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美籍华裔科学家崔征教授来学院讲学
美籍华人崔琦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美籍华人崔琦获诺贝尔物理学奖1998年华裔美籍科学家崔琦获诺贝尔物理学奖,他是获此殊荣的第六位华人1998年10月13日,华裔美籍科学家崔琦因发现逊电子在强磁场、超低温条件下互相作用,能形成某种特异性质的量子流体,获得199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他是继1997年朱棣文之后登上诺贝尔殿堂的第六位华人。
崔琦,1939年生于河南,已入美国籍。
1967年获美国芝加哥大学物理学博士,1982年起任普林斯顿大学教授。
他于1984年获得了美国物理学会颁发的奥列佛·伯克利奖,1998年还获得了世界著名的本杰明·富兰克林物理奖。
1998年12月,他对采访他的记者谈了治学为人之道:崔琦认为,“获得成功,要有一定的运气和时机,但勤奋是基础。
”他说,他每年都要带二三十个研究生,他们都很刻苦,往往把别人花在舞会上的时间花在了实验室,周末不休息,一天工作10至12小时是常有的事。
一般人看来,学物理非常枯燥,不容易出成果,与学法律与商业的人相比,也挣不到大钱。
但崔教授有自己的见解。
他认为,搞物理研究只要投入,就会趣味盎然,每当有新的发现,哪怕是很微小的发现,也会享受到无穷的乐趣。
崔琦还说,要想成功,千万不要受周围环境的影响,“要相信自己,相信自己的能力”,“我常常鼓励学生们往前看,相信自己从事的是对人类有用的事业。
”他说,“如果只为一日三餐,并不需要去做研究,从事简单的体力劳动,便可达到目的。
做学问可不是为了钱,而是为了能对别人有用。
”崔琦指出,在相信自己的同时,还要相信别人。
只有向别人敞开你的胸怀,才会赢得别人的信任和帮助。
做到这一点对于远离故土到异国他乡求学的中国人来说尤为重要,因为他们要承受比别人更大的压力,如果不能与周围的人接近,很容易陷入孤立。
崔琦谈到他的那些来自中国名牌大学的一流学生时说,“他们的考试成绩非常好,但我告诉他们,做学问可不是做作业,那只是重复前人做过的事。
”他打了一个比喻,就像在旷野或森林中寻找回家的路一样,需要有开创性的探索精神。
留法学人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 翟隽强调留学生价值
留法学人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翟隽强调留学生价值中新网9月14日电据法国《欧洲时报》报道,9月12日下午,由全法中国学者学生联合会(全法学联)、全法中国科技工作者协会(全法科协)共同发起、以“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为主题的“留法学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大会”在巴黎隆重举行。
来自全法学联各地区学联、校级学联、旅法专业协会、中国高校法国校友会等留法学人团体的代表350余人参加大会。
中国驻法大使翟隽、驻法大使馆教育处公使衔参赞马燕生、全法学联主席王珂、全法科协理事长李皓等出席大会,全法学联副主席付超主持大会。
翟隽大使在讲话中表示,“9.3”纪念活动是对抗战先烈的最好缅怀。
纪念活动宣示了中国人民迈向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自信和决心。
翟隽指出,中法关系呈现良好发展态势,处于历史最好时期,新一轮战略对话、经济财经对话即将展开,启动不久的第三方市场合作开局良好,对华五年多次签证的落实让双方人员交流更加便利紧密,双方在应对全球气候变暖以及维护世界和平等方面都进行着务实而深入的合作,中法全面战略合作伙伴的巩固和发展构成了当今世界和平的重要基石。
翟隽强调,海外留学人员是国家的宝贵财富,希望大家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把爱国之情、强国之志、报国之行统一起来,立足当下、放眼未来,精进学业、增强本领,发扬中国精神、体现中国形象、传播中国声音,把个人梦想融入全国人民实现中国梦的壮阔奋斗中,为早日实现“两个百年”宏伟目标添砖加瓦、争光添彩。
王珂代表全法学联发言。
他表示,身在海外的留学生今天聚在一起,庆祝抗战的伟大胜利,体现了留法学人的历史责任感和民族自豪感。
他号召同学们既要追思抗战先烈的不朽功绩,更要担起捍卫和平的千钧重任;不仅要学习留法先辈的英雄事迹,更要深刻认清身上肩负的历史使命。
(黄冠杰)。
在顶峰微笑——记获诺贝尔物理学奖的河南人崔琦教授
在顶峰微笑——记获诺贝尔物理学奖的河南人崔琦教授
林雨声
【期刊名称】《市场研究》
【年(卷),期】1998(000)012
【摘要】10月13日,全人类科学界的盛事,新一届诺贝尔获奖名单在瑞典皇家科学院公布。
让全世界华人为之一振的是,一个华人的姓名,一张谦逊的笑脸,出现在那尊贵的科学圣殿上。
他就是祖籍河南、目前在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电机工程系教授固体物理的崔琦。
【总页数】2页(P19-20)
【作者】林雨声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K825.46
【相关文献】
1.浙大万歆教授获2011年度崔琦物理学奖 [J],
2.从事研究工作是很有趣并极具挑战性的——华裔科学家崔琦获诺贝尔物理学奖[J], ;
3.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崔琦 [J], 张国胜;
4.美籍华裔教授崔琦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J],
5.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崔琦教授访问我校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诺贝尔物理学奖系列介绍之9——199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崔琦.
