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试技术教案
《机械工程测试技术》教案01信号及其描述
第一章信号及其描述教学重点:1、周期信号与离散频谱2、瞬变非周期信号与连续频谱§1-1信号的分类与描述一、信号的分类(一)确定性信号与随机信号1、确定性信号:可以用明确的数学关系来描述的信号(可确定任何时刻的信号值)1)周期信号:按一定间隔(周期)重复出现,无始无终的信号,可表示为:x(t)=x(t+nT)n=1,2,3,…T为周期2)非周期信号:可用明确的数学式描述,但变化无周期的信号3)准周期信号:由两种以上的周期信号合成的,但其组成分量的频率不成整数比,故无法找到公共周期,因而无法按一定的时间间隔重复出现。
2、随机信号:不能准确地预测其未来值,也无法用数学关系式来描述的信号,但其值的变动服从某些统计规律,可以用统计方法预测未来值。
如:幅值的均值、分散范围等。
(二)连续信号和离散信号以独立变量(时间变量t)的取值是否连续来划分(三)能量信号和功率信号二、信号的时域描述和频域描述1、信号的时域描述1)以时间为独立变量的信号,直接观测记录到的信号,连续信号。
2)信号的时域描述,包含有信号的全部信息量。
2、信号的频域描述1)以频率为独立变量表示的信号。
2)周期信号可以表示为频率成整数比的简谐信号的叠加。
3)周期方波的时域图形、幅频谱和相频谱三者之间的关系:频谱:将组成信号的各频率成分(简谐分量)找出来,按频率大小的次序排列,称为频谱(幅频图和相频图)频谱分析:将信号的时域描述通过适当的方法,变成信号的频域描述过程。
时域描述与频域描述的联系:两者都包含了信号的全部信息量,都能表示出信号的特点。
§1-2周期信号与离散频谱一、傅里叶级数的三角函数展开式任何一个周期信号x(t),可以用三角级数表示(周期为T0):二、周期信号的指数傅里叶级数利用欧拉公式,将周期信号的三角傅里叶级数变换为指数傅里叶级数复指数形式的频谱为双边谱三角函数形式的频谱为单边谱三.周期信号频谱的特点周期信号的频谱具有三个特点:1)周期信号的频谱是离散的。
传感器与测试技术教案 第一章 绪论
第一章绪论1课程简介【引题,作为整门课程的开始,开篇引题要能抓住学生兴趣】设计1:带几个机器人去教室,演示机器人功能,以其中一个机器人(排雷机器人)为例,提问:以这个排雷机器人为例,分析一下它具体实现了哪些功能?首先,当地面有雷的时候,它能够“看”到。
然后,它能将“看”到的信息,通过它的“神经”,也就是这些数据线,传达给它的“大脑”。
它的大脑就做出反应:此处有雷。
引出:这其实也就是我们这门课程中,主要研究的问题:怎样让一个系统去感知它周围的世界,然后,把它所感知到的信息,传递给它的大脑,来完成相应的系统任务。
(接课程内容)提到武器测试技术这个名词,我们可能都不陌生,我们在很多新闻、书籍、电影乃至动画片当中,都见到过关于武器测试技术的片段(图1.1 武器测试技术应用)。
如果我们把研究的对象放宽,那测试技术可以说遍布我们身边的方方面面(图1.2 测试技术的应用)。
仔细看一看这些系统我们能够发现,它们的基本任务大体一致:将研究目标的相关信息检测出来,再传输给系统,来完成相应的系统任务。
1.1课程内容也就是说,我们这门课当中的主要内容:1、是系统感知世界的感官,也就是传感器。
2、是我们怎样利用这些感官,以及这些感官所感知到的信息(测试技术)。
3、最后,我们一起来简单的了解一下这门学科当前的应用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图1.3 课程内容及学时安排我们这门课的主要内容,就一起来学习一下,作为一个电气系统,它们用什么来感知外界的信息(传感器),又如何对感知到的信息加以处理,并应用到系统中去的(测试技术),最后,我们一起来简单的了解一下这门学科当前的应用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1.1.1章节内容1.1.2学时安排1.2课程特点1.2.1涉及范围广传感器部分物理电路模拟电路测试技术部分信号与系统电路模拟电路自动控制原理单片机原理1.2.2知识点零散1.2.3贴近工程应用1.3学习要求1.3.1课上:认真听讲、记好笔记1.3.2课后:按时、独立完成作业1.3.3实验:充分预习,勇于实践1.4参考书目1.4.1《传感器与检测技术》魏学业主编人民邮电出版社1.4.2《传感器与自动检测技术》张玉莲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1.4.3《现代传感器技术》徐群和主编科学出版社1.4.4《传感器与的检测技术》李增国主编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1.4.5《MATLAB基础与应用教程》蔡旭晖等著人民邮电出版社1.4.6《LabVIEW程序设计基础》德湘轶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2产生背景【引题】这门学科是如何产生的呢?我们已经知道,这是一门主要研究传感器原理和使用方法的学科,那么,这门学科是怎样产生的呢?2.1生物能够感知外界信息人们从很早就知道,生物,可以通过视觉、听觉、味觉等形形色色的感官感知我们周围的世界(图1-4~图1-6)。
《技术试验及其方法》教案(实用3篇)
《技术试验及其方法》教案(实用3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总结报告、致辞讲话、短语口号、心得感想、条据书信、合同协议、规章制度、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summary reports, speeches, phrases and slogans, thoughts and feelings, evidence letters, contracts and agreements, rules and regulation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技术试验及其方法》教案(实用3篇)《技术试验及其方法》教案篇1慈溪市杨贤江中学马功平315300一、设计思路技术试验是技术设计中重要的课程内容,它是技术设计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技术探究中一种重要的方法。
