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管沿程水头损失
压力管道水力计算
3 按照终点流量要求,确定各段流量 4 以经济流速确定各段管径 5 取标准管径后,计算流速和摩阻 6 按长管计算各段水头损失hw
1
z2 2
3
z1
J
z3
7 按串联管道计算起点到控制点的总水头损失。
285井 站 : 282、 283、 284
安县
罗浮山温泉 秀水
24
塔水站
花街镇 93
Φ 159× 6,L34Km
压力管道水力计算
压力管道计算原理
有压管道:管道被水充满,管道周界各点受到液体压强作用,
其断面各点压强,一般不等于大气压强。
管壁
管壁
液体
液体自由面
有压管道
无压管道
工程中,常用各种有压管道输送液体,如水电站压力引水 钢管;水库有压泄洪隧洞或泄水管;供给的水泵装置系统及 管网;输送石油的管道。
管道按布置分
第一类问题的计算步骤
(1)已知qV、l、d 、、 Δ ,求hf;
qV、l、d 计算Re
计算
计算 hf
第二类问题的计算步骤
(2)已知hf 、 l、 d 、 、 Δ ,求qV; 假设
由hf计算 v 、Re
= New
计算New
N
Y
校核 New
由hf计算 v 、 qV
第三类问题的计算步骤
(3)已知hf 、 qV 、l、、 Δ ,求d。 hf qV l Δ
377井 站 : 377 378井 站 : 378
164井 站 : 164、 Q47 256井 站 : Q 73-1、 Q 73-2、
= New
假设
由hf计算 v 、Re
由Re、查莫迪图得New
求解方法相当 于简单管道的第 二类计算问题。
流体力学实验沿程水头损失实验
流体力学实验沿程水头损失实验1、实验背景流体力学实验沿程水头损失实验,是检测管道内沿程水头损失的一种实验。
水头损失是指在流体穿越管道时,因管道内部阻力的影响而导致的水头的损失,有时也被称作“压降”、“水柱损失”或“支路损失”。
2、实验简介流体力学实验沿程水头损失实验,以水为试介质研究水力学系统中管段内部沿程水头损失情况。
实验中,试介质以恒定流量从原始口流进管段,然后在管段的各个流量节点处(一般为管段的头、中、尾端)测量出口水头,以计算各流量节点的沿程水头损失力学量。
3、实验装置实验装置由源池、管道段1、管道段2、准确流量计及水头测量箱组成。
在源池中放入水,流量计控制入口水流量,管道段1将水从源池传输至水头测量箱,通过水头测量箱测量出口水头,管道段2从水头测量箱传输至终端保持绝对空间关系;准确流量计用于控制入口水流量,并以L/s作为单位。
4、实验方法(1)连接实验装置:将源池、管道段1、管道段2、准确流量计及水头测量箱依正确方法接连,并安排管道段1和管道段2在上下水头测量箱之间的水管分布形状为等距、均匀曲线分布。
(2)进行实验:在管段中逐步增加流量,记录出口水头及入口流量,并计算管段沿程水头损失量。
控制流量的步进及时间间隔,根据实验要求调节,实验中流量控制最好以步进方式增加,以获得较大量程的测量结果。
(3)测量出口水头:采用水头测量箱测量出口水头,并及时记录出口水头,一般多次测量后取平均值,以真实反映出口水头。
(4)数据处理:根据测量的结果,绘制出管段入口流量-出口水头的曲线,拟合该曲线,确定各流量点沿程水头损失量。
5、实验结果探讨通过流体力学实验沿程水头损失实验可以获得管段内各流量点的沿程水头损失量,从而更客观地分析管道水力特性,为更精确地计算水力系统水头和流量,以及实施管段针对性设计提供支持。
扬程水头损失计算
扬程水头损失计算摘要:一、引言二、扬程水头损失的概念三、扬程水头损失的计算方法1.管道摩擦损失2.局部水头损失3.沿程水头损失四、扬程水头损失计算的实例分析五、总结正文:一、引言在水利工程、给排水系统以及工业循环水系统中,扬程水头损失的计算是一项重要的工作。
合理地计算扬程水头损失,可以有效地指导工程设计、施工和运行管理。
本文将对扬程水头损失的计算方法进行详细介绍。
二、扬程水头损失的概念扬程水头损失,是指在流体输送过程中,由于流体的粘滞性、管道的粗糙度以及弯头、阀门等局部阻力等因素,使得流体在管道内流动时产生的压力损失。
这种损失表现为流体流动前后的压力差,通常用米(m)表示。
三、扬程水头损失的计算方法扬程水头损失的计算方法主要包括以下三种:1.管道摩擦损失管道摩擦损失是由于流体与管道内壁之间的摩擦力引起的。
计算公式为:Δh_f = f × (L / D) × (ρ × V^2) / 2其中,Δh_f表示管道摩擦损失,f为摩擦因子,L为管道长度,D为管道直径,ρ为流体密度,V为流体流速。
2.局部水头损失局部水头损失是由于管道中的弯头、阀门、泵等局部阻力引起的。
计算公式为:Δh_j = z × (V^2) / 2其中,Δh_j表示局部水头损失,z为局部阻力损失系数,V为流体流速。
3.沿程水头损失沿程水头损失是由于管道长度、流体粘度等因素引起的。
计算公式为:Δh_c = λ × (L / D) × (ρ × V^2) / 2其中,Δh_c表示沿程水头损失,λ为沿程阻力损失系数,L为管道长度,D为管道直径,ρ为流体密度,V为流体流速。
四、扬程水头损失计算的实例分析以一个简单的实例为例,假设有一段管道长度为100m,直径为100mm,流体为清水,密度为1000kg/m,流速为1m/s。
现在需要计算该管道在输送过程中产生的扬程水头损失。
根据上述公式,可以计算出管道摩擦损失、局部水头损失和沿程水头损失分别为:Δh_f = 0.07 × (100 / 0.1) × (1000 × 1^2) / 2 = 700mΔh_j = 0.5 × (1^2) / 2 = 0.25mΔh_c = 0.65 × (100 / 0.1) × (1000 × 1^2) / 2 = 650m因此,该管道在输送过程中产生的扬程水头损失总和为:Δh_total = Δh_f + Δh_j + Δh_c = 700m + 0.25m + 650m = 1350.25m五、总结扬程水头损失的计算是水利工程、给排水系统以及工业循环水系统设计和运行管理的重要环节。
