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相关产品标准的清理建议
食品行业的整改措施和建议
食品行业的整改措施和建议一、背景介绍食品安全问题是当前社会关注的重点之一。
由于食品行业涉及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因此必须采取有效的整改措施和建议来保障食品安全,提高消费者的信任度。
二、整改措施1. 加强监管力度政府应加大对食品行业的监管力度,增加检查频次和抽检样本数量,并加大对违规企业的处罚力度。
同时,建立食品行业黑名单制度,将不合格企业列入黑名单并公示,以增强惩戒效果。
2. 完善法律法规相关部门应立即修订完善相关的食品安全法律法规,提高对非法添加物、虚假标识等违规行为的处罚力度。
此外,建议设立专门机构负责食品行业的监管工作,确保政策执行到位。
3. 提升企业自律意识鼓励食品企业主动配合政府部门开展检查工作,并落实相应整改措施。
引导企业建立健全自我监督机制,定期进行内部检查和测试,并将结果向社会公布。
4. 强化从业人员培训加强对食品从业人员的培训,提高其食品安全意识和业务水平。
组织开展定期培训活动,包括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卫生标准、生产工艺等方面的知识普及。
三、建议1. 完善供应链管理加强对供应链的监管,从原料采购到生产加工再到销售环节严格把关。
建立健全供应商审查机制,确保所采购的原料符合卫生安全要求,并与供应商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
2. 鼓励企业科技创新促进食品行业的科技创新,引导企业投入更多资源进行研发和技术改进。
倡导使用新技术检测食品质量,如纳米传感器、智能追溯系统等,提高检测效率和可靠性。
3. 提高产品质量标准推动行业制定更严格的产品质量标准,并及时更新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
鼓励企业自愿参与国家认证体系,通过认证来树立企业形象和消费者信任度。
4. 加强宣传教育加大食品安全宣传的力度,通过多种形式向公众普及食品安全知识和消费常识,提高消费者的自我保护意识。
同时,加强对媒体报道的引导和监管,确保信息真实、客观。
5. 深化国际合作与国际间加强合作,共同打击跨国食品安全问题。
可以加强信息交流和互联网平台建设,在全球范围内分享相关数据和经验,有效应对涉及跨境食品质量问题。
我国食品安全标准现状及完善措施
我国食品安全标准现状及完善措施作者:孟杰来源:《中国食品》2019年第01期摘要:食品安全事关每个人的切身利益,影响到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而食品安全标准的制定就是一个良好的保障,近年来我国虽对其进行不断的修订补充,但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
本文主要针对我国食品安全标准现状及完善措施进了简要论述,希望给相关人员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建议。
关键词:食品安全标准;现状;完善措施近年来,我国食品安全问题屡被曝光,例如“苏丹红一号”、“三鹿奶粉”、“地沟油”等,这些令人震惊的事件让我们不得不深刻思考食品安全工作的重要性。
为了加强食品安全,建立科学完善的食品安全标准是关键环节,但我国在这方面还存在着一些不合理的问题,需要深入分析并进一步完善。
一、现状分析食品安全包括食品数量、食品质量、食品可持续这个三个内涵,食品安全标准就是经过公认的权威机构批准的,对食品安全性能进行规定的规则或特殊值。
标准包括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团体标准、企业标准。
国家标准分为强制性标准、推荐性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是推荐性标准。
国家鼓励采用推荐性标准,强制性标准必须执行。
目前我国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共1157个(统计截至2017年4月)。
其中通用标准11个,食品产品标准64个,特殊膳食食品标准9个,食品添加剂质量规格及相关标准586个,食品营养强化剂质量规格标准29个,食品相关产品标准15个,生产经营规范标准25个,理化检验方法标准227个,微生物检验方法标准30个,毒理学检验方法与规程标准26个,兽药残留检测方法标准29个,农药残留检测方法标准106个。
世界各国都建立了自身独特的食品安全标准,我国虽在这方面进行不断修订,但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足,突出表现为:第一,多方位标准缺失协调。
我国食品安全标准在规定内容上存在相互交叉、重复,比如卫生部门与工商部门制定标准的出发点不同,中央及地方法规也不完全一致。
第二,标准不全不严。
当前我国农产品质量标准涉及到的化学污染物,与美国、欧盟等国家相比较少,部分检测项目联合国相关标准限量更加严于我国标准;有一些地区的地方标准制定不严格,只为了吸引外资投入,片面发展地方GDP。
食品安全风险管控清单(其他粮食加工品生产)
厂区垃圾
厂内垃圾清理不彻底、不及时,造成虫害孳生。
建立生产和生活垃圾的运输、暂存、清除实施管理措施并有效执行。
符合企业厂区内外环境管理要求
厂区环境管控制度中明确管控频次,建议每日进行
车间内部环境管理
车间地面墙面设计、施工及清洁卫生
地面不平整、排水系统设计不合理,生产过程中或清洗后出现积水。
清洗消毒效果符合内部标准作业程序要求
清洗消毒制度中明确清洗消毒频次,建议每批次进行
原辅料控制
原料验收
采购、使用不符合要求的原料,造成安全质量风险;如原料粮食等未经检验,污染物限量、真菌毒素等超标
1.未落实食品原料供应商检查评价制度,使用未经评价的供应商产品或购入不合格原料;
2.未严格执行进货查验制度。使用老客户供应的原料,对产品安全质量疏于检查或未落实原料检验制度;对无法提供检验报告的原料,未进行检验。
2.定期校准温度、湿度控制设施以及用于监控温度、湿度的设施。
符合企业内部温度、湿度要求
车间内部环境管控制度中明确监控频次,建议每日进行
清洁消毒效果验证
未进行清洁消毒效果验证,不能保证清洁消毒有效。
及时验证清洁消毒效果,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符合各区域的清洁消毒效果要求
清洗消毒制度中明确清洁和验证频次,建议按照不同区域每次清洁消毒后清洁验证
车间破损地面、墙面、屋顶应及时修补。
符合企业内部管理要求
车间内部环境管控制度中明确管控频次,建议每月进行
温度、湿度管控
