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一课PPT
合集下载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1课《古诗词三首》优质PPT课件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1课《古诗词三首》优质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438afa8b14e852459fb5763.png)
从题目来看,《宿新市徐公店》这首 诗写的是什么呢?
“宿”指住宿,“新市徐公店”是诗 人投宿的地方。从题目来看,这首诗写了 诗人投宿徐公店的所见所闻。
诗文解读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新绿未成阴。
疏疏:稀疏。
阴:树荫。
诗意:稀疏的篱笆间,一条幽深的小 路伸向远方。篱笆旁的几棵树,枝头新长 出的嫩叶一片嫩绿,显得不够茂盛浓密, 没有形成树荫。
参考答案:(1)儿童飞快地跑着,追 逐一只黄色的蝴蝶。蝴蝶顽皮地飞到一片金 黄的油菜花中,再也找不到了。
(2)夏天来了,白天也变得越来越长 了,上午的时候,太阳一点点升起,篱笆的 影子也越来越短,天气越来越热,中午的时 候外面就极少有人了。有的只是蝴蝶和蜻蜓, 在天空中飞来飞去,尽情享受生活的美好。
主要作品:《四时田园杂兴》 《吴船录》等。
读古诗,把握诗歌朗读节奏,疏通字词。
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 【宋】范成大
梅子金黄杏子肥, 麦花雪白菜花稀。 日长篱落无人过,
jiá
惟有蜻蜓蛱蝶飞。
诗文解读
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
诗人用梅子黄、杏子肥、麦花白、菜 花稀,写出了夏季南方农村景物的特点: 有花有果,有色有形。
静态美
徐 公 店
急走 追 动态美
飞 无处寻
课堂小结
《宿新市徐公店》描写的是诗人在 投宿的地方看到的景色,抒发了诗人热 爱春天、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zá xìnɡ
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
【宋】范成大
作者简介
范成大,(1126—1193)南宋 诗人,字致能,号石湖居士,苏州 吴县(今江苏苏州)人。
杨万里(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
月15日),字廷秀,号诚斋。汉族江 右民系。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 黄桥镇湴塘村)人。南宋大臣,著名 文学家、爱国诗人。因宋光宗曾为其 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 斋先生"。
四年级下册第一课《古诗三首》最新.ppt
![四年级下册第一课《古诗三首》最新.ppt](https://img.taocdn.com/s3/m/2190f84aee06eff9aef807d6.png)
导入 风景 词 旧 日出 江花 水 画 好 忆 资料 二三 全 歌
忆江南
(唐)白居易
江南 好, 风景旧曾 谙 。熟悉 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哪好?
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
日出江花红胜火,
火?
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 蓝 。
能不 忆 江南?
现在你“忆”江南的什么?
做一做:
1、“湖光秋月两相和 潭,面无风镜未磨 。” 两句诗总写洞庭湖的秋色。
2、“遥望洞庭山水翠 ,白银盘里一青螺。” 两句诗以奇特的想象,确切的 比喻,描写洞庭湖的山水。
3、三、四句诗人运用比喻, 把 洞庭湖的水色比作“ 白银盘 ”, 把“洞庭湖中的君山 ”比作“青螺 ”
用白银盘比喻洞庭湖的水色
江南春 (唐)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 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 多少楼台烟雨中。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纵 情诗酒,以诗著称于世。 与诗人杜甫合称“李杜”, 后人言其书得自张旭,飘 然有仙气。传世之作有 《上阳台帖》等。著有 《李太白集》。
这首诗作于天宝十二载(753)秋游宣 州时,距他于天宝元年(742)被迫辞 官离开长安已有整整十年时间了。长 期飘泊生活,使李白饱尝了人间辛酸 滋味,看透了世态炎凉,从而加深了 对现实的不满,增添了孤寂之感。此 诗写独坐敬亭山时的情趣,正是诗人 带着怀才不遇而产生的孤独与寂寞的 感情,到大自然怀抱中寻求安慰的生 活写照。
他的心境?
这是一种怎样的看?
相看 两不厌, 只有敬亭山。
表达了诗人对敬 亭山的喜爱。
结合注释:逐句说说诗意。
众鸟: 尽: 孤云: 独去闲:
结合注释:逐句说说诗意。
众鸟:鸟儿们 尽:消失 孤云:孤独的白云 独去闲:悠闲自在独自飘远
忆江南
(唐)白居易
江南 好, 风景旧曾 谙 。熟悉 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哪好?
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
日出江花红胜火,
火?
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 蓝 。
能不 忆 江南?
现在你“忆”江南的什么?
做一做:
1、“湖光秋月两相和 潭,面无风镜未磨 。” 两句诗总写洞庭湖的秋色。
2、“遥望洞庭山水翠 ,白银盘里一青螺。” 两句诗以奇特的想象,确切的 比喻,描写洞庭湖的山水。
3、三、四句诗人运用比喻, 把 洞庭湖的水色比作“ 白银盘 ”, 把“洞庭湖中的君山 ”比作“青螺 ”
用白银盘比喻洞庭湖的水色
江南春 (唐)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 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 多少楼台烟雨中。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纵 情诗酒,以诗著称于世。 与诗人杜甫合称“李杜”, 后人言其书得自张旭,飘 然有仙气。传世之作有 《上阳台帖》等。著有 《李太白集》。
这首诗作于天宝十二载(753)秋游宣 州时,距他于天宝元年(742)被迫辞 官离开长安已有整整十年时间了。长 期飘泊生活,使李白饱尝了人间辛酸 滋味,看透了世态炎凉,从而加深了 对现实的不满,增添了孤寂之感。此 诗写独坐敬亭山时的情趣,正是诗人 带着怀才不遇而产生的孤独与寂寞的 感情,到大自然怀抱中寻求安慰的生 活写照。
他的心境?
这是一种怎样的看?
相看 两不厌, 只有敬亭山。
表达了诗人对敬 亭山的喜爱。
结合注释:逐句说说诗意。
众鸟: 尽: 孤云: 独去闲:
结合注释:逐句说说诗意。
众鸟:鸟儿们 尽:消失 孤云:孤独的白云 独去闲:悠闲自在独自飘远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1课《古诗词三首》优秀PPT课件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1课《古诗词三首》优秀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f0e8c199b6648d7c0c74659.png)
课 一首诗,就是一道独特的风景,就是
堂 一幅和谐的画卷。乡村是那么纯朴、恬静,
小 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就是通过这优美
结 的诗句传递给我们的。
板宿 新
书市 设徐
公 计店
篱落疏疏一径深 静态美
树头新绿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
动态美
飞入菜花无处寻
第2课时
复
我会背
习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宋代诗人杨万里所
导 作的《宿新市徐公店》,谁能来背诵一下?
