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高考一轮总复习人教版历史试题:第25讲_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和罗斯福新政含解析

合集下载

2020年高考历史总复习:第二次世界大战考点归纳

2020年高考历史总复习:第二次世界大战考点归纳

2020年高考历史总复习:第二次世界大战考点归纳考纲解读考点提示1、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和平2、第二次世界大战(1)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背景(2)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的进程(3)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复习建议第二次世界大战从考查角度来说,主要考查战争爆发的历史背景,概述第二次世界大战是怎样从局部战争逐步走向全面战争的;了解国际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和各大战场重要战役,认识反法西斯国家是怎样通向胜利之门的;并且能够简述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汲取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历史教训。

知识清单两次世界大战的比较雅尔塔体系与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异同考点聚焦考点一、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建立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战胜国集团在惩罚战败国和划分势力范围的基础上形成的国际关系格局,由凡尔赛和华盛顿两个子体系组成。

前者主要由凡尔赛和约等一系列和约的内容组成,重新确定了列强在欧洲、中东和非洲的势力范围。

英法通过操纵国联在其间发挥主导作用。

后者主要由华盛顿会议上通过的一系列条约的内容组成,重新确定列强在远东、太平洋地区的势力范围,美、日居主导地位。

该体系内部存在着战胜国与战败国、战胜国之间、列强与殖民地半殖民地的矛盾。

①战胜国与战败国之间的矛盾:和约对战败国的宰割、掠夺极为苛刻(导致极端民族主义、复仇主义)②战胜国之间的矛盾:英美矛盾、英法矛盾、美日矛盾(由分赃不均,各国的目的未能满足而来)③帝国主义国家与社会主义苏联之间的矛盾:仇视苏联④帝国主义国家与殖民地半殖民地之间的矛盾:牺牲了一些弱小民族国家的利益,引起反抗,如中国“五四”爱国运动、土耳其凯末尔革命等。

⑤欧洲新兴国家诞生,出现新的民族矛盾:战胜国没有真正按照民族自觉原则,而是根据自身利益来处理欧洲领土问题(给德国后来的侵略提供条件)。

【典型例题】1、在1919年巴黎和会上,主要战胜国经过几个月的讨价还价,最后签订了对德和约。

和约签订前,德国曾试图对该和约作有利于本国的修改,但遭拒绝,因此不得不()①承认奥地利独立并不得与其合并②实行普遍义务兵役制③接受美英等国对其实行分区占领④支付协约国大量赔款A.①② B.①④ C.②③D.③④解析:本题考查《凡尔赛和约》对德国的限制,②项属于德国法西斯上台后突破凡尔赛体系限制的行为;③项属于二战结束后,雅尔塔体系下对德国的处理。

历史1929至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试题

历史1929至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试题

历史1929至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试题1.美国在先进的科技和管理的推动下,劳动生产率大大提高,国民收入从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时的340亿美元增加到1929年的830亿美元。

其带来的结果是美国A.消费不足问题更加突出B.加紧占领殖民地取得海外市场C.成为世界第一工业强国D.财政支出主要用于生产领域【答案】A【解析】题干材料表明美国国民收入大幅提高,但没有涉及财政支出和殖民和海外市场问题,排除BD。

在19世纪末,美国已经是第一工业强国,排除C;结合教材知识,美国国民收入的提高带来的是贫富差距扩大,造成有效消费严重不足,成为引发1929年经济危机的重要原因。

【考点】经济大危机2.图一、二、三是有关美国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的漫画,对此解读不符合当时社会状况的是()A.生产严重过剩B.通货膨胀严重,百姓无力购买商品C.失业加剧贫困,社会购买力下降D.体现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答案】B【解析】A项正确,图三的信息充分体现了当时生产出现了严重的相对过剩;B项错误,题目图片并没有包含这方面的信息;C项正确,图二形象反映了当时美国的失业加剧导致贫富差距严重;D项正确,图一说明经济危机的发生在于资本主义制度本身。

只有B项错误,符合题目要求。

3.观察下表《各国禁止进口的中国农产品和植物种类举例表》(据张一凡《1934年之我国农产市场》编制)。

这一现象从侧面反映出C.经济危机之下我国农业生存状况 D.西方向我国倾销商品以应对危机【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出处《1934年之我国农产市场》和《各国禁止进口的中国农产品和植物种类举例表》,可以推知这是在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性经济危机大背景下发生的,故选C。

4. 1926年,美国经济学家乔治·泰勒提出“裙边理论”:经济增长时,女人会穿短裙,因为她们要炫耀里面的长丝袜;当经济不景气时,女人买不起丝袜,只好把裙边放长,来掩饰没有穿长丝袜的窘迫。

2020版高考历史人教版山东一轮复习课件: 资本主义世界经济政策的调整

2020版高考历史人教版山东一轮复习课件:  资本主义世界经济政策的调整

-3-
主旨概览——把握单元线索 20世纪形成了两种社会制度并存的局面,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和资 本主义经济模式互相影响,都发生了很大变化,给世界各国探索现 代化道路提供了有益借鉴。 线索一:资本主义经济政策及运行机制的变化 (1)19世纪中期以来,资本主义一直推行传统的自由放任的经济政 策;20世纪30年代经济大危机后,罗斯福新政开始加强国家对经济 的干预,开创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经济发展新模式. (2)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实行国家垄断资本 主义,到20世纪70年代,各国减少对经济的干预,“混合经济”开始出 现;与此同时,资本主义各国普遍实行“福利国家”制度,重视发展第 三产业与“新经济”。
关闭
根据材料“规定凡年满65岁的退休人员……获得一定数额的养老金”,可知 该法案对工人退休后的生活保障有明确的规定,这属于社会保障制度的内
容,故选B项;A、D两项是对工业生产的调节,C项是对农业生产的调节,均
排除。 B
解析
关闭
答案
第九单元
命题规律 考题扫描
第27讲
真题体验
资本主义世界经济政策的调整
资标准是1933年罗斯福上台后采取的新政措施,与题干的时间不符,故A项
据上表可知,当时美国( ) 错误 ;题干没有强调不同产业之间的比重发生变化 A.最低工资标准失效 B.产业结构迅速调整 ,故B项错误;工人的周 工资由企业负责发放 ,与政府财政支出无关 ,故D项错误。 C.经济危机不断加深 D.政府财政支出锐减
第九单元
第27讲
真题体验
资本主义世界经济政策的调整
知识必备 主题聚焦 诠释史论 以史为鉴
-4-
线索二:苏联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曲折探索和实践 (1)十月革命胜利后,苏俄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国内战争胜利 后,苏俄实行新经济政策,逐步向社会主义过渡。 (2)20世纪30年代,苏联确立了“斯大林模式”,对苏联和世界历史 都产生了重要影响。 (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斯大林模式”越来越成为生产力发展的障 碍。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先后进行了改革,但成效都不大,戈尔 巴乔夫在经济改革没有取得预期成果的情况下,把改革的重点转向 政治领域,最终导致苏联解体。

