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别康桥》教学案例分析
《再别康桥》教学案例的剖析
美创 造力。
二 、 案例 再现
师导人 :徐志摩 ,他轻轻地来 ,又 悄 悄 地离 去 ,3 5年 的匆匆 时 光 ,终结 在 一程 诗意的飞行 、坠落。他没带走人
味语言 ,领悟作 品的丰富 内涵 ,体会其 读诗 歌的能力 ,而且可 以引导学 生感 受
(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京市第二十七
高级 中学 )
麦行千里不见土 , 连 山没 云皆种黍 。
世的一片云彩 ,却 把爱的信仰 、 自由和 美 留给 了人 间。今 天这 节课我们就走进
师问: “ 金柳”为什 么像 “ 新娘 ”? 生 :因为柳树被夕 阳镀上 了一层 金
离别 中因伤别而产生的沉重感 。
河 北 民 , 生近 二 边 长 若 亲 。
水秧 绵绵复 多徐 , 龙骨长干挂 粱稆 。 鲥鱼 出网蔽洲 渚, 获笋肥甘胜牛乳。
百钱 可得 酒斗许 , 虽非社 日长 闻鼓 ,
吴 儿踏 歌 女 起 舞 , 但 道 快 乐无 所 苦 。
懂 ,适 度引用 ,紧扣教学标准 ,这既 有 助 于学生对重点 、难点 的理解 和把握 ,
自古驱 民在信诚 。 一言为重百金轻 。 今人 未可非 商鞅 , 商鞅能令政 必行 。
参考文献 : 【 1 】 扈 中平 ,等 主 编 . 现 代教 育 学 【 M】 . 北京 :高等教 育 出版社 ,2 0 0 5 . [ 2 ]李 海涛 . 历史教 学呼唤 文史结合 【 J 】 .
鉴赏诗 歌的方法 ,提 高审美情趣 。
据此 ,本案例设计 以学生 的 自我鉴
赏为起点 ,由浅人深 ,从 易到难组织教
《 再别康桥 》教学案例剖析
鲁光绒
[再别康桥优秀教案]再别康桥教案
[再别康桥优秀教案]再别康桥教案再别康桥教案篇1:《再别康桥》的教案设计《语文课程标准》在"基本理念"中明确指出要"关注学生的情感发展,让学生受到美熏陶,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审美感知和审美创造的能力"。
在"阅读与鉴赏"中也要求"注重审美体验,陶冶性情,涵养心灵。
能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作品的丰富内涵,体会其艺术表现力,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思考"。
"康桥情结"贯穿在徐志摩一生的诗文中,而《再别康桥》无疑是其中最著名的一篇,此诗以其优美的意象和韵律影响了自她诞生以来的一代又一代读者。
鉴赏这首诗,不仅可以培养学生体验诗歌情感,陶冶性情,有感情地朗读诗歌的能力,而且可以引导学生感受美的事物,增强学生的审美鉴赏力和审美创造力。
本课的教学目标是:1、引导学生感受康桥柔美秀丽的风光,体味作者对康桥深深依恋之情。
感受《再别康桥》的情感美、意象美、韵律美。
2、指导学生鉴赏诗歌的方法,提高审美情趣。
3、体会徐志摩感情方式与个人体验在其诗歌中的融合,培养人文情怀。
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1 、课前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上网搜索康桥图片、徐志摩头像、《再别康桥》诗题、配乐朗读录音等与课文相关材料,培养学生搜索信息的能力。
2 、学生课堂展示自己收集的资料,并配以画外音。
如:"这座桥,风景秀丽,闻名遐迩;这个人,风流倜傥,才华横溢;这首诗,清新空灵,载誉中华。
你想欣赏这座桥,走进这个人,感受这首诗吗"(让学生收集资料,展示资料,既培养了学生搜索信息的能力,又激发了学生学习本文的兴趣,同时还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感受学习成功的机会。
)二、整体感知,了解内容1 、学生自读课文,完成自读思考题。
( 1 )学生自己介绍徐志摩的生平与创作概况。
(徐志摩是一个生来就为追寻感动的诗人,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一颗耀眼的彗星。
《再别康桥》课堂教学设计教案通用
《再别康桥》课堂教学设计教案通用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徐志摩的诗歌《再别康桥》。
诗歌内容丰富,意境优美,充满了对往昔时光的留恋和对未来生活的憧憬。
教学时,我们将重点分析诗歌的意象、意境、韵律和语言特点,使学生能够深入理解诗歌,感受诗人的情感。
二、教学目标1. 能够理解诗歌的内容,把握诗人的情感变化。
2. 能够分析诗歌中的意象、意境和韵律特点。
3. 能够品味诗歌的语言美,提高审美情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理解诗歌的内容,分析诗歌的意象、意境和韵律特点。
难点:深入理解诗人的情感,品味诗歌的语言美。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学具:课本、笔记本、文具五、教学过程1. 导入:以实践情景引入,展示康桥的图片,让学生想象自己站在康桥上,感受康桥的美丽。
引导学生说出自己对康桥的印象,为学习诗歌做好铺垫。
2. 阅读理解:让学生自读诗歌,理解诗歌的大意。
教师提问,检查学生的理解情况。
引导学生关注诗歌中的意象、意境和韵律特点。
3. 分析讨论:4. 品读赏析:让学生反复品读诗歌,感受诗人的情感。
教师引导,分析诗人的情感变化,让学生深入理解诗歌。
5. 模仿创作:让学生模仿《再别康桥》的韵律和意境,创作一首自己的诗歌。
学生互相交流,分享创作成果。
6. 课堂小结: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再别康桥》意象:金柳、波光、星辉、潭面意境:美丽、浪漫、宁静、温馨韵律:AABBCCDD情感:留恋、惋惜、憧憬、喜悦七、作业设计1. 请学生背诵《再别康桥》。
2. 请学生分析《再别康桥》中的意象、意境和韵律特点,写在笔记本上。
3. 请学生根据《再别康桥》的韵律和意境,创作一首自己的诗歌。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分析和品读都表现得较好。
但在创作诗歌环节,部分学生表现出一定的困难。
在今后的教学中,应加强对学生的写作指导,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拓展延伸:让学生进一步研究徐志摩的其他诗歌,了解其诗歌创作风格。
再别康桥教案【优秀8篇】
再别康桥教案【优秀8篇】《再别康桥》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把握诗歌的主要内容,体会诗歌的感情基调。
2、理解作者的生平经历和人生理想对其诗歌创作的影响。
3、培养学生朗读诗歌的兴趣。
说明:本课作为“诗歌及其欣赏”单元的重点篇目,其学习方法对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学习习惯有重大意义。
因此本课强调学生能抓住诗歌的内容及情感基调来整体把握诗歌,希望能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
同时在理解诗歌的基础上关注作者的生平经历来帮助深化对诗歌的解读,体现由表及里的学习过程,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
