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的化学教案

合集下载

生活中的化学教案

生活中的化学教案

生活中的化学教案一、教学目标•了解和认识生活中与化学相关的现象和实验•探索和解释生活中化学现象的原理和过程•培养学生对化学科学的兴趣和探索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和科学思维能力二、教学内容1. 燃烧与氧气的消耗•实验目的:通过燃烧实验,观察氧气与物质的反应及其对氧气的消耗情况,探究燃烧与氧气的关系。

•实验步骤:1.准备一支蜡烛、一个瓶子和一根长长的导管。

2.将蜡烛点燃,并将瓶口完全覆盖住,使瓶内不再进入新的氧气。

3.观察蜡烛燃烧过程,并留意观察蜡烛逐渐熄灭的时间。

•实验结果:蜡烛在瓶中燃烧后会逐渐熄灭,说明燃烧需要氧气,且氧气会被燃烧物消耗。

2. 酸碱中和反应•实验目的:通过酸碱中和反应实验,观察酸碱溶液相互反应的过程和结果,理解酸碱中和的基本原理。

•实验步骤:1.准备一杯红茶和柠檬汁。

2.将柠檬汁倒入红茶中,并观察其颜色的变化。

3.逐渐加入红茶,直到颜色完全消失。

•实验结果:柠檬汁中的酸性物质与红茶中的酸中和,导致颜色的变化。

3. 水的沸腾与蒸发•实验目的:通过水的沸腾和蒸发实验,观察和理解水的相变过程和蒸发的原理。

•实验步骤:1.准备一锅水和一个温度计。

2.将水烧开,并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

3.观察水在烧开时产生的气泡,并留意温度的变化。

•实验结果:水在沸腾时会产生气泡,温度也会不断上升,水的分子由液态转变为气态。

三、教学方法1. 实验教学法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实验现象,引导学生发现和理解化学原理,培养他们的观察、实验和科学思维能力。

2. 讨论教学法在实验后,以小组或全班形式进行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观察结果和推理过程,加深对化学现象的理解和认识,并通过互动和交流激发学生的兴趣。

3. 归纳法在实验结束后,引导学生概括实验结果和发现的规律,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促进对化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四、教学评估1. 实验报告要求学生根据实验过程和观察结果编写实验报告,包括实验目的、步骤、结果及思考题等,评估学生对实验的理解和科学思维能力。

小学化学教案:生活中的化学变化

小学化学教案:生活中的化学变化

小学化学教案:生活中的化学变化一、引言化学作为一门重要的自然科学学科,不仅能解释许多现象,还能指导我们在生活中的实践应用。

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关键时期,因此,我们应该在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加入化学教学,让学生能够认识和理解化学变化的发生过程和原理。

本教案的目的是通过生活中的化学变化,帮助小学生掌握化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和实验能力。

二、化学变化的概念化学变化是指物质经历化学反应后形成新的物质的过程。

在生活中,我们可以观察到许多化学变化的现象,比如食物变质、火焰燃烧等。

这些现象都是由于物质的结构和性质发生了变化而引起的。

三、生活中的化学变化案例1. 食物变质:我们可以观察到食物在放置一段时间后会变质。

这是因为食物中的营养成分和微生物发生化学反应,从而导致食物腐烂。

这个过程涉及了氧化、发酵等化学反应。

2. 燃烧:火焰的燃烧是一种常见的化学变化。

当我们点燃一根蜡烛或者一块木头时,观察到火焰从起火处向四周蔓延。

这是因为燃料与氧气发生反应,产生了二氧化碳、水和能量。

3. 金属的腐蚀:金属在潮湿的环境中容易发生腐蚀。

比如,铁制品会因为与空气中的氧气和水分发生反应而生锈。

这个过程是由于金属与氧气和水分子发生了化学反应,形成了氧化物。

四、生活中化学变化的实验1. 酸碱反应:将醋倒入小苏打水中,我们可以观察到产生大量的气泡。

这是因为醋和小苏打发生了酸碱反应,产生了二氧化碳气体。

通过这个实验,学生可以了解到酸碱反应并实践操作。

2. 物质的变色反应:将青色的酸性蓝色素溶液滴在纸上,学生可以看到颜色发生变化,出现红色。

这是因为酸性蓝色素受到酸性物质的影响,发生了颜色变化。

通过这个实验,学生可以体会到物质结构的变化。

3. 燃烧反应:将一根蜡烛点燃后,将一张纸板放在蜡烛上方靠近火焰的位置,学生可以观察到纸板着火燃烧。

这是因为蜡烛的火焰产生了热量,使纸板达到了燃点。

通过这个实验,学生可以了解到燃烧需要一定的温度。

幼儿园趣味科学探索:生活中的简单化学实验教案

幼儿园趣味科学探索:生活中的简单化学实验教案

知识文章格式幼儿园趣味科学探索:生活中的简单化学实验教案在幼儿园阶段,科学教育不仅能激发孩子们对世界的好奇心,还能培养他们的观察、探索和实验能力。

化学实验作为科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通过简单有趣的实验教学,让幼儿们在玩中学,提高他们对化学世界的认识。

在本文中,我将为您介绍几个适合幼儿园的趣味化学实验教案,帮助孩子们在生活中探索化学的奥秘。

实验一:彩色冰块1. 材料:- 不同颜色的食用色素- 冰盒- 水2. 步骤:1) 在冰盒的每个格子里加入少量水。

2) 在每个格子里加入不同颜色的食用色素。

3) 将冰盒放入冰箱冷冻。

4) 取出彩色冰块,观察颜色的变化。

3. 效果:通过这个实验,幼儿可以观察到不同颜色的冰块融化后,水的颜色会变成相应的颜色。

这有助于他们理解食用色素溶解在水中的原理,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实验能力。

实验二:醋与小苏打的化学反应1. 材料:- 小苏打- 醋- 小杯子- 印有化学反应图案的纸2. 步骤:1) 在小杯子里倒入适量小苏打。

2) 涂抹少量醋在印有化学反应图案的纸上。

3) 将纸放在小苏打上。

3. 效果:孩子们可以看到小苏打和醋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气体并使纸上的图案膨胀。

