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河水流量计算表要点

合集下载

天然河道水位流量计算

天然河道水位流量计算

C (m2/s)
29.366 29.366 28.801 26.259 29.345 26.914 29.120 27.976 28.761 28.428 28.428 27.334 28.821 26.416 26.827 28.427 26.782 28.062 28.638 28.642
K
Q2 K 2 s
Q2 K 2 s
(m)
4.076 4.410 4.747 3.727
f(Z1) (m)
流量 Q1
(m3/s)
2749.773 64.47
2754.232 64.35
2758.34 64.43
2762.87 64.39
2766.549 64.48
743 2741.69
403 2748.42
443 2756.11
554 2767.93
386 2776.70
97 2779.02
317 2785.99
河底高程 Zo
2657.67 2659.03 2661.70 2668.77 2674.11 2676.10 2688.43 2698.97 2707.42 2713.14 2715.58 2721.99 2726.93 2741.04 2747.71 2755.04 2767.23 2775.72 2777.85 2784.83
932.021 931.948 785.529 604.833 621.894 659.773 636.370 619.503 648.430 648.282 626.522 603.885 603.958 626.329 647.913 606.438 561.882 561.615 561.622
流量 Q
(m3/s) 83.3 83.3 83.3 83.3 83.3 83.3 83.3 83.3 83.3 83.3 83.3 83.3 83.3 83.3 83.3 83.3 83.3 83.3 83.3 83.3

水利工程常用计算公式

水利工程常用计算公式

水利专业常用计算公式一、枢纽建筑物计算1、进水闸进水流量计算:Q=B 0δεm (2gH 03)1/2式中:m —堰流流量系数ε—堰流侧收缩系数2、 明渠恒定均匀流的基本公式如下:流速公式:u = RiC流量公式Q =Au =A RiC流量模数K =A RC式中:C —谢才系数,对于平方摩阻区宜按曼宁公式确定,即C =6/1n 1RR —水力半径(m );i —渠道纵坡;A —过水断面面积(m 2);n —曼宁粗糙系数,其值按SL 18确定。

3、水电站引水渠道中的水流为缓流。

水面线以a1型壅水曲线和b1型落水曲线最为常见。

求解明渠恒定缓变流水面曲线,宜采用逐段试算法,对棱柱体和非棱柱渠道均可应用。

逐段试算法的基本公式为△x=f21112222i -i 2g v a h 2g v a h ⎪⎪⎭⎫ ⎝⎛+-⎪⎪⎭⎫ ⎝⎛+ 式中:△x ——流段长度(m );g ——重力加速度(m/s ²);h 1、h 2——分别为流段上游和下游断面的水深(m );v 1、v 2——分别为流段上游和下游断面的平均流速(m/s );a 1、a 2——分别为流段上游和下游断面的动能修正系数;f i ——流段的平均水里坡降,一般可采用⎪⎭⎫ ⎝⎛+=-2f 1f -f i i 21i 或⎪⎪⎭⎫ ⎝⎛+=∆=3/4222224/312121f f v n R v n 21x h i R 式中:h f ——△x 段的水头损失(m ); n 1、n 2——分别为上、下游断面的曼宁粗糙系数,当壁面条件相同时,则n 1=n 2=n ; R 1、R 2——分别为上、下游断面的水力半径(m );A 1、A 2——分别为上、下游断面的过水断面面积(㎡);4、各项水头损失的计算如下:(1)沿程水头损失的计算公式为⎪⎪⎭⎫ ⎝⎛+∆=3/4222223/412121f v n v n 2x h R R (2)渐变段的水头损失,当断面渐缩变化时,水头损失计算公式为:L f 2122c f c i g 2v g 2v f h h h -+⎪⎪⎭⎫ ⎝⎛-=+=ω 5、前池虹吸式进水口的设计公式(1)吼道断面的宽高比:b 0/h 0=1.5—2.5;(2)吼道中心半径与吼道高之比:r 0/h 0=1.5—2.5;(3)进口断面面积与吼道断面面积之比:A 1/A 0=2—2.5;(4)吼道断面面积与压力管道面积之比:A 0/A M =1—1.65;(5)吼道断面底部高程(b 点)在前池正常水位以上的超高值:△z=0.1m —0.2m ;(6)进口断面河吼道断面间的水平距离与其高度之比:l/P=0.7—0.9;6、最大负压值出现在吼道断面定点a 处,a 点的最大负压值按下式确定:γανp *w 20a h g 2h h -+++Z +∆Z =∑、B式中:Z —前池内正常水位与最低水位之间的高差(m );h 0—吼道断面高度(m );∑w h—从进水口断面至吼道断面间的水头损失(m ); γ/p *—因法向加速度所产生的附加压强水头(m )。

