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之行也导学案
《大道之行也》导学案
《大道之行也》导学案【学习目标】1.翻译并背诵课文,掌握相关文言词语。
2.了解孔子“大同”社会的思想意义【学习重难点】1、背诵课文,掌握相关文言词语。
2、了解孔子“大同”社会的思想意义。
【学习流程】1、查阅资料,了解作家作品及相关内容。
(1)《大道之行也》选自《 》,《礼记》是 之一。
大约是 之际,儒家学者托名 的答问的著作。
(2)儒家经典著作是“四书”“五经”。
“四书”是《 》《 》《 》 《 》。
“五经”是《 》《 》《 》《 》《 》。
2、给加点字注音。
选贤与.( )能 讲信修睦.( ) 矜.( )寡 男有分.( ) 货恶.( )其弃 盗窃.( ) 乱贼.( ) 3、阅读注解,掌握文言词语。
4、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大道之行.也( ) (2)讲信修睦.( )(3)不独子其子.( )(4)男有分.( ) (5)女有归.( ) (6)货恶其弃.于地( ) (7)力恶.不出于身( ) (8)外户..而不闭( ) (9)是谓大同..( ) 5、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作解释。
(1)选贤与能 通 : 。
(2) 矜寡孤独 通 :。
6、翻译下列句子。
(1)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2)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
(3)力恶不出于身,不必为己。
(4)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
7、本文阐述的大同社会有什么特点?8、本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说明“大同”生活的。
9、如何理解孔子关于大同社会的思想意义。
10、“大同社会”与陶渊明描绘的世外桃源有无相似之处?11、说一说,你心目中的理想社会是个什么样的社会?12、阅读并回答问题。
管宁、华歆(均三 国时人)共园中锄菜,见地有片金。
管挥锄与瓦石无异,华捉(拾)而掷去之。
又尝同席读书,有乘轩冕(有蓬的华丽车子)过门者,宁读书如故,歆废书出看。
宁割席分坐,曰:“子非吾友也。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华歆.( ) 掷.( )去 轩冕..( ) (2)解释下列词语:锄菜( ) 片金( ) 同席( ) 废书( )(3)翻译句子:①宁读如故。
导学案《大道之行也》
2.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字。 ⑴故人不独亲其亲(故:)⑵废疾者(废疾:) ⑶女有归(归:)⑷谋闭而不兴(兴:) ⑸盗窃乱贼而不作(作:)⑹大同(同:) ⑺故外户而不闭(闭:) 3.写出下列句子中通假字的及其意义。 ⑴选贤与能。 ⑵矜、寡、孤、独、废话者皆有所养。 4.《大道之行也》选自,这是的经典着作之一。是西汉对秦汉以前各种礼 仪论着加以辑录,编纂而成的。 5.研读课文填写:大道的内涵是: 6.《大道之行也》是一篇名文,有两个成语出自其中,它们分别是: 和。
导学案《大道之行也》
【学习目标】 1、掌握相关文言词语。 2、培养朗读能力。 3、了解大同”社会的特征。 【学习重点】 1、培养朗读能力。 2、了解大同”社会的特征。 【学习难点】 理解文章所蕴涵的为国家、集体、他人谋利益的奉献精神。 【自主预习案】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选贤与能( )修睦( )矜寡孤独( )男有分( )编纂( ) 【学习目标】 1、熟读并背诵课文,积累并扎实掌握常见的文言词语及文言现象。 2、通过合作探究,准确翻译课文,学习本文描写生动的特点和按空间来说 明的顺序。 3、激情展示,阳光参与。了解我国古代艺人高超的雕刻技艺。 【学习重点】 1、帮助学生树立起关于核舟的空间概念,把握文章的说明顺序。 2、品味语言,真切感受本文观察细致、描写生动的特点。 【学习难点】 探究课文主体部分按照空间顺序说明事物的方法。 【知识链接】 1、认识微雕:核舟”是一件微雕工艺品,原材料是一个长不盈寸
”的桃核。,却生动地再现了宋代文坛上的一个着名掌故大苏泛赤壁 ”。微雕,是微型雕刻的简称,是一种以刀代笔,以精小细微为特征的 独具风格的艺术形式。雕刻时肉眼看不见,凭感觉运刀,靠经验完成创作, 因而人们又称之为神刻意雕”,作品具有微中藏世界,石上读华章 ”之妙趣。微雕艺术越来越为人们热爱,越来越被艺术家、鉴赏家、收 藏家重视,世界上正在形成一股微雕艺术热。 2、掌握记”的知识:记”是古代散文的一种文体。这种体裁出 现得很早,至唐宋而大盛。它可以记人和事,可以记山川名胜,可以记器物 建筑,故又称杂记”。写法上大多以记述为主而兼有议论、抒情成分。 我们在以后还会学很多此类文章,如《岳阳楼记》、《小石潭记》、《满井游 记》、《醉翁亭记》等,本文是一篇说明性的文章。本文原作在介绍完核舟之 后,还有一段议论(见有关资料”),课文删去它的绝大部分,只保留了 最后一句,也是全文中心,即嘻,技亦灵怪矣哉”。因此,现在看来, 它跟我们常见的说明文可算是很相似了。 3、了解大苏游赤壁一事:大苏,即苏轼,又名苏东坡,后人习惯用大苏和 小苏来称呼苏轼和他的弟弟苏辙。宋神宗元丰二年(1079 年),苏轼被诬以诗 诽谤朝廷,下狱。出狱后贬为黄州团练副使,这是个有名无实的官职,实际 是流放;鼻矾游玩:一次是农历 7 月 16 日,一次是农历 10 月 15 日。并写下 着名的前后《赤壁赋》。下文说的清风徐来,水波不兴”’山高月 小,水落石出”,正是苏武在这两次游览中未后见到的景象,是脍炙人 口的名句。雕刻品核舟”就是用文坛上的这个掌故作题材的。
