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民族关系的新思路——少数族群问题的“去政治化”
新闻报道中的少数民族与族群关系
新闻报道中的少数民族与族群关系少数民族与族群关系一直是新闻报道中的一个重要议题。
在多元文化的社会中,如何平衡各族群之间的关系,保障少数民族权益,成为了社会发展的重要课题。
本文将探讨新闻报道中少数民族与族群关系的现状和挑战,并提出一些解决方案。
一、少数民族的特殊需求和权益保障少数民族由于其语言、宗教、文化等方面的差异,有着特殊的需求。
新闻报道应重视少数民族的权益保障,通过报道少数民族代表的观点和实际情况,传递社会对多元文化的理解和尊重。
报道中应避免使用偏见、歧视性语言,确保少数民族的权益得到充分尊重。
二、少数民族互助与治理的报道少数民族互助与治理是少数民族与族群关系中重要的方面,也是新闻报道应关注的内容。
新闻媒体可以报道少数民族互助组织的工作、少数民族自治地区的经验,通过正面报道,促进族群之间更好的相互了解与交流。
此外,对于民族相关的法律政策的报道也是非常必要的,这有助于提升社会对少数民族与族群关系的认知。
三、多元文化的报道方法新闻报道应采取多元文化的视角,呈现各个族群的声音和文化。
在报道中,记者应尊重、理解并深入挖掘各族群的文化背景和传统,给予少数民族的观点平等的呈现空间。
同时,还可以通过展示少数民族与主流族群之间的合作与交流,促进两者之间的融合与发展。
四、提高记者跨文化的素养记者作为新闻报道的重要参与者,应当具备高度的跨文化素养。
他们应了解不同少数民族的习俗和文化背景,以减少偏见和刻板印象的存在。
提供专门的培训,帮助记者更好地理解少数民族与族群关系,有助于提高他们的报道质量和准确性。
五、建立平等对话的平台为了促进少数民族与族群关系的和谐发展,也是有必要建立平等的对话平台。
新闻媒体可以承担起这样的角色,为不同族群提供一个公开、公正、平等的讨论平台,以加深交流、增进了解。
这需要记者们具备开放、包容的心态,同时也需要少数民族群体的积极参与。
通过以上措施和方式,新闻报道中的少数民族与族群关系可以得到更好的平衡和发展。
评《理解民族关系的新思路——少数族群问题的去政治化》
评《理解民族关系的新思路——少数族群问题的去政治化》马戎教授认为当今中国民族问题的症结所在是不恰当的民族教育所形成的民族意识,即强调56个民族,而非统一的“中华民族”。
他提出将民族问题“去政治化”,即“文化化”,强调统一的“中华民族”的族群认同,而非各个民族政治认同。
通过阅读马戎教授的《理解民族关系的新思路——少数族群问题的去政治化》,谈一下我的认识和看法。
标签:民族关系;去政治化;文化化《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我国是一个由56个民族共同组成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各民族的稳定与发展,以及各民族之间的和睦相处关系到我国政权的稳定与国家的繁荣。
那么如何促进各民族的发展,如何有效处理各民族之间的关系显得尤为重要。
通过阅读马戎教授的《理解民族关系的新思路——少数族群问题的去政治化》,谈一下我的认识和看法。
一、全文概述马先生开篇就讲述了“民族”(Nation)和“族群”(Ethnicity)的差别,他认为民族的概念是与17世纪出现于西欧的“民族主义”和“民族自决”政治运动相联系的,而族群概念在美国运用居多,表示多族群的国家内部具有不同发展的历史、不同文化传统甚至不同体质特征但保持了内部认同的群体。
他倾向于将我国56个“民族”称为“族群”。
从这种概念的改变可以看出他注重各民族自古以来所传承的文化因素,而不赞同“民族”概念背后所蕴藏的政治和地域因素。
当然他并不是将这两个概念完全割裂开来,它们之间存在着相互转化。
同时他认为“一个国家内部的族群关系不是单一形态和固定不变的,而是多元和动态的。
”继而马先生分别阐述了引导族群关系发展的两种导向——“政治化”与“文化化”。
“政治化”即把民族问题看作是政治问题,认为民族和族群是政治集团的一种,这种政治集团的形式强调整体性,同时也强调政治权力和族群领土疆域界限。
而“文化化”则将族群视为文化群体,从文化的角度来取得成员间的认同,强调族群成员的共性,同时淡化其政治利益。
他引述了几个国家的例子,来佐证上述两种导向。
新时代中国民族理论与政策研究的新思维
新时代中国民族理论与政策研究的新思维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共同构成了中国的民族文化。
为了维护和促进中国的民族团结,中国一直以来都高度重视民族理论与政策的研究和实践。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变革,我们需要采用新思维来研究和制定民族理论与政策,以满足新时代对民族工作的要求。
我们需要以创新思维来研究和认识民族问题。
过去,我们往往采用静态的、单一的视角来看待民族问题,导致了理论的僵化和政策的单一化。
而新时代对民族问题的要求是立足于中国的实际情况,秉持开放的态度,借鉴国际上的先进经验,以创新思维来研究和认识民族问题。
这就要求我们关注民族问题的复杂性和多维性,把民族问题纳入到整体的社会发展和进步的研究框架中,充分考虑到市场经济、全球化和社会变革对民族问题的影响,借助跨学科的研究方法和工具来深入探索民族问题的本质和规律。
我们需要以包容思维来制定和实施民族政策。
过去,我们往往注重按照民族的区别来制定和实施政策,导致了政策的片面性和不够包容性。
新时代对民族政策的要求是要关注民族的共同利益和共同发展,以包容思维来制定和实施民族政策。
这就要求我们既要尊重和保护民族的特色和差异,又要注重发展和弘扬民族的共同价值观和共同利益,促进不同民族之间的交流、融合和共同进步,加强民族团结,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我们需要以参与思维来推进民族工作。
过去,我们往往将民族工作视为政府的事情,忽视了广大民众的参与和主体性,导致了民族工作的局限性和效果的不佳。
新时代对民族工作的要求是要发动和依靠广大民众来推进民族工作,以参与思维来推进民族工作。
