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学作业答案

合集下载

质点运动学动力学作业解

质点运动学动力学作业解
h
t = 2h = 2s 10
4.如图所示,质量 m 为 0.1kg 的木块,在一个水平面上 和一个倔强系数k 为 20Nm-1 的轻弹簧碰撞,木块将弹簧
由原长压缩了0.4m。假设木块与水平面间的滑动摩擦系数
µk 为0.25,问在将要发生碰撞时木块的速率 υ 为多少?
动能定理

frx −
1 2
kx2
3.一质点从静止(t=0)出发,沿半径 R = 3m 的圆周运动,
切向加速度大小保持不变,为 at = 3ms-2。在t时刻,其
总加速度恰与半径成45°角,此时 t =_______ ,此时,
质点的速度大小为_______,质点的加速度大小为 ______。
解:切向加速度不变
at
=
dυ dt
= 不变
∆E = 0
MgLsin
α
=
1 2
Mυ02
(1)
过垂程 直二x:方发向炮,。则由沿于x爆方炸向产动生量的守作恒用。力很大,重力px
m
α
υ
Mυ0 = mυ cos α (2)
由式(1)、(2)解出 υ = M
2gL sin α
m cos α
四、证明题
一艘正在沿直线行驶的电艇,在发动机关闭后,其加速度 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大小与速度平方成正比,即 dυ = −kυ2
2
3
3
解: υ = (4 + t 2 ) = dx
[C]
dt
dx = (4 + t 2 )dt
x = 4t + 1 t3 + C 3
当t =3s时,质点位于 x = 9m 处 C = 9 − 4× 3 − 1 × 33 = −12 3

质点运动学作业

质点运动学作业

第一次 质点运动学学号 姓名 班级 你最感兴趣的题目 你认为最困难的题目 成绩一、选择题1.C 2.C 3.D 4.D 5.C 6.B 7.A 8.C 9.B 10.B1.某物体的运动规律为d v /d t =-k v 2t (SI),式中的k 为大于零的常量。

已知t =0时,初速为v 0,则速度v 与时间t 的函数关系是【C 】(A) 0221v v +=kt (B) 0221v v +-=kt (C) 02121v v +=kt (D) 02121v v +-=kt 2.一质点沿x 轴作直线运动,其v -t 曲线如图1.1所示,若t=0时,质点位于坐标原点,则t=4.5s 时,质点在x 轴上的位置为【 C 】m(A) 0 (B) 5 (C) 2 (D) -2 (E) -53.一质点作直线运动,某时刻的瞬时速度为v =2m/s ,瞬时加速度为a =-2m/s 2,则一秒钟后质点的速度为【D 】m/s(A) 0 (B) -2 (C) 2 (D) 不能确定4.质点作半径为R 的变速圆周运动时,加速度大小为(v 表示任一时刻质点的速率)【 D 】(A) d v /d t (B) v 2/R (C) d v /d t +v 2/R (D) [(d v /d t )2+(v 4/R 2)]1/2 5.在平稳而匀速直线运动的火车车厢里,从某个坐上有人竖直向上抛出一石块,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C 】(A) 石块落在抛出者前方; (B) 石块落在抛出者后方; (C) 石块落在抛出者手中; (D) 无法判定。

6.质点沿半径为R 的圆周作匀速率运动,每t 时间转一周,在2t 时间间隔中,其平均速度大小与平均速率大小分别为【 B 】(A) 2πR /t , 2πR /t (B) 0, 2πR /t (C) 0, 0 (D) 2πR /t , 07.某质点的运动方程为x =3t 3-5t +6 (SI),则该质点的运动是【 A 】 (A) 变加速直线运动; (B) 曲线运动; (C) 匀加速直线运动; (D) 变速曲线运动。

大学物理力学一、二章作业答案

大学物理力学一、二章作业答案

大学物理力学一、二章作业答案-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第一章 质点运动学一、选择题1、一质点在xoy 平面内运动,其运动方程为2,ct b y at x +==,式中a 、b 、c 均为常数。

当运动质点的运动方向与x 轴成450角时,它的速率为[ B ]。

A .a ;B .a 2;C .2c ;D .224c a +。

2、设木块沿光滑斜面从下端开始往上滑动,然后下滑,则表示木块速度与时间关系的曲线是图1-1中的[ D ]。

3、一质点的运动方程是j t R i t R rωωsin cos +=,R 、ω为正常数。

从t =ωπ/到t =ωπ/2时间内该质点的路程是[ B ]。

A .2R ;B .R π;C . 0;D .ωπR 。

4、质量为0.25kg 的质点,受i t F =(N)的力作用,t =0时该质点以v=2j m/s 的速度通过坐标原点,该质点任意时刻的位置矢量是[ B ]。

A .22t i +2j m ; B .j t i t2323+m ;C .j t i t343243+; D .条件不足,无法确定。

二、填空题1、一质点沿x 轴运动,其运动方程为225t t x -+=(x 以米为单位,t 以秒为单位)。

质点的初速度为 2m/s ,第4秒末的速度为 -6m/s ,第4秒末的加速度为 -2m/s 2 。

2、一质点以π(m/s )的匀速率作半径为5m 的圆周运动。

该质点在5s 内的平均速度的大小为 2m/s ,平均加速度的大小为 22m /5s π 。

3、一质点沿半径为0.1m 的圆周运动,其运动方程为22t +=θ(式中的θ以弧度计,t 以秒计),质点在第一秒末的速度为 0.2m/s ,切向加速度为 0.2m/s 2 。