大道之行也导学案及答案教案
班级姓名小组评论【学习目标】1、背诵课文,掌握有关文言词语。
2、经过合作研究,认识孔子“大同”社会的思想意义3、激情展现,阳光参加。
意会先人所追求的理想社会的本质,培育崇高的道德情操。
【学习重难点】新课标第一网1、背诵课文,掌握有关文言词语。
2、认识孔子“大同”社会的思想意义。
【使用说明】1、在充足预习,熟读文本的基础上,仔细研究教案。
2、仔细限时达成,规范书写;小组合作议论,答疑解惑。
【自学导航】一、预习点兵1、查阅资料,认识作家作品及有关内容。
(1)《大道之行也》选自《》,《礼记》是之一。
大约是之际,儒家学者托名的答问的著作。
(2)儒家经典著作是“四书”“五经”。
“四书”是《》,《》,《》,《》。
“五经” 是《》,《》,《》,《》,《》。
2、给加点字注音。
选贤与()能讲信修睦()矜()寡男有分(....货恶()其弃偷窃()乱贼()陶后鲜有闻(....3、阅读讲解,掌握文言词语。
4、解说以下加点的词。
(1)大道之行也()(2)讲信修睦()(3)不独子其子(...(4)男有分()(5)女有归()(6)货恶其弃于地(...(7)力恶不出于身()(8)外户而不闭()(9)是谓大同(.....5、指出以下句中的通假字,并作解说。
(1)选贤与能通:。
(2)矜寡孤单通:。
二、整体感知(将文章翻译在下边。
))))))三、研读与赏析。
1、本文论述的大同社会主要特点是什么?2、本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说明“大同”社会特点的?3、怎样理解孔子对于大同社会的思想意义。
四、拓展学习、“大同社会”与陶渊明描述的世外桃源有无相像之处?3、说一说,你心目中的理想社会是个什么样的社会?【自主】并回答。
管宁、歆(均三国人)共园中菜,地有片金。
管与瓦石无异,捉(拾)而去之。
又同席,有乘冕(有蓬的子)者,宁如故,歆出看。
宁割席分坐,曰:“子非吾友也。
”(1)以下加点字注音。
歆()(..(2)解以下:菜()片金((3)翻句子:①宁如故。
《大道之行也》教案设计(通用8篇
《大道之行也》教案设计(通用8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教材《语文》第九单元《大道理》章节,详细内容为《大道之行也》。
文章论述了儒家思想中的“大道”,即治理国家的理想境界,强调以德治国,以民为本。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文章的主题思想,认识到“大道之行也”在国家治理中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掌握文章中的重点词汇和句式。
3. 引导学生将文章中的儒家思想与现实生活相结合,培养正确的价值观。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文章中的文言文句式和词汇理解。
重点:文章主题思想的把握,以及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教材、《语文》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思考一个国家要想繁荣昌盛,需要遵循哪些原则。
2. 新课导入:介绍作者及文章背景,引导学生进入文章的学习。
3. 课文讲解:a. 学生自读课文,理解大意。
b. 老师讲解文章中的重点词汇和句式,帮助学生理解文章。
c. 分析文章结构,概括各段大意。
4. 例题讲解:针对文章中的难点,进行例题讲解,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5. 随堂练习:设计相关练习题,检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掌握程度。
6. 小组讨论:引导学生结合文章内容,讨论“大道之行也”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大道之行也》2. 板书内容:a. 作者及背景b. 文章结构c. 重点词汇和句式d. 主题思想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翻译文章中的重点句子。
b. 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对“大道之行也”的理解。
c. 举例说明“大道之行也”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作业答案:1. a. 参见教材注释。
b. 示例:我认为“大道之行也”是指国家领导人以德治国,关心民生,实现国家繁荣昌盛。
c. 示例:我国近年来致力于扶贫工作,体现了“大道之行也”。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以及学生的掌握程度。
《礼记二则》(虽有嘉肴,大道之行也)导学案
22.《礼记》二则课题《礼记》二则课型新授课课时安排2课时课时分配建议本课依据学情分课时。
第一课时进行自主学习反馈及文意梳理、整体感知。
第二课时进行课文具体分析的交流展示及当堂检测。