最后诗歌的朗读也是非常关键的一点,它既可以使学生掌握诗歌的音乐性,也能有效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
整个教学过程重点突出,注重思路的连贯,在有限的时间里激发起学生阅读诗歌的兴趣。
教学重点:1、通过意象掌握诗歌的内容和感情基调是教学的重点。
2、通过与徐志摩其他诗歌的比较来理解作者的创作缘由是教学的难点。
说明:诗歌的形象是诗歌的生命,因此意象成了很多诗人寄托情感的所在,因而对意象的正确把握是理解诗歌的基础。
另外,能通过比较阅读来明确作者的创作缘由,可以使学生对诗歌的理解避免表面化,使问题由难化易,强化学生的认知,起到举一反三的作用。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预设学生活动预设设计意图导入新课以李白与徐志摩不同的结束生命的方式激起学生关注徐志摩的兴趣,从而导入本课的学习。
通过比较调动情感,并且逐渐进入诗歌的意境。
引发学生阅读本诗的兴趣。
走进作家由徐志摩的生平和主要作品,转而介绍他的康桥情结。
1、你对徐志摩了解多少呢?2、什么是徐志摩的康桥情结?3、1、思考关于徐志摩的有关常识。
2、学生之间互相补充,从而理解康桥情结。
作家的生平和作品为理解作品打好基础。
同时丰富学生的文学常识。
初读诗歌1、请一位学生先朗读诗歌。
2、要求学生集体朗读。
思考:应该以什么感情朗读?1、通过对诗歌的朗读,能初步体会诗歌的内容。
2、在倾听诗歌的过程中感受诗歌的感情基调。
通过朗读逐渐走近诗歌,同时提高朗读水平。
《再别康桥》教学案例分析(实用17篇)
《再别康桥》教学案例分析(实用17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总结报告、致辞讲话、短语口号、心得感想、条据书信、合同协议、规章制度、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summary reports, speeches, phrases and slogans, thoughts and feelings, evidence letters, contracts and agreements, rules and regulation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再别康桥》教学案例分析(实用17篇)《再别康桥》教学案例分析篇1再别康桥解读丁香康桥,即英国著名的剑桥大学所在地。
《再别康桥》教学案例分析
《再别康桥》教学案例分析
首先,我们可以从诗的形式上分析《再别康桥》这首诗。
整首诗共四
个六行古体诗的小节,每一节都以“读书郎”开头,形成了明显的对仗和
押韵的结构,给人一种铿锵有力的感觉。
诗的开头,“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用叠词的方式,表
达了诗者对离别的难过之情,他像一阵轻风一样来去匆匆。
这里的“轻轻”同时也暗示了徐志摩对康桥的深情厚意,他并不希望给康桥带去太多的负担。
诗的末尾,“对面的黄泥地上,就是我心中的归宿”,表达了徐志摩
对祖国的思念之情。
徐志摩将黄泥地比喻为自己在康桥留下的足迹,也是
他对祖国爱的寄托和对未来的寄望。
《再别康桥》这首诗主要表达了留学生对祖国的思念和对现实生活的
不满。
徐志摩在诗中展现了留学生们面对种种困难和压力时的坚定和乐观,他们尽管身在异乡,但仍决心为祖国的崛起而努力奋斗。
通过康桥这个象
征性的形象,徐志摩成功地表达了留学生们对祖国的思念之情和对未来的
憧憬。
最新中职语文再别康桥教案再别康桥教案设计及教学反思(五篇)
最新中职语文再别康桥教案再别康桥教案设计及教学反思(五篇)作为一名老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
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那么下面我就给大家讲一讲教案怎么写才比较好,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中职语文再别康桥教案再别康桥教案设计及教学反思篇一1、学生诵读,教师提示:这首诗象一首小夜曲。
应读出委婉细腻的感情。
节奏要轻慢一点。
语气要舒缓、轻柔、低沉(特别是:悄悄、轻轻、沉默)。
2、教师范读,学生模仿。
(或者播放范读磁带,学生模仿)3、让学生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感知诗歌的内容。
⑴问:你认为这首诗主要抒发了什么感情?明确:对康桥依依惜别的深情。
⑵问:诗人为什么一开始说“轻轻的我走了”而不说“我轻轻地走了”?他后面连用了两个“轻轻的”都在“我”之后,就更符合语法规范。
明确:调整语序的作用,主要是强调。
连用三个“轻轻的”,突出了“宁静”,给全诗定下抒情基调。
表现了难舍难分依依惜别的'深情,以及无奈与感伤。
诗人不忍心惊动康桥呀。
同时衬出了诗人缓步飘然而去的形象。
而且这样一写,音韵上感觉也好一些。
中职语文再别康桥教案再别康桥教案设计及教学反思篇二全面贯彻新《课程标准》对学生文学鉴赏能力的要求,针对新诗特点,以学生原有的诗歌积累为基础,培养学生对诗的感悟能力、理解能力和鉴赏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情趣。
重点:感知并鉴赏《再别康桥》的诗情美和艺术美,体会“三美”的诗歌创作主张。
难点:以意向为突破口,鉴赏本诗的意境美。
学生处于高中阶段,阅读并背诵了大量的诗歌作品,具有一定的感悟、理解能力;学习过一定的诗歌知识,对韵律、对仗等常识有所了解,同时,学生具有阅读、鉴赏优美诗歌的主观愿望。
1、知识目标:了解徐志摩的人生经历,熟悉新诗的基本特点,掌握“三美”的诗歌创作主张。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诗歌感悟能力、理解能力和鉴赏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热爱民族的优秀文化,追求真、善、美的思想感情和良好的审美趣味。
再别康桥优秀教案5篇
再别康桥优秀教案5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总结报告、合同协议、条据文书、心得体会、规章制度、演讲致辞、应急预案、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summary reports, contract agreements, document documents, insights, rules and regulations, speeches, emergency plan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 summarie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再别康桥优秀教案5篇结合实际的教学经验编写教案,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发展,促进个体化的教学和评价,通过优秀的教案,我们能够设计有趣的讨论和辩论活动,培养学生的思辨和论述能力,下面是本店铺为您分享的再别康桥优秀教案5篇,感谢您的参阅。
再别康桥教学案例剖析
