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计划 教学进度 教科版

合集下载

教科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教科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教科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教学计划教科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教学计划一、教材分析:本教材以儿童的社会生活为基础,以科学探究为核心理念,以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人与非生命物质的关系为探究领域,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

本册教材的鲜明特点主要体现在:1、顺应儿童的生活经验,从儿童熟悉的现象出发,以儿童喜欢的活动为线索展开学习,有利于保持儿童的学习兴趣和探索欲望。

2、突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人与非生命物质”的关系这一核心内容,将科学与人文、技术与科学融为一体,有利于儿童科学素养的形成。

3、倡导探究式学习,强调科学与技术的结合,注重科学概念和技术的实践应用,有利于培养儿童的创造性思维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目标:1、知识点目标:初步了解生物与非生物的关系,认识生物的基本特征,了解生物的分类;初步了解光合作用的概念和过程;初步了解地球的基本结构及其形成过程;初步了解大气污染的危害及保护环境的意义。

2、能力习得目标:掌握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和技能,了解科学探究的全过程;提高观察、实验、制作、搜集资料、整理资料等方面的能力;增强合作与交流的能力,形成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儿童对自然现象和科学实验的兴趣,激发好奇心和求知欲;培养儿童关爱生命、关注环境的情感,树立保护环境、改善环境的意识;培养儿童学习科学家们的勤奋钻研、敢于创新的精神。

三、教学内容与课时安排:本教材共设八个单元,每个单元包含若干课,每课建议授课时间为40分钟,但可根据实际情况适当调整。

四、教学方法与教学资源:1、教学方法:采用探究式教学方法,以问题为导向,引导学生主动探究,通过观察、实验、资料搜集和分析等手段,获取科学知识和技能。

同时,注重启发式教学,鼓励学生思考和提问,引导学生自主解决问题。

2、教学资源:充分利用教材中的课程资源,包括实验、观察、制作等环节,同时根据需要,结合教材中的拓展资源,利用网络、图书等资源,进一步丰富教学内容。

教科版一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含教学计划

教科版一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含教学计划

教科版一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含教学计划一、教学内容1. 认识自然界的物体研究植物、动物、石头等自然物体的基本特征。

2. 观察天气描述晴天、阴天、雨天等不同天气现象。

3. 熟悉我们的身体了解眼、耳、鼻、口等身体器官的功能。

4. 感知磁铁探索磁铁的特性,如吸引铁、两极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自然界中各种物体的基本特征,培养观察能力和探索精神。

2. 培养学生关注天气变化,增强环保意识。

3. 使学生认识自己身体的基本结构和功能,提高生活自理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理解磁铁的两极、天气现象的形成等概念。

重点:观察和描述自然界物体的特征,认识身体各器官的功能,探索磁铁的特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植物、动物、石头等自然物体,磁铁,人体器官模型等。

2. 学具:画笔、画纸,观察记录表,磁性玩具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展示自然物体,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激发学生兴趣。

2. 例题讲解(1)展示不同植物,讲解植物的基本结构及其特点。

(2)介绍身体各器官的功能,举例说明。

3. 随堂练习(1)让学生观察天气,描述并记录下来。

(2)分组讨论,分享观察到的自然界物体特征。

4. 知识巩固(1)进行磁铁实验,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磁铁的特性。

(2)通过游戏,让学生了解身体各器官的位置和功能。

(2)布置拓展任务,如观察身边的物体,了解其特征等。

六、板书设计1. 板书一年级《科学》上册教案2. 内容:自然界物体:植物、动物、石头天气现象:晴天、阴天、雨天身体器官:眼、耳、鼻、口磁铁特性:吸引铁、两极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观察身边的植物,描述其特征,并画出来。

