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说》文章内容理解与赏析(选择题解析)
马说阅读答案
马说阅读答案马说阅读答案在日常学习和工作生活中,许多人都需要跟阅读答案打交道,通过对照阅读答案可以有效检验我们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你知道什么样的阅读答案才算得上好阅读答案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马说阅读答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马说阅读答案1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呜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1.解释下面句中加粗的词。
(1)一食或尽粟一石__________(2)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________(3)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_________2.找出下列各句中的通假字,并写出它的本字和意义。
(1)才美不外见 ___通 ___含义:________(2)食之不能尽其材 _____通 ____ 含义:_________ ____通_____含义:__________(3)其真无马邪 _____通 ___含义:________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安求其能千里也?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归纳第1段文字的主要意思。
它在文章中起什么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找出全文的主旨句,说说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1.(1)有时(2)它,代千里马(3)等同,一样2.(1)见现显露(或表现)(2)材才才能食饲喂(3)邪耶吗,表疑问3.(1)喂马的人不懂得要根据它日行千里的本领来喂养它。
《马说》课文赏析
《马说》课文赏析
《马说》是唐代文学家韩愈的一篇著名散文,通过对马的描绘和思考,表达了作者对人才被埋没的痛惜与愤懑,以及对有识之士得不到赏识的悲哀和无奈。
以下是关于《马说》的详细赏析,主要从主题思想、艺术手法、语言特点、情感表达、思想内涵、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等方面进行阐述。
一、主题思想
《马说》的主题思想是表达作者对人才被埋没的痛惜与愤懑,以及对有识之士得不到赏识的悲哀和无奈。
作者通过对马的描绘和思考,隐喻人才的难得与被埋没,呼吁社会应该重视人才,给予他们应有的待遇和尊重。
二、艺术手法
1.象征手法:作者运用象征手法,通过对马的描绘和思考,隐喻人才的难得与被埋没。
这种手法使得文章寓意深刻,引人深思。
2.对比手法:作者在文中运用了对比手法,将马的优秀品质与人才的被埋没进行对比,突出了主题思想。
这种手法使得文章更加鲜明有力,增强了感染力。
3.排比手法:作者运用排比手法,通过一系列排比句式来表达对人才的赞美和渴望,增强了文章的节奏感和气势。
三、语言特点
1.生动形象:作者的语言生动形象,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形象的比喻,将马的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让读者更加深入地理解主题思想。
2.简练明快:作者的语言简练明快,不拖泥带水,表达了作者对人才被埋没的痛惜与愤懑之情。
四、情感表达
1.愤懑之情:作者在文中表达了自己对人才被埋没的愤懑之情,对社会的不公和现实的无奈。
这种情感表达使得文章充满力量,令人感动。
2.悲哀之情:作者对有识之士得不到赏识的悲哀和无奈之情也在文中得以体现,让读者感受到作者的悲天悯人。
马说原文翻译及阅读答案
马说原文翻译及阅读答案
《马说》是唐代文学家韩愈的一篇借物寓意的杂文,属论说文体,这篇文章以马为喻,谈的是人才问题,流露出作者愤世嫉俗之意与怀才不遇的感慨与愤懑之情。
表达了作者对封建统治者不能识别人才、不重用人才、埋没人才的强烈愤慨。
下面小编整理了马说的原文翻译及阅读答案,希望可以帮助大家!
1《马说》原文翻译世上先有伯乐,然后才有千里马。
千里马常有,但是伯乐不常有。
因此即使有名贵的马,只能辱没在马夫的手里,跟普通的马一同死在槽枥之间,不以千里马着称。
日行千里的马,吃一顿有时能吃尽一石粮食。
饲养马的人不懂得它有能日行千里的能力而像普通的马来喂养它。
这样的马,虽然有日行千里的才能,但吃不饱,力气不足,才能和品德就显现不出来。
想要和普通的马等同尚且不可能,怎幺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
驱使千里马不能按照正确的方法;喂养它,不能够充分发挥它的才能;听千里马嘶鸣,却不能懂得它的意思,只是握着马鞭站到它的跟前,说:”天下没有千里马!”唉,难道(这世上)是真的没有千里马吗?恐怕是真的不认识千里马吧!
