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例焦虑情绪案例的心理咨询报告
一例焦虑性一般心理咨询案例报告【模板范本】
一例焦虑性一般心理咨询案例报告摘要:本文针对一名刚步入职场工作的新人焦虑情绪的咨询,通过收集临床资料,摄入性会谈、心理评估和诊断等方法,发现其焦虑来源于新环境的不适应对工作产生抵触情绪。
通过运用认知行为疗法,让其能正确看待工作中的人际关系和问题。
最终于某的心态得以改善,于某的情绪趋于平稳.对咨询效果进行了回访、跟踪与评估咨询案例。
关键词:焦虑情绪;心理咨询;认知行为疗法一、一般资料于某,女,26岁,未婚,大学毕业后刚参加工作三个月,月收入2000元.身高1.65米,体重50公斤,体态正常,无重大躯体疾病史.性格内倾,独生女,家庭经济状况良好.父母是公务员。
经询问调查,父母无人格障碍和其他神经症性障碍,家族无精神病史.成长经历:从小一直都很听父母话,对其要求严格。
最近2个月,于某情绪变化较大,睡眠质量有所下降,到了单位就精神紧张,于某前来咨询。
精神身体社会功能状态:工作精力减退,注意力容易分散;能正常处理同事之间的关系,思维活动正常,睡眠饮食正常。
二、主诉和个人陈述:主诉:最近感觉注意力不像以前那样集中,容易走神;情绪低落,空虚;心情烦闷,自责,失眠;工作能力有所下降,对未来很迷茫。
个人陈述:一个月的前的一天早晨,因为疏忽大意把一份重要的会议文件忘在家中,导致了会议的延误.领导对其进行了严厉的批评。
由于平时不怎么会和领导打交道,被领导一批评更不知道怎么办了,当时脸特别红,情绪也紧张起来。
事后自己非常后悔,担心就此得罪了领导。
从此认为自己能力低,素质差。
希望通过心理咨询走出困境。
三、观察情况:咨询师观察:于某走进心理咨询室的时候是低着头,有些拘谨,言谈羞怯,说话声音不大,语速快,自卑、言语思维逻辑正常。
四、评估与诊断收集临床资料后,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对求助者进行测试。
心理测验结果:焦虑自评量表(SAS)标准分为53分,(超过中国常模的分界值50分)。
根据临床观察和心理测验的结果诊断为焦虑性一般心理问题。
焦虑情绪心理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背景随着社会节奏的加快和生活压力的增大,焦虑情绪已成为影响人们身心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
为了探究焦虑情绪的产生机制及其对个体行为和心理的影响,本实验旨在通过一系列心理实验,对焦虑情绪进行深入的研究。
二、实验目的1. 了解焦虑情绪的产生原因和影响因素。
2. 探究焦虑情绪对个体认知、行为和心理状态的影响。
3. 评估焦虑情绪的心理干预方法的有效性。
三、实验方法1. 实验对象本实验招募了100名自愿参与的大学生作为实验对象,其中男性50名,女性50名,年龄在18-24岁之间。
2. 实验工具实验采用以下工具进行测量:(1)焦虑自评量表(SAS):用于评估个体的焦虑程度。
(2)认知能力测试:包括记忆力、注意力、反应速度等测试项目。
(3)行为实验:观察个体在面对压力时的反应和应对策略。
(4)心理访谈:深入了解个体焦虑情绪的来源和心理状态。
3. 实验程序(1)实验对象填写焦虑自评量表,了解其焦虑程度。
(2)进行认知能力测试,评估个体的认知功能。
(3)进行行为实验,观察个体在面对压力时的反应和应对策略。
(4)进行心理访谈,深入了解个体焦虑情绪的来源和心理状态。
(5)对实验对象进行心理干预,包括认知行为疗法、放松训练等,观察干预效果。
四、实验结果1. 焦虑情绪的产生原因和影响因素实验结果显示,焦虑情绪的产生与以下因素有关:(1)遗传因素:家族中存在焦虑情绪病史的个体更容易产生焦虑。
(2)环境因素:生活压力、人际关系、工作压力等环境因素会加剧焦虑情绪。
(3)心理因素:个体对事物的认知方式、自我效能感等心理因素也会影响焦虑情绪的产生。
2. 焦虑情绪对个体认知、行为和心理状态的影响(1)认知方面:焦虑情绪会降低个体的认知能力,如记忆力、注意力、反应速度等。
(2)行为方面:焦虑情绪会使个体在面对压力时产生逃避、退缩等行为。
(3)心理状态方面:焦虑情绪会导致个体出现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
3. 心理干预方法的有效性实验结果显示,认知行为疗法和放松训练等心理干预方法对缓解焦虑情绪具有显著效果。
心理咨询报告
心理咨询报告患者,李女士。
年龄,32岁。
咨询日期,2022年10月15日。
一、主诉。
李女士主要是因为工作压力大,生活中出现了情绪波动、焦虑和失眠等问题,希望能够通过心理咨询找到合适的解决方法。
二、个人资料。
李女士,32岁,已婚,无子女。
在一家外资企业从事市场营销工作,工作压力较大,经常需要加班应对各种工作任务。
平时生活节奏较快,缺乏运动和休息时间,饮食不规律,经常外出应酬。
三、心理评估。
1. 情绪状态,李女士在咨询过程中表现出情绪波动较大,有时情绪低落,有时又会焦虑不安。
她表示工作压力大是导致情绪波动的主要原因。
2. 睡眠情况,李女士反映近期出现了失眠情况,入睡困难,夜间易醒,并且早上起床后感觉疲惫不堪,影响了白天的工作效率和情绪状态。
3. 自我认知,李女士对自己的工作能力和生活状态存在一定的负面评价,认为自己无法有效应对工作压力,导致了情绪问题的出现。
四、问题分析。
1. 工作压力过大,李女士在工作中需要应对各种挑战和压力,长期紧张的工作状态导致了情绪波动和睡眠问题的出现。