机械工程测试技术教案
机械工程测试技术教案第一章绪论一、教学目的及要求使学生掌握测试系统的基本概念。
学生应了解测试系统的功能结构,静、动态测试的概念等。
二、主要内容测试技术的在机械工程中的意义;测试系统的组成;课程性质;基本内容及学习方法四、教学重点:静态测试与动态测试的概念。
测试系统的组成。
五、教学难点:动态测试概念的建立六、教学过程:(见讲义)八、思考题:根据日常观察,是建立一套结构应力测试系统,要求画出框图即可。
九、作业:静态测试与动态测试系统的构成有何不同十、教学参考书:黄长艺,严普强. 机械工程测试技术基础. 机械工业出版社. 1994年11第二章信号分析一、教学目的及要求使学生掌握确定性信号分析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二、主要内容信号的分类;信号的时域和频域描述;周期信号与离散频谱;瞬变非周期信号与连续频谱;脉冲信号及其频谱;正弦函数和余弦函数的频谱四、教学重点:周期信号的时域定义、傅立叶级数表达及其离散频谱λ瞬变非周期信号的傅立叶变换及其连续频谱λ傅里叶变换的主要性质λ五、教学难点:信号时域分析与频域表达的概念、方法及其相互关系六、教学过程:(见讲义)八、思考题与作业:1、什么是信号的频域描述2、周期信号的时域定义及其判断方法3、确定任意一个谐波的三个要素是什么4、周期信号频谱特点是什么5、周期信号双边频谱与单边频谱间的幅值、相位关系6、傅立叶变换的六个主要性质7、单位脉冲函数的描述(函数值、强度);t0),及A,t0的意义-(tδ8、一般脉冲函数的表示方法,即A9、叙述脉冲函数的采样性质、卷积性质、频谱10、写出正弦函数、余弦函数的傅立叶变换习题2-1~2-4第三章测量系统分析一、教学目的及要求使学生们掌握测试系统的静、动态特性分析基本概念、表达方法。
二、主要内容测试系统的误差表达方式,静态特性曲线与静态特性参数λ测试系统的动态特性:线性系统的时域描述、频域描述λ理想频向函数—测试系统实现不失真测试的条件λ四、教学重点:线性系统的时域描述、频域描述,二阶系统的频率特性五、教学难点:线性系统的频率保持特性及其应用;系统时域、频域响应的计算六、教学过程:(见讲义)八、思考题与作业:1、绝对误差、相对误差的表达式2、灵敏度、非线性度、回程误差的定义3、叙述线性系统的5个性质4、什么是系统的脉冲响应函数、频率响应函数,两者的关系是什么5、测试系统在时域和频域分别用什么描述6、输入信号、输出信号、测试装置三者关系的时域描述和频域描述7、测试装置实现不失真测试的时域条件和频域条件8、写出线性定常系统微分方程的一般形式(式3.8)9、根据已知二阶系统的微分方程,推导频率响应函数以及系统的固有频率及阻尼比第四章信号的获取一、教学目的及要求使学生们掌握常用传感器的转换原理、评价以及选用原则。
软件测试技术--教案
第 1 教案第 2 教案第 3 教案常德职业技术学院教案纸第 4 教案常德职业技术学院教案纸第 5 教案常德职业技术学院教案纸第 6 教案常德职业技术学院教案纸第7 教案常德职业技术学院教案纸第8 教案常德职业技术学院教案纸第9 教案常德职业技术学院教案纸第10 教案常德职业技术学院教案纸第11 教案学反思课后作业1、继续完成课堂任务(未完成部分)2、仔细学习教程上的例程,并认真进行上机训练(模拟)3、自己组织相关的测试实例,进行编码和测试训练。
常德职业技术学院教案纸第12 教案课题基本路径覆盖测试技术应用二教学目标:含知识、能力和素质知识目标:1、初步了解语句覆盖测试技术;2、编写用例实施测试能力目标:熟练编写测试用例,实施测试态度目标:1、培养分析能力;2、养成良好的编码习惯教学重点熟练编写测试用例,实施测试。
教学方法与资源讲解、演示、讲练结合资源:计算机、Eclipse、JUNIT教学过程设计导入新课:(5’)本次课程也是一种路径覆盖测试技术的使用,将利用三个基础任务,熟悉并掌握这种测试技术的应用。
教学内容及时间:(75)1、测试任务任务一:从键盘接收一个整数N,统计出1~N 之间能被7 整除的整数的个数,以及这些能被7 整除的数的和。
任务二:从键盘输入一个整数N,打印出有N*2-1 行的菱形。
例如输入整数4,则屏幕输出如下菱形。
如右图所示。
任务三:编程实现判断一个整数是否为素数。
所谓素数是一个大于1的正整数,除了1 和它本身,该数不能被其它的正整数整除。
2、测试技术演示3、学生自主编写程序,并进行测试练习小结:(10)程序编码与测试,需要多次实践训练。
只有这样,就能够掌握其中的精髓。
达到孰能生巧。
同时,利用测试,也能提高程序编写的质量。
常德职业技术学院教案纸第13 教案常德职业技术学院教案纸第14 教案常德职业技术学院教案纸第15 教案常德职业技术学院教案纸第16 教案。
测试技术传感器课程设计
测试技术传感器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传感器的定义、分类和工作原理;2. 学生能掌握测试技术中常用的传感器类型,如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光敏传感器等;3. 学生能了解传感器在工业、医疗、环境监测等领域的应用;4. 学生能解释传感器输出信号的处理方法及其在测试系统中的作用。