排水灌溉计算题
判断题1、20%原则是指支管上任意两个喷头的工作压力水头之差不超过喷头设计工作压力水头的20%。
(错)2、喷头流量是指喷头在单位时间内喷射出来的水体积。
(对)计算题1、计算喷灌技术要素,已知喷头为中喷2号喷头,其性能参数如下:喷嘴直接d = 9mm,工作压力hp=400kPa, 喷头流量q=6.09m3/h, 射程R=23.4m 。
喷灌草坪土壤为粘壤土,地形平坦。
支管间距为24m,喷头间距为18m,多支管多喷头同时喷灌。
喷洒水再空中蒸发和漂移损失系数K=0.9,(1)计算该喷头雾化指标;(2)计算喷灌强度。
(3)判断雾化指标和喷灌强度是否满足要求。
应如何改善解:(1)计算雾化指标(2)计算喷灌强度喷灌水利用系数h取0.9。
mm/h(3)雾化程度偏高,喷灌强度也超过了粉壤土的允许喷灌强度,不符合规范要求。
解决办法1)减小雾化程度:减小喷头工作压力;或加大喷嘴直径。
2)减小喷灌强度:减小喷嘴流量;或加大组合间距。
2、一根喷灌主管上接有8根支管,每根支管上有四个喷嘴,已选喷嘴的流量Qp=0.9m ³/h ,喷嘴的连接管DN=20mm ,设计要求至少2根支管能同时工作,求出PVC 立管、支管和主管管径。
解:已知Qp=0.9m ³/h ,每根支管的流量 Q=4Qp=4ⅹ0.9=3.6m ³/h主管的设计流量 Qz ≥2Q=7.2m ³/ h喷灌系统查表得:立管DN=20mm支管DN=40mm主管DN=50mm3、设有一根长56mm 的喷灌支管,管径为50mm 的PVC 管,管上装有4个喷头,第一喷头距干管8m ,喷头间距为16m ,每个喷头喷水量为4.5m3/h ,求支管的沿程水头损失 。
式中:Q —管中流量(注意单位是m3/s)管径为50mmS of =5600s2/m6查表多口系数F=0.393进入该支管的流量Q=4.5×4=18m3/h用谢才公式求hf ,hf=5600×56×(0.005m3/s)2 =7.84m查表多口系数F=0.393,故支管沿程水头损失为hf=7.84m ×0.393=3.08m2f of h S LQ4、一次灌水的持续时间:t=mA/qt:每次喷洒持续时间(h)A:湿润面积(m2)q:单喷头流量(L/h);m:设计灌水定额(mm)多孔系数表。
灌溉工程实例
根据苗圃需水要求,喷灌采用以下设计参数:苗圃: E =3mm/d;a计划湿润层深度取: z=0.4;壤土田间持水量β=24% (占体积的百分比,)适宜土壤含水量的上、下限,分别为90%田β、65%β ,r=1.37g/cm3。
田田灌溉水利用系数为η=0.9喷灌选用美国雨鸟公司生产的摇臂式换向喷头(产品编3A-TNT(12#喷嘴)),该型号喷头器的最大工作压力为0.41MPa,最小工作压力为0.20Mpa,喷头流量1.22~1.75m3/h,射程13.3~15.4m。
喷头组合喷灌强度的计算公式为:ρ 组合(mm/h) =1000qν /A式中:q 为单喷头的流量(m3/h);A 为单喷头的有效控制面积(m2 )。
Ρ=1000×1.5×0.9/ (12×12) =4.69 (mm/h)满足壤土Ρ=6~8mm/h设计灌水定额计算公式采用:m = 0.1rH(9 9 ) /νmax min式中:m 为灌水定额,(mm);r 为土壤容重,(g/cm3);H 为计算湿润层深度,(cm);9 、9 为适宜土壤含水量上、下限(占干土重的百分比),分别取90%、65%;m ax minν 为灌溉水利用系数,取0.9;利用上式计算喷灌区的灌水定额为:m =0.1 × 1.37×40×24× (0.90-0.65)/0.9=36.5(mm)T = νEa式中:T 为设计灌水周期,(d);Ea 为设计耗水强度, (mm/d)。
计算结果如下:T =mν =36.5 0.9= 10.96(d ) ,取T=10 天;Ea 3一次灌水延续时间采用下式计算:t=mab1000qη式中:a 为支管间距(m);b 为喷头间距(m);q 为喷头喷水量(m3/h)。
t=m ab1000νq=36.51.51510001390.9= 6.56(h),取t=7(h),创新园喷灌各区布置相同。
武汉大学水力学教材答案第六章
第六章恒定管流1、并联管道中各支管的单位机械能损失相同,因而各支管水流的总机械能也应相等。
( )2、图示虹吸管中B点的压强小于大气压强。
( )3、恒定管流的总水头线沿流程下降,而测压管水头线沿流程可升可降。
( )4、在等直径圆管中一定发生均匀有压流动。
( )5、各并联支管的水头损失相同,所以其水力坡度也相同。
( )6、图示两个容器由两根直管相连,两管的管径、管长及糙率均相同,所以通过的流量相等。
( )7、设计管道时,若选用的糙率大于实际的糙率,则求得的管道直径偏小,不能通过要求的设计流量。
( )8、图示A、B 两点间有两根并联管道1 和2 。
设管1 的沿程水头损失为h f1,管 2 的沿程水头损失为h f2。
则h f1与h f2 的关系为()(1)h f1 >h f2;(2)h f1<h f2;(3)h f1 = h f2;(4)无法确定。
9、图示为坝身下部的三根泄水管a、b、c,其管径、管长、上下游水位差均相同,则流量最小的是()。
(1)a管;(2)b管;(3)c管;(4)无法确定。
10、在管道断面突然扩大处,测压管水头线沿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管道断面突然缩小处,测压管水头线沿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图示为一串联管段恒定流。
