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体育教学大纲模板
《大学生体育文化与健康教程》教学大纲
《大学生体育文化与健康教程》教学大纲一、课程信息课程名称:大学生体育文化与健康教程课程类别:素质选修课/专业基础课课程性质:选修/必修计划学时:32计划学分:2先修课程:无选用教材:《大学生体育文化与健康教程》适用专业:本课程适用于体育教育、运动训练、体育保健与康复等专业,也供其他专业了解体育的文化背景和健康知识,提高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
二、课程简介本课程以大学体育教学实践为依据,详细介绍了大学生应该了解的各种体育项目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战术;同时对大学生如何科学锻炼身体、常见运动损伤及处理、大学生心理健康等知识进行讲解;着重对大学生身体素质、大球运动项目、小球运动项目、形体运动项目及其他运动项目进行讲解。
本课程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实用性和新颖性,立足趣味性和可读性,突出指导性和科学性,旨在不断提高大学生的体育参与意识、运动技能及体质健康水平,使广大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健身习惯和健康的生活行为习惯,达到终身受益的目的。
三、课程教学要求注:“课程教学要求”栏中内容为针对该课程适用专业的专业毕业要求与相关教学要求的具体描述。
“关联程度”栏中字母表示二者关联程度。
关联程度按高关联、中关联、低关联三档分别表示为“H”“M”或“L”。
“课程教学要求”及“关联程度”中的空白栏表示该课程与所对应的专业毕业要求条目不相关。
四、课程教学内容五、考核要求及成绩评定六、学生学习建议(一)学习方法建议1.依据专业教学标准,结合岗位技能职业标准,通过案例展开学习,将每个项目分成多个任务,系统化地学习。
2.通过开展课堂讨论、实践活动,增强的团队协作能力,学会如何与他人合作、沟通、协调等等。
(二)学生课外阅读参考资料《大学生体育文化与健康教程》七、课程改革与建设本课程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实用性和新颖性,立足趣味性和可读性,突出指导性和科学性,旨在不断提高大学生的体育参与意识、运动技能及体质健康水平,使广大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健身习惯和健康的生活行为习惯,达到终身受益的目的。
大学体育课程理论课教学大纲.doc
大学体育课程理论课教学大纲一、课程教育目标:1、使学生了解高校体育的目的,提高学生对体育的认识。
2、提高学生对健康的认识,懂得如何促进健康。
3、使学生了解大学体育课的教学内容、形式和要求。
二、课程时数分配:1、本理论课共计6学时,分别在第一、第二学期进行。
三、教学内容纲要:第一章体育的社会科学基础(一)体育的概念与功能(二)体育在现代社会生活中的地位(三)体育与其他社会活动 1、体育与政治 2、体育与经济 3、体育与教育4、体育与军事5、体育与大众传播(四)高校体育的目标与基本途径 1、素质教育与学校体育 2、高校体育地位与作用3、高校体育目标与任务4、高校体育基本途径本章基本要求:了解体育的概念及功能,理解体育科学化的社会学基础,探索高校体育的目标与基本途径。
本章的重点是:体育科学化的社会学基础。
第二章体质与健康一、课的任务(一)使学生了解体质与健康的内涵,提高对健康的认识。
(二)使学生了解体质与健康的影响因素,懂得如何促进健康,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二、课的内容(一)体质与健康的概念1、体质——体质的概念、体质的范畴2、健康——健康的概念、现代健康观的内涵(二)体质与健康的影响因素1、先天因素的影响2、后天因素的影响——环境因素、机体的生物学因素、生活方式、卫生保健设施因素(三)体质与健康的评价1、健康、体质的评价指标2、体质的评价方法——指数法、对照评价标准第三章体育锻炼的生理科学基础一、课的任务(一)使学生了解体育锻炼的生理学基础,提高体育锻炼对生理机能的良好影响。
(二)了解疲劳的概念及其产生的机制,掌握消除疲劳的有效方法。
二、课的内容(一)体育锻炼与神经、肌肉1、兴奋在神经——肌肉接头的传递2、肌纤维的微细结构3、运动训练对肌纤维的影响4、体育锻炼对肌肉形态结构和功能的影响(二)体育锻炼与氧的供应1、需氧量与吸氧量2、提高人体有氧代谢能力的训练方法(三)体育锻炼与新陈代谢1、物质代谢2、能量代谢(四)体育锻炼与疲劳的恢复1、疲劳的概念及其分类2、疲劳产生的机制3、促进人体功能恢复的措施第四章体育锻炼的心理科学基础(一)体育锻炼与感知觉(二)体育锻炼动机(三)体育锻炼的情感和意志品质基础1、情感2、意志(四)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1、心理健康概述2、体育锻炼对健康的心理影响3、大学生如何培养自己健康的心理(五)体育锻炼与焦虑的自我控制本章基本要求: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将所学的知识运用于实践活动。