这个实验不仅能吸引他们的注意力,还能让他们简单了解化学反应的原理。

实验三:食物染色1. 材料:- 透明的杯子- 水- 食用色素- 吸管- 不同颜色的水果或蔬菜汁2. 步骤:1) 在杯子里倒入水。

2) 加入适量的食用色素,搅拌均匀。

3) 用吸管将不同颜色的水果或蔬菜汁滴入有色水中。

3. 效果:幼儿可以看到不同颜色的水果或蔬菜汁在有色水中产生漂亮的染色效果。

通过这个实验,他们可以了解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和染色原理,增加对化学的认识。

通过这些简单而有趣的化学实验,幼儿们可以在玩中学,培养科学观察和实验的乐趣。

教师在进行实验时,应引导幼儿们观察实验现象,并适时提出问题,引导他们进行思考和探讨,帮助他们深刻理解化学实验的原理和意义。

校本课程《生活中的化学》教案

校本课程《生活中的化学》教案

校本课程《生活中的化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生活中常见的化学现象和物质,提高学生的化学素养。

2. 培养学生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增强学生对科学的兴趣,激发学生探究未知世界的欲望。

二、教学内容第一章:生活中的化学现象1. 食物中的化学2. 饮料中的化学3. 空气中的化学4. 水质的化学知识第二章:生活中的化学物质1. 常见日用品的化学成分2. 药物与化学3. 材料与化学4. 环保与化学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生活中的化学现象和物质。

2. 利用实验、案例分析等方法,使学生直观地了解化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

3.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四、教学评价1. 学生课堂参与度、提问与回答问题的积极性。

2. 学生小组讨论、分享的表现。

3. 学生完成实验、案例分析等实践活动的质量。

4. 学生作业、测验和期末考试的成绩。

五、教学资源1. 教材:《生活中的化学》2. 实验器材:试管、烧杯、滴定管等3. 案例素材:生活中的化学现象和物质相关案例4. 网络资源:相关化学知识网站、视频等六、教学安排1. 每周一次课,每次课时长为1.5小时。

2. 课程共计10周,每周安排一次新的教学内容。

3. 每次课程结束后,布置相关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七、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入本节课的主题。

2. 理论讲解:详细讲解本节课所涉及到的化学知识。

3. 实践操作:进行实验或案例分析,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化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

4.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经验。

6. 布置作业:布置与课程相关的基础性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八、教学注意事项1. 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 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真正感受到化学知识的实用性。

3. 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给予每个学生充分的学习机会。

4. 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高中化学《化学与生活》选修全册教案

高中化学《化学与生活》选修全册教案

高中化学《化学与生活》选修全册教案第一章:生活中的化学1.1 化学与生活的关系了解化学在生活中的应用和重要性掌握化学基本概念和原理1.2 常见物质的性质和用途学习常见元素和化合物的性质探索物质在不同条件下的变化1.3 化学实验技能学习实验操作的基本步骤和注意事项掌握实验仪器的使用和数据分析方法第二章:食物与营养2.1 食物中的营养素了解不同营养素的分类和作用分析食物中营养素的含量和摄入途径2.2 食物的消化与吸收学习消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探索营养素在消化吸收过程中的作用2.3 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了解食品安全的重要性和注意事项学习营养健康的基本原则和实践方法第三章:药物与健康3.1 药物的基本知识了解药物的分类和作用机制学习药物的名称和用途3.2 药物的合理使用掌握药物的剂量和使用方法了解药物的副作用和注意事项3.3 常见疾病的化学治疗学习常见疾病的病因和治疗方法探索药物在疾病治疗中的作用和机制第四章:环境与化学4.1 环境问题的化学原因了解环境问题的种类和影响学习化学物质对环境的影响和污染源4.2 环境保护与化学措施掌握环境保护的基本原则和方法探索化学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和贡献4.3 可持续发展与未来化学了解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和目标学习化学在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和挑战第五章:化学与科技5.1 化学在科技发展中的作用了解化学在科技领域的应用和重要性学习化学在材料科学、能源技术等领域的贡献5.2 现代化学技术的应用掌握现代化学技术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探索化学在生物工程、环境治理等领域的应用5.3 化学与科技伦理了解科技伦理的基本原则和问题学习化学在科技伦理中的责任和挑战第六章:化学与能源6.1 能源的基本概念学习能源的分类和特点了解化学能源的转化和利用6.2 化石燃料与能源危机掌握化石燃料的形成和作用探索能源危机的原因和影响6.3 新能源的开发与利用学习新能源的种类和特点掌握化学在新能源开发中的应用第七章:化学与材料7.1 材料的分类与性质了解材料的分类和特点学习材料的性质和应用7.2 金属材料的制备与用途掌握金属的性质和制备方法探索金属材料在工程中的应用7.3 有机高分子材料的种类与用途学习有机高分子材料的分类和特点掌握有机高分子材料在生活中的应用第八章:化学与日用品8.1 日用品中的化学成分了解日用品的分类和成分学习日用品中化学物质的作用和安全性8.2 化妆品与皮肤护理掌握化妆品的成分和作用探索化学在皮肤护理中的应用8.3 清洁剂与洗涤原理学习清洁剂的成分和作用掌握洗涤原理和清洁剂的选用第九章:化学与工农业生产9.1 化学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了解农业生产中的化学问题学习化学肥料、农药的作用和合理使用9.2 化学在工业生产中的作用掌握化学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领域探索化学工业的发展和挑战9.3 化学与生物技术学习生物技术的原理和应用掌握化学在生物技术中的作用和前景第十章:实验技能与探究10.1 实验基本操作与安全学习实验操作的基本步骤和安全规范掌握实验仪器的使用和维护10.2 化学实验设计与实施探索化学实验的设计方法和步骤掌握实验数据的收集和分析10.3 科学探究与化学思维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和技巧培养学生的化学思维和创新能力第十一章:化学与健康11.1 人体内的化学反应学习人体内的主要化学反应及其作用了解人体内的营养物质代谢过程11.2 药物与人体相互作用掌握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过程了解药物与人体相互作用的机制11.3 食品安全与健康学习食品安全的基本知识了解食品添加剂的种类和作用第十二章:化学与环境保护12.1 环境污染与健康学习环境污染的来源和危害了解化学物质对环境的影响12.2 环境保护技术掌握环境保护的基本技术和方法学习化学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12.3 可持续发展与绿色化学了解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和目标学习绿色化学的基本原理和应用第十三章:化学与自然资源13.1 自然资源的分类与利用学习自然资源的分类和特点掌握化学在自然资源利用中的应用13.2 矿物与岩石了解矿物的性质和分类学习岩石的组成和形成过程13.3 化学与资源开发掌握化学在资源开发中的作用探索化学在新型材料制备中的应用第十四章:化学与信息科学14.1 化学与计算机科学学习计算机科学的基本原理了解化学在计算机科学中的应用14.2 化学与网络技术掌握网络技术的基本原理学习化学信息资源的获取和利用14.3 化学与传感技术了解传感技术的原理和应用掌握化学传感器的制备和应用第十五章:化学与前沿领域15.1 化学与纳米技术学习纳米技术的原理和应用掌握化学在纳米材料制备和应用中的作用15.2 化学与生物化学了解生物化学的基本原理学习化学在生物化学研究中的应用15.3 化学与宇宙探索学习宇宙探索的基本知识了解化学在宇宙探索中的应用重点和难点解析本文档涵盖了高中化学《化学与生活》选修全册教案,共十五个章节。