这就要求我们尊重和发扬民族的主体性和自主性,鼓励各民族积极参与社会发展和进步的进程,推动民族发展的动力来自于民众的创造力和积极性,实现中华民族的共同繁荣和共同进步。
新时代对中国民族理论与政策研究提出了新的要求。
我们需要以创新思维来研究和认识民族问题,以包容思维来制定和实施民族政策,以参与思维来推进民族工作。
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民族地区的社会治理工作创新)
民族地区的社会治理工作创新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单选题:1.截至2017年,中国大陆共有多少个民族自治县(旗)?(1.0分)A.90个B.100个C.110个D.120个我的答案:D√答对2.截至2017年,华中地区共有()民族自治县(旗)。
(1.0分)A.1个B.9个C.12个D.21个我的答案:A√答对3.青岛市朝鲜族移民属于()经济文化类型。
(1.0分)A.“依附-移植式”B.“创新-移植式”C.“半自创半融入型”D.“融入型”我的答案:A√答对4.目前我国共有()民族自治地方。
(1.0分)A.125个B.135个C.145个D.155个我的答案:D√答对5.论文《第二代民族政策:促进民族交融一体和繁荣一体》是在哪一年发表的?(1.0分)A.2010年B.2011年C.2012年D.2013年我的答案:B√答对6.千年瑶寨位于下列哪个省份?(1.0分)A.浙江省B.贵州省C.广东省D.陕西省7.截至2017年,中国大陆共有多少自治州(盟)?(1.0分)A.10个B.20个C.30个D.40个我的答案:C√答对8.《理解民族关系的新思路――少数族群问题的“去政治化”》提出,21世纪的中国应当把新中国成立以来在族群问题上的“政治化”趋势改变为()的新方向。
(1.0分)A.“制度化”B.“社会化”C.“经济化”D.“文化化”我的答案:D√答对9.我国第一个省一级的内蒙古自治区是在哪一年建立的?(1.0分)A.1944年B.1945年C.1946年D.1947年10.《陕甘宁边区纲领》是在哪一年颁布的?(1.0分)A.1940年B.1941年C.1942年D.1943年我的答案:B√答对11.()是创新民族地区社会治理体制的基本要求。
(1.0分)A.坚持党的文化路线B.坚持党的群众路线C.坚持党的政治路线D.坚持党的制度路线我的答案:B√答对12.青岛市朝鲜族移民形成的是下列哪种经济文化类型?(1.0分)A.“依附-移植式”经济文化类型B.“创新-移植式”经济文化类型C.“半自创半融入型”经济文化类型D.“融入型”经济文化类型我的答案:A√答对13.海南五指山市项目调查组在五指山市召开了()政府部门参加的座谈会。
民族地区的社会治理工作创新 题目及答案上课讲义
民族地区的社会治理工作创新题目及答案1.截至2017年,云南省共有()民族自治县(旗)。
(1.0分)A.4个B.7个C.11个D.29个我的答案:D√答对2.目前我国共有()民族自治地方。
(1.0分)A.125个B.135个C.145个D.155个我的答案:D√答对3.青岛市朝鲜族移民属于()经济文化类型。
(1.0分)A.“依附-移植式”B.“创新-移植式”C.“半自创半融入型”D.“融入型”我的答案:A√答对4.我国第一个省一级的内蒙古自治区是在哪一年建立的?(1.0分)A.1944年B.1945年C.1946年D.1947年我的答案:D√答对5.《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是在哪一年通过的?(1.0分)A.1982年B.1983年C.1984年D.1985年我的答案:C√答对6.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
(1.0分)A.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B.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C.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D.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我的答案:B×答错7.截至2017年,中国大陆共有多少自治州(盟)?(1.0分)A.10个B.20个C.30个D.40个我的答案:C√答对8.海南五指山市项目调查组在五指山市召开了()政府部门参加的座谈会。
(1.0分)A.4个B.14个C.24个D.34个我的答案:C√答对9.()是创新民族地区社会治理体制的基本要求。
(1.0分)A.坚持党的文化路线B.坚持党的群众路线C.坚持党的政治路线D.坚持党的制度路线我的答案:B√答对10.“创新社会治理体制”的改革新思路是哪次会议提出的?(1.0分)A.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B.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C.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D.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我的答案:A√答对11.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是在哪一年召开的?(1.0分)A.2012年B.2013年C.2014年D.2015年我的答案:C√答对12.《理解民族关系的新思路――少数族群问题的“去政治化”》是()发表的。
民族地区的社会治理工作创新——继续教育公需课答案
民族地区的社会治理工作创新一、单选题1. 《理解民族关系的新思路――少数族群问题的“去政治化”》提出,21 世纪的中国应当把新中国成立以来在族群问题上的“政治化”趋势改变为()的新方向。
( 1.0 分)A. “制度化”B. “社会化”C. “经济化”D. “文化化”我的答案: D √答对2. 海南五指山市项目调查组在五指山市召)政府部门参加的座谈会。
