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论文
110kV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设计

3 1 0k V变 电站综 合 自动 化 系统的 实现 1
31 变 电站 自动化系统数据 采集模块的实现 . 该模块 主要 是用来对 变电站现场所有需要监视 的电气设备 的 电参量和各种 开关 信号的实时信 号采集 当前状态 。它包括各 生产设 备运 行参 数状 态及 系统 安全稳定裕度 的图形显示 ,如各 电流电压幅值 、变 电站 的电能度数 、各个断路器 的状态 、上下 刀开关 的状态 、各类参量波形 变比趋势显示等。 根据 系统结构设计 ,结合实时性 的要求必须对二条以上的 线 路同时进行数据采集 和分析 ,并且对每条线路 的数据采集和 分 析必须是独立 的 、同步 的,互不干扰 ,互不影响 。 目前绝大 多数计算机采用 的是冯诺依曼体系结构 ,这种结构 的特点是顺 序 处理 ,一个处理器在 同一时刻 只能处理一件事情 。为 了满足 用户 的要求 ,根据大型机 的并行处理模式 ,我们采用 了仿并行 处理技术 。这种技术采用 了一种全新的调度策略 ,将处理器的 运算时 间分成若干个时间片 ,当对某一条线路进行监测和分析 时 ,就 占用一个 时间片 ;当对另一条线路进行监测和分析时 , 就 占用另一个时 间片 ,这样轮流 占用 ,由于处理器的指令处理 周期为 1 一9s 0s 的数量级 ,这样就可以近似地认为是在对每条 线 路 同时 进 行 监 测 和 分析 。 在本系统 中,上位机 ( 工业计 算机 )通过发送采集命令来 获 取 下 位 机 的响 应 ,下 位 机 通 过 不 断 查 询 来 确 定 是 否 被访 问 , 有命令数据采集模块立刻响应发送采集到的数据。上位 机接 收数据后进行相应的处理 。对于每条总线都必须执行上述 的过
研究 ,以期从 中找到可靠 安全 的变 电站 自动化管理 的模式与方 法经验 ,并 以此和广大同行分享。 ’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技术论文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技术研究[摘要]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替代了变电站常规二次设备,简化了变电站二次接线。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是提高变电站安全稳定运行水平、降低运行维护成本、提高经济效益、提供高质量电能的一项重要技术措施。
功能的综合是其区别于常规变电站的最大特点,它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以数据通讯为手段,以信息共享为目标. 目前为止该系统经历了集中式、分布集中式、分布分散式等发展阶段。
其中分布分散式为今后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技术研究中图分类号:tm7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3)04-0207-01变电站自动化技术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达到一定的水平,在电网改造与建设中不仅中低压变电站采用了自动化技术实现无人值班,而且在220kv及以上的超高压变电站建设中也大量采用自动化新技术,从而大大提高了电网建设的现代化水平,增强了输配电和电网调度的可能性,降低了变电站建设的总造价,这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
然而,技术的发展是没有止境的,随着智能化开关、光电式电流电压互感器、一次运行设备在线状态检测、变电站运行操作培训仿真等技术日趋成熟,以及计算机高速网络在实时系统中的开发应用,势必对已有的变电站自动化技术产生深刻的影响,全数字化的变电站自动化系统即将出现。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是利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现代电子技术、通信技术和信息处理技术等实现对变电站二次设备的功能进行重新组合、优化设计,对变电站全部设备的运行情况执行监视、测量、控制和协调的一种综合性的自动化系统。
通过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内各设备间相互交换信息,数据共享,完成变电站运行监视和控制任务。
一、常规变电站的二次系统的缺点:常规变电站的二次系统远方集中控制、操作的手段较少,提供给调度中心的信息量少、精度差,难以满足电网实时监控和控制的要求;站内各种继电保护、自动装置和远动装置等大多为晶体管或小规模集成电路形式,结构及接线复杂,二次设备主要依靠电缆,通过模拟信号来交换信息,其安全性、可靠性不高;监控以人为主,工作人员面对大量信息十处理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不高;电缆用量多,调试和维护工作量大;二次设备冗余配置多,占地面积大,增加了征地投资;不能满足现代电力系统高可靠性的要求,不适应电力系统快速计算和实时控制的要求,不利于提高运行管理水平和自动化水平。