做生活中的化学实验: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

做生活中的化学实验: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

做生活中的化学实验是幼儿园科学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它可以帮助幼儿更好地了解生活中的化学现象和化学原理,培养幼儿的探究精神和科学素养。

本文将针对幼儿园中班的情况,设计一份关于化学实验的教案。

一、教学目标1.了解不同基本物质(水、油、醋、牛奶等)的特性和性质。

2.观察、感受、实验探究和总结不同物质的混合与分离原理。

3.激发幼儿的探究欲望,培养幼儿的观察、表达、反思、创新和合作意识。

二、教学重点幼儿能够观察并尝试探究不同物质之间的特性,实验并总结不同物质的混合和分离原理。

三、教学难点幼儿能够理解混合和分离的原理,以及不同物质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四、教学准备实验材料:水、油、白醋、牛奶、瓶子、漏斗、玻璃棒、过滤纸、容器、密封袋。

实验步骤:1.准备四个小瓶子,分别装上等量的水、油、白醋和牛奶。

2.让幼儿观察并描述不同物质的特点和性质,以及它们之间的异同之处。

3.按照不同的实验方式,让幼儿尝试混合和分离不同物质。

4.通过实验,让幼儿总结不同物质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和性质。

五、实验要点1.每种物质的用量要相等。

2.在混合的过程中,需要观察不同物质之间的变化。

3.在实验过程中,需要详细描述每个步骤和现象。

六、实验内容实验一:混合1.将油和水倒入同一个容器,并观察不同物质之间的异同之处。

2.将醋和水混合,用醋味来判断混合物中醋的量。

3.将牛奶和醋混合,观察并描述不同物质之间的变化。

实验二:分离1.将水和油分离开,观察到油和水分层的现象。

2.用过滤纸过滤混合物,将混合物中的固体和液体分离开。

3.将醋从混合物中分离出来,观察到醋的液体被分离出来。

实验三:自由探究让幼儿自由探究和创新,用不同方法和材料进行混合和分离实验,并记录实验过程和结果。

七、教学方法1. 导入法:老师通过图片、物件、动画等方式引出实验内容和问题。

2. 互动式教学法:老师与幼儿一起实验和探究,引导幼儿发现和总结问题。

3. 问题式教学法:老师引导幼儿提出问题,通过实验来寻找答案和解决问题。

校本课程《生活中的化学》教案

校本课程《生活中的化学》教案

校本课程《生活中的化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生活中常见的化学现象和原理,提高对化学知识的认识和兴趣。

2. 培养学生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增强学生的科学素养,培养其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内容第一章:生活中的化学现象1. 食物中的化学2. 生活中的材料化学3. 环境中的化学第二章:化学与健康1. 人体需要的营养元素2. 食品安全与化学3. 药物与化学第三章:生活中的化学实验1. 简单的化学实验操作2. 常见的生活用品制作实验3. 家庭小实验的设计与实践第四章:化学与能源1. 生活中的能源类型2. 能源的转化与利用3. 节能与环保第五章:化学与生活用品1. 日用品中的化学2. 化妆品与化学3. 化学与衣物护理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化学问题,激发学习兴趣。

2. 运用案例分析法,分析生活中的化学现象,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3. 采用实验演示法,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化学变化,提高实践操作能力。

4. 开展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四、教学评价1. 学生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情况,包括提问、回答问题、实验操作等。

2. 学生实践能力:评估学生在实验操作、生活用品制作等方面的表现。

3. 学生理论知识掌握:通过课堂提问、作业、小测验等方式检验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4. 学生创新能力:鼓励学生在解决问题、实验设计等方面提出创新性想法。

五、教学资源1. 教材:《生活中的化学》2. 实验器材:实验室常用仪器、试剂等3. 多媒体教学设备:投影仪、电脑等4. 网络资源:相关化学知识网站、视频等5. 生活用品:食品、日用品等六、教学策略1. 结合生活实际,选取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化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2. 利用实验、案例等教学资源,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化学知识。

3. 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初中化学生活探究教案

初中化学生活探究教案

初中化学生活探究教案
教学目标:
1. 了解化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和意义;
2. 探索化学在食物、药品、化妆品和清洁用品等方面的运用;
3. 提高学生对化学的认识和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验能力。

教学内容:
1. 化学在食物中的应用;
2. 化学在药品和化妆品中的应用;
3. 化学在清洁用品中的应用。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老师简要介绍化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并提出以下问题:我们日常生活中都用到了哪些
化学制品?化学在我们的生活中有什么作用?
二、探究实验(30分钟)
1. 食物中的化学实验:让学生观察食物中的化学物质,并进行相关的实验,比如用碘酒检
验淀粉在食物中的存在。