诺贝尔物理学奖系列介绍之9——199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崔琦华人获诺贝尔物理奖者档案库之(5)崔琦(199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之一的崔琦,一九三九年生于中国河南省,五十年代到香港接受教育,一九五七年在培正中学毕业,随后到美国继续深造,一九六七年在美国芝加哥大学获物理学博士学位,此后到贝尔实验室工作,一九八二年至今任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教授,目前他从事电子材料基本性质等领域的研究。
在美国,据新华社引述崔琦教授来自中国的学生李济群等人介绍,崔琦为人随和,但对学生要求非常严格。
他思维敏锐,在师生中威望很高。
崔琦的妻子是美国人,他们有两个女儿。
瑞典皇家科学院九八年十月十三日宣布,把一九九八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德国科学家霍斯特•斯托尔默、美籍华人科学家崔琦和美国科学家罗伯特•劳克林,以表彰他们为量子物理学研究做出的重大贡献。
瑞典皇家科学院十三日在斯德哥尔摩发表的新闻公报说,斯托尔默教授和崔琦教授在一九八二年对在强磁场和超低温实验条件下的电子进行了研究。
他们发现,在这种条件下大量相互作用的电子可以形成一种新的量子流体,这种量子流体具有一些特异性质。
一年之后,劳克林教授对他们的实验结果做出了解释。
在这一发现的基础上,科学家又陆续做出一些重大发现。
公报强调说,这三位科学家的成果是量子物理学领域内的重大突破,它为现代物理学许多分支中新的理论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崔琦和斯托尔默在一九八二年对在强磁场和超低温实验条件下的电子进行了研究。
他们将两种半导体晶片砷化镓和砷氯化镓压在一起,这样大量电子就在这两种晶片交界处聚集。
他们将这种晶片结合体放置在仅比绝对零度高十分之一摄氏度(约摄氏零下二百七十三度)的超低温环境中,然后加以相当于地球磁场强度一百万倍的超强磁场。
他们发现,在这种条件下大量相互作用的电子可以形成一种新的量子流体,这种量子流体具有一些特异性质,比如阻力消失、出现几分之一电子电荷的奇特现象等。
一年之后,劳克林教授对他们的实验结果做出了解释。
第五位诺贝尔物理学奖华人得主——崔琦
第五位诺贝尔物理学奖华人得主——崔琦第五位诺贝尔物理学奖华人得主——崔琦在1998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中,又有一名华裔科学家获此殊荣,他就是继杨振宁、李政道、丁肇中、李远哲、朱棣文之后的第六位获得诺贝尔奖的美籍华裔科学家——崔琦。
许多人说,崔琦给他们留下的印象是:腆腼甚至羞涩。
其实皆是因为他有一颗非凡的平常心。
获知喜讯的当天,他仍旧按事先预约,前往医院检查身体,没有向任何人声张,甚至没有给在西岸探望小女儿的妻子琳达,和正在哈佛读艺术系的大女儿艾琳打电话,与她们分享快乐。
当普林斯顿校方为此召开记者会时,公关人员找了好久,才把他几乎是“逼上了讲台”。
此时他一副实验室打扮,面对“汹涌的记者”,只是好脾气地点头微笑,半个小时的记者会上,崔琦的发言不超过3分钟,在简短的发言中,他的致辞不无幽默,“蒙幸运之神的眷顾,我才得以进行所谓研究工作,实际上基本就是做一些好玩、有趣及挑战性的事,而且还有钱拿。
”崔琦,1939年出生于河南省宝丰县的一个乡村。
由于贫困,乡中连一间校舍也没有,崔琦只有接受私塾中的四书、五经教育。
不久,他便随大姐来到香港直接进入六年级学习。
在香港,他面临的最大困难是语言关,一是学说广东话,二是学好英文。
后来,他进入培正中学就读,这使他的英文进步很快,因为这是一所双语并用的学校,课本用中文,授课用英语或是名词中英对照,这种教学方式使崔琦受益匪浅。
他后来回忆认为:华人研读科学应该中英文交错使用,才可兼容并蓄,收到真正学习之效。