王灿论文(新)-IEC61850数字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

分类号学号学校代码10487 密级硕士学位论文IEC61850数字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学位申请人:王灿学科专业: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指导教师:刘沛教授答辩日期:年月日A Thesis Submitted in Partial Fulfillment of the Requirementsfor the Degree for the Master of EngineeringDIGITAL SUBSTATION COMPREHENSIVEAUTOMATION SYSTEM OVER IEC61850Candidate : Wang canMajor : Power System and its AutomationSupervisor : Prof. Liu Pei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 TechnologyWuhan 430074, P.R.ChinaMay, 2009独创性声明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我个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
尽我所知,除文中已经标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
对本文的研究做出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
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日期:年月日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学校有权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华中科技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保密□,在年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
本论文属于不保密□。
(请在以上方框内打“√”)学位论文作者签名:指导教师签名:日期:年月日日期:年月日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摘要随着非常规互感器逐步在工程中代替传统电磁互感器运行,IEC61850标准的颁布及其对信息的统一建模,高速以太网技术构建的变电站数据采集及传输系统的应用、智能化断路器技术的发展等,数字化变电站及数字化电网概念正被逐步提出。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论文

浅谈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摘要】随着智能化电气设备的不断涌现,变电站已经进入了自动化发展的新阶段。
本文主要对变电站自动化系统进行了相关介绍,且对其主要功能进行阐述,总结了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变电站;电力系统自动化;通讯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是利用计算机系统、网络、数据库、现代通讯技术等将变电站的二次设备(包括控制、测量、保护、自动装置等),经过功能组合和优化设计,对变电站实行自动监控、测量和协调来提高变电站的运行效率和稳定性。
它完全取代了常规的监控仪表、中央信息系统、变送器及常规远动装置。
不仅提高了变电站的可控性,而且由于采用了无人值班的管理模式,更有效地提升了劳动生产率,减少人为误操作的可能,最大程度提高了变电站的可靠性和经济性。
随着“两网”改造的深入和电网运行水平的提高,广泛采用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技术是计算机和通讯技术应用的方向,也是今后电网发展的趋势。
1.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结构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发展过程与集成电路技术、微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和网络技术密切相关。
随着高科技的不断发展,综合自动化系统的体系得到了不断完善,功能和性能也不断提高。
从发展过程来看,典型的结构主要有:集中式结构、分布式结构、分散(层)式结构和全分散式几种结构类型。
1.1集中式结构集中式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结构按信息类型划分功能。