技能目标:1. 学生能运用传感器进行数据采集,并进行简单数据分析;2. 学生具备设计简单测试系统的能力,能根据需求选择合适的传感器;3. 学生能运用传感器解决实际问题,具备一定的创新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对传感器技术产生兴趣,认识到其在现代科技中的重要性;2. 学生能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实践活动,培养合作精神和探究意识;3. 学生关注传感器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提高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4. 学生在学习和实践中,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工程伦理观念。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技术学科,旨在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传感器的基本原理和应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处于高年级阶段,具备一定的物理知识和实验技能,具有较强的求知欲和动手能力。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课堂讲解、案例分析、实验操作等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激发学生兴趣,引导他们主动探索,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使他们在学习传感器技术的同时,形成良好的科技观念和社会责任感。
通过分解课程目标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为后续教学设计和评估提供依据。
二、教学内容1. 传感器基础知识:- 传感器的定义、分类和工作原理;- 常用传感器类型及其特点。
2. 传感器原理与应用:- 温度传感器:热敏电阻、热电偶等;- 压力传感器:应变片式、压电式等;- 光敏传感器:光敏电阻、光电管等;- 其他传感器:湿度传感器、磁敏传感器等。
3. 传感器信号处理:- 传感器输出信号类型及其处理方法;- 信号放大、滤波、线性化等处理技术;- 数据采集与传输。
《软件测试技术》授课教案
《软件测试技术》授课教案授课内容:第十章 WEB网站测试授课课次:第28次课授课时数:2学时授课日期: 上课教室:目的与要求: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了解WEB网站的特点,网页页面元素的构成及网页测试的内容和常用方法。
教学重点:1.WEB网站的特点2.网页测试的内容和常用方法。
教学难点:网页测试的常用方法。
教学方式:1.运用《软件测试技术》课件进行课堂讲授,加深对网页测试的理解;2.联系常见的网页元素,讨论如何进行测试。
教学内容:1.WEB网站的特点2.网页测试的内容和常用方法。
内容提要及时间分配:1、WEB网站的特性(30分钟)◆WEB网站的概念1.大多数WEB网站都是采用B-S结构。
2.能够交付一组复杂的内容和功能给大量的终端用户。
3.WEB网站测试是用于测试高质量Web应用系统的过程。
◆WEB网站的特点1.网络集约性2.内容驱动性3.持续演化性4.即时性5.安全性6.美观性10.1.1 WEB网站的概念•大多数WEB网站都是采用B-S结构。
•能够交付一组复杂的内容和功能给大量的终端用户。
• WEB网站测试是用于测试高质量Web应用系统的过程,它借用了许多传统软件测试和系统测试的概念和原理。
10.1.2 WEB网站的特点1.网络集约性就本质而言,一个Web网站是网络集约的。
它可以驻留在网络上,并且服务于变化多样的客户群的需要。
例如时下流行的门户网站或者网络游戏。
它们都可以看成一个完善的大型Web应用系统,服务于各种客户群,但其本身只需要一个服务器端,用各式各样的客户端满足不同要求的客户。
2.内容驱动性一般来说,Web网站不是为了某个或某些特定用户量身定做的,它们一般都拥有一个广大的服务群体,其服务的内容,往往由这些群体的要求所决定。
在大多数情况下,一个Web 网站的主要功能是使用HTML(超文本标记语言)javascript等语言来表示文本、图形、音频、视频内容给终端用户。
3.持续演化性不同于传统的、按一系列规律发布进行演化的应用软件(如微软每隔1-2年发布新的Office办公软件),Web网站一般是采取持续演化的模式。
建筑环境测试技术_建筑环境测试技术教案
建筑环境测试技术_建筑环境测试技术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建筑环境测试技术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2)掌握建筑环境测试技术的基本原理和方法;(3)熟悉建筑环境测试设备的选用和操作。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案例分析,培养学生的实际问题解决能力;(2)通过实验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验技能。
3. 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建筑环境测试技术的兴趣和热情;(2)培养学生关注建筑环境质量,提高建筑环境意识。
二、教学内容1. 建筑环境测试技术概述(1)建筑环境测试技术的基本概念;(2)建筑环境测试技术的重要性。
2. 建筑环境测试技术原理(1)建筑环境测试技术的基本原理;(2)建筑环境测试技术的方法。
3. 建筑环境测试设备选用与操作(1)建筑环境测试设备的选用;(2)建筑环境测试设备的操作。
三、教学过程1. 导入:(1)通过引入实际案例,引发学生对建筑环境测试技术的兴趣;(2)引导学生思考建筑环境测试技术的重要性。
2. 教学内容讲解:(1)讲解建筑环境测试技术的基本概念;(2)讲解建筑环境测试技术的基本原理和方法;(3)讲解建筑环境测试设备的选用和操作。
