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的坦克装甲车辆动力

合集下载

坦克工作原理

坦克工作原理

坦克工作原理
坦克是重型运输车,具有机动性、护防能力、行军运输能力和火力支援能力的装甲兵武器系统。

它具有车身表面机动性好、装甲保护强、可通过てス减少火力支援能力。

坦克由若干部分组成:车身、发动机、动力传动装置、悬架传动装置、助力装置和防护装置。

车身部分,也叫作“主身”。

一般含有操纵室、发动机罩和发动机座。

操纵室是操作员经过位于驾驶员窗口处的反光镜观察操纵驾驶和瞄准射击的地方。

发动机部分,通过发动机提供动力。

当前坦克发动机大多使用柴油机作为动力供给,有的还有汽油发动机、电动汽车等。

发动机所供给的动力驱动动力传动装置,从而使坦克前进、后退、转弯。

动力传动装置部分负责将动力从发动机输送到车轮上。

当前,坦克采用机械传动装置和全方位驱动装置。

机械传动装置由变速箱和两个偏心轴组成,把动力传递给车轮。

全方位驱动装置是将动力同时传递到前、后车轮,可实现360°旋转。

悬架传动装置由悬架和轮胎组成,用来使车辆的底盘既获得较好的防护性能,又能保证在不同地形条件下稳定行走。

助力装置负责将悬架传递到车轮上,使车轮能够启动、前进、后退、转弯。

防护装置,也称装甲装置。

它包括装甲板、防护罩和各种装甲配重材料。

它可以抵挡敌方的火力攻击,防护坦克车内操纵员,使坦克具有机动性的特点。

坦克的工作原理就是发动机将动力传递到动力传动装置,再由动力传动装置传递到悬架传动装置,并通过助力装置将动力传递到车轮上,使坦克能够实现前进、后退和转弯,从而完成路线的正常巡航。

同时,还要在坦克身上安装装甲装置以配合坦克的火力支援能力,使其具备强大的护防能力。

德国:3号坦克系列

德国:3号坦克系列

简介:三号坦克(德语:Panzerkampfwagen III):为德国在1930年代生产的一款坦克,并广泛地投入于第二次世界大战。

三号坦克被设计为专门对付敌方装甲战斗车辆,并与支援步兵的四号坦克协同作战,主要使用于二战的1941年至1942年,随后随着盟军新型坦克的大量投入,其有限的战斗能力无法赶上盟军坦克性能而过时,其大部分作战用途被逐渐强化后的四号坦克所取代,只有少部份在二战后期担当步兵支援角色。

德国从1936年到1943年,共生产大约5700辆三号坦克,并以其底盘为基础发展出三号突击炮,并一直生产和使用到二战结束。

设计理念与研发:在1934年1月11日,德国的古德里安将坦克分为两种基本类型,分别为携带高初速炮用以反装甲作战的的主力坦克,以及携带大口径炮射击高爆弹药的支援型坦克,并规画一个坦克连的组合比例为三个排的主战坦克以及一个排的支援型坦克。

根据这观念,古德里安要求陆军部草拟开发一种最大重量为24吨(以配合德国公路桥梁的载重限制),以及最高行进速度为35千米/小时的中型坦克,并打算将之作为德国装甲师的主力坦克,以用作摧毁敌坦克。

而德国的戴姆勒-奔驰(Daimler-Benz)公司、克虏伯公司、MAN公司及莱茵金属公司以此生产了试验型的坦克,并于1936年及1937年进行测试,最后戴姆勒-奔驰公司的产品获得取用。

第一辆三号坦克在1937年5月竣工,以及其余9辆都在同年完成生产。

最先的A、B、C、D型均为发展阶段,只小规模生产并多被用于测试目的,直到1939年E型三号坦克出现后才开始正式量产,量产由数家厂商共同负责。

在研发期间(1937年至1940年),德国政府计划把三号和四号坦克标准化,以应付战事。

三号坦克原来被计划作为德国陆军的主战坦克,量产后主要用于针对波兰、法国、苏联及在北非的战事,亦有一部份参与了1944年在诺曼底及安恒的战事。

但在经过苏德两方交战后,证明了三号坦克的实力并不如苏联的T-34坦克。

MK7主战坦克

MK7主战坦克

MK7主战坦克百科名片MK7主战坦克维克斯MK7主战坦克,是英国维克斯防务系统公司与联邦德国豹2(Leopard 2)主战坦克主承包商克劳斯-玛菲公司合作研制的一种出口型主战坦克。

维克斯MK7/2型主战坦克在1986年英国陆军装备展览会上首次公开展出。

目录基本信息结构特点总体布置1武器系统主要武器和弹药1火控系统1辅助武器和弹药1推进系统发动机1传动装置1冷却系统防护系统性能数据展开编辑本段基本信息国别英国名称维克斯MK7主战坦克Vickers MK7 Main Battle Tank 研制单位英国维克斯防务系统公司和联邦德国克劳斯-玛菲公司Vickers Defence Systems,GB;Krauss-Maffei,DE 生产单位英国维克斯防务系统公司阿姆斯特朗工厂Vickers Defence Systems,Armstrong Works,GB 现状完成研制,待生产编辑本段结构特点维克斯防务系统公司是世界上最早接触乔巴姆(Chobham)复合装甲的公司之一,并于1982年设计成勇士式(Valiant)主战坦克,以论证乔巴姆复合装甲及装甲车辆领域其他技术的发展情况。

勇士式坦克的车体用铝合金制成,曾于1983年在中东某国进行过试验。

此后,维克斯防务公司和克劳斯-玛菲公司开始合作设计较重的维克斯MK7型主战坦克,可以说该坦克实际上是维克斯勇士式坦克的火力和炮塔系统与克劳斯-玛菲公司豹2坦克的动力传动部件的结合型坦克。

该坦克第一辆样车于1985年6月制成,同年9月在埃及试车。

为了安装最新发展的昼间和夜间使用的瞄准镜和火控系统,1986年对样车的武器系统进行了广泛修改。

经修改的坦克对炮塔和火控部分作了改进,包括修改总体布置;增加外部储物箱;在炮塔顶安装菲利普(Philips)公司的第二代UA 9090陀螺稳定热像瞄准镜,使有效观察距离增加40%,并有2×和7×两种放大倍率;安装改进的逊托尔(Centaur)火控系统;安装改进的维克斯L30望远式激光测距瞄准镜和改进的武器稳定系统。

