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材解读 PPT
最新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 全册PPT课件全集781张)
![最新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 全册PPT课件全集781张)](https://img.taocdn.com/s3/m/5d4d8a79ad02de80d4d84035.png)
朗读指导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按着句中的停顿 读一读吧。
试一试
词语解释
高飞尽:尽,完(鸟儿)高飞远去。直至无影
无踪。
闲:(形容云彩)飘来飘去悠闲自在的样子。 两不厌:厌,满足。意思是说自己与敬亭山
互相看不够。诗人运用了拟人的手法, 表达了自己与敬亭山的相知之情。
相看不厌 山为伴 只有山
孤 寂 之 感
新课导入
资料宝袋
作者简介:刘禹锡(772-
842),字梦得,唐代诗人, 被白居易称作“诗豪”。他 的许多作品,立意新颖,思 想深刻;七言绝句受到民歌 的启发,写得明快清新,富 有生活气息和地方色彩。
课文早知道
边听边想: 课文讲了洞庭湖 的什么美景?
小喇叭朗读 开始了,点一点 音箱,一起听。
课堂小结 古诗概意:天上几只鸟儿高飞远去,直至 无影无踪了;寂寥的长空有一片白云,却也不 肯停留,慢慢地越飘越远。我静静地凝视着敬 亭山,而敬亭山似乎也在一动不动地看着我, 好像在相互交流,怎么看也不觉得满足。此时 此刻,我的心里似乎只有这空空的敬亭山了。
板书设计
鸟尽
孤寂寥
独 坐 敬 亭 山
云孤
字词乐园—会写字
pān
笔顺: 书写提示: 上紧下稳。双“木”对称;“大”撇、捺 应舒展 组词: 攀登 攀山 攀谈 巧记: 大手上森林。 造句: 我们要敢于攀登高峰。 笔顺: 书写提示: 上下各半,第三、四笔为两竖,
两点左右对称。
攀
luán
峦
组词: 山峦 峰峦 冈峦 巧记: 恋心走,山重来。 造句: 桂林的山重峦叠嶂。
板书设计
湖、月
洞庭秋色 潭面
望 洞 庭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教材解读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教材解读](https://img.taocdn.com/s3/m/be3a701ba76e58fafab003c2.png)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教材解读研读教材一、教材结构本册共有课文32篇,其中精读课文17篇,略读课文15篇;教材后面还附有8篇选读课文,总共40篇。
这些课文从精读、略读到选读,按三个层次编排,体现由扶到放的设计思路。
本册教材安排了八个专题。
依次是:走遍千山万水、以诚待人、大自然的启示、战争与和平、热爱生命、田园生活、执著的追求、故事长廊。
其中第三单元“大自然的启示”和第六单元“田园生活”还安排有综合性学习内容,使专题的学习内容与形式更加丰富多彩。
每个专题单元包括导语、课例和语文园地三大部分。
每组开头的导语点明本组的专题,并提示学习要求。
课例由4篇课文组成,其中精读课文2-3篇,略读课文1-2篇。
精读课文后有思考练习题,略读课文前有一段连接语,将前后课文连接起来,并提示略读课文的学习要求。
根据教学的需要,在一些课文后面安排有“资料袋”或阅读链接,以提供课文的背景资料,并丰富学生的阅读。
语文园地由5个栏目组成,其中有4个固定栏目:“口语交际”“习作”“我的发现”“日积月累”;另有“宽带网”“趣味语文”“展示台”或“成语故事”,这四项内容分别在全册8个语文园地中各安排两次。
本册要求认识200个字,会写200个字。
要求认识的字,分散安排在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中,在课后生字条里列出;要求会写的字,安排在精读课文后,以方格的形式排列。
为了便于复习检测,每组课文后安排有“词语盘点”栏目,包括“读读写写”“读读记记”两栏。
“读读写写”是由精读课文中会读会写的词语组成;“读读记记”是由精读和略读课文中要求认识的词语组成。
另外,教材后附有两个生字表。
本册注音有下面几种情况: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中不认识的字,出现一次注一次音。
导语、课后练习、资料袋、阅读链接、语文园地里不认识的字,只在全册第一次出现时注音,后面出现均不注音。
选读课文出现的生字一律不注音。
生字注音用圆括号标出;多音字随文注音,用方括号标出。
为了便于识字,课文中的生字注本音;一些在语言环境中要变调读出或读轻声的字,随文注音,并在教师教学用书中加以提示。
新苏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课件:第21课 爱因斯坦和小女孩
![新苏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课件:第21课 爱因斯坦和小女孩](https://img.taocdn.com/s3/m/b4319a9384868762caaed561.png)
处的童心。
拓展:
你能写出一个表现互教互学的词语吗?
