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第一单元知识与能力综合检测题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综合能力测试题

第一章综合能力测试题(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6分)1.PM2.5是指空气中直径很小的颗粒,其直径还不到人的头发丝粗细的二十分之一。
PM2.5中的“2.5”是表示颗粒直径的数值,它的单位是(D)A.米B.分米C.厘米D.微米2.历史上把如图示意的长度定为1英寸,1英寸约为(D)A.2.5kmB.2.5mC.2.5dmD.2.5cm错误!错误!,第3题图)3.如图是小明用刻度尺测量一条形金属片长度的情形,该刻度尺的分度值和金属片的长度分别是(D)A.1cm5.50cmB.1cm8.30cmC.1mm8.30cmD.1mm2.80cm4.关于机械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A.机械运动就是物质的一切运动B.机械运动与参照物的选择无关C.机械运动是指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位置变化D.机械运动就是一切机械的运动,空气的流动不属于机械运动5.小明爸爸的车因红灯在路口等待时,坐在车内的小明突然感觉自家的小车在后退,其实车子并没有动,小明有这种感觉是因为他选择的参照物是(A)A.旁边车道先行的公交车B.小明爸爸C.地面D.自家小车6.短跑运动员5s跑了50m,羚羊奔跑的速度是20m/s,汽车的行驶速度是54km/h,三者速度从小到大的排列顺序是(C)A.汽车、羚羊、运动员B.羚羊、汽车、运动员C.运动员、汽车、羚羊D.运动员、羚羊、汽车7.图甲是某物体运动的图象,则图乙中与之相对应的图象是(B)8.“频闪摄影”是研究物体运动时常用的一种实验方法,摄影在暗室中进行,闪光灯每隔一定的时间闪光一次,底片就记录下这时物体的位置,如图是甲、乙两个网球从左向右运动时的频闪照片,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A.甲球运动的时间比乙球短B.甲球运动速度基本保持不变C.乙球做匀速圆周运动D.乙球的运动速度越来越小9.甲、乙两物体先后从同地沿同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甲比乙先运动2秒,甲运动6秒时通过的路程为6米,此时甲、乙间的距离为2米,在如图所示的a、b、c三条图线中,乙的s-t图象(D)A.一定是图线a B.一定是图线bC.可能是图线b D.可能是图线c,第9题图),第10题图) 10.龟和兔在路程为s0的一段平直赛道上进行赛跑竞技比赛,它们赛跑的路程-时间图象如图所示。
最新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一单元综合能力测试卷及答案

最新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一单元综合能力测试卷及答案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
(35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要塞.(sài) 咆.哮(páo) 娴.熟(xián) 屏.息敛声(píng) B.轨.迹(guǐ) 澎湃.(bài) 镌.刻(juān) 殚.精竭虑(dān)C.吹嘘.(xū) 佃.农(diàn) 不逊.(xùn) 深恶.痛疾(è)D.诘.责(jié) 滞.留(zhì) 和蔼.(ǎi) 广袤.无垠(mào)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新时代、新追求,我们要怀着目空一切....的豪情与壮志去搏击长空、翱翔天际。
B.大冬会期间,哈尔滨市实行了交通管制,交通拥堵的状况戛然而止....。
C.最近发生在伊朗自杀事件,造成了重大伤亡,现场尸体横陈,惨不忍睹,令人叹为观止....。
D.在这个草长莺飞....的日子里,由连云港某单位主办的大型孝行活动,大力弘扬了“孝老敬老”的社会风尚。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在“一带一路”的推进过程中,中国将同哈萨克斯坦一道圆梦、筑梦、追梦。
B.通过哈桑的誓言“为你,千千万万遍”,使我懂得了朋友间友谊的珍贵。
C.航天员举着国旗,通过摄像机镜头送出了节日的问候。
D.共享单车具有快捷、方便、灵活,已成为广大市民的重要交通工具之一。
5、下列句子中运用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A.小孩子喜欢火,喜欢亮光,却仿佛是天性。
B.真的,灯笼的缘结得太多了,记忆的网里挤着的就都是。
C.自从远离乡井,为了生活在外面孤单地挣扎之后,像这样慈母口中吩咐的话也很久听不到了。
D.乡俗还愿,唱戏、挂神袍而外,常在村头高挑一挂红灯。
仿佛灯柱上还照例有些松柏枝叶做点缀。
6、给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①我们的祖先也曾得到过科学的秘密,率先发明了火药和指南针②我们发明指南针,并不曾向海上获取霸权③而是用它来制造奇巧美丽的烟火,使人们在节日里享受欢乐④同西方人不同,我们发明火药,不是用它来侵占别国领土⑤而是让风水先生勘定我们庙堂、居宅及坟墓的方位与走向,使我们的生活中顶重要的“住”,能够选择优美适宜的自然环境。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综合素质评价试题(含答案)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综合素质评价试题(含答案)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综合素质评价(限时:120分钟满分:120分)一、语言积累与运用(40 分)1. 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练习。
(6分)万盏花灯齐放,十里秦淮通明。
在人们的翘首期待中,享誉全国、美不胜收的秦淮灯会如期而至。
夫子庙灯光cuǐcàn,令人目旋神迷。
中华门城堡上的古代人物灯组,配合大形灯光秀,讲述着金陵往事,演yì着时代潮流。
传统灯艺与现代科技的完美结合,为春节增添了浓浓的喜庆气氛。
(1)给加点的字注音。
(2分)翘首( ) 气氛( )(2)根据拼音写字词。
(2分)cuǐcàn( ) 演yì( )(3)找出并改正语段中的错别字。
(2分)________改为________ ________改为________2. 下列句子中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3分)A. 此种情况:一方面由于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锐不可当;另一方面,这和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订和平协定,有很大关系。
B. “妙!妙极了!”站在我们旁边的一名外国记者跳了起来。
C. 为了这一着,面对技术封锁,多少人殚精竭虑,青丝变白发,多少人顽强攻关,累倒在试验场,多少人无怨无悔,默默奉献……今天,终于有了一个圆满的结果,能不激动吗?D. 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中国一以贯之的和平誓言,彰显坚定的信念,磅礴的力量。
3. [2022·湖南衡阳·中考真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6分)2022年4月24日是第七个“中国航天日”。
近日,全国各地的航天开放日、知识竞赛、科普讲堂等各类线上线下活动__________。
航天日期间的科普氛围显得格外浓厚,人们为我国航天事业所取得的巨大成就__________________。
2022年“中国航天日”以“航天点亮梦想”为主题,旨在进一步宣扬崇尚科学、探索未知、敢于创新的理想信念,以中国梦托举航天梦,努力实现更多人筑梦逐梦的磅礴力量。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综合测试题(附答案)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综合测试题(附答案)一、基础知识(22分)1.选出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2分)()A.溃.退(kùi)提.防(tí)箱箧.(qiè)瞥.见(piě)负隅.顽抗(yú)B.晨曦.(xī)呵.护(hē)杀戮.(lù)珐.琅(fá)转弯抹.角(mǒ)C.寒噤.(jìn)飒.爽(sà)疟.疾(yào)歼.灭(jiān)锐不可当.(dāng)D.管辖.(xiá)绥.靖(súi)阻遏.(è)舀.水(yǎo)迫.击炮(pǎi)2.选出加点字词解释正确的一项(2分)()A.仄歪..(妥协)荒谬.(错误、差错)..(倾斜)绥靖B.稚.嫩(幼小)谴.责(责备)惊世骇.俗(害怕)C.阻遏.(阻止)业已....(慌慌张张,不知怎么办)..(已经)张皇失措D.鞠.躬(弯曲)高屋建.瓴(建起)气势磅礴..(盛大)3.选出字形全都正确的一组(2分)()A.偷袭赞誉丰功伟迹眼花潦乱大相径庭B.憧憬肃穆富丽堂黄回肠荡气永垂不朽C.制裁执着月明风清贪赃枉法不可名状D. 泅渡遣责名付其实取义成人腥风血雨4.下面是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新闻的结构一般分为五部分,包括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
标题、导语和主体是新闻必不可少的内容。
B.孙犁,现代小说家、散文家。
《白洋淀纪事》是他最负盛名和最能代表他创作风格的一部小说与散文合集。
它主要反映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建国初期,冀中平原和冀西山区一带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进行战争、土地改革、劳动生产、互助合作以及移风易俗的生活情景。
他被视为“山药蛋派”的主要代表作家。
C.雨果(1802~1885),法国作家,法国浪漫主义文学的重要代表。