( 1.0 分)开了A. 4 个B. 14 个C. 24 个D. 34 个我的答案: C √答对3. 《理解民族关系的新思路――少数族群问题的“去政治化”》是()发表的。
( 1.0 分)A. 马戎B. 费孝通C. 李维汉D. 李培林A. 傣族B. 黎族C. 壮族D. 回族5. 论文《第二代民族政策:促进民族交融一体和繁荣一体》是在哪一年发表的?( 1.0 分)A. 2010 年B. 2011 年C. 2012 年D. 2013 年我的答案: B √答对6. 千年瑶寨位于下列哪个省份?( 1.0 分)A. 浙江省B. 贵州省C. 广东省D. 陕西省我的答案: C √答对7. 我国第一个省一级的内蒙古自治区是在哪一年建立的?( 1.0 分)A. 1944 年B. 1945 年C. 1946 年D. 1947 年我的答案: D √答对1.0 8.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
(分)A. 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B. 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C. 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D. 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9. 青岛市朝鲜族移民属于()经济文化类型。
(1.0 分)A. “依附- 移植式”B. “创新- 移植式”C. “半自创半融入型”D. “融入型”我的答案: A √答对10. 截至2017 年,华中地区共有()民族自治县(旗)。
2020公需课民族地区的社会治理工作创新
单选题1.千年瑶寨位于下列哪个省份?(1.0分)A.浙江省B.贵州省C.广东省D.陕西省2.《陕甘宁边区纲领》是在哪一年颁布的?(1.0分)A.1940年B.1941年C.1942年D.1943年3.()是创新民族地区社会治理体制的基本要求。
(1.0分)A.坚持党的文化路线B.坚持党的群众路线C.坚持党的政治路线D.坚持党的制度路线4.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是在哪一年召开的?(1.0分)B.2013年C.2014年D.2015年5.《理解民族关系的新思路――少数族群问题的“去政治化”》是()发表的。
(1.0分)A.马戎B.费孝通C.李维汉D.李培林6.论文《第二代民族政策:促进民族交融一体和繁荣一体》是在哪一年发表的?(1.0分)A.2010年B.2011年C.2012年D.2013年7.我国第一个省一级的内蒙古自治区是在哪一年建立的?(1.0分)B.1945年C.1946年D.1947年8.海南五指山市项目调查组在五指山市召开了()政府部门参加的座谈会。
(1.0分)A.4个B.14个C.24个D.34个9.“创新社会治理体制”的改革新思路是哪次会议提出的?(1.0分)A.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B.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C.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D.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10.截至2017年,中国大陆共有多少个民族自治县(旗)?(1.0分)A.90个C.110个D.120个11.青岛市朝鲜族移民形成的是下列哪种经济文化类型?(1.0分)A.“依附-移植式”经济文化类型B.“创新-移植式”经济文化类型C.“半自创半融入型”经济文化类型D.“融入型”经济文化类型12.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
(1.0分)A.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B.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C.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D.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13.初保村是()传统民居村落。
民族区域自治
民族区域自治:保障民族地区和谐稳定的制度基石——以延边朝鲜族自治州60年实践为例发布日期:2014-05-30 作者:朴今海来源:《云南民族大学学报》2013年第5期摘要:近些年学界政界一些人对我国以民族区域自治为核心的民族政策提出质疑,但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成立60年来的实践证明,民族区域自治是保障民族地区和谐稳定的制度基石,民族区域自治“作为党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一条基本经验不容置疑,作为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不容动摇,作为我国社会主义的一大政治优势不容削弱”。
在当今经济转轨和社会转型的大背景下,民族区域自治面临一些新情况、新问题。
新形势下,我国民族政策的走向应该是与时俱进、完善创新,绝不是“换代”,更不是全盘移植其他国家的所谓“熔炉”模式。
关键词:民族区域自治;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第二代民族政策”;与时俱进新中国成立之后,中国共产党从我国基本国情出发,把民族区域自治确立为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和政策,成功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解决民族问题的道路。