示例:教学相长
从爱因斯坦与小女孩的交往中可看出爱因斯坦是个怎样的人?
爱因斯坦是个宽容、谦虚、平易近人的人。他虽然在科学上取 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却虚心向一位12岁的小女孩请教,他宽容、 谦虚、平易近人的品格让人敬佩。
1.课文是按什么顺序来叙述的?从哪里可以判断出来? 课文是按照时间顺序来叙述的。从本文中表示时间变化的词语 “1940年的一天下午”“第二天”“第三天下午”可以判断出来。
爱因斯坦:
(1879~1955)美籍德裔犹太人。
192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 他创立了狭义相对论和广义相对论, 并为核能开发奠定了理论基础,被公 认为是自伽利略、牛顿以来最伟大的 物理学家。
上下结构: 蓄 上中下: 裹 左右结构: 鞋、呵、啥 独体: 鬼
啥(shá )
拖鞋( xié)
蓄( xù )水
。他不拘小节,是因为把精力都放在了科学研究上,他一心研究
科学的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另一方面,他宽容、谦逊、平易 近人,还有一颗关爱孩子、乐于与孩子相处的童心。
主动;“应付”侧重表示对人或事采取相应的措
施,行为较被动。 1.他终于找到了对付洪水的办法。 2.用应付的态度做事是不会成功的。
请同学们带着以下问题读课文。 核心问题:
从爱因斯坦与小女孩的交往中可看出爱因斯坦是个怎样的人?
串珠问题:
1.课文是按什么顺序来叙述的?从哪里可以判断出来? 2.课文第2段中对爱因斯坦的两次外貌描写说明了什么? 3.本文写了爱因斯坦与小女孩的三次相遇,体现了他的什么特点? 4.爱因斯坦是伟大的吗?为什么?
么”相呼应,表现了爱因斯坦思考的专注与对科学研究
四年级语文下册全册完整ppt课件
![四年级语文下册全册完整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f4331faa216147916112860.png)
完整版ppt课件
26
•
忆江南
【唐】白居易ān
•
江南好,
风景旧曾谙。 熟悉
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
蓝草,叶可 提取青蓝色
能不忆江南?
染料
完整版ppt课件
27
• 我对江南的美丽风景曾 经是多么的熟悉,多么 的了解。春回大地的时 候,百花盛开,每当太 阳从东方升起,阳光普 照大地,遍地开放的鲜 花更加艳丽,春光水碧, 绿波粼粼,由于红日映 照,所以红花更红,像 燃烧的火焰;由于江花 红,所以江水更显得碧 绿。江南的风景这样美 好,能不让人回忆吗?
