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生物技术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O O P O O _
O
+
SD
Tat _
+
APRPG
APRPG
缓控释智能开关: pH敏感性碘胺二甲氧嘧啶(SD)
+ O P O O O _
a T_ t
细胞膜穿透肽Tat
SD A PR PG
+
+
SD
T_a t
抗肿瘤药物
G RP AP
纳米基因载体
肿瘤的基因治疗:缺乏靶向性强、转染效率高的基因载体, 临床效果不是很理想 纳米基因载体:缓释药物、靶向输送、保护核苷酸、毒性 小
(2)主动靶向
纳米粒载体主动靶向可分为物理化学靶向和生物靶向 两个层次 A物理化学导向: 物理化学导向是利用药物载体的 pH 敏、热敏、磁性 等特点在外部环境的作用下(如外加磁场)发生变化 实现对病灶实行靶向给药。
纳米载药微粒:物理化学导向
利用药物载体的磁性特点,在外加磁场的作用下,磁性纳 米载体将富集在病变部位,进行靶向给药。
nano-IL12-MCAB→血管→断血、断营养→肿瘤细胞坏死
2 可控释放性 控释药(CRDDS)是控制释放给药系统 (Controlled release drug delivery system,CRDDS)的简称。CRDDS 是通过物理、化学 等方法改变制剂结构,使药物在预定时间内,自动 按某一速度从剂型中恒速释放于作用器官或特定靶 组织,并使药物浓度较长时间维持在有效浓度内的 一类制剂。
AA98抗体靶向与治疗
自主创新的抗肿瘤血管抗体AA98
抗体 AA98 肿瘤 hepatocarcinoma Leiomyosarcoma Pancreatic cancer
131I-AA98
抑瘤率 70.5 % 49.8% 48.7%
Pancreatic cancer 86.2%
磁性空心球包裹IL-12连接抗体BVE-1(nano-IL12-MCAB)靶向肿瘤区血管
R G D三肽序列是细胞外基质及体内多种粘附蛋白分子 所共有的细胞粘附和分子识别位点. R G D三肽及其衍生物在抑制癌细胞的转移 、抗血栓 、治疗急性肾衰 、抗炎 、治疗骨质疏松 及皮肤再生
纳米脂质体药物载体 由磷脂双分子怪包覆水相囊泡构成,生物相容性好 一个脂质体中可以同时包载亲水和疏水性药物 磷脂本身是细胞膜成分 注入体内无毒,生物利用度高,不引起免疫反应 对脂质体表面进行修饰,譬如将对特定细胞具有选择性 或亲和性的各种配体组装于脂质体表面,可达到寻靶向 作用
纳米载药微粒
尺度:直径10~500 nm的固态胶体粒子 构造:药物通过溶解、包裹作用位于粒子内部, 或通过吸附、耦合作 用位于粒子表面 物理化学导向 特点:长循环、缓释、靶向
生物导向
纳米微粒
长循环
靶向、缓释
纳米载药微粒:生物导向
利用抗体、细胞膜表面受体的专一性作用,将配位子结合在载体上,与目 标表面的抗原性识别器发生特异性结合,使药物能准确地作用于目的细胞。
Andrew R. Reynolds, S. Trends Mol Med. 9 (2003 ): 2-4
纳米基因载体 2:树突状物的多聚体
美国密西根州大学James等研制的对聚酰胺-胺型 (PAMAM)树突状聚合物。装 载了DNA的树突状聚合体注入组织,内吞作用的方式进入细胞,DNA分子释放出来, 实现基因的整合。
它是指大分子药物、药物载体如脂质体等可 以穿透肿瘤缺损的血管内皮细胞进入肿瘤组 织,并由于清除障碍而高浓度长时间蓄积在 肿瘤组织中,有的可长达100h。研究发现 相对低分子质量的物质不能长时间蓄积在肿 瘤组织中,因为它们可以以扩散的方式返回 到循环体系中。一般认为大于50×1000的分 子或与其相当的粒子有明显的EPR效应。
在材料的选择和药物载体的制备过程中,就已设计好 给药的半衰期和适应给药的环境因素对载体的影响, 使之控制给药浓度和给药时间
O O O O O O P O OH
NHCO PEG Tat
+ CH O
3
N
O NH S NHCO PEG O N
APRPG
1. 磷脂的改性及功能化
