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材分析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材分析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材分析一、教材概述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材,是为适应小学一年级学生的数学学习需求而编写的。
该教材遵循《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1年版)》的基本理念,注重数学基础知识的传授,强调数学应用能力的培养,旨在帮助学生建立数学思维,培养数学兴趣。
二、教学目标本册教材的教学目标是:1.掌握基本的数概念,如:认识0-20的数,掌握10以内的数的顺序,会比较大小,掌握加减法的初步概念。
2.通过观察、操作、思考等活动,培养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
3.培养初步的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良好的学习习惯,获得学习数学的一些基本知识和技能,发展数学意识。
三、教学内容与结构本册教材包括以下内容:数的认识、加减法、10以内数的认识、0的认识、大于小于符号的认识、钟表的认识、物体的分类、画图形、拼图形、认位置等。
各章节内容按照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顺序编排,以适应儿童的认知发展水平。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本教材提倡启发式、探究式教学方法,提倡合作学习、自主学习,帮助学生主动地探究知识,掌握基本的数学技能。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
五、教材特点与优点本教材具有以下特点与优点:1.内容丰富,结构合理。
教材内容涵盖了小学一年级数学的主要知识点,结构紧凑,逻辑清晰。
2.图文并茂,易于理解。
教材中使用了大量的插图和实例,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数学知识。
3.注重实践,培养能力。
教材中安排了大量的实践活动和探究活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4.知识更新及时,反映时代特点。
教材中涉及的知识点与当前社会、科技发展紧密相关,具有时代感。
六、教材不足与改进建议当然,本教材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有待进一步改进和完善:1.个别知识点存在难度较大或过于抽象的情况,可能需要教师进行适当调整或补充相关内容。
2.部分实践活动和探究活动的素材不够丰富多样,可能会影响教学效果。
建议进一步增加活动素材的多样性。
统编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材分析
统编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材分析一、教材简介统编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材是按照《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编写的一本小学数学教材。
该教材注重数学知识的基础性和启蒙性,通过丰富多样的教学活动和练习,帮助学生建立数学思维,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本册教材的教学目标是:1.掌握数的基本概念,包括数的认识、数的顺序和大小比较等;2.学习简单的加减法,培养学生的初步计算能力;3.了解简单的几何图形,如圆形、三角形等;4.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5.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内容安排本册教材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数的基本概念:包括数的认识、数的顺序和大小比较等;2.简单的加减法:包括加法的初步认识、减法的初步认识等;3.几何图形:了解圆形、三角形等简单的几何图形;4.其他:包括认识钟表、简单的统计等方面的内容。
四、教学方法本册教材的教学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活动化教学:通过丰富多样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亲身体验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2.情境教学: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的情境,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数学知识;3.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发现数学规律,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4.合作探究教学:通过小组合作、交流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探究精神。
五、重点难点本册教材的重点是帮助学生建立数的基本概念,掌握简单的加减法计算方法,了解简单的几何图形。
难点是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数学概念,培养初步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练习设计本册教材的练习设计注重基础性和应用性,旨在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练习题量适中,难度逐步提升,符合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
