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 第四单元《阿房宫赋》导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doc
《阿房宫赋》导学案
(9)多于周身之帛缕 周:全。帛缕:借代衣物。
(10)戍卒叫,函谷举 举:被攻占。
(11)翻译:“鼎铛玉石,金块珠砾,弃掷逦迤,秦人视之,亦不甚惜”
明确:把宝鼎视为铁锅,把美玉看作石头,把黄金视同土块,把珍珠看成石子,随地丢弃,秦人看着这些宝物并不怎么爱惜。
(5)第12-13句:用夸张、衬托的手法,借写歌舞的冷暖来陪衬它的宏大宽广。
4、小结:作者从阿房宫兴建的时代背景、总体规模,布局精巧、构造奇美复杂情况,从宫中的歌舞之盛等角度来写出了雄伟壮丽阿房宫。
这一节,作者由远及近,由外及内逐一介绍了阿房宫之奇观,叙述中时有前后照应之妙笔,如写楼阁“各抱地势均力敌”就与前方“骊山冯构而西折,直走咸阳”这一广阔背景相连。叙述中时有贴切生动之比喻,如“长桥卧波”,“复道行空”,用笔经济,形象生动。叙述中也间有动态描写,像定“二川”,写歌舞,状声摹形,引人入胜。加上大量排比、对偶句式的运用,使文句音节铿锵,并有音韵之美。
2、重点字词疏通:
(1)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 收藏、经营:动词作名词,金玉珍珠。
(2)齐楚之精英 精英:出类拔萃的人。
(3)金块珠砾 块、砾:名词作动词,当土块、当石子。
(4)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 心:心意,意愿。
(5)秦爱纷奢 纷:多,繁华。
(6)人亦念其家 念:顾念。
(7)奈何取之尽锱铢 奈何:怎么,为什么。
歌台暖响 “响”动词→名词 歌声
3、内容分析:作者如何描写阿房宫建筑?
(1)前四个3字句:写出秦始皇一统天下的豪迈气概,也写出阿房宫兴建营造的非同凡响。(兴建背景)
(2)第2句:从全景写阿房宫的雄伟壮观。(总体规模)
(3)第3-4句:写阿房宫依山水而建,突出它利用自然,巧夺天工的气派。(布局精巧)
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四单元 《阿房宫赋》 导学案设计无答案
《阿房宫赋》导学案班级姓名【目标与重点】●掌握本文相关的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文言现象;●了解文章借古讽今的目的;●学习铺排、比喻、夸张等手法的运用。
【预习与质疑】1.知人论世杜牧(803—852),字牧之,晚年居住在长安城南的樊川别墅,后世因称他“杜樊川”。
他的诗歌创作成就最大,在晚唐诗坛独树一帜。
人们将他和杜甫比,因而称他为“小杜”;又和李商隐齐名,于是有“小李杜”之称。
杜牧所生活的晚唐,藩镇拥兵,宦官专权,民不聊生。
唐敬宗宝历元年,即公元825年,杜牧在《上知己文章启》中说:“宝历大起宫室,广声色,故作《阿房宫赋》。
”阿房宫是秦始皇时所建,未竣工而秦亡,被项羽焚毁。
唐敬宗李湛十六岁继位,贪好声色,大兴土木,游宴无度,不视朝政。
作者预感到唐王朝的危险局势与黑暗现实,就写这篇赋,表面上写秦因修建阿房宫,挥霍无度,贪色奢侈,劳民伤财,终至亡国,实则是借秦之故事讽唐之今事,规劝唐朝的当政者,要以古为鉴,不能哀而不鉴,最终只能落得“后人复哀后人也”的结局。
但是杜牧的忠告没有使统治者更改。
半个世纪后,在黄巢起义的打击下,唐王朝与秦王朝一样归于灭亡。
2.自读课文:参看文下注释,查文具书,口译全文,将疑难处写在下面。
3.研读全文:整体把握文章内容,填写下面的空缺处。
文章结构严谨,层次分明。
前半部分用铺陈夸张的手法,描写秦始皇的荒淫奢侈:第①段写,先交待,然后写,接着渲染,最后写;第②段写,先写,然后极写,最后。
这两段按照由到,由到的顺序,写得条理井然。
后半部分,由描写转为带有抒情色彩的议论:第③段写,先是(嗟乎……“用之如泥沙”)指斥,然后(“使负栋之柱”……“不敢言而敢怒”)痛斥,最后(余下各句)简练概括地写出了;第④段意在,先(开头到“谁得而族灭也”)引历史教训,指出,然后(余下各句)讽谏。
这两段议论由古及今,层次很清楚。
【品读与探究】4.先翻译下列句子,然后品析其含义及作用。
①六王毕,四海一。
蜀山兀,阿房出。