这种方式一般采用功能较强的计算机并扩展其i/o接口,集中采集变电站的模拟量和数据量信息,集中进行计算和处理,分别完成微机监控、微机保护和自动控制等功能。
由前置机完成数据输入、输出、控制及监测等功能,后台机完成数据处理、显示、打印及远方通讯等功能。
这种结构系统能实时采集变电站中各种模拟量、开关量的信息,完成对变电站的数据采集和监控、打印、制表和事件记录功能,还能完成对变电站主要设备和进、出线的保护功能。
此结构体积小、紧凑,造价低。
不足的是其对系统监控主机的性能要求较高,且系统处理能力有限,在开放性、扩展性和可维护性方面较差,抗干扰能力差。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运行问题与论文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运行问题与分析摘要:本文就电力系统推进自动化活动变电站综合自动化运行在全国得到迅速发展之势,对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具体内容进行了介绍,对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运行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变电站自动化系统运行问题目前,随着电力系统推进自动化活动的实施,变电站综合自动化运行在全国得到了迅速发展。
其中,220 kv变电站、110 kv变电站的设备已经实现了无人值守。
本文对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具体内容进行了介绍;分析了建设综合自动化变电站存在的问题。
一、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概述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基本内容包括:继电保护、故障录波、“五防”闭锁、测控系统、通信系统五部分组成。
继电保护包括线路保护、变压器保护、电容器保护等。
线路保护部分设有启动元件、零序电流元件、零序方向元件、距离元件、振荡闭锁元件、tv断线报警、 ta断线报警、控制回路断线报警及自动重合闸;变压器保护由差动保护、复合电压闭锁过流保护、零序过电流保护、零序过电压保护、过负荷保护及tv断线保护几部分组成;电容器保护由过电流保护、不平衡电流保护、过电压保护、低电压保护及不平衡电压保护几部分组成。
故障录波主要是记录故障前后的电压、电流的动态变化过程及开关量的状态。
在管理计算机系统中,设有专家系统,可提供标准的操作票,利用计算机进行操作的硬闭锁。
还可以利用专家系统方便、直观地进行反事故演习,而不会影响其他功能的正常运行。
综合自动化的变电站除了实现就地测控外,还设有比较完备的远动系统。
远动系统的“四遥”要求在综合自动化的变电站中得到具体体现,无人值守的变电站更是如此。
测控系统的主要内容是开关控制、变压器调压、补偿电容器调压、低频减载、变电站的参数采集。
经过通信联网使变电站实现了与调度系统的信息传递,从而完成“四遥”功能。
二、变电站继电保护与综合自动化变电站继电保护的安装位置与以往相比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基本上考虑2种方式:①就地安装;②集中安装。
浅谈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设计

T = 况囹 、潮流图 、曲线 棒图 、扇形 图 、地理 图 ,各类表格 、定值参数 表 、备忘 录等等 ;运行 人员能在 一次接线 图上 进行操作 ;支持图形 多 层 , 图形既有全景又有细节 ;实时数据在平 面网内可根据 条件选择怎 使 样 显示 。② 图形关联与使用。图形系统 可以与数据库关联 ,并可根据 电 力 系统接线原理进行有机的联系 ; 具有 动画 、 动态拓扑着色功能。网络 元 素着色要 能正确 区分 各种运行状 态 ,如加 电 、接地 、冷备 用 、热备 用、 检修 、 事故及其他运行状态 ;曲线 图、棒 图、饼图等图中能同时显 示 至少4 种颜 色的不同数据 。③打 印。打 印启动 可以定 时启 动 、人工启 动 和事件驱动 ;定时打印包括整点记 录、日报表 、月报表 、 年报表等 ,
1 数据采集子系统功能 。按 电气 间隔分布配置或集 中配 置综合 测 ) 控终端 、保护装 置 ,完成开关 量 、模拟量 、脉 冲量等 信息的采集 及处 理 ,并将 处理后 的信息上传 。数据采集负责解 释设备报文进行预处理 , 将各设备上传数据汇总后发 向主站端数据处理进程 ,同时也负责将主站 端的操作和控制命 令转化成命令报文下发至设 备,返 回执行结果等。① 所支持的规约。本系统应 支持 多种通讯规约 ,如 :Ic o7 一5 11 E 6 8O — O 规
( 下转第 15 ) 2页
茹霸
应 用 方 法论
1 2 5
③差异荷载和伸长量计算 : 压力分散型锚索各单元差异伸长量和差异荷载计算公式 ( 以三个单 元锚索共六束压力分散型锚索为例) : 差 异伸长量 :△L ,△L △L Hale Waihona Puke = , - △ 一
,△ △L = 一 _ l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论文

