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三峡(2)分析
《三峡》(郦道元)译文、注释、课文分析及文学常识资料讲解
《三峡》(郦道元)译文、注释、课文分析及文学常识《三峡》(郦道元)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译文】在三峡七百里当中,两岸都是连绵的高山,几乎没有中断的地方。
层层的悬崖,排排的峭壁,把天空和太阳都遮蔽了。
若不是在正午、半夜的时候,连太阳和月亮都看不见。
在夏天水涨、江水漫上小山包的时候,上行和下行的船只都被阻,不能通航。
有时皇帝的命令要急速传达,这时候只要清早坐船从白帝城出发,傍晚便可到江陵。
中间相距一千二百里,即使骑着骏马,驾着疾风,也不如它(指乘船)快。
在春、冬两个季节,雪白的急流,碧绿的深潭,回旋着清波,倒映着各种景物的影子。
在极高的山峰上,生长着许多奇形怪状的柏树,在山峰之间,常有悬泉瀑布飞流冲荡。
水清,树荣,山高,草盛,趣味无穷。
在秋天,每到初晴的时候或下霜的早晨,树林和山涧显出一片清凉和寂静。
高处的猿猴拉长声音鸣叫,声音连续不断,非常凄凉怪异。
空旷的山谷传来猿啼的回声,悲哀婉转,很久很久才消失。
所以渔歌唱道:“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注释】两岸连山,略无阙处(两岸都是相连的高山,没有中断的地方。
略无:毫无。
阙:通“缺”。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亭午:正午。
夜分:半夜。
曦:日光,这里指太阳。
)至于夏水襄陵(襄:上。
)沿溯阻绝(沿:顺流而下。
)虽乘奔御风(奔:这里指飞奔的马。
)不以疾也(没有这么快。
以:及、赶上。
疾:快。
)则素湍绿潭(素湍:白色的急流。
)回清倒影(回清:回旋的清波。
)绝巘多生怪柏(绝巘:极高的山峰。
)飞漱其间(飞漱:急流冲荡。
2023最新-郦道元《三峡》的阅读题答案【优秀2篇】
郦道元《三峡》的阅读题答案【优秀2篇】郦道元《三峡》的阅读题答案篇一《三峡》课案周上银▲教材分析本文出自郦道元的《水经注》,比较精要的描述了三峡的雄奇险峻、清幽秀丽的景色,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欣赏、赞叹。
因此学习此文要让学生领会文中所描绘的三峡美景,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目标1、节奏分明的朗读课文,疏通课文大意,并基本能当堂成诵。
2、学习积累重点词语。
3、品味文章语言,展开想象,体味作品意境。
4、体会作者对三峡独特美的欣赏之情。
▲教学重点对照注释,疏通文意,展开想象,品味语言,反复朗读,基本能当堂成诵。
▲课前准备学生:预习课文,了解大意。
师生:查找有关三峡的资料、图片以及作者的概况。
教师:制作幻灯片。
▲ 教学内容▲ 熟读成诵,准确理解,品味语言,体味意境。
教学设计一、烘托气氛,导入新课大屏幕以长江为背景,反复播放《长江之歌》。
同学们,刚才你们听到的是什么歌曲?(生回答)对,它就是《长江之歌》。
长江是我们的骄傲,是我们的自豪。
长江一泻千里,气势磅礴,特别是三峡的景致,更是雄奇险拔,清幽秀丽,令人神往。
古往今来,无数文人墨客,挥毫泼墨尽情描绘,也写不尽长江的饿俊美。
长江之美,美在三峡。
今天我们就随郦道元的笔端,去游一游那雄伟壮丽的长江三峡。
大屏幕出现课题。
二、检查预习:1、三峡的地理位置:(大屏幕显示地图)2、作者的情况:(大屏幕显示作者投降及有关资料。
明确:郦道元,字善长,北魏地理学家、散文家。
撰著《水经》四十卷,《本志》十三篇。
)三、反复朗读:1、教师在音乐声中范读课文,大屏幕显示相应的图片。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注意节奏。
3、检查生字认读情况:大屏幕显示生字。
学生读出生字读音。
4、学生齐读课文。
四、学生自主探究,疏通课文。
(大屏幕显示学法:1、自主探究。
2、同伴互助。
3、提出疑难)在学生基本疏通课文后,大屏幕展示图片,学生在课文中找出相关的语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五、试背课文学生在疏通的基础上再读课文,大屏幕出示相关图片预以提示,试背课文。
《三峡》教学设计8篇
《三峡》的教学设计8篇老师肯定都学会制定教学设计,从而提升自身的教学力量,做好相关的教学设计可以确定同学的学习需要,下面是范文社我为您共享的《三峡》的教学设计8篇,感谢您的参阅。
《三峡》的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标】1、利用工具书娴熟把握生字,翻译、理解课文内容。
2、能用一般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反复朗读中形成初步的语感,使同学受到美的熏陶,丰富其文学素养。
3、学习本文抓住特点描写三峡自然景物的方法,体会文章整体布局的妙处。
4、培育同学喜爱家乡、喜爱祖国河山的思想感情。
【教学设想】1、多媒体教学。