完整版ppt课件
13
完整版ppt课件
14
完整版ppt课件
15
• 中国五大淡水湖即 鄱阳湖、洞庭 湖、太湖、洪泽湖、巢湖之一。
• 洞庭湖古称“云梦泽”,为我国 第二大淡水湖。跨湘鄂两省,它 北连长江、南接湘、资、沅、酆 四水,号称“八百里洞庭湖”。 洞庭湖的意思就是神仙洞府,可 见其风光之绮丽迷人。洞庭湖浩 瀚迂回,山峦突兀,其最大的特 点便是湖外有湖,湖中有山,渔 帆点点,芦叶青青,水天一色, 鸥鹭翔飞。春秋四时之景不同, 一日之中变化万千。古人描述的 “潇湘八景”中的“洞庭秋月”、 “远浦归帆”、“平沙落雁”、 “渔村夕照”、“江天暮雪”等, 都是现在东洞庭湖的写照。
奇7桂像林老的人山,真 像奇巨啊象,,一像座骆座驼拔,地奇而峰起罗,列各,不形相态连万,千。
山
秀8桂林的山真秀啊,像翠绿的屏障,像新生的竹笋,
色彩明丽,倒映水中。
险9桂林的山真险啊,危峰兀立,怪石嶙峋,好象一不
山
小心就会栽倒下完来整版。ppt课件
练32习一
理解句子的方法:
人教课标版四年级语文教材解读PPT课件1
![人教课标版四年级语文教材解读PPT课件1](https://img.taocdn.com/s3/m/7b1507d3d5bbfd0a795673e1.png)
能具体主动地讲述故事, 努力用语言打动他人
口语交际
精读课文课后 习题二 (说一说)
语文园地 (口语交际)
大自然 的启示 小小新闻 发布会
走,我们 去春游
以诚待人
热爱生命 的故事
乡村生活
我敬佩的 一个人
向你推荐 一本书
能用简短的书信 便条进行书面 交际
尝试在习作中运用 自己平时积累的语 言材料
根据表达的需要, 使用冒号、引号
展示台(3、6)
大自然的启示
田园生活
能初步把握文章的 主要内容,体会 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 对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能复述叙事性作品 的大意,初步感受 作品中生动的 形象
在理解语句的过程中, 体会句号与逗号的不同用法, 了解冒号、引号的一般用法。
阅
课外阅读总量 不少于40万字
读
背诵优秀 诗文50篇 (段)
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 精彩句段,以及在课外 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 语言材料。
“连接语” 承上启下,过 渡自然 ,使精读课文和略读 课文形成一个整体。它明确地 提示了略读课文的学习要求和 方法,体现了学习方法的迁移 。
Hale Waihona Puke 选读课文(8篇)每篇课文与单元主题紧密相关, 供学生自主学习,增加阅读量。
语文园地
我的发现(1、4、5、6、8)特殊句式的学习、 阅读方法的积累 日积月累(1、2、3、5、6、8)古诗词、名句、 俗语 趣味语文(2、8)词语的表情达意、民间故事
课程标准总目标
1、掌握语文学习方法。 2、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 3、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 4、运用语文。 5、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四年级下册应达到的目标
识字写字 1、会使用 字典、词典养 成主动识字的 习惯。 2、能用硬笔 熟练书汉字, 做到规范、端 正、整洁,会 用毛笔临摹正 楷字帖。 3、主动积累 生字词语。 听
2024年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全册课件可下载收藏
![2024年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全册课件可下载收藏](https://img.taocdn.com/s3/m/fa2334dae43a580216fc700abb68a98271feaccb.png)
2024年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全册课件可收藏一、教学内容本课件基于2024年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材,详细内容包括:1. 单元一:自然之美第1课:《春》第2课:《春天的雨》第3课:《江南春》第4课:《晚上的海》2. 单元二:成长的故事第5课:《小英雄雨来》第6课:《一只想飞的猫》第7课:《母鸡》第8课:《古诗两首:宿新市徐公店、望庐山瀑布》3. 单元三:奇妙的世界第9课:《自然界的时钟》第10课:《黄河是怎样变化的》第11课:《蝙蝠和雷达》第12课:《恐龙》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本册教材中的生字词、成语、句子及修辞手法。
2. 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阅读理解和表达能力。
3. 增强学生的审美观念,激发对生活、自然的热爱。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文言文阅读、修辞手法的运用、阅读理解。
