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拟方治疗胸痹痰瘀互结证45例

合集下载

培土止泻汤治疗慢性结肠炎45例

培土止泻汤治疗慢性结肠炎45例

培 土 止 泻 汤 治 疗 慢 性 结肠 炎 4 例 5
樊 振 王 少波 。
(. 1陕西 中医学院, 陕西

咸阳 720 ;. 1002 西京医院 , 陕西
西安 7 00 ) 1 0 0
要: 目的 : 察培 土止 泻汤 治疗慢 性结肠 炎 的 临床 疗 效及 结肠镜 下肠 黏 膜 的 变化 。方 法 : 取 观 选
症 状可归 于 中医 的泄 泻 、 痢疾等范 畴 。笔者 随师 临证
选取慢性结肠炎患者 7 例, 8 随机分为治疗组
例 ;0岁 以下 6例 ,1— O岁 1 2 2 3 1例 ,1— O岁 1 3 4 8
疲劳、 饮食生冷油腻、 辛辣食物而加重。依据其主要 4 5例 , 对照组 3 3例。治 疗组 中男 2 8例 , 1 女 7 期问, 针对其病机特点 , 采用健脾温 阳化湿法进行治 例 ,1 5 4 — O岁 1 ; O例 病程半年 一1 2 年 2例 , — 1 4
关键 词 : 土止 泻汤 ; 性结 肠 炎; 培 慢 临床观 察
中 图分 类 号 : 2 9 7 6 2 文 献标识 码 : 文章编 号 :0 3—85 (0 7 0 0 2 R 5 .4 . B 10 4 0 2 0 ) 2— 0 6—0 2
慢性结肠炎是一种原 因尚不明确的慢性非特异 疗 , 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现报道如下 。 性结肠炎症, 其腹泻型临床多表现为反复腹泻, 大便 1 临床资料 溏薄 , 次频 , 带泡沫或 黏液 , 或呈 泡沫状 , 者带脓 血 , 11 一般 资料 重 . 伴有腹胀、 腹痛或下坠感。常因精神受到刺激、 过度
王某 , ,8岁 , 民。 因过 度 用 力 抬举 重 物 胁进伤 的基 本方 。方 中瓜蒌 、 白、 夏 、 枝 共用 男 3 农 薤 半 桂

中医胸痹篇医案选

中医胸痹篇医案选

中医胸痹篇医案选
患者:谷某,女,58岁,1988年8月31日初诊。

现病史:患者胸闷、心烦,口干苦,不欲饮,食欲不振,脱略痛,头发懵,乏力,两胁下隐痛,下肢时肿,时吐痰,大便不干,小便频。

舌苔厚腻黄,质可,脉弦略细数。

以往住院诊断为冠心病。

输液治疗。

辨证:痰浊闭阻。

治则:通阳泄浊。

方药:瓜篓15g,清半夏10g,黄连5g,苍术10g,川朴10g,陈皮10g,茯苓20g,党参10g,桅子10g,甘草6g,青皮10g。

3剂,水煎服,每日1剂。

二诊:1988年9月8日。

诸症减,脱略胀,仍有口干苦,心烦,苔较黄,质稍红,脉弦略沉(一息4至)。

辨证治则方药同上。

6剂,水煎服,每日1剂。

三诊:1988年9月16日。

诸症缓解,予以疏肝和胃丸善后,病愈。

按语:《肘后备急方》卷四:“胸部之病,令人心中坚痞忽痛,肌中苦痹,绞急如刺,不得俯仰,其胸前皮皆痛,不得手犯,胸满短气,咳嗽引痛,烦闷自汗出,或彻引背膂。


《症因脉治》卷三:“胸痹之症,即胃痹也。

胸前满闷,凝结不行,食入即痛,不得下咽,或时作呕。

”从舌脉知痰热内阻,治以清热化痰,开胸散结。

胸痹方药古传秘方治验50则

胸痹方药古传秘方治验50则

胸痹方药1、益气通瘀汤组成:太子参 15 克、枣仁 15 克、苏木 15 克、降香 15 克、丹参 15 克、桃仁 15 克、川芎 5 克、干草5克、石菖蒲15克。

功用:益气宁心,活血祛瘀。

组治;冠心病之心慌气短,胸闷胸疼,心律不齐等症。

服法;水煎服,每日一剂,连服五天,休息二天,每个疗程 20 剂。

加减运用;口苦咽干、舌红苔黄、心火旺盛者,可加麦冬 15 克、莲子心 2 克、心悸怔忡、夜卧不安者,可加珍珠母 20 克、胸闷甚、舌苔厚腻者,可加法半夏 12 克、郁金 12 克、积壳 10 克、高血压、头晕头痛者,可加钩藤 20 克、白芍 15 克、僵蚕、夏枯草 12 克。

2、通冠宣痹汤(冠心病)组成;瓜萎实 15 克、薤白 15 克、半夏 10 克、丹参 30 克、檀香 15 克、砂仁 10 克、红花 15 克、川芎 15 克、赤勺 15 克、细辛 3 克、荜菝10 克、田七 10 克(为末冲)功用;本方具有通阳宣痹,活血化瘀,泄浊化痰,降逆和胃之功。

主治:胸痹胸闷,心悸心痛,痛彻胸背,气短喘促,不足以息,咳痰浊唾,呕逆烦满,脉缓或沉细,舌质淡紫,苔薄白。

冠心病。

加减运用:1 心动悸不得眠加枣仁 10 克、柏子仁 10 克。

2惊悸心慌多梦加龙齿、磁石各 30 克。

3胃脘痞胀加化桔 15 克、积实 15 克。

4心律失常,脉结代加太子参 10 克、苦参 10 克。

3、枳实薤白桂枝汤出自汉《金匮要略》方见后文,治冠心病。

五条胸痹。

心中痞。

留气结在胸。

胸满。

胁下逆抢心。

枳实薤白桂枝汤主之。

人参汤亦主之。

枳实薤白桂枝汤方枳实(四枚)、薤白(半斤)、桂枝(一两)、厚朴(四两)、栝蒌实(一枚捣)上五味。

以水五升。

先煮枳实、厚朴。

取二升。

内诸药。

煮数沸。

分温三服。

人参汤方:人参、白术、甘草、干姜(各三两)上四味。

以水八升。

煮取三升。

温服一升。

日三服。

方解:胸分之阳虚。

而下阴上凑。

故心中痞。

但痞之为病。

常随阳气之起伏以为消长。

中医辨证治疗冠心病3方剂:1、痰瘀互结证...