2020版高考历史大一轮人教版习题:第25讲 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和罗斯福新政 Word版含解析历

2020版高考历史大一轮人教版习题:第25讲 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和罗斯福新政 Word版含解析历

第讲~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和罗斯福新政一、选择题(共小题,每小题分,共分).(·山东临沂模拟)“分期付款、抵押贷款、信用卡等消费方式引诱人们用手头还没有的钱买用不着的东西……由新教伦理的节俭观让位于享乐消费观。

”这种享乐消费观( ).是世纪年代大危机原因之一.有利于扩大需求,摆脱经济危机.是凯恩斯主义理论的实际应用.是解决当前欧债危机的主要途径解析“分期付款、抵押贷款、信用卡等消费方式”导致过度消费是造成世纪年代大危机原因之一,故项正确;材料中论述是经济危机原因,不是摆脱方式,故项错误;凯恩斯主义理论主张有计划消费,不是盲目消费,故项错误;享乐消费观只能导致危机加剧,不可能解决当前欧债危机,故项错误。

答案.(·福建南平模拟)年,美国财政部长梅隆说:“我不相信我们没有什么秘诀或灵符来补救我们今日所受的灾害。

我不相信我们的制度基本上有什么不对的地方。

”可见,梅隆( ).反对自行调节 .主张干预经济.抨击经济改革 .相信自由经济解析注意时间“年”,正是~年经济大危机时期。

材料“我不相信我们没有什么秘诀或灵符来补救我们今日所受的灾害。

我不相信我们的制度基本上有什么不对的地方”体现了他仍相信自由经济,主张经济的自行调节,反对干预经济,选择项符合题意。

答案.(·新疆乌鲁木齐调研)“年,世界各地所有的人都在认真地思考并坦率地议论着西方的社会制度也许会失败和不再起作用的可能性。

”阿诺德·汤因比产生上述言论的原因是( ).国家对经济的宏观干预加强.自由放任经济政策失败.苏联实力壮大威胁西方安全.经济危机引发政治危机答案.(·广东韶关模拟)胡佛政府在~年任期内,提出了复兴计划大纲,建立了复兴金融公司,扩充了农业信贷银行,要求联邦储备银行为企业界借款提供方便,敦促国会增加对公共工程的拨款。

说明面对经济危机胡佛总统( ).积极推行以工代赈.实行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措施.采取了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措施的实施效果显著答案.(·安徽马鞍山模拟)年《申报月刊》发行“中国现代化问题”特辑专号,征文中(篇文章)认为中国现代化应走资本主义道路的观点非常少,绝大多数人主张走受节制的资本主义或非资本主义道路。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1929-1933年资本主义知识点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1929-1933年资本主义知识点

[键入文字]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1929-1933年资本主义知识点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同封建制度的地方特权、等级制度和人身依附是相矛盾的,下面是1929-1933 年资本主义知识点,希望对考生复习有帮助。

一、经济危机发生的原因
a 根本原因: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b 主要原因:供求关系的失衡导致生产相对过剩(生产与销售之间的矛盾)
c 具体原因:过度的股票投机、分期付款和银行信贷的使金融市场混乱
二、经济危机的特征
爆发的标志: 1929 年10 月24 日,纽约华尔街股市崩溃
表现:股市崩溃,大批银行倒闭,企业破产,农产品价格猛跌,失业人数激增
特点: 时间长、范围广、破坏性大
三、经济危机的影响
a 内:引起严重的社会危机:
a 阶级矛盾激化:工人运动高涨
b 法西斯分子兴风作浪
b 外:国际局势动荡不安:
a 加强对经济的干预,加紧对国际市场的争夺
b 加紧对殖民地的掠夺,殖民地人民反帝斗争尖锐
c 资本主义各国寻求出路:美国、德国、日本
四、胡佛的反危机措施
自由放任,反对政府干预经济
五、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教训启示
(1)繁荣和危机总是密切相关、同时并存的,要居安思危,防患于未然,与时俱进。

1。

高二历史1929至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试题

高二历史1929至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试题

高二历史1929至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试题1.“从1932年3月1日起,根据本法规定,一切输入联合王国的商品,除条文中规定的免除课税的商品外,一律课以相当于商品价值10%的关税。

”对英国《进口税法》的颁布,理解错误的是()A.目的是保护国内市场,抵御外国商品的竞争B.为了应付危机、解决危机的一种贸易保护主义政策C.表明英国自由放任、自由贸易政策的失败D.客观上调解了英国与别国的贸易纠纷,推动英国经济发展【答案】D【解析】注意材料反映的时间“1932年”。

当时资本主义世界发生经济危机,材料反映的是英国实行贸易保护政策,结果资本主义国家之间出现贸易战,使经济危机更加恶化,故选D。

2. 1825年英国发生了世界首次经济危机;1857年后,世界性经济危机时有发生;1929年—1933年由美国爆发的经济危机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

这主要是因为A.资本主义制度基本矛盾的存在B.“自由放任”政策不适应资本主义的新发展C.各国之间国际贸易冲突加剧D.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确立【答案】D【解析】世界经济危机的不断地发生特别是1929年—1933年由美国爆发的经济危机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是缘于各国的经济联系日益密切,日益形成一个整体有关。

所以D项正确。

A项是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B项是经济危机发生的政策原因,而材料主要是说的传播比较快的原因,因而A错误;C项说的是经济危机后带来的影响。