第四单元 阿房宫赋 导学案二-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阿房宫赋》导学案二学习目标通过学习把握诗文主旨大意。
课前学习1.通过阿房宫的兴毁提示秦亡历史教训,文中说:“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2.杜牧在《阿房宫赋》中用比喻手法描写楼阁之间通道壮丽之美的名句是“复道行空,不霁何虹”。
3.《阿房宫赋》用“鼎铛玉石,金块珠砾”两个对偶句描写了秦人对从六国剽掠而来的珍宝不知珍惜,生活极度奢侈。
4.用互文的方法写六国宝藏的句子是: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齐楚之精英。
5.用排比句渲染阿房宫的繁华奢靡,其中把阿房宫所奏之乐与市井言语进行对比的句子是:管弦呕哑,多于市人之言语。
课堂探究1.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描写阿房宫的?课文从三个方面来描写阿房宫:一是写阿房宫建筑之奇,二是写阿房宫美女之众,三是写阿房宫珍宝之多。
写建筑,课文先展开广阔而高峻之全貌,进而细绘宫中楼、廊、檐、长桥复道、歌台舞殿之奇;写美女,述其来历,状其梳洗,言其美貌,诉其哀怨,绘声绘色,备加渲染;写珍宝,既写六国剽掠,倚叠如山,又写秦人弃掷,视若瓦砾。
这些描写用墨如泼,淋漓兴会,极尽铺陈夸张之能事。
参考赏析“明星荧荧,开妆镜也;绿云扰扰,梳晓鬟也;渭流涨腻,弃脂水也;烟斜雾横,焚椒兰也”四句。
第一句“明星荧荧,开妆镜也”是倒置式的暗喻。
“明星荧荧”是比喻句的喻体,“开妆镜也”是本体。
以璀璨晶亮的明星来比喻纷纷打开的妆镜,既贴切又形象。
将喻体置放在前,先予以人鲜明的画面,令人惊奇,再出现本体,解释原因,读者印象更为强烈。
“绿云扰扰,梳晓鬟也”,与上一句的表达方式相仿。
第三句说丢弃脂水竟使渭流涨腻,用的是夸张手法,极言梳洗美女之多。
第四句写焚烧椒兰竟至烟斜雾横也是夸张,效用同第三句一样。
四句字数相等,句句押韵,加之新鲜的比喻,巧妙的夸张,读来使人有眼花缭乱、目不暇接之感。
作者正是借助于开镜、梳鬟、弃脂水、焚椒兰这些生活细节形象地写出了宫中美女之多,宫室之广。
写宫室,是承接上文;写美女,则是开启下文。
人教版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四单元《阿房宫赋》导学案设计
学生版《阿房宫赋》导学案三维目标1、知识学习点:理解课文善用丰富的想象、对偶、比喻、排比、夸张等修辞方法的特点,并明确它们对突出主题思想的作用;理解并积累常见文言词语的含义和作用,掌握“一”“爱”“取”“毕”“辞”“独”“族”“焉”“而”“夫”等实词和虚词的多种用法,培养朗读、背诵的能力。
2、能力训练点:学习本文善于从多种角度,具体、生动、细致地描写艺术形象,并在此基础上议论的写作特色。
体会本篇的铺排手法,感受课文形象生动的比喻、丰富瑰丽的想像、大胆奇特的夸张特点。
3、德育渗透点:通过作者对秦亡原因的阐释,了解本文作者借古讽今、讽时刺世的写作目的,认识封建统治者骄奢淫逸、横征暴敛、不顾人民死活、必然导致覆亡的道理。
预习案一、知识链接1、作者:杜牧(803-852年),字牧之,晚年居住在长安城南的樊川别墅,后人称他“樊川先生”、“杜樊川”。
杜牧工诗、赋、文、辞,而以诗歌创作成就最大,在晚唐诗坛独树一帜,是晚唐著名作家。
他的诗意境清新,风格豪健俊爽,在晚唐轻浮艳丽的文坛上独树一帜。
后人因称他为“小杜”,以继杜甫;又因和李商隐齐名,被称为“小李杜”。
他的散文以议论见长,气势纵横,敢于论列军国大事,指陈时弊,具有较强的现实性,继承了韩、柳派古文家的优良传统。
他的古文颇多针贬时事的作品,他对“赋”这种文体的发展,也有着卓越的贡献。
唐宋古文运动兴起,一些文人用古文的写作方法作赋,使之由骈骊趋向散文化,称为“文赋”以区别于六朝的“骈赋”和唐代用来科考取士的“律赋”。
杜牧的这篇《阿房宫赋》就是这样的作品之一,历来被人们视为“文赋”的初期典范之作。
有《樊川文集》二十卷传世。
2、阿房宫:早在兼并六国的过程中,秦始皇在攻灭一国之后,即令绘制该国宫殿的图样,在咸阳北阪及泾水、渭水流域,逐一仿照修建了各国宫殿。
全国统一后,他又进一步加以扩建,形成了规模宏大的宫殿群。
但他并不以此为满足,从公元212年(秦始皇三十五年),一座规模更为宏伟的朝宫在渭南破土动工了。