3. 实践操作:(1)安排学生进行实验操作,熟悉建筑环境测试设备的选用和操作;(2)引导学生通过实验分析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1)学生参与度;(2)学生回答问题准确性;(3)学生实验操作的正确性。
2. 课后作业评价:(1)学生完成作业的质量;(2)学生对建筑环境测试技术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五、教学资源1. 教材:建筑环境测试技术教材;2. 实验设备:建筑环境测试设备;3. 辅助材料:案例分析资料、实验指导书等。
六、教学活动1.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建筑环境测试技术在实际建筑项目中的应用,分享不同案例的经验和挑战。
2. 实验演示:教师进行建筑环境测试设备的实验演示,解释测试过程和数据解读。
传感器与测试技术教案
传感器与测试技术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传感器的基本概念和分类;2.掌握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和特点;3.掌握传感器的应用领域和相关测试技术;4.实践操作传感器的测试技术。
二、教学内容1.传感器的基本概念和分类1.1传感器的定义和作用1.2传感器的分类与特点2.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和特点2.1传感器的工作原理介绍2.2传感器的特点和性能指标分析3.传感器的应用领域和测试技术3.1传感器在工业自动化领域的应用3.2传感器在环境监测领域的应用3.3传感器在医疗健康领域的应用3.4传感器在农业领域的应用3.5传感器在智能家居领域的应用3.6传感器相关测试技术介绍4.实践操作传感器的测试技术4.1传感器测量系统的搭建4.2传感器信号的处理与分析4.3传感器测试和校准方法4.4传感器测试仪器和设备的使用三、教学方法1.理论讲授:通过课堂讲解传感器的基本概念、工作原理和应用领域,让学生掌握相关的理论知识。
2.案例分析:结合实际案例,分析传感器在不同领域的具体应用和测试技术,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
3.实践操作:组织学生进行传感器的测试技术实践操作,锻炼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讨论交流:鼓励学生在课堂上提问和发表观点,启发学生思考和互相学习。
四、教学过程1.引入:通过引入一些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传感器的基本概念和作用。
2.讲解传感器的基本概念和分类,让学生了解传感器的种类和特点。
3.介绍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和特点,让学生了解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和性能指标。
4.通过案例分析,介绍传感器在不同领域的应用和测试技术。
5.组织学生进行传感器的测试技术实践操作,让学生掌握传感器的测试方法和工具的使用。
6.总结与评价: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和评价,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疑问。
五、教学评估1.课堂讨论中,学生能够积极参与,提出问题并发表观点。
2.实践操作中,学生能够独立搭建传感器测量系统,进行传感器的测试和校准。
3.学生能够正确运用传感器测试技术,分析传感器信号并进行处理。
50米测试教案
50米测试教案
教案名称:50米测试教案
教学目标:
1. 提高学生的50米短跑速度和技术;
2. 培养学生的耐力和爆发力;
3. 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团队合作意识。
教学准备:
1. 50米跑道;
2. 计时器;
3. 标志物。
教学过程:
引导学生进行热身活动,包括慢跑、跳绳、提膝等,为比赛做好准备。
1. 技术指导
a. 引导学生正确摆臂和腿部动作,以提高速度和节奏感;
b. 引导学生正确起跑姿势,包括蹲下、双手支撑地面等;
c. 引导学生正确的呼吸方式,保持呼吸畅顺。
2. 练习
a.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进行短跑练习;
b. 每次练习前,教师可以先进行示范,并给学生些许时间练习;
c. 在练习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表现进行指导和纠正。
3. 比赛
a. 安排学生进行50米短跑比赛,每组选出一名代表进行比赛;
b. 教师使用计时器进行计时,并记录每个学生的成绩;
c. 比赛结束后,教师可以给学生反馈,并以此为基础制定下一步的训练计划。
教学扩展:
1. 可以引入跳远、投掷等项目,丰富学生的运动项目和提高综合素质;
2. 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定期比赛,激发他们的竞争意识和团队合作意识;
3. 可以将50米短跑纳入体育课程的评价体系中,鼓励学生进行长期的训练和进步。
教学评估:
1. 通过比赛成绩记录,评估学生的短跑速度和技术水平;
2. 通过观察和记录学生的表现,评估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团队合作意识;
3. 通过学生自我反思和反馈,评估学生对短跑训练的理解和进步情况。
测试技术课程设计