中医辨证治疗冠心病3方剂:1、痰瘀互结证...

中医辨证治疗冠心病3方剂:1、痰瘀互结证...
中医辨证治疗冠心病3方剂:
1、痰瘀互结证:
症状:胸脘痞闷、痛引肩背、气短、肢体沉重、痰多、恶心,舌暗红或者紫暗,有瘀斑,白腻苔或是白滑苔,脉弦。

方选:血府逐瘀汤合瓜蒌薤白半夏汤;
2、气虚血瘀证:
症状:胸痛胸闷、动则尤甚,休息时可减轻,伴乏力、气短、心悸、汗出,舌质淡红或瘀斑、舌体胖且有齿痕、白苔、脉细缓、结代、细涩。

方选:保元汤合血府逐瘀汤加减;
3、寒凝心脉证:
症状:突然心绞痛为主,还有心痛彻背或背痛彻心,舌薄白苔、脉沉紧或促。

方选:当归四逆汤。

中医学认为,冠心病属于心脏与营养心脏之间脉络的疾病,其病因有很多种。

主要是因为年老体衰、脏腑功能损伤、正气亏虚、阴阳气血失调,以及七情内伤、寒冷刺激、劳逸失度、饮食不节等因素的影响,造成气滞血瘀,胸阳不振,痰浊内生,使心脉痹阻而致病。

另外,冠心病与不良的生活习惯有很大关系,因此患者有必要在用中药调理的同时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

比如戒烟、戒酒、调整饮食习惯、不要过度劳累等等。

#中医#
提示:
请在医生辨证下对症用药,一人一方,不要随意使用他人处方。

内科中医协定方剂胸痹、喘病、眩晕各三组

内科中医协定方剂胸痹、喘病、眩晕各三组

一病区协定处方胸痹一号方、适用于心血瘀阻证:(1)证候:胸痛较剧,如刺如绞,痛有定处,入夜加重,伴有胸闷,日久不愈,或因暴怒而致胸痛剧烈,舌质紫暗,或有瘀斑,舌下络脉青紫迂曲,脉沉涩或结代。

(2)治法:活血化瘀、通络止痛(3)选方:血府逐瘀汤加减,(4)方药:当归 9g赤芍 6g川芎 5g桃仁 12g红花 9g柴胡 3g枳壳 6g甘草 3g胸痛重者可加:乳香没药丹参降香6-9g、郁金6-9g延胡索6-9g 以活血理气止痛,若瘀血较轻者,可改为丹参饮为治,丹参 6-9g檀香3-5g砂仁 6-9g三药活血化瘀、理气止痛。

若气滞瘀血病重,胸闷憋气,情志不畅诱发或加重者,加香附、延胡索、檀香6-9g等理气止痛;若阳虚寒凝气滞,见形寒肢冷者,加附子6g、桂枝6g、高良姜6g、薤白6g温阳散寒,若兼气虚,见气短乏力,自汗者,加人参6g、黄芪6g等益气活血。

胸痹二号方、适用于痰浊内阻证(1)证候:胸闷如窒而痛,或痛引肩背,气短喘促,肢体沉重,形体肥胖,痰多,苔浊腻,脉滑。

(2)治法;通阳泻浊,豁痰开结(3)选方:栝蒌薤白半夏汤加减,(4)方药:栝楼 24g半夏12g薤白 9g。

可加入干姜6g、陈皮6g、白寇仁6g等以通阳豁痰,温中理气。

胸痹三号方、适用于气阴两虚证(1)证候:胸闷隐痛,时作时止,心悸气短,倦怠懒言,面色少华,头晕目眩,遇劳则甚,舌偏红或有齿印,脉细弱无力,或结代。

(2)治法:益气养阴、活血通络(3)选方:生脉散合人参养营汤加减(4)方药:人参 9g麦冬 9g五味子 22g黄芪 30g当归30g桂心 30g甘草30g橘皮 30g白术 30g白芍 90g熟地 22g茯苓22g远志15g若胸闷胸痛,可加丹参6g、三七6g,益母草7g,郁金6g,五灵脂6g 以活血通络,若脉结代者,为气虚血少,血不养心所致,可合炙甘草汤以益气养血,滋阴复脉。