【考点】世界市场的形成点评:世界性的经济危机的不断发生,是世界市场形成与发展的重要的表现。

世界市场的产生与发展,使世界各地的生产和销售链接为一个整体。

其形成的过程也需要掌握:新航路开辟后开始形成;第一次工业革命后初步形成,第二次工业革命后最终形成。

此外世界市场形成发展的推动因素、影响也需要掌握3. 20世纪30年代,西方不少国家出现了“妇女回到家庭去”“妇女的天职在教养子女”等口号。

这主要是由于A.西方国家重视教育B.经济危机增大就业压力C.西方国家完善社会保障制度D.科技发展提高了生产力【答案】B【解析】注意题干中的时间提示——20世纪30年代,此时,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愈加尖锐,导致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大危机,失业人数剧增,所以不少国家要求妇女退出工作岗位,答案为B。

高二历史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练习人教版

高二历史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练习人教版

高二历史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练习人教版课内四基达标一、单项选择题1.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爆发的直接原因是()A.广大劳动人民生活相对日益贫困B.分期付款和银行信贷刺激市场虚假繁荣C.资本家盲目扩大生产D.人们醉心于股票等投机活动2.下列关于20世纪30年代大危机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银行纷纷倒闭B.市场萧条,工商企业破产C.农业减产,农民收入降低D.失业人数激增3.20世纪30年代危机很快从美国波及到其他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是由于()A.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已形成B.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已形成C.美国是资本主义世界头号经济大国D.美国经济与世界市场联系密切4.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发生的先后顺序是①美国②德国③英国④法国()A.①②③④ B.①③④②C.①②④③ D.①③②④5.1929~1933年间,下列国家工业生产下降幅度由高到低的排列顺序是①美国②德国③英国④法国()A.①②③④ B.②①③④C.③④①② D.①③②④6.为了摆脱经济危机,主要资本主义采取的共同对策是()A.加强对经济的干预B.加速国民经济军事化C.建立法西斯统治D.给垄断资本家以巨额资助7.下列关于罗斯福新政措施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整顿财政金融体系,恢复银行信用B.颁布工业复兴法,鼓励工业自由发展C.调整农业政策,稳定农产品价格D.推行“以工代赈”,稳定社会秩序8.下列关于罗斯福新政的表述,正确的是()A.以克服经济危机为主要目标的经济政策B.以克服经济危机为契机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改革C.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发展的新模式D.维护资本主义制度前提下的政策调整9.世界大战的欧洲策源地形成的标志是()A.希特勒出任德国总理B.希特勒成为德国国家元首C.德国退出国联D.德国公开撕毁《凡尔赛和约》10.1933月年德国纳粹党掌握国家大权的途径是()A.通过国会竞选B.由总统任命C.取缔其他政党D.迫害犹太人11.世界大战的亚洲策源地形成的标志是()A.九一八事变B.二二六兵变C.广田弘毅上台组阁D.七七事变12.下列事件,发生在同一年的有①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②希特勒出任德国国家元首③德国退出国联④广田弘毅上台组阁()A.①② B.②③C.①③ D.②④二、问答题13.简述1929~1933年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特点及其影响。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件第14单元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及罗斯福新政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件第14单元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及罗斯福新政

考点整合
知识研读
【案例一】(2007·广东)1929~1933年发
生了一场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 当时人们最有可能的体验是( ) A.“牛奶面包价格都涨到天上去了” B.“找工作比买彩票中奖还要难” C.“整个西方世界像一潭死水般平静” D.“为共渡难关各国变得亲如兄弟”
考点整合
知识研读
考点整合
知识研读
2.罗斯福新政“新”在何处 (1)新的理论和政策:凯恩斯倡导政府要干预经济 事务,把经济发展纳入到有序的轨道中,从而减 少或避免经济危机的发生。罗斯福新政就是对凯 恩斯主义进行的大规模实践。 (2)新的特点:尽量避免采用国有化形式而力图保 持资本主义的自由企业制度,加强国家政权对经 济的宏观调控,同时也采取了一些有利于工人和 小生产者的措施,以缓和国内阶级矛盾。
考点整合
知识研读
【即时巩固二】1.罗斯福新政实施后,有人
说美国的经济中心已从华尔街移到了华盛顿, 其含义是指( ) A.金融巨头在危机中破产 B.政府经济管理职能加强 C.计划经济取代市场经济 D.私人经济受到限制
考点整合
知识研读
【解析】罗斯福新政加强了国家对
经济的干预,政府的经济管理职能 因而加强。A项从题干中不能看出, C、D两项表述不符合史实。 【答案】B
【解析】1929~1933年,随着经济危机的到来, 银行倒闭,企业破产,生产下降,失业剧增。一 方面商品大量积压,农产品价格猛跌,另一方面, 大批普通民众流落街头,生活艰难,A项错误,B 项正确;经济危机发生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为 了摆脱困境,纷纷采取以邻为壑、转嫁危机的办 法,导致世界经济进一步陷入混乱,C、D两项错 误。 【答案】B
1.原因 (1)根本原因: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爆发从根 本上是由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决定的, 即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制之间的 矛盾。

2020版人教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限时集训(十二) 资本主义运行机制的调节和战后经济的发展

2020版人教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限时集训(十二) 资本主义运行机制的调节和战后经济的发展

限时集训(十二) 资本主义运行机制的调节和战后经济的发展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1929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爆发后,各国为了摆脱危机,打起关税战、倾销战和货币战。

空前激烈的经济战 ( )A.使世界经济秩序遭到破坏 B.使世界贸易额增长放缓C.导致法西斯分子在多国掌权 D.使凯恩斯主义应运而生2.1932-1939年,美国先后与22国签订互惠贸易协定,大幅度降低关税,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美国已经摆脱经济困境 B.国际贸易秩序趋于正常C.美国意图拓展国际市场 D.国际紧张局势逐步缓和3.为了整顿工业,罗斯福政府采取了一系列强有力的措施,要求各大资本家遵循公平竞争的原则,对企业生产规模、商品价格以及销量范围做出了规定。

该措施表明罗斯福政府( ) A.完全放弃了自由放任政策 B.用扩大生产方式刺激消费C.与企业的关系发生了改变 D.由市场经济转向计划经济4.20世纪30年代后,美国一直将农业作为特殊行业给予国家补贴。

