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质量控制点及操作规程
关键质量控制点的操作控制程序
关键质量控制点的操作控制程序1目的为强化质量控制点的控制,使生产过程中关键质量特性处于受控状态,保证工业用甲醇产品达到国标GB/T338-2023合格品的质量要求,保证城镇燃气用二甲醛产品达到国标GB/T25035-2023的质量要求,特制定本控制程序。
2.范围合用于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点的控制和监控点管理。
3.职责3.1质检科3.1.1对生产过程中影响产品质量的各个因素进行全面分析,设置质量控制点和关键质量控制点。
3.1.2负责绘制质量控制点的工艺流程图,并在工艺流程图上标出关键质量控制点。
3.1.3负责产品质量的动态监控和化验,及时将化验结果反馈到生产车间,车间依据化验结果及时调整控制要素,达到稳定产品质量的目的。
3.2设备科负责质量控制点所涉及的设备管理,确保设备处于完好状态,满足关键质量控制点的控制要求,催促维修工严格按设备管理要求及时维护保养设备,监督操作工正确操作设备。
3.3生产科负责协调和匡助车间解决生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催促操作工严格执行设备操作规程和各项工艺指标。
3.4电仪科负责质量控制点的电气、仪表、监控设施的管理,确保电气仪表处于完好状态,满足质量控制点的控制要求,催促电工、仪表维修工严格执行电气仪表设备设施操作规程。
3.5生产车间负责质量控制点的操作和监控,做好生产记录,保证记录的及时、准确和可追溯性,及时汇报、处理生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3.6电仪车间负责质量控制点的电气、仪表、监控设施的维护和保养,满足控制产品质量的需求和稳定。
4.程序4.1质量控制点的设置原则4.1.1对产品的合用性(性能、纯度、安全性等)有严重影响的关键质量特性、关键部位或者重要因素。
4.1.2要和关键性的环节或者部位,或者对后工序质量和安全有重要影响的工序或者部位。
4.1.3质量标准或者质量精度要求高的工序或者部位。
4.1.4对质量不稳定、容易浮现质量不合格的关键设备、工艺控制点或者控制要素。
4.1.5设计和工艺上有严格要求,对产品质量及销售有严重影响的关键质量特性。
关键工序质量控制点
关键工序质量控制点一、概述关键工序质量控制点是指在产品生产过程中,对于影响产品质量的关键环节进行控制和监测的特定位置或步骤。
通过对关键工序质量控制点的有效管理,可以提高产品质量稳定性,降低不良品率,保证产品符合质量要求。
二、目的1. 确保关键工序的质量满足产品质量要求;2. 及时发现并纠正关键工序中的质量问题,防止不良品流入下道工序;3. 提高产品生产过程中的质量可控性和稳定性;4. 降低产品质量风险,保证产品质量的可追溯性。
三、关键工序质量控制点的确定1. 了解产品特性和生产工艺流程:通过分析产品特性和生产工艺流程,确定哪些环节对产品质量影响最大,需要进行重点控制。
2. 制定关键工序质量控制点清单:根据产品特性和工艺流程,制定关键工序质量控制点的清单,明确需要进行控制和监测的环节。
3. 评估关键工序的重要性:根据产品质量要求和市场需求,评估每个关键工序的重要性,确定控制点的优先级。
4. 确定关键工序质量控制点的位置或步骤:根据工艺流程和控制要求,确定每个关键工序质量控制点的具体位置或步骤。
四、关键工序质量控制点的管理1. 制定标准操作规程:针对每个关键工序质量控制点,制定相应的标准操作规程,明确操作步骤、操作要求和质量控制点的监测方法。
2. 培训操作人员:对参与关键工序的操作人员进行培训,确保其了解标准操作规程,并能正确操作和监测关键工序质量控制点。
3. 设立监测点和监测仪器:根据质量控制要求,设立相应的监测点,并配备适当的监测仪器,对关键工序质量控制点进行实时监测。
4. 定期检查和校准:定期对监测仪器进行检查和校准,确保其准确度和可靠性。
5. 数据分析和处理:对关键工序质量控制点的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的纠正措施。
6. 记录和归档:对关键工序质量控制点的监测数据进行记录和归档,以备查证和追溯。
五、关键工序质量控制点的效果评估1. 收集关键工序质量控制点的监测数据:定期收集关键工序质量控制点的监测数据,包括产品质量指标、操作参数等。
内镜处理操作规范及质量控制关键点
储存
2016-12-27 发布
2018-06-01 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发 布
11
软镜的预处理
含有清洗液的湿布 清洁端→污染端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清洗液冲洗管腔
切勿使用生理盐水!
12
软镜的回收
受力点为相对重的部位
13
√
放置于平坦、宽敞处
×
勿相互挤压!
