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机转矩和变频器的关系
变频器提高转矩的方法
![变频器提高转矩的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d8951269ae45b307e87101f69e3143323868f517.png)
变频器提高转矩的方法
变频器是一种用于控制电动机转速和转矩的设备,它可以通过
调节电机的输入电压和频率来实现。
提高电动机的转矩可以通过以
下几种方法来实现:
1. 提高变频器的输出电压,增加变频器的输出电压可以直接提
高电动机的输出转矩。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过高的电压可能会对
电动机造成损坏,因此需要根据电动机的额定参数来合理调节输出
电压。
2. 提高变频器的输出频率,增加变频器的输出频率也可以提高
电动机的输出转矩。
通常情况下,提高频率可以提高电动机的转速
和转矩,但同样需要注意电动机的额定参数,避免超出其承受范围。
3. 使用矢量控制技术,矢量控制技术可以通过精确控制电动机
的电流和磁场来实现更高的转矩输出。
这种技术可以在低速和零速
时提供更高的转矩,适用于启动和加速重载时的应用。
4. 使用特殊的转矩控制算法,一些先进的变频器具有特殊的转
矩控制算法,可以根据实际负载情况动态调整输出转矩,以实现更
高效的转矩输出。
总的来说,提高电动机的转矩可以通过调节变频器的输出电压、频率,使用矢量控制技术以及特殊的转矩控制算法来实现。
然而,
在实际操作中,需要根据具体的应用场景和电动机的额定参数来综
合考虑,以确保安全稳定地实现所需的转矩输出。
变频器中的频率、电压、转速、电流、功率的关系
![变频器中的频率、电压、转速、电流、功率的关系](https://img.taocdn.com/s3/m/f72a77ed284ac850ac02423c.png)
步电动机的转矩是电机的磁通与转子内流过电流之间相互作用而产生的,在额定频率下,如果电压一定而只降低频率,那么磁通就过大,磁回路饱和,严重时将烧毁电机。
因此,频率与电压要成比例地改变,即改变频率的同时控制变频器输出电压,使电动机的磁通保持一定,避免弱磁和磁饱和现象的产生。
这种控制方式多用于风机、泵类节能型变频器。
频率下降时电压V也成比例下降,这个问题已在回答4说明。
V与f的比例关系是考虑了电机特性而预先决定的,通常在控制器的存储装置(ROM)中存有几种特性,可以用开关或标度盘进行选择。
频率下降时完全成比例地降低电压,那么由于交流阻抗变小而直流电阻不变,将造成在低速下产生地转矩有减小的倾向。
因此,在低频时给定V/f,要使输出电压提高一些,以便获得一定地起动转矩,这种补偿称增强起动。
可以采用各种方法实现,有自动进行的方法、选择V/f 模式或调整电位器等方法。
一、引言随着变频调速技术的发展,变频器调速已成为交流调速的主流,在化纤、纺织、钢铁、机械、造纸等行业得到广泛的应用。
由于通用变频器一般采用V/f控制,即变压变频(VVVF)方式调速,因此,变频器在使用前正确地设定其压频比,对保证变频器的正常工作至关重要。
变频器的压频比由变频器的基准电压与基准频率两项功能参数的比值决定,即基准电压/基准频率=压频比。
基准电压与基准频率参数的设定,不仅与电动机的额定电压与额定频率有关(电机的压频比为电机的额定电压与额定频率之比),而且还必须考虑负载的机械特性。
对于普通异步电机在一般调速应用时,其基准电压与基准频率按出厂值设定(基准电压380V,基准频率50Hz),即满足使用要求。
但对于某些行业使用的较特殊的电机,就必须根据实际情况重新设定基准电压与基准频率的参数。
由于变频器使用说明书以及有关书籍中没有对这两个参数作详细介绍,因此正确的设定该参数对于不少使用者来说,并非很容易的事。
为此,本文结合变频调速的基本控制方式及负载的机械特性与基准电压、基准频率参数的关系,列举实例,详细说明基准电压与基准频率参数的设定方法。
电机转矩 功率 转速之间的关系及计算公式
![电机转矩 功率 转速之间的关系及计算公式](https://img.taocdn.com/s3/m/49112c29b0717fd5370cdc72.png)
电机转矩、功率、转速之间的关系及计算公式电动机输出转矩:使机械元件转动的力矩称为转动力矩,简称转矩。
机械元件在转矩作用下都会产生一定程度的扭转变形,故转矩有时又称为扭矩。
转矩与功率及转速的关系:转矩(T)=9550*功率(P)/转速(n)? 即:T=9550P/n由此可推导出:转矩=9550*功率/转速《===》功率=转速*转矩/9550方程式中:P—功率的单位(kW);n—转速的单位(r/min);T—转矩的单位(N.m);9550是计算系数。
电机扭矩计算公式 T=9550P/n 是如何计算的呢?分析:功率=力*速度即 P=F*V---——--公式【1】转矩(T)=扭力(F)*作用半径(R) 推出F=T/R------公式【2】线速度(V)=2πR*每秒转速(n秒)=2πR*每分转速(n分)/60=πR*n分/30------公式【3】将公式2、3代入公式1得:P=F*V=T/R*πR*n分/30 =π/30*T*n分-----P=功率单位W, T=转矩单位N.m, n分=每分钟转速单位转/分钟如果将P的单位换成KW,那么就是如下公式:P*1000=π/30*T*n30000/π*P=T*n30000/3.1415926*P=T*n9549.297*P=T*n这就是为什么会有功率和转矩*转速之间有个9550的系数关系。