测试技术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测试技术的基本概念,理解测试的目的、意义和分类;2. 帮助学生了解各种测试方法的特点及应用场景,如黑盒测试、白盒测试、灰盒测试等;3. 引导学生掌握测试用例设计的原理和方法,提高测试用例的编写能力;4. 使学生了解软件测试的生命周期,以及各阶段的主要任务和目标。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测试方法对软件进行系统分析、设计测试用例的能力;2. 提高学生运用测试工具进行软件测试的实践操作能力;3.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意识,提高沟通协调能力,为后续项目实践打下基础。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测试技术学科的兴趣和热情,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动力;2. 培养学生严谨、细致、负责任的职业素养,树立正确的软件质量观念;3. 引导学生树立团队合作意识,认识到团队协作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
课程性质分析:本课程为信息技术学科,旨在让学生掌握测试技术的基本知识,提高软件测试能力。
课程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调动手实践和团队合作。
学生特点分析:学生处于高年级阶段,已具备一定的编程基础和软件工程知识。
他们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具备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但需要教师在实践操作和团队协作方面给予指导。
教学要求:1. 教师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2. 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3. 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提高学生的沟通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测试技术基本概念:介绍测试的定义、目的、意义和分类,使学生建立测试技术的基本框架。
教材章节:第一章 测试技术概述2. 测试方法:讲解黑盒测试、白盒测试、灰盒测试等测试方法的原理、特点和应用场景。
教材章节:第二章 测试方法3. 测试用例设计:分析测试用例设计的原则、方法,引导学生掌握测试用例的编写技巧。
教材章节:第三章 测试用例设计4. 软件测试生命周期:阐述软件测试生命周期的各阶段,如测试计划、测试设计、测试执行、测试评估等,以及各阶段的主要任务和目标。
建筑环境测试技术_建筑环境测试技术教案
建筑环境测试技术_建筑环境测试技术教案第一章:建筑环境测试技术概述1.1 教学目标了解建筑环境测试技术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
掌握建筑环境测试技术的主要应用领域。
了解建筑环境测试技术的发展趋势。
1.2 教学内容建筑环境测试技术的定义和意义。
建筑环境测试技术的主要应用领域,如室内空气质量、噪声、振动、温湿度等。
建筑环境测试技术的发展历程和未来发展趋势。
1.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和讨论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了解建筑环境测试技术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
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掌握建筑环境测试技术的主要应用领域。
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了解建筑环境测试技术的发展趋势。
1.4 教学评估进行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建筑环境测试技术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的理解程度。
布置案例分析作业,评估学生对建筑环境测试技术的主要应用领域的掌握情况。
进行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对建筑环境测试技术的发展趋势的理解程度。
第二章:室内空气质量测试2.1 教学目标了解室内空气质量测试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掌握室内空气质量测试的仪器设备和操作步骤。
了解室内空气质量测试的标准和评价方法。
2.2 教学内容室内空气质量测试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如采样、分析、数据处理等。
室内空气质量测试的仪器设备和操作步骤,如空气流量计、粒子计数器等。
室内空气质量测试的标准和评价方法,如GB/T 18883-2002《室内空气质量标准》等。
2.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和实验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了解室内空气质量测试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通过实验操作,让学生掌握室内空气质量测试的仪器设备和操作步骤。
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了解室内空气质量测试的标准和评价方法。