各管段流量q v1、q v2、q v3的关系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各管段流速v1、v2、v3 的关系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对于有压管流出口为自由出流时,测压管水头线终点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出口为淹没出流时,若下游水池中流速v2=0,测压管水头线终点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v2≠0,测压管水头线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下游水面。
2017年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给水排水)《专业案例考试(下)》真题及答案解析
2017年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给水排水)《专业案例考试(下)》真题及答案解析案例分析题(共计25题,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1.某城镇为单一水厂供水系统,水厂清水池最高水位标高112.00m,最低水位标高109.00m,拟在标高158.00m处设一水柜有效水深为4.0m网前水塔,要求保证最不利控制点处(控制点地面标高149.00m)的建筑三层正常用水,并确保管网满足低压制消防要求。
按最高供水时供水量及消防时流量计算的从水塔到最不利控制点处的管网总水头损失15.00m及19.00m,计算网前水塔水柜底离地面的设置高度(m)为下列哪项?()A.12B.20C.18D.22【答案】D【解析】按最高日供水时,计算网前水柜底距地面的设置高度为:(控制点地面标高+三层建筑正常供水水压)+水塔到控制点的水头损失-网前水塔处地面标高=(149+16)+15-158=22m按消防时,计算网前水柜底距地面的设置高度为:(控制点地面标高+低压消防供水水压)+水塔到控制点的水头损失-网前水塔处地面标高=(149+10)+19-158=20m<22m以最高日供水量时设计满足消防水压要求。
2.某给水工程,从水源到水厂设计了二条钢管内衬水泥砂浆的输水管道,输水管道正常工作的流量为Q=0.4m3/s,水头损失为12.96m。
为了保证输水管的事故流量,在二条输水管中间设置了三条连通管,将二条输水管均匀地分成4段。
已知,两条输水管的管材、长度和直径相同,管长管径之比L/d=20000。
如果从水源到水厂的输水管道是重力流输水,作用水头12.96m。
试求,两条输水管一段损坏时的事故流量(m3/s)为下列哪项?(连通管和局部水头损失忽略)()A.0.20B.0.26C.0.30D.0.36【答案】C【解析】由题意可知:输水管道正常工作的流量为Q=0.4m3/s,水头损失h=12.96m,输水管道沿程水头损失公式一般表示为h=sq2。
管道水头损失核算
合计
9.520m
Hale Waihona Puke 蜗壳271-2002)、《水轮机基本技术条件》 (GB/T15468-2010) 《水力计算手册》(第二版)、《小型水电站 上》(天津大学水利系1976) 转轮D1= 主管管径 0.60 m 【据《DL/T5195》附录C1、C2】 支管径 0.40 m
水轮机 2 台 损失: hm=ξ*V^2/(2*g) 栅形系数β 1.83 湿周 X(m) 5.40 5.40
平均湿周 水力半径 谢才系数 沿程损失 沿损糙率n 局损系数ξ R(m) C X(m) hf(m) 3.64 0.231 46.08 0.017 0.05 0.000 湿周 X(m) 1.88 湿周 X(m) 1.88 湿周 X(m) 1.88 湿周 X(m) 1.88 湿周 X(m) 1.26 湿周 X(m) 2.51 沿程损失 水力半径 谢才系数 沿损糙率n 局损系数ξ R(m) C hf(m) 0.150 60.74 0.012 0.090 7.323 水力半径 谢才系数 沿损糙率n v支/v主= 局损系数ξ R(m) C 0.150 60.74 0.012 0.180 0.650 沿程损失 水力半径 谢才系数 沿损糙率n 局损系数ξ R(m) C hf(m) 0.150 60.74 0.012 0.108 0.571 沿程损失 水力半径 谢才系数 沿损糙率n 局损系数ξ R(m) C hf(m) 0.067 53.06 0.012 0.180 0.076 沿程损失 水力半径 谢才系数 沿损糙率n 局损系数ξ R(m) C hf(m) 0.100 56.77 0.012 0.180 0.106 沿程损失 水力半径 谢才系数 沿损糙率n 局损系数ξ R(m) C hf(m) 0.200 63.73 0.012 0.138 0.000
大田灌溉喷灌系统水力计算教程
喷头数为4,X=8/16=1/2
查表多口系数F=0.393,故支管沿程水头损失为 hf=7.84m×0.393=3.08m
《 园 林 工 程 》
5、单水源管网喷灌管网布置方式
“一”字型
“L”字形
“T”字形
狭长地带
《 园 林 工 程 》
“H”形
长“一”字形
狭长地带
《 园 林 工 程 》
梳齿形
鱼骨形
2)设计流量
Qp Nt q
式中:Nt为同时工作喷头数。 根据Hp和Qp,可直接由水泵样本中选定水 泵,一般样本中同时给出了配套电机的参数。
《 园 林 工 程 》
8、注意问题