水流量计算方法2篇

水流量计算方法2篇

水流量计算方法2篇水流量计算方法一水流量是指水在一定时间内通过流量管道的体积或质量。

水流量计就是用来测量水流量的工具。

水流量计的种类繁多,包括机械式水流量计、电磁式水流量计、涡街式水流量计、超声波式水流量计等。

不同类型的水流量计有不同的精度和适用范围。

无论采用何种类型的水流量计,水流量的计算都是基于流量管道和流量计的特性进行的。

下面我们将介绍两种常用的水流量计算方法。

第一种方法:通过流量管道内水流平均流速计算液体流量流量管道内水流平均流速是指流量管道内水流在不同点上的流速平均值。

通常情况下,流速应该近似恒定,但水流计算过程中不可能每一点的流速都相同。

因此,需要在流速较高的位置安装流量计,以确保计算结果的准确性。

流量管道内水流平均流速计算液体流量的公式为:Q=Av其中,Q表示液体的流量,A表示流量管道的截面面积,v表示流速的平均值。

例如,假设流量管道的内径为20毫米,水流量计测得的平均流速为0.5米/秒,则液体流量为:Q=3.14×0.01×(0.5/4)×3600=4.39升/分钟此公式适用于圆形截面的流量管道,如果是方形、矩形、梯形或其他形状的管道,则需要对截面面积进行相应的计算。

第二种方法:通过压差和流体密度计算液体流量另一种常见的水流量计算方法是使用压差计算。

根据伯努利定理,液体在管道中流动时会形成一定的压差,分别在管道的入口和出口处进行测量,可以计算液体的流量。

该方法适用于较大的管道,但需要测量两个点的压差,因此需要进行较为繁琐的安装。

压差计算液体流量的公式为:Q=CdA2√2gρ(P1−P2)其中,Cd是孔板的系数(取值一般为0.6~0.7),A2是孔板的流通面积,P1和P2分别是管道的入口和出口的压力,ρ是液体的密度,g是重力加速度。

实际应用中,公式中的ρ可以根据液体的温度或压力进行修正,以提高计算精度。

例如,假设管道的内径为100毫米,孔板流通面积为50平方毫米,流量计算前和后的压力分别为0.5MPa和0.2MPa,液体密度为1000千克/立方米,则液体流量为:Q=0.62×0.05×√2×9.8×1000×(500−200)/10^6 =0.17立方米/小时需要注意的是,使用压差计算液体流量要确保管道的流速不高于临界流速,否则将对流量计算精度产生较大的影响。

(完整版)水流量计算公式

(完整版)水流量计算公式

水力学教学辅导第五章 有压管道恒定流【教学基本要求】1、了解有压管流的基本特点,掌握管流分为长管流动和短管流动的条件。

2、掌握简单管道的水力计算和测压管水头线、总水头线的绘制,并能确定管道内的压强分布。

3、了解复杂管道的特点和计算方法。

【内容提要和学习指导】前面几章我们讨论了液体运动的基本理论,从这一章开始将进入工程水力学部分,就是运用水力学的基本方程(恒定总流的连续性方程、能量方程和动量方程)和水头损失的计算公式,来解决实际工程中的水力学问题。

本章理论部分内容不多,主要掌握方程的简化和解题的方法,重点掌握简单管道的水力计算。

有压管流水力计算的主要任务是:确定管路中通过的流量Q ;设计管道通过的流量Q 所需的作用水头H 和管径d ;通过绘制沿管线的测压管水头线,确定压强p 沿管线的分布。

5.1 有压管道流动的基本概念(1) 简单管道和复杂管道根据管道的组成情况我们把它分为简单管道和复杂管道。

直径单一没有分支而且糙率不变的管道称为简单管道;复杂管道是指由两根以上管道组成管道系统。

复杂管道又可以分为串联管道、并联管道、分叉管道、沿程泄流管和管网。

(2) 短管和长管在有压管道水力计算中,为了简化计算,常将压力管道分为短管和长管:短管是指管路中水流的流速水头和局部水头损失都不能忽略不计的管道;长管是指流速水头与局部水头损失之和远小于沿程水头损失,在计算中可以忽略的管道为,一般认为( )<(5~10)h f %可以按长管计算。

需要注意的是:长管和长管不是完全按管道的长短来区分的。

将有压管道按长管计算,可以简化计算过程。

但在不能判断流速水头与局部水头损失之和远小于沿程水头损失之前,按短管计算不会产生较大的误差。

5.2简单管道短管的水力计算(1)短管自由出流计算公式(5—1)式中:H 0是作用总水头,当行近流速较小时,可以近似取H 0 = H 。

μ称为短管自由出流的流量系数。

j h g v ∑+2202gH A c Q μ=μ=1(5—2)(2)短管淹没出流计算公式(5—3) 式中:z 为上下游水位差,μc 为短管淹没出流的流量系数(5—4) 请特别注意:短管自由出流和淹没出流的计算关键在于正确计算流量系数。