再别康桥教学案例剖析(总10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再别康桥》教学案例剖析《再别康桥》教学案例剖析《再别康桥》是20世纪中国最出色的一首别离诗,它犹如一首轻柔优美的小夜曲。
一、案例背景《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阅读与鉴赏”中要求“注重审美体验,陶冶性情,涵养心灵。
能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作品的丰富内涵,体会其艺术表现力,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思考。
”“康桥情结”贯穿在徐志摩一生的诗文中,而《再别康桥》无疑是其中最着名的一篇,此诗以其优美的意象和韵律影响了自它诞生以来的一代又一代读者。
鉴赏这首诗,不仅可以培养学生体验诗歌情感,陶冶性情,有感情地朗读诗歌的能力,而且可以引导学生感受美的事物,增强学生的审美鉴赏力和审美创造力。
本单元的学习重点是:运用诗歌的意象和象征这一鉴赏诗歌的入门方法,研究、探讨现代诗歌,体会诗歌的意境之美。
本课的教学目标是:①引导学生感受康桥柔美秀丽的风光,体味作者对康桥深深依恋之情,感受《再别康桥》的情感美、意象美、韵律美。
②指导学生鉴赏诗歌的方法,提高审美情趣。
据此,本案例设计以学生的自我鉴赏为起点,由浅入深,从易到难组织教学内容。
以诵读为主,以课件贯穿始终,集音乐、画面、相片、朗诵等视听手段为一体,充分感受诗歌的优美境界。
课时目标和内容如下:第一课时,以诵读领起,以课件贯穿始终,集音乐、画面、相片、朗诵等视听手段为一体,充分感受诗歌的优美境界。
第二课时,教会学生诗歌鉴赏的方法,通过对意象、意境的具体分析来帮助学生解读作品。
二、案例再现师导入:徐志摩,他轻轻地来,又悄悄地离去,35年的匆匆时光,终结在一程诗意的飞行、坠落。
他没带走人世的一片云彩,却把爱的信仰、自由和美留给了人间。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走进他的诗,走进他的内心世界。
(欣赏配乐朗读《再别康桥》) 师问:《再别康桥》在你的心里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生:美。
《再别康桥》案例分析
《再别康桥》案例分析一、案例背景《再别康桥》仿佛一首优美轻柔的夜曲。
诗人徐志摩用其独有的文笔,为我们展现了宁静悠远的离别情致。
他那清新飘逸的风格和康桥优美静谧的自然美景在诗中融为一体。
《再别康桥》作为中国现代诗歌的典范,对研究中国现代诗具有重要的意义。
雕塑大师罗丹说: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语文教学亦是如此。
诗歌作为一种表达诗人思想感情的方式,其所表达的内容是诗人情感的外化。
但是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是很难琢磨的,因此在诗歌鉴赏过程中往往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要重点对诗歌的语句和含义加以分析。
《再别康桥》这首诗歌比较含蓄,某些词语比较隐晦、难懂,学生理解比较费劲,因此要采取多种方法帮助学生理解。
比如可以采用知人论世的方法,根据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分析诗歌的思想感情;要利用诗歌所表达的意象帮助学生理解,作者往往是借物抒情,展开想象,根据事物来揣测作者的意图;要注重诗歌的表现形式和表达技巧等。
课堂上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习效率,启发学生的灵性和悟性。
二、案例实录在欣赏《再别康桥》过程中,课件以音乐、图片、朗诵等形式,从视觉、听觉上对学生产生冲击,有利于学生充分理解诗歌的魅力和意境,有利于学生从整体上把握这首诗歌。
首先可以播放欣赏配乐朗读《再别康桥》,教师可以在播放前留下几个问题:这首诗歌它美在哪些地方?这首诗留给你最深的印象是什么?之后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聆听,帮助学生领略诗歌的意境美、情感美和语言美。
片段一:生1:诗歌中美妙的旋律仿佛暮春时节牧童那悠扬的歌声,让人伤感又让人欣喜。
康桥的一草一木仿佛都是诗人歌声的伴奏,婉转的歌声仿佛他激动的心情,离去的钟声越来越近,他感到不舍,却又无奈。
师:从小学到初中我们学了很多古诗,其中关于离别的诗有哪些呢?生2: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生3: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师:可见,诗歌感情都是跌宕起伏的,哪位同学可以谈谈自己的感受?生4:诗歌从第一节到第五节感情逐渐惆怅渐渐到浓烈,诗歌在第五节感情发展到高潮。
《再别康桥》案例分析
《再别康桥》案例分析中学语文论文《再别康桥》案例分析胡俊峰一、案例背景《再别康桥》仿佛一首优美轻柔地夜曲.诗人徐志摩用其独有地文笔,为我们展现了宁静悠远地离别情致.他那清新飘逸地风格和康桥优美静谧地自然美景在诗中融为一体.《再别康桥》学习地重点是:根据诗歌地意象和手法对这首诗歌进行研究、分析.通过分析这首诗歌,通过师生地交流,体会现代诗歌地意境之美.本课地学习目标为:.对《再别康桥》有一个初步地认识和理解,感知诗歌地意境之美、音乐之美、绘画之美和建筑之美.分析诗歌,运用多种鉴赏方法对诗歌进行鉴赏.可以课前欣赏配乐,在老师地指导下对这首诗歌有一个整体地把握.然后,在老师地帮助下对这首诗歌进行分析,从诗歌地意象着手,从诗歌地词语或者关键句子入手欣赏诗歌.《再别康桥》作为中国现代诗歌地典范,对研究中国现代诗具有重要地意义.雕塑大师罗丹说: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地眼睛.语文教学亦是如此.诗歌作为一种表达诗人思想感情地方式,其所表达地内容是诗人情感地外化.但是诗歌所表达地思想感情是很难琢磨地,因此在诗歌鉴赏过程中往往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要重点对诗歌地语句和含义加以分析.《再别康桥》这首诗歌比较含蓄,某些词语比较隐晦、难懂,学生理解比较费劲,因此要采取多种方法帮助学生理解.比如可以采用知人论世地方法,根据作者所处地时代背景分析诗歌地思想感情;要利用诗歌所表达地意象帮助学生理解,作者往往是借物抒情,展开想象,根据事物来揣测作者地意图;要注重诗歌地表现形式和表达技巧等.课堂上要充分发挥学生地主体作用,调动学生地积极性,提高学习效率,启发学生地灵性和悟性.二、案例实录在欣赏《再别康桥》过程中,课件以音乐、图片、朗诵等形式,从视觉、听觉上对学生产生冲击,有利于学生充分理解诗歌地魅力和意境,有利于学生从整体上把握这首诗歌.首先可以播放欣赏配乐朗读《再别康桥》,教师可以在播放前留下几个问题:这首诗歌它美在哪些地方?这首诗留给你最深地印象是什么?之后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聆听,帮助学生领略诗歌地意境美、情感美和语言美.片段一:师:我们学了这么多关于离别地古诗,那么现代人又是如何理解离别地呢?今天我们学习《再别康桥》,有哪位能具体谈谈对这首诗歌地感受吗?生:诗歌中美妙地旋律仿佛暮春时节牧童那悠扬地歌声,让人伤感又让人欣喜.康桥地一草一木仿佛都是诗人歌声地伴奏,婉转地歌声仿佛他激动地心情,离去地钟声越来越近,他感到不舍,却又无奈.师:从小学到初中我们学了很多古诗,其中关于离别地诗有哪些呢?