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植物遗传育种课件:园林植物性状遗传

合集下载

园林植物遗传育种课件:遗传的细胞学基础

园林植物遗传育种课件:遗传的细胞学基础
核内染色体分裂
核内染色体分裂 (染色线连续复制),而细胞核不分裂,形 成多线染色体或巨型染色体。
如,果蝇的唾腺染色体。
四、细胞的分裂
果蝇唾腺染色体
四、细胞的分裂
4.2 植物细胞减数分裂
减数分裂过程:
四、细胞的分裂
4.2 植物细胞减数分裂
减数分裂过程:
第一次 分裂
第二次 分裂
联会
四分体
联会
三、染色体的形态、结构与数目
⑤核型
染色体的形态、结构与 数目的统称。
同一物种染色体的形 态、结构与数目是恒定的, 不同物种间则有差异。
三、染色体的形态、结构与数目
⑤核型
染色体的形态、结构
人类
与数目的统称。
同一物种染色体的形态、
结构与数目是恒定的,不
同物种间则有差异。
果蝇
四、细胞的分裂
4.1 植物细胞有丝分裂
四、细胞的分裂
4.1 植物细胞有丝分裂
有丝分裂过程: ① 间期 (G1 、S、 G2 )
染色体的复制 ② 分裂期:前期、中期、
后期、末期
四、细胞的分裂
4.1 植物细胞有丝分裂
有丝分裂过程: ① 间期 (G1 、S、 G2 )
染色体的复制 ② 分裂期:前期、中期、
后期、末期
为细胞分 裂做准备
细胞体 积增长
n
2N
N
四、细胞的分裂
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数量和质量变化
有丝分裂
复制
2N
2N×
分裂
2N
2
2N
减数分裂
复制
第一次分裂
2N 2N×
2
N× 第二次分裂 N
2
NN

《园林植物遗传育种学》串讲ppt课件

《园林植物遗传育种学》串讲ppt课件
偶线期:同源染色体〔大小、形状构造类似、 代谢和遗传功能一样〕彼此靠拢,配对——联 会。
粗线期:缩短加粗,配对的同源染色体称二价 体或四联体。有能够发生染色体片段之间的交 换,产生遗传性状的重新组合。
双线期:同源染色体相互排斥而分别,非姊妹 染色体间的交错——交叉,交叉端化
终变期〔浓缩期〕:缩到最短最粗
们的传送方式也遵照孟德尔式的根本遗 传规律。
;
三 基因的相互作用
加性作用
累加作用效应:等位基因或非等位基因
之间无显隐性关系,基因的作用是按一 定的常数累加
倍加作用效应
非加性作用
显性作用
部分显性作用
超显性作用
;
第二节 遗传力
表现型值〔P〕=遗传型值〔G〕+环境值〔E〕
VP=VG+VE
〔电离辐射、化学药剂〕处置而发生的 突变
;
第三节 基因突变的特征
突变的稀有性: 突变的重演; 突变的可逆性 突变的多方向性和复等位基因: 突变的平行性: 突变的有害性和有利性
;
遗传物质的变异
突变
基因
染色体构造
染色体畸变
染色体数目
重组:染色体的序列发生重排及新的组 合〔独立分配、交换在后代中出现新的 基因组合的过程〕
测交法:把杂种或杂种后代与隐性纯 合亲本交配,以测定杂种或其后代 的基因型。
自交法:以F2植株自交产生F3植株, 然后根据F3的性状表现来证明所想 象的F2基因型
花粉直接检查法:玉米、水稻、高粱、 谷子、黍等
;
第二节 自在组合规律 〔独立分配定律〕〔Law of independent assortment)
单体:2n-1,某一对染色体短少了一条 双单体:2n-1-1,从两对染色体中各短少

