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吴宓教授】我是吴宓教授阅读答案
初中语文 知识点考点解析含答案 《邓稼先》巩固练习
巩固练习基础知识识记1.给下列加红的字注音。
邓稼.先()宰.割()鲜.为人知()呼啸.()筹.划()挚.友()2.下面各组词语中字形有误的一组是()A.鞠躬爆炸宰割苦闷B.崇高坦诚仰慕残案C.大厦蓬草萦绕长亭D.颤抖焦虑筹划彷徨3.给下列形近字注音并组词。
铤()瘁()蜓()粹()挺()悴()4.填写下列成语。
可歌可()()为人知当之无()锋芒()露家()户晓妇()皆知马革()尸鞠躬尽()5.邓稼先是我国研制和发展的重要技术领导人,为我国成功研制、和新型核武器作出了重大贡献。
《邓稼先》一文作者是美籍华裔家,获1957年物理学奖。
《邓稼先》是一篇________散文。
作者将人物的生平、贡献放在广阔的社会文化背景中描写、评价,突出了人物不平凡的_________和对民族的_________。
运用能力提升6.依次填入下列句中横线上的关联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1971年,在他和他的同事们被“四人帮”批判围攻的时候,别人去和工宣队、军宣队讲理,恐怕要出惨案。
邓稼先去了,能说服工宣队、军宣队的队员。
这是真正的奇迹。
A.假使可就B.如果而竟C.如果可就D.假使而竟7.对下列句中破折号作用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事后我追想为什么那样大的感情震荡,是为了民族而自豪?还是为了稼先而感到骄傲?——我始终想不清楚。
A.表示解释说明B.表示语音的延长C.表示意思的转折或跳跃D.表示意思的递进8.指出下列句子所运用的修辞方法。
(1)“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正好准确的描述了他的一生。
()(2)“粗估”参数的时候,要有物理直觉;昼夜不断地筹划计算时,要有数学见地;决定方案时,要有勇进的胆识和稳健的判断。
()9.“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个成语出自哪里?是说谁的?你还知道他哪些故事?10.依据下面示例,结合体对邓稼先的了解,为他写一段颁奖词。
三栖尖兵——何祥美:百折不挠,百炼成钢,能上九天,能下五洋,执着手中枪,百步穿杨,胸怀报国志,发愤图强。
衡水市中考语文真题试卷
衡水市中考语文真题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 (共6题;共12分)1. (2分)下列词语中加下划线字的字音、字形完全正确的项是()A . 俏皮( qiào)鄙视(bǐ)参天(cēn)立椎之地(zhuī)B . 萧条(xiāo)心弦(xuán)骤然(zhòu)拙拙逼人(duō)C . 嘹亮(liáo)摧残(chuī)掩饰(yǎn)呼朋引伴(péng)D . 废墟(xū)贿赂(lù)憔悴(qiáo)别具匠心(jù)2. (2分) (2018七下·越秀期中) 下列词语中划线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 . 嗥鸣(háo)迭起(dié)模样(mó)义愤填膺(yīng)B . 彷徨(páng)哺育(bǔ)字帖(tiè)迥乎不同(jiǒng)C . 凹凼(dàng)默契(qiè)晌午(xiǎng)烟雾缭绕(rào)D . 校补(jiào)亘古(gèn)惩罚(chěng)潜心贯注(qián)3. (2分)下列各句中,加下划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 . 历史上曾经人来人往的丝绸古道,如今已变成了人迹罕至的沙漠。
B . 班会上,在同学们指出了王军的许多缺点后,他锋芒毕露,百般辩解。
C . 一个又一个的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
几年辛苦,凝结而成《唐诗杂论》的硕果。
D . 转过水榭,是一条回环曲折的石桥,桥下流水潺潺。
走过石桥,美景亦复如是。
4. (2分) (2017七下·阳东月考)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 日本要想发展同亚洲邻国的关系,关键在于它能否正确认识历史、重信践诺。
B . 据全国旅游工作会议透露,我国将从今年开始分级建立游客旅游不文明档案。
《我是吴宓教授》阅读及答案
《我是吴宓教授》阅读及答案我是吴宓教授①每天早上七点半,《欧洲文学史》教授吴宓准时来到教室,开始在黑板上书写。
很快,讲义抄了满满一黑板,详细写着参考书、著者、出版社、出版年代等。
学生上前偷看,发现他所写的,竟全凭记忆。
②课堂上的吴教授,常穿一袭灰布长袍,一手拎布包袱,一手拄手杖,戴一顶土棉纱睡帽就走上讲台。
打扮虽然古板,讲的却是纯英文诗歌。
而且开讲时,笔记或纸片看都不看一眼,所有内容均脱口而出,讲到得意时,还要拿起手杖,随着诗的节律,一轻一重地敲着地面。
③课堂上这番潇洒,是吴宓花了苦功夫才换来的。
半夜时分,别人都睡下了,室友钱穆经常看见他埋头备课,抄写小纸条。
第二天一早,别人还没醒,他已经在“室外晨曦微露中”反复诵读。
④当他任教东南大学时,清华大学四年级学生梁实秋曾旁听他的课,回校后半是羡mù半是嫉妒地抱怨:内容丰富,井井有条,学校未能罗致,“宁非憾事哉”。
⑤他像一座钟。
他给学生批改作业,字迹工整,写下的外文字母及数字,笔画粗细,好像印刷的一样整齐。
一次,有个青年教师不小心把上课用的教科书丢了,吴宓要求他上课前必须找到。
当晚,宿舍熄灯睡觉,吴先生前来敲门,高声问:“教科书找到没有?”这名不耐烦的教师只好骗他:“找到了,吴先生,请放心吧。
”这才过关。
⑥这位老师,给学生们留下的印象是“认真、负责、一丝不苟”,“上课像划船的奴隶那样卖劲”。
这些学生中,许多人后来大名鼎鼎:钱钟书、曹禺、吕叔湘、李赋宁……与他们相比,老师吴宓一度不那么出名。
⑦比起课堂上的严谨,学生们更爱回忆吴宓课下的关爱。
一次,他和学生们一起走在街上,对面开来一辆汽车,他连忙举起手杖,一面挡住车,一面催着女学生们一字排站在人行道上,这才让开道路。
⑧类似的故事口耳相传,让古板的吴教授在后人记忆里鲜活起来。
在他曾任教的清华大学学生BBS上,不久前一个女学生略带羡慕地提到,当年在清华课堂上,看见有女生站着听课,吴先生总是会跑出去替她们找来凳子坐。
四年级四年级下册阅读理解100篇及答案
四年级下册阅读理解100篇及答案一、四年级语文阅读理解练习1.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善意的谎言每周一次,我总到附近一间小小的理发院去吹洗头发,两个师傅负责设计发型,一个小学徒专门抓洗头发。
老实说,我很同情那个瘦小的学徒,看得出她很想学发型设计,但由于工作繁琐,加上两位师傅态度冷淡,她只能默默地在肥皂泡沫中消磨她可怜的青春。
然后,有一天,机会忽然来了,新年前的一个月,两个师傅要求加薪不遂,一起辞职,老板娘一时请不到人,除了亲自上阵外,还给小学徒进行“速成训练”,另外再请个小工负责抓洗头发。
小学徒升级后,战战兢兢的,颇没自信。
而许多老顾客也绝迹不来了,生意顿时冷落下来。
小学徒忧心忡忡,老板娘脸如黑锅。
我把这一切看在眼里,一天,踏入店内,特地指定小学徒为我吹头发,小学徒受宠若惊,拿着吹风筒的手微微发抖。
卷吹梳弄一小时后,朝镜一望,哎呀,那发型硬邦邦的,好似戴了一顶不和时宜的帽子。
小学徒侍立一旁,脸如那僵硬的发型,巴巴地望着我。
我赶快露了个笑容,说:“这个发型真不错,谢谢你!”小学徒的额头舒展开了,笑嘻嘻地把我送出了小店。
再去理发店时,依然指定由她来吹饰。
她面带微笑,双手灵活地卷弄梳理,极有韵致。
看着镜子里的自己,我惊讶极了!真诚地说:“你梳得实在是好哩!”小学徒她脸若鲜花,灿然生辉。
(选自《成功励志经典似水年华》,延边人民出版社)(1)“不和时宜”中的错别字是________,应该是________;这个成语的意思是________。
(2)下列文中的句子,属于比喻句的有()(多选题)A. 小学徒忧心忡忡,老板娘脸如黑锅。
B. 卷吹梳弄一小时后,朝镜一望,哎呀,那发型硬邦邦的,好似戴了一顶不和时宜的帽子。
C. 小学徒侍立一旁,脸如那僵硬的发型,巴巴地望着我。
D. 小学徒她脸若鲜花,灿然生辉。
(3)小学徒先后两次为“我”吹头发,表情和手的动作区别很大,用文中的词填空,两次的区别:①第一次表情:________,手:________;②第二次表情:________,手:________。
四年级四年级下册阅读理解100篇及答案
四年级下册阅读理解100篇及答案一、四年级语文阅读理解练习1.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善意的谎言每周一次,我总到附近一间小小的理发院去吹洗头发,两个师傅负责设计发型,一个小学徒专门抓洗头发。