14
插入部弯折角度
15
软镜的清点
无裂纹,无缺损 无烧灼
42
插入部破裂
原因分析
预防措施
气体灭菌或有负压(如低温干燥柜)正确执行装 时纤维镜未安装ETO帽或未正确安 卸帽的原则 装ETO帽;电子镜未取下防水帽
44
灭菌
常用的灭菌方式: 低温等离子体灭菌
环氧乙烷灭菌
低温甲醛灭菌等
说明书
45
奥林巴斯内镜灭菌适应性一览表
46
奥林巴斯内镜兼容表
47
内镜的储存
灭菌
ICS 11.020 C 05
WS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
WS 310.2-2016
代替 WS 310.2-2009
医院消毒供应中心 第 2部分:清洗消毒及灭菌技术操作规范
Central sterile supply department(CSSD)— Part2:Standard for operating procedure of cleaning ,disinfection and sterilization
无压痕、无破损 16
缺损
插入部破损
17
软镜的拆分(纤维胆道镜为例)
逆时针旋转“钳子灌流插头”
质量控制点、质量监控管理规程
1、目的用于加强对质量控制点的管理,规范公司质量监控管理,使所有的过程始终处于受控状态:对仓库、生产车间、检验现场进行监控,确保公司的质量管理符合法规要求。
2、适用范围适用于公司物料储存、生产过程、质量检验的监控。
3、职责3.1生产部负责质量控制点确认,负责编制作业指导书、工艺流程图等质量控制点的管理文件。
3.2生产部负责对生产人员进行培训,生产车间负责按质量控制点文件的具体规定组织实施。
4、工作程序4.1质量控制点的设置原则4.1.1对于整个产品的性能、可靠性、安全性等方面有直接影响的关键项目。
4.1.2工艺文件有特殊要求,对下道工序的加工有重大影响的项目。
4.2质量控制点人员职责分工参与质量控制点的日常工作人员有:操作者、生产管理人员、检验员其职责分工如下:4.2.1操作者—熟悉掌握操作者技能和本工序质量控制方法;熟悉掌握操作方法,严格按工艺文件进行操作和监控,认真自检,按要求填写各项原始记录;做好设备的日常维护保养;发现工序异常,迅速向生产管理人员报告,必要时上报有关部门采取纠正措施。
4.2.2生产管理人员—对操作者进行质量控制点的培训及现场指导,同时应把工序控制点作为工艺检查重点,督查操作者是否按工艺工序控制点有关规定和制度去执行;发现违章作业立即劝阻,对不听劝阻者及时报告并做好记录。
4.2.3检验员—贯彻实施生产部下达的工序质量文件,对质量控制点进行日常监控及记录,发现异常质量波动的应及时告知生产管理人员,协助操作者找出原因,采取措施,加以解决;必要时下达停工指令,同时上报质量部。
4.3质量控制点要求4.3.1质量监控管理的对象是生产过程中构成质量控制点的要素,即人、设备、物料、工艺方法及环境五个方面处于控制状态,为此分析找出其中主导要素。
4.3.2质量监控管理由质量部和生产部同时进行,以保证质量监控工作的有效性。
4.4现场监控方式4.4.1询问相关人员了解职责;4.4.2现场查看生产现场(物料、标识等)、物料存放情况、卫生清洁情况等;4.4.3查阅文件和记录,相关程序规定及记录填写是否符合要求。
质量控制关键点的设置
质量控制关键点的设置
标题:质量控制关键点的设置
引言概述:
质量控制是生产过程中非常重要的环节,通过设置关键点来监控和保证产品的质量。
本文将探讨质量控制关键点的设置,以及如何有效地管理和执行质量控制措施,确保产品质量稳定可靠。
一、确定关键点的重要性
1.1 确保产品符合标准要求
1.2 预防和避免生产过程中的质量问题
1.3 提高产品质量和客户满意度
二、设置关键点的原则
2.1 根据产品特性和生产过程确定关键点
2.2 确定关键点的监控方法和频率
2.3 制定相应的质量控制标准和流程
三、关键点的具体设置
3.1 原材料采购环节:检验原材料质量并建立供应商评估体系
3.2 生产工艺环节:监控生产参数和工艺流程,确保产品符合标准
3.3 成品检验环节:对成品进行全面检验和抽检,确保产品质量稳定可靠
四、关键点管理和执行
4.1 建立质量控制团队,明确责任和任务分工
4.2 建立质量控制档案,记录和分析关键点数据
4.3 定期评估和改进质量控制措施,确保持续有效性
五、质量控制关键点的意义
5.1 保障产品质量和安全
5.2 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成本
5.3 增强企业竞争力和市场信誉
结语:
质量控制关键点的设置对于企业的生产和发展至关重要,只有通过科学合理的设置和有效管理,才能确保产品质量稳定可靠,提升企业竞争力和市场信誉。
希望本文的内容能够为质量控制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帮助。
质量控制操作规程
质量控制操作规程
《质量控制操作规程》
质量控制操作规程是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的一套操作规程,旨在保证产品的质量稳定和可靠。
质量控制操作规程包括了许多方面,如原材料的采购、生产过程的控制、产品检验等等。
只有严格遵守这些规程,企业才能生产出合格的产品,取得市场的认可。
首先,在原材料的采购过程中,企业必须严格按照规程对原材料进行检验,确保原材料的质量符合要求。
只有优质的原材料才能保证产品的质量稳定。
其次,在生产过程中,企业必须对每一个环节进行严格的控制,确保每一道工序都符合规程要求。
在生产过程中,必须严格执行操作规程,确保产品的质量稳定和可靠。
最后,在产品的检验过程中,企业必须对产品进行全面的检验,确保产品达到规程要求,符合市场需求。
只有过硬的产品质量才能赢得消费者的青睐。
总之,质量控制操作规程对企业的生产十分重要。
只有严格遵守这些规程,企业才能生产出合格的产品,取得市场的认可。
因此,企业必须确保员工严格遵守这些规程,并不断完善和提升质量控制操作规程,以确保产品质量的稳定和可靠。
操作规程的关键控制点与操作流程分析