同时,练习设计还注重趣味性,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七、评价建议本册教材的评价建议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评价目标:评价学生是否达到教学目标的要求;2.评价内容:评价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应用能力;3.评价方式:采用多种评价方式,如笔试、口头表达、观察评价等;4.评价反馈:及时给予学生评价反馈,帮助学生发现不足之处并指导改进方法。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教材分析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教材分析【教材分析】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教材分析一、教材概述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教材是适用于小学一年级学生的数学教材。
该教材以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目标,内容涵盖了数的认识、数的比较、数的排序、数的组成与拆分、简单的加减法等基础数学知识。
二、教材结构该教材共分为六个单元,每个单元包含若干个知识点和相关练习。
具体结构如下:1. 数的认识与数的比较:通过认识数字0-5,学习数字的大小比较。
2. 数的排序:学习数字的排序和整理,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类能力。
3. 数的组成与拆分:学习数字的组成与拆分,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
4. 简单的加法:学习简单的加法概念和运算方法,初步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
5. 简单的减法:学习简单的减法概念和运算方法,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
6. 综合练习:通过综合练习巩固前面所学的知识和技能。
三、教材特点1. 清晰的知识结构:教材按照递进的方式组织知识点,从简单到复杂,层层深入。
学生可以循序渐进地学习数学知识。
2. 多样化的练习形式:教材中设计了丰富的练习题,包括填空、选择、判断等多种形式,旨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手能力。
3. 强调实际应用:教材注重将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通过生活中的例子和情境引导学生理解和应用数学知识。
4. 强调思维培养:教材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一些启发性的问题和思考题激发学生的思维。
四、教学建议1. 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根据教材的结构和学生的学习能力,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合理分配学习时间,确保每个知识点都能够得到充分的掌握。
2. 注重基础知识的巩固:数学是建立在基础知识上的,教师要注重对基础知识的巩固和反复训练,确保学生掌握牢固。
3. 引导学生进行实际应用:教师可以利用生活中的实际例子和情境,引导学生将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手能力。
4.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师可以通过提问、讨论和解决问题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创造力。
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材分析
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材分析一、教材简介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材是根据《数学课程标准》编写的,旨在培养学生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本册教材内容包括数的认识、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等,结构合理,内容生动有趣,符合一年级学生的学习特点。
二、教学目标本册教材的教学目标是:1.知识与技能:掌握100以内数的认识,掌握图形与几何的基础知识,了解统计与概率的基本概念。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思考等活动,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树立正确的数学观念和价值观。
三、教学内容本册教材的教学内容包括:数的认识、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等。
具体包括:1-5的认识与加减法、认识图形、认识位置、统计、数学广角等。
这些内容的设计旨在培养学生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四、教学方法本册教材的教学方法主要包括:情境教学、探究式教学、合作学习等。
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激发其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同时,采用探究式教学和合作学习的方式,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培养其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策略方面,教师应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需求,为每个学生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和帮助。
五、教学评价本册教材注重评价与反馈的作用,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和活动,及时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并及时纠正。
评价方式包括口头测试、书面测试、观察记录等。
同时,教师可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评价方式,如小组评价、自我评价等,以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和自身的教学效果。
六、教师与学生教师在教学中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需求,为每个学生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和帮助。
