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共振基本原理及读片
MRI基本原理及读片
MRI基本原理及读片MRI(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是一种利用核磁共振原理来获取人体内部组织器官影像的医学影像技术。
MRI的基本原理是利用氢原子在强磁场里的自旋共振现象。
人体组织中的氢原子核具有自旋,当置于强磁场中时,氢核的自旋朝向会与磁场方向保持平行或相反。
施加一个特定的脉冲磁场,可以使氢核自旋发生共振,这时氢核会从低能级跃迁到高能级,并放出能量。
MRI设备会通过感应线圈产生一系列电流脉冲,这些脉冲可以生成有特定频率和角度的磁场。
当这些脉冲磁场作用于患者身上时,会使得氢核自旋共振,并发射出信号。
这些信号通过感应线圈采集,并通过计算机进行处理,最终形成人体内部的影像。
MRI影像的读片过程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图像质量评估:读片前首先需要评估图像质量,包括图像的清晰度、对比度和噪声水平等。
如果图像质量不佳,可能需要重新进行扫描。
2.基本解剖结构识别:读片人员需要熟悉人体解剖结构,对不同组织器官、血管和神经进行识别。
这需要对人体解剖学有较好的了解,以便准确地识别各个结构。
3.病理改变的观察:在识别基本解剖结构的基础上,读片人员还需要观察和识别患者身体内部是否存在异常的病理改变,如肿瘤、炎症、损伤等。
通过比较患者的影像与正常图像或其他病例的影像,可以帮助确定病例是否存在异常。
4.总结分析:读片人员需要将所观察到的病理改变进行总结和分析,包括病变的部位、大小、类型等。
他们还需要判断这些病变对患者的健康状况有何影响,并提出治疗建议。
在进行MRI读片时,除了以上步骤外,读片人员还可能会使用一些辅助工具,如注释软件、对比增强剂等,以帮助他们更准确地诊断和分析病例。
总的来说,MRI的基本原理是通过利用核磁共振现象来获取人体内部组织器官的影像。
MRI的读片过程需要对解剖结构和病理改变进行识别和分析,以帮助判断患者的疾病状况,并提出相应的治疗建议。
MRI磁共振成像基本原理及读片
MRI磁共振成像基本原理及读片MRI(磁共振成像)是一种医学影像技术,利用磁共振原理来获得身体内部的高分辨率图像。
本文将详细介绍MRI的基本原理及读片过程。
一、MRI的基本原理1.磁共振现象:MRI利用磁共振现象来获得图像。
人体组织主要由氢原子构成,而氢原子含有一个质子,质子带有正电荷。
在强磁场的作用下,质子将朝向磁场的方向旋转。
质子的旋转频率与外部磁场的强度成正比。
2.弹性波:磁共振装置内的一套辅助磁场可以加入特定的辅助磁场,这些辅助磁场将会给氢原子的原子核一个脉冲的影响,并造成它们间接或直接在周围的分子上加入一个特定的力,这个力的效应可以用声音形容,并且它的效应在短时间之内会消失。
3.回弹:当辅助磁场停止作用时,氢原子的原子核会回到基本对齐的状态。
在这个过程中,它们会向周围发出信号,被称为MR信号或回声。
回声信号会被感应线圈捕获并送到计算机中进行处理和图像重建。
4.信号解析:计算机将回声信号解析为图像。
这里有几种常用的重建方法,包括傅立叶变换、快速傅立叶变换和回声信号积分。
二、MRI读片过程1.图像质量评估:在开始读片之前,需要对图像质量进行评估。
评估因素包括图像分辨率、对比度、噪声、伪影等。
图像质量好与否对于正确认识病灶和提供准确诊断至关重要。
2.解剖结构分析:先观察解剖结构,包括脑、脊髓、血管、骨骼等。
通过比较对称性、大小、形态等,可以初步判断是否存在异常。
3.病灶检测与定位:在观察解剖结构的基础上,进行病灶的检测与定位。
常见的病灶包括肿瘤、脑梗死、脑出血等。
通过对信号强度、位置、边界特征等进行分析,可以初步判断病灶的类型和范围。
4.强度与序列分析:MRI图像的信号强度与脉冲序列有关。
不同的脉冲序列可以提供不同的对比度和重建方式。
通过比较不同脉冲序列的信号强度变化,可以更好地分析病灶的性质,并提供更准确的诊断依据。
5.影像报告编写:根据对图像的分析和判断,编写MRI影像报告。