2. 教学重点:生字词、成语、句子的掌握,课文内容的理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课件、黑板、粉笔、挂图。
2. 学具:课本、练习本、字典。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实践情景引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讲解《春》时,可以让学生谈谈自己对春天的感受,引出课文内容。
2. 课文讲解:详细讲解课文内容,分析生字词、成语、句子及修辞手法。
3. 例题讲解:针对课文内容设计例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分析。
4. 随堂练习:布置与课文相关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简洁明了,突出重点、难点,包括课文、生字词、成语、句子及修辞手法等。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按要求抄写生字词,并解释其意思。
根据课文内容,回答相关问题。
结合课文,写一篇日记或短文。
2. 答案:生字词抄写及解释正确。
课文问题回答准确。
日记或短文内容充实,表达清晰。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提高阅读水平。
布置实践活动,让学生观察生活,提高写作水平。
开展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设置与组织2. 教学目标的具体化3.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明确4. 教学过程的实践情景引入5. 例题讲解的针对性6. 作业设计的合理性与答案的准确性7. 课后反思与拓展延伸的实际操作详细补充和说明:一、教学内容的设置与组织教学内容应紧密结合教材,按照单元主题进行模块化设置。
部编版语文 四年级下册 第四单元教材解读 课件
![部编版语文 四年级下册 第四单元教材解读 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6baf2a2f705cc17552709cd.png)
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解读一、要点解读第四单元以“作家笔下的动物”为人文主题,编排了三篇精读课文《猫》《母鸡》《白鹅》。
老舍先生在《猫》一文中,描写了不同时期猫的形象:猫长大时性格古怪,满月时十分可爱。
围绕“古怪”和“可爱”,作者通过具体的事例表现了猫多组性格相对的特点。
《母鸡》是老舍先生的又一作品,作者以对母鸡情感态度变化为线索,描写了母鸡“负责、慈爱、勇敢、辛苦”,塑造了一位“伟大的母亲”的形象。
《白鹅》语言质朴、幽默,丰子恺先生运用对比和反语的表现方法,紧紧围绕白鹅的“高傲”进行描写,好像一幅生动有趣的漫画。
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体会作家是如何表达对动物的感情的。
”统编教材每个单元的语文要素,都是环环相扣的体系结构中的一环,因此要重视要素之间的关联,理清目标序列。
表1《语文课程标准》第二学段课程目标要求是:“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能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
关心作品中人物的命运和喜怒哀乐。
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
”第三学段的表述是“在阅读中了解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的基本表达方法。
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看法做出自己的判断。
”从表1中以及《语文课程标准》对第二、第三学段的要求可以看出,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是阅读教学的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主要放在第二学段的四年级和第三学段进行学习与训练,重点放在第三学段。
而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基于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抓住关键语句,初步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
可见这一单元语文要素的学习并不是“零起点”。
所以在本单元的学习中,可以指导学生进行这种体会文章思想感情方法的实践与运用。
第一单元的语文要素,将教学的重点指向体会表达怎样的思想感情。
而第四单元的语文要素,侧重点是学习“如何表达”,要重点揣摩写作方法。