同时,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和合作学习。
学生应认真听讲、积极思考、勤于实践,掌握数学知识,提高数学技能。
七、教学资源本册教材配备了丰富的教学资源,包括教师用书、学生练习册、教学软件等。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教材分析
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教材分析一、内容变动1.加强了准备性(主要体现在第一、二单元)(1)把实验教材中的第一、二单元合并为第一单元“准备课”。
第一单元“准备课”包括数一数、比多少两部分内容。
是由实验教材中的第一、二单元合并而成的。
数一数是原来的第一单元,主要目的是了解学生数数的情况和经验。
比多少是原来第二单元“比一比”的内容,而原来第二单元的“比高矮”“比长短”与数学学习的关系不是很大,被删去了。
(2)将“位置”由一年级下册提前到一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位置,主要是认识“上下、前后、左右”。
是从一下移过来的,而原来“位置”中“左右的相对性”以及“用第几行第几列确定物体的位置”则删去了。
2.降低了难度(1)平面、立体图形的认识分散编排。
认识图形原来包括:认识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主要是加强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之间的联系。
但在实验过程中老师们反映:学生一下子接触的图形太多,认识辨别难度较大,不易掌握。
因此现在本册先认识立体图形,一年级下册再认识平面图形。
(2)只认识整时。
“认识钟表”原来包括:认识整时和半时,但实验过程中教师普通反映:半时的认识比较困难,我们把“半时”的认识移到了二年级上册。
本册只认识“整时”。
二、编排特点1. 各领域内容穿插编排,互相搭配。
这也是全套教材的一个特点。
这册教材共九个单元,从内容上来看,可以分为准备性知识(第一、二单元)、数与代数(第三、五、六、八单元)、图形与几何(第四单元)、综合与实践等内容。
这些内容穿插安排,互相搭配。
如数与代数一共有四个单元,都相隔一单元,使同一领域的内容从总体上有所变化,这样学生学起来,既轻松又不觉枯燥。
并且每册第一单元尽可能安排内容比较少、活动性强的单元,给一定过渡时间,让玩了一个假期的学生慢慢地恢复学习状态。
2.加强了对知识的整理。
·大的单元(多个知识点)后面都安排了一个“整理和复习”(1-5增加了)。
·具体编排上,给出整理的线索,引导学生自己整理、总结。
鲁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材分析
鲁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材分析一、教材概述鲁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材是依据《小学数学课程标准》编写的,供一年级上学期使用。
该教材以培养学生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核心目标,注重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应掌握基本的数学概念、运算和基础几何知识,能够进行简单的数学计算和测量。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思考等活动,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好奇心,树立正确的数学学习态度和价值观。
三、教学内容本册教材主要包括以下内容:数与计算、图形与几何、量与测量、解决问题等方面的知识。
其中,数与计算是重点内容,包括认识数字、加减法、乘法等。
图形与几何主要包括认识图形、图形测量等。
量与测量主要包括认识时间、货币等。
解决问题主要包括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
四、教学方法本册教材注重教学方法的多样性,提倡启发式教学和探究式教学。
在教学中,可以采用以下方法:直观教学、情境教学、游戏教学等。
同时,教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如课件、视频等,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五、教材特色1.贴近生活:本册教材的内容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如购物、时间管理等,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的实际应用。
2.图文并茂:教材采用丰富的插图和图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抽象的数学知识,提高他们的形象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
3.实践活动:教材安排了丰富的实践活动,如测量活动、制作活动等,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4.多元评价:教材采用多种评价方式,如课堂表现、作业评价等,有助于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和进步情况。
六、评价建议教师在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时,应注重过程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相结合。
评价内容包括知识技能的掌握情况、学习态度、解决问题的能力等方面。
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评价方法,如书面测试、观察评估等。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材分析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材剖析全册教授教养内容:责任教导课程尺度试验教科书小学数学第一册全册教材剖析:本册教材一共分为十个单元:数一数.比一比.1----5的熟悉和加减法.熟悉物体和图形.分类.6-----10的熟悉和加减法.11-----20的熟悉.熟悉钟表.20以内的进位加法及总温习和二个数学运动:数学乐土和我们的校园.本册的教授教养重点是2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10以内的加减法,难点是进位加法,这两部分常识和20以内的退位减法是学生进修认数和盘算的基本,同时它又是多位数盘算的基本.