(2)记录一周的天气变化,分析其原因。

(3)列举身体各器官的功能,举例说明。

2. 答案:(1)示例:玫瑰,红色,有刺,花瓣呈螺旋状排列。

(2)示例:周一晴天,周二阴天,周三雨天,原因:气温变化、湿度增加等。

(3)示例:眼睛看东西,耳朵听声音,鼻子闻气味,嘴巴吃东西。

教科版科学一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教科版科学一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三、学生情况分析:
1、整体学习状况:我所任教的三年级学生整体学习习惯较差,主要表现在: (1)课堂参与能力较差;
(3)学生的动手能力不强,几乎没 有进行课外探究的习惯。
2、已有知识、经验:学生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主要表现在:
(1)学生几乎没走出课堂,没有更多的机会去接触大自然,更没有收集资料 的习惯;
(2)家长对学生的要求较高,能为学生提供一些学习资料,但真正能利用资 料的学生却很少;
(3)家长对课外探究这一块更不陌生,也未能得到家长的支持。 四、教材分析: 本册教科书遵循《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尽量突出新的理念和设计思路。在 教科书的具体编写上:有
需要学生课前收集材料的,课文已做指引让学生课前去做收集;教科书所涵 盖的科学窗里的内容在不加重学生负担的情况下开展活动和布置作业;探究活动 的难易程度不同。分别安排在不同单元里;为降低难度,“课文”里上午内容以 “看一看、读一
本学期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观察自然界的现象,如天气、动植物的生长; 了解自然科学的基本概念,如物质、颜色、大小;探究自然规律,如物体的运动、 水的循环。教学方法主要包括观察实验、讨论探究、小组合作等。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观察实验,让学生了解自然科学的基本概念和现象,培养其 科学思维和动手能力。
2、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让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从中 获得科学知识,增长才干,体会科学探究的乐趣,理解科学的真谛,逐步学会科 学地看问题、想问题;
3、继续指导、引导学生学习运用假设,分析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注重观 察实验中的测量,特别是控制变量、采集数据,并对实验结果作出自己的解释, 学习建立解释模型,以验证自己的假设。
本学期共16周,每周安排2次科学课,总计32课时。每个主题的教学内容将 在8周内完成,其中生命科学4周,物质科学4周,地球科学4周。最后两周将用于 复习和考试。

教科版(2024)科学一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教科版(2024)科学一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教科版(2024)科学一年级上册教学计划一、学情分析一年级学生对周围世界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他们乐于动手操作具体形象的物体。

但是由于年龄较小,他们在观察、操作、表达等方面的能力还比较欠缺,需要教师的耐心引导和帮助。

同时,一年级学生的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教学过程中需要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来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二、教材分析教科版科学一年级上册教材包括两个单元,分别是“植物”和“比较与测量”。

“植物”单元引领学生认识植物的多样性和共同特点,感受植物的生命过程。

“比较与测量”单元则侧重于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和测量能力,让学生学会用科学的方法去认识周围的世界。

教材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教材编排图文并茂,生动形象,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

三、教学目标1.科学知识目标认识周边常见的植物,能简单描述植物的特征。

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和基本需求。

学会比较物体的长短、高矮、宽窄等,并能用简单的测量工具进行测量。

2.科学探究目标能用多种感官观察植物,并用简单的语言描述观察结果。

能在教师的指导下,对植物进行简单的观察和比较。

能尝试用不同的方法对物体进行比较和测量。

3.科学态度目标对植物和周围世界表现出好奇心和探究兴趣。

能认真观察、如实记录,愿意与他人分享自己的发现。

培养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4.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了解植物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爱护植物。

意识到测量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学会正确使用测量工具。

四、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植物的特征。

帮助学生掌握比较和测量物体的基本方法。

2.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

让学生理解测量的本质和正确使用测量工具。

五、教学措施1.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图片、文字和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创设丰富多样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学习科学知识。

3.加强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交流能力。

2024年2023年教科版一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

2024年2023年教科版一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

2024年2023年教科版一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一、教学内容本教案依据2024年2023年教科版一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材,详细内容如下:1. 章节:第一章《我们身边的科学》内容:认识科学、有趣的科学现象、科学探究方法2. 章节:第二章《植物的认识》内容:各种各样的植物、植物的生长、植物的作用3. 章节:第三章《动物的认识》内容:形形色色的动物、动物的生活习性、动物的作用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科学的内涵,培养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2. 使学生掌握基本的科学探究方法,提高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 让学生认识常见的植物和动物,了解它们的特点和作用,培养关爱自然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科学探究方法的掌握,对植物和动物特点的理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实物展示、教学课件、实验器材等。

2. 学具:观察记录表、画笔、彩纸、剪刀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展示有趣的科学现象,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引入新课。

2. 例题讲解:结合教材内容,讲解科学探究方法,引导学生动手操作。

3. 随堂练习:分组进行观察、实验,填写观察记录表,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板书一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2. 板书内容:分章节展示教材内容,突出教学重点和难点。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观察身边的植物,画出它们的形态,并了解它们的作用。