二战德军e系列坦克

二战德军e系列坦克

被誉为末日战车的德国E系列坦克二战后期,德国为了应付盟军和苏军的强大的坦克攻势,提出了E系列坦克计划,也就是“通用坦克计划”,于1942年5月德国第6兵工厂总工程师海因里希·克尼坎普正式提出。

这些车的技术是相当先进的,其通用化的设计思想也相当富有前瞻性。

可惜的是,随着柏林城燃起的熊熊烈火,E系列战车也和第三帝国一起埋没于历史之中。

作为德军新一代的主力战车,E系列主要共有E-10、E-25、E-50、E-75、E-100这几个代表型号。

E-10高性能轻型战车——KHD公司的“驱逐战车38(D)”用于取代“追猎者”。

它采用38(D)坦克底盘,原型车装75毫米Pak39 L/48炮。

生产型装75毫米L/70炮,战斗力和“黑豹”相当,正面装甲80毫米厚,倾角和“追猎者”相同。

该车有几处创新:一是发动机,采用“梅巴赫”HL64燃油喷射式发动机。

二是悬挂,为“全轮独立式液压悬挂”,时至今日也只有法国的“勒克莱尔”坦克与之类似;三是变速装置和发动机后置使维护简捷,同时加大了战斗室的有效空间。

这种E-10的外形紧凑,全重16吨,车高仅1.75米。

载弹量55发,公路时速70千米。

E-10的另两种方案,其一是轻型多用途坦克,同样以38(D)坦克为基础,小巧的车体竟也能装上威力强大的75毫米L/70炮。

另外一种是轻型标准化自行火炮,它将取代德军原有的105毫米以下口径全部牵引和自行火炮。

E-10小巧的车体却拥有相当强大的战力,IS-2和M-26等重型坦克在E-10面前也得小心翼翼。

E-25驱逐战车——保时捷E-25驱逐战车的先进性与E-10一样,E-10所具有的所有优点E-25也完全具备(E-25也可以像E-10一样自由调整车身高度,可以“蹲着”或“趴着”开炮),不过由于车体加大,E-25的战斗能力更加强大。

捷E-25主炮是新型的75毫米Pak44/2 L/70炮,辅助武器是一门可以360度悬转的20毫米机关炮。

简析坦克装甲车辆电传动技术_阿弗莱克

简析坦克装甲车辆电传动技术_阿弗莱克

简析坦克装甲车辆电传动技术全电式战斗车辆的概念始于上世纪80年代,其构想是战斗车辆的主要组成部分——武器、装甲和传动系统全部采用电力方式。

尽管这种构想还没有实现,但是其中某些技术,尤其是电传动技术,已经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并且得到了世界各国的极大关注。

发展历史与现状坦克装甲车辆电传动的发展历史根据其技术水平的变化可以划分成4个时期:第1个时期,坦克装甲车辆问世至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时;第2个时期(发展停滞期),1920—1960年,前面两个时期都是发展初期;第3个时期(复兴时期),1960年—1995年;第4个时期(现代发展期)。