可适当调节。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积累常用的文言词语。
2.理解大同社会的特征。
3.抓住“天下为公”这个关键词,理清课文的层次。
过程与方法1.要求学生在反复的朗读中,读出韵味,读出文意,最好当堂成诵。
2.引导学生把握“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解先贤圣哲关于人类社会的伟大构想,把握“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
2.感受古人敢于冲破现实羁绊,大胆追求理想的精神和智慧。
写作背景《大道之行也》是《礼记·礼运》开头部分里的一段话,主旨是阐明儒家理想中的“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
原文此前还有一段文字记述孔子说这番话的来由,照录如下:昔者仲尼与蜡宾(参加国君在年终举行的祭典,蜡读作zhà),事毕,出游于观(宫门外两旁的楼台)之上,喟然而叹。
仲尼之叹,盖叹鲁也(意思是鲁国已经丧失了古礼)。
言偃(即子游,孔子的学生)在侧,曰:“君子何叹?”孔子曰:“大道之行也,与三代之英(夏、商、周三代的英贤),丘未之逮也(因出生晚,未能赶上),而有志焉。
”从这段文字可以看出,孔子是因为生活在动乱纷呈的春秋末期,而迫切希望出现一个太平盛世,所以才有这番言论。
读准字音嘉肴.(yáo)弗.食(fú)自强.(qiǎnɡ)教学相长.(zhǎng)兑.命(yuè)学.(xiào)学.(xué)半选贤与.(jǔ)能讲信修睦.(mù)矜.(ɡuān)货恶.(wù)其弃于地也幼有所长.(zhǎnɡ)男有分.(fèn)谋闭而不兴.(xīnɡ)通假字《兑.命》曰(同“说”,指的是殷商时的贤相傅说,音“yuè”)选贤与.能(同“举”,选拔)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同“鳏”,指老而无妻)古今异义一词多义词类活用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意动用法,以……为亲,以……为子,)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形容词作名词,老年人,壮年人)文言句式判断句: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第五单元大道之行也导学案
第五单元24、大道之行也设计:田显玉审阅:八年级语文备课组【学习目标】⒈熟读成诵,把握字词。
⒉合作探讨,大同思想。
⒊联系生活,理解提升。
【学习重点】一、把握“大同〞社会的根本特征;二、熟读成诵,把握字词。
【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进程】:一、激趣导入同窗们,咱们看了桃花源记中的安乐生活,你最强烈的感受是什么呢? ?桃花源记?给咱们描画出了一幅理想社会的生活图景,早在战国末年?礼记?中也有相类似的理想社会的画卷。
今天,咱们来学习其中的一篇?大道之行也?。
【资料链接】??,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典章制度。
该书编定是西汉礼学家和他的侄子。
戴德选编的八十五篇本叫??,在后来的流传进程中假设断假设续,到唐朝只剩下了三十九篇。
戴圣选编的四十九篇本叫??,即咱们今天见到的?礼记?。
这两种书各有偏重和取舍,各有特色。
,著名学者郑玄为?小戴礼记?作了超卓的注解,后来这个本子便盛行不衰,并由讲解经文的逐渐成为,到唐朝被列为“九经〞之一,到宋朝被列入‘〞当中,为士者必读之书。
二、熟读成诵,积累理解。
⒈一读课文,听一听,朗诵节拍。
⑴视频朗诵,体会朗诵停顿。
⑵教师范读课,学生勾画生字词。
⑶学生自读,注意文中停顿。
〔学法指导:①大道之行也:用提顿语气读,说明以下三句即大道的内涵。
②“天下〞三句用排列语气读,要读出层次感。
有些字有统领作用,如“故人不独--〞中,“人〞统领以下两句,“使老有所终--〞中,“使〞统领以下四句,其后均看成一顿。
最后一组谈“货〞“力〞观念,此两字后亦看成一顿。
③“没必要为己〞后停顿稍长,收一层文意。
④“故外户而不闭〞后停顿稍长。
⑤末句是全文结论,要一字一顿,字字清楚、语气肯定。
〕⑷学生朗诵,试着背诵。
⒉二读课文,译一译:学生圈点勾画,试译短文,完成以下练习。
⑴给加点的字注音。
①选贤与.能〔jǔ〕②矜.、寡、孤、独、废疾者〔guān〕③男有分.〔fèn〕④货恶.其弃于地也〔wù〕⑵解释以下加点的字。
24课大道之行也导学案
24课《大道之行也》导学案班级姓名学号【学习目标】1、积累一些重要的文言词汇;2、努力提高朗读、背诵的能力;3、了解“大同”社会的特征,并树立乐于奉献、诚实守信、与人和睦相处等观念。
【课前预习】1、“四书”指()()()()。
2、“五经”是指()()()()()。
3、谁能说说本文的写作背景?【课堂导学】一、听录音,注意下列划线字的音和义:选贤与能()讲信修睦()矜寡孤独()男有分()货恶其弃于地也()二、解释下面画线的词是()谓大同选贤与()能故()人不独亲()其亲讲信修()睦皆有所养()闭而不兴()不必藏()于己盗窃乱()贼而不作()三、翻译下列句子1、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2、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3、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4、男有分,女有归。