转矩的类型转矩可分为静态转矩和动态转矩。
※静态转矩静态转矩是值不随时间延长而变化或变化很小、很缓慢的转矩,包括静止转矩、恒定转矩、缓变转矩和微脉动转矩。
?静止转矩的值为常数,传动轴不旋转;恒定转矩的值为常数,但传动轴以匀速旋转,如电机稳定工作时的转矩;缓变转矩的值随时间延长而缓慢变化,但在短时间内可认为转矩值是不变的;微脉动转矩的瞬时值有幅度不大的脉动变化。
※动态转矩动态转矩是值随时间延长而变化很大的转矩,包括振动转矩、过渡转矩和随机转矩三种。
振动转矩的值是周期性波动的;过渡转矩是机械从一种工况转换到另一种工况时的转矩变化过程;随机转矩是一种不确定的、变化无规律的转矩。
变频器中的频率、电压、转速、电流、功率,转矩的关系
![变频器中的频率、电压、转速、电流、功率,转矩的关系](https://img.taocdn.com/s3/m/364ac1e1172ded630b1cb69d.png)
变频器中的频率、电压、转速、电流、功率,转矩的关系异步电动机的转矩是电机的磁通与转子内流过电流之间相互作用而产生的,在额定频率下,如果电压一定而只降低频率,那么磁通就过大,磁回路饱和,严重时将烧毁电机。
因此,频率与电压要成比例地改变,即改变频率的同时控制变频器输出电压,使电动机的磁通保持一定,避免弱磁和磁饱和现象的产生。
这种控制方式多用于风机、泵类节能型变频器。
频率下降时电压V也成比例下降,这个问题已在回答4说明。
V与f的比例关系是考虑了电机特性而预先决定的,通常在控制器的存储装置(ROM)中存有几种特性,可以用开关或标度盘进行选择。
频率下降时完全成比例地降低电压,那么由于交流阻抗变小而直流电阻不变,将造成在低速下产生地转矩有减小的倾向。
因此,在低频时给定V/f,要使输出电压提高一些,以便获得一定地起动转矩,这种补偿称增强起动。
可以采用各种方法实现,有自动进行的方法、选择V/f模式或调整电位器等方法。
一、引言随着变频调速技术的发展,变频器调速已成为交流调速的主流,在化纤、纺织、钢铁、机械、造纸等行业得到广泛的应用。
由于通用变频器一般采用V/f控制,即变压变频(VVVF)方式调速,因此,变频器在使用前正确地设定其压频比,对保证变频器的正常工作至关重要。
变频器的压频比由变频器的基准电压与基准频率两项功能参数的比值决定,即基准电压/基准频率=压频比。
基准电压与基准频率参数的设定,不仅与电动机的额定电压与额定频率有关(电机的压频比为电机的额定电压与额定频率之比),而且还必须考虑负载的机械特性。
对于普通异步电机在一般调速应用时,其基准电压与基准频率按出厂值设定(基准电压380V,基准频率50Hz),即满足使用要求。
但对于某些行业使用的较特殊的电机,就必须根据实际情况重新设定基准电压与基准频率的参数。
由于变频器使用说明书以及有关书籍中没有对这两个参数作详细介绍,因此正确的设定该参数对于不少使用者来说,并非很容易的事。
关于电机工频和变频运行的比较
![关于电机工频和变频运行的比较](https://img.taocdn.com/s3/m/71f731cca58da0116c1749eb.png)
关于电机工频和变频运行的比较
说明:本文采用两组数据说明,50HZ变频器和接触器耗电几乎一样,降频40HZ是工频功率一半,从而降低20%的电量。
一、变频器降频运行省电理论
由于采用V/F运行模式,减小频率,相应功率减小。
理论上40hz明显是工频50hz的80%。
节省20%的电。
电机功率:P=1.732×U×I×cosφ
电机转矩:T=9549×P/n ;
电机转速:n=60f/p,p为电机极对数
电机转矩在50Hz以下时,是与频率成正比变化的;
当频率f达到50Hz时,电机达到最大输出功率,即额定功率;
如果频率f在50Hz以后再继续增加,则输出转矩与频率成反比变化,因为它的输出功率就是那么大了,你还要继续增加频率f,那么套入上面的计算式分析,转矩则明显会减小。
表1和表2是变频器显示
表2
二、测量值与显示值比较验证
一、1与3比较,50HZ运行,变频器与接触器工频耗电基本一样。
二、2与3比较,变频器40HZ是50HZ的80%。
省20%的电量。
三、4与5比较,变频器输入输出符合能量守恒定律。
四、变频器输出不是标准的正弦波,所以钳形表测变频器输出端电流不作参考值。
五、功率的计算,不能简单认为变频器50hz输入电流1.4A,接触器2A,就认为(2-1.4)/2=30%,省30%电。
这只是基于视在功率基础算的,变频器本身也有损耗,应该按有功功率算。
这样1和3的数据说明变频器工频运行并不省电,还有损耗。
变频电机与工频电机的区别及电机扭矩计算公式
![变频电机与工频电机的区别及电机扭矩计算公式](https://img.taocdn.com/s3/m/657d6ecd10a6f524cdbf8569.png)
变频电机与工频电机有什么区别一、普通异步电动机都是按恒频恒压设计的,不可能完全适应变频调速的要求。
以下为变频器对电机的影响1、电动机的效率和温升的问题不论那种形式的变频器,在运行中均产生不同程度的谐波电压和电流,使电动机在非正弦电压、电流下运行。
拒资料介绍,以目前普遍使用的正弦波PWM 型变频器为例,其低次谐波基本为零,剩下的比载波频率大一倍左右的高次谐波分量为:2u+1(u为调制比)。
高次谐波会引起电动机定子铜耗、转子铜(铝)耗、铁耗及附加损耗的增加,最为显著的是转子铜(铝)耗。