发展初期 电传动装置早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就已经达到了实用化。

最早采用电传动的是1917年5月亮相的法国“圣沙蒙”坦克。

该坦克由4缸汽油机带动直流发电机,再驱动左右两个直流电动机,带动履带转动。

“圣沙蒙”大约生产了400辆。

当时,电动机已经开始民用化,电车上就使用了直流电动机。

而且在坦克的动力控制领域,人们也有一种共识——直流电动机控制方式要比机械式变速器控制方式方便得多。

在一战末期, 法国FCM公司成功研制了采用电传动的2C重型坦克,但没有应用于战场。

2C坦克战斗全重达70吨,即使在今天看来也是最重级别的坦克了,其最大速度只有12公里/时。

同一时期,英国、德国、美国等也都分别试制了采用电传动的坦克。

到了二战时期,英国试制T O G 电传动的重型坦克。

同一时期,美国试制的T1E1重型坦克和T23中型坦克,两者都采用了通用电气公司的电传动装置。

其中T23坦克试制了约250辆,但未能用于实战。

德国鲍鲁西博士设计了一种“虎”I(P)重型坦克,重60吨。

德军虽然没有把这种坦克作为制式装备,却在该坦克的基础上研制出了“象”式自行榴弹炮,后者经受住了战火的考验。

二战后期,德国人又研制出了超重型的“鼠”式电传动坦克,战斗全重达188吨!其设计师是著名的费迪南•波尔舍博士。

“鼠”式坦克装备一门128毫米火炮,采用电传动装置。

二战德国装甲力量资料

二战德国装甲力量资料

德军装甲力量资料汇总(1933-1945)一、坦克装甲车辆型号图解1.坦克部分,I-VI型PzKpfw I Ausf.A SdKfz101 2x7.92mm MG13机枪PzKpfw I Ausf.B SdKfz101 2x7.92mm MG13机枪PzKpfw II Ausf.B SdKfz121 20mm KwK30 L/55PzKpfw II Ausf.C SdKfz121 20mm KwK30 L/55PzKpfw II Ausf.D SdKfz121 20mm KwK30 L/55PzKpfw II Ausf.F SdKfz121 20mm KwK30 L/55或者KwK38 L/55PzKpfw II Ausf.L SdKfz123 "Luchs" 20mm KwK38 L/55PzKpfw 35(t) 37mm KwK34(t) L/40PzKpfw 38(t) Ausf.G SdKfz140 37mm KwK38(t) L/47,8Aufklärung-spanzer 38(t) SdKfz 140/1 20mm KwK38 L/55PzKpfw III Ausf.A SdKfz141 37mm KwK L/46,5PZKPFW 46,5L KwK 37mm SdKfz141 Ausf.DIIIPzKpfw III Ausf.G SdKfz141 50mm KwK38 L/42PzKpfw III Ausf.L SdKfz141/1 50mm KwK39 L/60PzKpfw III Ausf.M SdKfz141/1 50mm KwK39L/60PzKpfw III Ausf.N SdKfz141/2 50mm KwK39 L/60PzKpfw IV Ausf.A SdKfz161 75mm KwK37 L/24PzKpfw IV Ausf.B SdKfz161 75mm KwK37 L/24PzKpfw IV Ausf.D SdKfz161 75mm KwK37 L/24PzKpfw IV Ausf.E SdKfz161 75mm KwK37 L/24PzKpfw IV Ausf.F1 SdKfz161 75mm KwK37 L/24PzKpfw IV Ausf.G SdKfz161/1 75mm KwK 40 L/43PzKpfw IV Ausf.H SdKfz161/2 75mm KwK 40 L/48PzKpfw V Ausf.D2 SdKfz171 "Panther" 75mm KwK 42 L/70PzKpfw V Ausf.A SdKfz171 "Panther" 75mm KwK 42 L/70PzKpfw V Ausf.G SdKfz171 "Panther" 75mm KwK 42 L/70Neubaufahr-zeug 75mm KwK 37 L/24和37mm PaK L/45VK4501 (P) "Tiger" (P) 88mm KwK 36 L/56PzKpfw VI Ausf.H1 SdKfz181 "Tiger" 88mm KwK 36 L/56PzKpfw VI Ausf.E SdKfz181 "Tiger" 88mm KwK 36 L/56PzKpfw VI Ausf.B SdKfz182 "Königstiger" 88mm KwK 43 L/712.坦克歼击车部分4.7cm PaK(t)auf PzKpfw I Ausf.B 47mm PaK(t)38 L/43.44.7cm PaK(t)auf PzKpfw 35R (f) 47mm PaK(t)38 L/43.4Marder II SdKfz131 75mm PaK40/2 L/48Marder II SdKfz132 76.2mm PaK36(r) L/54.8Marder III Ausf.H SdKfz138 75mm PaK40/3 L/46Marder III Ausf.M SdKfz138 75mm PaK40/3 L/46Marder III SdKfz139 76,2mm PaK36(r) L/54,8Jagdpanzer 38(t) SdKfz 138/2 "Hetzer" 75mm PaK39 L/48Jagdpanzer IV SdKfz162 75mm PaK39 L/48Jagdpanzer IV/70(V) SdKfz162/1 75mm StuK42 L/70Jagdpanzer IV/70(A) SdKfz162/1 75mm StuK42 L/70Nashorn - Hornisse SdKfz164 88mm PaK43 L/71Jagdpanther SdKfz173 88mm PaK43/3 L/71Ferdinand SdKfz184 88mm PaK43/3 L/71Elefant SdKfz184 88mm PaK43/3 L/71128cm Sfl L/61 128mm K40 L/6Jagdtiger SdKfz186(podwozie Porsche) 128mm Pak44 L/55Jagdtiger SdKfz186(podwozie Henschel) 128mm Pak44 L/553.突击炮、自行火炮部分15cm sIG33 auf PzKpfw I Ausf.B 150mm sIG33 L/1215cm sIG33 SF auf PzKpfw II Ausf.B 150mm sIG33 L/1210.5cm leFH16 auf SdKfz736(e) 105mm leFH1610.5cm leFH18 auf PzKpfw II SdKfz124 "Wespe" 105mm leFH18/2 L/28[10.5cm leFH18/3 auf Fgst B2(f) 105mm leFH18/315cm sFH 13/1 auf Lorraine-S SdKfz135/1 150mm sFH13/115cm sIG33 auf PzKpfw 38(t) Ausf.H SdKfz138/1 "Grille" 150mm sIG33/I L/1215cm sIG33 auf PzKpfw 38(t) Ausf.M SdKfz138/1 "Grille" 150mm sIG33/II L/12Sturm-Infanterie-geschütz 33B StuIG 33B 150mm sIG33/I L/12StuG III Ausf.B SdKfz142 75mm StuK37 L/24StuG40 Ausf.F SdKfz142/1 75mm StuK40 L/43StuG40 Ausf.G SdKfz142/1 75mm StuK40 L/48StuH42 SdKfz142/2 105mm leFH 18 L/28"Hummel" SdKfz165 150mm sFH 18/1 L/30"Brummbär" SdKfz166 150mm StuH43 L/12StuG IV SdKfz167 75mm StuK40 L/4838cm RW61 auf Sturm-mörser Tiger "Sturmtiger" 380mm StuM RW 61 L/5,4 Raketen-werfer 614.自行高炮(坦克底盘)2cm Flak38 auf PzKpfw I Ausf.A Flakpanzer I 20mm Flak38 L/112.52cm Flak38 auf PzKpfw 38(t) Flakpanzer 38(t) "Gepard" 20mm Flak38 L/112.53.7cm Flak43 auf PzKpfw IV SdKfz161/3 "Möbelwagen" 37mm Flak43 L/60幻Flakpanzer IV/3.7cm Flak43 "Ostwind I" 37mm Flak43 L/60Flakpanzer IV/2cm Vierling "Wirbelwind" 20mm Flakvier-ling385.轮式装甲车部分Kfz 13 1x7.92mm MG13Kfz 14SdKfz 221 1x7.92mm MG34SdKfz 222 1x7.92mm MG34SdKfz 223 1x7.92mm MG34SdKfz 231 6-Rad 20mm KwK 30 L/55 1x7.92mm MG13SdKfz 232 6-Rad (Fu) 20mm KwK 30 L/55 1x7.92mm MG13SdKfz 231 8-Rad 20mm KwK 30 L/55 1x7.92mm MG34SdKfz 232 8-Rad (Fu) 20mm KwK 30 L/55 1x7.92mm MG34SdKfz 233 8-Rad 75mm StuK37 L/24 1x7.92mm MG34SdKfz 234/1 8-Rad 20mm KwK 38 L/55 1x7.92mm MG34SdKfz 234/2 8-Rad "Puma" 50mm KwK 39 L/60 1x7.92mm MG42SdKfz 234/3 8-Rad 75mm KwK 51 L/24 1x7.92mm MG42SdKfz 234/4 8-Rad 75mm PaK 40 L/46 1x7.92mm MG42SdKfz 247 Ausf.BSdKfz 261SdKfz 263 8-Rad 1x7.92mm MG34ADGZLeichte Panzerspähr-wagen (Fu) 204(f)P Panhard 178 25mm Hotchkiss6.半履带式车辆部分SdKfz 2Opel "Maultier" SdKfz 415cm Pan-zerwefer42 SdKfz 4/1 150mm wyrzutnia rakietowa Nebel-werfer421x7.92mm MG34/42Mittlerer Zgkw 8t SdKfz 72cm Flakvierling 38 auf Fgst SdKfz 7/1 20mm Flak38/1 L/112.5Leichter Zgkw 1t SdKfz 102cm Flak38 auf Fgst SdKfz 10/4 20mm Flak38/1 L/112.5SdKfz 250/1 Alt 2x7.92mm MG42SdKfz 250/3 1x7.92mm MG42SdKfz 250/10 37mm PaK 35/36 L/46.5 1x7.92mm MG34SdKfz 251/1 Ausf.C 2x7.92mm MG34SdKfz SdKfz 251/2 Ausf.A 1x7.92mm MG34SdKfz 251/3 Ausf.C 1或2x7.92mm MG34/MG42SdKfz 251/6 Ausf.B 1 x 7.92mm MG34SdKfz 251/7 Ausf.D 2x7.92mm MG34/MG42SdKfz 251/8 Ausf.CSdKfz 251/9 Ausf.D "Stummel" 75mm KwK37 L/24 2x7.92mm MG34/MG42SdKfz 251/16 Ausf.D 2 x Flamm-werfer41 2x7.92mm MG34/MG42SdKfz 251/17 Ausf.C 20mm FlaK 38 L/112.5 2x7.92mm MG34/MG42SdKfz 251/20 Ausf.D "Uhu"SdKfz 251/22 Ausf.D 75mm PaK 40 L/48 1x7.92mm MG42Leichte Gepanzerte Munitions-kraftwagen SdKfz 252 1x7.92mm MG34Leichte Beobach-tungskraf-twagen SdKfz 253 1x7.92mm MG34Schwerer Wehrmachts-schlepper sWS7.指挥车、抢救车等杂类KlPzBfWg SdKfz265 1x7.92mm MG34Befehlspanzer 4.7cm PaK(t) auf PzKpfw 35R(f) 1x7.92mm MG34Befehlspanzer PzKpfw II Ausf.F 1x7.92mm MG34PzBfWg III SdKfz143 50mm KwK L/42 1x7.92mm MG34Panzer-befehlswagen "Panther" SdKfz 268 75mm KwK 42 L/70 1x7.92mm MG34Munitions-schlepper auf PzKpfw Ausf.AAmbulans auf PzKpfw Ausf.A SdKfz 101Flamm-panzer II SdKfz 122 2 x miotacz ognia Flamm-werfer40 1x7.92mm MG34Flamm-panzer PzKpfw B2(f) 47 mm Sa35-wieża, Flamm-werfer40-kadłub1x7.5mm ReibelFlamm-panzer 38(t) 1 x miotacz ognia Flamm-werfer41 1 x 7.92mm MG42Flamm-panzer III SdKfz 141/3 1 x miotacz ognia 2 x 7.92mm MG42Panzer-beobachtung "Panther" SdKfz 172 1x7.92mm MG34Bergepanzer "Panther" SdKfz 179 1x7.92mm MG34Bergepanzer Tiger(P) 1x7.92mm MG34八、缴获使用部分TKS 1 x ckm 7.92 Hotchkiss wz.25PzKpfw 739(f) Somua S35 47mm SA35 L/34 1 x 7.5mmBT-7RT 45mm M1934 2x7.62mm DT MGPzKpfw 747(r) T-34/76 model 1941 76.2mm F-34 2x7.62mm DT MG。