是以,一位数的加法和响应的减法是小学数学中最基本的内容,是学生毕生进修与成长必备的基本常识和根本技巧,必须让学生切实控制.本册教材是责任教导的试验教材,是在新课程尺度的指点下进行的试验教材,本册教材主如果经由过程各类各样的运动对学生进行数感及不雅察才能.思维才能.口头表达才能.进修习惯.合作与交换的才能等方面的造就,让学生对数学产生浓重的进修兴致,同时勉励学生用本身爱好的方法去进修本身有效的常识,对学生进行有效地思惟品格教导,初步懂得必定的进修办法.思虑方法.全册教授教养目的:1.闇练地数出数目在2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会区分几个和第几个,控制数的次序和大小,控制10以内各数的构成,会读.写0――20各数.2.初步知道加.减法的寄义和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部分名称,初步知道加法和减法的关系,比较闇练地盘算一位数的加法和10以内的减法.3.初步学会依据加.减法的寄义和算法解决一些简略的现实问题.4.熟悉符号“=”“<”“>”,会应用这些符号暗示数的大小.5.直不雅熟悉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6.初步懂得分类的办法,会进行简略的分类.7.初步懂得钟表,会熟悉整时和半时.8.领会进修数学的乐趣,进步进修数学的兴致,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念.9.卖力功课.书写整洁的优越习惯.10.经由过程实践运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涯的亲密接洽.全册重.难点:教授教养内容是10以内的加减法和20以内进位加法.全册课时安插:共计约61课1.数一数………………………………………………约1课时2.比一比………………………………………………约2课时3.1—5的熟悉和加减法………………………………约10课时4.熟悉物体和图形……………………………………约3课时5.分类…………………………………………………约2课时6.6—10的熟悉和加减法……………………………约21课时7.11—20各数的熟悉…………………………………约4课时8.熟悉钟表……………………………………………约2课时9.20以内的进位加法………………………………约12课时10.总温习…………………………………………约4课时`。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材分析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材分析(一)全册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第一册全册教材分析:本册教材一共分为十个单元:数一数、比一比、1----5的认识和加减法、认识物体和图形、分类、6-----10的认识和加减法、11-----20的认识、认识钟表、20以内的进位加法及总复习和二个数学活动:数学乐园和我们的校园。
本册的教学重点是2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10以内的加减法,难点是进位加法,这两部分知识和20以内的退位减法是学生学习认数和计算的基础,同时它又是多位数计算的基础。
因此,一位数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是小学数学中最基础的内容,是学生终身学习与发展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必须让学生切实掌握。
本册教材是义务教育的实验教材,是在新课程的指导下进行的实验课本,本册教材主要是通过各种各样的活动对学生进行数感及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学习习惯、合作与交流的能力等方面的培养,让学生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同时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学习自己有用的知识,对学生进行有效地思想品德教育,初步了解一定的学习方法、思考方式。
全册教学目标:1、熟练地数出数量在2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会区分几个和第几个,掌握数的顺序和大小,掌握10以内各数的组成,会读、写0――20各数。
2、初步知道加、减法的含义和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部分名称,初步知道加法和减法的关系,比较熟练地计算一位数的加法和10以内的减法。
3、初步学会根据加、减法的含义和算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认识符号“=”“<”“>”,会使用这些符号表示数的大小。
5、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
6、初步了解分类的方法,会进行简单的分类。
7、初步了解钟表,会认识整时和半时。
8、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9、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10、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材分析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材分析一年级数学教材是小学数学教育的开端,它对于孩子的数学基础打牢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对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材做一份分析,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其所包含的知识点、教学方法以及教育理念。
第一部分:教材概述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材共分为五个模块,分别是:认识1、认识2、认识3、认识4、认识5。
整个教材共计100页,从数的认识、数的大小比较、简单的几何图形认识等方面入手,逐步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第二部分:教材内容1.认识1在这个模块中,教材主要介绍了数字 1 至 5 的认识,重点学习了数列、数的大小比较等相关知识点,通过具体的实例让学生掌握相应的知识,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字意识。