探析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摘要:笔者结合多年工作实践,对综合自动化变电站存在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一些见解,以供借鉴参考。
关键词:自动化系统;问题;措施abstract: the author combined with years work experience and the transformer substation integrated automation analyzes the problems, and proposes some opinions, and for reference.keywords: automation system; problem; measures中图分类号:f407.6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一、前言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是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进行研究开发,我国开展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的研究及开发相比发达国家较晚,但随着数字化保护设备的成熟及广泛应用,调度自动化系统的成熟应用,变电站自动化系统已被电力系统用户广泛接受并使用。
二、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中存在的问题目前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设计还没有统一标准, 因此标准问题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1)生产厂家的问题目前在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选型当中存在着如所选系统功能不全面、产品质量不过关、系统性能指标达不到要求等情况, 主要有以下问题: 由于生产厂家过分重视经济利益, 用户又过分追求技术含量, 而不重视产品的性能及实用性, 因而一批技术含量虽较高, 但产品并不过关,甚至结构、可靠性很差的所谓高技术产品不断被使用; 有些厂家就某产品只搞技术鉴定, 没搞产品鉴定;另外, 生产厂家对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功能、作用、结构及各项技术性能指标宣传和介绍不够, 导致电力企业内部专业人员对系统认识不透彻, 造成设计漏洞较多。
以110kv桂花园变电站为例,其综合自动化设备为早期许继与北京四方联合开发的csm300系列综合自动化装置,配合这套装置的后台机系统为scada2000,因为是较老的综自系统,其本身的维护升级和更新都存在各种问题,界面对维护人员很不友好,修改数据库时极易导致数据混乱,特别是许继和四方公司已不再对这套系统进行软硬件更新,而是另行开发新产品,使得这套系统一旦出现问题就会出现无人维护造成变电站恢复有人值守的尴尬局面。
35KV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推广应用论文

35KV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推广应用摘要:近年来,厂矿变电站的控制管理大量应用计算机、现代电子、通信和信息处理等技术,实现对变电站全部设备的运行情况进行全程监测、控制,形成一套完整的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
关键词: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应用1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概念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是应用计算机技术对变电站运行进行综合管理的自动化系统。
它对变电站的保护、远动、计量、通信等二次系统装置实行统一的自动化控制,并以其操作简单、性能可靠、可扩展性强等特点逐步为国内用户所接受。
本站综合自动化系统采用dmp型,配备当地监控后台sj2000d型。
2 系统的性能特点目前,变电所综合自动化系统已在望云煤矿35kv变电站工程中稳定运行两年有余,此系统保留开关柜自身紧急手动操作的跳、合闸手段,其余的全部控制、监视、测量和报警功能均可通过计算机当地监控系统sj2000d来完成。
变电站无需另设远动设备,监控系统完全满足遥信、遥测、遥控、遥调的功能。
下面我就结合该系统在本矿的运行情况对其性能特点、系统情况等几个方面加以论述。
2.1 装置特点2.1.1 一体化设计,但保护、监控相对独立保护、监控一体化,使保护和监控之间做到“无缝连接”,集成化程度高,简化整个系统接线,方便了设计和现场施工,提高了整个系统可靠性;但保护和监控具有各自独立的交流采样回路,既保证了监测精度,又保证了保护所要求的抗饱和性能。
2.1.2 分布式布置,集中式监控系统采用模块化、分布式开放结构,各类dmp保护装置均分布在开关柜的控制保护单元,所有dmp 保护装置的控制、保护、测量、报警等信号均在就地处理成数据信号后经光纤总线传输至主控室的sj2000d当地监控计算机,各就地单元相互独立,不相互影响。