坦克发动机工作原理

坦克发动机工作原理

坦克发动机工作原理坦克作为一种重型装甲战斗车辆,其发动机是其动力来源之一,对其性能和作战能力具有重要影响。

因此,了解坦克发动机的工作原理对于理解坦克的运行机制和性能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一、发动机类型坦克发动机通常采用内燃机,其类型主要有柴油发动机和汽油发动机两种。

柴油发动机的燃料为柴油,具有高功率、低油耗和较大的扭矩优势,适用于重型装甲车辆。

汽油发动机则燃料为汽油,功率较高,但油耗相对较大,适用于中型和轻型装甲车辆。

二、工作过程坦克发动机的工作过程包括进气、压缩、燃烧和排气四个基本阶段。

1. 进气阶段进气阶段是指发动机从外界环境中吸入空气的过程。

坦克发动机通常采用涡轮增压器来提高进气压力,增加进气量,以确保发动机在高负荷工况下仍能保持正常工作。

进气阶段的顺利进行对于后续的工作过程具有重要影响。

2. 压缩阶段压缩阶段是指发动机将进气的空气进行压缩的过程。

在这个阶段,发动机会通过活塞的上下运动将进气进行压缩,提高气体的密度和温度。

压缩阶段的目的是为了提供足够的燃料燃烧空间和压力,以确保燃烧的效率和动力输出。

3. 燃烧阶段燃烧阶段是发动机的核心过程,也是将燃料能转化为机械能的关键环节。

在燃烧室中,燃料与空气混合后被点火,燃烧产生高温高压气体,通过活塞的运动将能量传递给曲轴,从而驱动发动机工作。

燃烧阶段的关键是燃料的点火和燃烧速度的控制,以确保能量的有效释放和利用。

4. 排气阶段排气阶段是指发动机将燃烧产生的废气排出的过程。

废气通过排气管和排气阀门排出,同时也会带走部分热能,从而减少发动机的工作效率。

因此,优化排气系统对于提高发动机性能具有重要意义。

三、关键技术为了提高坦克发动机的性能,各国在发动机技术上进行了大量的研发和创新。

以下几个关键技术在坦克发动机中得到广泛应用:1. 涡轮增压技术涡轮增压技术可以提高发动机的进气效率,增加进气量,从而提高发动机的功率和扭矩。

通过增加进气压力,涡轮增压器可以在高海拔和高温等恶劣条件下保持发动机的正常工作。

德国装甲车知识点总结

德国装甲车知识点总结

德国装甲车知识点总结德国拥有悠久的军事传统和强大的军事工业,因此德国装甲车在世界军事装备市场上拥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德国装甲车在设计、技术、性能等方面都处于领先水平,因此备受世界各国军队的青睐和采购。