(2)观察身边的动物,描述它们的生活习性,并了解它们的作用。

2. 答案:(1)植物:如小草、树木等,具有净化空气、保持水土等功能。

(2)动物:如蝴蝶、小鸟等,具有传粉、捕食害虫等作用。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科学小实验,观察身边的植物和动物,提高科学素养。

同时,组织学生参加科普活动,拓宽知识面。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2. 教具与学具的准备3.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4. 板书设计5. 作业设计6.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1. 教学难点:科学探究方法的掌握,对植物和动物特点的理解。

教科版一年级《科学》上册全册精品教案含教学计划

教科版一年级《科学》上册全册精品教案含教学计划

教科版一年级《科学》上册全册精品教案含教学计划一、教学内容本教案依据教科版一年级《科学》上册教材编写,教学内容包括:1. 第一章《我们身边科学》:第一节《科学就在我们身边》;2. 第二章《植物世界》:第二节《认识常见植物》;3. 第三章《动物世界》:第三节《认识常见动物》;4. 第四章《空气和水》:第四节《空气和水特点》;5. 第五章《我们身体》:第五节《认识我们身体》。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解科学内涵,培养对科学兴趣;2. 使学生掌握基本植物和动物知识,认识常见植物和动物;3. 让学生解空气和水特点,认识到它们在生活中重要性;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科学概念理解,如植物六大器官、动物分类等;2.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实物模型、图片、实验器材等;2. 学具:观察记录表、画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展示实物、图片或播放视频,引导学生观察并提出问题;2. 例题讲解:结合教材内容,详细讲解知识点,解答学生疑问;3. 随堂练习:设计富有启发性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4.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合作精神和表达能力;六、板书设计1. 用大号字体书写课题名称;2. 知识点:用不同颜色粉笔书写,突出重点;3. 结构图:用图示表示植物、动物结构,便于学生理解。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列举身边科学现象;(2)画一画你喜欢植物和动物;(3)实验报告:空气和水特点;(4)观察我们身体,完成观察记录表。

2. 答案:(2)根据观察,画出自己喜欢植物和动物;(3)根据实验结果,完成实验报告;(4)根据观察,完成观察记录表。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针对本节课教学效果,反思教学方法、手段和过程;2. 拓展延伸:布置相关阅读材料,鼓励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拓展知识面。

在教学过程中,我将注重学生主体地位,关注个体差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科学素养。

教科版一年级科学(上)教学计划及教学进度表

教科版一年级科学(上)教学计划及教学进度表

教科版一年级科学(上)教学计划及教学进度表教科版一年级科学(上)教学计划及教学进度表一、学情分析一年级学生的学习以观察和描述为主,如何运用感官进行观察并对自己观察到的结果进行描述是教学的一个重点。

要从一年级开始培养学生对科学的正确认识、理解和必要的科学素养,为六年的科学学习打下基础。

二、教材分析2017年9月,国家恢复在1-2年级开设科学课程。

小学科学课程是一门基础课程、实践性课程与综合性课程。

本教材依据教育部2017年最新颁布的《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进行了修订。

修订后的教科书采用了科学概念和科学探究双螺旋(科学态度和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为辅线)协同发展的编写理念模型,表现为“大单元”的组织形式和“四个板块”的呈现方式。

一年级科学设置两大单元,分别是“植物”和“比较与测量”。

“植物”单元下设:1.我们知道的植物2.观察一课植物|3.观察叶4.这是谁的叶5.植物是“活”的吗6.校园里的植物7.科学阅读——我们离不开植物植物是孩子们的亲密伙伴,他们对植物具有天然的好奇心。

让孩子把植物作为一个生命体来思考,运用各种感官进行观察,是生命科学概念体系构建和技能目标达成的基础和需要。

“比较与测量”单元下设:1.在观察中比较2.起点和终点>3.用手来测量4.用不同的物体来测量5.用相同的物体来测量6.做一个测量纸袋7.比较测量纸袋和尺子8.科学阅读——生活中的测量工具比较与测量是科学探究的重要能力,也是孩子们理解周围事物的重要途径,这一作为科学学习的基础当之无愧。

