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防疫安全管理制度
幼儿园疾病防治安全管理制度(3篇)

幼儿园疾病防治安全管理制度1、托幼机构卫生保健应贯彻“预防为主”的卫生工作方针,在上级卫生部门的指导下,做好集体儿童的疾病的防治和预防保健工作。
2、搞好预防接种,托幼儿机构应密切与当地防疫部门的联系,及时了解疫情动态。
按年龄、季节、适时、全程、足量、规范化地为幼儿实施预防接种,以提高整体人群的免疫水平,各种预防接种率要求达____%以上。
3、加强传染病的防治。
通过晨间检查和全日健康检查等形式,及时了解全园幼儿发病情况。
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
尽快消除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儿童。
4、对已发现的传染病患儿或可疑者,应立即送隔离室观察,或通知家长带到医院去诊治。
对患儿所在班要进行彻底的终末消毒。
与患儿有密切接触的人群应进行医学检疫,并用药物进行预防。
5、加强小儿常见疾病的防治。
通过采取综合性措施(营养、锻炼、疾病预防、治护理等)来降低发病率。
注意做好体弱儿童(经常反复发作呼吸道、消化道感染儿、佝偻病、营养不良、早产儿、小样儿、哮喘病、先天性心脏病等)的专案管理,加强个体重点保健。
6、开展健康教育,运用多种形式宣传卫生知识,传授传染病的防治常识,增进儿童教养人员对卫生科学的了解,提高卫生育儿水平。
还要加强家园联系,争取家长的理解和支持,共同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减少疾病。
幼儿园疾病防治安全管理制度(2)是为了保障幼儿园幼儿的健康和安全而制定的一系列规章制度。
以下是幼儿园疾病防治安全管理制度的一些要点:1. 疫情防控:制定疫情防控方案,建立疫情监测和报告机制,定期对幼儿园进行消毒、通风等措施,提高环境卫生水平,加强幼儿疫苗接种工作。
2. 日常检查:定期对幼儿园内的卫生状况进行检查和评估,及时发现和处理可能存在的卫生隐患。
3. 幼儿疾病管理:建立幼儿健康档案,做好幼儿的健康检查和记录,加强对幼儿疾病的预防和控制工作,及时发现和隔离疑似感染病例。
4. 家长参与:加强与家长的沟通,提高家长对幼儿疾病防控工作的了解和参与度,共同维护幼儿园的健康安全。
疾病防控安全管理制度(三篇)

疾病防控安全管理制度一、总则为规范疾病防控工作,提高疾病防控安全管理水平,保障民众的健康和社会稳定,特制定本疾病防控安全管理制度。
二、管理职责1.卫生健康部门负责统筹疾病防控工作,制定相关政策和管理规定;2.地方政府卫生主管部门负责本地区的疾病防控工作的监督和指导;3.医疗机构、学校、企事业单位等单位要建立疾病防控工作的组织机构和制度,明确相关人员的职责和安全管理要求;4.公众要积极参与疾病防控工作,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管理规定。
三、信息发布和公众教育1.卫生健康部门要及时发布疾病防控相关信息,向公众提供准确的防控指导和知识,避免恐慌和谣言的产生;2.各级政府要加大对疾病防控的宣传力度,组织开展公众教育活动,提高公众的自我防护意识;3.医疗机构、学校、企事业单位等单位要开展疾病防控宣传教育工作,加强员工和学生的培训和教育,提高防控意识和能力。
四、防控措施1.医疗机构要建立健全感染控制制度,加强医疗废物的处置和医疗器械的消毒,保障医疗过程中的安全;2.学校要加强学生的健康检查和疫情排查,及时发现和隔离患病学生,保障校园的安全;3.企事业单位要制定疾病防控工作方案,加强员工的健康检查和疫情排查,做好防疫物资的储备和消毒工作;4.公共场所要加强卫生清洁工作,保持环境的卫生和整洁,减少疾病传播的风险;5.社区要建立健全的疾病防控网格化管理体系,做好住户的健康信息登记和排查工作,加强小区的管理和防控措施。
五、应急响应机制1.卫生健康部门要根据疫情的发展和风险评估结果,及时调整和发布疾病防控的应急响应级别,组织相关单位和人员开展防控工作;2.地方政府卫生主管部门要按照上级部门的要求,制定本地区的疫情应对预案和工作方案,协调相关单位的配合和合作;3.医疗机构、学校、企事业单位等单位要按照应急响应级别要求,启动相应的防控措施,组织人员进行防疫工作;4.公众要积极配合防控工作,听从相关部门和单位的指导,遵守相关的防疫措施和要求。
二小疾病防疫管理制度

二小疾病防疫管理制度
是一个用于管理和控制学校二小疾病的制度。
一、目标:
1. 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的发生和传播。
2. 保障师生的健康和安全。
二、职责:
1. 学校负责人负责组织实施二小疾病防疫管理工作。
2. 配合卫生部门进行疫情监测和报告。
3. 教职员工负责学生健康状况的观察和上报。
4. 学校保洁人员负责学校环境的卫生和消毒工作。
5. 学生负责自我保护意识和卫生习惯的培养。
三、措施:
1. 日常防控措施:
- 学校定期开展学生体温检测,发现发热学生要及时隔离并报告卫生部门。
- 加强学校卫生设施和环境的清洁和消毒,定期检查和维护水、电设备等设施的安全和卫生状况。
- 提倡学生勤洗手、咳嗽时用纸巾或手肘遮挡口鼻,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垃圾。
- 注重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如定期刷牙、保持清洁、健康饮食等。
2. 疫情防控措施:
- 如发生疫情,要立即组织隔离措施,确保病情不扩散。
- 向卫生部门报告疫情,配合进行疫情调查和排查。
- 暂停学校活动、取消集体聚餐和外出活动等,以减少病毒传播的机会。
- 疫情结束后,要彻底清洁消毒学校和教室,确保环境卫生和学生健康安全。
四、培训与宣传:
1. 学校组织师生进行二小疾病防疫知识的培训和宣传。
2. 制作宣传材料,如海报、宣传册等,向所有师生进行宣传教育。
3. 建立学校相关防疫知识的官方网站或微信公众号,及时发布防疫政策和最新疫情动态。
以上是二小疾病防疫管理制度的基本内容,可以根据学校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补充。
2024年幼儿园疾病防治安全管理制度