因为异步电动机是以接近于基波频率所对应的同步转速旋转的,因此,高次谐波电压以较大的转差切割转子导条后,便会产生很大的转子损耗。
除此之外,还需考虑因集肤效应所产生的附加铜耗。
这些损耗都会使电动机额外发热,效率降低,输出功率减小,如将普通三相异步电动机运行于变频器输出的非正弦电源条件下,其温升一般要增加10%--20%。
2、电动机绝缘强度问题目前中小型变频器,不少是采用PWM 的控制方式。
他的载波频率约为几千到十几千赫,这就使得电动机定子绕组要承受很高的电压上升率,相当于对电动机施加陡度很大的冲击电压,使电动机的匝间绝缘承受较为严酷的考验。
另外,由PWM变频器产生的矩形斩波冲击电压叠加在电动机运行电压上,会对电动机对地绝缘构成威胁,对地绝缘在高压的反复冲击下会加速老化。
3、谐波电磁噪声与震动普通异步电动机采用变频器供电时,会使由电磁、机械、通风等因素所引起的震动和噪声变的更加复杂。
变频电源中含有的各次时间谐波与电动机电磁部分的固有空间谐波相互干涉,形成各种电磁激振力。
当电磁力波的频率和电动机机体的固有振动频率一致或接近时,将产生共振现象,从而加大噪声。
由于电动机工作频率范围宽,转速变化范围大,各种电磁力波的频率很难避开电动机的各构件的固有震动频率。
4、电动机对频繁启动、制动的适应能力由于采用变频器供电后,电动机可以在很低的频率和电压下以无冲击电流的方式启动,并可利用变频器所供的各种制动方式进行快速制动,为实现频繁启动和制动创造了条件,因而电动机的机械系统和电磁系统处于循环交变力的作用下,给机械结构和绝缘结构带来疲劳和加速老化问题。
电机转矩、功率、转速之间的关系及计算公式
![电机转矩、功率、转速之间的关系及计算公式](https://img.taocdn.com/s3/m/23dc3b5e01f69e314232940e.png)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use电机转矩、功率、转速之间的关系及计算公式电动机输出转矩:使机械元件转动的力矩称为转动力矩,简称转矩。
机械元件在转矩作用下都会产生一定程度的扭转变形,故转矩有时又称为扭矩。
转矩与功率及转速的关系:转矩(T)=9550*功率(P)/转速(n) 即:T=9550P/n由此可推导出:转矩=9550*功率/转速《===》功率=转速*转矩/9550方程式中:P—功率的单位(kW);n—转速的单位(r/min);T—转矩的单位(N.m);9550是计算系数。
电机扭矩计算公式 T=9550P/n 是如何计算的呢?分析:功率=力*速度即P=F*V---——--公式【1】转矩(T)=扭力(F)*作用半径(R) 推出F=T/R------公式【2】线速度(V)=2πR*每秒转速(n秒)=2πR*每分转速(n分)/60=πR*n分/30------公式【3】将公式2、3代入公式1得:P=F*V=T/R*πR*n分/30 =π/30*T*n分-----P=功率单位W, T=转矩单位N.m, n分=每分钟转速单位转/分钟如果将P的单位换成KW,那么就是如下公式:P*1000=π/30*T*n30000/π*P=T*n30000/3.1415926*P=T*n9549.297*P=T*n这就是为什么会有功率和转矩*转速之间有个9550的系数关系。
转矩的类型转矩可分为静态转矩和动态转矩。
※静态转矩静态转矩是值不随时间延长而变化或变化很小、很缓慢的转矩,包括静止转矩、恒定转矩、缓变转矩和微脉动转矩。
静止转矩的值为常数,传动轴不旋转;恒定转矩的值为常数,但传动轴以匀速旋转,如电机稳定工作时的转矩;缓变转矩的值随时间延长而缓慢变化,但在短时间内可认为转矩值是不变的;微脉动转矩的瞬时值有幅度不大的脉动变化。
频率与转矩的关系曲线
![频率与转矩的关系曲线](https://img.taocdn.com/s3/m/0f93cd22854769eae009581b6bd97f192279bf3e.png)
频率与转矩的关系曲线频率与转矩的关系是一个经常出现的问题,因为这个关系曲线可以反映出电机性能和调节特性的重要参数。
电机的功率输出和工作效率直接取决于这个关系曲线的特征和变化规律。
本文将介绍频率与转矩的关系,分析它们之间的数学关系,探究它们的特点及其应用。
频率与转矩的关系曲线是指在不同频率下电机输出的转矩大小的曲线。
一般来讲,频率越高,输出转矩也越大。
但是,这个关系曲线的形状受多种因素影响,如电机类型、绕组结构、负载特性、调速方式等。
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需要进行具体分析和计算。
在以恒力矩驱动的电机中,如果转矩随着频率提高而线性增加,那么输出功率也是线性增加的。
但是,在大部分情况下,转矩和频率之间的关系是非线性的,并且存在一些特定的点,使得转矩变化相当不稳定。
这些点是由于电机在不同的功率区域内做功的方式不同,导致其特性曲线上出现了突变的部分。
二、频率与转矩的数学模型一般来讲,使用下面的模型来描述频率与转矩的关系:T=f(F) (1)其中,T表示电机的输出转矩,F表示电机的输入频率,f表示一个函数,描述了频率与转矩之间的数学关系。
在实际应用中,通常使用一些经验模型来拟合T=f(F)的曲线。
例如:(2)这个模型中,T和F的单位和系数取决于电机的类型和负载特性。
在动态化学系统的控制和优化中,使用的模型可以更加复杂,涉及到更多的参数和方程式。