1《马说》阅读及答案马说(韩愈)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故虽有名马,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
文言文《杂说四马说》原文及作品赏析
杂说四马说》原文及作品赏析【作品介绍】《马说》原为韩愈所作《杂说》的第四篇,大约作于贞元十一年至十六年间(795—800)。
文章表达了作者对统治者不能识别人才、摧残人才、埋没人才的强烈愤慨。
“说”是古代的一种议论文体,用以陈述作者对社会上某些问题的观点。
【原文】杂说四(马说)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故虽有名马,祇(zhǐ)辱于奴隶人之手,骈(pi án)死于槽(cáo)枥(l ì)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shí)或尽粟(sù)一石(多音字,做计量单位时读dàn)。
食(sì 通“饲”)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sì 通“饲”)也。
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shí)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xi àn),且欲与(yu)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sì)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yé)?其真不知马也!(选自《昌黎先生集·杂说》韩愈唐)或(韩愈文选)【注释】1 伯乐:孙阳。
春秋时人,擅长相(xi à ng)马(现指能够发现人才的人)。
2 祇辱于奴隶人之手:也只是在仆役的手下受到屈辱。
辱:这里指受屈辱而埋没才能。
祇:同“只”,只是。
3 骈(pi á n)死于槽(cá o)枥(l ì)之间:(和普通的马)一同死在槽枥间。
骈,两马并驾,引申为一起。
骈死:并列而死。
4 一石(dà n):重量单位, 一百二十市斤为一石。
三十斤为钧, 四钧为石。
——《汉书·律历志上》5 食:同“饲”,喂养。
6 故:因此。
7 故虽有名马:所以即使有名马故:所以。
虽:即使。
8 于:在。
9 奴隶人:古代也指仆役,这里指喂马的人。
10 槽枥:马厩。
初中文言文:《杂说四·马说》原文译文赏析
初中文言文:《杂说四·马说》原文译文赏析《杂说四·马说》唐代:韩愈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祗辱一作:只辱)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食马者通:饲)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译文】世上先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千里马经常有,但是伯乐不常有。
所以即使有名贵的马,仅仅辱没在仆役的手中,跟普通的马一同死在槽枥之间,不以千里马著称。
日行千里的马,吃一顿有时能吃完一石粮食。
喂马的人不知道它能日行千里而像普通的马一样来喂养它。
这样的马,虽然有日行千里的能力,但吃不饱,力气不足,才能和美德不能表现在外面。
想要和普通的马一样尚且做不到,怎么能够要求它(日行)千里呢?不按照驱使千里马的准确方法鞭打它,喂养它却不能竭尽它的才能,听千里马嘶鸣,却不能通晓它的意思,拿着鞭子面对它,说:“天下没有千里马!”唉,难道真的没有千里马吗?大概是真的不认识千里马吧!【注释】伯乐:孙阳。
春秋时人,擅长相(xiàng)马(现指能够发觉人才的人)。
千里马:原指善跑的骏马,可以日行千里。
现在常用来比喻人才;特指有才华的人。
而:表转折。
可是,但是。
故虽有名马:所以即使有名贵的马。
故:因此。
虽:即使。
名:名贵的。
祗辱于奴隶人之手:也只能在马夫的手里受到屈辱(或埋没)。
祗(zhǐ):仅仅。
奴隶人:古代也指仆役,这里指喂马的人。
辱:这里指受屈辱而埋没才能。
骈(pián)死于槽(cáo)枥(lì)之间:(和普通的马)一同死在马厩里。
骈,两马并驾。
骈死:并列而死。
于:在。
槽枥:喂牲口用的食器,引申为马厩。
不以千里称也:不因日行千里而。
部编版初中语文古诗文《马说》原文+注释+翻译+赏析+试题
马说体裁:文言文题文: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作者:名字:韩愈年代:唐代描述:韩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思想家,河阳(今河南省焦作孟州市)人,汉族。
祖籍河北昌黎,世称韩昌黎。
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
谥号“文”,又称韩文公。
他与柳宗元同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主张学习先秦两汉的散文语言,破骈为散,扩大文言文的表达功能。
宋代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作品都收在《昌黎先生集》里。
韩愈在思想上是中国“道统”观念的确立者,是尊儒反佛的里程碑式人物。
翻译:原文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译文:世上(先)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原文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译文:千里马经常有,但是伯乐不常有。
原文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译文:所以即使有名贵的马,只是辱没在仆役的手中,(跟普通的马)一同死在槽枥之间,不以千里马著称。
原文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译文:(日行)千里的马,吃一顿有时能吃完一石粮食。
原文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译文:喂马的人不知道它能(日行)千里而(像普通的马一样)来喂养它。
原文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译文:这样的马,虽然有(日行)千里的能力,但吃不饱,力气不足,才能和美德不能表现在外面。