2. 生活方式不健康,李女士缺乏运动和规律的作息时间,饮食不均衡,外出应酬较多,这些不良的生活习惯也加剧了她的身心问题。
3. 自我认知偏差,李女士对自己的能力和价值存在一定的负面评价,缺乏自信和积极的心态,这也影响了她的情绪状态和应对压力的能力。
五、干预方案。
1. 压力管理,建议李女士在工作中采取有效的压力管理策略,如合理安排工作时间、学会拒绝不必要的工作任务、学会放松自己等,从而减轻工作压力。
2. 生活方式调整,建议李女士注意饮食健康,增加运动量,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减少外出应酬,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
3. 自我认知重建,通过认知行为疗法等方法,帮助李女士重新审视自己,建立积极的自我认知,增强自信心,改善情绪状态。
六、治疗效果。
经过一段时间的心理咨询和干预,李女士的情绪波动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缓解,睡眠质量也有所改善。
她在工作和生活中逐渐学会了有效的应对压力的方法,生活方式也得到了一定的调整,自我认知也有所改善。
心理咨询个案报告
心理咨询个案报告心理咨询个案报告是心理咨询师所完成的一项重要任务。
它同时也是心理咨询师提供服务的一种方式,通过对个案进行深入地探讨,帮助个案了解自己及其所面临问题的本质,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以下我们将会列举三个不同个案的心理咨询个案报告,以便更深入地了解心理咨询过程。
案例一:焦虑症这位个案一直有严重的焦虑症,在原生家庭中存在亲密恐惧症和暴风恐惧症。
在过去的几年中,他一直因自己的恐惧和担忧感到束手无策。
他很难面对任何的压力,无论是工作上还是家庭生活中。
在过去几个月,焦虑情况有所加剧,导致睡眠障碍,精神压抑和体力疲惫。
在心理咨询师的帮助下,个案学会了通过深呼吸,重复一些安慰性语言,放松肌肉来缓解焦虑症状。
此外,他还学会了对抗恐惧的方法,并通过认知重构的方式来纠正负面思维。
在心理咨询的支持下,该个案的焦虑症状得到了改善,并且他也学会了自我管理焦虑。
案例二:控制欲这位个案在其职业生涯和家庭生活中表现出了强烈的控制欲。
他的妻子和同事也因此而为之感到困扰。
通过心理咨询,该个案学习了放松技巧,并学会了识别和改变自身的控制咒语。
此外,心理咨询师与该个案一起创建了更为积极、经济且健康的方式,对工作和家庭环境进行管理。
该个案的控制欲得到了改善,并且他的关系也变得更为和谐。
案例三:抑郁症这位个案在过去的一年中一直面对着抑郁症,情绪低落和消极情绪成了他的常态。
他失去了对工作的热情和兴趣,并疏远了家人和朋友。
在心理咨询的支持下,他开始尝试进行积极思考,努力寻找到更多的乐趣。
该个案还学习了放松技巧和设定小目标的方法,帮助他缓解焦虑和疲劳,让他开始恢复了对自己生活的信心。
该个案的抑郁症症状得到了显著的改善,并且他重新开始发现了生活的乐趣。
总结个案报告是心理咨询师工作中的关键任务,它不仅可以帮助心理咨询师更好地了解个案,还可以帮助个案更好地理解自己和所面临的问题,并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无论是焦虑症、控制欲还是抑郁症,通过心理咨询的支持,每个个案都可以重获幸福和愉悦。
心理咨询师案例报告范文
心理咨询师案例报告心理咨询师案例报告范文心理咨询师案例报告范文篇一:心理咨询师案例报告范文摘要:女医生张某的父亲突然心梗去世,两月前张某开始担心自己会得心脏病,睡眠不好。
心理测试结果显示张某情绪高度焦虑,咨询师根据张某的情况采用了认知行为疗法,经过4次咨询,张某改变了错误的认知观念,不再害怕得病,情绪和睡眠问题基本解决,取得了较好的咨询效果。
关键词:严重心理问题,疑病倾向,认知行为疗法一、一般资料张某,女性,现年31岁,汉族,大学文化,北京某医院内科主治医师,未婚,生活状况尚可。
身高160公分左右,体态适中。
张某从小生活在干部家庭,有两个哥哥,父亲从事文化工作,母亲从事医务工作,由于父母双方忙于工作,无暇照顾张某,上学前她一直和老保姆生活,生活自理能力差,父亲比较溺爱她,母亲管教较严厉,张某平素很任性,常和母亲发生争执,互不相让,每次争吵不论事情原因,最后总是由父亲动怒,出面干预,要求张某向母亲赔礼道歉而告终,对此,张某深感压抑,记得张某6岁左右时,一患滴虫性阴道炎的女性患者到家里请张某的母亲看病,张某当时在场,病人走后,母亲严厉的警告她:“看见了,洗澡时千万别乱坐,传染上滴虫很难治好,一辈子痛苦!”张某当时感到滴虫是个很可怕、很难对付的虫子,从此外出从不乱坐,洗手很注意,很怕生病,内心深处有一种恐惧。
上中学时学习优秀,是班里的文艺委员,做任何事对自己要求很严,不允许自己做错事,老师和同学都很维护她,高考考入医学院,毕业后从事内科大夫工作,事业顺利。
家族中无精神病史,本人无重大疾病史,其父于4个月前因突发心肌梗塞去世。
母亲身体健康。
求助者做了SAS、SDS心理测试,结果:SAS标准分75、显示高度焦虑、SDS 47、抑郁情绪不明显。
二、主诉与个人陈述主诉:害怕患病,担心身体健康问题,睡眠不好2月余个人陈述:四个月以前父亲突发心梗去世,自己和父亲感情很好,所以心情一直不好,两个多月前的一天,张某早上醒来,觉得胸闷,怀疑自己得了心脏病,去医院做心电图却又一切正常,自此开始经常觉得身体不适,有时怀疑自己的肝有毛病,有时感觉是肺有毛病,听见别人有什么病,也总联想到自己,担心自己会不会得上这种病。
一例一般心理问题的案例报告(共5则范文)