2.认识2在这个模块中,教材主要介绍了数字 6 至 10 的认识,还深入了解了数的顺序、补数等概念,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帮助学生掌握基本数学技能。
3.认识3在这个模块中,教材主要介绍了比较大小、简单加减法运算等方面的知识点,引导学生灵活运用数学思维来解决实际问题。
4.认识4在这个模块中,教材主要介绍了一些简单的几何图形认识,如三角形、四边形、圆形等,通过这些图形的周长、面积等概念引导学生了解几何形状的基本知识。
5.认识5在这个模块中,教材主要介绍了时钟和日历的概念,帮助学生理解日常生活中与时间和日期相关的基础概念。
第三部分:教材特点1.注重概念的学习教材在设计时重点突出了一系列数学概念的学习,让学生在学习中建立正确的认知、理解数学思维。
2.强调练习方法教材对于每个知识点都给出了大量而又生动的例子,引导学生在理解概念的同时,通过具体练习巩固掌握相应的技能。
3.贴近生活应用教材在内容设计上贴近生活应用,通过生动有趣的实例,让学生在学习中能够理解、掌握知识,同时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中。
第四部分:教材评价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材作为小学数学教育的入门教材,其突出的教学特点和内容质量值得肯定。
无论是教材内容的设计,还是教学方法的运用,都符合小学生认知发展规律和数学学习的基本需求。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教材分析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教材分析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教材分析三篇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教材分析1一年级学生认知水平处于启蒙阶段,尚未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体系。
由于学生所特有的年龄特点,学生有意注意力占主要地位,以形象思维为主。
从整体上看一年级学生都比较活跃,大多数学生上课基本上能够跟上教师讲课的思路,教师上课组织课堂纪律并不难,而且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很容易调动。
但每个班都有个别的学生上课不注意听讲,我行我素。
对于他们数学知识和能力掌握情况的分析1.对于一年级的数学学习,新生无论在数学知识上还是数学能力上都有所准备。
就数的认识来看,新生二十以内的数数非常流利和连贯,可以正数倒数学生在这方面具有良好的知识准备的原因之一是学生受过这方面的训练,在幼儿园中大部分学生学习过十以内的加减法,同时在一些家长在家中也进行过辅导,另一方面,数数和十以内数的分解组合学生在生活中有机会使用,因此这方面的准备比较好。
2.在数的计算中,学生对于十以内数的计算较为熟练,这和学生的生活需要、学习需要有关。
3.新生在数感方面的发展是不平衡的数感——学生对数的意义理解有一定困难。
通过个别访谈,了解到学生对于蕴涵在实际生活中的数的意义的理解较为准确,例如对于“你的小组中有几个小朋友,从前往后数,你是第几个,从后往前数,你是第几个,第*个小朋友是谁”这样的问题,学生的解答没有问题,都能根据实际情况作出正确的回答,但是对于图形,学生的理解有一定的困难。
这可能是学生对图形的认识造成了对数的基数序数意义理解的干扰。
4.概括能力和推理能力——普遍学生关注的范围比较小,角度单一。
建议和措施1.一年级学生的计算学习要和意义理解与思维训练相结合。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要重视计算策略的优化和算理的渗透,同时在计算教学过程中要渗透思维的训练。
2.数学教学中加强学生的生活经验的积累和对学习对象的直接感知。
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能力对学生解决问题有着很大的帮助,甚至很多学生都是建立在生活经验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材分析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材分析在小学一年级的数学教材中,教授基础的数学概念和操作方法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系统的学习,学生可以打下坚实的数学基础,为以后更高级的数学学习奠定基础。
本文将对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材进行分析,探讨其内容和教学方法。
一、教材概述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材主要包括数字0-10的认知、数字的计数和比较、简单的加法和减法,以及与数字有关的日常生活问题等。
教材通过图示、游戏和实际操作等方式,引导学生通过感知和体验来理解和掌握数学概念。
二、教材特点1. 渐进式教学: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材从最简单的数字0开始,逐渐引导学生认识数字和数字之间的关系。
教材的进度安排合理,让学生能够循序渐进地学习,不会给学生造成过大的压力。
2. 引导式教学:教材注重培养学生的兴趣,通过丰富多样的图示、游戏和实际操作等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同时,教材也鼓励学生自主探索和思考,通过实际问题的解决来巩固所学知识。
3. 理论与实践结合: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材注重理论和实践的结合。
教材中的例题和习题既注重基本概念和操作方法的训练,又结合实际生活问题进行应用。
这样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的实际意义和应用场景。
三、教学方法1. 直观教学: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重视直观性,通过图示、实物模型等形象直观的方式,让学生能够通过感知和观察来理解数学概念。
例如,教材中会出现数字图案,让学生观察并学会辨认数字。
2. 游戏教学:小学一年级的学生喜欢玩游戏,教材中的游戏化教学方法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通过游戏的方式,学生可以在轻松的氛围中学习数学,加深对数字和数学概念的认识。
3. 思维导向:教材鼓励学生进行思维训练。
通过提出有趣的问题和情境,激发学生的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材中的练习题也设计灵活,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数学思维能力。