4、一质点沿半径1m 的圆周运动,运动方程为θ=2+3t 3,其中θ以弧度计,t 以秒计。

T =2s 时质点的切向加速度为 36m/s 2 ;当加速度的方向和半径成45º角时角位移是 38rad 。

大学物理第一章作业

大学物理第一章作业

at d v / d t g t / v g t 法向加速度方向与 at 垂直,大小为
2 2 0
2 2
an g a
2
2 1/2 t

2 v0 g / v0 g 2t 2
2.一质点沿半径为R的圆周运动.质点所经过的 S bt ct 2 2 ,其中b、c是 弧长与时间的关系为 大于零的常量,求从 t 0 开始到切向加速度与法 向加速度大小相等时所经历的时间. ds 解: v b ct dt 2 则有 dv v 2 at c an b ct / R dt R 根据题意,当 at an 时有 2 c b ct / R 可解得
d r a 2 (1)i (2t ) j dt
2 x 2 y
2
a
-1
y -arctan4 4 ay

则加速度的大小为
ax
x
at 2 s a a 1 4t 17 4.12m s 2
加速度的方向
ay
2 arctan(1 4) y
dv 2 v 2 6x dx
v d v (2 6x )d x
2
两边同时积分,即

可得
v
0
vd v 2 6 x 2 d x
x 0
1 2 v 2 x 2 x3 2
v 2 x x
3

1
2
一 选择题 质点作半径为R的变速圆周运动时的加速度大 小为(v表示任一时刻质点的速率) 2 d (A) v d t . (B) v R .
a
ay

4 arctan arctan arctan(4) 104 ax 1

必修一第二章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作业题及答案解析第二章 第2节

必修一第二章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作业题及答案解析第二章  第2节

第2节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1.做直线运动的物体,如果__________不变,就叫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v-t图象是____________.2.对匀变速直线运动来说,速度v与时间t的关系式为__________,其中若v0=0,则公式变为________;若加速度a=0,则公式变为________,表示物体做的是__________直线运动.3.应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v=v0+at进行计算时,一般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方向为正方向,当物体做加速运动时,a为______值;当物体做减速运动时,a为______值.4.图1(1)匀速直线运动的v-t图象是一条平行于________的直线,如图1所示.(2)匀变速直线运动的v-t图象是一条________的直线,如图2所示a表示匀加速直线运动,b表示匀减速直线运动.图2(3)v-t图线的倾斜程度,即________表示物体的加速度.5.如下图所示的四个图象中,表示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图象是()6.汽车在平直公路上以10 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由于接到任务,需加速前进,其加速度大小为3 m/s2,则汽车加速4 s,其速度为多大?加速5 s后呢?【概念规律练】知识点一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概念1.下列关于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它的加速度方向和速度方向总是相同的B .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它的加速度方向和速度变化的方向总是相同的C .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它的速度变化越大,加速度越大D .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它的速度变化在单位时间内越大,加速度越大2.某运动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为0.6 m/s 2,那么在任意1 s 内( ) A .此物体的末速度一定等于初速度的0.6倍B .此物体任意1 s 的初速度一定比前1 s 末的速度大0.6 m/sC .此物体在每1 s 内的速度变化为0.6 m/sD .此物体在任意1 s 内的末速度一定比初速度大0.6 m/s 知识点二 匀变速直线运动速度公式的应用3.一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初速度为2 m/s ,加速度大小为1 m/s 2,则经1 s 后,其末速度( )A .一定为3 m/sB .一定为1 m/sC .可能为1 m/sD .不可能为1 m/s4.一质点从静止开始以1 m/s 2的加速度做匀加速运动,经5 s 后做匀速运动,最后2 s 的时间质点做匀减速运动直至静止,则质点匀速运动时的速度是多大?减速运动时的加速度是多大?知识点三 v -t 图象的应用 5.图3如图3所示是某质点的v -t 图象,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①前2 s 物体做匀加速运动,后3 s 物体做匀减速运动 ②2~5 s 内物体静止③前2 s 和后3 s 内速度的增量均为5 m/s④前2 s 的加速度是2.5 m/s 2,后3 s 的加速度是-53m/s 2A .①②B .②③C .①④D .②④6.甲、乙两物体从同一位置出发沿同一直线运动的v-t图象如图4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图4A.甲做匀速直线运动,乙做匀变速直线运动B.两物体相遇的时刻分别在1 s末和4 s末C.乙在前2 s内做匀加速直线运动,2 s后做匀减速直线运动D.2 s后,甲、乙两物体的速度方向相反【方法技巧练】一、利用v—t图象分析物体运动的技巧7.图5如图5所示,请回答:(1)图线①②分别表示物体做什么运动?(2)①物体3 s内速度的改变量是多少,方向与速度方向有什么关系?(3)②物体5 s内速度的改变量是多少?方向与其速度方向有何关系?(4)①②物体的运动加速度分别为多少?方向如何?(5)两图象的交点A的意义.二、汽车刹车类问题的分析方法8.汽车以40 km/h的速度匀速行驶.(1)若汽车以0.6 m/s2的加速度加速,则10 s后速度能达到多少?(2)若汽车刹车以0.6 m/s2的加速度减速,则10 s后速度减为多少?(3)若汽车刹车以3 m/s2的加速度减速,则10 s后速度为多少?1.下列有关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认识,其中观点正确的是()A.物体在一条直线上运动,若在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位移相等,则物体的运动就是匀变速直线运动B.加速度大小不变的运动就是匀变速直线运动C.匀变速直线运动是速度变化量为零的运动D.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是一个恒量2.关于直线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是恒定的,不随时间而改变B.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瞬时速度随时间而改变C.速度随时间不断增加的运动,叫匀加速直线运动D.速度随着时间均匀减小的运动,通常叫做匀减速直线运动3.在匀变速直线运动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相同时间内位移的变化相同B.相同时间内速度的变化相同C.相同时间内速率的变化相同D.相同路程内速度的变化相同4.一辆匀加速行驶的汽车,经过路旁两根电线杆共用5 s时间,汽车的加速度为2 m/s2,它经过第2根电线杆时的速度为15 m/s,则汽车经过第1根电线杆的速度为()A.2 m/s B.10 m/sC.2.5 m/s D.5 m/s5.甲、乙、丙三个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通过A点时,物体甲的速度是6 m/s,加速度是1 m/s2;物体乙的速度是2 m/s,加速度是6 m/s2;物体丙的速度是-4 m/s,加速度是2 m/s2,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通过A点,物体甲最快,乙最慢B.通过A点前1 s时,物体丙最快,乙最慢C.通过A点后1 s时,物体乙最快,丙最慢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6.一小球在斜面上由静止开始匀加速滚下,进入水平面后又做匀减速运动,直至停止.下图所示的速率—时间图象中可以反映小球这一运动过程的是()7.图6甲、乙两质点在同一直线上运动,它们的v-t图象如图6所示,由图象可知()A.在t1时刻,甲和乙的速度相同B.在t1时刻,甲和乙的速度大小相同,方向相反C.在t2时刻,甲和乙的速度方向相同,加速度方向相反题号1234567答案且甲的加速度大小是乙的加速度大小的2倍,经过4 s两者的速度均达到8 m/s,则两者的初速度大小分别为多大?