以美丽的画面、动听悦耳的音乐吸引同学,使同学产生探究的爱好,形成剧烈的求知欲望。
在视听想象中,熬炼同学的思维,加深同学对文章的理解,培育同学喜爱祖国河山的情感。
2、让同学懂得可以手中资料、网络媒介等来查找自己所需的资料,培育同学利用资料解决问题意识。
3、学习本文抓住特点描写三峡自然景物的方法,使同学能够在练习中仿照运用。
【教学重点】抓住特点描写三峡自然景物的方法,体会文章整体布局的妙处和的情感。
【教学难点】能用一般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反复朗读中形成初步的语感,使同学受到美的熏陶,丰富其文学素养。
【教时支配】两课时(一课时预习;另一课时集中解决重难点)【课前预备】1、布置预习:⑴反复朗读读课文,借助工具书解决生字词,画出文中不理解的词或句子,利用资料翻译全文。
⑵预习课后练习一,预备与同学们沟通。
⑶用行楷抄写课文。
2、老师要预备的一些资料(如:三峡风光图片、录音等),以便引导同学理解课文,用多媒体帮助教学。
【教学内容、过程】第一课时引导同学预习课文,过程略。
其次课时一、设置情境,导入新课1、活动导入:你知道长江三峡吗?(待生答)你了解三峡的人文、地理、自然风光、名胜古迹吗?不知道吧。
好在老师今日有所预备,我有幸请到我们古柏最出名的导游,下面她将带领二(3)班旅游观光团和几位赶扒车的老师一起去参观风景绮丽的三峡。
初中语文_《三峡》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初中语⽂_《三峡》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三峡》教学设计⼀、教学⽬标设计1、认知⽬标①理解⽂章内容,把握三峡的景物特征②了解三峡的相关知识。
2、能⼒⽬标培养学⽣在Internet上搜集、整理信息的能⼒。
3、情感⽬标①培养学⽣热爱祖国⼤好河⼭的感情。
②培养学⽣的环保意识。
⼆、教材内容及重点、难点分析1、教材内容分析《三峡》是我国南北朝时期著名地理学家郦道元所作的⼀篇写景散⽂,它以简洁凝练、富有概括⼒的语⾔描绘了长江三峡四季风光之美,歌颂了祖国的⼤好河⼭,抒发了对祖国⼭河的挚爱之情。
它即是优秀的学术著作,⼜是优美的⽂学篇章。
2、教学重点分析把握三峡的景物特征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三峡》是⼀篇写景散⽂,全⽂总分结合,全⾯描写了长江三峡的壮丽景⾊,总写⽓势恢弘,分写特征鲜明。
同是三峡四季景⾊,特点绝不相同。
写夏季作者抓住江⽔的浩荡,以“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突出了流速之快,春冬季作者则抓住清澈来写,“回清倒影”的“素湍绿潭”,加上“飞潄其间”的“悬泉瀑布”,真是别有⼀番情趣。
描写秋季的巫峡时,作者则通过写猿鸣来突出它的凄凉⽓氛。
针对⼤多数学⽣没有去过三峡,对三峡景观没有形成形象认识,⽽⽂⾔⽂⼜较难理解,开成具体可感形象有⼀定困难的实际情况,指导学⽣课前上⽹浏览相关⽹站有关三峡的图⽚、视频⽂件、⽂字说明等内容,帮助学⽣建构起对三峡景观特点的形象化认识。
三、教学对象分析本节课的授课对象是初中⽣,他们具有较强的形象思维能⼒和习惯,并具有强烈的好奇⼼,易于在形象思维和学习兴趣⽅⾯进⾏启发与引导;但由于刚刚接触⽂⾔⽂,对⽂⾔⽂学习⽅法、技巧的⽣疏会使学⽣仅仅着眼于字词句的翻译,给⽂章整体的理解带来⼀定困难。
因此,在利⽤超级⽂本解决字词句理解,提⾼课堂效率的基础上,让学⽣访问相关⽹站,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学习,提⾼学习兴趣,增加感性认识,从⽽整体把握课⽂的意义、四、教学策略及教法设计主要采⽤⾃主学习的教学⽅法。
初中语文_《三峡》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三峡》教学设计【学情分析】鉴于初中低年级学生的古文基础薄弱,阅历不多,平时体会较少,在语言的领悟、文言文学习的方法和技巧上存在一定的困难,老师应在课堂随时进行切实有效的引导。
基于对本班学生学习习惯的了解,教学过程中采用读译结合、读说结合、读思结合的教学模式,意在引导学生在不同形式的诵读声中,体会文章的节奏美、内容美和情感美。
同时,积极体现倡导学生自主学习的模式,使其乐于探究,而且有所成。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目标1.巧借工具,感知文章大意。
2.积累文言字词,整理文言现象。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1.读准字音,读清句读。
2.多样朗读,感受三峡美景。
三、德育目标鉴赏品味,体悟作者情感。
【教学重难点】1.多样朗读,感受三峡美景。
2.鉴赏品味,体悟作者情感。
【教学准备】1.学生自主预习,做完自主学习单。
2.教师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一、图片导入1.字源识字法图片导入。
出示“峡”字的字源图片,学生根据图片理解“两山夹水即为峡”。
2.师:在中国,峡之极品当属长江三峡。