四、教材评价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材内容丰富,教学方法灵活多样,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和学习兴趣。
教材从直观教学出发,帮助学生打下数学基础。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材分析及进度表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材分析及进度表一、教材分析1.1 教材简介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材是根据我国教育部门制定的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编写的,适用于全国各地的小学一年级学生。
教材内容涵盖了数字、运算、几何、量的认识、数据分析等数学基础知识和技能,旨在帮助学生初步建立数的概念,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2 教材结构本册教材共分为八个单元,具体内容包括:- 单元一:认识数字0~10- 单元二:认识数字11~20- 单元三:2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单元四:认识货币- 单元五:认识时间- 单元六:3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单元七:认识长度和面积- 单元八:综合练习与复习1.3 教学目标通过本册教材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以下知识和技能:- 认识并正确书写0~20的数字。
- 掌握2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运算。
- 认识货币,了解基本的货币单位。
- 认识时间,能够正确读写时间和进行时间推算。
- 掌握3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运算。
- 认识长度和面积,能够进行简单的测量和计算。
-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进度表2.1 第一周- 教学内容:单元一:认识数字0~10- 教学目标:掌握数字0~10的读写,能够进行简单的数数和排序。
2.2 第二周- 教学内容:单元二:认识数字11~20- 教学目标:掌握数字11~20的读写,能够进行简单的数数和排序。
2.3 第三周- 教学内容:单元三:2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教学目标:掌握2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运算,能够进行简单的应用题解答。
2.4 第四周- 教学内容:单元四:认识货币- 教学目标:认识货币,了解基本的货币单位,能够进行简单的货币计算。
2.5 第五周- 教学内容:单元五:认识时间- 教学目标:认识时间,能够正确读写时间和进行时间推算。
2.6 第六周- 教学内容:单元六:3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教学目标:掌握3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运算,能够进行简单的应用题解答。
2023一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范文(5篇)
2023一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范文一、教材简析: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数一数,比一比,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认识图形,分类,11-20各数的认识,认识钟表,20以内的进位加法,用数学,数学实践活动。
本册以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为主线安排教学内容。
在认识10以内的数之前,先安排数一数、比一比、分一分、认位置等内容的教学;在10以内加、减法之前,先安排分与合的教学。
通过数一数,让学生初步感受到数能表示物体的个数;通过比长短、比高矮,比大小、比轻重,让学生初步学习简单的比较;通过分一分,让学生接触简单的分类,并初步感受到同一类物体有相同的特性;通过认位置,让学生认识简单的方位,初步感受到物体的位置是相对的;通过分与合的教学,为建立加、减法概念和正确进行加减法口算作准备。
这里所体现的比较思想、分类思想、分合思想,都是后面学习数与运算、空间与图形、统计等知识的重要思想方法。
教科书设置小单元,把各领域的内容交叉安排。
这符合一年级儿童年龄、心理的特点,有利于各知识的相互作用,便于建构合理的认识结构。
这一册的重点教学内容是10以内的加减法和20以内的进位加法。
这两部分内容和20以内的退位减法(一般总称一位数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是学生学习认数和计算的开始,在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同时它们又是多位数计算的基础。
因此,一位数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是小学数学中最基础的内容,是学生终身学习与发展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必须让学生切实掌握。
除了认数和计算以外,教材安排了常见几何图形的直观认识,比较多少、长短和高矮,简单的分类,以及初步认识钟面等。
虽然每一单元的内容都不多,但是都很重要,有利于学生了解数学的实际应用,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班级情况简析:一年级四班五班共有学生____余人。
由于学生刚进校因此活泼好动天真烂漫,大多数人思维活跃,学习数学的兴趣较浓,有良好的学习习惯。
也有少数同学能力差,注意力易分散,但是他们有强烈的求知欲,所以教师要有层次、有耐心的进行辅导,要使每个学生顺利地完成本学期的学习任务。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材分析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材分析一、课程目标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的课程目标是让学生掌握基础的数学知识,包括数数、认字、计算等。