一例一般心理问题的案例报告(共5则范文)第一篇:一例一般心理问题的案例报告(共)文章类型:文章题目:国家职业资格全国统一鉴定心理咨询师文章(国家职业资格二级)案例报告一例一般心理问题的案例报告一例一般心理问题的案例报告摘要:求助者冯某是一名初中四年级学生。
因中考临近成绩不理想,从而产生内心压力及不良情绪,并影响了正常的学习和生活,前来咨询。
求助者神志清楚、应答切题、检查合作,但情绪焦虑,诊断为一般心理问题。
采用合理情绪疗法,经过四次心理咨询,纠正了不合理认知,降低了焦虑情绪,增强了考试的应对能力,习得了健康有效的应对方法,达到了预期的咨询效果。
关键词:一般心理问题合理情绪疗法一、一般资料冯某,男,15岁,初四学生。
身高1.73米,体态正常,无重大躯体疾病历史。
家庭和睦,家族无精神疾病历史。
求助者家住农村,父亲做化工生意,家境较富裕,父母均为初中文化。
家庭基本和睦,从小随父母一起生活,至初中读书前一直住家中。
上初中开始住校,成绩一直位于班级前几名,父母对其要求比较严格,对其寄予期望较高。
一个月前,初四下学期第一次月考,成绩很不理想,于是下定决心赶上,学习更加努力刻苦。
可是第二次月考时,心里紧张,成绩再次下降。
此后每逢考试或测验就出现头疼、心跳加速等现象,考试结束,症状消失。
这种情况使他内心很苦恼,非常担心在今后考试时会出现这些症状,担心明年考不上重点高中。
心里越来越紧张。
晚上睡不着,如果再这样下去,自己觉得考重点高中就无望了。
所以很着急,前来咨询。
心理测验结果与分析SCL-90测试各因子分如下:躯体化2.1,强迫症状1.6,人际敏感1.9,抑郁1.8,焦虑3.6,敌对1.2,恐怖1.3,偏执1.2,精神病性1.7,其他1.6;总分189;阳性项目数48个。
躯体化高于常模、焦虑因子分明显高于常模。
二、主诉与个人陈述主诉:害怕考试、紧张、睡眠差,一个月。
个人陈述:我从小就学习很用功。
父母要求十分严格。
一例焦虑症心理咨询案例
一例焦虑症心理咨询案例一、一般资料刘某,男,28岁,离婚,小学文化,因吸毒被强制隔离戒毒,2009年9月入所。
二、主诉和个人陈述主诉:情绪低落,焦虑失眠,伴食欲减退,一月余。
个人陈述:是我母亲报警抓我强制戒毒的。
我现在很烦恼,不知道怎么去处理我和我妈的关系。
一方面,我知道自己吸毒之后,让她老人家操尽了心,一直想着要好好孝敬她;另一方面,我很恨她,因为她,我才到了强制戒毒所,失去了自由,也不知道会对工作产生什么影响,自己还是团书记,出去后怎么面对同事与领导啊。
本来,事情是可以避免的,可是我妈就是那么狠心,在饭店吃饭时自己报警抓我。
一直到现在,我都不明白她是什么居心,这让我很伤心,也让我很恨她!现在,我真的很希望能知道该怎么去处理我和我妈的关系,整天想也想不出个解决的办法。
睡不好觉,也吃不下饭。
觉得自己应该原谅她,因为她毕竟是生我养我的妈妈,从小把我拉扯大,大学毕业后费尽心思地给我安排了工作。
发现自己吸毒时,妈妈鼓励我,支持我戒毒,几次把我送到外地戒毒,只是自己不思悔改,伤了她的心。
从进入强戒所的第一天开始,自己就暗自想着出去后要好好孝敬父母,特别是辛劳的母亲。
(叹气)但又会觉得她是不可原谅的,觉得她故意这么做,来惩罚我,她是个恶毒的人!说是为我好,其实是表面一套心里一套。
自己现在很恨她!因此入所一年多来,对她一直耿耿于怀,现在快出去了,更是内心苦闷,情绪低落,正常的矫治生活和学习受到一定影响,大队管教民警建议到心理咨询中心来咨询,我思虑许久,决定申请心理咨询,希望得到心理上的帮助。
三、观察与收集到的资料(一)咨询师观察了解到的情况求助者进入咨询室时衣着整洁,有礼貌,面容较疲倦,微笑勉强,说话思维清晰,声音低沉。
未患过严重疾病。
求助愿望比较强烈。
(二)大队管教民警的反映该学员家庭条件比较好,给他安排了稳定的工作。
学员本人也从未提及家里人,问他原因,说是家里人让他强戒的,他恨他们,所以他不想提起。
平时能遵守纪律,与学员相处和睦,但是对自己班里面的事情漠不关心,不主动参加集体活动。
焦虑症案例分析报告--例文!
国家职业资格全国统一鉴定心理咨询师论文(国家职业资格二级)文章类型:案例报告文章题目:一例焦虑症咨询案例报告姓名:xxxxxxxxx身份证号:xxxxxxxxxx所在省市:xxxxxxxxxxxxx所在单位:xxxxxxxxxx一例焦虑症咨询案例报告姓名:XXX单位:XXX【摘要】本文为使用合理情绪疗法。
通过搜集、整理求助者的相关资料,对求助者的情况进行鉴别诊断,确定求助者心理与行为问题的关键点,与求助者协商,制定咨询目标与方案,开展咨询并对咨询效果进行多维评估。
咨询中,按照ABC理论模式分析求助者不合理的信念,对其不合理观念正确引导。
同时,通过布置家庭作业巩固咨询成果,帮助求助者将咨询中获得的方法运用于实际生活,取得了较好的咨询效果。
【关键词】合理情绪疗法焦虑症合理信念一、一般资料:1.周某,男,43岁,汉族,专科学历,私企老板,家庭情况:夫妻和睦,有一个18岁的儿子。
求助者从小生活在干部家庭,自尊心强,敏感,家族中无精神病史,本人现患有有前列腺疾病。
半年来经常觉得头晕、乏力、失眠、精力不能集中、心情不好,时常对妻子发脾气。
到医院就诊,诊断为精神衰弱,口服安定而未见明显效果,经医生介绍在妻子的陪同下前来做心理咨询。
2.心理测验结果与分析:EPQ测验结果:E55;P60;N70;L40 表明求助者具有外向不稳定的气质类型。
N分明显高于临界值(61.5分)表明求助者常常担忧,焦虑,遇到刺激情绪反应强烈的特点。
SCL—90测验结果:躯体化2.5,强迫症状1.6,人际敏感2.1,抑郁2.0,焦虑3.0,敌对1.4,恐怖1.6,偏执1.0,精神病性1.6,其他2.3;总分195;阳性项目数45个。
躯体化、抑郁、焦虑、等因子分大于临界值2分,总分大于160分,阳性项目数大于43个,表明求助者在这些项目上可能存在心理问题或心理障碍,需要进一步检查。