喷灌系统水的喷洒应该顺主风向,对不同的 植物,喷灌的雾化度也要求不同。 雾化度取决于喷灌水滴细小程度。水滴小则雾 化度高 。水滴小,对作物打击伤害小,但蒸发损 失大;水滴大,对作物打击大,但蒸发损失小。因 此雾化度不宜过高,也不宜过低。
QP—喷头喷水量(m3/h)。
《 园 林 工 程 》
3、喷灌系统管道的水力计算
水头损失包括沿程水头损失和局部水头损失。 沿程水头损失计算公式:
L hf 2 V 2 C R 式中:hf—沿程水头损失(m); L—管道长度(m); v—管中水流平均流速(m/s); R—水力半径(m) C—谢才系数(m1/2/s),常用曼宁公式计算
【例2】一根喷灌主管上接有8根支管,每根支管上 有四个喷嘴,已选喷嘴的流量Qp=0.9m³ /h,喷嘴的 连接管DN=20mm,设计要求至少2根支管能同时工作, 求出立管、支管和主管管径。
解:
已知Qp=0.9m³ /h, 每根支管的流量 Q=4Qp=4ⅹ0.9=3.6m³ /h 主管的设计流量 Qz≥2Q=7.2m³ / h 喷灌系统为便于安装和运输,一般多用钢 管和pvc塑料管,现采用镀锌钢管,查钢管水力 计算表得: 立管DN=20mm 支管DN=40mm 主管DN=50mm
2016年注册土木工程师(水利水电工程)《专业基础考试》真题及详解
2016年注册土木工程师(水利水电工程)《专业基础考试》真题及详解单项选择题(共60题,每题2分。
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
)1.一闸下泄水流模型试验,采用重力相似原则,其长度比尺为20,模型测得某水位下的流量为0.03m 3/s ,下泄出口处断面流速为1m/s ,则原型的流量和下泄出口处断面流速分别为( )。
A .53.67m 3/s 和20m/sB .240m 3/s 和20m/sC .53.67m 3/s 和4.47m/sD .240m 3/s 和4.47m/s 答案:C 解析:取λ为原型试验与模型试验的参数比值。
由题可知,λl =20。
根据重力相似准则:λQ =λl 2.5=202.5,λv =λl 0.5=200.5。
故F P =F m ·λQ =0.03×202.5=53.67m 3/s ;v P =v m ·λv =1×200.5=4.47m/s 。
式中,下标l 为几何长度;Q 为流量;v 为水流速度;m 代表模型;P 代表原型。
2.已知管段长度L =4.0m ,管径d =0.015m ,管段的流量Q =4.5×10-5m 3/s ,两支管的高程Δh =27mm ,则管道的沿程水头损失系数λ等于( )。
A .0.0306B .0.0328C .0.0406D .0.0496 答案:A解析:沿程水头损失系数的计算公式为:22f l v h d g λ=式中,24Q v d π=h f 为沿程水头损失,即本题中两支管的高差;λ为沿程水头损失系数;Q 为管段流量;d 为管径;g 为重力加速度,取9.81m 2/s 。
代入数据得:222522429.810.0270.0154 4.5104 3.140.0150.0306f gh dQ l d λπ-=⎛⎫ ⎪⎝⎭⨯⨯⨯=⎛⎫⨯⨯⨯ ⎪⨯⎝⎭=3.有一河道泄流时,流量Q =120m 3/s ,过水断面为矩形断面,其宽度b =60m ,流速v =5m/s ,河道水流的流动类型为( )。
沿程水头损失实验报告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沿程水头损失实验报告篇一:沿程水头损失实验沿程水头损失实验一、实验目的要求1、加深了解圆管层流和紊流的沿程水头损失随平均流速变化的规律,绘制lghf~lgv曲线;2、掌握管道沿程阻力系数的量测技术和应用气—水压差计及电测仪测量压差的方法;3、将测得的Re~?关系值与莫迪图对比,分析其合理性,进一步提高实验成果分析能力。
二、实验装置本实验的装置如图7.1所示图7.1自循环沿程水头损失实验装置图1.自循环高压恒定全自动供水器;2.实验台;3.回水管;4.水压差计;6.实验管道;7.水银压差计;8.滑支测量尺;9.测压点;10.实验流量调节阀;11.供水管与供水阀;12.旁通管与旁通阀;13.稳压筒。
根据压差测法不同,有两种方式测压差:1、低压差时用水压差计量测;2、高压差时用电子量测仪(简称电测仪)量测(但本仪器暂时不能测定高压)。
本实验装置配备有:1、自动水泵与稳压器自循环高压恒定全自动供水器由离心泵、自动压力开关、气—水压力罐式稳压器等组成。
压力超高时能自动停机,过低时能自动开机。
为避免因水泵直接向实验管道供水而造成的压力波动等影响,离心泵的输水是先进入稳压器的压力罐,经稳压后再送向实验管道。
24图7.21.压力传感器;2.排气旋钮;3.连接管;4.主机2、旁通管与旁通阀由于本实验装置所采用水泵的特性,在供小流量时有可能时开时停,从而造成供水压力的较大波动,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出现,供水器设有与蓄水箱直通的旁通管(图中未标出)。
通过分流可使水泵持续稳定运行。
旁通管中设有调节分流量至蓄水箱的阀门,即旁通阀,实验流量随旁通阀开度减小(分流量减小)而增大。
实际上旁通阀又是本装置用以调节流量的重要阀门之一。
3、稳压筒为了简化排气,并防止实验中再进气,在传感器前连接由2只充水(不满顶)之密封立筒构成。
4、电测仪由压力传感器和主机两部分组成,经由连通管将其接入测点(图7.2),压差读数(以厘米水柱为单位)通过主机显示。
沿程水头损失的计算公式
沿程水头损失的计算公式
沿程水头损失是指流体在管道或水流的流动过程中由于摩擦和
阻力而损失的能量,通常用公式来计算。
根据流体力学的原理,沿
程水头损失可以通过多种公式来计算,其中最常用的是达西-魏布劳
克公式和汉克-白厄公式。
达西-魏布劳克公式是最常用的计算沿程水头损失的公式之一,