报告通常包括病人基本信息、病灶的位置、大小、特征、诊断意见等。
磁共振基本原理及读片课件
腰椎间盘突出
磁共振成像能够视察腰椎间盘突 出的程度、位置以及对脊髓和神 经根的压迫情况,有助于诊断腰
椎间盘突出并指点手术方案。
脊柱肿瘤
磁共振成像能够发现脊柱肿瘤的 位置、大小、与周围组织的毗邻 关系以及是否有转移灶,有助于 诊断脊柱肿瘤并制定手术和放化
疗方案。
骨关节疾病
骨肿瘤
磁共振成像能够视察骨肿瘤的位置、大小、形态以及与周围组织 的毗邻关系,有助于诊断骨肿瘤的性质和制定手术方案。
功能成像
除了传统的形态学成像外,磁共振功能成像技术不断发展,能够提供更多关于器官和组织 功能的信息,有助于深入了解疾病的产生和发展机制。
分子成像
分子成像是未来磁共振技术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能够从分子水平上揭示疾病的本质和过 程,为疾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新的手段。
THANKS
感谢观看
,但仍需要在检查前告知医生,并遵循医生的建议。
03
潜伏风险
虽然磁共振检查相对安全,但仍存在一些潜伏的风险,如磁场对磁性物
质的吸引力、对心脏起搏器的影响等,因此在检查前需要进行充分评估
和准备。
磁共振技术的未来发展
高场强磁共振
随着技术的进步,高场强磁共振设备逐渐应用于临床,能够提供更高分辨率和更准确的图 像,有助于疾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
关节炎
磁共振成像能够视察关节软骨的损伤、炎症以及关节腔积液等情况 ,有助于诊断关节炎并指点治疗方案。
肌肉和软组织疾病
磁共振成像能够视察肌肉和软组织的炎症、损伤以及肿瘤等病变, 有助于诊断肌肉和软组织疾病并指点治疗方案。
04
磁共振新技术与应用
功能成像
功能成像是一种利用磁共振技术来视察活体器官或组织的功 能活动的技术。
核磁共振MRI基本原理及读片
核磁共振MRI基本原理及读片核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是一种医学影像技术,利用核磁共振现象对人体组织进行成像和诊断的方法。
它不需要使用X射线,因此可以避免X射线造成的辐射损害。
下面将介绍MRI的基本原理和读片方法。
MRI的基本原理MRI的基本原理是基于核磁共振现象,核磁共振是指原子核在一定条件下被外加强磁场激发并回到基态时放射出的能量。
人体组织中的氢原子核是MRI常用的成像核素。
在一个强磁场的作用下,氢原子核的自旋会朝向磁场方向,但不是完全朝向,而是有一定的偏差角度。
在外加的射频脉冲作用下,氢原子核会从其原有的自旋状态受到扰动,然后重新返回到基态,放射出能量。
这些能量会被接收线圈捕捉到,并转化为图像。
MRI的读片方法对于一张MRI图像,医生需要综合考虑信号强度、形态和局部解剖结构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
以下是MRI读片的一般方法:1.T1加权图像和T2加权图像的对比:T1加权图像和T2加权图像这两种常用的MRI序列相互对照,可以更好地观察组织的对比度和解剖特征。
T1加权图像对脂类物质高亮,T2加权图像对液体高亮。
2.脏器解剖结构的识别:根据不同的MRI序列,医生可以辨识各种脏器的位置和形态。
脑部MRI常见在T1加权图像上显示灰白质分界清晰,T2加权图像上显示脑脊液。
3.病变的识别:医生需要查找MRI图像上的异常信号,如肿瘤、炎症、梗死等病变。
病变通常表现为信号异常区域,这些区域可以在T1加权图像和T2加权图像中显示不同的强度和形态。
4.扫描的范围和层数:为了获得全面的信息,医生需要了解MRI扫描的范围和层数。
常见的MRI扫描范围包括头颅、颈椎、胸部、腹部、骨盆等,每个范围可以有多个层面的切片。
5.功能性MRI:功能性MRI(fMRI)可以用来研究脑部的功能活动。
在进行fMRI分析时,医生需要关注激活的脑区和激活强度,以及与特定任务相关的激活模式。
总之,核磁共振MRI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医学影像学检查方法,可以提供更详细和准确的成像信息。