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追随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的步伐,去1500年前的“三峡”探寻一番。
3.出示学习目标,齐读学习目标。
(1)巧借工具,感知文章大意。
(2)多样朗读,感受三峡美景。
(3)鉴赏品味,体悟作者情感。
二、听读课文,初步感知1.根据自主学习单,听读课文,圈画出重点生字词。
2.师生分享重点生字词。
生分享,师点播。
(重点词语:阙、曦、巘、裳)3.生自由读朗读课文。
4.点名读课文。
生互评,师点评。
5.齐读课文,读准字音。
三、多样朗读,感受美景1.划分节奏,读出音乐美(1)“领起”词,读好短暂拖音(生自主读,师纠错。
)自/三峡七百里中自非/亭午夜分至于/夏水襄陵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虽/乘奔御风则/素湍绿潭每至/晴初霜旦故/渔者歌曰(2)四字词语,读好节拍(生自主读,师范读。
)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八上26《三峡》同步解析与测评分析
阅读课文,回答下列问题 •
①自:在。三峡:“长江三峡”的简称,其说不一, 一般指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但《水经注》以广溪 峡、巫峡、西陵峡为三峡。 ②略无:全无,没有一点。阙处:空隙、缺口。 ③重岩叠嶂(zhànɡ):重重叠叠的高山险峰。嶂: 形势高险像屏障的山峦。 ④自非:除非。停午:正午。夜分:半夜。 ⑤曦(xī)月:日月。 ⑥至于:等到。夏水:夏季的洪水。襄陵:水漫上山 陵。 ⑦沿:顺流而下。诉(sù):同“溯”,逆水而上。 阻绝:阻隔,隔绝。 ⑧或:有时候。王命:朝廷下的命令。急宣:急速传 达。 ⑨白帝:古城名,在今重庆市奉节县东白帝山上。 ⑩江陵:今湖北省荆州市。 虽:即使。乘奔:骑着快马。御风:驾御疾风。 不以疾:也算不上急速。 绝巘(yǎn):极高的山顶。怪柏:奇形怪状的柏树。 飞漱(shù):疾速地冲荡。 良:极其,非常。趣味:情趣。 晴初:雨后刚放晴。霜旦:秋季的早晨。 林寒:山林中气候寒冷。涧肃:溪涧里清冷。 高猿:处在高山上的猿猴。长啸:拉长声音呼叫。 属引:连缀和鸣。凄异:特别凄凉。 哀转:悲哀婉转的声音。久绝:很长时间才消失。
• 正确答案:
第一3题
• 考点分析: • 文言句子的翻译 • 失误分析: • 关键词语没有翻译出来,没有直译。 • 解题思路: • 直译,把关键词语译出来。第(1)句“自非”“亭午”“曦”, 注意此句前后词语的对应关系;(2)句 “虽”‘“奔”“御”“以”;第(3)句“素湍”,翻译时注 • 正确答案: 意移动词语位置;(4)句“高猿”“ 属引”,这些都要准确翻 译出来。
• 分析我们失误(题目答错)的原因(主要有:马虎不认 真,记忆不准确,理解不清楚),目的是吸取教训, 不重犯错误。 分析答题思想和方法,假如你是老师,你怎么向别 人讲解,让别人能理解。你怎么讲就怎么写。
2023年中考文言文专项训练《三峡》含答案
2023年中考文言文专项训练《三峡》一、课内阅读(2022·重庆沙坪坝·统考一模)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三峡郦道元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 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1.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有时朝发.白帝/野芳发.而幽香(《醉翁亭记》)B.良.多趣味/此皆良.实(《出师表》)C.每至晴初霜旦./旦.辞爷娘去(《木兰辞》)D.属.引凄异/忠之属.也(《曹刿论战》)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2)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3.下列对文章理解与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先写山后写水,写水时按照春夏秋冬的时间顺序依次写作。
B.本文第一段的描写突出了三峡山高、岭连、峡窄、水长的特点。
C.第二段运用拟人、对比的手法直接描写出夏水一泻千里的气势。
D.本文音韵和谐,节奏鲜明,如“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4.本文与链接材料都以落泪作结,请结合相关内容分析听者落泪的不同原因。
【链接材料】舟出巴峡[清]王士禛曲折真成字,沧波十月天。
云开见江树,峡断望人烟。
新月数声笛,巴歌何处船。
今宵羁客泪,流落竹枝前。
(2022·湖南株洲·统考模拟预测)三峡郦道元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 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三峡》导学案课标分析课后反思及作业