两者加速度大小分别为多大?9.一辆公共汽车由静止出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为2 m/s2,6 s后改做匀速直线运动,快到下一站时关闭发动机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再经过12 s停止,求:(1)汽车匀速行驶的速度;(2)汽车关闭发动机后的加速度.10.如图7所示,美国“肯尼迪”号航空母舰上装有帮助飞机起飞的弹射系统.已知“F-15”型战斗机在跑道上加速时产生的最大加速度为5.0 m/s2,起飞的最小速度是50 m/s,弹射系统能够使飞机所具有的最大速度为30 m/s,则飞机起飞时在跑道上至少加速多长时间才能起飞?图711.火车沿平直铁轨匀加速前进,通过某一路标时的速度为10.8 km/h,1 min后变成54 km/h,又需经多长时间,火车的速度才能达到64.8 km/h?12.卡车原来以10 m/s的速度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因为路口出现红灯,司机从较远的地方就开始刹车,使卡车匀减速前进,当车减速到2 m/s时,交通灯转为绿灯,司机当即放开刹车,并且只用了减速过程一半的时间就加速到原来的速度,从开始刹车到恢复原速用了12 s.求:(1)减速与加速过程中的加速度;(2)开始刹车后2 s末及10 s末的瞬时速度.第2节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课前预习练1.加速度一条倾斜的直线2.v=v0+at v=at v=v0匀速3.初速度v0(或运动)正负4.(1)时间轴(2)倾斜(3)斜率5.AD[各选项表示的均是匀变速直线运动,其中A、D表示匀加速直线运动,B、C表示匀减速直线运动.]6.22 m/s25 m/s课堂探究练1.BD[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恒定,但其方向与速度方向可能相同,也可能相反,故A 错;根据加速度的定义可知,B、D对,C错.]2.C[因已知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又知加速度为0.6 m/s2,主要涉及对速度公式的理解:①物体可能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也可能做匀减速直线运动;②v=v0+at是矢量式.匀加速直线运动a=0.6 m/s2;匀减速直线运动a=-0.6 m/s2.]3.C4.5 m/s 2.5 m/s2,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解析质点的运动过程包括加速—匀速—减速三个阶段,如右图所示.图示中AB 为加速阶段,BC 为匀速阶段,CD 为减速阶段,匀速运动的速度即为AB 段的末速度,也为CD 段的初速度,这样一来,就可以利用公式方便地求解了.由运动学公式可知:v B =v 0+at =5 m /s ,v C =v B =5 m /s ,由v =v 0+at 应用于CD 段 (v D =0)得:a ′=v D -v C t =0-52m /s 2=-2.5 m /s 2,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点评 1.多运动过程问题要划分不同的运动阶段,并搞清楚各运动过程之间的联系. 2.选取一个过程为研究对象,以初速度方向为正方向,判断各量的正负,利用v =v 0+at 由已知条件求解未知量. 5.C 6.C [甲以2 m /s 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乙在0~2 s 内做匀加速直线运动,a 1=2 m /s 2,2~6 s 内做匀减速直线运动,a 2=-1 m /s 2.t 1=1 s 和t 2=4 s 二者只是速度相同,未相遇.2~6 s 内,甲、乙速度方向相同.故正确答案为C .]点评 分析图象应从轴、点、线、面积、斜率等几个方面着手.轴是指看坐标轴代表的物理量,是x -t 图象还是v -t 图象.点是指看图线与坐标轴的交点或者是图线的折点.线是看图的形状,是直线还是曲线,通过图线的形状判断两物理量的关系,还要通过面积和斜率看图象所表达的含义. 7.见解析解析 (1)①做匀加速直线运动;②做匀减速直线运动 (2)①物体3 s 内速度的改变量Δv =9 m /s -0=9 m /s ,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3)②物体5 s 内的速度改变量Δv ′=(0-9) m /s =-9 m /s ,负号表示速度改变量与速度方向相反.(4)①物体的加速度a 1=Δv Δt =9 m /s 3 s =3 m /s 2,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②物体的加速度a 2=Δv ′Δt ′=-9 m /s 5 s =-1.8 m /s 2,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5)图象的交点A 表示两物体在2 s 时的速度相同.方法总结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图象是一条倾斜的直线,图象向上倾斜即斜率为正,表示物体加速,斜率为负表示物体减速,斜率大小表示物体的加速度大小,正负表示加速度方向. 8.(1)17 m /s (2)5 m /s (3)0解析 (1)初速度v 0=40 km /h ≈11 m /s , 加速度a =0.6 m /s 2,时间t =10 s .10 s 后的速度为v =v 0+at =11 m /s +0.6×10 m /s =17 m /s .(2)汽车刹车所用时间t 1=v 0a 1=110.6s >10 s ,则v 1=v 0-at =11 m /s -0.6×10 m /s =5 m /s .(3)汽车刹车所用时间t 2=v 0a 2=113s <10 s ,所以10 s 后汽车已经刹车完毕,则10 s 后汽车速度为零.方法总结 ①物体做匀减速运动时,必须考虑减速为零后能否返回,若此后物体停止不动,则此后任一时刻速度均为零,不能用公式v =v 0+at 来求速度.②处理“刹车问题”要先判断刹车所用的时间t 0.若题目所给时间t<t 0,则用v =v 0+at 求t 秒末的速度;若题目所给时间t>t 0,则t 秒末的速度为零. 课后巩固练 1.D 2.ABD3.B [匀变速直线运动中加速度是恒定的,即相同时间内速度的变化相同,B 正确.]4.D [根据v =v 0+at ,v 0=v -at =15 m /s -2×5 m /s =5 m /s ,D 正确.]5.ABC [通过A 点时甲的速度为6 m /s 最大,乙的速度为2 m /s 最小,所以A 对.通过A 点前1 s 时,丙的速度为-6 m /s ,甲为5 m /s ,乙为-4 m /s ,所以B 对.通过A 点后1 s 时,v 甲=7 m /s ,v 乙=8 m /s ,v 丙=-2 m /s ,所以C 对.]6.C [小球先做匀加速运动,速率均匀增大,后做匀减速运动,速率均匀减小,故能够反映小球运动过程的是图象C .]7.AC [由图象可知,甲、乙两质点速度方向相同,但加速度方向相反,两直线的交点表示两个质点的速度在t 1时刻相同,故A 、C 正确,B 、D 错.] 8.见解析解析 对甲、乙两物体分别应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有v =v 甲+a 甲t ,v =v 乙-a 乙t ,又v 乙=2.5v 甲,a 甲=2a 乙,由以上四式可得甲、乙两物体的初速度大小分别为v 甲=v 2=82m /s =4 m /s ,v 乙=2.5 v 甲=2.5×4 m /s =10 m /s ; 甲、乙两物体的加速度大小分别为a 甲=v -v 甲t =8-44 m /s 2=1 m /s 2,a 乙=12a 甲=12×1 m /s 2=0.5 m /s 2.9.(1)12 m /s (2)-1 m /s 2解析 (1)匀速行驶的速度即为匀加速6 s 时的速度 v 2=v 1=a 1t 1=2×6 m /s =12 m /s .(2)对匀减速直线运动,由v =v 0+at 得a 2=0-1212 m /s 2=-1 m /s 2.10.4.0 s解析 飞机在跑道上运动的过程中,当有最大初速度、最大加速度时,起飞所需时间最短,故有v =v 0+at ,t =v -v 0a =50-305.0s =4.0 s则飞机起飞时在跑道上至少应有4.0 s 的加速时间. 11.15 s12.(1)-1 m /s 2 2 m /s 2 (2)8 m /s 6 m /s 解析(1)卡车先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再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其运动简图如右图所示,设卡车从A 点开始减速,则v A =10 m /s ,用t 1时间到达B 点,从B 点又开始加速,用时间t 2到达C 点,则v B =2 m /s ,v C =10 m /s ,且t 2=12t 1,t 1+t 2=12 s ,可得t 1=8 s ,t 2=4 s .由v =v 0+at 得,在AB 段,v B =v A +a 1t 1,① 在BC 段,v C =v B +a 2t 2,② 联立①②两式并代入数据解得 a 1=-1 m /s 2,a 2=2 m /s 2 (2)2 s 末的速度为v 1=v A +a 1t =10 m /s -1×2 m /s =8 m /s , 10 s 末的速度为v 2=v B +a 2t ′=2 m /s +2×(10-8) m /s =6 m /s .。