虽然近些年学界政界一些人对我国以民族区域自治为核心的民族政策提出质疑,但新中国民族政策实践证明,民族区域自治是适合我国国情的正确选择,是保障民族地区和谐稳定与发展的制度基石。
本文以延边朝鲜族自治州(以下简称延边州)60年实践为例,探讨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有效性及新时期我国民族政策的进一步创新与完善。
一、问题的提出:民族区域自治过时了吗?(一)近年来民族理论界出现的“新思潮”近些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国际环境的诸多变化,我国民族政策也面临着一些新的形势和挑战。
围绕着我国现行民族政策,学界展开激烈争论,进而出现了许多新建议、新主张,其中也不乏一些企图影响我国民族政策走向的“新思潮”,代表性的有“民族问题去政治化”和“第二代民族政策”说。
1.“民族问题去政治化”“民族问题去政治化”是马戎于2004年发表的《理解民族关系的新思路——少数族群问题的“去政治化”》一文中提出来的观点。
多民族国家和谐社会的构建与民族问题的解决评民族问题的“去政治化”与“文化化”
多民族国家和谐社会的构建与民族问题的解决评民族问题的“去政治化”与“文化化”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探讨多民族国家和谐社会的构建与民族问题的解决方法,特别是针对民族问题的“去政治化”与“文化化”这两种处理策略进行深入分析。
文章首先概述了多民族国家面临的主要民族问题,包括民族矛盾、文化冲突、资源分配不均等,进而引出民族问题“去政治化”和“文化化”的概念及其在多民族国家中的重要性。
通过对比分析,文章旨在揭示这两种策略在促进民族和谐、减少民族冲突、增强国家凝聚力方面的实际效果,以及可能存在的挑战与限制。
本文还将探讨如何在保持各民族文化特色的基础上,实现民族问题的有效管理和解决,为构建多民族国家的和谐社会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启示。
二、多民族国家和谐社会的构建多民族国家和谐社会的构建,是一个复杂且需要长期努力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民族问题的解决是关键所在,而解决民族问题的方式则直接影响着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传统的“政治化”解决方式,往往以权力为主导,强调中央政府的集中控制和统一规划,这种方式虽然能在短期内实现一定程度的稳定,但往往忽视了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和民族群体的差异性,容易引发民族矛盾和冲突。
相比之下,“去政治化”与“文化化”的方式,为多民族国家和谐社会的构建提供了新的路径。
所谓“去政治化”,并非完全排除政治因素,而是强调在处理民族问题时,应超越简单的权力博弈,更多地从民族群体的文化、历史、传统等角度出发,寻找共同点和合作的可能性。
这种方式有助于减少民族之间的对立和冲突,促进民族之间的交流与融合。
而“文化化”则是指将民族问题转化为文化问题来处理。
在多民族国家中,各个民族往往拥有自己独特的文化传统和价值观。
通过强调文化的多样性和包容性,可以促进民族之间的相互理解和尊重。
文化也是连接民族情感的纽带,通过共同的文化认同,可以增强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有力的支撑。
因此,在多民族国家中,要实现和谐社会的构建,就需要在解决民族问题时,采取“去政治化”与“文化化”的方式。
理解民族关系的新思路_少数族群问题的_去政治化_马戎
“Nation”和“Ethnic group ”在国外文献中是截 然不同的两个概念 。从这两个英文词汇各自出现 的时间和具有的内涵来看 ,代表着完全不同的人 类群体 ,表现了不同的历史场景中人类社会所具 有的不同的认同形式 。“民族”(Nation) 与 17 世纪 出现于西欧的“民族主义”和“民族自决”政治运动 相联系 “ , 族群”( Ethnic group ) 这个词汇则出现于 20 世纪并在美国使用较多 ,用于表示多族群国家 内部具有不同发展历史 、不同文化传统 ( 包括语 言 、宗教等) 甚至不同体质特征但保持内部认同的 群体 ,这些族群在一定程度上也可被归类于这些 社会中的“亚文化群体”。
有的学者指出 “ : 在儒家思想中 ‘ , 华’与‘夷’ 主要是一个文化 、礼仪上的分野而不是种族 、民族 上的界限 。 …… 华夷之辨并不含有种族或民族 上的排他性 ,而是对一个社会文化发展水平的认 识和区分 。”[ 2 ] ( P285) 换言之 “ , 夷夏之辨”并不是 不同“文明”之间的相互区别与排斥 ,如中世纪基 督教和伊斯兰教两种文明之间的相互排斥 ,而是 相对发展水平较高的“文明”与相对发展水平较低 的“文明”之间的关系 ,同时发展水平较低的“夷 狄”也承认这一点并积极向中原“华夏文明”学习 。 它们之间最重要的互动关系 ,不是彼此敌视和相 互消灭 ,而是文明的传播与学习 。
民族与阶级_我国处理民族问题的政治策略_胡赣栋
的现代转型是民族—国家出现的四大支柱之一, 迈克尔 · 曼把军事作为权力的四个来源之一而强 调军事在民族—国家建设过程中决断性和基础 性的作用, 布莱恩·唐宁把军事革命和政治变迁 联系起来讨论军事对国家建设的重大影响, 塞缪 尔·芬纳强调军事形式 (military format) 对国家建 设的推动作用。 军事—财政理论不能解释为什么存在不同 的国家形式和政权类型, 为了使军事—财政理论 更具解释力, 学者从不同的方面修正、 扩展军事 —财政理论。在军事—财政丰富和拓展了对欧洲民族—国家建 设的解释。在国家建设军事—财政理论拓展方
民族与阶级: 我国处理民族问题的政治策略*
■ 胡赣栋