生: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生: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师:可见,诗歌感情都是跌宕起伏地,哪位同学可以谈谈自己地感受?生:诗歌从第一节到第五节感情逐渐惆怅渐渐到浓烈,诗歌在第五节感情发展到高潮.到第六节时,诗歌表达地感情给人一种陡然低落地感觉,文章变得寂然,诗人带着无限地难过与惆怅离别康桥.而这种感情地急剧变化,正是作者对康桥深厚爱恋地表现,而这种感情和爱使读者感到欣喜,又感到伤心.片段二:师:作者是直接抒发感情地吗?生:不是.生:文章是通过景物描写抒发感情地.师:既然文章不是直接抒发感情地,那么文章是怎样抒发感情地呢?具体地语句又是哪些?生:诗歌表达地感情有地直接,有地比较委婉,但字里行间都充满了作者对母校、对康桥地留恋.生:作者通过种种意象来抒发自己地感情,作者使用托物言志地手法,将自己地感情充分融入到景物当中.作者通过康桥地种种熟悉地景物,注重景物地细节描写.比如“在康河地柔波里,我甘愿做条水草”,作者用“水草”来比喻自己,将自己对康河地思念化作“水草”对“柔波”地思念.片段三:师:这首诗歌不仅词美、修辞美,而且景物也美,众多意象为读者创造了美妙地境象,给人一种韵律美,那么这些美是怎样展现地呢?表现在哪些地方地呢?生:“轻轻地我走了,正如我轻轻地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中地“轻轻”用地十分巧妙,像恋人一样依依不舍地离开康桥,像风一样地来了,又悄无声息地离开,生怕惊扰康桥那静谧地环境,动作轻微让人心生同情.并且反复强调,表现了作者感情之深厚.生:作者正是由于不舍和难忘,才决定“轻轻地”离开,作者回想起自己曾经在这里地日日夜夜,曾经在母校地一点一滴,一树一叶总关情,作者忘不了母校给自己地所有,与其说是忘不了,不如说是不想忘记“才下眉头,却上心头.”“康桥地柔波”正好寄托了作者这样地情思,用一株水草、用“彩虹似地梦”来比喻自己对母校地思念与留恋.师:同学们对文章地氛围有什么感想?生:全诗通过种种意象构筑了梦幻般地氛围,使读者完全沉浸在康河地思念之中.作者仿佛用一首思念地夜曲,将读者催眠,读者完全陶醉于康河地梦境中.片段四:师:文章中用景物表现地意象具体表现在哪里?诗歌中地哪些景物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原因又是什么?生:“云彩”本无声,在诗人眼中化作“传情地使者”,作者即将离开这片他深爱地热土,相隔万里,无法传递自己地思念,寄托云彩,希望母校能够看到. 生:我认为“金柳”一词用得好.在古人地眼中是一种寄托相思、依恋不舍地象征.作者巧用“柳”来代表自己地不舍地情绪,用康桥上地细柳作为情感地依附,飘扬地细柳仿佛是告诉作者自己“不要离去”.师:作者这里用“潭水”,同学们想到了哪句古诗?两者使用地方法有区别吗?生:是李白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王伦送我情”,一汪潭水纵然深千尺,但是也不及我跟友人王伦之间是友谊.两者用法相同.作者喜欢母校地一切,因为母校所有地一切都藏着他地记忆,琐碎地记忆无法忘记,难易忘怀,作者甘愿作一汪“潭水”留在母校身边,在“榆荫”下不是“清泉”,而是”潭水”.作者巧用“潭水”来比拟自己与康桥、与母校地情思,情之深,思之切.生:“青荇”依附“软泥”,在康河地水底摇晃,仿佛作者那颗跳动地心灵.康河地“柔波”里“水草”无数,可是却没有作者地那一棵,作者与其深切思念不如将自己化作一颗“水草”,永远留在康河,留在这篇自己曾爱地热土上. 师:对,同学们说地很对,同学们对“离别”有什么感触吗?生:离别,是一种无奈,是一种情绪,本应放声歌唱,但作者却害怕打破康河地静谧.作者用”但我不能放歌,悄悄是别离地笙箫“,作者内心交织着诸多情绪,无奈、与惆怅涌上心间.与”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相对应,作者从激动到失落,感情地急剧变化,使读者深刻地理解作者地感情.作者从情感地高潮到低谷,想放歌一首,却有不舍打破这份寂静,作者复杂地感情溢于言表. 这节课结束了,但很多学生们依旧还沉浸在诗歌优美地意境之中,诗歌像抛向湖面地石子,在每个学生地心中激起了圈圈涟漪.三、案例后记《再别康桥》是一首比较晦涩地现代诗,一堂课地学习,同学们并不能充分理解这些这些知识,领悟诗歌中地精华,因此需要课后同学们多加巩固.我发现在案例教学过程中,案例地使用必须要符合教学目标,突出教学地重点和难点,要懂得删繁就简,同时也要避熟就新.要学会引导学生,让学生在学习中享受快乐,要学会激发学生地潜力,调动学生地课堂地积极性和主动性,要充分发挥学生地想象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学习目标地落实,通过设置问题,引导学生在“问题情境”中发挥自己地想象,从而实现教学目标,达到教师预定地教学目标.同时,由于教学过程不是一成不变地,处于动态地变化过程,因此教师要学会对课堂进行有效地调控,重视对学生进行点拨和指导,从而推动鉴赏活动地顺利进行,达到教学地预期效果.教师可以采用“追问”地方式,通过提问学生,提高学生地学习效率.总而言之,案例地正确有效地运用,需要教师具有创新地理念,需要适当地方法,同时也需要把握课堂节奏、机智应变地能力.四、案例分析文学欣赏活动是一种主客体相呼应地活动.主体对客体要有欣赏能力,客体对主体要有吸引力.高二学生经过长时间地锻炼已经具备了这种自学能力,因此在自学过程中遇到地问题较少.但是由于高二学生对内容有一个“粗知”地认识,往往造成他们学习兴趣降低,没有了原来那份强烈地求知欲.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提高学生地学习兴趣和求职欲望.实用地方法就是将教学内容“陌生化”,使学生与课本之间地距离拉大,让学生对这些知识重获求知感和兴趣.让这种“陌生”地距离推动学生带着问题去思考,调动学生地学习积极性,从而使学生在鉴赏过程中发现课本独有地魅力.本案例本着重在发现、重在自主和重在探究地教学理念开展教学活动.在开展教学过程中,首先注重发挥学生地自主学习地能力,将学生自主鉴赏贯穿于教学整个过程.从预习开始,学生在对诗歌有整体把握地前提下,对文本意义地读解,对诗歌意境地感悟,都是通过自主学习得来地,而非教师告知和传递地.在解析“意境和意象”问题时,老师发挥了很好地引导作用,老师没有以传统授课地方式传授知识,而是通过发挥学生地自主性对问题进行思考.课堂过程中,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对诗歌地理解,在提问过程中可以畅所欲言,充分发挥自己地思考能力和想象空间,从而为主体“发现”创造了条件.鉴赏过程中,学生不单单是学习地主体,而是学习过程中实质意义上地主体,是学习过程中地主导者和领导者.同时,教师在欣赏过程中要做好指导工作,欣赏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帮助学生,要运用开放式地教学方法.作者单位:南京民办实验学校.。
《再别康桥》课堂教学设计原创教案
《再别康桥》课堂教学设计原创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并背诵《再别康桥》全诗。
2.分析诗歌中的意象、意境及其表达的情感。
3.探讨徐志摩的诗歌创作风格及审美特点。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诗歌的意象、意境及其表达的情感。
