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运动学的解法
逆运动学 迭代法 解析法
逆运动学迭代法解析法
逆运动学是机器人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用于确定机器人末端执行器的位置和姿态,以及实现特定的任务。
在机器人控制中,逆运动学问题是指在已知末端执行器的位置和姿态的情况下,确定机器人各关节的角度。
解决逆运动学问题的方法有很多种,其中迭代法和解析法是两种常用的方法。
迭代法是一种常见的数值计算方法,它通过不断迭代逼近解的过程来求解问题。
在逆运动学中,迭代法通过反复调整机器人各关节的角度,直到末端执行器的位置和姿态满足要求。
这种方法简单易行,但是需要注意收敛性和计算效率的问题。
另一种常用的方法是解析法,它通过数学公式和几何推导来直接求解逆运动学问题。
解析法的优点是可以得到精确解,而且计算效率高。
但是对于复杂的机器人结构和任务来说,解析法可能会变得复杂和困难。
在实际应用中,通常会根据具体的机器人结构和任务来选择适合的逆运动学求解方法。
有些情况下,迭代法和解析法也可以结合使用,以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
例如,在复杂的机器人系统中,可
以利用解析法得到初始解,然后再通过迭代法进行精细调整。
总的来说,逆运动学问题的求解方法是机器人控制中的重要课题,迭代法和解析法都是常用的方法。
选择合适的方法取决于具体的应用需求和计算资源,而在实际应用中也可以根据需要灵活地结合使用。
第4章 逆运动学方程
现在θ2已知,求θ1
二连杆操作臂逆运动学代数解法
解: x = l1c1 + l2 c12 = l1c1 + l2 c1c2 − l2 s1s2 = c1 (l1 + l2c2 ) − s1 (l2 s2 )
y = l1s1 + l2 s12 = l1s1 + l2 s1c2 + l2c1s2 = c1 (l2 s2 ) + s1 (l1 + l2 c2 ) x + s1 (l2 s2 ) x + s1 (l2 s2 ) c1 = ,y= (l2 s2 ) + s1 (l1 + l2 c2 ) (l1 + l2 c2 ) (l1 + l2 c2 ) x(l2 s2 ) + s1 (l2 s2 ) 2 + s1 (l1 + l2 c2 ) 2 x(l2 s2 ) + s1[(l2 s2 ) 2 + (l1 + l2c2 ) 2 ] y= = (l1 + l2 c2 ) (l1 + l2c2 )
2 x 2 + y 2 − l12 − l2 因此,θ 2 = ± arccos 2l1l2 y (l + l c ) − x(l s ) x(l + l c ) + y (l s ) s1 = 1 22 2 2 2 2 , c1 = 1 2 2 2 2 2 2 (x + y ) (x + y ) θ1 = arctan 2( s1 , c1 )
θ 3 = φ - θ1 - θ 2
式中,x = p x − l3 cos φ , y = p y − l3 sin φ
ur5 逆运动学
ur5 逆运动学
摘要:
1.逆运动学的定义和概念
2.逆运动学的应用领域
3.逆运动学的求解方法
4.逆运动学的发展趋势和前景
正文:
逆运动学是机器人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主要研究如何根据机器人的当前状态和目标状态,计算出机器人需要执行的运动轨迹。
它与正运动学相对应,正运动学研究的是机器人的运动学建模,即根据机器人的结构和参数,计算出机器人的运动范围和运动轨迹。
逆运动学的应用领域非常广泛,包括机器人控制、计算机辅助设计、虚拟现实、人体运动学分析等。
在机器人控制中,逆运动学可以用来计算机器人的控制指令,使得机器人能够准确地到达目标位置。
在计算机辅助设计中,逆运动学可以用来模拟机器人的运动轨迹,以便设计出更加合理的机器人结构和控制策略。
逆运动学的求解方法主要有两种:解析解法和数值解法。
解析解法是基于逆运动学的几何学性质,通过解析计算得到逆运动学的解。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计算速度快,缺点是需要预先知道机器人的结构和参数,适用性较差。
数值解法是基于数值计算方法,通过迭代计算得到逆运动学的解。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适用性强,可以适用于任何类型的机器人,缺点是计算速度较慢。
随着机器人技术的发展,逆运动学的研究也在不断深入。
未来的逆运动学研究将更加注重算法的效率和精度,以及算法的适用性。
同时,随着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的发展,逆运动学的求解方法也将更加智能化和自动化。
逆运动学在机器人控制和计算机辅助设计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是机器人学研究的重要内容。
运动学逆解公式