有剧本《克伦威尔》、《欧那尼》《国王寻乐》;长篇小说《巴黎圣母院》反对专制和教会、长篇小说《悲惨世界》,从人道主义观点描写资本主义社会的罪恶;《海上劳工》歌颂浪漫主义爱情在大自然斗争和克服人类弱点方面的巨大精神力量;《笑面人》通过流浪艺人的悲惨遭遇,描写人民的苦难生活。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unit 1能力测评(Word版包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unit 1能力测评一、单项选择(每题1分,共10分)1.I don’t feel like today.A.walkB.to walkC.walking Dwalks2.David, do you think I can move the sofa by ________?A. yourselfB. youC. myselfD. me3.Mrs. Liu is a good teacher. She always uses games to make learning .A. importantB. enjoyableC. difficultD. boring4.—Linda, there’s in the box. Why?—I need the box so I took out.A. everything; everythingB. nothing; everythingC. nothing; nothingD. everything; nothing5.He ran and ran,but he couldn't run ________ to catch the bus.A.fast enough B.enough quickC.enough fast D.enough quickly6.The question is quite difficult, so students can work it out.A. fewB. littleC. muchD. many7.I’ve just returned from my trip to London, manyinteresting places there.A.visitB.will visitC.am visitingD.visited8.—What's the ________ between these two computers?—One is black and the other is white.A. differenceB. surpriseC. problemD. dangere here,Tom!There’s aboutthe Chinese speech contestin today’s newspaper.A.something usefulB.anything specialC.nothing interestingD.something terrible10.—Did you go anywhere interesting this summer vacation?—. I just stayed on my uncle’s farm and helped him.A. Of courseB. No problemC. Not reallyD. Sounds great二、完形填空(每空1分,共10分)I often spend my summer holidays just with my parents. It is quite boring. But last summer holiday was 1 . Some of my friends came to stay with my parents and me for a week at our summer house. It is in a small beach town called Portsea. They got there by train. It 2 them three hours.One morning my friends and I 3 to take my parents’ boat for a ride. We rowed (划船) 4 half an hour and found a big cave (山洞). Susan said it could be dangerous to go into it. But Peter said it was okay. 5 we started rowing again and got in. Then the tide (潮) started. At first we thought we could fight it but we were 6 . We shouted for 7 but there was no one around. Susan and I began to cry. Louis told us not to worry because the tide would be out. Because Louis always seemed to know the answer for 8 , we stopped crying.Luckily, Louis was right 9 . After some hours the tide went out. We rowed back home quickly. We didn’t10 my parents about this special trip. And we were so afraid that we would not have a boat ride again.1. A. terrible B. Different C. popular D. difficult2. A. took B. spent C. gave D. used3. A. waited B. dreamed C. decided D. thanked4. A. in B. on C. to D. for5. A. Because B. So C. If D. Or6. A. late B. wrong C. sorry D. busy7. A. help B. luck C. fun D. time8. A. someone B. anyone C. nothing D. everything9. A. yet B. still C. again D. too10. A. call B. show C. ask D. tell三、阅读理解(每题2分,共20分)ALily asked her friends about their vacations.Kelsey went to New York City in the US.It is a very big city.It is also called “Big Apple”.She went shopping there.She also visited Times Square and Central Park.Sonia went to Sanya,China.There are beautiful beaches in Sanya.It was hot there.She swam and played beach volleyball there.Victor went to Sydney with his family.They visited the Sydney Opera House and Sydney Tower.They also went to the movies there.Vera went to Beijing,China.There are many interesting museums in Beijing.She visited them.She learned a lot there.Jet just stayed at home.He likes reading.He read a lot of books about history.1.________went to the movies in Sydney.A.Lily B.VictorC.Sonia D.Jet2.Vera visited many________in Beijing.A.parks B.schoolsC.stores D.museums3.Jet read a lot of books about________.A.fruit B.ChinaC.history D.Food4.What didn’t Kelsey do in New York?A.go shoppingB.play beach volleyballC.visit Times SquareD.visit Central Park5.According to the passage,who went to the same country?A.Kelsey and SoniaB.Lily and VictorC.Sonia and VeraD.Victor and JetBAdam was in his room. He was playing with his cat. He liked playing with it. His little sister Kate came in and said, “Next Friday is Mom's birthday. What about buying her a gift this weekend?”“Oh, I forgot it! What does she want?” asked Adam.“I don't know,” said Kate. “We bought her a birthday cake last time.”“Yes,” said Adam. “And we ate most of it! We mustn't do that again.”“Let's buy her a book,” said Kate. “She likes reading.”“What kind of book would she like?” asked Adam.“I don't know,” said Kate. “Let's find it out.”The children went into the living room. Mrs. Wilson was watching TV there.“We want to buy you a book for your birthday, Mom,” said Kate. “What book do you want?”“How much do you want to spend?” asked Mom.“We have twenty dollars,” said Adam.“Good. That's enough for the book. It's called Quick and Easy Cooking,” said Mom.Then the children went to the bookshop by bus. They bought their mom the book for her birthday. It cost them eighteen dollars. Their mom liked it very much and read it every day. They didn't eat her gift this time, but they ate the things she cooked from it!6. What can we know about Adam?A. He watched too much TV at home.B. He forgot his mom's birthday.C. He was good at cooking.D. He wanted to have a cat.7. Adam and Kate didn't want to buy their mom a birthday cake because _______.A. it was not deliciousB. it was too expensiveC. their mom didn't like itD. they ate most of it before8. How did Adam and Kate go to the bookshop?A. By bus.B. By car.C. By bike.D. By train.9. What does the underlined word “cost” in the last paragraph mean in Chinese?A. 