泉流量测定的常用方法

泉流量测定的常用方法

泉流量测定的常用方法
泉流量的测定方法在水文学和地质勘探等领域中非常重要。

泉流
量测量的目的是了解泉的日常流量、季节性变化以及短期变化,以便
有效的管理和利用水资源。

常用的泉流量测定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一、水位法:该法是以泉水位的高低作为泉水流量的衡量标准,
通过测量泉水位的高低变化,计算出泉水的流量。

采用该方法需要建
立一个合适的测量水井,通过测量泉水位的高低差来计算泉水流量。

二、速度法:该方法是通过测量泉水的流速,来计算泉水的流量。

需要选取代表性的泉水流路进行连续的流速测量,计算出水流截面积,并计算泉水的流量。

三、容积法:该方法是通过容积的变化来测定泉水流量。

具体操
作是将泉水流入一个定量的容器中,记录下所需要的时间和容积,通
过计算时间和容积的比值来计算泉水的流量。

四、装置法:该方法是通过安装流量计等装置来测定泉水流量。

流量计可以根据泉水不同流量的变化来测定泉水的流量。

采用该方法
可以提高测量的精确度。

以上几种泉流量测定方法各有优缺点,选择合适的方法需要根据
实际情况来决定。

测量过程中需要注意保证测量的准确性,选择合适
的测量时间和设备,减少误差的产生。

同时,在测量过程中需要注意安全,防止事故的发生。

总的来说,泉流量的测定方法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

只有通过科学而准确的测定,才能更好地保护和利用水资源,为社会和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各类水景流量扬程计算

各类水景流量扬程计算

各类水景水力流量扬程计算(150818收集)A景区一水力计算①跌泉流量计算Q=σc·m·b·(2g)0.5·H1.5m取0.36,σc取1,初选H=0.2kpa,测量得L=9.0m,L t=1.6m,b=0.4m则Q1=0.36*0.4*4.43*0.09=0.057 m3/s单宽流量q=6.3*10-3 m3/(s·m),则D=40.11*10-6/0.63=6.37*10-5L d=4.30*D0.27*p=0.127m,0.1< L d <2/3L t,,经校核,跌水景水舌长度lt在合理范围内,因此,选定的流量可作为选用跌水景循环水泵的依据。

②同理求Q2m取0.37,σc取1,初选H=0.2kpa,测量得L=8.4m,L t=1.6m,b=0.4m则Q2=0.37*0.4*4.43*0.09=0.059 m3/s单宽流量q=0.059/8.4=7.0 *10-3m3/(s·m),则D=4.9*10-5/0.63=7.78*10-5水蛇L d=4.30*0.078*0.4=0.134m,可取故Q=Q1+Q2=0.057+0.059=0.116 m3/s,考虑到二级跌泉接收部分一级的水量,故取Q=0.1 m3/s 即Q=100L/s,H0=21.65-20.84+1=1.81m③同上求泵二,m取0.36,σc取1,初选H=0.2kpa,测量得L=6.0m,L t=1.6m,b=0.4m Q=0.057 m3/s单宽流量q=0.057/6=0.0095=9.5*10-3 m3/(s·m),则D=14.33*10-5L d=4.30*D0.27*p=0.158m可取,扬程H=1.81+0.045=1.86mA 景区二水力计算同上L=7.8m,初选Q=0.057 m3/s单宽流量q=7.3*10-3 m3/(s·m),则D=5.3*10-5/0.63=8.48*10-5L d=4.30*D0.27*p=0.137m,符合要求扬程H=1.29+0.045=1.33m选泵IS100-80-125,流量60m³/h,扬程4m,功率1.5kw/h跌水池m取0.36,σc取1,初选H=0.2kpa,测量得L=5.5m,L t=1.5m,b=0.6m,p=0.85Q=0.36*0.6*0.43*0.09=8.61*10-2单宽流量q=1.56*10-2 m3/(s·m) ,则D=2.45*10-4/0.63=3.9*10-4L d=4.30*D0.27*p=0.44m0.1< L d <2/3L t故可取Q=86 L/s,Dn=200mm,h=0.09m,扬程H=1.62+0.09=1.71m,选泵为离心清水泵;XA65/13B 流量86.5 m3/s,扬程13.7m,功率7.5kw/h卵石涌泉涌泉高度0.4m,喷头选用YQ-201,额定流量6 m3/h,喷头直径DN25,个数15个,管材:钢衬塑复合管,总流量90 m3故得到h=0.116m则水泵扬程H=0.116+20.95-20.020+0.4=1.45m,Q=90 m3/h故选泵IS100-80-125A,额定流量93.5 m3/h,扬程17m,功率7.5kw/h特色汀步喷泉①跌泉跌泉流量计算Q=σc·m·b·(2g)0.5·H1.5m取0.36,σc取1,初选H=0.2kpa,测量得L=19.0m,L t=0.45m,b=0.25m,P=0.3m则Q1=0.36*0.25*4.43*0.09=0.0359m3/s单宽流量q=1.9*10-3 m3/(s·m),则D=3.57*10-6/0.02646=13.48*10-5L d=4.30*D0.27*p=0.1163m,0.1< L d <2/3L t,,经校核,跌水景水舌长度lt在合理范围内,因此,选定的流量可作为选用跌水景循环水泵的依据。