四、课文思想内容理解:1、大道指什么?大同指什么?2、大同社会是怎样的社会呢?用自己的话概括。
五、拓展延伸:“大同”是一个儒家的理想的社会,这个理想社会在小生产的基础上不可能成为现实,但两千多年以来它一直是许多进步思想家和社会改革家所向往的目标。
你知道有哪些历史人物为此而呼吁过、奋斗过?【课堂巩固】再次朗读课文,试着抓住重点词句背诵。
大道之行也,,选____与___,讲修。
故人__________,_________,使 ____,,,矜,废疾者皆有所养。
男有____,女有___.货恶其弃于地也, _____________;力恶其不出于身也, ____。
是故_______,_________,故,是谓大同。
24课《大道之行也》导学案答案课前预习1、四书:《论语》《大学》《中庸》《孟子》2、五经:《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3 写作背景:孔子生活在春秋末期,诸侯争霸给人们带来了灾难和痛苦。
他迫切希望出现一个太平盛世,所以有了此番言论。
一、jǔ通“举”,选拔 mù和睦 guān通“鳏”,老而无妻的人fèn职分,职业 wù憎恶二、这选拔所以以……为亲培养供养发生私藏造反兴起三、1、在大道施行的时候,天下是人们所共有的,把品德高尚、能干的人选拔出来,讲求诚信,培养和睦气氛。
《大道之行也》教学设计3篇
《大道之行也》教学设计8【教学目标】1.积累常用的文言词语;理解大同社会的特征。
2.理清层次;背诵课文。
3.感受古人敢于冲破现实羁绊,大胆追求理想的精神和智慧。
【教学重难点】1.背诵课文。
2.理解大同社会的特征。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流程】一、导入新课(学生齐背《桃花源记》)对美好社会的不懈追求,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永恒主题。
其实由陶渊明再上溯千年,我国就有了名字为“大同”(板书)的美好社会构想。
那么,大同社会到底是一个怎样的社会?陶渊明描绘的那个“世外桃源”是不是大同社会?21世纪的中国社会,是不是“大同”社会?让我们带着这些疑问学习《大道之行也》。
先请学生们自由读课文,要求读音正确、停顿正确。
好,读起来——(板书:大道之行也《礼记》)二、初读课文1.自由读课文。
2.指名读课文。
师生点评。
(1)关注生字读音。
与(jǔ)矜(guān)分(fèn)恶(wù)(2)关注句子停顿。
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是故/谋/闭而不兴三、理解文意1.默读课文,结合注释,疏通文意。
2.屏显如下练习。
(1)解释加点的字。
①选贤与能——通“举”,选拔。
②男有分,女有归——职分,指职业、职守。
女子出嫁。
③货恶其弃于地也——憎恶。
④是故谋闭而不兴是谓大同——这。
(2)翻译句子。
①大道之行也。
——在大道施行的时候。
②天下为公。
——天下是人们所共有的。
③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
——人们不单奉养自己的父母,不单抚育自己的子女,要使老年人能终其天年,中年人能为社会效力,幼童能顺利地成长。
(3)给文章加标点。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3.指导朗读。
对诵读作具体指导,在诵读中理清文章层次。
《大道之行也》导学案(含答案)
24 大道之行也【学习目标】1、了解先贤圣哲关于人类社会的伟大构想,把握“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
2、整体感知文意,理清文章脉络,尽快形成背诵思路,提高诵读能力。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世界上任何一个人都盼望自己生活在一个安定、和平的大同社会,没有权、利的纷争,没有名誉的搏斗,没有人与人之间的尔虞我诈,社会中的每一个人都和睦相处、各尽其责,在这样的社会里生活是快乐的。
陶渊明《桃花源记》描写了一个人人幸福快乐,个个相处融洽的理想社会。
在秦汉以前我国的先哲们就已经对这样的时代进行了论述,先哲们把这样理想社会命名为——大同。
今天我们就走进《礼记》中的大同社会。
二、预习1、解释加横线的词语不独亲其亲()()男有分()货恶其弃于地也()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 ) 外户而不闭()选贤与能()矜、寡、孤、独()不独子其子()()2、翻译句子⑴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⑵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
⑶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4)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5)大道之行,天下为公。
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三、整体感知:1、把课文分为三个层次,并概括层意。
2、本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说明“大同”社会的理想的?四、合作交流1、总领全文的语句是什么?照应此句的哪句话?2、怎样实施“大道”,实现“大同”(“大同”社会的根本特征)?请找出相关语句,并作说明。