SAS测验结果:标准分为65,大于临界值50分,为中度焦虑。
心理咨询案例报告
心理咨询案例报告
患者简况:
患者小李,女,25岁,大学毕业后进入一家外企工作,工作两年后开始出现焦虑和情绪低落,同时伴有失眠和食欲改变等症状。
在朋友的介绍下,她前来心理咨询。
咨询过程:
在咨询的初期,小李表达了她对工作的焦虑和压力。
她感到自己的工作无法得
到认可,总是担心自己的表现不够好,害怕被辞退。
她还提到了自己的童年经历,父母对她的期望很高,要求她在学业和生活中都取得很好的成绩,这给她带来了很大的压力。
在咨询师的引导下,小李逐渐理解了自己内心的焦虑和压力来源,开始接受自己的情绪和情感。
咨询成果:
通过咨询,小李逐渐学会了如何面对工作中的挑战和压力。
她学会了放松自己,接受自己的不完美,学会了与自己的情绪对话,找到了缓解焦虑的方法。
在咨询的过程中,小李也逐渐接受了自己的童年经历,并且明白了父母的期望并不是对她的限制,而是出自对她的关爱和期待。
她开始逐渐放下心中的压力,重新审视自己的工作和生活,找到了更多的乐趣和意义。
结语:
心理咨询并非一劳永逸的解决之道,但它可以帮助患者更好地了解自己,找到
问题的根源并寻求解决之道。
小李的案例告诉我们,当面对压力和焦虑时,我们可以通过咨询来寻求帮助,学会更好地面对自己的情绪和情感,重新找到生活的平衡和乐趣。
通过这个案例,我们可以看到心理咨询的重要性和价值,它可以帮助患者从内心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重新审视自己的生活,找到更多的快乐和意义。
希望更多的人能够重视心理健康,当遇到问题时,勇敢地寻求帮助,让自己的内心得到疗愈和成长。
心理咨询案例报告范文
心理咨询案例报告范文咨询者信息:姓名,李小姐。
性别,女。
年龄,28岁。
咨询原因,工作压力和人际关系问题。
咨询者背景:李小姐是一家大型企业的市场部经理,工作了5年。
她在工作中表现出色,多次获得公司的表彰和奖励。
然而,最近她感到自己的工作压力越来越大,而且在与同事和下属的关系中出现了一些问题,感到很困扰。
咨询过程:在咨询的初期,李小姐表现出一定的紧张和焦虑。
她向我描述了自己在工作中的压力和挑战,以及与同事和下属之间的矛盾和冲突。
她说自己感到很沮丧,觉得自己的能力和价值受到了质疑,甚至开始怀疑自己选择这个职业的正确性。
在和李小姐的交谈中,我发现她对自己的工作要求非常高,总是希望能够做到最好。
她对自己的工作表现有一定的焦虑和不安,担心自己的能力无法胜任。
而在与同事和下属的交往中,她总是希望能够得到他们的认可和支持,但却常常感到被误解和忽视。
在咨询的过程中,我采用了认知行为治疗的方法,帮助李小姐调整了她的工作态度和人际关系。
我通过和她一起分析她的工作压力和人际关系问题的根源,帮助她找到了一些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
我还鼓励她放松心态,学会接受自己和他人的不完美,不再对自己和他人要求过高。
在咨询的后期,李小姐逐渐表现出更加轻松和自信的状态。
她开始学会放下一些不重要的事情,专注于自己的工作和发展。
在与同事和下属的交往中,她也变得更加从容和坦然,不再追求他人的认可和支持,而是更加注重自己的内心感受和需求。
结论:通过一段时间的咨询,李小姐对自己的工作和人际关系问题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学会了更好地处理工作压力和人际关系问题。
她表示在咨询的过程中受益匪浅,感到自己的心理状态得到了很大的改善。
她表示会继续努力,学会更好地管理自己的情绪和人际关系,为自己的工作和生活带来更多的积极影响。
一位高中二年级同学焦虑紧张的咨询案例
一位高中二年级同学焦虑紧张的咨询案例一、基本情况:一周前,接待了某校一位高二学生,该生17周岁,男,身高190厘米,穿着得体,善于交流。
因焦虑、紧张影响学习,在父母陪伴下前来咨询。
考入重点高中时,成绩在全市前五名,进入高中近两年时间,由于人际关系不和谐,导致学习起起伏伏,这次期末考试,倒退到了全市80名左右,无奈之下,在家长陪伴下来到我的工作室,接受心理辅导。
二、该生自述:在初二开始失眠,遇到事情焦虑、担心、害怕,每天都感到很累,头脑中有一些不必要的想法。
注意力不集中,越想越害怕,越害怕越想。
到了高中以后,因为鸡毛蒜皮,与同学闹矛盾,看见就烦,对学习影响挺大的。
由于与同学关系不好,由寄宿改为走读,与父母相处的时间多了,父母也经常指责该生生活邋遢,不讲究卫生,在家怎么做怎么错,为此也与父母产生冲突。
父母看见孩子学习成绩下降,心里非常着急,不断的给孩子出主意想办法,让孩子从不良的情绪中走出来。
孩子听到家长的这些建议,该生感觉父母忽略了自己的感受。
家长认为,整天胡思乱想,浪费了学习时间。
现在感觉在家也没有安全感,家长太能啰嗦,把以前的事情翻出来,感觉很烦恼,感觉无助、无奈,问题不但没有好转,反而反感父母对自己的责备,感觉父母不能理解自己,更感到厌烦,有时产生轻生念头。
三、母亲陈述母亲听了儿子的诉说,感觉非常委屈,一直因为为了他好,换来的却是对自己的埋怨和不理解。
有时不冲马桶,我就说说他,让他以后别再忘了。
学习结束,桌面乱七八糟,让他收拾一下,他却感觉父母找事难为他。
在生活方面很拖沓,说说就不乐意,我们也感到无语了。
四、理症状该生饮食正常,偶尔睡眠不好;遇事纠结,反复想问题;生活拖沓,无条理性;反感他人,并记恨在心,不能释怀;五、下诊断记恨他人,反复思考。