2. 药品和化妆品中的化学实验:让学生观察药品和化妆品中的化学成分,并进行相关的实验,比如用酚酞试剂检验药品中的酸性物质。

3. 清洁用品中的化学实验:让学生观察清洁用品中的化学成分,并进行相关的实验,比如
用蓝色变红试剂检验清洁用品中的酸性成分。

三、讨论(15分钟)
让学生结合实验结果进行讨论,总结化学在食物、药品、化妆品和清洁用品中的应用和意义,以及化学的重要性。

四、反思和小结(5分钟)
让学生反思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总结化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并提出自己的看法和体会。

五、作业(5分钟)
布置作业:让学生搜集并整理一些化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案例,并写出自己的感想。

教学评价:
1. 学生的实验操作是否正确;
2. 学生的讨论是否能够展开,是否能够得出结论;
3. 学生是否能够对化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有所认识并提出自己的看法。

初中化学化学与生活教案

初中化学化学与生活教案

初中化学化学与生活教案
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能够认识化学在生活中的重要性,了解化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并能够运用化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教学重点:化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难点:运用化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教学准备:实验器材和材料、实验步骤和操作方法、教学课件
教学流程:
一、导入(5分钟)
老师引导学生思考:我们日常生活中用到的一些化学产品有哪些?化学在我们的生活中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
二、探究(15分钟)
1、实验展示:老师进行一项简单的实验,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和分析实验现象。

2、讨论: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化学在生活中的应用及影响。

三、知识讲解(15分钟)
展示课件,对化学在生活中的应用进行详细讲解。

四、实践应用(20分钟)
1、小组合作:学生分组进行实验,应用化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2、总结归纳:学生报告实验结果,分享实验心得。

五、反馈(5分钟)
老师和学生共同总结本课的学习收获,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

六、作业布置(5分钟)
布置作业:学生自主选择一个化学产品或现象,编写一篇关于其应用和影响的文章。

教学反思:通过这节课的教学,学生将更加深入地了解化学与生活的关系,懂得珍惜化学在我们生活中的价值并运用化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校本课程《生活中的化学》教案

校本课程《生活中的化学》教案

一、教案主题:生活中的化学二、教案目标:1. 让学生了解化学在生活中的应用,提高学生对化学的兴趣。

2. 培养学生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引导学生认识化学物质对环境的影响,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三、教案内容:1. 生活中的化学现象:以日常生活中的实例引入化学知识,如饮食、洗涤剂、燃料等。

2. 化学物质的性质与用途:介绍常见化学物质的性质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如盐、糖、酸、碱等。

3. 化学与健康:探讨化学物质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如食品添加剂、药物等。

4. 化学与环保:分析化学物质对环境的影响,如塑料、废气、废水等。

5. 化学实验与生活:进行简单的化学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化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生活中的化学现象、化学物质的性质与用途等。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化学物质对健康和环境的影响。

3. 实验法:进行化学实验,让学生体验化学的魅力。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

3.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对生活中化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4. 学生反馈:收集学生对课程的意见和建议,不断优化教学内容和方法。

六、第六章食品安全与化学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食品安全的基本概念。

2. 分析食品中可能存在的化学危害物质。

3. 掌握如何通过化学知识来保障食品安全。

教学内容:1. 食品安全概述:介绍食品安全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

2. 食品中的化学危害:分析食品中可能存在的有害物质,如重金属、农药、添加剂等。

3. 食品安全检测:介绍常见的食品安全检测方法,如农药残留检测、微生物检测等。

4. 食品安全保障:讨论如何通过化学方法来保障食品安全,如清洗、烹饪、储存等。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食品安全的基本概念和食品中的化学危害。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的食品安全事件,探讨其背后的化学原因。

3. 实验法:进行食品安全检测的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食品安全的重要性。

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

生活中的化学(教案)

生活中的化学(教案)

生活中的化学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生活中常见的化学现象和原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

2. 引导学生运用化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3. 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增强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兴趣和认识。

二、教学内容1. 生活中的化学现象:酸碱中和、氧化还原、溶解沉淀等。

2. 生活中的化学原理:分子运动、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等。

3. 生活中的化学应用:日用品、食品、药品等方面的应用。

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观察、思考生活中的化学现象和原理。

2. 利用实验、演示等方法,直观地展示化学反应过程,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3. 采用小组讨论、分享等形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四、教学准备1. 教材或教参:《生活中的化学》相关章节。

2. 实验器材:烧杯、试管、滴定管等。

3. 课件或黑板:展示化学反应方程式、图片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日常生活中的化学现象,如食醋除垢,引发学生对化学的兴趣,导入新课。

2. 理论讲解:介绍相关化学原理,如酸碱中和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等。

3. 实验演示:进行一个与生活相关的化学实验,如酸碱指示剂实验,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化学反应过程。

4. 实例分析:分析生活中的一些化学应用,如洗涤剂的去污原理、食品防腐等。

5. 小组讨论:让学生围绕一个生活化的化学问题展开讨论,如如何在家中制作简易净水器。

7. 板书设计:设计一个简洁明了的板书,概括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六、教学评价1.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的化学题目,巩固学生对生活中化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2.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3.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合作、沟通、思考等方面。

七、教学拓展1. 组织一次实地考察,如参观化工厂或实验室,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化学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

2. 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或企业人士,进行专题讲座或交流,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

生活中化学实验初中教案

生活中化学实验初中教案

生活中化学实验初中教案课程内容:初中生活化学实验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目标:1. 了解生活中常见的化学实验,并掌握实验原理和操作方法。

2. 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观察力,增强他们对化学实验的兴趣。

3. 强调实验安全意识,学会正确使用实验器材和化学品。

教学重点:1. 硫酸与碳酸氢钠反应实验。

2. 铁与硫酸反应实验。

教学步骤:一、引入(5分钟)1. 通过引入性问题或有趣的化学现象引起学生的兴趣。

2. 介绍今天将要进行的两个化学实验的内容和目的。

二、实验一:硫酸与碳酸氢钠反应实验(15分钟)1. 实验原理:硫酸与碳酸氢钠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