“四个板块”分别是聚焦、探索、研讨、拓展。

在充分体现科学特质的同时,符合儿童的年龄特征和心理发展的需要。

三、教学目标小学科学总目标:通过科学课程的学习,知道与周围常见事物有关的浅显的科学知识,并能应用于日常生活,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尝试应用于科学探究活动,逐步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保持和发展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形成大胆想象、尊重证据、敢于创新的科学态度和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亲近自然、欣赏自然、珍爱生命,积极参与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关心科技的新发展。

2020教科版一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计划含教学进度表(两篇)

2020教科版一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计划含教学进度表(两篇)

教科版一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计划一、学情分析一年级学生的学习以观察和描述为主,如何运用感官进行观察并对自己观察到的结果进行描述是教学的一个重点。

要从一年级开始培养学生对科学的正确认识、理解和必要的科学素养,为六年的科学学习打下基础。

二、教材分析2017年9月,国家恢复在1-2年级开设科学课程。

小学科学课程是一门基础课程、实践性课程与综合性课程。

本教材依据教育部2017年最新颁布的《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进行了修订。

修订后的教科书采用了科学概念和科学探究双螺旋(科学态度和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为辅线)协同发展的编写理念模型,表现为“大单元”的组织形式和“四个板块”的呈现方式。

一年级科学设置两大单元,分别是“植物”和“比较与测量”。

“植物”单元下设:1.我们知道的植物2.观察一课植物3.观察叶4.这是谁的叶5.植物是“活”的吗6.校园里的植物7.科学阅读——我们离不开植物植物是孩子们的亲密伙伴,他们对植物具有天然的好奇心。

让孩子把植物作为一个生命体来思考,运用各种感官进行观察,是生命科学概念体系构建和技能目标达成的基础和需要。

“比较与测量”单元下设:1.在观察中比较2.起点和终点3.用手来测量4.用不同的物体来测量5.用相同的物体来测量6.做一个测量纸袋7.比较测量纸袋和尺子8.科学阅读——生活中的测量工具比较与测量是科学探究的重要能力,也是孩子们理解周围事物的重要途径,这一作为科学学习的基础当之无愧。

“四个板块”分别是聚焦、探索、研讨、拓展。

在充分体现科学特质的同时,符合儿童的年龄特征和心理发展的需要。

三、教学目标小学科学总目标:通过科学课程的学习,知道与周围常见事物有关的浅显的科学知识,并能应用于日常生活,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尝试应用于科学探究活动,逐步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保持和发展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形成大胆想象、尊重证据、敢于创新的科学态度和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亲近自然、欣赏自然、珍爱生命,积极参与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关心科技的新发展。

教科版科学一年级上册教学进度+第一单元《植物》教案

教科版科学一年级上册教学进度+第一单元《植物》教案

教科版科学一年级上册教学进度+第一单元《植物》教案一. 教材分析《植物》这一单元主要让学生了解和认识常见的植物,培养学生对植物的兴趣和保护意识。

内容包括植物的分类、植物的生长、植物的用途等。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可以初步认识植物的特点,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及其对人类生活的作用。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生活经验有限,对植物的认识较为模糊。

但他们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善于观察。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观察植物的特点,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并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和实例,让学生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及其用途。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植物的分类,认识常见的植物;知道植物的生长过程,了解植物对人类生活的作用。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培养学生对植物的探究能力;学会与同伴合作,共同解决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植物的兴趣,增强环保意识,关爱大自然。

四. 教学重难点1.植物的分类及生长过程。

2.植物对人类生活的作用。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引导学生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及其用途。

2.观察法:学生观察植物,培养学生对植物的观察能力。

3.实验法:让学生参与植物生长的实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4.小组合作学习:引导学生与同伴共同探究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PPT:包含植物的图片、动画等资料。

2.实物植物:准备一些植物标本或实物,方便学生观察。

3.实验材料:如种子、土壤等,用于植物生长实验。

4.作业纸:用于学生完成课堂作业。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各种植物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植物的名称。

然后提问:“你们知道植物是怎么生长的吗?”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通过一个生动有趣的故事,讲述植物的生长过程,让学生了解植物从种子到成熟的过程。

同时,展示植物的生长动画,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

3.操练(10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发放一些植物种子和土壤,让学生自己动手种植植物。

教科版一年级科学上全册教案文字版附:教学打算,单元目标,教学进度表

教科版一年级科学上全册教案文字版附:教学打算,单元目标,教学进度表

教科版一年级科学上全册教案(文字版)(2017——2018 学年度第一学期)x镇八一希望学校x x第一单元植物第 1 课我们知道的植物(一)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识别植物, 能简单描述植物的特点。