在电机频率与转矩关系曲线中,存在一些常见特性,这些特性可以从下面的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1. 斜率频率与转矩的关系曲线的斜率可以反映电机的敏感度和控制特性。
当斜率较大时,表示电机的响应速度快,控制性能好。
当斜率较小时,表示电机的响应速度慢,控制性能差。
2. 阻抗频率与转矩的关系曲线对应于电机的阻抗特性。
通常来讲,斜率越大,电机就更加敏感于频率变化,其阻抗也就越低。
3. 失速点失速点是指电机不能继续提供转矩的频率点。
通常来讲,在失速点之前电机具备线性的转矩-频率特性。
但是,一旦频率超过了失速点,电机就会失去扭力并失速。
电机转矩、功率、转速、电压、电流之间的关系及计算公式
![电机转矩、功率、转速、电压、电流之间的关系及计算公式](https://img.taocdn.com/s3/m/754956b5102de2bd960588d0.png)
电机转矩、功率、转速之间的关系及计算公式电动机输出转矩:使机械元件转动的力矩称为转动力矩,简称转矩。
机械元件在转矩作用下都会产生一定程度的扭转变形,故转矩有时又称为扭矩。
转矩与功率及转速的关系:转矩(T)=9550*功率(P)/转速(n) 即:T=9550P/n—公式【1】由此可推导出:转矩=9550*功率/转速《===》功率=转速*转矩/9550,即P=Tn/9550——公式【2】方程式中:P—功率的单位(kW);n—转速的单位(r/min);T—转矩的单位(N.m);9550是计算系数。
电机扭矩计算公式T=9550P/n 是如何计算的呢?分析:功率=力*速度即P=F*V---————公式【3】转矩(T)=扭力(F)*作用半径(R) 推出F=T/R---——公式【4】线速度(V)=2πR*每秒转速(n秒)=2πR*每分转速(n分)/60=πR*n分/30---——公式【5】将公式【4】、【5】代入公式【3】得:P=F*V=T/R*πR*n分/30 =π/30*T*n分-----P=功率单位W,T=转矩单位N.m,n分=每分钟转速单位转/分钟如果将P的单位换成KW,那么就是如下公式:P*1000=π/30*T*n30000/π*P=T*n30000/3.1415926*P=T*n9549.297*P=T*n这就是为什么会有功率和转矩*转速之间有个9550的系数关系。
电动机转矩、转速、电压、电流之间的关系由于电功率P=电压U*电流I,即P=UI————公式【6】由于公式【2】中的功率P的单位为kw,而电压U的单位是V,电流I的单位是A,而UI乘积的单位是V.A,即w,所以将公式【6】代入到公式【2】中时,UI需要除以1000以统一单位。
则:P=Tn/9550=UI/1000————公式【7】==》Tn/9.55=UI————公式【8】==》T=9.55UI/n————公式【9】==》U=Tn/9.55I————公式【10】==》I=9.55U/Tn————公式【11】方程式【7】、【8】、【9】、【10】、【11】中:P—功率的单位(kW);n—转速的单位(r/min);T—转矩的单位(N.m);U—电压的单位(V);I—电流的单位(A);9.55是9500÷1000之后的值。
电机转矩与变频器的关系
![电机转矩与变频器的关系](https://img.taocdn.com/s3/m/d380972c2f60ddccda38a0e4.png)
电机转矩与变频器的关系1.电机的旋转速度为什么能够自由地改变?(1): r/min电机旋转速度单位:每分钟旋转次数,也可表示为rpm.例如:2极电机 50Hz 3000 [r/min]4极电机 50Hz 1500 [r/min]电机的旋转速度同频率成比例本文中所指的电机为感应式交流电机,在工业中所使用的大部分电机均为此类型电机。
感应式交流电机(以后简称为电机)的旋转速度近似地确决于电机的极数和频率。
由电机的工作原理决定电机的极数是固定不变的。
由于该极数值不是一个连续的数值(为2的倍数,例如极数为2,4,6),所以一般不适和通过改变该值来调整电机的速度。
另外,频率能够在电机的外面调节后再供给电机,这样电机的旋转速度就可以被自由的控制。
因此,以控制频率为目的的变频器,是做为电机调速设备的优选设备。
n = 60f/pn: 同步速度f: 电源频率p: 电机极对数改变频率和电压是最优的电机控制方法如果仅改变频率而不改变电压,频率降低时会使电机出于过电压(过励磁),导致电机可能被烧坏。
因此变频器在改变频率的同时必须要同时改变电压。
输出频率在额定频率以上时,电压却不可以继续增加,最高只能是等于电机的额定电压。
2. 当电机的旋转速度(频率)改变时,其输出转矩会怎样?(1): 工频电源由电网提供的动力电源(商用电源)(2): 起动电流当电机开始运转时,变频器的输出电流变频器驱动时的起动转矩和最大转矩要小于直接用工频电源驱动。
电机在工频电源供电时起动和加速冲击很大,而当使用变频器供电时,这些冲击就要弱一些。
工频直接起动会产生一个大的起动起动电流。
而当使用变频器时,变频器的输出电压和频率是逐渐加到电机上的,所以电机起动电流和冲击要小些。
通常,电机产生的转矩要随频率的减小(速度降低)而减小。
通过使用磁通矢量控制的变频器,将改善电机低速时转矩的不足,甚至在低速区电机也可输出足够的转矩。
3. 当变频器调速到大于50Hz频率时,电机的输出转矩将降低通常的电机是按50Hz电压设计制造的,其额定转矩也是在这个电压范围内给出的。
变频器、减速机、电机、负载、转矩、转速之间的负载关系