水流量与流速的计算公式

水流量与流速的计算公式

水流量与流速的计算公式
水流量与流速的计算公式
水流量和流速是求解水力学问题中重要的参数,常用于预测水系水库的水位及池洪水的预报,也用于工程水路设计、取水定额等研究中。

其主要的计算公式为:
1、水流量 = 流速× 流量截面积
2、流量截面积 = 水流量÷ 流速
3、流速 = 水流量÷ 流量截面积
水流量的单位通常采用立方米/秒(m³/s),而流速的单位为米/秒(m/s)。

其中,水流量表示单位时间内流经水管面积的水量,它一定与流量截面积有关。

而流速表示单位时间内流经水管横截面的水流在水管中的平均运动速度,它一定与水流量有关。

要求流速与水流量时,必须同时提供流量截面积信息,通过以上三个公式,就可以求出水流量与流速的值。

以上公式考虑了水流量、流速和流量截面积三者间的相互关系,也暴露出水流量随着流速的变化而变化。

因此,要准确计算水流量和流速,必须更加准确地掌握河流及水系的水文特性,及截面的水质情况。

水流量计算公式Word版

水流量计算公式Word版

水管网流量简单算法如下:自来水供水压力为市政压力大概平均为0.28mpa。

如果计算流量大概可以按照以下公式进行推算,仅作为推算公式,管径面积×经济流速(DN300以下管选1.2m/s、DN300以上管选1.5m/s)=流量如果需要准确数据应按照下文进行计算。

水力学教学辅导第五章有压管道恒定流【教学基本要求】1、了解有压管流的基本特点,掌握管流分为长管流动和短管流动的条件。

2、掌握简单管道的水力计算和测压管水头线、总水头线的绘制,并能确定管道内的压强分布。

3、了解复杂管道的特点和计算方法。

【内容提要和学习指导】前面几章我们讨论了液体运动的基本理论,从这一章开始将进入工程水力学部分,就是运用水力学的基本方程(恒定总流的连续性方程、能量方程和动量方程)和水头损失的计算公式,来解决实际工程中的水力学问题。

本章理论部分内容不多,主要掌握方程的简化和解题的方法,重点掌握简单管道的水力计算。

有压管流水力计算的主要任务是:确定管路中通过的流量Q;设计管道通过的流量Q所需的作用水头H和管径d;通过绘制沿管线的测压管水头线,确定压强p沿管线的分布。

5.1 有压管道流动的基本概念(1)简单管道和复杂管道根据管道的组成情况我们把它分为简单管道和复杂管道。

直径单一没有分支而且糙率不变的管道称为简单管道;复杂管道是指由两根以上管道组成管道系统。

复杂管道又可以分为串联管道、并联管道、分叉管道、沿程泄流管和管网。

(2) 短管和长管在有压管道水力计算中,为了简化计算,常将压力管道分为短管和长管:短管是指管路中水流的流速水头和局部水头损失都不能忽略不计的管道;长管是指流速水头与局部水头损失之和远小于沿程水头损失,在计算中可以忽略的管道为,一般认为( )<(5~10)h f %可以按长管计算。

需要注意的是:长管和长管不是完全按管道的长短来区分的。

将有压管道按长管计算,可以简化计算过程。

但在不能判断流速水头与局部水头损失之和远小于沿程水头损失之前,按短管计算不会产生较大的误差。

雨水流量公式详解(含计算过程及结果)

雨水流量公式详解(含计算过程及结果)

雨水设计流量公式式中———雨水设计流量(L /s)q—-—设计暴雨强度,(L /s・ha)Ψ-——径流系数F———汇水面积(ha公顷)其中一、暴雨强度公式为:式中t———降雨历时(min)P———设计重现期(年)(一)设计降雨历时,式中t——设计降雨历时(min)—-地面集水时间(min)—-雨水在管渠内流行的时间(min)m——折减系数的确定:地面集水时间受水区面积大小、地形陡缓、屋顶及地面的排水方式、土壤的干湿程度及地表覆盖情况等因素的影响。