2024年幼儿园疾病防治安全管理制度一、引言随着社会的发展,对幼儿园的疾病防治安全管理越来越重视。
为了保障孩子们的健康成长,提高幼儿园的疾病防治安全管理水平,制定本制度。
二、基本原则1. 安全第一:把儿童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首位。
2. 预防为主:重点加强疾病预防,减少疾病传播风险。
3. 系统管理:建立完善的疾病防控管理制度,确保全员参与。
三、疾病防治安全管理制度1. 安全责任(1)幼儿园负责人负有最终安全责任,要确保疾病防治措施得以有效实施。
(2)每个教师都是幼儿园的安全管理员,要积极推动疾病防治工作。
(3)所有职工要加强自身学习,提高疾病防治意识和能力。
2.制度建设(1)制定疾病防治安全管理制度,明确各项工作职责和流程。
(2)定期组织疾病防治安全培训,提高职工的防疫意识和操作技能。
(3)建立记录制度,详细记录每个儿童的体温、饮食情况和健康状况。
3.环境卫生(1)做好幼儿园的日常环境卫生管理,包括教室、洗手间、食堂等。
(2)保持室内外通风,经常开窗换气,确保空气流通。
(3)保持幼儿园的清洁和消毒,特别是常接触的物体和场所。
4.人员管理(1)严格执行幼儿园进出管理制度,避免外部人员带入疾病。
(2)不得让患有传染病的人员进入幼儿园,如有发现及时隔离和报告。
(3)幼儿园要定期验身,确保教师和职工的健康状况。
5.疾病监测(1)建立健全的疾病监测系统,及时掌握儿童的健康状况。
(2)对儿童的疾病出现进行预警和隔离措施。
(3)定期开展疫情分析,总结经验,完善疾病防治工作。
6.食品安全(1)严格按照食品安全卫生法规提供儿童食品。
(2)食品加工人员必须持有食品卫生合格证,保证食品卫生安全。
(3)建立食品原材料的进货台账,追溯食品来源。
7.紧急处理(1)建立应急预案,确保突发疾病事件的及时响应。
(2)配备疫情防控物资和急救设备,确保遇到突发情况能够及时处理。
(3)对疑似传染病病例进行隔离和报告,配合卫生部门进行进一步的处理。
卫生防疫管理规章制度

卫生防疫管理规章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卫生防疫管理,预防和控制传染病,保障公共卫生安全,保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章。
第二条本规章适用于全国范围内的卫生防疫管理工作,涉及医疗机构、学校、单位、社区、个人等各类组织和个人。
第三条卫生防疫管理应当坚持预防为主、应急处置、科学防控、全民参与的原则,加强传染病预防和控制措施,全面提高公共卫生水平。
第四条国家卫生防疫管理部门是卫生防疫管理的主管机构,各级政府负责各层级卫生防疫管理的组织协调与实施。
第二章传染病预防管理第五条各级政府应当建立传染病预防与控制机制,指导卫生防疫部门加强对传染病的监测、报告和处置,及时采取预防控制措施。
第六条各级卫生防疫部门应当建立传染病监测制度,定期收集、汇总并分析传染病的疫情数据,及时发现和控制传染源。
第七条对于疫情爆发地区,卫生防疫部门应当及时组织医疗队伍进行应急处置,采取有效措施控制传染病传播。
第八条医疗机构应当建立传染病防控制度,严格执行传染病报告、登记、隔离、观察和治疗等措施,确保传染病不扩散。
第三章公共卫生管理第九条国家和地方政府应当建立公共卫生服务体系,普及健康知识,加强环境卫生保洁,控制传染病传播。
第十条学校、幼儿园等教育机构应当建立健康监测制度,对学生进行定期健康检查,保障学生身体健康。
第十一条企事业单位应当建立健康管理制度,加强员工身体检测,提供必要的卫生防疫保护设施,确保员工健康。
第四章个人卫生管理第十二条个人应当自觉遵守卫生规章制度,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不擅离职守,积极配合卫生防疫工作。
第十三条对于传染病患者和病原体携带者,应当严格遵守隔离观察措施,不得患病者,传播疾病。
第十四条对于可能接触到传染病源的个人,应该自觉进行体温测量,佩戴口罩,勤洗手等个人卫生防护措施。
第五章法律责任第十五条对于违反卫生规章制度的单位和个人,各级卫生防疫部门应当依法进行处罚,直至追究刑事责任。
第十六条对于隐匿传染病疫情信息,造成恶劣影响的个人或单位,将被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疾病防治安全管理制度(6篇)

疾病防治安全管理制度疾病防治安全管理制度(6篇)在我们平凡的日常里,接触到制度的地方越来越多,制度泛指以规则或运作模式,规范个体行动的一种社会结构。
我们该怎么拟定制度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疾病防治安全管理制度,欢迎大家分享。
疾病防治安全管理制度11、学校要按照《学校卫生工作条例》和有关法规性文件的规定,依法管理学校卫生及学生常见病、传染病群体性防治工作。
2、对学生实施群体性防治措施(国家规定的计划免疫接种除外)必须经县卫生局、教育局批准,并由县卫生防疫站统一组织实施。
3、为杜绝意外发生,学校学生疾病防治用药统一由县卫生防疫站提供,学校不得擅自接受其它途径药物。
4、传染病防治实施预防接种时,预防接种专业人员必须严格执行“一人一针一筒”,加强无菌观念,并确保医疗器械的卫生及操作的规范,学校卫生分管领导有责任对接种全过程进行监督。
5、开展学生常见病、传染病群体防治工作,应遵循学校管理的有关规定,妥善安排好预防接种及其他群体防治措施的时间,以维护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
6、未经教育局、卫生局、卫生防疫站批准,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组织学生实施群体性防治措施。
违者要对当事人予以严肃处理,并追究其单位领导人的责任;造成严重后果的要依法追究有关人员的法律责任。
疾病防治安全管理制度21、要按照《学校卫生工作条例》和有关法规性文件的规定,依法管理学校卫生及学生常见病、传染病群体性防治工作。
2、对学生实施群体性防治措施(国家规定的计划免疫接种除外)必须经区卫生局、区文教体局批准,并由区疾控中心统一组织实施。
3、为杜绝意外发生,学校学生疾病防治用药统一由区疾控中心提供,学校不得擅自接受其它途径药物。
4、传染病防治实施预防接种时,预防接种专业人员必须严格执行“一人一针一筒”,加强无菌观念,并确保医疗器械的卫生及操作的规范,学校卫生分管领导有责任对接种全过程进行监督。
5、开展学生常见病、传染病群体防治工作,应遵循学校管理的有关规定,妥善安排好预防接种及其他群体防治措施的时间,以维护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
疫情防控的管理制度