本文将对德国装甲车的相关知识点进行总结,以帮助读者更全面地了解德国装甲车。

一、德国装甲车的历史发展德国装甲车的开发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的第一次世界大战,当时德国军方开始研发和使用装甲车作为步兵支援和侦察用途。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军方的装甲车得到了全面的发展和运用,其中包括著名的虎式坦克和豹式坦克等。

战后,德国军方根据战争经验和技术发展的需求,继续开发和更新装甲车的技术和性能。

德国装甲车的发展历程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冷战时期和后冷战时期。

在冷战时期,德国装甲车的发展主要受到冷战格局和军事技术的影响,包括主战坦克、步兵战车、装甲车辆等。

而在后冷战时期,德国军方开始着重研发多功能和多用途的装甲车,以适应当今多样化的战争需求。

二、德国主战坦克1. 豹式坦克豹式坦克是德国军队主要装备的一种主战坦克,也是世界上公认的顶级坦克之一。

豹式坦克在设计、火力、机动性等方面都具有非常高的性能指标,被誉为“坦克中的战斗机”。

豹式坦克拥有强大的主炮和辅助武器系统,能够有效打击敌方装甲目标和地面目标。

同时,豹式坦克的防护性能也非常出色,能够有效抵御来自敌方的攻击。

2. 豹2坦克豹2坦克是豹式坦克的升级版,拥有更加先进的火控系统、通信系统、动力系统等,性能得到了显著提升。

豹2坦克在火力、精度、机动性等方面都有很大的优势,能够有效执行高强度的战场任务。

3. 黑豹坦克黑豹坦克是德国军方最新研发的主战坦克之一,采用了最先进的技术和设计理念。

黑豹坦克在火力、防护、机动性等方面都拥有超群的性能,被认为是未来战场上的顶级主战坦克之一。

三、德国步兵战车1. 狮式步兵战车狮式步兵战车是德国军队常规装备的一种步兵战车,具有很强的机动性和火力支援能力。

虎式坦克工作原理

虎式坦克工作原理

虎式坦克工作原理虎式坦克是二战期间德国国防军使用的一种重型坦克,被认为是当时世界上最强大和最先进的坦克之一、它的设计目标是提供更大的火力、更好的装甲和更高的机动性能,以在战场上对抗盟军坦克。

虎式坦克的工作原理涉及以下几个关键方面:发动机和传动系统、悬挂和操纵系统、装甲和武器系统。

1.发动机和传动系统:虎式坦克采用了一台12缸的Maybach HL230型汽油发动机,最大功率为700马力。

这个强大的发动机为坦克提供了足够的动力。

发动机通过液力传动装置和变速器将动力传输到前后两对履带上。

2.悬挂和操纵系统:虎式坦克采用了钢板弹簧悬挂系统,这种设计使坦克能够更好地适应不同地形。

悬挂系统由两对大型驱动轮和两对托带轮组成,它们通过悬挂臂与车体连接。

悬挂系统的目的是减震、稳定车身,使坦克能够更好地通过崎岖的地形。

虎式坦克还配备了一个盘式方向盘系统,通过旋转方向盘可以控制履带的转向。

转向器通过机械连接在两对履带上施加力,从而使坦克转弯。

3.装甲和武器系统:虎式坦克的优势之一是其出色的装甲保护能力。

坦克的前方和侧面装甲厚度达到了100毫米以上,这使得它能够抵挡大多数当时的反坦克武器。

此外,坦克还通过角度装甲来提高对抗敌方攻击时的防护能力。

虎式坦克装备了一门88毫米口径的KwK36型主炮,这是当时最为强大的战车主炮之一、这门火炮具有出色的射程和精确度,能够有效打击敌方坦克和其他固定目标。

此外,坦克还配备了一挺7.92毫米口径的机枪,用于对抗步兵和轻型车辆。

为了支持这门大炮的射击操作,坦克内设有观瞄镜和测距仪等装置。

这些设备帮助炮手和指挥员确定目标的距离和方位,并提供准确的瞄准。

虎式坦克的工作原理可以总结为:通过强大的发动机提供动力,悬挂系统和操纵系统使得坦克能够适应不同地形,并通过方向盘控制履带的转向。

同时,坦克的装甲和武器系统保护并提供强大的火力打击能力。

这些方面的结合使得虎式坦克成为二战期间的一种恐怖存在,给盟军造成了严重的困扰。

坦克的“脉动”——坦克装甲车辆动力传动装置发展新动向(下)

坦克的“脉动”——坦克装甲车辆动力传动装置发展新动向(下)

坦克的“脉动”——坦克装甲车辆动力传动装置发展新动向(下)作者:张文超来源:《坦克装甲车辆》 2016年第7期张文超动力辅助系统发展的关键技术随着坦克装甲车辆推进系统向紧凑化、整体化发展,以及发动机功率密度的不断增加,坦克装甲车辆对动力辅助系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国外积极开发和不断改进动力辅助系统,以适应先进推进装置的发展要求。

目前,高性能温控调速型冷却风扇、高效紧凑铝板翅式散热器、高温冷却技术、先进空气滤清器等部件技术,以及系统优化匹配技术成为了动力辅助系统发展的关键技术。

系统优化匹配技术随着动力辅助系统结构日趋复杂,其设计不仅要考虑单个部件,而且还要考虑部件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车辆结构的影响,从而实现最优设计。

另外,冷却系统的独立设计是未来设计的必然趋势,它虽然名义上是发动机的附件,但与车体紧密相连,在当前动力、传动、辅助系统三位一体的推进装置中作为一个独立的系统进行设计具有突出的优点,从动力、传动部件的总体性能出发,进行系统的统筹,实现匹配的最佳化。

高温冷却技术高温冷却技术是减小辅助系统体积和质量,使柴油机实现高效运行的有效措施。

涉及的技术主要包括高温润滑技术、高低温双循环冷却系统、热管散热技术等。

MTU890系列柴油机的冷却系统即采用了高温冷却技术,使散热器的尺寸大为减小,并允许发动机下游冷却液温度高达130度,提高了发动机的温度均衡能力,减少了流入冷却液的热量,改善了发动机燃烧环境。