二读,想画面。
三读,品深意。
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诗人爱小儿
小儿天真烂漫、调皮可爱
亡赖:取“顽皮、淘气”之意。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陶醉、酒醉、沉醉…… 谁为什么而“醉”?
老人为风景的迷人而醉,为夫妻的亲密而醉, 为孩子的懂事而醉。
诗人为美丽的风景而醉,为安宁的生活而醉。
板书设计
天长了,农民忙着在地 里干活,中午也不回家,门 前没有人走动,只有蜻蜓和 蝴蝶绕着篱笆飞来飞去。
“日长”时为什么会“无人过”?人去 哪儿了?
“日长”是初夏时的季节特征,此 时正值农忙时节,农民们都早出晚归地 干农活,所以诗人才会见到“无人过” 的场面。
诗人为何要描写蜻蜓和蝴蝶?
诗人以“惟有蜻蜓蛱蝶飞”来衬托 村中的寂静,静中有动,显得更静。
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
[宋]范成大
作者简介
范成大(1126—1193) 南宋诗人。 字致能,号石湖居士。范成大是一个同 情人民疾苦的士大夫。他的忧国恤民的 思想在其诗歌创作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其诗以反映农村社会生活图景的作品成就最高。 著有《石湖诗集》《石湖词》《吴船录》等。
字词识记
部编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第1课《古诗词三首》精品课件ppt
![部编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第1课《古诗词三首》精品课件ppt](https://img.taocdn.com/s3/m/a9c446dd0029bd64783e2c90.png)
部编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
自读要求:
(1)大声、流利地读古诗, 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遇到自己喜欢的语句, 多读几遍。
纯朴的乡村,一道独特的风景,一幅和谐的画卷,一首幽美的诗。
部编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
指导朗读:
①注意读准平舌音“宿”,翘舌音 “疏”,边音“篱” ②指导书写“篱、疏” 注意“篱”上下结构,上窄下宽,倒数第 二笔是撇折。 “疏”左右结构,左窄右宽,第一笔是横 撇,下面的“止”最后一笔横要变成提。
纯朴的乡村,一道独特的风景,一幅和谐的画卷,一首幽美的诗。
部编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
诗人描绘了什么季节的景物?你是从哪里感受到的?
这首诗写初夏江南的田园景色。诗 中用梅子黄、杏子肥、麦花白、菜花稀, 写出了夏季南方农村景物的特点。
纯朴的乡村,一道独特的风景,一幅和谐的画卷,一首幽美的诗。
部编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
纯朴的乡村,一道独特的风景,一幅和谐的画卷,一首幽美的诗。
部编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
课堂练习 四、读读诗句,理解词语和句子。 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 1.篱落: 篱笆 蛱蝶:蝴蝶的一种 惟有:_只__有___ 2.说说读了这两句诗,你眼前浮现出怎样的画面? 天长了,农民忙着在地里干活,中午也不回家,门 前没有人走动;只有蜻蜓和蝴蝶绕着篱笆飞来飞去。
纯朴的乡村,一道独特的风景,一幅和谐的画卷,一首幽美的诗。
部编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
板书设计
诗 宿新市徐公店 情 喜爱 画:篱落、一径、枝头 画 追入 儿童 黄蝶 菜花 意 色:黄(绿)(黄)
(静) (动)
纯朴的乡村,一道独特的风景,一幅和谐的画卷,一首幽美的诗。
部编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
课堂作业 一、一字多音我会选。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下册第一课古诗三首宿新市徐公店页精品PPT课件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下册第一课古诗三首宿新市徐公店页精品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aba5cd62dc58bd63186bceb19e8b8f67c1cefb6.png)
徐公店 —姓徐的人家开的客店。
及稀时疏当 的勉篱励笆,旁岁边月,不有待一人条小路伸向远方。 抓及关时键 当语勉句励,初岁步月体不会待课人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里我总们是 仿无佛所听顾到忌了,孩惹子得们孝的宗欢不笑快声,……将他外调做官。
(公:古代对男子的尊称)
我新们市仿—佛地看名到,了在孩今童湖因南为省没攸有县追北到。蝴蝶而失落的表情……
飞入菜花无处寻。 我们仿佛看到了孩童因为没有追到蝴蝶而失落的表情……
稀疏的篱笆旁边,有一条小路伸向远方。
篱落— 篱笆。 疏疏— 稀疏。 一径—一条小路。 深 —深远。 树头—树枝头上。 未 —没有。 阴 —树荫。 急走—急急忙忙地跑。
古语走就是跑的意思。
明诗意
篱落疏疏一径深
稀疏的篱笆旁边,有一条小路 伸向远方。
我们仿佛听到了孩子们的欢笑声……
古语走就是跑的意思。
篱落疏疏一径深( )
稀疏的篱笆旁边,有一条小路伸向远方。
宿
徐
篱
里总是无所顾忌,惹得孝宗不快,将他外调做官。
【宋】杨万.里 篱落疏疏一径深, 树头新绿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 飞入菜花无处寻。
字词乐园
宿 徐 篱 (住宿)
(徐缓)
(篱笆)
多音字
疏 蝶 (稀疏)
说说看,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说说看,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B.跑
C.经过
D.离去
反对屈膝议和,多次上书皇帝积极抗战,也 正因杨万.里总是无所顾忌,惹得孝宗不快, 将他外调做官。这首诗作于宋光宗绍熙三年, 杨万.里正在建康任职,也就是今天的江苏 省南京市。这年春天,诗人外出途经一处城
镇,名为新市镇,见此时油菜花开的正好故 写下一组诗歌。
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开学第一课 课件(共25张PPT).ppt
![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开学第一课 课件(共25张PPT).ppt](https://img.taocdn.com/s3/m/8a683c9d2dc58bd63186bceb19e8b8f67c1cef08.png)
用心
“三天打鱼两天晒 网”注定无法成功。 读书需用心,只有 用心才能学到学问, 才能学有所成。
准备用品 调整作息
按照学校作息早 睡早起,不赖床, 不拖拉,不迟到。 每天饮食要清淡 规律,并进行适 当的体育锻炼, 保证精力旺盛。
“士兵不打无准备 之战”,学生也不 能“上无准备之 学”。每晚睡觉前 和每早上学前, 要整理好书包中 的学习用品。
网络安全
1. 减少使用电子产品的次数和时间,防止沉迷网络和游戏,促进身心健康发展。 2. 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和行为习惯,防范打赏主播、游戏充值等行为。 3. 不要添加陌生人的微信、QQ;不要去扫来历不明的二维码、不要点击陌生 的链接;不要贪图小便宜,不要轻信中奖、赚外快等说辞。 4. 健康、绿色上网,教育孩子不浏览黄色、赌博等不良信息;不玩带有色情、 暴力、自残等不健康内容的游戏。 5. 警惕网络交友,教育孩子不要随便加陌生人的联系方式,更不要和网友私下 见面。
计划
每两周阅读一本书 每周画出一副画 ……
生活滋味
这个寒假,你做过最有趣的事情是?
