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过程卫生的测量与评价案例版教材)ppt课件
合集下载
教育过程卫生ppt课件
![教育过程卫生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a93137ed1f34693dbef3e54.png)
精品课件
四、影响脑力工作能力的因素
内因
年龄(神经系统的成熟程度) 性别(生理发育的差异) 健康状况 遗传(遗传决定生长发育的潜能)
环境因素
学习动机(优势兴奋灶的产生)
学习和生活条件
情绪因素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一、基本概念
1.学习负荷(learning load): ❖常用的评价学习负荷的指标为学习时间。 2.学习疲劳(learning fatigue):
卫生意义:
※学习中注意劳逸结合,适时组织休息 ※教学过程中注意早期疲劳表现,避免过劳发生
精品课件
三、脑力工作能力的变化规律
脑力工作能力,包括工作速度和准确性,直接
反映大脑皮层的功能状态。即脑力工作能力是影 响学习效率、学习成绩的重要因素。
学习能力的强弱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脑力工作
能力,表现为大脑工作速度和准确性。
精品课件
了解学习的生理心理基础 掌握大脑皮层的功能活动特性及其卫生学意义, 掌握学日脑力工作能力变化规律 熟悉影响脑力工作能力的因素 掌握疲劳、疲倦和过劳的概念,学习疲劳的表现,制定作息
制度的基本原则 熟悉一日生活制度中各要素的卫生标准,编制课程表的卫生
学要求
精品课件
信息 刺激
学习能力
➢兴奋过程扩散 ➢兴奋反应向优势兴奋灶集中 ➢动力定型的巩固完善和自动化 ➢儿童年龄越小,动力定型越易形成。
精品课件
3.动力定型(dynamic finalization):
卫生意义:
※动力定型的形成需要反复训练,并受多种因素影响。 ※从小培养儿童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 ※不要轻易改变已建立的动力定型。
❖是大脑产生的保护性抑制现象 ❖根据皮层细胞的兴奋和内抑制状态,分为两个阶段
四、影响脑力工作能力的因素
内因
年龄(神经系统的成熟程度) 性别(生理发育的差异) 健康状况 遗传(遗传决定生长发育的潜能)
环境因素
学习动机(优势兴奋灶的产生)
学习和生活条件
情绪因素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一、基本概念
1.学习负荷(learning load): ❖常用的评价学习负荷的指标为学习时间。 2.学习疲劳(learning fatigue):
卫生意义:
※学习中注意劳逸结合,适时组织休息 ※教学过程中注意早期疲劳表现,避免过劳发生
精品课件
三、脑力工作能力的变化规律
脑力工作能力,包括工作速度和准确性,直接
反映大脑皮层的功能状态。即脑力工作能力是影 响学习效率、学习成绩的重要因素。
学习能力的强弱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脑力工作
能力,表现为大脑工作速度和准确性。
精品课件
了解学习的生理心理基础 掌握大脑皮层的功能活动特性及其卫生学意义, 掌握学日脑力工作能力变化规律 熟悉影响脑力工作能力的因素 掌握疲劳、疲倦和过劳的概念,学习疲劳的表现,制定作息
制度的基本原则 熟悉一日生活制度中各要素的卫生标准,编制课程表的卫生
学要求
精品课件
信息 刺激
学习能力
➢兴奋过程扩散 ➢兴奋反应向优势兴奋灶集中 ➢动力定型的巩固完善和自动化 ➢儿童年龄越小,动力定型越易形成。
精品课件
3.动力定型(dynamic finalization):
卫生意义:
※动力定型的形成需要反复训练,并受多种因素影响。 ※从小培养儿童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 ※不要轻易改变已建立的动力定型。