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阿房宫赋》导学案.doc
活动
个性补充
导
入
孟子曾说:“乐民Z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Z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苟子说:“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亦能覆舟。’'这些至理名言道出了颠扑不破的真理:国富民强必以民为本。秦王不爱其民而大肆奢侈以致亡国的事实,在后代的著作中多有论及。在唐代,杜牧乂在《阿房宫赋》中两次提起,为什么呢?这节课,我们就来解读这篇赋。
明确:“呜呼”一词领起全段,表现了作者对历史教训的沉痛感触,加强感情色彩,起到既以理服人,又以情感人的作用。“呜呼”之示的四句话提出论点,阐明兴亡自取的道理。
动
构
2、背景。
阿房宫,秦宫名,故址在今陕西省西安市西北。始建于秦始皇三十五年(前212
学生
建
年),役夫七十余万,工程浩大,至秦灭时仍耒完工。因其前殿所在地为阿房,故
动手
新
称邛可房宫二杜牧此文写于唐敬宗宝历元年(825),自称冇讽喻敬宗“大起宫室,
做笔
知
广声色”之意。
3、赋。
“赋,,是古文中介于韵文打散文z间的一种文体。形成于汉代,盛行于六朝。多用铺陈夸张手法,极尽渲染Z能事,语言讲究对偶,注重声律,辞藻华丽,富冇文采,称为骈赋。唐宋时,它已经爪尖散文化,句式参差,长短不齐,多以散代骈,押韵也比较自市,人称“文赋”。
营造氛围引出课题
学生回答
师
生
互
一、解题
1、作者杜牧(803-852),字牧Z,唐代京兆万年(陕西西安)人,著名诗人、
文学家,唐宰相杜佑之孙。文宗太和二年(828)进丄,授弘文馆校书郎。文人耿介,不屑逢迎。曾为宣州、扬州等府署幕僚。回京后,历任监察御史,黄、池、睦等州刺史,官终中书舍人。杜牧年少时即有经邦济世的远大抱负,犹喜论政治、军旅Z事,主张固边、削藩,曾注曹操所定《孙子兵法》十三篇,人称其冇“王佐Z才,强调文章形式耍为内容服务。文、赋、诗皆工,诗与李商隐齐名,世称“小李杜覽
高中语文第4单元《阿房宫赋》教案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阿房宫赋》【知识目标】一、感受形象生动的比喻、丰富瑰丽的想象、大胆奇特的夸张二、结合时代背景,了解作者借古讽今、讽时刺世的写作目的三、掌握常用实词、虚词用法与重点句子翻译【能力目标】一、学习借古讽今、讽时刺世的写作方法,能运用类比联想与比喻联想二、结合个人理解,试着谈谈对当今便民利民政策及执行情况的认识【情感目标】一、结合社会背景,理解作者对国家命运前途的忧虑与委婉劝谏的忠诚。
二、背诵课文,体味文本优美生动形象的语言艺术【重点、难点】一、感受形象生动的比喻、丰富瑰丽的想象、大胆奇特的夸张,掌握常用实词、虚词用法与重点句子翻译,是本文学习的重点.二、结合时代背景,了解作者借古讽今、讽时刺世的写作目的。
学习借古讽今、讽时刺世的写作方法,能运用类比联想与比喻联想是本文的难点。
【教学方法】讨论法点拨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时数】二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一、背景材料导入〖展示课件〗1、杜牧杜牧(803-852),字牧之,晚唐著名文学家,与李商隐齐名,世称“小李杜”晚年居住在长安城南的樊川别墅。
后世因称他“杜樊川”。
杜牧于唐文宗太和二年(828年)中进士,授弘文馆校书郎。
后历任许多官职。
他所生活的晚唐,藩镇拥兵,宦官专权,民不聊生,《阿房宫赋》就是他二十三岁时有感于时政而写的。
他的诗歌创作成就最大,其名句如“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2、背景材料本文写于唐敬宗宝历元年(825).这时的唐王朝,藩镇割据,拥兵自重,宦官专权,民不聊生。
唐敬宗李湛年少即位,好游乐,务声色,大兴土木,不理朝政。
本文就是作者23岁时有感于时政而写的。
杜牧在《上知己文章启》中说:“宝历大起宫室,广声色,故作《阿房宫赋》。
”这篇赋体散文,借古讽今,通过描述阿房宫的兴建及毁灭,生动形象地总结了秦王朝统治者骄奢亡国的历史经验,阐述了天下兴亡的道理,向唐朝统治者提出了警示,表达出一个封建时代正直文人忧国忧民、匡世济俗的情怀。