《大学体育-基础课》课程教学大纲
《大学体育-基础课》课程教学大纲一、基本信息课程编号:13A70001课程名称:大学体育-基础课英文名称:College Physical Education-Basic Course课程类型:■通识必修课□通识核心课□通识选修课□学科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实践环节总学时:32 讲课学时:6 实验学时:26学分:1适用对象:非体育专业学生课程负责人:董昱二、课程的性质与作用体育课程是大学生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通过合理的体育教育和科学的体育锻炼过程,达到增强体质、增进健康和提高体育素养为主要目标的公共必修课程;是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等学校体育工作的中心环节。
体育课程是促进身心和谐发展、思想品德教育、文化科学教育、生活与体育技能教育于身体活动中并有机结合的教育过程;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重要途径。
三、教学目标体育课程是培养学生对本课程的正确认识,提高学生的运动参与意识,使学生能自觉地、积极地、经常地参与身体锻炼,丰富学生的体育锻炼意识、提高学生的运动技能,使学生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掌握合理有效的健身方法、运动损伤的预防与处理、锻炼效果的评价方式等,用科学的理论知识指导实践,并通过体育课程的学习,掌握二至三项自己较为喜欢的运动项目和锻炼方法,为今后的锻炼打好基础。
此外,培养学生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意识,掌握保健运动的理论方法和手段,使学生学会适合自己的科学体育锻炼方法,使之终身受益。
课程目标与相关毕业要求指标点的对应关系8、须具有良好的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社会责任感,能够在材料专业的工程实践中理解并遵守工程职业道德和规范,履行责任8-1 具有良好的身心素质,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9、能够在多学科背景下的团队中承担个体、团队成员以及负责人的角色9-1.能够正确理解团队的重要性,能主动与其他成员共享信息,合作共事√9-2.能独立完成团队分配的工作,能胜任团队成员的角色与责任√√四、教学内容及要求第一部分 体育理论课第一章 体育与健康[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大学生认识健康的重要性,正确对待亚健康,掌握体育锻炼的方法,提高综合体育素质,形成正确的体育价值观和健康意识,通过丰富多彩的大学体育来满足其多元化的体育需求,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达到体育为健康的目的。
大学体育教学大纲
教学大纲基础课教材纲要1、理论部分1.1系统理论知识讲授1.1.1大学体育1.1.1.1学校体育与学校教育1.1.1.2学校体育的目的与任务1.1.1.3学校体育的特点1.1.1.4学校体育的内容与组织形式1.1.2大学身心发展特点与体育的培养1.1.2.1大学生身体发育的特点1.1.2.2大学生身体素质、运动能力特点1.1.2.3大学生的心理特征1.1.2.4大学生体育意识的培养1.1.3大学生的身体锻炼1.1.3.1身体锻炼的意义1.1.3.2身体锻炼的内容与特点1.1.3.3身体锻炼的原则与方法1.1.3.4女大学生的身体锻炼1.1.3.5身体锻炼效果的评定1.1.4运动竞赛1.1.4.1运动竞赛的意义和种类1.1.4.2运动竞赛的组织与编排1.1.4.3学校运动竞赛1.1.5国内外大型运动竞赛与体育欣赏1.1.5.1国际大型运动会1.1.5.2国内大型运动会1.1.5.3体育欣赏1.1.6我国传统的养生与保健1.1.6.1我国医学的传统养生保健理论1.1.6.2我国传统养生功法1.1.6.3国外养生理论与方法简介1.1.7常见运动损伤的防治与保健按摩1.1.7.1运动损伤概述1.1.7.2运动损伤的处理1.1.7.3运动中常见的生理反应及处置1.1.7.4保健按摩1.1.8运动处方1.1.8.1运动处方的意义1.1.8.2制订运动处方的原则,程序及方法1.1.8.3运动处方的内容1.1.8.4运动处方实例介绍1.1.8.4.1一般健康人的运动处方的编制1.1.8.4.2各种慢性病或疾病期间的运动处方1.1.8.4.3病合恢复期运动处方的编制1.1.8.4.4运动处方锻炼的注意事项1.2理论知识小课堂1.2.1养生保健小常识1.2.1.1基础理论篇1.2.1.2科学炼身篇1.2.1.3情志篇1.2.1.4养生保健篇1.2.1.5饮食卫生篇1.2.1.6卫生常识篇1.2.1.7环境与健康篇1.2.2运动知识小常识1.2.2.1篮球运动基础知识与规则裁判法1.2.2.2排球运动基础知识与规则裁判法1.2.2.3足球运动基础知识与规则裁判法1.2.2.4健美、健美操运动小知识1.2.2.5滑冰、游泳运动小知识1.2.2.6武术运动小知识1.2.2.7奥林匹克运动知识与体育的奇闻轶事2.运动技术教材2.1身体锻炼2.1.1徒手体操:臂的举、摆、振、绕球、屈伸动作。