节约B. 盈利C. 花费D. 投资10. When Adam and Kate's mom got the book, she felt _______.A. boredB. happyC. surprisedD. sorry四、词汇运用(每题1分,共10分)1. They have all kinds of ________ (activity) after class.2. On this street you can see lots of tall ________ (build).3. I'm ________ (wonder) about the best way to tell her the news.4. There's not much ________ (different) between baseball and softball (垒球).5. We think Miss Miller's classes are very ________ (enjoy).6. Take a(n) u________ with you. It's raining hard outside.7. I washed my jacket yesterday but it's still w________ today.8. Peter w________ at the bus stop until the bus came.9. —Would you like some bread, Jill?—No, thanks. I'm not h________.10. We must d________ what to do with them. There isn't much time left.五、按要求完成句子(每题2分,共10分)1. We had fun on the farm. (改为一般疑问句)_________ you _________ fun on the farm?2. Ms. White bought some food at the store. (改为否定句)Ms. White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food at the store.3. The bread was really delicious. (对划线部分提问)_________ _________ the bread?4. Mr. Smith went to Moscow on vacation. (对划线部分提问)_________ _________ Mr. Smith _________ on vacation?5.——你们上个月做了什么特别的事情吗?——是的,我们在那里拍了相当多的照片。
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综合素质检测

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综合素质检测一、基础过关站(30分)1.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黑体字注音。
(6分)páng 礴cù 然yùn 怒逶迤抽噎焦灼2.下列词语中有四个错别字,请将错别字圈起来并将正确的词语写在横线上。
(4分)皑皑邯睡掺扶攀谈踉呛湿漉漉踹息哽咽3.根据语境请在下列横线上填写出《七律长征》中的诗句。
(4分)长征途中红军正是因为有了伟大的共产主义理想和坚定的必胜信念,才有了“ ”的从容;才有了“ ,”的雄威;才有了“ ”的豪情。
4.请在下列横线上分别用四字短语来概括红军长征所展现出的伟大精神。
(6分)长征以世所罕见的艰难困苦铸就了举世闻名的长征精神:这是、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这是、的革命集体主义精神;这是、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5.阅读下列一则新闻,简要概括其主要内容。
(不超过30字)(3分)据《中国教育报》报道:为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连日来,各地大中小学通过重走长征路、举办成人仪式和歌咏比赛、参加志愿服务、参观革命圣地等,开展了一系列既富于教育意义又形式新颖的主题活动。
6.2007年10月22日是红军长征胜利71周年纪念日,为此闽江中学风帆文学社想编辑一本以“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1周年”为主题的专刊,假如你是文学社的一名成员,一定会积极地参与到活动中去,相信你能完成以下任务。
(7分)(1)让同学们了解红军长征是这次出专刊的目的之一,因此文学社派你去邀请一位曾经参加过长征的老红军来学校作报告。
见到老红军时,你会对他说:“您好!。
”(2分)(2)如果由你来策划这次专刊的栏目,你将设计哪些栏目?请举三例。
(3分)栏目一:栏目二:栏目三:(3)请你从自己设计的三个栏目中选取一个,陈述设计该栏目的理由。
(2分)理由:二、阅读提高营(30分)(一)阅读毛泽东《清平乐・六盘山》一词,完成7―9题。
(7分)清平乐・六盘山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
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能力提升综合训练试题及答案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能力提升综合训练试题及答案(卷面总分:120分;练习时长:120分钟)一.积累与运用(31分)1.汉字积累——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溃退(kuì) 着舰(zhuó) 坠毁(zhuì) 翘首(qiào)B.悄然(qiǎo)颁发(bān)篡改(cuàn)凛冽(lǐn)C.屏息(bǐng)要塞(sài)紧绷(bēng)揪着(qiū)D.默契(qiè)仲裁(zhòng)歼灭(jiān)镌刻(juān)2.词语积累——下列各组词语中,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3分)A.督战泻气呼啸摧枯拉朽B.遗瞩巨额由衷惊心动魄C.浩瀚铭记澎湃白手起家D.考验潇洒酷似振耳欲聋3.词语运用——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近两个月来,这个盗窃电动车的犯罪团伙气焰嚣张.锐不可当,但在公安机关的严厉打击下被彻底摧毁了.B.老教授为了钻研这个课题,殚精竭虑,废寝忘食.C.他进来的时候,看见老师正在一丝不苟地批改作业.D.在农村的年集上,各种各样的商品琳琅满目,让人眼花缭乱.4.语言运用——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A.经过表决.推举.讨论等一系列程序,出席职工代表大会的人选顺利产生.B.第十三届全运会增设了轮滑.攀岩.龙舟等深受群众喜爱的体育项目.C.一个人能否成为真正的读者,关键在于青少年时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D.随着"天舟一号"的成功发射,标志着我国航天科技已经达到世界领先水平.5.文化积累——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3分)A.《消息二则》的作者是毛泽东,两则消息报道的都是人民解放军横渡长江的事情.B.《首届诺贝尔奖颁发》中,对奖金来源的介绍是消息的主体.C.《"飞天"凌空——跳水姑娘吕伟夺魁记》记叙的是跳水姑娘吕伟在印度新德里举行的第九届亚运会中夺冠一事.D.《一着惊海天——目击我国航母航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写的是我国第一艘航母辽宁舰上歼-15舰载机成功着舰的过程.6.知识运用——简要概括下面消息的主要内容.(不超过20个字)(3分)今天,教育部召开全国中小学"五项管理"落实推进视频会,深入解读教育部出台的关于加强中小学生作业.睡眠.手机.读物.体质等"五项管理"文件精神,交流地方典型经验,加大推进落实力度,确保"五项管理"全面落地见效.会议指出,要充分认识实施"五项管理"的重要意义,"五项管理"是小切口.大改革,以小见方向.以小见责任.以小见情怀,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载体和具体行动,从不同方面体现着.贯穿着正确的育人方向,做好"五项管理",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是教育系统的重大责任,也是解决广大家长"急难愁盼"的有力举措,要把"五项管理"作为党史学习教育中为民办实事的重要内容.(选自2021.5.21《中国教育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知识运用——给新闻拟一个标题.(不能超过15个字)(4分)重庆商报讯在山水环抱的重庆,每个人都摆脱不了江河印记.5月20日,"寻美重庆江河"摄影大赛在武隆正式启动.作为采访首站的武隆迎来了国内近百名知名摄影爱好者.据悉,该系列活动还将走访重庆各个区县,用镜头寻美重庆江河.只要是以重庆江河为拍摄对象,具备自然美.人文美的作品,都可以参赛.即日起至8月31日止,摄影爱好者可以发送相关重庆江河的摄影.摄像作品到组委会,评选结果将于今年9月15日在媒体上公布.主办方强调,这项活动能唤起人们对江河的记忆和感情,激发人们保护生态的热情.8.综合性学习——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9分)①当地时间4月4日14时50分(北京时间20时50分),在第53届意大利博洛尼亚国际童话书展上,2016年"国际安徒生奖"正式揭晓,中国儿童文学作家曹文轩获得该奖项,这是中国作家第一次获得该奖项.②国际安徒生奖于1956年设立,由丹麦女王玛格丽特二世赞助,以童话大师安徒生的名字命名,每两年评选一次,被誉为"小诺贝尔文学奖".③曹文轩曾创作了《草房子》《青铜葵花》《火印》等作品.曹文轩曾说:"《草房子》的主人公就是小学时候的我,《青铜葵花》的主人公就是中学时候的我."作为中学生,我们未必都要走曹文轩的文学道路,但他的话却能给我们写作文带来有益的启示: .(1)第①段是新闻的______部分,用简练的语言概括本段内容:(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用一句话补写出结尾的内容:(不超过20字)(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16分)车窗抛物屡见不鲜——扔掉的,不仅是文明"车窗抛物"是马路上常见的一种交通陋习.记者从杭州高速交警二大队获悉,3月18日上午,在安徽黄山做生意的张先生驾驶奔驰E300小轿车,途经杭徽高速到杭州旅游时,被前方行驶的一辆昌河面包车上抛出的矿泉水瓶砸中,顷刻间前挡风玻璃碎成蜘蛛网状,所幸车上人员没有受伤.