统编教材的使用要以“语文要素”为统领,树立整体教学观。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囊萤夜读》PPT优秀课件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囊萤夜读》PPT优秀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51fb923a55177232f60ddccda38376baf1fe02e.png)
01课文背景与作者简介Chapter《囊萤夜读》创作背景作者经历时代背景车胤家境贫寒,但自幼聪颖好学。
因家中无油点灯,夏夜捕萤火虫用以照明,自此学识与日俱增。
创作动机车胤生平及成就时代背景东晋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之一。
在这个时期里社会动荡不安、政治腐败、民不聊生。
然而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东晋文化却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成为了中国文化的代表之一。
东晋时期的文化以玄学为主流注重个性表达和内心世界的探索。
《囊萤夜读》正是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产生的它体现了东晋时期人们追求知识、崇尚智慧的精神风貌。
要点一要点二文学地位《囊萤夜读》是东晋时期的一篇优秀散文作品被誉为代表东晋文学成就的杰作之一。
它以生动的笔触和细腻的情感描绘了车胤勤奋好学的形象展现了东晋时期文人墨客的精神风貌和追求。
同时《囊萤夜读》也是中国古代教育史上的重要篇章之一它强调了学习的重要性和勤奋的必要性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时代背景与文学地位02文本解读与赏析Chapter文章结构和写作特点0102关键语句解读与赏析人物形象塑造及其特点03知识拓展:古代励志故事Chapter悬梁刺股匡衡勤学而无烛匡衡字稚圭,勤奋好学,但家中没有蜡烛照明。
邻家有灯烛,但光亮照不到他家,匡衡就把墙壁凿了一个洞引来邻家的光亮,让光亮照在书上来读。
故事背景凿壁偷光形容家贫而读书刻苦的人。
故事的主人公是西汉时期的匡衡。
成就与影响匡衡最终成为一位大学问家,他的故事被后人传颂为勤奋好学的典范。
凿壁偷光其他古代励志故事闻鸡起舞01卧薪尝胆02程门立雪0304互动环节:课堂活动与讨论Chapter小组讨论小组讨论的目的通过讨论,深入理解“囊萤映雪”所传达的勤奋好学、不畏艰难的精神内涵。
讨论内容可以围绕车胤在艰苦环境中仍然坚持学习、最终取得成就的故事展开讨论,引导学生思考这种精神在现实生活中的意义。
讨论方式可以采用小组内轮流发言、互相补充的方式进行讨论,鼓励学生积极表达自己的看法和感受。
部编小学语文教材解读【精编ppt】
![部编小学语文教材解读【精编ppt】](https://img.taocdn.com/s3/m/b36d3b46dd3383c4bb4cd2fd.png)
• 老师们在教学实践中格外注意两个问题: • 阅读方法, • 阅读速度。
精品课件,下载后可以编辑
创新点之五
• 把课外阅读纳入教材体制。
精品课件,下载后可以编辑
• 小学一年级就设置了“和大人一起读”, 意在和学前教育衔接,一开始就引导读书 兴趣。
• 小学中高年级几乎每一单元都有课外阅读 的延伸。
• 建议老师们采取1加X的办法,即讲一篇课 文,附加若干篇课外阅读的文章。
• 人教社近期出版有《语文素养读本》,选 文丰富,有导读,从小学到高中,每学年2 册,和教材有所呼应,可以作为1加X的选 篇参考。
精品课件,下载后可以编辑
创新点之六
• 识字写字教学更加讲究科学性。
精品课件,下载后可以编辑
• 要关注300字教学的问题。
精品课件,下载后可以编辑
创新点之七
• 提高写作教学的效果。
精品课件,下载后可以编辑
• 写作方法和技能训练的设计编排照顾到教 学顺序,让老师能够落实,克服随意性。 但也注意到避免应试式的反复操练。
• 写作课的系列努力做到中心突出,简明扼 要,有可操作性。
精品课件,下载后可以编辑
• 每次写作课都突出一点,给予方法,又照 顾全般。
• “百年教科书编写的历史”研究,对民国 国文教科书的编写有认真的清理总结,有 些好的经验吸收到新编的教材中。
精品课件,下载后可以编辑
• 重视学界有关语文认知规律的研究成果, 加以选择、吸收和转化,用来指导编写。
精品课件,下载后可以编辑
• 4.贴近当代学生生活,体现时代性。
精品课件,下载后可以编辑
精品课件,下载后可以编辑
• 老师们使用部编本教材,要注意这5个“渠 道”所体现的语文知识体系,并落实到具 体的教学中。
【2021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教材解读--PPT课件
![【2021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教材解读--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3bffcc2d5d8d15abe23482fb4daa58da0111cae.png)
观察) 把观察所得写 界
有时还可以尝一尝;观察时要注意事物的变化。
下来。
第18课《富饶的西沙群岛》课后“小练笔”: 从下面的图中选择一幅,写句
三上
▲借助关键语 句理解一段话 的意思。
话(围绕一个意思写)。 第20课《美丽的小兴安岭》课后习题: 你的家乡哪个季节最美?为什么?