❖是大脑产生的保护性抑制现象 ❖根据皮层细胞的兴奋和内抑制状态,分为两个阶段
教室的卫生调查及测量方法课件
![教室的卫生调查及测量方法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35a50555a8102d276a22fa7.png)
➢建议:对不符合要求的情况,提出可改进的 建议
教室的卫生调查及测量方法
26
Email: rong_lin@
教室的卫生调查及测量方法
27
教室的卫生调查及测量方法
4
二、实验仪器
1
皮卷尺
2
米尺
3 TES1332A数字式照度计
4
手持测角水平仪
5 手持式激光测距仪(Βιβλιοθήκη 解)教室的卫生调查及测量方法
5
照度计的使用
1.打开电源 2.选择合适测量档位 3.打开照度计接收器头盖,并将照度计接收
器放在测量点的水平位置 4.读取照度计的测量值 5.读值锁定:按HOLD开关即锁定,再按一次
即取消锁定 6.将光检测器头盖盖回,关电源。
教室的卫生调查及测量方法
6
教室的卫生调查及测量方法
7
反射系数的测量
• 入射照度测量:将照度计接收器感光面朝上, 置于墙壁测量点上,读取入射照度值。
• 反射照度测量:将照度计接收器感光面对准同 一测量点,逐渐平移离开(约在距离该点20~ 30cm处),读取反射照度值。
• 反射系数=反射照度/入射照度
教室的卫生调查及测量方法
8
三、内容及方法
• 一般状况 • 自然采光 • 人工照明 • 微小气候 • 课桌椅
教室的卫生调查及测量方法
9
一般状况
教室位置:楼层、朝向 教室长、宽:皮尺 教室净高:手持式激光测距仪 可容纳学生数:实际座位 窗框、窗棂材料:木材、铝合金等
教室的卫生调查及测量方法
教室的卫生调查及测量方法
11
7.玻璃透光率=玻璃内侧的照度/玻璃外侧的照度×100% 8.墙壁反射系数=墙壁反射照度/墙壁入射照度×100% 9.采光系数=室内照度/室外照度×100% (选择室内光
《教学测量与评价》PPT课件
![《教学测量与评价》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15b7cd46c175f0e7dd13799.png)
h
8
二、教育评价
1.评价(evaluation):衡量、判断人物或事 物的价值。
2.教育评价:是指通过系统地采集和分析信息, 对教育活动满足预期需要的程度作出判断,以达 到教育价值增值的过程。(美国教育学家泰勒R.W.Tyler ,
1930年)
h
9
(1)对教育评价含义的理解:
a.教育评价的本质在于“价值判断”,必然要涉及教育 价值问题。所谓教育价值是指作为客体的教育现象的 属性与主体需要的关系。教育价值包括个体价值与社 会价值。
b.教育评价的对象是教育领域中的任意元素,既可以是 教育的参与者,也可以是教育现象和活动。
c.教育评价的手段是运用科学 的评价技术和方法,既有 定量的,又有定性的。
d.教育评价的目的是为了促进教育改革,提高教育质量。
h
10
(2)教育评价的范围:
学业成就评价,智力能力评价,性格、道德品质评价, 身体评价,环境评价,教师评价(主要包括教师资格和 教师教学质量的评价),课程、教材评价,学校评价, 等等。
所以,我们要做对华抗战的准备。其他学生的判断, 也都是中国跟日本的摩擦,会从东海开始,从台湾海 峡开始,时间判断是2015年至2020年之间。
h
4
第一章 教育测量与评价概述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教育测量与评价的基本概念 教育测量与评价的发展历史 学习教育测量与评价的意义 教育测量与评价的类型 教学测量与评价的基本步骤
三、教育测量与评价是教师的专业素养和能力。
h
16
第四节 教育测量与评价的类型
一、按测量与评价的内容分类
1.智力测量与评价(如:斯坦福-比纳智力量表、韦氏智力量表)பைடு நூலகம்
《教学测量与评价》PPT课件
![《教学测量与评价》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e3137c4fad6195f302ba69a.png)