老实说,我很同情那个瘦小的学徒,看得出她很想学发型设计,但由于工作繁琐,加上两位师傅态度冷淡,她只能默默地在肥皂泡沫中消磨她可怜的青春。
然后,有一天,机会忽然来了,新年前的一个月,两个师傅要求加薪不遂,一起辞职,老板娘一时请不到人,除了亲自上阵外,还给小学徒进行“速成训练”,另外再请个小工负责抓洗头发。
小学徒升级后,战战兢兢的,颇没自信。
而许多老顾客也绝迹不来了,生意顿时冷落下来。
小学徒忧心忡忡,老板娘脸如黑锅。
我把这一切看在眼里,一天,踏入店内,特地指定小学徒为我吹头发,小学徒受宠若惊,拿着吹风筒的手微微发抖。
卷吹梳弄一小时后,朝镜一望,哎呀,那发型硬邦邦的,好似戴了一顶不和时宜的帽子。
小学徒侍立一旁,脸如那僵硬的发型,巴巴地望着我。
我赶快露了个笑容,说:“这个发型真不错,谢谢你!”小学徒的额头舒展开了,笑嘻嘻地把我送出了小店。
再去理发店时,依然指定由她来吹饰。
她面带微笑,双手灵活地卷弄梳理,极有韵致。
看着镜子里的自己,我惊讶极了!真诚地说:“你梳得实在是好哩!”小学徒她脸若鲜花,灿然生辉。
(选自《成功励志经典似水年华》,延边人民出版社)(1)“不和时宜”中的错别字是________,应该是________;这个成语的意思是________。
(2)下列文中的句子,属于比喻句的有()(多选题)A. 小学徒忧心忡忡,老板娘脸如黑锅。
B. 卷吹梳弄一小时后,朝镜一望,哎呀,那发型硬邦邦的,好似戴了一顶不和时宜的帽子。
C. 小学徒侍立一旁,脸如那僵硬的发型,巴巴地望着我。
D. 小学徒她脸若鲜花,灿然生辉。
(3)小学徒先后两次为“我”吹头发,表情和手的动作区别很大,用文中的词填空,两次的区别:①第一次表情:________,手:________;②第二次表情:________,手:________。
部编本人教版2019---2020学年度下学期七年级语文第一单元考试卷及答案(含两套题)
密学校 班级 姓名 学号密 封 线 内 不 得 答 题部编本人教版2019—2020学年度下学期七年级语文第一单元测试卷及答案(总分:100分 时间: 90分钟)一、积累与运用(24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3分)A .选聘 深宵 至死不懈 契而不舍B .调羹 绞肉 马革裹尸 妇儒皆知C .谣言 昼夜 慷慨淋漓 目不窥园D .小楷 吩咐 一反即往 深恶痛绝 2.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3分)A .元勋.(xūn) 奠.基(diàn) 澎湃.(bài) 鞠躬尽瘁.(cuì)B .挚.友(zhì) 迭.起(dié) 咳嗽.(sou) 鲜.为人知(xiān) C .卓.越(zhuó) 校.对(xiào) 薪.金(xīn) 气冲斗.牛(dǒu) D .硕.果(shuò) 草率.(shuài) 悠.然(yōu) 潜.心贯注(qián) 3.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3分)①回顾那些伟大的科学家、思想家、文学家、艺术家、政治家、宗教家等等数不清的杰出人物,他们终其一生,孜孜以求,将自己最重要的精神力量,都凝聚在自己的作品中,为人类的精神史建造了一座又一座辉煌的宫殿。
②凡是走进这宫殿,一件件认真观赏这精神产品的人,必然会被这光辉所映照,会在这光辉中获得光明与力量。
③读优秀的书,能使我们的精神变得广阔、深邃、博大。
④这宫殿与物质的宫殿最大的不同之处,是那宫殿中的每一件作品,都不是僵死的存在,而是在时间的大幕中,悄悄地燃烧着、永不休止地散发着精神的光辉。
⑤因为优秀的书,不仅是知识的结晶,更是人类情感与思想的结晶,是人类精神的花朵与果实。
A .③⑤①④②B .③⑤①②④C .①②④⑤③D .①④②③⑤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A .对这一转变做出了巨大贡献的,有一位长期以来鲜为..人知..的科学家——邓稼先。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检测试卷 含答案
人教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测试卷(时间:120分钟总分:120分)一、积累与运用(25分)1.根据拼音写出汉字,给加点选择正确的读音。
(3分)历史的星空,因有众多杰出人物而光辉cànlàn。
他们中有c hìzhàfēngyūn 的政治家,有决胜千里的军事家,有博学睿智的科学家,还有为人类奉献宝贵精神食粮的文学艺术家。
阅读本单元的课文,能让我们感受到他们的非凡气质,喚起我们对理想的憧. (A.tóng B.c hōng)憬与追求。
2.下列各组词语书写准确无误的一项是( )(3分)A.马革裹尸妇儒皆知心会神凝鲜为人知B.人才济济燕然勒功锋铓必露潜心贯注C.可歌可泣当之无愧家喻户晓锲而不舍D.鞠躬尽瘁深恶痛绝一返既往群蚁排衙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3分)A.他性格豪爽、敢做敢当,所以应该说他还是个相当..不错的人。
B.根据..统计资料表明,中学生抽烟已成了一个不小的社会问题。
C.革命的后代,决不能靠借老子的光,从.优越舒适的小天地里面成长。
D.今天我大老远跑到了你们这儿,没想到来就遇上了刚刚..的倒霉事儿。
4.古诗文名句默写。
(14分)(1)谁家玉笛暗飞声,。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2) ,双袖龙钟泪不干。
(岑参《逢入京使》)(3)卿今者才略,!(司马光《孙权劝学》)(4)王维《竹里馆》中写夜静人寂,明月相伴的诗句是:,。
(5)古代诗歌中有很多咏物言志诗,它们借助吟咏自然或社会事物来表达诗人思想感情,请你默写出连续的两句:,。
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选自《人民日报》,作者臧克家,是我国现代著名诗人,主要作品有《烙印》《老马》等。
B.萧红是现代作家,其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呼兰河传》《生死场》和散文集《牛车上》等。
C.邓稼先是我国研制和发展核武器的重要技术领导人,为成功研制原子弹、氢弹和新型核武器做出了重大贡献。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达标测试卷(含答案)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达标测试卷(含答案)第一单元达标测试卷七年级语文时间:100分钟满分:120分一、积累与运用(28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元勋(xūn)奠基(diàn)澎湃(bài)鞠躬尽瘁(cuì)B.挚友(zhì) 迭起(dié) 咳嗽(sou) 鲜为人知(xiān)C.卓越(zhuó) 校对(xiào) 薪金(xīn) 气冲斗牛(dǒu)D.硕果(shuò) 草率(shuài) 悠然(yōu) 潜心贯注(qián)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3分)A.选聘深宵至死不懈契而不舍B.调羹绞肉马革裹尸妇儒皆知C.谣言昼夜慷慨淋漓目不窥园D.小楷吩咐一反即往深恶痛绝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A.对这一转变做出了巨大贡献的,有一位长期以来鲜为人知的科学家——邓稼先。
B.在上下五千年的沧桑岁月中,荆楚大地上叱咤风云的政治家、博学睿智的科学家不断涌现。
C.爱出风头的他经常夸夸其谈,与别人争吵时锋芒毕露。
D.耶鲁大学毕业的秦玥飞,毅然回国担任大学生村干部,数年来奋战在脱贫攻坚一线,成了当地家喻户晓的人物。
4.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3分)①回顾那些伟大的科学家、思想家、文学家、艺术家、政治家等等数不清的杰出人物,他们终其一生,孜孜以求,将自己最重要的精神力量,都凝聚在自己的作品中,为人类的精神史建造了一座又一座辉煌的宫殿。
②凡是走进这宫殿,一件件认真观赏这些精神作品的人,必然会被这光辉所映照,会在这光辉中获得光明与力量。
③读优秀的书,能使我们的精神变得广阔、深邃、博大。
④这宫殿与物质的宫殿最大的不同之处,是这宫殿中的每一件作品,都不是僵死的存在,而是在时间的大幕中,悄悄地燃烧着、永不休止地散发着精神的光辉。
《吴宓》阅读练习及答案
阅读下列文章,完成后面小题①每天早上七点半,《欧洲文学史》教授吴宓准时来到教室,开始在黑板上书写。
很快,讲义写了满满一黑板,详细列出参考书、著作、出版社、出版年代等。
学生上前偷看,发现他所写的,竟全凭记忆。