有温度、湿度控制要求的区域,未配备适宜的温度、湿度控制设施以及用于监控温度、湿度的设施,导致温度、湿度不能达到企业内部标准要求。
1.根据食品生产的特点,配备适宜的温度、湿度控制设施以及用于监控温度、湿度的设施。
食品行业中的安全问题及改进建议
食品行业中的安全问题及改进建议一、食品行业中存在的安全问题1.1 食品添加剂滥用问题在食品加工过程中,为了增加产品的色彩和口感,往往会使用多种食品添加剂。
然而,长期以来,食品行业普遍存在着对食品添加剂的滥用问题。
一些厂商为了降低成本和增加利润,超标使用甚至非法添加食品添加剂,给消费者的健康带来潜在威胁。
1.2 食品安全监管不力尽管有相关部门负责进行监管和检查,但是仍然存在一些地方监管力度不够、协调性不强等问题。
这使得一些违法企业或个体商户可以趁虚而入,在监管薄弱环节从事违规操作。
同时,监管机构之间信息共享不畅、处罚力度不够严厉等原因也导致了监管措施的制约。
1.3 食品伪劣产品泛滥由于市场竞争激烈以及盈利驱动下的某些企业利益诱导,一些食品伪劣产品屡禁不止。
劣质食品不仅对消费者的健康构成威胁,而且也损害了整个行业的信誉和形象。
尽管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法律法规进行打击和处罚,但是仍然面临着监管力度不足、检测手段滞后等问题。
二、改进食品安全问题的建议2.1 加强食品生产企业的自律与自查能力食品生产企业应当加强自身管理,从源头把控食品安全。
他们应当提高对原材料的筛选标准,并建立合理有效的溯源体系,加强对供应链环节的管理。
此外,企业还应提升员工素质和专业知识,强化操作流程标准化要求,并进行内部自我检查评估。
只有这样,才能确保企业在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方面具备更好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2.2 提高监管部门的监管能力为了解决监管方面存在的瑕疵,在政府层面需要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和制度框架,并建立健全食品安全整体监管体系。
同时,监管部门也需要加强自身的专业能力和技术手段,提高对违法行为的监测和查处效率。
此外,各部门之间应加强信息共享和协同作战,形成合力,更好地保护消费者的权益。
2.3 加大惩罚力度和舆论监督压力针对那些故意违规、严重破坏食品安全的企业或个体商户,应加大处罚力度,使其付出沉重代价。
同时,社会各界也应加大舆论监督压力,倡导消费者自主选择健康、安全的食品产品。
GB 14934-94《食(饮)具消毒卫生标准》中存在的问题及修订建议
细菌 总数 测定 》 ,GB / T 1 8 2 0 4 . 3 才 是大 议统一规范 使用表面积作为计量单位。
表 科研论文 5 6篇 , 承担 并
完 成 了 多 项 科 研 课 题 并 获
奖 。参 与 制 定 修 订 了 多项 国
家 标 准 、地 方 标 ; 隹。
与 完 善 ,使 我 们 的检 验 工 作 更 加 食 ( 饮 )具 。 ” 在 这 段 文 字 中 , 趋 于 标准 化 、合 理化 、统一 化 。 食 ( 饮 )具 消 毒 被 当 做 一 个 名 词 使 用 。实际上 , “ 消 毒 餐 具 ” 可
中国微 生物 学会微 生物 毒素 专业委 员会委 员 、福 建 省微 生物 学会 常务理 事 。 国 家卫 计委食 品标 准 清理 工作 技 术 专 家。作 为第 一作 者发
本 标 准 存 在 的 问题 就 是 描 述
涉 及 检 验 方 法 和 管 理 制 度 ,在 实 不 到 位 ,并 且 容 易 引 起 歧 义 。
肠 菌群 测 定方 法 。 目前 ,食 品安全 国家标准 系 列 趋 向于不 再 列 出全部 的规范 性 引用 文件 ,但 六 、微生 物学 指标
欠准确 ( 是否 注 日期 、排 列顺 序错 误 )。 以前 的 类 似 臭 氧 消 毒 或 非 氯 制 剂 消 毒 如 二 氧 化 氯 有 个 较 为典 型 的例 子 :GB / T 1 8 2 0 4 . 1 0—2 0 0 0 等 的 方 法 ,强 行 规 定 重 新 用 洁 净 水 冲 洗 或 强
中国绿色食品发展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中国绿色食品发展存在的问题和建议中国绿色食品发展存在的问题和建议随着人们对健康环保的关注度日益增加,绿色食品的市场需求逐渐扩大。
然而,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仍然面临着一些问题,包括绿色标准不统一、监管不到位、质量控制不严格等。
针对这些问题,下面我将从绿色标准、监管体系和质量控制三个方面提出建议,以推动中国绿色食品发展。
一、绿色标准不统一1.1问题:目前,中国的绿色食品标准众多,由各个部门、地区或企业发布,标准体系不统一,导致了监管的混乱和消费者对绿色食品的认知困惑。
1.2建议:建立统一的绿色食品标准体系,整合各个部门、地区和企业发布的标准,同时参考国际绿色食品标准,形成一套科学可行、可操作的标准体系。
1.3建议:加强对绿色食品标准的宣传和普及,提高消费者对绿色食品的认知和辨别能力,推动消费者选择绿色食品的意识。
二、监管体系不到位2.1问题:目前中国的绿色食品监管体系尚不完善,监管责任部门分散,监管力量不强,导致了绿色食品市场的乱象,一些不符合绿色标准的产品仍然流通。
2.2建议:加强对绿色食品监管体系的整合,明确责任部门,加大监管力度,及时发现和处罚不符合绿色标准的产品和企业。
2.3建议:加强对绿色食品生产企业的监管,建立健全的绿色食品生产许可制度,对相关企业进行现场检查,确保其生产过程和产品符合绿色标准。
三、质量控制不严格3.1问题:一些企业为了追求利润最大化,存在以次充好、以假乱真的问题,导致了绿色食品市场的信任危机,消费者对绿色食品的信心受到了打击。
3.2建议:加强对绿色食品的抽检和质量监管,加大对不合格产品和企业的处罚力度,形成惩罚措施严厉、奖励措施激励的质量监管体系。
3.3建议:加强绿色食品企业的自律和自检能力,鼓励企业建立健全的质量控制体系,加强对原料采购、生产过程和产品质量的管控,确保产品的绿色和质量。
4、推广绿色食谱和绿色餐饮4.1问题:绿色食品的发展不仅需要供给端的改进,也需要消费端的改变。
食品检验标准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建议
食品检验标准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建议食品安全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而食品检验标准是保障食品安全的重要环节。
目前食品检验标准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食品安全水平,也给消费者带来了很大的安全隐患。