眩晕一号方、适用于肝阳上亢证(1)证候:眩晕耳鸣,头痛且胀,每因烦劳或恼怒而头晕、头痛加剧,面时潮红,急躁易怒,少寐多梦,口苦,舌质红,苔黄,脉弦。

治疗胸痹9个中医方

治疗胸痹9个中医方

治疗胸痹9个中医方
胸痹是以胸部闷痛,甚则胸痛彻背、喘息不得卧为主症的一种疾病,本病的发生多与寒邪内侵、饮食不当、情志失调、劳倦内伤、年迈体虚等因素有关系。

因为其证型分类较多,治疗方案和采用的中药方剂也比较多,没有固定治疗胸痹9个中医方之说,以下举例几个可以用于胸痹病治疗的方剂。

1、血府逐瘀汤:组成药物有当归、生地、桃仁、牛膝等,主要功效为活血化瘀、通脉止痛,常用于治疗心血瘀阻型胸痹;
2、柴胡疏肝散:组成药物有陈皮、柴胡、川芎、枳壳、香附等,主要功效为疏肝理气、活血通络,常用于治疗气滞心胸型胸痹;
3、瓜蒌薤白半夏汤:组成药物有瓜蒌、薤白、半夏、白酒等,主要功效为通阳泻浊,常用于治疗痰浊闭阻型胸痹;
4、枳实薤白桂枝汤:组成药物有枳实、瓜蒌、厚朴等,主要功效为宣通心阳,常配伍当归四逆汤一起治疗寒凝心脉型胸痹;
5、人参养荣汤:组成药物有人参、白芍药、炙甘草、当归等,主要功效为益气养阴、活血通脉,常用于治疗气阴两虚型胸痹;
6、天王补心丹:组成药物有人参、五味子、当归、炒酸枣仁等,主要功效为养心清火、滋阴和络,常用于治疗心肾阴虚型胸痹。

需要注意的是,胸痹相当于西医学的心绞痛,临床上遇到胸痹的情况,应当首先进行西医的检查,并进行相关救治,在排除急性心梗,即真心痛的前提下,才考虑服用中药治疗。

胸痹心痛(一)(瓜蒌薤白白酒汤,...

胸痹心痛(一)(瓜蒌薤白白酒汤,...

胸痹心痛(一)(瓜蒌薤白白酒汤,...展开全文胸痹心痛是由于正气亏虚,饮食、情志、寒邪等所引起的以痰浊、瘀血、气滞、寒凝痹阻心脉,以膻中或左胸部发作性憋闷、疼痛为主要临表现的一种病证。

轻者偶发短暂轻微的胸部沉闷或隐痛,或为发作性膻中或左胸含糊不清的不适感;重者疼痛剧烈,或呈压榨样绞痛。

常伴有心悸,气短,呼吸不畅,甚至喘促,惊恐不安,面色苍白,冷汗自出等。

多由劳累、饱餐、寒冷及情绪激动而诱发,亦可无明显诱因或安静时发病。

胸痹心痛是威胁中老年人生命健康的重要心系病证之一,随着现代社会生活方式及饮食结构的改变,发病有逐渐增加的趋势,因而本病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

由于本病表现为本虚标实,有着复杂的临床表现及病理变化,而中医药治疗从整体出发,具有综合作用的优势,因而受到广泛的关注。

“心痛,病名最早见于马王堆古汉墓出土的《五十二病方》。

“胸痹”病名最早见于《内经》,对本病的病因、一般症状及真心痛的表现均有记载。

《素问·藏气法时论》:“心病者,胸中痛,胁支满,胁下痛,膺背肩胛间痛,两臂内痛。

”《灵枢·厥病》:“真心痛,手足青至节,心痛甚,旦发夕死,夕发旦死。

“《金匮要略,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治》认为心痛是胸痹的表现,“胸痹缓急”,即心痛时发时缓为其特点,其病机以阳微阴弦为主,以辛温通阳或温补阳气为治疗大法.,代表方剂如瓜蒌薤白半夏汤、瓜蒌薤白白酒汤及人参汤等。

后世医家丰富了本病的治法,如元代危亦林《世医得效方》用苏合香丸芳香温通治卒暴心痛。

明代王肯堂《证治准绳,JC/痛胃脘痛》明确指出心痛、胸痛、胃脘痛之别,对胸痹心痛的诊断是一大突破,在诸痛门中用失笑散及大剂量红花、桃仁、降香、失笑散活血理气止痛治死血心痛。

清代陈念祖《时方歌括》用丹参饮活血行气治疗心腹诸痛。

清代王清任《医林改错》用血府逐瘀汤活血化瘀通络治胸痹心痛等,对本病均有较好疗效。

胸痹心痛病相当于西医的缺血性心脏病心绞痛,胸痹心痛重症即真心痛相当于西医学的缺血性心脏病心肌梗死。

益气化瘀祛痰法治疗胸痹心痛

益气化瘀祛痰法治疗胸痹心痛
虚 血瘀 、 痰浊 内阻 , 实 质 是 “ 实 夹 杂 ” “ 虚 标 其 虚 、本
临 证应 用 时 , 方 君 药 可 以根 据 心气 虚弱 之 程 本
度不 同 , 选择 人参 或太 子 参 。若 肝 郁不疏 、 胁胀 满 两
既伏之 邪 相合 而 时 发 高 热 。治 宜 透 达 募原 , 暑 解 清
毒 , 以清利湿 热 之 品导热 下行 , 以柴 胡达 原饮 为 辅 方 主加减 。高热 渐退 , 发遗 精 , 邪 热渐 离募 原 而移 而 乃
向下 焦 , 热迫精 溢 之象 。治 以和解泄 热 利湿 , 透渗 清
承 学 习期 间 , 运用 益 气 化 瘀 祛 痰 法 治疗 胸 痹 心痛 在 方面 , 颇多 收获 , 总结 报道 如下 。
1 病 因病机
寒 , 通 血 运 , 为 佐 药 ; 菖 蒲 开 窍醒 脑 , 湿 化 畅 共 石 祛
痰; 薄荷 辛 凉升 清 , 肝解 郁 , 味药相 辅相 成 , 疏 两 开窍 醒神 , 浊祛 湿 ; 甘草益 气养 心 , 中健脾 , 和诸 辟 炙 补 调 药 , 为使药 。诸药 合用 , 奏益气 化瘀 、 痰 宽胸 、 共 共 祛
理气 止 痛之效 。
3 临证 化裁
袁 老认 为 , 本病 多属 心脏 阴 阳气血 亏损 , 、 、 肺 脾
肝、 肾功 能失 调 , 因血瘀 、 湿 、 复 痰 寒邪 损 伤 , 使 气 致 血 运行 障碍 , 心血 失养 , 脉痹 阻 , 心 从而 引起 胸痛 、 痛 有定 处 、 心慌 、 闷 、 短 、 胸 气 乏力 等症 。其 病机 多见 气
( 辑 张 大 明 ) 编
募原 , 势未 张 , 春 阳气 内动 , 病 入 又得 外 因引触 , 邪 伏