写一段话和同学交流。
六单元 ▲习作的时候,
要素解读
景
1.了解课文按照一定顺序写景物的方法。
思考:描写景物顺序都 有哪些?
要素解读
写景有顺序
一、时间顺序(景物变化顺序) 随着时间的推移,描写的景物也会发生变化。如写春夏秋冬 四季景物,写早中晚 各个时辰的景物等。
二、地点转换顺序(游览顺序) 属于移动观察,就是随着脚步的移动变换位置,一处一处 地进行观察。
表达真情实感 习作时,选择合适的内容写出真情实感
导语
明确要求
精读文
学习表达方法
习
作
交流平台
单
元
初试身手
梳理方法 尝试运用
习作例文
再次感知
习作
形成成果
贰 教材内容解读
要素解读
写景有顺序
册次
语文要素
习作 话题
二上 四单元
学会使用顿号
二上 学习发挥想象,写 四单元 比喻句
▲阅读时,关注有 三上 新鲜感的词语和句 一单元 子。
语文园地三“词句段运用”: 读一读,想想下面两段话在表达上有什么共同 点,再照样子写一段话。(先总写,后分写) ◆走在街上,是来来往往、形 态各异的人:有的骑着马,有的挑着担,有的赶着毛驴,有的推着独轮车,有 的悠闲地在街上溜达。 ◆桥面两侧有石栏,栏板上雕刻着精美的图案:有的 刻着两条相互缠绕的龙,嘴里吐出美丽的水花;有的刻着两条飞龙,前爪相互 抵着,各自回首遥望;还有的刻着双龙戏珠。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全册课件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全册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71381a5804d2b160a4ec030.png)
2021/11/6
一天下午,天气没有中午那样炎热了。我 一人走到村旁去散步。忽然,听到一阵亲昵的 话语。转身一看,一对年老的夫妻正坐在他们 的茅屋前,亲切地交谈着。他们说的“吴音”, 我一句也听不懂。我不忍打断他们的交谈,只 得站在远处看着……
2021/11/6
再读诗歌,思考下列问题: 1.诗中都描写了哪些人物?他们分别在
干什么?你是从哪儿看出来的? 2.诗歌的前两句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3.后两句诗写出了什么?
2021/11/6
1. 诗中都描写了哪些人物?他们分别在干什 么?你是从哪儿看出来的?
四时田园杂兴 昼出耘田夜绩麻, 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 也傍桑阴学种瓜。
2021/11/6
请同学们通读课文,想想本篇 课文主要描写了什么。
描写了农村美丽的风光,透露出 作者对田园生活的喜爱之情。
2021/11/6
辛 弃疾
清平乐·村 居
yán
茅檐低小,
溪上青青草。
mèi
醉里吴音相媚好,
ǎo
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
中儿正织鸡笼,
wú lài
最喜小儿无赖,
bāo péng
宿新市徐公店 篱落疏疏一径深, 树头花落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 飞入菜花无处寻。
2021/11/6
黄蝶
2021/11/6
飞入菜花无处寻。
2021/11/6
诗意:
稀疏的篱笆旁有一条小路伸向远方, 树上的花已经落了,但树叶还不茂密。 一个孩子奔跑追赶一只黄蝴蝶, 蝴蝶飞入金黄色的油菜花中找不到了。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材解读课件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材解读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043fc2e9a6648d7c1c708a1284ac850ad02048f.png)
成语
教材中出现的成语,了解其含义 并学会正确运用。
俗语
掌握一些常用的俗语,理解其含 义并能在适当场合运用。