据了解,这块挡风玻璃在4S店的报价是1.2万元左右.一个小小的矿泉水瓶,就这么轻轻一扔,竟然造成这么严重的损失.也许在面包车司机看来,这最多就是丢了点文明.然而,"车窗抛物"抛掉的,又何止是文明?探访:难堪的风景3月23日下午4时许,杭州市中河路地面道路的中央隔离带上,身着橙黄色工作服的环卫工黄红梅正在弯腰捡拾垃圾.近在咫尺的机动车道上,来往车辆川流不息.短短10余分钟后,只见她左手拿一个大号饮料纸杯和纸团,右手拿一个空可乐瓶,已经腾不出手来捡拾更多垃圾."早上,这条路的绿化带上垃圾更多,很多都是从车子里丢出来的."黄红梅说,每天上午7时到9时,她都会沿着中河路的凤起路到环城北路段的绿化带,来回走两公里,拾满整整3桶的垃圾.说话间,一辆牌照为"京GRE×××"的黑色丰田车,在中河路靠近体育场路附近等待绿灯时摇下车窗,扔出一个纸团.纸团在地上滚了几圈,有点扎眼地停在干净的路面上.黄红梅无奈地摇了摇头.不过,更让环卫工人无奈的是,他们有时上前制止时,遇到对方的抢白.在百井坊路和延安路清扫垃圾的环卫工叶金玉告诉记者,她曾上前对停车扔垃圾的司机提出劝告,没想到对方立即"还击":"扫你的地,我们不扔,你们都没事情好做了!"调查:隐形的杀手轻轻一抛,破坏的是整洁和文明,更威胁行车安全.曾有一个实验,在赛车道旁放置一块检验合格的汽车挡风玻璃,赛车手以每小时70公里的速度向这块挡风玻璃驶来,并随手扔出一个苹果,被击中的挡风玻璃瞬间裂花,如果没有防护膜,就成了碎片.在另一个实验中,仅仅一两重的空矿泉水瓶,在时速约100公里的状态下,可将钢化玻璃砸碎.在杭州开了11年出租车的司机李洋告诉记者,在开车途中,如果前方突然有异物"飞"过来,他的第一反应就是避让,这样很容易因为多打方向而发生交通事故.而环卫工人则成了"车窗抛物"的一大受害者.2014年11月12日,湖北一位环卫工在道路中间捡拾一个烟盒时,先被一辆越野车撞向对向车道,又被对向车道的面包车迎面撞上,不幸身亡.去世时,环卫工手里还紧紧攥着刚刚捡起的烟盒.据不完全统计,2014年,温州市撞伤.撞死环卫工的交通事故达117起,每3天就有一起;其中两起为死亡事故,25起为较严重事故.而车窗抛物是造成这些交通事故的主要诱因.去年3月的一天,杭州环卫工叶金玉在快车道上清理垃圾时,曾被一辆出租车撞飞,所幸只是皮外伤.建议:处罚下猛药杭州高速交警二大队副大队长竺春璋告诉记者,在日常巡逻中,车窗抛物及货车抛洒滴漏的情况时有发现.不过,因为车窗抛物时间.地点不固定,是瞬间发生的违法行为,稍纵即逝,执法取证难度大,导致一些乘客.司机心存侥幸,忽视公德,肆意妄为.记者从交警部门了解到,道路安全交通法规定,乘车人不得向车外抛撒物品,违者可处以警告或5元以上50元以下罚款;机动车载物不得遗洒.飘散载运物,违者可以处警告或者20元以上200元以下罚款.《浙江省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规定:乱扔果皮.纸屑.烟蒂.饮料罐.口香糖.塑料袋等废弃物,可以处20元以上50元以下罚款."很明显,现行法规对车窗抛物的处罚太轻,不能形成有力震慑,从而造成这么多悲剧."竺春璋表示,只有尽快完善法律,用"重典".下"猛药",加大对类似车窗抛物这种恶劣行为的惩处力度,才有望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免于"天降横祸"的风险.11.下列对这则新闻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4分)A.新闻的副标题"车窗抛物屡见不鲜"表明了作者的观点,主标题"扔掉的,不仅是文明"概括了消息内容.B."探访"部分介绍了杭州中河路地面道路上环卫工黄红梅工作的辛苦,呼吁人们要向她学习.C.文中提到小轿车被前方面包车上抛出的矿泉水瓶砸中的场景,意在说明酒驾的危害性很大.D.记者报道这则新闻,主要是为了告诉人们:"车窗抛物"是公路上常见的一种交通陋习,更是一种违法行为,甚至会威胁行车安全,不容忽视.12.新闻从张先生高速公路上驾车被矿泉水瓶砸碎挡风玻璃写起,有何作用?(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3新闻讲究时效性.真实性,请分析这则新闻是如何体现的.(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0. 选文的主人公袁隆平院士是怎样的一个人?请结合选文内容简要分析.(4分)(答出两点即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21. 选文以"一粒孕育真善美的种子"为题,有怎样的妙处?(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22.选文第④段画线语句属于什么描写,有什么作用?(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23. 请从结构和内容的角度分析文章结尾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24. 结合选文,请你运用叙事.抒情.议论的方式(至少选择两种),表达自己对袁降平院士的崇敬之情.(不得少于30字)(3分)———————————————————————————————————————————————————————————————————————————————————————————————————三、作文(30分)在我们的校园,每天都有许多新鲜事发生:名家讲座.文体比赛.延时服务.领导视察.名师送教……请你为之写一则简短的消息,字数300字左右.参考答案1.B 解析 A项,"翘"应读"qiáo";C项,"揪"应读"jiū";D项,"契"应读"qì".2.C 解析 A项,"泻"应为"泄";B项,"瞩"应为"嘱";D项,"振"应为"震".3.A 解析 A项,锐不可当:形容来势凶猛,不可阻挡.是褒义词,用来形容犯罪团伙不当.4.B 解析A项,语序不当,"表决.推举.讨论"应改为"推举.讨论.表决";C项,两面对一面,可在"养成"前加"能否";D项,成分残缺,应删掉"随着".5.B 解析对奖金来源的介绍是消息的背景.6.教育部召开中小学"五项管理"落实推进视频会7."寻美重庆江河"摄影大赛启动.8.(1)导语曹文轩获"国际安徒生奖"(2)作文要反映自己真实的生活经历,现实的生活是写作的源泉(3)卖火柴的小女孩丑小鸭皇帝的新装9. "潇潇"和"淅淅"使用了拟声手法,"潇潇"摹秋雨声,"淅淅"摹溪风声,凄风若雨,表现了作者旅途的艰辛,衬托了作者的孤寂悲凉之情.10.诗的后两句表达作者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因无人可问,所以问新雁,表现了旅途的孤独,孤独使思乡之情倍增.至于"来时还下杜陵无",则直接表现了对故乡的牵挂.译文:山路上萧萧秋雨下个不停,淅沥溪风吹着溪边的蒲苇.问刚来到寒沙安家的鸿雁,来时经过我的老家杜陵吗?11.D12.激发读者的兴趣(引发读者思考),引出"车窗抛物"这一话题.13.新闻中探访事件发生的具体时间是3月23日下午4时许,而本文发表时间是3月24日,仅一天之差,这充分体现了新闻的时效性.真实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采访经过是真实的,有具体时间.地点,以及具体人物.事件经过;二是新闻中还列举了一些真实的案例;三是新闻中提供了许多准确的数据.14①人们对"车窗抛物"这种陋习的认识不到位(没有意识到"车窗抛物"这种行为不仅仅是一种陋习,还具有危害性,没有认识到这是一种违法行为).②一部分人的文明素养不高,心存侥幸,知法犯法.③现有法律或条例处罚力度较轻.15. 做新时代的追梦人,要有对科学精神的追求与崇尚,也要有人文情怀的涵养与修为.16 运用道理论证的方法,引用钱学森的名言论述了"加强人文教育,培养人文精神,塑造民族品格,将直接影响社会进步的水平和文明的程度",进而论述了本段的分论点"让人文之光照亮社会进步之路".17.文章首先阐述了人文精神和科技的关系,引出话题,提出中心论点:做新时代的追梦人,要有对科学精神的追求与崇尚,也要有人文情怀的涵养与修为.接着从"让人文之光照亮民族复兴之路""让人文之光照亮社会进步之路""让人文之光照亮公众生活之路"进行了论证,最后又引用习近平总书记的话,深化论点,总结全文.18.示例:提高人文精神,通过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可以带来认知社会的新视野和新境界;多读书.尤其多读优秀传统经典,认真学学习文化知识,提高自身素养,丰富自己的精神生活.19. (1)女儿跟随"我"去采访袁隆平院士并交谈.(2)"我"和女儿在和袁隆平院士合影时,袁隆平院士让女儿站在中间.(3)在网上获取袁隆平院士去世的错误消息时,女儿非常伤心,得到袁隆平院士真正去世消息时,女儿写下短文《一面》.20. (1)袁隆平院士慈爱地和女儿交谈,看出他的和蔼可亲.(2)响应党的号召,向科学进军,组织科研小组,有许多研究,看出他对国家和科学的热爱.(3)照相时让女儿站在中间,表明他对祖国下一代的关爱以及谦虚.21. 这个题目运用比喻修辞,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袁隆平院士的言行在"我"和女儿心里产生了重要影响,点明了主题,设置了悬念,吸引了读者阅读兴趣.22. 环境描写.渲染了温暖.光明的氛围,表现了当时"我"和女儿的感受到袁隆平院士关心时的喜悦和温暖.23. 结构作用:照应题目,总结全文.内容作用:点明主题,表达了对袁隆平院士的赞美和钦佩之情,写自己和女儿受到袁隆平院士的影响,也在追求真善美.句子运用比喻修辞,生动形象,引人深思.24. 示例:一个院士,用最平易近人的态度对待着祖国的花朵;用最真诚的精神追逐着科学.袁隆平院士,虽然,您走了,但是我们永远不会忘记您.我们会永远怀念您.。
0894.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一章综合能力测试题