2.4 教学评估进行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室内空气质量测试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的理解程度。
进行实验操作评估,检查学生对室内空气质量测试的仪器设备和操作步骤的掌握情况。
布置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对室内空气质量测试的标准和评价方法的理解程度。
第三章:噪声测试3.1 教学目标了解噪声测试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初中实心球的测试教案设计
初中实心球的测试教案设计1. 认知目标:让学生了解并掌握实心球的基本投掷技术,理解实心球投掷的动作要领。
2. 技能目标:通过练习,使80%以上的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实心球的投掷技术,提高投掷距离。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增强团队协作意识,达到锻炼身心的目的。
二、教学内容1. 实心球投掷技术的基本动作教学2. 实心球投掷实践练习3. 实心球投掷比赛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实心球投掷的基本技术动作。
2. 教学难点:实心球投掷时的力量和角度的控制。
四、教学过程1. 开始部分:课堂常规,包括集合、整队、点名、报数、师生问好等。
检查学生着装,强调安全事项。
2. 准备部分:进行简单的热身活动,如慢跑、关节活动等,让学生充分活动身体,提高课堂练习效果。
3. 基本部分:(1)讲解实心球投掷的基本技术动作,包括握球、摆臂、转体、投掷等步骤,让学生了解动作要领。
(2)示范实心球投掷动作,让学生跟随教师一起做,纠正动作中的错误。
(3)组织学生进行实心球投掷实践练习,教师巡回指导,及时纠正错误,提高投掷技术。
(4)设置投掷距离目标,鼓励学生努力达到目标,对达到目标的学生给予表扬和鼓励。
4. 提高部分:(1)组织学生进行实心球投掷比赛,培养学生的竞技精神和团队协作意识。
(2)对比赛成绩进行总结,分析优点和不足,提出改进措施。
5. 结束部分:(1)进行简单的放松活动,如轻松跑、拉伸等,帮助学生缓解疲劳。
(2)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成果,表扬优秀学生。
(3)回收器材,清理场地,师生再见。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计划和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同时,关注学生的兴趣和需求,不断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软件测试 教案
软件测试教案教案标题:软件测试教案教案目标:1. 了解软件测试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
2. 掌握软件测试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3. 培养学生对软件测试的兴趣和实践能力。
教学内容:1. 软件测试的概念和定义a. 什么是软件测试?b. 软件测试的目的和重要性2. 软件测试的分类a. 黑盒测试和白盒测试b. 功能测试、性能测试、安全测试等3. 软件测试的基本方法和技巧a. 测试用例的设计和执行b. 缺陷管理和跟踪c. 自动化测试工具的使用4. 软件测试的实践案例a. 真实项目案例分析b. 学生实践项目演练教学步骤:第一课时:1. 引入软件测试的概念和定义,让学生了解软件测试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
2. 介绍软件测试的分类,让学生了解不同类型的软件测试及其应用场景。
第二课时:1. 介绍软件测试的基本方法和技巧,包括测试用例设计和执行、缺陷管理和跟踪、自动化测试工具的使用等。
2. 演示测试用例的设计和执行过程,让学生掌握基本的测试方法和技巧。
第三课时:1. 分析真实项目的软件测试案例,让学生了解实际项目中的软件测试流程和方法。
2. 组织学生进行软件测试实践项目演练,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实际操作和实践。
教学资源:1. PPT演示2. 真实项目案例分析材料3. 自动化测试工具演示和操作指南评估方式:1. 学生课堂参与度和讨论表现评估2. 学生软件测试实践项目的成果评估教学建议:1.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实践操作,提高他们的软件测试实践能力。
2. 指导学生在实践项目中遇到问题时,如何分析和解决,培养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
备注:根据不同教育阶段的要求,可以适当调整教学内容的深度和难度。
对于高年级或专业方向的学生,可以增加更多实际案例和深入的技术知识。
中长跑测试教案
中长跑测试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中长跑测试的意义和方法;2. 掌握中长跑测试的基本技术和注意事项;3. 提高学生中长跑能力。
二、教学重点1. 中长跑测试的基本技术;2. 中长跑测试的注意事项。
三、教学难点1. 如何科学地进行中长跑测试;2. 如何合理地安排训练计划。
四、教学内容1. 中长跑测试的意义和方法(1)中长跑测试是评估运动员耐力水平和身体适应性的一种方法,也是制定训练计划和调整训练强度的依据。
(2)中长跑测试包括有氧耐力、乳酸阈值等指标,其中最常用的是VO2max指标。
(3)VO2max指标是衡量人体最大摄氧量的指标,也是评估运动员有氧耐力水平的重要指标。