运动学逆解公式
运动学逆解是指已知机器人末端执行器的位置、姿态和运动学参数,求解机器人各关节的角度。
运动学逆解公式的具体形式取决于机器人的类型和结构,以下是几种常见机器人的运动学逆解公式:
1. 二自由度平面机械臂的运动学逆解公式:
θ1 = atan2(y, x) - acos((l1^2 + l2^2 - r^2)/(2*l1*l2))
θ2 = -acos((x^2 + y^2 - l1^2 - l2^2)/(2*l1*l2))
其中,θ1和θ2分别为机械臂两个关节的角度,x和y为末端执行器的位置坐标,l1和l2为机械臂两个关节的长度,r为末端执行器到机械臂起点的距离。
2. 三自由度空间机械臂的运动学逆解公式:
θ1 = atan2(y, x)
θ3 = acos((x^2 + y^2 + z^2 - l1^2 - l2^2 - l3^2)/(2*l2*l3))
k1 = l2 + l3*cos(θ3)
k2 = l3*sin(θ3)
θ2 = atan2(z, sqrt(x^2 + y^2)) - atan2(k2, k1)
其中,θ1、θ2和θ3分别为机械臂三个关节的角度,x、y和z为末端执行器的位置坐标,l1、l2和l3为机械臂三个关节的长度。
3. 六自由度工业机器人的运动学逆解公式:
由于六自由度工业机器人的运动学逆解公式比较复杂,这里不再给出具体公式。
通常采用数值计算方法求解,如牛顿-拉夫逊法、雅可比逆法等。
需要注意的是,运动学逆解公式只能求解机器人的正解,即机器人末端执行器的位置、姿态和运动学参数必须是合法的。
如果末端执行器的位置、姿态和运动学参数不合法,就无法求解出机器人各关节的角度。
逆运动学的解析法原理及推导过程 详细
逆运动学的解析法原理及推导过程详细逆运动学是机器人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它研究的是如何通过机器人的末端执行器的位置和姿态来计算出机器人各个关节的角度。
逆运动学的解析法是一种常用的计算方法,它可以通过数学公式来求解机器人的逆运动学问题。
逆运动学的解析法原理是基于机器人的运动学模型,通过对机器人的运动学方程进行求解,得到机器人各个关节的角度。
机器人的运动学方程可以表示为:
T = T1 * T2 * T3 * … * Tn
其中,T表示机器人的末端执行器的位姿,T1、T2、T3、…、Tn 表示机器人各个关节的变换矩阵。
通过对运动学方程进行求解,可以得到机器人各个关节的角度。
逆运动学的解析法推导过程如下:
1. 确定机器人的运动学模型,包括机器人的DH参数、末端执行器的位姿等信息。
2. 根据机器人的运动学模型,建立机器人的运动学方程。
3. 对运动学方程进行求解,得到机器人各个关节的角度。
具体的求解过程需要根据机器人的具体情况进行分析和计算。
一般
来说,可以采用数学工具如矩阵运算、三角函数等来进行计算。
逆运动学的解析法具有计算速度快、精度高等优点,适用于对机器人进行精确控制的场合。
但是,由于机器人的运动学模型比较复杂,解析法的求解过程也比较繁琐,需要一定的数学基础和计算能力。
逆运动学的解析法是机器人学中的一种重要计算方法,它可以通过数学公式来求解机器人的逆运动学问题,具有计算速度快、精度高等优点,是机器人控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机器人求逆运动学解析法和几何法
机器人求逆运动学解析法和几何法设已知反力,可采用运动学解析法、机构综合法或坐标变换法进行求逆。
1)单关节机器人如果是在重力作用下的刚体运动,且各关节都保持初始位置不变,可直接按相对运动方程求逆。
例如:球形关节和杠杆关节等。
也可用牛顿定律,根据不平衡力矩,运用动力学普遍定理及其逆定理进行求逆。
2)多关节机器人具有三个以上关节时,有关各关节之间所具有的协调问题,则应分别考虑各关节本身的约束条件,选取与机构特点相适应的约束类型,再利用机构的几何法,把系统的动力学方程化成相应的运动学方程组,求得其余各节的运动规律,最后从中选出一种求解方法。
由于单关节机器人的运动学普遍定理比较成熟,故这里仅讨论多关节机器人的运动学普遍定理。
如关节数目较少,可先用拉格朗日法处理;关节数目多时,要用迭代法处理。
关节的约束类型很多,主要有:连杆约束、铰链约束、挠性约束、光滑面约束和周转关节约束等。
下面介绍几种常用的简单约束类型:此外,还可用坐标变换法来解决关节约束问题,即将已知的各关节的位移、速度和加速度,通过坐标变换化成关节点的位移、速度和加速度,然后将各个位移、速度和加速度的矢量之积代入方程组求得该关节的力和力矩,最后再联立上述方程求解出各关节的力和力矩。
3)机构综合法是根据机械原理求解机构运动方程式的一种基本方法,它以局部结构分析为基础,实质上是以能量原理为基础。
在具体解题中又可分为几何综合法和代数综合法两种。
当多个自由度(包括回转自由度)机构只有三个自由度时,其机构运动方程式可化为“ x-Ax+Bx+By-Axy+Bz-Abz”式中x=1, 2, 3。
若干个自由度的机构可由三个自由度的机构经适当变换而得到,因此机构综合的思想就是把几个基本运动单元(机构),通过适当的合并、分解和选择运动副,以获得更复杂的机构。