3、作者所描绘的大同社会的景象是什么?五、课堂小结“大道之行也”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宏伟瑰丽的社会蓝图。
在那里,人们生活着并快乐着。
尽管这个理想社会在小生产的基础上不可能成为现实,但二千多年来它一直是许多进步思想家和社会改革家心中永不磨灭的梦。
就是这个梦,牵系着古圣先贤,牵系着时人,让我们齐心协力,为这个美好的梦的实现而加倍努力吧!六、拓展延伸1、孔子的“大同”社会的理想实现了吗?21世纪的中国社会,是“大同”社会吗?2、请说一段话描绘你心目中的理想社会。
《大道之行也》导学案
大道之行也与个人理想
要点一
总结词
大道之行也与个人理想的关系在于,它提供了一个理想的 社会环境,为个人理想的实现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和支持。
要点二
详细描述
大道之行也所描绘的理想社会状态,为个人的成长和发展 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和条件。在这样的社会中,每个人都有 机会追求自己的梦想和目标,实现自己的价值。因此,个 人应该将自己的理想与社会的发展紧密结合,为社会的发 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同时,社会的进步也会为个人理想的 实现提供更多的机会和资源。
要性。
具体描述
在第一部分中,作者通过描绘“大道”的特点,如公正、平等、和谐等,阐述了“大道 ”的内涵。在第二部分中,作者提出了实现“大道”的理想社会的途径和方式,如通过 教育、法律、文化等方式。在第三部分中,作者强调了实现“大道”的重要性,呼吁人
们为实现这一理想社会而努力奋斗。
重点词句解析
重点词句
拓展阅读
推荐阅读
《论语》中的"为政以德"篇,了解儒家思想Hale Waihona Puke 关于社 会治理的观点。深入研究
《礼记》中的相关篇章,深入了解古代中国的社会制 度和文化传统。
THANK YOU
感谢聆听
在各国游历讲学,目睹了社会的不公和混乱,深感 有责任为社会提出一套合理的治理方案和道德准则 。
《大道之行也》的创作
孔子在晚年时期,总结了自己一生的思想,写下了 《大道之行也》,提出了“天下为公”的理想社会 构想。
02
文章内容解析
文章主旨
文章主旨
本文主要阐述了作者对于“大道”的理解,以及如何实现“大道”的理想社会 。
作者介绍
孔子(公元前551年-公元前479年)
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春秋时期的思想家、教育家,被誉为“文宣圣王”。
《大道之行也导学案-2023-2024学年初中语文统编版》
《大道之行也》导学案第一课时课程名称:人生哲学课程目标:通过本节课的进修,同砚将能够理解《大道之行也》的核心思想和内容,探讨人生的意义和价值,培育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进修内容:《大道之行也》是一部探讨人生道路的哲学作品,作者通过对人生的沉思和认知,提出了追求大道的观点。
进修目标:1. 理解《大道之行也》中的关键观点和观点。
2. 探讨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3. 培育乐观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
导学活动:1. 开篇问题:你认为人生的意义是什么?你如何看待自己的人生道路?2. 导入视频:播放相关哲学思想的视频,引导同砚沉思人生的意义和追求。
3. 导入文本阅读:请同砚阅读《大道之行也》的节选,沉思作者对人生道路的看法,并沉思自己的人生观。
4. 小组谈论:分成小组,谈论人生的意义和追求,探讨各自的想法和看法。
5. 思维导图:请同砚用思维导图绘制自己对人生意义的理解和追求,展示个人的沉思和理解。
6. 分组展示:请每组选择一位代表展示小组谈论的效果和思维导图,分享彼此的看法和理解。
7. 结束谈论:总结各组的展示内容,引导同砚总结本节课的进修收获和体会。
总结反思:通过本节课的进修,同砚们能够更深度地沉思人生的意义和追求,培育乐观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
期望同砚在今后的生活中能够不忘初心,坚定信念,追求自己的大道之行。
第二课时导学目标:1. 了解《大道之行也》的作者、背景和主要内容。
2. 分析《大道之行也》的主题和思想。
3. 理解《大道之行也》中的一些重要观点和哲学观点。
4. 探讨《大道之行也》对当代社会的启迪和影响。
导学内容:1. 作者简介《大道之行也》是中国古代思想家老子所著的著名著作,书中阐述了老子的哲学思想和道家观点。
老子是中国古代春秋时期的一位著名哲学家和思想家,被誉为“道家之祖”。
他的思想在中国哲学史上占领重要塞位,对后世影响深遥。
2. 主要内容《大道之行也》是老子的代表作之一,书中主要探讨了道的观点和道家哲学。
《礼记二则》(虽有佳肴,大道之行也)导学案
《礼记二则》(虽有佳肴,大道之行也)导学案礼记二则 (虽有佳肴, 大道之行也) 导学案目标本导学案旨在帮助学生深入理解《礼记二则》这篇文章。
通过研究本文,我们将能够更好地理解什么是大道、为什么大道之行与佳肴息息相关。
问题解析1. 文章中提到的“大道”,在哲学和宗教中有何含义?2. 为什么大道之行与佳肴相关?研究计划探索大道的含义首先,我们将探索“大道”的含义。
学生们可以在小组讨论中分享自己的理解和观点。