痰瘀同治法治疗胸痹痰瘀互结证90例

痰瘀同治法治疗胸痹痰瘀互结证90例

据 中医症 状积 分标 准将 病情 分 为三级 :轻度 :中医证 候 组 总有 效 率 为 86.67% ;通 心 络 胶囊 对 照 组 总 有 效 率
例 、女 23例 ,年 龄 49—75岁 ,病 程 2—7年 ;通 心 络 对 压 、重度 心 功 能 不 全 、重 度 心 律 失 常 及 肝 、肾 、造 血 系
照 组 45例 ,其 中男 26例 、女 l9例 ,年 龄 45— 76岁 ,病 统 、内分 泌 系统 等严 重疾 病等 ;40岁 以下 ,80岁 以上 。
胸 闷如 窒而 痛 ,体 胖 多痰 ;痛引 肩背 ,气 短 喘促 ,身体 困 仁 。两组 均 治疗 观察 4周为 1疗 程 ,分 别判 定 疗效 。
重 ;苔腻 或黄 或 白滑 ,脉滑或 数 。胸痹 痰瘀 互结 证诊 断 2.2 观察 指标 ① 中 医临 床 症 状 :胸 痛 ,胸 闷 ,气 短 ,
我 国 目前 胸 痹 平 均 患 病 率 约 为 6.49% 。胸 痹 已 医 证候 积分 ≥28分 。治疗 前 后 登 记 积 分 ,观察 积 分 变
经成 为我 国乃 至全人类 的一个 巨大 的疾病 负 担 。中 医 化 。显 效 :临床 症状 、体 征 明显 改 善 ,证候 积 分 减 少 ≥
药 针对 胸痹 独具 优势 ,本 人 运 用 痰 瘀 同 治 法采 用 自拟 70% ;有效 :临床 症状 、体 征均 有 好转 ,证 候积分 减 少 ≥
方 治疗 胸痹痰 瘀 互结证 ,获 得肯 定 的临床 疗效 ,报道 如 30%,<70% ;无 效 :临 床 症状 、体 征 无 明显 改 善 ,甚 或
维普资讯
t 820 ·
光 明 中 医 2008年 6月 第 23卷 第 6期 CJGMCM June 2008.Vol 23.6

自拟通脉化浊汤治疗痰瘀互结型胸痹验案举隅(一)

自拟通脉化浊汤治疗痰瘀互结型胸痹验案举隅(一)

自拟通脉化浊汤治疗痰瘀互结型胸痹验案举隅(一)【关键词】胸痹心痛痰瘀互结吕晓东教授从医二十余年,学识渊博,临床经验丰富,对心血管疾病有深入研究和独到见解。

笔者有幸随吕教授学习,特选其应用自拟通脉化浊汤治疗痰凝血瘀型胸痹的病案两则,收录如下:典型病例例1:患者郭某,男,55岁,干部。

主诉:间断性胸闷、胸痛反复发作5年,加重伴活动后气短1周。

初诊:患者5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胸闷、胸痛症状,休息和活动后均有发作,活动后尤甚。

胸痛每次发作持续时间3-5分钟,每年发作6、7次左右,未经过系统治疗。

既往高血压病史8年,2型糖尿病病史2年。

现症见:胸闷痛,气短,伴有倦怠乏力,肢体沉重,形体肥胖,纳少,夜寐欠佳,多梦易醒,口渴口干,小便量多色黄,大便秘结,三、五日一行,舌质暗,苔黄腻,脉沉弦滑。

Bp:160/90mmHg,理化检查:生化:TG:1.8mmoL/L,TC:5.8mmoL/L,LDL:3.6mmoL/L.心电图:V4-V6ST下移0.2mv,心脏彩超:未见明显异常。

诊断为胸痹,证属痰浊血瘀兼阴虚,治宜化痰祛瘀,清热安神。

方用:丹参30g,红花20g,茯苓30g,半夏15g,生山楂25g,炒莱菔子20g,龙骨25g,牡蛎25g,珍珠母25g,知母、麦冬各15g水煎服,每日1剂,连服10剂。

另嘱患者忌食生冷,肥甘厚味,注意休息。

二诊:患者仍觉口干潮热,失眠,舌暗红,苔薄白少津,余症好转,上方剂量不变,加夜交藤、合欢皮各20g,滋阴安神。

连服10剂。

三诊:患者诸症减轻,继服上方10剂巩固疗效,服法同前。

四诊:患者诸症好转,无不适主诉,复查生化:TG:1.5mmoL/L,TC:5.3mmoL/L,LDL:3.2mmoL/L,心电图:T波略低平,ST无明显下移。

追访三个月,未再复发。

例2:患者顾某,女,62岁,主诉:心前区疼痛、胸闷、憋气1年,加重5天。

患者五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心前区闷痛,每周发作2~3次,每次持续5-6分钟,含服甘油三酯可缓解。