例如:一个单关节机器人在重力作用下沿水平面作匀速圆周运动,而所受阻力矩又不随时间变化,它的阻力矩与半径平方成正比,那么由此可确定该机器人的阻力矩。
机器人求逆运动学解析法和几何法
机器人求逆运动学解析法和几何法机器人求逆运动学解析法和几何法在运动学中,作图前常采用几何法来确定各点的位置。
几何法就是从相应点出发按一定顺序作关节圆。
求逆时,由于运动中包含变速过程,而变速运动的问题往往又很复杂,难以理论上进行精确的分析和计算,所以只能凭经验进行估算。
这样,在实际求逆中对运动轨迹的不同部分进行分段计算。
求逆的基本方法有两种:一是根据结构上具有特定的关系,运用数学方法求出各点的位置;二是根据运动规律或多或少地利用点与坐标轴的某些关系(如力矩关系等)作出运动轨迹。
数学法是从已知条件出发,利用数学知识求得结果。
几何法则是利用点与坐标轴之间的关系进行求逆的。
这两种方法的不同处是,数学法需要建立一个数学模型,然后利用解析法求出结果,几何法则不需要建立一个数学模型,可以直接利用几何法求逆,但必须选取恰当的作图顺序和确定点的位置。
1、点到直线的求逆:利用数学方法求出关节角度,然后转换成一次函数求出作用力的大小和方向,最后将这些力代入原来的方程求出即可。
2、点到平面的求逆:先把外力分解为平动内力和转动外力,再把平动内力和转动外力按照合力作功的关系联立方程组求出合力大小,最后用合力的大小和方向来求出运动轨迹。
3、点到平面的求逆:先把外力分解为平动内力和转动外力,再把平动内力和转动外力按照合力作功的关系联立方程组求出合力大小,最后用合力的大小和方向来求出运动轨迹。
2、点到平面的求逆:先把外力分解为平动内力和转动外力,再把平动内力和转动外力按照合力作功的关系联立方程组求出合力大小,最后用合力的大小和方向来求出运动轨迹。
通过求逆,使人们认识到,力可以分解为沿不同的方向的合力,从而为探索新的能量转化途径,提供了依据。
另外,由于它提出了“点”的问题,而点是一切运动的根源。
但是,由于直观性,有时会发生错误。
求逆时,特别注意检查和校正。
总之,点到直线的求逆可用数学方法求出作用力的大小和方向,最后将这些力代入原来的方程求出即可;点到平面的求逆先把外力分解为平动内力和转动外力,再把平动内力和转动外力按照合力作功的关系联立方程组求出合力大小,最后用合力的大小和方向来求出运动轨迹。
四轴机器人逆运动学求解
对于旋转关节θn为关节变量,而对于滑动关节 dn为关节变量。其余 为连杆参数,由机械手的几何尺寸和组合形态决定。
第一关节:带动机械手大臂旋转,交流伺 服电机驱动,减速机采用行星减速机; 第二关节:带动小臂旋转,采用内藏定位 功能的旋转平台(自带18:1减速); 第三、四关节:实现工件的升降和旋转运 动。升降和旋转机构采用移动+旋转滚珠丝 杠,移动自由度和旋转自由度都采用一级 圆弧齿同步齿形带传动,同步带传动比都 为3:1,驱动方式皆选为交流伺服电机驱动。
Diagram
Title
Add your text
Title
Add your text
Title
Add your text
Title
Add your text
Diagram
Add Your Title Add Your Title Add Your Title Add Text Add Text Add Text Add Text Add Text Text Text Text Text Text Add Your Title Text Text Text Text Text Add Text Add Text Add Text Add Text Add Text Add Your Title
(2) 根据任务确定机械手的位姿T6
T6为机械手末端在直角坐标系(参考坐标或基坐标)中的位姿,由 任务确定,即表达式T4 = Z-1 X E-1确定。它是由三个平移分量构成的 平移矢量 P(确定空间位置)和三个旋转矢量 n,o,a(确定姿态) 组成的齐次变换矩阵描述。
逆运动学求解方法
逆运动学求解方法逆运动学求解方法是机器人学中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其主要目的是确定机械臂末端执行器的姿态和位置,以便实现所需的任务。
本文将从逆运动学求解方法的基本概念、分类、应用场景和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一、基本概念逆运动学(inverse kinematics)是机器人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它研究如何根据末端执行器的位置和姿态,确定机械臂各个关节的角度或位移。
与正运动学(forward kinematics)不同,正运动学是已知各关节角度或位移,计算末端执行器的位置和姿态。
逆运动学问题通常比正运动学问题更为复杂,因为它涉及到非线性方程组求解等数值计算问题。
二、分类根据求解方法的不同,逆运动学问题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 解析法:利用数学公式或几何关系直接求解各关节角度或位移。
这种方法通常适用于简单机构和特定任务。