![变频器、减速机、电机、负载、转矩、转速之间的负载关系](https://img.taocdn.com/s3/m/1f7f58ec760bf78a6529647d27284b73f2423623.png)
变频器、减速机、电机、负载、转矩、转速之间的负载关系变频器、减速机、电机、负载,转矩、转速的关系是如何的呢,在我们工控过程中往往搞不清楚,到达谁决定谁,谁是本质的问题,今天我们就好好讨论下!1、首先说说变频器的,它是改变电源频率的器件,频率决定这电机的转速,属于调速的功能。
2、减速机,它的功能是降低电机的转速,同时能够提高输出转矩,由公式P=T*N,在负载相同情况下,减速机降低了输出转速,输出转矩就提高了。
有的同学在这里似乎有点乱,因为电机是有最大输出转矩的,怎么会随提高呢,我们以下面的表格来说明下:减速机对比我们假设电机额定功率转矩为7Nm,额定转矩1400r/min,负载转矩等于额定转矩为7Nm。
现在分析下电机侧和负载侧转矩和转速的对比,首先从负载侧开始,负载相同都等于7Nm,没有减速机(减速比为2)的情话下,负载转速等于电机转速1400;有减速机,负载转速等于电机转速的一般700,这里应该都没有问题。
再看下电机侧,没有减速机的电机侧的转矩和转速和负载侧一样;有减速机情况下,转速等于额定转速,由公式P=T*N,电机输出功率等于负载功率得知,电机此时输出的转矩等于负载转矩的一半3.5Nm。
由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出增加减速机并非提高电机自身的输出转矩,而是提高了给负载侧的输出转矩。
通俗的讲就是添加减速机这个环节电机会更“省力”。
3、电机,电机一旦完成生产,它的额定转速、额定转矩、额定功率等参数就确定了,不能人文因素的改变。
这里有一个误区就是采用变频器调速时,经常误以为变频器可以调高输出转矩,电机有多大的力量是有其本身的结构决定的,而不是变频器。
在实际应用中经常发现采用变频器控制电机驱动负载会出现电机转不动的过载行为,很多人把问题都纠结在变频器上面。
电机带不带动负载就两个方面,一就是电机功率太小,二就是负载太大,简单说就是不匹配的问题。
这里还是要强调下:1电机的实际输出转矩由负载决定。
2电机能够输出的转矩由电机结构决定。
变频器控制电机速度原理
![变频器控制电机速度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d641a40768eae009581b6bd97f1922791688bedf.png)
变频器控制电机速度原理我们先了解一下变频器的基本概念。
变频器,也称为变频调速器,是一种能够改变电机转速的装置。
它通过改变电源频率来控制电机的转速,从而实现对电机的调速。
变频器内部有一个电子控制单元,它通过控制电源频率来改变电机的供电频率,从而改变电机的转速。
具体来说,变频器将输入的交流电源转换成直流电源,然后再通过逆变器将直流电源转换成可调的交流电源。
这样,变频器就能够根据需要调整输出的电源频率,从而实现对电机转速的控制。
变频器通过改变电源频率来控制电机的转速,具体的原理是利用电机的磁通和转矩的关系。
在电机中,磁通和转矩的关系可以用电压方程来描述:磁通正比于电压,转矩正比于磁通和电流的乘积。
变频器通过改变电源频率,从而改变电压的大小,进而改变磁通的大小,从而控制电机的转矩和转速。
具体来说,当变频器将电源频率调高时,电机的磁通也会增加,转矩也会增加,从而使电机的转速加快。
相反,当变频器将电源频率调低时,电机的磁通减小,转矩也减小,从而使电机的转速减慢。
通过不断调节电源频率,变频器可以实现对电机转速的精确控制。
变频器控制电机速度的原理可以用以下几个步骤来概括:1. 变频器接收外部的控制信号,根据控制信号来确定要输出的电机转速。
2. 变频器根据设定的转速值,计算出相应的电源频率。
3. 变频器将输入的交流电源转换成直流电源,并通过逆变器将直流电源转换成可调的交流电源。
4. 变频器将可调的交流电源输出给电机,控制电机的供电频率。
5. 电机根据供电频率的变化,调整自身的磁通和转矩,从而改变转速。
通过以上步骤,变频器可以实现对电机转速的精确控制,从而满足不同工况下对电机转速的要求。
变频器控制电机速度的原理简单而有效,广泛应用于各种领域,如工业生产、家用电器等。
总结一下,变频器通过改变电源频率来控制电机的转速,实现对电机的调速。
其原理是利用电机的磁通和转矩的关系,通过改变磁通的大小来改变电机的转矩和转速。
变频器控制电机速度的原理简单明了,应用广泛,为各行各业的发展提供了便利。
电机转矩、功率、转速之间的关系与计算公式
![电机转矩、功率、转速之间的关系与计算公式](https://img.taocdn.com/s3/m/c158d7887fd5360cbb1adbf6.png)
电机转矩、功率、转速之间的关系及计算公式电动机输出转矩:使机械元件转动的力矩称为转动力矩,简称转矩。
机械元件在转矩作用下都会产生一定程度的扭转变形,故转矩有时又称为扭矩。
转矩与功率及转速的关系:转矩(T)=9550*功率(P)/转速(n) 即:T=9550P/n由此可推导出:转矩=9550*功率/转速"==="功率=转速*转矩/9550方程式中:P—功率的单位〔kW〕;n—转速的单位〔r/min);T—转矩的单位〔N.m〕;9550是计算系数。