[内容提要] 民族和民族主义始终是建构现代国家必须面对的政治问题。民族与民族主义像是双刃剑, 既 是一种有效的政治动员工具, 同时也蕴含着政治分裂的因子。近代以来, 民族与民族主义问题深嵌于构建 现代中国的历史进程, 并将继续深刻影响中国构建现代国家的各方面。在构建现代中国的进程中, 民族与 民族主义既是整合的动员力量, 也是需要审慎面对的冲突之源。本文将以新疆为案例从 “权力集中” 和 “权 力渗透” 两个面向展现 1949 年至 1966 年中国整合边境少数民族地区的历史故事, 回顾具有社会革命经验 的政权通过民族—阶级组合策略整合境内的少数民族地区的过程, 讨论整合策略的结构特征。本文还试 图揭示在社会主义运动背景下的现代国家构建中处理民族与民族主义的政治逻辑, 并尝试探讨其历史合 理性和调整的必然性。 [关键词] 民族与民族主义 民族策略 阶级策略 民族—阶级结构
一、 研究问题
民族主义自其诞生以来就气势磅礴地席卷 地球几乎所有人类群体。虽然 “有些部落群体和 族裔群体并不认为自己是民族, 也不寻求属于自
少数族群问题的_去政治化_马戎
少数族群问题的“去政治化”马戎北京大学社会学系经过几千年各地区之间各类形式的人口迁移,当今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都属于多族群国家。
在古今中外的任何一个多族群、多种族的政治实体中,它的政治领袖和社会精英都面临着如何处理这个国家内部不同族群的法律地位和基本权利的问题,面临着如何看待存在于族群之间在教育、行业、职业、收入上的结构差异和语言、宗教、习俗方面文化差异的问题,面临着如何认识族群的存在与演变,以及政府今后应如何引导族际关系发展方向等一系列重要问题。
如果一个国家的族群关系处理得好,这个国家就可以通过内部的积极整合不断加强全体公民的凝聚力,从而降低社会管理与运行成本,提高社会组织和经济组织的效率,在经济上变得强大和昌盛。
在这个政治、经济、文化全面良性发展的社会中,所有族群将分享经济发展和国家强大所带来的成果,所有族群都将是这个博弈过程中的“赢家”。
如果一个国家内部族际关系处理得不好,这个国家将由于内部矛盾的恶性发展而导致社会离心力不断增强,用于维持社会治安的财力、人力、物力即社会成本会明显提高,这将增加政府开支以及民众的税收负担。
如果族群矛盾恶化为公开的政治冲突和分裂运动,那将会使整个社会分崩离析,并有可能导致内战及引发外敌入侵,国家就会急剧衰弱甚至四分五裂,在动乱和战火中,本国的经济基础和各项设施都将遭到破坏,这个国家的所有族群将饱尝政治分裂和经济衰败所带来的苦果,在这一过程中,可以说这个国家所有族群最终都是“输家”。
所以,对于族群问题的研究已成为21世纪各国的一个核心社会问题。
一.“民族”(Nation)和“族群”(Ethnic group)之间的区别目前在常用的中文词汇中,两个词很容易相互混淆,一个是“民族”,对应的英文词汇应当为“Nation”,另一个是“族群”,所对应的英文词汇是“Ethnic groups”(或Ethnicity)。
在我们讨论中国的民族问题时,“中华民族”与56个“民族”的中文称谓在概念层次上并不清晰。
民族地区的社会治理工作创新——继续教育公需课答案
民族地区的社会治理工作创新一、单选题1.《理解民族关系的新思路――少数族群问题的“去政治化”》提出,21世纪的中国应当把新中国成立以来在族群问题上的“政治化”趋势改变为()的新方向。
(1.0分)A.“制度化”B.“社会化”C.“经济化”D.“文化化”我的答案:D√答对2.五指山市项目调查组在五指山市召开了()政府部门参加的座谈会。
(1.0分)A.4个B.14个C.24个D.34个我的答案:C√答对3.《理解民族关系的新思路――少数族群问题的“去政治化”》是()发表的。
(1.0分)A.马戎B.费孝通C.维汉D.培林我的答案:A√答对4.初保村是()传统民居村落。
(1.0分)A.傣族B.黎族C.壮族D.回族我的答案:B√答对5.论文《第二代民族政策:促进民族交融一体和繁荣一体》是在哪一年发表的?(1.0分)A.2010年B.2011年C.2012年D.2013年我的答案:B√答对6.千年瑶寨位于下列哪个省份?(1.0分)A.省B.省C.省D.省我的答案:C√答对7.我国第一个省一级的自治区是在哪一年建立的?(1.0分)A.1944年B.1945年C.1946年D.1947年我的答案:D√答对8.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
(1.0分)A.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B.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C.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D.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我的答案:A√答对9.市朝鲜族移民属于()经济文化类型。
(1.0分)A.“依附-移植式”B.“创新-移植式”C.“半自创半融入型”D.“融入型”我的答案:A√答对10.截至2017年,华中地区共有()民族自治县(旗)。
(1.0分)A.1个B.9个C.12个D.21个我的答案:A√答对11.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是在哪一年召开的?(1.0分)A.2012年B.2013年C.2014年D.2015年我的答案:C√答对12.市朝鲜族移民形成的是下列哪种经济文化类型?(1.0分)A.“依附-移植式”经济文化类型B.“创新-移植式”经济文化类型C.“半自创半融入型”经济文化类型D.“融入型”经济文化类型我的答案:A√答对13.“创新社会治理体制”的改革新思路是哪次会议提出的?(1.0分)A.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B.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C.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D.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我的答案:A√答对14.截至2017年,省共有()民族自治县(旗)。