2. 迭代法:通过迭代计算来逼近最优解。
这种方法通常适用于复杂机构和多自由度机器人。
3. 数值优化法:将逆运动学问题转化为优化问题,通过求解目标函数的最小值或最大值来确定各关节角度或位移。
这种方法通常适用于非线性和多约束的问题。
三、应用场景逆运动学求解方法在机器人领域有广泛的应用,以下是一些典型场景:1. 机器人轨迹规划:根据末端执行器的轨迹要求,计算各关节角度或位移,实现精确的运动控制。
2. 仿真和虚拟现实:通过逆运动学求解方法,可以在计算机上模拟机器人的运动和操作,进行虚拟现实技术研究和应用开发。
3. 医疗手术:利用机器人手臂进行微创手术操作时,需要精确控制末端执行器的位置和姿态,逆运动学求解方法可以帮助医生更好地完成手术任务。
四、发展趋势随着科技进步和工业自动化程度不断提高,逆运动学求解方法也在不断发展。
以下是一些主要趋势:1. 多模型方法:针对复杂机构和多自由度机器人,采用多种模型和算法来求解逆运动学问题,提高求解效率和精度。
2. 人工智能技术:利用深度学习、强化学习等人工智能技术来优化逆运动学求解方法,实现更加智能化的机器人控制。
机器人的逆运动学名词解释
机器人的逆运动学名词解释机器人的逆向运动学是,已知末端的位置和姿态,以及所有连杆的几何参数下,求解关节的位置。
二、两大类求解逆运动学的方法逆运动学求解通常有两大类方法:解析法、数值法。
1.解析法(Analytical Solution)特点:运算速度快(达到us级),通用性差,可以分为代数法与几何法进行求解。
串联机械臂有逆运动学解析解的充分条件是满足Pieper准则。
即如果机器人满足两个充分条件中的一个,就会得到封闭解,这两个条件是:•三个相邻关节轴相交于一点;•三个相邻关节轴相互平行。
现在的大多数商品化的工业机器人在设计构型时,都会尽可能满足满足Pieper准则,因为解析法求解能够很快的使用较少的算力,使用较低成本的控制器就能求解,之后随着芯片算力的提升,感觉在未来,机器人公司也会在是否采用满足解析解的构型和采用特定构型并开发对应的逆解算法之间找一个平衡。
以PUMA560机器人为例,它的最后3个关节轴相交于一点。
我们运用Pieper方法解出它的封闭解。
对于UR5机械臂,其第2、第3、第4关节轴平行,满足Pieper准则其中的一条,即三个相邻的关节轴两两平行。
2.数值法(Numerical Solution)特点:通用性高,但是求解速度较慢(ms级)。
除了一些特殊的机械臂构型外,机械臂逆运动学问题很难用解析解求解,因此在许多情况下会使用数值解求解。
通常设定一个优化目标函数,是把逆解求解问题转化为一个优化问题求数值解。
Newton-Raphson(NR)是数值解的一种方法。
它需要基本的雅可比矩阵。
然而,当且仅当原始方程的函数具有逆函数,且原始方程可解时,NR方法才会成功。
从运动学的角度来看,前一个条件意味着机器人需要非冗余,机器人在从初始配置到最终配置的运动过程中不通过奇异点。
后一个条件意味着机械臂的期望位置和方向需要在机器人的工作空间内,是可解的。
由于这些限制,NR方法不能保证全局收敛性,因此它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初始值。
matlab逆运动学求6组解自编算法
我们需要定义一下本文要讨论的主题:matlab中逆运动学求解六组解的自编算法。
逆运动学问题是机器人学领域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它涉及到如何根据机器人末端执行器的位置和姿态来求解机器人关节的位置和角度。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介绍一种用于求解逆运动学问题的自编算法,该算法在matlab环境下实现,并且能够求解机器人六组关节位置和角度的解。
1. 问题定义在机器人学中,逆运动学问题是一个经典的问题,它要解决的是根据机器人末端执行器的位置和姿态来求解机器人关节的位置和角度的问题。
这个问题在机器人的运动控制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为它可以帮助机器人实现复杂的运动任务。
2. 逆运动学问题的求解方法目前,工程师们已经提出了多种方法来求解逆运动学问题。
其中一种常见的方法是使用数值优化算法,比如牛顿法、拟牛顿法等。
另外一种方法是使用闭式解析方法,比如雅可比矩阵法、D-H参数法等。
3. 算法设计基于以上的问题定义和逆运动学问题的求解方法,我们设计了如下的基于matlab的逆运动学求解算法:1)我们需要定义机器人的结构和运动学参数。
这包括机器人的关节数、关节类型、关节参数等。
2)我们需要定义机器人的运动学模型,包括正运动学方程和雅克比矩阵。
3)我们根据机器人的末端执行器的位置和姿态,利用逆运动学模型来求解机器人的关节位置和角度。
4)我们通过编写matlab代码来实现上述的逆运动学求解算法,并对其进行测试和验证。