园林植物遗传育种ppt课件

园林植物遗传育种ppt课件
• 8.1.1 引种驯化的概念
• 引种驯化〔introduction and domestication〕 就是把一种植物从现有的分布区域〔野生 植物〕或栽培区域〔栽培植物〕人为地迁 移到其他地域种植的过程。
• 8.1.2 引种驯化的意义
• 〔1〕引种可以迅速丰富和改善本地种类的 构造。
• 〔2〕引种省时、省力,可以迅速提高经济 效益
• 1〕控制花样的有关基因
• 〔1〕花样素基因
• 〔2〕控制花样素含量基因
• 〔3〕花样素分布基因
• 〔4〕助色素基因 助色素单独含于细胞中 时几乎无色,但它与花青素同时存在于细 胞中构成一种复合体时,就呈蓝色,与花 青素本来的颜色完全不同,这种复合体是 产生蓝色花的重要缘由。〔图6.1〕。
• 〔图6.2〕
• 一个种类引到新地域后,由于气候条件、 耕作制度与原产地不同,引入后能够有不 同的表现,所以必需进展引种实验。在实 验时,要求用当地有代表性的优良种类作 对照,同时实验地的土壤条件必需均匀, 管理措施力求一致,使引种资料能得到客 观的评价。步骤如下:
• 〔3〕引可以充实育种的基因资源,为其 他育种途径提供育种资料
• 8.1.3 我国引种驯化的概略
• 我国园林植物的引种历史悠久,早在汉代 张骞出使西域时,就引进了核桃、石榴、 葡萄、红花等经济作物。目前各大城市种 植较多的世界著名的行道树——悬铃木, 相传是晋代由鸠摩罗什引入陕西户县的。 我国幅员辽阔,土壤和气候条件非常复杂, 为引种任务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植物 引种有着宽广的前景。
• 2〕种质资源的利用
• 鉴定出具有优良性状的种质资料,可作为 亲本,经过杂交、人工诱变及其他手段发 明新的种质资源,为育种提供半废品,并 从其后代中选育出优良变异个体培育成新 种类;也可利用种质资源,直接从中选育 出优良个体培育废种类。目前,许多育种 家经过远缘杂交,将野生近缘植物的基因 导入植物种类,使其获得新的优良性状, 虽然有的不能直接利用与消费,但能够成 为有价值的育种资料。

园林植物遗传育种学课件文本

园林植物遗传育种学课件文本

园林植物遗传育种学课件文本园林植物遗传育种学课件文本云南园林植物资源及产业发展概况一―植物王国‖的优势云南位于北纬20°-30°地势西北高东南低,高差6663.6米, 生态环境多样性寒带到热带的各种气候类型,植物生物多样性高等植物16000种占全国50%以上.花卉种类的多样性和名特性,观赏植物种类约2500种云南素有―世界花园‖之美称,全国高等植物约有3万种,云南就有1.5万余种,其中花卉资源约2500余种,如山茶约60种,杜鹃227种,报春花140余种,龙胆120余种,兰花300余种,木兰科70-80种,绿绒篙15种,故西方有―没有云花,不成花园‖的谚语。