《MRI读片基础》课件
操作人员培训: 需要经过专业 培训,掌握操 作技能和安全
知识
患者安全:确 保患者在检查 过程中的安全, 避免不适反应
和伤害
多参数成像:可以获取多种 参数,如T1、T2、PD等
无辐射损伤:对人体无辐射 损伤,适合孕妇和儿童
软组织对比度高:能够清晰 地显示软组织结构
空间分辨率高:能够清晰地 显示解剖结构细节
号增强
炎症病变在 MRI上表现为 边缘模糊、不
规则
炎症病变在 MRI上表现为 增强效应,增 强程度与炎症
程度有关
炎症病变在 MRI上表现为 增强效应,增 强程度与炎症
部位有关
动脉粥样硬化: 血管壁增厚,管 腔狭窄
静脉血栓形成: 血管内血栓形成, 血流受阻
血管畸形:血管形 态异常,如动脉瘤、 动静脉瘘等
死
血
瘤
水
病例6:脑外 伤
分享病例:介 绍一个典型的
MRI病例
讨论要点:分 析病例中的关 键信息和诊断
要点
互动交流:邀 请听众提问和 分享自己的看
法
总结与建议: 总结讨论内容, 提出对MRI读 片的建议和注
意事项
感谢您的观看
汇报人:PPT
常见病变的MRI表 现
肿瘤类型:包 括良性和恶性
肿瘤
肿瘤位置:常 见于脑、脊髓、 肝脏、肾脏等
部位
肿瘤表现:MRI 上表现为信号 异常,边界不 清,增强扫描
后信号增强
诊断意义:MRI 是诊断肿瘤的 重要手段,有 助于确定肿瘤 的性质、位置、
大小和范围
炎症病变在 MRI上表现为 T1WI和T2WI信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原理:利用人体内的氢原子核在磁场 中受到射频脉冲激发后产生磁共振信 号,通过接收和处理这些信号来重建 人体内部组织图像
磁共振基本原理及读片
磁共振检查注意事
05
项
检查前准备
告知医生病史和用药情况
穿着舒适宽松的衣服
去除金属饰品和电子设备
配合医生进行必要的准备
检查中配合
保持静止不动: 在检查过程中, 需要保持静止 不动,不要随
意移动身体
不要佩戴金属 饰品:金属饰 品可能会影响 磁共振成像质
磁共振应用范围
神经系统疾病诊断
心血管系统疾病诊断
骨关节系统疾病诊断 腹部及盆腔疾病诊断
03
磁共振读片方法
读片步骤
观察图像:首先观察图像的整体情况,包括图像的清晰度、对比度等。 寻找异常:在图像中寻找异常信号或异常结构,例如肿瘤、炎症等。 分析异常:对异常信号或结构进行分析,包括大小、形态、边缘、信号强度等。 诊断结论:根据分析结果,给出诊断结论,包括疾病类型、严重程度等。
单击添加标题
熟悉解剖结构:熟悉人体各部位的解剖结构,包括骨骼、 肌肉、血管等,以便更好地识别图像中的异常表现。
单击添加标题
观察图像特征:注意观察图像中的异常表现,如信号强度、 分布范围、形态等,以便准确判断病变的性质和范围。
单击添加标题
结合临床病史:结合患者的临床病史和症状,对图像进行 分析,以便更准确地诊断疾病。
读片技巧
掌握基本原理: 了解磁共振成 像的基本原理 和图像特点, 为读片打下基
础。
观察图像特征: 注意观察图像 的细节和特征, 如病灶的大小、 形态、边缘、 信号强度等, 以确定病灶的 性质和范围。
结合临床病史: 结合患者的临 床病史和临床 表现,对图像 进行综合分析, 以提高诊断的 准确性和可靠
YOUR LOGO
磁共振基本原理及读片PPT
组织结构变化
观察组织结构的变化,如 肿瘤的浸润、扩散和转移 等。
血流动力学改变
分析血流动力学参数,如 血流速度、血流量和血管 通透性等,以判断病变的 性质和程度。
功能代谢变化
利用磁共振波谱分析等方 法,检测组织的功能代谢 变化,如能量代谢、氧化 还原状态等。
多模态影像融合分析
融合方法
将磁共振图像与其他影像学检查 (如CT、超声等)进行融合,以
共振信号
共振信号是磁共振成像的基础,当射频脉冲停止后,原子核 会释放出共振信号,通过接收这些信号,可以获得物体的内 部结构信息。
磁共振成像原理
磁共振成像
磁共振成像是一种基于磁共振现象的医学影像技术,通过外加磁场和射频脉冲使 人体内的氢原子核发生能级跃迁,然后接收这些原子核返回的共振信号并重建图 像。
磁共振检查技术
常规磁共振检查
01