4. 算法实现基于以上的算法设计,我们编写了如下的matlab代码来实现逆运动学求解算法:```matlab代码实现function [q1,q2,q3,q4,q5,q6] =inverseKinematics(pos,orientation)逆运动学求解算法输入:末端执行器的位置和姿态输出:机器人的六组关节位置和角度解步骤1:定义机器人的结构和运动学参数...步骤2:定义机器人的运动学模型...步骤3:根据机器人的末端执行器的位置和姿态,利用逆运动学模型来求解机器人的关节位置和角度...步骤4:返回六组关节位置和角度解...end```5. 算法测试与验证为了验证我们的自编算法的有效性,我们选取了一个具体的机器人模型,并对其进行了逆运动学求解。
二自由度机械臂逆运动学求解
二自由度机械臂逆运动学求解概述二自由度机械臂是由两个连接在一起的关节组成的机械系统,能够在工作空间内进行复杂的运动。
逆运动学是指在已知机械臂末端位置和姿态的情况下,求解机械臂各关节的角度。
逆运动学求解对于机械臂路径规划、目标追踪等应用非常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二自由度机械臂逆运动学求解的方法和步骤,帮助读者理解和应用相关知识。
机械臂结构二自由度机械臂由两个旋转关节连接而成,每个关节可以绕自身轴线旋转。
假设关节1和关节2的旋转角度分别为θ1和θ2,机械臂末端的位置和姿态可以用笛卡尔坐标系下的向量表示为P(x, y, z)和R(α, β, γ)。
坐标系和运动学关系为了方便描述机械臂的运动和计算其逆运动学,我们引入以下坐标系和定义:•基座坐标系(Base Frame):用于描述机械臂的基座,通常选择一个固定的参考系作为基座坐标系。
•关节坐标系(Joint Frame):以关节1为原点建立的坐标系,与关节1连接的所有部件的运动都相对于该坐标系描述。
•手爪坐标系(Tool Frame):以机械臂末端为原点建立的坐标系,用于描述机械臂的末端位置和姿态。
根据机械臂的结构和坐标系定义,我们可以推导出关节坐标系和手爪坐标系之间的运动学关系。
首先,我们需要定义机械臂每个关节的转动轴和旋转矩阵。
假设关节1绕z轴转动,关节2绕关节1的x轴转动。
对于关节1,我们可以建立以下旋转矩阵:[R1] = [cosθ1 -sinθ1 0] [sinθ1 cosθ1 0] [0 0 1]对于关节2,我们可以建立以下旋转矩阵:[R2] = [1 0 0] [0 co sθ2 -sinθ2] [0 sinθ2 cosθ2]根据旋转矩阵和坐标系定义,我们可以得到关节坐标系到基座坐标系的变换关系:[T01] = [R1 T1] [0 1][T12] = [R2 T2] [0 1]其中,R1和R2是关节1和关节2的旋转矩阵,T1和T2是关节1和关节2的位移矩阵。
逆运动学的解法
算q
一周工作
❖ 1.基本完成3自由度平面关节解析解程序编写, 实现了直线插补。
❖ 2.实现单位时间的数据输出 ❖ 3.基本界面的编写
程序
❖ 3自由度平面旋转关节 ❖ 函数为*f(x,y,phi) ❖ 直线插补程序 ❖ Cal_straight_line(start,end,time)
给出r,求q 给出s,求q’ 给出s’和q’,求q’’
r R(q) s Jsq' s ' Jsq '' Jsq '
逆坐标变换
❖ 给出r求q ❖ 在逆坐标变换问题中,一般不存在解析解。
所谓的解都用数值解法求得。但大部分工业 机器人的手臂,存在着特定的解析解。
逆坐标变换
❖ 解析解法有如下几种: ❖ 1.齐次变换的逆坐标变换解析解法 ❖ 2.向量的逆坐标变换解析解法 ❖ 数值解法
遇到的问题
❖ 1.找不到合适的返回函数存储关节角度数据 ❖ 2.数据保存的格式怎么选择
下周安排
❖ 1.完成圆的插补程序编程 ❖ 2. 使用Newton-Raphson进行数值解编程方
法研究 ❖ 3.完善接口数据发送模块
逆运动学问题
❖ 逆运动学是指给出杆件 的位置,姿态(位姿) Y 速度,角速度,加速度 和角加速度,求解能实 现这些要求的关节变量 的位置,速度,加速度。
Y3
3
X3
2
1
l(t) l'(t) l''(t)
(t ) '(t ) ''(t )
X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逆运动学问题
运动学逆运算
运动学逆运算运动学逆运算,又称运动学反解,是指在已知物体的运动规律(如速度、加速度等)的情况下,求解物体在某一时刻的位置、速度和加速度。
运动学逆运算是运动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在工程、物理、生物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一、运动学逆运算的基本概念1. 位置:物体在空间中的坐标值,通常用三个坐标轴上的分量表示。
2. 速度:物体单位时间内位置的变化量,分为线速度和角速度。
线速度是物体沿某一直线方向的速度,角速度是物体绕某一轴旋转的速度。
3. 加速度:物体单位时间内速度的变化量,分为线加速度和角加速度。
线加速度是物体沿某一直线方向的加速度,角加速度是物体绕某一轴旋转的加速度。
4. 位移:物体从初始位置到某一时刻位置的有向线段长度。
5. 时间:物体运动的持续性,用一个数值表示。