《阿房宫赋》导学案
《阿房宫赋》导学案《阿房宫赋》导学案《阿房宫赋》导学案第一课时课前预习导学案(答案见教学设计)一、预习目标1、掌握词语读音:骊山缦回囷囷初霁媵嫱剽掠鼎铛俪迤锱铢栏槛2、画出文言知识点,并结合工具书解决。
二、预习内容1、词语注音:骊山缦回囷囷初霁媵嫱剽掠鼎铛俪迤锱铢栏槛2、作者及背景。
三、提出疑惑课内探究学案一、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1)、理解课文善用丰富的想象、对偶、比喻、排比、夸张等修辞方法的特点,并明确它们对突出主题思想的作用。
(2)、掌握“一、爱、取、族”等实词的用法,培养朗读、背诵的能力。
2、能力目标C 一词多义(见课后练习)D 特殊句式:1、戍卒叫,函谷举2、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3 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
4 直栏横槛,多于九土之城郭。
5 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探究二:学生反复读,尝试背诵。
三、反思总结。
结合字典,总结本文的文言现象。
四、课堂检测背诵全文课后练习与提高一词多义积累爱:1、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喜爱。
)2、使秦复爱六国之人(爱护。
)3、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吝惜。
)4、晋陶渊明独爱菊(喜欢。
)一:1、六王毕,四海一(统一。
)2、楚人一炬,可怜焦土(数词。
)3、黄鹤一去不复返(一旦。
)4、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全,都。
)5、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专一。
)6、合从缔交,相与为一(一体。
)取:1、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夺取。
)2、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提取。
)3、今入关,财物无所取(拿。
)4、留取丹心照汗青(着,助词。
)。
高中语文 第四单元 阿房宫赋教案1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阿房宫赋》课型:新课第三课时教学目标:1. 深情诵读,疏通和落实本文的重点文言字词及知识点。
2. 品味语言,理解和学习本文中的比喻、夸张等艺术手法及写作特色。
教学重点:准确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疏通和落实本文的重点文言字词及知识点。
疑难预设:理解文章内容。
模式与方法:诵读法、自主合作探究法。
教学流程:一、导入:“新建阿房壁未干,沛公兵已入长安。
帝王若竭生灵力,大业沙崩固不难。
”这是唐代诗人胡曾的一首咏史诗。
诗人借阿房宫的兴废告诫君王要爱惜百姓,国家才能长治久安。
而与胡曾处于同一时代的另一位著名诗人杜牧则也选择了阿房宫作为他讽时刺世的一把利刃,那么在杜牧的名篇《阿房宫赋》一文中,杜牧又提出了什么样的新观点呢?让我们一起来走近杜牧,学习《阿房宫赋》。
二、初读文本,解决字音。
要求:1、学生自由朗读,通过工具书解决都不准的字音。
2、让个别学生朗读,教师做指导,要求读准字音、读出节奏、读准重音、读出感情。
3、教师范读、播放录音,个别学生再读。
最后全体学生齐读。
三、再读文本,疏通文意。
要求:学生六人一组进行小组合作交流学习,根据课文下方的注释,利用工具书逐段疏通文意。
六人分工合作,找出并解释文中重要的文言实词、虚词和词类活用、古今异义、通假字及特殊句式等文言知识点。
最后整合翻译整段文意,同时提出疑难点,寻求教师帮助。
学生自读课文理解文意。
找出文中重要的文言实词、虚词和词类活用、古今异义、通假字及特殊句式等文言知识点。
以小组为单位交流。
作业:学生在课堂笔记上自己整理词类活用、古今异义、通假字及特殊句式等文言知识点。