②课堂上的吴教授,常穿一袭灰布长袍,一手拎布包袱,一手拄手杖,戴一顶土棉纱睡帽就走上讲台。
打扮虽然古板,讲的却是纯英文诗歌。
而且开讲时,笔记或纸片看都不看一眼,所有内容均脱口而出,讲到得意时,还要拿起手杖,随着诗的节律,一轻一重地敲着地面。
③课堂上这番潇洒,是吴宓花了苦功夫才换来的。
半夜时分,别人都睡下了,室友经常看见他埋头备课。
第二天一早,别人还没醒,他已经在“室外晨曦微露中”反复诵读。
④当他任教东南大学时,清华大学四年级学生梁实秋曾旁听他的课,回校后半是羡慕半是嫉妒..地抱怨:内容丰富,井井有条,学校未能罗致,“宁非憾事哉”。
⑤他就像是一座钟。
他给学生批改作业,字迹工整,写下的外文字母及数字,笔画粗细好像印刷的一样整齐。
一次,有个青年教师不小心把上课用的教科书丢了,吴宓要求他上课前必须找到。
当晚,宿舍熄灯睡觉,吴先生前来敲门,高声问:“教科书找到没有?”这名不耐烦的教师只好骗他:“找到了,吴先生,请放心吧。
”这才过关。
⑥这位老师,给学生们留下的印象是“认真、负责、一丝不苟”,“上课像划船的奴隶那样卖劲”。
这些学生中,许多人后来大名鼎鼎:钱钟书、曹禺、吕叔湘……与他们相比,老师吴宓一度不那么出名。
⑦比起教学上的严谨,学生们更爱回忆吴宓课下的关爱。
一次,他和学生们一起走在街上,对面开来一辆汽车,他连忙举起手杖,一面挡住车,一面催着女学生们一字排站在人行道上,这才让开道路。
⑧类似的故事口耳相传,让古板的吴教授在后人记忆里鲜活起来。
在他曾任教的清华大学学生BBS上,一个女学生曾略带艳羡地提到,当年在清华课堂上,看见有女生站着听课,吴先生总是会跑出去替她们找来凳子坐。
又有人追忆起吴先生点名,点到“金丽珠”这个名字,情不自禁地说:“这个名字多美。
语文四年级下册:小英雄雨来(节选)课时练(含答案)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小英雄雨来(节选)课时练(含答案)18 小英雄雨来(节选)课时练第一课时一、看拼音,写词语。
ɡē bo jié nán hónɡ chóu dí rén bā kāi()()()()()二、恰当地搭配词语。
( )的芦花 ( )地哭着 ( )的浮云 ( )地看着 ( )的苇絮( )的眼睛 ( )地飞来 ( )的芦苇 ( )地指着 ( )地叫着三、按要求写词语。
1.“吱扭”、“咕咚咕咚”,这类词叫像声词,书中还有一些请抄录下来。
2.“飘飘悠悠”这类词构词的规律是“AABB”式的,请从书中再抄录几个。
四、给下面句中红色的字选择最恰当的解释。
1.妈妈知道他又去耍水了,把脸一沉,叫他过来。
()A.玩弄,戏弄。
B.玩、玩耍C.施展,表现出来。
2.我们对鬼子,怀有刻骨的仇恨。
()A.思念B.胸前C.心胸D.心里存有。
3.芦花开的时候,远远望去,黄绿的芦苇上好像盖了一层厚厚的白雪。
()A.开发修建B.张开舒展C.列出【答案】一、胳膊劫难红绸敌人扒开二、( 雪白)的芦花 ( 呜呜)地哭着 (红色 )的浮云 (呆呆 )地看着 (柔软 )的苇絮(圆圆 )的眼睛 (嗖嗖 )地飞来 (黄绿 )的芦苇 ( 认真)地指着 (呜哩哇啦 )地叫着三、1.哗啦哗啦吧唧吧唧哐啷咕咚咕咚嗖嗖呜呜2.飘飘洒洒平平安安高高兴兴开开心心四、1.B 2.D 3.B第二课时一、课文中有许多描写都使用模仿声音的词,找一找按要求填在横线上。
人入水中: 许多人小声说话:人跑的声音: 爸爸抽烟袋:翻课本: 门响声:枪栓响: 日本鬼子说话:二、读下面的话,写出破折号的作用。
“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
这里的破折号的作用是:三、根据课文内容的顺序,把两边的内容连起来。
课文写作的顺序主要内容第一部分误以为牺牲,大家伤心第二部分机智脱了险,人们高兴第三部分被敌人拷打,宁死不屈第四部分上夜校念书,明白道理第五部分掩护李大叔,雨来被抓第六部分游泳本领高,伙伴佩服【答案】一、扑通嗡嗡嗡嗡咕咚咕咚吧唧吧唧哗啦哗啦哐啷卡啦呜哩哇啦二、这里的破折号表示声音的延长。
(完整word版)上海2015年初三一模记叙文汇编
2015年初三一模记叙文汇编普陀区(二)阅读下文,完成19-23题(20分)腊月,怀念一种花①腊月,在故乡,曾经是一种花盛开的季节。
②多年来我一直回味着那个大年三十晚上的一幕,当父亲将一种幽闭多年的“鲜花”复活于窗格子里时,我们的世界明亮了许多.②个晚上,当父亲将彩色纸认真地叠出方格,戴上老花镜,将剪刀插进纸里的时候,我还不知他要做什么。
他剪着剪着,手头不由停了下来,好像一个迷路的孩子。
然后接连抽上好几锅烟,才重新动手……就这样,父亲花了好长时间才完成一种对美的“复兴”.我记得当一幅活脱脱的“喜鹊迎春”在父时,父亲眼里含着泪花。
除夕夜的吉祥,极大地鼓舞了父亲的创作热情,随着新年脚步的临亲手中呼之欲出....近,“三羊开泰"“节庆有魚”“万象更新”等都在父亲手下诞生。
就凭对美的感觉和执著,我万分佩服父亲。
④记得那晚我们几次将窗花贴反。
父亲说,不要紧,可以重来.暖黄色的油灯下,父亲极耐心地教我们如何调制糨糊,如何小心涂抹,如何搭配色彩,如何组织图案。
我心中暗暗诧异着美的生产过程是如此地富有学问富有秩序.贴完最后一格窗花,父亲将几盏油灯都点上,挑亮灯花,挪到窗台,你们出去看看。
③们雀跃而出,站在已是银装素裹的院子里.后来上美学课时老师讲过一个“审美紧张”的词,用在这儿恐怕再适合不过了。
大家都被一种意外的梦幻天国似的意境给震住了,以致忘了纷纷扬扬的大雪,直到那个串门的表哥“啊"地叫了一声,才回过神来。
不一会,院里就拥满了人。
我的两腿开始发抖,嗓子发干,心灵经受着一种难言的情绪的袭击,我想仅仅用激动和感动是无法概括的。
⑥父亲的窗花能看山看水,父亲的窗花能喜人养人。
现在想来,父亲不单单是创作了一种艺木,也是为简单的生活增添了一份诗性。
但是,这种美在老家已经只能靠记忆来回味了。
⑦小花格窗换成了大玻璃窗,白纸换成了窗帘……不知是人们没有时间剪窗花,还是怕糨糊弄脏了玻璃,反正,我是好几年没有看见窗花了。
初中语文练习题 2023年山西省晋中市榆次区中考语文二模试卷
2023年山西省晋中市榆次区中考语文二模试卷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1.根据拼音写汉字,要求规范、工整、美观。
北大老师们的肖像也一视同仁地留在了我的写生画册上:有的绅士风度,有的和(ǎi)可亲,这个怪(pì),那个潇洒,或于谈笑风生间“樯橹灰飞烟灭”,或于古朴凝重之中形成另一番风格……三、标题2.(3分)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肖(xiào)像 脸颊(jiá) 诅(zǔ)咒 鲜(xiān)为人知B.潜(qián)伏 暴露(lù) 辅(fǔ)导 通曲(qū)径C.缩(suō)小 上溯(sù) 歼(qiān)灭 酣(hān)然入梦D.臆(yì)断 荒芜(wǘ) 苍劲(jìng) 鳞次栉(jié)比3.(3分)下列加点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A.你是学水利的,又不懂园艺,不要总是对园艺师指手画脚B.张明对这件事的处理十分妥当,无可厚非C.郑恺边开车边学李晨说话,模仿得惟妙惟肖,被戏封为“模仿帝”D.保持室内环境卫生,我们班每一位同学都责无旁贷4.(3分)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韩国的中东呼吸综合征患者进入中国,吸引了广大民众的高度关注B.参加这次活动的,主要以三好学生、优秀干部为主C.南昌十中高考替考事件曝光,教育部表示坚决打击高考替考等各类违法行为D.两个中学的老师也参加了这次教学基本功竞赛5.(3分)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儒林外史》是一部章回体长篇讽刺小说,作者是吴敬梓B.《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的一部回忆散文集,《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藤野先生》《雪》都是选自这本集子。
C.诗只有题目,词有词牌和题目。
《沁园春•雪》中“沁园春”是词牌,“雪”是题目D.《变色龙》的作者是俄国作家契诃夫,他与美国的欧•亨利、法国的莫泊桑并称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三、填空题(共2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6分)6.(3分)用课文原句填空。
听说书阅读答案
听说书阅读答案【篇一:报燕王书阅读答案附翻译】奉承先王之教,以顺左右之心,恐抵斧质之罪,以伤先王之明,而又害于足下之义,故遁逃奔赵。
今王使使者数之罪,臣恐侍御者之不察先王之所以畜幸臣之理,又不白臣之所以事先王之心,故敢以书对。
臣闻贤圣之君,不以禄私其亲,其功多者赏之;不以官随其爱,其能当者处之。