其公式为,h_f = f (L/D) (V^2/2g),其中h_f为沿程水头损失,f为摩阻系数,L为管道长度,D为管道直径,V为流速,g为重力
加速度。
另一个常用的计算沿程水头损失的公式是汉克-白厄公式,其公
式为,h_f = K (V^2/2g),其中h_f为沿程水头损失,K为局部阻
力系数,V为流速,g为重力加速度。
除了上述两种常用的公式外,还有其他一些特定情况下用于计
算沿程水头损失的公式,比如弯头、节流装置等特殊构件的水头损
失公式。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以上提到的公式中的参数需要根据具体情
况进行选择和计算,比如摩阻系数f需要根据流体的性质和管道的材质来确定,局部阻力系数K需要根据具体的管道构件来确定。
总的来说,计算沿程水头损失的公式是根据流体力学的基本原理和实际工程经验总结得出的,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公式和参数进行计算。
【2020考研水力学真题卷2】
【2020考研水力学真题卷2】【2020考研水力学真题卷2】河海大学2021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考试科目名称:水力学一、是非题(每题2分,共20分)1.紊流过渡粗糙区的沿程水头损失系数与雷诺数。
()2.断面单位能量沿流程总是减小的。
()3.计算消力池池深和池长时,设计流量一般选择使池深和池长最大的流量。
()4.渗流的达西定律既适用于层流也适合于紊流。
()5.在恒定均匀流中,沿程水头损失与速度的平方成正比。
()6.两个液流在重力作用下的动力相似条件是它们的弗劳德数相等。
()7.因为各并联支管的长度、直径及粗糙度可能不同,因此在各支管的水头损失也不同。
()8.均匀流可以是恒定流,也可以是非恒定流。
()9.流体质点做圆周运动不一定是有旋运动。
()10.相对压强可以大于、等于或小于零。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当水流流态从层流转变为紊流后,过水断面上水流动能校正系数和动量校正系数将()(1)均增大(2)均减小(3)增大、减小(4)减小、增大2.溢流坝下泄水流收缩断面水深的跃后水深为,此时下游水深为,则形成远离水跃的条件是()(1)(2)(3)(4)无法确定3.渗流模型流速与实际渗流流速相比较()(1)前者大于后者(2)二者相等(3)前者小于后者(4)无法比较4.明渠的临界水深决定于()(1)流量和底坡(2)断面形状、尺寸和底坡(3)流量和糙率(4)流量和断面形状、尺寸5.均匀流断面和渐变流断面上的动水压强()(1)均按静水压强规律分布(2)前者按静水压强规律分布,后者不静水压强规律分布(3)前者不静水压强规律分布,后者静水压强规律分布(4)均不按静水压强规律分布6.下列哪个条件满足时,明渠水流是缓流()(1)(2)(3)(4)无法确定7.毕托管可以用来测()(1)脉动流速(2)时均流速(3)脉动流速(4)脉动压强8.满足条件的流动是()(1)非均匀渐变缓流(2)非均匀渐变急流(3)均匀流(4)临界流9.有压管流,管轴线水平,管径逐渐增大且通过的流量不变,其总水头线沿流向应()(1)逐渐升高(2)逐渐降低(3)与管轴线平行(4)无法确定10.雷诺数的物理意义是()(1)重力与惯性力之比(2)重力与粘滞力之比(3)粘滞力与惯性力之比(4)惯性力与粘滞力之比三、作图题(每题5分,共10分)1.绘出下列两段不同糙率棱柱形渠道的水面曲线。
2019年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给水排水)《专业案例考试(下)》真题及答案解析
2019年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给水排水)《专业案例考试(下)》真题及答案解析案例分析题(共计25题,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1.某城市为单水源统一给水系统,最高日用水量为15万m 3/d 万,日变化系数为1.2,时变化系数为1.4,水厂自用水量占设计规模的10%。
管网建有网中高位水池,且在用水高峰时可向管网供水900m 3/h 。
供水低峰时二级泵站利用管网向高位水池转输供水的最大供水流量为1200m 3/h 。
试计算确定二级泵站的设计流量(m 3/h )。
( )A .6600B .7850C .8725D .8750【答案】B【解析】系统高日高时用水量:(150000/24)×1.4=8750m 3/h 。
此时二级泵站和高位水池同时向管网供水,二级泵站分级供水,对应流量为8750-900=7850m 3/h 。
二级泵站最大转输流量为1200m 3/h 。
经比较,二级泵站的设计流量应为7850m 3/h 。
2.原水输水管设计考虑采用内涂水泥砂浆钢管。
在管道输水水力坡降相同的情况下,DN2000口径管道的输水量Q 1与DN1600口径管道输水量Q 2之比为下列哪项?(粗糙系数n 均为0.013,不计局部水头损失)( )A .0.55B .1.00C .1.56D .1.81【答案】D【解析】计算过程如下:22221122124/34/312,n v n v i i R R ==求得:2/34/31114/3222 v R d v R d ⎛⎫== ⎪⎝⎭218/38/31112222224 1.81 1.64d v Q d d Q d v ππ⋅⎛⎫⎛⎫==== ⎪ ⎪⎝⎭⎝⎭⋅3.某原水工程设计水量2800m 3/h ,输水管道方案采用两根平行的内衬水泥砂浆金属管向水厂有压供水。