2.教学难点:诗歌的审美特点和创作风格。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简介徐志摩及其诗歌创作背景。
2.引导学生关注《再别康桥》这首诗歌的主题。
二、诗歌诵读与感知1.学生自由诵读诗歌,感受诗歌的韵律美。
2.教师示范诵读,引导学生关注诗歌的情感。
三、诗歌意象与意境分析1.学生分组讨论,找出诗歌中的意象。
2.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意象所表现的意境。
四、诗歌情感分析1.学生分享对诗歌情感的理解。
第二课时一、诗歌审美特点分析1.学生分组讨论,找出诗歌的审美特点。
2.教师引导学生从形式、内容等方面分析诗歌的审美特点。
二、诗歌创作风格探讨1.学生探讨徐志摩的诗歌创作风格。
三、诗歌拓展与应用1.学生尝试创作一首以“别离”为主题的诗歌。
2.教师选取优秀作品进行点评。
四、课堂小结2.学生分享自己的收获。
五、作业布置1.背诵《再别康桥》全诗。
2.写一篇关于《再别康桥》的诗歌鉴赏文章。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诵读、讨论、分析等多种教学方法,使学生深入理解了《再别康桥》这首诗歌的意象、意境和情感。
在诗歌审美特点分析环节,学生能够积极参与讨论,发现诗歌的形式美、内容美等。
在诗歌创作风格探讨环节,学生也能够从多个角度理解徐志摩的创作风格。
整节课的学习氛围浓厚,学生收获颇丰。
但在教学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如在诗歌情感分析环节,部分学生对于诗歌的情感理解不够深入,需要教师在今后的教学中加以引导。
在诗歌拓展与应用环节,部分学生的创作能力有待提高,需要教师在课后进行个别辅导。
本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但在教学过程中仍需不断改进和完善。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更加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以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
重难点补充:第二课时一、诗歌审美特点分析1.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觉得《再别康桥》这首诗在审美上有哪些独到之处呢?”学生甲:“我觉得这首诗的语言很美,比如‘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读起来很舒服。
徐志摩《再别康桥》优秀教案(精选7篇)
徐志摩《再别康桥》优秀教案〔精选7篇〕徐志摩《再别康桥》优秀教案〔精选7篇〕徐志摩《再别康桥》优秀教案篇1教学目的1、理解作者及诗歌创作的时代背景。
2、反复诵读体会诗歌营造的意境。
3、把握中心意象,深化体会诗人情感。
教学重难点学习重点品味诗歌的语言,感受诗歌的语言美。
学习难点理解诗歌美之所在、美之真谛。
教学工具多媒体教学过程背景介绍:徐志摩〔1896—1931〕浙江海宁人。
笔名云中鹤、诗哲等,新月诗派代表诗人。
曾留学美、英。
“唯爱而生,为爱而死”是他一生的写照。
代表诗集《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猛虎集》《云游集》。
徐志摩生于富商家庭,中学与郁达夫同班,19___年考入北京大学,并于同年应父命与年仅16岁的张幼仪成婚。
19___年赴美国留学,1920年赴英国留学,就读于剑桥大学,攻读博士学位。
其间徐志摩于婚外爱恋林徽因,并于1922年3月与元配夫人张幼仪离婚,同年8年离别剑桥起程回国。
历任北京大学,清华大学诗作。
1923年与胡适等成立新月社,为主要成员。
1924年印度大诗人泰戈尔访华,徐志摩任翻译,后随泰戈尔遨游欧洲。
同年认识有夫之妇陆小曼并相恋。
1926年10月与陆小曼结婚。
1927年在上海光华大学任教授。
1930年秋,应胡适之邀,到北京大学任教授。
在此期间,徐志摩为了生计,往返于北平和上海之间疲于奔命,但仍旧难以满足早已移情别恋的陆小曼。
只是碍于旧情与面子,不好再次离异。
他陷入深深的痛苦中。
1931年11月19日,从南京乘飞机去北平,途中飞机失事,不幸遇难,死于泰山脚下,时年35岁。
名人评说梁启超说:“徐志摩一手奠定了中国新诗坛的根底。
”胡适说:“他的人生观真是一种‘单纯信仰’,这里面有三个大字:一个是爱,一个是自由,一个是美。
他就是为着他单纯的信仰而活。
一是自由。
徐志摩是一个富有浪漫的诗人。
推崇自由的生活。
一是爱。
徐志摩一向将爱情奉假设神明,他认为是一切动力的泉,他自己也曾经说过“生命之所在,就是为了爱”。
《再别康桥》教案分析
《再别康桥》教案分析《再别康桥》既是虔诚的学子寻梦的跫音又契合著诗人感情的潮起潮落有一种独特的审美快感【案例题旨】《再别康桥》是20世纪中国最出色的一首别离诗它犹如一首轻柔优美的小夜曲诗人的自由天性、潇洒飘逸的风格与康桥宁静优美的自然风景融会成了别具一格诗境之美一直吸引着无数的读者让人感慨引人沉思本案例研究的主要问题有:1.教学条件下的诗词教学应该让学生得到什么?如何得到?2.教师在学生学习体悟过程中起什么作用?运用教学策略的基本途径有些?教学策略对于学生自主学习具有何种意义?3.如何让学生有效地学习知识?【案例背景】本单元的学习重点是:运用诗歌的意象和象征这一鉴赏诗歌的入门方法研究、探讨现代诗歌体会诗歌的意境之美本课学习目标则定为:1感知《再别康桥》的诗意美音乐美建筑美绘画美2学会新诗的鉴赏方法A通过教师的指导朗读学会欣赏诗歌的音乐美B通过教师的指导赏析学会从诗歌的意象入手赏析诗歌优秀文学作品是人类精神生活的宝贵结晶文学欣赏活动是欣赏主客体相互呼唤、适应、契合的结果一方面欣赏主体有某种精神需求另一方面欣赏客体对主体具有吸引力教学条件下的文学欣赏活动有其特殊性首先是要认识学习者已有的学习基础及知识背景高二学生已具备相当的鉴赏能力读解文本的“语表层”几无困难但正是由于对内容的“粗知”而容易使他们产生满足感失去进一步鉴赏的兴趣与动力因此教学设计首先要考虑的是如何强化并保持学生对鉴赏活动的需求教学策略之一是使教学内容“陌生化”即拉开学生与文本的距离让学生产生少知感甚至未知感生疑生惑从而让距离去调动学生让学生在鉴赏过程中不断探究并发现文本的魅力据此本案例设计以学生的自我鉴赏为起点由浅入深从易到难组织教学内容以诵读为主以课件贯穿始终集音乐、画面、相片、朗诵等视听手段为一体充分感受诗歌的优美境界让学生自主探索理解文本意义建构知识最终实现提高鉴赏能力并获得整体发展的目的课时目标、内容如下:一课时以诵读领起以课件贯穿始终集音乐、画面、相片、朗诵等视听手段为一体充分感受诗歌的优美境界教会学生诗歌鉴赏方法通过对意象、意境的具体分析来帮助学生解读作品【案例实录】导入新课后欣赏配乐朗读《再别康桥》在此基础上提问:《再别康桥》在你的心里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它美在里?学生展开讨论教师引导学生鉴赏诗歌的情感美、意境美、语言美片段一:师:古人云: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所以在古人的作品中既有“西出阳关无故人”的无奈又有“天下谁人不识君”的豪迈还有“相见时难别亦难”的苦涩那么现代人是如何理解离别的呢?生:徐志摩笔下的离别像暮春里牧童的笛声既让人欣喜又让人伤感师:能结合诗歌具体谈谈么?