导师可以给予指导并分享相关的哲学和宗教知识。
学生也可以通过阅读相关文章、书籍或者观看相关视频,深入理解大道的概念。
探索大道之行与佳肴的关系接下来,我们将探究为什么大道之行与佳肴相关。
学生们可以在小组中共享自己的观点和解释。
导师可以引导学生以逻辑和理性的方式思考这个问题,并提供必要的背景知识。
学生们也可以通过阅读相关文献、进行网络研究或者讨论,进一步了解大道之行与佳肴的关系。
总结与讨论最后,我们将在全班讨论中总结并分享各自的发现。
导师可以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发现的重要性,并提出激发思考的问题。
目标达成评估学生达成目标的方式将通过他们对于问题的回答以及在讨论中展示的深度和广度来评估。
他们的理解是否准确、是否能够合理解释大道之行与佳肴的关系将成为评估的依据。
扩展研究学生可以进一步探究与大道和礼记相关的其他文本和哲学概念。
他们也可以从历史和文化的角度深入研究大道之行与佳肴的关系。
导师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些相关的书籍、文章或者视频资源,以帮助他们更好地了解这个主题。
24、《大道之行也》导学案
第 24 课《大道之行也》学案教学目标1积累词语,疏通文意、背诵并默写课文。
2 探究课文主旨,把握“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
3 领悟世人所追求的理想社会的实质,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
教学重难点积累名句并背诵课文,把握“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领悟世人所追求的理想社会的实质。
一、自主认知(5分钟)1、相关链接(1)《礼记》简介《礼记》,除有关我国古代社会情况和各种礼节制度的记述外,还包括了孔子及其门人言行的一些小故事。
《礼记》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典章制度书籍,又是一部重要的仁义道德教科书。
其语言简洁生动,具有一定的文学价值。
(2)写作背景本文是《礼记·礼运》开头部分里的一段话,主旨是阐明理想中的“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
原文此前还有一段文字记述孔子说这番话的来由,照录如下:昔者仲尼与于蜡宾(参加国君在年终举行的祭典,蜡,读zhà),事毕,出游于观(读guān,宫门外两旁的台楼)之上,喟然而叹,仲尼之叹,盖叹鲁也(意思是鲁国已经丧失了国礼)。
言偃(即子游,孔子的学生)在侧,曰:“君子何叹?”(孔子何叹?)孔子曰:“大道之行也,与三代之英(夏、商、周、三代的英贤),丘未之逮也(因出生晚,未能赶上)而有志焉。
”(3)知识拓展四书:《大学》《中庸》《孟子》《论语》五经:《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简称:诗、书、礼、易、春秋)2、初读课文(5分钟)出文中划重点词语,借助工具书和课下注释,掌握重点字词。
(5分钟)二、当堂检测(5分钟)选贤与.能()讲信修.睦()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古代指政治上最高的理想。
()指理想社会。
()老而无妻的人。
()老而无夫的人。
()幼而无父的人。
()老而无子的人。
三.问题探究1、本文的结构如何?(可划分为几个层次?)2、本文阐述的大同社会有哪些基本特征?四、拓展阅读唐太宗①论止盗上与群臣论②止③盗。
或④请重法以禁之,上晒⑤之日“民之所以为⑥盗者,由赋繁役重,官吏贪求,饥寒切身,故⑦不暇⑧顾廉耻耳。
大道之行也导学案
学习好资料欢迎下载初二语文《大道之行也》导学案编写人:________________ 审核人:初二备课组【学习重点】1掌握相关文言词语。
2、培养朗读能力。
3、了解“大同”社会的特征。
【学习重点】1 培养朗读能力。
2、了解“大同”社会的特征。
【学习难点】理解文章所蕴涵的为国家、集体、他人谋利益的奉献精神。
【学法指导】朗读法,讨论法【知识链接】编写时间:【学习过程】一.了解文章来源。
1•孔子,____________ 时期的思想家,教育家。
2.本文选自〈____________ 。
礼运,《礼记》的著作。
名,大约是战国末年或秦汉之际儒家学者3.《礼记》,儒家经典之一, __________ (朝代) _________ (编者)对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论著加以辑录、编纂而成,共49篇。
你知道的儒家经典著作有____________________二.教师范读。
学生初步感知课文。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选贤与能()修睦()矜寡孤独()编纂()货恶其弃于地也()2.你感觉本文所描述的理想社会可能是一个什么样子?(用自己的话)男有分()门闩()三.多种方式朗读。
然后学生疏通课文。
1.对照注解独立解决以下词语的意思。
(括号前的词或加横线的词语)A.大道()之行()B.选贤与()能C.讲信修睦_()D. 故()人不独亲_()其亲E.a()F.皆有所养_()G男有生(I.不必藏_()H.货恶()其弃于地也)于己J.谋闭()而不土(K.盗窃乱咗(2.翻译下列语句。