操作规程的关键控制点与操作流程分析操作规程是企业或组织中非常重要的一项管理工具,它规定了各种操作活动的具体步骤和要求,以确保工作的顺利进行和质量的稳定控制。
在制定操作规程时,关键控制点和操作流程的分析是至关重要的,它们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操作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和关键要素。
一、关键控制点的分析关键控制点是指操作过程中对产品质量、安全性或环境保护等具有重要影响的环节。
在制定操作规程时,我们需要对这些关键控制点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把握,以确保操作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关键控制点的具体内容。
这可能包括物料的选择、工艺参数的设定、设备的操作要求等。
通过对这些内容的详细分析,我们可以确定关键控制点的具体范围和要求。
其次,我们需要评估关键控制点的重要性。
这可以通过对操作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和问题进行分析和评估来实现。
我们可以根据产品质量标准、安全要求和环境保护要求等,对关键控制点的重要性进行排序和评估。
最后,我们需要确定关键控制点的监控和控制方法。
这可以包括对关键控制点的检测和测量、对异常情况的处理和纠正措施等。
通过对关键控制点的监控和控制,我们可以及时发现和解决潜在问题,确保操作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二、操作流程的分析操作流程是指操作规程中各个环节的具体顺序和步骤。
在制定操作规程时,我们需要对操作流程进行详细的分析和设计,以确保操作的连贯性和高效性。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操作流程的起点和终点。
这可以通过对操作目标和要求的分析来实现。
我们需要明确操作的目的和要求,并根据这些要求确定操作流程的起点和终点。
其次,我们需要分析和设计操作流程中的各个环节和步骤。
这可以通过对操作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关键环节和关键要素进行分析和把握来实现。
我们需要明确每个环节和步骤的具体内容和要求,并确保它们之间的逻辑关系和衔接。
最后,我们需要对操作流程进行评估和优化。
这可以通过对操作流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和瓶颈进行分析和评估来实现。
关键工序质量控制点
关键工序质量控制点引言概述:在现代生产过程中,关键工序的质量控制是确保产品质量的重要环节。
通过对关键工序的精细控制,可以有效避免质量问题的发生,提高产品的合格率和客户满意度。
本文将介绍关键工序质量控制的重要性,并详细阐述关键工序质量控制的五个部分。
一、工艺参数的控制1.1 确定合理的工艺参数:在关键工序的质量控制中,首先需要确定合理的工艺参数。
通过科学的实验和数据分析,确定最佳的工艺参数,以保证产品的质量稳定性和一致性。
1.2 监控工艺参数的变化:关键工序中的工艺参数可能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而发生变化。
因此,需要建立监控机制,实时监测工艺参数的变化情况,并及时采取措施进行调整,以确保工艺参数在可控范围内。
1.3 优化工艺参数:通过对关键工序的工艺参数进行优化,可以提高产品的生产效率和质量水平。
通过不断地调整和改进工艺参数,使其达到最佳状态,从而提高产品的合格率和降低不良品率。
二、设备的维护与保养2.1 定期检查设备:关键工序所使用的设备需要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以确保其正常运行。
定期检查设备的各个部件,及时发现并修复潜在的故障,以避免因设备故障而导致的质量问题。
2.2 清洁设备:保持设备的清洁是关键工序质量控制的重要一环。
定期清洁设备的各个部位,防止积尘和杂质对产品质量的影响,同时也能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2.3 更新设备:随着科技的进步,设备的更新换代是关键工序质量控制的必要措施。
及时更新设备,引入更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水平。
三、操作规程的制定与执行3.1 制定详细的操作规程:关键工序的操作规程应该详细而清晰,包括每个步骤的具体要求和操作方法。
制定操作规程时,要考虑到各种可能的情况和变化,并提供相应的应对措施。
3.2 培训操作人员:关键工序的操作人员需要经过专业的培训,熟悉操作规程和工艺要求。
通过培训,操作人员可以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和技巧,提高操作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3.3 监督执行情况:制定好的操作规程需要得到严格的执行。
产品关键质量控制点(一)2024
产品关键质量控制点(一)引言概述:在产品制造过程中,关键质量控制点是确保产品质量和可靠性的关键环节。
本文将重点讨论产品质量控制的五个关键控制点,包括设计控制点、原材料控制点、生产过程控制点、测试检验控制点和交付环节控制点。
通过对这些关键控制点的把握和有效的管理,企业可以确保产品在整个生命周期中都保持高水平的质量和性能。
正文:一、设计控制点1.需求分析:准确理解用户需求,明确产品功能和性能要求。
2.功能设计:设计产品功能模块和逻辑,确保满足用户需求并防止功能冲突。
3.可靠性设计:采用合理的设计和零部件选择,提高产品可靠性和耐久性。