二战后,欧洲国家和日本也实行农业补贴政策。

这些国家的做法( )A.旨在保护小农经济 B.是凯恩斯主义在农业生产中的运用C.制约了农业的发展 D.表明农业是其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5.法国著名经济学家马赛在20世纪50年代末提出,国家对经济调节的最好方式是计划化,但所谓的“法国式计划化”,就是寻求一条中间道路,把人对自由的追求、个人创造性的发挥与发展经济的共同方向统一起来。

马赛的“法国式计划化”( )A.把“计划”定义为计划经济 B.是国家协调所有社会力量的发展方式C.主张实行完全的市场调节 D.是对“滞胀”引发经济危机的反思6.英国《经济学家》预测:“21世纪的欧洲,不会被炮火摧毁,但可能会被一张张福利支票压得喘不过气,这已经成为一场‘国家战争’——纳税人不惜用示威骚乱逼迫政府,要为他们的人生负责。

”这表明欧洲国家( )A.示威骚乱有可能演变为战争 B.面临严重的财政与政治危机C.福利政策问题不断显现 D.福利政策已不能缓和社会矛盾7.据统计,在当代发达国家中,由专业人员、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办公职员构成的新的职业群体迅速崛起并最终超过蓝领工人阶层,这个阶层的人数约占总人口的50%~60%。

2020届高考历史艺考生复习知识总结及典例训练:第25课 罗斯福新政和当代资本主义(1)

2020届高考历史艺考生复习知识总结及典例训练:第25课    罗斯福新政和当代资本主义(1)

第25课罗斯福新政与当代资本主义(1)一:知识梳理夯实基础(一)、1929年~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原因:①根本原因: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即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

②直接原因:生产与销售的矛盾,即生产相对过剩。

(2)爆发的标志:1929年10月,纽约证券交易所股票抛售导致市场崩溃。

(3)特点:范围广、持续时间长、破坏力巨大。

(4)影响:①国内局势:经济秩序陷入混乱,其他社会矛盾激化,资本主义制度面临严峻考验。

②国际局势:各国纷纷转嫁危机,激化了资本主义国家之间及资本主义国家与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之间的矛盾,使世界局势动荡不安。

(二)、.罗斯福新政(1)背景:1932年,胡佛下台,民主党候选人罗斯福当选为总统。

(2)阶段:①第一阶段:1933年3月到1935年初,采取应急措施,结束混乱状态,稳定人心。

②第二阶段:1935年到1939年,主要是巩固和发展已取得的成就,逐步发展成为一系列具有改革意义的政策。

(3)内容:①整顿银行业,克服金融危机,实施《紧急银行法》。

②恢复工农业生产,实施《农业调整法》和《全国工业复兴法》。

③举办救济和公共工程,实施《联邦紧急救济法》。

④保护劳工权利,实施《全国劳工关系法》和《公平劳动标准法》。

⑤建立社会保障体系,实施《社会保险法》。

(4)特点:通过国家干预来摆脱经济危机和推动经济发展。

(5)影响:①使美国渡过了难关,缓解了经济危机。

②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发展的新模式,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起来。

(6)罗斯福新政“新”的表现(1)新的理论和政策:放弃了自由放任政策,转向国家干预经济。

(2)新的特点:具有干预经济、关注民生、协调发展等特点,其最大特点是国家全面干预经济,但没有放弃自由竞争的运行机制。

(3)新的模式: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发展的新模式,二战后被其他国家所继承和借鉴。

(4)新的起点:新政是对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使资本主义制度获得了新的生命力,成为资本主义制度继续发展的新起点。

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二战前资本主义经济体制的调整与创新——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和罗斯福新政

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二战前资本主义经济体制的调整与创新——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和罗斯福新政
C.发起自愿减少耕地运动以维持农产品价格
D.成立复兴金融公司向一些银行和公共工程贷款
【考点】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胡佛反危机措施 【解析】关键信息:“对经济进行了有限的干预”、“为后来的罗斯福新政提供了借鉴”。胡佛在奉行自由放任主义经 济政策的同时,也部分采取了干预经济的措施。①成立复兴金融公司,向大银行、大企业、大农场提供贷款,并允许复 兴金融公司向各州发放贷款,进行救济。②签署紧急救济与工程建设法,扩大公共工程项目。胡佛对经济的干预主要是 辅助富人和大公司摆脱经济危机,属有限干预;罗斯福新政侧重于救济穷人,属全面干预。结合胡佛实行的相关措施和 罗斯福新政的具体内容可知,D项正确。A、C项为罗斯福新政内容。1930年美国通过了霍利-斯穆特关税法。该法修订 了1125种商品的进口税率,其中增加税率的商品有890种;该法案破坏了国与国之间的互信机制,在该法案通过之后,许 多国家对美国采取了报复性关税措施,使美国的进口额和出口额都骤降50%以上,故B项错误。
济战使原有的世界货币体系四分五裂,资本主义经济秩序陷入混乱。
『思维导图』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胡佛政府反危 机措施失败
【针对训练】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1.(2014·海南高考,20) 1923~1929年,美国的企业普遍使用流水线
等先进生产管理方式,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同时在少数企业中
【针对训练】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3.(2019·海南高考,19) 1933年,世界经济会议在伦敦举行,旨在解 决经济危机问题。在会议中,英国强调稳定国际金融,力图以此 重新主导世界经济秩序;美国则认为政府的首要责任是恢复国内 的繁荣,主张降低关税。会议未能取得实质性成果,是因为 A.国家干预尚未成为西方经济政策的主流 B.与会国没有合作意愿 C.各国发生危机的根本原因不同 D.经济利己主义的盛行

高三历史人教版一轮复习知识归纳:罗斯福新政和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高三历史人教版一轮复习知识归纳:罗斯福新政和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罗斯福新政和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更1、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爆发的缘由:⑴干脆缘由:生产与销售的冲突;即资本家盲目生产,超出了人民群众的购买力⑵根本缘由: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冲突: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个人全部制的冲突。