2.1.3 间隔层的智能单元间隔层智能单元包括35kv、6kv线路保护装置、变压器主保护及后备保护装置、电容器保护装置、综合监控以及通讯管理单元。
间隔层完成对现场一次设备信号的采集、保护及测控功能,其功能的实现不依赖于通讯层及变电站层。
浅析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

浅析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一、引言变电站是电力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其作用是将输送来的高电压电能转换为低电压电能供给用户使用。
为了提高变电站的安全性、稳定性和可靠性,综合自动化系统被广泛应用于变电站的运行和管理中。
本文将对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进行浅析,包括系统的定义、功能、组成以及应用案例等方面。
二、系统定义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是指利用先进的计算机、通信、控制和监测技术,对变电站的设备、工艺和运行状态进行实时监测、控制和管理的一种自动化系统。
该系统通过实时采集和处理各种数据,并根据预设的规则和算法进行分析和决策,实现对变电站设备的自动控制和运行状态的监测与管理。
三、系统功能1. 设备监测与控制: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可以实时监测变电站各种设备(如变压器、开关设备、保护设备等)的运行状态和参数,并根据需要进行远程控制和调节。
例如,系统可以监测变压器的温度、油位等参数,并在异常情况下自动发出警报或采取控制措施。
2. 事故检测与处理:系统可以通过对变电站设备的监测和分析,及时发现设备故障和事故,并自动进行处理。
例如,当系统发现某个开关设备发生故障时,可以自动切换到备用设备,以保证电力供应的连续性和可靠性。
3. 数据采集与分析:系统可以实时采集和存储变电站各种设备的运行数据,并进行分析和统计。
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可以了解设备的运行状况和负荷情况,为变电站的运行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4. 远程监控与管理: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可以实现对多个变电站的远程监控和管理。
通过远程通信技术,可以监测和控制分布在不同地点的变电站设备,提高运行效率和管理水平。
四、系统组成1. 采集与传输子系统:该子系统负责采集变电站各种设备的运行数据,并将数据传输到中央控制中心。
采集方式包括传感器、仪表、通信设备等。
传输方式可以采用有线或无线通信技术。
2. 控制与决策子系统:该子系统负责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分析和决策。
通过预设的规则和算法,对设备的运行状态进行评估和判断,并根据需要进行控制和调节。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探讨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探讨叶灿伦(东莞供电局,广东东莞523120)应用科技[摘要]随着自动化技术、通信擞术、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等高科技的飞速发展,一方面综合自动化系统取代或更新传统的变电站二次系统,已经成为必然趋势。
另一方面,保护本身也需要自检查、故障乘波、事件记录、运行监l《和控制管理等更强健的功能,发碾和完善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是电力系统发展的新的趋势。
巨键词]变电站自动化;分层分布式结构;巢触艺;数字化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技术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已经达到一定的水平,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是一项提高变电站安全、可靠稳定运行水平,降低运行维护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向用户提供高质量电能服务的一项措施。
1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现状目前,国内多数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采用按间隔为对象设计保护测控单元,采用分层分布式的系统结构,形成面向间隔、面向对象设计的分层分布式自动化系统。
110kV以下电压等级变电站,保护测控装置要求—体化、11O kV几以上电压等级保护测控大多按间隔分别设计,对超高压变电站的规模比较大的系统,为减少中间环节,避免通信瓶颈,要求装置直接上以太网与监控后台通信,由于采用了先进的网络通信技术和面向对象设计,系统配置灵活、扩展方便。