2. 实验步骤:取一小段试管,加入少量碳酸氢钠,然后加入硫酸,观察气泡产生。

3. 实验现象:观察到试管内产生气泡并有气味散发。

三、实验二:铁与硫酸反应实验(15分钟)1. 实验原理:铁与硫酸反应生成氢气和铁硫酸。

2. 实验步骤:取一小段试管,加入少量铁丝,然后加入硫酸,观察气体产生。

3. 实验现象:观察到试管内产生气体,试管变热。

四、总结与讨论(10分钟)1. 总结两个实验的实验原理和操作步骤。

2. 让学生讨论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及其产生的原因。

3. 强调实验的安全意识,提醒学生正确使用实验器材和化学品。

五、作业布置(5分钟)1. 布置相关的课后作业,巩固学生对实验内容的理解。

2. 提醒学生完成作业并及时复习今天学习的内容。

教学反思:通过这节课的教学,学生对生活中的化学实验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且提高了他们的实验能力和观察力。

在后续的教学中,可以继续引导学生进行更多生活化学实验,培养他们的实验技能和科学思维能力。

同时,要时刻重视实验的安全问题,确保学生在实验过程中能够正确使用实验器材和化学品,保障实验室环境的安全。

化学与生活的教案

化学与生活的教案

化学与生活的教案第一章:化学基础知识1.1 化学的定义与特点1.2 化学元素与化合物1.3 化学反应与能量1.4 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第二章:生活中的化学现象2.1 水的性质与净化2.2 食物中的化学成分2.3 燃烧与燃料2.4 空气污染与环境保护第三章:化学在医疗健康中的应用3.1 药物的化学成分与作用3.2 人体内的化学反应3.3 健康饮食与营养素3.4 中药与现代药物的结合第四章:化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4.1 洗涤剂与清洁剂的化学原理4.2 塑料与合成材料的化学性质4.3 化妆品与皮肤护理4.4 化学肥料与农药的使用第五章:化学在材料科学中的应用5.1 金属材料的化学性质5.2 陶瓷与玻璃的化学原理5.3 塑料与橡胶的化学合成5.4 纳米材料与化学新技术第六章:化学在能源与环境中的应用6.1 太阳能与风能的化学转化6.2 化学电池与能源储存6.3 石油化工与能源危机6.4 化学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第七章:化学在生物技术与农业中的应用7.1 基因工程与DNA化学7.2 酶催化与生物反应器7.3 化肥与农药的合理使用7.4 现代农业与化学技术第八章:化学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8.1 食品添加剂的化学原理8.2 食品安全与化学检测8.3 食品包装与防腐技术8.4 营养健康与食品化学第九章:化学在工业制造中的应用9.1 钢铁制造与化学工艺9.2 纺织品与化学纤维9.3 化学工业与精细化工9.4 高分子材料与化学加工第十章:化学在未来发展趋势中的角色10.1 化学在新能源开发中的作用10.2 化学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10.3 化学与可持续发展10.4 化学教育与科学普及重点和难点解析本文教案涵盖了化学基础知识、生活中的化学现象、化学在医疗健康中的应用、化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化学在材料科学中的应用、化学在能源与环境中的应用、化学在生物技术与农业中的应用、化学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化学在工业制造中的应用以及化学在未来发展趋势中的角色。

幼儿园兴趣启蒙——生活中的化学教案

幼儿园兴趣启蒙——生活中的化学教案

幼儿园兴趣启蒙——生活中的化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通过观察、实验和游戏,培养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究精神。

2. 掌握一些生活中常见的化学知识和现象。

3. 提高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二、教学重点:1. 观察和实验化学现象。

2. 小组合作,锻炼团队合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1. 在幼儿园的环境下如何进行实验。

2. 如何让幼儿理解化学现象。

四、教学过程:Step1. 导入教师通过调查问答,让幼儿们认识一些生活中的化学现象,比如说变色龙笔的颜色变化、食物变质后的臭味等。

Step2. 实验:吸管车材料:吸管、纸、橡皮筋、滴管、可乐。

步骤:1. 把吸管的两端削成陡峭的斜面,一端稍微短一些。

2. 把两端的斜面对准,对着一张纸放在桌面上,用橡皮筋固定。

3. 用滴管将可乐倒入吸管短端,然后吹满空气,使可乐向前喷出,制成一辆小车。

4. 放在垫子上或钢球轨道上,把车推一下,观察车的运动情况。

Step3. 游戏:拼图游戏教师根据预先准备的物品,将它们分组,然后让幼儿们通过拼图游戏认识各组物品的相似之处和不同之处。

如:颜色相同的、形状相同的、同一材料制成的等等。

Step4. 教学反思教师引导幼儿们对本堂课的内容进行回顾和总结,鼓励幼儿们提出自己的想法和观点,加强对生活化学现象的理解。

并呼吁幼儿们珍爱环境、科学用品使用安全。

五、教学评价:通过本堂课的教学,幼儿们能够认识到生活中的化学现象,并对一些基本的化学知识有一定的了解。

在实验中锻炼幼儿们的探究精神和团队合作能力,游戏中培养幼儿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但是幼儿园的环境对于实验会有所限制,需要以简单实用为主题。

生活中的化学(教案)

生活中的化学(教案)