想要和普通的马一样尚且做不到,怎么能够要求它(日行)千里呢?原文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译文:不按照(驱使千里马的)正确方法鞭打它,喂养它却不能竭尽它的才能,听千里马嘶鸣,却不能通晓它的意思,拿着鞭子面对它,说:“天下没有千里马!”原文呜呼!译文:唉!原文其真无马邪?译文:难道真的没有千里马吗?原文其真不知马也!译文:大概是真的不认识千里马吧!赏析:赏析一:创作背景《马说》写于韩愈初登仕途,不得志。
《马说》原文及翻译赏析
韩愈《马说》原文及翻译赏析原文: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翻译:世上先有伯乐,然后才有千里马。
千里马常有,但是伯乐不常有。
因此即使有名贵的马,只能辱没在马夫的手里,跟普通的马一同死在槽枥之间,不以千里马著称。
日行千里的马,吃一顿有时能吃尽一石粮食。
饲养马的人不懂得它有能日行千里的能力而像普通的马来喂养它。
这样的马,虽然有日行千里的才能,但吃不饱,力气不足,才能和品德就显现不出来。
想要和普通的马等同尚且不可能,怎么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驱使千里马不能按照正确的方法;喂养它,不能够充分发挥它的才能;听千里马嘶鸣,却不能懂得它的意思,只是握着马鞭站到它的跟前,说:"天下没有千里马!"唉,难道(这世上)是真的没有千里马吗?恐怕是真的不认识千里马吧。
赏析:《马说》是一篇说理文,但它似寓言而实非寓言,用比喻说理却并未把所持的论点正面说穿,更没有把个人意见强加给读者。
全篇几乎始终通过形象思维来描述千里马的遭遇,只摆出活生生的事实却省却了讲大道理的笔墨,这已经可以说是诗的写法了。
更巧妙的是作者利用了古汉语中不可缺少的虚词(语助词、感叹词和连接词),体现出一唱三叹的滋味和意境。
尽管读起来是一篇散文,但仔细品评,却俨然是一首发挥得淋漓尽致的抒情诗。
文章的第一句是大前提:“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可这个命题本身就不合逻辑。
因为物质决定意识,伯乐善相马的知识和经验,必须从自然界存在着的千里马身上取得,然后逐渐总结出来。
所以有人曾认为韩愈这句话是本末倒置,是唯心主义的。
不可否认,从唯物主义原则来看,他这句话是错误的。
韩愈《马说》原文、注释、译文及赏析
韩愈《马说》原文、注释、译文及赏析原文:《马说》韩愈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译文:世上先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千里马经常有,但是伯乐不常有。
因此虽然有名贵的马,也只能在马夫的手里受到屈辱(或埋没),和普通的马一同死在马厩里,不能因日行千里而闻名于世。
日行千里的马,吃一顿有时能吃尽一石粮食。
喂千里马的人不知道它能日行千里而像普通的马一样来喂养它。
这样的马,虽然有日行千里的能力,但吃不饱,力气不足,才能和优良的素质不能表现在外面。
想要和普通的马一样尚且做不到,怎么能够要求它(日行)千里呢?不按照驱使千里马的正确方法驱使它,喂养它却不能喂饱它,使它日行千里的能力充分发挥出来,听千里马鸣叫,却不能通晓它的意思,拿着鞭子面对它,说:“天下没有千里马!”唉,难道真的没有千里马吗?大概是真的不认识千里马吧!!注释:伯乐:孙阳。
春秋时人,擅长相(xiàng)马(现指能够发现人才的人)。
千里马:原指善跑的骏马,可以日行千里。
现在常用来比喻人才;特指有才华的人。
而:表转折。
可是,但是。
故虽有名马:所以虽然有名贵的马。
故:因此。
虽:虽然。
名:名贵的。
祗辱于奴隶人之手:也只能在马夫的手里受到屈辱(或埋没)。
祗(zhǐ):同“衹”,只,仅。
奴隶人:古代也指仆役,这里指喂马的人。
辱:这里指受屈辱而埋没才能。
骈(pián)死于槽(cáo)枥(lì)之间:(和普通的马)一同死在马厩里。
骈,两马并驾。
骈死:并列而死。
于:在。
槽枥:喂牲口用的食器,引申为马厩。
不以千里称也:不因日行千里而著名。
《马说》原文、注释、译文及鉴赏
《马说》原文、注释、译文及鉴赏[原文]世有伯乐①,然后②有(3千)里马。
千里马常有,而④伯乐不常有。
故⑤虽⑥有名马,祗②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⑨于槽枥⑩之间,不以千里称(11)也。
马之千里者(12),一食(13)或(14)尽(15)粟(16一)石(17)。
食(18)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19)食也。
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20)不外见(21),且(22)欲与常马等(23)不可得(24),安(25)求其能千里也?策(26)之不以(27)其道(28),食之不能尽(29)其材(30),鸣(31)之(32)而(33)不能通(34)其意,执策(35)而临(36)之(37),曰:“天下无马(38)。
”呜呼!其(39)真无马邪(40)?其(41)真不知(42)马也。
[注释]①伯乐:春秋时秦国人,姓孙名阳,擅长相(xiàng)马。
②然后:有“这以后才”的意思,表条件关系的连词。
(3千)里马:日行千里的马。
④而:但。
⑤故:所以。
⑥虽:即使。
⑦祗(zhǐ):同“祇”,就是现代汉语的“只”字。
⑧奴隶人:指做贱役的奴仆。
⑨骈(pián)死:并列而死。
骈,两马并驾。
⑩槽枥:“槽”和“枥”,都是马槽,借指养马的地方,即马厩(jiù)。
(11)称:称呼,后面省略宾语“之(指千里马)”。
(12)马之千里者:即“千里马”。
定语“千里”放在中心词“马”之后。
(13一)食:吃一顿。
(14)或:也许,有时。
(15)尽:形容词用如使动词,“使……尽”,这里指吃光。
(16)粟:古代是黍、稷、粱、秫的总称,现在专指谷子(去壳后叫小米)。
这里的粟,则是粮食的通称。
(17)石:今读dàn(担),容量单位,十斗为一石。
也是古代的重量单位,三十斤为一钧,四钧为一石。
(18)食(sì):通“饲”,喂养。
(19)而:连词。
表示前后有因果关系,相当于“因而”。
(20)美:形容词用如名词,优点,长处。
《马说》_马说的赏析及答案
《马说》_马说的赏析及答案教学目的1·理解短文《马说》所阐明的深刻道理。
2·掌握短文中的主要实词和虚词的用法。
教学要求1·把诵读作为本课教学的重要环节,训练学生的文言语感,逐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2·鼓励学生自读,认真看注释,弄清大意。
3·疏通文意只限于难词难句,学生理解就行,不搞机械的串讲。
教学重点理解短文《马说》所阐明的深刻道理。
教学难点1·难句译注①“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世:世上、世间。