第一章综合能力测试题(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3分)1.下列现象不属于机械运动的是( D )A.麦浪滚滚B.大河奔流C.雪花飘飘D.灯光闪烁2.下列数值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是( A )A.课桌的高度为80 cm B.人步行的速度约为20 m/sC.教室天花板离地面的高度为8 m D.正常人脉搏跳动10次的时间约为1 min3.用同一把刻度尺按正确方法测量同一物体长度,共测了四次,其结果均不同,这说明( C )A.该物体的真实长度是不定的B.这四次测量结果都是不可靠的C.测量不可避免地有误差D.测量次数多了反而得不到正确结果4.关于运动和静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A.加油机在空中给受油机加油时,它们是相对运动的B.卡车和联合收割机收割庄稼时,它们是相对运动的C.两辆赛车在赛道上行驶时,它们是相对静止的D.“天宫一号”与“神舟十号”对接成功时,它们是相对静止的5.为了践行“绿色环保”的生活理念,小张、小王、小李从同一地点A沿同一道路同时出发,最终都到达地点B,小张驾驶电瓶车以30 km/h的速度匀速前进,小王以5 m/s的速度跑步匀速前进,小李以每分钟通过0.6 km的速度骑自行车匀速前进,则( C ) A.小张先到达B地B.小王先到达B地C.小李先到达B地D.三人同时到达B地6.(2015·南通)立定跳远测试中,小明想:地球自转会影响成绩吗?对此,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D )A.向东跳有利B.向西跳有利C.向南或向北跳有利D.向各个方向跳都一样7.(2015·庆阳)2015年1月18日在澳大利亚堪培拉球场举办的亚洲杯B组最后一轮球赛,国足2∶1获胜,如图是孙可飞奔庆祝的情景,若赛场主席台是运动的,可选择的参照物是( A )A.孙可B.地面C.看台上坐着的观众D.赛场边矗立的广告牌8.(2015·益阳)《龟兔赛跑》新篇:兔子和乌龟自从上次赛跑后,成为了好朋友,于是在以后的旅行中,陆地上兔子背着乌龟跑,在水中乌龟驮着兔子游,兔子和乌龟因此都走得更快更远了,实现了共赢。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第一章综合能力检测卷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第一章综合能力检测卷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下列条件中,不能断定△ABC 为直角三角形的是( )A .222+=a b cB .A BC ∠+∠=∠ C .::3:4:5a b c =D .::3:4:5A B C ∠∠∠=2.如图所示:是一段楼梯,高BC 是3m ,斜边AC 是5m ,如果在楼梯上铺地毯,那么至少需要地毯( )A .5mB .6mC .7mD .8m 3.如图,有一块直角三角形纸片,两直角边68AC cm BC cm ==,,现将直角边AC 沿直线AD 折叠,使AC 恰好落在斜边AB 上,且点C 与点E 重合,则CD 的长为( )A .2B .3C .4D .54.如图,在Rt ABC △中,90A ∠=︒,BD 平分ABC ∠,交AC 于点D ,且4AB =,5BD =,则点D 到BC 的距离是( )A .3B .4C .5D .65.在Rt ABC △中,90C ∠=︒,3AC =,以B 为圆心,分别以BC ,BA 为半径画圆,形成一个圆环(如图),该圆环的面积为( )A B .3π C .9π D .6π6.在ABC ∆中,15AB =,13AC =,高12AD =,则三角形的周长是( ) A .42 B .32 C .42或32 D .37或33 7.在A 地有甲、乙两支部队,接到命令后分别沿着东北方向与西北方向参加长江大堤的抗洪抢险.行进的速度都为每小时60千米,结果甲、乙两支部队分别用了1小时和1小时20分赶到指定的地点B 处和C 处,则BC 之间的距离为( )千米.A .80B .60C .100D .1208.如图,在一个由4×4个小正方形组成的正方形网格中,阴影部分面积与正方形ABCD 的面积比是( )A .3:4B .5:8C .9: 16D .1:29.如图,一个棱长为3的正方体,把它分成333⨯⨯个小正方体,小正方体的棱长都是1.如果一只蚂蚁从点A 爬到点B ,那么估计A ,B 间的最短路程d 的值为( )A .4B .5C .6D .710.如图①是一个边长为()m n +的正方形,小颖将图①中的阴影部分拼成图②的形状,由图①和图②能验证的式子是( )A .22()()4m n m n m +--=B .()222()2m n m n mn +-+=C .222()2m n mn m n -+=+D .22()()m n m n m n +-=-11.将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三边都扩大为原来的3倍后,得到的新三角形为( ) A .直角三角形 B .锐角三角形 C .钝角三角形 D .不确定 12.若直角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为2,4,x ,则x 的可能值有( )A .1个B .2个C .3个D .4个二、填空题13.如图,一圆柱高8cm ,底面圆半径为6πcm,一只蚂蚁从点A 爬到点B 处吃食,要爬行的最短路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cm .14.如图是一个直角三角形纸片,90C ∠=︒,BC ,AC 的长分别为3cm ,4cm.现要给它再拼接一个直角三角形纸片,两纸片不重叠且无缝隙,使得拼成的图形是等腰三角形,则拼接成的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________.15.在直线上依次摆着七个正方形(如图),已知斜放置的三个正方形的面积分别为1,2,3,正放置的四个正方形的面积是S 1,S 2,S 3,S 4,则S 1+S 2-S 3-S 4=_________.16.一个等腰三角形的周长是20cm ,底边上的高是5cm ,则这个三角形各边的长分别为________,面积为________.17.已知一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的长分别为6cm 和8cm ,则第三边上的高为________.三、解答题18.小土家有一块三角形的菜地,量得两边长分别为41m ,15m ,第三边上的高为9m ,请你帮小土计算这块菜地的面积.19.如图,牧童在A 处放牛,牧童家在B 处,A ,B 处与河岸的距离AC ,BD 分别为500m 和300m ,且C ,D 两处的距离为600m ,天黑前牧童从A 处将牛牵到河边去饮水,再赶回家,那么牧童最少要走多少米?20.如图,在四边形ABCD 中,AB =BC =2,CD =3,AD =1,且∠ABC =90°,试求∠A 的度数.21.如图,P 是等边三角形ABC 内的一点,连接PA ,PB ,PC ,以BP 为边作60PBQ ∠=︒,且BQ=BP ,连接CQ.若::3:4:5PA PB PC =,连接PQ ,试判断PQC △的形状,并说明理由.22.有一辆装满货物的卡车,高2.5米,宽1.6米,要开进如图所示的上边是半圆,下边是长方形的桥洞,已知半圆的直径为2米,长方形的另一条边长是2.3米.(1)这辆卡车能否通过此桥洞?试说明你的理由.(2)为了适应车流量的增加,想把桥洞改为双行道,并且要使宽1.2米,高为2.8米的卡车能安全通过,那么此桥洞的宽至少应增加到多少米?参考答案1.D【解析】【分析】A 、C 两项根据勾股定理的逆定理进行判断,B 项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进行判断,D 项根据角的比值求出各角的度数,便可判断出三角形的形状.【详解】解:A 项,因为222+=a b c ,符合勾股定理的逆定理,正确;B 项,因为A BC ∠+∠=∠,180A B C ∠+∠+∠=,所以90C =∠,所以△ABC 为直角三角形,正确;C 项,因为::3:4:5a b c =,所以设a =3x ,b =4x ,c =5x ,则(3x )2+(4x )2=(5x )2,所以△ABC 为直角三角形,正确;D 项,因为::3:4:5A B C ∠∠∠=,可设3,4,5A x B x C x ∠=∠=∠=,所以345180x x x ++=,解得15x =,575x =,故此三角形是锐角三角形,错误; 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直角三角形的判定,根据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和三角形的内角和并结合方程思想是解题的关键.2.C【解析】楼梯竖面高度之和等于BC 的长,横面宽度之和等于AB 的长.由于4AB ==,所以至少需要地毯长4+3=7(m ).3.B【分析】先利用勾股定理求出AB ,由折叠得CD=DE ,AE=AC=6cm ,即可得到BE=4cm ,设CD=xcm ,根据勾股定理即可求出答案.【详解】∵68AC cm BC cm ==,,∠C=90°,∴AB =,由折叠得CD=DE ,AE=AC=6cm ,∠AED=∠C=90°,∴BE=4cm ,∠BED=∠AED=90°,设CD=xcm ,则BD=(8-x )cm ,∵222DE BE BD +=,∴2224(8)x x +=-,解得x=3,故选:B.【点睛】此题考查勾股定理与折叠问题,正确理解折叠的性质建立直角三角形是解题的关键. 4.A【解析】【分析】首先根据勾股定理求得AD 的长,再根据角平分线的性质定理即可求得结果.【详解】解:∵90A ∠=︒,4AB =,5BD =,∴3AD ==.∵BD 平分ABC ∠,∴点D 到BC 距离3AD ==.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了勾股定理和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两边距离相等的性质,读懂题意,明确所求,正确计算是解题的关键.5.C【分析】根据勾股定理得两圆半径的平方差即为AC 2,再根据圆环面积的计算方法,代入即得答案.【详解】解:S 圆环=S 大圆-S 小圆2222()AB BC AB BC πππ=⋅-⋅=-,∵3AC =,∴2229AB BC AC -==,∴S 圆环9π=.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勾股定理的应用,解题的关键是将两个圆半径的平方差利用勾股定理转化为已知的数据进行计算.6.C【分析】在Rt △ABD 中,利用勾股定理可求出BD 的长度,在Rt △ACD 中,利用勾股定理可求出CD 的长度,由BC=BD+CD 或BC=BD-CD 可求出BC 的长度,再将三角形三边长度相加即可得出△ABC 的周长.【详解】在Rt △ABD 中,9BD ===,在Rt △ACD 中,5CD ===,∴BC=BD+CD=14或BC=BD-CD=4,∴C △ABC =AB+BC+AC=15+14+13=42或C △ABC =AB+BC+AC=15+4+13=32.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了勾股定理以及三角形的周长,利用勾股定理结合图形求出BC 边的长度是解题的关键.在解本题时应分两种情况进行讨论,以防遗漏.7.C【分析】由题意可判断CA ⊥BA ,再根据勾股定理即可求解.【详解】解:如图,由题意得:CA ⊥BA ,且BA =60km ,CA =60×43=80km ,所以在Rt △ABC 中,100BC ==(km),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勾股定理的应用,解题时从实际问题中得出直角三角形是求解的关键. 8.B【分析】利用割补法求出阴影部分面积,即可求出阴影面积与正方形ABCD 面积之比.【详解】 解:阴影部分面积为214413=166=102-⨯⨯⨯-,正方形ABCD 面积为16, ∴阴影部分面积与正方形ABCD 的面积比是10∶16=5∶8.故选B【点睛】在网格问题中,一般求图形面积可以采用割补法进行.9.B【解析】【分析】将正方体的右侧面(或上侧面)与前面展开在一个平面内,用勾股定理求解即可.【详解】解:AB 之间的最短距离是将正方体的右侧面(或上侧面)与前面展平,让点A ,B 在同一平面内,由勾股定理得2223425AB =+=,∴5AB d ==.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勾股定理的应用,将立体图形转化为平面图形,利用勾股定理求解是解本题的关键.10.B【解析】【分析】根据图示可知,阴影部分的面积是边长为m +n 的正方形的面积减去中间白色的正方形的面积m 2+n 2,即为四个直角边长分别为m 、n 的直角三角形的面积.