冷却风扇及其驱动技术目前坦克装甲车辆用冷却风扇己日趋高转速、小尺寸、多风扇的结构型式。

混流式风扇兼顾轴流风扇和离心风扇的优点,结构紧凑,性能参数的综合指标较高,特别是对排风道的要求比较低,目前应用较广泛。

在风扇驱动技术方面,国外已经研制了多种可调速的风扇驱动装置,其中尤以液压传动较为广泛,风扇温控调速液压传动装置已得到应用。

散热器技术板翅式铝制散热器是散热器发展的主流,特别是散热翅片与传热管整体成型,无接触式的新型低阻散热器,热效率可提高20~30%,重量、体积降低20%。

小度写范文【谋求更强的坦克心脏】 心脏强光斑模板

小度写范文【谋求更强的坦克心脏】 心脏强光斑模板

【谋求更强的坦克心脏】心脏强光斑高功率密度(High Power Density,HPD)动力装置是一个出现时间不算很长的术语,来源于德国MTU公司开发MT890系列高功率密度柴油机的计划,现在已经被普遍用于称呼装备于坦克装甲车辆上的先进动力装置。

然而,正如“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更广泛意义上的高功率密度动力装置从一战末期出现时的航机陆用,到后来的专门设计,再到现代的军民通用,也经历了一个从开端到不断发展壮大的过程,本文将对这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做一综合介绍。

HPD的前世――早期大功率发动机发展回顾1916年9月15日,作为一种新生的武器,坦克登上了人类战争的宏大舞台,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战绩,从而在参战各国中掀起了一波研制坦克的热潮。

然而,由于受到缺乏合适动力装置的现实条件限制,早期坦克不仅防护性能、火力性能差强人意,战场机动性也普遍很糟糕。

幸运的是,飞机自从被发明之后,就一直推动着功率大、重量轻的新型发动机的发展,用现在的术语来讲,就是高功率密度(HPD)动力装置――当然,这个说法实际上是20世纪末才出现的,但这并不妨碍历史上的先行者们也同样具有类似的特征。

以当时的技术水平来衡量,它们同样具备HPD这个专属于先进动力装置的本质特征。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美国设计的“自由”型水冷航空汽油机在协约国一方的新型飞机上得到了广泛应用,它可以说是历史上第一种得到大批量生产的HPD动力装置,其基本型为V型12缸,功率294千瓦(400马力),另有一种V型8缸的变型。

1920年,12缸“自由”水冷汽油机作为动力装置,被装上了战争末期英国为美国设计的VⅢ“自由”型重型坦克上,该型坦克战斗全重39.5吨,是一战中设计的最重的坦克,也是最后一种沿袭I型坦克菱形车体、过顶履带特征的坦克。

然而,即使有大功率的“自由”发动机作为动力,其最大速度也仅有10.4千米/小时,显然,落地的“自由”没能延续蓝天上的辉煌,使“自由”型坦克未能获得在战场上行动的自由。

坦克装甲车辆传动装置

坦克装甲车辆传动装置
T-10重型坦克和T-72主战坦克的传动装置为行星齿轮变速综合传动装置。这种传动装置具有变速、转向、制动和切断动力等作用。
苏联步兵战车和装甲人员输送车的传动装置水平与坦克传动装置水平大体相等。
2.美国
美国坦克装甲车辆传动装置从40年代起逐渐淘汰机械传动,发展液力传动、液力机械传动和液压机械传动。
从40年代到70年代,美国坦克主要使用CD-500和CD-850系列传动装置,M113装甲人员输送车使用TX-200传动装置,这些装置均为液力传动或液力机械传动,转向机械为机械差速式。
70~80年代,英国为第三代主战坦克发展了TN37型传动装置,并在此基础上开展了多种适合特定使用需要的传动装置,例如TN54型、P40型和T-320型传动装置。
5.法国
战后,法国传动装置发展缓慢,为AMX-30坦克发展的传动装置仍为固定轴阶梯齿轮变速传动,仅在操纵方式方面有所改进,采用了摩擦式换档离合器。为改进型AMX-30B2坦克研制的ENC-200D型是一种液力机械式传动装置。
联邦德国伦克公司的HSWL系列传动装置和RK304型传动装置,ZF公司的HP系列传动装置和LSG系列传动装置;
英国自动变速箱(Self-Changing Gears)公司的TN12、TN15和T320型传动装置,大卫·布朗(David Brown)公司的TN37、TN54和P40型传动装置;
法国索马(SOMA)公司的ENC-200D、ENC-250、ESM100和ESM500型传动装置。
然而,液压机械传动受液压泵和马达传递功率能力的限制,目前一般传递功率小于450kW,大功率的液压机械传动装置仍在研制中。此外,液压机械传动装置的制造工艺要求高,成本昂贵,是当前不能广泛应用的原因之一。
5.电力传动

“虎”1重型坦克

“虎”1重型坦克

“虎”1重型坦克关于二次世界大战的纳粹德国,世人流传自许许多多的“传奇”。

但是大家知道的也许和事买真相相反,或者是,大家都知道有这样一件事,但是其真买细节,却又无法正确道出。

在希特勒及真党羽所建立的第三帝国内,正好有许多这种“传奇”发生,而广为流传于世。

在这众多的“传奇”之中,当属二次大战中期登场的德国陆军重型坦克——“虎”式坦克为最了。

二次大战前期德国坦克设计概念二次大战初期德国陆军装甲车辆的设计理念,乃是注重一般陆军传统的“作战性”运动为重点。

所谓的“作战”,也就是介于战略和战术之间的一个层级,其意义为“野战大兵团,为求得最有利的态势和敌人野战军主力进行决定性会成,而于战区之辽阔空间中所实行的行军运动”,此乃德国陆军军事思想的独创。