疫情防控的管理制度疫情防控的管理制度(精选5篇) 随着社会⼀步步向前发展,很多场合都离不了制度,制度泛指以规则或运作模式,规范个体⾏动的⼀种社会结构。
那么什么样的制度才是有效的呢?以下是⼩编精⼼整理的疫情防控的管理制度(精选5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家。
疫情防控的管理制度1 1、认真按实记载门诊⽇志,门诊⽇志为发现、检索传染病的基础资料。
15岁以下传染病病⼈或疑似传染病病⼈必须记载家长姓名、学校年级及班级。
2、检验科、放射科发现传染病的阳性结果时,要询问并登记病⼈的详细住址和电话号码,同时电话报告防保科和临床⾸诊医师。
3、临床⾸诊医⽣在接到检验科或放射科的报告后,应及时填写传染病报告卡,报告防保科。
4、传染病疫情报告实⾏⾸诊负责制,任何责任疫情报告⼈在⾸次诊断传染病病⼈或疑似传染病病⼈后,应⽴即填写新的传染病报告卡,卡上标记的星号必填,同时报告防保科。
对于疑似传染病病⼈,应在短期内填写传染病订正卡,并上报防保科。
5、防保科根据传染病报告要求,⽴即进⾏⽹络直报或卡报市疾控中⼼,并认真填写传染病总登记簿和肺结核转诊登记簿,保存传染病报告卡3年。
6、对于15岁以下急性弛缓性⿇痹(AFP)疾病病⼈应⽴即电话报告防保科,同时填写传染病报告卡,要求询问患⼉家长姓名、住址、电话号码。
7、报告时限:甲类和⼄类甲管的传染病在2⼩时内,⼄类传染病在6⼩时内,丙类传染病在12⼩时内。
8、突发公共卫⽣事件于2⼩时内向医院办公室、卫⽣局报告。
9、住院部发现传染病病⼈或疑似传染病病⼈,应及时填写传染病报告卡,并电话报告防保科,同时转尘洁分院治疗(肺外结核和结核性胸膜炎除外)。
10、⽇常诊治过程中发现传染病暴发苗头,应⽴即电话报告防保科,防保科核实后及时向市疾病中⼼报告。
疫情防控的管理制度2 为了能够及时有序地应对可能发⽣的传染病疫情,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疫情在我校的发⽣和蔓延,保障⼴⼤师⽣员⼯的⾝体健康和⽣命安全,根据《传染病防治法》及上级教育和卫⽣⾏政部门的有关⽂件精神,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疾病防治安全制度

疾病防治安全制度一、目的为了保障员工的健康安全,防止疾病传播,提高员工对疾病的认识和自我保护能力,特制定本疾病防治安全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员工,以及所有与公司有业务往来的单位和个人。
三、组织机构1. 公司成立疾病防治安全管理小组,负责疾病防治工作的组织实施和监督指导。
2. 各部门设立疾病防治安全员,负责本部门的疾病防治工作。
四、预防措施1. 加强健康教育,提高员工对疾病的认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2. 定期组织员工进行健康检查,发现疾病及时治疗。
3. 加强环境卫生管理,保持工作场所整洁卫生。
4. 加强食品卫生管理,确保员工饮食安全。
5. 加强劳动保护,提供必要的劳动防护用品。
6. 建立员工健康档案,记录员工健康状况。
五、监测与报告1. 设立疾病监测点,及时了解员工健康状况。
2. 发现疑似疾病病例,立即报告疾病防治安全管理小组,并采取隔离措施。
3. 确诊疾病病例,立即报告当地卫生部门,并配合做好流行病学调查和控制工作。
六、应急处置1. 发生疾病疫情时,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采取隔离、消毒等措施,控制疫情扩散。
2. 配合当地卫生部门做好疾病患者的救治工作。
3. 加强对员工的健康教育,提高员工的自我保护意识。
七、培训与考核1. 定期对员工进行疾病防治安全知识培训,提高员工的自我保护能力。
2. 对疾病防治安全管理小组成员和疾病防治安全员进行专业培训,提高其业务水平。
3. 对疾病防治安全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定期检查,对违反制度的行为进行严肃处理。
八、责任与义务1. 员工有义务遵守疾病防治安全制度,做好个人防护,配合疾病防治工作。
2. 疾病防治安全管理小组和疾病防治安全员有责任做好疾病防治工作,保护员工的健康安全。
九、附则1.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2. 本制度的解释权归公司疾病防治安全管理小组所有。
3. 本制度如有未尽事宜,可根据实际情况予以补充和修改。
疾病控制安全管理制度

疾病控制安全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疾病控制工作,保障人民身体健康,加强疾病防控措施,制定本安全管理制度。
第二条本安全管理制度适用于各级疾病控制机构及相关部门、单位。
第三条疾病控制工作原则上应以预防为主,综合治理为辅,全员参与,全过程控制,防控结合。
第四条疾病控制工作应当依法依规,科学合理、有序推进,加强协调合作,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第五条疾病控制工作中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等,应当严格保密。
第六条各级疾病控制机构及相关部门、单位应当重视人才队伍建设,加强培训和学习,提高队伍素质。
第七条疾病控制工作中应当倡导安全生产、健康环保的理念,提高员工安全意识。
第二章组织管理第八条各级疾病控制机构应当建立健全组织机构,明确职责分工,建立疾病控制工作协调机制。
第九条疾病控制机构应当定期组织疾病防控人员进行培训,提高专业技能和安全防范意识。
第十条疾病控制机构应当建立疾病信息收集、监测、分析和报告机制,及时准确发布疾病信息。
第十一条疾病控制机构应当建立健全疫情应急预案,提高应急处置能力,确保应急响应及时有效。
第十二条疾病控制机构应当建立健全部门内部审计机制,加强对疾病控制工作的监督和检查。
第三章安全生产第十三条疾病控制机构应当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制定相关制度和规范,明确员工的安全责任。
第十四条疾病控制机构应当定期对设施设备、消毒杀菌用品等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设施设备正常运行。
第十五条疾病控制机构应当建立相应的应急设施和消防设备,完善应急预案,提高应急处置效率。
第十六条疾病控制机构应当加强对疫苗疫苗制品的采购、存储、运输等环节的监管,确保疫苗质量。
第十七条疾病控制机构应当落实职工健康相关制度,提供健康检查、防护用品等必要设施,保障员工健康。
第四章质量管理第十八条疾病控制机构应当建立质量管理体系,明确质量管理责任,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
第十九条疾病控制机构应当加强科研技术管理,推广先进技术,提高科研成果转化率。
小学疾病防治安全管理制度范本