4.工艺可行性评估:评估设计方案的可行性,确保设计能够满足工艺要求。
5.安全性评估:对设计进行安全性分析,确保产品在使用中不会给用户带来安全风险。
二、原材料控制点1.供应商选择:选择具有良好信誉和质量管理体系的供应商,确保原材料的质量可靠。
2.采购规格定义:明确原材料的规格要求,包括物理性能、化学成分、尺寸等。
3.进货检验:对原材料进行全面检验,确保符合规格要求并排除次品。
4.供应链管理:建立健全的供应链管理体系,确保原材料供应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5.质量跟踪追溯:建立原材料质量跟踪制度,追踪原材料的来源和使用情况。
三、生产过程控制点1.工艺流程优化:对生产工艺进行分析和优化,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2.设备维护管理:建立设备维护计划,确保设备正常运行和生产质量稳定。
3.操作规程制定:制定详细的操作规程,包括工艺参数、工艺控制点和质量检验点。
4.人员培训管理:加强员工培训,提高工人操作技能和质量意识。
5.过程监控与纠正:建立实时监控系统,及时发现和纠正生产过程中的异常情况。
四、测试检验控制点1.产品检验标准:制定明确的产品检验标准,确保产品质量符合要求。
2.抽样检验:制定合理的抽样计划,对产品进行抽样检验,确保产品质量的可靠性。
3.全面检验:对关键部件和产品进行全面检验,排除次品和质量问题。
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关键点
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关键点在现代工业生产中,质量控制是确保产品符合规格标准并满足客户需求的重要环节。
质量控制的关键点有很多,下面将从原材料选择、工艺流程、人员培训和设备维护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原材料选择原材料是产品质量的基础。
在生产过程中,选择合适的原材料对于产品的质量至关重要。
首先,原材料应符合国家和行业的标准要求,具备相应的质量检测报告。
其次,原材料的供应商应具备良好的信誉度和质量控制体系,确保原材料的可追溯性和供应的稳定性。
最后,生产企业需要加强对原材料的检验和抽样分析,确保原材料的质量稳定可靠。
二、工艺流程控制工艺流程是产品成型的关键环节。
对于需要进行多道工序的产品来说,如何掌握每个工序的质量控制点非常重要。
首先,生产企业应建立完善的工艺流程控制体系,明确每个工序的具体要求,制定相应的操作规程和标准作业指导书。
其次,对于关键控制工序,应加强监控和抽样检验,确保产品在关键工序的质量合格。
最后,生产企业应注重对工艺流程的持续改进,通过改进和优化工艺,提高产品的一致性和稳定性。
三、人员培训人员是质量控制的决定性因素。
只有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员工才能在生产过程中正确操作和控制质量。
因此,生产企业应加强对员工的培训和教育。
首先,培训内容应包括质量控制的基本知识、操作规程和质量分析方法等。
其次,培训应以实际操作为主,通过实际案例和实验演示来让员工掌握质量控制的关键点和技巧。
最后,生产企业应提供良好的培训环境和机会,鼓励员工参与岗位轮换和技能提升,从而不断提高员工的质量控制能力。
四、设备维护设备是保障产品质量的重要保障。
只有设备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才能保证产品的正常生产和质量稳定。
因此,生产企业应加强对设备的日常维护和保养。
首先,制定科学合理的设备维护计划,明确每个设备的维护周期和维护内容。
其次,加强设备的巡检和保养,及时发现和解决设备故障,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最后,注重设备的更新和升级,引进先进的设备和技术,提高生产线的自动化程度和生产效率,从而提升产品质量和竞争力。
雪糕冰棍甜味冰生产关键质量控制点操作规程食品有限公司
雪糕、冰棍、甜味冰生产关键质量控制点操作规程企业根据食品的质量安全要求,确定生产过程中的关键质量控制点为:1、配料、2、灭菌、3、老化。
各关键质量控制点的操作控制程序如下:一、配料1、目的配料工序是生产过程中的重要阶段,是生产合格产品以及产品质量安全的保证,可以达到以下目的。
(1)强化热交换(2)将各种原料混合成为均匀的混合料液、(3)有利于提高杀菌效率2、范围:适用于雪糕生产的配料操作关键点控制。
3、职责:(1)配料所使用的各种原辅材料及包装材料,必须通过检验或验证,质量合格方能领用。
(2)严格按照工艺文件的要求配料,计量准确无误。
(3)在配料过程中严格把关,防止将有生物性危害,化学性危害,物理性危害,或杂物杂质混入料液中。
(4)严格执行食品添加剂的使用标准,投料量必须准确,防止超量超标。
(5)配料前应对配料缸及管道进行消毒,班后进行清洗。
(6)按照原料性质的不同,分别将它们加入到配料缸内,并不改变原料原来的性质,成为均匀的混合料液。
4、工作程序(1)在配料前,对配料缸内部进行热力消毒。
关闭放料阀门后,将水注入罐内1/3处,开启夹套上的蒸汽进汽阀门,将罐内的水加热至100℃,保温时间5分钟后,将水放出。
(2)按生产料单规定的每吨产品所用的油脂、液糖、白糖、奶粉、葡萄糖粉等原辅材料在配料室准确计量好。
(3)将配料缸的出料阀门关闭,放入适量清水,开启蒸气阀门,将水加热到50℃。
先加入油脂、液糖、等液体原料搅拌,再依次加入白砂糖、奶粉等固体原料充分搅拌均匀。
(4)打开进水阀门加水之标准刻度,同时开启蒸汽阀门升温至79-81℃保温15分钟。
(5)在每班配料工作完毕后,将所用器具,容器清洗干净,地面整洁,物品摆放整齐有序。
5、支持性文件《雪糕、冰棍生产作业指导书》6、记录表格《配料过程控制记录表》二、灭菌1、目的雪糕产品是夏季直接饮用的冷饮制品,所以,必须对原料进行杀菌处理,通过杀菌可以达到如下目的。