二、运动学逆运算的基本公式1. 位移公式:s = vt + 0.5at^2,其中s为位移,v为初速度,a为加速度,t为时间。
2. 速度公式:v = u + at,其中v为末速度,u为初速度,a为加速度,t为时间。
3. 加速度公式:a = (v - u) / t,其中a为加速度,v为末速度,u为初速度,t为时间。
三、运动学逆运算的应用1. 质点运动:质点运动是指物体的质量集中在一个点上,可以忽略物体的大小和形状。
质点运动的基本公式包括匀速直线运动、匀加速直线运动、抛体运动等。
2. 刚体运动:刚体运动是指物体的形状和大小不随时间变化,但各部分之间可以相对移动。
刚体运动的基本公式包括平移、旋转、复合运动等。
3. 曲线运动:曲线运动是指物体沿着一条曲线路径运动。
曲线运动的基本公式包括圆周运动、椭圆周运动、螺旋线运动等。
4. 波动运动:波动运动是指物体在介质中传播时,其形状和大小随时间周期性变化。
波动运动的基本公式包括纵波、横波、声波、光波等。
四、运动学逆运算的实例分析1. 汽车刹车问题:已知汽车在刹车过程中的速度-时间关系为v = vo + at,其中vo为初始速度,a为刹车加速度,求汽车在刹车过程中的位移和刹车距离。
超冗余移动机械臂逆运动学快速求解的两种方法比较
超冗余移动机械臂逆运动学快速求解的两种方法比较为了快速求解机械臂逆运动学问题,可以采用两种方法:迭代法和解析法。
本文将对这两种方法进行比较,并分析其优缺点。
一、迭代法迭代法是通过迭代计算的方式来求解逆运动学问题。
其基本思想是将逆运动学问题转化为一系列的正运动学问题。
简单来说,就是通过不断迭代,逐步接近求解的结果。
1. 方法介绍迭代法的基本步骤如下:1)给定末端位置和姿态;2)选择一个初始位置和姿态;3)计算初始位置和姿态对应的正运动学问题的解;4)计算当前位置和姿态与目标位置和姿态之间的误差;6)重复执行步骤4和步骤5,直到达到预设的误差要求。
2. 优缺点分析迭代法的优点是简单易懂,容易实现。
它适用于凸空间和非线性问题的求解,可以在任意初始位置和姿态下快速求解逆运动学问题。
迭代法也存在一些缺点。
其收敛速度相对较慢,需要大量的迭代计算。
迭代法对求解范围有一定的限制,对于存在奇异点或者多解的情况,可能无法求解。
迭代法对误差的控制也较为困难,容易陷入局部最优解。
二、解析法解析法是通过解析求解的方式来求解逆运动学问题。
其基本思想是基于机械臂的几何特性和运动学方程,通过数学推导得到直接求解的解析式。
1)建立机械臂的运动学模型,包括关节角度和末端位置和姿态的关系;3)根据解析表达式,计算关节角度的数值解;4)验证数值解是否满足约束条件和误差要求,如果满足,则求解成功;如果不满足,则说明无解。
解析法的优点是求解速度快,解析式一旦得到,求解过程仅需进行简单的计算。
解析法对解的唯一性和数值解的合理性进行了严格的数学推导和验证。
解析法也存在一些缺点。
解析法的适用范围有限,只能用于特定的机械臂模型和几何结构。
解析法对机械臂的运动学模型有较高的要求,而实际中的机械臂往往会存在非理想因素,导致解析法无法直接求解。
解析法对机械臂的可行性和稳定性考虑较少,容易得到错误的解析式。
三、两种方法的比较通过对迭代法和解析法的优缺点分析,可以得到以下结论:1. 简便性迭代法相对简单易懂,容易实现。
六轴机器人逆运动学求解 8个解
六轴机器人逆运动学求解是机器人领域中的重要问题,六轴机器人具有复杂的结构与运动学特性,其逆运动学求解是指在给定末端执行器姿态时,求解机器人各关节的角度,以实现特定的末端执行器姿态。
在机器人的运动控制与路径规划中,逆运动学求解是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
六轴机器人通常具有6个自由度,这意味着机器人的末端执行器可以沿着6个不同的轴线进行运动。
在实际应用中,需要对机器人的运动轨迹、姿态等进行精确控制,这就要求对六轴机器人的逆运动学问题进行求解,以实现机器人的精准操作。
逆运动学问题的求解涉及矩阵运算、三角函数关系等数学知识,需要对机器人各关节的几何结构和运动学参数有深入的了解。
在六轴机器人中,每个关节的位置、方向等特征都会对逆运动学求解造成影响,因此需要综合考虑机器人的整体结构和特性。
六轴机器人逆运动学求解可以衍生出多个解,这意味着在给定末端执行器姿态时,存在多组关节角度可以实现相同的末端姿态。
这些解称为「多解」,这种情况在实际应用中会给机器人的精确定位和操作带来挑战。
对于六轴机器人逆运动学求解的多解问题,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进行处理:1. 增加约束条件:在逆运动学求解中,可以增加额外的约束条件,如关节运动范围、碰撞检测等,以限制多解的产生,使得机器人能够选择出最优的关节角度组合。
2. 引入优化算法:可以利用优化算法对多解进行评估与筛选,选取出最优的解,以满足运动控制和操作精度的要求。
3. 结合遗传算法等智能算法:利用智能算法对多解进行搜索与优化,找到最适合的关节角度组合,提高机器人的运动控制精度和操作效率。
在实际应用中,六轴机器人逆运动学求解的多解问题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课题,需要综合应用数学、控制理论与算法等多个学科的知识,以满足对机器人运动控制精度和操作效率的要求。