《三峡》导学案课标分析课后反思及作业《三峡》导学案、课标分析、课后反思及作业《三峡》导学案自学目标:一念正字音。
二念把节奏。
三读知内容。
四读理思路。
五读悟情感。
六念揣着特色。
学习重点:目标四;目标五;目标六。
学习难点:目标四;目标六。
预习案:《三峡》原文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并无阙处。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后,不见踪影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扫除。
或王命着急崇,有时朝红肿帝,暮至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蓝潭,回清倒影。
绝t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低猿长啸,属于惹来凄异,空谷传响,哀转长绝。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短,猿鹤三声泪粘裳。
”科学知识超市本文选自《水经注》。
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的总称,在长江上游重庆奉节和湖北宜昌之间。
郦道元(466或472―527),范阳涿(zhuō)县(现在属河北)人,北魏地理学家。
好学博览,留心水道等地理现象,撰《水经注》。
其书名为注释《水经》,实则以《水经》为纲,详细记载了一千多条大小河流及有关的历史遗址、人物掌故、神话传说等,是我国古代最全面、最系统的综合性地理著作。
该书还记录了不少碑刻墨迹和渔歌民谣,文笔绚烂,语言清丽,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
注释:自:从,此处存有“在”之意。
三峡:指长江上游重庆、湖北两省间的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
三峡全长实际只有四百多里。
略并无:不无。
阙:通在“失”,职位空缺。
嶂(zhàng):屏障似的山中山峰。
亭午:中午、正午。
夜分:半夜。
曦(xī):日光。
这里指太阳。
夏水襄陵:夏天大水涨上了高陵之上。
襄,上。
陵,小的土山,这里就是丘陵的意思。
沿:顺流而下。
溯,逆流而上。
或:有时。
王命:朝廷的文告。
宣:正式宣布,表达。
朝红肿帝:早上从白帝城启程。
白帝:城名,在重庆市奉节县。
江陵:今湖北省江陵县。
奔:宝马的慢马。
御风:驾风。
10.《三峡》第二课时(教案)八年级语文上册(统编版)
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三峡》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
4.文章结尾引用“渔歌”有什么作用?
总结三峡的特点
三、合作探究
1.文中的景物描写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第4段写三峡的高猿长啸突出“三峡之秋”凄凉的特点,这是不是与赞美祖国山河的感情相矛盾?
3.作者为什么不按春夏秋冬的顺序以此描写江水,而是首先写夏季,并将春冬二季合为一体?
四、积累拓展
五、教材课后习题
1.朗读并背诵课文。
说说作者是按什么顺序写三峡景物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2.写景要抓住景物特征。
说说作者笔下三峡不同季节的景物各有怎样的特征。
3.解释下列加点词的含义。
1.自.三峡七百里中
自.非亭午夜分
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2.沿溯阻绝.
绝.多生怪柏
哀转久绝.
3.素.湍绿潭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通过对句子写法的品析及写作顺序的探究,引导学生关注本文精练生动的语言,品味其写法的精妙。
通过做课后习题,检验课堂学习能力。
郦道元《三峡》课文解析 【打印版】
《三峡》课文解析一.作者介绍。
郦道元(?~527年),字善长,范阳涿州(今河北涿州市)人。
北魏时期酷吏、地理学家,青州刺史郦范之子。
幼时随父访求水道,博览奇书,游历秦岭、淮河以北和长城以南的广大地区,考察河道沟渠,搜集风土民情、历史故事、神话传说。
为官之后,仕途坎坷,未尽其才。
郦道元勤奋好学,广泛阅读各种奇书,年少立志要为西汉后期桑钦编写的《水经注校证》地理书籍《水经》作注。
在编纂时他引用的历史文献和资料多达480种(前人著作达437种之多),其中属于地理类的就有109种及郦道元亲身考察所得到的资料,还有不少汉、魏时代的碑刻材料(这些资料大多都已失传)。
这又是研究中国文明发展历史的极其宝贵的资料。
且《水经注》可称为游记文学的开创者,对后世游记散文的发展影响颇大。
郦道元撰有《水经注》四十卷,文笔隽永,描写生动,既是一部内容丰富多彩的地理著作,也是一部优美的山水散文汇集,成为中国游记文学的开创者,对后世游记散文的发展影响颇大。