他说,只懂得中文会令科学家无法追读最新的科研报告,而完全放弃中文却是舍本逐末。
1958年,19岁的崔琦到了美国伊利诺伊州的奥古斯塔纳学院学习,那时全校只有他一名华裔学生。
由于青少年的崔琦在从河南辗转到香港,又从香港到美国的历程中,克服了种种挫折和困难,培养了他坚韧的性格,他勤奋学习,努力向上,以优异的成绩从学院毕业。
为了进一步深造,他又来到芝加哥大学师从史达克教授,在这里,史达克教授风趣的物理教学、及物理学广博的奥妙,使崔琦对物理学产生了特别的喜好,并开始对物理学研究投入更多的精力。
PS_sample
华南理工大学崔昭的PS 写作提纲(留学类)请按照以下问题尽可能提供详细的信息,以便PS文书的准备。
可以用中英文回答问题。
就读/原专业:本专业:经济与贸易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第二专业:新闻与传播学院广告学专业拟申请专业/学校:(主要侧重于传播方向)香港中文大学全球传播、企业传播香港城市大学整合市场营销浸会大学传播学温馨提示:在提供具体事例的时候,有逻辑、有时间顺序地描述。
在学校活动和社会实践部分,如果你缺少其中实习的经验,可以侧重于学校、学术活动,以及对申请专业的强烈兴趣和在这方面做出的努力、表现出的潜质或能力。
你提供的事例材料越详尽,越有利于你的申请文书制作和提高申请成功率。
1.为什么喜欢这个专业?(请用不少于100字说明你的兴趣起源、家庭背景氛围对你的影响,提供一个小事例,使你对这个专业或领域产生兴趣。
)A.家庭成长氛围(如有):我想任何一个影响都不会是单纯、直接的。
我对传播产生出兴趣的过程也是复杂、曲折的。
父母希望我在绘画上面有所成就,所以从小学画,因而在父母的培养和教育下对色彩和图案产生了后天的敏感。
因为小时候很少画展,父亲就从身边事物着手,经常跟我一起分析电视中出现的各种画面,有时候还会让我即兴绘画出来电视上的画面,小时候还因为被打断看电视而哭过鼻子,随着课业繁忙,到了初中以后,很少有时间作画,但是父亲经常和我探讨电视广告,两个人会经常就一则创意超群的、制作精良的广告而欢呼喝彩,也经常会对庸俗不堪、丝毫不引人注意的“失败”广告而批评叹息。
经常这样下来,每每看到广告,我都会不由自主直接从拍摄、制作、创意、文案等方面对广告进行评价。
我对传媒的兴趣是从电视广告开始的,但是那时候从来没有注意到。
后来,我三姨夫、小姨夫进入了我们这个大家庭,我的三姨夫是广播电台的新闻主持,我的小姨夫是电视台记者,出于好奇,我总会对他们的工作内容问个不停,也经常在他们讨论工作的时候屏息倾听。
而三姨夫在家置办的录音设施、小姨夫偶尔带回家的摄像机总是对我产生了像黑洞一样强大的吸引力,常常缠着他们教我摆弄,偶尔制作出来的音频、视频都是我生活重要的闪光点。
外来入侵植物带给我们的思考
视界照耀科技| 5POPULAR SCIENCE大众科普外来入侵植物带给我们的思考崔夏1.植物迁地保护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93;2.北京市花卉园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北京 100093; 2.北京市植物园管理处,北京 100093基金项目:国家林业和草原局(T000002199687)作者简介:崔夏,工程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外来入侵植物研究。
外来入侵植物就是来自域外的植物,并对进入的区域产生影响。
其来源方式主要包括有意引进和无意进入两种,而无意进入又可分为依靠自然传播(如边境的自然风力传播种子)或伴随其他物质或中介(如进出口贸易或者国际旅行携带等)而进入。
本文通过介绍外来入侵植物与人类活动的密切关系,特别是对外来入侵植物的认识、所产生的危害以及防治等,都需要从源头入手,严肃认真并引以为戒。