生活中的化学第一章:化学的基本概念1.1 物质的定义与分类物质的概念纯净物与混合物的区别物质的分类:元素、化合物、混合物1.2 化学反应化学反应的定义化学反应的类型:合成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化学反应的基本法则:质量守恒定律、能量守恒定律第二章:生活中的化学物质2.1 水的性质与作用水的分子结构水的物理性质:沸点、凝固点、密度等水的化学性质:酸碱性、溶解性等2.2 常见酸碱盐的性质与用途酸的概念与分类:有机酸、无机酸碱的概念与分类:强碱、弱碱盐的概念与分类:正盐、酸式盐、碱式盐酸碱盐在生活中的应用:清洁剂、调味品、药物等第三章:食物中的化学成分3.1 碳水化合物碳水化合物的概念与分类:糖类、淀粉、纤维素碳水化合物在人体内的代谢过程碳水化合物在食物中的来源与作用3.2 蛋白质蛋白质的概念与分类:氨基酸、蛋白质蛋白质在人体内的代谢过程蛋白质在食物中的来源与作用3.3 脂肪与油脂脂肪与油脂的概念与分类:饱和脂肪酸、不饱和脂肪酸、植物油、动物油脂肪与油脂在人体内的代谢过程脂肪与油脂在食物中的来源与作用第四章:生活中的化学现象4.1 气体的性质与用途气体的概念与分类:氧气、氮气、二氧化碳等气体的物理性质:密度、溶解性等气体在生活中的应用:燃料、防腐剂、保护气等4.2 溶液的性质与配制溶液的概念与分类: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浓溶液、稀溶液溶液的物理性质:均一性、稳定性等溶液的配制方法与注意事项第五章:化学实验基本操作5.1 实验基本工具与仪器实验试管、烧杯、量筒、滴定管等实验天平、称量器、温度计等5.2 实验基本操作技巧称量与配制溶液滴定与滴加操作加热与冷却操作5.3 实验安全与事故处理实验室安全规则与注意事项常见化学事故的预防与处理方法第六章:生活中的化学反应6.1 烹饪中的化学反应烹饪中常用的化学反应类型:燃烧、水解、酸碱反应食物烹饪过程中的颜色变化与化学反应烹饪中香气与味道的形成原理6.2 清洁剂与去污剂的化学原理清洁剂的分类与作用机理:表面活性剂、溶剂、酶制剂等去污剂的酸碱性与应用环保型清洁剂的发展与使用第七章:健康与化学7.1 药物的化学成分与作用药物的化学分类:抗生素、解热镇痛药、维生素等药物的作用机理与化学反应药物的副作用与化学关系7.2 营养素的化学作用与食物来源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等营养素的化学作用与食物来源微量元素与矿物质的生理功能与食物来源抗氧化剂的作用与食物来源第八章:环境与化学8.1 空气污染与化学空气污染物的种类与来源:颗粒物、有害气体、臭氧等空气污染的化学反应过程与影响空气污染的防治措施与化学原理8.2 水污染与化学水污染的来源与类型:工业废水、农业废水、生活污水等水污染的化学反应过程与影响水污染的处理方法与化学原理第九章:化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9.1 化学在纺织与服装中的应用纺织品的化学成分与分类:天然纤维、合成纤维、混纺等染料与助剂的化学作用与使用方法服装护理中的化学原理与方法9.2 化学在建筑与装饰中的应用建筑材料的主要成分与性质:水泥、钢材、玻璃等装饰材料中的化学成分与环保性室内空气质量与化学关系第十章:生活中的化学实验与探究10.1 家庭小实验与实践制作简易清洁剂与去污剂烹饪中的化学实验与探究制作环保型植物肥料与植物生长实验10.2 户外与现场实验与探究空气质量的简易检测方法水样的简易检测方法土壤酸碱度的简易检测方法实验方案的设计与实施实验数据的收集与分析第十一章:食品安全与化学11.1 食品添加剂的种类与作用食品添加剂的定义与分类:防腐剂、色素、调味剂、增稠剂等食品添加剂的作用与使用标准食品添加剂的安全性与争议11.2 食品污染的类型与预防食品污染的来源与类型:微生物污染、化学污染、放射性污染等食品污染的预防措施与化学原理食品安全的监管与化学检测方法第十二章:化学在能源中的应用12.1 化石燃料的化学成分与燃烧煤炭、石油、天然气的化学成分与提炼化石燃料的燃烧反应与能量释放化石燃料的环保问题与替代能源12.2 清洁能源的化学原理与技术太阳能、风能、水能的转化与利用电池与燃料电池的化学原理与技术核能的化学原理与核反应堆技术第十三章:化学在材料科学中的应用13.1 金属材料的化学性质与加工金属的化学性质与合金的性能金属的熔炼、铸造、轧制、锻造等加工过程金属的腐蚀与防护13.2 陶瓷与塑料的化学原理与制作陶瓷的化学成分与烧制过程塑料的化学组成与成型工艺复合材料的特点与应用第十四章:化学在生物技术与医学中的应用14.1 生物技术中的化学原理酶的化学性质与催化作用基因工程中的化学技术生物制药的化学原理与工艺14.2 医学中的化学治疗与药物设计药物的化学结构与作用机制化疗与靶向治疗的化学原理药物设计与筛选的化学技术第十五章:化学在科技发展中的应用与展望15.1 化学在高科技领域的应用半导体材料的化学制备与性能纳米材料的化学合成与应用生物传感器与化学检测技术15.2 化学研究的最新进展与趋势化学键理论的新进展绿色化学与可持续发展化学教育的未来发展与社会需求15.3 化学实验与创新能力的培养化学实验的设计与创新科学探究与创新思维的培养化学教育在创新能力培养中的作用与贡献重点和难点解析本文主要介绍了生活中的化学知识,涵盖了化学基本概念、生活中的化学物质、食物中的化学成分、生活中的化学现象、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生活中的化学反应、健康与化学、环境与化学、化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食品安全与化学、化学在能源中的应用、化学在材料科学中的应用、化学在生物技术与医学中的应用以及化学在科技发展中的应用与展望等十五个章节。

幼儿园化学教案认识日常生活中的化学反应

幼儿园化学教案认识日常生活中的化学反应

幼儿园化学教案认识日常生活中的化学反应教学目标:1.了解化学反应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掌握一些常见的日常生活中的化学反应。

3.培养学生科学观察和实验技能。

教学重点:1.让学生了解化学反应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培养学生动手实验的能力。

教学难点:1.帮助学生掌握一些常见的化学反应。

教学准备:1.实验材料:碱性溶液、酸性溶液、金属铜片、酒精灯、火柴、纸张等。

2.图片或视频素材:展示化学反应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过程:一、导入(10分钟)1.引起学生兴趣,可以播放一段关于化学反应的视频。

2.提问:“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化学反应在日常生活中有哪些应用呢?”二、理论知识讲解(10分钟)1.显示图片或视频素材,让学生了解化学反应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例如酸碱中和、燃烧等。

