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空中楼阁教案2课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的空中楼阁》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理清文脉,学习作者多角度观察描写景物的方法。学习比喻、拟人、对偶等表达技巧。

2.能力目标:品味文章清新、优美、生动的语言,领悟托物言志的艺术手法的运用,领会“空中楼阁”的优美意境。让学生学会扩展阅读的方法。

3.情感目标:通过美文的赏析学会审美,发现美,陶冶学生情操。

二.教学重点:品味语言、领悟情志。

三.教学难点:理清文脉

四.教学方法:启发式和讨论式结合,通过朗读体会文章情感。

五.教学用具:黑板粉笔

六.课时安排:2课时

七.教学过程:

第1课时

一、导入新课

先问大家一个问题,假如你有足够的钱,你会把你心目中理想的房子建在哪为什么

每个人心目中都会有向往已久的房子,暂且称它为小屋吧。这间小屋可能是刘禹锡“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的一间“陋室”,也可能在陶渊明笔下的清幽的世外桃源,可能在郑愁予那达达的马蹄走过的江南小镇,也可能在徐志摩心中柔美的康桥边。总之,这小屋是我们心灵的港湾,是我们精神的家园,选择什么样的小屋,往往能看出我们什么样的性情和志趣。那么,今天,我们来看看作家李乐薇她心目中的小屋又是什么样子的呢

二、作者简介

李乐薇,祖籍江苏南京,台湾散文作家。她的散文作品,文笔清丽脱俗,语言优美动人,风格柔和、温婉、含蓄,善于借运用有声、有光、有色、有味、有形的物象幻化暗示出微妙的“自我的情绪”,透露着浓郁的现代派艺术信息。

三、整体感知

教师把课文朗读一遍,请大家一边听一边思考,作者给我们描绘了几幅画面

小组合作讨论,给作者描绘的每一幅小屋的画面拟一个小标题。提示:可以用“小屋与______”、“小屋的______”形式,也可以展开想象,自由概括。角度

问:立足点有没有变化

有,1-8立足于小屋之外,看小屋和周围环境的关系;9-18立足于小屋,看周围环境和小屋的关系

问:1-8主要是小屋和谁的关系(山、树)三者是什么关系

山、树、屋三者互为背景,互作点缀,相生相依,组成作者心中理想的美景。

问:小屋点缀了小山,树点缀了小屋,小屋与周围的自然景物构成和谐的统一。作者反复描写山、树与小屋,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对自由的热爱)

问:作者是以小屋为焦点,为我们拍摄出一幅又一幅优美的画面,那个他这个拍摄角度是单一的吗讨论一下,说说角度问题,然后在文中找出相应的句子。

前面说过,有从屋外对小屋的描写,有屋内对屋外的捕捉,除此之外还有什么顺序呢近看,树点缀了小屋,给小屋设置了一个美妙的绿的背景,使小屋“含蓄而有风度”;有远观,小屋在树之间若隐若现,凌空而起,“轻灵而自由”。

还有仰视:“山如眉黛,小屋恰似眉梢的痣一点。”

有俯瞰:“小屋在山的怀抱中,犹如在花蕊中一般。”

我们看到了山、树、领土、领空、围墙,除此之外我们又看到明丽如洗的清晨里小屋,

暮霭沉沉满月清辉里的小屋,还有灯影重重下如烟似梦的小屋。这是——时间角度有白天所见,有夜晚所见;白天它是清晰的,夜晚它是朦胧的

把小屋放在变化着的光线下写。

早晨光线强了(小屋如)花蕊慢慢绽开

傍晚光线减弱了花瓣慢慢收拢

)

深夜(山上)灯光疏落小屋在如烟似雾的灯光中(山下)万家灯火月色朦胧、星光点点之下

以心爱的小屋为焦点,从各个角度进行观察和描绘,写出了小屋在各种视角下的各个方面,构成一个立体的画面,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笔法灵活,变化多端。写出了小屋的神韵。只有心灵自由,襟怀开阔,胸无尘滓,而且爱屋情笃,才能如此放纵笔墨,视点任意东西南北。

四、品味语言

这篇文章除了构图美之外还有哪个方面美语言美。“言之无文,行而不远。”

修辞:比喻、拟人、对偶(对称的句式)

(一)、比喻、拟人

比喻是本文中一个非常夺目的亮点。

让大家谈谈喜欢的修辞,先谈第一部分里的,后谈第二部分里的。

<

第一部分

1、“山如眉黛,小屋恰似眉梢的痣一点。”

此文章的开篇之笔。作者先把山比做眉黛,古人也说过“眉如青山,眼若秋水”,但作者并未就此止步,而是由此生发开去,带出另一个新鲜的比喻“小屋恰似眉梢的痣一点”,“眉黛”之喻给“痣”之喻铺垫,“痣”之喻又强化“眉黛”之喻,这种独特新颖的比喻,不仅点染出了“小屋立于山脊”的玲珑清新,自然柔和,而且还令人由之而联想到妙龄女子那妩媚动人的姣好面容,从而对所绘之景产生一种具体、亲切之感。写出了作者对小屋的喜爱,对自然生活的热爱。

试想,如果开篇之笔写作“一座青翠的小山上坐落着一幢小屋”则效果如何呢

只点明了小屋的位置。而对小屋玲珑小巧、风韵独存的特点不能突显。

2、“山上有了小屋,好比一望无际的水面漂过一片风帆,辽阔无边的天空掠过一只飞雁,是单纯的底色上一点灵动的色彩,是山川美景中的一点生气,一点情调。”

把“山”喻为“一望无际的水面”,喻为“辽阔无边的天空”,都仅仅增强了所绘之物的形象性,还未能引起动感,“撩”起人的流动的浮想。而将“小屋”喻为“飘过”的“一片风帆”,“掠过”的“一只飞雁”,则不仅从“点”“面”上表现出了其形态特征,而尤为精妙的是,它还使这本为静止的景物显得楚楚动人,令读者由此延伸出无穷的遐思来。

这种比喻称之为排比式比喻,也叫做博喻。其特点就是对本体极力铺排渲染,用几个喻体从不同角度反复设喻去说明一个本体,从多角度,多侧面来表现本体的特点。运用博喻能加强语意,增添气势。

}

3、花好比人的面庞,树好比人的姿态。

并不着眼于比喻物和被比喻物的相似,而是着眼于两个被比喻物之间的关系;倘孤立地看,可能较难看出两个比喻本体和喻体间有什么相似之处,但如果从花与树、面庞与姿态的关系着眼,我们就会觉得这两个比喻的帖切合理了。

4、“本质上,它是一幢房屋;形式上,却像鸟一样,蝶一样,憩于枝头,轻灵而自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