我们有必要对食品检验标准进行改进和完善,以确保食品安全问题得到有效控制。
本文将从食品检验标准存在的问题以及改进建议两个方面展开讨论。
食品检验标准存在的问题1. 标准缺乏统一性当前,食品检验标准存在着各地各部门标准不统一的问题。
不同地区的食品检验标准不一致,导致了检验结果的不可比性。
这种情况不仅令消费者难以判断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也使食品生产企业难以适应不同地区的标准要求,增加了企业的生产成本。
2. 合格标准不明确食品检验标准中存在不少合格标准不明确的情况,导致了食品质量的不确定性。
对于某些食品成分的含量标准、添加剂使用量的限制等方面存在争议,缺乏统一的规定造成了执行上的困难。
3. 缺乏前沿技术支持目前食品检验标准中过多依赖传统的检验方法,缺乏对新型技术的应用和支持。
如基因编辑食品、无人机检测等新技术的出现让传统的检验方法显得滞后,需要更新标准和相应的检验技术。
改进建议为了解决地区不一致的问题,我们建议相关部门应加大力度,制定统一的食品检验标准,建立起相互认可的检验方法和标准体系。
还需加强各地监管部门之间的协调合作,加强标准的统一执行力度。
有关部门应加强对食品合格标准的制定和调整,使其更加明确,并向公众和企业公开透明。
还应及时修订标准,保证标准与时俱进,与市场需求和科技进步同步。
为了适应市场和科技的快速发展,有关部门应加大对前沿技术的支持力度,积极引进和推广新型的食品检验技术,提升食品检验的准确性和有效性,确保食品安全。
4. 提高监督管理力度加强对食品产业的监督管理,对违反食品安全法律法规的企业,要及时进行惩罚,并公布相关信息,增加企业的违法成本,提高企业自觉遵守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和标准的意识。
5. 引导企业自律要求食品生产企业建立健全自律管理体系,加强自身质量安全管理,严格按照食品检验标准生产产品,并对产品的质量和安全负责。
食品产品标准的清理建议(征求意见稿)
114 稻谷(GB 1350-2009) 115 小麦(GB 1351-2008) 116 大米(GB 1354-2009 ) 117 小麦粉(GB 1355-1986) 118 荞麦(GB/T 10458-2008) 119 裸大麦(GB/T 11760-2008) 120 小米(GB/T 11766-2008) 121 黍(GB/T 13355-2008)
序 现行标准 号
清理建议 家标准体系 不纳入食品安全国 家标准体系 不纳入食品安全国 家标准体系 不纳入食品安全国 家标准体系 不纳入食品安全国 家标准体系 不纳入食品安全国 家标准体系 不纳入食品安全国 家标准体系 不纳入食品安全国 家标准体系 不纳入食品安全国 家标准体系 不纳入食品安全国 家标准体系 不纳入食品安全国 家标准体系 不纳入食品安全国 家标准体系 不纳入食品安全国 家标准体系 不纳入食品安全国 家标准体系 不纳入食品安全国 家标准体系
清理建议 废止 废止 废止 废止 废止 废止 废止 废止 废止 废止 废止 不纳入食品安全国 家标准体系 不纳入食品安全国 家标准体系 不纳入食品安全国 家标准体系 不纳入食品安全国 家标准体系 不纳入食品安全国 家标准体系 不纳入食品安全国 家标准体系 不纳入食品安全国 家标准体系 不纳入食品安全国
序 号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现行标准 露酒(QB/T 1981-1994) 山葡萄酒(QB/T 1982-1994) 老白干香型白酒(QB 2656-2004) 压缩啤酒花及颗粒啤酒花 (QB/T 3770.1-1999) 浓缩苹果清汁(QB/T 1687-1993 ) 浓缩苹果浊汁(QB 2657-2004) 干果食品卫生标准(GB 16325-2005) 鱿鱼丝(SC/T 3304-2001) 预包装食品中的致敏原成分 (GB/T 23779-2009) 油炸小食品卫生标准 (GB 16565-2003) 海洋鱼低聚肽粉(QB/T 2879-2007)
国家卫生计生委食品生产经营规范标准的清理建议(征求意见稿)
104.
粮油机械装配通用技术条件
(GB/T 24855-2010)
不纳入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体系
105.
粮油机械铸件通用技术条件
(GB/T 24856-2010)
不纳入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体系
106.
粮油机械板件、板型钢构件通用技术条件(GB/T 24857-2010)
不纳入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体系
修订为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9.
膨化食品良好生产规范
(GB 17404-1998)
修订为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10.
巧克力厂卫生规范
(GB 17403-1998)
修订为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11.
食醋厂卫生规范
(GB 8954-1988)
修订为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12.
食品企业通用卫生规范
(GB 14881-1994)
已修订为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生产通用卫生规范》(GB 14881-2013)
不纳入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体系
94.
葡萄酒企业良好生产规范
(GB/T 23543-2009)
不纳入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体系
95.
白酒企业良好生产规范
(GB/T 23544-2009)
不纳入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体系
96.
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质量安全控制基本要求(GB/T 23734-2009)
不纳入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体系
猪屠宰与分割车间设计规范
(GB 50317-2009)
不纳入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体系
48.