(1)杀死料液中的一切病原菌,以保证产品的食用安全性。
装配式建筑施工关键质量控制点
装配式建筑施工关键质量控制点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装配式建筑作为一种创新的建筑技术正逐渐得到广泛应用。
与传统施工相比,装配式建筑具有时间短、质量可控等优势。
然而,在实际施工过程中,仍存在一些可能影响质量的因素。
本文将重点讨论装配式建筑施工的关键质量控制点,以期为相关业务提供参考。
I. 设计阶段设计阶段是装配式建筑施工的第一步骤,也是决定整个项目品质的关键时期。
在该阶段,应特别关注以下方面:1. 详细设计:在进行详细设计时,需确保所有构件和组合部件都能够准确拼接,在拼接处没有裂缝或其他结构缺陷。
2. 强度计算:进行装配结构的强度计算是确保安全性的重要环节。
必须对各个构件及其连接进行详细评估,并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材料规格和尺寸。
II. 材料采购与检验正确选择和检验材料是保证装配式建筑质量的关键之一。
以下是关于材料采购与检验的注意事项:1. 材料选择:要确保采购到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的建筑材料,并参照设计要求进行选型。
尽可能选择经过试用和认证的优质品牌。
2. 材料检验:对于送到施工现场的每批次建筑材料,都应进行必要的物理性能和化学成分测试,以保证其质量符合要求。
III. 施工过程控制在装配式建筑施工过程中,有效的施工过程控制是确保质量符合标准的重要手段。
以下为关键控制点:1. 前期准备:确保临时设备、模板和支撑结构能够安全、稳定地支持装配作业。
进场前,需进行充分检查并及时消除潜在风险。
2. 组件安装:在安装组件之前,需要对构件进行清理,并完整记录组件信息以便追溯。
吊装过程中需使用合适的起重设备和技术,并密切监测构件垂直度和水平度。
3. 连接质量:焊接、螺栓连接等方式在装配式建筑中被广泛应用。
施工过程中,需严格控制焊接的线路和参数,并确保螺栓连接满足规范要求。
IV. 质量检测与监控质量检测与监控是装配式建筑施工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环节。
以下为关键方面:1. 离散检验:对关键部位进行合理的离散抽样检验,以验证与设计文件一致性及其它相关要求。
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关键点
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关键点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是确保产品质量的关键环节。
在现代制造业中,质量控制是保证产品合格的根本手段。
本文将探讨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关键点,以及如何在各个环节中提高产品质量。
1. 原材料采购原材料的质量直接影响最终产品的品质。
在采购原材料时,关键点在于选择合格的供应商,并与供应商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
制定严格的原材料质量标准,进行严格的供应商筛选和评估,确保原材料符合产品要求。
2. 设备设施生产设备的运行状况对产品质量有重要影响。
关键点在于设备的选购、安装调试和维护保养。
选择优质的设备供应商,确保设备符合质量要求,并按照要求进行安装调试。
建立设备维护保养制度,进行定期检查和维修,以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
3. 生产过程监控生产过程中的监控是质量控制的核心环节。
关键点在于建立严格的生产操作规程(SOP),明确每个环节的要求和标准。
对关键工序进行实时监测,记录关键参数和数据,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
采用自动化生产控制系统,提高生产过程的可控性和稳定性。
4. 管理人员培训质量控制需要有一支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团队。
关键点在于对管理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其质量管理水平。
培训内容包括质量管理原理、质量标准和操作规程的理解,以及质量问题的分析和解决方法。
通过培训,使管理人员能够有效指导和监督生产过程。
5. 检验和测试产品的检验和测试是确保产品质量的最后一道关口。
关键点在于制定全面严格的检验标准和方法,对产品进行全面检测和测试。
建立完善的测试设施和设备,对产品的关键性能进行全面测试,确保产品符合要求。
6. 整体质量管理质量控制需要全员参与,涉及到所有部门和人员。
关键点在于建立完善的整体质量管理体系,包括质量目标的设定、绩效评估和持续改进。
建立严格的质量记录和档案管理制度,对质量问题进行事后分析和处理,以避免类似问题再次发生。
总结: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关键点包括原材料采购、设备设施、生产过程监控、管理人员培训、检验和测试,以及整体质量管理。
内镜处理操作规程及质量控制关键点(李菊果)
≤1㎝
××
管道刷的使用方法: ①管道刷比管腔内直径大1mm;②持管道刷部位距管腔入口≤1cm
31
冲洗—刷 洗
清洗管道开口
管腔内部用2号管道刷
32
需两端见到管道刷;
清洗后才可抽出, 否则会把污物重新带回管腔的
33
冲洗—擦 洗
清洁端
擦洗
污染端
34
连接钳子灌流插头
冲洗—灌流器灌洗
吸引清洗适配器
59
柱状透镜断裂
60
镜身折损
61
62
漏水
先端CCD物镜松脱
63
阴影
模糊
异常
2019/11/23
无法承 受撞击 的后果!