另著《本志》十三篇及《七聘》等文,但均已失传。
郦道元执政平素严厉,颇遭豪强和皇族忌恨。
但当地豪强却因郦道元为朝廷官吏,不能把郦道元怎么样,他们的声望也随之慢慢下降。
皇亲元微诬陷叔父元渊,郦道元力陈事实真相,元渊得以昭雪。
元微因此嫉恨郦道元。
司州牧、汝南王元悦宠幸丘念左右亲近的人,常与他们起居。
到选州官的时候,多取决于丘念。
丘念经常高兴且偷偷地收下元悦送给他的宅第,有时两人还一起去此宅第,郦道元秘密查访得知此事,逮捕了丘念并将其关进监狱。
元悦上奏灵太后,请保全丘念之身,便诏令赦免丘念。
郦道元抢在命令下达之前就把丘念处死,并用此事检举元悦的违法行为。
元悦从此怀恨在心。
北魏孝昌三年丁未十月(527年11月),南齐皇族、北魏雍州刺史萧宝夤在长安(今陕西省西安市)发动叛乱,当时雍州刺史萧宝夤谋反的情况逐渐严重。
为了安定长安地区,孝明帝元诩与众大臣商议,决定派一名得力的大臣前往长安巡视安抚,并探明萧宝夤的虚实。
三峡第二段赏析
三峡第二段赏析
摘要:
1.全文概述
2.三峡的自然景观描述
3.文章结构的分析
4.文章语言特点的探讨
5.文章的主题及启示
正文:
一、全文概述
《三峡》第二段,是一篇描绘我国长江三峡壮丽景色的散文佳作。
作者通过细腻的笔触,生动地展现了三峡的雄伟壮观,深入地揭示了三峡的自然之美,从而激发读者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二、三峡的自然景观描述
文章开篇即提到:“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这句话总写了三峡的特点:山高岭连,中间狭窄。
这里,作者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了三峡的地貌特征,强调了其壮美和神秘。
三、文章结构的分析
全文结构严谨,布局巧妙。
作者首先描绘了三峡的整体风貌,接着通过具体的景象进行深入描绘,使得抽象的山水画面变得生动形象。
在文章结尾,作者再次强调了三峡的壮美,与开篇形成呼应,使得文章结构完整。
四、文章语言特点的探讨
本文语言简练,情景交融。
作者运用丰富的修辞手法,如对比、夸张等,使得文章描绘的景色更加生动鲜明。
同时,作者还通过具体的景象,抒发了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
五、文章的主题及启示
本文主题为长江三峡的雄伟壮丽,通过具体的景象描绘,展现了祖国大好河山的美丽。
文章给我们的启示是,要热爱祖国,欣赏大自然,发现生活中的美好。
同时,作者的写作手法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榜样,如何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出大自然的美丽。
综上,郦道元的《三峡》第二段以其独特的景色描绘、严谨的文章结构、丰富的语言手法,为我们展现了一幅美丽的长江三峡画卷,令人陶醉。
《三峡》文章内容理解与赏析(选择题解析)资料讲解
10、下列对文意理解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文章先写山,后写水的目的是写山的特点,为写水设置了条件,或为下 文做铺垫,山高水的落差大,水速自然急速。 B.文章写水没有按照春夏秋冬顺序是因为夏水最盛最为凶险迅疾最有特点 ,所以先写夏水,接着写春冬,最后写三峡之秋的悲凉气氛。 C.三峡适合修建水力发电站理由是水流急(“朝发白帝,暮到江陵”或“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落差大(悬泉瀑布,飞潄期间)。 D.“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以“回清”写“素湍”的动态,以“倒影 ”写“绿潭”的静态,极言江水之清澈,“回清”写江水之静态。
《三 峡》
文章内容理解与赏析 (选择题解析)
1、下面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文章按照春夏秋冬的顺序写三峡之水,突出了其不同季节的特点。 B.文章使用了大量极富表现力的骈散句,语言清新俊逸。 C.文章的第二段关于三峡江水的描写与李白的“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 陵一日还”有异曲同工之妙。 D.文章布局自然,先写山,后写水,突出了三峡山高水险的特点。
解析:B选项“依次描绘了三峡四季山水的特色”有误,文章是 按夏、春冬、秋的顺序来写三峡之水的。故选B项。
7、下面对原文分析与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第一段总写三峡山势,突出了三峡山势的连绵不断,山高峡深的特 点. B.文章第二段主要写水势,写了水之盛,水之速,水之平静,还用了对比 烘托的手法写水流之速. C.结尾引用渔歌,渲染了三峡凄凉的气氛,语言上也具有韵美,具有可读 性. D.本文描写了大自然无比雄伟壮丽的景色,抒发了作者热爱祖国山河的情 怀,也使读者从中受益.