6.评价:这是认知领域教育目标的最高层次,是指为了特 定目的对材料和方法的价值及符合准则的程度作出定量的和 定性的判断。准则既可以是内在证据,如逻辑上准确性、一 致性等,也可以是外部准则,如相应领域的最高标准等。评 价是认知能力的最高水平,是认知行为和情感行为的主要结 合点和过渡桥梁。
2021/3/26
2.2 定性分析(综合分析)
综合分析是指在定量分析数据结果的基础上, 结合考试的具体情况,进行归纳、分析、综合 、概括,从而得出具有普遍意义的结论的分析 方法。
如结合定量分析数据结果对不同专业考生具 体差异,考生在学习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教学 中的薄弱环节等进行分析。
另外,对试卷命题质量中比如题目表述是否科 学、文字表述是否正确以及阅卷情况等直接进 行定性分析。
教学测量与评价
2021/3/26
1
第一讲 教学测量与评价的含 义与作用
一、什么是教学测量 二、什么是教学评价 三、教学测量与评价与关系 四、教学测量与评价的作用
2021/3/26
2
一、教学测量
1.含义 教学测量(instructional measurement)
是考核教学成效的一种方法。这是借助于一 定的手段与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成绩(简称 学绩)进行探察,并以一定的数量来表示的 考核办法。
语文表达等比较复杂的成就;
(2)拟评测学生对某些科学知识的意见或态度;
(3)拟评测学生分析、应用或评价整体科学概念
的能力;
(4)受试人数不多无足够时间命题:
(5)教师个人在评阅答案时,能明确制订统一的
评分标准。
2021/3/26
21
2.在下列情况下,以使用客观型试题来评 价为宜
课程考试目的:对学生学习状况和相关知识掌 握程度,教师教学计划的完成程度及效果进行 检查 ;对学生的学业水平、能力做出判断、 区分和解释。
2021/3/26
2.2 定性分析(综合分析)
综合分析是指在定量分析数据结果的基础上, 结合考试的具体情况,进行归纳、分析、综合 、概括,从而得出具有普遍意义的结论的分析 方法。
如结合定量分析数据结果对不同专业考生具 体差异,考生在学习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教学 中的薄弱环节等进行分析。
另外,对试卷命题质量中比如题目表述是否科 学、文字表述是否正确以及阅卷情况等直接进 行定性分析。
教学测量与评价
2021/3/26
1
第一讲 教学测量与评价的含 义与作用
一、什么是教学测量 二、什么是教学评价 三、教学测量与评价与关系 四、教学测量与评价的作用
2021/3/26
2
一、教学测量
1.含义 教学测量(instructional measurement)
是考核教学成效的一种方法。这是借助于一 定的手段与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成绩(简称 学绩)进行探察,并以一定的数量来表示的 考核办法。
语文表达等比较复杂的成就;
(2)拟评测学生对某些科学知识的意见或态度;
(3)拟评测学生分析、应用或评价整体科学概念
的能力;
(4)受试人数不多无足够时间命题:
(5)教师个人在评阅答案时,能明确制订统一的
评分标准。
2021/3/26
21
2.在下列情况下,以使用客观型试题来评 价为宜
课程考试目的:对学生学习状况和相关知识掌 握程度,教师教学计划的完成程度及效果进行 检查 ;对学生的学业水平、能力做出判断、 区分和解释。
教育过程卫生.ppt
![教育过程卫生.ppt](https://img.taocdn.com/s3/m/4e38793eb9d528ea80c7792b.png)
1.对新陈代谢的作用
• 在体育锻炼的过
程中,机体的生 理活动有两大特 点,
– 一是能量消耗大 幅度增加;
– 二是伴有氧债。
1.对新陈代谢的作用
• 超量恢复现象:
– 在正常范围内,体育锻炼 时的能量消耗要在锻炼后 恢复,并且所恢复的能量 超过体育锻炼时消耗的能 量。
• 氧债(oxidize debt)
• 合理组织体育课,是指要合理地安排体育
3.对呼吸系统的作用
• 呼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频率 • 肺活量 • 呼吸差 • 呼吸肌
4.对肌肉、关节及骨骼的作用
• 形态、功能和体成分的变化
– 肌纤维变粗、体积增大 – 力量、耐力得以提高
• 骨密度增加、骨小梁排列更加有序。
– 更宜承受外力
• 关节囊增大,韧带更富有韧性和弹性。
5.对神经系统的作用
• 大脑皮层的兴奋和抑制能力得到加强。工
作时大脑清醒、工作效率高、注意力集中, 不易疲劳,睡眠时可很快入睡。且睡眠质 量高。
• 神经系统兴奋性增强,对内脏器官的控制
能力加强,本内各器官的活动更加协调、 灵活、省力。
• 神经系统反应速度加快、灵敏性提高。
(二)对心理发育的影响
• 群体意识和团队精神
– 社会化过程 – 社会角色扮演
• 竞争意识和拼博精神 • 良好个性的培养 • 情绪的稳定性
六、了解学校体育的医务监督
概述
• 体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 体育是促进儿童少年生长发育、健康
水平的重要手段。
• 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
健康并不代 表一切, 但失去了 健康,便 丧失了一 切。
中国学校体育
• 1979年9月教育部与国家体委发布了《中小学体育工作暂
教育过程卫生检测评价方法PPT课件
![教育过程卫生检测评价方法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35053a8cfc789eb172dc8d6.png)
2020/3/27
17
剂量作业试验
查阅字数越多且错漏数越少,才表明大脑 工作能力越好,所以不能只图快,还要求 正确
当听到“预备,删除H,开始”口令时,
受试者应立即开始查阅并删除H,当听到
“停”时,应立即停笔,并在停笔处的字
母右侧划一休止符“//”,将校率表交测
试人员
2020/3/27
18
剂量作业试验
9
明视持久度测定
明视持久度=明视时间/注视总时 间× 100% 结果分析,比较个体工作 前后的测试结果,前后两次相差超过 10%才有意义。工作后明视持久度降 低,表明出现疲劳。群体评价可计算 疲劳发生率
2020/3/27
10
闪光融合临界频率测定
当闪烁光的闪烁频率逐渐增加到 一定程度以上时,人眼便会感觉为融 合光。从闪光感觉到融光感觉(或反 之从融光感觉到闪光感觉)变化瞬间 的闪烁频率为闪烁光融合临界频率, 简称闪烁融合频率
实习三
学习疲劳测定方法
和作息制度评价
2020/3/27
1
实习目的与要求
掌握剂量作业试验、视觉运动反应 时测定和作息制度的卫生学评价方 法
熟悉明视持久度测定法
了解短时记忆测定法和闪光融合临 界频率测定
2020/3/27
2
学习疲劳的检测
短时记忆测定 明视持久度测定 闪光融合临界频率测定 剂量作业试验 视觉运动反应时测定
2020/3/27
24
作息制度卫生调查与评价
学校作息制度应符合以下基本原则
➢ 既满足规定学习任务,又能满足生理需 要,保证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 学校与家庭的作息制度协调、统一 ➢ 作息制度一经确定,不轻易改变
《教育评价与测量》课件
![《教育评价与测量》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6625c8009a1284ac850ad02de80d4d8d15a01ad.png)
详细描述
标准化处理可以采用多种方法,如Z 分数法、百分位数法等,将原始数据 转换为标准分数或相对位置,以消除 不同评价指标之间的量纲和量级差异 。
04 教育评价的实施过程
评价计划的制定
确定评价目的和评价对象
确定评价方法和工具
明确评价的目标和评价的对象,为后 续的评价工作提供指导。