2. 靶向基团的引入
O 物理偶联 O O O O O P O OH 抗肿瘤药物 复合 APRPG
磁纳米粒阿霉素 治疗肝癌研究
湘雅医院肝胆肠外科研究中心
纳米科技被视为21世纪关键的高新技 术之一,其中纳米生物技术是目前国际 生物技术领域的前沿和热点问题,在医 药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和明确的产业化 前景,特别是纳米药物载体将在疾病的 诊断、治疗和卫生保健方面发挥重要作 用。
纳米科技是现代科学和先进工程技术结合的产物 纳米医学是纳米科技的一个新分支
生物降解性是药物载体的重要特征之一,通过降解,载 体与药物定向进入靶细胞之后,表层的载体被生物降解 掉(包覆形),芯部的药物释放出来发挥疗效,避免了 药物在其他组织中释放
长循环纳米粒(也称为隐形纳米粒) 人体内起防御功能的网状内皮吞噬系统对外来异物的识 别能力很强 巨噬细胞消除外来粒子的一个重要机制是通过识别结合 于微粒上的免疫球蛋白(IgG)和Fc段和补体来吞噬抗 体结合的微粒 血浆中的多种成分如血浆蛋白等可以吸附到纳米粒表面, 这就是调理过程 而巨噬细胞上存在这些血浆成分的受体 药物在血中循环时间短,到达不了靶器官,不能产生长 效缓释作用
PAMAM
Eichman JD, James R.Baker. et al. Pharm Sci Techonol Today. 3 (2000): 232-245
磁介导热疗
将纳米尺度的磁性颗粒定位于肿瘤组织,然后施加一外 部交变磁场,使材料因产生磁滞、驰豫或感应涡流而被加热, 这些热量再传递到材料周边的肿瘤组织中,使肿瘤组织温度 超过42℃,导致细胞的凋亡及坏死,从而实现对肿瘤的治疗。
荧光修饰的抗体进行识别和定位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与抗体结合的纳米材料与肿瘤抗原的特异性结合
X X He, X Lin, K Wang, W Tan. J Nanosci Nanotechol.1( 2004): 235-254
靶向分子偶联 (分子靶向)
纳米药物载体
控制释放结构
EPR效应(被动靶向)
复合靶向
磁靶向(物理靶向)
生物模拟 由于补体系统在RES吞噬异物时发挥重要作 用,因此通过模拟细胞和病原体来减少或抑制补体系统 的活性,可以避免吞噬。将神经节苷脂(GM1)加入到脂 质体的膜中,它就具有了长循环特性。肝素能在不同阶 段抑制补体系统的活性,将它共价连接到聚甲基丙烯酸 甲酯(PMMA)纳米粒上,发现其半衰期为5h,在血中可 停留长达72h,而PMMA纳米粒的半衰期只有3min。 血浆补体在高温下失活,可将纳米粒用血浆包衣后,在静 注前,56℃处理30min,可延长微粒的血中循环时间。
传统给药方式
多次给药,浓度水平不稳定
药物缓控释
一次给药维持稳定药物水平
药物
靶向
游离药物半衰期短 靶向后增加到达病灶部位药物比例
纳米药物载体的基本类型
(1) 纳米磁性颗粒 顺磁性或超顺磁性的纳米铁氧体颗粒具有磁靶向性 使用交变磁场温度上升至 40~45℃杀灭癌细胞
载体与药物-基因片段定向进入靶细胞之后,表层的载 体被生物降解,芯部药物释放出来发挥疗效 超过 60%的药物或基因片段采用可降解性高分子生物 材料作载体 聚丙交脂(PLA)、聚已交脂(PGA)、聚已内脂( PCL)、PMMA、聚苯乙烯(PS)、纤维素、纤 维素-聚乙烯、聚羟基丙酸脂、明胶 结合含有 RGD 定向识别器,靶向性与目标细胞表面的 整合子结合后将药物送进肿瘤细胞,达到杀死肿瘤细 胞或使肿瘤细胞发生基因转染的目的
• 脂质体基因载体 • 树状多聚体的基因载体
纳米基因载体 1: 纳米脂质体基因载体
表面正电荷与核苷酸发生静电作用,形成纳米载体与质粒DNA的复合物。通过其 表面阳离子与细胞膜上的糖蛋白及磷脂相互作用进入细胞质,实现基因治疗。
纳米阳离子脂质体
纳米脂质体基因载体
以avβ3 整合蛋白为靶向的基因纳米材料 (a): av β 3-NP/RAF(-)表达的ATPu-RAF与 avβ3整合蛋白结合;(b):内皮细胞凋亡(c): 肿瘤细胞饥饿死亡.