为了达到这个要求,最初设计的德国坦克必须具备有远距离、独立作战的全方位性能,而在机动力、火力以及防护力上求得一个平衡的发展。

在这种性能要求下,德国坦克特别适合执行远距离大战区的机动攻势。

这一章原则乃是由古德里安(Helnz Guderian)率领下的“机械动力兵科总监部”人员共同创建出采的特殊理念。

不过在古德里安于“机动兵总监部”中获得真正的实权,引导德国装甲兵日后发展方向之前,德国坦克的开发其实是早已在进行了。

虽说一次大战结束后的凡尔赛和约严禁德国制造坦克、飞机、重炮以及潜艇等攻击性器,但是德国人仍想尽办法突破障碍,将这些生产研发重武器的技术和经验延续下去。

德国人在一次世界大战使用坦克的经验贫乏,又受到国际的联合约锁,故德国只好和当时同在欧洲舞台尚处于孤立地位的苏联进行秘的军事台作。

因此,德国在俄境卡马河(Kama)畔的喀山(Kasan)建立了坦克试验场。

将德国境内制造的试验克秘密运往喀山,进行技术性甚至战术上的试验。

在这个时期中,由千只能参考盟军在大战中的实战经验,以及战后西方列强的坦克发展状况,而古德里安等装甲兵尚未达到能够发挥作用的地位,德国坦克的发展方向乃是以当代的主流军事思想为依据,也就是将坦克当作是一种十分有效的步兵支援武器,这个时期的德国坦克,仍和一次大战时期的运用方式一样,主要是伴随步兵突破敌人坚强的战壕工事系统作为其主要功能。

德国半履带轻型装甲车

德国半履带轻型装甲车

德国sd.kfz.251半履带轻型装甲车Sdkfz251装甲输送车是用博格瓦德(Borgward)公司3tHLKL6型半履带式运输车底盘研制的,主要用来输送人员,1939年-1945年间在德军中服役,包括各种变型车在内,其生产量共1.6万辆。

该车的战斗全重8.5t,被列为中型半履带式装甲输送车。

车内配备2名乘员,即驾驶员和车长,还可容纳10名载员。

车长5.8m,车宽2.1m,车高1.75m,车底距地高0.32m.车上武器有2挺7.92mm机枪,分别装在车体顶部的前面和后部。

该车的发动机Sdkfz250装甲输送车的相同,也置于车体前部,以便在车体后面开设尾门。

但为使驾驶员有宽阔的视界,特意加大了发动机室顶部的倾斜度。

传动装置有8个前进档和2个倒档,行动部分的前部为轮式,后部为履带式。

车体每侧有6个负重轮,主动轮在前,诱导轮在后,负重轮交错排列。

履带为带橡胶垫的金属履带,履带接地长1.8m,履带宽280mm.该车的转向方式和Sdkfz250装甲输送车一样,在公路上行驶时,用前轮来转向;在越野时用“科莱特拉克”转向机构来转向,最小转向半径为6.75m。

该车的装甲防护与Sdkfz250装甲输送车的相似,装甲厚度为7mm~12mm,可防枪弹和炮弹破片的攻击,但车体顶部也是敞开的,车内人员易遭枪弹的袭击。

Sdkfz251装甲输送车有22种变型车,其代号为Sdkfz251后加斜杠(/)和数字加以区别,计有:Sdkfz251/1装甲输送车、Sdkfz251/2 80mm火箭发射车、Sdkfz251 / 3无线通信车、Sdkfz251/4轻型追击炮牵引车、Sdkfz251/5工兵输送车、Sdkfz251/6指挥车、Sdkfz251/7战斗工程车、Sdkfz251/8救护车、装有37L/24 型75mm加农炮的Sdkfz251/9装甲车、装有L/45型37mm反坦克炮的Sdkfz251/10装甲车、Sdkfz251/11 有线通信车、Sdkfz251/12炮兵侦察车、Sdkfz251/13机械录音车、Sdkfz251/14声测车、Sdkfz251/15光测车、Sdkfz251/16装甲喷火车、Sdkfz251 / 17 20mm自行高射炮、Sdkfz251/18炮兵观察车、Sdkfz251/19有线通信车、Sdkfz251/20红外探照灯车、Sdkfz251 / 21 15mm或20mm3管自行高射炮,以及装有40L/46型75mm反坦克炮的Sdkfz251/22装甲车、sd.kfz. 251/23:(装甲侦察车)。

坦克工作原理

坦克工作原理

坦克工作原理
坦克的工作原理是利用内燃机将燃料燃烧产生的能量转化为动力,驱动履带和车辆进行运动。

具体来说,坦克使用的是柴油引擎或汽油引擎,这些引擎都是内燃机的一种。

内燃机工作原理是利用燃料的化学能将其转化为热能,然后再将热能转化为机械能,通过连续爆发的燃烧反应带动活塞上下运动,最终带动曲轴旋转。

坦克上的内燃机通常采用往复式活塞式结构。

内燃机燃烧燃料时,需要进行一系列的工作过程,包括进气、压缩、燃烧和排气等。

首先,燃料经过进气门进入气缸内,同时活塞向下移动,将物质抽入气缸内。

然后,活塞上升,将气体压缩,增加其温度和压力。

接下来,点燃燃料,燃烧释放出的高温高压燃气推动活塞下降,转化为机械能。

最后,排气门打开,将废气排出气缸。

在坦克中,内燃机通过齿轮传动将转动的力传递到履带上。

坦克的履带由一系列链条组成,链条的周围覆盖着金属板,使得履带能具有良好的抓地力和通过障碍物的能力。

内燃机提供的动力通过齿轮传动到履带上,使得履带能够旋转,从而推动坦克前进或后退。

此外,坦克还配备了悬挂系统和转向系统。

悬挂系统可以使得坦克在不平坦的地面上保持平衡和稳定,减少震动和颠簸。

转向系统可以使得坦克能够转向,改变行进方向。

总的来说,坦克的工作原理是通过内燃机产生动力,再通过齿轮传动将动力输送到履带上,从而推动坦克前进、后退或转向。

坦克动力进化史!二战德国点明道路,历史果然深藏秘密

坦克动力进化史!二战德国点明道路,历史果然深藏秘密

坦克动力进化史!二战德国点明道路,历史果然深藏秘密众所周知,我国军事武器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都被动力系统所限制,无论是大涵道比涡扇发动机还是直升机用先进涡轴发动机,我们都不是世界先进水平。