1 引入历史及发展态势入侵概念始于20世纪50年代末[1],但正式进入中国则可追溯自20世纪80年代的改革开放之后。
特别是近二三十年来,随着国际贸易日益频繁、旅游等大规模人员流动增加,入侵研究发展迅速,已成为研究热点并逐步形成研究发展态势[2]。
文献年度分布情况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出该研究领域的发展水平和总体发展速度[3]。
以入侵植物为例,从知网主题索引得到3 800余篇文献中,检索到记载中国外来入侵植物的文献年份如下:1980年:1篇;1990年:4篇;2000年:718篇;2010年:1 897篇;2020年(截至2023年12月底):992篇;而以关键词获得的1 574篇文献中,检索到中国的入侵文献年代如下:1980年:1篇;1990年:0篇;2000年:250篇;2010年:899篇;2020年(截至2023年12月底):391篇。
2 危害及人为引种应用历史尽管外来入侵概念的提出只有半个多世纪,但却已经成为21世纪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特别是在中国,不少保护区也遭受到了外来入侵植物的威胁[4],因为外来入侵一旦形成,损失非常严重且难以根除。
国际经济文化交流
克里斯托弗·哥伦布约1451—1506,生于意大利热那亚, 卒于西班牙巴利亚多利德 Valladolid。一生从事航海 活动。先后移居葡萄牙和西班牙。相信大地球形说, 认为从欧洲西航可达东方的印度和中国。在西班牙国 王支持下,先后4次出海远航到达了西欧人认为的美洲 大陆,他也因此成为名垂青史的航海家。开辟了横渡 大西洋到美洲的航路。先后到达巴哈马群岛、古巴、 海地、多米尼加、特立尼达等岛。在帕里亚湾南岸首 次登上美洲大陆。考察了中美洲洪都拉斯到达连湾 2000多千米的海岸线;认识了巴拿马地峡;发现和利 用了大西洋低纬度吹东风,较高纬度吹西风的风向变 化。他误认为到达的大陆是印度,并称当地人为印第 安人。
崔琦是美籍华人,任美国普林斯大 学电子工程系教授,从事电子研究工作, 成就斐然。1998年10月13日瑞士皇家科 学院授予其诺贝尔物理学奖。他是继杨 振宁、李正道、丁肇中、朱棣文等人之 后,第7位获得诺贝尔奖的华裔。 另外 一名同名者崔琦,是书法家,兼有“曲 坛杂家"的誉称.
麦哲伦,葡萄牙著名的航海家和探险家,先后为葡萄牙 (1505年~1512年)和西班牙(1519年~1521年) 作航海探险。地点从西班牙出发,绕过南美洲,发现麦 哲伦海峡,然后横渡太平洋。虽在菲律宾被杀,但他的 船队依然继续西航回到西班牙,完成史上第一次环球航 行。被世界认为是第一个环球航行的人。他依次经过的 大洋是: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
一、华人诺贝尔奖: 二、外国人
1.李政道 2.杨振பைடு நூலகம் 1.麦哲伦 2. 哥伦布
3.丁肇中
4.李远哲
5. 朱棣文
6.崔琦
丁肇中(1936年1月27日 -),1936年出生,美国实验 物理学家。汉族,祖籍山东省 日照市涛雒,华裔美国人,祖 籍山东省日照市,现任美国麻 省理工学院教授,曾获得1976 年诺贝尔物理学奖。他曾发现 一种新的基本粒子,并以和自 己中文姓氏“丁”类似的英文 字母“J”将那种新粒子命名为
华人的骄傲
华人的骄傲作者:来源:《青少年科技博览(中学版)》2006年第02期催琦,1939年2月28日出生,籍贯河南省。
1967年获芝加哥大学物理博士学位,1968年至1982年任贝尔实验室研究员,1982年任普林斯顿大学电机系教授迄今。
1982年,他发现“分数量子霍尔效应(Fractional Quantum Hall Effect)”,轰动物理学界,并因此在1984年获得巴克莱奖(Buckely Prize),1998年获得该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
崔琦最喜欢的格言之一就是:“只问耕耘,不问收扶。