故察能而授官者,成功之君也;论行而结交者,立名之士也。
臣以所学者窃观之,先王之举错,有高世之心,故假节于魏,而以身得察于燕。
先正过举,擢之乎宾客之中,使臣为亚卿。
先王命之曰:我有积怨深怒于齐,不量轻弱,而欲以齐为事。
臣曰:夫齐,霸国之遗教而骤胜之遗事也,娴于甲兵,习于战攻。
王若欲伐之,则必举天下而图之。
举天下而图之,莫径结于赵矣。
约楚、赵、宋尽力,四国攻之,齐可大破也。
先王曰:善!臣乃口受令,具符节,南使臣于赵。
顾反命,起兵随而攻齐,大胜之。
轻卒锐兵,长驱至国。
齐王逃遁走莒,仅以身免。
珠玉财宝车甲珍器尽收入燕。
自五伯以来,功未有及先王者也。
先王以为惬其志,以臣为不顿命,故裂地而封之,使之得比乎小国诸侯。
臣不佞,自以为奉令承教,可以幸无罪矣,故受命而弗辞。
臣闻贤明之君,功立而不废,故著于《春秋》;蚤知之士,名成而不毁,故称于后世。
若先王之报怨雪耻,夷万乘之强国,收八百岁之蓄积,及至弃群臣之日,遗令诏后嗣之馀义。
臣闻善作者不必善成,善始者不必善终。
昔者伍子胥说听乎阖闾,故吴王远迹至于郢;夫差弗是也,赐之鸱夷而浮之江。
故吴王不寐先论之可以立功,故沉子胥而弗悔;子胥不蚤见主之不同量,故入江而不改。
夫免身全功以明先王之迹者,臣之上计也。
离毁辱之非,堕先王之名者,臣之所大恐也。
临不测之罪,以幸为利者,义之所不敢出也。
臣闻古之君子,交绝不出恶声;忠臣之去也,不洁其名。
臣虽不佞,数奉教于君子矣。
恐侍御者之亲左右之说,而不察疏远之行。
故敢以书报,唯君之留意焉。
(节选自《古文观止报燕王书》)9.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望诸君乃使人献书报燕王曰报:回复b.今王使使者数之罪数:数落,列举c.不以官随其爱爱:喜欢d.故受命而弗辞辞:拒绝10.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故察能而授官者渔父见而问之曰b.今王使使者数之罪幽于粪土之中而不辞者c.不以官随其爱,其能当者处之其若是,孰能御之d.昔者伍子胥说听乎阖闾其闻道也固先乎吾11.下列句子全部用来说明乐毅敢以书对原因的一组是()①恐侍御者之亲左右之说,而不察疏远之行②顾反命,起兵随而击齐③吴王不寐先论之可以立功④臣恐侍御者之不察先王之所以畜幸臣之理⑤齐王遁而走莒,仅以身免⑥不白臣之所以事先王之心a.①④⑤ b.②④⑥c.②③⑤ d.①④⑥12.下列对文章的分析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乐毅怕惠王身边的人不了解先王之所以容留臣下的道理,就写了这封信,书信词真情切,富有感染力。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同步解析与测评》参考答案
第一单元1㊀邓稼先ʌ优效预习ɔ1.r ú㊀k ān ㊀y ùn ㊀p ìn ㊀s h à㊀y ín ɡ㊀c h óu ㊀y ān ㊀p án ɡh u án ɡ㊀x ūn ㊀t ǐn ɡ2.宰㊀奠㊀勋㊀慕㊀谣㊀挚3.(1)鲜为人知㊀(2)鞠躬尽瘁㊀(3)当之无愧㊀(4)家喻户晓㊀(5)锋芒毕露㊀(6)马革裹尸4.(1)原子弹㊀氢弹㊀ 两弹 元勋㊀鞠躬尽瘁,死而后已(2)第一部分:在近一百年来中国历史乃至世界历史的背景下推出邓稼先.第二部分:简单介绍邓稼先的生平经历和贡献.第三部分:把邓稼先和奥本海默进行对比,揭示出邓稼先能成功地领导各阶层工作者,为中华民族做出历史性贡献的原因.第四部分:作者为邓稼先成功地领导中国原子弹工程,且没有任何外国人参加,是自力更生的结果,感到骄傲.第五部分:写邓稼先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在层出不穷的问题前,身先士卒㊁不怕牺牲㊁勇于奉献的精神.第六部分:对邓稼先总的评价.ʌ高效课堂ɔ[文本探究]1.①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危难时刻,报效祖国㊀②没有私心,一心为公㊀③严谨求实,强烈的民族自尊心④执着追求,无私奉献,身先士卒,强烈的责任感2.把邓稼先与奥本海默进行对比,更能突出地表现邓稼先的性格品质和奉献精神.他们最本质的区别在于性格和为人:奥本海默锋芒毕露,而邓稼先忠厚平实,真诚坦白,从不骄人.3.先概述我国近一百年来的历史,是为了说明邓稼先是对中华民族从 任人宰割 到 站起来了 这一转变做出巨大贡献的科学家,是对历史的发展产生巨大影响的历史人物.4.第一部分是全文的 引子 .第六部分是全文的总结.第二部分简单介绍了邓稼先的生平和贡献.第三㊁四㊁五部分是从不同角度具体描绘邓稼先的品格㊁精神与贡献,是对第二部分的补充㊁延伸和扩展.5.这句话是说邓稼先与锋芒毕露的奥本海默有着根本的不同.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讲究人与人之间关系和谐㊁和睦相处,讲究为人忠厚㊁谦虚㊁真诚㊁朴实.邓稼先汲取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并转化成了自己的气质品格.6.为中华民族的崛起,为广大人民的利益,奉献自己的一生,这是邓稼先的人生.走这样的人生道路,是邓稼先的性格与品质决定的.这是作者对邓稼先一生的高度评价.[归纳总结]㊀奉献精神㊀理想党员ʌ增效作业ɔ1.A㊀解析:B 项, 鲜 应读x i ǎn ;C 项, 燕 应读Y ān ;D 项, 泊 应读p ō.2.D㊀解析:A 项, 骋 应为 聘 ;B 项, 璧 应为 壁 ;C 项,绝 应为 决 .3.B ㊀解析:注意前后分句之间的内在关系.4.D㊀解析:可歌可泣 ,指悲壮的事迹使人非常感动,用在此处不符合语境.5.示例:邓稼先,对祖国和民族的发展有巨大贡献的科学家, 两弹 元勋,领导技术人员成功研制了中国的原子弹和氢弹,大大提升了我国的国防力量.他是我崇拜的名人,值得我学习.6.杨绛反抗造反派,维护自己的人格尊严.7.画线句运用了外貌描写的方法,通过对季康先生的身材㊁举止,尤其是眉毛的描写,生动传神地写出了季康先生坚毅刚强的性格.8.杨先生对后辈抱有鼓励㊁体贴的感情. 我 对杨先生怀有敬佩㊁感激㊁怀念之情.9.示例一:从思想内容角度分析:这段文字主要介绍杨绛重要的个人信息和主要成就,而«最美人瑞这样走来»主要是赞扬杨绛的人格美㊁气质美㊁精神美,两者内容不统一.示例二:从表达方式角度分析:这段文字主要运用叙述㊁说明的表达方式,语言简洁㊁平实;«最美人瑞这样走来»主要运用叙述㊁描写兼抒情的表达方式,语言生动形象,将前者放入不协调.(言之成理即可)10.示例:她,举止文静,高雅脱俗,气质美;她,坚毅刚强,坚持正义,性格美;她,笔耕不辍,著作等身,才华美.她,宽厚仁慈,以母性情怀关注天下苍生,是最美女性!11.略.2㊀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ʌ优效预习ɔ1.q iào㊀mí㊀x iá㊀j iào㊀cái㊀d ié㊀j iǒnɡ㊀k uī㊀wù㊀yá㊀q ián㊀dǒu2.衰㊀赫㊀锲㊀沥㊀迥㊀慨3.(1)指整齐地排列着.(2)指精神高度集中,用心专一.(3)形容气势之盛可以直冲云霄.4.(1)钻之弥坚㊀钻得越锲而不舍(2)凶多吉少㊀慷慨淋漓㊀你们站出来!你们站出来(3)做了再说㊀做了不说㊀说了就做㊀言行一致ʌ高效课堂ɔ[文本探究]1.先写作为学者的方面 做了再说,做了不说.十多年潜心钻研古代典籍,写成诸多著作.后写作为革命家的方面 说了就做,言行一致.起稿政治传单,在群众大会上演说,参加示威游行,用宝贵的生命实证了他的 言 和 行 .2.是用两个句子完成过渡的. 做了再说,做了不说 总承上文,是对前一部分的全面概括,然后指出 这仅是闻一多先生的一个方面, 作为学者的方面 . 闻一多先生还有另外一个方面, 作为革命家的方面 ,这句话领起了课文的后一部分.3.(1)对比中赞扬了闻一多先生的实干精神和谦虚美德. (2)表现闻一多先生一丝不苟㊁严谨治学的精神. (3)表现闻一多先生英勇无畏㊁视死如归的革命精神.4.①从 小声说 到 向全国人民呼喊 ㊀②写«唐诗杂论»«楚辞校补»«古典新义»㊀③起稿政治传单㊁群众大会上演说㊁参加示威游行㊀④做了再说,做了不说㊀⑤言行一致㊁表里如一,为国家命运甘愿牺牲5.(1) 诗兴不作 是文言说法. 作 ,起. 诗兴不作 就是指写诗的兴致减少了.20年代,闻一多写了许多爱国诗篇.20年代末起,转入对我国古典文化的深入研究.(2)这是一种比喻的说法.作者把闻一多先生钻研学问比作向地壳寻求宝藏,表现了闻一多先生知难而进㊁持之以恒㊁潜心治学的精神.(3) 望闻问切 是我国传统医学诊断病情的方法.用在这里是比拟的说法,把我们衰微的民族比成一个病人,说明闻一多当时从文化研究上来探求救国的方法,也还仅仅是走出了第一步.[归纳总结]㊀革命家㊀楚辞校补㊀大会演说㊀表里如一ʌ增效作业ɔ1.C㊀解析:A项, 锲 应读q iè;B项, 弥 应读mí, 窥 应读k uī;D项, 斗 应读dǒu.2.A㊀解析:B项, 霄 应为 宵 ;C项, 郝 应为 赫 ; D项, 即 应为 既 .3.