畜禽产品消毒规范
(GB/T 16569-1996)
不纳入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体系
49.
鲜食葡萄冷藏技术
食品整改报告范文
食品整改报告范文一、问题描述根据食品安全抽检结果显示,我公司生产的批次饼干产品存在一些问题,包括成分不符合要求、生产工艺不规范、卫生条件差等。
经调查发现,这些问题主要是由于生产过程中操作不当、管理不严、监控不到位等原因导致的,给消费者带来了潜在的健康风险和使用体验上的不便。
二、问题分析1.成分不符合要求:饼干产品的成分应符合国家规定的食品安全标准,但经抽检发现,产品中存在一些添加剂超标的问题。
这主要是由于原料采购时没有进行严格的检验和把关,导致部分不合格原料进入生产线。
2.生产工艺不规范:饼干的生产工艺应该是科学合理的,符合食品安全要求。
但发现在生产过程中,一些关键环节没有进行严格的控制和监测,如温度、时间控制不准确,导致产品质量不稳定。
3.卫生条件差:饼干生产需要在清洁卫生的环境下进行,但在调查中发现,生产车间存在一些不合规的卫生问题,如地面未及时清扫、设备清洗不彻底等。
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产品的卫生质量。
三、整改方案针对以上问题,我公司制定了以下整改方案:1.加强原料采购管理:重新审查并更新供应商名单,对原料进行严格把关,确保采购的原料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建立完善的原料采购档案,保留检验数据和记录。
2.优化生产工艺:制定科学合理的生产工艺流程,严格按照标准操作,确保生产环节的温度、时间等参数控制准确。
定期进行生产工艺的评估和改进,提高生产工艺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3.加强卫生管理:对生产车间进行全面清扫和消毒,确保地面、设备等干净卫生。
制定相关的卫生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对生产车间进行定期监督和检查,确保生产环境符合食品安全要求。
4.加强人员培训:对生产作业人员进行相关知识培训,提高食品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加强对操作人员的监督和管理,确保操作规范和工艺流程的执行。
5.建立检测和监控体系:建立完善的产品质量检测和监控体系,进行全面的质量把关和风险控制。
定期进行产品质量抽检和自检,发现问题及时整改,确保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
中国食品安全现状及相关建议
中国食品安全现状及相关建议1. 引言1.1 中国食品安全现状中国食品安全现状一直备受人们关注,近年来也频频成为社会热点话题。
随着国家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对食品安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隐患。
中国的食品安全现状可以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食品安全监管体系不完善。
当前食品安全监管涉及多个部门,存在监管职责不清晰、协调不畅等问题,导致监管体系不够完善,监管难度加大。
食品安全违法成本低。
一些食品生产商为了谋取暴利,不顾产品质量,违法违规行为屡禁不止,而相关法律法规对食品安全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不够,致使违法成本降低。
食品安全监管缺乏透明度。
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在执法过程中存在信息不对称、监管行为不透明等问题,导致监管效果打折扣。
消费者食品安全意识不强。
一些消费者在日常生活中对食品安全问题认识不够,购买食品时只注重价格和口感,忽略了食品安全标准。
中国食品安全现状虽有一定改进,但仍然存在诸多问题和挑战,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加以改善和解决。
1.2 中国食品安全问题的影响一、危害人体健康。
食品安全问题可能导致食品中的有害物质超标,或者食品受到细菌、病毒等污染,食用后可能引发食物中毒、肠胃疾病等健康问题,严重者还可能危及生命。
二、影响社会稳定。
食品安全问题会导致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疑虑加剧,消费者的信任受损,可能引发社会不安定因素,甚至引发食品安全事件,影响社会的稳定和和谐。
三、损害企业信誉。
食品安全问题可能导致企业产品质量受到质疑,企业信誉受损,进而影响企业发展和市场竞争力,甚至可能导致企业破产倒闭。
四、影响国家形象。
食品安全问题可能会被外界关注和报道,影响国家形象和信誉,给国家在全球的发展和合作带来影响。
中国食品安全问题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不仅对消费者健康和社会稳定造成影响,也损害了企业信誉和国家形象。
加强食品安全监管、提高消费者食品安全意识,建设完善的食品安全监管体系至关重要。
2. 正文2.1 食品安全监管体系不完善食品安全监管体系不完善,是导致中国食品安全问题频发的重要原因之一。
最新整理食品安全整治措施
最新整理食品安全整治措施一、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全面落实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xxxxx重要思想为指导。
以维护人民群众切身利益、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从源头抓起,强化种植养殖、食品生产加工、流通和消费全过程监管,着力解决食品安全工作中的突出问题,不断提高我市食品安全保障水平。
二、整治工作重点一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1实施农产品种植、养殖全程监管。
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行动重点抓好农产品生产过程和市场准入的监管;全面贯彻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加强农业环境污染预防和整治。
规范发展一批放心农资店,严厉查处违法生产、销售、使用国家明令禁止的农药、化肥、兽药、渔药、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等行为;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严防药物残留等有毒有害物质超标的农产品流入市场。
2健全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制度和追溯制度。
加快农产品质检体系建设。
同时对蔬菜、食用菌、茶叶、水果、蛋品和水产品中有毒有害物质进行专项抽检。
引导农产品生产、经营主体建立生产经营记录,健全完善检验检测制度。
开展农产品包装标识和质量安全追溯试点,实施农产品标识推进计划,推广产地编码。
3大力推进农业标准化和农产品认证。
积极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
实施良好农业规范(GAP农业板块基地全面实施农业标准化。
认真做好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和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农产品认证工作;立足资源和市场优势,培育一批自主品牌,重点打造农业精品名牌。