《大学体育》教学大纲
《大学体育》教学大纲课程名称:大学体育课程代码:课程类别:公共基础课课程性质:必修总学时:实践学时:学分:选修课程:体育科学锻炼的方法适用专业:全校本科各专业开课院部:体育部一、课程性质、目的课程性质:体育课程是大学生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通过合理的体育教育和科学的体育锻炼过程,达到增强体质、增进健康和提高体育素养为主要目标的公共必修课程。
是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高等学校体育工作的中心环节。
是促进身心和谐发展、思想品德教育、文化科学教育、生活与体育技能教育于身体活动并有机结合的教育过程。
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的重要途径。
课程目的:是指通过课程教学实践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是体育课程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使学生在运动参与目标、运动技能目标、身体健康目标、心理健康目标、社会适应目标上均得发展。
具体目的应体现在:.通过体育课程学习,使学生能够提高对身体和健康的认识,掌握发展身体和增进健康的知识与方法,提高自我保健意识。
养成健康的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具有测试和评价体质健康的能力。
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具有健康的体魄。
.通过体育课程学习,使学生理解平等、信任、包容、互相依赖、勇敢、创造、理性、追求美等价值观念。
在和谐、友爱的运动环境中感受集体的温暖和情感的愉悦。
在经历挫折和克服困难的过程中,提高抗挫折能力和情绪调节能力。
在不断体验进步或成功的过程中,增强自尊和自信,培养创新精神,形成积极向上、乐观开朗的人生态度。
.通过体育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在共同活动和同场竞技中,学会与人沟通、合作及共同发展,建立起对自我、群体和社会的责任感。
学会尊重和关心他人。
形成现代社会所必须的合作与竞争意识,具有和谐的人际关系。
.通过体育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学会学习的方法,掌握所学的运动技术,并结合自己的兴趣爱好和身体实际情况制定个人锻炼计划。
掌握体育锻炼的方法,了解常见运动创伤预防和处置方法。
具有一定的体育运动和比赛的欣赏能力,丰富自己生活,形成锻炼意识和习惯,使体育运动成为自身生活不可缺少的内容。
体育实践课教学大纲(3篇)
第1篇一、课程概述课程名称:体育实践课课程性质:公共必修课授课对象:全体学生课程学时:32学时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
2. 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培养学生良好的集体荣誉感。
3.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自我管理的能力。
4. 普及体育知识,提高学生的体育素养。
二、课程内容第一部分:体育基础知识1. 体育的基本概念、功能与价值2. 运动生理学基础知识3. 运动营养学基础知识4. 体育卫生与保健知识第二部分:体育技能教学1. 基本运动技能:跑、跳、投、攀登、爬越等2. 球类运动技能:篮球、足球、排球等3. 球拍类运动技能:乒乓球、羽毛球、网球等4. 武术与健身技能:太极拳、健身操、瑜伽等5. 水上运动技能:游泳、跳水、赛艇等第三部分:体育竞赛规则与裁判方法1. 体育竞赛的基本规则2. 各类体育竞赛的裁判方法3. 体育竞赛的组织与实施第四部分:体育实践活动1. 校园运动会2. 体育节3. 课外体育活动4. 社会实践活动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体育理论知识,使学生掌握体育基本概念、功能与价值等。
2. 演示法:通过教师的示范,使学生直观地了解运动技能。
3. 练习法:让学生反复练习,提高运动技能。
4.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提高学生的体育素养。
5. 互动教学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表达能力。