小学疾病防治安全管理制度范本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障小学生的健康成长,提高学校疾病防治的能力和水平,本制度制定。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范围为小学教育阶段,包括学生、教师及校级管理人员。
第三条:学校应以预防为主,早发现、早治疗,积极防止传染病的发生和传播。
第四条:学校应建立健康档案,定期进行学生的健康评估和体检,了解学生的身体状况。
第五条:学校应加强对教师和学生的健康教育,提高他们的健康意识和预防传染病的能力。
第六条:学校应定期开展健康环境检查和卫生设施设备维护保养,确保学校环境卫生良好。
第七条:学校应建立健全的信息报告和处理机制,及时报告疾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第二章:疾病预防第八条:学校应制定疾病预防计划,明确不同季节和特殊阶段的防控措施。
第九条:学校应加强学生的个人卫生教育,培养正确的洗手、刷牙等生活习惯。
第十条:学校应建立健全的饮食管理制度,合理安排学生的膳食结构和营养摄入。
第十一条:学校应加强对校园环境卫生的管理,定期清洁、消毒,确保学校环境清爽、干净。
第十二条:学校应配备必要的急救设施和药品,并组织教师进行急救培训。
第三章:疾病监测第十三条:学校应建立学生健康档案,包括体检记录、疫苗接种情况等,并定期对学生进行健康评估和监测。
第十四条:学校应设置健康监测点,定期对学生进行体温测量和疾病监测。
第十五条:学校应建立疾病报告制度,发现可能引发传染病的情况应及时向有关部门报告。
第四章:疾病应对第十六条:学校应建立疾病应对机制,及时响应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疫情,制定有效的应对措施。
第十七条:学校应与疾控中心、卫生院等相关部门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共同应对疾病的防控工作。
第十八条:学校应制定适应不同疾病的紧急预案,明确责任分工和应对流程。
第五章:疾病宣传第十九条:学校应加强疾病宣传工作,利用多种方式向师生宣传病原知识、预防方法等。
第二十条:学校应组织各类健康教育活动,增强师生的健康意识和预防疾病的能力。
平安学校疾病预防管理制度

一、总则为了保障师生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维护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学校卫生工作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二、组织机构及职责1. 成立学校疾病预防控制工作领导小组,由校长担任组长,分管副校长担任副组长,各部门负责人为成员。
领导小组负责统筹协调全校疾病预防控制工作。
2. 学校卫生室为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具体实施部门,负责全校师生疾病预防、健康教育和日常卫生管理工作。
三、疾病预防措施1. 传染病防控(1)建立健全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实行晨检、午检和晚检制度,确保及时发现、报告和隔离传染病患者。
(2)对传染病患者进行隔离治疗,防止疫情扩散。
同时,对其密切接触者进行医学观察。
(3)定期开展传染病防治知识宣传教育,提高师生防病意识。
2. 食品卫生安全(1)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确保食品采购、加工、储存、供应等环节符合食品安全标准。
(2)加强食堂卫生管理,定期对食堂进行消毒,确保食品卫生。
3. 学校环境卫生(1)定期对教室、宿舍、食堂、厕所等公共场所进行消毒,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2)加强校园绿化,保持校园环境整洁。
4. 个人卫生(1)加强师生个人卫生教育,养成良好卫生习惯,如勤洗手、不随地吐痰等。
(2)开展健康教育活动,提高师生健康素养。
四、应急处理1. 发生传染病疫情时,立即启动应急预案,按照规定程序上报,并采取隔离、消毒等措施,防止疫情扩散。
2. 严格执行《传染病防治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对传染病患者及其密切接触者进行隔离治疗和医学观察。
3. 加强与卫生部门的沟通协调,及时获取疫情信息,确保疫情得到有效控制。
五、监督与检查1. 学校疾病预防控制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对疾病预防控制工作进行监督检查,确保各项措施落实到位。
2. 对违反疾病预防控制规定的行为,依法依规进行处理。
六、附则1.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2. 本制度由学校疾病预防控制工作领导小组负责解释。
幼儿园疾病防控安全管理制度

幼儿园疾病防控安全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幼儿园疾病防控工作,保障幼儿身心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幼儿园工作规程》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园实际,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幼儿园疾病防控安全管理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实行分类管理、综合防治的原则。
第三条幼儿园应当加强疾病防控知识宣传,提高师生疾病防控意识,营造健康、安全、和谐的校园环境。
第二章组织机构与职责第四条幼儿园成立疾病防控安全管理领导小组,由园长、保健医生、保教主任、后勤主任等组成,负责幼儿园疾病防控安全工作的组织、协调、指导和监督。
第五条幼儿园疾病防控安全管理领导小组职责:(一)制定和完善幼儿园疾病防控安全管理制度;(二)组织疾病防控安全教育和培训;(三)定期开展疾病防控安全检查和评估;(四)协调解决疾病防控安全问题;(五)其他相关工作。
第六条保健医生负责幼儿园日常疾病防控工作,履行以下职责:(一)负责幼儿健康检查和健康管理;(二)指导保教人员做好日常卫生保健工作;(三)发现传染病疫情或其他健康问题,及时报告并采取相应措施;(四)定期对幼儿园卫生保健工作进行总结和反馈;(五)其他相关工作。
第三章预防措施第七条幼儿园要加强晨午检工作,及时发现并隔离患病幼儿,防止疫情传播。
第八条幼儿园要定期开展卫生清洁和消毒工作,保障幼儿园环境卫生。
第九条幼儿园要加强食品安全管理,严把食品采购、加工、储存、分发等环节,防止食物中毒。
第十条幼儿园要定期组织幼儿进行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提高抵抗力。
第十一条幼儿园要加强疾病防控知识宣传,提高师生疾病防控意识。
第四章应急处置第十二条幼儿园要制定传染病疫情应急预案,明确应急处置流程和措施。
第十三条发现传染病疫情或其他健康问题,幼儿园要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采取隔离、报告、消毒等措施,防止疫情扩散。
第十四条幼儿园要加强与卫生健康部门、疾控中心等单位的沟通协作,共同做好疾病防控工作。
第五章监督与考核第十五条幼儿园要定期对疾病防控安全工作进行自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学校疾病防治安全管理制度