贴春联
年夜饭
收红包
大拜年 贺新春
年年有余
二、开学准备
新春开学第一课
新学期做好“三个心”:
调整心态
决心
新学期,新起点, 只要下定决心,努 力使自己变得更好, 打败过去的自己也 是一种胜利。
信心
没有一帆风顺的人 生,前进的路上注 定布满荆棘。要相 信自己,用信心战 胜一个个困难。
预防溺水
1. 春节过后,天气渐暖,不要私自或结伴到结冰的河面溜冰、玩耍,不要在 结冰的场地上推搡追逐、嬉戏打闹,防止溺水事故的发生。 2. 不私自下水游泳,不擅自与他人结伴游泳,不在无家长或老师带领的情 况下游泳,不到无安全设施、无救援人员的水域游泳,不到不熟悉的水域游 泳。 3.有小伙伴要去玩水时,要及时劝阻,劝阻无效要第一时间告诉老师或大人。 4. 发现同伴溺水,立即寻求大人帮助,或打110、120电话报警求助,不盲目 手拉手或下水施救。
四年级下册第一课《古诗三首》ppt课件
![四年级下册第一课《古诗三首》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b4c6745bb1aa8114431b90d6c85ec3a87c28bb2.png)
”。
《春晓》是孟浩然的代表作之一,描写的是春日 03 早晨的景色和诗人的感受,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
热爱和珍惜之情。
《静夜思》作者李白生平
01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 唐朝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 。
02 李白的诗歌豪放奔放,形象生动,语言流畅自然 ,具有鲜明的个性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过程与方法
通过朗读、讲解、讨论等多种方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古 诗的内涵和表达方式。
知识与技能
学生能够背诵并默写三首古诗,理解诗意,掌握古诗的基 本鉴赏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对古诗的热爱和审美情趣,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 传统文化。
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学方法
本课采用讲解、朗读、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以学生为 主体,教师为主导,注重学生的参与和体验。
02 《静夜思》是李白的一首脍炙人口的小诗,表达 了作者在寂静的夜晚对故乡的深深思念之情。
《望庐山瀑布》作者杜甫成就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 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
杜甫的诗歌内容广泛,题材深刻,注重表现社会现实和人民疾苦,被誉 为“诗史”。
《望庐山瀑布》是杜甫的一首山水诗,描绘了庐山瀑布的壮丽景色,展 现了诗人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和赞美之情。同时,该诗也是杜甫诗歌艺术 成就的代表作之一,体现了其雄浑豪放、瑰丽奇伟的诗风。
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运 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描绘春天。
指导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 古诗作为蓝本,进行仿写 或创作。
组织班级朗诵比赛或分享会
制定比赛规则和评分 标准,确保公平公正 。
举办班级分享会,让 学生互相交流学习心 得和创作成果。
《春晓》是孟浩然的代表作之一,描写的是春日 03 早晨的景色和诗人的感受,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
热爱和珍惜之情。
《静夜思》作者李白生平
01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 唐朝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 。
02 李白的诗歌豪放奔放,形象生动,语言流畅自然 ,具有鲜明的个性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过程与方法
通过朗读、讲解、讨论等多种方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古 诗的内涵和表达方式。
知识与技能
学生能够背诵并默写三首古诗,理解诗意,掌握古诗的基 本鉴赏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对古诗的热爱和审美情趣,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 传统文化。
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学方法
本课采用讲解、朗读、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以学生为 主体,教师为主导,注重学生的参与和体验。
02 《静夜思》是李白的一首脍炙人口的小诗,表达 了作者在寂静的夜晚对故乡的深深思念之情。
《望庐山瀑布》作者杜甫成就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 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
杜甫的诗歌内容广泛,题材深刻,注重表现社会现实和人民疾苦,被誉 为“诗史”。
《望庐山瀑布》是杜甫的一首山水诗,描绘了庐山瀑布的壮丽景色,展 现了诗人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和赞美之情。同时,该诗也是杜甫诗歌艺术 成就的代表作之一,体现了其雄浑豪放、瑰丽奇伟的诗风。
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运 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描绘春天。
指导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 古诗作为蓝本,进行仿写 或创作。
组织班级朗诵比赛或分享会
制定比赛规则和评分 标准,确保公平公正 。
举办班级分享会,让 学生互相交流学习心 得和创作成果。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1课《 古诗词三首》PPT(完整版)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1课《 古诗词三首》PPT(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45785823011ca300a6c39090.png)
词 他在陶醉之余又会想些什么呢?
情
心醉田园
背
辛弃疾是南宋爱国词派的领袖和旗帜。
景 南宋时,宋金时有交战,辛弃疾目睹了中
原人民妻离子散、家破人亡的惨剧。他渴 链
望收复失地,让百姓安居乐业,所以一生 接 都在为抗金而不懈努力。
他所提到的抗金建议,均未被采纳,自身 亦遭受到投降派的打击,被贬到远离战火 的江西农村,一住就是18年。壮志难酬、 报国无路的他虽悲愤,但仍不忘收复中原 的大业。
题 村居,这首诗的题目。
作
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
者 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南宋 著名军事将领、豪放词派代表人物。他
简 与苏轼并称为“苏辛”,与李清照并称
介 “济南二安”。
主要作品:《青玉案·元夕》《丑奴 儿·书博山道中壁》《菩萨蛮·书江西造口 壁》《清平乐·村居》《永遇乐·京口北固 亭怀古》《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等。
这些诗人都留下了很多描写田园生活的 脍炙人口的诗篇,同学们在课后也可以 多找来读读,提高自身的文学底蕴。
板
书 四时田园杂兴
设(其二十五)
计
梅子金黄杏子肥 麦花雪白菜花稀
日长篱落无人过 惟有蜻蜓蛱蝶飞
静态美 动态美
宿新市徐公店
初夏荷塘
图中的景色让你想起了哪一首古诗?