2.讲解一些常见的化学反应,例如金属与酸的反应、燃烧的反应等。

三、实验演示(15分钟)1.实验一:金属铜与酸反应a.准备一块金属铜片和酸性溶液,将金属铜片浸入酸性溶液中。

b.观察金属铜片的变化,描述出现的化学反应现象。

c.解释金属与酸反应的原理。

2.实验二:燃烧反应a.使用酒精灯点燃纸张,让学生观察燃烧过程。

b.解释燃烧反应的原理,明确燃烧需要氧气、燃料和着火点。

四、实验操作(30分钟)1.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准备一定的实验材料。

2.引导学生设计简单的化学实验,观察并记录实验过程中的化学反应现象。

3.让学生按照实验步骤进行实验操作,加深对化学反应的理解和记忆。

4.引导学生进行实验结果的总结和讨论,加深对化学反应的理解。

五、巩固与拓展(15分钟)1.帮助学生总结和归纳已学的化学反应知识。

2.提醒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加观察和思考,发现更多的化学反应现象。

3.家庭作业:要求学生观察家中其中一种物质的化学反应,并用文字描述。

六、课堂小结(5分钟)1.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总结和梳理。

2.引导学生思考本课所学的化学反应如何应用于日常生活。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了解了化学反应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掌握了一些常见的化学反应,并进行了实验操作,培养了他们的科学观察和实验技能。

综合实践活动课教案(生活中的化学)doc

综合实践活动课教案(生活中的化学)doc

综合实践活动课教案(生活中的化学)doc一、课名:生活中的化学二、类别:综合探究课三、探究性综合课教学目的1、指导学生围绕问题开展探索性的活动,从而培养学生质疑、探疑、体疑的能力。

2、引导学生运用各种手段去收集、查找、选择、组合信息。

3、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及实践能力四、问题产生的背景厨房就像一个化学实验室,每一样东西都是化学物质。

在厨房中,发生得最多的便是化学反应。

关注厨房里的化学,就是关心我们的身体健康,让我们能更好的去工作和学习。

依照自己平时所学的化学知识和积累的生活常识,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进一步了解许多我们不知道的知识。

五、研究方法文献研究法、实验研究法、观察研究法六、研究过程(一)准备阶段(二)实施阶段第一步:各小组分别准备自己的实验器材,做好实验准备,进行实验。

第二步:邀请指导老师参与,观摩实验过程。

1、1小组通过将食醋与水垢混合产生的现象得知水垢的成分。

2、2小组通过将大理石与各种调料混合产生的现象得知大理石的成分。

第三步:组员应反思自己的实验,得出不足的地方,在老师的指导下或同学的帮助下改进实验方法,再进行本实验,从而得出更精确的结果。

七、研究结果1、水垢成分主要是碳酸钙。

2、大理石成分主要是碳酸钙。

3、天然气的燃烧程度与氧气的浓度有关。

氧气浓度越大,天然气燃烧越充分。

八、问题拓展在这次的课题研究过程中,我们小组的组员充分发挥了团队精神。

我们在充实了自身的学业的同时,合作精神也得到了充分的实践。

我们认识到作为一个团队,只有同心协力才能成功。

当然,化学的课题研究当然也丰富了我们的化学知识,让我们了解到了化学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这个课题将化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之中,让我更加扎实的学到了相关的化学知识。

我认为只有将学习融入生活,才能学的有趣,学得牢固。

参考书目:演示条件:教学反思:综合实践活动课,它是以“学会生存,学会学习”为目标,以学习者的兴趣与关心等内部动机为基轴,在课题学习中不受学科分科束缚。

校本课程《生活中的化学》教案

校本课程《生活中的化学》教案

第一课汽水中的化学活动目的:探究汽水中的气体是什么物质,汽水为什么可消暑。

培养学生从生活中学习化学的兴趣活动准备:学生分2—4人一个小组,各组自带1瓶汽水,其余仪器用品从实验室借,其中有带胶塞的导管、试管、澄清石灰水活动过程:一、学生亲身体验1、学生观察一瓶新买的汽水,再打开瓶塞,并观察瓶中发生的现象。

2、学生喝几口汽水,并谈谈喝过汽水的感受二、发现问题,提出假设(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发现问题提出假设(1)汽水中冒出来的气体是什么物质?汽水中的气体为二氧化碳(2)喝汽水为什么可以消暑?喝冰冻汽汽水中的气体冒出与压强和温度有关水为何更好?…………三、实验探究与调查分析(教师指导下进行)1、查资料:(1)二氧化碳气体能澄清石灰水变浑浊(2) 二氧化碳气体溶解能力随温度升高减小,随压强增大而增大,反之亦然。

2、实验探究:将汽水中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如图现象:导管口产生气泡,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结论:汽水中的气体为CO2,假设成立.3、分析讨论:(1) 打开汽水瓶后,瓶内压强减小,二氧化碳的溶解能力下降,故会有汽泡产生.(2) 喝汽水后会打嗝,说明温度升高,二氧化碳的溶解能力下降,故喝汽水后,汽水在人肚里受热,产生二氧化碳气体,使人感觉到清凉怡神之感,暑意顿消,精神为之一振。

活动总结:通过喝汽水后体内产生的现象,让学生大胆提出问题与假设,培养了学生观察思维能力.通过开展对汽水中气体成分以及汽水为什么可消暑等问题的探究,培养了学生的探究实践能力,激发了学生从生活中去学习化学知识的热情。

第二课水壶里的水垢主讲教师:方建军活动目的:探究水垢形成的主要原因及水垢的主要成分.水垢在生产、生活中可能造成的危害,了解除水垢的简易方法,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学习化学知识,并将化学知识应用于生产生活之中,培养探究精神和实践能力。

活动准备:学生从家里带来一些水垢或有水垢的保温瓶,实验室准备如下仪器用品:试管、带胶塞的导气管,酒精灯、铁架台(带铁夹)活动过程:一、学生观察水垢,发现水垢较硬,不溶于水等二、提出问题(1)水壶里的水垢是怎样形成的?水垢的主要成分是什么?(2)水垢对生产生活会产生什么影响?如何除去水垢?三、提出假设:(教师辅导或查阅相关书籍)(1)水垢的形成可能是水中溶解的某些物质在加热时产生了不溶物。

生活中的化学教案

生活中的化学教案

生活中的化学教学目的1、让每一个学生以轻松开心的心情去相识多姿多彩与人类休戚相关的化学,主动探究化学改变的奇妙。

2、让学生在熟识的生活情景中感受化学的重要性。

3、让学生有更多时机主动体验探究过程教学重点:可以娴熟地将生活中的情景与化学学问联络起来教学难点:怎样将熟识的生活情景与化学学问联络起来教学过程:(引言)在前一段时间,我们的化学课主要是讲题,可能我们大家都已经累了,今日我将上一节特殊好玩与以往不同的化学课。