电机扭矩计算公式 T=9550P/n 是如何计算的呢?分析:功率=力*速度即P=F*V---——--公式【1】转矩(T)=扭力(F)*作用半径(R) 推出F=T/R------公式【2】线速度(V)=2πR*每秒转速(n秒)=2πR*每分转速(n分)/60=πR*n分/30------公式【3】将公式2、3代入公式1得:P=F*V=T/R*πR*n分/30 =π/30*T*n分-----P=功率单位W, T=转矩单位N.m, n分=每分钟转速单位转/分钟如果将P的单位换成KW,那么就是如下公式:P*1000=π/30*T*n30000/π*P=T*n30000/3.1415926*P=T*n9549.297*P=T*n这就是为什么会有功率和转矩*转速之间有个9550的系数关系。
转矩的类型转矩可分为静态转矩和动态转矩。
※静态转矩静态转矩是值不随时间延长而变化或变化很小、很缓慢的转矩,包括静止转矩、恒定转矩、缓变转矩和微脉动转矩。
静止转矩的值为常数,传动轴不旋转;恒定转矩的值为常数,但传动轴以匀速旋转,如电机稳定工作时的转矩;缓变转矩的值随时间延长而缓慢变化,但在短时间内可认为转矩值是不变的;微脉动转矩的瞬时值有幅度不大的脉动变化。
※动态转矩动态转矩是值随时间延长而变化很大的转矩,包括振动转矩、过渡转矩和随机转矩三种。
振动转矩的值是周期性波动的;过渡转矩是机械从一种工况转换到另一种工况时的转矩变化过程;随机转矩是一种不确定的、变化无规律的转矩。
变频器中的频率、电压、转速、电流、功率的关系
![变频器中的频率、电压、转速、电流、功率的关系](https://img.taocdn.com/s3/m/4dcd96310912a216147929bc.png)
变频器中的频率、电压、转速、电流、功率的关系异步电动机的转矩是电机的磁通与转子内流过电流之间相互作用而产生的,在额定频率下,如果电压一定而只降低频率,那么磁通就过大,磁回路饱和,严重时将烧毁电机。
因此,频率与电压要成比例地改变,即改变频率的同时控制变频器输出电压,使电动机的磁通保持一定,避免弱磁和磁饱和现象的产生。
这种控制方式多用于风机、泵类节能型变频器。
频率下降时电压V也成比例下降,这个问题已在回答4说明。
V与f的比例关系是考虑了电机特性而预先决定的,通常在控制器的存储装置(ROM)中存有几种特性,可以用开关或标度盘进行选择。
频率下降时完全成比例地降低电压,那么由于交流阻抗变小而直流电阻不变,将造成在低速下产生地转矩有减小的倾向。
因此,在低频时给定V/f,要使输出电压提高一些,以便获得一定地起动转矩,这种补偿称增强起动。
可以采用各种方法实现,有自动进行的方法、选择V/f 模式或调整电位器等方法。
一、引言随着变频调速技术的发展,变频器调速已成为交流调速的主流,在化纤、纺织、钢铁、机械、造纸等行业得到广泛的应用。
由于通用变频器一般采用V/f控制,即变压变频(VVVF)方式调速,因此,变频器在使用前正确地设定其压频比,对保证变频器的正常工作至关重要。
变频器的压频比由变频器的基准电压与基准频率两项功能参数的比值决定,即基准电压/基准频率=压频比。
基准电压与基准频率参数的设定,不仅与电动机的额定电压与额定频率有关(电机的压频比为电机的额定电压与额定频率之比),而且还必须考虑负载的机械特性。
对于普通异步电机在一般调速应用时,其基准电压与基准频率按出厂值设定(基准电压380V,基准频率50Hz),即满足使用要求。
但对于某些行业使用的较特殊的电机,就必须根据实际情况重新设定基准电压与基准频率的参数。
由于变频器使用说明书以及有关书籍中没有对这两个参数作详细介绍,因此正确的设定该参数对于不少使用者来说,并非很容易的事。
电机转矩、功率、转速、电压、电流之间关系及计算公式
![电机转矩、功率、转速、电压、电流之间关系及计算公式](https://img.taocdn.com/s3/m/967d3d05c281e53a5802ff40.png)
电机转矩、功率、转速之间的关系及计算公式电动机输出转矩:使机械元件转动的力矩称为转动力矩,简称转矩。
机械元件在转矩作用下都会产生一定程度的扭转变形,故转矩有时又称为扭矩。
转矩与功率及转速的关系:转矩(T)=9550*功率(P)/转速(n) 即:T=9550P/n—公式【1】由此可推导出:转矩=9550*功率/转速《===》功率=转速*转矩/9550,即P=Tn/9550——公式【2】方程式中:P—功率的单位(kW);n—转速的单位(r/min);T—转矩的单位(N.m);9550是计算系数。
电机扭矩计算公式 T=9550P/n 是如何计算的呢?分析:功率=力*速度即P=F*V---————公式【3】转矩(T)=扭力(F)*作用半径(R) 推出F=T/R---——公式【4】线速度(V)=2πR*每秒转速(n秒)=2πR*每分转速(n分)/60=πR*n分/30---——公式【5】将公式【4】、【5】代入公式【3】得:P=F*V=T/R*πR*n分/30 =π/30*T*n分-----P=功率单位W, T=转矩单位N.m, n分=每分钟转速单位转/分钟如果将P的单位换成KW,那么就是如下公式:P*1000=π/30*T*n30000/π*P=T*n30000/3.1415926*P=T*n9549.297*P=T*n这就是为什么会有功率和转矩*转速之间有个9550的系数关系。
电动机转矩、转速、电压、电流之间的关系由于电功率P=电压U*电流I,即 P=UI————公式【6】由于公式【2】中的功率P的单位为kw,而电压U的单位是V,电流I的单位是A,而UI乘积的单位是V.A,即w,所以将公式【6】代入到公式【2】中时,UI需要除以1000以统一单位。