02
03
原理
利用强磁场和射频脉冲使 人体组织中的氢原子核发 生共振,通过测量共振信 号来获取图像。
应用
主要用于检测病变、肿瘤 、炎症等。
优势
无电离辐射,对软组织分 辨率高。
功能磁共振成像
原理
利用磁场变化检测血流动力学反 应,反映器官或组织的生理功能
。
应用
主要用于脑功能研究、肿瘤诊断等 。
详细描述
磁共振成像技术能够清晰地显示人体解剖结构,包括脑组织、脊髓、肌肉、骨 骼等,为医生提供丰富的诊断信息。在读片过程中,医生需要熟悉各组织器官 的正常形态和位置,以便准确判断是否存在异常。
病理征象分析
总结词
病理征象是疾病在磁共振图像上的表现,通过分析这些征象可以推断病变的性质和程度 。
详细描述
扩散加权成像(DWI)有助于评估肿 瘤的恶性程度和预后。
核磁共振MRI-基本原理及读片PPT
内源性PWI称血氧水平依赖法(BOLD)简单原 理
神经元兴 奋区兴奋 性
兴奋区静脉血 中氧和血红蛋 白相对
去氧血红蛋 白相对
去氧血红蛋白 的顺磁作用, 可使T2*信号
神经元兴奋区 信号相对
由于去氧血 红蛋白的减 少
外源性灌注加权成像PWI:用超快速MR扫描技术, 进行造影剂跟踪,显示造影剂首次通过的组织血流灌 注情况并依需要作延迟增强(常用于脑、心肌的检查)
造影剂入血行——病变组织间隙—— 与病变组织大 分子结合——T1驰豫接近脂肪或Larmor频率———T1 缩短——强化(白),(称间接增强)
影响因素:病变区的血流;灌注;血脑屏障。与血液 内的药浓度不绝对成正比,达一定浓度后不起作用。
特殊检查:
血管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Angiography MRA)利用流动的血液进行血流的直接成像
脑弥散加权成像(DWI)是使用一对大小相 等、方向相反的扩散敏感梯度场。该梯度场对 静止组织作用的总和为零,但水分子在不断扩 散,受该梯度场影响而产生相位变化。梗死区 域水含量增加,其早期细胞毒性水肿使水分子 扩散下降,而在产生T2信号改变之前,在DWI 显示出早期的脑梗死。
T2加权像无 异常
右侧急性轻瘫,症状4小时
梯度场和射频场:前者用于空间编码和选层,后者施 加特定频率的射频脉冲,使之形成磁共振现象
信号接收装置:各种线圈
计算机系统:完成信号采集、传输、图像重建、后处 理等
磁共振成像的过程
人体内的H核子可看作
是自旋状态下的小星球。
自然状态下, H核进动 杂乱无章,磁性相互抵消
进入静磁场后,H核磁矩发生规律性排列(正负方向),正负方向的磁矢量相互 抵消后,少数正向排列(低能态)的H核合成总磁化矢量M,即为MR信号基础
MRI磁共振成像基本原理及读片
MRI磁共振成像基本原理及读片MRI(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磁共振成像是一种基于核磁共振理论的非侵入性医学成像技术。
其基本原理是通过对被检物体中的原子核进行特定的激发和检测,获取图像信息。
本文将对MRI磁共振成像的基本原理及读片过程进行阐述。
MRI磁共振成像的基本原理是基于核磁共振现象。
物质中的原子核具有自旋,而核的自旋方向在强磁场作用下会取向。
当外加射频脉冲与核自旋共振频率相同时,原子核会吸收能量并发生共振。
在这种共振状态下,外加射频脉冲的能量会被尽量多地吸收并转化为热能,同时又会通过散射或退相干等方式传出。
磁共振成像的过程可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建立磁场:首先,需要建立一个强磁场,常用的磁场强度为1.5T 或3.0T,也有更高的磁场强度。
强磁场能够使样品中的原子核在空间中取向,形成一种差别。
2.加入梯度场:在磁场中加入梯度场,使得梯度磁场在空间中具有不同强度,使得物质对不同磁场梯度具有不同的响应。
通过改变梯度场的强度和方向,可以实现对不同切片位置的成像。
3.激发和检测:通过向样品中加入射频脉冲,使得样品中的核自旋转动,进入共振状态。
在这个过程中,样品吸收能量并发生变化,可以通过检测信号的变化来获取有关样品的信息。
4.重建图像:对得到的信号进行处理和分析,通过一系列的算法重建出图像。