)而不程()L.故外户而不闭_()⑴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⑵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
⑶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四.自由朗读。
背诵。
充分感受本文的要点和主旨。
1•默写表现人人都能关爱他人,人人都能得到他人关爱、能够安居乐业的文字。
2•默写表现人们对财富和劳动的观念都达到了一定境界的文字。
3•通过你的分析,你认为作者描述的大同社会具有哪些基本特征?4•与“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表意相近的语句。
《大道之行也导学案-2023-2024学年初中语文统编版》
《大道之行也》导学案
一、导学目标:
1. 理解《大道之行也》的主要内容和意义;
2. 掌握文章中的重点词汇和句型;
3. 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培养批判性思维。
二、导学内容:
1. 阅读课文《大道之行也》,理解作者的观点和论证方式;
2. 分析文章中的重点词汇和句型,掌握其用法和意义;
3. 对课文进行深入思考,提出自己的见解和观点。
三、导学过程:
1. 阅读课文《大道之行也》,了解作者的观点和论证方式,整理出文章的主要内容和结构;
2. 分析文章中的重点词汇和句型,掌握其用法和意义,比如“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大音希声,大象无形”等;
3. 思考作者的观点是否正确,是否符合自己的价值观,提出自己的见解和观点,并与同砚们进行讨论。
四、拓展练习:
1. 阅读其他相关文章或书籍,扩大对“大道之行也”的理解;
2. 写一篇与《大道之行也》相关的读后感或评论,表达自己的看法;
3. 参与讨论或辩论活动,深入探讨“大道之行也”的意义和价值。
五、课后作业:
1. 思考并回答以下问题:你认为什么是“大道之行也”?你如何理解“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这句话?
2. 撰写一篇关于“大道之行也”的读后感或评论,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3. 阅读《大道之行也》相关的其他文章或书籍,扩大对这个话题的了解。
大道之行也导学案
大道之行也导学案(第一课时)编制人:陆品品审核人:初二备课组编号:03使用人:使用时间:得分:【学习目标】1、了解相关文学常识,熟读全文。
2、掌握相关文言词。
3、整体感知文意,翻译并背诵全文。
【学习重点】掌握相关文言词。
【学习难点】整体感知文意,翻译并背诵全文。
【学习方法】先学后教,当堂训练。
【检测预习】1、文学常识填空。
(8分钟)(1)《大道之行也》选自《》,《礼记》是之一。
西汉戴圣对(朝代)以前各种礼仪论著加以辑录、编纂而成,包括《中庸》、《大学》等49篇。
礼运,《礼记》篇名,大约是战国末年或秦汉之际儒家学者托名孔子答问的著作。
(2)儒家经典著作是“四书”“五经”。
“四书”是《》、《》、《》、《》。
“五经”是《》、《》、《》、《》、《》。
2、正音。
天下为.()公选贤与.( )能讲信修睦.()男有分.()力恶.( )其不出于身也矝.()幼有所长.()3、正确朗读课文。
(他生或教师纠正)【学习过程】★自学指导:熟读全文,对照课后注解,独立完成下列各题。
(15分钟)1、解释加点的字词。
(1)大道..()之行.()(2)孤.()、独.()(3)讲信.修睦()(4)故.()人不独亲.()其亲(5)寡.()(6)皆有所养.()(7)男有分.()(8)货恶.()其弃于地也(9)不必藏.()于己(10)谋闭.()而不兴.()(11)故外户而不闭.()(12)盗窃乱贼.()而不作.()2、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作解释。
(1)选贤与能()通()(2) 矜寡孤独()通()3、翻译句子。
(1)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2)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3)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
(4)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
【课堂交流】对于本课字词句的还有不理解的写在下面,小组交流。
【当堂检测】1、完成补充习题2、背诵全文。
大道之行也导学案(第二课时)编制人:陆品品审核人:初二备课组编号:04使用人:使用时间:得分:【学习目标】1、复习上节课所学内容。
大道之行也 导学案 教师用
大道之行也备课时间_ _____ 上课时间_ _____ _【读诵·积累】治身莫先于孝,治国莫先于公。
——苏轼【教学目标】1.积累重要的词语和文学常识,背诵并默写全文。
2.翻译疏通课文,整体感知,品味语言特点。
3.领悟古人追求的理想社会的实质,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
【教学重点】翻译并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了解“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
【学法指导】1、词语品析法;2、合作探究法【学时】1课时【知识链接】1.《礼记》,儒家经典之一,亦称《小戴礼》或《小戴礼记》,相传为西汉戴圣编纂。