小池 【宋】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茅檐低小, 溪上青青草。 简笔画 溪 声
读着这句词,你仿佛看到了哪些景物? 茅屋、青青草
你们还看到了一条怎样的小溪?
小
多美的画面啊,那蓝蓝的天、白白
结 的云、淙淙的溪水、青青的草所构成的 美景令人心生向往。
村居“人美”
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一课《古诗词三首》课件
![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一课《古诗词三首》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43c7353a31614791711cc7931b765ce05087a12.png)
总结
课Hale Waihona Puke 回顾回顾本节课所学习的知识和主要 内容。
学生发言
鼓励学生分享他们对古诗词的理 解和感悟。
下节预告
展示下一节课的预告和内容,激 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 一课《古诗词三首》ppt 课件
在这个课件中,我们将一起学习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一课《古诗词三 首》。通过欣赏、介绍和学习这些古诗词,我们将了解其背后的意义和价值。
课堂导入
自我介绍
分享我们的姓名,年级和对学习古诗词的兴趣。
学习诗词的目的
了解为什么学习古诗词对我们的成长和个人发展很重要。
课堂互动
学生背诵
鼓励学生逐句背诵这些古诗,提高对诗词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诗词接龙
以诗词接龙的方式让学生参与互动,培养他们对诗词的兴趣和表达能力。
诗词抢答
通过诗词抢答的游戏形式,加深对诗词的记忆和理解。
课后作业
1 背诵《悯农》
要求学生诵读并背诵《悯农》,加深对诗词 的记忆和理解。
2 仿写诗词
鼓励学生根据模仿古诗的形式,创作自己的 诗词作品,培养创作能力。
学习古诗词的意义
探索古诗词对于我们了解文化、培养审美情趣和提升语言能力的意义。
课文学习
1
诗词欣赏
通过欣赏《悯农》、《静夜思》和《登鹳雀楼》,我们将领略其优美的艺术表现 和文化内涵。
2
诗词介绍
探索三首古诗的作者背景、创作背景以及诗词分析,加深对诗词的理解和欣赏。
3
诗词口诀
通过简单的诗词口诀学习,记忆和掌握这些古诗词。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一课《古诗词三首》ppt课件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一课《古诗词三首》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0cc3b1ef78a6529647d5349.png)
望洞庭
[唐]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 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 白银盘里一青螺。
刘禹锡诗文俱佳,涉猎题材广泛,与柳宗元并称“刘柳”,与韦应物、白居
易合称“三杰”,并与白居易合称“刘白”,有《陋室铭》《竹枝词》 《杨柳枝词》《乌衣巷》等名篇。哲学著作《天论》三篇,论述天的物质
性,分析“天命论”产生的根源,具有唯物主义思想。有《刘梦得文集》,
其他描写山水风光的古诗词
惠崇春江晚景 (宋)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
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 正是河豚欲上时。
江南春 (唐)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 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 多少楼台烟雨中。
赞美祖国山河的词语 锦绣中华、山河壮丽、 大好河山、江山如画、 山明水秀、青山绿水、 风光旖旎、人间天堂„
忆江南
诗句大意
江南真好,我对江南的美丽风景曾 经是多么的熟悉。 太阳从东方升起,阳光普照大地, 遍地开放的鲜花更加艳丽,由于红 日映照,所以红花更红,像燃烧的 火焰,春回大地,春天的江水如蓝 草一样碧绿、清澈。 江南的风景这样美好,能不让人回 忆吗?
古诗文中游名胜
姑苏城外( ),夜半钟声到客船。 不识( )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故人西辞( ),烟花三月下扬州。 ( )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朝辞( )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欲把( )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独坐敬亭山
——世间万物似乎都在讨厌我, 不愿意和我待在一起。四周静悄悄的, 只有我和敬亭山两两相望了。我凝视 着秀丽的敬亭山,而它也一动也不动, 含情脉脉地注视着我。只有它不厌烦 我,在我失意的时候愿意陪伴着 我……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今河 南洛阳人。他善于从民 歌中汲取营养,语言生 动,风格清新,在唐诗 中别开生面,对后世影 响很大。
四年级下册第一课ppt.ppt
![四年级下册第一课ppt.ppt](https://img.taocdn.com/s3/m/ecd8c6a1fd0a79563c1e7230.png)
•
独坐敬亭山 【唐】李白 • 众鸟高飞尽, • 相看两不厌, 孤云独去闲。 只有敬亭山。
你答出来吗?
第一句划拉横线的“尽”,“闲”你体会到啦什么?
哈哈,我来告诉你。 我在“尽”,“闲” 中体会到啦一个字, 那就是“静”字。
小朋友们, 你答对啦了 吗?
独坐敬亭山 【唐】李白
• 众鸟高飞尽, 孤云独去闲。
望洞庭 【唐】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合,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这两句诗应用了哪种修辞手法?
你答出来了吗?
我来打答一 下: 这两句诗应 用了比喻的 修辞手法。
望洞庭 【唐】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合,潭面无风镜未磨。
注释:湖水和皎洁的月光互为映衬,显得那么和 谐,无风的洞庭湖像一面未打磨的镜子
刘禹锡诗文俱佳,涉猎题材广泛, 与柳宗元并称“刘柳”,与韦应物、 白居易合称“三杰”[4] ,并与白居 易合称“刘白”,有《陋室铭》《竹 枝词》《杨柳枝词》《乌衣巷》等名 篇。哲学著作《天论》三篇,论述天 的物质性,分析“天命论”产生的根 源,具有唯物主义思想。有《刘梦得 文集》,存世有《刘宾客集》。
注释:群鸟高飞远去, 一片白云也飘走啦。
• 相看两不厌,
只有敬亭山。
注释:和我久久地相互看着永不满足的, 只有那站在对面的娴静的敬亭山。
注释: 1.敬亭山:在今安徽省宣州市郊外。 2.闲:形容云彩飘来飘去悠闲自在的样子。 3.厌:满足。
望洞庭 【唐】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合,潭面无风镜未磨。
• • • • •
一、区分下面的每组生字并组词 谙( ) 镜( ) 孤( ) 厌( ) 暗( ) 境( ) 狐( ) 压( ) 二、完成下面的填空 1.《独坐敬亭山》这首诗中,“两”指的是 ______和_______。诗句中,能表现出 “孤独的词有( )和( )。 • 2.《望洞庭》的作者是_______代诗人 _______。诗人用“青螺”来形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忆江南》是_______牌名。诗人通 过回忆,写出了江南日出时___江花____的 红和春天__江水_____的绿。这样写对照鲜 明,色彩浓丽,使我们体会到了诗人 _________的情感。 •
独坐敬亭山 【唐】李白 • 众鸟高飞尽, • 相看两不厌, 孤云独去闲。 只有敬亭山。
你答出来吗?