生:诗歌的感情从惆怅到热烈在第五节达到高潮在第六节陡然低落沉浸于寂然只能带着无限的怅惘离去这种感情的变化正是基于对康桥的不可遏制的爱这种爱让人欢喜让人忧片段二:师:这种感情是直接表达出来的?生(1):不是生(2):感情是蕴含在景物描写之中的师:对这些景物就是意象是融入了诗人主观情意的客观物象生(3):这些意象都是柔美而抒情的事物浸透了作者对康河的永久的恋情他甚至想永远留在这里“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全诗通过这些意象构筑了梦幻般的氛围如一首小夜曲让人如痴如醉师:意象的组合就是意境请大家用散文诗般的语言描述诗歌的意境体会诗歌情感气氛非常活跃想象异常丰富大家沉浸在创造的欢乐和对意境的描述所产生的愉悦中这节课结束了但学生们似乎还沉浸在诗歌优美的意境之中诗歌像抛向湖面的石子在每个学生的心中激起了圈圈涟漪那纯美而又忧伤的旋律与情感感染了每一个人【案例后记】《再别康桥》是说不尽的尽管在短短的一节课中学生领略了这一艺术精品的风采但认识的只是冰山一角案例的操作必须紧扣教学目标突出教学主线努力“删繁就简避熟就新”带着教材走向学生使学生学得乐学得深要激发、调动学生思考关键是要将一定的学习目标转化为问题通过创设合理的“问题情境”将主体鉴赏活动始终置于“最近发展区”以最终实现有所发现的预期结果在动态的多变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还要重视对学生思维行为的引导、点拨进行有效的课堂调控使鉴赏活动始终围绕一定的目标展开通过“追问”实现“有效学习”是十分关键的案例的有效实施需要教师具有全新的理念得当的方法和机敏的应变能力【案例分析】本案例力图体现“重在自主重在发现重在探究”的教学理念首先学生的鉴赏活动贯穿教学的始终无论是对文本意义的读解还是对意境的感悟都不是(或很少是)由教师传递、告知的而是由主体通过探究而发现的在课堂上鉴赏主体拥有比较充分的鉴赏权、思考权、发言权这就为主体“发现”提供了保证学生不再是名义上的、形式上的主体而是实质性主体成为学习过程的真正主人。
《再别康桥》教学案例分析
《再别康桥》教学案例分析《<再别康桥>教学案例分析》《再别康桥》是现代诗人徐志摩脍炙人口的诗篇,也是中学语文教学中的经典篇目。
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歌的内涵,感受其独特的艺术魅力,是每一位语文教师需要思考的问题。
以下是对《再别康桥》教学案例的分析。
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徐志摩的生平及创作风格,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
2、引导学生品味诗歌优美的语言,感受诗歌的意境美。
3、培养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激发学生对诗歌的热爱。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理解诗歌的意象和情感,把握诗歌的主题。
品味诗歌的语言,体会诗歌的音乐美、绘画美和建筑美。
2、难点对诗歌中象征手法的理解。
感受诗人复杂的情感。
三、教学方法1、诵读法通过反复诵读,让学生体会诗歌的韵律和节奏,感受诗歌的音乐美。
2、分析法引导学生对诗歌的意象、语言、结构等进行分析,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
3、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诗歌的主题和情感,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合作精神。
四、教学过程1、导入播放一段康桥的风景视频,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康桥的美丽风光。
简单介绍徐志摩与康桥的渊源,引出课题《再别康桥》。
2、初读诗歌学生自由朗读诗歌,要求读准字音,初步感受诗歌的节奏和韵律。
教师范读,强调朗读的重音、停顿和语气,让学生进一步体会诗歌的音乐美。
3、背景介绍介绍徐志摩的生平经历和创作风格,让学生了解诗人的情感世界。
讲述《再别康桥》的创作背景,帮助学生理解诗歌中蕴含的情感。
4、诗歌赏析分析诗歌的意象(1)让学生找出诗歌中的意象,如“金柳”“青荇”“潭水”“星辉”等。
(2)引导学生讨论这些意象的特点和象征意义,感受诗人对康桥的眷恋和不舍。
品味诗歌的语言(1)让学生找出诗歌中优美的词句,如“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等。
(2)分析这些词句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效果,体会诗歌的语言美。
感受诗歌的结构美(1)引导学生分析诗歌的结构,如首尾呼应、章节整齐等。
《再别康桥》教学设计
《再别康桥》教学设计《再别康桥》教学设计(精选10篇)作为一名教职工,时常需要准备好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使学生在单位时间内能够学到更多的知识。
那么应当如何写教学设计呢?以下是店铺精心整理的《再别康桥》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分享。
《再别康桥》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的1,感知《再别康桥》的诗意美,音乐美,建筑美,绘画美。
2,学会新诗的鉴赏方法。
A,通过教师的指导朗读学会欣赏诗歌的音乐美。
B,通过教师的分析赏析,学会从诗歌的意象及形式等方面入手赏析诗歌。
教学重点诗人独具特色的意象选择;《再别康桥》的音乐美,建筑美,绘画美。
教学设想教学方法:诵读吟咏法,欣赏法。
媒体设计:播放校园歌曲《再别康桥》。
播放黄磊朗诵带《再别康桥》。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
课时安排:一课时。
课堂教学设计一,导语:“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一首带有淡淡哀愁的离别诗牵动了多少文人学者的心。
徐志摩,他就这样悄悄地来,又这样悄悄地走了。
诗人志摩是怎样一个人呢?让我们和志摩一起《再别康桥》,走进诗人内心。
二,播放歌曲《再别康桥》,附上剑桥的图片。
(解说:音乐能陶冶人的性灵。
《再别康桥》这首诗本身就极具音乐美。
播一首由《再别康桥》改成的歌曲,可以让学生从另一个艺术层面去感受志摩的诗。
配上剑桥的优美的图片,让学生由听觉到视觉都对《再别康桥》有一定的感知。
)三,志摩其人及写作背景。
徐志摩(1896—1931)浙江海宁人,笔名云中鹤、南湖、诗哲。
1918年赴美留学,1920年赴英国,就读于剑桥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其间徐志摩邂逅了林徽音,度过了一段美好的留学时光。
《再别康桥》这首诗,较为典型地表现了徐志摩诗歌的风格。
诗歌记下了诗人1928年秋重到英国、再别康桥的情感体验,表现了一种含着淡淡忧愁的离情别绪。
康桥,即剑桥,英国著名剑桥大学所在地。
康桥的一切,早就给他留下了美好的印象,如今又要和它告别了,千缕柔情、万种感触涌上心头。
康河的水,开启了诗人的性灵,唤醒了久蜇在他心中的激情,于是便吟成了这首传世之作。
《再别康桥》教学案例分析
《再别康桥》教学案例分析《再别康桥》是现代诗人徐志摩脍炙人口的诗篇,以其优美的语言、细腻的情感和独特的意境深受读者喜爱。