马戎:族群问题的“政治化”和“文化化”
马戎:族群问题的“政治化”和“文化化”时间:2010-12-28 09:06 作者:马戎字号:大中小点击:499次在一个多族群国家中,政府如何制定政策以引导本国族群关系的发展方向,对于这个国家的族群团结、社会稳定、经济繁荣和文化创新,非常之重要。
而正确的政策来源于这个国家的政治领导人对于世界以及本国的族群现象具有客观系统的认识,并对其未来发展态势具有高瞻远瞩的理性判断。
在当今世界上的一些多族群国家中,族群之间的利益冲突、文化冲突通常都被非常小心地限制在一定的程度内,使之无法对国家统一和社会稳定构成实质性的威胁。
例如美国国内尽管存在着尖锐的种族、族群矛盾,但美国政府制定的各项制度和政策努力使得这些矛盾不会危及美利坚合众国这个政治实体的整体性结构。
在其他多族群国家,政府也在采取各种方法来极力缓和族群矛盾和协调族群关系。
在控制族群矛盾方面,各国政府当中既有成功的经验,同时也不乏失败的例子。
如果一个国家在族群关系的基本制度和架构上预留下某些隐患,那么当其最高领导层出现剧烈变动、基础性意识形态发生更换、政治大格局的结构与发展方向出现变数时,政府对各类社会思潮和社会运动就很可能失去控制,此时各族群中的“民族分裂主义”就有可能迅速形成强大的政治势力,并最终导致国家的分裂,已成为历史的前苏联和前南斯拉夫就是典型的案例。
中国作为一个古老的文明大国,几千年来以汉族人口和汉人传统文化为核心,逐步包融和凝聚了四周许多族群,在上个世纪初即已形成了一个人口超过4亿、领土面积超过1千万平方公里的大国。
中国在近代虽然饱受帝国主义列强的欺凌,在军事、外交上处处被动,被迫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丧失了不少领土,但凭靠着历史上几千年延续下来的相互认同和民族凝聚力,依然牢牢地维系住了“中华民族大家庭”这个政治实体,并在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抗争中,使“中华民族”从自在的民族成为自觉的民族,进入现代国际政治舞台。
这充分表明了中国的思想与文化传统中对于族群的观念和处理族群关系的策略具有自己的特点,而且经过几千年历史进程的考验,证明其在凝聚中华各族群方面确有成功之处。
民族问题的去政治化
民族问题的“去政治化”——一次民族学中国化的案例什么是民族学中国化?刚开始我的理解就是把西方民族学的理论、方法和视角应用到中国的实际情况。
但是这还是太浅了,特别是听过老师讲了一些内容后。
一是我们也应该把视角转到中国自身,用主位视角来解释中国自身的实际情况、文化逻辑、观念、制度等,站在我们自己的角度讲中国故事;二是把西方的民族学理论、知识用来解释中国的实际情况,同时言之有物,要有解释力,如果没有解释力那就是本土化没做好,并且应用到解决中国的实际问题上,也就是把从理论到实践,能够解决实际问题,经得住中国实际情况的检验的理论就是中国化的。
我们学习民族学的人如何应用民族学的知识去解决中国的实际问题呢,这恐怕是很多人都想过的问题。
最近看《大国雄心》以及马戎的一篇文章收获很大,也可看作是民族学中国化的一个案例吧。
“民族”这个词是一个西方词汇,是近代才传入中国的,它的背景是西方民族国家的兴起,民族这种想象的共同体在西方现代国家的形成过程中起着重要粘合剂的作用,在中国也是,特别是近代的救亡图存、国家振兴、抵御外辱方面发挥了神魔般的作用,但是我们近代以前是没有民族这个概念的。
“民族”这个词在理解古代族群方面到处碰壁,是一件不合身的衣服,并且也会后来的各种民族问题、民族冲突埋下了导火索。
因为无论你怎么看,怎么查,民族的概念里都包含政治内涵,是一个自认为和被认为具有共同的起源或世系,共享共同的文化,并且有一定的政治要求,特别是建立民族国家的要求。
《大国雄心》就说中国虽表面上看是一个民族国家,但其内核是一个文明国家,马戎的文章里说的更清楚一点:“作为一个政治实体的国家, 传统中国不同于近代任何其他的‘民族—国家’(Nation-state), 而“是一个以文化而非种族为华夷区别的独立发展的政治文化体, 有者称之为`文明体国家' (Civilizational state), 它有一独特的文明秩序”中国这个政治体长久以来都是主要依靠文化而不是民族来粘合人群,我们传统主要有两条路线,一条是战时,特别是北方民族入侵时强调民族主义来抵御之,但是第二条也是长期的路线是靠文化为纽带,你认同华夏文化你就是中国人,而不管你是什么民族。
民族地区的社会治理工作创新
民族地区的社会治理工作创新一、单选题1.()是创新民族地区社会治理体制的基本要求。
(1.0分)A.坚持党的文化路线B.坚持党的群众路线C.坚持党的政治路线D.坚持党的制度路线2.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
(1.0分)A.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B.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C.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D.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3.青岛市朝鲜族移民形成的是下列哪种经济文化类型?(1.0分)A.“依附-移植式”经济文化类型B.“创新-移植式”经济文化类型C.“半自创半融入型”经济文化类型D.“融入型”经济文化类型4.我国第一个省一级的内蒙古自治区是在哪一年建立的?(1.0分)A.1944年B.1945年C.1946年D.1947年5.海南五指山市项目调查组在五指山市召开了()政府部门参加的座谈会。
(1.0分)A.4个B.14个C.24个D.34个6.青岛市朝鲜族移民属于()经济文化类型。
(1.0分)A.“依附-移植式”B.“创新-移植式”C.“半自创半融入型”D.“融入型”7.初保村是()传统民居村落。