2第二章运动学力基础作业习题带答案(康复专业运动学基础)

2第二章运动学力基础作业习题带答案(康复专业运动学基础)

第二章运动力学基础1人体运动状态改变的原因是(A)A、力B、力矩C、力和力矩D、速度2、下列属于内力的是(C)A、摩擦力B、重力C、肌拉力D、支撑反作用力3、运动物体的质量和速度的乘积称为(A)A、动量B、冲量C、动能D、势能4、人体缓冲动作可以(B)A 、增大冲击力B、减小冲击力C、减少重力D、增大重力5、物体的合外力与其作用时间的乘积为(B)A、动量B、冲量C、动能D、势能6、希尔三元素模型不包括(D)A、可收缩成分B、串联弹性元C、并联弹性元D、冲量7、物体的惯性与下面哪个物理量有关(D)A、长度B、重量C、速度D、质量8、人体的骨杠杆不包括(D)A、平衡杠杆B、省力杠杆C、费力杠杆D、混合杠杆9、影响人体稳定性的因素主要有(C)A、支撑面的大小B、重心的高低C、支撑面和重心D、以上都不对10、人体站立姿势平衡为(D)A 、上支撑平衡B、混合支撑平衡C、上下支撑平衡D、下支撑平衡11、人体上支撑平衡从平衡能力来说是(D)A 、有限稳定平衡B、稳定平衡C、不稳定平衡D、随遇平衡12、人体下支撑平衡从平衡能力来说是(A)A 、有限稳定平衡B、稳定平衡C、不稳定平衡D、随遇平衡13、高空走钢丝从平衡能力来说是(C)A 、有限稳定平衡B、稳定平衡C、不稳定平衡D、随遇平衡14、骨的塑形与重建是通过适应力的作用而发生的,这是(C)A、牛顿定律B、动量定理C、沃尔夫定律D、阿基米德定律15、手臂持球以肘关节为支点构成的杠杆是(C)A 、平衡杠杆B、省力杠杆C、费力杠杆D、混合杠杆16、站立提踵构成的杠杆是(B)A 、平衡杠杆B、省力杠杆C、费力杠杆D、混合杠杆17、跷跷板构成的杠杆是(A)A 、平衡杠杆B、省力杠杆C、费力杠杆D、混合杠杆。