第9周 10月17日——10月21日第四课时课题《阿房宫赋》课型:新课备课人:吴学慧教学目标:1.掌握文中重点文言现象。
2. 掌握文中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
教学重点:掌握文中重点文言现象。
教学难点:疏通和落实本文的重点文言字词及知识点。
疑难预设:掌握文中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
模式与方法:诵读法、自主合作探究法。
《阿房宫赋》导学案4
《阿房宫赋》导学案4
【教学目的】
1、了解作者及背景,积累文中文言知识点。
2、感受课文形象生动的比喻、丰富瑰丽的想像、大胆奇特的夸张特点。
3、学习本文描写为议论蓄势、议论使描写增加了深度的写作特色。
4、了解秦亡的原因及作者借古讽喻的目的。
【预习案】
1.了解作者与写作背景
杜牧(803-852),字,京兆万年(今西安市)人,(朝代)杰出的诗人。
为别于杜甫,后人称之“”,与并称“”(以别于“李杜”)。
著作有
(因其别墅在樊川(长安县),故名)。
本文写于唐敬宗宝历元年(825)。
唐敬宗荒淫失法,自即位以来大兴土木,广征声色。
文章借秦建阿房宫为题,借古讽今,意在讽喻皇帝借鉴秦亡的历史教训,否则将重蹈其覆辙。
2、了解文体
赋,是介于诗和散文之间的一种文体。
它讲求字句的整齐和声调的和谐,描写事物极尽铺陈(详细地叙述)夸张之能事,而于结尾部分往往发一点议论,以寄托讽谕之意。
3、字词积累:给划线的字注音。
廊腰缦回()囷囷焉()蜂房水涡()媵嫱()
管弦呕哑()梳晓鬟()鼎铛玉石()剽掠()
架梁之椽()锱铢()庾之粟粒()横槛()
不霁()何虹妃嫔()尽态极妍()逦迤()
【探究案】
*预习课文,参考注解和资料书完成下列文言基础知识的积累。
一、古今异义
1/ 1。
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阿房宫赋》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4
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阿房宫赋》导学案新人教版必修4【新课标解读】1、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
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或用法,注重在阅读实践中举一反三。
诵读古代诗词和文言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
2、能围绕所选择的目标加强语文积累,在积累的过程中,注重梳理。
根据自己的特点,扬长补短,逐步形成富有个性的语文学习方式。
3、阅读语言文字方面的著作,尝试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解释语言文字运用中的现象,探索有关问题。
【总体学习目标】1.了解作者杜牧和“赋”的文章体裁特点,体会本文的语言风格。
2.能记住“毕、兀、构、缦、霁、杳、逦迤、纷奢、负、庾、举、族、念、哀、焉、而、夫”等文言词语的意义、用法,以及词类活用的现象和文言特殊句式。
3.能熟练地背诵并正确默写全文。
【学习目标】:能记住文中重点词语及各种特殊句式,能准确流畅的翻译重点句子。
【学习重点】:能记住文中重点词语及各种特殊句式,能准确流畅的翻译重点句子。
【学习过程】1、杜牧简介杜牧(803~852),字牧之,唐京兆万年(现在陕西西安人)。
晚年居住在长安城南的樊川别墅,后世因称他为“杜樊川”。
杜牧工诗、赋、辞,而以诗歌创作成就最大,在晚唐诗坛独树一帜。
人们将他和杜甫相比,称他为“小杜”;又和他同时代的李商隐齐名,并称“小李杜”。
散文气势雄浑,多针砭时事;诗歌语言流丽而又风味清新,气势豪宕而又情致婉约。
著有《樊川文集》,清人冯浩撰有《樊川诗集注》。
2、简介“赋”《文心雕龙·诠赋》说:“赋者,铺也;铺采摛文,体物写志也。
”体物写志,指赋的内容,指通过摹写事物来达到抒发情志的目的。
“铺采摛文”指在语言上要使用华美的词藻。
另外,赋也很讲究声韵的美,它把散文的章法、句式与诗歌的韵律、节奏结合在一起,借助于长短错落的句子、灵活多变的韵脚以及排比、对偶的调式,形成一种自由而又谨严、流动而又凝滞的文体,既适合于散文式的铺陈事理,又能保存一定的诗意。