云南植被生态景观得天独厚,具有绚丽风光和民族特色,是进行植物科学研究、植物种质保存、科普教育、科技旅游的理想环境。

云南花卉产业近年来发展规模2000年,种植面积3万亩,产值6亿元;2002年,种植面积6万亩,产值22亿元?2004年,种植面积20.8万亩,产值50亿元;2005年, 种植面积近25万亩,产值60亿元出口创汇5000万美圆,鲜切花产量36亿支二花卉大省的政策优势1994年——1995年省政府提出将花卉作为产业发展的目标1997年云南花卉产业联合会成立?1999年世界园艺博览会在昆明召开云南花卉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云南花卉技术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昆明国际花卉拍卖交易中心有限公司等一批企业和研究机构相继成立制定了云南省园艺植物新品种注册保护条例.云南省园艺植物新品种注册登记办法.云南省花卉示范园区园艺植物品种保护办法等一系列扶持花卉产业发展的政策法规存在问题二资源开采的过度和无序,包括种质资源和土地资源——环境问题产品营销网络有待升级;花卉的多样性应用体现不够充分花卉发展和环境保护的辨证关系花卉发展带来的环境问题环境直接影响人类生存;优良的环境是人类发展的前提;经济发展以破坏环境为代价如何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保护环境?花卉发展改善人类生存环境;花卉产业带动经济发展;采取相关环保政策举措;园林植物对环境的保护作用;生态园林城市的建设;开展环保教育与科研增强花卉环保的政策举措;生产和经营环保型花卉产品将是今后花卉产品进入国际市场的―门票‖―验票‖方式——花卉的MPS认证荷兰语Milieu Programma Sierteelt英语Floriculture Environmental Programme中文花卉环境计划MPS 的背景1996年在荷兰发起,既是花卉认证体系的统称也是荷兰一家花卉认证机构的名称。

园林植物遗传育种课件:数量性状的遗传

园林植物遗传育种课件:数量性状的遗传
通常用“变数跟平均数的偏差的平均 方和”来表示变异程度。这个数值在统计 学上叫做方差(variance)。
S2=
∑(Χ- Χ)2 n
X 2 ( X )9
五、遗传变异和遗传力
(一)遗传变异
因方差可用来测量变异的程度,所以各种变异 可用方差来表示。表型变异用表型方差(VP)表示, 遗传变异用基因型方差(VG)表示,环境变异用环 境方差(VE)表示。
粉红
↓自交
1/64极深红 : 6/64深红 : 15/64次深红 : 20/64中红 : 15/64中淡红: 6/64淡红: 1/64白
下页
09:59
特点:1. 不表现孟德尔式遗传,但有规律;
2. 有许多过渡类型,中间类型与F1较接近;
3. 中间类型多,与亲本类似的极端类型少。
其他植物性状: 玉米果穗长
互作效应/上位效应(I):由非等位基因之间相互作用所产生的 效应。
G=A+D+I
P = A + D + I +E
群体中:
P=G=A
下页 返回
09:59
四、分析数量性状的基本统计方法
(一)平均数 平均数是某一性状的几个观察数的平均值。
X X 1 X 2 Xn X
n
n
09:59
(二)方差
❖ 多基因具有多效性,一方面对某数量性状起微效基因的作 用,同时在其他性状上起修饰基因的作用。
下页
09:59
微效多基因假说 R1 R1R 2 R 2 (深红) × r1 r1 r2 r2(白色)

R1 R1 R2R2
R1 R1 R2r2 R1 r1 R2R2
1
F1
2+2=4

(园林植物遗传育种学)绪论—遗传学部分

(园林植物遗传育种学)绪论—遗传学部分
环境改变所引起的表现型改变若与基因引起 的表型变化相似,则称为环境饰变。株高、花朵 大小……
园林植物遗传育种学 第一章 绪论--遗传学部分
(四)遗传学的基本内容
(1)基因和基因组的结构分析及对应的生 物学功能;
(2)基因在世代之间传递的方式和规律; (3)基因转化为性状所需的内外环境,基
因表达的规律; (4)指导育种实践。
山中伸弥是诱导多功能干细胞(iPScell)创始 人之一。2007年,他所在的研究团队通过对小鼠的实 验,发现诱导人体表皮细胞使之具有胚胎干细胞活动 特征的方法。此方法诱导出的干细胞可转变为心脏和 神经细胞,为研究治疗目前多种心血管绝症提供了巨 大助力。这一研究成果在全世界被广泛应用,因为其 免除了使用人体胚胎提取干细胞的伦理道德制约。
1. 主要观赏性状的遗传学研究:(花 色、花径、芳香、彩斑)(彩叶植 物呈色机理的研究;成花基因的研 究……)
2. 抗逆性遗传研究:(抗旱、抗涝、 抗寒、耐盐碱……)
3. 花期的遗传调控; 4. 鲜切花保鲜的遗传学技术措施。
本章要点: 掌握基本概念、园林植物在遗传学中的特殊
作用 了解遗传学的基本内容和发展简史
园林植物遗传育种学 第一章 绪论--遗传学部分
遗传+变异+自然选择
物种
园林植物遗传育种学 第一章 绪论--遗传学部分
• 遗传+变异+人工选择
品种
园林植物遗传育种学 第一章 绪论--遗传学部分
(二)遗传、变异和环境
• 基因型(genotype) 指生物体遗传物质的总和,这些物质具有
与特殊环境因素发生特殊反应的能力,使生物 体具有发育成性状的潜在能力。 • 表现型(phynotype)
园林植物遗传育种学 第一章 绪论--遗传学部分