六、鉴别诊断该生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统一,内容与客观环境保持一致,虽然该生产生烦恼,担心害怕,这些都是有客观现实引起,且强度与现实一致;心理活动内在协调一致,各种心理过程之间协调一致,心理活动局限在人际关系上,反应与自己的认知一致;该生人格的相对稳定,自小就生活拖沓,只是父母要求高,不是因为性格变化造成的。
(完整word版)焦虑情绪的心理咨询个案报告
一例焦虑情绪的心理咨询个案报告摘要:本例是应用美国心理学家埃利斯创立的合理情绪疗法的理论和方法,针对一例焦虑情绪的个案进行咨询。
通过对求助者不合理信念的分析辩论,使求助者认识到非理性思维方式是导致其情绪困扰的根源,从而用理性思维方式代替非理性思维方式,使求助者的焦虑情绪得到了基本的解决,基本上达到了咨询效果。
经过咨询,提示了合理情绪疗法对焦虑情绪进行咨询与治疗是有效的.一、一般资料(一)人口学资料求助者李某,女,31 岁,身高1.69 米,体重67 公斤,汉族,未婚,职业为警察。
(二)个人成长史求助者于1986年出生,因母亲怀其时属于高龄产妇,因此足月后剖腹生产,虽获母乳不足,但发育正常。
父亲为镇政府一名干部,母亲为电厂工人. 在家排行第二,上有一哥哥,大其8 岁. 家庭经济状况良好,父母感情和睦. 幼年时期活泼开朗,能与同龄朋友相处。
求助者7 岁入学,学习成绩优异,小学毕业后顺利考入县城重点中学,寄宿在县城的哥哥家,哥哥和嫂子对其比较照顾,但求助者觉得不是很方便,就在初中毕业升入高中时,从哥哥家搬出,住到学校集体宿舍里. 高中毕业后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北京一所大学.大学毕业后不愿意回老家工作,孤身一人来到异地工作。
通过公务员考试进入公安队伍。
工作9 年多,工作积极努力,但始终没有合适的恋爱对象.最近自己买了房子,原以为会对自己找对象有所帮助,可是还是毫无进展,眼看自己30 多岁了,不免有些着急,所以情绪变得有些焦虑,伴有一些抑郁。
来访者从未谈过恋爱,只是上学期间有一暗恋对象,但表白后却遭到拒绝。
二、主诉和个人陈述(一)主诉焦虑,有轻微抑郁持续近1 个月,入睡困难近半个月。
(二)个人陈述求助者最近自己买了房子,可是住在自己的房子里却感觉不到快乐,反而觉得越来越孤独,无助。
一想到自己都30 多岁了,还孤单一人,被人们称之为“剩女",就难以入睡。
求助者表示不想再这样下去了,觉得很痛苦,所以来寻求一些心理上的帮助。
对一例严重心理问题案例的咨询报告
较懦弱 ,在人际交往中缺乏策略。
()对 民警的处理不能接受 ,对管理 民警产 3 ()与精神病相鉴别 1 根据郭念锋病与非病三原则 ,郑某没有产生 生怀疑 ,对处境缺乏安全感 :对被扣分一事不能 幻觉 、幻想一 、个 陛相对稳定 ,主客观世界统一, 接受 ,认 为民警处理不公平。民警之所以处理不 知 、情 、意协调一致 ,无逻辑混乱 ,对症状有 自 公 ,是 因为其他犯人整我 、民警讨厌我。既然生 知力 ,有求 医行 为 ,没有发生器质性病变 ,因此 存环境这么恶劣 ,那 么以后 的改造道路也没什么 可以排除精神病 。
金规则” “ 、 产婆术”等辩论技术。 7 双方的责任、权利与义务 :( . 2 略) 73 .咨询次数、时间安排及费用 ( 2 )分析阶段 运用面质 、解释等技术清理求助者不合理信
念的产生和变化。告诉 求助者 目 前使他难过和痛
苦 的,不是与人发生争吵、被分监 区扣分处理这
些事件本身 ,而是对这些事件的不合理解释和评 咨询 时间为每周一次, 每次 5 分钟 ,至少八 价。向求助者说明合理情绪疗法关于情绪的 A C O B
郑某 自幼出生在农村传统家庭 ,在江 口县长 大 ,父母都是农 民,有两个妹妹 。父母对郑某期
望很大 ,从小管教严格 。爱好篮球。高中毕业后 ,
14身体 状态 .
健康 ,无躯体疾病史。
15社会 功能 .
经驾驶 培训 学习取得 B 驾驶执 照,父母贷款 为 1 其购买 了一台川路车在当地跑运输 ,家庭经济状
门诊 日 志后介绍的情况) 。 3 . 3监区民警介绍的情况 ( 1 )张警官:我不可能叫医生换药。 ( 2 )杨指导员 :郑某入狱一年多来 ,各方 面 表现较好 ,能认罪服法 ,服从管理 ,积极参加学
一例焦虑情绪咨询案例报告
内向,偏抑郁质)
( A :标准分 6 ( 3 SS ) 2 中度焦虑) ( D: 4 )S S 标准分 4 ( 8 正常)
常的三原则【 l 】 、马斯洛与米特曼提 出的 1 条心理 1 健康标准翻,综合其相关因素 ,李某本人对症状 自 ,有主动求助行为,智力正常 , 知 个性偏内向 、 孤僻 、敏感 ,整体心理健康状态较差。问题主要
但一个 月前 母亲 打 电话说 弟 弟想 退学 ,李 某 非常 生气 ,几 次劝 说 都无 效 ,其 弟 最 终 选 择 了退 学 。 422与神经症 相鉴别 . . 神经症 的特点是 对社会 功能造成严 重 的影响 ,
李某弟弟曾告诉他 自己退学的原因是不喜欢学习, 问题 出现 泛化 和 回避 ,反 应 也与 初始 事 件本 身不
希望去外面打工 ,为家里增添一些收入 ,并希望 相关 ,持续时间大于三个月或半年 。该求助者的 李某好好上学 ,将来找个好工作 ,报答母亲和哥 精神痛苦程度和社会功能受损程度并不严重 ,觉得弟 程不足 3 个月 , 评分不足 6 ,问题也没有泛化 , 分
表现为认知上存在错误的观念 ;心情压抑 ,情绪 焦虑 ;睡眠不良;社会功能稍有影响 ,病程不到 两个月 ,诊断为一般心理问题。
42鉴别诊 断 .
2主诉与个人陈述 .
21 诉 .主
一
个 月来 心情 非 常不好 ,压力 很 大 ,担心 弟 421 ..与精 神病相 鉴别 . 根据 正 常与 异 常 的三原 则 ,精 神病 的特 点 是
弟和 自己找不到好工作 , 想到未来的发展 ,感觉 前途很 渺茫 ,有 时失眠 。
22个 人陈述 .