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这首诗的内涵和艺术特色,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以下是对《再别康桥》教学案例的分析。
一、教学目标本次教学的主要目标是让学生:1、理解诗歌的主题和情感,体会诗人对康桥的眷恋与不舍。
2、分析诗歌的艺术特色,包括意象的运用、韵律和节奏的把握等。
3、培养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二、教学过程1、导入环节教师通过播放一段康桥的风景视频,并配以轻柔的音乐,营造出一种宁静、优美的氛围。
然后提问学生:“看到这样的美景,你们会想到什么?”引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从而自然地引入诗歌《再别康桥》。
2、朗读诗歌教师先进行示范朗读,要求学生注意语调、节奏和情感的表达。
然后让学生自由朗读,同桌之间互相倾听、指正。
最后,挑选几位学生进行朗读展示,全班共同评价,进一步加深对诗歌韵律和节奏的感受。
3、诗歌解读(1)理解诗歌的主题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诗人为什么要再别康桥?他在诗中表达了怎样的情感?”学生通过对诗歌词句的分析,如“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体会到诗人对康桥的深情眷恋和依依惜别之情。
(2)分析诗歌的意象教师提问:“诗中描绘了哪些意象?这些意象有什么特点?”学生纷纷指出“云彩”“金柳”“青荇”“潭水”等意象,并通过讨论和教师的点拨,理解这些意象所蕴含的美好、温柔和灵动的特质,以及它们对表达诗人情感的作用。
(3)探究诗歌的艺术特色教师让学生关注诗歌的韵律和节奏,如押韵、对仗等,并分析其对诗歌表现力的增强效果。
同时,引导学生体会诗歌语言的简洁、优美和含蓄,感受其独特的魅力。
4、拓展延伸(1)比较阅读教师提供徐志摩的其他诗歌,如《偶然》《沙扬娜拉》等,让学生进行比较阅读,分析其在主题、意象和艺术特色方面的异同,进一步加深对徐志摩诗歌风格的理解。
徐志摩再别康桥教案五篇【优秀范文】
徐志摩再别康桥教案五篇【优秀范文】《再别康桥》优质课教案篇一一、教材分析(一)教材地位《再别康桥》是“新月派”代表诗人徐志摩的代表作,是中国现代诗歌史上非常著名的一首诗,此篇课文无论在本单元还是整个高中语文教材中都具有重要的地位。
(二)教学目标我所面对的是高一学生。
他们认知事物主要以感性为主,因此在教学上会尽可能地借用多媒体,给以视觉与听觉的冲击,加深其直观感受。
高一的学生对新诗这种文学样式接触不多,因此,对现代诗歌的理解和把握可能会有些困难。
针对上述学生情况,结合新诗的特点,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1、知识与能力目标学生掌握一定的朗读技巧,能够体会诗歌的意象以及用“三美”来分析诗歌。
2、过程与方法目标课前学生能够收集作者、作品的相关资料,课上反复朗读《再别康桥》,让学生能够体会到诗歌意境和诗人心境。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认识徐志摩真挚热烈的浪漫主义个性,了解作者对母校剑桥大学的一片深情和无限崇敬(三)重点难点依据教学目标,参照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确定本课教学的重点、难点如下:1、重点:《再别康桥》音乐美、建筑美和绘画美以及诗人独具特色意象选择。
2、难点:在朗读中体会诗人独具特色的意象选择来感知“三美”。
设计理由:“音乐美、建筑美、绘画美”是“新月派”代表诗人闻一多先生在他的论文《诗的格律》中所强调的。
这是“新月派”创作的理念,因此“三美”的感知是本课的重点之一。
同时,中国古代离别诗不胜枚举,徐志摩作为一名留洋英国的学者,他对中国传统离别诗歌意象的继承和对外国诗歌意象的借鉴必有其独到之处,因此,这也是重点之一。
但是如何从诗歌的意象来感知一个诗派的创作理念,即如何从形象思维转换到抽象思维,这对于高一学生而言有一定的难度,需要教师详细分析和引导。
二、教法学法1、教法:教学是一门艺术,教师要本着"因材施教"以及"教学有法,但无定法"的原则,选择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再别康桥》教学教案设计(通用7篇)
《再别康桥》教学教案设计《再别康桥》教学教案设计(通用7篇)“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一首带有淡淡哀愁的离别诗牵动了多少文人学者的心。
徐志摩,他就这样悄悄地来,又这样悄悄地走了。
诗人志摩是怎样一个人呢?让我们和志摩一起《再别康桥》,走进诗人内心。
接下来小编为你带来《再别康桥》教学教案设计,希望对你有帮助。
《再别康桥》教学教案设计篇1【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着重分析意象以及意象的组合,体味诗歌的意象美。
2.通过品味语言,发挥想象,以感受充溢于诗歌的真情,进而拉近学生与诗的联系,鼓励学生在喜欢的基础上多写写新诗。
【教学重难点】1. 把握和分析意象。
2. 感受诗歌的真情。
【教学方法】诵读、提问、讲解、创设情境【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请同学们认真读一遍,并谈一谈初步印象。
1.设计理由:学生对诗歌的原始阅读非常重要,在此基础上产生的原始理解是教学的起点和依据。
2.在这个环节中,适当介绍诗人。
徐志摩,中国现代著名诗人、散文家。
二、诗歌可以分为叙事诗、抒情诗、哲理诗等,《再别康桥》属于哪一种呢?1.抒情诗。
2.目的是从这个问题切入到下一个问题。
三、既然是抒情诗,那么它是怎样抒情的呢?1.请同学们品味第二小节的“金柳”,“金柳”怎么会是“新娘”呢?为何我们联想不到?这是不是与诗人的情感有关系?2.“金柳”“新娘”就是赋予诗人情感的形象,我们叫做意象。
3.理解“意象”要发挥想象,我们才能走入作品的情境中去。
接下来,诗人写道“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
”“艳影”是什么?请同学们想象美丽的影子,荡漾是怎么样的一种情愫?请同学们发挥想象,体验这种萦绕在心头的情感。
4.请一位同学朗诵第二小节。
教师注意指导学生读出“荡——漾”的味道来。
四、进入第三小节,诗人的感情有没有变化?如果有变化,是加强了还是减弱了呢?1、请一位同学先朗读,适时引导其回答。
2、从哪一句可以看出情感变得强烈了?“我甘心变成一条水草!”3、请同学们想象“青荇”在招摇,“水草”在柔波里招摇,与河畔的“金柳”、波光里的“艳影”组合成一幅怎么样的画面?这样的写作叫做“绘画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再别康桥》教学案例分析
【案例题旨】
《》是 20世纪中国最出色的一首别离诗,它犹如一首轻柔优美的小夜曲,诗人的自由天性、潇洒飘逸的风格与康桥宁静优美的自然风景融会成了别具一格诗境之美。
一直吸引着无数的读者,让人感慨,引人沉思。
本案例研究的主要问题有:
1.教学条件下的教学应该让学生得到什么?如何得到?
2. 教师在学生学习体悟过程中起什么作用?运用教学策略的基本途径有哪些?教学策略对于学生自主学习具有何种意义?
3.如何让学生有效地学习知识 ?