东北农业大学园艺园林学院园林植物遗传育种(园林植物遗传学)课件 第四章

东北农业大学园艺园林学院园林植物遗传育种(园林植物遗传学)课件  第四章

制作:杨先泉
10
(一)、每对相对性状是否符合分离规律?
性状
花色 相引相
花粉粒 形状
花色 相斥相
花粉粒 形状
F2表现型 紫花(显) 红花(隐) 长花粉粒(显) 圆花粉粒(隐) 紫花(显) 红花(隐) 长花粉粒(显) 圆花粉粒(隐)
F2个体数 F2分离比例 4831+390=5221
3:1 1338+393=1731 4831+393=5224
48.8 48.2
1.5
制作:杨先泉
14/41
(三)、摩尔根等的果蝇遗传试验(pp93-94)
果蝇(Drosophila melanogaster)眼色与翅长的连锁遗传:
眼色:红眼(pr+)对紫眼(pr)为显性; 翅长:长翅(vg+)对残翅(vg)为显性。
相引相杂交与测交 相斥相杂交与测交 结果:
第三章 连锁遗传 Chapter 3 Linkage & Sex-linked Inheritance
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间的遗传 关系以及性染色体上基因的遗传
制作:杨先泉
1
连锁遗传理论的由来(p92)
根据遗传的染色体学说与独立分配规律:
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遗传时独立分配; 如果有一些基因位于同一染色体上,必然会出现非独
29/41
中期I 与 后期I (示意图)
制作:杨先泉
30/41
第二节 交换值及其测定
Section 3.2 Determining of Crossing-over Value
一、 交换值的概念 二、 交换值的测定 三、交换值与遗传距离 四、影响交换值的因素
制作:杨先泉