第四单元 第19课 阿房宫赋 学案(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鉴赏》)
第19课阿房宫赋学习目标 1.学习本文通过对事件的形象生动的描写来揭示事理的办法。
2.了解赋的体裁特点,体会本文的语言风格。
3.掌握“毕、兀、构、缦、霁、杳、逦迤、纷奢、负、举、族、哀”等文言词语,了解词类活用现象及文言句式。
途经秦始皇墓许浑龙盘虎踞树层层,势入浮云亦是崩。
一种青山秋草里,路人唯拜汉文陵。
赏析秦始皇统一了中国,推动了经济、文化的发展,是作出了巨大历史贡献的。
但他又是一个暴君,实行专制主义,给人民带来深重的苦难,受到后人谴责。
许浑这首诗抒写了他行经秦始皇墓时的感想。
诗人在墓前驻足,目光从墓基转向墓顶,见到的是层层绿树,直上云天,给人以“龙盘虎踞”之感。
眼前的高坟,不正好象征着秦始皇生前煊赫的声势吗?“势入浮云亦是崩”,覆亡之迅速与秦始皇在位时不可一世的声势,恰恰形成极富于讽刺性的鲜明对照。
诗人将无比丰富的历史内容熔铸在这简短的七个字里。
一个“崩”字,声如裂帛,宣告了秦始皇已死,秦朝已亡,似乎言尽意绝,下文难以为继了。
然而诗人忽一转笔:“一种青山秋草里,路人唯拜汉文陵。
”诗作旋即别开生面,令人称绝。
同样是青山秋草,路人却只在汉文帝陵前参拜。
汉文帝谦和、仁爱与俭朴,同秦始皇的刚愎、凶残与奢靡正好形成强烈的对比。
一、作者简介杜牧(803-852),晚唐诗人。
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宰相杜佑之孙。
早年主张削平藩镇,抗击吐蕃、回纥,晚年趋保守消极,居住在长安城南的樊川别墅,后世因此称他为“杜樊川”。
官终中书舍人。
杜牧工于诗、赋、文、辞,他的散文以议论见长,气势纵横,敢于议论军国大事,指陈时弊,具有较强的现实性,继承了韩、柳派古文家的优良传统。
在“赋”这种文体由骈骊趋向散文化的进程中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在“唐宋古文运动”中自觉地用古文的写作方法作赋,形成了区别于“汉赋”“骈赋”和“律赋”的独特文体“文赋”。
他的诗意境清新,风格豪健俊爽,在晚唐轻浮艳丽的文坛上独树一帜。
后人称他为“小杜”,以继杜甫;又因和李商隐齐名,被合称为“小李杜”。
高中语文 4.4《阿房宫赋》导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阿房宫赋》【学习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积累常见文言词语。
2. 体会赋体的特征。
3.了解秦亡的原因及作者借古讽喻的目的。
二.过程与方法1.小组合作,依据课下注释,疏通文意,了解文章的写作背景。
2.加强朗读。
感受本文的语言特点、体会课文精彩的描写艺术及思想感情,基本背诵。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批判封建统治者穷奢极欲、横征暴敛、劳民伤财的罪恶。
【学习重难点】1.感受课文中语言的描写艺术。
2.了解秦亡的原因及作者借古讽喻的目的。
【知识链接】“赋”作为文学体制,起源于楚辞,至荀况始有定名,它出现于战国后期,到汉代才形成。
关于赋的特点,《文心雕龙•诠赋》说:“赋者,铺也;铺采摛[chī]文,体物写志也。
”体物写志,指赋的内容,指通过摹写事物来达到抒发情志的目的。
“铺采摛文”指在语言上要使用华美的词藻。
另外,赋也很讲究声韵的美,它把散文的章法、句式与诗歌的韵律、节奏结合在一起,借助于长短错落的句子、灵活多变的韵脚以及排比、对偶的调式,形成一种自由而又谨严、流动而又凝滞的文体,既适合于散文式的铺陈事理,又能保存一定的诗意。
【自主学习】一、关于作者杜牧(803~852),字牧之,唐代京兆万年(陕西西安)人,著名诗人、文学家,唐宰相杜佑之孙。
文宗太和二年(828)进士,授弘文馆校书郎。
文人耿介,不屑逢迎。
曾为宣州、扬州等府署幕僚。
回京后,历任监察御史,黄、池、睦等州刺史,官终中书舍人。
杜牧年少时即有经邦济世的远大抱负,犹喜论政治、军旅之事,主张固边、削藩,曾注曹操所定《孙子兵法》十三篇,人称其有“王佐之才”。
文学上主张“文以意为主,以气为辅,以辞采章句为兵卫”,强调文章形式要为内容服务。
文、赋、诗皆工,诗与李商隐齐名,世称“小李杜”(李白和杜甫称“老李杜”)。