四、教学进度安排第1-4周:体育基础知识教学第5-8周:基本运动技能教学第9-12周:球类运动技能教学第13-16周:球拍类运动技能教学第17-20周:武术与健身技能教学第21-24周:水上运动技能教学第25-28周:体育竞赛规则与裁判方法教学第29-32周:体育实践活动五、考核方式1. 课堂表现:20%2. 期末考试:30%3. 体育技能测试:30%4. 体育实践活动:20%六、教学资源1. 教材:《大学体育教程》2. 教学参考书:《体育学概论》、《运动生理学》、《运动营养学》等3. 教学课件4. 体育设施:篮球场、足球场、排球场、乒乓球室、羽毛球馆、游泳池等七、教学评价1. 学生评价:通过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期末考试成绩等方面评价学生的掌握程度。
大学体育实践教学大纲(3篇)
第1篇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 掌握体育基本理论知识,包括体育保健、运动生理、运动营养等。
- 了解各种运动项目的起源、发展、规则及技巧。
2. 技能目标:- 培养学生掌握至少一项体育运动的基本技能和技巧。
- 提高学生的运动能力和身体素质。
3.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和爱好。
- 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集体荣誉感。
4. 健康目标:- 提高学生的健康意识,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
- 增强学生的体质,预防疾病,提高生活质量。
二、教学内容1. 体育基本理论:- 体育保健知识- 运动生理学基础知识- 运动营养学基础知识2. 运动项目实践:- 球类运动:篮球、足球、排球、乒乓球、羽毛球等- 健身运动:健美操、瑜伽、武术、跆拳道等- 水上运动:游泳、跳水、皮划艇等- 体能训练:力量训练、速度训练、耐力训练等3. 运动技能与技巧:- 球类运动的基本技巧和战术- 健身运动的基本动作和练习方法- 体能训练的方法和技巧4. 体育竞赛与组织:- 体育竞赛的基本规则和裁判方法- 体育活动的组织与策划- 体育社团的管理与运作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 讲解体育基本理论知识,提高学生的体育素养。
2. 示范法:- 教师或专业运动员示范运动技巧,使学生直观学习。
3. 练习法:- 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进行反复练习,巩固所学技能。
4. 游戏法:- 通过体育游戏培养学生的兴趣,提高运动技能。
5. 竞赛法:- 组织体育竞赛,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团队精神。
6. 讨论法:- 鼓励学生讨论体育问题,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四、教学过程1. 准备阶段:- 制定教学计划,明确教学目标。
- 组织学生进行体检,了解学生的健康状况。
- 准备教学器材和场地。
2. 实施阶段:- 讲解理论知识,示范运动技巧。
- 学生分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 组织体育游戏和竞赛,提高学生的兴趣。
3. 总结阶段:- 对学生进行考核,评估教学效果。
- 总结教学经验,改进教学方法。
《体育》教学大纲(本科)
体育一、课程目的和任务体育课程教学大纲是学校体育教学工作的指导性文件,直接影响着体育教学的质量。
健康体魄是当代大学生自身发展和为祖国现代化建设服务的基本前提,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
体育教学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体育的根本目的是增强学生体质,提高健康水平,培养学生的运动能力、组织能力、创造能力和良好的思想品德,通过体育教育大力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培养学生体育锻炼意识和锻炼习惯,达到终身受益的目的,使学生成为具有现代精神和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高素质人才。
二、理论课教学(一)教学目标1.加强学生对体育的思想教育意识,使学生认识体育的重要性,树立终身体育的意识。
2.掌握科学锻炼身体及自我评价和监督的方法。
3.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4.了解体育教学模式。
(二)体育理论课程教学大纲教学内容学时体育基础理论1.我校体育教学综述2.体育养生与终身体育3.体质健康与测量评价2合计2三、实践课教学(一)教学目标1.使学生认识到锻炼身体的重要意义,激发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兴趣,使学生掌握一定的体育理论知识和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
提高体育文化素养,为终身体育奠定良好的基础。