64
压力蒸汽灭菌
说明书 兼容
环氧乙烷气体灭菌
过氧化氢低温等离 子体灭菌
低温甲醛蒸汽灭菌
65
并未使用 超声清洗, 包装之前还 是正常的!
为何灭菌后 就成了这样?
66
1、禁止频繁更换消毒灭菌方法; 2、压力蒸汽灭菌后需待自然冷却
储存
2016-12-27 发布
2018-06-01 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发 布
11
软镜的预处理
含有清洗液的湿布 清洁端→污染端
清洗液冲洗管腔
切勿使用生理盐水!
12
软镜的回收
受力点为相对重的部位
13
√
放置于平坦、宽敞处
×
勿相互挤压!
14
插入部弯折角度
15
软镜的清点
无裂纹,无缺损 无烧灼
先端盖玻璃破裂
看你把镜子 灭菌坏了!
我没有把镜 子灭坏,肯 定是你们包 装之前弄坏
施工现场质量控制的关键控制点
施工现场质量控制的关键控制点在建筑工程中,施工现场的质量控制是确保工程质量的关键环节之一。
只有通过有效的质量控制措施,才能保证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并最终达到设计要求。
本文将介绍施工现场质量控制的几个关键控制点。
1. 施工材料的质量控制材料是施工工程的基础,直接影响着工程的质量和耐久性。
因此,在施工现场质量控制中,首要关注的是施工材料的质量控制。
这包括材料的选用、采购、储存和保管等环节。
首先,施工现场应严格按照设计要求选用合格的材料。
在选择材料时,要考虑到其性能、质量认证、供货渠道等因素,并与设计单位和供应商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协商。
其次,在材料采购环节,要对供应商的信誉和产品质量进行评估,选择有资质和信誉的供应商,确保材料的质量和合格性。
然后,施工现场要保证材料的储存和保管符合要求。
材料在储存过程中,要注意避免阳光直射、潮湿和污染等情况,确保材料的质量和完整性。
2. 施工工艺的质量控制施工工艺是指施工过程中的各项施工操作和方法。
施工工艺的合理性和规范性直接决定了工程质量的好坏。
因此,在施工现场质量控制中,施工工艺的质量控制是不可或缺的。
首先,施工工艺要符合相关的技术标准和规范。
在施工前,应制定详细的施工方案和操作规程,并进行技术交底和培训。
同时,对施工过程中的重点环节和难点进行重点控制和监督。
其次,施工工艺要加强现场管理。
包括对施工人员的岗位责任制和培训,以及对施工设备和机械的维护和保养。
同时,要加强工程质量的监测和检测,及时发现和纠正质量问题。
3. 施工人员的素质控制施工人员的素质直接影响到施工现场质量的控制和保证。
因此,在施工现场质量控制中,要加强对施工人员的教育和培训,提高其技术水平和工作素质。
首先,施工人员要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并持有相应的从业资质。
要定期组织培训和考试,对施工人员进行必要的知识更新和技能提升。
其次,施工人员要遵守施工规范和操作规程,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作业。
要加强对施工人员的管理,建立岗位责任制和奖惩机制,形成良好的工作纪律和职业操守。
建筑工地施工现场的关键质量控制点要求
建筑工地施工现场的关键质量控制点要求建筑工地施工现场是一个复杂的环境,涉及众多工种和各种材料的使用。
为了确保工程质量,提高建筑安全性和可靠性,施工现场需要遵循一系列的质量控制点要求。
以下是建筑工地施工现场的关键质量控制点要求:一、人员素质要求在施工现场,各类施工人员的素质是关键的控制点之一。
工地管理方应要求施工人员具备相关岗位技能,并持有相关证书。
在招聘人员时,需要对其进行严格的资质审核,确保施工工人具备必要的技术能力和安全意识。
二、材料质量要求材料的质量是建筑工地施工过程中的关键要素。
对于使用的各类材料,包括水泥、钢筋、砖块等,都需要按照相关标准进行选择和验收。
工地管理方应定期检测材料的质量,并及时处理出现的问题。
同时,材料的储存和保管也需符合相关要求,以免影响材料的质量。
三、施工工序要求建筑工地的施工过程是一个复杂而有序的过程,每一个工序都必须符合相关的要求和标准。
在施工现场,需要建立完善的工程质量管理制度,规范施工流程,包括土方开挖、混凝土浇筑、砌筑等各个环节。
每个施工工序都需要有明确的施工方案和验收标准,以确保工程的质量。
四、安全措施要求工地施工是一个高风险的环境,为防止事故的发生,必须遵循相关的安全措施要求。
这包括工人的劳动保护、施工设备的检测和维护、工地的封闭和警戒等。
同时,必须进行定期的安全检查和培训,确保施工人员具备必要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五、工地环境要求工地的环境卫生是施工现场的另一个重要方面。
工地管理方应确保工地的环境整洁,垃圾和污水等废弃物的处理要符合环保要求。
同时,对空气质量和噪音控制也需加以重视,以减少对周边环境和居民的影响。