若按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二次设备分布现状可纵向分为三层:变电站层、网络层、间隔层;也有厂家将网络层归入变电站层进行描述,即纵向分为变电站层、间隔层二层。
1)变电站层横向按功能分布为当地监控、保护信息管理及远方通信。
变电站层功能分布的形式取决于网络层的结构、变电站电压等级以及用户的实际需求。
当地监控功能作为当地运行人员的人机交互窗口,以图形显示、报表打印、语音报警等各种方式实现当地的“四遥”。
通过“五防”系统联锁控制开关及刀闸的跳合,并对断路器合闸操作自动检同期,按V Q C原理调节变压器档位或投切电容器组,以及与M f S系统安全联接实现信息共享。
保护信息管理功能作为当地继保人员的人机交互窗口,也可以图形显示、报表打印、语音报警等各种方式对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的运行状况如装置是否故障、定值是否改变、采样是否准确等进行实时监视,根据运行需要决定保护投退和定值修改,故障发生后通过故障录波及保护动作信息进行故障分析和诊断。
浅析综合自动化系统在变电站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综合 自动化系统的应用 , 使得继 电保护 、远动 、 计量、变电运行等各 专业 相 互渗 透 , 统 的技 术分 工 、 业 管理 已不能 适 应变 电站综 合 自动化 技 传 专 术的 发展 , 别是 远动 与 保护 专 业 已经 成 为不 可分 割 的整 体 , 就要 求 在 明 特 这
2 结 语
随着通 信和 计算 机技 术 的迅猛 发展 , 电站综 合 自动 化 技术正 在 向网络 变 化、 智能 化 、 数字 化 、 多媒 体 化方 向 发展 。 于变 电站 综合 自动 化系 统还 缺 乏 鉴 统一 的 国家标 准 , 就需 要 我们 在 实际 工作 中不 断总 结经 验 , 到其规 律性 , 这 找 做好 与生 产 厂家 、 修部 门 的协 调 , 同努 力逐 步改 进 系统结 构 , 检 共 完善 系统 工 作 ,做好 系 统维 护 ,推进 系统 建设 ,以保 证 电网安 全 、经济 、优质 运行 。 参 考文 献 【] 龚 强. 津. 区电 网调度 自动化技 术与 应用. I 王 地 北京; 中国 电力 出版
开 发 , 费 了大量 的财 力物 力 。 浪 另外 , 有 的设 备 由于 厂 家数 量 较多 , 厂 不 现 各 同系列 的产 品造 成 产 品型号 复杂 , 品备件 难 以实 现 , 备 设备 运行 率低 的 问题 。 12组织 模 式选 择 的 问题 _
目前应 用 较广 泛 的 结 构形 式 主要 有 集 中式 、 散 与集 中相结 合 和 全分 分 散 式 三 种类 型 。 种结 构 形式 的 特 点如 下 。 三 集 中式 结 构 是 指 采用 不 同档 次 的计 算机 , 展 其 外 围接 口 电路 , 中 扩 集 采 集 变 电站 的模 拟量 、 关量 和 数 字 量 等信 息 , 中进 行 计算 与 处 理 , 别 开 集 分 完 成 微机 控 制 、 微机 保 护 和一 些 自动 控 制 等功 能 , 特 点 是结 构 紧 凑 、 积 其 体 小 、 减少 占地 面积 、 价低 , 用于 对 3 k 可 造 适 5 V或 规模 较小 的 变 电站 , 运 但 行 可 靠性 较 差 , 态 不灵 活 。 组
论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改造与应用

在变电站综合 自动化系统 的改造 加智能化 , 并通过在线诊 断及运行数据备案等功能 , 满足变 电站运 与安全性有着重要 的影响。因此 , 中, 需要注重抗干扰的改造与设计 。通过对变 电站中干扰产生 的分 行 自动化需求 。 析, 强化抗击各种干扰 的措施 , 实现 自动化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 1 变 电站 综合 自动 化 系统 应 用 的意 义 分析 变电站综合 自动化运行是提高我国变电站安全 、 可靠 、 稳定运行 2 . 3 变电站综合 白动化系统改造的基本原则分析 。作为供电 网络 变电站综合 自动化系统 的改造应遵循相应 的基本 的关键 , 是降低变电站运行维护成本的重要技术应用。 针对我国现代 的重要组成部分 , 原则 , 以满足变 电站安全稳定运行 、 简单结构及易于维护为中心 , 进 化社会主义国家建设的需求 ,加快变电站综合 自动化技术改造是提
技术 、 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 , 变 电站综合 自动化技术的应用不断提 高。针对变 电站综合 自动化系统的应用需求 , 我国供 电企业加快了 电子技术人才的引进与培养。 针对计算技术应用需求及变电站综合 自动化技术需求 , 电力供应企业需要对综合 自动化技术进行深入的 分析与理解 。针对综合 自动化技术应用 的需求 , 从 资金 、 人才 、 设 备 等方面人手 , 实现变电站综合 自动化技术水平提高 的 目的, 保障新
应能力 、 实现优 良抗干扰能力 、 实现高可靠性等信息传输能力。 3 变 电站综合 自动化 改造的难点与对策分析 虽然我 国目前基本上实现 了变电站 的综合 自动化运行 , 但是面