⑶详细缘由:①分期付款和银行信贷,造成虚假消费②狂热的股票投机,掩盖了冲突③美国政府自由放任的政策使危机加剧思索:经济危机从美国扩展到世界说明白什么?说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2、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爆发的特点3、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爆发的影响:(1)使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内部面临全面危机:①极大地破坏了社会生产力,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快速恶化。

(经济危机)银行倒闭(金融危机)工商企业破产(工业危机)农业衰退(农业危机)对外贸易和资本输出急剧下降。

(外贸危机)工人失业,农夫破产,人民生活水平下降。

(社会生活危机)②人民对现有社会制度丢失信念,甚至起先出现要求推翻现有政权的斗争。

(政治危机)(2)对国际形势的影响:①各个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加紧对国际市场的争夺,使彼此之间的冲突更加尖锐,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更剧烈地抗拒,世界局势变得动荡担心。

②各国垄断资产阶级为了摆脱危机,想方设法找寻出路:美国实施了罗斯福新政,短暂缓和了危机,而德、日建立了法西斯专政,成为欧亚斗争策源地。

4、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5、罗斯福新政的实质和特点实质: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进行局部调整,将私人垄断资本主义推向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特点:(罗斯福新政“新”在哪里?)①新的理论和政策,放弃自由放任传统政策②国家对经济实行干脆干预,但不变更资本主义制度本身6、罗斯福新政的影响:(1)经济:①度过经济大危机,经济复原,并为反法西斯斗争成功奠定物质基础.②从长远看,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资本主义新模式和资本主义的自我调整机制,为二战后欧美各国资本主义的改革和发展供应借鉴。

(最深远)(2)政治:①缓和了社会冲突,遏制了美国法西斯势力,巩固了美国资本主义民主政治;②联邦政府和总统权力扩大。

1929----1933年的世界经济大危机专题训练

1929----1933年的世界经济大危机专题训练

1929 ----1933年的世界经济大危机专题训练一、选择题1929-1933年的世界经济大危机,引起了政治危机。

为摆脱危机,出现了两种不同的道路,一条用改革的办法渡过危机,如美国的“新政”;一条是走上法西斯侵略的道路,如德国和日本。

据此回答。

1.1929年经济危机首先爆发于美国,但很快演变成世界性危机。

这说明()A.世界存在共同的基本矛盾B.美国是世界头号大国C.世界各国都在进行工业化D.全球经济一体化程度提高2.下列因经济危机引起的历史现象与世界民主化、一体化发展趋势背道而驰的是()①法西斯势力猖獗②提高进口商品关税③不断出现示威游行④加紧对殖民地进行掠夺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1929~1933年的世界经济危机给世界带来巨大的影响,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出台相应的政策进行调整。

回答。

3.与1857年爆发的经济危机相比,1929~1933年经济危机的特点是A.促使社会矛盾激化B.危机首先从美国开始c.蔓延资本主义世界D.引起世界政治格局变化4.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爆发的导火线是A.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B.高利润低消费的矛盾C.生产和销售的矛盾D.股价狂跌,股市崩溃5.在罗斯福新政中,主要用于解决失业问题的措施是A.实行工业复兴法B.规定工资标准C.调整农业政策D.兴办公共工程6.罗斯福新政的特点不包括A.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B.大力发展国有化C.以维护资本主义民主制度为前提D.尽力保持资本主义的自由企业制度7.德意日法西斯专政建立的相同因素是A.民族复仇情绪的增长B.受30年代大危机的影响C.法西斯党在议会选举中获胜D.垄断资产阶级要求建立恐怖统治8.纳粹党在德国得以上台执政是通过A.用武力夺取政权B.骗取选票,获得议会多数席位C.国家元首授权D.胁迫当局解散其他政党9.20世纪二三十年代,英法两国采取基本一致态度的事件有①德国赔款②西班牙内战③维护凡尔赛和约④意大利入侵埃塞俄比亚A.①④B.②③C.②④D.③④10.德、意、日法西斯上台的共同点不包括A.垄断资产阶级要求建立恐怖统治B.转嫁经济危机的回旋余地小C.都通过改革方式走上资本主义道路D.要打破凡尔赛—华盛顿体系面对严重经济危机,美国实行罗斯福新政,缓解了危机。

高考历史(人教版)一轮复习精品讲练:第十单元 第25讲 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和

高考历史(人教版)一轮复习精品讲练:第十单元 第25讲 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和

2012~2016年课标全国卷命题思路与考情分析考纲考点命题思路考情分析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危机(2014·课标全国Ⅱ,34)经济大危机和影视艺术1.从考查方式看,近几年全国卷高考对本专题的考查力度较大,选择题居多,仅在2016年全国课标Ⅰ卷以第40题形式出现。

2.从材料形式看,以文字材料和创设历史情境为主,如2014年全国课标Ⅱ卷第34题创设影视艺术等历史场景考查经济大危机的影响。

3.从考查知识看,关注民生和制度创新成为近几年命题的核心地带。

如2016年全国课标Ⅲ卷第40题和2015年全国课标Ⅰ卷第34题都考查中外救济福利制度。

“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近五年未直接命题,复习时需注意。

罗斯福新政1.(2015·课标全国Ⅰ,34)罗斯福新政与社会保障2.(2013·课标全国Ⅰ,31)罗斯福新政对胡佛干预经济的借鉴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等资本主义的新变化(2016·课标全国Ⅲ,40)中外福利救济政策的对比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1.(2014·课标全国Ⅰ,34)新经济政策的内容及特点2.(2013·课标全国Ⅰ,35)苏俄新经济政策与中国80年代改革的比较“斯大林模式”1.(2016·课标全国Ⅱ,34)斯大林模式的工业化成就2.(2015·课标全国Ⅱ,34)斯大林体制的弊端3.(2013·课标全国Ⅰ,33)对斯大林模式的认识4.(2013·课标全国Ⅱ,35)斯大林经济模式的形成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罗斯福新政考纲要求 1.1929年到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2.罗斯福新政。

课标提示 1.了解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特点和影响,认识罗斯福新政的历史背景。

2.列举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认识罗斯福新政的特点,探讨其在资本主义自我调节机制形成中的作用。