相比于空军,陆军的坦克装甲车辆就好了很多,大功率的柴油机堪称陆军的动力核心,千军万马征服敌人。

那么,这篇文章就来梳理一下坦克装甲车辆的发动机进化史,一起来探究未来的中国陆军需要什么样的先进动力系统。

我国和俄罗斯地面部队演习人类最早大量使用的热机是蒸汽机,那自然的就有人想把蒸汽机搬上坦克。

上世纪初期,美国从英国引进了坦克,并且研制了自己的蒸汽机驱动的坦克。

是的,你没听错,美国人把又大又笨的蒸汽机安上了坦克。

很明显,这种坦克就是来搞笑的,不具备任何实际用途,也就成了历史的趣闻。

在那个年代,成熟小巧的汽油机是各类移动载具的首选动力装置。

汽油机是内燃机,功率大转速高,并且可以通过增加排量和缸数来提高功率以及扭矩,加上减速器也就是变速器,可以驱动动辄几十吨的坦克。

著名的马克Ⅰ型坦克问世于1916年,当时的发动机技术非常落后,这辆坦克的体重接近30吨,整体的尺寸也要比现在的坦克大得多。

马克Ⅰ型使用的发动机是戴姆勒的6缸13升发动机,功率仅为105匹马力,而如今中国自主品牌的1.5T三缸发动机都有150多匹马力,差距非常大。

因为动力严重不足,马克Ⅰ型的速度仅有不到6千米每小时,还没有人跑步快。

那时候的坦克受制于基础技术,其实并不是机动作战武器,而是移动的碉堡,但就是这样的设定,依旧对当时的战争格局造成巨大的冲击,坦克的发展热潮终于开始。

早期坦克的速度很慢,不是机动作战武器,更接近移动堡垒在马克Ⅰ型之后,法国的FT17坦克成为第一种具备现代坦克设计元素的早期坦克,其顶置的炮塔设计更方便坦克发挥火力优势,同时坦克不再是体重巨大的铁乌龟,成为一种兼顾火力和防护以及机动性的载具。

FT17的重量只有7吨,但是体型缩小,中弹概率大大降低,变相提高了防护力。

虎式坦克资料

虎式坦克资料

虎I的内部布局是特点典型的德式。前方是开放乘员组隔间,由驾驶和无线电操作员坐在内,或者传动箱的边。在他们之后塔楼地板由盘区围拢了形成连续的平实表面。这帮助装载者检索弹药,被存放在两sponsons 。二个人坐了在炮塔; 射手在机枪左边,和炮长在他之后。装载者有一个摺叠的位子的豪华在塔楼。坦克的后方拿著一个机舱由二floodable 后方隔间每个侧包含汽油箱、辐射器, 和风扇。 虽然老虎我是WWII 的当中一个沉重武装的和装甲的坦克,联盟的罐车的一名强大的对手,设计是保守的和有一些严肃的缺点。平的装甲板材是不懂事故的与苏维埃的倾斜的装甲比较T-34, 要求在重量的巨型的增量提供充足的保护。坦克的重量投入了严厉重音在悬浮, 当复杂轮子设计投入了严厉张力在领域维护。老练传动系统是还有倾向对故障。 有老虎的一个重大问题是它的非常高生产成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40,000 美国谢尔曼和58,000 苏联T-34s 被生产了, 与1,350 老虎I 和500 辆老虎II 坦克比较。德国设计两次尽量是昂贵的根据时间、原材料和德国马克,老虎I 花费的当代Panzer Stug 的IV 和四次。III 攻击枪。
虎式重型坦克(Panzerkampfwagen VI Ausf. E Tiger I)即“虎I”坦克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纳粹德国制造的重型坦克。
在1943年3月虎I坦克起初名为Pzkw VI Ausf. H,但后来重新设计成为Ausf. E (Ausführung Ger. "version")。这名字同样跟Mark VI-E、Panzer VI-E、PzKpfw VI-E或Sd.Kfz. 181 (Sonderkraftfahrzeug 181)一样知名,尽管公众通常只知它们的名字是虎I或简单称为虎。

浅论德国装甲车的发展

浅论德国装甲车的发展

浅论德国装甲车的发展德国是装甲车发展历史上的重要国家之一,德国在两次世界大战期间,以其领先的技术和创新能力在装甲车领域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本文将从德国装甲车的起源、发展和未来展望等方面进行浅论,以探讨德国在装甲车领域的发展历程和技术特色。

一、德国装甲车的起源德国的装甲车发展起源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

在那个时期,德国开始意识到装甲车在战争中的重要性,并开始研发和生产装甲车辆。

德国第一辆装甲车出现在1914年,当时是由将军卡尔•朔尔卡发明并制造的。

这辆装甲车是在一辆汽车的底盘上加装了钢板,并配备了机枪和炮塔。

这标志着德国开始了其装甲车的历史。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的装甲车发展迅速,生产了许多型号的坦克和装甲车,如著名的豹式坦克、虎式坦克等。

这些装甲车在战争中展现了出色的战斗性能,为德军取得了重大战果。

德国的装甲车不仅在陆地战斗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而且在装甲车的设计和制造领域也取得了重要突破,为后来的装甲车发展奠定了基础。

1. 技术创新德国在装甲车的技术创新上走在了世界前列。

在二战期间,德国生产了一系列先进的坦克和装甲车,其设计和性能在当时无人能及。

豹式坦克是当时德国最为著名的坦克之一,具有卓越的火力和机动性能,成为当时盟军最为畏惧的装甲车辆之一。

虎式坦克则是德国装甲车技术的又一里程碑,其装甲厚度和火炮威力都达到了当时世界最高水平。

德国在坦克装甲、火炮、动力装置、观瞄系统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突破,为当时装甲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豹式坦克采用了坚固耐用的钢制装甲,能有效抵挡敌方火力攻击;虎式坦克则配备了强大的88毫米口径火炮,能够轻松击毁敌方装甲。

2. 生产能力德国装甲车的生产能力也是其发展的重要支撑。

在二战期间,德国的装甲车工业经验丰富,有着先进的生产工艺和技术积累,使得德国能够大规模生产各种类型的坦克和装甲车。

德国的坦克工厂分布在全国各地,生产线齐备,配套设施完善,为德军提供了充足的装甲车辆保障。

3. 实战检验德国的装甲车在二战期间经历了严酷的实战检验,展现了出色的战斗性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