常见的图像重建方法包括傅里叶变换和反投影算法等。
尽管MRI磁共振成像的原理较为复杂,但其优点在于其对软组织有较好的对比度,能够提供高分辨率的图像,并且不需要使用放射性物质作为对比剂。
因此,在医学领域广泛应用于各种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过程中。
在读片过程中,医生需要综合考虑各个结构的位置、形态、信号强度以及对比度等因素,进行分析和判断。
以下是MRI磁共振成像中常见图像特征的解读:1.影像灰度:MRI图像中不同结构的灰度值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局部组织的磁化率和T1和T2松弛时间等。
因此,医生需要根据结构的相对灰度值来进行分析和判断。
磁共振基本原理和读片课件
主要内容
医学影像学概况及磁共振技术的发展 简要介绍磁共振成像基本原理及概念 磁共振检查方法及临床应用 磁共振成像的主要优点及限度 如何阅读磁共振图像 影像学检查常见名词概念 读片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水成像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胆道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 )MRCP 不使用造影剂,利用 胆汁(水)进行成像。用于胆道梗阻检查。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Communication System, PACS)
影像科管理、quality control,QC、quality assurance,QA.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全新的医学影像学在医学领域的应用包括:
★ 影像诊断学:X线、CT、DSA、MRI、US、 ECT等。
进入静磁场后,H核磁矩发生规律性排列(正负方向),正负方向的磁矢量相互 抵消后,少数正向排列(低能态)的H核合成总磁化矢量M,即为MR信号基础
z M
x
按照单一核子 进动原理,质子 群在静磁场中 y 形成的宏观磁 化矢量M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特殊检查:
血管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Angiography MRA)利用流动的血液进行血流的直接成像
可用于动脉或静脉的检查,若同时使用造影剂,称 增强血管成像(CE-MRA)。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神经元兴奋区 信号相对
由于去氧血 红蛋白的减 少
外源性灌注加权成像PWI:用超快速MR扫描技术,进
行造影剂跟踪,显示造影剂首次通过的组织血流灌注 情况并依需要作延迟增强(常用于脑、心肌的检查) 弥散加权成像DWI:是以MR流动效应为基础的成像
磁共振发展史
时间
发生事件
作者或公司
1946 1971 1973 1974 1976 1977 1980 2003
发现磁共振现象 Bloch Purcell 发现肿瘤的T1、T2时间长 Damadian 做出两个充水试管MR图像 Lauterbur 活鼠的MR图像 Lauterbur等 人体胸部的MR图像 Damadian 初期的全身MR图像 Mallard 磁共振装置商品化 诺贝尔奖金 Lauterbur Mansfierd
1、灌注加权成像(Perfusion-Weighted Imaging) PWI
包括外源性和内源性。 2、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Weighted Imaging)DWI 3、MR波谱分析(Magnetic Resonancespectroscopy)MRS
内源性PWI称血氧水平依赖法(BOLD)简单原理
作的图像的后处理技术之一
பைடு நூலகம்
MRI三维重建