2.努力增强学生体质,保障身体健康,提高抵抗疾病与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懂得如何利用体育锻炼进行防病、治病和强身健体。
3.注重学生身心和谐发展,使学生通过体育活动等积极手段,调控及改善心理状态。
在提高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的同时,使学生学会评价体质健康标准,以指导自我进行科学锻炼身体,充分体会运动的乐趣。
4.在原有的基础上提高身体素质和运动技术水平,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体育欣赏能力,注重学生组织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培养。
5.通过体育教学活动,陶冶情操,锻炼意志。
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的教育,增强组织纪律性,提高学生的思想品质和社会主义道德风尚。
(二)实践课教学1.特色课教学(1)太极拳教学:(含长学制)学生的必修课程。
大学体育(成都理工大学)教学大纲.docx
教学大纲※〈前言〉体育教育是培养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重要方面。
学校党委和行政丿力来重视学校体育工作,特别是近年来,我部指导思想立足于教学内容的改革,以重健身、重技能、重运用和重发展,提高学生多方面的体育兴趣爱好为前提,在体育教学、训练和管理中,积极倡导健康理念,以全面提高广大学牛.的身体素质,积极有效地开展我校的体育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为进一步搞好我校大学体育课程教学工作,迎接2007年教育部对我校进行的木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特修订成都理工大学《大学体育》教学大纲。
探<教学内容〉1.一、二年级一一大学体育课(实践性公共体育课)、体育理论1)实践性公共体育课男生项冃:田径、体操、游泳、篮球、排球、足球、武术、乒乓球等;女牛.项日:田径、体操、游泳、篮球、排球、武术、乒乓球、羽毛球、健美操等。
以上每项原则上12学时。
2)体育理论室内集中理论教学与实践过程中嵌入理论教学相结合,共8个学时。
2.三、四年级一一体育选修课篮球、足球、排球、网球、武术、瑜伽、乒乓球、攀岩、健美、健美操、羽毛球、户外运动等。
每项安排32学时,学生具有自主选择和不选修的权力。
这样有利于使学牛:进入大学后,体育锻炼4年不间断,同时能够较为系统、科学地接受体育教育,培养和树立大学生正确的健身观,促使他们养成自觉锻炼的良好习惯,从而拥有健康的体魄,成为合格人才。
3.大学四年的体能测试课包括大学一二年级结合教学进行的测试和大学三年及时利用课余时间按集中安排时间测试。
共计28学时。
※〈教学进度与教学安排〉男生一年级第一学期教学进度考核内容及评定标准(一)考核内容1.第一学期:①反手推挡:两人连续反手推挡至规定的区域内,以次数计成绩;②搓球:两人连续搓球至规定区域内,以次数计成绩;③发下旋球:正手发下旋球至规定区域内,每人发10次球计算成绩。
2.第二学期①攻球:两人连续正手攻球至规定的区域内,以次数计成绩;②左推右攻:两人连续左推右攻,以次数计成绩③发侧旋球:正手发侧旋球至规定区域内,每人发10次球计算成绩。
《大学体育(四)》课程教学大纲
开课学院
体育学院
开课基层
教学组织
公共体育部
面向专业
非体育专业
开课学期
1
课程负责人
审核人
先修课程
无
后续课程
无
课程网址
无
所属通识选修课模块(备注:通识必修课不用填,通识核心选修课必填)
□1. 中华文明与世界文化模块
□2. 科学探索与技术创新模块
□3. 生命关怀与生态环境模块
√
能力目标
实践能力
√
团队协作能力
√
终身学习能力
√
价值目标
理想信念(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中国梦)
√
自主发展(珍爱生命、健全人格、自我管理等)
√
职业理想与道德(各行业包括教师医生、工程师等在内的的职业精神和职业规范;增强学生职业责任感,培养学生遵纪守法、爱岗敬业、无私奉献、诚实守信、公道办事、开拓创新的职业品格和行为习惯)
价值目标
积极参与各种体育活动,形成终身体育的意识和良好的锻炼习惯;形成健康生活方式、具有健康的体魄和勇敢顽强的意志品质,能够通过《体质健康标准》测试;表现出良好的体育道德和合作精神,正确处理竞争与合作的关系,根据自己能力设置体育学习目标;自觉通过体育活动改善心理状态、克服心理障碍,养成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运用适宜的方法调节自己的情绪;在运动中体验乐趣和成功的喜悦,增强自信心,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和表现力;培养学生勇于拼搏,不怕苦,不怕累的优良品质。
知识目标
掌握体育运动和保健的基本知识、运动特点、健身方法、锻炼的价值及正确的健康观;掌握两项以上健身运动的基本方法和技能,掌握常见运动创伤的处置方法;具有较高的体育文化素养和观赏水平。
《大学体育》课教学大纲 - 副本