然后,这以后。
世上有了伯乐,这以后(才)有千里马。
②“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是:这、这种。
也:语气助词,在这里表示语气的舒缓停顿,可译为”啊”。
虽:即使。
能:能力,本领。
才美:才能美质,指马的能力和长处。
外见:表现在外面。
常马:普通的马。
安:怎么,哪里。
也:语气助词,用于句末,和“安”配合使用,表示反问语气,可译为“呢”。
这样的马啊,即使有日行千里的本领,(却)因为吃不饱,力气就不充足,(因而)出众的本领也就不能显露出来。
想要它和普通的马一样(跑)尚且做不到,怎么能要求它能日行千里呢?2·《马说》的论点是怎样的?作者的写作意图是什么?分析:首句“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就是本文的论点。
提出论点后即举社会上“伯乐不常有”以致千里马常遭埋没的客观现实,以证明伯乐对千里马命运的决定作用。
接着第2段揭示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是“食马者”的无知,从反面论证了论点。
第3段又揭示了千里马被埋没的第二个原因——使用不当。
从另一个侧面论证了论点。
本文写作意图并不在于论证论点,而是在论证过程中突出了“食马者”的“不知马”,作者的真意在于谴责“食马者”的无知,对在位者不能识别人才,摧残埋没人才表示了极大地愤慨。
课时安排第1课时:通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明确“伯乐”和“千里马”的寓意第2、3课时:翻译课文,理解文章所表达的主题思想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二、介绍作者韩愈(768--824)字退之,南阳(现在河南南阳县)人,唐代著名文学家。
韩愈《马说》原文翻译及解析
韩愈《马说》原文翻译及解析韩愈《马说》【原文】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故虽有名马,祇(zhǐ)辱于奴隶人之手,骈(pián)死于槽(cáo)枥(lì)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shí)或尽粟(sù)一石(古音为dàn,今音为shí)。
食(sì)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sì)也。
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shí)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xiàn),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sì)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yé)?其真不知马也。
(选自《昌黎先生集·杂说》韩愈唐)或(韩愈文选)【译文】世间有了伯乐,然后(才会)有千里马。
千里马经常有,可是伯乐不经常有。
所以即使是名贵的马,也只能在马夫手里受到屈辱,(和普通的马)一起死在槽枥之间,不把它称作千里马。
日行千里的马,有时一顿能吃下一石粮食。
喂马的人不懂得(要根据)它能(日行)千里(的特点)来喂养(它),(所以)这样的马,虽然有日行千里的才能,却吃不饱,力气不足,(它的)才能和美好(的素质)(也就)表现不出来,想要跟普通马一样尚且办不到,(又)怎么能要求它能够日行千里呢?驱使它,不能按照适当的方法,喂养它,又不能竭尽它的才能,听它嘶叫却不能通晓它的意思,(反而)拿着马鞭子站在它跟前,说:“天下没有千里马!”唉!难道果真没有(千里)马吗?恐怕(是他们)真不识得(千里)马啊!·[阅读训练]《马说》1、按要求用原文填空。
(1)伯乐对千里马命运起决定性作用的句子是(2)流露作者怀才不遇之感和愤世嫉俗之意的句子是(不以千里著称的必然性)(3)描绘千里马终身遭遇的句子是(4)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是2、文中的千里马有怎么样的特征?你认为应该怎么样去识别千里马(即人才)?3、作者在文中是怎样写千里马的遭遇的?它暗示了什么?4、“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这句话说明了什么?有怎样的作用?5、“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这句话表达了作用怎样的思想感情?6、“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这句话描绘了千里马怎样的境遇?7、“一食或尽粟一石”用了什么修辞方法?目的何在?8、三段文字都用一个“也”字收住,它们分别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9、结合文章内容分析文中表达了作者哪几种复杂的感情。
《马说》练习题 全选择题 含答案
马说选择题狂刷1.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字解释一致的一项是()A. 虽有千里之能安求其能千里也B. 其真无马邪策之不以其道C. 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D. 策之不以其道执策而临之【答案】C【解析】本题A项中两个“能”的意思,前一个是“才能”,后一个是“能够”;B项中两个“其”的意思,前一个是“难道”,后一个是代词,意思是“它的”;C项中两个“是”都是代词,意思是“这、这样”;D项中两个“策”,前一个是动词,意思是“鞭打”,后一个是名词,意思是“马鞭子”。
故选C。
2.选出加下划线字意思或用法相同的组()A. ①奇山秀水②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B.①只辱于奴隶人之手②石青糁之C. ①通计一舟,为人五②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D. ①东坡右手执卷端②其人视端容寂【答案】C3.对下列句子中加横线词语的解释,不恰当的一项是()A. 策之不以其道道:正确的方法B. 执策而临之策:鞭子C. 才美不外见见:通“现”,表现D. 策之不以其道以:凭借4.对文中划线句子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B.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C.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D.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5.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文中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是吃不饱,力气不足,才能品德显现不出来。