1第一章运动学绪论作业(带答案)

1第一章运动学绪论作业(带答案)

第一章运动学绪论
1、人体运动学的研究方法有(D)
A、观察法
B、实验法
C、理论法
D、以上都是
2、学习运动学课程要用唯物辩证的观点去认识(D)的关系。

A、结构与功能
B、局部与整体
C、动与静
D、以上都是
3、打羽毛球时手臂挥拍向下扣球的动作属于(C)
A、推
B、拉
C、鞭打
D、缓冲
4、举重动作属于(A)
A、推
B、拉
C、鞭打
D、缓冲
5、腾空起跳落下时的屈膝与屈髋动作属于(A)
A、缓冲
B、蹬伸
C、鞭打
D、推
6、骑自行车,腿的动作有(B)
A、缓冲
B、蹬伸
C、鞭打
D、推
7、步行时,伴随骨盆和肢体的转运的运动形式为(B)()
A、摆动
B、躯干扭转
C、相向运动
D、以上都不对
8、仰卧位时,上下肢互相靠拢的运动形式为(C)
A、摆动
B、躯干扭转
C、相向运动
D、以上都不对
9、主动运动是指肌力达(C )时,即可由骨骼肌主动收缩完成肢体的运动。

A、0-1级
B、2级
C、3级
D、4-5级
10、动力性运动错误的是(A)
A、产生加速度
B、产生位移
C、抗阻力
D、维持躯体姿势
11、静力性运动正确的是(D)
A、产生加速度
B、产生位移
C、抗阻力
D、维持躯体姿势。