(1)记叙㊀(2)描写㊀(3)记叙㊁描写㊀(4)议论㊁抒情㊀4.(1)孔夫子之道,越仰望,越觉得高远;越用力钻研,越觉得深奥(2)废寝忘食5.(1)这两个 说 都是 向人家宣告自己要干什么 的意思.(2)这里的 说 有 吹嘘,自诩 的意思.(3)本句中的 说 ,是对革命的宣传和动员,是对反动派的揭露和斥责,不仅是 言 ,也是 行 .㊀6.(1)示例:抗洪英雄李向群为保一方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誓斗洪魔,以身殉国.(2)示例一: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示例二:取义成仁今日事,人间遍种自由花. (3)示例:有 舍 才能有 得 ,没有 舍 就没有 得 ,只有适当地放弃才会有更大的回报.7.统领全文(引起下文,点明文章主旨),下面的 上课吃花生 和 相面打分 的内容都是围绕这一段展开叙述的.8.动作㊀语言9.林语堂记忆力超群,他平时上课时早已对每个学生知根知底. 相面打分 看似随意,实际上是合理决断.10.该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 恶性考试 形象地比作 煮鹤艺术 ,极富讽刺意味,饱含了林语堂对刻板考试制度的厌恶,以及对学生遭遇的惋惜.11.示例:尊重学生㊁公平公正㊁热爱生活㊁深厚广博㊁诙谐幽默㊁卓然独立等.12.略.3∗㊀回忆鲁迅先生(节选)ʌ优效预习ɔ1.ké㊀z hǔ㊀hé㊀ɡēnɡ㊀j iǎo㊀kāi㊀yōu㊀j iào㊀qú2.枕㊀咐㊀疙㊀捷㊀筷㊀率3.(1)悠然㊀(2)草率㊀(3)厌恶㊁痛恨到极点.㊀(4)不认为是对的,表示不同意(多含轻视意).4.(1)示例:可敬的长者㊁可敬的父亲㊁有血有肉的伟人㊁幽默风趣的智者等.(2)日常起居㊁会见朋友㊁与家人相处㊁工作习惯等.ʌ高效课堂ɔ[文本探究]1.①乐观开朗㊁平易近人㊀②性格随和㊁体恤他人㊀③校样揩桌子㊀④纸包整齐㊀⑤不同寻常㊁忘我精神2.(1)更真实.伟人也有凡人的一面,也有自己的生活特点和习惯,这就呈现给读者一个活生生的㊁真实的鲁迅.这样的鲁迅,更让人觉得可亲.(2)更直观.通篇都是对鲁迅的工作㊁生活琐事的记叙,让我们直接感受到鲁迅在生活㊁工作方面的许多感人之处,以及他思想㊁性格方面的许多特点.而这些都不是通过作者的抽象说教而来的.(3)更有趣味.关于鲁迅的许多富有趣味的生活细节的描述,可以引起读者浓厚的阅读兴趣. (4)更有表现力.从生活细节入手,使鲁迅的形象饱满起来,起到了以小见大的艺术效果.文中许广平的一句话十分恰当: 周先生的做人,真是我们学不了的.哪怕一点点小事. 从小事着笔,看似轻描淡写,实则富有深刻内涵.3.示例:(1)鲁迅先生的笑声是明朗的,是从心里的欢喜.若有人说了什么可笑的话,鲁迅先生笑得连烟卷都拿不住了,常常是笑得咳嗽起来.(2)以后我们又做过韭菜合子,又做过荷叶饼,我一提议,鲁迅先生必然赞成,而我做得又不好,可是鲁迅先生还是在饭桌上举着筷子问许先生: 我再吃几个吗? (3)但他还是展读着每封由不同角落里投来的青年的信,眼睛不济时,便戴起眼镜来看,常常看到夜里很深的时光.分析:(1)寥寥数语,一个乐观爽朗㊁平易近人的鲁迅形象便跃然纸上,跟一些人心目中 冷酷无情 的鲁迅形成了鲜明对照.(2)鲁迅先生虽然胃不好,但对萧红亲手做的东西,就算做得不好,还是善意地问许先生: 我再吃几个吗? 言辞间自然流露出对妻子的敬重与依赖,还有对小辈的体恤.(3)他严格约束自己,却能宽容对待别人,对青年人的关爱体现无遗.[归纳总结]㊀生活琐事㊀怀念ʌ增效作业ɔ1.C㊀解析:A项, 嗽 应读s o u;B项, 校 应读j iào; D项, 疙 应读ɡē.2.D㊀解析:D项, 滕 应为 藤 .3.(1)屈原㊀(2)杜甫㊀(3)李清照4.jídù㊀表达了梁实秋对吴宓教授发自内心的钦佩之情5.侧面烘托㊀突出吴宓教授学识之渊博㊁教学态度之严谨6.(1)潇洒㊀(2)半夜备课,早起诵读㊀(3)一丝不苟(或:认真㊁负责)㊀(4)为学生拦车,为女生找凳子,请学生吃饭7.吴宓弥留之际反复强调 我是吴宓教授 ,体现了他内心对教育事业的渴望之情,对无法从事教学的不甘,作者用该句作为全文的结尾,表达了他对吴宓的同情之心和赞美之情.8.略.4㊀孙权劝学ʌ优效预习ɔ1.用,拿㊀与 为 连用,认为2.(1)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㊀(2)只,只是㊀(3)指历史(4)古时王侯的自称3.(1)推托㊀(2)研究㊀(3)粗略地阅读㊀(4)到,等到㊀(5)拭目相看,用新的眼光看待㊀(6)知晓事情4.(1)你现在身居要职掌握重权,不可以不学习! (2)只要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3)士别三日,就要重新用新的眼光看待,长兄知道这件事太晚了啊!5.(1)蒙/辞以军中多务㊀(2)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3)自以为/大有所益㊀(4)及/鲁肃过寻阳ʌ高效课堂ɔ[文本探究]1.孙权劝学时首先向吕蒙指出 学 的必要性,即因其 当涂掌事 的重要身份而 不可不学 ;然后现身说法,指出 学 的可能性,使吕蒙无可推托, 乃始就学 .从孙权的话中,可以看出他的善劝,既能体现出他对部下的严格要求,又能感受到他对部下的关心和期望,而又不失人主的身份.2.吕蒙的才干和谋略大有长进.课文运用侧面烘托的手法,从鲁肃对吕蒙的评价及行动印证了孙权劝学的效果.3.孙权:关爱部下并严格要求,勤于读书,善于劝学.吕蒙:坦诚豪爽,乐于接受劝告,勤奋好学.鲁肃:敬才爱才.[归纳总结]㊀孙权劝学㊀鲁肃赞学㊀学必有得ʌ增效作业ɔ1.(1)资治通鉴㊀北宋㊀司马光㊀编年体㊀(2)易㊀书㊀礼2.(1)谁㊀(2)好处,益处㊀(3)用,拿3.(1)以你现在的才干和谋略,已不再是当年的那个吴县的阿蒙了!(2)鲁肃于是拜见吕蒙的母亲,与吕蒙结为朋友,然后分别了.4.省略了吕蒙的学习过程.因为这一部分与中心内容关系不大,可以省略,这样既节省了笔墨,又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空间,达到了一箭双雕的效果.第二单元5㊀黄河颂ʌ优效预习ɔ1.pò㊀d iān㊀pén gpài㊀lán㊀z hàn g㊀bǔ2.(1)澎湃㊀(2)狂澜㊀(3)宛转㊀(4)九曲连环(5)浩浩荡荡3.(1) 颂 字是关键字.表达了诗人对黄河的热爱和歌颂.(2)绘黄河㊁颂黄河㊁抒壮志三部分.ʌ高效课堂ɔ[文本探究]1. 望 字所领起的部分,从近镜头特写 俯瞰全景 纵向描写流向 横向展开到黄河两岸,表现了黄河一往无前㊁无坚不摧的特点.2.从黄河的自然地理特征㊁黄河在历史上对中华民族的贡献方面赞美了黄河的英雄气魄. 啊!黄河! 在诗中出现了三次,把歌词主体部分从 啊!黄河!/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 到 将要在你的哺育下/发扬滋长! 分为三个层次,依次是黄河哺育了中华民族,黄河保卫了中华民族,黄河还将激励着中华民族勇往直前.3.朗诵词提纲挈领地概括出黄河的性格,引出下面的歌词.4.把黄河比喻成 摇篮 ,是因为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中华文化在黄河流域产生㊁发展㊁壮大,黄河哺育㊁滋养了世代中华儿女.把黄河比喻成 屏障 ,侧重从黄河对中华民族的保卫作用而言.黄河天险在地理上可作为军事屏障,黄河的伟大精神,更足以成为中华民族精神上的屏障,这是中华民族抵御外敌的制胜法宝.5.诗人心目中的黄河象征伟大坚强的民族精神.这首诗曾激发了全国人民的抗日热情,对抗日战争的胜利起到了推动的作用;在今天,这首诗仍激发着中华儿女建设祖国的豪情.[归纳总结]㊀地理特征㊀激励作用㊀伟大坚强ʌ增效作业ɔ1.B㊀解析:A项, 哺 应读bǔ;C项, 荡 应读dàn g; D项, 宛 应读wǎn.2.C㊀解析: 气魄 是指魄力或气势.3.D㊀解析:应为 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 .4.D㊀解析:A项,拟人;B项,对偶;C项,比喻.5.①用九寨沟的水和太湖的水来衬托黄河的水.②中国水的颜色就应该是黄河的颜色,黄河水才能真正体现中华民族的精神.6.①用词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②句式整齐,写出了黄河的气势.③运用了比喻㊁夸张的修辞手法,写出了 我 面对黄河的主观感受.7.顺序:由远及近,由近及远;由现实到历史.好处:营造了一个宽广的时空,增加了内容的厚度.8.①壶口的黄河弥漫着黄色的漩涡,带有中国人的肤色.②壶口的黄河激流澎湃,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勇往直前㊁不屈不挠的精神.