进一步加强对农业标准化工作骨干和蔬菜农药残留快速检测人员的培训。
二开展生产加工环节集中整治1集中整治食品生产加工小企业、小作坊。
按照既要加强监管、保证安全。
大力开展食品生产加工小企业、小作坊整治。
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食品、使用非食品原料生产加工食品的黑窝点,坚决取缔无证无照生产加工食品的行为和无卫生许可证、无营业执照、无生产许可证的生产加工企业。
积极帮扶具备一定条件的食品生产加工小企业、小作坊取得食品生产许可证。
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关于通报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目录和食品相关标准清理整合结论的函
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关于通报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目录和食品相关标准清理整合结论的函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已撤销)•【公布日期】2017.07.11•【文号】国卫办食品函〔2017〕697号•【施行日期】2017.07.11•【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食品安全正文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关于通报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目录和食品相关标准清理整合结论的函国卫办食品函〔2017〕697号工业和信息化部、农业部、质检总局、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国务院食品安全办)办公厅,粮食局、标准委、认监委办公室,各有关单位:根据《2017年食品安全重点工作安排》,为进一步强化标准制定、执行和监管的衔接,经征求你部门意见,现将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目录和食品相关标准清理整合结论通报如下:一、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目录截至目前,我委会同农业部、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制定发布食品安全国家标准1224项,包括:通用标准11项、食品产品标准64项、特殊膳食食品标准9项、食品添加剂质量规格及相关标准586项、食品营养强化剂质量规格标准29项、食品相关产品标准15项、生产经营规范标准25项、理化检验方法标准227项、微生物检验方法标准30项、毒理学检验方法与规程标准26项、兽药残留检测方法标准29项、农药残留检测方法标准106项、被替代和已废止(待废止)标准67项(详见附件1)。
具体标准文本可在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数据检索平台(/db)查询。
二、食品相关标准清理整合结论按照食品相关标准清理和整合工作安排,我委组织专家和各相关单位对我国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食品卫生标准、食品质量以及行业标准进行清理,重点解决标准重复、交叉和矛盾的问题。
经清理,1082项农药兽药残留相关标准转交农业部进行进一步清理整合。
对另外3310项食品标准作出了以下清理整合结论:一是通过继续有效、转化、修订、整合等方式形成现行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详见附件2),二是建议适时废止的标准(详见附件3),三是不纳入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体系的标准(详见附件4)。
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中的不合格产品处理流程
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中的不合格产品处理流程食品药品安全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石,保障公众健康和安全。
然而,不合格的食品药品在市场上的存在令人担忧。
为了维护公众利益,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机构需要建立有效的不合格产品处理流程。
本文将详细介绍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中的不合格产品处理流程,并提出一些建议以加强监管工作。
一、不合格产品的定义和分类不合格产品是指未达到法定标准或判定为不符合安全要求的食品药品,包括以下三类:1. 质量不合格产品:指产品存在质量问题,如含有有害物质、含量不符合标准、变质等。
2. 安全不合格产品:指存在安全隐患的产品,如添加禁用物质、使用不合格原材料等。
3. 标签不合格产品:指标签标识不符合法定要求或误导消费者的产品。
二、不合格产品处理流程不合格产品处理流程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 检测和发现:食品药品安全监管部门通过抽样检测、投诉举报、市场巡查等方式发现不合格产品。
2. 报告和通知:一旦发现不合格产品,监管部门应尽快向相关企业发出通知,要求其配合调查。
3. 暂停销售和下架:监管部门可以要求相关企业立即停止销售不合格产品,并下架相关商品,以防止继续流入市场。
4. 召回和追溯:针对已经流入市场的不合格产品,监管部门应要求企业进行召回,并加强追溯工作,找出相关产品的流向和销售渠道。
5. 处理和销毁:不合格产品应由相关企业负责进行处理和销毁,确保不再对消费者构成威胁。
6. 处罚和惩处:不合格产品涉及企业应依法承担相应的责任,包括罚款、责令整改、吊销许可证等措施。
三、加强监管工作的建议为了更好地处理不合格产品,我们提出以下几点建议:1. 强化法规和标准:制定更加严格的食品药品安全法规和标准,明确不合格产品的判定标准,并设立相应的罚则和处罚措施。
2. 提升监管能力: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机构的人才培养和技术能力,提高不合格产品的检测和发现率。
3. 完善信息公开:建立健全的信息公开制度,及时向公众通报不合格产品的情况和处理结果,增加监管的透明度和公信力。
浅谈规范食品安全监督抽查抽样行为的重要性及建议
浅谈规范食品安全监督抽查抽样行为的重要性及建议2015年9月8日,湖北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简称湖北省食药监局)组织的国家专项监督抽检中,对中百仓储恩施购物广场有限公司咸丰购物广场(简称咸丰购物广场)销售的生产单位标称为高邮市新文游面粉有限公司(简称新文游公司)、生产日期(批号)为“2015-7-11”、规格型号为“25kg装”,抽样基数为“2袋”的面粉进行抽检,经检验,检验结果为铝残留量项目不符合GB2760-2014标准要求,检验结论为不合格。
2015年9月30日,江苏省高邮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高邮市食药监局)收到湖北省食药监局送达的不合格检验报告。
由于新文游公司对检验报告提出了异议,本着对客观事实负责的态度,高邮市食药监局对这个抽样检验的过程进行了深入调查。