园林植物遗传育种学

园林植物遗传育种学

03
园林植物育种技术与方法
引种驯化
总结词
通过将野生或外地园林植物引入本地,经过适应性栽培,使其成为本地园林植物的过程。
详细描述
引种驯化是园林植物育种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引入具有优良性状的野生或外地园林植 物,经过适应性栽培,使其逐渐适应本地的气候、土壤等环境条件,成为本地的园林植
物资源。引种驯化的目的是丰富本地的园林植物种类,提高园林绿化的质量和效果。
详细描述
基因工程育种是园林植物育种的最新方法之 一,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将外源基因导入园 林植物中,如抗虫基因、抗病基因等,使其 获得新的性状和特性。再从中选育出新的品 种,可以提高园林植物的抗逆性和适应性。 基因工程育种需要掌握基因工程技术,并需
要对转基因植物进行多代的选育和培育。
04
园林植物育种实践与案例分析
详细描述
在园林植物育种过程中,应充分考虑新品种对环境的适应性和对生态平衡的影响,避免 引入具有潜在生态风险的品种。同时,加强生物安全管理,防止外来物种入侵和病虫害
传播,也是保障生态安全和园林植
园林植物遗传育种学
• 引言 • 园林植物遗传学基础 • 园林植物育种技术与方法 • 园林植物育种实践与案例分析 • 园林植物育种面临的挑战与展望
01
引言
定义与背景
定义
园林植物遗传育种学是一门研究园林植物遗传规律、种质创新和育种技术方法 的学科。
背景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园林植物在美化环境、生态修 复和丰富文化生活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此,对园林植物的遗传 改良和品种创新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多基因控制,表型是基因与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
3
基因突变与诱变育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
花径、重瓣性与数量性状
花的直径表现为数量性状,重瓣性在大多数情下也 表现为数量性状,其遗传遵循数量性状的遗传规律。
如:牡丹、菊花等。
返回 目录
增加花径的途径
花径是数量性状,其遗传遵循数量性状的遗传机理, 利用这一属性,通常采用下列方法来增加花径。
❖ 改进栽培条件。充足的水肥,适当的管理及精心培育能使 花径变得更大。
C类突变体表型示意图
返回 目录
花型的发育 花型的发育受基因控制。
返回 目录
第二节 花色与彩斑的遗传
1.花色的形成 2.花色遗传 3.彩斑的遗传
屈金香
兰花
目录
花色的形成
花色的形成与花部所含色素种类和花被片海棉组织层的 物理特性有关,而主要受所含色素种类的影响。
花的色素有三大类群:类胡萝卜素、类黄酮、花青素。每 一类色素均包括很多种类。植物的不同花色是由不同的色素组 成的。
返回 目录
第四节 株型遗传
1.株型的多样性 2.植物激素与株型 3.株型的遗传
目录
株型的多样性
❖ 按植物的分枝特性,可分为乔木、灌木、藤本。 ❖ 按植株的高矮, 有乔化、矮化之分。 ❖ 按枝条的姿势可分为直枝、垂枝、曲枝。
如将上述因子组合则有十几种株型。
返回 目录
植物激素与株型
植物的株型,主要与其自身激素平衡有关。 1.分支特性 乔、灌、藤之分主要是顶端优势的作用,而顶端
园林植物遗传育种学
目录
园林植物性状遗传
第一节 花的发育 第二节 花色与彩斑的遗传 第三节 花径与重瓣性遗传 第四节 株型遗传 第五节 抗性遗传
首页 结束
第一节 花的发育
植物的发育从胚开始: 地下部分(根) ← 根尖 ← 胚 → 茎尖 → 地上部分(茎、叶、花)
茎尖分生组织在个体不同发育阶段具有不同属性,营养 生长阶段属营养型,在营养生长同时,一部分分生组织转化 为生殖型,形成花器官原基,花器官原基继续分化形成花器 官。见图
二色或多色相间 有些花会在一朵花上形成两种或多种颜色。
如木枎榕、八仙花。
返回 目录
花色遗传