B. 文中的“食马者”暗指不会识别人才的封建统治者。
C. 本文讽喻的是埋没人才,摧残人才的社会现象。
希望统治者善于发现人才,重用人才。
D. “《马说》”与“《爱莲说》”中的“说”都是指一种文体。
【答案】【小题1】D【小题2】A【小题3】A【解析】A中对原文的叙述分析不正确,应为:文中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是: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故选A6.对本文写作意图概括正确的一项是()A. 本文借千里马因不遇伯乐而被埋没于世的故事,说明了识别和选拔人才的困难及其严重危害。
《马说》赏析
《马说》赏析《马说》是韩愈所作《杂说》的第四篇。
这是一篇借千里马来抒发议论的寓言性散文,其重在揭示封建统治者压抑和埋没人才的社会现实,同时也体现了作者怀才不遇的感慨和愤懑。
韩愈生活在安史之乱之后的中唐,当时的多不肖者恒居其上”的现象。
韩愈考了四次进士才考上,其后在吏部的考试中接二连三未能及格,在京赋闲十年未能求得一官半职,只能依附在别人的幕下。
由于韩愈本人命运的坎坷,对伯乐能识别千里马的故事很有感触。
伯乐的典故多次被韩愈引用,如《为人求荐书》、《送温处士赴河阳序》。
但写得最好的,流传千古的,还数《马说》。
这篇文章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总说识马之不易和识马者的重要。
文章围绕千里马和伯乐之间的关系展开论述,首句“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揭示两者关系,正面提出论点。
伯乐本是天上天上管理马匹的神仙,春秋时,孙阳因善于相马,也被人称为伯乐。
这个典故出自《战国策》。
接着掉转笔锋从反面论述千里马因无伯乐而遭遇的种种不幸。
第二部分,主要从千里马的食量探究千里马被埋没的原因。
“一食或尽粟一石”是千里马日行千里的一个最起码的保障。
《宋史》里有一段岳飞与高宗谈论马的食量问题的文字,岳飞说良马是“日啖邹豆数升,饮泉一斛,然非精洁则不受。
介而驰,初不甚疾,比行百里始奋迅,自午至酉犹可二百里。
”而驽马则“日不过数升,而秣不择粟,饮不择泉。
揽辔未安,踊跃疾驱,甫百里,力竭汗喘,怠欲毙然。
”可见千里马和驽马的食量的差别,千里马也只有得到很好的饲养,吃得多,吃得好才能日行千里。
第三段写作者的感慨,运用三句排比句把作者的愤慨推向了高潮。
最后以一句反问句结束全文,与开头的“世有伯乐”相呼应,指出并非无马,而是没有知马的伯乐。
托物寓意是这篇短文的一个主要特点。
这篇短文表面上是写千里马和伯乐的关系,其实却是说人才和执政者的关系。
吴楚材、吴调侯《古文观止》卷起评价说:“此篇以马取喻,谓英雄豪杰,必遇知己者,尊之以高爵,养之以厚禄,任之以重权,斯可展布其材。
《杂说四(马说)》原文及作品赏析-古文观止
《杂说四(马说)》原文及作品赏析【作品介绍】《马说》原为韩愈所作《杂说》的第四篇,大约作于贞元十一年至十六年间(795—800)。
文章表达了作者对统治者不能识别人才、摧残人才、埋没人才的强烈愤慨。
“说”是古代的一种议论文体,用以陈述作者对社会上某些问题的观点。
【原文】杂说四(马说)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故虽有名马,祇(zhǐ)辱于奴隶人之手,骈(pián)死于槽(cáo)枥(lì)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shí)或尽粟(sù)一石(多音字,做计量单位时读dàn)。
食(sì通“饲”)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sì通“饲”)也。
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shí)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xiàn),且欲与(yu)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sì)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yé)?其真不知马也!(选自《昌黎先生集·杂说》韩愈唐)或(韩愈文选)【注释】1伯乐:孙阳。
春秋时人,擅长相(xiàng)马(现指能够发现人才的人)。
2祇辱于奴隶人之手:也只是在仆役的手下受到屈辱。
辱:这里指受屈辱而埋没才能。
祇:同“只”,只是。
3骈(pián)死于槽(cáo)枥(lì)之间:(和普通的马)一同死在槽枥间。
骈,两马并驾,引申为一起。
骈死:并列而死。
4一石(dàn):重量单位,一百二十市斤为一石。
三十斤为钧,四钧为石。
——《汉书·律历志上》5食:同“饲”,喂养。
6故:因此。
7故虽有名马:所以即使有名马故:所以。
虽:即使。
8于:在。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23《马说》(课后解析)
23《马说》(课后解析)
一、参考答案:表达了“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的观点,寄寓了作者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愤藏之情。
解析:文章开篇就提出了“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的观点,在论证这个观点的过程中寄寓了作者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愤藏之情。
二、参考答案:变换称谓,如把“千里马”称为“名马”“马之千里者”;使用代词“其”“之”代替“千里马”。
不断变换称谓的方式,加上比喻、排比等手法的使用,增强了文章的语势,读来一气阿成,痛快淋漓。
解析:先找出文中的例子,然后分析其表达效果。
三、参考答案:
1.日行千里的马,一顿有时能吃下一石粮食。
2.想要跟普通的马一样尚且办不到,又怎么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
3.它吗叫,却个能迪晓它的意思………
4.唉!真的没有千里马吗?其实是他们真不识得千里马啊!