根据调查结果,高邮市食药监局向湖北省食药监局提出异议,希望认定该检验报告无效,理由有:检验报告上“25kg装”,抽样基数为“2袋”,样品的来源应是从面粉包装中随机抽取的。
但抽样单反映,样品是从散装面粉中随机抽取的。
根据GB5491-85《粮食、油料检验扦样、分样法》的规定,袋装和散装面粉抽取样品的方法不一样,抽样人员没有按规定抽取样品,样品的代表性不足。
由于高邮市食药监局方面理由充足,证据确凿,湖北省食药监局最终认定所涉检验报告无效。
从这一案例可以看出,检验报告一经出具就具有法律效力,抽样工作是一个行政行为,它是法律公权力赋予的一个实施过程。
因此,抽样人员代表的是市监部门的形象,其行为规范与否,直接关系到具体行政行为的有效性及权威性。
抽样人员要严格依据行政法律法规的规定,规范自己的行为,依据相关标准要求,高效准确的做好抽样工作。
一、当前食品安全监督抽检存在的问题(一)重复抽检造成资源浪费重复取样是不可避免的,有时由于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进行抽检统计,有时需要对单个样品进行多次检验,即使某一特定食物的同一样品具有不同的分析指标,也不能进行重复取样的工作;然而,在的现有方案下,食品安全监督抽检是重复性的。
菜品卫生整改报告
菜品卫生整改报告尊敬的领导:根据您的要求,我们对我餐厅的菜品卫生进行了全面整改,并在此向您呈报整改情况。
经过我们团队的努力,我们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绩,现将整改情况汇报如下:一、整改背景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我们的餐厅曾经存在一些菜品卫生方面的问题。
这些问题包括食材采购来源不明确、食品加工环境卫生不达标、食品储存方式不合规范等。
为了提升菜品卫生质量,我们积极响应您的要求,启动了全面的整改行动。
二、整改措施为了解决菜品卫生方面的问题,我们采取了以下措施:1. 食材采购管控:重新评估了所有食材供应商,严格选择合格的供应商,并与他们签订了合同,确保食材的来源可追溯。
同时,我们建立了食材采购记录,定期检查食材的质量和保存情况。
2. 加强食品加工环境卫生:对厨房进行全面清洁,消毒所有设备和餐具,并定期进行卫生检查和维护。
我们确保员工都接受了食品安全培训,了解并遵守相关的卫生操作规程。
3. 规范食品储存方式:重新规划了食品储存区域,建立了明确的标识和储存要求。
我们对食品进行分类储存,合理摆放,并确保储存环境的温度、湿度等指标符合卫生标准。
4. 强化清洁消毒管理:制定了严格的清洁消毒制度,每日对餐厅的各个区域进行彻底清洁和消毒。
厨房和餐具的清洁消毒工作由专人负责,并保持相关记录。
三、整改效果经过整改措施的实施,我们取得了明显的整改效果:1. 食材采购管控得到加强,食材的来源更加可靠可追溯,避免了可能的食品安全隐患。
2. 食品加工环境卫生得到有效改善,所有的设备和餐具经过专业清洁和消毒,大大减少了交叉感染的风险。
3. 食品储存方式规范统一,食品分类储存,储存环境符合卫生标准,保证了食品的质量和安全。
4. 清洁消毒管理得到强化,餐厅各个区域每日彻底清洁和消毒,有效防止了细菌和病毒的滋生。
四、下一步计划为了进一步提升菜品卫生质量,我们将采取以下措施:1. 持续监测和改进:加强对食材的质量监控,对员工进行食品安全培训的持续进行,建立定期检查和评估的机制,确保菜品卫生质量得到持续的改进。
餐饮行业中食品安全问题的整改建议
餐饮行业中食品安全问题的整改建议一、引言食品安全问题,作为人们生活的重要一环,直接关系到公众的健康和利益。
然而,在当前竞争激烈的餐饮市场中,由于一些企业对食品安全管理系统的不重视和监管不力,导致食品安全问题时有发生。
本文将从源头控制、标准化管理与技术应用三个方面出发,提出几点整改建议,旨在通过加强企业内部自律和外部监管,促进餐饮行业食品安全水平提升。
二、源头控制1.加强供应商质量管理。
建立完善供应商认证体系,并定期开展评估漏洞检查。
对供货商进行严格筛选,确保其产品符合相关法规和标准。
2.推动农残监测机制。
加强对原材料及农产品的农药残留检测工作,并及时通报检测结果。
同时提倡使用无公害、有机食材以及采购来源可追溯的产品。
3.严控加工环节。
设立监察机构对批发市场、食品加工企业等环节进行严格监管,提高从原材料到成品的质量和安全控制。
三、标准化管理1.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管理体系。
制定食品安全工作的各项规章制度,并进行有效执行和落实。
确保每位员工都具备基本的食品卫生知识,并持续进行相关培训。
2.加强对原材料和半成品的检验把关。
严格控制入库环节,对所有进货原料都进行抽检并建档留存,及时发现问题进行处理和追查。
3.完善操作程序并加强监督检查。
根据不同菜肴类别,详细制定食品操作程序,包括食材储存、处理和烹饪等各个环节。
同时加强现场巡查与随机抽检工作,及时发现并纠正违规行为。
四、技术应用1.引进先进设备与技术。
投资引进餐饮行业中常见的快检设备以及智能无人售卖设备等新兴技术,提高产品质量监测的效率和准确性。
2.推广智慧供应链管理系统。
依托物联网技术,建立食品供应链信息平台。
通过追溯系统实现对产品来源、加工流程、运输路径等全过程的监管,提高食品安全的可追溯性。
3.加强信息共享与公告发布。
建立行业内部食品安全问题快速通报机制,及时传达最新餐饮食品安全事件,并广泛宣传,增强公众对食品安全的重视和知晓度。
五、结论在餐饮行业中,保证食品安全是一项非常重要且细致入微的工作。
关于食品理化检验方法标准清理情况
附件2关于食品理化检验方法标准清理情况一、基本情况根据《食品安全法》及其实施条例规定和《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十二五”规划》要求,我委制定公布了《食品标准清理工作方案》,成立食品标准清理领导小组和专家组,对现行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食品卫生标准、食品质量标准和有关食品的行业标准中强制执行的标准进行清理。
食品标准清理工作分为食品产品、理化检验方法、微生物检验方法、食品毒理学评价程序及方法、特殊膳食类食品、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生产经营规范8个工作组进行。
食品理化检验方法标准清理专家组对现行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中涉及的食品理化检验方法标准进行整理和评估,依据《食品标准清理工作方案》和工作要求,以保护公众身体健康为宗旨,考虑我国管理现状,借鉴或者采纳国际指南及方法,同时考虑食品安全理化检验的发展和需求,提出了现行标准的清理建议,并拟订了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理化检验方法标准目录。
食品理化检验方法标准组所涉及的标准多为单个物质或产品的检测方法,每项检验方法均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和逻辑性,清理工作过程中未出现重大意见分歧。
二、清理结果专家组分析整理了1240项食品理化检验方法标准,其中《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婴幼儿食品和乳品中溶解性的测定》(GB 5413.29-2010)等4项现行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没有修改问题,建议继续有效;对于《保健食品中番茄红素的测定》(GB/T 22249-2008)等10项标准,仅需要对文本形式和文字编辑等修改后即可转化为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建议将《食品中纽甜的测定方法高效液相色谱法》(GB/T 23378-2009)等89项标准修订为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建议废止《一次性可降解餐饮具降解性能试验方法》(GB/T 18006.2-1999)等14项标准,原因是标准标龄较长、操作繁杂且目前已有更为先进和准确可靠的方法标准代替。
