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再别康桥》教学案例反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再别康桥》教学案例反思
一、《再别康桥》教材地位
《再别康桥》这首诗是职高语文教材诗歌单元第二篇课文《中国现代诗三首》中的第二首。作为职高阶段语文学习的开始,这个单元选编了一些中国现当代诗歌。这个单元是这一阶段文学鉴赏的开始。《再别康桥》作为中国现代诗歌中新诗鉴赏的开始,是鉴赏学习现代诗歌的典范例文,也是鉴赏其他现代新诗的基础。
二、《再别康桥》教学难点
诗歌是一种非实用、非功利性的表现人类心灵世界的富已经在创造性的文学样式,是抵御物化世界的利器。在各种文学样式中,诗歌的思想感情是最难把握的。因为诗以抒情为本,情感的抒发往往比较含蓄、隐晦,所以,诗歌鉴赏往往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因而教学中要防止僵化、片面解读,最重要的是要教会学生鉴赏诗歌的多种途径、方法。如:知人论世的方法,注意诗歌创作的时代背景和诗人的思想状况,但背景与内容也不可、不必机械地一一对应;要抓住诗歌中的意象,尽可能展开联想和想象,理解诗歌的思想感情;注意诗歌的表现形式和技巧等等。总之,教学过程中要注意调动学生学习的生活体验,启发学生的悟性和灵性。
《再别康桥》是鉴赏中国现代新诗中的名篇佳作的开始,是鉴赏其他现代新诗作品的基础,在教学过程中,更要防止僵化、片面的解读,而把重点放在让学生学会鉴赏诗歌的途径及方法,并能运用这些途径和方法去鉴赏其他诗歌作品。
因此,《再别康桥》一诗的教学难点是通过对这首诗的音乐、语言、意境等特点的把握,引导学生借助这节课所学到的鉴赏诗歌的途径及方法继续鉴赏徐志摩的另外两首新诗作品,进而了解徐志摩诗歌的艺术风格。
三、突破教学难点的创新教学设计
1、借助导语,创设情境,明确学习目标。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提高学生课堂学习效率的关键在已经在学生的兴趣——求知、探索的兴趣,而能否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成为了评价课堂创新教育的一个重要标准。那么,兴趣是什么呢?
兴趣是一个人积极探究某种事物或趋向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表现为一个人渴求深入认识某种事物,并力求接近该事物或该种活动的心理倾向。人一旦对某种活动产生了兴趣,就能提高完成这种活动的效率。兴趣是影响学生学习活动效率的一个重要心理因素。个体只要有了学习的兴趣,就会产生乐已经在刻苦钻研,勇已经在攻克难关的强大原动力。正因为如此,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就要充分而有效地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只有这样,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才得以发挥,课堂教学才能取得很好的效果。
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激发其学习兴趣的方式有多种,其中一种最常见的方式便是通过设计巧妙而恰当的导语,创设情境,引发学生的好奇心,进而调动其学习兴趣。因此,我在教授《再别康桥》这首诗时,便设计了这样一段导语:“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毛泽东的两首词,初步接触了现代诗歌,也初步掌握了鉴赏现代诗歌的一些方法技巧。请同学们回忆一下,学习诗歌时,应从那些方面入手进行鉴赏呢?”这段导语,以提问的形式一下子就抓住了学生的注意力,他们听完这段话后就会立即思考这个问题,并在头脑中归纳出答案:“通过诵读,
感受诗歌的音乐美,体验诗中的感情。感知和分析诗歌语言,调动联想和想象,理解诗中鲜明生动的形象(意象)。品位诗歌意境,感受意境之美。”这样,这小小的一段导语,既引导学生对上节课的内容进行了复习,又引导学生领悟这节课依然是用这种途径和方法鉴赏诗歌,进一步明确了鉴赏诗歌的途径、方法,同时也明确了这节课学习的重点内容。
在此基础上,教师继续用下面的导语,进一步明确这节课的学习重点和难点——学习目标。“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和鉴赏现代诗歌《再别康桥》。这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位著名诗人徐志摩诗歌的代表作。学习时,同学们要注意把握这首诗的音乐、语言、意境等方面的特点,体会这首诗的风格特点。”把握了这首诗的风格,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了解徐志摩诗歌的艺术特点。这样,这节课的难点便十分明确了,而学生们也更加明确了这节课的学习目标。
在学习过程中,有目标和无目标的学习效果会有很大的差别。尤其是在创新教育、创新学习中。学习者有目标,常常会根据目标主动地选择学习内容,并进而主动规划和安排自己的学习,即自主学习,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会充分发挥个体主观能动性而创造性地学习。有人曾问:“学生是什么?”诗人罗伯特·弗罗斯对此做了这样的回答:“学生是已经有了某种知识程度而想更上一层楼的人。”他的话指出了两个重点:知识与欲望。有了一定的知识做基础,加之以相应的欲望——在学习上便称之为学习目标,学生就会有学习的动力,而有了这种积极进取的动力,便会鞭策学习者勇往直前、努力学习。因此,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习目标的明确,往往会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并大大提高其课堂学习效率,从而在课堂教学中,进一步贯彻创新学习的理念、原则、方法,推动创新教育,提高学生素质。以上便是通过恰当、巧妙的导语的设计,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明确学习目标。
2、巧妙设疑,自主探究。
借助导语,将学生引入课堂学习氛围并明确学习目标之后,便一步步引导学生掌握与这首诗有关的内容:字词、作者简介、诗歌写作背景等,其目的是更好地学习把握这首诗。在初步了解相关内容的基础上,教师通过巧妙设疑——提出问题,引导学生独立自主地探究课堂学习目标——重点难点。
著名文学家巴尔扎克指出:“打开一切科学大门的钥匙都毫无异议地是问号,我们大部分的伟大发明家都应归功已经在此,而生活的智慧大概就在已经在逢事都问个为什么。”而我则要说,学习的智慧更在已经在遇事都问为什么。学习的过程,其实质是学习者不断地生疑——质疑——释疑的过程。“疑”是学生学习的关键。只有“疑”,学习者才能积极思考,去质疑、释疑,在不断质疑、释疑过程中,才有创新。亚里士多德曾经说过:“思维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因此,“疑问”能使学生心理上感到茫然,产生认知冲突,从而促使学生积极思考,并在这个过程中有所得和进行创新。如果在学习过程中,长期处已经在无“问题”状态,说明思考者思考不够,这样只会荒废学业。因此“问题”是学生提高学习能力的基础,进行创新的关键。但如果学生没有“问题”呢?
南宋理学家朱熹说过:“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一方面是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在方法指导下,不断有“疑”,不断思考,不断进步;另一方面,便是教师设“疑”,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因此,在这节课里,我便设置了以下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研究:根据“两名同学介绍的背景,结合这首诗的标题,大家想一想,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