解析:第1题中“一食”“或”“尽”的翻译要准确。
第2题要注意反问语气,注意“且”“等”“安”的翻译。
第3题中“而”是转折连词,“意”是关键词。
第4题要注意感叹语气,注意“邪”的翻译。
四、提示:这则历史资料中的封德彝就是一个典型的不识千里马的“食马者”,结合《马说》,结合现代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谈如何做到识别人才,人尽其才。
古诗马说翻译赏析
古诗马说翻译赏析《马说》作者是唐朝文学家韩愈。
其全文古诗如下:【前言】《马说》是唐代文学家韩愈的一篇借物寓意的杂文,属论说文体,原为韩愈所作《韩愈文选》中《杂说》的第四篇,“马说”这个标题为后人所加。
此文作于贞元十一年至十六年间(公元795—800)。
“说”是“谈谈”的意思,是古代一种议论文体裁。
这篇文章以马为喻,谈的是人才问题,表达了作者对统治者不能识别人才、不重视人才、埋没人才的强烈愤慨。
【原文】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故虽有名马,辱于奴隶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
”呜呼!其真无马耶?其真不知马也!【注释】伯乐:春秋时期秦穆公时人,本名孙阳,擅长相马。
现指能够发现人才的人。
祇:只是。
辱:这里指受屈辱而埋没的才能。
奴隶人:古代也指仆役,这里指喂马的人。
骈死:并列而死。
骈:两马并驾。
槽枥:喂牲口用的食器。
枥:马棚、马厩。
不以千里称也:不以千里马被称道。
以,按照,介词。
称,称颂,称道。
马之千里者:马(当中)能行千里的。
之,助词。
此句“马”和“千里者”是部分复指关系。
一食(hí):吃一次食物。
或:有时。
尽粟一石:吃尽一石粟。
尽,这里作动词用,是“吃尽”的意思。
石,十斗为一石,一石约为120斤。
食(ì):通“饲”,喂养。
其:指千里马,代词。
能千里:能走千里。
是:这,指示代词。
能:才能。
才美不外见:才能和长处不能表现在外。
见,同“现”,表露。
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且:犹,尚且。
欲:想要,要。
等:相当。
不可得:不可能。
得,能,表示客观条件允许。
安:怎么,哪里,疑问代词。
策之不以其道:策:鞭打。
之,指千里马,代词。
以其道:用(对待)它的办法。
2023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之 《马说》(解析版)
专题21 课内重点文言文篇——《马说》(解析版)唐代文学家、思想家、教育家。
选自《韩昌黎文集校注》。
这是作者《杂说》四篇中的第四篇。
题目是后人加的。
⑵“说”古代的一种议论性文体。
大多是就一事、一物或一种现象抒发作者的感想。
“马”交代了本文议论的对象,“拉”提示了文体,意思是“说说、谈谈”。
“马说”即论马、谈马。
⑴[祗]同“衹(只)”,只、仅。
⑵[奴隶人]奴仆。
⑶[骈死](和普通马)一同死。
⑷[骈]本义为两马并驾,引申为并列。
⑸[槽枥]马槽。
⑹[不以千里称]不以千里马而著称,指人们并不知道。
⑺[一食]吃一次。
⑻[或]有时。
⑼[石]容量单位,十斗为一石。
⑽[食]同“饲”,喂。
下文“而食”“食之”中的“食”读音和意思与此相同。
⑾[外见]表现在外面。
⑿[见]同“现”。
⒀[且]犹,尚且。
⒁[策之]用马鞭赶它。
⒂[策]马鞭,这里是动词,用马鞭驱赶。
⒃[不以其道]指不按照(驱使千里马的)正确方法。
⒄[食之不能尽其材]喂它,却不能让它竭尽才能。
⒅[材]才能、才干。
⒆[鸣之而不能通其意]它鸣叫,却不能通晓它的意思。
⒇[临]面对。
(21)[其真无马邪]真的没有千里马吗?(22)[其]表示加强诘问语气。
⑴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答案】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⑵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答案】千里马常是经常有的,可是伯乐却不经常有。
⑶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答案】只能在仆役的手下受到屈辱,和普通的马一同死在马厩里,不能以千里马而著称。
⑷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答案】日行千里的马,吃一次有时能吃下一石粮食。
⑸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答案】喂马的人却不懂得要根据它日行千里的本领来喂养它。
⑹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美不外见。
【答案】所以,这样的马,虽有日行千里的能耐,却吃不饱,力气不足,它的才能和美好的素质也就表现不出来。
⑺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答案】想要跟普通的马同等相等尚且办不到,又怎么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⑻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马说》注释、文言现象、选择、简答练习题带答案
《马说》习题带答案【部编版八下第24课】班级:姓名:题型:【重点课下注释默写】【文言现象: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文言句式】【赏析辨识选择题】【课文内容理解简答题】一、重点课下注释默写:1、【祗】只,紧。
2、【奴隶人】奴仆。
3、【骈死】(和普通马)一同死。
骈:本义为两马并驾,引申为并列。
4、【不以千里称也】不以千里马而著称。
5、【一食】吃一次。
6、【或】有时。
7、【食(sì)】同“饲”,喂。
8、【外见(xiàn) 】表现在外面。
见:同“现”。
9、【且】犹,尚且。
10、【策之】用马鞭赶它。
策:马鞭,这里是动词,用马鞭驱赶。
11、【不以其道】指不按照(驱使千里马的)正确方法。
12、【食之不能尽其材】喂它,却不能让它竭尽才能。
材:才能、才干。
13、【鸣之而不能通其意】它鸣叫,却不能通晓它的意思。