小议痰瘀与胸痹

小议痰瘀与胸痹
“痰 ”是 机 体 物 质 代 谢 过 程 中失 调 而 产 生 的病 理 产 物 ,与脏 腑气 血关 联 ,如 肺之 宣肃 ,脾 之运化 ,肾之 气 化 ,肝之 疏 泄 ,热 邪 煎 灼 等 ,而且 痰 随 气 升 降 ,无 处 不 到 ,故有 “百 病 皆 因痰 作 祟 ”之 说 ,即 致 病 有 多 样 性 及 复杂 性 。 “瘀 ”是 血不 循经 ,溢 阻 脉外 或 脉 道 的病 理 产 物 ,其产 生 与气 机 、脏 腑 之 气 密 切 相关 ,在一 定 条 件下 也可 成为 某 些 疾 病 的 致 病 因 素 ,二 者 同源 (津 液 )异 质 ,并 可 互相 转化 而促 进 ,痰 可生 瘀 ,瘀可 生痰 ,最终 痰 瘀 同病 。《医宗粹 言》已有 “先 因伤 血 ,血逆 则 气滞 ,气 滞 则生 痰 ,与 血 相 聚 ,名 日瘀 血 挟 痰 ”之 论 述 。另 外 , 气 化失 司 则生 痰 ,痰浊 内生 又易 阻碍 气机致 气滞 ,气滞 则 血瘀 ,终 致 痰瘀 交 阻。所 以 ,痰 与瘀 开始 可能 以哪个 为 主而 致病 ,但 到 一定 阶段 或一定 条 件 ,二 者可 互为 因 果 而并 存 。
胸痹病 因颇 多 ,痰 浊 瘀 血 阻滞 心 脉则 是 其 病理 基 础 ,根 据《金 匮要 略》所述 ,胸痹 的治疗 应遵循 “治病 必 求于 本”的原则 ,在 治 本 同时 不忘 祛 邪 ,在 祛 邪方 面 当 以祛瘀 化痰 并施 ,使 痰瘀 分 消 。在 祛瘀 化 痰 同 时还 要 抓住 宣通气 机 的治则 ,因气 行则 血 行 ,治 气 即是 治 血 , 同治 可起 到一箭 双雕 的 作用 ,故 痰 瘀 同治 ,活 血 化瘀 、 行气 化痰是其 主 要治 法 。针 对其 病 机 ,总 结 了下 述 几 种胸 痹类型 及治法 。

散寒温里活血化痰治疗胸痹一例

散寒温里活血化痰治疗胸痹一例

散寒温里活血化痰治疗胸痹一例
曾某,男,65岁,自述左胸部阵发性短暂刺痛,痛则引及两肩外下刺痛。

约半月。

病人面苍黑,平素有痰。

舌淡苔白,脉紧。

辨证:寒凝湿阻痰瘀互结
处方:散寒温里活血化痰
麻黄20克桂枝30克苏木15克石菖蒲15克三棱15克莪术15克白术20克佛手15克白芥子15克旋复花15克制附片12克病人症状胸肩刺痛,看似瘀血作祟,但脉紧素有痰,面苍黑,这些都提示患者体寒有痰。

方中麻黄、桂枝、制附片温经散寒,石菖蒲、白术、佛手、白芥子、旋复花除湿祛痰,苏木、三棱、莪术活血化瘀。

治疗“胸痹”方剂汇总

治疗“胸痹”方剂汇总

治疗“胸痹”方剂汇总
胸痹病因病机
胸痹病因→寒邪内侵→饮食失调→情志失节→正气不足
胸痹的主要病机是心痹阻,病位在心,涉及肝、肺、脾、肾诸脏。

一般说来,胸痹总属本虚标实、虚实夹杂之证。

本虚有气虚、气阴两虚、阳气虚衰、标实有血瘀,气滞,寒凝、痰浊,并可相兼为病。

辨证论治
胸痹→心血瘀阻证→治法:活血化瘀,通脉止痛,方药:血府逐瘀汤加减
胸痹→寒凝心脉证→治法:通阳宣痹,散寒活血,方药:当归四逆散加减(若阴寒极盛、胸痹之重症,宜用乌头赤石脂丸和苏合丸加减。

若阳气虚衰,心阳欲脱之证应急服参附龙牡汤)
胸痹→痰浊闭阻证→治法:豁痰泻浊,通阳散结,方药:瓜蒌薤白半夏汤合涤痰汤加减
胸痹→心肾阴虚证→治法:滋阴益肾,养心安神,方药:左归丸加减
胸痹→气阴两虚证→治法:益气养阴,活血通络,方药:生脉散加减
胸痹→心肾阳虚证→ 治法:温阳益气,活血通络,方药:参附汤合右归丸加减(若阳虚欲脱厥逆者,用四逆加人参汤,益气温阳,回阳救逆:或参附注射液静脉点滴)。