二、关于“阿房宫”根据历史记载,阿房宫东西宽三里,南北长五里,可容纳十五万人居住。
里面道路纵横交错,宫殿屋宇林立。
其前殿东西长五百步,南北宽五十丈,高达十数丈,可以容纳万人。
《阿房宫赋》导学案
《阿房宫赋》导学案【自主学习目标】1.通读课文,理解文句,疏通文意,积累文言基础知识。
2.理解课文中形象生动的比喻、丰富瑰丽的想象、大胆奇特的夸张等艺术特点及其对突出主题思想的作用。
3.懂得赋的特点。
学习本文描写为议论蓄势、议论使描写增加了深度的写作特色。
4.了解秦亡的原因及作者作本赋借古讽喻的目的。
【自主学习重难点】1.理解文句,疏通文意,积累文言基础知识。
2.赋体文的特点和表达效果【学习过程】:第一课时【预习案】【相关知识链接】1.文体简介“赋”作为文学体制,起源于楚辞,至荀况始有定名,它出现于战国后期,到汉代才形成。
关于赋的特点,《文心雕龙?诠赋》说:“赋者,铺也;铺采摛文,体物写志也。
”体物写志,指赋的内容,指通过摹写事物来达到抒发情志的目的。
“铺采摛文”指在语言上要使用华美的词藻。
另外,赋也很讲究声韵的美,它把散文的章法、句式与诗歌的韵律、节奏结合在一起,借助于长短错落的句子、灵活多变的韵脚以及排比、对偶的调式,形成一种自由而又谨严、流动而又凝滞的文体,既适合于散文式的铺陈事理,又能保存一定的诗意。
2.知人论世:杜牧(803~ 852),字牧之,唐代京兆万年(陕西西安)人,著名诗人、文学家,唐宰相杜佑之孙。
文宗太和二年(828)进士,授弘文馆校书郎。
为人耿介,不屑逢迎。
曾为宣州、扬州等府署幕僚。
回京后,历任监察御史,黄、池、睦等州刺史,官终中书舍人。
杜牧年少时即有经邦济世的远大抱负,犹喜论政治、军旅之事,主张固边、削藩,曾注曹操所定《孙子兵法》十三篇,人称其有“王佐之才”。
文学上主张“文以意为主,以气为辅,以辞采章句为兵卫”,强调文章形式要为内容服务。
文、赋、诗皆工,诗与李商隐齐名,世称“小李杜”。
阿房宫,秦宫名,故址在今陕西省西安市西北。
始建于秦始皇三十五年(前212年),役夫七十余万,工程浩大,至秦灭时仍未完工。
因其前殿所在地为阿房,故称“阿房宫”。
杜牧此文写于唐敬宗宝历元年(825),自称有讽喻敬宗“大起宫室,广声色”之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第四单元《阿房宫赋》导学案新人教版选
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学习目标】
1.理解“赋”的文体特点及所运用的表现手法。
2.学习借鉴本文借古讽今构思特点。
3.欣赏品味本文精彩的语言。
4.背诵课文。
问题一:秦始皇当年修建的阿房宫,随着“”,已化为焦土,现实中的阿房宫我们再也无法感知。
但是,唐代文人杜牧用他的大手笔,为我们构建了一座永恒的阿房宫,让我们观赏,让我们沉思。
问题二:“赋”是一种文体,它外形似散文,内部又有诗的韵律,是一种介于之间的文体。
刘勰《》说,“赋者,铺也;铺采摛文,体物写志也。
”“体物写志”指;
“铺采摛文”,是指赋的形式特点,即。
问题三: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
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对此进行评点:作者投入大自然怀抱之中,极力描写;兴之所至,诵名诗,品美酒,乘着一叶扁舟,在“”浩瀚无涯的江面上,随波飘荡,极力铺叙泛舟而游之乐。
问题四:研读课文,作者从哪几个方面来极力描写阿房宫的?
答案:从三个方面来描写阿房宫:一是,二是,三是写。
写建筑,先展开广阔而高峻之全貌,进而细绘宫中楼、廊、檐、长桥复道、歌台舞殿之奇;写美女,述其来历,状其梳洗,言其美貌,诉其哀怨,绘声绘色,备加渲染;写珍宝,既写六国剽掠,倚叠如山,又写秦人弃掷,视若瓦砾。
这些描写用墨如泼,淋漓兴会,极尽铺陈夸张之能事,充分体现了赋体的特色。
问题五:作者为什么写这篇赋?
问题六:这是什么手法?必修教材中我们学过哪篇课文也运用这种写法?
这是一种的手法。
引导学生回忆学习过的《过秦论》。
问题七:比较《过秦论》与《阿房宫赋》对秦亡原因的见解。
同样是借秦讽时,贾谊在《过秦论》中指出秦亡的原因是什么呢?杜牧对秦灭亡也作了深层思考,他提出的见解是什么?
问题八:结合全文,探究作品阐释主题的途径,看作者是如何深入分析秦人招致自我灭亡的原因的?作者从哪几个方面来揭露秦王朝践踏人性的呢?