句子结构、修辞手法等语言表达技巧
句子结构
了解不同类型的句子结构,如简 单句、并列句、复合句等,提高 语言表达能力。
修辞手法
学习并掌握比喻、拟人、排比、 夸张等修辞手法,增强语言表现 力。
段落安排、篇章结构等文章组织形式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 册教材解读课件
汇报人: 2024-02-23
目录
• 教材概述与特点 • 文本解读与赏析 • 知识点梳理与拓展延伸 • 阅读策略与技巧培养 • 写作指导与实践活动设计 • 评价体系与反馈机制建立
01
教材概述与特点
部编版教材简介
部编版教材是由教育部组织编写 的,全国统一使用的义务教育语
口语交际
能认真倾听别人讲话,努力了解讲话的主要内容;能较完整地讲述小 故事,能简要讲述自己感兴趣的见闻。
02
文本解读与赏析
经典篇目选取原则
01
02
03
代表性
选取的篇目应具有时代性 、思想性、艺术性,能够 代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 精髓。
适宜性
篇目的难易程度应适合四 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既 不过于简单也不过于复杂 。
常见问题解答
针对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如跑题、偏题、语言表达 不清等,提供解答和建议。
个别辅导与反馈
关注学生的写作进展,及时提供个别辅导和反馈,帮助学生解决写作 难题。
实践活动设计:观察日记、故事续写等
观察日记活动
引导学生观察身边的事物, 记录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表达能 力。
段落安排
了解文章段落的组织形式和逻辑关系 ,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万年牢》,可以借助“课文中三处提到了‘万年牢’, 这中间有什么联系呢”这个学习伙伴的提示,先引导学生 找出相关内容认真读读,再体会做糖葫芦与做人之间的关 系。前两处“万年牢”是讲做糖葫芦这件事,后一处“万 年牢”是讲怎么做人。对怎么做人,可联系生活实际,引 导学生交流讨论。此外,还要学习课文通过一些具体事例 来表现一个人好品质的写作方法。
• 《将心比心》,讲述的是人和人之间的宽容、理解,课文 简短易懂。教学过程中,可以抓住课文最后一段,结合生 活实际,引导学生谈自己的理解和体会。
• 口语交际与本组专题紧密结合,由课文内容延伸到生活中 的以诚待人事例,从而加深对这一问题的认识,锻炼口语 表达能力。教学中可以不受课文和提示语所举事例的局限, 引导学生从自己的生活中寻找以诚待人的事例,来交流讨 论。讨论是提高认识的过程,对一些不正确的想法、认识, 老师不要仓促地下结论,应该尽量引导学生通过讨论加以 解决;学生讲述时要力求做到具体、生动,能够使听者受 到感染,得到启发。
•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要引导学生了解黄河变化的原因, 懂得人类无限制开发而产生的恶性循环所带来的恶果。而搜 集黄河的资料以增进对黄河的了解,则可以结合综合性学习 来进行。这一课学习要注意体现语文学科的特点。
• 《蝙蝠和雷达》,讲的是人类从蝙蝠身上得到启示发明了雷 达,使飞机能在夜间飞行。学习这篇课文,了解实验的过程 以及蝙蝠与雷达之间的联系是教学的重点,可以根据课后习 题的第3题来促进理解。课后还安排了一个资料袋,大致介绍 了什么是仿生学。如果有同学在开展综合性学习时对这方面 知识进行了了解,可引导他们一起交流,从而进行综合性学 习中期的检查指导。四年级没有安排三年级那种“综合性学 习提示”,但这一环节需要在教学活动中有所体现。前期的 综合性学习进展如何,会直接影响语文园地中口语交际、习 作和展示台的进行。