③壶口的黄河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9.略.6㊀最后一课ʌ优效预习ɔ1.d uó㊀sǒu㊀ào㊀yàos h i㊀qídǎo㊀gěn g 2.(1)诧异㊀(2)懊悔㊀(3)惩罚㊀(4)惨白3.(1)小弗郎士㊁韩麦尔先生.(2)以 我 的见闻感受为线索.分为在路上㊁上课前㊁课堂上㊁下课时四部分.ʌ高效课堂ɔ[文本探究]1.小弗郎士的心理变化历程:上学路上,幼稚㊁怕提问㊁贪玩;来到教室,疑惑㊁诧异;上最后一课,难过㊁懊悔.小弗郎士从一个稚气㊁贪玩㊁不爱学习的小男孩,成为一个热爱法语㊁理解老师㊁热爱祖国的小大人.2.①动作㊁神态㊀②表现了韩麦尔先生内心的凄苦与愤懑已到了难以言状的地步㊀③既表达了强烈的爱国热情,又表达了对学生的无限期望,对民族和祖国前途的坚定信念㊀④动作㊀⑤充分表现了他爱祖国㊁恨敌人的思想感情,把崇高的爱国主义感情推到了最高峰3.对祖国语言无限留恋,对故土一往情深,对民族和祖国的前途抱有坚定的信念,是一个爱国者的形象.4.(1)自然环境描写.反映了小弗郎士无忧无虑㊁天真幼稚的心理状态,与下文人物的悲伤㊁痛苦以及庄严的气氛形成强烈的反差.(2)社会环境描写.点明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设置悬念 布告牌上到底写了些什么,为下面的情节和小弗郎士思想感情的变化做铺垫.[归纳总结]㊀小弗郎士㊀韩麦尔先生ʌ增效作业ɔ1.D㊀解析: 帖 应读t iè.2.A㊀解析: 诫 应为 戒 .3.D4.D㊀解析:A项中,小弗郎士是在受到韩麦尔先生的教育和影响以后才有爱国热情的;B项中,都德以短篇小说见长;C项中,韩麦尔先生因听到意味着最后一课结束的钟声而 脸色惨白 .5.B㊀解析: 泛滥和滋生 语序不当,应改为 滋生和泛滥 .6.示例:课堂交流时㊀邀汉字激情舞蹈7.相同点:认为这个男生天真无邪,活泼可爱.不同点: (1)是出乎意料的笑.男生的要求超出了自己的经验,很特别,也很有趣.(2)是充满疼爱的笑,有欣赏,也有承诺.8.父亲:简单粗暴.孩子几门主课没考好,就用皮带抽,用脚踢. 我 :①耐心细致.男生认为自己的分数应比同桌的高时,给他做出详细的解析.②因势利导(灵活变通).决定给男生加分时,没有直接给他加分,而是让他重画一幅.③鼓励为主.美术课上两次表扬男生;男生讨分数时,夸他聪明.9.①天真.希望老师开恩,送他5分,下次还给老师.②执着.想尽各种办法向老师讨分数,不成功不罢休.③自信.和同桌相比,觉得自己画得更好.④谨慎.小心翼翼地关门(叮嘱老师不要告诉其他同学).10.老师的某一句话或许是不经意的,但有可能对学生产生重大的影响,甚至有可能改变他的一生.11.略.7∗㊀土地的誓言ʌ优效预习ɔ1.z hì㊀háo㊀lán㊀lán㊀dàn㊀gèn㊀qì㊀lǒn g㊀h uì2.(1)挚痛㊀(2)泛滥㊀(3)嗥鸣㊀(4)谰语㊀(5)怪诞(6)亘古3.(1)第一段的主要内容是: 我 时刻听见故乡的呼唤, 我 的内心为此热血沸腾.第二段的主要内容是:故乡美好的生活令 我 魂牵梦萦, 我 发誓要为故乡母亲而战斗㊁牺牲. (2) 我要回到她的身边,我答应过我一定会回去.为了她,我愿付出一切.我必须看见一个更美丽的故乡出现在我的面前 或者我的坟前,而我将用我的泪水,洗去她一切的污秽和耻辱. 这表达了作者热爱故乡㊁思念故乡,以及愿为故乡而战斗㊁牺牲的感情.ʌ高效课堂ɔ[文本探究]1.作者将倾诉的对象拟人化,以 她 而不是 它 相称,隐含着将土地比作母亲的意思,表现出作者对土地母亲般的眷恋和热爱.2.人称的变化实际上是情感变化的结果.作者在文章开头用第三人称,是因为感情起初比较平稳,但随着情绪一步步地激动,作者就不满足于使用第三人称代词 她 了.于是就抛开读者直接与自己所叙述的对象进行对话,对土地以 你 相称,感情显得更加直接而迫切.3.加点词语的运用,能引发读者丰富的想象,使人仿佛看到了东北秋天一片色彩纷呈㊁丰收在望的美好景象,韵味无穷.4.拟人.形象地说明中国人民的抗日热情日益高涨,总有一天沦丧的土地会回到祖国的怀抱.[归纳总结]㊀发出誓言ʌ增效作业ɔ1.B㊀解析:A项, 挚 应读z hì;C项, 辘 应读lù;D项, 桦 应读h uà.2.C㊀解析: 墨 应为 默 .3.召唤㊀召唤㊀呼唤4.(1)拟人㊀(2)比喻㊁排比㊀(3)反复5.B㊀解析:作者这种情感的表露,并不流于空泛.他把 九一八 事变以后东北流亡青年压抑的情感用火一样炽热的语言表达出来,使人仿佛聆听得到心脏的跳动,感受得到热血的沸腾.6. 我 担心用旧土盖成的房子用不了多长时间,墙会像枯木一样,渐渐松散㊁倒掉;担心父亲盖屋只是为了自己住,不顾及儿孙.(意近即可)7.过渡段,承上启下;引出文章的主题:对旧土的深刻认识.8.拟人.赏析点:将旧土赋予人的情感,喝㊁唤醒㊁醒着㊁灵性等词.(选择任意一个点赏析皆可)9.旧土是枯涩的,寂寞的,只要时机一到,只要有水和种子就会充满生机和活力.10.比喻.将耕种的土地喻为母亲,将正在抽芽的小麦喻为孩子;这田地的旧土,永远是年轻的,永远也不会老去.11.不好.膜拜和敬仰,表明了作者从对旧土的轻视,到由衷的赞美,标志着作者最终对大地形成了仰视㊁崇敬之情;总结全文,升华主题.(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考虑)12.不能.作者是从旧土得到人生启示,写作的主要对象是旧土,主旨是赞美旧土;水只是行文中唤醒旧土的重要因素之一.13.略.8㊀木兰诗ʌ优效预习ɔ1.帖㊀贴㊀粘贴2.买㊀集市3.记4.(1)父亲㊀(2)只㊀(3)外城㊀(4)跑5.(1)只㊀(2)早晨㊀(3)越过㊀(4)北方㊀(5)有余(6)怎么6.(1)东市买骏马㊀西市买鞍鞯㊀南市买辔头㊀北市买长鞭(2)万里赴戎机㊀关山度若飞(3)朔气传金柝㊀寒光照铁衣(4)策勋十二转㊀赏赐百千强(5)雄兔脚扑朔㊀雌兔眼迷离7.(1)远行万里,投身战事,像飞一样地越过一道道关塞山岭.(2)木兰被记了最大的功,赏赐很多的财物. (3)雄雌两兔贴近地面跑,怎能辨别哪只是雄兔,哪只是雌兔呢?8.(1)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2)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3)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4)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ʌ高效课堂ɔ[文本探究]1.替父出征(详写) 征战沙场(略写) 凯旋受封(详写) 辞官回乡(详写).原因:①突出木兰孝敬父母㊁深明大义㊁勇担重任的性格.②略写战争残酷,详写回乡团聚,隐含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2.木兰是一个女孩子,更是一个巾帼英雄.她勤劳善良,纯朴孝顺,在国家需要的时候,挺身而出,驰骋沙场,为国家尽忠效劳,表现出深明大义㊁坚毅勇敢的报国忠心和英雄气概.从军多年,她凭着自己的坚强毅力和机智谨慎,身份一直没暴露.在凯旋后,她不贪图富贵,甘愿回乡过简朴安定的农家生活.她是我国古代北方优秀劳动妇女的象征.[归纳总结]㊀凯旋受封㊀辞官回乡㊀勤劳善良㊀坚毅勇敢㊀不慕功名㊀热爱祖国ʌ增效作业ɔ1.(1)记功㊀(2)门2.表现战争的旷日持久与战斗的激烈悲壮.3. 霍霍 是拟声词,惟妙惟肖地描绘出小弟磨刀时内心急切的情态,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小弟难以抑制的欣喜之情.第三单元9㊀阿长与«山海经»ʌ优效预习ɔ1.mǔ㊀xù㊀jú㊀hài㊀lǔ㊀dàn㊀sǒnɡ㊀z h uō㊀j ié2.恶㊀倘㊀枕㊀疮㊀蔼㊀籍3.(1)身体因恐惧或过度兴奋而颤动.(2)惊慌急迫.(3)追问;责问.(4)没有人能说明它的奥妙(道理),表示事情很奇怪,使人不明白.(5)深得无法测量,形容极深.也比喻不易捉摸.4.(1)阿长为 我 买«山海经»㊀发生新的敬意㊀作者对长妈妈的感情变化(2)仁厚黑暗的地母呵,愿在你怀里永安她的魂灵!ʌ高效课堂ɔ[文本探究]1.文章围绕阿长写了对她的称呼的由来,写了她喜欢 切切察察 的毛病,写了她的睡相,写了元旦的古怪仪式,写了她一肚子烦琐的道理,写了她给 我 讲长毛的故事,写了她谋害 我 的隐鼠,写了她给 我 买来«山海经».2.从这些事情中,可以看出阿长是一个很不幸而又热望一生平安的劳动妇女,她没有文化㊁粗俗㊁好事,而又心地善良,热心帮助孩子解决疑难.3.详写了元旦的古怪仪式㊁阿长讲 长毛 的故事以及阿长为 我 买«山海经»三件事,略写了阿长称呼的来历㊁ 切切察察 的毛病㊁摆成 大 字的睡相㊁教 我 的烦琐的道理㊁谋害 我 的隐鼠.这样有详有略,既表明 我 讨厌阿长的原因,又突出了 我 对阿长思想感情发生变化的过程,同时又使阿长的形象更加丰满㊁生动.4.文章运用了欲扬先抑的写法,是为了突出作者对长妈妈的敬佩和怀念之情.