备战2023年中考语文文言文必考篇目真题之三峡(含原卷和解析卷)
备战2023年中考语文文言文必考篇目三峡原卷:(一)(2022·海南·中考真题)阅读下面文言文选段,按要求完成下面小题。
【甲】自三峽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 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节选自郦道元《三峡》)【乙】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
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
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节选自欧阳修《醉翁亭记》)1.下列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A.素湍.绿潭(duān)B.飞漱.其间(sù)C.饮少辄.醉(zhè)D.觥.筹交错(gōng)2.给下列加点词语选择正确的义项。
(1)①沿溯阻绝.( )②绝. 多生怪柏( )绝:A.隔断B.独一无二C.极(高)D.气息中止(2)①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②临.溪而渔( )临:A.到B.居高面下C.将要D.照着字画模仿3.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2)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4.【甲】【乙】两文同属山水散文,都有动静结合的写法,请各举一例。
(二)(2021·四川泸州·中考真题)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小题。
五年级数学三峡工程二试题答案及解析
五年级数学三峡工程二试题答案及解析1.奶奶编“中国结”,编一个要用0.85米的丝绳.这里有7.65米丝绳,一共可以编多少个?【答案】9个【解析】用总长度除以每个“中国结”需要的长度,即可求解.解:7.65÷0.85=9(个)答:这些丝绳可以编9个“中国结”.【点评】本题根据除法的包含意义:求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另一个数,用除法求解.2.在0.666…0.324252…7.898989中,循环小数是(),用循环节形式表示(),保留二位小数是()。
【答案】0.666…;;0.67。
【解析】因为小数0.66…,小数点后面重复出现数字6,故是循环小数.用循环节的形式表示为.数学公式;保留两位小数约是0.67;小数0.324252…,小数点后面的数虽然是无限的,但没重复出现相同的数字,故不是循环小数;小数7.898989,小数点后面虽出现了循环数字,但位数有限,故也不是循环小数。
3.循环小数5.03636…可写作5.036。
()【答案】×。
【解析】如果无限小数的小数点后,从某一位起向右进行到某一位止的一节数字循环出现,首尾衔接,称这种小数为循环小数,这一节数字称为循环节.为了简便找出循环节在它的上面点上点即可。
4.循环小数都是无限小数,无限小数都是循环小数。
()【答案】×。
【解析】因无限小数包括循环小数和无限不循环小数,故无限小数不都是循环小数,所以错误。
5.2.7÷0.7的商精确到十分位是(),保留两位小数是(),精确到千分位是()。
【答案】3.9;3.86;3.875【解析】略6. 1元港币能兑换人民币1.062元.1000元港币能兑换人民币多少元?1000元人民币能兑换港币多少元?【答案】1000元港币能兑换人民币:1.062×1000=1062(元)1000元人民币能兑换港币:1000÷1.062≈941.62(元)答:1000元港币能兑换人民币1062元,1000元人民币能兑换港币约941.62元。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6单元第26课《三峡》课堂实录及点评
《三峡》课堂实录及点评【教材分析】《三峡》节选自《水经注·江水》,虽只有一百五十多字,却写出了“七百里”三峡的万千气象。
文章先总写三峡地貌,然后写三峡在不同季节的壮丽景色,最后以令人荡气回肠的渔歌作结。
全文描写随物赋形,动静相生,景中融情,情随景迁。
又简洁精炼,生动传神,融入了作者的细腻情思,是人心和自然的交融,是人与自然的交流与对话。
【学情分析】农村学生语文水平参差不齐,部分学生对学习文言文有畏难情绪。
教师应充分认识到农村语文教学的现状,要充分调动学生“读”书的兴趣,并具体的指导学生阅读的方法。
【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自主掌握生字,学会翻译,在反复朗读中受到美的熏陶。
2、体会文章整体布局的妙处,学习本文抓住特点描写三峡自然景物的方法。
3、感受三峡壮美的景色,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祖国山河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积累文言词语,学习翻译文言句子的方法;学习抓住特点描写景物的方法。
【教学难点】多样朗读,感受三峡的美景。
体会作者的情美,鉴赏本文的语言美。
【教学创意】力图站在学生的角度,创设一堂读与译结合、读与说结合、读与思结合的美文指导课。
主要通过三项课堂活动来完成教学目标:一、读一读,过把读书瘾,使学生在反复朗读中形成初步的语感;二、说一说,过把导游瘾,使学生在解说美景中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三、议一议,过把探究瘾,引导学生在合作探究中学习描写自然景物的方法。
整堂课渗透着人心和自然的交融,是人与自然的交流与对话。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师:上课!今天我们学习新课。
请同学们回答一个问题:中国第一大河是——生:长江。
师:对了。
浩瀚的长江危崖壁立,水流湍急,那么长江景色中最为壮观的风光当属——生:三峡。
师:好,今天,我们就随着北魏时期的郦道元一起走进1500年前的三峡。
(屏显:三峡郦道元)【点评:导语简洁自然,由“长江”引入“三峡”,再到课题,达到了“激趣”的目的。
】二、读一读,过把读书瘾师:现在请同学们听读课文。
初中语文_《三峡》中考复习课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三峡》课堂复习课教学设计
《三峡》复习课课后反思
1.课堂内容量较大,时间上有些紧张
2.基础较弱的孩子有些跟不上
3.忽视了想学但力不足的孩子。
《三峡》评价
老师引领大家穿行于《三峡》山水之间,在饱览无限美景、尽享文学常识浸润之余,激发起听者心底久违的文学情愫!