1.“”――视宫女为玩物,表现宫女人性的被践踏
“明星荧荧,开妆镜也;绿云扰扰,梳晓鬟也;渭流涨腻,弃脂水也;烟斜雾横,焚椒兰也”。
宫女人数之众,令人咋舌,成百上千的宫女去伺候一个秦氏皇帝,这难道不是对宫女人性的漠视吗?关于宫女的描写,还有两处值得我们注意:一是宫女的身份和来历,“妃嫔媵嫱,王子皇孙,辞楼下殿,辇来于秦”,她们原是六国王侯的宫妃,她们原也是金枝玉叶,可她们亡国破家,形同奴隶!另一处是“缦立远视,而望幸焉,有不得见者三十六年”,这些宫女离乡背井,如果能过上普通人的生活,或许还是亡国破家之后的一点安慰。
但是,藏在深宫,为谁妆扮为谁逞笑?阿房宫中,宫女的物质生活可能是富足的,但是,精神却是寂寞的,她们的曼舞中该有多少无奈?轻歌中该有多少凄凉?她们只是供秦始皇享乐的工具,“有不得见者三十六年”,她们欲做奴隶而不得,她们的性格似乎已被扭曲!2.“”――视百姓为草芥,表现民工人性的被摧残
阿房宫占地广阔,凌云蔽日,美仑美奂,巧夺天工。
但是,这豪华雄伟建筑的背后,该汇聚着天下百姓多少血和泪!从“蜀山兀”到“阿房出”,给读者留下了广阔的想像空间——蜀山砍光了,这是怎样浩大的工程?搬运木材,由蜀山到关中,要经过“难于上青天”的蜀道,要葬送多少人的性命?“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架梁之椽,多于机上之工女;钉头磷磷,多于在庾之粟粒;瓦缝参差,多于周身之帛缕;直栏横槛,多于九土之城郭……”作者用人的数量来比照阿房宫建筑材料的数量,也是大有深意的,可以说,阿房宫有多少栋柱,有多少钉头,有多少栏槛,就用了多少的劳力!秦始皇是将自己的淫乐建筑在人民的苦难之上!当年修筑长城,劳命伤财,孟姜女哭长城是对秦始皇的控诉;而修筑阿房宫,我们虽听不到哭诉,但百姓不是没有怨恨,而是秦始皇太残暴,“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秦始皇对人性的压制到了何等程度!
3.“”――从暴殄天物看人性的被践踏
《世说新语》记载晋人石崇和王恺“斗富”的故事:王恺用麦糖洗锅,石崇就用白蜡当柴烧;王恺屋上涂赤石脂,石崇在屋上涂香椒泥;王恺得到珊瑚树高3尺,自谓无比,石崇手执铁
如意一举将其击碎,拿出自己的珊瑚六七株,皆高三四尺。
斗富者大多少有人性,石崇每每宴请客人,常令美人劝酒,如果客人不能喝得酩酊大醉,必推出美人一斩而后快。
这个石崇,也是杜牧讽刺的对象,《金谷园》中有诗“繁华事散逐香尘,流水无情草自春”。
秦始皇与石崇,异代不同时,但是,在暴殄天物上是相通的,“鼎铛玉石,金块珠砾”,宝鼎当成了铁锅,美玉看成了石头,黄金看成了土块,珍珠当成了石子。
这些东西从哪里来的?是“几世几年,剽掠其人”,物质财富是人创造的,对物的糟蹋,实质是对人的践踏。
因此,作者为“人”而呐喊:“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
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
问题九:文本主旨。
课外拓展,专题研究
阅读《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中以下篇目,以“以古为鉴,可以知兴替”为话题,写一篇评论文章,在班级交流。
1.李白《越中览古》。
2.苏洵《六国论》
3.欧阳修《伶官传序》
《阿房宫赋》导学案答案
问题一答案:“楚人一炬
问题二答案:诗歌和散文《文心雕龙》赋的内容特征,即通过摹写事物来抒发情志,寄托讽喻之意;注重铺叙,词藻华美,浓墨重彩。
问题三答案:清风、白露、高山、流水、月色、天光之美;兴之水波不兴
问题四答案:写阿房宫建筑之奇,写阿房宫美女之众,阿房宫珍宝之富
问题五答案:杜牧在《上知己文章启》中说:“宝历大起宫室,广声色,故作《阿房宫赋》。
”答案本文写作的目的。
问题六答案:借古讽今
问题七答案:贾谊的结论是“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杜牧的结论是“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问题八答案:1.“宫女如花满春殿”――视宫女为玩物,表现宫女人性的被践踏
2.“役夫敢伸恨”――视百姓为草芥,表现民工人性的被摧残
3.“物犹如此,人何以堪”――从暴殄天物看人性的被践踏
问题九答案:秦始皇漠视人性,摧残人性,秦王朝的灭亡是必然的。
“宝历大起宫室,广声色”,可见,《阿房宫赋》的批判锋芒,不仅指向秦始皇和陈后主、隋炀帝等亡国之君,而更指向当时的最高统治者,也指向唐以后的历代统治者——多行不义必自毙!
课外拓展,专题研究
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