”获奖后,崔琦应邀在香港中文大学与学生交流。
他介绍说,自己曾教过许多在中国长大的学生,他们总是缺乏自信,而且往往要知道会有什么样的收获才去做。
相反,欧洲学生具有冒险精神,只要认为很有意思、很好、很有挑战性,就会踏踏实实地去做。
这种富于探索的精神是值得我们好好学习的。
那么,这位世界级科学大师的成功捷径又是什么呢?崔琦的回答是——“坚持”。
(本栏)东方智者——阿维森纳阿维森纳(Avicenna 980—1037)是穆斯林科学家中最有影响的波斯人。
他一生著述颇丰,这些著作在逻辑学、形而上学、神学,阿拉伯和波斯语言文学、天文学、生物学、几何。
军事学,伦理学和心理学等学科领域堪称权威。
其中最重要的是两部著作:《治疗论》和《医典》。
《治疗论》是一部包含有逻辑、心理学、几何、天文、算术!音乐等各方面内容的百科全书。
在十二世纪,他的《医典》被译成拉丁文。
数百年中,该书在欧洲一直被奉为宝典。
这种权威地位直到哈维时代才告结束。
图为匈牙利发行的“阿维森纳”纪念邮票。
(桂珍)失败都是自己造成的一位拳击高手参加比赛,自负地认为一定可以夺冠。
当打到了中途,拳击手警觉到,自己竟然找不到对手的破绽,而对手的攻击却往往能突破自己的防守。
比赛结果可想而知,拳击高手失去了冠军奖杯。
他愤愤不平地回去找他的师傅,央求师傅帮助他找到对手的破绽,好在下次比赛中打倒对手。
东京科考寻找池袋华人的“族群社区”
中国研究第26期第253-264页©SSAP,2021东京科考:寻找池袋华人的“族群社区”吕钊进朱安新邱月袁光锋*中国在看世界,世界也在看中国。
在中国与世界相互接触、了解、交融的历史进程中,广大海外华人扮演着重要角色。
从20世纪80年代重新打开国门,到21世纪初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再到新时代扛起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大旗,中国与世界的联系日益紧密。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我们要广泛团结联系海外侨胞和归侨侨眷,共同致力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若想透彻理解全球化浪潮里中国的话语力量,知悉侨胞的海外经历是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
其中,在日中国人的生存状态是新时代走岀国门的中国人融入异乡的缩影。
近年来,华人移民研究成果颇丰,但于日本华人的相对较少,而且关注点集中在。
改革开放以来,移民日本的新华侨动机何为、渠道何在?新华侨在日本的生存和如何?与当地社会之间的联系又呈现什么样的特征?这些问题引起了我们的兴趣。
带着这些问题,借暑假之便,南京大学社会学院组建了“中国人在日本的社会适应与社会融入状况调查”项目组,以本科生国际科考与科研训练项目为依托,于2019年7月赴日本东京展开了为期两周的社会调查。
本次调查聚焦于东京池袋,以在池袋的华人经营者的生命历程为主线,了解他们的身份认同、、婚姻家庭状况、日常生活特征以及社会交往和社会支持状况,分析改革开放以来,新华侨在日本社会适应和融入方面的情况,为今后初步的经料。
通过本次调查,我们希冀更好地了解海外侨胞的生存状况,同时了解中国发展对世界的。
本文作"吕钊进,博士,南京大学社会学院助理教授;朱安新,南京大学社会学院副教授;邱月博士,南京大学社会学院助理教授;袁光,南京大学学院副教授。
254中国研究第26期于调查活动结束之后,以下分别介绍此次调查的准备工作、研究背景、调查过程、调查初步结果以及对未来研究的展望。
一去东京前的准备工作为培养国际化时代所需的具备国际意识和视野、先进知识结构和在多元文化环境下有效沟通能力的新型人才,南京大学自2004年开始不断探索国际化实践教学模式,并于2016年开始实施本科生国际科考与科研训练项目。
崔占峰:这是我们最明智的选择!