14、【临】面对。
15、【其真无马邪】真的没有千里马吗?其:表示加强诘问语气。
二、文言知识积累:1、指出加点字的文言现象,并解释。
①食.马者:通假字,同“饲”喂。
②才美不外见.:通假字,同“现”。
③食之不能尽其材.:通假字,“材”通“才”,才能④其真无马邪.:通假字,“邪”通“耶”,表示疑问,相当于“吗”⑤一食或.尽粟一石:古今异义,古义:有时。
⑥故虽.有名马:古今异义,古义:即使,表假设;今义:虽然,表转折。
⑦策之不以其道.:古今异义,古义:正确的方法;今义:道路。
⑧安.求其能千里也:古今异义,古义:怎么;今义:安全,安定。
⑨才美.不外见:古今异义,古义:美好的素质;今义:美丽。
⑩策.之不以其道:名词用作动词,原指马鞭,这里是用马鞭驱赶。
?祗辱.于奴隶人之手:形容词用作动词,辱没。
?一食或尽.粟一石:形容词用作动词,吃尽。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数量词用作动词,日行千里。
?食之不能尽.其材: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尽。
2、一词多义:而:①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表示转折。
②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表示承接。
《马说》赏析
《马说》赏析1.本文运用了托物寓意的手法,试简要分析。
所托之物:千里马比喻人才伯乐比喻赏识人才的人食马者比喻愚昧无知,不识人才的统治者千里马不遇伯乐比喻贤才难遇明主所寓之意:怀才不遇的愤懑之情,以及对封建统治阶级埋没摧残人才的讽刺和控诉。
2.作者托物寓意,借千里马表达了什么观点?表达了怎样的情感?本文采用托物寓意的手法,借千里马表达了有了伯乐,才能发现人才,人才常有,而善于发现和选用人才的伯乐却不常有的观点。
抒发作者怀才不遇的愤懑之情,以及对封建统治者埋没摧残人才的讽刺和控诉。
3.分析千里马被埋没的直接原因和根本原因,并据其根本原因谈谈这篇文章揭示了怎样的社会现实。
①直接原因:“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
”②根本原因:“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揭示了统治者不识人才、埋没人才,摧残人才的社会现实。
4.本文看似写马,实则喻人。
文章通过写千里马的遭遇,讽刺了当时怎样的社会现象?寄寓了作者怎样的情感?采用托物寓意的手法,揭示了统治者不识人才、埋没人才,摧残人才的社会现实。
抒发作者怀才不遇的愤懑之情,表达了对封建统治者埋没摧残人才的讽刺和控诉。
5.本文如何层层论证?首先,开头提出全文论点,即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从正面点明伯乐对千里马命运的决定作用。
接着,从反面论述伯乐不常有,千里马不可避免被埋没。
然后分析千里马被埋没的原因,谴责无知的喂马者。
最后,讽刺了食马者的无知,点明文章中心。
6.谈谈你对人才的看法。
(1)用人者要善于发现人才,正确对待人才。
(2)要采取措施去吸引和招揽人才(3)人才要敢于自荐,抓住机遇,主动去争取机会。
7.作者在结尾中运用了设问这一修辞方式,自问自答,在全篇中有什么作用?“不知马”这个结论有什么含义?作用:①以总结性的问题做结尾,有利于阐明文章中心思想;②与前文内容相照应总收全文。
总结全文,点明中心,强烈讽刺了统治者对人才的埋没摧残,表达了怀才不遇的愤懑之情。
含意:①揭露封建制度下人才受压抑的不合理状况;②说明对人才要给予优厚的待遇;③说明识拔人才的重要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下列对文章内容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第①段先以“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起笔,从正面提出问 题,然后笔锋一转,从反面展开议论。 B. 第②③段通过千里马被埋没的遭遇对无知的“食马者”发出强 烈的谴责。 C. 文章借伯乐和千里马的传说,将人才比作千里马,将愚妄浅薄 、不识人才的统治者比作食马者。 D. 在作者看来,世上缺乏的是人才和发现人才的人,在这两者中 主要缺乏发现人才的人。
【解析】第一段表达了作者“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观点。 C项表述错误。故选C项。
6.下列对文章《马说》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马说》用托物寓意的写法和层层深入的结构方式。 B.文章先从反面提出论点:“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C.文章说明伯乐对千里马命运的决定性作用,从千里马和伯乐的依赖关系 出发,说明千里马被埋没是不可避免的。 D.表达了作者对统治者不能识别人才、摧残人才、埋没人才的强烈愤慨的 发泄。
【解析】作者认为世界上主要是缺乏发现人才的人即伯乐。D项 表述错误,故选D项。
2.对本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造成千里马“欲与常马等不可得”的间接原因是:食马者不知 其能千里而食也。 B.本文第一段就提出了全文的中心论点“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 马”,作者强调伯乐的重要性。 C.文章以“马”为喻,抒发了作者对封建统治者不识别人才、埋 没人才、摧残人才的行为的愤慨之情。 D.“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两句,前一句表示反问语气, 后一句表示推测语气,揭示了问题的实质。
【解析】文章先从正面提出论点:“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B项表述错误。故选B项。