教导处王主任之评价
《三峡》学情分析
长期以来,文言文教学一味强调知识授受。
教师死输硬灌,学生生吞活剥,师生独特的体验无法融入到教学过程,教学流程方式机械刻板,缺少创意,缺少师生互动,丧失了主体的独立性和创造性,严重束缚着学生的思维。
本文的教学设计意在呼唤人们:在文言文教学中当注重营建师生互动空间。
力求在枯燥单调的文言文教学中激起一点火花,使学生在动脑、动口、动笔的过程中得到文学素养的提高和美感的熏陶。
效果分析
学生掌握的较好,基础知识很熟练
达成目标较好,学生的识记能力较强
知识达成目标很熟练,训练有效果。
学生的分析能力及总结能力有所提升
试题训练促成有效果,结合中考,明确方向,注重方法指导
课标分析
1.识记重点词语(通假字,古今异义,一词多义,词类活用,
虚词及实词的意义和用法)结合中考题复习
2.重点句子的翻译:
两岸连山,略无缺出;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
陵,沿溯阻绝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3.问题探究;从哪些方面描写三峡的?三峡四季景色个有什
么特点?本文中写水的特点。
结合《小石潭记》的写水特点进行分析训练《中考试题研究》上的指导
总之,以中考的出题方向为复习指导方针,结合学生的实际水平,全面训练,力求让孩子们全面的不同程度的得到提升。
《三峡》(解析版)-八年级语文上册课内外拓展延伸阅读(部编版)
第10课 《三峡》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大江自三峡来,所遇无非石者,势常结约①不舒.。
至西陵以下,岸多沙泥,当之辄靡,水始得遂其剽悍之.性。
如此..者凡数百里,皆不敢与之.争,而至此忽与石遇。
水汹涌直下,注射拳石,石堮堮②力抵其锋,而水与石始若相持而战。
以水战石,则汗汗田田③滹滹干干④,劈之.为林,蚀之为窍,锐之为剑戟,转之为虎兕,石若不能无少让者。
而以石战水,壁立雄峙,怒狞健鸷⑤,随其洗磨;簸荡之来,而浪返涛回,触而徐迈..,如负如背。
(节选自《游石首绣林山记》)【注释】①结约:盘曲。
②堮堮:山崖高峻的样子。
③汗汗田田:水势浩大的样子。
④滹滹干干:水流迅疾的样子。
⑤怒狞健鸷:凶猛刚健。
5.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词。
①势常结约不舒.:_________________②如此..者凡数百里:_________________③触而徐迈..:_________________6.辨一辨下列句子中“之”字的意思。
①水始得遂其剽悍之.性________________②皆不敢与之.争________________③劈之.为林________________7.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水始得遂其剽悍之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蚀之为窍,锐之为剑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全文描述的是什么场面?(请用原文回答)9.请概述文中的“水”与“石”各有何特点。
(各举文中一个词语为例)【答案】5.舒展像这样缓慢无力6.助词,相当于“的”代词,指代“永”代词,指代“石”7.水自此才得以显出其剽焊的性情。
(水)腐蚀石头使它充满孔洞,磨砺石头使它像剑戟一样锋利。
8.水与石始若相持而战。
9.水的特点:浩荡迅疾,宏壮有力,如汗汗田田。
《三峡》课文分析
课文分析
早发白帝城(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 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 轻舟已过万重山
课文分析
清荣峻茂 春冬之景
1、水: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俯视) 2、山绝谳怪柏,悬泉瀑布 (仰望)
课文分析
水 2、侧面描写:渔者悲歌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三峡地貌1正面描写
三峡地貌
课文分析
第1段:写三峡山势特征 (山高岭连)。
1、连绵不断
正面描写: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2、高耸峻峭 (1)正面描写: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2)侧面描写:自非亭午夜分,不见
曦月。
课文分析
夏水湍急 1、正面描写: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水势浩大) 2、侧面描写:朝发白帝,暮到江陵。 (水流湍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 柏,悬泉瀑布,飞潄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睛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 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 /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季)
睛初霜旦,林寒涧肃
凄
秋
婉
属引凄异 ,哀转久绝
美
第二课时
• 前预习二: • 1、找出一词多义、词类活用、古今异义、通假字(7′) • 2、作者从哪些方面写三峡的,三峡山的特点怎样?作
者采用了什么写法表现三峡山的特点的?(3′)