今天分享一个治疗胸阳不振、痰湿瘀滞导致胸闷的方子

今天分享一个治疗胸阳不振、痰湿瘀滞导致胸闷的方子

今天分享一个治疗胸阳不振、痰湿瘀滞导致胸闷的方子
今天分享一个治疗胸阳不振、痰湿瘀滞导致胸闷的方子--枳实薤白桂枝汤。

这是张仲景在《伤寒论》、《金匮要略》中记载的方子。

处方:枳实、厚朴、薤白、瓜萎、桂枝。

那么这个方剂针对哪些人呢?
比如经常感觉胸中憋闷、胸痛、或者有窒息感。

这是因为胸阳不足,导致痰湿瘀积,气血运行不畅,自然就会出现这些症状。

这类人群还可能有其他的问题,比如说因为痰湿瘀积,逐渐形成淤血,因此也会常常咳嗽或是咳痰。

枳实薤白桂枝汤既是辨治气郁痰阻胸痹证的重要代表方,又是辨治诸多杂病如心病、肺病、胸胁病、脾胃病等的重要基础方。

方中栝楼实既是化痰药,又是行气药,还是润燥药;薤白既是通阳药,又是行气药;枳实、厚朴既是行气药,又是化湿药;桂枝既是通阳药,又是化瘀药。

因此枳实薤白桂枝汤的应用,并不局限于气郁痰阻胸痹证,还可用于辨治诸多杂病如循环、呼吸、消化、内分泌系统疾病和代谢异常等。

运用枳实薤白桂枝汤辨治的病证,其实无论病变部位在心、在肺或在脾胃,都是以气郁痰阻为主,其治既要行气,又要化痰,还要通经化瘀。

所以这个方剂还需根据个人情况需要进行加减,没有通用剂量。

通脉宣痹汤治疗痰瘀互阻型胸痹45例疗效观察

通脉宣痹汤治疗痰瘀互阻型胸痹45例疗效观察

通脉宣痹汤治疗痰瘀互阻型胸痹45例疗效观察摘要】目的:观察通脉宣痹汤治疗痰瘀互阻型胸痹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8月—2014年7月收治的90例痰瘀互阻型胸痹患者。

随机分成两组,即常规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5例;常规组在用单纯西医的治疗方法,观察组在单纯西医疗法的基础上配合通脉宣痹汤进行治疗。

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常规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通脉宣痹汤对痰瘀互阻型胸痹具有明显的疗效,值得在临床上广泛应用与推广。

【关键词】通脉宣肺汤;痰淤;互阻型胸痹;疗效【中图分类号】R24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5)11-0296-02胸痹是指胸部有憋闷窒塞的感觉,严重时会有疼痛感觉的一种疾病,以现代医学为依据,胸痹就是冠心病并伴有心绞痛等症状[1]。

而引发胸痹的重要因素就是心脉痹阻,胸痹主要表现为胸闷、气短、心悸、心胸憋闷、疼痛等症状。

痰瘀互阻型胸痹则是以水湿停饮凝积而成的,并具有湿性重浊粘滞的特征,所以引起的疾病一般病程较长。

本研究观察通脉宣痹汤对痰瘀互阻型胸痹的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2年8月—2014年7月收治的90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参照胸痹心痛的辩证分型标准,辩证为痰淤互阻型。

并将入选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即常规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5例;在表现症状上全部都有不同程度的心慌、气短、胸闷、疼痛等,常规组45例患者中,男28例,女17例,年龄在38~6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1.5±2.5岁,病程为3个月至5年左右;观察组45例患者中,男26例,女19例,年龄在40~63之间,平均年龄为50±3.5岁,病程大概为5个月到6年不等。

对比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1.2方法常规组患者应用常规的西医疗法。

西药疗法即:硝酸异山梨酯片10mg,一天三次;阿司匹林肠溶片100mg,每天一次,并采取静脉注射极化液,15天为一个疗程。

中医特效偏方单方大全之胸痹

中医特效偏方单方大全之胸痹

中医特效偏方单方大全之胸痹导读:胸痹是指胸部闷疼,或以胸疼彻背、短气喘息不得卧为主症的一种疾病。

本病轻者仅感胸闷如窒,呼吸欠畅,重者可有胸疼,甚者心疼彻背,背疼彻心。

现代医学的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死等病,属于胸痹范畴。

中医偏方愈梗通瘀汤【组成】生晒参10~15克,生黄芪15克,紫丹参15克,全当归10克,玄胡索10克,川芎10克,广藿香12克,佩兰10克,陈皮10克,半夏10克生大黄6~1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也可制成丸剂康复期应用1日3次,1次3克。

【功效】益气行血,活血通瘀,化浊定疼。

【主治】胸痹(急性心肌梗死)。

在急性期及康复期应用可以促进愈合,消瘀抗栓,改善心功能,延长寿命。

【来源】中国中医研究院西苑医院陈可冀教授验方。

强心饮【组成】党参15克,黄芪15克,丹参15克益母草30克,附块9~15克,淫羊藿9~12克,黄精12克,麦冬15克,甘草6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功效】温阳益气,活血强心。

【主治】胸痹(冠心病)。

【来源】上海市著名老中医朱锡祺教授验方。

冠心通痹汤【组成】全瓜蒌30克桂枝18克炙甘草10克,枳壳10克,川朴10克,熟附块10克,川、象贝母各6克,法半夏10克,党参18克,生牡蛎30克【用法】煎服。

头汁取400~600毫升,分2~3次服。

如煎2汁,应与头汁混合后分服。

【功效】温通阳气,开胸顺气,散结聚、化痰浊【主治】胸痹(冠心病属痰气交结,胸阳痹阻多虚少)症见心悸、胸闷、胸疼、头晕、神疲乏力、少气懒言、苔腻、脉弦,或有停搏、血压不高者。

【来源】上海中医学院柯雪帆教授验方。

化痰愈心汤【组成】法半夏9克,云苓12克橘红45克壳45克甘草4.5克,竹茹9克,党参15克丹参12克【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功效】去痰化瘀理气活血。

【主治】胸痹(冠心病,心阴虚或阴阳两虚者均须随症加减用药)。

【来源】广州中医学院邓铁涛教授验方。

益气温通方【组成】党参20克,桂枝12克,丹参18克,川芎15克赤芍18克,荜茇12克,细辛3克,良姜10克,陈皮10克,香附15克,红花3克。

痰瘀互结,11味药组成的小药方,化痰又散瘀

痰瘀互结,11味药组成的小药方,化痰又散瘀

痰瘀互结,11味药组成的小药方,化痰又散瘀说到痰瘀互结,顾名思义,就是痰和瘀相互搏结,同时存在。

痰即痰湿、痰浊,瘀即瘀血。

那么,我们又如何来判断痰湿和瘀血呢?(图源/网络)1、痰湿——面部油腻,晨起痰多,饭后痰多,有时能咳出来,有时又咳不出来,平时易疲乏,舌苔厚腻,舌边有齿痕等。

(图源/网络)2、瘀血——平时身上有莫名其妙的淤青,偶尔有痛感,比如头痛,胸痛,痛的位置比较固定,嘴唇发暗,有黑眼圈,女性经期容易有血块,舌质紫暗,舌上有瘀斑,舌下静脉黑粗等。