(1.0分)A.傣族B.黎族C.壮族D.回族8.截至2017年,中国大陆共有多少自治州(盟)?(1.0分)A.10个B.20个C.30个D.40个9.“创新社会治理体制”的改革新思路是哪次会议提出的?(1.0分)A.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B.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C.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D.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10.《理解民族关系的新思路――少数族群问题的“去政治化”》提出,21世纪的中国应当把新中国成立以来在族群问题上的“政治化”趋势改变为()的新方向。
(1.0分)A.“制度化”B.“社会化”C.“经济化”D.“文化化”11.截至2017年,中国大陆共有多少个民族自治县(旗)?(1.0分)A.90个B.100个C.110个D.120个12.《陕甘宁边区纲领》是在哪一年颁布的?(1.0分)A.1940年B.1941年C.1942年D.1943年13.截至2017年,云南省共有()民族自治县(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经过几千年各地区之间各类形式的人口迁移,当今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都属于多族群国家。
有的国家从历史上延续下来就是多族群结构的政治实体,在跨国境的移民过程中,从境外迁来的少数族群中也有一些成员得到了迁入国政府的公民身份。
在有些国家(如西欧国家),迁来的外籍人已经在当地居住了几十年甚至生育了下一代,他们虽然没有得到迁入国的公民资格或“永久居留权”,但是在事实上,他们在居住国当地社会生活中已经成为不可忽视甚至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从社会学的角度看,具有以上这些状况的社会都应被视为多族群社会。
在古今中外任何一个多种族、多族群政治实体中,它的政治领袖和社会精英都面临着如何处理这个政治实体内部(联邦、国家)不同族群的法律地位和基本权利的问题,面临着如何看待存在于族群之间的各种结构差异(教育、行业、职业、收入等)和文化差异(语言、宗教、习俗等)的问题,面临着如何认识族群的存在与演变(观念和理论),以及政府今后应当如何引导族际关系的发展方向(战略和方法)等一系列重要问题。
如果一个国家的族群关系处理得好,这个国家就可以通过内部的积极整合来不断加强全体公民的凝聚力,从而降低社会管理与运行的成本,提高社会组织和经济组织的效率,在经济上变得强大昌盛。
在这个政治、经济、文化全面良性发展的社会中,所有族群将分享经济发展和国家强大所带来的成果,尽管在各种利益的分配上不可能达到绝对均等,但在一定意义上,所有族群都将是这个博弈过程中的“赢家”。
如果一个国家内部的族际关系处理得不好,这个国家将会由于内部矛盾的恶性发展而导致社会离心力不断增强,用于维持社会治安的财力、人力、物力即社会成本会明显提高,这将增加政府开支以及民众的税收负担。
如果族群矛盾恶化为公开的政治冲突和分裂运动,那将会使整个社会分崩离析,并有可能导致内战及引发外敌入侵,国家就会急剧衰弱甚至四分五裂,在动乱和战火中本国的经济基础和各项设施都将遭到破坏,这个国家的所有族群将饱尝政治分裂和经济衰败所带来的苦果,在这一过程中,可以说这个国家所有族群最终都是“输家”。
近年来前南斯拉夫地区族群关系的演变及其后果,即是最生动的例子。
所以,对于族群问题的研究已经成为21世纪各国的核心社会问题之一。
一.“民族”(Nation)和“族群”(Ethnic group)“民族”是目前最常用的中文词汇之一2,另一个中文词汇“族群”则是近年来才开始出现在学术文献中,前者的对应英文词汇应当为“Nation”3,后者所对应的英文词汇则是“Ethnic group”(或Ethnicity)。
当我们同时使用“中华民族”与56个“民族”的提法时,因为前者包含了后者,实际上是把两个层面上的东西用同一个词汇来表述,混淆了两者之间在概念层次上的差别。
“Nation”和“Ethnic group”在国外文献中是截然不同的两个概念。
从这两个英文词汇各自出现的时间和具有的内涵来看,代表着完全不同的人类群体,表现了不同的历史场景中人类社会所具有的不同的认同形式。
“民族”(Nation)与17世纪出现于西欧的“民族主义”和“民族自决”政治运动相联系,“族群”(Ethnic group)这个词汇则出现于20世纪并在美国使用较多,用于表示多族群国家内部具有不同发展历史、不同文化传统(包括语言、宗教等)甚至不同体质特征但并保持内部认同的群体,这些族群在一定程度上也可被归类于这些社会中的“亚文化群体”。
根据以上情况,我曾建议保留“中华民族”(the Chinese nation)的提法,同时把56个“民族”在统称时改称为“族群”或“少数族群”(Ethnic Minorities),在具体称呼时称作“某族”(如“汉族”、“蒙古族”)而不是“某某民族”(如“汉民族”、“蒙古民族”)(马戎,2001:156)。
提出这一建议有三个理由:一是我认为中国的“少数民族”在社会、文化含义等方面与其他国家(如美国)的少数种族、族群(Racial and ethnic minorities)是大致相对应的,改称“族群”可以更准确地反映我国民族结构的实际情况;二是可以避免在两个层面(“中华民族”和下属各“民族”)使用同一个词汇所造成的概念体系混乱;三是当我们讲到中国的56个“民族”和地方“民族主义”并把这些词汇译成英文的Nationalities以及Nationalism 时,国外的读者从这些英文词汇中很容易联想为有权利实行“民族自决”并建立“民族国家”(Nation-state)的某种政治实体和分裂主义运动,从而在国际社会造成严重误导。
“族群”(Ethnic groups)作为具有一定文化传统与历史的群体,和作为与固定领土相联系的政治实体的“民族”(Nation)之间,存在重要的差别,但两者之间并没有一道不可逾越的鸿沟。
通过一定的内、外部条件的影响,两者之间可以相互转化。
处在纯粹的文化群体和纯粹的政治实体这两个极端之间的是一条“连续统”(Continuum),在这条“连续统”的两端之间存在着无数个中间过渡阶段。