对 自动 化 技 术 的不 断 发 展 , 变 电站 自动 化 改 造 需 要 不 断 重 复 , 以技
民营 科技 2 0 1 4 年第3 期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技术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技术摘要: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推动了电力系统计算机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变电站综合自化技术也日趋完善。
本论文根据目前电力系统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技术现状,从其设计原理、结构模式、功能及其发展基础上对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进行分析和描述。
并对今后的发展趋势做了总结,提出意见。
关键词: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结构模式基本过程功能发展趋势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是一种以计算机为主、将变电站的一、二次设备经过功能组合形成的标准化、模块化、网络化的计算机监控系统。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是将变电站的二次设备经过功能的重新组合和优化设计,利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自动化技术和通信技术,实现对全变电站的主要设备和输配电线路的自动监视、测量、控制和微机保护,以及与调度通信等综合性的自动化功能。
一、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的结构模式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结构模式主要有集中式、集中分布式和分散分布式。
(一)集中式结构集中式一般采用功能较强的计算机并扩展其I/O接口,集中采集变电站的模拟量和数量等信息,集中进行计算和处理,分别完成微机监控、微机保护和自动控制等功能。
集中式结构也并非指只由一台计算机完成保护、监控等全部功能。
多数集中式结构的微机保护、微机监控和与调度等通信的功能也是由不同的微型计算机完成的,只是每台微型计算机承担的任务多些。
例如监控机要担负数据采集、数据处理、断路器操作、人机联系等多项任务;担负微机保护的计算,可能一台微机要负责多回低压线路的保护等。
(二)分布式结构该系统结构的最大特点是将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功能分散给多台计算机来完成。
分布式模式一般按功能设计,采用主从CPU系统工作方式,多CPU系统提高了处理并行多发事件的能力,解决了CPU运算处理的瓶颈问题。
各功能模块(通常是多个CPU)之间采用网络技术或串行方式实现数据通信,选用具有优先级的网络系统较好地解决了数据传输的瓶颈问题,提高了系统的实时性。
分布式结构方便系统扩展和维护,局部故障不影响其它模块正常运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论文
摘要:本文对宣钢变电站所采用的结构和具备的各种功能进行了简要的叙述,希望藉此提高变电站运行岗位值班人员对综合自动化系统的了解程度,更好利用综合自动化系统开展实际工作。
1 引言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是将继电保护、远程监控以及网络通讯技术融合在一起的自动化技术,自从上世纪末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在变电站成功运用以来,其在国家电网和各大型用电单位的各个等级变电站中迅速取得了广泛的应用,成为新建变电站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在变电站内的测量、保护、信号、控制等一系列二次设备的基础之上,通过标准化的通讯组网方式以及通讯规约采集并且上传至计算机,通过计算机中安装的监控软件对采集到的信号进行加工整理,最终实现了以设定的方式显示在计算机监控画面中,同时也能通过后台计算机监控系统来直接完成对现场高低压断路器、变压器有载分接开关等开关设备的远程操作。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运用成功取代了传统集中的仪表控制屏和综合信号屏,大大降低了变电站二次系统的建设难度,同时,先进的网络通讯、计算机处理以及综合数据库技术的运用,大大降低了人为事故发生的几率,增加了值班人员对设备运行状态的掌控能力,更有利于增强变电站运行的可靠性,提高企业的供用电安全性。
2 宣钢变电站采用的结构
宣钢变电站由于其地缘分布和管理方式的原因,在建设时候大都
选择开闭站的方式,这种模式下的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网络层分为三层。