第一句划拉横线的“尽”,“闲”你体会到啦什么?
哈哈,我来告诉你。 我在“尽”,“闲” 中体会到啦一个字, 那就是“静”字。
小朋友们, 你答对啦了 吗?
独坐敬亭山 【唐】李白
• 众鸟高飞尽, 孤云独去闲。
望洞庭 【唐】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合,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这两句诗应用了哪种修辞手法?
你答出来了吗?
我来打答一 下: 这两句诗应 用了比喻的 修辞手法。
望洞庭 【唐】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合,潭面无风镜未磨。
注释:湖水和皎洁的月光互为映衬,显得那么和 谐,无风的洞庭湖像一面未打磨的镜子
刘禹锡诗文俱佳,涉猎题材广泛, 与柳宗元并称“刘柳”,与韦应物、 白居易合称“三杰”[4] ,并与白居 易合称“刘白”,有《陋室铭》《竹 枝词》《杨柳枝词》《乌衣巷》等名 篇。哲学著作《天论》三篇,论述天 的物质性,分析“天命论”产生的根 源,具有唯物主义思想。有《刘梦得 文集》,存世有《刘宾客集》。
注释:群鸟高飞远去, 一片白云也飘走啦。
• 相看两不厌,
只有敬亭山。
注释:和我久久地相互看着永不满足的, 只有那站在对面的娴静的敬亭山。
注释: 1.敬亭山:在今安徽省宣州市郊外。 2.闲:形容云彩飘来飘去悠闲自在的样子。 3.厌:满足。
望洞庭 【唐】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合,潭面无风镜未磨。
• • • • •
一、区分下面的每组生字并组词 谙( ) 镜( ) 孤( ) 厌( ) 暗( ) 境( ) 狐( ) 压( ) 二、完成下面的填空 1.《独坐敬亭山》这首诗中,“两”指的是 ______和_______。诗句中,能表现出 “孤独的词有( )和( )。 • 2.《望洞庭》的作者是_______代诗人 _______。诗人用“青螺”来形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忆江南》是_______牌名。诗人通 过回忆,写出了江南日出时___江花____的 红和春天__江水_____的绿。这样写对照鲜 明,色彩浓丽,使我们体会到了诗人 _________的情感。 •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1课《古诗词三首》优秀PPT课件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1课《古诗词三首》优秀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bf2a712ed630b1c59eeb55c.png)
人 士诗集》《吴湖录》等。
范成大是一个关心国事、勤于政务、同
情人民疾苦的士大夫。他一贯的忧国恤民的
思想在其诗歌创作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范
成大的诗,以反映农村社会生活图景的作品
成就最高。范成大晚年作的组诗《四时田园
杂兴》,是他田园诗的代表作品。
初
读
古 诗
听古诗朗读,然后自己试
着读一读,注意读准字音,将
新课导入
一年四季
四时田园杂兴
意思是:对眼前景物有所感触,临时发生兴致而创作。这 里的“兴”,兴致,兴趣,“四时田园杂兴”,从一年四 季的田园风光引发的各种即兴作品。
范成大(1126—1193)字致能,号石湖居 士,吴郡(今江苏苏州)人,绍兴二十四年 进士。其诗题材广泛,对农民的痛苦,官吏 的残暴等都有反映,诗风清逸淡远。著有 《石湖居士诗集》《石湖词》《吴湖录》等。
三、火眼金睛,辨字组词。 宿( 住)宿 未( 宜( 适)宜 味( 经( 经)过 彩( 径( 小)径 菜(
) 未来 ) 品味 ) 彩色 ) 白菜
课堂作业
四、读读古诗,说说自己的理解。 1.这首诗是_______宋_代诗人________写杨的万。里诗中描写了_____种景物,分别是6
(静) (动)
课堂作业
一、一字多音我会选。
xiǔ sù
1.昨天晚上,我在同学家住了一宿( )。 xiǔ
2.下了晚自习,同学们都要回宿( )舍。 sù
二、读拼音,写汉字。
黄昏时分, 一只蜻蜓xú xú ( )落在徐x徐īshū( )的 lí ba(稀疏)上,
准备要在这儿篱借笆sù( )一晚。
宿
课堂作业
会 认
字
zá
lí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一课《古诗词三首》PPT课件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一课《古诗词三首》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47015d4ba1aa8114531d978.png)
宿新市徐公店
1 古诗词三首
杨万里,字廷秀,号诚
斋。南宋诗人。 著有《诚斋集》等。他与
范成大、陆游、尤袤合称南宋 “中兴四大诗人”。
1 古诗词三首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宋光宗绍熙三年(1192年)。 诗人在外出的旅途中,经过新市,住在一间姓 徐的人开设的客店里,农村美丽的风光和儿童 嬉戏的情景,深深吸引了他,触发了他的诗兴, 于是他写下了这首《宿新市徐公店》。
1 古诗词三首
课堂演练
一、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深”在字典中有如下解释:A.久,时间长;
B.程度高的;C.(颜色)重;D.从上到下或从外面
到里面距离大,跟“浅”相对。
深·秋 ( A) 篱落疏疏一径深· 情谊很深·( B) 颜色太深·
(D) (C)
1 古诗词三首
二、火眼金睛,辨字组词。
店( 住店 ) 未( 未来 ) 站( 站着 ) 味( 味道 ) 枯( 枯草 ) 菜( 菜花 ) 姑( 姑娘 ) 彩( 彩色 )
夏天白天变( 长)了,农民们早出晚归, 在田间辛勤地(播种)、(锄草)……篱笆 的影子随着太阳的升高变得越来越( 短), (没有人 )经过。只有(蜻蜓)和(蝴蝶) 绕着篱笆(悠闲 )地飞舞着。
1 古诗词三首
诗中的初夏乡村景色有形有色,有动有静,这样的田 园生活多美啊,怪不得作者这么喜爱它,让我们来齐读这 幅独特的风景图吧!