VO2max越高,代表着运动员身体对氧气摄取利用能力越强,耐力水平越好。
2. 中长跑测试的基本技术和注意事项(1)选择合适时间:在进行中长跑测试时,要选择合适时间,一般在早上或晚上气温较低、空气清新的时候进行。
(2)选择合适地点:中长跑测试的地点应该是平坦、无障碍物、路面硬度适中的场地。
(3)穿着合适服装:运动员在进行中长跑测试时,应该穿着合适的运动服装,以保证身体能够得到充分的伸展和呼吸。
(4)预备活动:在进行中长跑测试前,要做好充分的预备活动,包括热身、拉伸等。
(5)控制心率:在进行中长跑测试时,要控制好心率,避免出现过快或过慢等情况。
五、教学方法1. 讲授法:通过讲解中长跑测试的意义和方法来让学生了解其重要性;2. 示范法:通过自己亲自演示来展示中长跑测试技术;3. 实验法:通过实际操作来让学生掌握中长跑测试技术。
六、教学步骤1. 介绍中长跑测试的意义和方法;2. 着重讲解VO2max指标及其测量方法;3. 示范VO2max测量技术;4. 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掌握中长跑测试技术;5. 总结中长跑测试的基本技术和注意事项,并让学生进行总结。
七、教学评估1. 通过考试来检验学生对中长跑测试的了解程度;2. 通过实际操作来检验学生是否掌握了中长跑测试的基本技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序言第一章信号分析基础§1-1 信号分类及描述§1-2 周期信号的频谱§1-3 非周期信号的频谱第二章测试系统的特性§2-1 测试系统的静态特性§2-2 测试系统的动态特性§2-3 测试系统的不失真条件第三章电阻应变式传感器§3-1 金属电阻应变式传感器§3-2 半导体应变式传感器§3-3 金属电阻应变式传感器的应用第四章电感式传感器§4-1 自感式电感传感器§4-2 互感式电感传感器(差动变压器)§4-3 电涡流式传感器第五章电容式传感器§5-1 工作原理与特性§5-2 测量电路§5-3 电容式传感器的应用第六章压电式传感器§6-1 压电效应及压电材料§6-2 测量电路§6-3 压电式传感器的应用第七章光电式传感器§7-1 光敏电阻§7-2 光电二极管和三极管§7-3 光电池§7-4 光电式传感器的应用第八章热电传感器§8-1 概述§8-2 电阻式温度传感器§8-3 热电偶第九章记录仪器§9-1 光线示波器§9-2 函数记录仪§9-3 磁带记录仪复习序言目的和要求:使学生了解《测试技术》课程的性质,相关学科及其重要性。
测试系统的基本组成及各部分功能。
测试技术的发展趋势。
这门课程的教学内容以及对于学生学习掌握这门课程的基本要求。
课时安排:1学时授课内容:一目的及重要性测试技术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技术学科,它以物理学、电子学、材料学,自动控制和数字技术等为基础。
其目的是研究材料和构件的状态(包括正常工作状态和故障状态诊断),检查和测量自动化生产过程中的各种工艺参数。
监视和控制生产过程的运行,鉴定产品质量,为新产品改进设计提供数据。
21世纪是信息时代,获取信息,处理信息,运用信息。
测试技术的重要性在于它是获得信息并对信息进行必要处理的基础技术,是获取信息和处理加工信息的手段,无法获取信息则无法运用信息。
对机械制造专业,由于机械加工精度和生产过程自动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从单机自动化、自动化生产线、加工中心、柔性加工,甚至无人化工厂的过度过程实际上就是测试技术在机械制造中的应用水平不断提高。
二系统的组成测试系统是用来检测信息的硬件设备和软件组成的系统。
系统组成框图如下:作用:1、传感器:按照一定规律将被测量转换成同种或别种信号显示输出给下一个单元。
2、信号调理:将来自传感器的信号转换成更适合进一步传输和处理的形式。
3、信号处理:接受来自于信号调理单元的信号,并进行必要的运算、滤波、分析,将结果输出给显示记录或反馈、控制单元。
4、显示记录:以观察者易于识别的形式将处理后的检测信号结果显示出来,或者存储起来,以供使用。
5、传输:从接受信号到处理、输出信号的全部传输过程,传输过程贯穿于各个单元环节之中,一般不单独设置。
如单独讨论传输单元时,则专指长距离的信号传输。
这是因为在长距离传输信号时,如果方法、设备选用不当,很可能加入大量干扰信号,丢失有用信号,以至无法检测。
一个测试系统不论由多少单元组成,都必须满足一个基本原则:即各环节的输出量与输入量之间应保持一一对应,一定比例和尽量不失真的原则。
所以,组成测试系统时,应着重考虑尽可能减小和消除各种干扰信号。
三发展趋势1、电路设计的改进:广泛采用各种运算放大器和大规模集成电路,使测试系统的硬件电路大大简化,而且提高了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例如有效地减小了负载效应、线形误差、温漂、零漂误差等。
2、物性型传感器的大力开发:传感器是依靠敏感材料本身的某种特殊物性随被测量的变化来实现信号转换,即可利用这种压电材料将非电的压力信号转换为电信号。
因此,这类传感器的开发实质上是新材料的开发。
它的优点有:使可测量量增多;使传感器的集成化、小型化和性能提高。
3、计算机在测试系统中的应用:由于计算机是硬件电路和系统软件及应用软件相结合的智能化设备,在测试系统中的应用不仅大幅度地提高测试系统的精度、测量能力和工作效率,而且由于通过应用软件引入了许多新的分析手段和方法,使测试系统具有实时分析、记忆、逻辑判断、自校、自适应控制和自动补偿能力。
四课程内容及要求本课程主要讨论机械工程动态测试中所涉及的各种信号及信号的分类和描述、测试系统的组成和基本特性、常用的传感器、中间变换电路及记录仪器的工作原理,以及几个常见物理量的测试方法。
要求学生掌握以下几方面:1、掌握信号在时域和频域的描述方法明确信号的频谱概念;掌握频谱分析和相关分析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了解功率谱分析的原理及应用。