在实际应用中,要准确地计算值是比较困难的,所以通常取经验数值,=5~15min。

在设计工作中,按经验在地形较陡、建筑密度较大或铺装场地较多及雨水口分布较密的地区,=5~8min;而在地势平坦、建筑稀疏、汇水区面积较大,雨水口分布较疏的地区,值可取10~15min。

m的确定:暗管m=2,明渠m=1.2,在陡坡地区,暗管折减系数m=1.2~2,经济条件较好、安全性要求较高地区的排水管渠m可取1。

的确定:式中-—雨水在管渠内流行时间(min)L——各管段的长度(m)v—-各管段满流时的水流强度(m/s)v的确定:式中v——流速(m/s)R——水力半径(m)I——水利坡度n--粗糙系数R确定:A——输水断面的过流面积(X—-接触的输水管道边长(即湿周)(m)n的确定:(二)设计重现期(P)P的确定:《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第3.2.4 条原规定:雨水管渠设计重现期,应根据汇水地区性质、地形特点和气候特征等因素确定。

同一排水系统可采用同一重现期或不同重现期。

重现期一般采用0。

5~3年,重要干道、重要地区或短期积水即能引起较严重后果的地区,一般采用3~5年,并应与道路设计协调。

特别重要地区和次要地区可酌情增减。

二、汇水系数的确定(Ψ)汇水面积通常是由各种性质的地面覆盖组成的,随着它们占有的面积比例变化,Ψ的值也各异。

因此整个汇水面积的径流系数应采用平均径流系数;也可采用区域的综合径流系数,一般市区的综合径流系数Ψ=0.5—0.8。

各种渠道、河道过流的计算表

各种渠道、河道过流的计算表

各种渠道、河道过流的计算表1、工程概况:北门江钟山水厂段现状宽8.8m,堤防洪水采用20年一遇257.9m3/s。

北门江钟山水厂段0+000.00至0+098.00m,进口0+000.00m底板高程131.29m,出口0+098.00m底板高程130.80m,河底坡降0.005。

钟山水厂处北门江1994年7月23日最大洪水位134.22m2、过流能力计算水面宽:B=b过水面积:A=bh湿周:水力半径:(2)明渠均匀流计算公式:谢才系数:0+000.000+098.00流量:131.29130.8m 257.9m 3/s 北门江流量与水深的计算水面宽B h(m)b(m)(m)A(m 2)(m)(m)(m 1/2/s) (m 3/s)(m/s)m 0+0000.400.40.80.16 1.20.130.0235.740.010.21 1.30131.690+098 5.668.80.4549.822220.1232 2.480.02546.520.005257.90 5.18136.460+000 2.9318.290.4553.594924.1518 2.220.02545.680.005257.90 4.81134.220+098 3.4215.070.4551.549421.9129 2.350.02546.130.005257.90 5.00134.220+000 2.74200.4554.750725.4751 2.150.02545.440.005257.90 4.71134.030+098 2.74200.4554.750725.4751 2.150.02545.440.005257.90 4.71133.54水力半径R 糙率n 编号假设底宽过水面积北门江过流能力与水深的计算20年洪水流量河道底板高程经以上计算分析,本设计护堤取北门江水深h=2.74m。

库水位谢才系数C度坡i 过流量Q 流速V 湿周XχA R =6/11R n C =Ri AC Q =。

(完整版)水利工程常用计算公式

(完整版)水利工程常用计算公式

水利专业常用计算公式、枢纽建筑物计算1、进水闸进水流量计算: Q=B 0δεm ( 2gH 03)1/2式中: m —堰流流量系数ε—堰流侧收缩系数2、 明渠恒定均匀流的基本公式如下:流速公式:u = C Ri流量公式Q =Au = A C Ri流量模数K =A C R式中: C —谢才系数,对于平方摩阻区宜按曼宁公式确定,即C = 1 R1/ 6nR —水力半径( m ); i —渠道纵坡;A —过水断面面积( m 2); n —曼宁粗糙系数,其值按 SL 18 确定。