【科学探讨目标】1 通过植物和塑料花的对照观看, 学习用证据支持自己的观点。

2 尝试种植一棵植物, 观看、记录植物的生长进程。

【科学态度目标】意识到植物具有生命体的特点,产生熟悉植物的浓厚爱好。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明白植物能够美化环境, 能给咱们带来美的感受。

(二)教学预备为学生预备: 塑料花、植物、种子、花盆、泥土、小铲子、小葱、大蒜、胡萝卜、学生活动手册等(三)教学进程1. 说说咱们明白的植物教师让学生看教科书第 1 页的大图, 也能够提供一段有关植物的视频, 向学生提问: “图中哪些是植物”学生会说树、草等。

紧接着让学生“说说你明白的植物”。

学生可能会说出一些花和树的名称。

教师要注意组织和引导学生描述他们明白的植物是什么样的。

例如, “这棵植物会可不能开花叶子是什么样子的生长在哪里”等。

在学生说完后, 教师还能够出示事前预备好的植物, 让学生描述一下它的样子, 以使学生熟悉更多的植物。

教师要依照学生的回答, 及时记录全班学生的观点, 将信息汇总并保留下来, 形成班级记录表, 张贴在班级中, 并在后续的学习活动中, 不断丰硕记录内容, 补充学生对植物的熟悉。

2. 找找大图中哪些是植物教师出示教科书第 2 页的图片, 让学生找找大图中哪些是植物, 重点让学生辨识植物, 同时发觉陆地上有植物, 水中也有植物。

当学生表达出“长叶子的是植物; 开粉色、红色花的是植物; 水池边长在石头缝里的也是植物”时, 教师应予以鼓舞。

若是学生描述不清, 教师能够让学生在大图上指认。

关于水中的植物, 学生容易轻忽, 教师要注意提示。

教师也能够问: “图上有多少种植物”考考学生的眼力, 同时促使学生对植物的寻觅加倍全面。

【最新】教科版一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最新】教科版一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教科版一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一、指导思想: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

二、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年龄小,好动、好奇心强,对科学这门课充满兴趣,但他们缺乏生活经验和常识,在学习过程中需要教师耐心引导和启发。

三、教材分析:教科版一年级上册科学教材包括“植物”“比较与测量”两个单元。

教材内容贴近学生生活,注重通过观察、比较、实验等活动,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探究能力。

四、教学重点难点:重点:1.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植物的特征。

2.指导学生正确进行比较和测量。

难点:1.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探究能力。

2.让学生理解测量的准确性和误差。

五、教学目标:(一). 科学知识目标:1.认识常见的植物,了解其特征和生长环境。

2.掌握比较和测量的基本方法和技能。

(二). 科学探究目标:1. 能够运用多种感官观察事物,提出问题。

2.学会简单的实验设计和操作,培养探究精神。

(三). 科学态度目标:1.对科学课产生浓厚的兴趣,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2.培养认真观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四).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1.了解科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2.初步形成爱护植物、保护环境的意识。

六、教学措施:1. 利用多媒体、实物等多种教学资源,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兴趣。

2. 设计简单易懂、富有趣味性的实验和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

3. 关注学生个体差异,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及时给予肯定和指导。

七、教学进度表:。

2024版教科版一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2024版教科版一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教学目标与要求
(一)科学观念
1.地球上生活着多种多样的植物,很多植物都有根、茎、叶。
2.植物是有生命的,是生物。
3.植物具有一定的形态结构,需要水分、阳光,每个植物个体都生活在一定的环境中。
4.植物会生长和死亡。
5.能说出周围常见植物的名称及其特征。
(二)科学思维
1.能用多种感官观察植物。
2.能用语言、图画描述和记录观察内容。
教学时间安排:
周次
起止日期
教学内容
1
8.26-8.30
始业教育课
2
9.2-9.6
一1.我们知道的植物
3
9.9-9.13
一2.观察植物
4
9.16-9.20
一3.植物长在哪里
5
9.23-9.27
一4.给植物画长像
6
9.30-10.4
国庆节放假
7
10.7-10.11
一5.植物的变化
8
10.14-10.18
第二单元主题为《我们自己》。包括七课内容,本单元是引导学生把眼光从外部世界转移到自己的身体上,让学生了解自己身体,知道我们的身体是由共同的外部结构和许多内部结构构成的。眼、耳、鼻、舌、皮肤是我们的感觉器官,具有学习的功能。学生通过观察自己的身体发现自己在生长变化。在本单元的学习中,主要是引导学生运用各种方法亲自了解自己的身体,从而引发学生对自己身体的兴趣,引导学生能够关注自己未来身体的生长,认同健康生活。
12.9-12.13
二7.做个“时间胶囊”
17
12.16-12.20
科学阅读
18
12.23-12.27
期末假
20
1.6-1.10
期末测验
(2024版)教科版一年级上册小学科学