1 古诗词三首
三、填空。
《宿新市徐公店》的作者是 宋 代诗人杨万里, “ 儿童急走追黄蝶 , 飞入菜花无处寻 。”写 出了儿童在花丛中捕蝶的欢乐情景。
1 古诗词三首
第二课时
稀疏的篱笆,长长的小路,金黄的油菜 花……同学们一定都喜欢上了这美丽的乡村春 景,今天我们再来看看另一首诗描写的乡村美 景的古诗——《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一课《古诗三首》课件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一课《古诗三首》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d86624017fc700abb68a98271fe910ef12daeae.png)
古诗的诵读方法
节奏与韵律
感受古诗的节奏与韵律,通 过自然而准确的朗诵,将诗 歌的韵律和意境传达给他人。
语调与抑扬
掌握古诗的语调和抑扬顿挫, 重点突出诗句的内容和表达 方式。
情感与体验
在诵读古诗的过程中融入情 感,体验古人的情绪与意境, 使诗歌更加生动有趣。
课堂练习和测验
1
课堂小练习
通过课堂小练习,巩固对古诗的理解和诵读技巧。
2
课外阅读
鼓励学生在课外阅读更多的古诗,培养自主学习和欣赏古诗的能力。
3
测验评估
进行定期测验和评估,检验学生对古诗知识的掌握情况。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 册第一课《古诗三首》课 件
欢迎来到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一课《古诗三首》课件!本课件将带 领你走进古诗的世界,欣赏并理解其中的美妙与深意。
古诗三首介绍
《静夜思》
作者:李白;内容:沉思夜晚 的静谧之美,引起读者对人生 的思考。
《登鹳雀楼》
作者:王之涣;内容:借登高 楼和观鹳雀的景物来表达对人 生的思考和豁达。
《将进酒》
作者:李白;内容:歌颂豪情, 弘扬人生的快乐与豪爽。
古诗的意义和作用
1 审美教育
通过欣赏古诗,培养学 生的审美能力,提高对 美的感知与理
古诗是中华文化的瑰宝, 通过学习,传承和弘扬 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
古诗的意境与情感能够 启迪学生的情感,培养 情感表达与理解的能力。
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一课.ppt
![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一课.ppt](https://img.taocdn.com/s3/m/cbcd524c3968011ca200917f.png)
独坐敬亭山
李白
众鸟高飞尽, 所有的鸟儿都向着高空飞散了, 孤云独去闲。 一片白云也慢悠悠地越飘越远了。 相看两不厌, 山和我互相对视而不感到厌倦, 只有敬亭山。 这时,我的心里似乎只有那座敬亭山。
哪些词体会到诗人的孤独?
当世界上的一切都远离李白 的时候,他除了孤独,还有什 么?
面对着鸟飞尽,孤云去的寂寞,让诗人感到 欣慰的是什么?
相看两不厌, 只有敬亭山。
• 面对着相看两不厌的敬亭山,在诗人心中,此时 的敬亭山就像诗人的什么人?它会对李白说些什 么呢?
李白深情地看着敬亭山,轻轻地 对他说道:
敬亭山深情地看着李白,轻轻地 对他说道:
• 学习古诗的方法:
解诗题,知作者 抓字眼,明诗意 多诵读,悟诗情
洞庭湖位于湖南省的北部,岳 阳市附近,是我国第二大淡水湖。 八百里洞庭,烟波浩淼。水天相 接,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湖中 有君山,山上有诸多名胜。著名 诗人范仲淹来到洞庭,留下了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 而乐”的经典之作。
古诗文中游名胜
姑苏城外(
),夜半钟声到客船。
不识( )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故人西辞(
),烟花三月下扬州。
( )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朝辞( )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欲把( )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小小赛诗会
望洞庭
独坐敬亭山
刘禹锡
唐 李白
湖光秋月两相和, 众鸟高飞尽,
潭面无风镜未磨。 孤云独去闲。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纵 情诗酒,以诗著称于世。 与诗人杜甫合称“李杜”, 后人言其书得自张旭,飘 然有仙气。传世之作有 《上阳台帖》等。著有 《李太白集》。
我们学过李白的哪些诗歌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飞流直下的庐山瀑布
浓妆淡抹总相宜的西湖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的草原
第一单元主题: 江山如画
学习任务: 1、体会作者对山山水水的热 爱之情。
2、体会作者是怎样用优美词 句表达情感的。
•
1 古诗词三首
《独坐敬亭山》 唐 李白
《望洞庭》 唐 刘禹锡
《忆江南》 唐 白居易 (词)
吾乃诗仙也!
李白,(701--762),
请同学们依据下列图画描 述一下你眼中的洞庭湖
诗歌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读一读,想一想。
比一比
每一首诗都藏着作者不同的情感, 你能用你的朗读把这不同的情感表 现出来吗?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 晚年又号香山居 士,今河南郑州 人,我国唐代伟 大的现实主义诗 人,有“诗魔” 和“诗王”之称。
洞庭湖水色和秋天的月色融为一 体,湖面上没有一点风吹过,就像 一面还没有磨过的镜子。
古代铜镜
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遥望:远远地看; 青螺:这里形容洞庭湖中的君山。
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两句诗的意思?
远远地看去,洞庭湖山水苍色, 像银盘子里放着一只青青的田螺。
望洞庭
唐 白居易
湖光/秋月/两相和, 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 白银/盘里/一青螺。
(
)。根据这两句,你能用一段话写出你
想象的画面吗?
()
3.“春来江水绿如蓝”中的“蓝”字是蓝色之义。
()
4.“相看两不厌”中的“厌”字是讨厌之义。
()
四、我会填
1.“湖光秋月两相和,( )。( ),白银盘里一青 螺。”在这首诗中描写的景物有( )、( )、( )、
( )。其中“白银盘”是指( ),“青螺”是指
( ),这首诗形象地写出了洞庭湖( )的特点。在
李白与敬亭山的故事
一、初登敬亭山 二、踏迹谢太守 三、安家敬亭山 四、相看两不厌 五、扁舟敬亭下 六、山下哭老友
选自《邢少山博客——李白与敬亭山》
独坐敬亭山 敬 亭 山 远 景
独坐敬亭山
李白
众鸟/ 高飞尽, 孤云/独去闲。 相看/ 两不厌, 只有/ 敬亭山。
结合注释:逐句说说诗意。
众鸟:鸟儿们 尽:消失 孤云:孤独的白云 独去闲:悠闲自在独自飘远
独坐敬亭山
李白
众鸟高飞尽, 所有的鸟儿都向着高空飞散了, 孤云独去闲。 一片白云也慢悠悠地越飘越远了。 相看两不厌, 山和我互相对视而不感到厌倦, 只有敬亭山。 这时,我的心里似乎只有那座敬亭山。
哪些词体会到诗人的孤独?