六轴机器人逆运动学求解是一个复杂而重要的问题,对于解决这一问题有益于机器人的应用。
我们相信,通过不断的研究和探索,一定能够找到更加高效和精确的逆运动学求解方法,为机器人技术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逆运动学算法
逆运动学算法逆运动学算法是机器人学领域的重要内容,它研究的是通过已知的末端执行器位置和姿态,来求解机器人的关节角度。
在工业自动化领域中,逆运动学算法被广泛应用于机器人路径规划、物体抓取、装配等方面。
本文将介绍逆运动学算法的基本原理和常用方法,并探讨其在机器人控制中的应用。
一、逆运动学算法的基本原理逆运动学算法的基本原理是根据机器人的末端执行器位置和姿态,逆推出机器人的关节角度。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对机器人的结构和运动学模型进行建模。
一般来说,机器人的运动学模型可以通过Denavit-Hartenberg(D-H)参数来描述,它将机器人的关节连接关系和坐标系定义进行了抽象和简化。
在逆运动学算法中,通常使用解析法和数值法两种方法来求解机器人的关节角度。
解析法是通过代数方法直接求解出机器人的关节角度,而数值法则是通过迭代计算逼近求解。
每种方法都有其优劣之处,具体选择哪种方法取决于实际应用的需求和机器人的结构。
下面将介绍常用的逆运动学算法方法。
1. 解析法解析法是逆运动学算法中常用的求解方法,它通过代数方程求解机器人的关节角度。
在机器人学中,有一些特定结构的机器人可以通过解析法精确求解逆运动学问题,例如SCARA机器人和Delta机器人等。
这些机器人具有简单的运动学模型和特殊的关节连接关系,因此可以通过代数方法求解出关节角度。
2. 数值法数值法是逆运动学算法中普遍采用的求解方法,它通过迭代计算来逼近求解机器人的关节角度。
数值法的基本思想是从初始角度开始,通过不断调整关节角度,使末端执行器的位置和姿态逼近目标值。
常用的数值法有牛顿-拉夫逊法(Newton-Raphson)和雅可比转置法(Jacobian Transpose)等。
三、逆运动学算法在机器人控制中的应用逆运动学算法在机器人控制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其中一项重要的应用是机器人路径规划。
通过给定起始点和目标点的位置和姿态,逆运动学算法可以计算出机器人在运动过程中的关节角度,从而实现路径规划。
串联六轴机械臂逆运动学几何解法
串联六轴机械臂逆运动学几何解法六轴机械臂是一种常见的工业自动化设备,它具有六个关节轴,可以实现对工件的精确定位和操作。
在机械臂控制中,逆运动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它用于确定关节角度,以便实现指定末端执行器(机械臂末端)位置和姿态。
在本文中,我们将介绍一种常见的六轴机械臂逆运动学解法——几何法。
几何法是一种直观且简单的逆运动学解法,它基于机械臂的几何特性和运动约束。
对于六轴机械臂而言,它由六个关节轴组成,每个关节轴可以旋转而且相互独立。
机械臂的末端执行器可以通过关节轴的旋转来实现位置和姿态的变化。
因此,我们可以通过确定关节角度来解决逆运动学问题。
对于六轴机械臂逆运动学,我们首先需要了解机械臂的坐标系和关节坐标。
机械臂的坐标系是一个自定义的坐标系,用于描述机械臂的姿态和位置。
关节坐标是每个关节轴的角度值。
通过将机械臂的姿态和位置转化到关节坐标系中,我们可以得到逆运动学问题的解。
假设我们已知机械臂的末端执行器的位置和姿态,我们可以通过以下步骤来求解关节角度:1.建立基坐标系和机械臂末端坐标系。
基坐标系是一个固定的坐标系,而机械臂末端坐标系是一个相对于基坐标系移动和变形的坐标系。
通过坐标变换,我们可以将机械臂末端坐标系的位置和姿态转化到基坐标系中。
2.确定机械臂的DH参数。
DH参数是一组参数,用于描述机械臂各个关节轴之间的几何特性。
它包括关节轴的长度、关节轴之间的夹角、关节轴的旋转方向等。
通过给定机械臂的DH参数,我们可以建立机械臂的运动学模型。
3.建立机械臂的正运动学模型。
正运动学模型是一种数学模型,用于描述机械臂末端执行器的位置和姿态与关节角度之间的关系。
通过正运动学模型,我们可以将关节角度转化为末端执行器的位置和姿态。
4.求解逆运动学问题。
通过已知的末端执行器的位置和姿态,我们可以反解出对应的关节角度。
在求解过程中,我们可以利用数值计算的方法,例如数值迭代和优化算法。
以上是六轴机械臂逆运动学几何解法的基本步骤。
逆运动学闭式求解案例
逆运动学闭式求解案例逆运动学是机器人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指的是根据机器人末端执行器的位置和姿态,求解出机械臂各个关节的角度。
逆运动学问题在机器人的轨迹规划、路径规划、目标定位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