崔占峰,牛津大学建校以来首位华人终身教授、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他不仅是海外华人学者中的佼佼者,更是全球生物医学工程、生物化工、再生医学领域领军人物,他还有一个身份——牛津大学高等研究院(苏州)创始院长。
2016年12月,牛津大学高等研究院(苏州)(Oxford Suzhou Centre for Advanced Research,以下简称OSCAR)正式签约落地苏州工业园区。
这是牛津大学建校800多年来,在海外设立的第一个也是至今为止的唯一一个研究院。
A Date With SIPSIP有约崔占峰:这是我们最明智的选择!○记者 张乐妤OSCAR的诞生,和崔占峰多年来锲而不舍的推动分不开。
研究院成立多年来,崔占峰带领着团队以刚健有力的行动,开辟中英科技合作新事业,叩访一道道新的时代命题。
Q1:从2011年与苏州工业园区结缘,到2016年OSCAR正式签约落地,其间经历了哪些难忘的故事?2011年访问园区时,为了了解企业落地的政策,我和一位投资人径直到园区管委会咨询,当时有一位招商部的小伙子接待了我们,即便不知道我们是谁,他依旧耐心地介绍,专业又高效的工作能力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当时,园区希望能进一步吸引国际顶尖名校,通过技术研发、孵化高科技企业、聚集国际一流人才,来实现园区的产业转型升级。
在我看来,园区的发展规划和发展潜力非常契合历史悠久的牛津大学在21世纪全球化发展方面的需求。
因此,我向牛津大学提议,与苏州工业园区合作设立牛津大学海外研发中心。
在几千公里以外的苏州设立海外研究院,这对历来严谨的牛津大学来说,是值得谨慎再谨慎的事情。
在这一提议后的5年多时间里,牛津大学教授团队同校方与园区多次互访,进行深入的交流与对话,建立起了对彼此的理解与信任。
牛津大学也从最开始“在海外设立研究院存在风险也没有必要”的态度,逐渐转变为“我们可以试一试”。
在项目敲定之前我就同园区表示,你们得有耐心,牛津大学就像是一头800多岁的老牛,要迈出一步,是很难也很慢的。
那些指引向成功的力量——斯坦福大学终身教授崔屹专访
张春晏 | 文跨界的力量、成长的力量和自由的力量是引领崔屹早早成功成名的重要力量。
对于成长,崔屹尤有感受。
他认为,会成长的人将会非常厉害。
会成长,不仅要像海绵一样不断汲取;更在于要不断修炼自己,让内心不要被嫉妒、虚荣、爱面子等等人类的弱点所蒙蔽,从而保持虚怀若谷、求知如渴的状态;成长还要保持高度的专注力,专注才能成就极致。
张春晏:本刊高级编辑那些指引向成功的力量——斯坦福大学终身教授崔屹专访为曾经的学生,崔屹是学霸中的战神,在哈佛读博,在加州伯克利读博士后,在无数人梦想的顶尖期刊《自然》、《科学》发表科研成果是家常便饭;作为现在的发明家,崔屹团队的发明已经三次被《科学美国人》评为年度“十大创新技术”:2010年,移动式水过滤器;2014年,将低级废热转化成电能的电池;2016年,会制冷的衣服。
作为一名年仅41岁的斯坦福教授,崔屹已经培养近60位博士和博士后,在世界范围培养了40多位教授,崔屹预计在5年后,培养的作41那些指引向成功的力量要找到一种材料,使其结构能存储更大量的锂离子。
现在手机、电脑、电动车的电池里面都是碳材料作为负极。
我发明的硅负极材料,和碳材料相比,理论能量密度是碳材料的10倍之多。
目前在电池中只做一个负极的取代,电池能量密度可以提高30%-80%。
2008年,我在Nature Nanotechnology 发表了研究成果,受到各界瞩目,风投、实业界的人纷纷来找我。
在各种力量的推动下,我创办了安普瑞斯(Amprius),把我发明的硅负极材料产业化。
创办第二家公司的直接原因,是发现国内的雾霾太严重了,而中国的大部分口罩对PM2.5不管用,个别过滤效率高的,空气阻力太大,戴了会缺氧。
我是一个材料科学家,我想我一定要做这个,就发明出了一种纳米纤维的过滤技术,过滤效率特别高,空气的透气量大。
在此基础上,我和朱棣文教授一起成立了一家公司叫4C Air。
朱棣文教授2013年从美国能源部部长位置上退下来后到斯坦福任教,我们在锂电池方面也有很多合作。
Net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
▪ To go directly: Tools -> Options -> Edit -> Check off "UseUpcoming Events and Call for Participation The 4h Annual Symposium on Biopharmaceuticals at Price Center, UCSD (6/4)求才﹐研究金﹐獎學金申請News and Announcements人事部、教育部、科技部、财政部关于印发《关于在留学人才引进工作中界定海外高层次留学人才的指导意见》的通知 Invitation to the 1st World Medicine Summit in Shanghai中国华文教育基金会中国巴蜀文化行邀请函清大北美教育金會晚會清大校長介紹奮鬥目標包克新教授受聘為葛魯博大學替代醫學研究學院院長兼教務長The Delegation of Shanghai International Studies University visiting LA:海峽兩岸金融業開放合作與前景研討會陳美珍接港大南加校友會會長Summer lecture/"hands-on" laboratory workshops at the NIH - Proteomics; PCR;Recombinant DNA; Nano Technology移民局2005财政年度的两万个H-1B名额的申请要求Net Forum – Discussion board美国华裔医学科学家协会 (NSMS-CAA) Job OpportunitiesProposal from USCF - 2005中国模特大赛简介“中国艺术之魂” 音乐—中国音乐学院美国巡演==================================================人事部、教育部、科技部、财政部关于印发《关于在留学人才引进工作中界定海外高层次留学人才的指导意见》的通知国人部发[2005]25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事厅(局),教育厅(教委)、科技厅(局)、财政厅(局),副省级市人事局、教委、科技局、财政局,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人事部门: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支持留学、鼓励回国、来去自由”的方针和“拓宽留学渠道、吸引人才回国、支持创新创业、鼓励为国服务”的要求,进一步做好留学人员回国服务工作,提高留学人才引进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人事部、教育部、科技部、财政部会同全国留学人员回国服务工作部际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共同制定了《关于在留学人才引进工作中界定海外高层次留学人才的指导意见》。
崔铮 - 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 网站首页 -- Powered By
崔铮1988年博士毕业于南京东南大学。
1989年应英国国家科学与工程研究委员会邀请与资助,到英国剑桥大学微电子研究中心做访问研究员。
1993年加入英国卢瑟福国家实验室微结构中心做高级研究员,1999年成为首席科学家并担任微系统技术中心负责人。
目前在英国卢瑟福国家实验室微纳米技术中心负责微纳米工程应用。
主要专业领域为微纳米加工技术及其应用。
英国工程技术学会(IET)的Fellow。
英国政府科研计划评审专家。
欧共体科技发展框架的评审专家,欧洲研究理事会的评审专家。
中科院海外评审专家。
4次获王宽诚教育基金会科研奖金。
两次主持英国皇家学会中-英联合研究项目。
2004年获中科院海外杰出学者基金。
2007年入选中科院物理所纳米材料与器件海外合作团队。
2009年应邀担任ChinaNano2009纳米加工技术分会主席与国际纳米技术年会(Nanotech2009) 纳米加工技术分会技术程序委员会成员。
独立与合作发表学术论文190 余篇,出版“微纳米加工技术及其应用”等中英文专著4部。
Title: Overview of Nanofabrication TechnologyAbstract: Nanotechnology is the hottest pursued subject worldwide in recentyears. The key to nanotechnology is the making of various nanostructures,which specifically refers to making structures less than 100nm in at leastone-dimension. At one dimension there are thin films of a few atomic layersthickness. At three-dimension there are nanoparticles, carbon nanotubes andnanowires. However, majority of nanostructures are two dimensional and aremade by various nanofabrication techniques. They are the basic tools to formvariety of functional nanodevices and systems. Currently manynanofabrication techniques are available. Most of them are evolved frommaking microstructures. This can often cause confusion to users who arefacing wide choices of technology for their specific purpose.The talk willfocus only on those technologies which can make structures less than 100nm.Special attention is given to the technologies which are popular andaffordable at a research laboratory environment. Their basic feature andcapabilies are introduced. It is hoped that the talk will present a generaloverview of the existing nanofabrication technologies and point out some newtrends in this field.。
华裔专家发现克癌奇方
华裔专家发现克癌奇方
佚名
【期刊名称】《自然与科技》