《大学体育》课教学大纲一、课基本信息课程名称:《大学体育》课英文名称:university sprots课所属单位(院(系)、教研室):大学体育部课面向专业:全院所有专业课类型:必修课学分: 4 总学时:64 (其中实践学时:60 理论学时:4 )二、课性质与目的1、体育课是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增进学生体质、增进健康和提高体育素养为主要目标的必修课。
把体育理论知识和技能与健身健康知识和方法有机结合起来,把学习体育技能和身体锻炼作为增强体质、增进健康的主要手段,同时把与之相关的体育运动知识结合到课教学中。
因此我们把课目标确定为身体运动和身心健康两大目标。
2、身体运动目标的实现最显著的特点是通过身体运动来完成和实现课的目的和任务。
因此,课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对本课的正确认识,培养学生参与锻炼的积极性。
使他们能自觉地、积极地、经常地参与锻炼实现身体运动的参与目标。
第二个目标是实现体育运动的知识目标,主要是使学生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如掌握合理有效的健身方法、运动损伤的预防与处理、锻炼效果的自我评价等,用科学的理论知识指导实践。
第三个目标是体育运动技能目标,是指学生通过体育课的学习,掌握一项或多项自己较为喜欢的运动项目和锻炼方法,并在某一方面形成一定的爱好和兴趣,为“终身体育”打好基础。
3、身心健康目标主要由三个三级目标构成,即身体健康目标、心理健康目标和社会适应性目标。
身体健康目标是通过体育课的学习和锻炼,使学生在耐力、力量、柔韧及协调性等主要素质方面得到提高;在形态机能方面达到较为理想的标准和要求;掌握健身原理与方法及有关的保健、营养及卫生等知识,为达到身体健康目标服务。
心理健康目标主要体现在情绪的调控能力和树立健康向上的自信心等方面。
社会适应性目标是通过体育教育及体育活动培养大学生的合作能力、交往能力和适应能力,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
体育教育在此方面有着其它课不可替代的功能和作用。
《 大学体育1》(健美操)课程教学大纲
第三节 1、健康教育的概述 2、大学生实施健康教育的意义 【教学重点】健康以及健康促进 【教学难点】健康教育
健康教育
实验内容
教学方式
老师讲授→学生讨论、汇报→师生互动讨论: 1.教师讲授 2.围绕本章节的主题,学生自由讨论,相互启发; 3.分组汇报、相互提问、自由表达; 4.教师总结并引导学生用基础理论知识辨证分析体育有关问题,提高学生的体 育素养,培养团队协作意识等。
中文
先修课程
无
二、课程简介
课程的学科背景:《大学体育》是一门高等学校非体育类学生的必修课程,具有一定的基
础性和实践性;它不仅阐述了体育的基本技术、基本战术以及相关运动的规则与裁判法等
方面的知识体系,而且为大学生体育锻炼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实践基础。
课程开设的目的和意义:通过《大学体育》的学习和练习,掌握体育运动的基本知识、基
本技能和技巧,了解体育锻炼的基本原理,提高自己的运动能力和身体素质,提高适应社
会与自然环境能力和抵抗疾病的能力,能够运用体育学科基础知识制定相应的锻炼计划,
为终身体育打下基础;具有一定的体育文化欣赏水平;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和团结协
作意识以及顽强拼搏的积极进取精神。
课程主要内容:《大学体育》课程内容共分理论和实践两大部分,即:理论部分:主要介
教学能力
沟通合作
目标
LO1
H
LO2
H
LO3
L
五、教学内容、要求及进度安排
单元一:体育基础理论部分 学时:2
支撑课程目标: L01、L03
思政融入点: 通过学习学校体育与健康体育的相关知识,提高学生的体育素养以及树
立“为祖国健康工作一辈子”的理想信念;课中采用主题内容讨论,培养学 生积极思考和探索能力以及用体育的基础理论知识辨证分析体育有关问题的 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程类别:通识教育课
学分:4学分(1分×4学期)
课时:一年级:68(16×2课时+18×2课时)
二年级:72课时(18×2课时+18×2课时)
主讲教师:
使用教材:
课程概述:
教学目的任务:
教学方法:
教学内容:
类别
内容
备注
理
论
部
分
专项理论:
健身理论:
奥林匹克
身体锻炼:
实
践
部
分
基本技术:
专项技能:
体育理论:
专项素质(女子)、技术评分标准
项目
评分标准
基本战术:
考核内容(男子)、权重与考核办法:
学期
考核内容
权重
考核办法
备注
第
一
学
期
第
三
学
期
一般素质:
第
二
学
期
第
四
学
期
专项素质:
专项技能:
体育理论:
专项素质(男子)、技术评分标准:
项目
评分标准
考核内容(女子)、权重与考核办法:
学期
考核内容
权重
考核办法
备注
第
一
学期第ຫໍສະໝຸດ 三学期一般素质:
第
二
学
期
第
四
学
期
专项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