花色的母体是花色素,而花色素的形成,花色素在
花瓣中的含量和分布等都受基因控制,与花色遗传相关
的基因大致有下面一些:
花色素基因
花色素量基因
花色素分布基因
助色素基因
易变基因
控制花瓣内部酸度的基因
当不同花色杂交时,通常深色花表现为显性。
返回 目录
B
A
C
A
AB BC
C
轮Ⅰ 花萼
轮Ⅱ 花瓣
轮Ⅲ 雄蕊
轮Ⅳ 雌蕊
花器官发育的ABC模型
B
C
C
C BC BC C
B
A
C
AACC
轮Ⅰ 轮Ⅱ 轮Ⅲ 轮Ⅳ 雌蕊 雄蕊 雄蕊 雌蕊
轮Ⅰ 轮Ⅱ 轮Ⅲ 轮Ⅳ 花萼 花萼 雌蕊 雌蕊
A类突变体表型示意图 B类突变体表型示意图
B
A
A
A AB AB A
轮Ⅰ 轮Ⅱ 轮Ⅲ 轮Ⅳ 花萼 花瓣 花瓣 花萼
目录
花萼
花瓣
雄蕊 雌蕊
花器官
苞片原基
花芽原基
花序型 营养型 分生组织属性转化示意图
返回 目录
花器官中花萼、花瓣、雄蕊、雌蕊都是由同一花芽原 基(生殖型分生组织)发育而来,这种由同一来源:同源分生组织发生可遗传的变异,产生异 位器官或组织的过程,该突变由基因控制。
❖ 人工诱变。诱变大花基因加以繁殖利用。 ❖ 倍性育种。多倍体在器官上会表现出巨大性。 ❖ 增加花朵的重瓣性。通过增加观赏面积达到增加花径的效
果。
❖ 定向选择。长期向花径增大或减小的方向选择,可有效改
变花径。
返回 目录
重瓣花的起源
❖积累起源。长期人为定向朝着花瓣增多的方向选择,如月季、 梅花等重瓣花的形成。 ❖雌雄蕊演化。如牡丹、木槿、茶花、木枎榕等重瓣花的 形成。 ❖花序起源。由许多单瓣小花组成,如菊科中的重瓣花。
下页 目录
在花的整个发育过程中包括: 花序的发育 花芽的发育 花器官的发育 花型的发育
目录
花序的发育
花序的发育是指分生组织从营养型向花序型(生殖型)的转 变。该转变与外界环境有关但更主要是受内在的遗传因子(基 因)控制。
模式植物拟南芥花序的发育:
EMF基因:抑制生殖生长,保持营养生长,发生突变则失去 营养生长形成花序。
LFY/FLO AP1S/QUA
返回 目录
花器官的发育
花芽原基的分化是由基因控制的,不同基因控制不同花器 官的形成,下面用ABC模型来说明花器官的发育。
A、B、C分别表示控制花器官发育的三类基因,其中A类 基因控制最外轮花萼的发育,A类和B类基因共同控制第二轮花 瓣的发育,B类和C类基因共同控制第三轮雄蕊的发育,C类基 因控制最中间的雌蕊的发育。如果这三类基因发生突变,则不 能形成完全的花器官。
花色的遗传除了与基因有关外,还与栽培环境和管理 有关。
返回 目录
10:11
彩斑的遗传
1.彩斑的概念
植物的花、叶、果、枝干等部位的异色斑点和条纹的统称。
2.彩斑形成的原因:
❖ 质体的分离与缺失
❖ 易变基因的体细胞突变
❖ 位置效应
❖ 染色体畸变
❖ 嵌合体
❖ 病毒
返回
目录
第三节 花径和重瓣性遗传
1.花径、重瓣性与数量性状 2.增加花径的途径 3.重瓣花的起源 4.花径和重瓣性的遗传
变色花 变色花有很多种,其中最著名的是嘉兰,它开花时, 花瓣开始为绿色,翻卷成龙爪状,但到第二天,花瓣中部变为 黄色、瓣尖为鲜红色,三天后,花的茎部、中部分别由绿色、 黄色变为金黄、橙色,最后完全变成鲜红色。
褪色 花初开时,颜色深,随着花朵的开放,花色越来越淡, 原因是:在花的开放过程中,花色素的密度由大变小,花色素 被阳光破坏的程度越来越大。
TFL1基因:双重作用,在植物生长早期抑制花序发育,后期 则维持花序的形成。
返回 目录
花芽的发育
茎尖分生组织由营养型向生殖 型转化后,一部分产生花芽,一 部分继续生长、伸长,产生更多 的、新的花芽。这种分化是由分 生组织特性基因决定的。这种基 因能调控侧芽分生组织的属性, 使其变为花芽型分生组织,但它 不改变顶芽分生组织的属性。 现在了解较多的基因:
❖突变所得。由花朵以外的器官(如苞片)突变而来。如红纸扇。
❖台阁起源。花枝极度压缩,形成花中花,花中开小花, 如重瓣郁李。
❖ 混合起源。起源方式不只一种。
返回 目录
花径、重瓣性的遗传
表现为数量性状的花径和重瓣性除受遗传因素作用 外,在很大程度上还受非遗传因素的制约,如植株本身 生长发育状况、营养条件、栽培管理水平、环境气候等 都会影响重瓣性的形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