则:P=Tn/9550=UI/1000————公式【7】==》Tn/9.55=UI————公式【8】==》T=9.55UI/n————公式【9】==》U=Tn/9.55I————公式【10】==》I=9.55U/Tn————公式【11】方程式【7】、【8】、【9】、【10】、【11】中:P—功率的单位(kW);n—转速的单位(r/min);T—转矩的单位(N.m);U—电压的单位(V);I—电流的单位(A);9.55是9500÷1000之后的值。
电机转矩、功率、转速、电压、电流之间的关系及计算公式
![电机转矩、功率、转速、电压、电流之间的关系及计算公式](https://img.taocdn.com/s3/m/c462d913524de518974b7dac.png)
电机转矩、功率、转速之间的关系及计算公式电动机输出转矩:使机械元件转动的力矩称为转动力矩,简称转矩。
机械元件在转矩作用下都会产生一定程度的扭转变形,故转矩有时又称为扭矩.转矩与功率及转速的关系:转矩(T)=9550*功率(P)/转速(n)即:T=9550P/n—公式【1】由此可推导出:转矩=9550*功率/转速《===》功率=转速*转矩/9550,即P=Tn/9550—-公式【2】方程式中:P—功率的单位(kW);n—转速的单位(r/min);T—转矩的单位(N.m);9550是计算系数.电机扭矩计算公式 T=9550P/n 是如何计算的呢?分析:功率=力*速度即P=F*V—--—-——公式【3】转矩(T)=扭力(F)*作用半径(R) 推出F=T/R-—-—-公式【4】线速度(V)=2πR*每秒转速(n秒)=2πR*每分转速(n分)/60=πR*n分/30——--—公式【5】将公式【4】、【5】代入公式【3】得:P=F*V=T/R*πR*n分/30 =π/30*T*n分---——P=功率单位W, T=转矩单位N.m, n分=每分钟转速单位转/分钟如果将P的单位换成KW,那么就是如下公式:P*1000=π/30*T*n30000/π*P=T*n30000/3。
1415926*P=T*n9549。
297*P=T*n这就是为什么会有功率和转矩*转速之间有个9550的系数关系。
.电动机转矩、转速、电压、电流之间的关系由于电功率P=电压U*电流I,即 P=UI————公式【6】由于公式【2】中的功率P的单位为kw,而电压U的单位是V,电流I的单位是A,而UI乘积的单位是V.A,即w,所以将公式【6】代入到公式【2】中时,UI需要除以1000以统一单位。
则:P=Tn/9550=UI/1000——-—公式【7】==》Tn/9.55=UI—--—公式【8】==》T=9.55UI/n————公式【9】==》U=Tn/9.55I-—-—公式【10】==》I=9.55U/Tn————公式【11】方程式【7】、【8】、【9】、【10】、【11】中:P-功率的单位(kW);n—转速的单位(r/min);T—转矩的单位(N.m);U-电压的单位(V);I—电流的单位(A);9.55是9500÷1000之后的值。
变频电机的恒转矩恒转矩变频器配备
![变频电机的恒转矩恒转矩变频器配备](https://img.taocdn.com/s3/m/30b8f0af168884868662d67d.png)
变频电机的恒转矩恒转矩变频器配备变频电机5~十0hz,50hz以下恒功率,50hz以上恒转矩,请问变频器(G120)怎样配备?
答:首要:关于变频电机来说,0-50Hz电机是转矩,此刻电机是经过电压的改动,而进行调速,一同电机的磁通是不变的,而且依据负载来挑选输出转矩。
50-十0Hz时,变频器输出到电机侧的电压根柢上是不会改动,但此刻变频器经过进行对电机削弱定子的磁通然后去改动转速,此刻的电压和电流改动的很小,到恒功率作业。
其次:对G120变频器的设置,先将电机参数设置到变频器里边去,必定要留神此刻的额外转速因该是电机的基速,不是弱磁往后的转速,然后做电流环优化(静态辨识),速度环优化(动态辨识)再次:由所以5-十0Hz,故要将变频器最小输出频率设置为5Hz,将最高频率设置为十0Hz。
将电机的转速设置为弱磁往后的转速终究:要将变频器的参阅速度,电压以及电流,功率要与实习电机之间进行匹配,否则无法与plc进行0-FFFF(或许0-16384)之间的换算。
1。
变频器电流与频率及扭矩的关系
![变频器电流与频率及扭矩的关系](https://img.taocdn.com/s3/m/8eacf216e87101f69e3195ff.png)
变频器电流与频率及扭矩的关系是怎样的?
变频器目前主要有三种类型:平方递减型变频器如风机水泵用的,电流
矢量型变频器,直接转矩控制型变频器,每种变频器的结构基本一样,
但是驱动IGBT的方式不同在实际应用中因为电流和频率的关系取决
于负载的状态,电流和转矩应该是成正比的,在普通风机水泵的应用中
变频器的驱动方式为压频特性,就是电压和平率正正比,频率和电压
的关系按照每HZ对应电源电压的1/50 V,但是在实际应中算法不同为
了提高电机的启动转矩在低频运行中通过提高输出电压来提升转矩,
(但是调节电压的方法不同且不能长时间低频率工作,如果电压过高频
率低电机会进入磁饱和状态发热烧毁电机)通用型变频器每个厂家的算
法有些区别,但基本都是采用此种算法,电流矢量型的变频器和通用型
的算法是完全不一样的,主要通过控制负载的驱动电流等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机转矩和变频器的关系
1. 电机的旋转速度为什么能够自由地改变?
*1: r/min
电机旋转速度单位:每分钟旋转次数,也可表示为rpm.