有别于戴德的《大戴礼》,故称《小戴礼》。
全书包括《曲礼》《檀弓》《王制》《月令》《礼运》《学记》《乐记》《中庸》《大学》等四十九篇,除有关我国古代社会情况和各种礼节制度的记述外,还包括了孔子及其门人言行的一些小故事,有一定的思想意义,如流传很广的“苛政猛于虎”,就出自《礼记•檀弓》篇。
《礼记》是研究中国古代社会情况、儒家学说和当时文物制度的参考书。
《礼记》的语言也简洁生动,具有一定的文学价值。
师:古代圣贤对于治理天下一直有独到的见解。
一、自主学习1.文学常识填空(ppt)“四书”:《》《》《》《》。
“五经”:《》《》《》《》《》。
《礼记》儒家经典之一,共篇,是儒家学者托名答问著作。
2.给下面加点的字词正音:(ppt)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矜.、寡、孤、独()男有分.()货恶.其弃于地也()幼有所长.()师:翻译课文,理顺文义(ppt)3.字词归纳。
写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及其意义。
⑴选贤与.能。
()⑵矜.、寡、孤、独、废话者皆有所养。
()古今异义字⑴男友分,女有归.古义:今义:⑵盗窃乱贼.而不作古义:今义:词类活用⑴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 ) ⑵谋闭..而不兴( ) ⑶盗窃乱贼....而不作( ) ⑷不独亲.其亲( ) 二、合作探究1.用原文回答问题:“大道之行也”,政权(社会财富)属于谁?社会管理者如何产生?社会成员之间关系如何?明确:天下为公 选贤与能 讲信修睦——根本特征 纲领性说明师:人人为我,我为人人 天下是大家的,大家也真心为天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道之行也(导学案)
【学习目标】
1、掌握相关文言词,翻译并背诵课文。
2、整体感知文意,理清文章脉络,尽快形成背诵思路,提高诵读能力。
【教学重点】
抓住“天下为公”这个关键词理清课文的层次。
【教学难点】把握“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
【自主助学案】
1、解题并了解作者:
《礼记》,家经典之一,亦称《小戴礼》或《小戴礼记》,相传为西
汉编纂,故称
《小戴礼》。
全书包括《曲礼》《檀弓》《王制》《月令》《礼运》《学记》《乐记》《中庸》
《大学》等四十九篇,除有关我国古代社会情况和各种礼节制度的记述外,还包括了孔子及其门
人言行的一些小故事,有一定的思想意义,如流传很广的“苛政猛于虎”,就出自《礼记·檀弓》篇。
2、“四书”包
括、、和
,
“五经”包
括、、、
和《礼记》。
3、朗读课文,读准节奏和字音。
4、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选贤与.能()矜.寡孤独
()
谋闭而不兴.()讲信修睦.()男有分.()货恶.其弃于地
()
5、通假字:
选贤与能: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课堂探究案】
1、解释加粗字:
不独亲其亲:①亲:②亲:
不独子其子:①子:②子:
2.古今异义词:
⑴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⑵女有归:
..
⑶盗窃乱.作而不作:(4)是.谓大同:
2、翻译下列语句。
⑴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⑵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
⑶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
⑷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3、找出文中出现的成
语:、。
4、把文章划为三个层次,在文中标出并概括层意。
第一层:
第二层:
第三层:
5、什么是“大道”、“大同”?
6、文章中从那几方面来说明“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的呢?
四、探究性思维训练
1.思考文中“大同”社会跟陶渊明描绘的那个“世外桃源”有没有相似的地方?
2。
如何评价孔子所描绘的“大同”社会?
拓展延伸
3.请说一段话描绘你心目中的理想社会。
【课堂检测案】
1、本文选自《》,是______家经典之一,大约是________末年或________ 之际儒家学者托名孔子答问的著作。
2、给加粗的字注音并对其做解释。
①选贤与能()________________
②男有分,女有归()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③货恶其弃于地也()________________
④陶后鲜有闻()________________
⑤废疾者()________________
⑥谋闭而不兴()________________
⑦故外户而不闭()________________
⑧盗窃乱作而不作()________________
3、翻译下列语句: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所谓“大同”,用现代汉语回答即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