高三历史人教版一轮复习知识归纳: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危机和罗斯福新政

高三历史人教版一轮复习知识归纳: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危机和罗斯福新政

20世纪30年头的经济危机和罗斯福新政1.1929--1933年经济危机从美国扩散到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缘由(1)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使整个世界联系成为一个不行分割的整体,所以一旦一国爆发大规模的经济危机,其他国家肯定会受到影响。

(2)美国是资本主义头号经济大国,美国经济对其他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和世界市场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

(3)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对美国有很大的依靠性,一旦美国经济出现危机,它们根本就无法幸免。

(4)资本主义社会基本冲突的普遍存在。

当时资本主义社会基本冲突在资本主义各国普遍存在,所以经济危机的范围必定会超出一国,波及整个世界。

2.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教训启示(1)旺盛和危机总是休戚相关的,要居安思危,防患于未然。

(2)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要刚好调整经济发展的内部机制和政策,适时调整生产关系,确保经济的持续发展。

(3)发展经济要与改善人民生活相结合。

(4)各国政府应担当起各自的国际责任和义务,加强国际合作,一旦危机发生,共同实行措施遏制危机。

(5)规范股市和信贷市场,防范金融投机。

(6)市场调整与国家干预相结合。

3.三次经济危机(1)1825年英国爆发经济危机。

当时只局限于英国,不是世界性的,这说明当时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还未完全形成。

(2)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从美国波及全世界,这反划了世赛各国间经济联系紧密。

(3)1973年中东石油危机导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短暂进入“滞胀”状态。

4.对罗斯福新政“新”的相识(1)新的理论:从经济指导政策看,放弃了自由放任政策,转向国家干预经济的凯恩斯主义。

(2)新的特点:尽量避开国有化而力图保持资本主义的自由企业制度,同时,也实行了一些有利于工人和小生产者(社会弱势群体)的措施,以缓和国内阶级冲突。

(3)新的模式: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发展的新模式,二战后被一些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继承和借鉴。

(4)新的起点:新政是对生产关系进行的局部调整,把美国的私人垄断资本主义推向美国式的、非法西斯式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高中历史: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高中历史: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1)爆发:1929年10月24日,美国纽约华尔街股票市场股价狂跌,股市崩溃,这一天被称为“黑色星期四”。

一场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爆发了。

(2)原因:A 国民贫富差距扩大,财富集中在少数人手里,限制了社会实际消费能力的增长;B 毫无顾忌的分期付款和银行贷款,更烘托出市场的虚假繁荣;C 人们醉心于股票等投机活动,股价被哄抬到远远高于生产利润的程度,金融市场的稳定性受到严重冲击。

总之,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是由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即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决定的,这是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

(3)特点:时间长、范围广、破坏性大。

(4)影响:A 危机加深了各个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社会危机,各国的示威游行、罢工等抗议活动接连不断。

德国的法西斯分子利用人民对现状的不满,乘机造势,政治影响猛增;日本军国主义势力也趁机抬头。

B 各资本主义国家纷纷加强了对经济的干预。

C 加剧了世界紧张局势。

①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加紧对国际市场的争夺,彼此间的矛盾和磨擦日趋尖锐。

②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一步加强对殖民地和半殖民地的掠夺,激起当地人民更为强烈的反抗。

(5)实质:大危机的爆发,说明资本主义“自由放任”经济政策已无法适应资本主义经济的新发展。

了解罗斯福新政的历史背景——胡佛政府反危机措施的失败1929—1933年经济危机爆发后,美国总统胡佛固守传统的“自由放任”的政策,反对政府直接干预。

结果,危机非但没有克服,反而不断恶化,社会矛盾更加尖锐,社会动荡不已。

举国上下怨声载道,期盼出现新的强力政府,采取有效政策,迅速克服危机。

1932年罗斯福在大选中获胜,1933年上任后实行新政。

(浙江选考)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十一第25讲罗斯福新政与当代资本主义学案

(浙江选考)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十一第25讲罗斯福新政与当代资本主义学案

第25讲罗斯福新政与当代资本主义考试标准考试内容考核要求考情播报▲1.“自由放任〞的美国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特点 b(1)罗斯福新政的目的(2)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3)罗斯福新政的特点(4)罗斯福新政在资本主义自我调节机制形成过程中的作用bbcc(2021·10月,23)考察“炉边谈话〞(2021·11月,23)考察新政的举措及影响(2021·4月,22)考察新政复兴工业的措施(1)美国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主要表现(2)20世纪90年代美国经济快速开展的原因与特点bb(2021·4月,24)考察美国新经济开展的原因(2021 ·10月,24)考察日本经济开展模式(2021·11月,32第二问)考察考点一“自由放任〞的美国和罗斯福新政[梳理·根底知识]一、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特点(b)1.爆发:1929年10月,以股市崩溃为先导的经济危机在美国爆发。

(1)范围广:从美国开场,迅速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形成世界性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2)破坏性强:各国工业生产水平大幅下降,世界贸易额剧减,农业遭灭顶之灾,各国失业人数急剧增长。

(3)持续时间长:1933年,各国经济进入“持续萧条〞阶段,成为历史上持续时间最长的世界性经济危机。

(4)影响特别深远。

(1)经济:破坏了社会生产力,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秩序陷入混乱。

(2)政治:激化了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矛盾,使资本主义制度面临严峻考验。

(3)国际:激化了资本主义国家之间以及资本主义国家与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之间的矛盾,使世界局势紧张。

二、罗斯福新政的目的(b)1.直接目的:通过国家干预来完毕经济混乱状态,摆脱危机。

2.根本目的:维护资本主义制度。

三、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b)四、罗斯福新政的特点(c)1.核心特点:国家全面干预经济。

2.实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

2020年高考历史(全国卷)一轮特训:第25讲 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b Word版含解析

2020年高考历史(全国卷)一轮特训:第25讲 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b Word版含解析

板块四限时·规范·特训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固基题组]1.[2016·山东临沭月考]美国总统罗斯福曾说:“如果我们想使和平的努力达到同我们战争的努力一样的水平,我们必须把和平的机构坚实地放在国际政治和经济合作的牢固基础之上。

”二战后初期,体现以上思想的经济领域中的合作有()①国际货币基金组织②国际复兴开发银行③关税与贸易总协定④北大西洋公约组织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答案 A解析本题实际考查为世界和平而建立的政治经济机构。