知情意不统一 ,没有 自知力 ,不主动就医 ,伴有
一
三 年前 父 亲突 发心梗 去 世 了 ,家 里 的 主要 经 幻觉 、妄想 、行为异常 ̄t 该求助者知情意协调 3 j ;
一例焦虑情绪的个案咨询报告
3 . 2同监舍罪 犯反 映
求助者最近 3 个多月总是闷闷不语 ,脾气暴 躁, 说话很 冲, 话不投机就张嘴骂人。晚上总是起 夜 ,有时候还会蒙着被子偷偷地哭。白天时常愣
标准分 6 O 分, 表明中度焦虑。
1 . 6 . 3 S D S抑郁 自评量 表
标准分 5 7 分, 表明轻度抑郁。
疲倦感较重。 求助者 , 母亲孕育健康 , 足月顺产 , 儿童 时期 身体检查未见阳性特征。睡眠差, 无重大特殊事件发生。因家中兄弟姊妹多, 经济拮
据, 在2 4岁时入赘到妻子家 , 性格内向, 自卑 。婚 后 有一 个女 儿 , 因妻 子经 常 酗酒 , 常 因孩子 得 不 到 吵过程 中失手将其妻子打死 。服刑后 ,其女J L ( 7
关键 词 : 焦虑 情绪 严 重 心理 问题 合理 情 绪疗 法
女儿在“ 儿童救助中心” 会受到别人 的欺负 , 生活
1 . 一般资料
1 . 1人 口学资 料
上不能得到照顾。 经常做梦梦见女儿在哭泣。 所以 内心非常焦急, 整 日无精打采 , 忧心忡忡 。 1 . 3 精神状态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求助者郑某 , 男, 1 9 7 8 年5 月1 6日出生 , 籍贯
社会心理科学 第 2 8 卷 总第 1 5 0 期 2 0 1 3 年第 9 期 总第 1 1 2 7 页
・ 心 理咨询师 论坛 ・
一
例 焦虑情绪 的个案咨询报告
刘 士 强
摘 要: 本 案例 通过 对一例 因不合理 认知 产 生焦虑 情 绪 , 并 导致 失眠的 案例 。利 用埃利 斯合 理情 绪疗 法
监区警官就建议我来找心理健康指导中心的民警 有 良好 的 自知力 和求助动 机 。 咨询 一下 。
关于情绪困扰的咨询案例报告
关于情绪困扰的咨询案例报告【情绪困扰的咨询案例报告】案例背景:咨询者小明是一名29岁的年轻男性,目前在一家外企从事销售工作。
最近,他向心理咨询师寻求帮助,因为他发现自己经常陷入消极情绪中,无法从中摆脱出来,这对他的工作和生活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咨询过程:在初始咨询中,小明向咨询师倾诉了他近期的情绪困扰。
他描述了自己感觉沮丧、焦虑、情绪低落的情况。
他还说自己很难入睡,经常醒来后感到疲倦。
他表示自己对工作失去了动力,无法集中精力完成任务。
此外,他还感到对人际关系的压力,觉得自己与同事和家人之间的关系越来越疏远。
在进一步的探讨中,咨询师了解到小明最近遇到了几个重要事件:工作上,他因为一次重要合同的丢失而受到了领导的批评,这让他对自己的能力产生了怀疑;个人生活上,他的长期女友最近提出了分手,这让他感到失望和无助。
咨询师与小明一起探索了他的情绪背景,发现小明曾经自称是一个乐观、积极的人,但近期却发现无法自控自己的消极情绪。
小明还提到了他最近的睡眠困扰,他感到自己整晚都在纠结于一些问题,导致睡眠质量不佳。
咨询师根据小明的陈述和问题,初步判断小明可能正在经历了情绪困扰和焦虑。
咨询师决定使用认知行为疗法(CognitiveBehavioral Therapy, CBT)来帮助小明应对他的情绪困扰。
在随后的几次咨询中,咨询师帮助小明识别并改变了他的负面思维模式。
小明常常对自己进行否定性的自我评价,咨询师教导他注意到这些消极的想法,并教他用积极、现实的方式来对待自我。
同时,咨询师还帮助小明学会调控情绪,通过深呼吸和放松训练来缓解焦虑感。
在咨询过程中,咨询师还提醒小明关注自己的身体健康。
因为情绪困扰长时间持续,可能会对身心健康造成负面影响。
咨询师建议小明增加锻炼和运动的时间,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并尽量避免使用药物或酒精来抑制情绪。
在咨询的最后几次中,小明分享了他的进展。
他说自己学会了更好地管理情绪和消极思维,并且在工作和生活中逐渐恢复了积极的态度。
精神焦虑的心理咨询实践:案例分析与反思
精神焦虑的心理咨询实践:案例分析与反思精神焦虑是当前社会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之一,对个体的生活和工作都会带来负面影响。
心理咨询师在面对精神焦虑的个案时,需要运用专业知识和技巧,以帮助当事人缓解焦虑情绪,重新建立积极的心态和应对方式。
本文将通过一个具体案例,探讨精神焦虑的心理咨询实践,分析其中的问题和挑战,并进行反思和总结。
案例分析小张是一个年轻的职场新人,最近工作压力较大,经常感到焦虑和压抑。
他主诉工作中的挫败感让他心情沮丧,且越来越难以集中注意力。
在经过初步的咨询评估后,发现小张可能患有轻度的焦虑症状。
在心理咨询的过程中,小张表达了对未来的担忧和对自我能力的怀疑。
他描述了在工作中常常出现的自责和消极情绪,对自己的要求非常苛刻,有时甚至过于自我批评。
这种自我否定的态度让他感到困惑和疲惫,对未来充满了不确定性和恐惧。
在与小张的交流中,咨询师采用了认知行为疗法的技术,帮助他认识到负性自我评价的模式,并引导他转变这种认知方式。
通过反复练习情境重建和认知重构,小张逐渐学会了如何审视自己的想法,找到更加客观和积极的解释。
他也学会了更好地管理工作压力,采取积极的行为来改善自己的情绪状态。
实践反思通过这个案例的分析与实践过程,我们可以得出以下几点反思:1.了解个体情况:在进行精神焦虑的心理咨询时,需要充分了解当事人的具体情况和背景。
只有深入了解其焦虑的根源,才能有针对性地制定干预方案。
2.技术选择:在咨询实践中,选择合适的咨询技术和方法非常重要。
认知行为疗法是一种有效的干预方式,可以帮助当事人改变消极的思维方式,提升心理韧性。
3.建立合作关系:在心理咨询中,建立良好的咨询师-当事人关系至关重要。
咨询师需要表现出尊重、接纳和支持,与当事人建立起合作和信任的关系,才能有效进行干预。
4.持续监测和调整:在咨询过程中,需要不断监测当事人的情绪变化和干预效果,并及时调整干预方案。
只有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调整,才能更好地帮助当事人走出焦虑的困境。
心理咨询案例分析报告