2、掌握测试装置静、动态特性的评价方法和不失真测试条件;能正确运用于测试装置的分析和选型。
3、了解常用传感器、测量电路和记录仪器的工作原理和性能,并能合理的选用。
4、对动态测试的基本问题有一个完整的概念,并通过实验初步学会机械工程中某些参量的测试。
重点:1、测试系统的基本组成及其功能;2、课程内容介绍及要求。
难点:测试系统的基本组成及其功能。
方法:以课堂讲授为主,结合学生在生活和宣传媒体上了解到的有关测试技术的在日常生活以及工业生产领域,尤其是所学专业领域中的应用,说明课程的重要性和意义。
从人类技术发展的角度,说明测试技术与其他学科的联系和发展的依赖性。
小结:测试系统一般由传感器,信号调理,信号处理,显示记录和传输环节组成。
课程要求学生掌握信号的分类,时域和频域以及频谱分析的概念等;系统的静、动态特性和不失真条件;各种传感器及其测量电路,记录仪器的原理和使用。
思考题:新材料科学,数字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对测试技术的发展有哪些影响?第一章信号及其描述目的和要求:使学生掌握工程测试中所遇到的各种信号的分类方法及信号的种类;信号的描述方法;掌握周期信号和非周期信号的频谱分析方法。
课时安排:4学时授课内容:§1-1 信号分类及描述信号的概念:信号是某一特定信息的载体,它包含着反映被测物理系统的状态或特性的某些信息。
1-1信号的分类(图)一、根据物理性质分为非电信号和电信号。
分类:信息是包含在某些物理量中的,我们将物理量称为信号。
实际中,根据物理性质,可以将信号分为非电信号和电信号。
非电信号:随时间变化得力、位移、速度等信号电信号:随时间变化的电流、电压、磁通等信号。
非电信号和电信号可以借助于一定的装置互相转换。
在实际中,对被测的非电信号通常都是通过传感器转换成电信号,再对此电信号进行测量。
二、按信号在时域上变化的特性分:静态信号和动态信号。
1、静态信号:在测量期间内其值可认为是恒定的信号;2、动态信号:指瞬时值随时间变化的信号。
一般信号都是随时间变化的时间函数,即为动态信号。
动态信号又可根据信号值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细分为确定性信号和随机信号三、按信号取值情况分:连续信号和离散信号。
1、连续信号:信号的数学表达式中的独立变量取值是连续的;2、离散信号:信号的独立变量取离散值,不连续。
将连续信号等时距采样后的结果就是离散信号1-2信号的描述一、时域描述:人们直接观测或记录的信号一般是随时间变化的物理量,以时间作为独立变量的描述方法。
它的特点是:只能反映信号的幅值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从时域图形中可以知道信号的周期、峰值和平均值等,可以反映信号变化的快慢和波动情况,比较直观、形象,便于观察和记录。
二、频域描述:是以频率作为独立变量而建立的信号与频率的函数关系。
它的特点是:研究信号的频率结构,即组成信号的各频率分量的幅值及相位的信息。
三、二者的关系:它们是从不同的侧面观察,二者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且互为补充。
我们之所以要对信号做不同域中的分析和描述,是因为我们分析一个信号所要解决的问题不同,所需要掌握信号的不同方面的特征。
三、信号的时域描述方法:1、确定性信号:指可以精确地用明确的数学关系式描述的信号,它可用一个确定的时间函数,按它的波形是否有规律的重复,还可分为周期性信号和非周期性信号。
(1)周期性信号:是按一定周期重复出现的信号,可用数学表达式表示为:X(t)=x(t+nT) n=±1,±2,±3……T为周期(2)非周期性信号:指不具有周期性重复的信号称为非周期性信号。
又分为准周期信号和瞬变非周期信号①准周期信号:由两种以上的周期信号组成,但其组成分量间不存在公共周期,因而无法按某一时间间隔周而复始重复出现。
设信号x(t)由两个简谐信号合成,即x(t)=Asin√2 t+Asin(3t+θ),可见,两个信号均为简谐信号,即为周期信号,但二者的角频率分别为ω=√2 ,ω=3,其周期T=√2 π,T=2π/3,两个周期没有最小公倍数,即角频率的比值为无理数,说明二者之间没有公共周期,所以,信号x(t)是非周期的,但又是由周期信号合成的,故称之为准周期信号。
②瞬变非周期信号:在一定时间区域内存在,或随着时间的增长而衰减至零的信号。
2、随机信号是无法用数学解析式来表达的,也无法预见未来任何时刻的瞬时值的信号。
由于随机信号具有某些统计特征,可以用概率统计的方法由其过去来估计未来,但它只能近似的描述,存在误差。
3、离散信号描述方法有:①离散图形表示法:③数字序列表示法:n n n n ……nx(n) x(1) x(2) x(3) ……x(7)§1-2 周期信号的频谱分析(频域描述)一、周期信号的分解1、傅立叶三角级数展开式:(1-4)式中,ω——基波角频率,ω=2π/T=2πƒ;T——周期;n=1,2,3……;a=1/T∫T/2 -T/2x(t)dt;a=2/T∫T/2 -T/2x(t)cos nωtdt;b=2/T∫T/2 -T/2x(t)sin nωtdt将式(2-4)中同类项合并,得(1-5);式(1-4)(1-5)表明周期信号可以用一个常值分量a和无限多个谐波分量之和表示。
其中Acos(ωt-φ)为一次谐波分量。
基波的频率与信号的频率相同,高次谐波的频率为基频的整数倍。
高次谐波又可分为奇次谐波(n为奇数)和偶次谐波(n为偶数),这种把一个周期信号x(t)分解为一个直流分量a和无数个谐波分量之和的方法称为傅立叶分析法。
2、复数傅立叶级数傅立叶级数也可以写成复制数形式为:,C成为复数傅立叶系数,它的模和相角表示n次谐波和相位,即│C│=√a2 n+b2 n=A/2;φ=arctg(-b)/a二、周期信号的频谱同常用频谱图来表示信号分解的结果,如:有频谱图可以看出周期信号的频谱具有以下特点:⑴离散性:频谱是由不连续的谱线组成,每条谱线代表一个谐波分量。
这种频谱称为离散频谱。
⑵谐波性:每条谱线只能出现在基波频率的整数倍。