首层为监控侧,监控层由数据服务器以及工程师站组成,能够通过电力系统专业监控软件对从终端设备采集到的数据进行运算处理;监控层具备良好的人机界面,满足值班人员对变电站电气设备的监控以及操作工作;同时监控层的数据经过处理后可以转发给网络上授权的用户设备,满足WEB发布以及网络数据调用要求。
第二层是通讯层,通讯层的设备主要由工业级的网络交换机、通讯管理机以及实现网络连接的网线和光纤组成,网络层负责联络终端设备和监控层服务器,负责所有的通讯设备管理以及网络地址分配功能,是综合自动化可靠运行的关键。
第三层是电气间隔层,电气间隔层包括了各电气间隔的保护装置、信号采集装置以及各种第三方设备(电度表,数字温度计、模拟屏等),电气间隔层负责与一次设备进行数据采集、控制输出等工作。
3 综合自动化系统的主要功能
3.1 数据的采集与处理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能够完成变电站数据的实时、准确的采集管理,监控系统通过对现场设备的三遥量进行采集,能够完成设备的运行参数以及运行状态分析,并通过系统数据库的加工完成显示画面、数据报表以及遥控操作判断等工作。
系统数据的采集主要包括以下几类:
(1)遥测量,包括系统各个电压等级的电压,各个回路的电流,对应的有功功率、无功功率、功率因数以及变压器温度等。
(2)遥信
量,包括断路器合分位,断路器小车检修、试验、工作位置,隔离刀闸的合分位,储能机构位置,接地刀闸合分位,合分闸电源等信号。
(3)遥脉量,包括了关口计量用的电子电度表中的有功总量、无功总量、以及尖、峰、平、谷、需量的计量参数的采集。
(4)保护数据,包括了保护装置的继电保护定值、保护测量量、保护动作信号、保护动作闭锁信号等。
3.2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运行监控和事件告警
综合自动化系统软件能够将实时采集到的实时数据显示在主接线画面中,时间精度能够达到ms级水平,并能够与保护装置以及信号采集装置中的时钟保持同步。
当有开关变位、保护动作等信号量被触发时,后台软件能够弹出告警框并发出告警音响,及时引起岗位操作人员的注意,告警内容根据各个信号的动作先后顺序进行排序,并在时间后面标注准确的触发时间,能够方便值班人员以及管理人员对发生的事故类型及影响范围进行分析。
后台软件都能够对不同等级的信号变位加以区别,发出不同的告警声音,方便值班人员对系统监控时对事件进行区分。
3.3 历史数据调用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软件必须具备能够存储一定事件周期历史数据的功能,软件能够根据按照时间顺序将设定需要记录的数据保存在专门的文件夹内,同时能够根据设定的记录周期进行新老数据的自动更替。
历史数据包括了历史运行数据、开光变位信号以及保护动作信号,运行数据的调用可选年度曲线、月度曲线和日曲线显示,其
他信号可以选择按照动作类型、动作设备名称选择功能。
历史数据的调用能够方便管理人员调用所需的历史数据进行电网运行状态、趋势分析以及准确的制定工作策略。
3.4 运行操作
电力系统综合自动化系统可以通过人机界面来对变电站一次开关设备进行操作,操作员只需在主接线图中点击要操作的开关,根据系统弹出的操作界面选择相应的合闸分闸按钮,并输入操作密码就能对高压断路器进行对应的合分闸操作。
同时,值班人员也可以通过后台软件画面中的各个功能模块选择相应的电力系统参数进行监控。
先进的监控软件都具备误操作闭锁功能,系统设定的逻辑能够自动根据电力系统运行操作规定对错误的操作方式进行闭锁,实现软件五防。
3.5 报表生成
系统监控软件能够以曲线图和棒图来显示电力系统的数据,同时能够根据操作岗位要求生成各种统计表格、运行日志等。
报表的生成可以根据用户需求进行设置,用户可以在报表中添加历史数据,统计数据,电压、电流的最大值、最小值、平均值、某一时刻的瞬时值,有功功率、无功功率、视在功率的最大值、最小值、瞬时值、平均值等一些列数据,来满足用户的实际使用要求。
生成的报表可以进行数值运算工作,能够根据用户需求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求和、求差等运算,来实现用户对电力系统运行状态的掌控需求。
3.6 母线和电力线的动态变色
系统根据变电站不同的电压等级为母线分配带电颜色,并具备带
电变色功能,当母线停电或者检修时候母线颜色能够统一变成灰色。
各回路开关能够在合闸的时候显示红色,分闸时候显示绿色。
利用拓扑结构关系,能够通过主母线及开关分合闸实现各部分是否带电状态的区分,明确的提示工作人员带电部分。
4 结语
本文对宣钢变电站所采用的结构和具备的各种功能进行了简要的叙述,希望藉此提高变电站运行岗位值班人员对综合自动化系统的了解程度,更好利用综合自动化系统开展实际工作。
参考文献
[1]蒋年德,魏育成.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体系结构研究.电网技术,2003(10).
[2]方汀,王宽,陈佑健.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现场调试若干问题阐述.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2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