3、水电站引水渠道中的水流为缓流。

水面线以 a1型壅水曲线和 b1 型落水曲线最为常见。

求解明渠恒定缓变流水面曲线,宜采用逐段试算法,对棱柱体和非棱柱渠道均可应用。

逐段试算法的基本公式为h222 a 2v 2a1v 1h12g 12g △ x=i-i f式中: △ x ——流段长度( m );g ——重力加速度( m/s2);h 1、 h 2——分别为流段上游和下游断面的水深( m ); v 1、 v 2——分别为流段上游和下游断面的平均流速( m/s ); a 1、 a 2——分别为流段上游和下游断面的动能修正系数;i f ——流段的平均水里坡降,一般可采用h f 1 22 22n 1v 1n 2v 2x 2 R14/3R24/31i f1 i f2或 i fi f式中: h f —— △ x 段的水头损失( m );n 1、 n 2——分别为上、下游断面的曼宁粗糙系数,当壁面条件相同时,则 n 1=n 2=n ;R 1、 R 2——分别为上、下游断面的水力半径( m ); A 1、 A 2——分别为上、下游断面的过水断面面积(㎡) ;4、各项水头损失的计算如下:(1)沿程水头损失的计算公式为H v —水的气化压强水柱高( m )h f22n 1v122 n 2v2R14/3R24/32)渐变段的水头损失,当断面渐缩变化时,水头损失计算公式为:22 v 2 v1h ωh c h ff c 2 1i f Lcfc2g2g5、前池虹吸式进水口的设计公式( 1)吼道断面的宽高比: b 0/h 0=1.5 —2.5 ;( 2)吼道中心半径与吼道高之比: r 0/h 0=1.5 —2.5 ; (3)进口断面面积与吼道断面面积之比: A 1/A 0=2—2.5 ; ( 4)吼道断面面积与压力管道面积之比: A 0/A M =1— 1.65 ;(5)吼道断面底部高程( b 点)在前池正常水位以上的超高值: △ z=0.1m —0.2m ; (6)进口断面河吼道断面间的水平距离与其高度之比: l/P=0.7— 0.9;6、最大负压值出现在吼道断面定点 a 处, a 点的最大负压值按下式确定:h B 、 ah 02g式中:—前池内正常水位与最低水位之间的高差(m );h 0—吼道断面高度( m );h w —从进水口断面至吼道断面间的水头损失( m );p / —因法向加速度所产生的附加压强水头(m )。

上游来水量计算公式

上游来水量计算公式

上游来水量计算公式如何计算水流量?——水流量计算公式。

水是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而了解水流量的计算方法对于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管理至关重要。

水流量是指单位时间内通过河流、水管或其他水体的水量,通常以立方米每秒(m³/s)或立方英尺每秒(ft³/s)来表示。

水流量的计算可以通过一定的公式来实现,本文将介绍水流量的计算公式及其相关知识。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水流量的计算公式。

水流量的计算公式为:Q = A v。

其中,Q表示水流量,单位为m³/s或ft³/s;A表示流经横截面的面积,单位为平方米(m²)或平方英尺(ft²);v表示水流的速度,单位为米/秒(m/s)或英尺/秒(ft/s)。

通过这个简单的公式,我们可以计算出水流量的大小。

下面我们将详细介绍如何计算水流量。

首先,我们需要测量流经横截面的面积A。

对于河流或水管来说,可以通过测量宽度和深度来计算出横截面的面积。

例如,如果河流的宽度为10米,深度为2米,那么横截面的面积A就为102=20平方米。

其次,我们需要测量水流的速度v。

水流的速度可以通过流速计等专业工具来测量,也可以通过简单的方法来估算。

例如,可以在河流中放置一个浮标,然后测量它在单位时间内移动的距离,从而得到水流的速度。

最后,我们可以通过公式Q = A v来计算出水流量。

以前面的例子为参考,如果横截面的面积A为20平方米,水流的速度v为1米/秒,那么水流量Q就为201=20立方米/秒。

除了上述的简单计算方法外,对于复杂的水流情况,还可以通过积分等数学方法来计算水流量。

不同的情况可能需要采用不同的计算方法,但基本的原理仍然是通过测量横截面的面积和水流的速度来计算水流量。

了解水流量的计算方法对于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管理至关重要。

通过准确地计算水流量,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水资源的分布和利用情况,从而制定合理的水资源管理政策。

同时,对于一些需要进行水利工程建设的项目来说,准确地计算水流量也是非常重要的,可以为工程设计提供科学依据。

水处理常用计算公式总结

水处理常用计算公式总结

水处理常用计算公式总结水处理是指将各种污染物从水中去除,以使水达到指定的水质要求的工艺过程。

在水处理中,常常需要进行各种计算,以确定所需的处理参数和设备尺寸。

下面是水处理中常用的计算公式总结:1.流量计算公式流量是指单位时间内通过管道、泵等设备的水量。

常用的流量计算公式如下:Q=A×V其中,Q表示流量(单位:立方米/秒),A表示管道或泵的截面积(单位:平方米),V表示水的速度(单位:米/秒)。

2.总悬浮物(TSS)计算公式总悬浮物是指水中的悬浮物质的总量。

常用的总悬浮物计算公式如下:TSS=V×C其中,TSS表示总悬浮物浓度(单位:毫克/升),V表示水的体积(单位:升),C表示总悬浮物的质量浓度(单位:毫克/升)。

3.溶解氧(DO)与气体平衡计算公式溶解氧是指水中溶解在其中的氧气的量,常用的溶解氧与气体平衡计算公式如下:DO=C×S其中,DO表示溶解氧浓度(单位:毫克/升),C表示水的溶解氧的平衡浓度(单位:毫克/升),S表示气体平衡系数。