根据所学可知①国际货币基金组织、②国际复兴开发银行、③关税与贸易总协定都符合条件。

而④北大西洋公约组织不是为和平而建,而是为遏制苏联而建。

故A为正确答案。

2.[2016·厦门模拟]有评论说:“尽管形式上是多边的,在实际的操作中,布雷顿森林体系是高度集中的。

”这里的“高度集中”意味着()A.美国拥有该体系的主导权B.西欧各国仍有重大影响力C.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D.该体系的运作背离了经济自由化原则答案 A解析布雷顿森林体系是以美国为主导的国际货币金融体系,故A项正确;二战后,西欧各国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破坏,实力大为削弱,美国经济占绝对优势,故B项错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是在罗斯福新政时期,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是在1944年,故C项错误;该体系在一定程度上稳定了世界经济秩序,故D项错误。

3.据俄报纸网2014年9月4日报道,乌克兰已收到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提供的13.9亿美元的援助,乌克兰财政部官方网站称,其中约10亿美元将用于……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职能判断省略号处应是()A.支持国家财政B.改善人民生活C.稳定国内秩序D.增加国防开支答案 A解析本题考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作用。

根据材料并调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相关知识可知,其职责包括对在国际收支出现暂时困难的成员国提供短期贷款,A项符合题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5讲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和罗斯福新政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17·山东临沂模拟)“分期付款、抵押贷款、信用卡等消费方式引诱人们用手头还没有的钱买用不着的东西……由新教伦理的节俭观让位于享乐消费观。

”这种享乐消费观()A.是20世纪30年代大危机原因之一B.有利于扩大需求,摆脱经济危机C.是凯恩斯主义理论的实际应用D.是解决当前欧债危机的主要途径解析“分期付款、抵押贷款、信用卡等消费方式”导致过度消费是造成20世纪30年代大危机原因之一,故A项正确;材料中论述是经济危机原因,不是摆脱方式,故B项错误;凯恩斯主义理论主张有计划消费,不是盲目消费,故C项错误;享乐消费观只能导致危机加剧,不可能解决当前欧债危机,故D项错误。

答案 A2.(2017·福建南平模拟)1932年,美国财政部长梅隆说:“我不相信我们没有什么秘诀或灵符来补救我们今日所受的灾害。

我不相信我们的制度基本上有什么不对的地方。

”可见,梅隆()A.反对自行调节B.主张干预经济C.抨击经济改革D.相信自由经济解析注意时间“1932年”,正是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时期。

材料“我不相信我们没有什么秘诀或灵符来补救我们今日所受的灾害。

我不相信我们的制度基本上有什么不对的地方”体现了他仍相信自由经济,主张经济的自行调节,反对干预经济,选择D项符合题意。

答案 D3.(2017·新疆乌鲁木齐调研)“1931年,世界各地所有的人都在认真地思考并坦率地议论着西方的社会制度也许会失败和不再起作用的可能性。

”阿诺德·汤因比产生上述言论的原因是()A.国家对经济的宏观干预加强B.自由放任经济政策失败C.苏联实力壮大威胁西方安全D.经济危机引发政治危机答案 D4.(2017·广东韶关模拟)胡佛政府在1929~1933年任期内,提出了复兴计划大纲,建立了复兴金融公司,扩充了农业信贷银行,要求联邦储备银行为企业界借款提供方便,敦促国会增加对公共工程的拨款。

说明面对经济危机胡佛总统()A.积极推行以工代赈B.实行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措施C.采取了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D.措施的实施效果显著答案 B5.(2017·安徽马鞍山模拟)1933年《申报月刊》发行“中国现代化问题”特辑专号,征文中(26篇文章)认为中国现代化应走资本主义道路的观点非常少,绝大多数人主张走受节制的资本主义或非资本主义道路。

产生上述认识主要是因为当时()A.南京国民政府政策倡导B.资本主义在中国发展举步维艰C.西方经济危机危害严重D.马克思主义在中国被广为接受解析依据材料无法推断南京国民政府对非资本主义道路的态度,故A项错误;资本主义在中国发展举步维艰,但不是主张非资本主义道路的主要原因,故B项错误;1929至1933年大危机,资本主义弊端的暴露使得部分中国人对资本主义道路产生怀疑,因此提出非资本主义道路,故C项正确;1933年是南京国民政府执政时期,马克思主义在中国被广为接受不符合史实,故D项错误。

答案 C6.(2017·河北唐山调研)罗斯福执政时期,实行通货膨胀、美元贬值的措施是整顿金融的关键。

该措施的影响是()A.促使商品价格逐渐回落B.确立了美元的世界货币地位C.促进国际贸易稳定发展D.利于美国对外贸易获利增多解析材料反映的是实行通货膨胀,其结果是物价上涨而不是回落,故A项错误;“美元成为世界货币”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不是罗斯福执政时期,故B项错误;材料中美元贬值导致的是国际贸易的竞争加剧,故C项错误;“通货膨胀、美元贬值”使美国的产品更具有国际竞争力,有利于美国发展对外贸易,故D项正确。

答案 D7.(2017·安徽安庆调研)1936年,美国通过了《土壤保护和国内配额法》。

这个立法把作物分成“消耗地力的”和“增加地力的”两类,政府向那些将耕地由“消耗地力的”作物改种“增加地力的”作物的农场主支付“保护土壤补贴”。

这一举措()A.有利于稳定农产品价格B.否定了《农业调整法》C.限制了农业生产的发展D.解决了农业经济危机解析材料信息“政府向那些将耕地由‘消耗地力的’作物改种‘增加地力的’作物的农场主支付‘保护土壤补贴’”可知政府在减少耕地,并进行补贴,这有助于稳定农产品价格,故A项正确;这符合《农业调整法》,故B项错误;有利于农业生产的恢复,故C项错误;解决了农业经济危机说法太绝对,故D项错误。

答案 A8.(2017·北京石景山模拟)下图反映了1929~1937年美国失业工人人数的变化情况,导致这个时期失业人数逐步回落的直接有效的措施是()A.推行“以工代赈”B.公布《存款保险法》C.颁布《全国工业复兴法》D.实施《全国劳工关系法》解析材料反映了经济危机时期美国工人失业情况。