根据评价标准和指标,选择合适的评 价方法和工具,确保评价的有效性和 可靠性。
评价指标的权重分配
总结词
权重分配是根据各评价指标的重要程 度对其进行加权处理,以突出重要指 标在评价中的作用。
详细描述
权重分配应根据教育目标和评价目的 进行合理设置,可以采用专家打分、 层次分析法等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 法进行权重赋值。
评价指标的标准化处理
总结词
标准化处理是将不同性质和单位的评 价指标转换为可比较的统一标准,以 便进行综合评价。
测量的效度与项目分析
效度评估
内容效度、结构效度和验证效度。
项目分析
对测验项目的质量进行评估,包括难度、区分度和项目功能差异等指标。
03 教育评价的指标体系
评价指标的确定
总结词
确定评价指标是教育评价的关键步骤,需要综合考虑教育目 标、学生发展需求和课程要求等因素。
详细描述
在确定评价指标时,应首先明确教育目标和期望学生达到的 发展水平,然后根据课程内容和教学要求,选择能够反映学 生知识、技能、态度等方面的可测量指标。
教育评价的类型和特点
总结词
教育评价可以分为多种类型,每种类型具有不同的特 点和应用范围。
详细描述
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教育评价可以分为多种类型。按 照评价目的可以分为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 评价;按照评价对象可以分为学生评价、教师评价、课 程评价、学校评价等。每一种评价类型都有其特定的应 用范围和特点,需要根据具体情境选择合适的评价类型 和方法,以达到最佳的评价效果。同时,不同评价类型 之间也存在相互补充的关系,应该根据实际需要综合运 用。
标准化处理可以采用多种方法,如Z 分数法、百分位数法等,将原始数据 转换为标准分数或相对位置,以消除 不同评价指标之间的量纲和量级差异 。
04 教育评价的实施过程
评价计划的制定
确定评价目的和评价对象
确定评价方法和工具
明确评价的目标和评价的对象,为后 续的评价工作提供指导。
根据评价标准和指标,选择合适的评 价方法和工具,确保评价的有效性和 可靠性。
评价指标的权重分配
总结词
权重分配是根据各评价指标的重要程 度对其进行加权处理,以突出重要指 标在评价中的作用。
详细描述
权重分配应根据教育目标和评价目的 进行合理设置,可以采用专家打分、 层次分析法等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 法进行权重赋值。
评价指标的标准化处理
总结词
标准化处理是将不同性质和单位的评 价指标转换为可比较的统一标准,以 便进行综合评价。
测量的效度与项目分析
效度评估
内容效度、结构效度和验证效度。
项目分析
对测验项目的质量进行评估,包括难度、区分度和项目功能差异等指标。
03 教育评价的指标体系
评价指标的确定
总结词
确定评价指标是教育评价的关键步骤,需要综合考虑教育目 标、学生发展需求和课程要求等因素。
详细描述
在确定评价指标时,应首先明确教育目标和期望学生达到的 发展水平,然后根据课程内容和教学要求,选择能够反映学 生知识、技能、态度等方面的可测量指标。
教育评价的类型和特点
总结词
教育评价可以分为多种类型,每种类型具有不同的特 点和应用范围。
详细描述
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教育评价可以分为多种类型。按 照评价目的可以分为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 评价;按照评价对象可以分为学生评价、教师评价、课 程评价、学校评价等。每一种评价类型都有其特定的应 用范围和特点,需要根据具体情境选择合适的评价类型 和方法,以达到最佳的评价效果。同时,不同评价类型 之间也存在相互补充的关系,应该根据实际需要综合运 用。
教育测量与评价教育测量与评价的质量特性PPT课件