高考物理运动学专题

高考物理运动学专题

精心整理课时作业(一)[第1讲描述直线运动的基本概念] 1.以下说法中指时间间隔的是()A .天津开往德州的625次列车于13时35分从天津出发B .某人用15s 跑完100 mC .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节目每天19时开始D .某场足球赛在开赛80分钟时,甲队才攻入一球2A B 指向BC .程D 3.A B C .D .运动4.速度(A B C 0.75sD .此人心脏每跳动一次所需时间约为0.60s5.一个质点做方向不变的直线运动,加速度的方向始终与速度方向相同,但加速度大小逐渐减小直至为零,在此过程中()A .速度逐渐减小,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速度达到最小值B .速度逐渐增大,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速度达到最大值C .位移逐渐增大,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位移将不再增大D .位移逐渐减小,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位移达到最小值6.汽车刹车时做的是匀变速直线运动,某时刻的速度v 0=6 m/s ,加速度a =-1 m/s 2,它表示()A .再过1s ,汽车的速度变为5 m/sB .再过1s ,汽车的速度变为7 m/sC .汽车的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汽车做减速运动D .汽车的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汽 的速的速km/h 的甲乙10.上海到南京的列车已迎来第五次大提速,速度达到v 1=180 km/h.为确保安全,在铁路与公路交叉的道口处需装有自动信号灯.当列车还有一段距离才到达公路道口时,道口应亮出红灯,警告未越过停车线的汽车迅速制动,已越过停车线的汽车赶快通过.如果汽车通过道口的速度v 2=36 km/h ,停车线至道口拦木的距离x 0=5 m ,道口宽度x =26 m ,汽车长l =15 m(如图K1-2所示),并把火车和汽车的运动都看成匀速直线运动.问:列车离道口的距离L为多少时亮红灯,才能确保已越过停车线的汽车安全驶过道口?图K1-211.2011·杭州模拟爆炸性的加速度往往是跑车的卖点.VS882型跑车由静止加速至100 km/h只需4.2s.(1)求VS882型跑车的平均加速度.(2)假设普通私家车的平均加速度为3 m/s2,它们需要多长时间才能由静止加速至100 km/h?12.为了测定气垫导轨上滑块的加速度,滑块上安装了宽度为3.0 cm的遮光板,如图K1-3时间为13km/h1消息:8度v则()A.起飞前的运动距离为v tB.起飞前的运动距离为C.匀减速直线运动的位移是2v tD.起飞前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和返回后的匀减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大小相等2.在平直公路上以72 km/h的速度行驶的汽车,遇紧急情况刹车,刹车的加速度大小为5 m/s2,该汽车在6s内的刹车距离为()A.30mB.40mC.50mD.60 m3.2011·镇江模拟给滑块一初速度v0,使它沿光滑斜面向上做匀减速运动,加速度大小为,当滑块速度大小变为时,所用时间可能是()A.B.C.D.4.如图K2-2所示,传送带保持v=1 m/s 的速度顺时针转动.现在a点将一质量m=0.5 kg的物体轻轻地放在传送带上,设物体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μ=0.1,a、b间的距离L=2.5 m,则物体从a点运动到b点所经历的时间为(g取10 m/s2)()图K2-2A.sB.(-1)sC.3sD.2.5s360v0射入()a、b、c、d到达最高点e.已知ab=bd=6 m,bc=1 m,小球从a到c和从c到d所用的时间都是2s,设小球经b、c时的速度分别为v b、v c,则()图K2-4A.v b=m/sB.v c=3 m/sC.de=3 mD.从d到e所用时间为4s9.物体沿一直线运动,在t时间内通过的位移是x,它在中间位置处的速度为v1,在中间时刻的速度为v2,则v1和v2的关系为()A.当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时,v1>v2B.当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时,v1>v2C.当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v1=v2D.当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时,v1<v210.在一段限速为50 km/h的平直道路上,一辆汽车遇到紧急情况刹车,刹车后车轮在路面上滑动并留下9.0 m长的笔直的刹车痕.从监控录像中得知该车从刹车到停止的时间为1.5s.请你根据上述数据计算该车刹车前的速度,并判断该车有没有超速行驶.11.如图K2-5所示,一平板车以某一速度v0离为l=数为μ条件?面224伞兵以m/s(取g(1)(2)1的是()A.运动B.前1s、前2s、前3s竖直方向的位移之比为1∶4∶9的运动一定是自由落体运动C.自由落体运动在开始的连续三个2s内的位移之比是1∶3∶5D.自由落体运动在开始的连续三个2s末的速度之比是1∶2∶32.从匀速水平飞行的飞机上向外自由释放一个物体,不计空气阻力,在物体下落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从飞机上看,物体静止B.从飞机上看,物体始终在飞机的后方C.从地面上看,物体做平抛运动D.从地面上看,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3.一个小石子从离地某一高度处由静止自由落下,某摄影爱好者恰好拍到了它下落的一段轨迹AB.该爱好者用直尺量出轨迹的长度,如图K3-1所示.已知曝光时间为s,则小石子出发点离A点约为()图K3-1A.6.5mB.10 mC.20 mD.45 m4.一个从地面竖直上抛的物体,它两次经、B之与7.用如图K3-4所示的方法可以测出一个人的反应时间.甲同学用手握住直尺顶端刻度为零的地方,乙同学在直尺下端刻度为a的地方做捏住尺子的准备,但手没有碰到尺子.当乙同学看到甲同学放开尺子时,立即捏住尺子,乙同学发现捏住尺子刻度为b的位置.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a、b的单位为国际单位,则乙同学的反应时间t约等于()A.B.C.D.8.2011·天津模拟某中学生身高1.70 m,在学校运动会上参加跳高比赛,采用背跃式,身体横着越过2.10 m的横杆,获得了冠军,据此可估算出他起跳时竖直向上的速度约为(g取10 m/s2)()A.7 m/sB.6 m/sC.5 m/sD.3 m/s9.2011·海安模拟四个小球在离地面不同高度处同时由静止释放,不计空气阻力,从开始运动时刻起每隔相等的时间间隔,小球依次碰到地面.图K3-5中,能反映出刚开始运动时各小球相对地面的位置的是()ABCD10速)cm.速)A.C.11.子10 m平方向的运动忽略不计).从离开跳台到手触水面,她可用于完成空中动作的时间是多少?(计算时可以把运动员看作全部质量集中在重心的一个质点,g取10 m/s2)图K3-612.在香港海洋公园的游乐场中,有一台大型游戏机叫“跳楼机”.参加游戏的游客被安全带固定在座椅上,由电动机将座椅沿光滑的竖直轨道提升到离地面40 m高处,然后由静止释放.座椅沿轨道自由下落一段时间后,开始受到压缩空气提供的恒定阻力而紧接着做匀减速运动,下落到离地面4 m高处速度刚好减小到零,这一下落全过程经历的时间是6s.(取g=10 m/s2)求:(1)座椅被释放后自由下落的高度有多高?(2)在匀减速运动阶段,座椅和游客的加速度大小是多少?13.如图K3-7所示,离地面足够高处有一竖直的空管,质量为2 kg,管长为24 m,M、N为空管的上、下两端,空管受到F=16N竖直向上的拉力作用,由静止开始竖直向下做加速运动,同时在M处一个大小不计的小球沿管的m/s2.欲使课时作业a、()1 C.15s~20s内做匀减速运动,加速度为-3.2 m/s2D.质点15s末离出发点最远,20秒末回到出发点图K4-2图K4-33.2011·黄冈模拟a、b两车在两条平行的直车道上同方向行驶,它们的v-t图象如图K4-3所示,在t=20s时刻,两车间距离为d;t =5s时刻它们第一次相遇,关于两车之间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t=15s时刻两车第二次相遇B .t =20s 时刻两车第二次相遇C .在5~15s 的时间内,先是a 车在前,而后是b 车在前D .在10~15s 的时间内,两车间距离逐渐变大4.2011·苏州模拟甲、乙两质点在同一直线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v -t 图象如图K4-4所示,在3s 末两质点在途中相遇.由图象可知()图K4-4A .相遇前甲、乙两质点的最远距离为2 mB .相遇前甲、乙两质点的最远距离为4 mCD .5地面的A B C D图图6.A 、B 两个物体在同一直线上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它们的速度图象如图K4-6所示,则()A .A 、B 两物体运动方向相反 B .4s 内A 、B 两物体的位移相同C .4s 时A 、B 两物体的速度相同D .A 物体的加速度比B 物体的加速度小 7.2011·巢湖一模警车A 停在路口,一违章货车B 恰好经过A 车,A 车立即加速追赶,它们的v -t 图象如图K4-7所示,则0~4s 时间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图K4-7A .A 车的加速度为5 m/s 2B .3s 末A 车速度为7 m/s C.在2s 末A 车追上B 车 D .两车相距最远为5 m 8.2011·广西模拟汽车A 在红绿灯前停住,绿灯亮起时启动,以0.4 m/s 2的加速度做匀加速运动,经过30s 后以该时刻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设在绿灯亮的同时,汽车B 以8 m/s 的速度从A 车旁边驶过,且一直以此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运动方向与A 车相同,则从绿灯亮时和△A 行驶则是前()平直公路同向匀速行驶,甲车在前,乙车在后,它们行驶的速度均为v 0=16 m/s.已知甲车紧急刹车时加速度的大小为a 1=3 m/s 2,乙车紧急刹车时加速度的大小为a 2=4 m/s 2,乙车司机的反应时间为Δt =0.5s(即乙车司机看到甲车开始刹车后0.5s 才开始刹车),求为保证两车在紧急刹车过程中不相撞,甲、乙两车行驶过程中至少应保持多大距离?12.2012·合肥模拟如图K4-9所示,一辆长为12 m 的客车沿平直公路以8.0 m/s 的速度匀速向北行驶,一辆长为10 m 的货车由静止开始以2.0 m/s2的加速度由北向南匀加速行驶,已知货车刚启动时两车相距180 m,求两车错车所用的时间.图K4-913.一辆值勤的警车停在平直公路边,当警员发现从他旁边以v=8 m/s的速度匀速驶过的货车有违章行为时,决定前去追赶,经2.5s,警车发动起来,以加速度a=2 m/s2做匀加速运动,试问:(1)警车发动起来后要多长的时间才能追上违章的货车?(2)(3)课时作业(五)[第5讲实验: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1.关于“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的实验操作,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长木板不能侧向倾斜,也不能一端高一端低B.在释放小车前,小车应停在靠近打点计时器处C.应先接通电源,待打点计时器开始打点带上打相邻两点的时间间隔为________.(2)A、B、C、D是纸带上四个计数点,每两个相邻计数点间有四个点没有画出,从图中读出A、B两点间距x=________;C点对应的速度是________(计算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4.“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中,使用电磁式打点计时器(所用交流电的频率为50Hz),得到如图K5-2所示的纸带.图中的点为计数点,相邻两计数点间还有四个点未画出来,下列表述正确的是()图K5-2A.实验时应先放开纸带再接通电源B.(x6-x1)等于(x2-x1)的6倍C.从纸带可求出计数点B对应的速率D.相邻两个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0.02s图K5-35.2011·增城模拟一个小球沿斜面向下运动,用每间隔s曝光一次的频闪相机拍摄不同时刻小球位置的照片,如图K5-3所示,即照片上出现的相邻两个小球的像之间的时间间隔为s,测得小球在几个连续相等时间内位移(数据见______m/s2.图K5-57.某同学用如图K5-6所示的实验装置研究小车在斜面上的运动.实验步骤如下:图K5-6图K5-7①安装好实验器材.②接通电源后,让拖着纸带的小车沿平板斜面向下运动,重复几次.选出一条点迹比较清晰的纸带.舍去开始密集的点迹,从便于测量的点开始,每两个打点间隔取一个计数点,如图K5-7中0、1、2…6所示.③测量1、2、3……6计数点到0计数点的距离,分别记作:x1、x2、x3……x6.④通过测量和计算,该同学判断出小车沿平板做匀加速直线运动.⑤分别计算出x1、x2、x3……x6与对应时间的比值、、…….⑥以为纵坐标、t为横坐标,标出与对应时间t的坐标点,画出-t图线.结合上述实验步骤,请你完成下列任务:(1)实验中,除打点计时器(含纸带、复写纸)、的仪器______ABCE(2)与0如图(3)5(4)的速度a=8端与x(1)仔细研究图象,找出小车在相邻时间内位移存在的关系;(2)设Δt=0.1s,请画出该小车的v-t图象;(3)根据图象求其加速度.图K5-109.一小球在桌面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现用高速摄影机在同一底片上多次曝光,记录下小球运动过程中在每次曝光时的位置,并将小球的位置编号,得到的照片如图K5-11所示.由于底片保管不当,其中位置4处被污损.若已知摄影机连续两次曝光的时间间隔均为1s,则利用该照片可求出:小球运动的加速度约为______m/s2.位置4对应的速度为______m/s,能求出4的具体位置吗?______.求解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要求计算,但要说明过程).图K5-1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 a t t 3 t
an at
(2) 3t ds dt
s R 1 2

