

使用者可以通过本发明完成使用者语音的客观检测和量表主观评测,并将两个成绩进行叠加得到最终的抑郁症检测结果。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2页CN 110123343 A 2019.08.16C N 110123343A1.一种基于语音分析的抑郁症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电子终端和数据处理终端,所述电子终端包括一个长方体外壳(1),长方体外壳的右侧从上到下依次有第一圆形槽(2)、第二圆形槽(3)和第一矩形槽(4),其中第一圆形槽(2)用于安装开关键(5);第二圆形槽(3)用于安装外部电源接口(6);最下面的第一矩形槽(4)用于安装圆形齿轮状的音量键(7),在长方体外壳(1)的正面安装一个显示模块(8),在显示模块(8)的下方左侧为第二矩形槽(9),第二矩形槽(9)用于安装语音删除按钮(10),在显示模块(8)下方右侧为第三圆形槽(11),第三圆形槽(11)上分别安装四个三角形状的按键,其中上面的第一按键(12)为语音提示话题按钮;下面的第二按键(13)为语音量表提问按钮;左面的第三按键(14)为开始录音按钮;右面的第四按键(15)为录音停止按钮;在长方体外壳(1)的顶部为第三矩形槽(16),第三矩形槽(16)用于安装麦克风(17),在长方体外壳(1)的底部为第四矩形槽(18),第四矩形槽(18)用于安装语音播放器(19);所述数据处理终端包括数据采集模块、存储器和数据分析模块,其中数据采集模块包含语音提示话题模块、语音收集模块、语音量表提问模块、主观感受模块,语音提示话题模块用于让被试选择自己在抑郁症检测时想要聊的话题,语音收集模块用于收集被试的语音数据,语音量表提问模块是向被试提出一些用于抑郁症检测的量表问题,主观感受模块用于收集被试回答量表问题的答案;数据分析模块包含数据库和结果分析模块,数据库又包含语音数据库和量表数据库,语音数据库为语音提示话题模块提供话题,并与收集到的被试语音进行统计学对比,量表数据库为语音量表提问模块提供量表问题,并与被试的量表答案进行统计学对比,两者的对比结果最后交给结果分析模块进行结果分析;数据采集模块将采集到的所有数据存储到存储器中,并通过存储器传送给数据分析模块进行分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910384732.8
(22)申请日 2019.05.09
(71)申请人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
地址 100190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东路95

(72)发明人 黄凯奇 康运锋 陈晓棠 张世渝 
姜宇 贾晓娜 武美奇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华夏泰和知识产权代理
有限公司 11662
代理人 孟德栋
(51)Int.Cl.
A61B 5/16(2006.01)
(54)发明名称基于智能分析的心理评估方法及系统(57)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智能分析的心理评估方法及系统,所述方法包括:获取利用心理沙盘对受试者进行心理测评得到的第一沙盘数据;在受试者完成心理沙盘的制作后,获取受试者针对心理测评的测评过程输入的第一沙盘描述;获取在受试者进行心理测评时采集的第一表情信息、第一行为信息及第一生理参数信息;将第一沙盘数据、第一沙盘描述、第一表情信息、第一行为信息及第一生理参数信息输入至预设心理分析模型中,得到心理评估结果。

本发明能够自动得到受试者的心理评估结果,节省心理评估时间,提高心理测评效率,减轻心理咨询师的负担,适用
于大批量人群的心理筛查。

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7页 附图3页CN 110279425 A 2019.09.27
C N 110279425
A
权 利 要 求 书1/2页CN 110279425 A
1.一种基于智能分析的心理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利用心理沙盘对受试者进行心理测评得到的第一沙盘数据;
在所述受试者完成心理沙盘的制作后,获取所述受试者针对所述心理测评的测评过程输入的第一沙盘描述;
获取在所述受试者进行心理测评时采集的第一表情信息、第一行为信息及第一生理参数信息;
将所述第一沙盘数据、所述第一沙盘描述、所述第一表情信息、所述第一行为信息及所述第一生理参数信息输入至预设心理分析模型中,得到心理评估结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智能分析的心理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基于预设的沙盘知识库对所述受试者进行沙盘测评得到的沙盘数据进行沙盘数据分析,得到沙盘分析结果;
基于预设的绘画知识库对所述受试者进行绘画测试得到的绘画数据进行绘画数据分析,得到绘画分析结果;
将所述沙盘分析结果分别与所述绘画分析结果及所述心理评估结果进行比对;
若所述沙盘分析结果与所述心理评估结果之间,或者,所述绘画分析结果与所述心理评估结果之间的差异值超过预设差异阈值,继续训练所述预设心理分析模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智能分析的心理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多个受试者利用心理沙盘进行心理测评得到的第二沙盘数据、多个受试者针对所述心理测评的测评过程输入的第二沙盘描述,并获取每个受试者进行心理测评时的第二表情信息、第二行为信息及第二生理参数信息;
基于预设的量表知识库及心理测评量表工具对多个受试者进行心理测评,得到用于作为预设心理分析模型的期望输出的量表测评结果;
分别利用多个受试者的第二沙盘数据、第二沙盘描述、第二表情信息、第二行为信息、第二生理参数信息及所述量表测评结果训练所述预设心理分析模型。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智能分析的心理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分别利用多个受试者的第二沙盘数据、第二沙盘描述、第二表情信息、第二行为信息、第二生理参数信息及所述量表测评结果训练所述预设心理分析模型,包括:
将多个受试者的第二沙盘数据、第二沙盘描述、第二表情信息、第二行为信息及第二生理参数信息分别输入所述预设心理分析模型,得到多个受试者的训练评估结果;
利用每个受试者的所述量表测评结果对该受试者的训练评估结果进行校正,直至确定所述预设心理分析模型的置信度超过预设置信度阈值,所述预设心理分析模型训练完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智能分析的心理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心理分析模型是基于预设专家评估规则和预设机器学习模型构建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智能分析的心理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确定所述预设专家评估规则,包括:
获取预设专家知识库、多个受试者利用心理沙盘进行测评得到的第三沙盘数据、多个受试者进行心理测评得到的量表测评结果;
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