心理咨询案例分析报告案例背景:小明,男,25岁,大学毕业后进入一家外资企业工作,从事市场营销工作。
在工作中,小明表现出严重的焦虑情绪,经常感到压力大,睡眠质量差,情绪低落,对工作和生活失去了热情。
经同事介绍,他来到心理咨询师处寻求帮助。
咨询过程:在初次咨询中,小明描述了自己的工作情况和内心感受。
他表示自己在工作中遇到了很大的挑战,感到无法应对。
他担心自己的表现不够好,担心被领导和同事看不起,担心自己的工作会被取代。
他还表示自己在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常常会影响到睡眠和生活质量,感到非常疲惫和消极。
在咨询师的引导下,小明逐渐展开了自己内心深处的感受。
他表示自己一直以来都很在乎别人对自己的看法,对自己的要求也很高。
他觉得自己需要在工作和生活中表现出色,以证明自己的价值。
他担心自己的努力会被忽视,因此对工作和生活充满了焦虑和压力。
咨询师针对小明的情况,采用了认知行为疗法和心理疏导的方法进行干预。
首先,咨询师帮助小明认识到自己对外界评价的过分在意和对自己要求过高的问题。
通过一系列的心理测评,小明逐渐认识到自己的焦虑情绪来源于内心深处的自我要求和对失败的恐惧。
咨询师还教导小明一些放松和自我调节的方法,帮助他缓解焦虑情绪,提高自我调节的能力。
咨询效果:经过一段时间的咨询,小明逐渐开始接受自己,并且学会了更加理性地对待工作和生活中的挑战。
他逐渐放下了对外界评价的过分在意,开始更多地关注自己内心的感受。
他也学会了一些放松和调节情绪的方法,睡眠质量得到了改善,情绪也变得更加稳定。
在工作中,小明也逐渐放下了对自己表现的过分在意,更多地专注于工作本身。
他开始逐渐找回了对工作的热情,也在工作中取得了一些成绩。
他表示自己现在能够更加从容地面对工作中的挑战,也更加愿意和同事进行合作和交流。
结论:通过心理咨询的帮助,小明逐渐意识到了自己内心深处的问题,并且学会了一些应对焦虑情绪的方法。
他逐渐改变了对工作和生活的看法,也取得了一些积极的变化。
一例一般心理问题的咨询案例报告
一例一般心理问题的咨询案例报告嗯,好的。
以下是一般心理问题的咨询案例报告。
咨询对象,XX先生(化名)。
咨询日期,2021年10月15日。
咨询背景,XX先生是一名30岁的职场人士,近期因工作压力大和人际关系问题感到焦虑和压力较大,决定寻求心理咨询师的帮助。
咨询内容:
1. 主要问题描述,XX先生在咨询过程中表示,工作压力大导致他经常感到焦虑和紧张,睡眠质量下降,精力不集中,对工作产生消极情绪。
另外,他在团队中与同事之间存在一些沟通问题,导致工作效率下降,感到困扰和无助。
2. 个人情况,XX先生描述了自己的家庭情况和成长经历,提到父母对他的期望较高,自己也承受了很大的压力。
他表示自己在
工作和生活中一直都是一个自律且有责任感的人,但最近感到自己
的情绪和压力难以控制。
3. 咨询师的建议,在咨询过程中,咨询师通过倾听和理解XX
先生的情绪和压力来源,对他进行了认知行为疗法和情绪调节的指导。
咨询师建议XX先生学会放松自己,培养一些缓解压力的兴趣爱好,同时提出了改善与同事沟通的方法和技巧,帮助他重新建立积
极的工作态度和人际关系。
4. 随访情况,在咨询结束后,咨询师对XX先生进行了随访,
发现他在咨询后的几周内有所改善,睡眠质量得到提升,情绪稳定
了许多。
他也表示在工作中采用了咨询师提供的沟通技巧,与同事
之间的关系有所改善,工作效率也有所提升。
总结,通过心理咨询,XX先生得到了情绪和压力的缓解,学会
了更好地应对工作压力和人际关系问题,重新建立了积极的工作态
度和生活态度。
以上就是一般心理问题的咨询案例报告,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例焦虑情绪案例的心理咨询报告摘要:本文是一例关于焦虑情绪问题的心理咨询个案。
咨询者主要运用认知情绪疗法对一女青年的焦虑情绪进行咨询,其过程包括来访者的一般资料的搜集、评估与诊断、咨询目标与分案的制定,咨询过程与效果的评估。
咨询后,来访者的焦虑情绪有了缓解。
关键词:焦虑情绪问题个案分析一、一般情况来访者,吕某,女,35岁,大专学历,汉族,中学教师,已婚。
正在自考本科。
出生于永嘉楠溪江畔的一个村庄。
从小到大,身体发育正常,没有患过重大的身体疾病和严重的心理障碍,目前身体基本健康。
工作中人际关系正常。
来访时的情况:一人前来,衣着整洁得体,脸色憔悴,有点心神不定。
二、来访着自述主诉:心情烦躁不安、入睡困难半个月。
个人陈述:我是××中学的教师。
近几年,正参加自考本科学习,13天前参加《生理心理学》考试。
进入考场后,我的心跳加快,写字的手开始发抖,试卷较难,越做越紧张,脑子越来越胀。
考试结束,发现整个人发抖,当时并没感冒发烧。
跟一个熟人打招呼,脸上的肌肉抽动几下,很不自然。
考试前两天,睡不好。
当晚,又睡不着。
这样持续半个月时间。
睡不着想得很多:丈夫的缺点、儿子的淘气。
见到儿子、丈夫心烦,很想找丈夫吵架。
本科学习共有15门课程,现在已经学了九门。
放弃可惜,不放弃怕坚持不住。
其实,当年参加高考,前一天晚上有些紧张,睡得较迟。
第一场考语文,开始答题手就发抖,一直抖到考试结束。
身体也一直打颤,好像衣服穿得太少受冻的感觉。
那时脸上的肌肉好像没有抽动。
到现在,出现这么两次,这一次特别厉害,都这样下去,肯定会垮掉,于是就到你这儿来。
咨询前心理测验:SAS标准分61。
三、咨询师观察到的情况来访者叙述的内容条理清晰,所述问题符合实际,叙述时语速较快,情绪有点激动,脸上有痛苦的表情。
坐在沙发上,手放得不自然。
四、评估与诊断1.诊断及诊断依据:据来访者自述和临床观察,来访者所述内容基本可信。
对照症状标准,该来访者表现出不安、烦躁、入睡困难等焦虑症状。
从严重程度标准看,来访者的心理问题反应强度不甚强烈,问题内容基本局限在情绪方面,认识、意志、行为正常。
虽然来访者心理问题引起了其他的一些躯体化反应,如脸上肌肉抽动,身体发抖,但这些躯体化反应程度较轻,次数少,没有影响逻辑思维等。
无回避泛化,只想与丈夫吵架。
没有对社会功能造成严重影响,只是工作有点不精神。
从病理标准看,病程半个月,持续的时间较短,其社会功能受到一定影响,工作有点不精神。
SAS标准分61。
因此,根据以上诊断依据和临床收集的资料,心理测验得分,来访者的问题属于一般心理问题,即是因考试、是否坚持自考的内心冲突引起的焦虑情绪问题。
2.根据诊断正常心理与异常心理的三项原则判断。