在现实社会中,每个国家内部的各个族群就处于这个“连续统”链条的不同位置上,而且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政府政策的引导和外部势力的推动,这些族群或某一个族群在这个“连续统”上会从原有的位置向某个端点的方向移动,它所具有的“政治实体”的性质或者会增强或者会减弱。
所以,一个国家内部的族群关系是多元和动态的,而不是单一形态和固定不变的。
在某些内部和外部条件的共同作用下,量变可能产生质变,一些族群确实存在着从现有的国家当中分裂出去的可能性,从“族群”转变为“民族”。
在前些年魁北克的公民投票中,如果多数人赞成魁北克独立,魁北克就有可能会脱离加拿大而成为一个新国家。
我们今天之所以要讨论“民族”与“族群”这两个词汇的不同,就是因为不同的词汇用法实际上体现出人们在理解和引导族群关系时的不同导向。
二.引导族群关系发展的两种政策导向:政治化与文化化在群体认同意识和政治实体边界的演变过程中,政府政策的引导作用非常重要。
从人类社会历史发展中各国的情况来看,政府在如何引导族群关系方面大致体现出两种不同的政策导向:一种把族群看作是政治集团,强调其整体性、政治权力和“领土”疆域;另一种把族群主要视为文化群体,既承认其成员之间具有某些共性,但更愿意从分散个体的角度来处理族群关系,在强调少数族群的文化特点的同时淡化其政治利益,在人口自然流动的进程中淡化少数族群与其传统居住地之间的历史联系。
1.以“文化”为核心的中国传统“族群”观从历史文献记载看,东亚大陆一直是许多族群共同生息繁衍的土地。
在这些族群中,既有中原地区发展较快的“华夏-汉人”,也有居住在周边地区相对发展较慢的“蛮夷狄戎”。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在族群识别、分野方面最重要的观念是“夷夏之辨”。
中国儒家传统文化中“夷夏之辨”的核心并不是体现于体质、语言等方面在形式上的差别,而主要是指在以价值观念、行为规范为核心的内在“文化”差别。
有的学者指出,“在儒家思想中,‘华’与‘夷’主要是一个文化、礼仪上的分野而不是种族、民族上的界限。
……华夷之辨并不含有种族或民族上的排他性,而是对一个社会文化发展水平的认识和区分”(张磊、孔庆榕,1999:285)。
换言之,“夷夏之辨”并不是不同“文明”之间的相互区别与排斥,如中世纪基督教和伊斯兰教两种文明之间的相互排斥,而是相对发展水平较高的“文明”与相对发展水平较低“文明”之间的关系,同时发展水平较低的“夷狄”也承认这一点并积极向中原“华夏文明”学习。
它们之间最重要的互动关系,不是彼此敌视和相互消灭,而是文明的传播与学习。
古代中国人认为中原地区的文明是世界最发达的文明,周边的“夷狄”或早或迟都会学习效仿中原的文明。
在这种观念中,凡是接受中原“教化”的人就被认同是“文明礼仪之邦”的“天朝臣民”。
“化外之民”则是需要教育开化的生番。
因为文明是可以相互学习和传授的,所以中国传统思想认为“夷夏之辨”中的“化内”和“化外”可以相互转换,“所谓中国有恶则退为夷狄,夷狄有善则进为中国”(张磊、孔庆榕,1999:285)。
所谓“善”就是文明,“恶”就是不够文明。
这里既体现出了辩证思维精神,也充分体现了中华文化对其他文化的宽容态度。
站在中原文明的角度来看,中原学者所积极主张的是以“有教无类”的开明态度,“用夏变夷”4。
中华传统一方面强调“夷夏之辨”,另一方面又强调“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诗经》)的“天下”观。
由于中原地区的文明与“礼教”也是中国各族群之间长期文化交流融合所形成的结果,“夏中有夷”,“夷中有夏”,同时认为“夷夏”同属一个“天下”且“蛮夷”可被“教化”,所以中国文化传统认为天下所有族群从本原来说都是平等的,因此提出了“四海之内皆兄弟也”的观念(《论语•颜渊》)。
这一观念明确提出了族群平等的基本理念,淡化了各族群之间在种族、语言、宗教、习俗等各方面的差异,强调不同的人类群体在基本的伦理和互动规则方面存在着重要的共性并能够和睦共处,强调族群差别主要是“文化”差异而且“优势文化”有能力统合其他文化群体。
美国社会学家戈登(M. Gordon)把在种族问题上的意识形态大致划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是坚持种族不平等或种族主义的意识形态,第二类是主张族群平等的非种族主义的意识形态。
戈登认为在第二类中还可以进一步区分出三种子类型,即(1)同化主义,(2)自由主义的多元主义,(3)团体多元主义(参见马戎编,1997:130)。
中国传统的族群观念(“有教无类”)和具体做法(“用夏变夷”),大致可以被归类为族群平等类型中的“同化主义”子类型。
尽管在任何年代和任何国家,民族和族群问题都必然带有政治性,但在中国传统的族群观念中,“族群”在观念上和实际交往中是被努力地“文化化”了。
而“文化化”也正是相对发达的中原地区核心族群得以凝聚、融合周边族群的思想法宝。
也正因为中国的思想传统是将族群差异主要作为“文化差异”来看待,从而得以实施“化夷为夏”的策略,不断融合吸收边疆各族人口,最终形成了以中原汉人为凝聚核心的“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费孝通,1989:19)。
2.欧洲近代出现的民族主义运动:族群问题的“政治化”随着近代工业化和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在欧洲一些国家出现了民族问题“政治化”的趋势,强调以“民族”为单位重建世界各地的政治实体。
近代出现的“民族主义”的核心观念是建立“民族-国家”,而其手段则是“民族自决”。
“民族主义”运动是人类发展史中民族问题“政治化”进程的重要历史标志。
“民族主义认为人类自然地分成不同的民族,这些不同的民族是而且必须是政治组织的严格单位。
……除非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国家,享有独立存在的地位,否则人类不会获得任何美好的处境”(凯杜里,2002: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