当世界上的一切都远离李白 的时候,他除了孤独,还有什 么?
面对着鸟飞尽,孤云去的寂寞,让诗人感到 欣慰的是什么?
这首诗中“和”字是( ),“潭面”指的是( )的
湖面。用者是( )朝诗人( )。
2. 《独坐敬亭山》前两句描写了( )( )( ) 等景物,这两句读后觉得诗人“李白”很( ),可读
了后两句体会到“李白”与“敬亭山”相互当作了
( ),所以诗人并不觉得孤独。这首诗表达了作者
(
)的情感。
3. 《忆江南》这首词中最能表现江南美的两句是
波光粼粼、银光闪闪、水平如镜、 水天一色、迷迷蒙蒙、朦朦胧胧、 宁静和谐、月明星稀、风清月朗、 风月无边、皓月当空……
刘禹锡(772- 842),字梦得,唐 代诗人,文学家,哲 学家。被白居易称作 “诗豪”,与白居易 并称“刘白”。他的 许多作品。
望洞庭
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 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色, 白银盘里一青螺。
相看两不厌, 只有敬亭山。
• 面对着相看两不厌的敬亭山,在诗人心中,此时 的敬亭山就像诗人的什么人?它会对李白说些什 么呢?
李白深情地看着敬亭山,轻轻地 对他说道:
敬亭山深情地看着李白,轻轻地 对他说道:
• 学习古诗的方法:
解诗题,知作者 抓字眼,明诗意 多诵读,悟诗情
洞庭湖位于湖南省的北部,岳 阳市附近,是我国第二大淡水湖。 八百里洞庭,烟波浩淼。水天相 接,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湖中 有君山,山上有诸多名胜。著名 诗人范仲淹来到洞庭,留下了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 而乐”的经典之作。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纵 情诗酒,以诗著称于世。 与诗人杜甫合称“李杜”, 后人言其书得自张旭,飘 然有仙气。传世之作有 《上阳台帖》等。著有 《李太白集》。
我们学过李白的哪些诗歌呢?
这首诗是已经50岁的李白离开长 安后,经过了长达十年的漫游,来到 宣城时所写。在长期的飘泊生活,他 饱尝了世态炎凉的滋味,增添了孤独 寂寞之感,然而傲岸倔强的性格仍一 如既往。这期间,他写了大量的借游 山、饮酒的方式排遣苦闷的诗,也写 了许多寄情山水、倾诉内心情感的诗。
3.《忆江南》是一首( )。
A.曲
B.词 C.诗
4.“孤云独去闲”中“闲”的意思是( )。
A.空闲 B.空闲时间 C.悠闲自在 D.放着不
用
三、我来判断
1.李白有诗仙之称,人们常说的“李杜文章天下
传”中的“李”指的就是李白,“杜”字指的是
杜甫。( )
2.“白银盘里一青螺”一句中运用了拟人的修辞
方法。
古诗文中游名胜
姑苏城外(
),夜半钟声到客船。
不识( )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故人西辞(
),烟花三月下扬州。
( )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朝辞( )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欲把( )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小小赛诗会
望洞庭
独坐敬亭山
刘禹锡
唐 李白
湖光秋月两相和, 众鸟高飞尽,
潭面无风镜未磨。 孤云独去闲。
忆江南
词,又叫长短句, 是我国古代诗歌的
唐 白居易
江南好,
一种。词可以歌唱, 每一首词根据格律, 都有一个曲调名,
风景旧曾谙。
成为词牌。《忆江
日出江花红胜火,
南》就是词牌。宋 朝时词创作的鼎盛
春来江水绿如蓝。 时期,因而有“唐
能不忆江南?
诗宋词”之说。
诗句大意
江南真好,我对江南的美丽风景曾 经是多么的熟悉。 太阳从东方升起,阳光普照大地, 遍地开放的鲜花更加艳丽,由于红 日映照,所以红花更红,像燃烧的 火焰,春回大地,春天的江水如蓝 草一样碧绿、清澈。 江南的风景这样美好,能不让人回 忆吗?
遥望洞庭山水色, 相看两不厌,
白银盘里一青螺。 只有敬亭山。
一、我会写
tíng tíng tán luó亭山》、《望洞庭》、《忆江南》的
作者分别是( )、( )、( )。
A.刘禹锡 B.杜甫 C.白居易 D.李白
2.“风景旧曾谙”中的“谙”字的意思是( )。
A.熟悉
B.黑暗 C.声音小
望洞庭
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 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色, 白银/盘里/一青螺。
一般五言诗歌格式: AA/AAA
一般七言诗歌格式: AA/AA/AAA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和:和谐,这里指水色和月色融为一体。 秋月:点明时间——秋天洞庭湖水色和
秋天的月色融为一体。 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两句诗的意思?
浓妆淡抹总相宜的西湖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的草原
第一单元主题: 江山如画
学习任务: 1、体会作者对山山水水的热 爱之情。
2、体会作者是怎样用优美词 句表达情感的。
•
1 古诗词三首
《独坐敬亭山》 唐 李白
《望洞庭》 唐 刘禹锡
《忆江南》 唐 白居易 (词)
吾乃诗仙也!
李白,(701--762),
请同学们依据下列图画描 述一下你眼中的洞庭湖
诗歌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读一读,想一想。
比一比
每一首诗都藏着作者不同的情感, 你能用你的朗读把这不同的情感表 现出来吗?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 晚年又号香山居 士,今河南郑州 人,我国唐代伟 大的现实主义诗 人,有“诗魔” 和“诗王”之称。
洞庭湖水色和秋天的月色融为一 体,湖面上没有一点风吹过,就像 一面还没有磨过的镜子。
古代铜镜
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遥望:远远地看; 青螺:这里形容洞庭湖中的君山。
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两句诗的意思?