关于同一被测指标存在多个检验方法标准问题,共涉及478项理化方法标准,建议整合为一个标准。
对食堂存在的问题及建议和意见
对食堂存在的问题及建议和意见一、存在的问题1. 食品质量问题:食堂提供的部分食品质量不尽如人意,有时出现食材新鲜度不高、烹饪技术欠佳等情况。
2. 菜单单一问题:食堂菜单较为单一,缺乏变化和创新,缺少适应多样化口味的选择。
3. 卫生状况不佳:偶尔可以看到工作人员未经手洗擦过便开始操作或指挥部位清理,并担心在此环境下 eating 的后果。
感觉没有被认真清洁过。
二、建议和意见1. 提高质量控制标准:加强对采购原料及检验管理力度,确保所用原料具备必要的保鲜度和安全性。
同时培训厨师团队,提升其烹饪技巧与素养。
2. 引入更多菜式并激发创新:除了传统常见菜肴外,引入更多种类丰富植物蛋白选项(例如豆类及大豆制品)。
增加每日特色小吃摊位以满足学生需求,也为食堂菜单增加更多变化。
鼓励厨师创新并尊重学生的建议和需求。
3. 加强卫生标准:提高工作人员对卫生防护和管理的意识,实施规范操作,并定期进行卫生监督检查。
拓宽餐桌安排空间,并保持场所清洁整洁。
一级段落标题:问题分析二级段落标题1:食品质量问题在食堂消费中,食品质量始终是最为关注的一个环节之一。
然而,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我们可以注意到有些供应商提供给这个小区内容不尽如人意或达不到预期标准的产品。
新鲜度、处理方式以及烹饪技巧等方面存在明显问题。
二级段落标题2:菜单单一问题另外一个让人感到失望甚至乏味的因素是菜单缺乏选择性与变化性。
相较于早年将可替代菜肴直接赋予大蔬果盘底线之上被摄入能量后所发才具有毒素排出功能耗时更长别家式样,在活泼元气十足点心构成方便星期天秀美满的辅助购物金鱼目表面特征中不能没有适应不同人群需要的选项。
二级段落标题3:卫生状况不佳尽管食堂定期进行督导检查和清洁工作,有时还是会遇到一些令人忧心的情况。
在某些时间段内,工作人员未能完全按规定要求清理或消毒操作站台和区域。
这样的做法可能对市民其喜欢、重视及质量影响产生深远意义。
一级段落标题:改进建议和意见二级段落标题1:提高质量控制标准为了改善食品质量问题,必须加强对采购原料以及检验管理方面的力度。
2020年(食品行业标准)食品理化检验方法标准的清理建议(征求意见稿).
修订为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66
猪油中丙二醛的测定
(GB/T5009.181-2003)
修订为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67
银耳中米酵菌酸的测定
(GB/T5009.189-2003)
修订为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68
食品中二噁英及其类似物毒性当量的测定(GB/T5009.205-2007)
6
保健食品中番茄红素的测定
(GB/T22249-2008)
转化为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7
保健食品中泛酸钙的测定
(GB/T22246-2008)
转化为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8
保健食品中辅酶Q10的测定
(GB/T22252-2008)
转化为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9
保健食品中甘草酸的测定
(GB/T22248-2008)
转化为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修订为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100
水产品中挥发性盐基氮的测定
(SC/T3032-2007)
修订为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101
食盐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
(GB/T5009.42-2003)
修订为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102
饮用天然矿泉水检验方法
76
出口食品接触材料金属材料表面涂层中环氧氯丙烷的测定气相色谱法
(SN/T2897-2011)
修订为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77
出口食品接触材料高分子材料食品模拟物中甲基丙烯酸甲酯的测定气相色谱-质谱法(SN/T2894-2011)
修订为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78
出口食品接触材料高分子材料聚碳酸酯树脂及其制品中三乙胺及三正丁胺的测定气相色谱法(SN/T2890-201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修订为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用消毒剂》
43.
橡胶奶嘴卫生标准
(GB 4806.2-1994)
修订为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橡胶奶嘴》
44.
包装玻璃容器 铅、镉、砷、锑 溶出允许限量(GB 19778-2005)
修订为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容器、包装材料用玻璃制品》
45.
食(饮)具消毒卫生标准
不纳入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体系
93.
包装容器 葡萄酒瓶
(BB/T 0018-2000)
不纳入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体系
94.
玻璃容器 白酒瓶
(GB/T 24694-2009)
不纳入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体系
95.
进出口辐照食品包装容器及材料卫生标准 第12部分:玻璃制品
(SN/T 1888.12-2007)
不纳入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体系
28.
植物纤维类食品容器卫生标准
(GB 19305-2003)
29.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内壁环氧聚酰胺树脂涂料(GB 9686-2012)
整合为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容器、包装材料用涂料和涂层》
3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易拉罐内壁水基改性环氧树脂涂料(GB 11677-2012)
3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有机硅防粘涂料
(GB 11676-2012)
32.
食品罐头内壁环氧酚醛涂料卫生标准(GB 4805-1994)
33.
食品罐头内壁脱模涂料卫生标准
(GB 9682-1988)
34.
食品容器过氯乙烯内壁涂料卫生标准(GB 7105-1986)
35.
食品容器内壁聚四氟乙烯涂料卫生标准(GB 11678-1989)
36.