【详解】解:∵大正方形面积减去小正方形面积得到图②的面积,∴()2221()42m n m nmn +-+=⨯. 即()222()2m n m nmn +-+=,故选:B.【点睛】 本题是利用几何图形的面积来验证等式()222()2m n m n mn +-+=,解题的关键是利用勾股定理及三角形面积公式正确表示出左右两边的阴影部分的面积.11.A【解析】【分析】由题中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得到三边关系,再由题意表示出新三边,进而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进行判断即可.【详解】解:设原直角三角形的三边分别为a 、b 、c ,其中c 为斜边,则有222+=a b c ;三边扩大3倍后边长分别为3a 、3b 、3c ,因为222(3)(3)(3)a b c +=,所以由这三边组成的新三角形仍然是直角三角形,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了勾股定理和勾股定理的逆定理,抓住题中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得到三边关系,再由题意表示出新三边,进而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进行判断是解题的思路.12.B【解析】分析:x 可为斜边也可为直角边,因此解本题时要对x 的取值进行讨论.解答:解:当x 为斜边时,x 2=22+42=20,所以当4为斜边时,x 2=16-4=12,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勾股定理的应用,注意要分两种情况讨论.13.10【分析】根据两点之间线段最短的知识将圆柱的侧面展开并连接AB 即可得解.【详解】如下图所示:将圆柱的侧面展开,连接AB 即可得到爬行的最短路程.底面圆周长为62212C r cm πππ==⨯⨯=,底面半圆弧长为162C cm =,根据题意,展开得86BC cm AC cm ==,,根据勾股定理得10AB cm ==,故答案为:10.【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立体图形的展开和两点之间线段最短,解题的关键是根据题意画出展开图,画曲面问题为平面问题.14.18cm 或16cm【解析】【分析】分BC 为重合边和AC 为重合边计算即可.【详解】解:由勾股定理,得:5AB ==(cm ), 当BC 为重合边时,周长为425218⨯+⨯=(cm );当AC 为重合边时,周长为325216⨯+⨯=(cm ).故答案为18cm 或16cm.【点睛】本题考查了勾股定理和图形的剪拼,主要利用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难度不大,属于基础题型.15.-2【分析】观察图形根据勾股定理的几何意义,边的平方的几何意义就是以该边为边的正方形的面积.【详解】解:由勾股定理的几何意义可知:S 1+S 2=1,S 3+S 4=3,故S 1+S 2-S 3-S 4=(S 1+S 2)-(S 3+S 4)=1-3=-2,故答案为-2【点睛】本题考查了勾股定理,一个直角三角形的斜边的平方等于另外两边的平方和.这里,边的平方的几何意义就是以该边为边的正方形的面积.16.6.25cm ,6.25cm ,7.5cm 18.275cm【解析】【分析】设底边的长为x cm ,由条件用x 表示出腰的长,再利用勾股定理列出方程,解方程即可求出结果.【详解】解:如图,在△ABC 中,AB =AC ,AD ⊥BC 于D ,则BD=CD ,设BD=CD=x ,则AB=AC =12(20-2x ),∴AB =10-x , 在Rt △ABD 中,∵222BD AD AB += ,∴2225(10)x x +=-,解得x =3.75,∴BC =7.5(cm),AB=AC =10-3.75=6.25(cm), ∴117.5518.7522ABC S BC AD ==⨯⨯=(cm 2).【点睛】本题考查了勾股定理,解题时需要画出图形,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去思考分析,解题的过程渗透了方程思想,属于基础题目.17.4.8cm【解析】【分析】先由勾股定理求出斜边的长,再用面积法求解.【详解】解:如图,在Rt△ABC中,∠ACB=90°,AC=6cm,BC=8cm,CD⊥AB,则10AB==(cm),由1122ABCS AC BC AB CD==,得6810CD⨯=,解得CD=4.8(cm).故答案为4.8cm.【点睛】本题考查了勾股定理和用直角三角形的面积求斜边上的高的知识,属于基础题型.18.2234m或2126m【解析】【分析】分高在三角形的内部和三角形的外部两种情况画出图形,然后两次利用勾股定理求得第三边的长,再利用三角形的面积公式计算即可.【详解】解:①如图,当高在三角形内部时,根据勾股定理可得BD =40m ,CD =12m ,所以BC =52m ,所以三角形菜地面积为15292⨯⨯=2234m .②如图,当高在三角形外部时,根据勾股定理可得BE =40m ,CE =12m ,所以BC =28m ,则三角形菜地面积为12892⨯⨯=2126m .【点睛】本题考查了勾股定理的应用,合理分类并正确画出图形,两次应用勾股定理进行计算是解答本题的关键.19.牧童最少要走1000m.【解析】【分析】延长BD 至B ',使DB DB '=,连接AB ',AB '的长即为牧童所走最短距离,再构造直角三角形用勾股定理求解即可.【详解】解:如图所示,延长BD 至B ',使DB DB '=,连接AB ',AB '的长即为牧童所走最短距离,作AA DB '⊥交DB 延长线于A '.在Rt AB A ''△中,600AA CD '==,500300800A B A D DB ''''=+=+=, ∴22221000AB AA A B ''''=+=,∴1000AB '=m.∴牧童最少要走1000m.【点睛】本题考查的是轴对称之最短路线问题,解题的关键是根据题意作出图形,构造出直角三角形利用勾股定理求解.20.135°.【详解】解:连接AC,∵AB=BC=2,且∠ABC=90°,∴AC=CAB=45°,又∵AD=1,CD=3,∴AD2+AC2=CD2,∴∠CAD=90°,∴∠A=∠CAD+∠CAB=135°.△是直角三角形,理由详见解析21.PQC【解析】【分析】先利用SAS证明△ABP≌△CBQ,得到AP=CQ;设P A=3a,PB=4a,PC=5a,由已知可判定△PBQ为正三角形,从而可得PQ=4a,再根据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即可判定△PQC是直角三角形.【详解】△是直角三角形. 理由如下:解:PQC在ABP △与CBQ △中,∵AB CB =,BP BQ =,60ABC PBQ ∠=∠=︒, ∴ABP ABC PBC PBQ PBC CBQ ∠=∠-∠=∠-∠=∠.∴ABP CBQ ≌△△.∴AP CQ =.∵::3:4:5PA PB PC =,∴设3PA a =,4PB a =,5.PC a =在PBQ △中,由于4PB BQ a ==,且60PBQ ∠=︒,∴PBQ △为等边三角形.∴4PQ a =.在PQC △中,∵22222216925PQ QC a a a PC +=+==,∴PQC △为直角三角形.【点睛】此题考查了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勾股定理逆定理和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解题的关键是通过证明ABP CBQ ≌△△得出AP=CQ .22.(1)能通过,理由见解析;(2) 桥洞的宽至少应增加到2.6米.【分析】(1)如图①,当桥洞中心线两边各为0.8米时,由勾股定理得方程2220.81x +=,解出x 的值,再用x +2.3与卡车的高2.5作比较即可;(2)如图②,在直角三角形AOB 中,已知OB =1.2,AB =2.8-2.3=0.5,由此可求OA 的长,即桥洞的半径,再乘以2即得结果.【详解】解:(1)能通过.理由如下:如图①所示,当桥洞中心线两边各为0.8米时,由勾股定理得2220.81x +=,解得0.6x =,∵2.5 2.30.6<+,∴卡车能通过.(2)如图②所示,在直角三角形AOB 中,已知OB =1.2,AB =2.8-2.3=0.5,由勾股定理得:22221.20.5 1.3OA =+=,∴ 1.3OA =,∴桥洞的宽至少应增加到1.32 2.6⨯=(米).① ②【点睛】本题考查了勾股定理的应用,解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题意,画出图形,弄清相关线段所表示的实际数据.。
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综合检测题试题

卜人入州八九几市潮王学校第一单元综合检测题一、根底知识1.以下加点字读音无误的一项为哪一项哪一项()A.败退..(guì)舀.水(yǎ0)白洋淀.(dìng)B.绥.靖(suí)脂.粉(zhǐ)蹿.一蹿(cuàn)C.寒噤.(jīn)拂.晓(fú)颤.巍巍(chàn)D.提.防(tí)惊骇.(hài)迫.击炮(pò)2.以下词语中无错别字的一项为哪一项哪一项()A.眼花嘹乱晨曦血腥闪烁B.臭名昭著荒唐憧憬珐琅C.响彻云宵杀戮箱箧揣摩D.精疲力竭纳粹鞠恭铁锈3.依次填入下面横线的词语恰当的是()我已歼灭及击溃一切抵抗之敌,、、诸县的广阔地区,并要塞,长江。
A.占有牵制封锁B.占领控制封锁C.占领控制封闭D.占有牵制封锁4.为以下一段文字所添标点,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哪一项()南斯拉夫的塞尔维亚人就那样年年不连续地表达他们的历史感①没有仇恨②没有愤怒③只有悲哀④只有记忆⑤只有警告⑥世间永远不能再有战争和屠杀了。
A.①——②,③;④、⑤,⑥——B.①——②、③,④,⑤,⑥:C.①:②,③;④,⑤,⑥——D.①:②,③、④;⑤,⑥——5.以下加点词语使用不妥当的一项为哪一项哪一项()A.由于人民解放HY英勇善战,所以西路当面之敌锐不可当,纷纷败退。
B.老头子张皇失措,船却走不动,鬼子紧紧追上了他。
C.老妇人又捧起土来继续往坟上盖,她要做一个名副其实的坟堆。
D.两个匪徒从前对巴特农神庙怎么干,如今对圆明园也怎么干,只是更彻底,更漂亮,以致荡然无存。
6.以下有关文字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为哪一项哪一项()A.消息一般有时间是、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六个要素,包括标题、导语、背景、主体和结语五局部构造。
B.芦花荡的作者是我国当代作家赵树理写的小说,他是荷花淀派的代表人物。
C.蜡烛的作者是前苏联作家西蒙诺夫。
D.雨果,法国著名作家,代表作有巴黎圣母院和悲惨世界等。
语文版八年级(上)一单元能力测试题(附答案)

八年级(上)语文第一单元能力训练测试卷一、基础知识及其运用(20分)1、用行楷书写下边的句子。