(1)来访者的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是统一的。
她的心理活动在形式和内容上与客观环境保持一致,主动求助、自知力完整,没有出现幻觉、妄想等精神病症状。
(2)心理活动的内在协调性,来访者的知、情、意、行等心理过程是协调的。
(3)人格的相对稳定性,据来访者所述与咨询时的观察,她的人格特征还是相对稳定。
因此,可以确定她是心理正常的人,而非精神病患者。
3.根据除外标准判断(1)与严重心理问题的区别,严重心理问题的诊断必须满足如下条件:①引起的原因是较为强烈的对个体威胁较大的现实刺激;②从产生痛苦情绪开始,痛苦情绪间断或不间断持续时间在两个月以上半年以下;③遭受的刺激强度越大反应越强烈。
多数情况下会短暂地失去理性控制;④痛苦情绪不但能被最初的刺激引起,而且与最初刺激相类似、关联的刺激也可引起此类痛苦,即反应对象泛化。
该来访者的问题与之不符。
因此,可以排除严重心理问题和神经症性心理问题。
(2)与焦虑性神经病的区别。
来访者虽然以焦虑为主要症状,但来访者的心理问题是:①由明显社会生活事件为诱因引起的,即来访者担心考试通不过,自考坚持还是放弃的冲突,而引导起的焦虑;②来访者的社会生活事件,人格及其对社会生活事件的认知方式,对她心理问题的发生均起了重要作用;③以焦虑情绪为主要表现,并未引发其他的身心反应;④焦虑情绪持续存在的时间不到6个月;⑤来访者的心理问题具有明确的对象和固定内容,无显著的植物性神经功能紊乱(仅在考试时出现),而且这些未严重影响社会功能和逻辑思维,没有泛化。
而焦虑性神经症在症状表现上主要是焦虑,有持久的痛苦不能解决,对社会功能造成严重影响,出现泛化和回避,反应与初始事件本身不相关,持续时间长,大于3个月或半年。
故可排除焦虑性神经症。
(3)与神经衰弱的区别。
来访者虽有入睡困难、联想增多的症状,但时间短并无明显的精神疲乏等。
因此可排除神经衰弱。
五、咨询目标根据以上的评估与诊断,来访者的问题属于一般心理问题,咨询师可以接受这个个案。
咨询师和来访者共同协商确定如下咨询目标:1.具体目标:缓解焦虑情绪。
2.近期目标:基本恢复正常的生活规律,能坚持正常的自学学习、工作,以坦然的心态面对考试。
3.最终目标:有助来访者发展自我认识,明确人生目标,充分开发自身潜能向自我实现的状态推进。
六、咨询方案1.采用认知行为疗法,调整其对自己的认知方式及缓解情绪。
具体使用倾听技巧和非言语线索,重点运用解释、对峙等影响性技术。
2.咨询方案实施前告知来访者双方的责任,权利和义务,来访者的责任、权利和义务。
3.与来访者约定咨询的次数与时间安排。
协商决定每周一次,每次50分钟。
4.咨询费用,每次50元。
5.咨询方案制定后,经双方认可,可以进行修改。
七、咨询过程咨询分为三个阶段:(一)第一阶段:建立咨访关系,宣泄情绪阶段。
第一次接待来访者时运用倾听技巧,强调尊重、共感、鼓励等咨询态度,注重非言语线索来建立咨访关系。
一方面可以给来访者一个倾诉机会,让来访者把自己近段时间的心理感受,已往的部分经历充分地表达出来,使其负性情绪宣泄出来(来访者用了五、六张纸巾擦眼泪)。
同时也让来访者感受到自己被尊重、接纳、信任和被理解,这些利于建立良好的咨访关系。
另一方面也有助于咨询师详细了解来访者成长经历,社会支持系统情况,并可了解到来访者问题的表现,成因、发生的背景和演变过程,及与问题有关的近期生活事件等等。
(二)第二阶段:帮助分析问题,探寻根源。
改变认知和情绪。
具体运用倾听、对质、解释、影响性概述等影响性技术,与来访者一同探讨其问题引发的原因。
1.身体素质。
身体健康状况对考试焦虑水平有一定影响。
身体素质好而又健康的人,精力充沛、情绪稳定,对考试能作出积极的反应,焦虑水平低。
来访者考前一段时间进行紧张地复习,每天到夜里11点多才睡觉,白天上班忙学生的事,回家又有一大堆的家务活,身体疲劳。
这样一旦参加考试,容易引起情绪波动而产生忧虑、烦躁与不安。
2.人格特征。
研究表明,内向、胆小、缺乏自信,不愿表露自己内心的思想和感情,过分关注自己在事件中做出的不适当反应,容易出现负性情绪而使应付手段越来越无效。
来访者由于母爱的缺失(8岁母亲远嫁)、父爱残缺,家境的贫寒,逐渐形成上述人格特征。
当年高考,语文考试时出现的症状表现就是一个典型的考试焦虑症状。
这次遇到类似情况,又开始过分关注自己在考试中做出的不适当反应——做不出题,于是紧张不安等负性情绪出现而使应试效果下降。
3.认知评价。
认知评价是造成应激源与个体反应之间的一项重要中间变量。
来访者认为这次补考非通过不可。
自己花了这么多时间和精力复习,又是补考,通不过会影响自己的自考进程。
这样势必形成学生的心理压力,出现较强的焦虑情绪反应。
4.听完解释后,来访者似乎明白了许多。
接着解释:这次补考由于出现较强躯体化反应,来访者不能自行解决这一问题。
于是奖对考试的恐惧负性体验作了丈夫不支持、儿子淘气等家庭拖累的归因,见到他们心烦,其实是因担心考试通不过,自考是否坚持的心理冲突而痛苦。
来访者带着微笑与我告别。
(三)第三阶段:巩固咨询效果,促进心理健康阶段。
1.在上述基础上,运用认知行为疗法调整来访者对自己心理问题的正确认识。
从认知心理学角度来审视来访者问题,认为来访者的情绪问题主要原因是她过于看重这次考试以及对未考试课程能否通过的担忧。
放弃——意味着以前的努力白费(已通过九门);坚持——又恐考试不及格。
这种趋避冲突使得她烦躁、不安。
来访者拥有较好的工作单位,家庭条件较好。
这个专业的毕业证书,对她是否具有类似当年高考的决定她命运的影响,与她固有的非理性信念——非通过不可辩论,从而发现考试通不过也无关紧要,放下包袱。
2.调整关注的方式,让来访者明确应把注意的重点放在自卑等人格的改变上,经常给自己积极的暗示:当年高考语文考砸了,但后来的四门课程发挥正常,顺利地考上大学,证明她是行的,有能力调控自己的考试焦虑情绪。
多找自己的优点,少关注自己的缺点,以乐观豁达态度对待考试的得失及其他生活事件。
3.运用积极关注技术,充分利用来访者已有资源重新正确认识,评价自己,增强自信。
来访者是个好学,文化水平较高的人,对自己的胆小、内向、自卑个性问题进行积极探索,希望通过自学心理学改变自己。
运用自我展示技术,咨询者以自己的亲身体验说明个人的心理问题最终是靠自己解决的。
来访者有强烈的求助动机,悟性较好,她有能力改变自己。
最后建议有空读《道德经》。
咨询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