教科版一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计划

教科版一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计划

教师自我发展与提升
自我反思
引导教师进行教学反思,总结教学实践中的经验与不足,提 出改进措施。
持续学习
鼓励教师自主学习,关注科学教育领域的前沿动态,不断提 升自身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
谢谢
THANKS
教科版一年级科学上册 教学计 划
汇报人:
202X-01-07
目录
CONTENTS
• 课程简介 • 教学内容 • 教学计划 • 教学方法与手段 • 教学资源 • 教师专业发展
01 课程简介
CHAPTER
课程目标
1 2
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兴趣和能力
通过观察、实验、思考等活动,引导学生主动探 究周围的事物和现象,培养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和 好奇心。
地球的构成与运动
01
了解地球的构成,包括地壳、地幔、地核等,以及地球的自转
和公转运动。
天文现象的观察与描述
02
学习观察和描述太阳、月亮、星星等天文现象。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03
了解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以及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概念。
技术与工程实践
简单工具的使用
学习使用一些简单的工具和技术 ,如测量工具、机械工具等。
掌握基础科学知识
让学生了解基础的自然科学知识,如生物链、物 质变化等,为后续的科学学习打下基础。
3
培养科学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科学探究的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思考 力、实践能力和合作精神,同时树立正确的科学 态度和价值观。
课程结构
01
02
03
生命世界
引导学生认识生物的多样 性、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等 。
课程中设置了大量的师生 互动、生生互动环节,鼓 励学生积极参与,提高课 堂氛围。

一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一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一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教学计划
第一单元:生活中的常见物体和材料
- 第一课:认识生活中的物体
- 第二课:认识物体的颜色
- 第三课:物体的形状
- 第四课:物体的大小
- 第五课:物体的用途
第二单元:物体的特性
- 第一课:认识声音
- 第二课:认识光线
- 第三课:感受物体的温度
- 第四课:认识重量
- 第五课:认识硬度
第三单元:植物
- 第一课:植物的生长
- 第二课:植物的不同部分- 第三课:植物的不同形状- 第四课:认识花朵
- 第五课:认识常见的植物第四单元:动物
- 第一课:认识常见的动物- 第二课:动物的不同特征- 第三课:动物的栖息地- 第四课:不同动物的食物- 第五课:保护动物
教学进度表
以上为一年级科学上册的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希望能帮助到您。

一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计划全册教科版

一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计划全册教科版

一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计划全册教科版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引导学生知道身边常见植物的名称,了解它们的简单分类以及用途。

让学生在观察中感知不同植物的叶子的大小、形状及颜色的不同。

2.引导学生在动手实践中认识一些简单的比较与测量的方法,了解生活中常用的尺子、体温计、温度计、卷尺、卡尺等不同的测量工具。

学习制作测量纸袋,学习用测量纸带来测量物体的长度。

过程与方法:1.能通过对身边自然事物的观察,发现和提出问题。

2.能运用已有知识作出自己对问题的假想答案。

3.能根据假想答案,制定简单的科学探究活动计划。

4.能通过观察、实验、制作等活动进行探究。

5.能在已有知识、经验和现有信息的基础上,通过简单的思维加工,作出自己的解释或结论,并知道这个结果应该是可以重复验证的。

6.能用自己擅长的方式表达探究结果,进行交流,并参与评议,知道对别人研究的结论提出质疑也是科学探究的一部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激发学生对科学知识的学习和探究欲望。