(3分)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2、下列加点字注音和解释词语,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A. 虚无缥缈(miǎo):隐隐约约,若有若无。
浣妆(wán):梳洗打扮。
B. 娓娓动听(wěi):形容说话委婉生动,使人爱听。
脍炙人口(huì)(zhì):味道鲜美可口。
C. 瞬息万变(shùn):形容极短的时间内万一发生变化。
谛听(dì):仔细听。
D. 娴熟(xián):熟练。
潸然泪下(shān):流泪的样子。
3、将①—⑤句填在横线上,顺序最恰当的是()。
(2分)在阳光下,积雪正在融化,。
①石拱桥的栏杆下和桥洞在淌水②小河的石河沿上③小街的屋檐下在滴水④到处都可听见滴水和流水的声音⑤往下流淌的雪水仿佛正从石缝中渗出来A. ④③①②⑤B. ⑤④③①②C.③①②⑤④D.③②⑤①④4、默写填空。
(3分)①古老的的砖石和清新的白雪,,像是一幅的版画。
②为什么要叫做“青色的海”,而不叫做“蓝色的海”呢?莫不是出于“”的古语?③横看成岭侧成峰,。
④巴东三峡巫峡长,。
5、判断以下表述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X”。
(4分)①鲁智深倒拔垂杨柳、林冲风雪山神庙、武松打虎景阳冈、宋江智取生辰纲……这些都是出自《水浒传》的精彩故事。
()②游记是叙事散文的一种,主要记叙游览途中的见闻和感受,如刘大杰的《巴东三峡》、冯君莉的《气海胡,梦幻般的湖》等。
()③《巴东三峡》和《周庄水韵》都是写景游记。
只是前一篇游览的空间相同,随时间不同景物各异,后一篇“移步换景”写了周庄不同地方的不同景色。
()④《走进纽约》一文运用了大量的夸张、比喻等修辞手法,多角度描写了美国第一大城市纽约的繁荣景象,表达了作者在纽约心情的愉悦和对纽约生活的向往()6、下面这段文字中划线处有三处错误,请按要求答题。
八年级上册第一章能力测试

八年级上册第一章能力测试班别_________姓名________ 座号___________ 成绩________________一、选择题1、关于物理学的成就,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简单机械的发明和应用,使人类创造了许多巧夺天工的奇迹B.蒸汽机的出现,使人类从手工工业生产走向大规模生产交通运输业也发生了根本变革C.法拦第、麦克斯韦等在电磁上的贡献,使人类社会由“蒸汽时代”进入“电气时代”D.19世纪以来,物理学使人类开始步入智能化、信息化的高科技时代2、下列发生在我们周围的现象中,不是光学现象的是()A.发生月食的晚上,天空中的月亮慢慢被遮直至没有,后来又慢慢地出现了“全身像”B.牙科医生反平面镜伸进病人口腔中来观察病情C.夏天使用空调降温D.同学们在家看电视3、一个正常发育的中学生的身高大约为A. 0.15 mB. l.5 mC. 15 mD. 150 m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测量物体的长度时,测量工具越精密,测量结果越准确B.用分度值不同的两把刻度尺测量同一个物体长度时,测量的结果是相同的C.测量长度的准确值只与刻度尺的分度值有关,与刻度尺的长短无关D.测量长度要估读数字,估计的数字越多越准确5、请根据自己的亲身体验判断,下面关于探究实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重复实验的次数少,实验的误差越小B.设计实验方案要紧紧围绕提出的问题和假设进行C.实验方案一般只设一个变量因素,每个变量因素应该对照设置D.表达与交流的主要内容是实验过程和实验结果6、如图所示的是测量圆筒直径的几种方法,其中正确的是( )7、有两个直径不同的量筒,量筒的最大刻度直径大的是250 毫升,直径小的是150 毫升,它们的最小刻度都是5 毫升,现测量约30 毫升的水,哪个量筒测量比较准确一些A. 细量筒准确度高B. 粗量筒准确度高C. 两个量筒准确度一样高D. 无法判断8、某同学用分度值为1mm的刻度尺测量一本刊物的长度,下列测量记录中,正确的是:A. 28.1cm;B. 28.152cm;C. 28.15cm;D. 28.10mm.9、如果我们用被拉长的皮卷尺去测量某一物体,测量结果会A. 偏大B. 偏小C. 无影响D. 都可能10、小岩家的钟摆走快了,可能的原因是()A摆长了B摆短了C摆锤轻了D无法判断二、填空题11、在自然界中,我们的身边有许多有趣的现象,如(1)雨后彩虹是___________________现象,(2)闪电是___________________现象,(3)冬天北方下雪是______________现象,(4)钱江涌潮是_____________现象,(5)蝙蝠蒙眼飞行是_________现象,12、乘快巴从肇庆到广州,上午7:30准时出发,到达广州是上午9:20,那么快巴从肇庆到广州所用的时间是__________min=____________s= ____________ms13、如图所示,用A、B两把刻度尺先后对一个物体的长度进行测量.(1)A尺与B尺的不同在于:______;(2)在A尺中读出物体长度约是______;(3)在B尺中可以精确地读出物体的长度是______;(4)对比以上两次测量结果,你的感想是:______.14、有六名同学,使用同一把刻度尺测量同一作业本的长度,六次测量记录是:L1=18.82cm、L2=18.83cm、L3=17.28cm、L4=18.81cm、L5=18.80cm、L6=18.805cm.(1)这把刻度尺的分度值是________.(2)其中一位同学的测量结果写错的是________.(3)一位同学测量结果不合理的是________.(4)这本作业本长度是________.15、小羽同学在学校运动会上获得一枚奖牌,他想测出这枚奖牌的密度.做了如下实验.他开始测奖牌的体积,但因奖牌体积较大,放不进量筒,因此利用一只烧杯,按如图乙方法进行测量,该量筒的分度值是________.测得奖牌体积是____________。
初二语文试题第一单元知识和能力检测试题(一)学科试卷

初二语文试题第一单元知识和能力检测试题(一)学科试卷第一单元复习单元知识和能力检测试题(一)难呢?当我们到达山顶的时候,那是多么地高兴啊!向北望去,一片丰饶的田地,展开了在山下,虽然已是残冬的季候,可是,那些成熟了的麦子,那些将近开花的蔬菜,绿得多么诱人啊!就在那方向,寄托着我们的希望,我们的渴望,我们的漫漫长路的目的。
微风轻抚着我们发红的脸,阳光从云隙里伸展下来,温暖着我们,有如一条金色的被子。
多么明朗的天气啊!我们多久不曾在这样明朗的天空下呼吸过了啊!三十天以来,在我们的回忆中似乎搜寻不出一个明朗的天气。
那些日子,天空总是那么阴沉,战烟和阴雾混和着,低低地压了下来,压得人喘不过气来。
那时,我曾经想:“香港的天气难道向来是这样的么?为什么一向不曾发觉呢?”可是,现在,我们终于摆脱了那窒闷的空气的压迫!我们又能轻快地呼吸新鲜的空气了!经过了十几分钟的休息,一天行旅的疲劳,似乎很快地洗清了,我们又精神饱满地开始了未尽的旅程。
下坡路特别地好走,人们的脚步都轻松了起来。
有人轻轻地唱起歌来:“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这歌是太熟悉了,不大容易在人们的心里唤起感动。
可是,现在,这同样的歌声,却多么地叫人感动啊!三十多天以来,我们不曾听到过这歌声,谁还敢唱这歌呢?恶兽们不是正在窥视着每一个“不愿做奴隶的人们”,而企图以一声歌或一句话来做屠杀的罪证吗?我清楚地记得:在圣诞节次日的那个恐怖的早晨,邻家的三岁的孩子曾经为着唱了一句“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而遭到她母亲一顿打。
当她母亲变了脸色,用手扪她的嘴的时候,她挣扎着,带哭地问:“为什么不许唱呢?”大人们也只能含着泪沉默地望着她,谁能说这歌是有罪的呢?三岁的孩子是不能了解这一夕之间的巨变的,她又有什么理由要抑制这唱歌的欲望呢?可是,现在,我们又重新听到了这歌声!一个人低声地开始,于是第二人,第三人……不自觉地随和起来,于是这低声的吟哦终于成了壮大的歌唱——叫人激动,颤栗的歌唱!负荷依然是那么沉重,道路依然是那么崎岖,可是却不再感到疲困,因为我们终于越过了那生和死的界山,踏上了自己人的土地!17.选择最恰当的词语填入()处。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检测题 第一章综合能力检测题

第一章综合能力检测题(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小明记录了同学们在参加北京市中考体育测试中的一些成绩,你认为不可能的是( A ) A.1000 m跑的成绩为88 s B.引体向上1 min13个C.仰卧起坐1 min40次D.实心球投掷成绩12 m2.如图所示为测某圆柱直径的几种方法,其中正确的是( C )3.(2021·厦门模拟)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为了减少人员间的接触,某餐厅采用了如图所示的机器人送餐。
机器人送餐过程中,如果我们说机器人是静止的,则选择的参照物是( C ) A.餐桌边的食客B.餐厅里的餐桌C.托盘里的食物D.餐厅内的行人第3题图第5题图第6题图4.测得一位同学的身高为1.650 m,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C )A.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是1 m B.最后一位数字0没有意义C.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 cm D.测量中只要方法正确就不会有误差5.某大学两位研究者从蚂蚁身上得到启示,设计出如图所示的“都市蚂蚁”概念车,这款概念车小巧实用,有利于缓解城市交通拥堵,下列关于正在城市中心马路上行驶的此车说法正确的是( C )A.以路面为参照物,车是静止的B.以路旁的树木为参照物,车是静止的C.以路旁的房屋为参照物,车是运动的D.以车内的驾驶员为参照物,车是运动的6.小李每天坚持用“微信运动”来统计当天行走的步数,如图为她在6月12日的步行情况,按照正常成年人的身体指标和通常的步伐频率,可以估测出( C )A.小李的身高大约为170 dm B.小李步行的平均速度大约为10 m/sC.当天小李走过的路程大约为3000 m D.步行后小李心跳一次的时间大约为4 s 7.平直公路上并排停放着两辆汽车,一段时间后,坐在甲车上的小明感觉乙车向北运动,关于两辆汽车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以乙车为参照物,甲车一定向南运动B.以甲车为参照物,地面一定是静止的C.以地面为参照物,甲车一定向南运动D.以地面为参照物,乙车一定向北运动8.(2021·河北月考)小明对一个物体运动情况进行观察记录,该物体第一次在10 s内运动4 m,第二次在5 s内运动2 m,第三次在15 s内运动6 m。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上第一单元知识与能力综合检测题学校班级姓名学号一、基础知识与运用(20分)1.下列词语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组是()A.仄歪(zè)竹篙(gāo)烧灼(zhuó)瓦砾(lì)B.拂晓(fú)琉璃(liú lí)晨曦(xī)绥靖(suí)C.腋窝(yè)地窖(jiào)瞥见(piě)寒噤(jīn)D.箱箧(qiè)杀戮(lù)缭绕(liáo rào) 荒谬(miù)2.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组是()A.锐不可当鞠躬荻港签订B. 月明风清制裁悠闲屏障C.张皇失措赃物惊骇阻遏D. 眼花瞭乱云宵蜿蜒泻气3. 结合句意理解加点词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发高烧和打寒噤的时候,孩子们也没停下来。