根据所学可知,罗斯福新政实行“以工代赈”的社会救济政策,使大量失业工人从事于公共工程的建设等工作,推动了失业人数逐渐减少,故A项正确。

答案 A9.(2016·贵州贵阳模拟)1935年到1942年,美国“工程进展署”花费了130多亿美元,修建了以下工程。

其目的在于()公共建筑新道路新桥新机场地下水道A.C.创造企业复兴条件D.缓解失业压力解析美国“工程进展署”花费130多亿美元修建公共工程,是国家对经济进行干预,是美国为度过经济危机采取的措施,不是目的,故A项错误;材料是举办公共工程,不是建立福利制度,故B项错误;创造企业复兴条件是罗斯福新政采取的工业上的措施,不符合材料的内容,故C项错误;举办公共工程的目的是增加就业,故D项正确。

答案 D10.(2017·湖北黄冈调研)罗斯福说:“我们的政府不是主人,而是人民的工具。

……国家的责任之一,就是关怀那些陷入逆境以致不靠别人帮助就连起码的生存资料也无法获得的公民。

”这一认识()A.促使国家全面干预经济B.催生了福利国家模式C.促进了民主政治的完善D.推动了以工代赈措施解析材料提及的只是“关怀那些陷入逆境以致不靠别人帮助就连起码的生存资料也无法获得的公民”,并非全面干预,故A项错误;材料提及的关怀对象是“陷入逆境以致不靠别人帮助就连起码的生存资料也无法获得的公民”,能够得出这类公民需要的是国家的直接救助,故B项正确;经济危机的出现是资产主义发展的必然结果,美国关怀公民的生活属于挽救危机的经济措施,故C项错误;材料中国家关怀公民的方式为直接救助而非间接救助(以工代赈),故D项错误。

答案 B11.(2017·湖南十三校模拟)在美国胡佛政府后期,人民群众特别是失业工人斗争十分激烈。

唯一的希望在于代议制度似乎无力提供的、具有力量和意志的政府领导。

有些人以羡慕眼光看着莫斯科,有些人看着柏林和罗马。

人们的“希望”“羡慕”所折射出的共同信息是指()A.借鉴苏联管理经济模式B.建立国民经济军事化体制C.渴望扩大政府职能D.改变资本主义代议制度解析根据题目中“唯一的希望在于代议制度似乎无力提供的、具有力量和意志的政府领导”可得出,处于经济危机中的美国人民希望有一个强有力的政府以克服经济危机,对胡佛政府继续推行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不满,并未上升到改变国家政体的层次,根据前面的分析,选择C项符合题意。

答案 C12.(2017·云南昆明模拟)1935年,美国最高法院以9∶0一致裁定《全国工业复兴法》违宪,其执法机构国家工业复兴总署也随之寿终正寝。

这主要是因为该法()A.不符合立法程序B.不符合分权原则C.与自由精神冲突D.已完成历史使命解析根据题目中“美国最高法院以9∶0一致裁定《全国工业复兴法》违宪”,故A项错误;《全国工业复兴法》的实质是国家对经济的干预,最高法院实行裁定权,并未违背分权原则,故B项错误;《全国工业复兴法》的实质是国家对经济的干预,与美国倡导的自由精神相违背,故C项正确;罗斯福新政后美国由私人垄断资本主义进入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故国家干预经济的使命继续延续,故D项错误。

答案 C二、非选择题(共2小题,13题25分,14题12分,共37分)13.(2016·河北唐山模拟)(25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30年5月,美国国会通过了对890种商品提高征税的法案。

由美国挑起的关税战,激起了其他资本主义国家的恐惧和愤慨。

有33个国家提出了抗议。

到1931年底,有25个国家采取报复措施,到1932年4月更增加到76国以上。

1932年英国在渥太华举行英联邦会议,决定在英帝国内部建立关税优惠制……这就形成激烈的关税战、市场战、货币战。

——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现代史编》材料二1933年3~4月政府先后命令居民和私人银行把黄金全部交售给联邦储备银行,停止以银行券兑换黄金,禁止黄金出口。

1933年3月和1934年1月,联邦储备银行两次增发新钞,总数达60亿美元,实行通货膨胀,并宣布美元贬值40.9%。

在整顿金融业的同时,政府利用实行通货膨胀所掌握的钱款,积极进行失业救济和举办公共工程。

——摘编自王斯德主编《世界通史》材料三罗斯福“新政”中的金融货币政策在短期内帮助恢复了美国民众的信心,避免了资本主义的崩溃,也使美国避免走上法西斯化的道路,但另一方面,罗斯福的金融货币政策并没有使美国走出萧条。

与此同时,美国的经济民族主义却使国际金融和经济体系失去了一位稳健的领导者,也失去了一位负责任的参与者,这给其他国家造成了灾难性的后果,也直接促成了世界经济体系的分裂,这种分裂局面反过来又造成了1937~1938年美国新一轮的经济衰退,延长了美国经济萧条的时间。

——摘编自叶江、吴忠超《论罗斯福“新政”中的金融货币政策及其影响》(1)据材料一,指出20世纪30年代世界各国进行关税战和市场战的表现,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对世界经济的直接影响。

(6分)(2)据材料二,归纳罗斯福政府在金融领域采取的措施,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实施这些措施的目的。

(8分)(3)据材料三,概括罗斯福新政的金融货币政策产生的不利影响。

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从危机的解决方法及结果中,我们要吸取哪些教训?(11分)答案(1)表现:采取报复措施,提高关税;英帝国内部建立关税优惠制(建立贸易保护集团)。

直接影响:造成国际贸易进一步萎缩。

(2)措施:放弃金本位;实行美元贬值;增发纸币。

目的:筹集新政所需的资金。

(3)不利影响:延长了美国经济萧条的时间;加剧了国际金融和经济体系的混乱和无序;损害了其他国家的利益。

教训:应对危机要加强国际间的合作;政府对经济应采取合理的干预等。

14.(2017·广东珠海模拟)(12分)所谓新政,是指对政治、经济、社会等方面进行革新的运动。

比较著名的如中国清朝末年的新政、美国的富兰克林·罗斯福新政等,这些新政均对当时以及其后的社会发展有着深刻的影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