(图源/网络)如果你有以上症状,或是易生包块体质,如临床常说的肌瘤、囊肿、结节、息肉等,实际上其本质也是痰瘀互结。

(图源/网络)针对痰湿和瘀血,中医也分别都有各自的经典代表方,那就是二陈汤和四物汤。

在四物汤的基础上,增加桃仁、红花,就是有名的桃红四物汤。

再在二陈汤和桃红四物汤的基础上,增加一味白芥子,就是双合汤。

(图源/网络)双合汤由桃仁、红花、生地、白芍、当归、川芎、陈皮、半夏、茯苓、白芥子、甘草组成。

具有补血活血,理气化痰之功。

那么,用于痰瘀互结,双合汤又是如何发挥作用的呢?首先,针对瘀血,不仅要活血化瘀,还要注意补血养血。

为什么要这样?比如,活血化瘀就好比疏通堵塞的河道,河道通了,还要有新鲜的水流通过,否则那河道依然是干枯的。

同时兼顾补血养血,让气血尽快充盈脉道,一边通,一边补。

也即“补血不留瘀,化瘀不伤血”。

养血补血,活血化瘀,这里用到了桃红四物汤。

四物汤(当归、川芎、白芍、生地)作为补血的基础方,外加活血的桃仁、红花,也就是桃红四物汤。

(图源/网络)当然,对于经常比较怕冷的朋友,这里也可以把生地换成熟地,生地偏于凉性,熟地偏于温性;对于瘀血较重的朋友,还可以把白芍换成赤芍,白芍擅于补血,赤芍擅于活血。

其次,解决完了瘀血,我们再来看痰湿。

陈皮、半夏、茯苓、白芥子,这四味药均有化痰湿的作用。

之所以有痰湿,主要还是体内津液运化不好。

因为气机郁滞不通,津液流通不好,自然就会停留在那里。

中医诊断:胸痹心痛病胸阳不振痰瘀互结证西医诊断:冠状动脉粥样硬

中医诊断:胸痹心痛病胸阳不振痰瘀互结证西医诊断:冠状动脉粥样硬

中医诊断:胸痹心痛病胸阳不振痰瘀互结证西医诊断:冠状动
脉粥样硬
中医诊断:胸痹心痛病胸阳不振痰瘀互结证。

西医诊断: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脉痉挛综合征不稳定型心绞痛II-IV级(CCS分级)
治法:通阳散结,祛痰宽胸,通络止痛。

方药:瓜蒌薤白半夏汤合芍药甘草汤加味瓜蒌20g,薤白20g,清半夏l2g,桂枝18g,炒枳壳l2g,白芍20g,蝉蜕6g,炒僵蚕10g,生姜6片,甘草6g,丹参20g,柴胡6g,酸枣仁15g,黄芩9g,3付,日1付,水煎服,早晚温服。

二诊胸闷胸痛发作明显减轻减少,守方继服7付,以巩固治疗。

按语:患者老年男性,平素喜好烟酒,久之损伤脾胃.脾胃运化失职,津液运行受阻,聚湿为痰,痰湿阻滞胸中,遏阻胸阳,胸阳不展:痰湿阻滞,气血运行不畅,瘀阻血脉,心脉闭阻,故出现胸闷胸痛,给予瓜蒌薤白半夏汤通阳泄浊,宽胸开闭。

患者夜间发病多见,夜间阴寒较盛,《素问·举痛论》“寒气客于脉外则脉寒,脉寒则缩蜷,缩虫则脉绌急,则外引小络,故卒然而痛..... 结合寒主收引,致血脉孪此与冠状动脉痉挛发病极为相似,故给予芍药甘草汤酸甘养阴,缓急止痛;给予桂枝、生姜温经散寒。

依据患者发病特点,起病急骤,突发胸闷胸痛,与风邪致病特点相似,风为阳邪,其性善行而多变,“凤盛则挛急”,阳化风动,筋脉拘急,发为本病;传统医学认为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故加用活血祛风,通络缓息之品,如炒僵蚕、蝉蜕、丹参等;给予酸枣仁养心安神,柴胡、黄苓清热疏肝。

二诊患者诸症明显改善,根据效不更方,继守原方7剂,随诊诸症基本消失,嘱患者继续调服。

#快问中医超能团#。

一个神奇的药方一一桂枝茯苓丸医圣一张方横扫结节,包块适用于痰瘀互结的人

一个神奇的药方一一桂枝茯苓丸医圣一张方横扫结节,包块适用于痰瘀互结的人

一个神奇的药方一一桂枝茯苓丸医圣一张方横扫结节,包块适
用于痰瘀互结的人
一个神奇的药方——桂枝茯苓丸,5味中药横扫乳腺结节,子宫肌瘤。

其实身上长的这些结节、包块,多是因为痰瘀互结形成的,就是常说的痰浊+血瘀,一旦
在体内一个地方停留的时间一长,就会出现这些问题。

很多患有结节的患者嘴唇发紫发暗,舌头下面两条青筋又粗还发紫,同时还有月经不调、闭经的情况,那你的情况很有可能就是痰瘀互结引起的。

桂枝茯苓丸——出自医圣仲景《金匮要略》,后面《济阴纲目》又将原方的丸剂改为汤剂用以调治。

组成:
桂枝、桃仁、牡丹皮、赤芍、茯苓。

桂枝是甘温的,是用来温通经脉、清除体内的血瘀淤堵。

桃仁很不起眼,味道还苦,但它善于破恶血,横扫身上的包包块块。

牡丹皮,性微寒,能够清热凉血,化瘀行血。

赤芍能够和血养血,消祛淤堵的同时不伤正气,这3味共为臣药。

再加上一味茯苓,健脾宁心,渗水湿,脾胃强健运化能力强,痰浊无处可生,自然化去。

这样一来,体内的痰浊血瘀一清,结节就随之消散,当然调治切记不要光顾着消,生成痰瘀结节的源头问题也要解决,这时候就要根
据情况合理运用,从脾肝肾入手好好调治一番
桂枝茯苓丸的方子除了是妇科的好帮手,但其实它也可用于甲状腺、前列腺肥大等辨证属痰瘀互结的人。