MR电影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cine MRC ):
对运动的脏器实施快速成像。采集脏器运动中的不
同时段(时相)的“静态”图像,再利用计算机技
术快速、连续显示。例如:关节、心脏等。
正常心脏电影(静态图)
功能MR成像(fMRI):从范围上有
方法。与MRA不同的是:MRA观察的是宏观的血流现象,
而DWI观察的是微观的水分子流动扩散现象
脑发生缺血时,PWI先有异常,出在6小时内(超急期), 此时溶栓治疗, 疗效最佳;若出现DWI异常时,则易出血; 若T2WI出现病灶时,则为不可逆的。 PWI-DWI-T2WI
脑弥散加权成像(DWI)是使用一对大小相 等、方向相反的扩散敏感梯度场。该梯度场对 静止组织作用的总和为零,但水分子在不断扩
理解弥散成像的原理
细胞毒性水肿时,较多的细胞外 细胞正常,水分子游动自由。 液进入细胞内,使细胞内、外水 分子游动缓慢
水 分 子
细
胞
DTI 的 物 理
本征矢量
本征值
神经束对MR机的三个轴(X,Y,Z,)的关系形成其在 MR成像中的方向性,并导致与方向有关的弥散测 量(各向异性)
3-D弥散呈椭圆形,三个本征矢 量代表其弥散方向,本征值确定 其形态
MR检查方法
普通检查:采用不同脉冲序列、不同方位,对 病变部位进行扫描(包括脂肪或水抑制)。
FS
FLAIR(Fluid Attenuated Inversion Recovery)
抑制水的重度T2加权像,也称黑水技术。即抑制 自由水,如脑脊液,对邻近脑脊液病变的显示更 有利。
增强检查:静脉内注射造影剂进行扫描,用 于鉴别诊断等。MR所用造影剂与CT的造影剂不
MR心肌灌注成像
造影剂首次通过相 造影剂延迟增强相
诊断 1、正常的心肌 2、缺血的心肌 3、心肌梗死后心肌存活状况(顿抑心肌及冬眠心肌) 4、死亡心肌
心肌缺血发现的敏感性和特异性:MR灌注成像: 敏感性92%-94%,特异性87%-96%。ECT:敏感 性65%,特异性82%
磁共振波谱(MRS):研究人体能量代谢病生理改变。通过 显示组织生化学波谱,发现病变,这种生化代谢异常更早于病理 形态学异常。MRI + MRS = 诊断 ,更敏感、更早期、更特异
(2)90度脉冲
(3)脉冲停止后
( 3 )-( 5 )该过程称
弛 豫 (relaxation) , 即 Z 将能量( MR 信号)释放 出 来 。 整个弛豫过程实 际上是磁化矢量在横轴 上缩短( 横 向 或 T2弛豫 ),和纵轴上延长( 纵 Y Y 向 或 T1弛豫)。而人体 各类组织均有特定T1 、 X X (4)停止后一定时间 (5)恢复到平衡状态 T2值,这些值之间的差 异形成信号对比
严重不合作者,精神病,危重病人,幽闭恐怖症
怎样阅读常规检查的MR图像
1、熟悉图像上的常用标记:姓名、年龄、日期、左右、层厚以 及增强的标记等 2、仔细观察每一帧图像,目的在于发现疾病或异常的征象 3、当发现病变后,应看其病变在T1加权、T2加权上的信号特
水成像
胆道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 )MRCP 不使用造影剂,利用胆
汁(水)进行成像。用于胆道梗阻检查。
尿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Urography)MRU 不
使用造影剂,利用尿液进行成像。
硬膜囊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Myelography)
影响因素:病变区的血流;灌注;血脑屏障。与血液
内的药浓度不绝对成正比,达一定浓度后不起作用。
特殊检查:
血管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Angiography
MRA)利用流动的血液进行血流的直接成像
可用于动脉或静脉的检查,若同时使用造影剂,
称增强血管成像(CE-MRA)。
血管成像用于血管畸形、动脉瘤、血管狭窄或闭 塞。但目前仍不能代替DSA。 特点:简便、无创伤
MR检查的限度及存在的问题