![教育测量与评价教育测量与评价的质量特性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f9172ffdd36a32d72758108.png)
② 显著差异法:该方法是根据效标测量将被试分为两个极端组,然后检验这两组测 验分数是否具有统计学上的差异显著性。若这两组被试的测验分数差异,则说明该测验 有较高的效度。
③ 命中率:当测验用取舍决策时,常使用命中率这一指标。因为这类测验效度高不 高,就是看其取舍是否与实际一致。命中率包括总命中率、正命中率和负命中率三种。
第14页/共32页
效标关联效度
效标关联效度的含义、种类及适用范围 效标关联效度是指一个测验对于处于特定情境中的个体行为进行预测时的有效性。 根据效标资料获得的时间不同及测验使用的目的不同,效标关联效度可以分为: ① 同时效度:测验分数与效标资料的取得约在同一时间内连续完成,计算这两种资
料的相关系数即代表测验的同时效度。这种效度的目的主要用于诊断现状,在于用更简 单、更省时、更廉价和更有效的测验分数来取代不易搜集的效标资料。
的分类结果一致的比例。其计算公式为:
PA
ad N
(2)K一致性系数
K一致性系数是指实际被评定为一致的百分比与在理论上被评定为一致
的最大可能次数百分比的比率。其计算公式:
(
其中
PC
a b a c c d b d
N
N N
N
)
(3)K2 指数
K PA PC 1 PC
标准参照测验关注决断的可靠性,而这种决断显然与被试团体的平均水
SE SX 1 rXX
测量标准误的意义 测量标准误是反映测量结果精确性和可靠性的又一指标,同时也
是人们正确解释测验分数的科学依据。
第9页/共32页
效度的概念
效度的意义 效度是指一个测验或量表实际能测出其所要测量的特性的程度。对这
一概念,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 ① 效度始终是针对一定测量目的而言的; ② 效度只有程度上的差异; ③ 效度是针对测量结果而言的; ④ 评价一个测量是否有效要多角度、多方面地收集证据。
③ 命中率:当测验用取舍决策时,常使用命中率这一指标。因为这类测验效度高不 高,就是看其取舍是否与实际一致。命中率包括总命中率、正命中率和负命中率三种。
第14页/共32页
效标关联效度
效标关联效度的含义、种类及适用范围 效标关联效度是指一个测验对于处于特定情境中的个体行为进行预测时的有效性。 根据效标资料获得的时间不同及测验使用的目的不同,效标关联效度可以分为: ① 同时效度:测验分数与效标资料的取得约在同一时间内连续完成,计算这两种资
料的相关系数即代表测验的同时效度。这种效度的目的主要用于诊断现状,在于用更简 单、更省时、更廉价和更有效的测验分数来取代不易搜集的效标资料。
的分类结果一致的比例。其计算公式为:
PA
ad N
(2)K一致性系数
K一致性系数是指实际被评定为一致的百分比与在理论上被评定为一致
的最大可能次数百分比的比率。其计算公式:
(
其中
PC
a b a c c d b d
N
N N
N
)
(3)K2 指数
K PA PC 1 PC
标准参照测验关注决断的可靠性,而这种决断显然与被试团体的平均水
SE SX 1 rXX
测量标准误的意义 测量标准误是反映测量结果精确性和可靠性的又一指标,同时也
是人们正确解释测验分数的科学依据。
第9页/共32页
效度的概念
效度的意义 效度是指一个测验或量表实际能测出其所要测量的特性的程度。对这
一概念,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 ① 效度始终是针对一定测量目的而言的; ② 效度只有程度上的差异; ③ 效度是针对测量结果而言的; ④ 评价一个测量是否有效要多角度、多方面地收集证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与睡眠的间隔时间) ⑨课程表的编排要符合周脑力工作能力变
化规律,一般不连排两节相同课程。
精选ppt
14
作业
1、作息制度卫生应包括哪些内容?设计时 要注意什么问题?
2、一日作息制度卫生评价要点有哪些?