有相关问题,欢迎大家留言评论。

觉得有帮助可以分享给身边的朋友,让更多人受益。

关注@内分泌科王辉医生,做你身边的中医朋友,了解更多健康知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拟方治疗胸痹痰瘀互结证45例
作者:蔡悦
来源:《中国实用医药》2013年第27期
【摘要】目的观察自拟方治疗胸痹痰瘀互结证的临床疗效。

方法收集胸痹痰瘀互结证的患者 8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患者 45例,对照组患者 41例。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西药治疗:包括口服硝酸酯类药、β受体阻滞剂、抗血小板及调脂等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加用自拟方汤剂口服。

疗程为 2周。

分别于疗程结束后观察症状及心电图变化。

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 78 % ,治疗组总有效率 93.3%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关键词】胸痹;痰瘀互结证
胸痹指胸部闷痛,甚则喘息不得卧为主症的一种疾病。

临床常见胸闷胸痛,呼吸欠畅,喘息不得卧等症状。

相当于西医学所指的冠心病心绞痛。

近年来,我们采用自拟中药方剂治疗胸痹痰瘀互结证,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 1 诊断标准中医诊断辩证标准参照《中药新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慢性稳定性心绞痛诊断与治疗指南》(2007年)。

所纳入病例均具有胸痹主症,符合中医胸痹痰瘀互结证诊断及冠心病心绞痛诊断。

1. 2 一般资料所选病例均为我院 2010年 3月~2012年12月中医门诊病例。

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治疗组 45例,其中男29例,女16例,年龄49~73岁,平均58岁,对照组41例,其中男25例,女16例,年龄46~71岁,平均59岁,两组患者在性别、平均年龄、平均病程、心绞痛严重程度及血脂等资料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1. 3 统计学方法运用 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

采用四格表资料Fisher 确切概率法进行检验。

2 治疗方法
2. 1 对照组采用西医抗心绞痛常规治疗:包括口服硝酸酯类药(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片)、β受体阻滞剂(倍他乐克),同时应用抗血小板(拜阿司匹林)以及调脂(辛伐他汀)等治疗, 2周为一个疗程。

2. 2 治疗组在上述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自拟方汤剂口服,药物组成:藿香10 g,佩兰10 g,降香15 g,五灵脂15 g,延胡索15 g,丹参30 g,枳壳 10 g,陈皮10 g,茯苓15 g,甘草15 g,三七3 g,太子参20 g。

水煎取汁300 ml, 1剂/d,分2次口服。

2周为一个疗程。

2. 3 疗效判断标准显效:心绞痛症状完全消失,心电图基本恢复正常;有效:心绞痛症状减少次数超过治疗前总数50%以上,心电图有所恢复;无效:心绞痛症状未减轻,心电图无好转。

2 结果
2. 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 45例,显效 19例,有效23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
3.3%;对照组41例,显效14例,有效 18例,无效 9例,总有效率78%。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2 毒性和不良反应两组患者均未见毒性和不良反应,两组病例治疗前后肝功能、肾功能、血常规、尿常规均无异常改变。

3 讨论
胸痹的基本病机是本虚标实,本虚是致病根本,应区分阴阳气血亏虚的不同;标实是发病重要因素,应区分气滞,痰浊,血瘀,寒凝的不同。

临床中,该病多见兼夹症候,如气滞血瘀,气虚血瘀等证,近年来尤多见兼夹湿浊痰邪,但血瘀始终为其病理基础[1]。

痰浊与瘀血往往同时并见,因此通阳豁痰和活血化瘀法亦经常并用,但应根据两者的偏重而有所侧重。

痰瘀同病是冠心病中最常见的症候类型。

临床实践证明,痰瘀同治的方法是治疗冠心病痰瘀互结证的有效方法。

研究发现,单独使用活血化瘀法虽然可以有效的缓解临床症状,预防斑块形成,但对已经形成的斑块无明显软化及消退作用,单独运用化痰软坚法也不能消退斑块。

而将两者融为一体,则可以有效的消退斑块,软化血管[2]。

在治疗的过程中还应注意,久服活血之品常可出现耗气伤阴证。

所以胸痛减轻后应运用补气养血,扶正祛邪之法以杜复发。

方中降香辛香宣透,行胸脘之气,化瘀理气止痛;五灵脂,延胡索行气活血化瘀止痛;丹参养血和血;枳壳行气开胸,化痰消积;陈皮理气健脾,燥湿化痰;茯苓甘温益气,扶正补气益心脾;三七通络活血止痛,化瘀生新;藿香佩兰芳香化浊,化湿辟秽;太子参益气养阴扶正,达标本兼治之功。

参考文献
[1]谢伟,康立源,王硕,等. 张伯礼治疗冠心病经验. 中医杂志, 2011, 52(18):1539-1541.
[2]鹿小燕,曹洪欣 . 冠心病从痰瘀相关论治探讨 .中医杂志, 2010, 51(2):101-10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