六、质量验收要求在施工过程中,必须进行定期的质量验收工作。
验收工作应坚持标准化和规范化原则,确保施工质量符合设计和施工规范要求。
验收的内容包括材料的验收、工程质量的验收和施工图纸的变更等。
验收结果应及时记录和归档,为后续的工程保修提供依据。
总结:建筑工地施工现场的关键质量控制点要求涉及人员素质、材料质量、施工工序、安全措施、工地环境以及质量验收等方面。
关键质量控制点
关键质量控制点关键质量控制点是指在产品或者服务生产过程中,对关键环节进行控制和监控,以确保产品或者服务的质量符合预期的标准和要求。
下面将详细介绍关键质量控制点的定义、作用、实施步骤以及案例分析。
一、定义关键质量控制点是指在生产过程中对关键环节进行控制和监控的一种方法,以确保产品或者服务的质量符合预期的标准和要求。
通过在关键环节采取适当的控制措施,可以减少质量问题的发生,提高产品或者服务的质量水平。
二、作用1. 提高产品或者服务的质量水平:通过对关键环节进行控制和监控,可以及时发现和解决质量问题,确保产品或者服务的质量符合预期的标准和要求。
2. 减少质量问题的发生:通过在关键环节采取适当的控制措施,可以减少质量问题的发生,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或者服务的可靠性。
3. 降低质量成本:通过对关键环节进行控制和监控,可以及时发现和解决质量问题,减少不良品的产生,降低质量成本。
三、实施步骤1. 识别关键环节:首先需要对产品或者服务的生产过程进行分析和评估,确定哪些环节对产品或者服务的质量影响最大,即为关键环节。
2. 制定控制措施:针对每一个关键环节,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包括工艺参数、操作规程、设备要求等,以确保产品或者服务的质量符合预期的标准和要求。
3. 实施控制措施:按照制定的控制措施,对关键环节进行严格的控制和监控,确保产品或者服务在每一个关键环节都能达到预期的质量水平。
4. 检查和评估:定期对关键环节进行检查和评估,检查控制措施的执行情况和效果,及时发现和解决存在的问题,不断改进和优化关键质量控制点。
四、案例分析以某家电产品生产企业为例,该企业生产的某款电视机在组装环节浮现了较高的不良率,影响了产品的质量和客户满意度。
通过对生产过程的分析和评估,确定了组装环节为关键环节。
针对这一问题,企业制定了以下关键质量控制点:1. 工艺参数控制:对组装过程中的工艺参数进行严格的控制,包括组装顺序、紧固力度、零部件配对等,以确保组装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操作规程生产流程与质量控制标准
操作规程生产流程与质量控制标准操作规程生产流程与质量控制标准对于任何一家公司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
通过规范的操作流程和严格的质量控制标准,企业可以保证产品的质量,并提高生产效率。
本文将就操作规程生产流程和质量控制标准进行探讨,以帮助企业更好地管理生产过程。
一、操作规程生产流程操作规程生产流程是企业为了规范生产过程而制定的一系列步骤和规则。
通过清晰的流程和准确的操作方法,企业可以降低错误率,提高生产效率。
下面将介绍操作规程生产流程的几个关键要素。
首先是流程设计。
企业应该根据产品的特点和生产需求,制定合理的生产流程。
流程设计应考虑到资源分配、工艺流程和作业程序等因素,以确保生产过程的连贯性和高效性。
其次是标准化操作。
企业应制定操作规程,明确每一个生产环节的操作步骤和要求。
操作规程应包括安全措施、设备使用要求、质量检查等内容,以确保每个操作人员都能统一标准地执行工作。
另外,培训和教育也是操作规程生产流程的重要环节。
企业应该定期对操作人员进行培训,以提高他们的操作技能和质量意识。
培训内容可以包括生产流程的要求、操作规程的执行和质量控制标准等。
最后是持续改进。
操作规程生产流程应该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
企业应定期对操作规程进行评估和改进,了解其实际应用情况,找出存在的问题并加以解决。
通过持续改进,企业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二、质量控制标准质量控制标准是企业为了保证产品质量而制定的一系列标准和要求。
质量控制标准一般涵盖产品制造的各个环节,包括原材料采购、生产加工、成品检测等。
下面将介绍质量控制标准的几个关键要素。
首先是质量目标的设定。
企业应该根据市场需求和产品特点,设定合理的质量目标。
质量目标应具体、可衡量,并与企业的经营目标相匹配。
设定了质量目标后,企业可以据此制定质量控制标准。
其次是质量监控。
企业应设置相应的监控措施和方法,以实时监控产品质量。
监控措施可以包括检测设备的使用、抽样检验和过程控制等。
通过不断监控,企业可以及时发现质量问题并加以纠正,避免质量风险。
护理质量关键控制规程及措施