• 3、三峡的夏水特点怎样?采用了什么写法表现三峡夏 水特点的?(3′)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 岩朝不怪朝叠发以柏三江御空:至春嶂白,疾峡上:早叠谷旦沿溯:游帝 悬,也于冬驾晨嶂::传指,。。:,泉隐。夏之早顺逆瞿西属漱响重瀑天暮水时晨流流塘起引不北:叠:。而而峡四:断宜布蔽到襄,冲的暮下上、川连。昌荡山,日江则陵:。。巫奉续南。峰飞。陵, 素傍峡节津略简。自断晚、白关自 漱,沿湍无直亭夜非,白素。西帝。:没襄其非其溯绿午分:现陵色:陵城完有:水::如在:间亭间阻潭的白峡,涧涧肃全空上哀 婉。正半果写大急色。东。午肃::千,绝没缺。潭午夜不转转作的水流。在至:夹这有中:回倒曦(夜清二回。。。是宣“土。啸,湍,久长湖山在里。断深清映:这君。:奔缺山分荣百清或:碧:巘良涧两是阙的很绝水倒出早里主宣:”。拉绿急极::峻,显山“里倒王地。影(晨指的久:布指。影长的 流高山或确在得之寂缺方:各的太诏茂不,影命、代子声深的的才峰悲:实。寂间静清种阳阳谕传快虽,见。急。音。山虽有、静的”消哀波景光。)达马叫绝峰:时实;水的曦乘良宣绝回物,。。。巘。即沟意旋的月奔多,巘:使;思,)。御趣有多。。味风时生。, 引东凄三空传响每异峡来旷:, 巫至回的回峡空晴声山声长谷初。谷。,传霜猿响旦鸣,,疾:三哀林清茂快意声转寒荣。。思泪久涧峻是失茂沾绝肃江。:水裳。,水绝清消。故常清澈:,失”渔有,断树两者高荣绝岸歌猿,山,山曰长峰高高:啸,峻“,草,巴属
山上草木茂盛。
• 1、一词多义 • 2、词类活用 • 3、古今异义 • 4、通假字
一词多义:
•
沿溯阻绝 : • 断绝
• 绝 绝巘多生怪柏 :• 极、最
•
哀转久绝: • 停止
•
•
• 自 自三峡七百里:• 在
•
自非亭午夜分:• 如果
• 词类活用: • 虽乘奔御风: • 动词作名词,飞奔的马 • 空谷传响: • 名词作状语,在空旷的山谷中
巫峡 幽深 秀丽
三峡—西陵峡
滩多 水急
• ①指导朗读(有节奏) • ②小组内展示 • ③班内比赛诵读(自选段落)
读出感情
要求:大声吟诵,摇头晃脑,注 意语气和情感,力求读出三峡 不同景观的不同特点。
方法提示:语速、音调、节奏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 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郦道元
• 学习目标:
• 1、有节奏的朗读课文,疏通文章大意,当堂 成诵。
• 2、积累重点字词。 • 3、品味语言,展开想象,体味作品意境。 • 4、体会作者对三峡独特美的欣赏之情。
• 重难点:
• 1、有节奏的朗读课文,疏通文章大意,当堂 成诵。
• 2、品味语言,展开想象,体味作品意境。
第一课时
• 前预习一:
样?作者采用了什么写法表现三峡山的特点的?
• 3、三峡的夏水特点怎样?采用了什么写法表现 三峡夏水特点的?
• 4、写三峡四时风光,重在写水?为何从山写起?
• 5、写水时,为何不按春夏秋冬的顺序来写? • 6、文章结尾引用渔歌的作用?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 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 (探究—交流—展示—点评)
• 理清文章结构,归纳段意,概括课文主要 内容。
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山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雄壮美
三 特点:连绵不断,天蔽日
峡
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水势浩大) 奔
夏
放
朝发白帝,暮到江陵(流速湍急) 美
水 春冬 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俯瞰
清 幽
(四
绝巘怪柏,悬泉瀑布 仰视 美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 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 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 柏,悬泉瀑布,飞潄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睛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 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 /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 1、初读课文,扫除生字障碍。(掌握并积累 生字)画出不懂的地方。
• 2、了解作者和有关三峡资料。 • 3、节奏分明的朗读课文。 • 4、参考课下注释,完全熟练地翻译全文,画
出重点的字词和句子。
• 5、理清结构,总结层意,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阙处(quē ) 曦月(xī)
沿溯(sù) 素湍(tuān )
• 1、初读课文,扫除生字障碍。(掌握并积累 生字)画出不懂的地方。(10′)
• 2、了解作者和有关三峡资料。(5′)
• 3、节奏分明的朗读课文。(5′)
• 4、参考课下注释,完全熟练地翻译全文,画 出重点的字词和句子。(15′)
• 5、理清结构,总结层意,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2′)
• 后预习(要点):
绝山献(yǎn) 飞漱(shù)
• 郦道元(466-527),
• 北魏地理学家、文学家。字善长,北魏 地理学家、散文家范阳涿鹿(今河北 涿鹿)人。他好学博览,文笔深峭, 在各地“访渎搜渠”留心考索水道变 迁和城邑兴废等地理现象,撰成的 《水经注》,是一本有文学价值的地 理巨著。
瞿塘峡 最短 最狭 最险
• 4、写三峡四时风光,重在写水?为何从山写起?(5′)
• 5、写水时,为何不按春夏秋冬的顺序来写?(5′) • 6、文章结尾引用渔歌的作用?(5′) • 7、完成课后练习(8′)
• 后预习(要点): • 1、找出一词多义、词类活用、古今异义、通假
字。 • 2、作者从哪些方面写三峡的,三峡山的特点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