例如:2极电机50Hz 3000 [r/min]
4极电机50Hz 1500 [r/min]
$电机的旋转速度同频率成比例
本文中所指的电机为感应式交流电机,在工业中所使用的大部分电机均为此类型电机。
感应式交流电机(以后简称为电机)的旋转速度近似地确决于电机的极数和频率。
由电机的工作原理决定电机的极数是固定不变的。
由于该极数值不是一个连续的数值(为2的倍数,例如极数为2,4,6),所以一般不适和通过改变该值来调整电机的速度。
另外,频率能够在电机的外面调节后再供给电机,这样电机的旋转速度就可以被自由的控制。
因此,以控制频率为目的的变频器,是做为电机调速设备的优选设备。
n = 60f/p
n: 同步速度
f: 电源频率
p: 电机极对数
$ 改变频率和电压是最优的电机控制方法
如果仅改变频率而不改变电压,频率降低时会使电机出于过电压(过励磁),导致电机可能被烧坏。
因此变频器在改变频率的同时必须要同时改变电压。
输出频率在额定频率以上时,电压却不可以继续增加,最高只能是等于电机的额定电压。
例如:为了使电机的旋转速度减半,把变频器的输出频率从50Hz改变到25Hz,这时变频器的输出电压就需要从400V改变到约200V
2. 当电机的旋转速度(频率)改变时,其输出转矩会怎样?
*1: 工频电源
由电网提供的动力电源(商用电源)
*2: 起动电流
当电机开始运转时,变频器的输出电流
------变频器驱动时的起动转矩和最大转矩要小于直接用工频电源驱动------
电机在工频电源供电时起动和加速冲击很大,而当使用变频器供电时,这些冲击就要弱一些。
工频直接起动会产生一个大的起动电流。
而当使用变频器时,变频器的输出电压和频率是逐渐加到电机上的,所以电机起动电流和冲击要小些。
通常,电机产生的转矩要随频率的减小(速度降低)而减小。
减小的实际数据在有的变频器手册中会给出说明。
通过使用磁通矢量控制的变频器,将改善电机低速时转矩的不足,甚至在低速区电机也可输出足够的转矩。
3. -----当变频器调速到大于50Hz频率时,电机的输出转矩将降低-----
通常的电机是按50Hz电压设计制造的,其额定转矩也是在这个电压范围内给出的。
因此在额定频率之下的调速称为恒转矩调速. (T=Te, P<=Pe)
变频器输出频率大于50Hz频率时,电机产生的转矩要以和频率成反比的线性关系下降。
当电机以大于50Hz频率速度运行时,电机负载的大小必须要给予考虑,以防止电机输出转矩的不足。
举例,电机在100Hz时产生的转矩大约要降低到50Hz时产生转矩的1/2。
因此在额定频率之上的调速称为恒功率调速. (P=Ue*Ie)
4. 变频器50Hz以上的应用情况
大家知道, 对一个特定的电机来说, 其额定电压和额定电流是不变的.
如变频器和电机额定值都是: 15kW/380V/30A, 电机可以工作在50Hz以上当转速为50Hz时, 变频器的输出电压为380V, 电流为30A. 这时如果增大输出频率到60Hz, 变频器的最大输出电压电流还只能为380V/30A. 很显然输出功率不变. 所以我们称之为恒功率调速.
这时的转矩情况怎样呢?
因为P=wT (w:角速度, T:转矩). 因为P不变, w增加了, 所以转矩会相应减小.
我们还可以再换一个角度来看:
电机的定子电压U = E + I*R (I为电流, R为电子电阻, E为感应电势)
可以看出, U,I不变时, E也不变.
而E = k*f*X, (k:常数, f: 频率, X:磁通), 所以当f由50-->60Hz时, X 会相应减小
对于电机来说, T=K*I*X, (K:常数, I:电流, X:磁通), 因此转矩T会跟着磁通X减小而减小.
同时, 小于50Hz时, 由于I*R很小, 所以U/f=E/f不变时, 磁通(X)为常数. 转矩T和电流成正比. 这也就是为什么通常用变频器的过流能力来描述其过载(转矩)能力. 并称为恒转矩调速(额定电流不变-->最大转矩不变)
结论: 当变频器输出频率从50Hz以上增加时, 电机的输出转矩会减小.
5. 其他和输出转矩有关的因素
发热和散热能力决定变频器的输出电流能力,从而影响变频器的输出转矩能力。
载波频率: 一般变频器所标的额定电流都是以最高载波频率, 最高环境温度下能保证持续输出的数值. 降低载波频率, 电机的电流不会受到影响。
但元器件的发热会减小。
环境温度:就象不会因为检测到周围温度比较低时就增大变频器保护电流值.
海拔高度: 海拔高度增加, 对散热和绝缘性能都有影响.一般1000m以下可以不考虑. 以上每1000米降容5%就可以了.
6. 矢量控制是怎样改善电机的输出转矩能力的?
*1: 转矩提升
此功能增加变频器的输出电压(主要是低频时),以补偿定子电阻上电压降引起的输出转矩损失,从而改善电机的输出转矩。
$ 改善电机低速输出转矩不足的技术
使用"矢量控制",可以使电机在低速,如(无速度传感器时)1Hz(对4极电机,其转速大约为30r/min)时的输出转矩可以达到电机在50Hz供电输出的转矩(最大约为额定转矩的150%)。
对于常规的V/F控制,电机的电压降随着电机速度的降低而相对增加,这就导致由于励磁不足,而使电机不能获得足够的旋转力。
为了补偿这个不足,变频器中需要通过提高电压,来补偿电机速度降低而引起的电压降。
变频器的这个功能叫做"转矩提升"(*1)。
转矩提升功能是提高变频器的输出电压。
然而即使提高很多输出电压,电机转矩并不能和其电流相对应的提高。
因为电机电流包含电机产生的转矩分量和其它分量(如励磁分量)。
"矢量控制"把电机的电流值进行分配,从而确定产生转矩的电机电流分量和其它电流分量(如励磁分量)的数值。
"矢量控制"可以通过对电机端的电压降的响应,进行优化补偿,在不增加电流的情况下,允许电机产出大的转矩。
此功能对改善电机低速时温升也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