7.下列对文章《马说》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二段中的文字从正面讽刺了喂马者的无能、无知、目光短浅。 B.“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表达了作者对千里马命运 的惋惜,对食马者的讽刺。 C.第三段抨击那些不能正确对待千里马却大呼“天下无马”的人。 D.第三段中连用三个“不”字,将“食马者”的平庸刻画得入木三分,用 排比的修辞手法刻画“食马者”的愚妄。
【解析】第二段。进一步从反面论证指出千里马被埋没的原因食 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B项表述错误。故选B项。
10.下列对文章《马说》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马说》是一篇说理文,似寓言而实非寓言,用比喻说理却并未把所持的论点正面 说穿,没有把个人意见强加给读者。 B.“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是从反面提出问题,“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从正面展开议论。说明千里马和伯乐的信赖关系是如此的密切。 C.在韩愈看来,世上缺乏的不是人才,而是发现人才的人。所以说课文中流露的是作 者怀才不遇之情和对统治者埋不摧残人才的愤懑和控拆。 D.“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一开篇就奇峰突起,发人之所未发,点明全文主旨 。这句话还包含着一个反题,即“无伯乐,则无千里马”,说明千里马的命运与伯乐的 依赖关系。换句话说,就是除伯乐而外没有人能识别千里马。
【解析】文章并没有从反面展开议论,A项表述错误。故选A项。
4.下列对文章《马说》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全文用了借物喻人的方式,把千里马比喻为知人善任的贤君, 把伯乐比喻为未被发现的真正人才。 B.全文阐述了封建社会中人才被埋没的原因,对统治者不识人才 和摧残人才的社会现象进行了抨击。 C.作者希望统治者能识别人才,重用人才,使他们能充分发挥才 能。 D.全文表达了作者怀才不遇,壮志难酬之情和对统治者埋没、摧 残人才的愤懑和控诉。
【解析述错误。故选A项。
8.下列对文章《马说》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策之”“食之”“鸣之”采用反复句式。总括不识马者不按照千里马 的特性来对待它。 B.第三段中: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 而临之,曰:“天下无马!”,这些语言能体现食马者的无知和浅薄。 C.第三段中“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能体现作者的写作目的。 D.第三段表达出了作者对人才埋没的愤懑之情。
【解析】全文用了借物喻人的方式,把伯乐比喻为知人善任的贤 君,把千里马比喻为未被发现的真正人才。A项表述错误。故选A 项。
5.下列对文章《马说》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成为“千里马”的必要条件是什么:一、要具有良好的资质或才能;二 、后天要有坚持不懈的努力精神;三、要能遇到善于识别人才的伯乐。 B.是不是世上先有伯乐,然后才有千里马呢?从我们自身来看,是,因为 我们是先认识了伯乐,再经伯乐认识了千里马,作者想表达的是一种认识 的先后顺序,强调伯乐对千里马的重要性;而从逻辑上来看,应是先有千 里马然后才有了伯乐。 C.第一段表达了作者“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观点。 D.没有伯乐,千里马命运:祇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 称也。
《马说》
文章内容理解与赏析 (选择题解析)
1.下面对所选文段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千里马”比喻人才,“伯乐”寓指能发现和赏识人才的人。 B.贯穿全文的中心句是“其真不知马也”。 C.作者借“千里马”不遇“伯乐”的遭遇,寄托作者怀才不遇、壮 志难酬的思想感情。 D.作者认为世界上缺乏的是人才和发现人才的人。
【解析】“策之”“食之”“鸣之”采用排比句式。A项表述错 误。故选A项。
9.下列对文章《马说》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一段。提出论点: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正面论证:千里马常有 ,而伯乐不常有;反面论证: 故虽有名马…...不以千里称也。 B.第二段。进一步从正面论证指出千里马被埋没的原因食马者不知其能千 里而食也” C.第三段。痛斥执策者的愚蠢,勾画执策者狂妄无知的形象,作者厉声反 诘执策者,表达中心:其真不知马。 D.“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 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此句连下四个“不”字,源皆出于食马者 之无知。如此层层蓄势,然后以反诘作结,将作者心中的郁愤表达得何等 淋漓尽致!
【解析】“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是从正面提出问题,“千 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从反面展开议论。B项表述错误。 故选B项。
11.下列对文章《马说》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共用十一个“不”淋漓尽致地揭露了“食马者”的无知与平庸愚妄。 B.第一、二、三段结尾的三个“也”,分别表达出痛恨、嘲讽的感情。 C.文章为表现主题采用的手法是托物寓意。 D.文章从结构看是先反后正,再层层深入,使文章短而中心突出。
【解析】文章从结构看是先正后反,再层层深入。D项表述错误 。故选D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