4.化学需氧量(COD)计算公式化学需氧量是指水中有机物质被氧化到无机化合物所需的总量氧化作用。

常用的化学需氧量计算公式如下:COD=V×C其中,COD表示化学需氧量(单位:毫克/升),V表示水的体积(单位:升),C表示化学需氧量浓度(单位:毫克/升)。

5.悬浮固体(SS)计算公式悬浮固体是指水中悬浮物质的总固体量。

常用的悬浮固体计算公式如下:SS=V×C其中,SS表示悬浮固体浓度(单位:毫克/升),V表示水的体积(单位:升),C表示悬浮固体的质量浓度(单位:毫克/升)。

6.硬度计算公式硬度是指水中含有的碳酸钙和镁盐的总量。

常用的硬度计算公式如下:硬度=[Ca2+]×2.5+[Mg2+]×4.1其中,硬度表示水的硬度(单位:毫克/升),[Ca2+]表示钙离子浓度(单位:当量/升),[Mg2+]表示镁离子浓度(单位:当量/升)。

水管水流量及计算

水管水流量及计算

水管水流量及计算水流量计算表DN15、DN25、DN50管道的流量各为多少,DN15、DN25、DN50管径的截面积分别为:DN15: 15?*3.14/4=176.625平方毫米,合0.0177平方分米。

DN25: 25?*3.14/4=490.625平方毫米,合0.0491平方分米。

DN50: 50?*3.14/4=1962.5平方毫米,合0.1963平方分米。

设管道流速为V=4米/秒,即V=40分米/秒,且1升=1立方分米,则管道的流量分别为(截面积乘以流速):DN15管道:流量Q=0.0177*40=0.708升/秒,合2.55立方米/小时。

DN25管道:流量Q=0.0491*40=1.964升/秒,合7.07立方米/小时。

DN50管道:流量Q=0.1963*40=7.852升/秒,合28.27立方米/小时。

注:必须给定流速才能计算流量,上述是按照4米/秒计算的。

管径与流速、流量的计算方法一般工程上计算时,水管路,压力常见为0.1--0.6MPa,水在水管中流速在1,3米/秒,常取1.5米/秒。

流量=管截面积×流速=0.002827×管径^2×流速 (立方米/小时)水压在0.2mpa ,流量是15立方每小时,要用的管径是多少 0.2Mpa的水压全部转换为动能,速度为20m/s,体积流量为15 m^3/h ,可换算为0.0042 m^3/s,则管道面积为:0.0042 / 20 = 0.00021 m^2 =210 mm^2,管路直径为16.3mm,考虑到压力损失,选择20mm的管路就差不多了流量=流速流通面积。

而根据管道水流量计算公式Q=(H/sL)1/2 流量与管道长度存在关系,请问怎么理解, 流量=流速过流面积根据管道水流量计算公式Q=VXS V---液体流动的流速 S---过流断面的面积 L---是流量的单位为每秒升流量与管道长度不存在关系。

它指的是单位时间内通过某一断面液体的数量,与长度没有关系。

雨水流量的计算

雨水流量的计算

一、对独立面积计算的总结试求B-C管段的设计流量?这部分解题的关键就在先对比时间,三种情况tA+tAB=tB tA+tAB<tB tA+tAB>tB1:当tA+tAB=tB时:对这个结论的理解就是,FA,FB的最大流量同时到达BC断面,所以将其流量叠加就行了2,当tA+tAB<tB时:对公式A的理解就是,FB面积全部汇流,而由于tA+tAB<tB,FB面积全部汇流的时候,FA面积的洪峰已经通过了BC管段。

对公式B的理解就是,FA面积全部汇流, 而由于tA+tAB<tB,FA面积全部汇流的时候,FB面积的洪峰尚未到达BC断面,FB面积只是部分面积汇流。

3,当tA+tAB>tB时:对公式A的理解就是,FA面积全部汇流,而由于tA+tAB>tB,FA面积全部汇流的时候,FB面积的洪峰已经通过了BC管段。

对公式B的理解就是,FB面积全部汇流, 而由于tA+tAB>tB,FB面积全部汇流的时候,FA面积的洪峰尚未到达BC断面,FA面积只是部分面积汇流。

注意:我写的tA,tB分别对应公式中的,二:面积畸形增长的计算这类题目的特点就是前一地块或者后一个地块的面积与其他面积相差极大,一般认为相差到10倍以上,以22题为例,应该计算FA单独的雨水量。

然后进行对比。

一般情况下FA单独情况下的雨水量都会大于面积叠加的影响。

这类题目你先看两块面积是否相差比较大,然后在心中就有个判断了。

校核下就能得到结果。

三:有关面积叠加计算。

面积叠加法,这部分内容近年考试也比较常见,最明显的就是10年这道题目从上面这个题目我们可以看到:1,各面积相差不大2,雨水在管道中流行时间不长,这样就有一个推论,当2点全面积汇流的时候,1点的面积还在增加,根据我们极限强度理论,面积增加对流量影响比降雨强度增加对流量影响更大。