某些病变定性困难 MR成像仍相对较长(主要是限于信号采集) 运动伪影 某些部位的血管成像尚需DSA、如冠脉,某些血管
性病变术前的金标准仍借助DSA
引进和检查费用相对昂贵 禁忌症:带心脏起搏器、胰岛素泵、体内金属
假肢、眼球内金属异物,颅内动脉瘤银夹术后 时间较短者
B0
Z MZ Y X
Z
Y MXY
X
A
在这一过程中,产生能量
B
A:施加90度RF脉冲前的磁化矢量Mz B:施加90度RF脉冲后的磁化矢量 Mxy. 并以Larmor频率横向施进 C:90度脉冲对磁化矢量的作用。即M以 螺旋运动的形式倾倒到横向平面 C
Z
Z
90度
Z
Y X
Y B0 X
(1)静磁场中
Y
X
MR成像基本原理
实现人体磁共振成像的条件:
人体内氢原子核作为磁共振中的靶子,它是人体内最 多的物质。H核只含一个质子不含中子,最不稳定, 最易受外加磁场的影响而发生磁共振现象 有一个稳定的静磁场(磁体):常导型、永磁型、超 导型。0.15-3.0T 梯度场和射频场:前者用于空间编码和选层,后者施 加特定频率的射频脉冲,使之形成磁共振现象 信号接收装置:各种线圈 计算机系统:完成信号采集、传输、图像重建、后处 理等
(T2)弛豫特征的扫描参数采集图像………
加权或称权重,有侧重、为主的意思 ● 因为人体各种组织如肌肉、脂肪、体液等,各自都具有不同的T1和T2弛豫 时间值,所以形成的信号强度各异,因此可得到黑白不同灰度的图像
磁共振常规检查图像的特点
层面成像、成像参数多、任意多方位直接成像、血管流空效应
人 体 不 同 组 织 的 MR 信 号 特 点
无射线、成像参数多、直接多方位成像 不使用造影剂可进行血管或流体成像,无创性 脑、脊髓、椎间盘检查中具有其他任何影象检查
不能取代的优势
骨关节系统显示病变敏感,软骨及软组织分辨好
MR的生理、功能成像突破了影象学以大体病理形
为诊断依据的传统模式
数据重建技术做三维立体重建或仿真内窥镜显示
Z
纵向弛豫或称 自旋-晶格弛 豫 (T1弛豫)
横向弛豫或 称自旋自旋 弛豫 (T2弛豫)
● 人体——进入磁场——磁化——施加射频脉冲、H核磁矩发生90。偏转,产
生能量——射频脉冲停止、弛豫过程开始,释放所产生的能量(形成MR信 号)——信号接收系统——计算机系统
● 在弛豫过程中,即释放能量(形成MR信号),涉及到2个时间常数:纵向
同,除不是碘剂不存在过敏之外,其作用的原
理也不同。
CT造影剂 (碘制剂)
血管丰富程度 血流灌注如何 血液内碘浓度高低 血脑屏障完整与否
直接提高 病变区X线衰减值 (称直接增强)
MR造影剂 (顺磁性物质)是改变病变部位磁环境,
缩短H质子的T1、T2弛豫 (但T2的缩短不如T1明显) 造影剂入血行——病变组织间隙—— 与病变组织大 分子结合——T1驰豫接近脂肪或Larmor频率———T1缩 短——强化(白),(称间接增强)
源于弥散方向性 的张量(ADC’)
本征值 三个本征矢 量的矩阵
弓形纤维的神经束图
弓形纤维
短联合纤维束
胼胝体的神经束图
a
冠状面 (与彩色 编码的FA 图融合)
横断面
矢状面
多神经束的神经束图
胼胝体
上纵束
下纵束
皮质脊髓 束 矢状面 横断面
各神经束可随意标示为各种不同颜色
脑膜上皮型脑膜瘤
何神经束受犯? 良性脑膜瘤瘤? 较大量瘤细胞浸润?
MRS是一种化学位移技术。
均匀磁场中,同种元素的同 一种原子由于其化学结构差 异,拉莫尔频率也不相同, 这种频率差异称化学位移 MRS实际是某种原子的化 学位移分布图。横轴:化学 位移,纵轴:各种具有不同 化学位移原子的相对含量
MR全身一次成像
磁 共 振 成 像 主 要 优 点 与 限 度
MR检查的主要优点
弛豫时间常数—T1;横向弛豫时间常数—T2 ● 加权(weighted )的概念:MR成像过程中,T1、T2弛豫二者同时存在, 只是在某一时间内所占的比重不同。如果选择突出纵向(T1)弛豫特征的 扫描参数(脉冲重复时间和回波时间,以毫秒计)用来采集图像,即可得 到以 T1弛豫为主的图像,当然其中仍有少量T2弛豫成分,因是以T1 弛豫 为主,故称为T1加权像(weighted Imaging WI)。如果选择突出横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