3、综合作业能力变化、作息制度安排、执
行等方面对本调查做出评价并提出改进
意见。
精选ppt
15
4、从表8-5(案例版教材)可知,高一学 生睡眠时间不足9小时/天的达33%,试 述可能的原因。
采用校字表(每行40个字母)在规 定的时间(2分钟)内删除所指定的字母, 由上至下,从左到右,不得跳行、漏行。 计算阅字速度(阅字总数/阅读时间)和 错误率[(错漏字数/阅字总数) ×100%]。
精选ppt
6
评价: Ⅰ 良好:工作后阅字数增加,错误率下降。 Ⅱ 无明显改变:工作前后指标变化无统计学
教育过程卫生的测量与评价
实习目的:
1、掌握疲劳的测定方法及意义。 2、熟悉明视持久度测定、剂量作业试验(校字法) 两种方法操作要点。 3、熟悉作息制度评价的内容与标准。
精选ppt
1
一、疲劳的测定方法 直接:测定血中某些物质变化的指标 间接:生理学方法(如明视持久度)
精选ppt
2
1、明视持久度测定
精选ppt
16
感谢亲观看此幻灯片,此课件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 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谢谢配合!
精选ppt
4
2、剂量作业试验(校字法)
校字法可测量生理、心理反应。
校字法 简单法
带抑制条件试验
带抑制条件试验:
要删除某字母前面的一个字母,如:删
除H前面的K,或删除N前面的E等。由于字母
的形态不同,可能导致有些字母容易分辨,
有些不好分辨,如C、K可快捷辨认,H与N容
易混淆。
精选ppt
5
测定方法:
③既要满足学习需要,又要促进体格发育。
④校内外的作息制度相互协调统一。
⑤作息制度一经确定,不要轻易改变。
精选ppt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12
4、一日作息制度卫生评价的要点 ①每天学习总时数 ②早读持续时间 ③最高上课时数(上午、下午、自习) ④每节课持续时间 ⑤每日户外活动时间(其中锻炼时间)
精选ppt
13
⑥睡眠时间 ⑦自由活动时间 ⑧每次进餐时间(餐后休息时间、晚餐后
字表进行疲劳测定。
精选ppt
9
二、作息制度卫生评价
1、作息制度的定义
作息制度包括工作、学习、业余活 动(文娱、健身)、睡眠、休息、进餐 及自由活动(自我服务和家务劳动)的 时间分配和交替顺序形成制度。
作息制度一般是指一日生活制度,
从教育过程卫生的角度,还应包括学周、
学期和学年的休息制度。
精选ppt
10
2、作息制度卫生的内容 ①一日生活制度(课业学习、课外活动、
睡眠、休息、进餐、自由活动) ②学周安排和课程表编制 ③学期和学年安排
精选ppt
11
3、设计作息制度的注意点
①根据年龄和健康状况的不同区别对待,使 作息制度的各项要素适合不同的功能发育水 平和满足不同的生理和生活需要。
②按照大脑皮层的功能活动特点和脑力工作 能力变化规律,合理安排活动和休息交替。
明视持久度只反映生理疲劳。
测定方法:
注视“品”字立体方块,呈现正“品” 的累计总时间为明视时间。明视时间与注 视总时间的百分比为明视持久度。
评价: 下降10%提示大脑皮层工作能力下降。
精选ppt
3
要求:
自定45分钟同性质“事件”,“事件” 前后两次对疲劳进行测定,两人1组,互 为测定者,记录在两分钟(120秒)内的 明视累计总时间(秒)。
意义。 Ⅲ 早期疲劳:工作后阅字速度减慢,或错误
率增加。 Ⅳ 显著疲劳:工作后阅字速度减慢并且错误
率增加。
精选ppt
7
• 有时候,会出现与上述四种评价不符合 的现象或出现解释不了的情况,原因是 被测者第一次接触校字表,不熟悉校字 法,所以,应提前训练。
精选ppt
8
要求: 本次实验课的课堂讲授前后采用校
化规律,一般不连排两节相同课程。
精选ppt
14
作业
1、作息制度卫生应包括哪些内容?设计时 要注意什么问题?
2、一日作息制度卫生评价要点有哪些?