沿水流方向,管间连通管将输水管平行分为三段:首段为DN800,段长1200m ;中段为DN600,段长400m ;末段为DN500,段长180m 。
采暖管道水力计算(精)
K ——管壁的当量绝对粗糙度(m),室内闭式采暖热水管路K =0.2×103m ,室外供热管网
-
K =0.5×103m ;
v ——热媒在管内的流速,根据热量和供回水温差计算确定(m/s);
,根据供回水平均温度按按本院技术措施表A. 2.1取值。 γ——热媒的运动粘滞系数(m2/s)
λ={
d j ⎡
1.4 热水采暖的垂直双管系统各层支管之间重力水头H z
H z =
2
h (ρh −ρg g (Pa ) 3
式中 h ——计算环路散热器中心之间的高差 (m;
1.5 单管跨越式系统水温降
1.5.1 单管跨越式系统的散热器和跨越管流量分配
1 单管跨越式系统散热器支路和跨越管支路的流量通过以下2式求得:
=G
t si ——第i 组散热器的出水温度(℃); t i ——第i 组散热器与之后的管道温度(℃); t i-1——第i 组散热器之前的管道温度(℃)。 ∑Q, G,t 0
i-1
si
ki
si i h
1.6 散热器数量N
N =N ' ⋅β1⋅β2⋅β3=
Q
β1⋅β2⋅β3 (1.6) n
C ⋅Δt s
N ’——设计工况下散热器数量(长度或片数);
表7:适用于采用钢管的一般垂直单管系统;(包括立管及干管,计算至建筑热力入口与室外干线连接处。为提高计算速度,本表管道摩擦阻力系数λ采用阿里特苏里公式) 2.1.4 室外供热管道
表8:适用于采用钢管的室外供热管道。
2.2 双管系统
2.2.1 住宅等水平双管系统
1、 一般最远端散热器支路为该户最不利环路。
1.3.3 室外热水供热管网局部阻力按与沿程阻力的比值计算确定,见下表:
农田水利学(喷灌系统)规划设计 (2)
农田水利学(喷灌系统)规划设计 (2)学校:云南农业大学学院:水利水电与建筑学院指导老师:教学班号:一班专业:水利水电工程学号:姓名:灌水周期可取5~7天。
该地属半干旱气候区,灌溉季节多风,月平均风速为2.5m /s ,且风向多变。
该地冻土层深度0.6m 。
灌溉区域如下图所示:果园平面图要求:(1)选择喷头型号和确定喷头组合形式(包括验核组合平均喷灌强度(ρ)是否小于土壤允许喷灌强度(允ρ);(2)布置干、支管道系统(包括验核支管首、尾上的喷头工作压力差是否满足《喷灌技术规范》的要求,下称《规范》);(3)拟定喷灌灌溉制度,计算喷头工作时间及确定系统轮灌工作制度;(4)确定干、支管管道直径,计算系统设计流量和总扬程。
(5) 水泵和动力选型。
1、喷灌选型与总体规划1.1喷灌工程应根据因地制宜的原则 资料收集: 1、地形:地面平坦2、土壤:砂壤土冻土层深0.6m3、作物:苹果树园林,正值盛果期4、水源:机井,果园南部井水,最大供水量为h m /603,水位距地m 20。
5、气象:灌溉季节多风,平均风速2.5m/s ,风向多变6、种植面积95亩,果树2544株,株距4m ,行距6m ,园内有十字交叉道路,路边与第一排树的距离南北向为2m ,东西向为3m 。
社会经济条件:果园为实验果园,面积95亩,交通方便,电力供应不足;系统选型:工程应根据因地制宜原则,综合考虑以下因素选择系统类型:1、 水源类型位置;2、 地形地貌 ;3、 地块形状;4、 土壤地质;5、 降水量灌溉区风速 ;6、 风向;7、 对象;8、 社会经济条件; 9、 生产管理体制;10、 劳动力状况及使用者素质等情况。
由于该果园为盛果期的苹果树,经济价值就目前情况较高。
灌水频繁,作物耗水量大,劳动力缺乏,但作为实验果园,管理者素质高有利于喷灌系统的实施,综合考虑后,拟定采用固定使得喷灌系统。
喷灌设计保证率应根据自然条件和经济条件确定,一般不应低于85%。
节水灌溉技术复习资料
节⽔灌溉技术复习资料《节⽔灌溉技术》复习资料名词解释(第⼀章)1.节⽔农业:在充分利⽤降⽔和可⽤⽔资源时,采取节⽔灌溉技术、节⽔农业技术以及节⽔管理技术和措施等,以提⾼⽔的利⽤率和⽔分⽣产率为中⼼的⼀种⾼产、优质、⾼效农业⽣产模式。
2.节⽔灌溉技术:指⼯程节⽔技术,它是综合节⽔农业技术体系中的核⼼,主要包括开源和节流两个部分。
3.开源:利⽤多种⽔资源作为灌溉⽔源,除⼀般的地表和地下⽔引、蓄、提⼯程以外,还应包括开发回归⽔、劣质⽔和⾬⽔利⽤。
4.节流:采取各种措施节约灌溉⽤⽔。
5.节⽔管理技术:根据作物的实际需⽔要求和可能的⽔源条件,在节约⽤⽔的原则下,及时、适时地满⾜作物对⽔分名词解释(第⼆章)1.渠道防渗⼯程技术:杜绝或减少渠道输⽔损失的各种⼯程技术和⽅法。
它是节约灌溉⽤⽔、提⾼⽔的利⽤率的重要措施。
2.⼟料防渗:在渠床表⾯建⽴⼀层压实的⼟料防渗层,通常采⽤素⼟、粘砂混合⼟、灰⼟、三合⼟、四合⼟等⼟料。
3.砌⽯防渗:指⽤浆砌料⽯、块⽯、卵⽯、⽯板、以及⼲砌卵⽯挂淤进⾏防渗。
4.膜料防渗是指⽤塑料薄膜、沥青玻璃纤维布油毡等作防渗层,再在其上设置保护层的防渗⽅法。
名词解释(第三章)1.低压管道输⽔技术:以管道代替渠道,即减少了⼟渠输⽔过程中的渗漏损失,⼜便于灌溉⽤⽔管理。
2.沿程⽔头损失:由于⽔在观众流动过程中为克服与管壁的摩擦阻⼒⽽消耗损失的⽔头,它是随着流动的长度⽽增加的。
3.局部⽔头损失:因管道内部形状改变(如⽤弯头改变疏⽔⽅向,⽤三通进⾏分流等),迫使⽔流也因此改变流动外形造成的损失。
4.出⽔⼝:指把地下管道系统的⽔引出地⾯直接灌溉农⽥,它不连接地⾯移动软管。
5.给⽔栓:与地⾯移动软管连接的出⽔⼝通常称为给⽔栓。
6.给⽔装置:给⽔装置是低压管道输⽔系统的⽥间灌⽔装置。
通常所说的给⽔装置是指给⽔栓或出⽔⼝。
名词解释(第四章)1.畦灌:在平整过的⼟地上⽤⽥埂将其分隔成⼀系列狭长的地块——畦⽥,⽔从输⽔垅沟或直接从⽑沟引⼊畦⽥后,即形成薄⽔层沿畦⽥坡度⽅向流动,在流动过程中逐渐湿润⼟壤。