此外,还要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和良好的学习习惯,为将来的数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内容结构本册教材的内容结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数数与认字:让学生掌握1-20的数数,并能够认识数字和简单的文字。
2.计算基础:学习加减法的基本运算,为后续的数学学习打下基础。
3.空间与图形:初步了解图形的概念,如圆形、正方形等。
4.实践与应用:通过实际操作和简单的问题解决,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实用性。
三、教学方法本册教材的教学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实物教学:利用实物或图片进行教学,帮助学生形成直观的数学概念。
2.互动游戏:通过有趣的游戏活动,让学生在玩中学,提高学习效果。
3.小组合作: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培养合作意识和协作能力。
4.引导发现:引导学生主动发现数学规律和问题解决方法,培养其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评价与反馈本册教材的评价与反馈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课堂表现评价:教师根据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进行评价,包括参与度、回答问题等。
2.作业评价:通过作业完成情况进行评价,了解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
3.单元测试:进行单元测试,检查学生对本单元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4.反馈指导:根据评价结果,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反馈指导,帮助学生改进学习方法。
五、教材特点本册教材的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内容丰富:包含多个知识点,内容全面,符合一年级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
2.贴近生活:教材中的例子和情境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有助于学生理解数学知识。
3.图文并茂:采用生动的图片和简短的文字说明,符合学生的阅读习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材分析一、各单元的修改情况1、第二单元“比一比”。
原来“想想做做”一共安排了5道题,现在增加至7道,还增设了一道思考题。
增加的题目内容包括:三条折线比长短,三杯水比多少。
三中水果比轻重。
2、第三单元“分一分”原“想想做做”第3题移作“试一试”,原第4题改为用不同方法分茶杯(色彩、有把无把)。
3、第四单元“认位置”原“想想做做”第3题增加辨认左右的内容。
原第5题移至“1—5的认识”之中;增设了一道思考题,内容是看图判断上下楼梯的小朋友中,谁走错了。
4、第五单元“认识10以内的数”(1)单元名由“认数(一)”改称“认识10以内的数”。
(2)“认识1—5”由原来1课时增加至2课时,主要体现一些知识的综合,为学生增加练习写数的机会。
(3)“几和第几”中增设一则“你知道吗”,内容是介绍冠军、亚军、季军。
(4)练习一由原来的5道题增加至9道题,还增设一道思考题,主要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丰富对5以内数的认识。
(5)“6—9的认识”由1课时增至2课时,加强了知识的简单应用,为学生增加练习写数的机会。
这部分内容最后还增设了一则“你知道吗”,内容是用手势表示1—9。
(6)练习二由6道题增至10道题,还增设一道思考题,主要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丰富对10以内数的认识,加强探索规律和知识的简单应用。
5、第六单元“认识图形(一)”单元名由“认识物体”改称“认识图形(一)”6、第七单元“分与合”(1)“8、9的分与合”由原来的1课时增至2课时,目的是帮助学生进一步夯实基础。
(2)练习四增设一道开放题和一道思考题,重点在培养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以及初步的推理能力。
7、第八单元“1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1)单元名由“加法和减法”改称“1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2)例题中普遍增加了收集信息以及提出、发现问题的教学环节。
(3)加强看图写算式和看图收集信息的教学环节。
本单元不出用文字表述的问题,一般也不要求学生独立选择计算方法。
(4)练习五由5道题增至6道题,还增设一则思考题,重点培养学生有序思考和简单推理的能力。
(5)用括线和?表示的实际问题移至“8的加减法”之后。
(6)求未知数紧接着“10的加、减”安排。
8、第九单元“认识11—20各数”。
(1)单元名由“认数(二)”改称“11—20各数”。
(2)例1强化“19添1是20”这个教学环节。
9、第十单元“20以内的进位加法”(1)单元名“加法”改称“20以内的进位加法”。
(2)从本单元开始,出现用文字表述的问题,并要求学生根据问题独立选择计算方法,同时列出的算式后面示范给出单位名称(不要求学生填写)。
(3)在练习十一、十二、十三后各增设一道思考题,引导学生探索简单数学规律,感受有趣数学现象,发展数学思考。
10、第十一单元“期末复习”由原来的18道题增加至20道题,还增设一道思考题。
增加的内容包括给几个20以内的数排序、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式题,与进位加法相关的填未知加数,以及用填表形式整理20以内的加法。
二、内容的主要调整和变化1、由易到难逐步提出解决实际问题的教学要求。
教学10以内加、减法时,侧重引导学生有条理地叙述图意,并根据图意写出相应的加、减算式,一般不要求学生基于问题确定计算方法(用括线表示的实际问题除外),也不要求在算出的结果中标注单位名称。
教学20以内的进位加法时,侧重引导学生根据所求问题并联系加、减运算的意义确定计算方法,示范在计算结果中标注单位名称。
同时,改造或删除了一些背景相对复杂,学生理解存在困难的习题。
附:P79(9)2、适当改造“实践与综合应用”考虑到一年级学生的生活经验、知识背景和学习心理,结合相关教学内容的特点,将原一年级实验教材中安排的5次“实践与综合应用”整合为4次“综合与实践”活动。