3、综合作业能力变化、作息制度安排、执
行等方面对本调查做出评价并提出改进
意见。
精选ppt
15
4、从表8-5(案例版教材)可知,高一学 生睡眠时间不足9小时/天的达33%,试 述可能的原因。
采用校字表(每行40个字母)在规 定的时间(2分钟)内删除所指定的字母, 由上至下,从左到右,不得跳行、漏行。 计算阅字速度(阅字总数/阅读时间)和 错误率[(错漏字数/阅字总数) ×100%]。
精选ppt
6
评价: Ⅰ 良好:工作后阅字数增加,错误率下降。 Ⅱ 无明显改变:工作前后指标变化无统计学
教育过程卫生的测量与评价
实习目的:
1、掌握疲劳的测定方法及意义。 2、熟悉明视持久度测定、剂量作业试验(校字法) 两种方法操作要点。 3、熟悉作息制度评价的内容与标准。
精选ppt
1
一、疲劳的测定方法 直接:测定血中某些物质变化的指标 间接:生理学方法(如明视持久度)
精选ppt
2
1、明视持久度测定
精选ppt
16
感谢亲观看此幻灯片,此课件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 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谢谢配合!
精选ppt
4
2、剂量作业试验(校字法)
校字法可测量生理、心理反应。
校字法 简单法
带抑制条件试验
带抑制条件试验:
要删除某字母前面的一个字母,如:删
除H前面的K,或删除N前面的E等。由于字母
的形态不同,可能导致有些字母容易分辨,
有些不好分辨,如C、K可快捷辨认,H与N容
易混淆。
精选ppt
5
测定方法:
③既要满足学习需要,又要促进体格发育。
④校内外的作息制度相互协调统一。
⑤作息制度一经确定,不要轻易改变。
精选ppt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12
4、一日作息制度卫生评价的要点 ①每天学习总时数 ②早读持续时间 ③最高上课时数(上午、下午、自习) ④每节课持续时间 ⑤每日户外活动时间(其中锻炼时间)
精选ppt
13
⑥睡眠时间 ⑦自由活动时间 ⑧每次进餐时间(餐后休息时间、晚餐后
字表进行疲劳测定。
精选ppt
9
二、作息制度卫生评价
1、作息制度的定义
作息制度包括工作、学习、业余活 动(文娱、健身)、睡眠、休息、进餐 及自由活动(自我服务和家务劳动)的 时间分配和交替顺序形成制度。
作息制度一般是指一日生活制度,
从教育过程卫生的角度,还应包括学周、
学期和学年的休息制度。
精选ppt
10
2、作息制度卫生的内容 ①一日生活制度(课业学习、课外活动、
睡眠、休息、进餐、自由活动) ②学周安排和课程表编制 ③学期和学年安排
精选ppt
11
3、设计作息制度的注意点
①根据年龄和健康状况的不同区别对待,使 作息制度的各项要素适合不同的功能发育水 平和满足不同的生理和生活需要。
②按照大脑皮层的功能活动特点和脑力工作 能力变化规律,合理安排活动和休息交替。
明视持久度只反映生理疲劳。
测定方法:
注视“品”字立体方块,呈现正“品” 的累计总时间为明视时间。明视时间与注 视总时间的百分比为明视持久度。
评价: 下降10%提示大脑皮层工作能力下降。
精选ppt
3
要求:
自定45分钟同性质“事件”,“事件” 前后两次对疲劳进行测定,两人1组,互 为测定者,记录在两分钟(120秒)内的 明视累计总时间(秒)。
意义。 Ⅲ 早期疲劳:工作后阅字速度减慢,或错误
率增加。 Ⅳ 显著疲劳:工作后阅字速度减慢并且错误
率增加。
精选ppt
7
• 有时候,会出现与上述四种评价不符合 的现象或出现解释不了的情况,原因是 被测者第一次接触校字表,不熟悉校字 法,所以,应提前训练。
精选ppt
8
要求: 本次实验课的课堂讲授前后采用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