管道总水头损失计算公式
管道总水头损失计算公式
管道总水头损失由沿程水头损失和局部水头损失两部分组成。
沿程水头损失的计算公式有多种,其中一种常用的经验公式适用于硬质塑料管道(PVC):Hf = ×104×(/)×L,式中:Hf为沿程水头损失(m);L、Q、d分别为管道长度(m)、流量(m3/h)和管道内径(mm)。
局部水头损失的计算公式为:Hj =ζ v2/2g,式中:Hj为局部水头损失(m);ζ为局部阻力损失系数,与管件、阀门的类型与大小有关;v、g分别为管道中水的流速(m/s)和重力加速度(/s2)。
在实际设计工作中,
一般先计算出沿程水头损失Hf,然后取局部水头损失Hj = 10% Hf,以满
足设计要求。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如需更准确的信息,建议查阅流体力学相关书籍或咨询该领域的专家。
四川农业大学22春“水利水电工程管理”《水力学(专科)》期末考试高频考点版(带答案)试卷号:2
四川农业大学22春“水利水电工程管理”《水力学(专科)》期末考试高频考点版(带答案)一.综合考核(共50题)1.并联管道中各支管段的沿程水头损失相等。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A2.由于紊流的流速分布较为均匀,则动能校正系数与动量校正系数接近于1。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A3.流量一定,渠道断面形状、尺寸和壁面粗糙一定时,随底坡的增大,正常水深将()A.增大B.减小C.不变D.无法判断参考答案:B4.圆管层流中断面平均流速等于管中最大流速的()。
A.1/2B.1/3C.2/3D.1/4参考答案:A有一水泵装置,其吸水管中某点的真空压强等于3mH₂O,当地大气压为一个工程大气压(10mH₂O),其相应的绝对压强值等于()H₂OA.3mB.7mC.9mD.以上答案都不对参考答案:B6.当用矩形薄壁堰来测量流量时,()情况下,水流最稳定,测量精度最高。
A.有侧收缩自由出流B.有侧收缩淹没出流C.无侧收缩自由出流D.无侧收缩淹没出流参考答案:C7.处于相对平衡的液体中,等压面与质量力正交。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A8.水流总是从单位机械能小的断面流向单位机械能大的断面。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B9.均匀流的总水头线与测压管水头线的关系是()A.互相平行的直线B.互相平行的曲线C.互不平行的直线参考答案:A10.静水压强的方向平行指向作用面。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B11.当明渠均匀流水深大于临界水深,该水流为缓流。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A12.圆管中层流的雷诺数必然大于3000。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B13.雷诺实验中从层流转变为紊流的临界流速为上临界流速。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A14.有一变截面压力管道,断面A的管径D=100mm,断面A的流速为u=4.9m/s,另一断B处的流速为u=10m/s,则断面B处的管径为()mmA.70B.80参考答案:A15.谢才公式只适用于无压明渠流,不适用于有压管流。
建筑给水所需水头的估算
4、水箱的总容积、安装高度及构造
总容积
调节容积+消防备用水量+生产事故设备用水量
安装高度
与水泵杨程相配,且满足水箱的出水管到最不利用水点间的垂直 距离大于水箱到最不利用水点所经管道的总水头损失与最不利用水点 要求的最低工作水头之和。
水箱构造
与单独设高位水箱时相同
三、气压供水装置 工作过程:水泵与气压罐的联合工作装置,水泵在向楼层供水的同时,
注:当单靠水箱很难满足顶层消防水头的要求时,可加局部增压设备。
4、水箱构造
水箱的附件
(1)进水管 接入箱顶或侧壁顶部 室外管网供水,利用水位自动控制阀控制;水泵与水箱工作方式,利用水位 控制器控制水泵启闭 同时设两条,管道上设检修阀门
(2)出水口 位置高出箱底50mm (3)溢流管
管径大于进水管1-2级,采用有间隙的间接排放。排放口设水封、滤网 不设阀门 (4)泄水管 用于泄空或洗刷排污用,从箱底最低处接出 设阀门 管径由排空 时间长短确定,一般不小于50mm 可连于溢流管 (5)通气管 用于通风和维持水箱内水面大气压 有弯管加滤网通气管和有风帽形式的通气管(防止异物和昆虫进入水箱) 管径保证水位下降时进气和水位上升时排气,一般为50mm (6)检修人孔与水位计
第1篇
给水排水工程
1
第2章
1
12
建筑给水工程
2
目录
2.1 给水系统、给水方式及管道布置 2.2 调蓄与增压设施 2.3 给水管网计算 2.4 高层建筑给水
§2.1给水系统的分类、给水方式及管道布置
给水系统的任务:供应建筑小区、工业区或不同类型建筑物的用水,满 足其对水量、水压、水质和水温的要求。
二、给水方式
(一)给水系统的供水压力 ۞给水方式的选择与供水压力有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区域水资源总 量和可利用量
总需水量
工业总用水量 生活总用水量 农业总用水量 生态总用水量
农田灌溉用水量 林果草灌溉用水量 禽畜用水量 鱼塘补水量