远远地看去,洞庭湖山水苍色, 像银盘子里放着一只青青的田螺。
望洞庭
唐 白居易
湖光/秋月/两相和, 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 白银/盘里/一青螺。
(
)。根据这两句,你能用一段话写出你
想象的画面吗?
()
3.“春来江水绿如蓝”中的“蓝”字是蓝色之义。
()
4.“相看两不厌”中的“厌”字是讨厌之义。
()
四、我会填
1.“湖光秋月两相和,( )。( ),白银盘里一青 螺。”在这首诗中描写的景物有( )、( )、( )、
( )。其中“白银盘”是指( ),“青螺”是指
( ),这首诗形象地写出了洞庭湖( )的特点。在
李白与敬亭山的故事
一、初登敬亭山 二、踏迹谢太守 三、安家敬亭山 四、相看两不厌 五、扁舟敬亭下 六、山下哭老友
选自《邢少山博客——李白与敬亭山》
独坐敬亭山 敬 亭 山 远 景
独坐敬亭山
李白
众鸟/ 高飞尽, 孤云/独去闲。 相看/ 两不厌, 只有/ 敬亭山。
结合注释:逐句说说诗意。
众鸟:鸟儿们 尽:消失 孤云:孤独的白云 独去闲:悠闲自在独自飘远
独坐敬亭山
李白
众鸟高飞尽, 所有的鸟儿都向着高空飞散了, 孤云独去闲。 一片白云也慢悠悠地越飘越远了。 相看两不厌, 山和我互相对视而不感到厌倦, 只有敬亭山。 这时,我的心里似乎只有那座敬亭山。
哪些词体会到诗人的孤独?
当世界上的一切都远离李白 的时候,他除了孤独,还有什 么?
面对着鸟飞尽,孤云去的寂寞,让诗人感到 欣慰的是什么?
这首诗中“和”字是( ),“潭面”指的是( )的
湖面。用者是( )朝诗人( )。
2. 《独坐敬亭山》前两句描写了( )( )( ) 等景物,这两句读后觉得诗人“李白”很( ),可读
了后两句体会到“李白”与“敬亭山”相互当作了
( ),所以诗人并不觉得孤独。这首诗表达了作者
(
)的情感。
3. 《忆江南》这首词中最能表现江南美的两句是
波光粼粼、银光闪闪、水平如镜、 水天一色、迷迷蒙蒙、朦朦胧胧、 宁静和谐、月明星稀、风清月朗、 风月无边、皓月当空……
刘禹锡(772- 842),字梦得,唐 代诗人,文学家,哲 学家。被白居易称作 “诗豪”,与白居易 并称“刘白”。他的 许多作品。
望洞庭
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 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色, 白银盘里一青螺。
相看两不厌, 只有敬亭山。
• 面对着相看两不厌的敬亭山,在诗人心中,此时 的敬亭山就像诗人的什么人?它会对李白说些什 么呢?
李白深情地看着敬亭山,轻轻地 对他说道:
敬亭山深情地看着李白,轻轻地 对他说道:
• 学习古诗的方法:
解诗题,知作者 抓字眼,明诗意 多诵读,悟诗情
洞庭湖位于湖南省的北部,岳 阳市附近,是我国第二大淡水湖。 八百里洞庭,烟波浩淼。水天相 接,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湖中 有君山,山上有诸多名胜。著名 诗人范仲淹来到洞庭,留下了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 而乐”的经典之作。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纵 情诗酒,以诗著称于世。 与诗人杜甫合称“李杜”, 后人言其书得自张旭,飘 然有仙气。传世之作有 《上阳台帖》等。著有 《李太白集》。
我们学过李白的哪些诗歌呢?
这首诗是已经50岁的李白离开长 安后,经过了长达十年的漫游,来到 宣城时所写。在长期的飘泊生活,他 饱尝了世态炎凉的滋味,增添了孤独 寂寞之感,然而傲岸倔强的性格仍一 如既往。这期间,他写了大量的借游 山、饮酒的方式排遣苦闷的诗,也写 了许多寄情山水、倾诉内心情感的诗。
3.《忆江南》是一首( )。
A.曲
B.词 C.诗
4.“孤云独去闲”中“闲”的意思是( )。
A.空闲 B.空闲时间 C.悠闲自在 D.放着不
用
三、我来判断
1.李白有诗仙之称,人们常说的“李杜文章天下
传”中的“李”指的就是李白,“杜”字指的是
杜甫。( )
2.“白银盘里一青螺”一句中运用了拟人的修辞
方法。
古诗文中游名胜
姑苏城外(
),夜半钟声到客船。
不识( )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故人西辞(
),烟花三月下扬州。
( )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朝辞( )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欲把( )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小小赛诗会
望洞庭
独坐敬亭山
刘禹锡
唐 李白
湖光秋月两相和, 众鸟高飞尽,
潭面无风镜未磨。 孤云独去闲。
忆江南
词,又叫长短句, 是我国古代诗歌的
唐 白居易
江南好,
一种。词可以歌唱, 每一首词根据格律, 都有一个曲调名,
风景旧曾谙。
成为词牌。《忆江
日出江花红胜火,
南》就是词牌。宋 朝时词创作的鼎盛
春来江水绿如蓝。 时期,因而有“唐
能不忆江南?
诗宋词”之说。
诗句大意
江南真好,我对江南的美丽风景曾 经是多么的熟悉。 太阳从东方升起,阳光普照大地, 遍地开放的鲜花更加艳丽,由于红 日映照,所以红花更红,像燃烧的 火焰,春回大地,春天的江水如蓝 草一样碧绿、清澈。 江南的风景这样美好,能不让人回 忆吗?
遥望洞庭山水色, 相看两不厌,
白银盘里一青螺。 只有敬亭山。
一、我会写
tíng tíng tán luó亭山》、《望洞庭》、《忆江南》的
作者分别是( )、( )、( )。
A.刘禹锡 B.杜甫 C.白居易 D.李白
2.“风景旧曾谙”中的“谙”字的意思是( )。
A.熟悉
B.黑暗 C.声音小
望洞庭
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 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色, 白银/盘里/一青螺。
一般五言诗歌格式: AA/AAA
一般七言诗歌格式: AA/AA/AAA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和:和谐,这里指水色和月色融为一体。 秋月:点明时间——秋天洞庭湖水色和
秋天的月色融为一体。 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两句诗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