在实际工程中,逆运动学问题的求解可以通过闭式解法或数值解法来实现。
本文将列举一些逆运动学闭式求解的案例。
案例1:二自由度平面机械臂假设有一个二自由度平面机械臂,其末端执行器位置为(x, y),求解出两个关节的角度。
该机械臂的两个关节分别为θ1和θ2,关节1和关节2的长度分别为l1和l2。
根据机械臂的几何关系,可以得到以下公式:x = l1*cos(θ1) + l2*cos(θ1+θ2)y = l1*sin(θ1) + l2*sin(θ1+θ2)通过联立上述两个方程,可以解出关节角度θ1和θ2的值,进而得到机械臂的逆运动学解。
案例2:三自由度空间机械臂假设有一个三自由度空间机械臂,其末端执行器位置为(x, y, z),末端执行器姿态为(α, β, γ),求解出三个关节的角度。
该机械臂的三个关节分别为θ1、θ2和θ3,关节1、关节2和关节3的长度分别为l1、l2和l3。
根据机械臂的几何关系,可以得到以下公式:x = l1*cos(θ1)*cos(θ2)*cos(θ3) + l2*cos(θ1)*cos(θ2) +l3*cos(θ1)y = l1*sin(θ1)*cos(θ2)*cos(θ3) + l2*sin(θ1)*cos(θ2) + l3*sin(θ1) z = l1*sin(θ2)*cos(θ3) + l2*sin(θ2) + l3α = atan2(sin(θ1), cos(θ1))β = atan2(sin(θ2), cos(θ2))γ = atan2(sin(θ3), cos(θ3))通过联立上述公式,可以解出关节角度θ1、θ2和θ3的值,进而得到机械臂的逆运动学解。
案例3:Delta机器人Delta机器人是一种特殊结构的平行机构机器人,具有高速、高精度和高刚性的特点。
第四章 逆运动学
s123 0 l1c1 l2 c2 c123 0 l1s1 l2 s12 0 1 0 0 0 1
1、求2 对比两个变换矩阵使相应的元素相等
最后应用2幅角的反正切公式得: 2 A tan 2( s2 , c2 )
四、逆运动学的解法
2、求 1
c s B WT 0 0
s c 0 0
0 x 0 y 1 0 0 1
例:试描述两自由度操作臂
ˆ ˆ Z Z 1 0
ˆ Y 1
0 2
T 的子空间
已知:
0
ˆ Z 2
ˆ ˆ X X 1 0
ˆ X 2
P2ORG
ˆ Y 2
X Y 0
三、操作臂子空间的描述
疑惑:对于0坐标系的位置?
ˆ Z 1
ˆ Y 1
ˆ Z 0
0
ˆ X 2
ˆ Z 2
ˆ Y 2
P2ORG
ˆ X 1
ˆ X 0
ˆ Y 0
X Y 0
四、逆运动学的解法
1、解法 我们把操作臂的全部求解方法分成两大类:封 闭解法和数值解法。 数值解法:通过大量的迭代公式进行计算,它的求 解速度相对较慢。 封闭解法:意指对于不高于四次的多项式不用迭代 便可以完全求解。
灵巧工作空间:机器人的末端执行器能够 从各个方向到达的空间区域。 可达工作空间:机器人的末端执行器至少 从一个方向上有一个方位可达的空间。
二、解的存在性以及多解问题
多解问题 一个具有3个旋转关节的平面操作臂,由 于从任何方位均可以到达工作空间内的任何 位置。因此在平面内有较大的灵巧空间。从 而存在多个解。
1 =A tan 2( y, x) A tan 2(k2 , k1 ) 2 A tan 2( s2 , c2 ) 1 2 3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程序
3自由度平面旋转关节 函数为*f(x,y,phi) 直线插补程序 Cal_straight_line(start,end,time)
遇到的问题
1.找不到合适的返回函数存储关节角度数据 2.数据保存的格式怎么选择
下周安排
1.完成圆的插补程序编程 2. 使用Newton-Raphson进行数值解编程 方法研究 3.完善接口数据发送模块
逆运动学的解法
2010.4.7 倪初锋
逆运动学问题
逆运动学是指给出杆 件的位置,姿态(位 姿)速度,角速度, 加速度和角加速度, 求解能实现这些要求 的关节变量的位置, 速度,加速度。
Y
3
2
Y3
X3
l(t) l'(t) l ''(t)
( t ) '( t ) ''( t )
1
X
逆运动学问题
位姿向量r,关节变量q 执行器速度和角速度向量s,关节变量速度向量 q’ 对s等式两边微分 给出r,求q 给出s,求q’ 给出s’和q’,求q’’
r R(q ) s Jsq ' s ' J s q '' J s q '
逆坐标变换
给出r求q 在逆坐标变换问题中,一般不存在解析解。 所谓的解都用数值解法求得。但大部分工业 机器人的手臂,存在着特定的解析解。Fra bibliotek逆坐标变换
解析解法有如下几种: 1.齐次变换的逆坐标变换解析解法 2.向量的逆坐标变换解析解法 数值解法 1.Neston-Raphson 2.运动学方程置换为高次多项式,由根来计 算q
一周工作
1.基本完成3自由度平面关节解析解程序编 写,实现了直线插补。 2.实现单位时间的数据输出 3.基本界面的编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