学校疾病防治安全管理制度是一项重要的管理措施,以保障学校师生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本文将详细介绍学校疾病防治安全管理制度的内容和实施方法。
一、制度背景及目的学校疾病防治安全管理制度的制定是基于对学校师生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关注和责任,旨在全面加强学校疾病防治工作,切实维护学校师生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二、总体原则1.科学预防。
通过科学的疫情监测和预警机制,提前采取相应的疾病防治措施,防止疫情的发生和扩散。
2.合理安排。
根据学校师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疾病防治工作计划,确保有效利用资源,提高工作效率。
3.及时处置。
一旦发现疾病疫情或疑似病例,要立即采取相应的处置措施,确保及时隔离治疗,防止疫情蔓延。
4.多方合作。
学校、家庭、社会各界要加强合作,形成共同抗疫的合力,共同维护学校师生的健康和安全。
三、工作内容1.加强宣传。
通过多种形式和渠道宣传疾病防治的知识和技能,提高学校师生的防护意识和能力。
2.健全监测机制。
建立健全学校疫情监测和预警系统,定期对学校师生的健康状况进行检测,及时发现潜在风险。
3.加强日常管理。
严格执行学校卫生制度,加强日常卫生清洁工作,保持学校环境的清洁和卫生。
4.规范处置流程。
制定疫情报告和处置流程,确保在发现疫情或疑似病例后,能够迅速、有序地进行处置和隔离治疗。
5.完善应急预案。
制定学校疫情应急预案,明确责任分工和处置流程,提高应对突发疫情的能力和效率。
四、实施方法1.成立疾病防治工作小组。
学校应成立疾病防治工作小组,明确各成员的职责和任务,确保工作的有序开展。
2.建立信息沟通渠道。
学校应建立健全信息沟通渠道,确保疾病防治工作的信息及时传递和反馈。
3.加强培训和指导。
学校应加强对师生的疾病防治知识培训和指导,提高他们的防护意识和能力。
4.加强监督检查。
学校应定期进行疾病防治工作的监督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并整改,确保制度的有效实施。
5.加强与社区合作。
学校应积极与社区合作,共同推进疾病防治工作,形成社会共治的格局。
卫生防疫管理制度

卫生防疫管理制度一、总则1. 本制度旨在加强卫生防疫工作,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2. 本制度适用于各级卫生行政部门、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医疗机构、学校、企事业单位等各类组织。
3. 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卫生防疫工作的组织、协调和监督。
二、防疫责任1. 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要加强对卫生防疫工作的领导和管理,制定相应的政策措施,确保卫生防疫工作的顺利进行。
2.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要负责疫情监测、预警、调查、处置等工作,及时发现和控制疫情。
3. 医疗机构要严格执行传染病防治法律法规,做好传染病的诊断、报告、隔离、治疗等工作。
4. 学校、企事业单位等各类组织要建立健全卫生防疫制度,加强卫生防疫知识的宣传教育,提高员工的卫生防疫意识。
三、防疫措施1. 加强环境卫生管理,定期进行清洁消毒,保持环境整洁。
2. 加强食品安全管理,严格执行食品卫生标准,防止食源性疾病的发生。
3. 加强饮用水卫生管理,确保饮用水安全。
4. 加强个人卫生习惯的培养,提倡勤洗手、戴口罩等卫生习惯。
5. 加强对传染病的监测和预防,发现疫情要及时报告,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防控。
四、应急处理1. 建立健全应急预案,明确各部门、各岗位的职责和工作流程。
2. 发生疫情时,要迅速启动应急预案,组织专业力量进行疫情调查、处置等工作。
3. 对于疫情的处理要及时向社会公布,接受社会监督。
4. 疫情结束后,要对疫情防控工作进行总结,完善制度,提高防疫能力。
五、法律责任1. 违反本制度的单位和个人,要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2. 对于造成疫情扩散、严重后果的,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幼儿园疾病防治安全管理制度

幼儿园疾病防治安全管理制度一、制度目的为了保障幼儿园幼儿的健康和安全,防止疾病的传播,制定幼儿园疾病防治安全管理制度,对幼儿园的日常防疫工作进行规范和管理。
二、管理措施1.疫病防控(1)每天对全园幼儿进行体温测量,并记录在体温表上。
(2)幼儿患病或发烧超过38℃,家长要第一时间将幼儿留在家中休息,直到病情稳定。
(3)幼儿园定期组织季节性疫苗接种,以预防常见传染病。
(4)幼儿园定期开展消毒工作,对教室、卫生间、玩具等进行常规消毒,保持环境的清洁与卫生。
2.个人卫生管理(1)每天上午幼儿到校前,教职工必须经手指消毒,并佩戴口罩。
(2)幼儿进入教室前,教师要检查幼儿的手是否洗净,并及时帮助幼儿洗手。
(3)教室内要备有足够数量的肥皂、手纸、纸巾和消毒液,方便幼儿及时洗手和清洁。
(4)教室门口要摆放儿童清洁洗手液,鼓励幼儿们自觉洗手。
3.场所卫生管理(1)幼儿的床铺、桌椅、地板等固定物品要经常进行清洁和消毒。
(2)教室内的垃圾桶每天都要清理,废纸、果皮等垃圾要分类投放,保持卫生环境。
(3)幼儿园的卫生间要定期进行清洁和消毒,并保持通风。
(4)食堂要严格按照食品卫生标准操作,保证每天食物的卫生质量。
(5)使用过的餐具要经过彻底清洗和消毒,确保食用器皿的卫生。
4.疫情报告和处置(1)幼儿园在发现疾病传播风险较高的情况下,要第一时间向上级卫生部门报告,并按照他们的指引进行处置。
(2)幼儿园要跟踪幼儿的病情,及时与家长沟通,协助家长进行疾病防控。
(3)在疫情高发期间,幼儿园要采取相应的措施,如限制外来人员进入、减少活动等,以降低疾病传播的风险。
三、责任制度1.园长负责疫情防控工作,对疫情报告和处置工作进行指导和监督。
2.教职工要严格按照规定的防疫程序进行操作,做好个人卫生和场所卫生的管理工作。
3.家长要及时报告幼儿的病情和体温情况,配合幼儿园的疫情防控工作。
4.幼儿园要加强对教职工和家长的宣传和教育工作,提高大家的健康意识和疫情防控意识。
学校传染病等疾病防治安全管理制度

