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工薪酬的范围、确认和计量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章职工薪酬

第一节职工薪酬概述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作为市场竞争的主体,其所生产产品成本的高低,质量好坏,在市场上是否有竞争力,是企业能否生存和进展的关键所在。而人工成本是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各种耗费支出的要紧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产品成本和产品价格的高低,直接阻碍企业生产经营的成果。明确企业使用各种人力资源所付出的全部代价,以及产品成本中人工成本所占比重,有利于有效监督和操纵生产经营过程中的人工费用支出,改善费用支出结构,节约成本,降低产品价格,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从本质上看,人工成本是企业在生产产品或提供劳务活动中所发生的各种直接和间接人工费用的总和,要紧由劳动酬劳、社会保险、福利、教育、劳动爱护、住房和其他人工费用等组成。长期以来,在会计上,我国没有建立起比较广义的人工成本概念,人工成本核算中职工的范围和薪酬的内涵都比较狭窄,使得我国企业人工成本从会计核算上看偏低,没有真正反映出企业实际承担的人工耗费水平,容易

使企业在国际贸易中处于不利地位。

《企业会计准则第9 号——职工薪酬》(以下简称职工薪酬准则)从广义的角度,依照构成完整人工成本的各类薪酬,从人工成本的理念动身,将职工薪酬界定为“企业为获得职工提供的服务而给予各种形式的酬劳以及其他相关支出”。也确实是讲,从性质上凡是企业为获得职工提供的服务给予或付出的各种形

式的对价,都构成职工薪酬,都应当作为一种耗费,与这些服务产生的经济利益相匹配。与此同时,企业与职工之间因职工提供服务形成的关系,大多数构成企业的现时义务,将导致企业以后经济利益的流出,从而形成企业的一项负债。

职工薪酬准则以明确界定的职工薪酬完整内涵为起点,着重解决了职工薪酬的范围、确认、计量和披露,规范了除以股份为基础的薪酬以外的其他所有职工薪酬的会计处理和相关信息的披露。

第二节职工及职工薪酬的范围

一、职工的范围

职工薪酬准则所称的“职工”比较宽泛,与《劳动法》中的“劳动者”相比,既有重合,又有拓展,包括以下三类人员:

(一)与企业订立劳动合同的所有人员,含全职、兼职和临时职工。按照《劳动法》的规定,企业作为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应当订立劳动合同,职工薪酬准则中的职工首先包括这部分人员,即与企业订立了固定期限、无固定期限和以完成一定的工作为期限的劳动合同的所有人员。

(二)未与企业订立劳动合同、但由企业正式任命的人员,如董事会成员、监事会成员等。按照《公司法》的规定,公司应当设立董事会和监事会,董事会、监事会成员为企业的战略进展提出建议、进行相关监督等,目的是提高企业整体经营治理水平,对其支付的津贴、补贴等酬劳从性质上属于职工薪酬。因而,尽管董事会、监事会成员不是《劳动法》中所称的劳动者,未与企业订立劳动合同,然而属于职工薪酬准则所称的职工。

(三)在企业的打算和操纵下,虽未与企业订立劳动合同或未由其正式任命,但为其提供与职工类似服务的人员,也属于职工薪酬准则所称的职工。比如,企业与有关中介机构签订劳务用工合同,尽管企业并不直接与合同下雇佣的人员订立单项劳动合同,也不任命这些人员,但通过劳务用工合同,这些人员在企业相关人员的领导下,按照企业的工作打算和安排,为企业提供与本企业职工类似的服务;换句

话,假如企业不使用这些劳务用工人员,也需要雇佣职工订立劳动合同提供类似服务,因而,这些劳务用工人员属于职工薪酬准则所称的职工。

二、职工薪酬的范围

职工薪酬是企业因职工提供服务而支付或放弃的所有对价,企业在确定应当作为职工薪酬进行确认和计量的项目时,需要综合考虑,确保企业人工成本核算的完整性和准确性。职工薪酬准则规定的职工薪酬要紧包括以下内容:

(一)职工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是指按照国家统计局的规定构成工资总额的计时工资、计件工资、支付给职工的超额劳动酬劳和增收节支的劳动酬劳、为了补偿职工专门或额外的劳动消耗和因其他专门缘故支付给职工的津贴,以及为了保证职工工资水平不受物价阻碍支付给职工的物价补贴等。

(二)职工福利费,要紧是尚未实行分离办社会职能或主辅分离、辅业改制的企业,内设医务室、职工浴室、理发室、托儿所等集体福利机构人员的工资、医务经费、职工因公负伤赴外地就医路费、职工生活困难补助、未实行医疗统筹企业职工医疗费用,

以及按规定发生的其他职工福利支出。

(三)医疗保险费、养老保险费、失业保险费、工伤保险费和生育保险费等社会保险费,是指企业按照国务院、各地点政府或企业年金打算规定的基准和比例计算,向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缴纳的医疗保险费、养老保险费(包括向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缴纳的差不多养老保险费和向企业年金基金相关治理人缴纳的补充养老保险费)、失业保险费、工伤保险费和生育保险费。企业以购买商业保险形式提供给职工的各种保险待遇属于职工薪酬,应当按照职工薪酬准则进行确认、计量和披露。

养老保险是我国企业提供给职工离职后福利的要紧形式,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社会统筹与职工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差不多养老保险;第二层次是企业补充养老保险;第三层次是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属于职工个人的行为,与企业无关,不属于职工薪酬准则规范的范畴。

1.差不多养老保险制度

依照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相关文件的规定,企业为职工缴纳差不多养老保险费的比例,一般不得超过企业工资总额的20%(包括划入个人账户的部分),具体比例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确定,个人缴纳的差不多养老保险费全部记入个人账户。职工退休后按月发给差不多养老金,差不多养老金由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组成。退休时的基础养老金月标准以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和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的平均值为基数计算确定,个人账户养老金月标准为个人账户储存额除以计发月数,计发月数依照职工退休时城镇人口平均预期寿命、本人

退休年龄、利息等因素确定。

从我国企业差不多养老保险制度下企业缴费和职工养老保

险待遇的计算和发放方法来看,职工差不多养老保险费中企业缴费的金额,与职工退休时能够享受的养老保险待遇完全是两种计算方法,职工养老保险待遇即受益水平与企业在职工提供服务各期的缴费水平不直接挂钩,企业承担的义务仅限于按照规定标准提存的金额,属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中所称的设定提存打算。

设定提存打算是指企业向一个独立主体(通常是基金)支付

固定提存金,假如该基金不能拥有足够资产以支付与当期和往常期间职工服务相关的所有职工福利,企业不再负有进一步支付提存金的法定义务和推定义务。在这种打算下,企业的法定或推定义务仅限于企业同意或必须向基金提存的金额,职工所收到的离职后福利金额取决于企业(和职工本人)向离职后福利打算(基金)或保险公司支付的提存金金额,以及提存金所产生的投资回报。在设定提存打算下,企业在每一期间的义务取决于企业在该期间提存的金额,由于提存额一般差不多上在职工提供服务期末12 个月以内到期支付,计量该类义务一般不需要折现。

在我国,企业为职工建立的其他社会保险如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也是依照国家相关规定,由社会保险经办机构负责收缴、发放和保值增值,企业承担的义务亦仅限于按照企业所在地政府等规定的标准,与差不多养老保险一样,同样属于设定提存打算。

2.补充养老保险制度

为建立多层次的养老保险制度,更好地保障企业职工退休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