B生物导向: 生物导向利用细胞膜表面抗原、受体或特定基因片 段的专一性作用,将抗体、配体结合在载体上,通 过抗原-抗体、受体-配体的特异性结合,使药物能 够准确送到肿瘤细胞中,实现恶性肿瘤的主动靶向 治疗。如:采用异型双功能交联剂将人肝癌单抗H Ab18 与载米托蒽醌的白蛋白纳米粒化学偶联,构 建人肝癌特异的免疫纳米粒;
溶涨扩散程度与速度取决于PEG在 材料中所占的比例,含量越高,药物从 PEG-PLGA纳米粒扩散越快
PEG-PLGA纳米粒
于PBS液中2天后
PEG-PLGA在体内在体液的作用 下产生降解释放出药物
PEG-PLGA纳米粒
PEG-PLGA微球 在血浆中孵育7天
3 生物相容性和生物可降解性
所谓生物相容性是指材料对机体无毒性,不激活凝血系 统,不引起血液或机体、组织炎症反应,不吸附、损伤 、激活白细胞、血小板和补体系统,即要求与机体组织 血液系统无反应性。
极性微粒不易被吞噬,Zeta 电位越高吞噬越少。表面 双亲性或亲水性的微粒在血中循环时间长。采用亲水 性材料对纳米粒进行表面修饰,可提高其表面亲水性、 增大空间位阻及调整Zeta 电位,延长纳米粒在体内的 循环时间。
长循环纳米粒的的表面修饰有共价偶联和表面吸附和生 物模拟。 共价偶联 将PEG等亲水性聚合物通过酯键共价连接到 纳米粒载体上,可得到较稳定的包衣层 表面吸附 通过物理吸附的原理,将某些表面活性剂吸附 到纳米粒的表面也可达到长循环的目的 本法主要采用非离子型聚氧乙烯类表面活性剂,最常用 的是泊洛沙姆及其乙二胺衍生物 机制:不带电荷,亲水性的表面包衣层具有立体排阻作 用,有效阻断了巨噬细胞对纳米粒的吞噬作用亲水性包 衣能有效减少纳米粒对血中成分的吸附以减少粘附,降 低血浆蛋白的调理作用。
Morozp, Jones SK, Gray BN. Int J Hyperthermia, 18(2002): 4267—4284
磁介导热疗 1:磁性阳离子脂质体
阳离子脂质体
中性脂质体
Akira Ito, Masashige Shinkai, Hiroyuki Honda, et al. J.Biosci Bioeng.100,1 (2005): 1–11
肿瘤组织生理特性——EPR效应(enhanced permeability and retention effect)大多数实体瘤的病 理生理特征与正常组织器官相比有显著不同。表现为 肿瘤血管生长迅速,外膜细胞缺乏,基底膜变形,淋 巴管道回流系统缺损,大量血管渗透性调节剂(缓激肽、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一氧化氮、前列腺素和基质金属 蛋白酶等)的生成。这些生理性变化有利于迅速增长的 肿瘤组织获取大量营养物质和氧气。同时这也导致了 肿瘤血管渗透性的增加,进而产生了EPR效应。
(4)纳米智能药物载体 通过对纳米药物载体的结构设计、合成,制备出具有 智能释药能力
A纳米识别基因载体 这类药物载体本身带有肿瘤细胞识别的基因,在 药物进入人体后,识别基因自动寻找肿瘤细胞, 进行释药 B 纳米识别蛋白载体
当带有识别蛋白纳米药物载体进入人体后,识别 蛋白自动寻找目标进行定位
C 纳米高分子控释载体
纳米科技得到成功的应用,最引人注目的是纳米药物 载体。
可以解决口服易水解药物的给药途径,使原本只能 注射的药物可以直接口服而不破坏疗效
可以延长药物的体内半衰期,解决因药物半衰期短 而需每天重复给药多次的麻烦 减少药物不良反应 可将一些特殊药物输送到机体天然的生物屏障部位
控释
纳 米 药 物 制 剂
NHCO PEG Tat _
+
SD PEG
3. 抗肿瘤药物磷脂复合 物纳米粒的制备
AP
G RP
SD
t Ta_
Ta _ t
+
AP R
PG
O
O O P O O _ +
二硬脂酰卵磷脂( DSPE ) 靶向肿瘤血管配体:APRPG
Tat _
SD
+
O
P
O _
O
+
SD
O O
+
O P O _ +
+
O
O _
P
O
抗肿瘤药物磷脂复合物纳米粒
四、利用纳米技术进行肿瘤治疗
磁介导热疗 2:抗体结合的磁性脂质体
Akira Ito, Masashige Shinkai, Hiroyuki Honda, et al. J.Biosci Bioeng. 100,1 (2005): 1–11
三.纳米药物载体的特征 1 靶向性 (1)被动靶向 载药纳米粒大多经脉管给药,以达到靶向释药的目的 。纳米粒可从血流中迅速清除并被 RES 摄取。RES 为网状内皮系统(单核-巨噬细胞系统)的简称,主 要分布于肝,其次是脾、骨髓等。巨噬细胞的吞噬作 用,对于与 RES 有关的疾病是有益的,可藉此达到 靶向给药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