学校传染病等疾病防治安全管理制度一、总则为了加强学校传染病等疾病的防治工作,确保师生员工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学校卫生工作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学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二、组织机构1. 学校成立传染病等疾病防治工作领导小组,由校长担任组长,分管副校长、卫生保健教师、校医等人员组成。
2. 领导小组负责制定学校传染病等疾病防治计划和方案,组织协调学校传染病等疾病防治工作,监督落实各项防治措施。
3. 卫生保健教师负责学校传染病等疾病的预防、监测、报告、处理等工作。
4. 校医负责学校医疗保健工作,为师生提供健康咨询、疾病治疗等服务。
三、防控措施1. 加强健康教育。
通过宣传栏、班会、健康教育课等形式,普及传染病等疾病防治知识,提高师生员工的自我防护意识。
2. 做好环境卫生。
定期对教室、宿舍、食堂、卫生间等场所进行清洁消毒,保持空气流通,减少病菌滋生。
3. 严格食品卫生管理。
加强对食堂、小卖部等食品供应场所的监管,确保食品卫生安全。
4. 落实晨检制度。
每日早晨对学生进行体温测量和健康询问,发现异常情况及时采取相应措施。
5. 做好疫苗接种工作。
按照疫苗接种计划,组织师生员工按时接种疫苗,提高免疫屏障。
6. 加强体育锻炼。
合理安排体育活动,增强师生员工的体质。
7. 落实因病缺勤追踪制度。
对因病缺勤的师生员工进行追踪调查,了解病情及接触史,防止疫情扩散。
8. 加强学校与家长的沟通协作。
及时向家长通报学校传染病等疾病防治工作情况,共同做好学生的健康监护工作。
四、疫情报告与处置1. 发现传染病病例。
学校卫生保健教师或校医在发现传染病病例后,应立即进行核实,并按照相关规定向上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学校领导小组报告。
2. 启动应急预案。
学校领导小组接到报告后,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采取隔离、消毒、健康监测等应急措施,防止疫情扩散。
3. 配合上级部门。
学校应积极配合上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卫生行政部门开展疫情调查、处置等工作。
疾病预防安全管理制度

一、总则为保障广大师生员工的身体健康,预防和控制疾病的发生与传播,维护正常的教学、工作和生活秩序,特制定本制度。
二、组织机构1. 成立学校疾病预防控制领导小组,负责全校疾病预防工作的组织、协调和监督。
2. 设立疾病预防控制办公室,负责具体实施疾病预防控制措施。
三、预防措施1. 加强宣传教育(1)定期开展疾病预防知识讲座,提高师生员工的疾病预防意识。
(2)利用校园广播、宣传栏等途径,普及疾病预防知识。
2. 做好晨检、午检和晚检工作(1)班主任每天早晨、中午和晚上对学生进行健康检查,发现疑似病例及时上报。
(2)因病缺课的学生,班主任应了解原因,并向疾病预防控制办公室报告。
3. 加强环境卫生管理(1)定期对教室、宿舍、食堂等公共场所进行消毒,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2)加强饮用水卫生管理,确保水质安全。
4. 预防接种(1)按照国家免疫规划,组织师生员工进行预防接种。
(2)加强与当地防疫部门的联系,及时了解疫情动态。
5. 疾病监测与报告(1)建立健全疾病监测网络,对传染病实行报告制度。
(2)发现疑似病例,立即隔离治疗,并及时上报疾病预防控制领导小组。
6. 应急处置(1)制定应急预案,明确应急处置流程。
(2)发生疫情时,迅速启动应急预案,采取有效措施控制疫情。
四、责任与义务1. 教师责任(1)做好班级学生的健康管理工作,发现疑似病例及时上报。
(2)加强疾病预防知识教育,提高学生自我保护意识。
2. 学生责任(1)自觉遵守疾病预防相关规定,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2)发现自身或他人患病,及时向班主任报告。
3. 疾病预防控制办公室责任(1)负责全校疾病预防工作的组织实施。
(2)对各部门、各班级的疾病预防工作进行监督检查。
五、奖惩1. 对在疾病预防工作中表现突出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
2. 对违反疾病预防规定,造成不良后果的个人或单位,依法依规追究责任。
六、附则1.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2. 本制度由学校疾病预防控制领导小组负责解释。
预防疾病安全管理制度

一、总则为加强我单位疾病预防工作,保障员工身心健康,提高工作效率,特制定本制度。
二、预防疾病安全组织机构及职责1. 成立预防疾病安全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全单位疾病预防工作的组织、协调、监督和指导。
2. 预防疾病安全工作领导小组下设预防疾病安全办公室,负责日常疾病预防工作的实施和监督。
3. 各部门负责人为预防疾病安全工作的第一责任人,负责本部门疾病预防工作的组织实施。
三、预防疾病安全措施1. 加强宣传教育(1)定期开展疾病预防知识培训,提高员工对疾病预防的认识和自我防护能力。
(2)利用宣传栏、海报、内部刊物等形式,普及疾病预防知识。
2. 严格执行健康检查制度(1)员工入职前进行健康检查,确保入职员工身体健康。
(2)定期对员工进行健康检查,及时发现疾病隐患。
3. 加强环境卫生管理(1)保持工作场所清洁卫生,定期进行消毒。
(2)加强食堂、宿舍等公共场所的卫生管理,确保员工生活环境的清洁。
4. 防控传染病(1)发现疑似传染病病例,立即隔离观察,并及时报告相关部门。
(2)加强疫苗接种工作,提高员工免疫力。
5. 应急处置(1)建立健全疾病预防应急预案,明确应急处置流程。
(2)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四、预防疾病安全考核与奖惩1. 对预防疾病安全工作进行定期考核,考核结果纳入各部门绩效考核。
2. 对在疾病预防工作中表现突出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
3. 对违反预防疾病安全规定,造成不良后果的,依法依规进行处理。
五、附则1.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2. 本制度由预防疾病安全工作领导小组负责解释。
3. 本制度如有未尽事宜,由预防疾病安全工作领导小组根据实际情况予以补充和完善。
卫生防疫安全管理规章制度