护理质量关键控制规程及措施一、危重患者质量控制规程1、危重患者入院时,护士要了解危重患者病情查看患者神志、皮肤、粘膜、口腔、肢体等情况,备好抢救仪器和物品。
2、正确安臵患者,对躁动、意识不清的患者,要正确使用约束带或者加用床挡。
3、护士长协调、安排人力,必要时安排特护人员。
4、开放静脉通路 2—3 条,可应用套管针,保持静脉通路畅通。
5、遵医嘱予以患者多参数监护, 48—72 小时更换心电监护电极片一次,防止皮肤损伤,根据病情设臵报警、监护参数界值。
6、持续氧气吸入者,要保持气道通畅,患者行机械通气时、护士应密切注意临床观察指标。
7、监测患者意识、面色、肢体末梢等有无紫绀等现象。
8、根据病情及时留臵尿管、胃管、观察引流物色、量和性质。
9、护士严格执行各种操作规程,用药时严格查对制度,杜绝差错发生。
10、护士应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及时准确记录护理文书,特护患者至少每 1 小时记录一次,如有明显变化随时记录。
11、详细、准确记录出入量,按要求每 8 小时小结, 24 小时总结。
12、及时准确采集各种血、尿、便、痰及引流物等标本并及时送检。
13、护士应赋予患者心理护理,与患者交流、沟通,使之配合治疗。
对丧失语言能力但意识清晰的患者,如气管切开或者行气管插管者,护士应使用文字或者其他方式与患者进行交流、沟通。
14、危重患者病情及治疗观察情况要及时、准确地记录在护理记录单上,并用书面、床头两种形式交接班。
二、输血及用药不良反应控制规程1、严格执行医嘱。
2、取血前认真核对医嘱。
3、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取血时应子细核对患者及供血者姓名、性别、床号、住院号、血型、编号、血量、采血日期、血液成份、有效期限及交叉配血结果等。
4、取血后必须经两人核对无误后方可签字、取回血液。
5、血液放臵不可过久,以防变质;血液不能过凉,摇动幅度不能太大,防止患者浮现不良反应。
6、输入前应经两人再次核对。
7、输血时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及无菌技术操作规程,并向病人及家属进行相关告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键质量控制点及操作规程
我公司确定选葡萄、一次发酵、二次发酵、澄清处理、均衡处理为生产过程的关键控制环节:
选葡萄:果实要求完全成熟、新鲜、洁净、无霉烂果、病果、糖酸度符合要求,捡出合格果实投入生产。
一次发酵
1、添加酵母:酵母添加量按每吨葡萄150克添加;添加时间在添加果胶酶六小时后;添加方法:从罐内取葡萄汁10L,加热到38度,加入酵母搅匀,放置十分钟待酵母活化后加入罐内,根据情况加入酵母营养剂,然后进行循环混合。
2、发酵温度:车间严格控制发酵温度在25~29℃;方法有:①罐体外部喷淋降温;②发酵环境降温,如冷水冲洗地面、通风等。
3、发酵液循环:车间定时对发酵过程中的葡萄汁进行皮渣喷淋循环,要求发酵液均匀喷淋整个皮渣表面,每日每隔4小时循环一次,每次循环2小时。
4、原酒车间每日定时测量每个酒罐的温度、比重并填写《一次发酵记录》。
5、发酵结束:当葡萄汁的比重不再下降时,由车间送样到质检部,由质检部检测总糖含量,如≤4g/l时,可判定为发酵结束。
二次发酵(苹果酸-乳酸发酵)
二次发酵温度控制在18-20℃,对葡萄酒适当进行循环,目的是通风,有助于乳酸发酵。
质检部负责每天对发酵中的酒进行总酸检测;当总酸下降1g/l时,做层析分析以判定二次发酵是否结束。
澄清处理
一次转罐后的原酒要进行澄清处理,首先由质检部对每罐进行下胶试验以确定下胶用量及皂土用量。
由车间完成下胶,下胶方法:根据明胶的性质确定其溶解方法;溶解明胶采用纯净水,比例 1:8,在原酒循环过程中均匀加入,并彻底循环,静止12h后;循环加入事先溶解好的皂土溶解液(皂土溶解方法:溶解液纯净水,比例1:10;将水调温 30—35℃,缓慢加入皂土,并均匀搅拌,待静
止 12h以上,检查溶解完全方可使用)。
待循环完全后,静止储存。
15天以后,检查原酒澄清情况,以确定分离时间。
均衡调配
1、选酒:由总工选择、确定调配所用的原酒及其比例,
2、酒的调配:原酒车间按照总工工艺要求进行操作,调配原酒。
3、鉴定:调配完毕的酒由总工进行感官鉴定,由化验室进行理
化分析,合格的酒进入下步工序。
稳定处理
原酒车间根据化验报告将均衡调配后的酒输入到保温罐,冷冻前按(1-酒精度)/2确定工艺温度,进行冷冻,当保温罐内的酒达到0℃时,取一定量的酒调成2%~3%晶母溶液,重新输入保温罐内继续冷冻至工艺温度,保温储存(温度要求:检测温度~-4.5℃),每天早晚与取样阀处检测温度,若储存温度高于-4.5℃时重新启动设备降温。
开始冷冻四天后由质检部负责作冷稳定试验。
除菌过滤
灌装前的酒必须经过0.45微米的除菌过滤膜过滤,然后进行灌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