2
3
3 2 t
2
5m


0.5rad
19
二、填空题
2.质点运动方程为 x=4t-t2(m),该质点从 t=0 时刻,在3(S)内质点的位移为 3 其通过的路程为 5 (m)。
(m),
7
3.质点沿x轴运动,其加速度方程为a=4t,初始 条件为t=0时υ0=0,x0=10(m),则质点的速 度方程为 2t
2
,位移方程为 x 10
s R R ( A Bt A ) RBt
3 3

a
ds dt
3 RBt
2
d dt
6 RBt
an

2
9 RB t
2
2
R
16
5.一质点沿x轴正向运动(向右),已知其 速度为υ=8+3t2m/s ,当t=8s时,质点位于原点 左侧52m处, 试求(1)质点的运动方程; (2)质点的初速度和初位置
2
A.
C. 1
1 2
kt
kt
2
2
0
1
B.
D. 1
1 2
kt 0
2
2


kt 2
2
0


1
0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加速度为零, B. 加速度大, 则速度必为零 则速度必定大 C. 加速度向东, D. 加速度与速度本身数值 则速度必定向东 无关,只与速度的变化有关
5
11.一质点作定向直线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位置矢量方向一定恒定,位移方向一定恒定; B. 位置矢量方向不一定恒定,位移方向一定恒定; C. 位置矢量方向一定恒定,位移方向不一定恒定; D. 位置矢量方向不一定恒定,位移方向不一定恒定
12. 质点沿直线运动的a-t图,且已知t=0时, 0 则直线下部分的面积表示
解: dx
(8 3 t ) dt
2
x x0 8t t
3
t 0 , 0 8
t 8 , x 52
x 0 628
17
6.飞轮绕固定轴转动,角加速度为β=Acos,t =0时,0=/6 ,0=0。
求:当 =/2时,角速度为多少?