寒噤:因寒冷而哆嗦,这里指疟疾发作时的症状。
B.这是某种令人惊骇而不知名的杰作,在不可名状的晨曦中依稀可见。
不可名状:不可以有名字和形状。
C.历史,现实,在雨中融合了——融成了一幅悲哀而美丽、真实而荒谬的画面。
荒谬:极端错误,非常不合情理。
D.她双手捧起弹坑四周的浮土,一捧一捧慢慢地放在死者身上。
……她要做一个名副其实的坟堆。
名副其实:名称或名声与实际相符合。
4.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他采纳并征求了我们的意见。
B.具有健康的体魄,是关系一个人能否为社会多作贡献的保障。
C.乡情是一首永远也唱不完的歌声。
D.难道你能否认我们的意见是正确的吗?5.下列各句的修辞手法判断正确的是()①苇子还是那么狠狠地往上钻,目标好像就是天上。
②一声一声像连珠箭,射穿了老头子的心。
③圆明园是世世代代的结晶,为谁而建?为了各国人民。
④从前对巴特农神庙怎么干,现在对圆明园也怎么干,只要更彻底,更漂亮,以至于荡然无存。
A.比喻比喻反问夸张B.拟人比喻设问反语C.比喻拟人设问夸张D.拟人比喻反问反语6.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毛泽东的《新闻两则》所报道的渡江战役和南阳解放,都是中国人民解放战争战略进攻阶段具有关键意义的胜利。
B.通讯不同于消息。
消息,作者常有较充裕的时间搜集资料,从而选择更典型的事例,更且面深入地反映事物的本质;同时,作者还可以综合运用叙述、描写、议论、抒情等多种表达方式。
C.孙犁的《芦花荡》,叙述了一场“英雄的行为”,故事颇有点传奇色彩,刻画了一个智勇双全,痛打鬼子讨还血债的老人形象,显示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性格。
散文化的结构,诗化的语言,是这篇小说的主要特色。
D.西蒙诺夫的《蜡烛》赞美了各国人民在反法西斯战争年代用血肉凝结起来的情谊,悼念红军烈士英灵的烛光在坟堆上闪烁,富有诗意。
7.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 )A.有些人滔滔不绝地说了许多空话,可是从不认真做过一件事。
B.历史上成绩卓越的人物,在学习上无一不是刻苦认真,废寝忘食的。
C. 东山岭上古木参差,奇石耸立,天然成趣,真是巧夺天工。
D.青年人要敢于面对现实,不怕一切艰难困苦,不怨天尤人。
8.把下列各句组成一段连贯的话,正确的顺序是 ( )①这是党和国家对我们的关怀和爱护。
②按照这个标准加强体育锻炼,就能使我们的身体越来越强壮。
③有了强壮的身体,就能使我们更好地学习,将来为四个现代化贡献力量。
④1982年经国务院批准的国家体委公布的《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其中包括少年组的体育锻炼标准。
A.④①②③ B.③④②① C.②③④① D.①②③④9.句中应填写的词语,正确的一组是()①月亮落了,半夜以后的苇塘,有些______的风响。
②蜡烛快点完了,烛芯快给蜡泪淹没了,但是那一朵小花依然在______。
③他们头发斑白,脸色_____,定定望着笼罩山谷的V形石碑。
A.飒飒跳跃庄重B.簌簌闪烁肃穆C.飒飒闪烁肃穆D.簌簌跳跃庄重10、我们说话要注意场合,要说得得体,你认为下面说法较得体的一项是()(2分)A、请你大声点儿说,我爷爷耳背。
B、这是你家打来的电话,说你奶奶死了。
C、你走慢点,等等他,他是瘸子。
D、听说你生病住院了,我正好上街,顺便来看看你。
二、填空。
(10分)1、阅读新闻,要注意它的六要素、、,事件发生的起因、经过、结果。
还要注意它结构的五个部分:、、、结语、背景。
新闻消息一般以为主,也可以适当穿插、描写。
(4分)2、《芦花荡》的作者是,这是他的“白洋淀纪事”之二,“之一”是他的另一篇小说《》。
(1分)3、《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的作者是国作家。
他的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和《》。
(5分)三、拓展训练。
(10分)1、“人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
生命对于我们只有一次。
一个人的生命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他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
这样,在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整个的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献给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
”这段话激动人心,被千千万万青年人引以为座右铭的文字,出自原苏联小说《》,其主人公是。
(2分)2、星期天,小林到白云湖去玩,路上他向一位老大爷问路:“喂,老头,到白云湖怎么走?还有多远?”老大爷看了看小林说:“顺公路走,有一千丈;选小路走,只六百丈。
”小林听了不解地说:“你这人怎么讲丈不讲里?”老大爷笑着说:“小同学,原来你也知道讲‘礼’呀!”①老大爷的话外之意是什么?(3分)②如果你是小林,你打算怎样向老大爷问路?(3分)3、伦敦一条街上有三家裁缝店。
有一天,一家裁缝店挂出了一张大招牌,上写着“伦敦最好的裁缝”。
第一家看见了,也马上挂出一条写着“英国最好的裁缝”的招牌。
最后一家的店主苦苦思索,几天后也挂出了一块巧妙得体的招牌。
招牌上写的内容应该是(2分)四、课内阅读(40分)(一)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①(新华社长江前线22日22时电)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从1000余华里的战线上,冲破敌阵,横渡长江。
②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均是人民解放军渡江区域。
③20日夜起,长江北岸人民解放军中路军首先突破安庆、芜湖线,渡至繁昌、铜陵、青阳、荻港、鲁港地区,24小时内即已渡30万人。
④21日下午5时起,我西路军开始渡江,地点在九江、安庆段。
⑤至发电时止,该路35万人民解放军已渡过三分之二,余部23日可渡完。
⑥这一路现已占领贵池、殷家汇、东流、至德、彭泽之线的广大南岸阵地,正向南扩展中。
⑦和中路军所遇敌情一样,我西路军当面之敌亦纷纷溃退,毫无斗志,我军所遇之抵抗,甚为微弱。
⑧此种情况,一方面由于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锐不可当;另一方面,这和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订和平协定,有很大关系。
⑨国民党的广大官兵一致希望和平,不想再打了听见南京拒绝和平,都很泄气。
⑩战犯汤恩伯21日到芜湖督战,不起丝毫作用。
⑾汤恩伯认为南京江阴段防线是很巩固的,弱点只存在于南京九江一线。
⑿不料正是汤恩伯到芜湖的那一天,东西防线又被我军突破了。
⒀我东路35万大军与西路同日同时发起渡江作战。
⒁所有预定计划,都已实现。
⒂至发电时止,我东路各军已大部渡过南岸,余部23日可以渡完。
⒃此处敌军抵抗较为顽强,然而在21日下午至22日下午的整天激战中,我已歼灭及击溃一切抵抗之敌,占领扬中、镇江、江阴诸县的广大地区,并控制江阴要塞,封锁长江。
⒄我军前锋,业已切断镇江无锡段铁路线。
1、消息的标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2.中的第①②是这篇消息的______ 部分,括号内的字是新闻的电头,作用是____________。
时间精确到“时”暗示___________ 。
(3分)3、主体部分包括哪几句话呢?(填序号)请概括主体主要内容(3分)答:4、文中两次出现“至发电时止”,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5、新闻一般以记叙为主,“用事实说话”,但可以穿插议论。
本文从两方面议论了敌人毫无斗志的原因,这两个方面各是什么?(4分)(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6、“和中路军所遇敌情一样……”至结尾。
就本选段看“此种情况”是指(3分)7、主体部分为什么先说中路军,次说西路军,再说东路军呢?(5分)答:(二)老头子无力地坐下来,船停在那里。
月亮落了,半夜以后的苇塘,有些飒飒的风响。
老头子叹了一口气,停了半天才说:“我不能送你们进去了。
”小女孩子睁大眼睛问:“为什么呀?”老头子直直地望者前面说:“我没脸见人。
”小女孩子有些发急。
在路上也遇见过这样的带路人,带到半路上就不愿带了,叫人为难。
她像央告那老头子:“老同志,你快把我们送进去吧,你看她流了这么多血,我们要找医生给她裹伤呀!”老头子站起来,拾起篙,撑了一下。
那小船转弯抹角钻入了苇塘的深处。
这时候那受伤的才痛苦地哼哼起来。
小女孩子安慰她,又好像是抱怨,一路上多么紧张也没怎么样。
谁知到了这里,反倒----①一声一声像连珠箭,射穿老头子的心。
他没有办法解释:大江大海过了多少,为什么这一次的任务,偏偏没有完成?自己没儿没女,这两个孩子多么叫人喜爱!自己平日夸下口,这一次带着挂花的人进去,怎么张嘴说话?这老脸呀!他叫着大菱说:“他们打伤了你流了这么多血,等明天我叫他们十个人流血!”②两个孩子全没有答言,老头子觉得受了轻视。
他说:“你们不信我的话,我也不和你们说。
谁叫我丢人现眼,大牙跌嘴呢!可是,等到天明,你们看吧!”小女孩子说:“你这么大年纪了,还能打仗?”老头子狠狠地说:“为什么不能?我打他们不用枪,那不是我的本事。
愿意看,明天来吧!二菱,明天你跟我来看吧,有热闹哩!”1、本文选自小说《芦花荡》,请问小说的三要素是、、。
(3分)2、选文主要通过、、等描写方法,塑造老头子的形象。
(3分)3、选文用画线句①反映了老头子怎样的心理?请用几个词语加以概括。
(3分)答:。
4、选文画线句②中“两个孩子全没有答言”,是因为他们“轻视”老头子吗?说说你的理解。
(5分)答:5、请结合全文概括老头子的性格特点。
(4分)答:五、课外阅读(20分)天使的礼物新年临近,邮局工作人员贷妮西尼·罗苗在阅读所有寄给圣诞老人的looo 封信件时,发现只有一个名叫约翰·万古的10岁儿童在信中没有向圣诞老人要他自己的礼物。
信中写道:“亲爱的圣诞老人,我想要的惟一的一样礼物就是给我妈妈一辆电动轮椅。
她不能走路,两手也没有力气,不能再使用那辆两年前慈善机构赠予的手摇车。
我是多么希望她能到室外看我做游戏呀!你能满足我的愿望吗?爱你的约翰·万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