大家细致看好了。

一、鸡蛋跳舞(演示)将生的簇新鸡蛋放在盛有稀HCl的烧杯中,视察鸡蛋的运动。

(提问)为什么鸡蛋会有这样的运动状态,先由学生探讨,然后(讲解)鸡蛋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将它入稀HCl中会和其反响生成CO2,大量的气泡附着在鸡蛋的外表,产生了一个向上的浮力,鸡蛋向上运动,然后释放出了CO2,鸡蛋受到的浮力减小,接着又下沉,又反响生成CO2又上浮,这样往反运动,使我们看到了跳舞的鸡蛋。

二、捉迷藏(演示)将用酚酞画的小猫的滤纸放在盛有浓氨水瓶品上方视察,然后放在盛有HCl的瓶口上方视察。

由学生分组探讨,并派代表说明出现以上现象的缘由。

(总结)将画有小猫的滤纸上出现了一只小猫,缘由是氨水显碱性,碱遇酚酞变红色,接着放在盛有盛有浓HCl的瓶口上方,红色的小猫又消逝,缘由是盐酸挥发出的盐酸小液滴与氨水发生中和反响使滤纸不再显碱性而显中性至酸性,酸遇石蕊不变色,所以会出现刚刚我们大家看到的奇妙现象。

(过滤):刚刚我给大家做的魔术有没有意思?它们是依据什么学问变的?答:化学学问,对,因此,我们必需努力学习化学学问可以揭开很多魔术的神奇面纱,其实,我们学好化学学问会有很多用途,比方,化学武器,生活用品,装修材料,建筑业上都会与我们的化学学问亲密相关;验证某些广告为伪科学,也可以进展打假,下面,我们就开场进展打假工作,(在此处,教师因没带火柴而用玻璃棒将酒精灯点燃,激发学生学习的爱好,并告知他们要想知道其中的奇妙就盼望你们更努力地学习化学学问)1、纯毛毛线与化纤毛线的鉴别先由学生探讨,最终教师赐予总结(1)燃烧时发出的味道(2)燃烧产物2、黄金与黄铜的鉴别(1)稀HCl或稀H2SO4(2)参加某些盐(3)称等质量等体积算密度(4)灼烧(5)比拟硬度(6)参加金属单质(7)测溶点等3、聚乙烯与聚氯乙烯的鉴别(1)燃烧时发生它的味道(2)燃烧产物4、酒精与醋酸的鉴别(1)闻气味(2)加石蕊试液(3)参加某些金属(4)碳酸盐(总结)我想通过这节课大家已充分意识到学习化学的重要性,盼望在今后的这段时间里可以更加努力地学习化学学问,信任化学学问能为实现人类更奇妙的将来将接着发挥它的重大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活中的化学
教学目的
1、让每一个学生以轻松愉快的心情去认识多姿多彩与人类息息相关的化学,积极探究化学变化的奥秘。

2、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景中感受化学的重要性。

3、让学生有更多机会主动体验探究过程
教学重点:
能够熟练地将生活中的情景与化学知识联系起来
教学难点:
怎样将熟悉的生活情景与化学知识联系起来
教学过程:
(引言)在前一段时间,我们的化学课主要是讲题,可能我们大家都已经累了,今天我将上一节特别有趣与以往不同的化学课。

大家仔细看好了。

一、鸡蛋跳舞
(演示)将生的新鲜鸡蛋放在盛有稀HCl的烧杯中,观察鸡蛋的运动。

(提问)为什么鸡蛋会有这样的运动状态,先由学生讨论,然后(讲解)鸡蛋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将它入稀HCl中会和其反应生成CO2,大量的气泡附着在鸡蛋的表面,产生了一个向上的浮力,鸡蛋向上运动,然后释放出了CO2,鸡蛋受到的浮力减小,接着又下沉,
又反应生成CO2又上浮,这样往反运动,使我们看到了跳舞的鸡蛋。

二、捉迷藏
(演示)将用酚酞画的小猫的滤纸放在盛有浓氨水瓶品上方观察,然后放在盛有HCl的瓶口上方观察。

由学生分组讨论,并派代表说明出现以上现象的原因。

(总结)将画有小猫的滤纸上出现了一只小猫,原因是氨水显碱性,碱遇酚酞变红色,接着放在盛有盛有浓HCl的瓶口上方,红色的小猫又消失,原因是盐酸挥发出的盐酸小液滴与氨水发生中和反应使滤纸不再显碱性而显中性至酸性,酸遇石蕊不变色,所以会出现刚才我们大家看到的美妙现象。

(过滤):刚才我给大家做的魔术有没有意思?它们是根据什么知识变的?答:化学知识,对,因此,我们必须努力学习化学知识可以揭开许多魔术的神秘面纱,其实,我们学好化学知识会有很多用处,比如,化学武器,生活用品,装修材料,建筑业上都会与我们的化学知识密切相关;验证某些广告为伪科学,也可以进行打假,下面,我们就开始进行打假工作,(在此处,老师因没带火柴而用玻璃棒将酒精灯点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并告诉他们要想知道其中的奥秘就希望你们更努力地学习化学知识)
1、纯毛毛线与化纤毛线的鉴别先由学生讨论,最后教师给予总结
(1)燃烧时发出的味道(2)燃烧产物
2、黄金与黄铜的鉴别
(1)稀HCl或稀H2SO4(2)加入某些盐(3)称等质量等体积算密度(4)灼烧(5)比较硬度(6)加入金属单质(7)测溶点等
3、聚乙烯与聚氯乙烯的鉴别
(1)燃烧时发生它的味道(2)燃烧产物
4、酒精与醋酸的鉴别
(1)闻气味(2)加石蕊试液(3)加入某些金属(4)碳酸盐
(总结)我想通过这节课大家已充分意识到学习化学的重要性,希望在今后的这段时间里能够更加努力地学习化学知识,相信化学知识能为实现人类更美好的未来将继续发挥它的重大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