先写了她称呼的由来,讨厌她的 切切察察 ㊁对 我 的管束严格㊁烦琐的规矩等,其实都是为了反衬后文 我 对她的敬佩和怀念.5.因为这件事 别人不肯做 ,谁也没有阿长那样知 我 心,谁也没有阿长那样热心;别人也 不能做 ,有画的«山海经»很难找,要跑多少路,打听多少地方,谁能像阿长这样为 我 操心费事,况且阿长不识字,居然买来了.所以说,阿长 确有伟大的神力 .6.这四本书虽然十分粗拙,却是由一个谁也想不到的人给 我 买来的,当时给了 我 非常大的震动,让 我 产生感激和 新的敬意 .[归纳总结]㊀热爱㊁关心孩子㊀感激㊀怀念㊀敬佩ʌ增效作业ɔ1.B㊀解析: 憎 应读zēnɡ.2.B㊀解析: 奇 应为 其 .3.D㊀解析: 粗拙 在句中的意思是 粗糙低劣 .4.C㊀解析:本项 重点写的是她饶舌㊁多事,有许多繁文缛节 的说法有误.文章重点写的是 买«山海经» .5.朝花夕拾㊀周树人㊀狂人日记6.ʌ活动一ɔ示例:野草㊀一部深刻优美的散文诗集ʌ活动二ɔ示例:幽默谦逊贵在自省7.树下唤孙,送饭,糊纸袋,补花,洗菜,扫院子,灯下学习(读«扫盲识字课本»㊁读报㊁请教).8.对奶奶的动作㊁语言描写,表现了奶奶对一份有尊严的工作的渴望和对孩子不理解自己的不满.9.表现 我 在老海棠树上的快乐,借以反映奶奶对 我 的关心;为下文进一步写 我 与奶奶浓浓的亲情做铺垫.10.以老海棠树为线索,贯串全文;老海棠树象征了奶奶,在 我 的记忆里与奶奶的形象不能分开;含蓄㊁形象地表现了奶奶和 我 之间浓浓的祖孙情.11.略.10㊀老㊀王ʌ优效预习ɔ1.h uánɡ㊀z hànɡ㊀pì㊀dì㊀kūlóu㊀z hì㊀z uò㊀yǔ㊀yì。
部编语文五年级【阅读理解】训练、感悟文章蕴含的道理 +阅读理解专项练习及
部编语文五年级【阅读理解】训练、感悟文章蕴含的道理 +阅读理解题和答案第七讲、感悟文章蕴含的道理小学的很多文章都会通过记叙一件事或描述某样物品来说明一个道理,有的道理会在开头或结尾点岀来,有的则要我们通过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揣摩去概括。
那我们如何感悟文章的道理呢?具体可用以下方法:在文中找关键句子体会。
有的文章会直抒胸臆,所要说明的道理一目了然,一般出现在文章的第一段或者最后一段,有时通过文中人物的语言揭示出来。
如《落花生》一文中“我”说的话“那么,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这句话就揭示了花生不图虚名、默默奉献的品格。
联系文章内容归纳。
有的文章不会直接告诉你道理,而是要你去体会,那么就要设身处地去想作者想要表达的是什么,通常他要表达的东西就是所要说明的道理,这个道理是总结出来的,需要我们综合文中所说的事情或对某种物品的介绍、评论去概括。
如《钓鱼的启示》一文,我们综合整个故事情节,特别是父亲所说的话和作者成年后的感悟,就可以明白这篇课文想要告诉我们的道理是遵守公德看起来很简单,但真正做起来是很难的,我们要严格遵守规则。
抓住重点词语体会。
我们在阅读文章时要抓住表现人物精神品质或事物特点的词语去体会,如描写语言、心理、感受等的词语。
如《将相和》一文,我们要抓住蔺相如所说的“我所以避着廉将军,为的是我们赵国呀“中的词语”为赵国”来体会,可以看出蔺相如是为了国家利益,不计较个人得失。
上帝只赐给他一只老鼠他是一位贫穷而孤独的年轻画家,为了理想,来堪萨斯城móu shēng()在报社应聘失败的经历让他初尝了生活的mó nàn()后来,他替教堂作画,因无力租用画室,只好借用一家废弃的车库。
他每天就在这充满汽油味的车库里工作到深夜。
尤其烦人的是,每次xī dēng()睡觉的时候,他都能听到老鼠吱吱的叫声和在地板上的跳跃声。
有一夭,疲倦的画家在昏黄的灯光下看见一对亮晶晶的小眼睛,那是一只小老鼠。
四年级【部编语文】考部编语文阅读理解及答案经典
【部编语文】考部编语文阅读理解及答案经典一、四年级语文阅读理解练习1.我是吴宓①教授①每天早上七点半,《欧洲文学史》教授吴宓准时来到教室,开始在黑板上书写。
很快,讲义写了满满一黑板,详细列出参考书、著作、出版社、出版年代等。
学生上课前偷看,发现他所写的,竟全凭记忆。
②课堂上的吴教授,常穿一袭灰布长袍,一手拎布包袱,一手拄手杖,戴一顶土棉纱睡帽就走上讲台。
打扮虽然古板,讲的却是纯英文诗歌。
而且开讲时,笔记或纸片看都不看一眼,所有内容均脱口而出,讲到得意时,还要拿起手杖,随着诗的节律,一轻一重地敲着地面。
③课堂上这番潇洒,是吴宓花了苦功夫才换来的。
半夜时分,别人都睡下了,室友经常看见他埋头备课。
第二天一早,别人还没醒,他已经在“室外晨xī微露中”反复诵读。
④他就像是一座钟。
他给学生批改作业,字迹工整,写下的外文字母及数字,笔画粗细好像印刷的一样整齐。
这位老师,给学生们留下的印象是“认真、负责、一丝不苟”。
这些学生中,许多人后来大名鼎鼎.:钱钟书、曹禺、吕叔湘……与他们相比,老师吴宓一度不那么出名。
⑤比起教学上的一丝不苟,学生们更爱回忆吴宓课下的关爱。
一次,他和学生们一起走在街上,对面开来一辆汽车,他连忙举起手杖,一面挡住车,一面催着女学生们一字排站在人行道上,这才让开道路。
⑥这位教授经济并不宽裕,他身上的长衫年岁太久,磨损得布纽扣都要掉了,也舍不得换。
但他却很舍得请学生吃饭。
每次在小馆子里坐下,他都神情严肃地拿过菜单,用正楷在小纸片上写下要点的菜及价格,一笔一笔算清楚,估量口袋里的钱够用,这才交给跑堂的。
⑦可惜,到这一生要结束的时候,他已经不能当老师了。
1976年,因饱受折磨而身体虚弱的吴宓回到老家,听说一些中学因为没有外语老师而不开英语课,便急切地问:“他们为什么不请我啊?我还可以讲课。
”⑧没有人记得他的教授身份,除了他自己。
据说,弥留之际,他不停地喊着:“我是吴宓教授。
”【注】①吴宓(mì)(1894—1978):陕西省泾阳县人。
(完整版)初中语文期末复习叙事散文阅读含答案
2017~2018 八上语文期末复习十二:叙事散文阅读姓名:班级:学号:《我是吴宓教授》①每日清晨七点半,《欧洲文学史》教授吴宓准到达教室,开始在黑板上写。
很快,写了一黑板,列出参照、著作、第一版社、第一版年月等。
学生上前看,他所写的,竟全凭。
② 堂上的吴教授,常穿一灰布袍,一手拎布包袱,一手拄拐杖,戴一土棉睡帽就走上台。
妆扮然死板,的倒是英文歌。
并且开,笔或片看都不看一眼,全部内容均信口开河,到愉悦,要拿起拐杖,跟着的律,一一重地敲着地面。
③ 堂上番洒,是吴宓花了苦功夫才来的。
子夜分,人都睡下了,室友常看他埋。
次日一早,人没醒,他已在“室外晨光微露中”频频。
④当他任教南大学,清大学四年学生梁秋曾旁听他的,回校后半是敬羡半是妒忌地诉苦:内容丰富,有条不紊,学校未能致,“宁非憾事哉”。
⑤他就像是一座。
他学生批阅作,笔迹工整,写下的外文字母及数字,笔划粗仿佛印刷的一整。
一次,有个青年教不当心把上用的教科了,吴宓要求他上前必找到。
当晚,宿舍熄灯睡,吴先生前来敲,大声:“教科找到没有?”名不耐的教只能他:“找到了,吴先生,放心吧。
” 才关。
⑥ 位老,学生留下的印象是“ 真、、一不苟”,“上像划船的奴隶那” 。
些学生中,多人此后赫赫有名:、曹禺、叔湘⋯⋯与他对比,老吴宓一度不那么有名。
⑦比起教课上的,学生更回吴宓下的关。
一次,他和学生一同走在街上,面开来一汽,他忙起拐杖,一面住,一面催着女学生一字排站在人行道上,才开道路。
⑧ 似的故事口耳相,死板的吴教授在后代里活起来。
在他曾任教的清大学学生BBS上,一个女学生曾略羡地提到,当年在清堂上,看有女生站着听,吴先生是会跑出去替她找来凳子坐。
又有人追起吴先生点名,点到“金珠” 个名字,不由自主地:“ 个名字多美。
”全班大笑。
⑨ 位教授其实不裕,他身上的衫年太久,磨得布扣都要掉了,也舍不得。
但他却很舍得学生吃。
每次在小子里坐下,他都神态地拿菜,用正楷在小片上写下重点的菜及价钱,一笔一笔算清楚,估计口袋里的用,才交跑堂的。
六年级【部编语文】六年级阅读理解100篇及答案
【部编语文】六年级阅读理解100篇及答案一、六年级语文阅读理解训练1.点燃一个冬天①山村的冬天就是来得早,寒气在十月刚过就开着队伍铺天盖地的卷过来。
村里的人似乎都有些怕了。
早上八点还没有多少人起来,只有几根玉米秆子被寒气冻得瑟瑟的颤抖。
孙老师的和自己的女人却早早的起床了。
②“瘟天,又是下雨。
”女人没好气的骂着,“一连倒了这么多天,天上的水也该倒的差不多了。
”③老师笑了笑,大块大块的煤早就堆在操场的角落。
孙老师说:“生火吧,我已经听到孩子们的脚步声了。
”④女人望天、叹气。
“瘟天!”女人又咧咧的骂,走路的时候一步比一步用力,只差把地踏出一个坑,女人用了几块木炭放在了煤的中央,然后嗤的划了根火柴。
“瘟天,还下雨,我们这冬天就无法过了。
”女人说。
⑤孙老师知道女人说的是煤,这点煤是女人用背篓一块一块背回来的,女人背煤背的很辛苦,女人想用这些煤度过这个冬天。
孙老师不说话,他听见了孩子们的脚踏着水的声音,这声音渐行渐近,孙老师就想起他们沾满黄泥的裤腿,露出脚趾的胶鞋,贴着脸皮的头发和准备钻进嘴里的鼻涕……孙老师说:“但愿这是最后一个雨天。