d dt


d d
d A cos d
2
6
d A cos d
0

A
18
7.一质点沿半径为3m的圆周运动,切向加速 度at=3m·-1,问(1)经过多少时间,它的总加 s 速度的方向与半径方向成450;(2)在上述时 间内,质点经过的路程和角位移各是多少?
A. d dt a
B. dr dt
C.
ds dt
D.
d dt
a
1
4.一运动质点在某瞬时位于矢径 r ( x , y )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加速度恒定不变时,质点运动方向也不变; B.平均速率等于平均速度的大小; C.当质点的速度为零时,其加速度必为零; D.质点作曲线运动时,质点速度大小的变化 是因为有切向加速度,速度方向的变化是因为 有法向加速度。
1.一质点沿x轴运动,且加速度与速度的关系
a k
(k为常数),初始位置为x0初始速度为υ0, 试求:(1)速度方程;(2)位移方程。

d

kdt
0e
kt
kt

dx dt
0e
x x0
0
k
(1 e
kt
)
12
2.一张致密光盘(CD)音轨区域的内半径 R1=2.2cm,外半径R2=5.6cm,径向音轨密度N=650 条/mm。在CD唱机内,光盘每转一圈,激光头沿径 向向外移动一条音轨,激光束相对光盘是以v=1.3m/s 的恒定线速度运动。求:(1)这张光盘的全部放音 时间是多少?(2)激光束达到离盘心r=5.0cm处时, 光盘转动的角速度和角加速度各是多少? 解: (1)沿径向dr宽度内音轨长度为2πrNdr,激 光束划过这样长的音轨用的时间为dt= 2πrNdr/v,由 此得光盘的全部播放时间为
的端点处,其速度的大小为
A.
dr dt
B.
dr dt
C.
d |r | dt
D.
dx dy dt dt
2
2
2
5.一质点的运动方程为x=4t-t2(m),则该质点 的运动是 A.匀加速直线运动 C. 匀速直线运动 B. 匀减速直线运动 D. 变速直线运动

v r 1 .3 / 0 .0 5 2 6 ra d / s
角加速度为

d dt v dr r
2

v r
2
v 2 rN

v
3 3
dt
2 r N
3 .3 1 1 0
3
ra d / s
14
2
3.已知质点在铅直平面内运动,运动方程为
r 5 t i ( 15 t 5 t ) j (SI)

1 2 2 1 i j 1 2 2
at
45
an a
at 5i 5 j
a n a a t 5i 5 j
15
4. 在半径为R圆周上运动的质点,其运动方程为
A Bt
3
试求: (1)路程与时间的关系式; (2)速率与时间的关系式; (3)切向加速度和法向加速度的表达式。
C. 2c
D.
a 4c
2
2
8.一质点沿x轴运动,其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式 为=4+t2。 当t=3s时质点位于x=9cm处,则质 点的位置与时间的关系为
A. x 4t 1 3 1 t 12
3
B . x 4t
1 3
t 12
3
C . x 4t
t
2
2
D. x=2t
4
9. 某物体的运动规律为 d / dt k t ,式中的 k为大于零的常数。当 t=0 时,初速为0,则速 度与 t 的函数关系是
8.某质点位于P点,从t=0时开始以v=A+Bt (A、B均为常数)的速率绕圆心O作半径为R的 圆周运动。当质点运动一周再经过P点时切向加 速度的大小at= B ,法向加速度的大小 2 A an= 4B 。
R
10
9.一质点沿x轴运动,其运动方程为: x=3+5t+6t2-t3(SI),则质点在t=0时,速 度0= 5m s ,当质点的加速度为零时, 其速度= 17m s 。
1
1
10. 质点在某一时刻位置矢量为 r0 ,速度为 t 时间内,经任一路径回到出发点,此时速度为 ,其大小和方向与 相同,则在 t 时间内 0 , 位移 r = 0 ,平均速度 = 2 平均加速度 a = ,
0
1
0
0
t
11
三、计算题
2 3
3 。 t
4.已知加速度与位移的关系式为a=3x+2m·2, s 当t=0 时,υ0=0,x0=0,则速度υ与位移x的关 系式为 2 3 x 2 4 。 x
8
5.一质点在xoy平面内运动,运动方程为
x 2 t , y 19 2 t
2
则在第2s内质点的平均速度大小为 2 10 ,2s 末瞬时速度大小为 2 17 。
6.质点运动方程 r R cos t i R sin t j 式中R、ω为常量,则该点的速度 R ( sin ti cos tj ) ,质点的切向加速度
的大小at= a n= R 2
0
,质点的法向加速度的大小
9

7.一质点沿半径为0.1m的圆周运动,其运动方 程为θ=2+t2(式中θ以弧度计,t以秒计)。质 点在第1秒末的速度为 0.2 ,切向加速度 为 0.2 。
0
A. 0→t1段时间内质点所通过路程; B. 0→t1段时间内质点所通过位移; C. t1时刻质点的速度大小; D. 0→t1段时间内质点的平均速度大小。
6
2 1.一质点的运动方程为 r 2 t i ( 2 t ) j ( m ) 2 则轨迹方程是 x 4 y 8, 速度方程是 2i 2tj, 任意时刻质点的加速度为 a 2 j 。
2
求t=1s时的法向加速度、切向加速度。
5 i ( 15 10 t ) j
a 10 j
2 2 n


at d dt
5 ( 15 10 t )
2
2
a 总 10
2 t
5 2

0

a总 a a
an 5 2
1 5i 5 j
a t ( a 1 ) 1
R2
T

R1
2 rN d r v

N
v
( R 2 R1 ) 4 .1 6 1 0 s 6 9 .4 m in
2 2 3
13
2.一张致密光盘(CD)音轨区域的内半径 R1=2.2cm,外半径R2=5.6cm,径向音轨密度N=650 条/mm。在CD唱机内,光盘每转一圈,激光头沿径 向向外移动一条音轨,激光束相对光盘是以v=1.3m/s 的恒定线速度运动。求:(1)这张光盘的全部放音 时间是多少?(2)激光束达到离盘心r=5.0cm处时, 光盘转动的角速度和角加速度各是多少? 解: (2)角速度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