卫生防疫安全管理规章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卫生防疫工作,保障人民健康,提高公共卫生安全管理水平,制定本规章。
第二条本规章适用于所有涉及卫生防疫工作的单位和个人,包括但不限于医疗机构、学校、企业等。
第三条卫生防疫工作应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社会参与、科学管理的原则,依法开展卫生防疫工作。
第四条各级卫生防疫管理部门应加强对卫生防疫工作的监督检查,做好相关工作的宣传教育,提高社会公众对卫生防疫工作的认识和参与度。
第二章卫生防疫工作机构第五条卫生防疫工作机构应设立专门的卫生防疫管理部门,负责卫生防疫工作的具体实施和监督。
第六条卫生防疫工作机构应建立健全工作制度,明确职责分工,确保卫生防疫工作的有序进行。
第七条卫生防疫工作机构应不定期进行卫生防疫能力评估,及时改进不足,提高工作质量。
第八条卫生防疫工作机构应建立健全卫生防疫应急预案,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提高应对各类突发事件的能力。
第三章卫生防疫工作人员管理第九条卫生防疫工作机构应根据工作需要,配备足够数量的卫生防疫工作人员,确保工作顺利进行。
第十条卫生防疫工作人员应具备相应的专业技能和职业道德,严格遵守工作纪律,保障工作质量。
第十一条卫生防疫工作人员应定期接受相关培训,提高卫生防疫工作的水平和效率。
第十二条卫生防疫工作人员应遵守保密法律法规,严格保护患者隐私和个人信息。
第四章卫生防疫设施管理第十三条卫生防疫工作单位应建立健全卫生防疫设施管理制度,定期检查设施运行情况,保障设施正常使用。
第十四条卫生防疫工作单位应定期检测设施消毒效果,确保设施卫生达标。
第十五条卫生防疫工作单位应合理配置防疫物资,保障工作需要。
第十六条卫生防疫工作单位应做好设施维护和管理,确保长期稳定运行。
第五章卫生防疫工作措施第十七条卫生防疫工作单位应加强对传染病的监测和报告工作,及时制定防控措施,阻断疫情传播。
第十八条卫生防疫工作单位应加强食品安全管理,做好食品采购、储存、加工等各个环节的卫生防疫工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卫生室及保健教师工作制度一、当好学校领导的参谋和助手,结合上级有关部门学校制订的卫生工作的计划及要求和本校实际,制订每学期的学校卫生工作计划。
组织好帝校卫生的各项工作,经常进行技术指导和卫生监督管理。
二、结合学校健康教育开展和季节变化特点,认真开展形式多样的卫生防病健康宣传教育,指导和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行为习惯,有计划地培训和建立一支班级卫生员骨干,并开展各项检查评比制度。
三、定期开展学生健康检查,视力检查,建立学生健康档案,记载学生因病缺课、因病休(退)学等情况。
配合医疗卫生部门有计划地开展预防接种,以及常见病、多发病、传染病的登记防治工作。
四、如遇学生中发生传染病,要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治疗、早消毒处理,并严格执行患传染病学生复课前的诊检以控制传染源。
五、热心为学生服务,课间、午间认真值班,接待学生卫生防病治病的咨询及处理学生偶发伤害事故。
对急诊病人,发热病人和其他不能处理的疾病应及时送医院治疗,及时并通知家长,并跟踪观察。
卫生室的医疗器械、检测设施要妥善维护。
六、指导学生开展个人卫生、环境卫生、用眼卫生、饮食饮水卫生、除害防病、红十字教育及爱国卫生社会活动等。
七、配合指导学校开展教学卫生、环境卫生、厕所卫生、食堂卫生、食品卫生、膳食营养、炊具消毒等工作,定期为食堂培训炊事员,监督各项卫生制度的落实。
发现问题应及时向有关领导和部门反映并提出改进工作的建议。
八、按学校规定的作息时间上、下班,不擅自离开工作岗位,外出学习,会议要履行好请假手续。
九、认真学习,不断提高业务水平和工作效益,认真参加各种卫生讲座和业务进修,要在加强实践和理论学习的基础上,提高工作的有效性和规范性。
十、认真积累资料,及时对资料进行分类、登记、研究和分析。
每学期结束上交学校教导处,按规定对卫生室的医疗器械进行维护保养、消毒。
按规定给生病的学生配药并作好配药登记。
卫生防疫和食品卫生工作职责及责任追究制为了有效防范各种疾病,加强卫生工作的领导,不断提高学校公共卫生工作的水平。
进一步保障师生员工的身心健康,防止学校食物中毒或其它食源性疾患事故的发生,依据教育部、卫生部第14号令及《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校预防传染病公共卫生的意见》精神,特制定本校卫生防疫和食品卫生职责及责任追究制度。
一、学校卫生防疫和食品卫生工作职责。
1、建立和完善卫生防疫和食品卫生管理体制,学校成立卫生防疫和食品卫生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指挥、协调、监督、检查的责任。
2、建立和完善卫生防疫和食品卫生监督预警机制。
学校在区卫生部门的指导下,做好卫生防疫和食品卫生的预报和预防工作。
3、建立和完善信息报告制度。
(1) 分管卫生工作的校级领导为学校上报信息的责任人。
(2) 严格执行区教育局规定的疾病上报的范围、途径、程序和要求。
4、建立的完善卫生防疫和食品卫生预案制度。
5、建立和完善卫生防疫和食品保障制度。
(1) 加强学校卫生保健教师和食品从业人员的队伍建设。
(2) 定期与不定期对学校卫生防疫和食品卫生的检查和指导。
(3) 加大对学校卫生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
(4) 将卫生防疫和食品卫生工作列入对有关人员进行评价、考核的重要内容。
6、对学校因管理原因而造成的重大事件,一经查明原因,对相应责任人给予行政处分,若情况严重追究其法律责任。
二、学校卫生防疫和食品卫生工作责任。
1、学校是卫生防疫和食品卫生工作的责任主体,校长是责任人,具体负责对卫生防疫和食品卫生的监测、预警、报告、控制及卫生教育等工作。
2、学校要主动与地方防疫部门加强沟通,接受指导,建立联络,检查制度,做好卫生防疫的宣传教育,并配合做好流行病调查,把卫生防疫和食品卫生落到实处。
3、加强对卫生防疫和食品卫生的管理,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卫生防疫和食品卫生知识活动,并纳入学生的行为规范教育中,与学校文明建设和社会公德教育相结合。
4、做好学生健康状况晨检制度和学生因病缺课的登记制度。
5、建立健全食品卫生安全管理制度,食堂负责人每天必须对食堂从业人员和进食堂的伙食品、肉类、鱼类、蔬菜、点心进行晨检工作,发现问题及时报告。
6、食堂管理人员、食堂从业人员、卫生室、保健教师、班主任及任课老师、学校事务处、教导处、分管卫生工作的领导、校长等都是各岗位的责任人,都必须加强岗位责任意识,对学校的卫生防疫和食品卫生承担各自的责任。