”⑥这时孩子们来了,整整齐齐的叫了一声老师好,孙老师喂喂的应着,说放下书包,快来烤烤,烤干身上,我们马上上课,学生们就如一群鱼儿一样游在篝火旁边。
一边伸出湿漉漉的裤腿和鞋,一边在雾气里说着谁早上没等谁,谁昨天放学后看见了孙老师做什么了,孙老师笑着招呼,都来烤烤,别冻着了。
⑦女人在一旁默默的看着,半晌,女人说,我有事先走了,你们慢慢烤。
女人挎着背篓慢慢被雾帘遮住。
远处渐渐有了狗叫或者一两声鸟儿的私语。
⑧下午放学了,雾还没怎么散。
孙老师和孩子们挥手,不断说着再见,孙老师说:“天黑得早,早点回。
住远一点的,要走两个多小时呢。
”孩子们点头。
⑨看孩子们走远,女人放下背篓,背篓里是满满的一背篓干柴。
⑩“哟,原来你是在弄柴,有了柴我们不就没事了吗?”11○1.女人给了孙老师一个白眼,女人说:“你早早地就把学生放回家了,人家还不是在路上贪玩?”12“谁说的,他们可都是听话的孩子,放学就回家了呀。
我是吴宓教授
“我是吴宓教授!”朱少华绘吴宓是一位教龄四十、弟子三千的成功教授。
立足讲台,吴宓认真地、卖力地划过了动荡不已的时代,也划过了他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一生。
有人说,当一个好教师,必须具备三个条件,首先,对讲授的内容熟读成诵;其次,对教授的内容兴趣盎然;最后,对学生关怀备至。
无疑,吴宓三者都具备。
熟悉讲课内容不必说了,无论是品味《红楼梦》还是分析莎士比亚,吴宓都能大段大段背诵原文;另外,对所教授的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吴宓均有浓厚的兴趣。
他曾抄录了阿诺德的话和弟子共勉,大意是:“对完美的追求就是对甜蜜和光明的追求”“文化所能望见的比机械深远得多,文化憎恶仇恨;文化具有一种伟大的热情!——使甜蜜和光明在世上盛行。
”“我们必须为甜蜜和光明而工作。
”吴宓喜欢说“我本东方阿诺德”,表明他和阿诺德志趣相投。
作为老师,吴宓无论是上课还是课后批改作业,都非常认真细致。
一次他检查某学生作业,发现该生把《伊利亚特》拼写成“Illiad”,多写了一个l,就为该生改为“Iliad”,还有一次,该生把尼采拼写成“Nietsche”,少写了一个字母z,吴宓又为他做了修正:Nietzsche。
有一次上课,吴宓提醒学生,英国小说家Thackeray不是Thackery,他说,你们总是把结尾的eray写成ery。
有这样严格细心的老师,学生们无论是做作业还是听课都不敢掉以轻心了。
吴宓认真严肃一丝不苟,但他并不严厉,相反,他上课时总充满人情味,且不时幽上一默,以活跃课堂气氛。
一次上课,他用英文这样介绍自己:“My Chinese name is Wu Mi;my English name is Mi Wu。
”一句话逗乐了大家。
很多学生问吴宓怎么才能学好古典文学,吴宓的回答是八个字:“多读,多记,多背,多用。
”还进一步解释说:“好些同学说文言虚词难以理解,其实不难,你自己经常用就解决了。
你把生活中遇到的事改用文言来表述就行了。
比如吃饭,就可以说三两尚不足,何况二两乎?这不就用了几个虚词。
部编语文小升初【阅读理解】训练、感悟文章蕴含的道理 +20篇阅读理解题和答案
部编语文小升初【阅读理解】训练、感悟文章蕴含的道理 +20篇阅读理解题和答案第七讲、感悟文章蕴含的道理小学的很多文章都会通过记叙一件事或描述某样物品来说明一个道理,有的道理会在开头或结尾点岀来,有的则要我们通过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揣摩去概括。
那我们如何感悟文章的道理呢?具体可用以下方法:在文中找关键句子体会。
有的文章会直抒胸臆,所要说明的道理一目了然,一般出现在文章的第一段或者最后一段,有时通过文中人物的语言揭示出来。
如《落花生》一文中“我”说的话“那么,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这句话就揭示了花生不图虚名、默默奉献的品格。
联系文章内容归纳。
有的文章不会直接告诉你道理,而是要你去体会,那么就要设身处地去想作者想要表达的是什么,通常他要表达的东西就是所要说明的道理,这个道理是总结出来的,需要我们综合文中所说的事情或对某种物品的介绍、评论去概括。
如《钓鱼的启示》一文,我们综合整个故事情节,特别是父亲所说的话和作者成年后的感悟,就可以明白这篇课文想要告诉我们的道理是遵守公德看起来很简单,但真正做起来是很难的,我们要严格遵守规则。
抓住重点词语体会。
我们在阅读文章时要抓住表现人物精神品质或事物特点的词语去体会,如描写语言、心理、感受等的词语。
如《将相和》一文,我们要抓住蔺相如所说的“我所以避着廉将军,为的是我们赵国呀“中的词语”为赵国”来体会,可以看出蔺相如是为了国家利益,不计较个人得失。
上帝只赐给他一只老鼠他是一位贫穷而孤独的年轻画家,为了理想,来堪萨斯城móu shēng()在报社应聘失败的经历让他初尝了生活的mó nàn()后来,他替教堂作画,因无力租用画室,只好借用一家废弃的车库。
他每天就在这充满汽油味的车库里工作到深夜。
尤其烦人的是,每次xī dēng()睡觉的时候,他都能听到老鼠吱吱的叫声和在地板上的跳跃声。
有一夭,疲倦的画家在昏黄的灯光下看见一对亮晶晶的小眼睛,那是一只小老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是吴宓教授】我是吴宓教授阅读答案每天早上七点半,《欧洲文学史》教授吴宓准时来到教室,开始在黑板上书写。
很快,讲义抄了满满一黑板,详细写着参考书、著者、出版社、出版年代等。
学生上前偷看.发现他所写的,竟全凭记忆。
讲台上这位老师,给学生们留下的印象是“认真、负责,一丝不苟”,“上课像划船的奴隶那样卖劲”。
这些学生中,许多人后来大名鼎鼎:钱钟书、曹禺、吕叔湘、李赋宁……与他们相比,老师吴宓一度不那么出名。
直到上世纪90年代,寂寞多年的吴宓在当时的学界热了起来。
庞杂的回忆录、桃色的传闻和各种争论,使吴宓的面目显得有些驳杂。
在这种驳杂中,作为教师的吴宓却眉目清晰。
课堂上的吴教授,常穿一袭灰布长袍,一手拎布包袱,一手拄手杖,戴一顶土棉纱睡帽就走上讲台。
打扮虽然古板,讲的却是纯英文诗歌。
而且开讲时,笔记或纸片看都不看一眼,所有内容均脱口而出,讲到得意时,还要拿起手杖,随着诗的节律,一轻一重地敲着地面。
当他任教东南大学时,清华大学四年级学生梁实秋曾旁听他的课,回校后半是羡慕半是嫉妒地抱怨:内容丰富,井井有条,学校未能罗致,“宁非憾事哉”。
而事实上,课堂上这番潇洒,是吴宓花
了苦功夫才换来的。
半夜时分,别人都睡下了,室友钱穆经常看见他埋头备课,抄写小纸条。
第二天一早,别人还没醒,他已经在“室外晨曦微露中”反复诵读。
他被形容为“像一座钟,讲课勤勤恳恳”。
他给学生批改作业,字迹工整,写下的外文字母及数字,笔画粗细,好像印刷的一样整齐。
一次,有个青年教师不小心把上课用的教科书丢了,吴宓要求他上课前必须找到。
当晚,宿舍熄灯睡觉,吴先生前来敲门,高声问:“教科书找到没有?”这名不耐烦的教师只好骗他:“找到了,吴先生,请放心吧。
”这才过关。
在1943年的日记中,吴宓曾痛批西南联大的老师们“不务正业”,服役于各种社会机关,“惟多得金钱之为务”,讲课却潦草敷衍,不接见学生,不审阅作业,甚至连评阅新生考卷都不到场。
而极讲究“师道自尊”的吴宓本人,就连学生考试的时候,也要亲自陪在一旁,亲手准备糕点、茶水送给学生。
比起课堂上的严谨,学生们更爱回忆吴宓课下的关爱。
一次,他和学生们一起走在街上,对面开来一辆汽车,他连忙举起手杖,一面挡住车,一面催着女学生们一字排站在人行道上,这才让开道路。
类似的故事口耳相传,让古板的吴教授在后人记忆里鲜活起来。
在他曾任教的清华大学学生BBS上,不久前一个女学生略带羡慕地提到,当年在清华课堂上,看见有女生站着听课,吴先生总是会跑出去替她们找来凳子坐。
又有人追忆起吴先生点名,点到“金丽珠”这个
名字,情不自禁地说:“这个名字多美。
”全班大笑。
这位教授经济并不宽裕,他身上的长衫年岁太久,磨损得布纽扣都要掉了,也舍不得换。
但他却很舍得请学生吃饭。
每次在小馆子里坐下,他都神情严肃地拿过菜单,用正楷在小纸片上写下要点的菜及价格,一笔一笔算清楚,估量口袋里的钱够用,这才交给跑堂的。
学生李廷先最难以忘怀的,是与老师“月下湖畔,吟咏啸傲”的往事。
而钱钟书也把老师课堂上的风采学了几分。
正如学者江弱水所言,除了老师这个身份,怎么来描画吴宓其实都不到位。
从“五四”后的东南大学,到“文革”前的西南师院,数也数不清的讲堂上,作为“老师”的吴宓“划过了动荡不已的时代,也划过了他的一生”。
可惜,到这一生要结束的时候,他已经不能当老师了。
1976年,因饱受折磨而身体虚弱的吴宓回到陕西老家,听说一些中学因为没有外语老师而不开英语课,便急切地问:“他们为什么不请我啊?我还可以讲课。
”没有人记得他的教授身份,除了他自己。
据说,弥留之际,他不停地喊着:“我是吴宓教授。
”
(摘自《中国青年报》)
内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