2.珍爱并善待周围环境中的自然事物,初步形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

3.知道科学已经能解释世界上的许多奥秘,但还有许多领域等待我们去探索,科学不迷信权威。

4.在科学学习中能注重事实,克服困难,善始善终,尊重他人意见,敢于提出不同见解,乐于合作与交流。

5.在活动过程中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保持和发展探究周围事物的兴趣和好奇心。

教学重点:1.引导学生知道身边常见植物的名称,了解它们的简单分类以及用途。

让学生在观察中感知不同植物的叶子的大小、形状及颜色的不同。

2.引导学生在动手实践中认识生活中常用的尺子、体温计、温度计、卷尺、卡尺等不同的测量工具,初步了解它们的测量方法。

教学难点:1.学习制作测量纸袋,学习用测量纸带来测量物体的长度。

2.培养学生在科学实践活动中能通过对身边自然事物的观察,发现和提出问题。

3.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以及和同学合作交流的习惯。

教学课时:13课时教学进度安排周次具体教学内容安排课时1植物学生入学教育 12 1.我们知道的植物 13 2.观察一棵植物 14 3.观察叶 15 4.这是谁的叶 16 国庆放假7 5.植物是“活”的吗18 6.校园里的植物 19比较和测量1.在观察中比较 110 期中考试11 2.起点和终点 112 3.用手来测量 113 4.用不同的物体来测量. 114 5.用相同的物体来测量 115 6.作一个测量纸带 116 7.比较测量纸带和尺子 117 期末测评 1。

一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计划全册教科版

一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计划全册教科版

一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计划全册教科版
4.在科学学习中能注重事实,克服困难,善始善终,尊重他人意见,敢于提出不同见解,乐于合作与交流。

5.在活动过程中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保持和发展探究周围事物的兴趣和好奇心。

教学重点:
1.引导学生知道身边常见植物的名称,了解它们的简单分类以及用途。

让学生在观察中感知不同植物的叶子的大小、形状及颜色的不同。

2.引导学生在动手实践中认识生活中常用的尺子、体温计、温度计、卷尺、卡尺等不同的测量工具,初步了解它们的测量方法。

教学难点:
1.学习制作测量纸袋,学习用测量纸带来测量物体的长度。

2.培养学生在科学实践活动中能通过对身边自然事物的观察,发现和提出问题。

3.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以及和同学合作交流的习惯。

教学课时:13课时
教学进度安排
周次具体教学内容安排课时
1
植物学生入学教育 1
2 1.我们知道的植物 1
3 2.观察一棵植物 1
4 3.观察叶 1
5 4.这是谁的叶 1
6 国庆放假
7 5.植物是“活”的吗1
8 6.校园里的植物 1
9
比较和测量1.在观察中比较 1
10 期中考试
11 2.起点和终点 1
12 3.用手来测量 1
13 4.用不同的物体来测量. 1
14 5.用相同的物体来测量 1
15 6.作一个测量纸带 1
16 7.比较测量纸带和尺子 1
17 期末测评 1。

教科版一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计划2篇

教科版一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计划2篇

小学一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计划(一)一()班:一、学情分析一年级学生进入小学,新的学习和生活对孩子们来说充满了好奇和有趣,对学校、环境、老师、同学、课堂、学习、学校的要求都充满了新鲜感。

同时他们年龄小,好动、易兴奋、易疲劳,注意力容易分散,尤其是刚入学时,40分钟的课堂学习对于他们来说真的很难!一年级上册科学在小学六年科学学习中具有特殊的意义。

如果说他们在幼儿阶段主要是通过“玩”来认识和了解科学的话,从现在起,他们进入的将是一门“课程”。

课程的含义是具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和系统的设计,但绝不是说不再“有意思”,不再令人“感兴趣”,不再有孩子们的“个人看法”和“探索空间”。

恰恰相反,好的科学课应该是属于“儿童的科学”。

二、教材分析“什么是科学”“怎样做科学”诸如此类的问题,无法也不应该教给孩子们,而是让他们在科学知识的学习过程中,通过与之交融的探究活动逐渐体验和理解。

因此,一年级上册科学的主要功能是为六年的科学学习打基础。

1、内容分析一年级上册科学教学内容由“植物”和“比较与测量”两个单元组成。

其中“植物”单元有6个教学内容,“比较与测量”单元有7个教学内容,总计13个教学内容,原则上每个教学内容需1课时来完成教学。

另外每个单元最后都有“科学阅读”内容。

(1)“植物”单元:这是小学一年级科学课的第一个单元,它将引领学生走进小学科学学习的大门,掀开科学学习的第一页,对学生今后的学习产生重要的影响。

选择植物作为科学学习的起点,是因为植物是孩子们的亲密伙伴,他们对植物具有天然的好奇心。

让孩子把植物作为一个生命体来思考,运用各种感官进行观察,是生命科学概念体系构建和技能目标达成的基础和需要。

秋天是果实成熟的季节,丰收的季节,生命也在这个季节里展现出丰硕的一面。

让学生关注植物、关注一个个生命体的特点,是这个单元的重要导向。

(2)“比较与测量”单元:比较和测量是科学研究的基础,也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技能。