在设计这些活动时,一是进一步突出了问题引领;二是突出不同数学知识和方法的综合,三是突出引导学生自主参与、动手实践,合作交流。
例如,在“丰收的果园”场景图中,教材先通过示范提出了与数量多少、几和第几、加减计算、位置关系有关的几个问题,再启发学生从不同角度进一步展开观察和思考,并提出不同的问题,体现了引导学生综合应用所学知识、感受数学知识和方法内在联系的明确意图。
3、配置适量的思考题和少量图文并茂、浅显生动的自主阅读材料其中,一年级上册一共安排了12道思考题。
这些思考题侧重展示一些有趣的数学现象和数学规律,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了解相关的数学事实,体会蕴含其中的数学思想方法。
附:P91 P99考虑到一年级学生自主阅读能力较弱,一年级上册一共安排了两则“你知道吗”,侧重帮助学生初步感受数学学习的多样性,增进对数学的亲切感,培养用数学眼光观察、理解生活现象的意识和习惯。
附:P16 P254、适当调整统计教学内容按照教材修订方案的统一规划,一年级不再安排“统计”教学单元,只是结合“分一分”的学习活动,引导学生初步学习简单的分类,感受分类与分类标准的关系,为进一步学习数据的分类和整理打好基础。
附:P9(3)5、适当后移“认钟表”的相关内容。
由于一年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大都具有对钟表上整时的识别能力,而对非整时的认识有些力不从心,因此教材将原一年级上册“认钟表。
”的相关内容移至二年级,与“时、分、秒的认识”合并教学,以增强教学的连贯性,提高教学效率。
6、适当降低“认位置”的教学要求一方面突出认识左右这个教学重点,另一方面降低理解左右位置关系相对性的教学要求,只是通过增设的思考题使学生对这种相对性有所感悟。
附:P11三、突出和强化的几个方面1、突出数学基本思想在知识形成和应用过程中的作用一是重视引导学生经历简单的数学抽象过程,初步体会数学抽象的意义。
教学10以内数的认识时,先让学生数出现实场景中人或物的数量。
再引导他们用相应颗数的算珠表示“一类等价集合中元素的个数”,最后由相应颗数的算珠抽象出数,并借助直尺和图形使他们初步感受直线上的点与数的一一对应,明确数的顺序和大小。
教学11—20各数的认识时,侧重引导学生经历“用小棒摆出十几——在计数器上拨出十几——写数”这样一个逐步抽象的过程,初步感受不同数位上的数可以表示不同的数值,体会十进制计数法的特点。
二是重视引导学生经历简单的推理过程,初步体会数学思考的条理性和确定性。
例如,“组织”“比一比”的活动时,增加了比“3支笔的长短”、比“3种水果轻重”比“3杯水的多少”等问题,引导学生在确定最长最短、最轻最重、最多最少等活动中,经历简单的推理过程。
附:P7(5、6)教学10以内加、减法和20以内进位加法时,不仅注意基本计算方法的指导,而且注意通过题组对比的形式,引导学生灵活地进行推算。
例如,由9+4的得数推出4+9的得数,由6+6的得数推出6+7、6+8的得数,等等。
同时,多次要求学生根据加减法的运算特点完成相应的填空;不计算,直接比较两道相近式题的得数大小;根据给出的算式圈出合适的得数;在给出的一组算式中,圈出得数比某数小或某数大的算式;等等。
教材还注意结合相关内容适当渗透符号意识和几何直观,引导学生感受数学思考方法的多样性。
例如,结合数认识,引导学生根据对直尺或直线上与数对应的点的位置关系的观察,判断一个数是否接近另一个数,初步体会图形对于描述数量关系的作用;让学生从图形大小的角度丰富对数的大小的认识。
结合加、减计算的教学,呈现用简单图形表示的算式,让学生根据算式中图形所在的位置及其相互关系,推算出不同图形所表示的数,初步感受符号的意义和价值。
附:P22 P512、突出引导学生初步感受解决问题的策略有计划地安排解决问题策略的教学是苏教版教材的特色之一。
在教材修订过程中。
我们进一步充实和调整了解决问题策略板块的内容,同时还结合低年级学习内容的特点,进一步加强数学知识和方法的简单应用,让学生在应用中逐步增强问题意识,初步感受策略的意义和价值。
例如,教学10以内数的认识时,引导学生应用“画一画、数一数、比一比”等方法,解决简单实际问题。
附:P25(9)教材还特别重视培养学生从现实情境中收集、整理信息的能力,为他们初步了解解决问题的基本环节、积累解决问题的基本经验提供帮助。
附:P60(例8)此外,教材还注意通过一些有趣的数学活动,引导学生初步体会一些有助于解决问题的数学思考方法。
例如,结合10以内数的认识,引导学生由简单到复杂推想“8根短绳连成一根长绳一共需要打几个结”;结合20以内数的认识,设计有趣的猜数活动,引导学生采用“逐步逼近”的区间套思想解决问题。
3、进一步丰富探索规律的活动内容教学10以内数的认识时,结合摆小棒、图方格等简单的操作,让学生初步感受数的增减变化和奇偶数排列的规律。
附:P27(8)教学10以内的加减计算时,引导学生联系给出的直观图探索算式排列的规律,初步学会利用发现的规律进行由此及彼的推算。
附:P67在增设的思考题栏目中,也曾多次涉及探索规律的活动内容,重点启发学生初步感受“依次不断重复出现”的简单周期现象。
附:P95教材还在期末复习中通过让学生填写类似直角坐标排列的两组数的和,引导他们体会蕴含其中的各种规律,感受相应数值与它在表中位置的关系。
附:P104(12)4、重视提供具有现场感的数学活动线索通过呈现清晰和具有现场感的活动线索,引导学生合理选择学习方式,并为教学组织教学活动提供实实在在的启示,是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的特色之一。
为使这一特色得到进一步彰显,我们一方面深入分析学生在某个内容时已经具备的学习基础、经验和可能出现的问题;另一方面精心设计具有较强针对性和启发性的提问、提示或对话,促使各种不同的思路、见解,乃至疑问、困惑真正显露出来,从而为形成积极有效地师生互动创造条件。
例如,教学加、减法的认识时,为引导学生在描述图意的过程中,逐步学会从加、减运算的角度提出问题,教材先在例1和例2中示范“3人和2人,合起来是5人”“一共有5人,走了2人,还有3人”;再通过例3启发学生思考“一共有3人,走了3人,还有……”。
教学得数是6、7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时,为引导学生感受相关加法算式或减法算式之间的联系,先在例5中示范“5人和1人,合起来是6人”“1人和5人合起来是6人”,再通过例6引导学生思考“6个小朋友,女孩有2人,男孩有……”“6个小朋友,男孩有4人,女孩有……”附:P54(例6)5.注重习题的针对性、层次性和可选择性一是适当增加有助于提高学生基本学习能力的练习。
例如,为了给学生多提供一些练习写数的机会,在认识1—5和6—9这两个部分分别增加了1课时的练习,同时还在练习一和练习二中适当增加了习题的容量。
考虑到学生熟练掌握8、9的分与合有一定的难度,需要经历一个适当的过程,把8、9的分与合分开编排,并增加了1课时的练习。
二是进一步加强相近、相似或容易混淆的数学知识和方法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