【年(卷),期】2007(000)006
【摘要】癌症每年夺走无数生命,医学界一直在寻找攻克它的途径。
最近,医学界在治癌研究上取得重大突破,科学家预测,在未来的几年内人类将可能通过给癌症患者注射他人的免疫细胞来治愈癌症。
这项研究的主导者崔征博士是华裔科学家,现执教于美国威克森林大学医学院。
早在1999年,他和他的同事们在试验过程中发现,一只雄性老鼠对肿瘤具有超强的免疫能力。
【总页数】1页(P4-4)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30.5
【相关文献】
1.友好的使者--记中荷项目荷方长期专家汉克·赛斯玛先生 [J],
2.多西他赛+奈达铂+方克联合同步放疗治疗局部晚期食管癌临床观察 [J], 段宏燕;李光
3.对奇阶幻方的麦齐里阿克排法的考究 [J], 郑格于
4.让天下咳喘众生早日康复──记北京红十字会东区医院咳喘病专家克治哮喘症奇绩 [J],
5.方克定研究员在“矿业可持续发展”两院院士专家座谈会上的讲话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鱼翅盛宴与鲨鱼物种的可持续
鱼翅盛宴与鲨鱼物种的可持续
崔征
【期刊名称】《《WTO经济导刊》》
【年(卷),期】2007(000)002
【摘要】11月9日,由香港鱼翅海产进出口商会组织的“翅的来源——可持续发展与未来”媒体见面会在长城饭店二层会议室召开,此前两天,野生救援协会WildAid与中国国家农业部水生野生动植物保护办公室联合在北京举办了国际鲨鱼保护研讨会,野生救援协会的主席介绍了当前鲨鱼物种灭绝的紧迫的危险,并指责了过渡捕杀鲨鱼和割翅等行为,
【总页数】1页(P128-)
【作者】崔征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74
【相关文献】
1.鲨鱼的死亡倒计时一碗鱼翅引发的物种灭绝 [J], 彭彪;黄雷;adam
2.鱼翅盛宴背后的鲨鱼生存危机 [J],
3.中国鱼翅消费与鲨鱼捕捞关系初步研究 [J], 李明哲;周学红;崔和;王悦;李的真;张伟
4.中国鱼翅消费与鲨鱼捕捞关系初步研究 [J], 李明哲;周学红;崔和;王悦;李的真;张
伟;
5.鱼翅盛宴与鲨鱼物种的可持续 [J], 崔征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我的中国心——记中科院苏州纳米所研究员崔铮
我的中国心——记中科院苏州纳米所研究员崔铮
黄为军;柴玉泽
【期刊名称】《科学中国人》
【年(卷),期】2010(000)009
【摘要】@@ 河山只在我梦萦,rn祖国已多年未亲近,rn可是不管怎样,rn也改变不了我的中国心.rn洋装虽然穿在身,rn我心依然是中国心,rn我的祖先早已把我的一切烙上中国印……rn1984年春晚,张明敏以一首<我的中国心>,唱响华夏大地!海外赤子眷恋祖国的深情与民族自豪感,让这首歌永远流传!
【总页数】2页(P82-83)
【作者】黄为军;柴玉泽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中科院苏州纳米所获得直接印刷银纳米线研究新进展 [J], ;
2.高分子分离膜——让制造变得更洁净——访分离膜专家、中科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研究员靳健 [J], 李丹
3.中科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碳纳米管宏观取向材料研究取得新进展[J],
4.中科院、江苏省政府、苏州市政府签署协议共建中科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 [J], 卞集
5.陈韦中科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著名美籍华裔科学家崔征教授来学院讲学
4月1日下午,泰州国家医药高新区联合我院邀请了著名美籍华裔科学家、病理学教授崔征博士在学院报告厅作“从抗癌小鼠的意外发现到全新的粒细胞抗癌疗法”的专题学术报告。
崔征教授是麻省大学生物化学博士、美国哈佛大学医学/生物化学博士后。
现于美国北卡罗来纳州名校维克森林大学担任医学院生物化学、病理学终身教授。
报告中,崔征教授就粒细胞抗癌技术的研发背景、基础研究、临床试验以及未来临床应用前景等方面进行了专业严谨、系统全面的介绍。
崔教授说,1999年,他在一次实验中意外发现一只小白鼠有超常的抗癌能力,经过多次试验研究,他发现这只小鼠的粒细胞有主动攻击癌细胞的能力。
随后,他发现人体内长期被忽视的粒细胞同样能主动攻击并消灭癌细胞。
据此基础上崔教授和他的团队研发出了一种全新的抗癌疗法:粒细胞成分输血提高抗癌免疫力的疗法。
目前一期二期临床试验已在世界各地展开,泰州的中国医药城医院也即将进行临床试验。
学术报告会还设置了现场互动环节,现场观众就一些问题向崔教授请教。
报告厅里提问踊跃,气氛热烈,崔征教授对每一位观众的提问都予以细致的解答。
此次学术报告会崔征教授以严谨、科学的学术态度,深入浅出、旁引博证的报告,让同学们受益匪浅,不仅拓宽了学生的科普知识面,唤起了对科学技术发明的浓厚兴趣,更启迪了思维,开阔了眼界。
泰州国家医药高新区管委会副主任刘露、紫金财产保险公司泰州中心支公司总经理王京苏、泰州市中心血站副站长顾芳、中国医药城医院副院长倪理琪、许正昌、学院党委副书记唐靖辉、副院长郭冬梅和各院(系)团总支书记、学生代表、市民群众共700余人聆听了次此学术报告会。
泰州广播电台、《泰州日报》和《泰州晚报》等相关媒体做了专题采访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