第二组: 本组专题是“以诚待人”。围绕这个专题,我们安排了两篇精读课文和两篇略读课文,它们 都是写人记事的内容。训练的重点是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通过讨论解决;初 步了解描写人物外貌、动作和语言的方法。本组课文讲述了几则诚信故事,语文园地中的口 语交际与课文密切相关,要求运用一些现实生活中的事例来交流怎样真诚地对待每一个人、 每一件事,这样安排的目的是力图突出知识与能力的迁移、读与说相结合。课文中的故事都 有一定的时代感,通过学习,学生可以提高认识,受到真诚待人、重诺守信、宽容理解的品 质教育。
• 我的发现引导学生体会副词的表达效果。可以先引导学生读 读没有副词的句子,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读读加上副词后句子的意思和表达效 果有什么不同,从而总结归纳副词的作用。
第四组: 本组围绕“战争与儿童”的主题安排了四篇课文,这些课文体裁多样,既有小说,也有书 信、诗歌,它们体现了儿童在战争中的机智勇敢以及他们对和平的渴望,并特别突出了儿 童在打击敌人的同时,又能保护自己生命的英雄事迹。这是编者价值观的一种转变。这种 转变还体现在本册教材的第五单元,我们专门安排了“热爱生命”的专题,进一步引导学 生要热爱生活,珍爱自己的生命。
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材解读 陈秋梅
一.教材总览
二、教材特点
三.教学目标
教学建议
第一组:本组课文以“走遍千山万水”为主题。它虽然是选取有关山水景物的文 章来组织单元,但实际上暗含着围绕学习描写景物的方法来编排,比如按照一定 的顺序描写景物的方法。除此以外,还要了解排比句式并学习运用,体会优美语 句表情达意的作用。这一组课文语言优美,易于朗读背诵,教学中要重视语言的 积累,在诵读中体会山水景物之美。
大家有疑问的,可以询问和交流
可以互相讨论下,但要小声点
第三组: 本组围绕“大自然的启示”这个主题取材。启示包括两个方面的意思:一是要保护好生态平衡, 否则会受到大自然的惩罚;二是要从大自然获得启示,从而进行发明创造。在三年级下册教材 中有一个环境保护专题,学生通过学习这个单元,对怎样保护环境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本组 课文涉及人类对大自然规律的认识,以及人类对大自然的开发和利用,比三年级下册的相关内 容要进了一步。本组安排了一次综合性学习,它可以从以上两个方面来展开。
• 习作要求学生把自己想说的心里话写下来。本次作文的指 导重点应放在调动学生的生活积累、激发他们的情感方面。 引导学生想好倾诉的对象,注意运用具体的事例表达内心 的真实感受,不要脱离生活实际说大话、说空话、说假话。
• 我的发现是前几册教材学习要求的延续,目的是引导学生 养成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和勤动笔的习惯,并注意在平时 要多读书看报,从而增加积累,促进习作能力的提高。这 也是一个有关写作的训练重点。
• 本组的几篇课文,通过具体而生动的事例说明了大自然所给 人的一些启示,具有深刻的启发性。这些课文,都表明了一 定的道理,比较适合默读训练,可引导学生一边默读课文, 一边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然后通过讨论,交流自己的看法, 明白课文阐述的道理。
• 《自然之道》的学习,可抓住重点语句,结合事例谈谈读后 的体会,并体会一些情感丰富的词语,如“极不情愿”“颓 丧”“悲叹”等等。课后布置了综合性学习,教师一定要引 导学生明确活动的内容有两个方面,在学生确定自己的活动 内容之后,再考虑活动实施的途径和方式。
• 《大自然的启示》有两个短文,一个是关于生态平衡的内容, 一个是关于仿生学的内容。教学中,可让学生在阅读中通过 具体事例体会大自然所带来的启示,懂得我们应该持有的态 度,不一定将掌握相关科学概念作为教学的重点。
• 口语交际、习作、展示台三部分,需要结合综合性学习来完 成。展示台只是举例性质的,教学中不必局限于课文中的3个 例子,可引导学生根据综合性学习的成果,开发更多的活动 内容、创造更多的活动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