采用典型年法进行水资源平衡分析,即用天然 径流系列或年降水量系列进行频率分析计算, 选择符合一定频率的几个年份作为代表年,也 称典型年,用这几个年份的基本资料进行水资 源平衡分析计算。 国家技术标准规定,典型年的频率 P应选择: 平水年 P = 50﹪; 一般枯水年 P = 75﹪; 特别枯水年 P = 90﹪ 或95﹪。
用来进行频率分析计算的天然径流系列或年 降水量系列应为长系列资料,至少应为20年 以上的近期资料。 通过对选定的典型年中区域水资源可利用量 (地表水可利用量与地下水可开采量之和) 和总需水量的平衡分析,确定区域水资源的 余缺程度,明确相应频率下农业灌溉的可用 水量。 典型年的频率与灌溉工程的灌溉设计保证率 应基本对应一致。
在进行灌溉需水量计算时,应合理选择灌溉水 利用系数值,决不能为了凑水账而选择过高的 系数值。根据国家技术标准规定:
合格的喷灌工程灌溉水利用系数可取 0.80; 合格的微喷灌工程灌溉水利用系数可取 0.85; 合格的滴灌工程灌溉水利用系数可取 0.90; 合格的管道输水灌溉工程灌溉水利用系数可取 0.80。
通过对灌溉可供水量和灌溉需水量进行平衡分 析,校核项目原定建设任务的合理性,确定灌 溉工程的规模水水量供需平衡计算
当年总供水量>年总用水量时,在灌水临界期: ① 若最小供水流量>灌溉用水流量,不需蓄水; ② 若最小供水流量≤灌溉用水流量,但最小供水 流量>(灌溉用水流量×每天工作时间/24), 则需进行日调节,建小规模的蓄水工程; ③ 若②条不满足,则需进行月调节、或季调节、 或年调节,建相应规模的蓄水工程。 当年总供水量≤年总用水量时: ① 缩小灌溉面积; ② 将作物调整为耗水量少的作物; ③ 水资源条件允许时可开辟新水源。
关于灌溉设计保证率
灌溉设计保证率是灌溉工程设计时确定典型 年的依据。 灌溉设计保证率是以正常供水或供水不破坏 的年数占总设计年数的百分比来表示的。它 反映了在多年运行中,灌溉用水量能得到充 分满足的几率。 国家标准对不同的灌溉方式规定了不同的灌 溉设计保证率要求。 编制实施方案时,一旦确定了灌溉方式,就 必须按相应国家标准要求确定灌溉工程的灌 溉设计保证率。
“规模化节水灌溉增效示范项目”县级总体 实施方案编制中的
技术问题探讨
任晓力
2013.09.24
方案编制中应注意的技术问题
关于编制依据的技术标准 关于灌溉设计保证率 关于水资源平衡分析 关于典型设计 关于投资概算与投资估算 关于项目长效发挥作用
关于编制依据的技术标准
编制“规模化节水灌溉增效示范项目”总体实施 方案时,应依据现行的的技术标准,主要有:
地面灌溉
半干旱、半湿润 地区或水资源不 稳定地区
湿润地区或水资 源丰富地区
以旱作为主
以水稻为主 以旱作为主 以水稻为主
70~80
75~85 75~85 80~95
注:作物经济价值较高的地区取表中较大值;作物经济价值较低的 地区取表中较小值。
关于水资源平衡分析
水资源平衡分析的目的是摸清区域内现状和 未来几个阶段水资源的供需关系,反映区域 内水资源的余缺程度,探讨水资源开发利用 的途径与潜力,为区域内经济社会可持续发 展提供科学依据。 区域的划分:地表水按流域、水系进行划分, 地下水按含水层所属地质单元进行划分;尽 量考虑以行政区(县或相邻的几个乡镇)为 单元,便于算清水账。
井灌区进行灌溉用水水量供需平衡计算时,在原 有灌溉面积上由于采用先进的节水灌溉方式而节 省下的灌溉水量,应遵守下列原则处理: ① 地下水超采区,较之前少用的灌溉水量, 必须完全用于减少地下水开采量。严格禁 止扩大灌溉面积或调整为高收益但高耗水 高产值的作物。 ② 地下水开采率较高(≥90﹪)的地区较 之前少用的灌溉水量,应主要用于减少地 下水开采量,尽量不再扩大灌溉面积。
国家现行技术标准规定:
喷灌工程灌溉设计保证率:以地下水为 水源时不应低于90﹪,其他情况下不应 低于85﹪。 微灌工程灌溉设计保证率不应低于85﹪。
管道输水灌溉工程灌溉设计保证率宜不 低于75﹪。
地面灌溉灌溉设计保证率
灌水方法 地区 干旱地区或水资 源紧缺地区 作物种类 以旱作为主 以水稻为主 灌溉设计保证率 (%) 50~75 70~80
《节水灌溉工程技术规范》(GB/T 50363-2006) 《喷灌工程技术规范》(GB/T 50085-2007) 《微灌工程技术规范》(GB/T 50485-2009) 《农田低压管道输水灌溉工程技术规范》(GB/T 20203-2006) 《渠道防渗工程技术规范》(GB/T 50600-2010) 《泵站设计规范》(GB 50265-2010) 《机井技术规范》(GB/T 50625-2010) 《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 (GB 50288-99)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 5084-2005)
水资源开发利用总量不能突破水资源配 置总量。 水资源平衡分析和水量供需平衡计算的 基本资料,质量至关重要,一定要真实、 可信,有据可查。 兴建节水灌溉工程后,应对当地水资源 永续利用、地下水环境逐年友好做出贡 献。
水资源平衡分析需要的基本资料有:
地表水总量和可利用量 地下水总量和可开采量 非常规水总量和可利用量 中水 微咸水等 本地水 外来客水
供需平衡是一种相对平衡,是满足某一保 证率下的平衡。 灌溉用水水量供需平衡分析
灌溉可供水量是指在农业灌溉可利用量的控制 下不同水平年(现状水平年、设计水平年) 在不同频率(50﹪、 75﹪ 、90﹪或95﹪) 条件下,通过工程措施可提供给作物的水量。 灌溉需水量是指在相应水平年、相应频率下农 田、林果草地的作物,需要通过灌溉得到的 水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