(GB 14934-1994)
修订为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饮)具消毒》
46.
液体食品复合软包装材料
(QB/T 3531-1999)
废止
47.
耐热玻璃器具的安全与卫生要求
(GB 17762-1999)
不纳入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体系
48.
液体食品包装用塑料复合膜、袋
(GB 19741-2005)
不纳入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体系
食品容器漆酚涂料卫生标准
(GB 9680-1988)
37.
食品容器、包装材料用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GB9685-2008)
修订为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容器、包装材料用添加剂》
38.
食品用橡胶制品卫生标准
(GB 4806.1-1994)
修订为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容器、包装材料用橡胶制品》
39.
复合食品包装袋卫生标准
85.
植物纤维一次性筷子
(GB/T 24398-2009)
不纳入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体系
86.
木牙签
(LY/T 1159-2006)
不纳入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体系
87.
木质茶具
(LY/T 1924-2010)
不纳入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体系
88.
陶瓷颜料
(QB/T 2455-2011)
不纳入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体系
89.
(GB 9683-1988)
修订为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复合膜、袋》
40.
搪瓷食具容器卫生标准
(GB 4804-1984)
修订为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容器、包装材料用搪瓷制品》
41.
食品工具、设备用洗涤剂卫生标准
(GB 14930.1-1994)
修订为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用洗涤剂》
4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消毒剂
56.
热固化玻璃纤维增强食品容器
(JC 586-1995)
不纳入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体系
57.
微波炉用玻璃托盘
(QB/T 2297-1997)
不纳入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体系
58.
包装用塑料复合膜、袋 干法复合、挤出复合 (GB/T 10004-2008)
不纳入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体系
59.
液体食品保鲜包装用纸基复合材料
63.
包装用多层共挤阻隔膜通则
(BB/T 0041-2007)
不纳入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体系
64.
环境标志产品技术要求 一次性餐饮具(HJ/T 202-2005)
不纳入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体系
65.
粤彩瓷器(GB/T 14150-1993)
不纳入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体系
66.
玻璃纤维增强不饱和聚酯树脂食品容器(GB/T 14354-2008)
(GB/T 15067.2-1994)
不纳入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体系
115.
不锈钢器皿 复底锅
(QB/T 1622.6-1992)
不纳入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体系
116.
不锈钢器皿 锅
不纳入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体系
77.
釉下(中)彩日用瓷器
(GB/T 10811-2002)
不纳入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体系
78.
果蔬清洗剂
(GB/T 24691-2009)
不纳入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体系
79.
饮料用瓶清洗剂
(QB/T 2967-2008)
不纳入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体系
80.
橡胶奶头
(HG 2946-2011)
不纳入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体系
53.
塑料一次性餐饮具通用技术要求
(GB 18006.1-2009)
不纳入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体系
54.
塑料购物袋的环保、安全和标识通用技术要求(GB 21660-2008)
不纳入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体系
55.
手洗餐具用洗涤剂
(GB 9985-2000/XG2-2008)
不纳入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体系
不纳入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体系
111.
包装容器 钢提桶
(GB/T 13252-2008)
不纳入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体系
112.
包装容器 铝易开盖铝两片罐
(GB/T 9106.1-2009)
不纳入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体系
113.
包装用镀铝薄膜
(BB/T 0030-2004)
不纳入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体系
114.
不锈钢餐具
不纳入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体系
67.
聚苯乙烯(PS)树脂
(GB/T 12671-2008)
不纳入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体系
68.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碳酸饮料瓶(QB/T 1868-2004)
不纳入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体系
69.
聚氯乙烯热收缩薄膜,套管
(QB/T 3632-1999)
不纳入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体系
陶瓷烹调器铅镉溶出量允许极限和检测方法(GB 8058-2008)
25.
与食物接触的陶瓷制品铅、镉溶出量允许极限(GB 12651-2003)
26.
陶瓷食具容器卫生标准
(GB 13121-1991)
27.
食品包装用原纸卫生标准
(GB 11680-1989)
整合为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容器、包装材料用纸制品》
49.
液体食品无菌包装用复合袋
(GB 18454-2001)
不纳入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体系
50.
一次性筷子 第1部分:木筷
(GB 19790.1-2005)
不纳入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体系
51.
一次性筷子 第2部分:竹筷
(GB 19790.2-2005)
不纳入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体系
52.
瓶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树脂(GB 17931-2003)
不纳入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体系
81.
餐用纸制品
(QB/T 2898-2007)
不纳入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体系
82.
纸杯
(QB/T 2294-2006)
不纳入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体系
83.
纸餐盒
(QB/T 2341-1997)
不纳入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体系
84.
液态奶共挤包装膜、袋
(BB/T 0052-2009)
不纳入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体系
17.
食品包装用聚氯乙烯瓶盖垫片及粒料卫生标准(GB 14944-1994)
18.
食品包装用聚乙烯成型品卫生标准
(GB 9687-1988)
19.
食品容器、包装材料用丙烯腈-苯乙烯成型品卫生标准(GB 17327-1998)
20.
食品容器、包装材料用聚碳酸酯成型品卫生标准(GB 14942-1994)
食品相关产品标准的清理建议
(征求意见稿)
序号
现行标准
清理建议
1.
铝制食具容器卫生标准
(GB 11333-1989)
整合为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容器、包装材料用金属制品》
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不锈钢制品
(GB 9684-2011)
3.
食品包装材料用尼龙6树脂卫生标准
(GB 16331-1996)
整合为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容器、包装材料用树脂》
粮食包装 面粉袋
(LS/T 3802-1988)
不纳入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体系
90.
机械安全 偶然与产品接触的润滑剂 卫生要求
(GB 23820-2009)
不纳入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体系
91.
500 ml冠形瓶口白酒瓶
(QB/T 3562-1999)
不纳入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体系
92.
500 ml罐头瓶
(QB/T 3563-1999)
整合为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容器、包装材料用塑料成型品》
13.
食品包装用聚苯乙烯成型品卫生标准(GB 9689-1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