当科学家观察和实验时,他们离不开比较和测量。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科版一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计划
一、学情分析
一年级学生的学习以观察和描述为主,如何运用感官进行观察并对自己观察到的结果进行描述是教学的一个重点。

要从一年级开始培养学生对科学的正确认识、理解和必要的科学素养,为六年的科学学习打下基础。

二、教材分析
2017年9月,国家恢复在1-2年级开设科学课程。

小学科学课程是一门基础课程、实践性课程与综合性课程。

本教材依据教育部2017年最新颁布的《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进行了修订。

修订后的教科书采用了科学概念和科学探究双螺旋(科学态度和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为辅线)协同发展的编写理念模型,表现为“大单元”的组织形式和“四个板块”的呈现方式。

一年级科学设置两大单元,分别是“植物”和“比较与测量”。

“植物”单元下设:
1.我们知道的植物
2.观察一课植物
3.观察叶
4.这是谁的叶
5.植物是“活”的吗
6.校园里的植物
7.科学阅读——我们离不开植物植物是孩子们的亲密伙伴,他们对植物具有天然的好奇心。

让孩子把植物作为一个生命体来思考,运用各种感官进行观察,是生命科学概念体系构建和技能目标达成的基础和需要。

“比较与测量”单元下设:
1.在观察中比较
2.起点和终点
3.用手来测量
4.用不同的物体来测量
5.用相同的物体来测量
6.做一个测量纸袋
7.比较测量纸袋和尺子
8.科学阅读——生活中的测量工具比较与测量是科学探究的重要能力,也是孩子们理解周围事物的重要途径,这一作为科学学习的基础当之无愧。

“四个板块”分别是聚焦、探索、研讨、拓展。

在充分体现科学特质的同时,符合儿童的年龄特征和心理发展的需要。

三、教学目标小学科学总目标:通过科学课程的学习,知道与周围常见事物有关的浅显的科学知识,并能应用于日常生活,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尝试应用于科学探究活动,逐步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保持和发展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形成大胆想象、尊重证据、敢于创新的科学态度和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亲近自然、欣赏自然、珍爱生命,积极参与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关心科技的新发展。

在科学课上,引导学生学会有条理地进行观察,学会对观察对象的描述与记录,要懂得运用证据形成个人看法,懂得展示证据的重要,懂得与同伴合作和交流,让他们养成注意倾听和深入思考的习惯。

四、教学措施
1.突出兴趣的激发和培养,注重学习习惯的养成。

如对科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观察的有序性,及时记录的习惯,尊重事实和证据的意识,科学方法的渗透等。

教师不要在科学知识的难度和广度上多做文章。

2.教学方法上按照衔接幼儿园大班的教学方式,适当利用一些游戏,增加趣味性,注重实践性,让学生积累更多的感性经验和直接感受。

3.在科学课堂上,加强观察、实验活动,开展在教师指导下的探究式教学。

同时,不只局限于科学学科的教学,要以科学为主线,综合语文、数学、艺术、技术等各学科的元素,为我所用,体现学科的综合性。

全册教材分析
一指导思想
积极贯彻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和“科技教育应从娃娃抓起”的指示,适应“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指示,引导少年儿童开展各类科技活动,培养少年儿童科技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少年儿童的科学素质,努力为社会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内容生动活泼,有很大的弹性和开放性。

注重突出科学、植物、比较、测量的联系,加强了和其它学科的联系。

包括二个单元:植物、比较与测量。

根据新科学课程标准,本册重在培养学生以下几种科学素养:科技探究:知道科技探究涉及的主要活动,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特征。

能进行观察、实验、制作等探究活动。

对动植物、环境等科学内容进行探究。

科学价值观:保持与发展想知道,爱提问、大胆想象、乐于探究的愿望。

关心新事物与生活的联系。

正确的理解科学,形成科学的思维方式。

互助与合作的学习方式,学习中尊重事实、注重环境保护和与自然和谐相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