【案例背景】
本单元的学习重点是:运用诗歌的意象和象征这一鉴赏诗歌的入门方法,研究、探讨现代诗歌,体会诗歌的意境之美。
本课学习目标则定为:1感知《再别康桥》的诗意美,音乐美,建筑美,绘画美。
2学会新诗的鉴赏方法。
A通过教师的指导朗读学会欣赏诗歌的音乐美。
B通过教师的指导赏,学会从诗歌的意象入手赏诗歌。
优秀作品是人类精神生活的宝贵结晶。
文学欣赏活动是欣赏主客体相互呼唤、适应、契合的结果,一方面欣赏主体有某种精神需求,另一方面欣赏客体对主体具有吸引力。
教学条件下的文学欣赏活动有其特殊性,首先是要认识学习者已有的学习基础及知识背景。
高二学生已具备相当的鉴赏能力。
读解文本的“语表层”几无困难。
但正是由于对内容的“粗知”,而容易使他们产生满足感,失去进一步鉴赏的兴趣与动力。
因此教学设计首先要考虑的是如何强化并保持学生对鉴赏活动的需求。
教学策略之一是使教学内容“陌生化”,即拉开学生与文本的距离,让学生产生少知感甚至未知感,生疑生惑,从而,让距离去调动学生。
让学生在鉴赏过程中不断探究并发现文本的魅力。
据此,本案例设计以学生的自我鉴赏为起点,由浅入深,从易到难组织教学内容。
以诵读为主,以课件贯穿始终,集音乐、画面、相片、朗诵等视听手段为一体,充分感受诗歌的优美境界。
让学生自主探索理解文本意义,建构知识,最终实现提高鉴赏能力并获得整体发展的目的。
课时目标、内容如下:
一课时,以诵读领起,以课件贯穿始终,集音乐、画面、相片、朗诵等视听手段为一体,充分感受诗歌的优美境界。
教会学生诗歌鉴赏方法,通过对意象、意境的具体分来帮助学生解读作品。
【案例实录】
导入新课后,欣赏配乐朗读《再别康桥》,在此基础上提问:《再别康桥》在你的心里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它美在哪里 ? 学生展开讨论,教师引导学生鉴赏诗歌的情感美、意境美、语言美。
片段一:
师:古人云: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所以在古人的作品中,既有“西出阳关无故人”的无奈,又有“天下谁人不识君”的豪迈,还有“相见时难别亦难”的苦涩,那么现代人是如何理解离别的呢?
生:徐志笔下的离别像暮春里牧童的笛声,既让人欣喜又让人伤感。
师:能结合诗歌具体谈谈么?
生:诗歌的感情从惆怅到热烈,在第五节达到高潮,在第六节陡然低落,沉浸于寂然,只能带着无限的怅惘离去。
这种感情的变化正是基于对康桥的不可遏制的爱,这种爱让人欢喜让人忧。
片段二:
师:这种感情是直接表达出来的吗?
生 (1):不是。
生 (2):感情是蕴含在景物描写之中的。
师:对,这些景物就是意象,是融入了诗人主观情意的客观物象。
生 (3):这些意象都是柔美而抒情的事物,浸透了作者对康河的永久的恋情。
他甚至想永远留在这里。
“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全诗通过这些意象构筑了梦幻般的氛围,如一首小夜曲,让人如痴如醉。
师:意象的组合就是意境,请大家用诗般的语言描述诗歌的意境。
体会诗歌情感。
气氛非常活跃,想象异常丰富,大家沉浸在创造的欢乐和对意境的`描述所产生的愉悦中。
这节课结束了,但学生们似乎还沉浸在诗歌优美的意境之中,诗歌像抛向湖面的石子,在每个学生的心中激起了圈圈涟漪。
那纯美而又忧伤的旋律与情感感染了每一个人。
【案例后记】
《再别康桥》是说不尽的,尽管在短短的一节课中,学生领略了这一艺术精品的风采,但认识的只是冰山一角。
案例的操作必须紧扣教学目标,突出教学主线,努力“删就简,避熟就新”,带着教材走向学生,使学生学得乐,学得深。
要激发、调动学生思考,关键是要将一定的学习目标转化为问题,通过创设合理的“问题情境”将主体鉴赏活动始终置于“最近发展区”,以最终实现有所发现的预期结果。
在动态的多变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还要重视对学生思维行为的引导、点拨,进行有效的课堂调控,使鉴赏活动始终围绕一定的目标展开,通过“追问”实现“有效学习”是十分关键的。
案例的有效实施,需要教师具有全新的理念,得当的方法和机敏的应变能力。
【案例分】
本案例力图体现“重在自主,重在发现,重在探究”的教学理念。
首先,学生的鉴赏活动贯穿教学的始终,无论是对文本意义的读解,还是对意境的感悟,都不是(或很少是)由教师传递、告知的,而是由主体通过探究而发现的,在课堂上,鉴赏主体拥有比较充分的鉴赏权、思考权、发言权,这就为主体“发现”提供了保证,学生不再是名义上的、形式上的主体,而是实质性主体----成为学习过程的真正主人。
其次,教学条件下的鉴赏活动,教师的作用主要是策动并促成主体鉴赏。
案例中教师始终做到:既不将知识和盘托出、全盘授予,也没有简单地设置学习目标或用指令性任务去驱动学生鉴赏,而是努力将一定的教学内容问题化,用问题驱动学生进行鉴赏实践。
以对问题的探究----展开问题或解决问题为途径,从而实现了一定的教学目标。
在主体活动过程中,教者以调整难度,提供支持,激励疏导等方式给活动以切实的帮助,这种帮助正如不断地向燃煤鼓风输氧,使煤得以充分燃烧。
这样的教学过程使主体情知互补,心智并进,思维、语言、情意、品质得到同步协调发展,为主体的全面发展奠定了基础。
本案例中“意象与意境”这一文学知识,教师不是用定论的方式传授,而是引导学生通过分感悟自己去发现知识。
这样,学生获得的不仅是某一知识结论,同时经历了知识的生成过程,切合了“要让学生感受、理解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这一时代要求。
与单向且被动参与教学过程相比,这种知识获取过程具有明显的优势:它使学习者形成对知识的深刻理解,它决不是一知半解的,更无需死记硬背,因而是一种“优质”的知识 ; 学习者亲历知识的发生、创造过程,由此形成并拥有的知识具有极高的迁移价值,因而是一种“活化”的知识 ;另外,学习者在获取“意象与意境”这一知识的过程中,经历了类似于科学发现的某些思考、分、括的过程,而这些方式是解决各种问题以及将来从事探究工作所必需的,因而还是一种极具可持续发展意义的“长效”的知识。
在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诗歌的意境这一环节时,学生参与意识积极而强烈,思维活动敏捷而深刻,优美而丰富的语言更是令人赞叹。
这一切昭示着这
样一个事实:学生有思想的欲望并且能够思考,善于思考。
他们的头脑不是一个等待装的容器,而是等待点燃的火把。
从案例中,似乎还可以看到“燃烧”的实现,这是教师运用开放式的问题,开放式的点拨,以至开放式的评价的结果。
开放,使学生拥有一个选择的空间,因而才有一份主动,一份生动。
雕塑大师罗丹说:生活中不时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
语文教学亦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