学生因病缺勤病因追查登记制度学生因病缺勤登记既是学校对学生进行严格管理和常规工作,又是体现对学生的全面关爱,维护保障学生身体健康,有效预防各类传染病疫情的重要举措,特制订本制度。
一、班主任应认真按照学校晨检工作的要求及时对学生进行晨检,对晨检中学生高热或疑似传染疾病及时登记在晨检表上并及时报告卫生保健教师。
二、学生因病缺课,班主任应对学生病因作具体记录,并对学生的病况与家长保持密切联系,以便随时掌握,做到心中有数。
三、学生因患传染病而隔离治疗的班主任及任课老师要对其各方面予以关心。
学生病后复课,班主任应查验医生开具病愈复课证明,并作记录。
四、卫生保健教师对学生因病缺课的要对其作好病因、缺勤,及治疗情况认真登记备案,凡学生各类传染病的,其复课要严格把关,查验医生开具好病愈复课证明,手续完备的,方能允许其复课,并记录其复课时间。
以上各条,希望班主任及卫生保健教师切实执行。
学生因病缺勤病因追查报告制度为了不断提高学校公共卫生工作水平,保健广大师生的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检查,迅速应对各种传染性疾病的突发事件的处理能力,特制订本校传染病疫情报告人员岗位职责。
一、确定班主任为兼职报告员。
其职责是在每天学生晨检的基础是,发现高热病人或各类传染性疾病疑似病人时,在第一时间迅速报告卫生室保健教师,并书面备案在晨检表上。
二、学校卫生室保健教师为专职报告员。
(人乐:陆明珍、西林:任媛芳、新城校区:徐霞)其职责是在接到班主任报告或诊治学生过程中发现各类疑似传染病的(或经医院确诊的)应在最快时间报告松江区疾控中心,并向校长报告。
同时,应及时对报告的内容进行书面登记备案。
三、分管领导和校长在接到报告时,应迅速报告主管局,并会同有关人员和卫生保健教师按照《传染病突发应急预案》迅速处置病人。
四、以上各条工作制度,相关报告人员必须严格执行。
如在执行过程中有差错并造成严重后果的,则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疫区来校学生追踪观察制度根据传染病防疫的有关法律、法规,本校对疫区来我校就读的学生实行追踪观察制度。
1、每学期初,凡学校转入从疫区来我校学习的学生即对其家长发放《身体检查告知书》通知该生家长进行健康检查,经检查,身体健康的,验收医院出具的有关书面资料后方可就读。
2、每逢五·一、十·一、寒暑假等节假日复课,班主任应仔细调查了解学生在假期内是否去疫区探亲、旅游。
如发现有此情况的即报告学校卫生室。
卫生室接到有关报告后,立即向该生家长发放《身体检查告知书》,并按第一款相关内容,具体落实。
3、一旦发现疫区来沪学生有相似症状或确诊病人,学校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立即报告上级有关部门处置并采取相关隔离措施和消毒措施。
4、学生患病隔离期间,有关班主任、任课老师应给予热情关怀,经常通过电话了解治疗康复情况,并根据许可程度指导、安排其课外学习,卫生保健教师也应经常保持该生的联系,了解、关心该生的病情康复情况。
5、患病学生病愈复课,必须出示相关医院或卫生疾控防疫部门出具的复课证明,方可允许就读。
6、患病学生复课后,学校、班主任、卫生保健老师在关心、照顾的基础上仍应对其康复后的身体情况继续观察,一旦有异,即按上述有关条款执行。
预防接种查验工作管理制度为了更好地贯彻国家预防接种工作制度,特制订本制度。
1、凡一年级新生入学,教导处在查验相关材料时,必须同时查验其预防接种卡是否具备,如无预防接种卡,则应拒绝其报名登记。
2、凡外校中途转入本校就读的,教导处在查验相关材料时,必须同时查验其预防接种卡是否具备,如无预防接种卡,则应拒绝其转入。
3、凡外地来本校就读的,教导处在查验相关材料时,必须同时查验其预防接种卡是否具备。
如无预防接种卡,则应拒绝其在本校就读。
如其具备接种卡,则应告知其至区卫生防疫部门调换本地接种卡,方可准其就读。
4、凡本校学生,其预防接种卡必须统一收取并按规定由学校卫生室统一保管。
卫生保健教师应对学生的预防接种卡逐一登记、存档。
5、新生或转入学生的预防接种卡收缴后,卫生保健教师应逐一核对,如发现有未按要求预防接种的项目,应及时告知家长陪孩子至区卫生防疫部门进行接种。
6、当有学生转出或毕业,卫生保健教师应将学生预防接种卡随该生档案一并转移并做好相关记录以备查。
传染病报告制度疾病报告和登记是疾病预防、控制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根据《传染病防治法》的工作规定,制定我校的传报制度。
一、报告的病种按《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报告的传染病病种分为甲类、乙类和丙类,共36种及其他传染病(包括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禽流感)。
二、报告时限和报告程序一旦发现学生患有传染病,立即报告学校领导,并立即电话传报教育局基教科以及岳阳地段医院预防科和区疾病控制中心。
传染病管理制度一、严格执行《传染病防治法》,对传染病人要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及时进行疫情处理,严格控制传染病的流行。
认真做好消毒隔离工作。
二、严格执行疫情报告制度。
建立传染病登记簿,做到不漏登,不漏报,及时收集可靠准确的疫情资料。
三、对与患者接触过的师生进行预防观察,并通知患病学生家长带学生去医院看病。
四、对与患者接触过的师生进行预防观察,并对教室进行消毒。
五、学生复学必须有医院复学证明。
传染病消毒制度一、严格执行传染病管理要求,认真何等好消毒隔离工作。
二、严格做好一切器具的消毒工作,体温表消毒液每天更换一次。
三、卫生室每天要打扫清洁,做到桌面无积尘,墙壁无污染。
四、对各种医疗后的污物与生活垃圾分开放置并进行焚烧处理。
传染病防治宣传培训制度1、两周一次利用卫生小广播进行卫生健康教育,宣传卫生健康及传染病防治的有关知识。
2、每月出一块黑板报,将一些健康及传染病防治知识刊登在黑板报上,让学生阅览。
3、两周一次各班主任老师利用午会课向学生宣传传染病防治、常见病预防有关知识。
4、将传染病防治的宣传图片张贴在学校的宣传窗栏里,让学生阅读观看。
传染病预防查验制度为了有效地保护师生的身体健康,预防和消除各类传染病在师生中流行,特制订本校传染病预防的查验制度。
1、学校卫生室必须按照卫生防疫部门关于认真做好学生预防接种工作并切实做好相关资料的汇总和登记,上报工作要求,学校在期初和期末分别检查一次该制度实施情况。
2、每学期开学,教导处、卫生室对前来我校就读的学生,必须要求其携带预防接种卡报到,学校在期初将检查一次该项制度落实情况。
3、加强对食品卫生的监督,学校每月二次检查食堂工作人员持证上岗、晨检,执行卫生操作规范、餐饮具等消毒执行情况,,发现问题及时督促,责令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