这样就可以认为1,2地块为一个整体,这样就有了面积叠加的计算,这类题目的关键点就是找到降雨历时最大的点(即汇水面积最远点的雨水流达集流点的的集流时间),然后根据这个降雨历时求到相应的暴雨强度,再计算流量。

水力参数计算范文

水力参数计算范文

水力参数计算范文水力参数计算是一种用于确定水流性质和行为的方法。

这些参数通常用于设计和分析水力工程项目,例如水坝、水力发电站和水力输水管道等。

在水力参数计算中,我们需要考虑的主要参数包括流量、水位、流速、水压和水头等。

下面将详细介绍每个参数的计算方法。

1.流量(Q)计算:流量是单位时间内通过其中一断面的水量。

计算流量的常用公式为:Q=A×v其中,Q代表流量,A代表断面积,v代表平均流速。

2.水位(h)计算:水位是水面相对于其中一基准面的高度。

对于自由流情况,可以通过流量和断面面积之间的关系来计算水位,公式如下:h=Q/(C×A)其中,h代表水位,Q代表流量,C代表流量系数,A代表断面面积。

3.流速(v)计算:流速是水流经过其中一断面的速度。

通常使用测流仪器来测量流速,例如流速计或流速计。

计算流速的公式如下:v=Q/A其中,v代表流速,Q代表流量,A代表断面面积。

4.水压(P)计算:水压是水对单位面积的压力。

计算水压时需要考虑静压和动压两种压力。

静压可以通过水的密度、重力加速度和水深计算得出,公式如下:P静=ρ×g×h其中,P静代表静压,ρ代表水的密度,g代表重力加速度,h代表水深。

动压可以通过水的流速和动压系数计算得出,公式如下:P动=0.5×ρ×v^2其中,P动代表动压,ρ代表水的密度,v代表流速。

5.水头(H)计算:水头是水从其中一位置流到另一位置的能量。

计算水头时需要考虑水的势能和动能。

对于自由流情况,水头可以通过水位和重力加速度计算得出,公式如下:H=g×h其中,H代表水头,g代表重力加速度,h代表水位。

综上所述,水力参数计算是一项重要的工作,用于确定水的流动性质和行为。

通过计算流量、水位、流速、水压和水头等参数,可以帮助工程师有效地设计和分析水力工程项目,确保其安全和可靠性。

水力参数计算方法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对于水力工程的设计和施工具有重要意义。

水利工程常用计算公式

水利工程常用计算公式

水利专业常用计算公式一、枢纽建筑物计算1、进水闸进水流量计算:Q=B0δεm(2gH3)1/2式中:m—堰流流量系数ε—堰流侧收缩系数2、明渠恒定均匀流的基本公式如下:流速公式:u=Q=K=A3△x=f1112 22i-i 2g2g⎭⎝⎭⎝式中:△x——流段长度(m);g——重力加速度(m/s2);h 1、h2——分别为流段上游和下游断面的水深(m);v 1、v2——分别为流段上游和下游断面的平均流速(m/s);a 1、a2——分别为流段上游和下游断面的动能修正系数;f i——流段的平均水里坡降,一般可采用⎪⎭⎫ ⎝⎛+=-2f 1f -f i i 21i 或⎪⎪⎭⎫⎝⎛+=∆=3/4222224/312121f f v n R v n 21x h i R 式中:h f ——△x 段的水头损失(m );n 1、n 2——分别为上、下游断面的曼宁粗糙系数,当壁面条件相同时,则n 1=n 2=n ; R 1、R 2——分别为上、下游断面的水力半径(m ); A 1、A 2——分别为上、下游断面的过水断面面积(㎡); 4、各项水头损失的计算如下: (1)沿程水头损失的计算公式为(25(1(2(3(4(5 (66式中:h a —计算断面处的大气压强水柱高(m ); H v —水的气化压强水柱高(m ) 最小淹没深度S ,可按下式估算:式中:0γF —吼道断面的水流弗劳德数,000gh /V F =γ。

虹吸的发动与断流宜选用以下的几种装置和方法来实现: (1)用真空泵抽气发动,可根据设计条件和工况做设备选型; (2)自发动;(3)水力真空装置; (4)水箱抽气装置。

断流装置常采用真空破坏阀。

在已知h B 、a 值时,真空破坏时的瞬间最大进气量可按下式估算: 式中:μ—真空破坏阀系统的流量系数;a ω—真空破坏阀的断面面积(㎡);a ρρ、—分别为水河空气的密度。

7、水库蓄水容积 1、总库容估算公式(1V B L H K (2V A K 2V ho F C 水库为不完全年调节C=O.2~0.4 水库为完全年调节C=O.5~1 水库为不完全多年调节C=l~1.3 水库为完全多年调节C=1.3~1.5 3、水库灌溉放水流量估算公式:Q=CA Q —最大灌溉放水流量,m3/s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